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实践活动

2023-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

设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论述设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提出立足语文课程,开阔学科视野;聚焦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建议,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综合学习 活动 设计 实践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的要求。这就在设计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普罗米修斯》为引子,从三个方面谈谈创新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和思考。

一、立足语文课程,开阔学科视野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后,都会向学生推荐同类的作品。比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一般会推荐学生读《希腊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神话中其他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有一位教师在推荐阅读时却另辟蹊径,把目光聚焦在“火”上,她让学生思考:在希腊神话中,火种是盗取来的,那么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火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带着这样问题,学生的阅读就从单一的希腊神话扩大到中外神话中,聚焦到“火的来源”这一阅读主题上来了。

对此,笔者不禁想:人类从开始怕火到能利用火,经过了一百多万年的时间,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于“火”的阅读就局限在神话故事上,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目的吗?语文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火”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到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呢?怎样融合才能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充满时代气息?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课堂中笔者延伸出了“火与人类生活”这一学习活动主题。这个主题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选题的范围比较大,但是,我们以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把探究学习的范围缩小到学生认知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使学生的探究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同时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完成的。这样的设计,首先从思想上实现学科视野的跨越。具体怎样操作呢?笔者将在下文逐漸呈现这个学习活动的跨学科思想。

二、聚焦综合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见,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还是在延伸出来的综合学习活动中,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下面,我们从活动实施的过程来看一看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能适应生活需要,并且可持续终身发展。

(一)头脑风暴问题牵引,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在活动实施前,笔者先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并从中提炼出“人类对火有哪些想法或认识”“古人是怎样取火的”“古人取火的方法是不是可行”“火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等关键性的问题。这几个问题看似和语文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却从知识基础、知识体验到扩展延伸,层层深入,是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体验提出的问题,符合语文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后面的学习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为解决以上关键性问题,笔者设计了五个学习任务:了解火的知识,探究人工取火的方法,了解火对人类的影响,探究防火的方法,制作学习成果并汇报。在完成前面四个任务后,笔者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收集并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后提出新问题”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就是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

比如,在完成“探究人工取火的方法”这一任务时,学生运用数学和科学这两门课程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动手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归纳=新知识”进行探究。学生在网络上查到古人取火的方法之后,对其可行性提出质疑,接着做实验验证。他们不迷信资料,用科学的实验检验网络资料的真伪,这个过程一方面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的高级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借助网络平台,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常让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阅读文学作品,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来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这就需要具备在海量信息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完成“了解火对人类的影响”这一任务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筛选、阅读大量的网络资料,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从“火对人类好和不好”两方面对资料进行分类处理。有一部分知识远超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些知识,还用这些知识作为阐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把新知识和已有的火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思维导图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建构并可视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多样表达能力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标对实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提出的要求。在活动设计中,要怎样做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一要求呢?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交流技术来促进合作交流。比如,在课外使用QQ群布置查询和交流资料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博客、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布学习成果,并就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请教与探讨。虽然没有面对面,但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交流方式,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展现学习成果。比如,学生在取火实验中,记录下不同时段测的温度,然后借用电子表格技术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数学学科的折线统计图。把客观、抽象的数据形象化,便于学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抽象思维不发达的学生更易于归纳出科学的结论。这也是教师在潜移默化地把用数据、图表来表达观点的方法教给学生。

当然,教师还不能忘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学生通过记录一次次实验过程,描写学习团队间同学互帮互助,书写整个活动的收获和感想,无论是线上作文还是纸质习作,都是真情的流露,真实的表達。

三、小组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主题的活动设计中,我们首先根据活动的整体构思,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建学习小组,特别注重挑选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团队组长,以及选出一批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将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以确保各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在活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组都能有精彩的表现。

在活动主题确定后,“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制订—问题探究过程—学习成果呈现”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合作实施完成,教师只是提出指导性建议。从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然而,学生年龄小、经验尚浅,为了更好地指导他们活动,保证学生的学习既不偏离目标又起到激励的作用,我们运用多元评价和学习支架,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制订了《合作学习评价表》《小组活动评价表》《批判性思维自评表》《评判性思维评价表(教师用或小组互评用)》四个评价量规(表),使它们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起促进作用。

我们还通过由《项目时间表》《活动概念图》《网络搜索资料记录表》《取火实验报告表》《小组讨论记录表》《实验报告单》构成的学习支架,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从学习时间、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保证课外学习活动能正常开展。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语文课上,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还可以发生在家庭、社会当中;在大数据时代,语文学习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更成为一种时尚。虽然我们用大于一周的时间对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进行了以上尝试,但事实证明,其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作者简介:黄蓓(1978—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合作课堂教学研究。

(责编 黎雪娟)

作者:黄蓓

第2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摘 要: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为抓手,探索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最优化、简约、高效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学生在“质疑、探究、思考、解疑”中开展“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活动流程有确定主题、制订方案,实施活动,总结归纳,成果展示四个阶段。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王丽娟,河南省许昌市湖滨路小学党支部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擅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及语文与综合实践课程融合研究。(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JCJYC16181047)的研究成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样描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然而,目前的状况是教师不重视,师生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无计划、无章法,达不到课程要求和预期的效果。笔者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教学中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要求融合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探索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基本流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最优化、简约、高效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迅速成长,他们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至解决问题。

一、原则与方法

综合性原则。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以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或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是“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开展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有成长”。

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其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和现实紧密联系。从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开始,针对这个问题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人合作去探索、去发现,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答案不是封闭的,寻找答案中的“做”,就是在一步步达成目标。

生成性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切忌“约定俗成”。

自主性原则。注重从学生现有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探究。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进度与方式,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在研究中,教师必须始终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恰当合理地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其中案例研究法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运用个案研究、对比发现的方法形成案例,然后在实践中反复研究,不断反思和总结,找到个性和共性,并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典型课例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的内容为例,笔者确定了“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这一主题。其基本步骤、策略、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订方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建设小组、制订方案。

学生根据“大主题”梳理出小主题,分为6个活动小组:“诵读我能行”小组以“展示诗歌音乐美”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读诗方式多”小组以“体验诗歌情感美”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绘诗小画家”小组以“再现诗歌绘画美”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赏析诗歌会”小组以“赏析诗歌语言美”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积累方式多”小组以“丰富诗词积淀”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创作我能行”小组以“传承文化精髓”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活动。六个小组分别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不同的形式合作探究,调查采访,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呈现活动精彩过程(拍照、录像、文本记录等),在活动中期及时进行问题交流、反馈及商议解决方法。

第一组“诵读我能行”活动开展情况:课余时间,学生向家长展示诗歌朗读;课堂上小组合作朗读;开展诗歌朗诵会;在小组成员的策划组织下,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六一”文艺汇演。这个小组的实践活动突出了“合作”,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二组“读诗方式多”这样开展活动:阅读诗歌的方式很多,学生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在生活中调查研究,在实践中调查研究,在应用中调查研究。学生对调查情况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畅游诗海。

第三组“绘诗小画家”:学生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画出思维导图,便于灵活调整思路;合作创办手抄报;完成诗配画作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让人赏心悦目。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四组“赏析诗歌会”:观看古人赏析诗歌的视频;小组内赏析学生创作的诗歌作品;组织举行“诗歌大联欢”表演诗歌;孩子们在赏析名作与赏析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名人、名作,感受自我,感受同伴,感受中国语言……

第五组“积累方式多”:本组学生利用调查、采访等方式了解同学积累诗歌的不同方式;统计分析进行总结;讨论并深思,写出倡议书。孩子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进行积累,在积累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第六组“创作我能行”:本组同学了解古人创作诗歌的故事;由家长帮助指导学生学写诗歌;孩子们给家长朗诵自己的作品;把写诗歌的收获和快乐感受说给爸爸妈妈、好朋友及身边的人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学生积极投稿发表自己创作的诗歌,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阶段,总结归纳。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纳实践活动素材,编排、形成成果,准备展示。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中的个性化方案、论文、倡议书、调查报告、活动中的精彩片段,诵读诗词,与家长和同学交流合作中遇到的有趣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学生在成果展示交流中相互评价,互动共赢。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各小组同学畅游诗海,和诗人进行心灵沟通,引发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的思考,净化心灵。孩子们的文化底蕴、综合素质、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三、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最优化、简约、高效的思维和行动模式,自主进行“主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这个思维和行动步骤(如图1)是循环往复的:质疑、探究、思考、解疑,解疑中质疑、探究、思考、解疑……

可以看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质疑,在自主探究中解疑,在合作互助中得到发展,真正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形成了积极参与、人人动手、公平竞争、个个锻炼、走进生活、多相获益、角色表演、深层体验、交流互动、合作共赢的学习状态。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品质得以改变,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力量得以增强,生命价值在每一个细小的活动环节中得以彰显。在课堂内外,学生有了较强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他们对自我、自然、社会的认识和行动再次飞跃。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同时得以发展: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提高素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更新观念,发展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转变角色,发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师生双边共赢(见图2)。

教育部长陈宝生这样说:“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研究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兴趣和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教基〔2001〕17号.

[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材〔2017〕4号.

[3] 张霞.刍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8).

[4] 石俊.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动起来[J].学园,2017,(21).

[5] 陳玉荣.试论在综合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交往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2,(6).

责任编辑 罗 佳

作者:王丽娟

第3篇:综合实践活动让枯燥得学习变得精彩

小学生习作长期存在着四大顽疾:假、大、空、套。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问题探究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亲历与体验,注重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生成和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精彩,为学生的作文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小学习作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直接体现其语文综合素养。成功的习作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目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习作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提高习作成绩成了一个长期困扰老师、学生及家长的老大难问题。小学生习作长期存在着四大顽疾:假、大、空、套。“假”即学生在习作时习惯了胡编乱造,口是心非;“大”即学生在习作时习惯了往大了说,养成在习作中表决心、喊口号的习惯,写出的习作没有童趣;“空”即没有真情实感,这也是假、大、空带来的必然结果;“套”即套话连篇,没有创新,写出的文章没有生趣。

二、原因分析

要解决表象的问题,就要深挖问题的根源,为了解决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习作教学问题产生的种种原因。

1.教学方式传统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大多数领导和教师片面地认为“多读多写”是学习语文的最佳经验,没有将“数量”和“质量”都作为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对习作的兴趣,使习作和生活脱离关系,使习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教师指导不得法

不少教师在进行习作课指导上还存在着偏差。有的老师提出,好的学生习作是通过教师认真批改取得的。所以,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大量的修改,最后学生的文章变成老师的文章,而對于评语,学生也是走马观花地看看,甚至连看都不看。也有老师紧抓习作手法,把自己的观点教给学生,或借学生的笔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指导的学生无法在作文中体现出真情实感。总之,语文教师在习作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

3.习作模式化严重

小学生由于自由活动和社会实践时间偏少,习作的材料贫乏,导致了小学生习作教学出现了很多模式,主要表现为习作手法的模式化、思想主题的模式化、情节结构模式化。如学生们在作了一件错事后,总要接着写并受到教师的批评,“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并认真说……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教导后,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写妈妈的眼睛都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4.阅读量少

新课标要求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提高习作的重要性。虽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的关注度比较突出,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大量而宽泛的阅读,在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下的学生,课余时间已被各种辅导班和教辅资料入侵了,根本没时间、也没习惯看书。

5.忽略语文的外延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很大的学业负担,很少有学生对社会和生活进行主动体验、了解和探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做有心人,从多个方面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并进行大量的思考”。因此,需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通过生活获得感悟。这样,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就能迎刃而解。

三、习作教学的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对语文教育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予以应对,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教学?这是今后,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针对具体教学,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方式和理念进行更新,并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更多的资源,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习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反思,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抓住学校开展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习作注入新的活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而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可以借助于训练等手段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的真实能力培养。所以,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不只是能够拓宽学生的习作素材,同时也能够为习作提供出相对较为丰富的场景,还教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能力,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新的活力,而小学阶段是孩子作文的起步阶段,将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习作服务很有必要,这也是新课改的必然产物。

以镇江市红旗小学为例,该学校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大型活动,如教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省红旗杯棋类比赛、无线电比赛等。这些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新鲜的素材,为新型习作教学开源引流。

如围绕学校特色无线电活动,可以指导学生从参与者与观察者的角度来写,下面分别是参与者和观察者的习作片段:

“首先,我也是非常顺利地搜索到了它的信号,我跟着信号一路来到了一座小山坡下,我向四周环视了一圈,就发现了这只“狐狸”的尾巴——一小截天线,可在我检查确定时,我却没有听到信号,原来是个假台,我又赶紧爬上山坡继续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我再次找到了它的藏身之地,它躺在一棵大树下,我飞一般地奔跑过去打了卡,赶紧往终点跑去,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还算满意的成绩——省赛二等奖,看着这张奖状我开心地笑了。“这次比赛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要加强体育锻炼,争取跑得更快,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只见学生把无线电设备搬出来,有一个人调试设备,突然,设备里传出一个声音,所有人拿出自己的本子开始记录那个人说的信息,他们抄完信息后,交给了主持人,主持人宣布他们获胜了!真替他们开心!”“通过这次比赛,不仅扩展了我们对无线电基础知识的认识,还了解了他们多人配合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于无线电锦标赛,参加者跟观看者的体验不同,写作视角也就不同。观察者从他看到的具体活动呈现出发,详细地写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活动全过程,注重活动的完整性。参与者从自身参加活动的描述出发,详细地写出自己参加活动的动作、心理过程,内容生动形象。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同一赛事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也使文章更加富有个性,防止了千篇一律。

通过两篇同一主题,不同视角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习作,可以看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学生个性化习作提供了广阔的时空环境,使学生通过对活动体验的不同认知产生一篇篇富有个性化的不同情感体验的习作。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习作教学的整合为小学习作提供了新的教学路径,我们需要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语文学习相联系,当习作教育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运行时,学生的习作水平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是一种新视觉、重实效的创新性研究,是新观念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习作教学新尝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习作服务的,教师抓住了活动中有利于指导习作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去表现,不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提高能力。我们需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习作教学新的天地,使习作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镇江市红旗小学江苏】

作者:李星

第4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2013年10月28日,我接到去烟台龙口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通知,10月31日,我踏上了龙口学习之路。

当汽车驶进龙口,心里泛起点点的失望,在我的画面里,沿海城市应是高楼耸立,满眼奢华。可我看到的是年代久远的楼房、道路、片片马尾松林。在失落中住了下来,而这种失落却很快在未来的几天里消失贻尽。

报到第二天开始听课,依然是老龄化的学校,我在学校中闻到了干净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草香,操场跟水泥和塑胶无关,是土地和自然生长的稀稀落落的草,教室、通道干干净净。这让我想到我所工作过的地方,硬化或地砖的地面怎么都拖不干净,有泥土的周围更是像和了稀泥。可能这就是沿海城市的特点,他们的垃圾筒都是干净的。这种生活环境也体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想,从小开始,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这并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能做到的,我们的学生是在学习的环境里通过综合化的教学课程,对各个领域知识从认知到学习,从实践到提高,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在于实践上,在于关注和利用教育新思维,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我们要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新。我们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自身的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对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引导学生关注人鱼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离不开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与自然、社会的不能分离,校外资源存在形式极为广泛,如博物馆、气象台、福利院、加工厂等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本人看来,如果能以此为出发点,联系地方特色来寻找研究课题,那么会使活动开展的更有意义,使学生发挥地更加淋漓尽致。

总之,我们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

第5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感悟

祝阿镇中心小学李传华

2014年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训,由教研室的田峰主任主持,指出:这次把第四实验小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培训基地,是为了方便全县的综合实践教师聚集在一起研讨教育教学工作,给全县教师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这次的课程研究,我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学以致用,核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三个不同综合实践课程案例,《沉与浮》、《玩悠悠球长学问》和《美食与健康》,反应一些核心的问题,从案例中吸收不同的营养,使自己尽快的成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引发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分析总结把他们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次的研究,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我认识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所以,这次的课程研究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玩悠悠球长学问》一课,通过玩一玩、比一比、看一看的操作过程,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此次学习活动,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长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让我们把在实践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不同课题研究中的经验进行积累、探讨出解决的办法。另外,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掌握与自觉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的值得借鉴。通过听专家老师讲课,我也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确。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争取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作为教师有义务去实施,去不断探究,相信探索之路没有尽头,愿我们携起手来,共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下齐河县美好明天!

第6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保太中心小学张绍芳

今天,我听了李芬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汇报心得,感触颇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 ,自主性 ,生成性 。

一、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这几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能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查阅资料,研究探索。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在课堂的最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在这几节课上,教师都能把学习和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

1.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在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后,教师能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指导,然后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的主题。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好处的。

3.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乐于共事,善于沟通,勇于表达,用心理解,真诚接纳,热情相助„„这些可贵的体验将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旅途蓄满动力。

综合实践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而在这几堂课里,信息搜集成为学生自主研究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培养了学生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三、摆正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在教学中,几位教师都能密切关注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对学生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搜集资料,及时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其实每一个学科都有它兴趣的一面,无论教什么,只要有兴趣的挖掘教材,把它应用于实际,就会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学科,让自己更自信„„

10月30日

第7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体会

9月11日,我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参观了临朐太平峪小学和海尔希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成果展,七处学校的领导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经验交流。真是大开眼界,感受颇深!

尤其是太平峪小学,借助本校老师们自家的果树园这个优势,让每个孩子亲身体验如何给果树修剪果枝、如何施肥、如何防虫害等。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快乐的。

参观海尔希望小学的成果展,更为震撼!形象逼真的麦秆画、引人注目的铅笔屑画、细致灵巧的粮食画、栩栩如生的树叶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到这些精美的作品,就知道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非一日之功。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确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与各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二、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共同探讨、交流。

三、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建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落实。

第8篇: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学习心得

综合实践活动外出学习活动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在北关小学组织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现场展评会”深深地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我们的校园和学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型的课程正以其独特的认知功能和育人价值,激发起广大学校领导与教师更高的课程热情。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会”上,涉及的课题有社会调查、文史研究、小制作小发明等。我觉得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学生探究合作、探索自然、亲近社会、深入生活的结晶。到会的老师们被这一双双小手写成的调查报告感动了,我们惊讶于校园外这所“大学”带给孩子们的收获和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研讨会”上,我聆听了齐主任的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价值、特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首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主动发展。我想,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这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不足,促进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其次,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感受现实生活,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极其特点看,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极富挑战性的,肩负的胆子是很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加强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作为今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新手,有幸参加了这次省里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在此,我代表新到岗的教师对学校表示深深的感谢。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的,而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超越课本,超越封闭的课堂,走向自然,面向社会的一门科学。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我们老师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体会,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各个参赛的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上选材设计领域宽广,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包装表示调查》、《我们身边的垃圾食品---开题课》、《舌尖上的浪费》等,有推广家乡特产的《走进家乡特产----罗田甜柿》、《吴山石材开发的利与弊》、《荆城风采,楚地流芳》,有与课本知识完美融合的《纸柱称重》《我与廉洁同行》等,还有陶冶学生情操的《发现身边的美》、《献给母亲的歌》等。在内容上也是丰富多彩,形式上各式各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而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陶醉其中,受益匪浅。我最深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在这么多课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黄冈浠水县洗马初中毛晶晶老师讲的《献给母亲的歌》。从她站上讲台,用深情的话语讲述她所在的学校,学校里的留守儿童,他们一年只能见爸爸妈妈两次„„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因为我想到我的学生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呢?而通过学校组织的“访万家”活动让我对我的学生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中间有的人或许在学校差生,但是在家却懂事的让你心疼。尽管这样,他们有的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抛弃或离开了他们。当看到台上的老师不顾身怀六甲的身体,在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浸湿了本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送给作为准妈妈的老师的,也是送给全天下所有母亲的。老师对母亲的爱,对学生的殷殷希望也感染了全班的学生,之后他们也使出浑身解数,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对母亲的爱。有诗朗诵、唱歌、书信、手工作品、舞蹈等。学生们的多才多艺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大饱眼福。还有2堂关于美食的课程《走进家乡的特产---罗田甜柿》《发现身边的每》的课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家乡特产这一课上,罗田的老师还让我们现场品尝了甜柿,真是既饱了眼福有饱了口福。

一个老师讲了一堂《与廉洁同行》从教学环节设计上,应该是一堂很有意思的课,可是整堂课听下来,却觉得死气沉沉,学生都是照着老师给的廉洁故事背故事,而不是生动、传神的讲故事。所以给人的感觉很沉闷,就像在上一堂政治课一样。

通过这几堂课,让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达到最佳的状态,创造最好的效果。还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玩的愉快,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事情,享受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人能力,以及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还让我对15+30这个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者,而是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让我再次认清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纸柱承重》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小组的作用更为明显。如果没有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怎么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纸柱,如何得出各种条件下,纸柱所能承受的重量呢?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与他人合作。任何一项活动的展开,都不离不开团队。虽然,在我的课堂上也在推行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形式上,觉得只要让学生凑在一起讨论了,就是合作了、探究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深刻检讨自己: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做一个善挖掘学生潜能的老师,而不是一个保姆式的老师。

第三,一个活动的成功,其组织者也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凸显了教师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不再扮演传道授业的角色,但是从主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学生的分组,查找资料以及从中的协调,到最后的成果展示,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让学生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同时我们自身也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了综合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此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学生。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了学生的许多心声,以有利于以为的教学。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我们偏远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思想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差,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学生学习的知识仅限于课本。因此我们更应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认真的寻找适合学生、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

上一篇:工程工期延误下一篇:第一阶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