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精选8篇)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部分内容,它将小学语文中的字词句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统整起来,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通过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其鲜明的特点、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总体上来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也体现一种综合的思想,学习形式表现为听、说、读、写的综合以及听、说、读、写与画画、音乐、动手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因此,与之相应的学习的形式也应该是综合性的。具体来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听说读写”的综合形式

1.听听说说。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去访问他人,听他人的介绍,然后说一说访问的结果,例如,学习了《长征》一文后,让学生去部队干休所访问老战士,听他们介绍战争年代的故事,然后组织学生复述故事,谈谈感受;组织学生听专题广播、专题演讲、专题报告,然后说一说听到的内容以及想法,例如,学习了《一夜的工作》一文后,发动学生搜集周总理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让学生说说周总理的故事,谈一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2.听听写写。组织学生听介绍,听广播,听报告等,然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内容和听后的感受、体验有选择地写下来。例如学习了《赤壁之战》一文后,组织学生听评书《水浒传》的片断,然后请学生写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写下对故事中人物、事件的看法以及听了故事后的想法。

3.读读说说。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读相关的文章,然后说说读书的结果,包括读的内容以及读后的收获。例如,学习了《蝙蝠和雷达》一文后,要求学生读一些有关仿生学知识和例子的文章,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介绍仿生学的有关知识,说一说仿生学的具体例子,谈一谈读了这些文章后的感受体验。再如读了古诗《寻隐者不遇》后,让学生把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说一说。

4.读读写写。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读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包括列提纲,做些摘抄,写一些读书心得体会等,也可以让学生读了文章后做一些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例如,读了课文《小英雄雨来》后,进行缩写练习,要求学生用二三百字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了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和课文《凡卡》后,让学生进行续写,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别续写课文《南郭先生逃走后》和《凡卡的信寄

出之后》;读了课文《虎门销烟》后,让学生读历史课本上的《三元里人民抗英》一文,然后仿照《虎门销烟》一文的场面描写手法,扩写《三元里人民抗英》,要求对历史课文中的简洁明了的历史叙述进行扩写,注重具体生动的场面描写;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后,让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原著,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仿照《三顾茅庐》的写法,改写《三国演义》的故事。

5.说说写写。就某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让学生把讨论交流的内容、过程和感受体验写下来。例如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后,组织学生就“朴实无华”、“哗众取宠”、“文质兼美”、“展示自我”等话题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然后让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有的学生有选择地写下了交流的内容,有的学生记录下了讨论交流的过程,有的学生则写下了参加讨论交流后的感受与体会。

二、“听说读写”与“画画”综合的形式

1.听听画画写写。组织学生听广播,听别人的叙述,然后把听到的内容画下来。例如学习了《田园诗情》一文后,学生听老师朗读《秋的原野》,然后把听到的秋天原野的景色画下来,再给画题个名字,写上一小段文字。

2.看看说说画画。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上社会,观察大自然,考察社会,然后组织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最后让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并给绘画作品题个名字,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例如学习了《燕子》一文后,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所得,最后让学生把感兴趣的飞禽走兽画下来,再给画题个名字,配上简单的介绍该动物的文字。

3.读读画画说说。组织学生读课文,在头脑中勾画课文内容所反映的画面,然后画下来,最后说说画面的意思。例如读了《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游记类的课文后,让学生画游览路线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游览路线图做导游介绍游览的所见所闻;读了《天安门广场》《三味书屋》等按方位顺序描写的一类课文后,让学生画方位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方位图介绍课文内容;读了《暮江吟》《咏柳》《宿新市徐公店》等写景的古诗后,让学生画出诗所描写的景色,然后再说说画面的意思。

4.看看画画说说。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所得画下来,然后让学生说说画面内容以及观察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学习了有关描写春天景色的课文后,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画下来,然后根据画面说说春天的景色。

5.看看画画写写。围绕某个专题组织学生观察,把观察所得画下来,然后让学生写一写画面的内容以及观察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学习了课文《东方之珠》中的成语“琳琅满目”、“鳞次栉比”、“人山人海”后,设计的巩固和运用成语的作业是让学生走上街头,寻找“琳

琅满目”、“鳞次栉比”、“人山人海”的画面,然后画画,最后在画面上配上文字说明,要用上“琳琅满目”、“鳞次栉比”、“人山人海”。学习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一想地道的出口还可以放在什么隐蔽的地方,地道的构造还有什么创新更有利于打击敌人和保护自己,让学生把自己的创造画出来,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说明。

三、“听说读写”与“音乐”综合的形式

1.配乐朗读。学生读了课文后,根据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自选乐曲,进行配乐朗读。例如,学习《我是一条小河》时,布置学生自选乐曲进行配乐朗读。学生们选择了舒缓的《流水》,轻快的《春江花月夜》,优美的《渔舟唱晚》„„一段段美妙的音乐,加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同学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

2.听乐写文。让学生听音乐,根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描写音乐所反映的画面或简单情节,或者写简单的音乐剧的脚本。例如,学习《二泉映月》一文后,选择比较典型的音乐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创作故事。

3.读读演演。读了课文后,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开展表演活动。一是即兴表演。例如学习了《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请学生表演“追上去”和“迎上去”的动作。二是把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的脚本,表演课本剧。例如学习了《将相和》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组成小组,编写课本剧脚本,制作简单的道具和服饰,进行课本剧的排练和表演。三是围绕专题,让学生搜集素材,创作相声、小品、儿童剧等趣味语文活动的脚本,然后排练、表演。例如,学习了《成语故事三则》一文后,围绕“成语”这个专题开展趣味语文活动,内容有成语接龙,成语填空,讲成语故事,表演关于成语的相声、小品等。

四、“听说读写”与“动手操作”综合的形式

1.听读——制作——说写。学生读了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制作,也可以听别人介绍后动手制作,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制作的过程及感受、体验。例如学习了《马踏飞燕》一文后,让学生自选材料制作一件“马踏飞燕”的作品,再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制作的经过及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学生用橡皮泥、陶土、纸板等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从中深深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听读——演示——说写。学生读了课文后,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动手演示,也可以听别人介绍后动手演示,然后说一说,写一写演示的过程及感受、体验。例如,学习课文《詹天佑》时,学习了关于詹天佑设计有关“人”字形的线路的内容后,让学生画“人”字形线路图,制作简单的火车模型进行演示,边演示边说明“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巧妙性,一

方面内化课文的语言,一方面深化课文的情感,切身体悟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3.听读——实验——说写。学生读了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实验,或者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动手实验,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的感受体验。例如,学习了课文《动手试一试》后,布置学生回家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要领与步骤,然后让学生各自回家做实验,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实验的经过、结果与心得体会,再写下来。

4.听读——亲历——说写。围绕某个专题,让学生进行观察、考察活动,或者让学生亲自参与某项活动,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活动的情况以及感受体验。学习了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组织学生下乡参加除草或收割的劳动,让其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劳动的经过和体验。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垃圾的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情况,然后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五、“听说读写”与“现代教育技术”综合的形式

1.看看——说说——写写。让学生看看图片和音像资料,然后说一说,写一写所看到的内容以及感受。例如,学习《天安门广场》一文时,在教室里搞一个天安门广场图片展,给学生播放天安门广场的VCD碟片以及开国大典的影片和历次国庆庆典活动的录像片,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最后写下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后,播放介绍金华双龙洞的VCD碟片,然后关掉解说,让学生做导游介绍景色。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带来名胜古迹的碟片或录像带,播放给同学们看,自己做导游进行介绍。

2.拍摄——展览——说写。围绕专题,学生自行拍摄照片或者录像,然后搞照片展览,或者播放录像,同时向同学们介绍照片内容或者是录像的内容以及拍摄经过和感受。例如,学习了《小镇的早晨》一文后,让学生带着照相机或摄像机去拍摄身边的小镇或乡村的早晨或夜晚的景色,然后向同学们介绍照片或录像带的内容,也可以介绍拍摄花絮和感受,最后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写一篇《××的早晨》或《××的夜晚》。

3.搜集——整理——创作。围绕专题,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到现实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写成文章,然后把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处理,用手工或者电脑制作成专题报纸或专题刊物。例如《教师节专题》《中秋专题》《亚运会专题》《环保专题》等。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2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阅读、写作等训练, 却忽视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次次综合性学习, 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 让你流连忘返”。所以, 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对“综合性学习”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 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此外,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跨学科、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从而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课内资源, 又包括课外资源。课内资源是有限的, 而课外资源十分丰富。所以, 教师在注重充分利用课内资源的基础上, 也要注重合理开发利用课外资源。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对课内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是学生在课内外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丰富、广泛,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件小事或者一些事物都可能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题材或话题。要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善于观察、倾听、思考、记录, 除了利用好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还可以在生活中欣赏自然风光, 游览名胜古迹, 了解风土人情、家庭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这些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宝贵资源, 我们要珍视、要充分利用之。比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 在平时与人交流时, 去观察人们的神态、动作, 体会人们的语言, 了解人们的性格特点、思想及生活习惯,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 学会从生活中发掘语文资源,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精心指导, 有序开展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阶段教学的重点有序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准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应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其次要使活动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开展活动时, 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综合性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实践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自主去探索、发现,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教师充分开发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综合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 也可以从教材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综合性学习可以是活动类的, 也可以是研究类的。二是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话题或活动项目,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 分成若干个小组, 制订出各自的方案。然后, 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也可以实地考察, 按照制定好的方案自主、合作地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 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此外, 要想开展好每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就要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就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整体的把握, 统筹安排, 精心指导, 有序开展, 从而增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掌握知识上, 而应重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应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应注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全面性;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评价中, 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合作交流的过程, 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 活动内容和方式新颖、开放, 能够给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语文教师要重视综合性学习,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重视实践活动, 重视活动的过程, 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瑞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3B) .

[2].杨念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周刊, 2010 (12) .

[3].刘洪军.探究性学习让语文教学更高效[J].语文教学之友, 2010 (11) .

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 篇3

首先,综合性学习要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在课程中,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综合性,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突出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搞一些文艺活动,但不能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3.在各种情境中得体地推荐自己。

第二要体现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化

新课程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一要保证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例如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势必为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这只会使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其实在内容上除了“作文”之外,设置这一单元还可以有以下几个期望: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

第三注重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及时督导、评价和激励。

(一)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课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应把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完成,只是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形态第一次进入语文课程,新教材已具体地设置了一些适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情境,给予了必要的示范与引导。

(二) 要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在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城镇学校有城市的优势,我们农村学校有农村的优势。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第四我们不要单纯的突出综合性学习地开放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而是开放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开放”,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活动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使综合性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降低了综合学习的质量,学生难以从活动中得到预期的锻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师教学的启发、诱导下会得到深化和升华。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需要教师提供咨询和导向,以确保学生学习优势和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教师的引导。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4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解决好放开与收拢这对矛盾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放开体现在:学习方式、实施模式、材料搜集途径、成果展示方式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收拢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最终要汇聚在语文性上,致力于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高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放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学习方式的放开:走出课堂,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在综合性学习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应该在开学初级开始着手准备,分阶段完成六次学习,让学生根据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活动小组,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搜集与活动主题有关的资料,注重探究和研究的过程。这种设计,既可以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尝试探究的方法,经历了研究的过程,探究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实施模式放开

可以根据综合性学习主题、类型的不同可以采取适宜的模式:活动组织、观察体验、调查分析、问题解决、研究学习等多种模式。我们可以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归为以下几个专题:自然风情类如《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等;体验成长类:如《这就是我》、《成长的烦恼》、等;语言文学类如《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等;历史文化类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等;专题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等;科技生活类:《探索月球的奥秘》、《科海泛舟》等;学习技巧类:如《怎样搜集资料》等。

根据综合性学习专题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模式,如语言文字类、学习技巧类采用活动组织模式;体验成长类采用观察体验模式:专题类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历史文化类采用研究学习模式等。

三、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历史文化等教育资源,拓宽语文课程视野,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眼力。以发现美的`眼睛,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走进自然,《寻觅春天的足迹》:花草树木,风云雨雪,亭台楼阁,山川湖海,鱼虫飞鸟等进入我们实现的时候,素材随之而来。以机敏的触觉,从社会中获取资源。

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材料。如 “海湾战争”,“日本的**事件”“利比亚硝烟不断”等热点问题,都成为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资源。用心去感悟.从生活中获取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语文学习的契机,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听、想、感悟、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放开

展示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方式有很多,如:课堂交流展示图片式展示,课件式展示,写作心得式展示,演讲式展示,也可以编册子,出墙报,编剧本,录制成音像作品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收拢,体现在学习过程始终围绕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如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倾听雨的足音: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二)感受雨的诗意: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感受雨的情丝,朗诵写雨的诗词;(三)说说雨的功过: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并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四)抒写雨的情怀: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施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能够坚持“语文性”这一主导,相信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将永远充满语文的芳香。

总之,生活给了语文教学太多的空间和灵感,适度的放开,巧妙的收拢,必将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这语文园地的奇葩香远益清。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随笔

★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学反思

★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集锦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5

学科性: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决定了它涉及了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内容,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它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应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这个学习过程应是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合。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体现“语文味”,这一点主要体现于在研究中要贯穿听、说、读、写的训练。例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着力落实了一下训练:

听──研究中与同伴、合作者、教师、家长之间的互相切磋、倾听,汇报课上的倾听、补充,以及采访专家、走访邻居等调查采访时有目的、有礼貌的倾听的倾听。

说──研究过程中各小组形式多样的讨论交流,汇报课上有条理、生动的汇报、解说、互动交流,还有课下学生之间以“汉字”为话题而展开的交流,以及在研究阶段性小结后,我们开展的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等活动。

读──学生要在研究过程中广泛的、大量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教师如果能够成功地引导学生在研究中要逐步培养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读书研究的欲望,他们便会在课下延伸阅读相关书籍,丰富知识。

写──制定研究计划、写解说词、主持词,完成“研究报告”。同时,研究的内容和过程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笔耕,启发并督促学生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收获与快乐,并将好文章向报社、网站投稿,与大家倾诉研究的经历与收获,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还可以设计相关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和宣传橱窗,丰富美化教室环境。

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的同时,我们要借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落实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在研究过程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合在一起,突出学科特点。

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及能力基础,研究中我们确定本组教材的学习目标是:

1、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最终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做人。

二、精心设计学习过程,激趣、悟法、探究、发展,与学生尽情徜徉于汉字王国之中

1、激趣:

对于校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是综合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我们都要力求突出它的趣味性,要有生活气息,让学生有较大的自主权,整个实施活动要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并寓教于乐、启智于趣。

例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学生的兴趣需要,从内容上划分,帮助学生分为了:追溯字源、字林拾趣、咬文嚼字、汉字文化、以及魅力汉字五个研究小组。丰富的研究内容,细致的研究分工,使学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适合于自己兴趣需要的、能够力所能力的研究内容,而且这些研究内容的确定给学生创设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2、悟法:

仅仅有兴趣对于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深入地研究性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遇要意想不到的种种困难。兴趣会使学生迎难而上,但是方法却会使学生化难为易,让学生的研究过程更加高效,充满智慧。例如说:

⑴ 在研究中教师要启发学生适时适当的运用上网、查阅工具书、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等方法独立解决困难,并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资料。例如“追溯字源”研究小组,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面对堆积如山,有些甚至是枯燥无味的大量的文字资料,有些学生有些愁眉不展了,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已有旧知,帮助这个小组理顺研究思路,使学生认识到能够认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了解他们基本的演变过程,才是我们小学生的研究重点。明确了研究目标,学生又恢复了最初的研究兴致。他们不仅知道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还知道了1899年我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的汉字──甲骨文,还了解到了汉字产生前我国先民相处的诸如八卦记忆法、结绳记忆法、图画记忆法等多种记事方法。不仅如此,学生们还能用举例说明、图文并茂的的方法来呈现他们对于造字法和汉字演变的研究收获。

⑵ 要启发学生借助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巩固研究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获得更多的启发:

在“字林拾趣”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内容自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研究状态一直呈现着兴致盎然之势。当老师发现学生们只是沉浸在寻找、阅读的乐趣中时,便及时引导学生多种文艺形式来呈现研究所得,让更多的同学从他们研究小组为大家带来的游戏或活动中共同分享他们的研究所得。于是学生们开始深入分析他们收集的资料,设计了“字谜擂台”“多音字对话”“巧对歇后语”等形式,在汇报交流时,他们不仅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字林拾趣”的无限乐趣,而且游戏中学生们认识到了汉字表音和表意的特点,从而更加喜爱并乐于运用汉字。

3、实践: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超越课堂,超越书本或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固有的教学环境,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入社会。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在“咬文嚼字”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由最初的走上街头寻找错别字并倡导其改正,到理性的开展“字林啄木鸟”活动,学生们就经历了一个实践──分析──再实践的过程。他们从逐门逐户的寻找,感受到源头之毒可治全程污染的重要性,进行了“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们再次走上街头,这次他们是为获取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实践。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将他们实践的结果写进了《“让我们一起来呵护汉字”倡议书》之中。他们在此次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活动体会“通过这次‘字林拾趣’活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汉字是有生命的,我们不能随意用错,这不仅是闹笑话的问题,还是对汉字的一种尊重,一种热爱。”

实践出真知,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们在运用他们自己已有的汉字知识去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贡献,而且研究过程中他们看到的那意料之外的“现象”真正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真的触目惊心了,他们心痛了,羞愧了,有的甚至愤怒了,于是,热爱汉字,呵护汉字,为纯洁汉字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情感真正被激发了。

4、发展:

课标在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解决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真正让每一位学生亲历研究、展示的过程,一起“活”起来、“动”起来,要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我们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必须的,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学生授之以渔,导之以法。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习质量,为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三、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优势资源,广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能力

事实证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浓浓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而且从中我们也看到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厚的之时,更重要的是这段学习过程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文之外的知识,以及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学习、做人的认识和习惯。如果我们

老师能够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适时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的素养一定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例如,我区有的老师在课间与学生共同游戏踢毽子时,由几个学生对用来扎毽子的方孔圆钱而展开的兴致勃勃的讨论,而受到启发组织学生开展了《货币研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不光查阅大量资料,还走进我们济南市的文化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走近钱币收集爱好者采访咨询,从中感受到了我国丰富的钱币文化。有的老师在教学《世纪宝鼎》时,就及时开展了“走近鼎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最初,老师只是想利用学校附近的博物馆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可以借此,展开进一步学习,没想到当老师公布了活动方案后,学生竟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例如:有学生说不仅去博物馆可以看到鼎,还可以去学校附近的文化市场,那里有很多卖古董仿制品的。还有的学生提议去大学校园,咨询在校的历史系的学生或教授。还有的学生观察更仔细,说自从学了《世纪宝鼎》这课后,对这个结构复杂的“鼎”字特别敏感,发现有家酒店的名字叫“钟鼎食府”,他想去采访一下那里的老板,为什么以“鼎”为名。学生对呈现的这种浓厚的研究兴趣出乎老师的意料。那么随之展开的研究活动的过程,我们已经不难想象,学生的研究成果更是精彩纷呈。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全新的课程理念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因为他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们的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工作中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体验,获得成功。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主题。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建立在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包括“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的“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具有终生学习的渴望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它必须要以语言训练为核心内容,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和精神世界的熏陶,关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该怎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呢?

1、关注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的过程。学生 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包括期刊、报纸、古籍或传记、文学作品等);可以上网查询;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也可以向老师咨询。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学习方式上的一次变革,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得积极影响将是不可低估的。

2、关注学生合作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综合性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彼此思想互相的碰撞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造的潜能,创新的灵感。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

3、关注学生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语言训练是综合性学习占有核心地位的媒介之一,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表达,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说话训练,有写作训练,把说和写有机地统一于学习之中,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4、关注学生多方面联系与融合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生活空间,由单一的学习书面知识变成向生活学习,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的融合 都渗透着语文,语文是学习的“工具”;语文学习应该更注重其“人文性”。“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学习,若没有地理、历史、环保等方面知识的支撑,没有校外的了解,没有课内外资料的搜集。怎么能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呢!

5、关注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式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知识竞答、教学对话、辩论与演讲、文学擂台赛、编辑小报、文学(文艺)活动等 多种形式。

因此,关注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着一个更大限度的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付华老师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实践: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它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如何才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呢?我认为:

一、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能力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把它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除了学习内容、课程目标的综合之外,还包括学习方式的整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目的。

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连杂糅在一起的。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学科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在为学生回顾和展望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过程后,其着眼点最终应放在指导学生探究“月亮文化”上。如搜集带“月”的成语、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等。

二、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注重活动过程

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在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具体的活动大致上可以这样安排:1.自由组合,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2.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3.充实补充,装订成册(或袋子);4.上课交流、展示、评价;5.写作;6.评选优秀资料和优秀个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一般的学习活

动,都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去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力求有感受,有发现。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让学生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强调合作与探究。事实证明,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与人协调中施展自我,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的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就是“学会合作”,因为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三、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作用

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虽然教师教学用书对于语文实践活动通常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不能简单的搬用,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活动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和什么都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另外,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活动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综合学习课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的要少,更多的则是学生讲,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组织这种评价课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二是评价学生参与的过程,三是通过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课,不仅是对一次学习活动的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是对所要探究问题的延伸和扩展。

三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6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三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可贵的沉默》之后的延伸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活动,教师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对这次活动进行配合,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有目的地让学生各行其责,为这次活动做好了准备。在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汇报成果,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父母的爱,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利用师生共找的资料,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学习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农村三年级的住校学生做足课外积累是很难的,我给他们分配了故事搜集;校外生我让他们找一些图片,有条件的可拍一些生活照片。

教学内容:

1、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引导学生想想该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

教学目的: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感受父母的爱,从而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培养学生的孝亲敬老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在你的成长中父母对你的关爱。教学准备:

1、准备与活动有关的视频资源

2、分组活动。(故事小组 搜集小组 诗歌小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观看《乌鸦反哺》的视频,教师相机引出这次活动的主题《感恩父母》。

二、小组汇报

(说明:在活动前两个星期,教师已经把班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配了各组的任务,在这次活动课上由三个小组分别汇报活动成果。)

A、故事小组

(说明:由这个小组的小组长孙楠展示了他们这个小组收集的故事。孙楠讲述自己生病了,爸爸妈妈半夜送他上医院的事,另外几个小组员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感召下,其他小组的孩子也跃跃欲试,都想说说父母关心自己的事。)

B、搜集小组

(说明:这个小组用手机或相机拍下了父母日间劳作的照片以及图片,并用一块小黑板展示了出来,其中有犁田、喂猪,烧饭、洗衣、挖土、辅导作业„„通过这一张张照片或图片,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感人,那就是只有一条腿的父亲开着三轮车拉柴,后来我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没有妈妈,是残疾的爸爸既当爹又当妈拉扯他长大。)

C、诗歌小组收集了很多写父母的诗歌如《游子吟》《父亲》《父亲,你是海》《《北郭闲思》,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这个小组朗诵了一首首诗歌。

三、说一说

小组汇报完毕,全班同学讨论,谈谈自己的听后感,观后感,大多数同学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导:当你听完这些故事,看完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什么,做什么?

(说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说说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生1答:没想到爸爸妈妈赚钱这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节约用钱,少买零食吃!

生2答:爸爸妈妈不仅要上班赚钱,还要做家务照顾我,太不容易了!我再也不能当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帮他们分担些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是啊!以前,我们总觉得爸爸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通过这次的“走近父母”活动,我们知道了父母是那么的辛苦,他们努力的工作,赚钱,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这次活动,我想,同学们应该知道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学会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了!)

四、情感升华。师:从上面的活动中,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但是我们的感激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那么,我们该怎样去感激自己的 父母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妈妈捶捶背,给爸爸洗洗脚。生:给爸爸妈妈过生日。生:给爸爸妈妈做祝福的卡片。生:跟妈妈写信。„„

师:是呀,感激父母的方式很多,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简单的礼物,一杯热茶,一张卡片,都会让父母感动。大家还记得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小女孩端水给妈妈洗脚,你们能为父母亲洗一次脚吗?(相机布置课后作业)

师:“孝敬父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接下来请看视频《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在音乐声中,再一次让学生心灵受到洗礼。

四、教学小结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 篇7

一、成功的人格魅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 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形成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学会健身, 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有特长。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的文学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 揭示人生的真谛, 赞颂真善美, 鞭鞑假恶丑。它们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正确的审美观念

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社会不断进步, 人类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因此, 高标准的审美要求、审美方式、审美情趣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更应提到一个高度重视的地位上来, 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而辨别事物好与坏的能力有限, 往往被一些低俗的、不美的东西引入歧途或是不正确的方向。青少年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无疑是偏低的, 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 他们总觉得茫然、无助, 无法明辨是非, 认清是非。所以粗言秽语随口而出, 所谓的暴力英雄主义、拜金主义等日益严重起来。“交不可滥, 须知良莠难辨”, 小学生的审美无时无刻不需要教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与教育。于是, 培养审美能力被摆在重要位置上, 无疑语文教育便是前沿阵地。许多文章都有美丑的对立, 正义与邪恶的抗争。四年级课文《九色鹿》通过品读课文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 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学生在欣赏学习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再将九色鹿与调达比较, 喜欢哪一个, 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育中, 学生在审美中塑造了自我的健康人格, 懂得如何去面对、分辨、接受现实中的美丑、善恶, 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高超的语言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首要基本理念, 因为“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 积累语言。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每篇文章都要让学生精心阅读, 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为学生内在的语言素养奠定一个基础。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资源, 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知识, 养成阅读信息、自我积累的习惯。去粗取精就是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信息储备。每册教材中, 在单元的后面, 有很多的阅读要求和建议, 教师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挈机, 有的放矢地利用, 既是对相应单元的巩固和提高, 也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丰富学生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可以在课文学完后, 做个导读。例如, 学了《海论·凯勒》后, 学生都很钦佩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师在课堂结束前, 留给学生一句话:“你还想更深刻地了解海伦吗?请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趁热打铁, 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2) 运用语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 这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原则。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 因此, 学生学习单纯的语言知识, 锻炼相应的语言技能并不是最终目的, 单一、片面的语文测试也不是衡量学生能力强弱的唯一尺度, 只有培养学生学会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最终达到运用语言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个说的机会, 每个写的机会。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工作, 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用缜密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 完整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说话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健康的心理品质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主题空间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教学模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内容,其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对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有趣,最终陷入了为活动而活动的误区。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益处,相反还会浪费师生的时间,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材的意图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个性化处理,从而真正实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巧妙的导入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学《这就是我》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从悠扬的乐曲中,我们看到了一只孤独、执着而翅膀沉重的鸟儿,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里它已经无法高飞。也正是这样一只鸟儿将作者真实的内心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二、灵活拓展,丰富活动内容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的取材十分广泛,学习主题随处可见。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仅是给教师和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一个主线。因此,在实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按照课本的安排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的《这就是我》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除了按教材的安排组织学生开展自我介绍、求职表演等活动外,还对主题进行了适当延伸。首先,建立班级相册,让学生自己在每一位同学的页面中写上一段话来概括出这位同学的特点。这样就将学生的目光扩展到了全体同学,使学生学会了正确地评价他人。其次,组织跨年级对话。我组织了本班学生与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的联谊会。这样既促进了校内学生间的沟通,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对自身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再次,建立家庭档案,要求学生每月为家庭成员提一项建议或解决一件家庭事务并记载下来。这样既丰富了主题内容,又扩大了活动空间,从而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同类合并,扩大主题空间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综合性學习活动主题比较单一,有的两个主题在操作上有重复之处,加上农村初中学生受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频繁地到校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课本上同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合并为一个主题,这样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更加高效。例如,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和《到民间采风去》两次综合性学习,它们的主题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此,我将这两个主题合并为《我爱家乡山和水》一个主题,并将全班学生按居住地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调查当地农作物种植种类、家畜家禽的饲养情况。另一组调查当地的自然风景和民风民俗。第三组负责统计辖区内的河流及其受污染的程度。以上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间大致安排2-3周,然后各小组成员总结调查所得,再由组长执笔写出专题报告。最后,我还组织学生举办了一个《我爱家乡山和水》主题成果展,这个展会既有学生个人的独自成果,又有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发挥想象,催生主题资源

由于受学校现有条件的限制,课本中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无法开展。例如,七年级的《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等,在无书、无网的农村初中是难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改变了课本主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来开展综合性学习。例如,我们可以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你歌没有我歌多》,让学生回去收集民歌,并举行民歌演唱会。又如,我们可以将《探索月球的奥秘》改换成《村里的传说》,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神话故事、地名由来,从而使学生对家乡的文化传统有更为系统深入的认识。再如,我们可以将《追寻人类起源》改为《家族的变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去追寻自己家族的历史变迁以及各个家族的交叉历史,如异姓通婚史、异族通婚史、异族继承史等,从而让学生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血管里都流动着对方的血液,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道理。

总之,由于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素质教育所勾画的蓝图也一定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王冬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调查与对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黄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格雷佛游记》读书笔记300字五年级下一篇:上传医院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