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推荐7篇)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1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鸽子象征和平的原因。激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和平的重要性,自觉为维护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鸽子就是鸽子嘛,为什么叫它和平鸽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分组讨论。

三、讲述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语。

(1)教师释词。

(2)希特勒法西斯是什么时候攻占了巴黎?

(3)这一段说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忧虑”是什么意思?邻居米什老伯捧着一只死鸽子闯了进了,哭诉了哪些话?用铅笔画出来。齐声朗读米什老伯的话,想一想,米什老伯向毕加索哭诉了一件什么事?他请求毕加索干什么?

3、全体女生齐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毕加索听来米什老人的哭诉后,他的心情怎样?

(2)他是怎么做的?

(3)安慰是什么意思?学生可查字典后解释这个词。

4、全体男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1949年,毕加索把这幅画献给了哪里?

(2)这幅画上画有什么?

(3)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从这以后”指什么时间以后?

(5)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归纳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鸽子成了和平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热爱和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小朋友,回家后,可不要忘了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鸽子成为和平象征的原因?

2、检查朗读情况。

3、自由读课文盖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用生卡片检查学习情况。孙读:不读:活读:不读:攻读:不读:杀读:不读: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四、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多动脑。

1、用学过的偏旁加上熟字。活:三点水加上舌头的舌。生活。边:力加上走之底。一边。鸽:合加上鸟字旁。鸽子。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边是心字底。纪念。

2、拆字。哭:分为二部分,上边为两个口,下边为犬字。

3、与形近字比较。占:与“古”区别。刀:与“力”区别,刀的上部没出头。

4、记笔顺,笔画。孙:忧: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2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 再组词。

拔 () 峭 () 瑞 () 杆 ()

跋 () 销 () 端 () 秆 ()

悔 () 凉 () 稚 () 捷 ()

诲 () 谅 () 准 () 睫 ()

嫂 () 绞 () 摇 () 掏 ()

搜 () 跤 () 谣 () 淘 ()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 并按要求归类。

群芳吐 () 万紫 () () 皓月 () 空

买椟还 () 落 () 缤纷旭日东 ()

喷薄 () 出 () 弓之鸟夕阳 () 下

() 面八方 () 嘴 () 舌成 () 上万

() 口同声南 () 北辙女娲 () ()

夸父 () ()

1. 描写日月的: __

2. 含有数字的: __

3. 出自寓言故事的: __

4. 出自神话传说的: __

5. 描写花的: __

四、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尊遵) 守 (坐座) 位 (贷代) 款

兴高 (采彩) 烈曲 (折拆) 形 (状壮)

画 (廊郎) 波 (涛滔) 汹涌

五、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 不光是我一朵,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明亮的月光, 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

弟弟把零用钱都用光了。 ()

A.光线B.完了, 一点不剩C.单, 只

2. 他从信封里抽出纸条, 展开来读。 ()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 马儿就飞快地跑起来。 ()

A.长出B.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C.取出

六、选词填空。

神秘 神奇

1. 突然之间, 眼前一亮, 多么 () 美妙的仙境啊!

2.在6500万年以前, 这些恐龙突然 () 地消失了。

茂盛 茂密 凶猛 猛烈

1.在 () 的森林里, 住着 () 的野兽。

2.狂风 () 地摇晃着路边那些长得 () 的树木。

陆续 继续 连续

1.参观的人们 () 地走出了大厅。

2.抗洪的战士们在大堤上 () 奋战了三天三夜。

3. 小明病好了以后, 又 () 去少年宫练习钢琴。

无论……都……不但……而且……虽然……但……

1. () 走到哪里, 我 () 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

2. () 我的学习成绩差, () 我绝不泄劲。

3.他 () 聪明, () 勤奋好学。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

1. 风筝飞上蓝天。 (扩句)

__ __

2. 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任选一词造句)

__

3. 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 (改病句)

__

4.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改成比喻句)

__

5. 阳光把他的脸照得红红的。 (改成被字句)

__

6. 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缩句)

__

7. 槐花落在荷叶上, 露珠滚动。 (改成拟人句)

__

8. 马跑得越快, 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改写成陈述句)

__

9. 照例写句子。

例:水是那样的绿, 绿得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花是那样的红, 红得 __。

1 0. 他从舞台上走了下来。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

八、填空。

1. 古诗我会填。

(1) 池上碧苔三四点, __。

(2) __, 阴阴夏木啭黄鹂。

(3) 谁言寸草心, __。

(4) __, 二月春风似剪刀。

(5) 等闲识得东风面, __。

2.几对燕子飞倦了, 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 __, 停着的燕子成了 __, 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用了 __的修辞手法把 __比作 __, 表达了诗人 __的思想感情。

3.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__, 像 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__。有的 __。有的, __。有的 __。

4.翠鸟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 __小鱼, 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 __, 水波还在 __。

5.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 __的时候, 不要忙着 __, 要看看人家是 __。我们应该 __, 看到是什么样的 __。

6.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这个谜比“ __, __”还让我感到可怕, 比“ __, __”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7.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 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比如《七颗钻石》让我们懂得了 __;《和时间赛跑》告诉我们 __;《可贵的沉默》告诉我们 __;《卖木雕少年》告诉我们 __。

8.这学期我们还学了气象谚语, 比如 __。

9.从《月球之谜》一文中我了解到 __年 __月 __日, 两名国宇航员首次蹬上了月球。

10.这学期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有 __、 __、因为 __。

九、阅读理解。

(一)

槐乡五月 (片段)

五月, 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似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 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用“ __”画出比喻句。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 __和 __, 写出了槐花 __的特点。

2.照样子写词语。

白生生: __ __ __

嗡嗡嗡: __ __ __

3.写槐花饭香的词语有: __ __

4.用“有……有……有……”写个句子。

__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 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 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 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 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 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 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 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 这就是‘煮书’。这样, 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 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 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 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吗。语文课文都是范文, 每天清晨起床, 放声读上几遍, 仔细品味一番, 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 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 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词语, 填在括号里。

(1) 心里怎么想, 手就怎么做, 形容运用自如。 ()

(2) 一下子明白过来。 ()

(3) 心里不明白, 不理解。 ()

2.写近义词。品味 () 犯愁 ()

3.造句。

不仅……还…… __

4.用自己的话写出对“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

5.用“———”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 用画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

6.读了这篇短文, 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

十、习作。

要求: (1) 从下面内容中进行选择,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 把句子写通顺, 书写时字迹工整。 (2) 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3) 题目自拟, 不少于300字。

1.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后悔的、感动的、难忘的、伤心的人或事, 请选择一件写下来, 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2.写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请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并写下来。

3.你有什么本领或特长, 你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 有什么体会, 请选一件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4.我们常常爱幻想,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 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市长, 我要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新房;假如我是服装设计师, 我要设计出自动调节温度的服装, 让人们不再为四季增减衣服而操心;假如我是一片云, 我要飘向干旱地区, 为人们下一场透雨……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请以《假如我是……》为题, 把你的美好愿望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3

【作文一】

当日军攻入六朝古都——南京,他们如同疯狗一样,烧杀抢掠,老人、青年,甚至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南京城血流成河,到处是尸体……30万呀!30万无辜的平民就这样惨死了。他们手无寸铁,还没来得及逃跑,“嚓”无情的刺刀刺了出来,鲜血喷涌出来,染红了南京城的天空。

这,为不屈的中华儿女敲响了一记警钟,让中国从噩梦中惊醒。中国人站了起来,中国人是不屈的!

我们的先人、志士用自己的热血使沉睡的雄狮从梦中醒来,他们建设中国,让可爱的中国恢复了高昂的精神,中国走上了一条通往辉煌的发展之路。

中国,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非议毫不害怕,自主创发软件、火箭“神五”的上天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先河,使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家,让美国等一些国家眼中的中国强大起来。

听,已经同我们招手,看,奥林匹克圣火已经熊熊燃起,20奥运会即将来到。奔腾的九曲黄河在欢呼,蜿蜒的长城在招手;宏伟的故宫在欢笑……福娃在向各国人民说:“您好,北京欢迎您!”

【作文二】

在这个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的教学楼里,在阳台上有两位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她们笑得那么甜,这个画面足以震撼人心。这是一张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那部拉法在2战争中的照片。

202月23日,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在上课。突然,一颗炮弹冲进了教室,教室里乱成一团。学校的许多角落顿时变成了一堆废墟,等敌人离去后,两个女孩一起跑到了阳台上,向远方眺望,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不知是她们为在枪林弹雨中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庆幸,还是对未来的憧憬。可她们哪里知道,她们的亲人早已躺在了血泊里……看到这张照片,我感到愤愤不平:侵略者们啊,请你们停止战争吧!战争是残忍的,会使许多无辜的儿童失去生命。和平是美好的,会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请你们让和平永驻人间,不要再制造战争了,好吗?是那场可怕的战争,使许多孩子失去了温暖的家园、快乐的学校,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可你们却无情地发射炮弹,血肉横飞、残垣断壁,每一个地方都惨不忍睹!如果换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想呢?

那两个女孩的微笑,正是对和平的向往!因此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中国孩子向侵略者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作文三】

“人生在世,难免有七情六欲。人有情就有欲,有欲就有争,有争就有战,咳!世界的人为什么要战争,他们的后果又是不知道,尤其是儿童,他们是无辜的`,为什么要受罪”我叹气着说。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枪淋弹雨打向上海,房屋崩塌,残肢遍地。一个小男孩坐在铁路中间,他哭得很厉害,他爸爸妈妈呢?已经被压在瓦砾之下,早已断气了。周围的建筑都被日本炸得一团糟,还有那些铁路,被炸得面目全非。在那次轰炸中,有数万人死于非难,可恨的日本人。

在世界打战里是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为什么,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么?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他们的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蓝得发黑的夜光,本来是属于星星和月亮,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这究竟是为什么?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闪落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4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瞭(liào)望 鹰隼(sǔn) 窈窕(tiǎo) 胼手胝(dǐ)足

B.褫(chǐ)夺 彳亍(chù) 骰(tóu)子 俾(bǐ)众周知

C.龋(qǔ)齿 踟蹰(chú) 订(dīng)正 间不容发(fà)

D.股肱(gōng) 趿(tā)拉 复辟(bì) 汗流浃(jiá)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国粹 落座 顺口溜 工于心计

B.赐教 藉贯 水龙头 凭心而论

C.毗邻 渲泄 莫须有 猝不急防

D.秘诀 桎梏 蒸气机 钩弦提要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一清二楚,不再神秘。人们不再 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 。

A.敬畏 忤逆 颐养天年 B.畏惧 背叛 颐养天年

C.畏惧 背叛 颐指气使 D.敬畏 忤逆 颐指气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角度篇》拍摄地点遍及神州大地,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开放成就,以及价值观、道德观和发展观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精神,力图从更多角度展示当代中国。

B.这两年,在老同学的鼓动下,他也参加了不少公司举办的招聘会,形形色色的人也见了不少,真可谓是大开了眼界。

C.某地产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北京市如果出台新的限购细则,将有超过百万户家庭不得新购住房,届时楼市很可能再现去年年初的萧条景象。

D.除夕夜,号称“沈阳第一高楼”的五酒店皇朝万鑫酒店发生大火,其原因竟然是由燃放礼花引起的,如此“乐极生悲”,实在令人叹息。

5.以下四幅对联分别对应四位历史人物,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②唐代论诗人,李杜以外,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③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矛盾 ②白居易 ③司马迁 ④柳永

B.①矛盾 ②杜甫 ③司马迁 ④李清照

C.①鲁迅 ②杜甫 ③文天祥 ④柳永

D.①鲁迅 ②白居易 ③文天祥 ④李清照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电子时代我们怎样阅读

许知远

你们还会读书吗?这是上一代对我们的忧虑。比起印刷媒体,我们读的更多的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文字。

我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所谓泛着油墨香的书籍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那有点脏。梭罗希望我们把清晨的时光献给《伊利亚特》,献给《圣经》。可是每天早晨,我们在努力睁开双眼之后,是打开电脑,去“新浪网”上看一看今天的新闻。

阅读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优劣。印刷品的文字出现速率,铅字对于我们的眼睛与大脑的刺激程度,都证明了它是一种适合思考的,它给予大脑以足够的从容去解构它。电子媒体似乎_了这一切,跳跃的文字,不断出现的画面,它在抑制我们的思考机制吗?

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让我们这些被电视哺育大的人忧虑。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我们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电视使我们肤浅,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必须抛弃深度。一位评论家傲慢的结论无疑正戳中了我们的痛处:“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如今,电视正对这种传统阅读方式进行一场几乎是_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电视是口语化的,是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琐碎的。我们靠着“肥皂剧”这样的东西成长,这是一个快乐却令人忧虑的成长过程。而接着呢,计算机又在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它们参差不齐,同时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它。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这些庞杂的资料成长。据说,计算机是对电视的一次逆反,计算机是互动的,它不象电视一样单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有所反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

但这一切变化的前提依旧是,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识字文化返回到口语文化。而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则更加推断,在未来的电子社会中,对于由口语控制的信息体系来说,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为无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们没有过去的规范来限制,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的学习新技术。

我们习惯上的阅读可能即将被唾弃。尽管,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可能即将象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

(选自《读者》第5期,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阅读正在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B.电视正对传统阅读方式进行一场几乎是_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

C.计算机又在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计算机是互动的,它可以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有所反应。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

D.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可能即将象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是在和我们的右脑而不是负责理智的左脑进行交流。

B.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我们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因为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

C.口语化的电视节目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必须抛弃深度,与传统阅读相比,它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因而也更琐碎,并因此使我们更加肤浅,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肥皂剧”。

D.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同时,计算机是互动的,它可以让使用者有所反应。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梭罗所处的时代,人们清晨习惯诵读《伊利亚特》和《圣经》,而现在,每天早晨,我们在努力睁开双眼之后,却是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

B.传统的铅字阅读将被更多的人抛弃,与此同时,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子媒体也将抛弃深度,变得更加肤浅,更加琐碎。

C.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找到的各种五花八门且参差不齐的资料成长。

D.在未来的社会中,因为无知者具有可塑性,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新技术,也将因此受到社会的欢迎。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袭:抄袭

C.间以婀娜之声 间:夹杂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B.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C.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D.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风,再论文法,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3分)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2分)

(3)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长、远。 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工具。

(1)颔联中,“寒”字表意极佳,请加以赏析。(2分)

(2)颈联写景角度有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作用。(4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享受读书

(1)记得从前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富翁朋友就与他打赌,请他住进自己的庄园里,每日独守书房,不能离开房间,一日三餐给他从窗口送进去,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富翁许诺将庄园输给他。

(2)一年过去一半的时候,富翁朋友还不信世上还真能有如此书痴,他仍然胜券在握的样子。一年过去了。当那个酷爱读书的人从书房从容地走了出来时,富翁朋友彻底服输了。没办法,他只好履约。可那位读了一整年书的朋友说,谢谢你让我读了那么多好书。读了这些书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还要你的庄园干什么呢?说完飘然而去。

(3)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却受到了一种震动。读书居然有那么大的魔力,它除了能带给人睿智和思想外,我想,它肯定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灵享受。

(4)事实果然如此。当我慢慢长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我从自己的感受中知道了,读书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没有哪一种快乐,能像读书带来的快乐那样悠长和持久。

(5)从少年时代开始,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就是其他快乐所难能比拟的。记得小时候读《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时,心里那种巨大的新奇和快乐简直难以形容。小伙伴们在窗外喊我去玩,可我全部心思都在那书本之中。平时最爱玩的游戏停止了,我废寝忘食地沉浸在书中,心就像在一片云朵上飞翔。原来世界是这么有意思,那种遥远、神奇、神秘,弥补了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平静。我在书中认识了大海和高山,认识了像星期五这样特殊奇异的人,认识了无数个让人心驰神往的远方,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广袤辽阔。那些没见过面的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引着我一点点抬起头来,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无穷。我觉得那些写书的作家,简直就是人群中的神。他们用文字给我们讲出来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精神境界,和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比起来,读书是多么快乐。

(6)随着年纪的增长,读书越发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高级的享受。年轻的时候,有些风花雪月,就是读书,也要为自己制造一种情调。我那时经常和伙伴带着自己喜欢的书,坐船过江,到江北的太阳岛上。在草地上、树林里,我们选一块安静的所在,铺上一块颜色和谐的雨布,而后,在清新的空气里,在江水拍岸的涛声中,我们开始了幸福的一天。我们有人在读书,有人在写生,有人在吹口琴。风温柔地吹拂着,年轻的心像用水洗过那么清澈。几个面包,几根红肠、酸黄瓜是我们的午餐。常常是,太阳落山时,我们才骤然知道,一天已经过去了。

(7)有一年的夏秋之间,我和最要好的朋友袁晓冰,几乎是每天傍晚都拿一本书到松花江边。我们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看着看着,有时交流起对书的评价和认识。为精彩的书,为自己那些不知道怎样冒出来的,也很精彩的评论,我们体味到一种满足感。当光线不再能照耀我们阅读时,我们就看夕阳下金色的大江,看江北岸逐渐亮起来的灯火……一种朦胧的、美好的、说不清的情绪就在我们年轻的心中翻腾着。生活确实是深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书本启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索……

(8)读一本好书,就像乘上了一列远行的列车,眼望着新奇的风景,心情是那么舒畅。有时,又像是面对着一位陌生又亲切的朋友,听着他波起浪迭的故事,被那种娓娓叙说的气氛感动着,心情久久难能平静。

(9)有时听到别人说,他是多么苦读诗书,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冷水浇头之类。生活中确有这种读书人,但我以为,那必定是为了什么而读,是目的带来的刻苦。我所说的读书,不包括这种为功名或为其他神圣目的的苦读。我自己也没有这种经历。因为,我没有必要这般痛苦地看书,何苦自找罪受呢?对我来说,读书是惬意、舒服、自由的人生享受。身心放松地进入读书的状态,阅读,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和安详。

(10)读书是享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有时辛酸,有时激愤,有时痛苦,有时快乐,有时我们就那么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书中的人物,觉得她或他就是自己一个遥远的亲人,情不自禁地牵挂起这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就这样,亦真亦幻、似远似近,阅读为生活又增添了别样的内容。我们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

(11)北方的冬季是漫长的,当大雪纷纷扬扬,凛冽的冬天来临时,泡上一杯红茶,在袅袅弥漫的茶香中,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这样的夜晚,读《金蔷薇》,读茨维塔耶娃的诗,读杜拉斯美丽聪明的语言,读一本动人的人物传记,雪花飘飞的冬夜,就会添上了一种迷离和说不清的情绪。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读书已是生活中一件类似于奢侈的事情。

(12)读书让你发现远方。

(13)读书能让人的襟怀和气量增长。

(14)读书给人以真实的快乐。

(15)读书使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外,又好像度过了另外的人生。

(16)对书籍的品味和领会充实了我们平凡的生活,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在加深。你和那位也许永远不能谋面的作者,有了一种精神牵连。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你的朋友、你的精神上的亲人。

(17)时光悄然流逝。我的女儿,她也长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作为现今教育体制下的一个中学生,尽管课业繁重,仍没有妨碍她阅读的乐趣。有时,看她废寝忘食地看着一本课外书,我欲劝又止。因为,我从自己走过的路深知,这些美好的书也许比课堂教学给她的还要多。看到孩子有时读着读着热泪盈眶的样子,我相信她正在长成一个善良、心灵丰富的人。我高兴这种对于阅读的兴趣从我这里向女儿传递下去,我也愿意看到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爱上阅读的人。

(18)我是热爱生命的人。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我真庆幸,我不算太晚地发现了读书的快乐。让我们享受读书吧。

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篇先讲了一个故事,引出读书话题的同时,也展现了读书的巨大魔力。

B.作者在叙述少年时代到长大成人后读书给自己带来巨大乐趣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学校教育功利地读书的隐忧。

C.文章中穿插的排比、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抒写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享受。

D.文章在第⑽段和第⒃段两次提到友情或亲情,这说明,通过读书,作者对人世间的友情和亲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E.文中把读书说成是“生活中一件类似于奢侈的事情”,可见在作者眼中,当前社会环境下喜好读书的人已不多见了。

17.根据文章内容,说明文章第⑹段中加线词语“风花雪月”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①我们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

②读书使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外,又好像度过了另外的人生。

19.从全文看,对于读书所带来的美好享受,作者少年时代的感受和长大成人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4分)

20.文章第⑹段写和朋友一起读书,而第⑺段也是写和朋友一起读书。由此有人认为这两段内容重复,第⑺段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以上观点?为什么?(3分)

21.阅读全文,结合现今教育体制下学生“无暇读书”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80字以内)(4分)

六、(12分)

22.阅读下面一段话,筛选文中重要信息,提炼出3个关键词。(3分)

据调查,北京的外语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特别是初级外语人口增长较快。但是,北京的广告、菜单等的翻译问题仍然存在。针对困扰不少外国朋友的菜单翻译问题,业内人士也备感困惑,如果想体现出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翻译出来的菜单可能会比较长一些。但菜单只起提示作用,不太可能翻译得太长。所以,对于诸如“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辣子鸡丁”的如何翻译问题,有人建议在翻译菜单过程中尽量强调简洁、实用,各个宾馆、饭店在做菜单的时候,配上一些图片。这样菜名定了以后,后面既有照片,又有配料和辅料的说明,使外国朋友一看就很清楚。如何既体现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又要考虑让外国朋友一看到英文,就能够明白他点的菜、吃的是什么,目前专家仍在讨论。

关键词:(1) (2) (3)

23.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等等。

请从上述两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24.排列下列句子的语序,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5分)

①在历,正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非正统儒学则受到压制。

②把正统儒学当做儒学传统的全部,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是不公正的。

③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来的,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

④我们今天应当给古人以公正的待遇,平等地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这两种传统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

⑤这对于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

⑥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就更加不能只提正统儒学,而把非正统儒学弃置于一边。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在下面的三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捐助。一是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许多人正面临死亡的威胁。二是大学中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无力负责学费,已处于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三是购置一台复印机,放在系办公室里供学生们使用。

学生们以不记名方式选择,结果有85%的学生选择捐钱买复印机,有12%名的学生选择捐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学生,选择捐钱援助非洲难民。

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关心他人的困难,愿意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当然,如果引导得当,学生们的选择也会有所变化,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高尚的,但是,对更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选择,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其中也有积极因素。明白人性的这个特点,并妥善地加以引导,可以成全许多有益的事情。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篇文章。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5

多练包括“说”与“写”的过程。“说”为写打下基础。说与写分别是语言的两种表达形式。说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为什么选说后写呢?首先是从儿童语言的发展来看,一个人学习语言总是先学习口头语言,口头主席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说写训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先说训练尤为重要,从民族语言变为汉语。现行课程教学中,每次习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语交际。交际内容与习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为习作打基础的为此,口语交际特别重要。每次习作,我都用1至2课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后才进行习作。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是:说说我自己,而习作是: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在此次习作中,口语交际做好了。学生在习作时就容易得多,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促进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言。说就成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桥梁。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

如:语文园地三中《说说我自己》,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在讲事儿时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口语交际带写作〗

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笔者首先上口语交际课,让学生推选两位与众不同的学生站到前面,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发现,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这其实是借鉴别的教师的做法,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样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写人可以从相貌、穿着、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只要抓住特点,就可以写好。如王威写自己爱踢球,写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中自己的表现;于明杰写自己爱恶作剧,写了自己生病输液时在地板上洒水让妈妈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写自己爱思考,抓住了一次测验自己解决一道难题的经过。其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我想啊想,一只手拿着笔在桌子上乱画,另一只手抓着头发。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还没有做出来,真把我急坏了。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想出了解题的办法。时间就要到了,我连忙在试卷上写下了答案,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真轻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畅、精彩,完全是因为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就得心应手了。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开展活动引写作〗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6

由于两岸隔绝了半个多世纪, 语言文字自然产生了不少差异, 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编纂一本反映两岸语文异同的词典, 将两岸语言的差异加以整合沟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先行达到化异为通的目的。这样可以扫除两岸沟通中的语言障碍, 进而达到化异为同, 促进汉民族共同语和谐健康发展。

两岸原本同源同宗, 有相同的思想文化传统和共同的民族心态, 但由于两岸隔绝半个多世纪后, 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社区生活,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文字自然随社会的不同而产生歧异。除语音和语法差异较小外, 词汇的差异最大, 它常会造成交流沟通中的误解。据说, 一位台湾知名人士访问大陆时, 在出席招待晚会后, 激动地发表讲话说, 他当时非常“窝心”。下面听众为之愕然。因为“窝心”这个词台湾和大陆意义差别很大。台湾是表示舒心, 而大陆却是不舒心的意思。这种同名异实或同实异名 (“方便面”和“速食面”, “软件”和“软体”) 的差异随处可见。由于词义演变的社会环境不同, 新词语产生的理念不同, 常会形成同名异实或同实异名的词语。在文字上, 大陆推行简化字、整理异体字后, 两岸的字形也出现了差异。这些现象, 无疑是妨碍两岸通畅交流的障碍。两岸的民众早有觉察, 两岸的语文学者早就希望共同来研究两岸语言的差异, 进而设法解决这些差异, 从而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促进海峡两岸共同繁荣。编一本反映两岸语文差异并加以整合的语文工具书是最佳的选择之一。2009年, 在长沙召开的第五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 提出了两岸民间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的倡议, 2010年正式开始两岸合作编纂语文工具书的工作。

在合编词典中, 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两岸的共同语, 大陆叫普通话, 台湾叫国语, 它们都是两岸分隔前汉民族共同语的分支。因此, 它们间的差异, 既不是方言和共同语的差异, 更不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它们是同一的民族共同语几十年隔绝后在不同社区中形成的差异。各自出现的新词语、新义项、新用法都是汉民族共同语在不同社区发展中形成的特色, 它们在丰富和发展汉民族共同语中都有积极的贡献。这些差异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因此, 在编词典的时候, 双方商定对差异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 在记录这些差异现象时以描写性和各自的通用性为指针。这样就忠实地保存了两岸语言中差异的实际情况, 为继承和发扬汉民族共同语的传统打下了基础。对于两岸文字的定位也是一样, 它们都是汉字发展到今天在两个不同社区形成的歧异。这种歧异反映了汉字发展中的多样性, 为我们今后整理汉字使之更便捷地为社会服务拓展了眼界。对于各自社区在应用中存在的差异, 没有正误和高低之分, 它们只是不同社会集体不同的选择而已, 也应同样采取求同存异、化异为通的手段处理。所以, 我们在合编词典中将台湾的字称为“标准字体”, 将大陆的字称为“规范字形”, 没有沿用笼统叫繁体字或简化字的称谓, 因为这种称谓既不确切也易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化异为通的目的, 在词典中对字形的差异 (除繁简不同外, 还包括新旧字形以及异体字等差异) 采取对等双呈的形式。词典在大陆出版时规范字形在前, 如“门/門”, 在台湾出版时则相反。上述定位, 是我们能合编好两岸语文工具书的重要共识,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 才能真正做到求同存异, 达到化异为通, 进而逐步实现化异为同的目的。

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 双方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义务, 也是出于两岸交流的迫切需要。双方认为这是两岸文化合作中一项很具影响力的实质工作。所以当两岸有合编词典的条件时, 双方及时启动了这项工作, 并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两岸常用词典》已经完成, “中华语文知识库”的网站也已开通。现正进一步扩大成果, 充实字头和词条, 将《两岸常用词典》扩编成规模更大的中华语文词典, 以利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交流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岸合编词典的影响和意义将进一步显现出来。在当前, 我们可以看到: (一) 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将大大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和经贸文化交流, 扫除交流中的语言障碍。 (二) 通过双方合作, 可以清理和研究两岸语文差异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为如何化异为通, 进而达到化异为同探索道路。同时对研究语言发展演变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因为汉语共同语在海峡两岸的不同发展是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三) 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和统一是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合编词典可以促进汉民族共同语和谐健康发展。事实证明, 在频繁交流中不断整合, 可以实现化异为同的目标, 从而增强汉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对振兴中华和繁荣中国将有巨大的作用。

三年级语文和平鸽 篇7

1、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的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全员参与,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能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秋天里学校、班级开展各项活动的剪影。

2、音乐律动《摘果子》。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语言引述: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还体验到了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学校还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还记得有哪些吗?

学生涌跃发言,教师一一板书,并将剪影一一张贴。(如:放风筝、秋游、野炊……)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交际的欲望。】

2、明确话题: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秋天里,除了在学校,你在其他地方还做过哪些快乐的事?

教师引导,并补充,适时张贴一些图片。

板书:摘果子、挖泥鳅、捉鱼、采集树叶、捕蝴蝶、赏菊花、抓蟋蟀……

2、教师示范说。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评价老师说的怎么样,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补充提问等。

3、学生评价老师的说话。

教师相机板书:

说:(1)声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顺;

(3)有感情,说出了自己的快乐;

(4)生动有趣,运用了好词好句。

4、教师评价学生。

听:(1)认真倾听;

(2)能及时补充、提问。

【学生参与评价,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进一步端正听说态度,明确学习要求,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1、老师说完了,现在轮到你们了,按老师刚才提出的“说、听”的要求,也来说说在秋天里感到最快乐的事。

2、分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

(2)按评价要求评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3、全班交流,讲评结合。

现在,将你的快乐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吧!

4、师生评选“最佳口才奖”和“最佳倾听奖”。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扩大口语交际的“面”和“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5、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四、总结谈话,延伸扩展

秋天是甜蜜的,我们每个同学都从她美丽与成熟中品尝到一份丰收和喜悦,并在脑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乐的图画。请同学们课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写清楚。

2、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

1、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鼓励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秋天的特点,把画面描述完整、清楚。

教学方法:

引导、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将本单元课文中及口语交际中的几幅插图制成幻灯片,配上轻音乐循环播放。

教学过程:

一、画秋天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课件,让学生边听边画。

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二、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比喻句用得真好。(板书:比喻)

“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丰富。(板书:拟人)

(2)点将。(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特色一:景物层次分明

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板书:景物按一定的顺序)

特色二:有小动物的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小动物。(板书:动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动。

指导可以写秋天里的人物活动。(板书:人物)

(3)教师小结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拓展思路。】

三、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全班展示、评价。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上一篇:以永恒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课时导学案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