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正确看待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全球观念,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展示,激疑思

多媒体展示:

1.历史沉思

(1)李自健《1937南京大屠杀》油画(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一战、二战材料(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人类的两度劫难)

2.时代启示

(1)2008北京奥运会回顾及主题口号解读:视频剪辑:中国著名男歌手刘欢与英国著名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繹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

(2)上海世博会主题及会徽解读。

3.两会启示——“和平、交流、合作、发展”

基于情景展示,自然导入新课——《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二、情景分析,明事理

(基于上述情景)

【探究】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阅读教材P98)

1.是什么(含义)

2.怎么样(现状)

3.为什么(重要性、原因)

【过渡语】二战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落后、贫困、危机、债务等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

多媒体展示:

材料1.图片: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发展问题。

材料2.图表一:2006年世界各国经济总量(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印度、南非)

材料3.世界地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探究】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

1.是什么(含义)

2.怎么样(现状)

三、情景回归,提认识

【过渡语】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胡锦涛总书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高屋建瓴,就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中国的主张。请聆听:

视频(剪辑):胡锦涛的十七大报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五项主张”。

【探究】阅读教材P99:

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2.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知识构建,理脉络

学生梳理、讨论、发言。附知识结构表:

五、探究创新,强能力

材料:2009年8月15日,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十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和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相辅相成的,它不仅使中国能从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为中国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探究】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意义。

六、体验感悟,增情感

视频音乐(剪辑):美国演奏家肯尼·G萨克斯名曲《回家》。

【结束语】和平、安宁、《回家》,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同学们,珍惜今天,珍惜我们的和平环境,关注我们的社会,努力学习,成长自己,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贡献,这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乔平和

第2篇: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解读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充满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世界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但是,邓小平同志的判断依然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邓小平;和平;发展;霸权主义;时代主题

[

[作者简介]孙宗伟,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资本论》与当代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对于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四个正确认识”中的第一条,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局部地区武装冲突不断、恐怖主义、难民潮、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霸权主义风起云涌,一时之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面对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深刻变化,很多人对我们的时代主题和当今世界大势发展充满了各种担忧和疑惑:在“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一回答就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充满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同时也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因此,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时代主题的论述,并运用邓小平同志的分析方法来正确判断当今时代主题,解开青年学生心中的疑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主题”,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中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高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思想的提出

所谓时代主题,就是体现某一时代的本质特征,反映世界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主流或者主旋律。要正确认识时代主题,首先必须要了解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世界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历来坚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从一定时代的阶级和阶级关系的角度出发去揭示时代的本质特征,去认识世界的基本矛盾。例如,马克思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把他们生活的时代称之为“资产阶级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世界的基本矛盾是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列宁进一步指出,这三大矛盾的交織和运动,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而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又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即战争引起革命。因此,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也就是战争与革命,就成了那一时代的主题,成为了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正是在“战争与革命”交织的年代,不仅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孕育出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因此开创了“一球两制”的世界历史新时代的到来,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大时代。从此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就成为了决定世界基本矛盾运动和世界主题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和亚洲一系列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亚非拉地区掀起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既反映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本质特征,更凸现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年代里,基于对时代本质特征和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不失时机地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艰苦卓越、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政治经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判断。毛泽东通过对二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审慎观察和深入分析,一方面指出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又指出和平力量也在增加,因此,推迟或者制止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些判断是比较客观和符合事实的。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之间的决裂和对抗、美国入侵越南以及美苏之间对抗的升级,使得我们曾一度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正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这一判断,毛泽东在国内提出了“备战备荒”、时刻准备打仗的路线方针;在国际上更是打起了“反对帝国主义、支援世界革命”的旗帜,从而强化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依据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和冷静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新论断。1983年2月,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以前总是担心打仗,每年总要说一次。现在看,担心得过分了。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②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又一次指出:“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③1987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荷兰客人时再次提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④与此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正是在对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的基本矛盾做出一系列新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他不断强调,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关系到当今世界“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两大世界问题。从此以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就成为了我们制定对内对外战略、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前提。

1987年,依据邓小平论述,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论断;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和平与发展”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此后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一直到2018年党的十九大,世界形势经历了“从复杂多变”的“大变动历史时期”(十五大)到“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十六大);再从“大变革大调整”(十七大)到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八大)再到“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十九大),虽然世界形势起起落落、风云变幻,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犹如定海神针一般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提出的客观依据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邓小平在冷静观察国际形势,对世界各种矛盾斗争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科学结论。“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论断,并不是一种猜测和断言,相反,它有着客观的依据。

二战以后,主张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和因素大大增加,爆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和力量大大减少,这就使得世界大战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邓小平指出,不仅第三世界国家,也就是不发达国家的人民不要战争,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比如日本人民,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甚至包括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人民、美国人民也不支持战争。他说:“世界很大、复杂得很,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

其次,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纷纷独立,成为了二战以后国际舞台上一支非常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邓小平说:“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与和平力量因素的大大增加相比较,爆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和可能性也大大减少了。二战以后,处于冷战状态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上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对峙局面。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军备竞赛,竞相发展军事力量,尤其是战略核武器力量。由于美苏两个大国拥有彼此相当的核武器,因此,就造成了双方在军事力量上的所谓“核恐怖均衡”,也就是说,双方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因为一旦发动战争,就很有可能是核战争,而核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对此,邓小平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他说:“……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这两个国家都还不敢打。”因此,二战以后,由于和平力量、因素大大超过了战争力量、因素,因此,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也就是说和平成了主旋律。 当和平成为时代主旋律,自然地,发展问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二战后发展问题凸现为具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首先,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二战中获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以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急需一个和平的环境去发展自己,尤其是发展经济,以摆脱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面貌,于是,发展问题就成为了这些国家的当务之急。不但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二战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因此,它们也迫切地要求把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主要任务。这样,发展问题就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凸现为了具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其次,二战以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由过去的军事竞争为主逐步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又以科技和经济的竞争最为重要,正如邓小平说的那样:“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因此,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经济和科技,对于众多国家来说,就成为具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总起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论断,既有充分的、客观的事实依据,也包含了邓小平的科学分析和冷静判断,同时也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事实所证实,因而是科学的论断。

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是经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冷静观察得到的科学结论,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

所谓和平问题,就是指争取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世界和平,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反对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从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角度出发,邓小平针对二战以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就是发展到后来的美苏两极之间的对峙状态,突出地提出了和平问题,因为只有这两个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打世界大战,这也是他把和平问题称之为东西问题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在冷战时期,邓小平讲和平问题,就是指两大制度之间不要打世界大战,后来指美苏之间不要打世界大战。但是,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上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对峙局面,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因此,爆发世界大战可能性减少。但另一方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四处出击,惹得世界部分地区的局部“热战”频频发生。正是通过对这个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邓小平正确地指出:“国际形势有一个战争问题。美苏两家打不起来,就没有世界大战。小的战争不可避免,现在不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对于局部战争、热战频发的根源,邓小平同志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霸权主义是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当今世界不安宁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稳定的根源”。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拓展了我们对战争根源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重大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风云突变,苏联解体,有人认为冷战结束了,天下可永享太平了。邓小平同志则不这么认为,他在会见国外友人时回答说:“我希望冷战结束,但现在我感到失望。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正是由于冷战思维依旧存在,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存在,因此,和平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最终解决,相反,由于在苏联解体以后,世界上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年来在美苏两级体制下被掩盖起来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出来,使得世界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对此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现在国际形式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乱得多”。但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和平力量在逐步壮大,希望和平不要战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期盼,所以,正如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

发展问题,毋庸置疑,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但是,邓小平的贡献在于,他不仅指出了发展问题是“东西南北”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战略性”,更重要的是,他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指出,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或者叫不发达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得不到改变,如果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如果发达国家不帮助发展中国家,“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也就是说,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不可能长久。因此,如果说发展问题是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战略问题,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则是解决全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邓小平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问题,这也是他把发展问题称之为南北问题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指出,发展中國家长期得不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打破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所谓问题,就是矛盾;提出问题,就是摆出矛盾,目的是要人们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解决矛盾。邓小平之所以把和平与发展看作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主要是由于阻碍和平与发展真正实现的根源,也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没有被最终铲除。所以,邓小平才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另一方面,把和平与发展当作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就是要号召人们起来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为实现和平与发展去斗争,如果不这样,就会丧失和平的形势和发展的机遇,这就与那种坐等和平与发展到来的空想论者划清了界限。当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并不是意味着和平与发展就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了。所谓主题,就是

主旋律、主流的意思。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针对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而言,指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发展,并不等于整个世界都安然无事了。恰恰相反,人类面临更多的阻碍和平与发展实现的问题: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存,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行动猖獗,人类社会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国际舞台上的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的战争、紧张和动荡时有发生。但是,这些都只是局部的、暂时的、个别的问题,就整个世界的总的发展趋势而言,总体缓和、总体稳定、总体和平,也就是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流、是主旋律。

四、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我们当代两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不但是邓小平同志在冷静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到的科学论断,同时也经受住了后来世界风云变化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正经历着“大变革大调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从总体和大的趋势看,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没有过时,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和平仍然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大趋势。苏联解体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争霸局面结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打世界大战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风云突变。美国由于受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冲击,其霸权地位有衰落迹象;为了摆脱危机维护霸权地位,美国利用其手中的美元和军事霸权,到处兴风作浪,无疑给世界局势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与美国衰退相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在国际上影响力与日俱增,愈来愈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如何看待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迅速崛起,有人认为中美之间的对抗将取代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对抗,并提出了所谓中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并由此得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的结论,因而和平的时代主题观也受到了挑战。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不能成立。

众所周知,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崛起只能是和平崛起,中国不会称霸,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假如中国发展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那么,中国的崛起就等于和平力量的崛起,和平力量强大一分,霸权主义就得退让一分,战争危险就缩小一分。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果真有什么“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恰恰是避免世界掉进“修昔底德陷阱”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苏联解体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主宰世界局面被“一超多极”的世界格局所取代。虽然当前美国“一超”优势无人能及,但要想独霸天下,明显力不从心;近些年来,由于穷兵黩武、四处出击、惹是生非,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争霸目的,反而更加暴露了其实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嘴脸,人心尽失,其地位和影响逐渐下降,霸权地位衰落已成定局。此外,苏联解体,两个超级大国对峙主宰世界的格局近乎瓦解,世界上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虽然进入新世纪以来,多极化趋势颇显波折,但这一势头不可逆转。世界政治多极化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形成反霸斗争联合体,是实现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因此,总体来说,打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当然,和平依然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从此天下太平,战争的根源就消失了。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在各个方面的雄厚实力,为了追求其在全球的绝对霸权地位,采取种种手段限制对手、打压异己、为所欲为。美国打着“民主、人权和自由”的旗号,在“9·11”恐怖事件以后,更是以“反恐”为理由,置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于不顾,先后强行采取了对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在一些国家制造“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抛出了所谓的“邪恶轴心论”“文明冲突论”“多极化是世界动荡和混乱之源”“人权高于主权”“新干涉主义”等荒谬言论;美国霸权主义行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虽然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寻求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体系的野心并没有消除,相反为了摆脱危机转嫁危机,美国凭借其所拥有的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变本加厉,四处点火、惹是生非。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以后,打着美国再伟大的旗帜,逆经济全球化浪潮而动,经济上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发动中美贸易战;政治上以美国为中心,动辄就以退圈、发动冷战相威胁;军事上搞扩张主义,对别的国家进行孤立、封锁,动辄以军事打击相威胁搞军事讹诈。美国的这种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行径,是造成当前世界局势紧张、地区动荡、局部地区热战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些事实恰恰也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判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发生局部热战的根源。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发生战争的根源就不能消除,战争危险就依然存在,世界就不可能太平。

由于美国这种霸权主义行径,其矛头指向的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而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因此,今后世界争取和平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单极与多极之间、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全世界人民的反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由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国将继续保持其“独超”地位,因此,单极与多极之间的矛盾,称霸与反霸之间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使得争取世界和平的进程更显曲折,但是,由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举足轻重的力量。所以,“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邓小平同志20世纪所做的这个判断,依然没有过时。也就是说,由于和平力量发展势头大于战争的因素,所以,和平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

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强劲的主旋律。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不但对美国带来沉重的打击,而且,这次危机通过全球化的链条,传导到世界各地,引发了包括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大的经济危机;不仅如此,经济危机在一些国家向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蔓延,进一步引发了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有人据此认为,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被危机的阴云所替代,因而停滞、危机取代了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

首先,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浪潮汹涌澎湃。这次工业革命将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深刻而又重大的影响。谁能迎头赶上这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谁就能获得大发展;如果与这次工业革命浪潮失之交臂,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对各个国家来说,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其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的产物,它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的态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但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008年由发达国家首先爆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就是通过全球化的链条传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不能把全球化看作这场危机始作俑者,造成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全球化。资本积累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是这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公平不平衡的畸形的全球化加速了这场危机向全球传播并把世界经济带入危机和困境。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为了应对危机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从长远看,不但无益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会让危机雪上加霜。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化体系,才是摆脱危机的真正有效途径。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依旧是全球性的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发展。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文化落后等原因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虽然带给了发展中国家不小的机遇,但是由于不合理不公平的国际分工和经济政治旧秩序影响,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是畸形、依附性的、不均衡的发展,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深陷低水平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脆弱的金融体系、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糟糕等等,都是当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再加上受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使得本身基础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更加雪上加霜。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急需“大发展”才能迎头赶上。对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巴西、中国等国家来说,也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实現更好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令全世界瞩目,但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加以解决。就拿中国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个方面获得长足发展,GDP跃居全球第二;但正如邓小平说的那样,“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复杂”;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只有“创新发展模式”,新的、更高质量的发展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所以,对于新兴国家来说,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而且是更好的发展。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受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增加、经济结构失衡、债务高筑、两极分化严重、阶级阶层固化、政局动荡等等。为了跳出经济危机阴影,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出台各项政策措施,都把“再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受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制度约束,发展潜力不大。与此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提供自资本主义之外的另外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如果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能创新发展模式,不但会迎来自身发展的新阶段,再加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全球市场潜力大,因此,它们的发展是带动全球经济走出2008年金融和经济危机阴影的主要引擎。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大发展和新发展,更具有意义。

综上所述,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大发展”,新兴国家的“新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发展”,都有力证明发展问题依然是具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解决发展问题,只有通过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以及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新近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是造成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赢得全球大发展,就必须打破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打破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只有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改变由发达国家、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实现互利共赢、长久稳定的发展态势。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大势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与发展。

责任编辑:彭银春

作者:孙宗伟

第3篇:普及、优质和均衡应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操作化,以切实解决部分最有需要的幼儿能够人园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在大力推动幼儿园教师队伍持续增量的同时,应“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1]又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有质量的均衡”甚至“高质量的均衡”有待进一步推进,等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等,指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战略规划和着力方向。

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的愿景下,建立一个普及、优质和均衡的学前教育体系,应该成为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

一、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距离有需要的孩子“还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是我国当今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该政策受到多方欢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也得到较大程度发展,但仍受到多方面制约,如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界定不清,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缓慢且适宜性较弱;部分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设置的认定条件偏离民办园实际,致使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无法惠及大多数民办园及有需要的幼儿,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均需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方能切实解决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距离有需要的孩子“还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全面厘清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内涵,并加紧硏制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指导标准,为地方政府做好参照并提出最基本的要求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此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政策均提出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明确要求。但中央层面未出台关于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和扶持标准。一些地方政府对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以及如何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和扶持标准存在困惑,导致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按时出台相关政策,或者出台的相关政策不健全。为解决该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进一步厘清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内涵,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的性质、地位和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深人解读何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特别注意厘清“普惠”与“免费”“义务”等概念的区别,帮助人们形成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指导各地清晰认识何为普惠性幼儿园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营普惠性幼儿园。

其次,需要加紧研制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扶持的指导标准,如规定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受惠对象,设置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的申请条件,明确普惠性幼儿园应享有的最基本支持力度,加强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监管等,从而对地方政府提出基本要求并给予其科学参照,指导帮助各地尽快出台适宜的政策和实施细则。

(二)地方政府应将吸纳中低端民办园成为普惠性幼儿园作为立足点,合理设定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条件,同时利用教育券的发放,以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政策对园所和幼儿的覆盖

目前,对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的认定主要参考公办园标准,有的地方要求收费不高于同类公办园,有的要求不超过同类公办园两倍,这种划分标准未能很好核算民办园实际成本,很多民办园因成本较高难以符合这样的收费要求。同时,由于地方出台的认定办法条件较高,致使能申请成为普惠性幼儿园的民办园还不是很多,也导致不少民办园(所)的幼儿不能享受普惠政策。为解决该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将政策落实重点转向中低端民办园。中低端园是民办园的主体,中端园收费稍高但有办园资格和一定质量,政府应通过减免租金、降低税收、提供生均补贴等形式支持其成为普惠性民办园。低端园虽未达到办园条件,但收费较低满足了很多幼儿入入园需求,政府对这类幼儿园应加大投人和治理力度,要求教育、消防、食品安全等部门改进这些幼儿园的安全条件,使其能成为合格幼儿园,并享受普惠政策支持。

其次,合理设定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是认定普惠性幼儿园的核心指标,地方政府需要核算中低端民办园的成本开支,再依据本财年政府可用于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经费额度,通过政府投入与民办园需求相对照,合理拟定普惠性民办园的收费标准。

最后,扩大受惠幼儿范围。一些幼儿因为无法进入普惠性幼儿园而失去了普惠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发放教育券的形式,对没有入普惠性幼儿园的幼儿给予适当经济补助,减轻此类幼儿家长的负担,使每位幼儿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普惠待遇。

(三)地方政府应通过直接资助与有效减免等渠道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并通过硏制课程体系和系统培训教师的方式提升普惠性幼儿园的质量水平

目前,我国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直接经费支持还略显不够,不少地方政府没有明确给予普惠性民办园多少经费支持;有效减免还有所不足,一些地方新建小区的配套园没能交付教育部门使用,配套园的房租高,有些园所房租便占据了成本的1/3;质量提升还缺乏关注,不少地方政府要求普惠园按照国家颁布的指导文件开展保教活动,但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实际指导;教师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不少民办园持有资格证的教师数量不多,为民办园教师提供的培训都比较零碎和不够系统。

为此,首先应明确政府的经费扶持额度。政府可根据财政预算情况,结合各级别普惠性幼儿园的成本情况,明确提出具体的资助额度,如每月生均补助额度,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供实际支持。

其次应减免民辦园租金。租金是民办园主要成本压力之一,政府可以考虑为民办园提供建园场所,并减免其租金;也可以在小区配套园建设中,加强配套园的统一支配,如果用于开办普惠园则应减免租金。

再次要研制具有参考性和可操作性的幼儿园课程体系。由于民办园教师水平普遍不高,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必要组织专家开发一套具有普适意义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以更有效指导民办园教师的保教工作。

最后要加强教师的系统培训力度。各级政府制订的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应将民办园教师纳入其中,系统提高民办园教师的保教水平。

(四)调整传统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并构建基于普惠性学前教育指数的全方位监督系统,以更有效地推进和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由教育部门牵头、各部门协调管理学前教育的模式已经影响了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该管理模式的最初构想是通过各部门的合作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但实施中却面临一些问题。如一些部门对涉及教育部门的事业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使一些有益措施无法有效推进;此外,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还不够理想,这与缺乏相应的督导问责体系也有一定关系。

为此,首先要打通政府各部门的管理壁垒。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单一式的负责制,即由教育部门事先做好计划,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应尽的相关事务明确划分到各部门,再由政府统一指定相关部门执行,从而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度。

其次应研制区域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指数。中央和地方需要将该指数作为衡量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硬性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纳人政府的业绩评估中,推进各级政府重视和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再次要构建以第三方机构为主导的多方评估系统。普惠性学前教育指数评估需要由科学的机构来承担。应邀请相关专家、政府人员、园长、教师、家长等代表成立独立评估组织,同时要制定相关考核手册,系统发挥好独立第三方机构公平评估的作用,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与完善。

最后要加快《学前教育法》的制定与颁布进程。通过高位阶法律规范来明确各级政府和各政府部门在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权责,为普惠性幼儿园的申请认定、依法办园、规范管理、督导评估与财政扶持等提供法治保障。

二、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均衡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在历经跨越式发展,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理论定位不准、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稳定机制以及区域、城乡、园际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深化资源配置的行政管理

中央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特别要积极行使宏观规划、领导组织、管理协调、质量评价、督导监控的职能。[2]省级政府首先应强化对本省学前教育的总体指导,估算各类幼儿园建设规模与软硬件设施配备的指标,以指导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其次要明确省内学前儿童生均预算经费的标准,并设立专款适时适当补助学前教育欠发达地区和边远落后地区;还要建立动态评价和监管体系,确保中央和省级财政学前教育拨款的规范使用。县级政府首先应掌握县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学前儿童成长背景,结合本县学前教育的合理需求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案;其次要保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合理比例,并通过经费引导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发展;对于本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要找出症结所在,借鉴外县成功经验寻找解决之道。

(二)灵活筹措学前教育物质性资源,应对幼儿园园所不足的问题

我国学前教育物力资源面临资源总量有待扩大和硬件存量供不应求的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人口增量的背景下,预计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达到最大值31.95万所时,将有大约10.96万所的缺口;此后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逐渐回落,到2035年需要23.64万所时,仍有近2.65万所的缺口。[3]同时,幼儿园需要配备的玩教具等硬件设施的数量也会水涨船高。因此,我国需要灵活筹措学前教育物质性资源。对于学前教育中物力资源配置问题,首先要酌情增加示范园的分园,逐步以点带面,鼓励和支持各类高水平幼儿园兴办分园,盘活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存量。其次要综合分析近期新增幼儿的入园问题和后期学前适龄人口的回落可能,既要改扩建闲置中小学校舍为幼儿园以应对当前新增人口对学前教育的学位需求,又要基于科学合理的数据推断适当新建园所,并为新建园所留出发展余地,使其在放学后、假期中等闲置时段可另作他用,以及可以在未来扩大、缩小规模或转型。玩教具等硬件资源的配置也应机动灵活。具体来说,要执行同类替换的法则,如以既定资源中同种过剩资源补充匮乏资源;要按照相邻共享原则,在班际、园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替使用;还可以依据创造发明原则,改造和拓展已有资源的固有功用。[4]

(三)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比例,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要从源头上保证足量的教育经费投入。[5]据测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每增加1%,入园率将增加6.261%以上;地方教育经费占比每增加1%,入园率将增加4.217%。[6]因此,必须以强健的政府财政力量为学前教育保驾护航,保证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额度和结构。使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并增设中央级学前教育专项财政补贴以扶持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捐赠程序和教育融资体系,借助广大民间资本的投入使学前教育焕发新的生机。政府应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如在保证公办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将可支配的剩余资金投入普惠性幼儿园,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举办幼儿园。

(四)数量与质量双管齐下,改善幼儿园师资队伍现状

针对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短期来看,小学教师转岗、招聘其他教育类专业人才等可以多维度壮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立动态应急管理机制,通过年度统计报告和政府部门的协调,做到“生(班)增即师增,生(班)减即师减”,避免不必要的师资配备,也防止过低师幼比造成学前教育质量下降。针对幼儿园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短期来看,可以尝试构建县域内学前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典型优质教师的示范效应。[7]长期来看,要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层次,从起点上强化幼兒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兼顾对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与绩效考核,为幼儿园教师搭建职业高地。并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纳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该领域。

(五)公平为导向,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城乡、园际间合理配置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园际差距等方面,因此我国需要以公平为导向,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城乡、园际间合理配置。首先,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在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时应向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对于区域间与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维护资源配置的均衡。其次,对于园际差距,一是在公办园方面,财政经费要适当减少对发展比较稳定、质量比较高的公办园的投人,加大对直接承办部门经费供给能力不足又迫切需要经费支持发展的公办园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公办园的投人,并适当提高收费低廉的优质公办园的价格水平,给予高端民办园一定的生存空间;二是在民辦园方面,除直接对口资金支持的普惠性民办园外,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退税、税收抵扣等税收性优惠政策,保证其他民办园有充足的发展资金,[8]消减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

三、重视幼儿园教师“师德”“师术”与“底蕴”的发展,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促进学前教育的优质

谁站在懵懂状态的孩子面前,谁蹲在懵懂状态的孩子中间,谁就决定着孩子的“德行习惯”“精神血脉”和“经历经验”也就是说,启蒙之人是否胜任职业要求或专业要求,对于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体系构建来说至关重要。而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均需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方能形成。

(一)改革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园教师提升岗位胜任力提供有效路径

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9]等问题,阻碍了教师岗位胜任力水平的切实提升。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亟待确立学前教育体系与教师发展体系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立场,形成标准化与人性化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结合、结构化与路径化结合的从胜任走向卓越的幼儿园教师培训系统,切实解决好“师德”(专业理念与师德)、“师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幼儿园教师的“进德”“着色”与“修业”。

其中,重点是要建构分类目标、分层目标、模块课程、阶梯路径、动态评价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实现“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必须改革当前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目标分类、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目标分类导向、结构化模块课程设计;目标分层驱动,路径化阶梯课程设计;行动性学习、持续性评价;多主体参与、多样态评价”的幼儿园教师质量提升与监测评估一体化体系,切实实现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幼儿园教师提升岗位胜任力提供系统有效的全面和全程支持。

(二)解决“师德”“师术”与“底蕴”缺乏的问题,彰显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水平

解决“师德”“师术”与“底蕴”缺乏问题,是彰显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力水平的关键。

首先,解决“师德”问题,关键要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培训,确保幼儿园教师能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0],学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11]

其次,解决“师术”问题,关键要解决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幼儿”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和解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行为表现及其关键信息的过程;“支持幼儿”指教师在研究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引领和促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基于“研究幼儿”的发展规律、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支持幼儿”在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快乐而有价值地度过每一天,即为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但是,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还明显有待加强,需要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中全面融人以“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为取向的培训内容。具体来说,应特别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幼儿行为观察、幼儿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等四项核心的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通过“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等模块设计和路径设计,引领和促进教师能够“观察幼儿行为表现、分析幼儿发展状况和思考适宜教育策略”;“尊重和分析幼儿的个体差异,支持幼儿的多样化学习并促进个性化发展”;“研究幼儿的学习特别是学习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支持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从积极的角度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解决“底蕴”问题,关键要解决幼儿园教师培训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在对外学习和借鉴中受益颇丰。但不能回避的是,中国学前教育遭遇了被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文化全天候渗透的严峻挑战:一是大量传播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内涵的图画书、动画片充斥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孩子们谈话的背后多是西方的价值观、文化、情境、语汇和想法等;二是我国幼儿园大量使用西方课程模式如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课程、华德福课程等,西方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成为众多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或课程基础。缺乏中华文化的学前教育遗失了应有的精神灵魂,幼儿失去了作为中华民族继承人的文化归属感,中国学前教育丢掉了应有的文化之魂。为此,要在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内容,解决幼儿园教师不懂优秀传统文化,更不会将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进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应该让幼儿园教师从根本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和提炼素材,以唤醒、激发、熏染和浸润等方式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起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及推进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AHA160008)的研究成果。

(霍力岩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恒波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沙莉系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馬赫系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 [2018-01-20]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庞丽娟国际学前教育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63.

[3]杨顺光,李玲,张兵娟,殷新。“全面二孩”政策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基于未来20年适龄人口的预测[J]学前教育研究,2016,(08):3-13

[4]洪秀敏,马群“全面二孩”政策与北京市学前教育资源需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22-33

[5]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05):3-8+39

[6]黄媛媛,李玲,卢鸣浩体制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5,(09):8-16

[7]王晓阳县域内学前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渤海大学,2015.

[8]杨莉君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EB/OL][2013-05-0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201305/151910.html.

[1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EB/OL][2012-02-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8.html.

作者:霍力岩 胡恒波 沙莉 马赫

第4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借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平衡,对霸权主义战争侦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额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 第一, 第二, 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

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 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

我国国际战略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多极化。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

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其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坚持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世纪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其基本点是: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外交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式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的职责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要保持一种理想主义,勇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首先,大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职责。每一个学生进入大学,都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来?是为了毕业后高薪的工作,为了父母家人的期望,还是为了对学问的兴趣,为了心中的抱负等等。当然,答案可能是交织的,但是什么是主导却非常重要,会影响学习观。我想告诫学生的是,如果你淡化了纯粹“为了谋生而求学”的目的,那么你的学习就具有了高尚性,你对学问就有了一种尊崇,你就有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第二,大学生应该保持一种理想主义。理想主义是深藏于个人心灵深处的精神源泉,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有了理想,就会懂得为了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有了理想,就会把学习和研究的辛苦当作乐趣和享受,面对困难也能坦然处之、勇于克服;有了理想,就会有责任感,想设法让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类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复旦大学愿意为具有理想主义的学生提供永久的精神家园。

第三,大学生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回顾复旦校史,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的时候,例如五四运动、抗日运动,都活跃着复旦学子的身影。李登辉老校长就是在当时提出了“牺牲、团结、服务”的复旦精神。新时代的复旦学生也不应忘却爱国荣校的传统。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志愿活动等积极地参与社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当现实和理想产生差距的时候,不能慷慨激昂、采取激烈的行动。要认识到,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作为大学生最大的责任还在于学习,离开教室、离开图书馆、离开实验室去直接介入社会,并不是社会对你们的期待。

大学生阶段的现实任务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寻求途径锻炼自己的能力;强健体魄,总结起来即八个字:“养德、修学、储能、健身”,养德以宽厚而博爱,修学储能以实现厚积薄发凭实力应对重重挑战,健身以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肩负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未来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振兴中华,改造社会,和谐世界,这将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进步青年的代表需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5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设计思路

我在讲授本课题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新的、发生在近期的一些热点材料和图片,以贴近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从当前的热点话题中,获取对时代两大主题的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既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又认识到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含义。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珍惜和平与发展的环境,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追求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

[教学重难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请同学们看视频文件《北约空袭利比亚》,两张图片“打结手枪、和平鸽”,看到它们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它们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打结的手枪寓意着人类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平鸽象征着和平,那么这两幅图片都表达了同一个内容,那就是和平。那么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和平问题”。 学习新课:

一、和平问题

师:投影播放《和平时代》,从短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东西?看到它们你有哪些感悟? 师引导:

这些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的一种欢乐、幸福、安宁、和谐,那么这种欢乐、和谐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和平。由此,我们得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和平问题 (投影展示:和平问题的含义)

1、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师:和平环境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与和谐,而人类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年是处于和平的状态,那么人们为什么都向往和平呢?

从自身、国家两个角度来看,或者反过来,不和平会怎么样呢? (讨论为什么人类都向往和平?) 学生发言,阐述观点。

师:和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投影展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图片,教师引导看图片) 过渡:展示图片:(略),播放视频:《本·拉登之死可能引发报复活动》 综合探究:和平是时代的主流,但世界仍不安宁,存在局部冲突,那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师:(投影展示:影响和平的因素)

2、影响和平的因素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 ②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

③ 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扩大 ④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师:引发战争的因素仍然存在,那战争给我们人类都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短片,从下面的画面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内容?想到了哪些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留给了人们什么样的后果? (投影展示:战争视频)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引导:几个图片引导

(投影:战争带来什么?(资源耗费、环境破坏、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发展受阻、生命财产损失、经济落后„„)

师:从战争的后果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战争阻碍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和平则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人们在追求和平的同时是为了社会和国家更好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发展的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然后说出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展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的图片和数据) 师引导:孩子眼中充满了一种渴望,渴望什么?等。

师引导:人们在和平的今天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么样?那就是要发展经济。 (学生回答)

师:这一组组图片和数据是触目惊心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下面就请大家来看发展问题的含义:

(投影展示:发展问题的含义)

二、发展问题

1、含义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材料

(投影展示:发展问题面面观的材料) 师描述材料,提问:哪些原因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状态?结合我们国家说明 (学生讨论后回答)

(投影:殖民统治的历史、沉重的外债、科技落后、人口压力、战争战乱„„)

师:以上是造成发展问题的诸多因素,归根到底,造成发展问题的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落后、贫穷、债务的影响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和艰巨。 师:下面请大家再看一段材料

(投影展示:战争后遗症困扰伊拉克,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材料。)

从这段材料中,我们看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投影展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三、和平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①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②各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课堂小结:用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方式进行。(投影展示)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主要障碍解决途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展问题建立国际新秩序 知识小结:师生共同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巩固新课,加深印象。 情感升华:学生谈感想或收获,老师简要点拨,发出寄语,深化主题。

结束语

播放萨克斯名曲《回家》:在明确了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之后,让我们在充满和平安宁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话题。回家,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而无家可归,更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贫困而无家可言。让我们一起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教学反思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幻灯片展示的氛围中走进课堂,通过对展示内容的分析和思考感知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的主题。提供的材料详实,内容丰富,便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讨论热烈,学生发言积极,做到有话可说,师生互动有序,教学过程完整。该节课在拓展知识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因此,增加了课堂容量,占据了一部分学生自主讨论和思考的时间,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取舍。

第6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性的战略问题

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是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而是这两个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予以解决。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和希望和平,和平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战后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增强;制约战争的力量增长;核武器等战争工具形成“恐怖平衡”。世界相对和平的历史条件,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发展是全球性战略问题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发展是维持和巩固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在总体上没有改变。

第7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素质目标:

一、认知目标:理解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形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努力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教学方法:提问——分析——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9·11”事件后,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合国发布了关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宣言。其具体内容如下: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面对人类社会此起彼伏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战争一次又一次把人类自己推向苦难的深渊。全世界人民都渴望持久的和平,渴望安宁的生活,渴望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谱写一曲永恒的和平之歌和壮丽的时代宣言。

板书课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跨入了一个新千年。在新的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人类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带着问题,阅读第一目。

(1)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板书)

(2)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板书)

2、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1)什么是和平问题?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板书) 阅读教材P155-156材料,谈谈体会。 (2)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阅读P156教材,为什么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饱受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持反对战争;

②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取得国家独立之后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建设,以摆脱贫困落后,他们迫切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来建设家园;

③备受二次大战浩劫的欧亚各国,在战后也积极维护和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和争夺。 ④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敢冒然发动战争;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总之,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新世纪大战打不起来,战后和平是主流。 那么,整个世界和平的局面是否稳定呢?

(3)、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板书) 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有哪些?

——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阅读P157教材及材料,说明了什么?

——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思维拓展:

我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如何维护和平,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献计献策,共谋人类之福!

——①世界各国应签定“禁止战争”盟约,以求和平;

②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应寻求合理化的解决途径;

③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谋求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有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3、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板书)

(1)什么是发展问题?阅读第二目,第一自然段。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指出A、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急需解决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

B、由于多数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数位于南半球。因此,发展问题

实质上是南北问题。

(2)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为什么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

①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是基础,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阅读P157教材及辅助文,思考:为什么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辅助文说明了什么? ①落后、贫困、危机这些抹不掉的阴影依然困扰;

②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显得迫切;

③当前,沉重的债务负担,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人口增长过快,国家政局不稳等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世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2)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保持正常的

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3)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①世界的经济发展,有促进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强各国交流,抵制战争爆发; ②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三、总结(见板书)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1

、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②和平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2、发展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

②发展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第8篇: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 二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危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源和意义

引入: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危机

《后天》、《阿凡达》、《2012》所表现的场景引人深思,电影中描述的场景真的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吗?近年来的极端全球气候频发,泥石流、沙尘暴、海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惨痛的人员伤亡。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造成沿岸国家20多万人死亡,50多万人无家可归。2011年全球经济受到自然灾害重创,年初的洪灾给澳大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30亿美元,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去的经济损失达到2100亿美元,东南亚洪灾给泰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422.4亿美元。据此,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将是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而按照该报告统计结果的可比性推理,2011年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4500亿美元。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马尔代夫亦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平均海拔1.2米。海平面正以每年2厘米上升。预计该国家在往后50年左右将消失。 2009年10月18日,马尔代夫举行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当日召集12名政府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该国海域一处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为时30分钟的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以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早在100 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

1.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机械发展观的过程中产生的。

由于机械发展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因而, 马克思对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破坏性的批判上。

第一, 机械发展观造成的生态破坏性的产业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而“大工业”其实就是机械发展观在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大工业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人的异化。正像资本家使工人遭受剥削和掠夺一样, 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污染和破坏来表明其特征的。尽管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是不断进步的, 有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但是, “社会生产资料的节约只是在工厂制度的温和适宜的气候下才成熟起来的, 这种节约在资本手中却同时变成了对工人在劳动时的生活条件系统的掠夺, 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 至于工人的福利设施就更谈不上了。”同样, 资本主义的农业也是以污染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为特征的, “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 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 例如北美合众国, 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 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 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这就是说, 机械发展观已经渗透到资本主义的各个产业部门, 通过产业的方式展示出了其生态破坏力。

第二, 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理论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加剧了生态破坏性, 就在于它确立了机械发展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其视野中, 自然界的多样性的价值被机械地削减了, 它只成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 不过是有用物; 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 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 其目的是使自然界( 不管是作为消费品, 还是作为生产资料) 服从于人的需要。”这样, 人对自然的行为必然具有了破坏性。同样, 机械发展观不是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活的机体, 而是将它看作是一个个的孤立的现象。由于人们沉湎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的喜悦之中, 忽视了自然界的系统性存在, 忽视了人类行为的长远影响和后果, 因此, 眼前的暂时的成就是以长远的永久的生态破坏性为代价换来的。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之所以具有生态破坏性, 就在于它将机械发展观确立为自己主导的发展观。 第三, 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社会制度原因。资本主义之所以将机械发展观确立为自己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 加剧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一种剥削制度, 机械发展观迎合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在资本家看来, 只要生产能为自己带来剩余价值, 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什么工人的持久健康, 什么环境的持续清洁, 什么资源的永久存在, 都是不需要自己花费分文的, 都不会对价值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这样一来, 资本家就不会从根本上去考虑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了, 更不会去考虑生产的生态后果了, 单纯的经济效益已经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淹没和抹煞了, “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 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 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 他就满意了, 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 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 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 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 正是资本家这种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才造成了产业中的生态破坏性, 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带上了污染和破坏的特征。因此, 与其说是机械发展观造成了生态问题, 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

而这一切也正是现代全球性问题的最终的根源。这样,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的反生态性——人和自然的对抗和分离, 并在现代社会发展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生态化( 向度) 问题。

3.如何实现社会的生态文明。

社会发展生态向度的实质就是要使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那么,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协调状态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要求人们将人和自然的协调、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放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考虑, 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生产和产业清洁化。技术和工艺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是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因此, 随着科技进步, 人们会进一步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将建立起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和废物资源化体系。“机器的改良, 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 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 特别是化学的进步, 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进入生产体系中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发现物质的多种多样的用途, 不仅使自然资源能够在生产中得到复合的多重的利用, 而且要进一步发现那些按照惯常的看法不能利用的物质的可利用方面, 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另一方面是使废物资源化, 不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要将废物问题解决, 而且要发现废物的其他用途, 使废物和垃圾的排放达到最小化。这就是说, “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 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 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 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 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这里所强调的建立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的问题、废物资源化的问题, 其实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来促进产业生态化的问题, 这也就是现在所讲的运用可持续的科学技术支持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要考虑生态学规律, 应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 除此之外, 它们不可能具有其他含义。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新科技革命正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预言变成现实。

第二, 转变思想认识、运用辩证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尽管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实践关系, 但思想认识是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人们应该明白,“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引自: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这就要求人们应该认识到, 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 其实是处在系统关联之中的, 绝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这种整体性和关联性,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认识到这种辩证关系, 学会按照辩证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 要考虑自己行为的长远的生态后果和可能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 将隐患消灭于未然状态之中。由此来看, 辩证思维其实就包含有生态思维的科学内容, 这种思维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三, 变革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的总体的历史过程中解决生态问题。机械发展观的生态危害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才展示出来的, 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破坏性的罪魁祸首。因此, 要真正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阐述了这种协调的社会机制, 为解决生态失调问题指明了方向。他们指出, 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 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就是说, 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 人们不仅会合理地调节人际关系, 而且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 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协调进行, 因为那时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之后, 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这就是说, 生态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 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 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而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则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总之,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协调, 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 在遵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情况下, 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产业的和思维方式的途径来促进这种协调状态的实现, 也就是说, 应该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来处理。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的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绝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1、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第一,走文明发展道路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只有文明发展道路才能解决各种资源环境等问题。2009年我国GDP增长11.9%,为此消耗的石油、原煤与钢材达到世界总量的27%,25%和40%,而创造的GDP却相对于世界的4%这表明我国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效率低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前景实在令人担忧:我国不仅难以保持长久的经济持续发展,而且会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生态难以承受、社会矛盾难以解决的困境。基于这种考虑,我国只有努力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走文明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满足当代人的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永续利用,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一定的阻碍作用。2004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

第三,走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类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民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存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第一,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第二,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二是深化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实现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四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五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第一,坚持生产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首先是生产发展。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证明,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我国经济建设高速、持续增长,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离开生产的发展,地区差距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第二,实现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由衷愿望,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时,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上。加快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生活富裕,同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激发群众中隐藏的积极性,创造力,推动生产更快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国家更加昌盛。

第三,保障生态良好

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在注重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生态的良好,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态良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生态良好的着眼点在于保护自然,但最终关怀的还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富裕是目、生态良好是条件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相互联系,共同体现出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发展是走文明道路的基本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活富裕,脱离这个目标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客观条件和重要保证。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人口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争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些文献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梭罗(Solow)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寇尔与胡佛(Coale and Hoover)的人口经济模拟模型。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面临着人口总量控制、人口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1.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资源相对短缺。而人口多又是基本国情中最基本的国情。

首先,人口总数居高不下。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达到13.7亿人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仍然很多。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 万左右。现在部分地区人口生育率仍然很高,少部分地区人口出现失控。在计划生育先进地区,也有相当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高生育的物质条件、思想基础也依然存在。我国的一些人口专家预测,在未来四五十年的时间内,我国还将有将近3 亿的人口增量。据有关人口专家预测, 到2035年我国人口可能会达到16亿之多。

其次,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渐明显。人口年龄结构从正金字塔逐渐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为2.22亿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4亿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1亿, 其比例远远高于世界水平。

2.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恶化,影响着人民的生存发展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靠本国资源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的国家之一,但是真正能够适宜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不都是很好的。如果不大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发展的后果只能是“人满为患”,环境容量的承载极限将会被提前突破。据统计,中国适宜居住的地区为47 %;不适宜居住地区为53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有22. 3 %的人口是住在海拔500 米以上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其中一半又居住在海拔1000 米以上。而全球只有10 %的人口居住在海拔400 米以上的地方。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000 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耕地却以每年600 万亩到800 万亩的速度递减。中国的可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如果这种人增地减的情况不能有效地控制,半个世纪后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0. 6 亩。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在没有遭到任何破坏的情况下,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按达到温饱标准的要求,最多能养活15 亿人至16 亿人。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估计, 我国的整个自然环境的最大人口承载力是15 至16 亿, 许多短缺资源的承载力已经出现缺口,这些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存发展。

据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的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言而喻,由人口老龄化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将十分突出地显露出来。这意味着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面临着最大人口规模的挑战。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的高峰、老龄化高峰将相继到来。庞大的人口队伍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21 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口数量与发展的矛盾。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我国人口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未富先老”。我国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能力还比不上发达国家。因此,必须提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等,通过社会化的养老机制来解决个人赡养能力不足的问题。

3.人口过度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导致生态失调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淡水资源、森林面积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等等。这意味这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等难以支撑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生态失调将更加突出。

4.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就会增加社会负担,降低人们的收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受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制约。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不变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直接受人口增长速度影响,人口增长速度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下

第9篇:浅谈“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摘要】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关键词】时代主题; 状态;挑战;挑战

一、和平与发展是一种存在状态

邓小平在论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首先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世界大战可以推迟、可以避免的一种和平状态,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利用这种和平的国际环境去搞好国内经济建设的一种和平状态,是要我们抓住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的时机,加快发展中国经济。

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直至80 年代,邓小平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从中国实际出发,率先揭示了这一时代主题。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都是“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

关于和平问题,他认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打世界大战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别人没有资格,认为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当然,存在“很多制约这两者之间爆发战争的和平力量,首先是第三世界,其次是欧洲日本等争取的和平力量,还包括美苏两国的、国内的人民以及核武器、美苏的战略部署等因素”同样,通过以上分析,邓小平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重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关于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高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既是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可以认为,南北问题既要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南南合作,更需要发展中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同时又强调其是世界各国尚未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课题,这就决定了这两大问题将依然存在而不会消失,意味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二、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问题。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危险已经根除、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也并不意味着世界实现了共同繁荣,因为现实中和平与发展仍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二) 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

(三) 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三、世界各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一)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二) 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

(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

(四) 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四、结束语

总之,和平与发展首先是一定程度上实现的存在状态,各国要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同时和平与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和平面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发展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阻碍,因而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争取和平与发展的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我们坚信“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要辨证地、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和平与发展是状态、是问题、是目标,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割裂开来,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各种冲突仍时有发生,甚至非常激烈,因此,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但又能认识到这些冲突是局部暂时的,决不能因小失大,影响到中国的最大利益。坚持和平与发展不动摇,中国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祝福. 论“和平与发展”的真实[J ] . 理论月刊,2002 (3) :19. 【2】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孙建社. 亚太大国“伙伴关系”的互动性和不对称性[J ]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43. 【4】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地质灾害预防心得体会下一篇:席慕容经典语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