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精选8篇)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学习,它以学生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提倡亲历亲为,强调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社会责任等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有了如下感受: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的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的指定领域中,研究学习突出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艰辛与愉悦。着重让学生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直接接触,更多更深刻地去了解和体悟科学,把科学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同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满怀兴趣而又比较便利地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丰富的经验。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下,尽量采用参观、实验、调查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课程内容通常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某一主题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开展。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机会与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2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面临着大量的现实复杂性, 课程实施者在看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同时, 也产生了不少怀疑、迷茫与忧虑。教师在了解课程实施价值取向的同时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其迫切的问题。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探究活动, 反思能力更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专业素质。一方面是教师对智能结构理解的反思,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自身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给教师带来更多、更新、更深层次的反思, 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过程。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 是“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1]英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和拥有系统理论与研究才是可能的。[2]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活动内容和实施过程高度依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形成课程意识, 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包括活动规划、设计、实施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链接”的能力、适应新授课方式的能力、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协作性教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 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素质, 具有专业发展的时代感, 要因材施教, 在对学生的特别才能、倾向、特点和弱点进行评估后, 向学生提供具体的、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建议, 并引导学生发展潜能, 充分发展自我。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创造力以及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个别差异, 而没有绝对的本质上的不同, [3]其对智能的创新性特点、对个体个别化智能特点的承认为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自我创造潜能, 突出自身创造个性, 扩展自身专业发展方面和提高专业发展的创造水平, 更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创造力发展的规律, 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 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提高自我创造能力, 这实质上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综合性课程, 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是特定的、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 需要对以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也需要多种能力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以解决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各种问题。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活动主题可以多种多样。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 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扮演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因此, 必须提供给学生一种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外部环境, 引导学生实现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 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转化为对科学的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变化, 使学生在获得对事物本质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4]

在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 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建立的形势下, 中小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任务与挑战, 必须适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起点, 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换,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 才能获得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专业发展,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多方面内容, 研究者Pickle认为, 教师的成长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 (1) 专业层面。包括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 个人层面。包括对自我与他人的了解, 成就需要与个人特殊风格; (3) 思考层面。包括抽象思考、批判思考以及前瞻思考。[5]Pickle的这种划分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向度, 为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勾画了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能根据教师不同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激励教师发挥优势智能,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和价值取向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能够充分开发教师的自身潜力, 让教师充满自信和树立威信, 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真正的教师应不断修养自己的个性, 从而以自己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 这是以个性养成个性最重要的方面。[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教师获得了专业发展动力, 促进教师以自己的智能强项在“教师团体”中主动承担任务, 完成教学责任, 同时积极发展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发挥师生双方在课程过程中的创造性、能动性, 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充分解放出来, 师生双方健康个性和良好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 同时, 它对于教师、学生的要求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它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解释, 更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7]教师实现了传统角色的改变, 由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解说者向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

教师专业发展是多样性的, 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的结果, 才是评价工作真正的效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 产生了对教师的良性的激励、鼓励教师利用优势智能大胆创新, 其结果就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客观评价机制, 教师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评价信息, 塑造出教师最擅长的独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07.

[2]张杨, 徐艳.论多元智能理论与创造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4, (1) :41~44.

[3]陶礼光, 张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及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路[DB/OL].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4b630019df54279.ahtml, 2006-3-11.

[4]王以仁, 陈芳玲, 林本乔, 等.教师心理卫生[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240.

[5]孟祥林.个性化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本质分析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3) .

[6]蔡慧琴.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J].理论界, 2007, (2) :125~126.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突出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以其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进入课堂。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不畅,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有认真分析其现状并加强反思,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书面多、操作少,接受被动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固有课程模式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本质与定位把握不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性尚未清楚,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依然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大量时间用于师生的交流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和建构作用,学生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整个主导思想呈现了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受应试观念和社会、家长的影响,采用的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数、英才是“主业”,把语、数、英分数看成是自己的唯一成绩,因而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性学习上,认为课堂上听听课,看看课本就差不多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潜在的探究价值。

二是课内多、课外少,空间局限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包含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只有通过拓展发掘、有效整合校内外活动资源,才能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存空间。但是当前,许多学校、教师对社会教育资源估计不足,认识不清,困于现实安全因素的影响,出于学生人身安全因素的顾虑,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范围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将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活动中呈现过多的是预设式教学,缺乏学生的深度实践,假合作、假自主、假体验现象较为明显。

三是讲解多、指导少,实施表面化。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与体验,要求教师突破时空的限制,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把学生置身于更加多元的活动环境,创设更多、更广的学习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确定主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策略与方向;切实带领学生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等。但有时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给问题、给思路、给方法,过多地“包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而,课堂上出现了“讲得多,导得少”的过度“指导”现象,使学生在活动中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是制度多、落实少,课程边缘化。当前许多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在素质教育评估、质量检测等方面也对综合实践活动划定了专项考核或评估的指标要求。然而,有些基层学校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实施的过程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常是流于形式。

二、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认识有偏差。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当前,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常有举办大型的通识培训和业务提升培训,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概念、地位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理性认识,对新课程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二是内驱力不够。经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中,一线教师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革新,更为迫切的是期望得到操作层面的具体帮助。但往往事与愿违,培训与实践效果之间出入较大,削弱了教师的内驱力,有的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应付课程改革任务。三是社会环境不够。究竟该怎样取得社会有关部门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如何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外出管理权限,进一步争取学生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的协同指导,以营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舆论氛围亟待加强。

其次,专业缺引领。一是知识结构欠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但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主要为专兼职,且兼职居多。许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培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之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性指导的缺失,使得学校教师无法重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开发课程能力弱。由于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国家、省颁课程体制,使得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普遍较淡薄,主客观上造成课程开发不力。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面对这一门无教材、无模式、无任何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新兴课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零开发、假开发、乱开发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本质的特点是“生成性”,面对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在课程规划、实施指导上出现明显的不足,存在诸多盲点。

最后,系统待完善。一是管理机制不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课程,其管理权限自然而然地落在学校,使学校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但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管理理念、课程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与指导纲要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教研机制不全。当前,由于全国各地尚未普遍构建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队伍网络和区域教研协同体系,许多县域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学校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三级教研平台”也缺失,甚至面临空白,而导致基层学校无法建立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三是评价体制不全。由于当前许多基层学校尚未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使学校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方法上钻研不深,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活动开展的积极性。

三、对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为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价值,教师应树立大课程观,更加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施展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将会越来越多,能力将会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

1.改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生的亲历实践,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朋友和导师角色。教师既要成为教与学的合作者,也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激励者;既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要成为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邹开煌教授多次强调,方案设计是前提,是载体。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新的身份融入活动中去,应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活动方案,做一个课程的“开发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也不一定要做硬性划一的活动程序、学习方式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甚至,对于已经设计好的活动主题,也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重点落实好如何指导学生筛选问题、分解主题、制订计划方案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地展开。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往往伴随着问题的不断生成。学生总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经历课堂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时教师应充当“牵引者”“重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准确把握活动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重组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对有价值的问题紧抓不放,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教学,促进新的有效生成。学生在经历了探索和实践后,必然已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应充当“指引者”角色,指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将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强化制度保证,做学生实践活动的保障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建设是有效推进课程常态的重要保证。郭元祥教授多次提出:“建立并完善地方和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制度,用课程制度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制度文明和程序文明。”因此,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管理的主体,负有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价的职责;只有健全的学校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省颁课程计划安排课时,并建立相关的检查制度和评估制度强化过程落实,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确保其不被学科课程挤占、挪用。其次,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来源单一、配备不尽合理之现状,应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相关待遇,确保其得到类似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和评价,并认同专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和相关业绩,优先考虑指导教师的各类政策待遇并予以倾斜。最后,学校要立足校本,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盘活地域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指导预案和学生活动方案,突出活动过程,淡化活动结果,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的产生。

3.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发挥个人天赋,挖掘个人潜能。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基于以上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应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张扬。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动开始阶段,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出现、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迫于应付,有些学生甚至中途放弃,出现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与对话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并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实施资源开发,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拓展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当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外,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其一,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资源包”,让学生认识到“资源包”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支撑与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鼓励学生大胆超越、取舍、自主建构。其二,要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有效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使得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重组与提升,并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其三,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限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搭建活动探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学生走向生活、参与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其四,教师可依托学校特色,使隐蔽课程与外显课程相结合。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甚至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可用资源,抓住学校优势,从学校的具体特色出发,立足学生发展要求,建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资源。

5.重视家校沟通,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其所具有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活动拓展指导能力,构建全员参与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是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因此,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们若能扮演好“催化剂”角色,定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只有正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呈现的诸多不足,理性地分析阻碍课程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主要成因,进一步整合社会、学校、教师的指导力量,才能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稳步实施,助其健康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4

王庄镇中心小学 徐焕新

一、课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低碳生活”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低碳经济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生活延伸到了生活、工作、交通等各个领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当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群有趣的动物朋友,想看吗?(播放课件、音乐)

师:它们可爱吗,它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觉得可爱?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了解天气变热的原因

师:现在天气为什么越来越热?教师板书现象:天气越来越热。教师指学生回答变热的原因。

师:(课件)科学家们认为,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这些气体会使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像厚厚的玻璃,罩住了地球,地球被扣在里面,散不了热,就像被关在温室里面,透不了气,就像发烧一样,所以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教师板书:温室效应。

(三)了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师:温室效应有哪些影响?请看一段短片。(播放课件、音乐)

师:这样下去,我们将走向世界末日,那么我们要不要救一救我们的地球?所以,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回答:

PPT显示低碳——

师:低碳生活的概念

师:我们小学生可以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其实都在源源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排放着二氧化碳气体。

只要我们坚持节约,养成习惯,就能救地球。

(四)确定课题,分组研究

师:给我们的活动起个名字吧!教师板书课题-------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师:同学们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师:学生分组

课件出示要求:1,选出一名组长。2,共同填写题板。

3,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秀一秀。各小组展示

五、教师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各年级、各班要按照综合实践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学校环境与资源分析

南汶西联小现有教师19人,学生334人,学校面积1240平方米,虽然活动面积很小,但学校各种设施齐全,电教室有45台微机;美术室、音乐室设备齐全,可供学生进行各种研究性学习。把天宝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

自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以来,全校师生积极投身其中,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很感兴趣,热情较高,教师要作“有心人”,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且组织实施。

2、学会对自然、社会、生活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3、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

4、学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和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

5、在学习的群体间建立起相互真诚、平等、信任的合作关系。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知名度。

四、课时分配

全面开足综合实践课和地方、学校开的课,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3-6年级每周安排2-3节,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五、课程实施计划

(一)从三年级开始,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适当加入有关社会、生活的内容,全面启动综合实践活动。从中探索以下问题:(子课题)

1.如何充分开发本校课程资源?

2.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内的四块内容进行整合,体现综合化特点?

3.如何在学科教材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5.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和评价。

7.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8.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课程内容及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上四块指定领域内容既可以相对独立地设计和实施,也可以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主题或项目,以其中某一领域为切入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将四块内容融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学生的交往活动等;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可以充分挖掘学科内容中的素材,使之延伸、提升、综合、重组为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参考《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指导用书。

(三)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xx——20xx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性突破。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的课程。

作为初中学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死记硬背,他们对什么都表示惊奇,什么都想动手做一做,对知识与问题有一种“刨根究底”的欲望。初中阶段也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作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更广阔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有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激发好奇性和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态度,初步掌握观察、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好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查询、分析、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资料和信息,加工和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养成主动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见解和信息,成为好的交流者。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参与基本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过程,发展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关怀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劳动成果等精神品质。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体验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形成负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学校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及地方资源,完善和丰富本校课程。

三、课程内容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体如下。

七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电脑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

③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区内水污染进行调查。

八年级:

①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简单的网页制作和网络访谈等。

②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内容是手工制作等。

③校园文化艺术节、一二、九长跑比赛。

④社区服务与实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去白清、马耳山、可口可乐公司调查。

四、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1、课程的管理

①组织建设。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室、团队、信息技术、总务后勤部门人员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小组各成员按照本校实验课题、项目适当分工,分别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使用、过程落实、实验检查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保证实验工作有效实施。

②课程的开发。根据本校所在新区的特点,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方案,每次实践活动必须要有详尽的计划、安排,根据计划组织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以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随意性。

③课程资源。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江川等自然资源。

2、课程的实施

①准备阶段

a、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b、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c、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d、分析学情,设计教案;e、分班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②实施阶段

a、确立主题;b、制定学校实施计划,建立课程管理制度;c、分班或年级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d、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e、课题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f、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

五、课程评价

1、评价理念

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具体策略如下:

①整体观。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主题演讲表现、研究报告、模型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并实践于教学。

②多元化。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此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是被积极提倡的,在共同评价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获得实验活动的乐趣。

③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作业评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只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2、对学生的评价

①作品评价式;②展示与交流式;③成果汇报式;④技能比赛式;⑤档案袋式;⑥协商研讨式。

3、对教师的评价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篇7

(一) 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 它包含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成分。[1]课程设计可以作为整个课程领域内的准备阶段, 不同于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是作为整个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和初始。它为教学设计提供提供内容和支撑, 为课程和教学的实施提供思想和文本上的依据, 它把教材和文字变为具有意义和鲜活生命的教学音符, 让教师成为因为音乐家,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加工在课堂中收获知识的同时, 体验课程所投射的不同的魅力。

课程设计包含对课程内容的设计, 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的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思想或者价值取向的引导, 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分析课程内容, 寻求适合的授课方式和对整个课堂时间的排列与把握。以一堂语文课为例, 基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给予不同的设计, 诗歌鉴赏课与散文或是小说节选片段的课程设计必然是不同的;同样是诗歌鉴赏课, 在传统或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教师大多会选取朗读和讲解诗歌写作背景等方式作为课堂讲授的主要方式, 但在后现代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教师或许会让学生首先去表述对于该诗歌的看法, 然后再通过不同的看法去渗透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不确定、糊的思想和看法, 找到诗歌深层所透露的价值观。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是从2001年开始的, 同世界各国的课程倡导理念相一致都是希望让儿童能够回归经验、回归生活。事实上, 这不仅是提出一门课程的表面行为, 而是一种课程价值观综合化倾向的核心变革。原有的课程设置一直是以理性主义倡导的分科课程, 其课程设计也仅仅局限在知识的理性与科学逻辑的范畴之内, 缺乏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经验与生活的充分考虑与设想。事实上, 这种缺乏正是一种现代主义价值观的鲜明体现, 通过一直以来的精英教育模式, 扩大了其与大多数儿童可以接受的大众教育模式之间的距离, 造成了学生个性和自身优势特色的发掘与培养的缺失, 基于这种带有缺陷的本质引发了教育领域内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过于中立的状况, 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僵化、刻板、脱离生活和现实, 价值选择缺乏人本理念的浸润。而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取向的现实表达, 它所要的不仅仅是课程内容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而是价值取向如何在这些知识中更合理的表达。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让学生不仅通过某种课程设计获得知识, 而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观的选择和个性的表现。自哲学领域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观点之后, 课程领域的理论发展明显需要后现代主义的支持和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课程领域的影响是一剂“良药”, 是对课程设计缺乏人本支持的最直接的“治愈良方”。所以, 在后现代主义初出茅庐的新时期, 课程设计作为整个课程系统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更需要我们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洞悉并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设计的新领域加以更多的关注。

二、后现代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设计适用性的必要性

后现代主义不再支持现代主义所谓的具有客观科学性“二元认识论”的基础上, 不再认为客观世界中以“是”或者“不是”来评价一种事物或一个事件是绝对正确且毋庸置疑的。现代主义知识观是把知识置于一种中立且毫无个性和感情的立场而言的, 造成了知识的冷漠, 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霸权, 无视作为不同个体的人对知识所可能具备的不同认识。因此, 我们也不难理解基于此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所造就的课程结构与模式是单一、客观、冷漠且无视学生个体多样性的状况。传统学科课程设计也在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与引导下, 演变为如何更好更高效地促使学生成为受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武装的统一公民的无形力量;自后现代主义出现以来, 其所表现出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诸多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探究和思考。基于当前教育教学的现实状况中所出现的一些“久治不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 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寻求理解与帮助, 以提倡“多元化”、“个性化”和“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能够从一种基础的价值观上给予这些问题一种新的出路, 从价值观上改变人们在课程设计上的人本性缺失问题, 所以, 后现代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是有着其无法替代的必要性的。

三、后现代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设计适用性的可能性

当前,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已经有了十余年, 基本上在各级地方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的意识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通过简单的国家政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约束和硬性规定就能够维持的, 它需要实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给予足够的热情和积极的响应。所以, 从传授知识的一方来看, 需要教师意识到传授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与知识传授两者到底是相背离还是一脉相承的?这就需要我们从知识价值取向的深层角度来分析这些答案, 基于现实和当前综合实践课程的问题, 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能够为这些困境找到出口, 现实给予了后现代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支持的可能性。

教师任务是要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所以传授知识的价值很明显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考虑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就是要明确社会人的价值所在。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不要仅仅以知识的客观和理性作为唯一的标准, 而是多站在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进程中看待知识及寻求符合社会价值的教学途径。传统学科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受现代理性主义影响知识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仍旧是以千篇一律的固有方式来进行对人才的“批量生产”, 事实上, 就当前以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支柱的现代社会而言, 这种人才已经显得落后和单一, 无法把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发挥出来。对于学生而言, 其也是具有着双重意义的群体:在学校里, 作为单纯的受教育者, 其不仅需要教师传授一些自人类社会产生发展以来最基本也是最普及的知识, 这是为了满足今后走入社会生存的最底层的条件;而从学生自身作为个体的人的角色, 他也需要教师帮助其实现自身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 这不是传统上我们认为的“耍个性”, 而是每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想要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全面成长、独立过程中的本能体现。所以, 作为社会产物的教育有理由满足受教育者的要求从而实现其既能够作为“社会人”角色的充分适应, 又能够满足其内心需求, 实现自身的优势发挥。这也是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最基础体现。

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能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提供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支持、这是提倡理性、客观、精确的现代主义知识观所不能够满足的“硬伤”。时代向前发展, 之所以后现代主义能够滋生于在现代主义的土壤上, 却发展、成长到现代主义的对立面去解决现代主义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是因为现代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够解决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 而这种问题也切实地存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中, 所以我们需要去发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和教学方式对实际的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益处, 并广泛的应用于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各个步骤和阶段。

四、后现代主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设计适用性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步发生变化, 课程改革和教育政策也在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所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着切实地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为了实现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化, 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而提出并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在兼顾课堂学习的同时, 通过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获得知识, 实现能力发展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设计最基本的是要坚持知识的多样和融合, 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 在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中去实现学生本身知识体系中对知识整合的缺陷。再从实践上弥补传统教育上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不足, 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课程设计上的最优质的准备。笔者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设计所遵循的理念, 认为其所要体现的知识观正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首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明显和突出的特色就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该课程活动的积极性。该门课程并不是需要学生获得一些认知和逻辑思维上的提升, 只是想让学生享受一中获取知识的过程, 重在享受这种过程, 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首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设计在准备阶段就要意识到抓住学生兴趣点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延伸, 其使我们所认为的知识具备了后现代的特点。知识观是一种对知识的看法和理解, 它是宏观的, 却也是细腻的。需要人们从整体上弱化知识的客观性, 而把知识作为一个观念或者是一种派别, 我们看待这种知识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的知识观, 是知识观的主体。所以,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正是一种人性化的表现, 不再拘泥于原有现代主义知识观的理性、客观, 而是体现了一种包容和多元、开放的状态, 所以, 两者是高度符合的。

其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课程设计不再走进原有规则所设定刻板的空间与范围, 而是让其以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要前提, 课程设计不要过于教条、刻板,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挥发。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知识内容同样不是以客观和科学作为唯一的标准, 其认为, 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生活背景下、不同种族和教育体验下的人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 并且这些不同性质的知识是可以共融的。此外,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内部其知识的开放性和接受性是相当高的, 区别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理性和精确, 这种后产生的知识观正是避免了原有知识观的教条和规则性较强的缺陷, 让所有知识都可以被尊重、被理解, 人性化的体现也就随之表露无疑了, 这不仅让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得到了一种潜意识的成长和推广, 而且区别于原有学科课程对知识讲解方法的过于单一和枯燥, 后现代知识观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选择一些多样的手段与方式去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需求, 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课程设计获取之前不易获得的知识, 从多方面学习知识、认识社会, 展现教育的另一种魅力。

另外,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有机性, 有机化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所要强调的就是:知识观内部所囊括的所有知识都是有其存在意义和情义基础的, 任何一个人掌握某一种知识都是有着其独特的感情基底的, 所以虽然科学世界给予我们一些看似无法用情感或者人的意识去改变的客观内容, 但人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不同的排列、组织、分解、弥合, 赋予知识新的意义和可以代表个人意义的独特理解。“后现代知识的有机性实际上指引了知识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知识“不是被分割的毫无生气的知识零件。”[3]赋予知识以生命, 及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为正准备接受知识的学生而言, 从情感上对知识产生一种敬畏与支持, 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正需要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把自己对不同的学科知识从感官上得以整合, 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好结合的突出体现。

所以,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开放与包容, 正是作为了一种课程设计的基础和背景, 为整个课程的选择和编排赋予了创新和情感上的重要意义。它符合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对知识本身综合、整合的要求, 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 为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时代发展使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向实践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新课改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和持续已经到了一个攻坚期, 需要课程理论领域基于更多的支持和协助。以往“理性、客观”的现代主义思想如今已经不能解决教育领域的所有问题, 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漏洞.因此,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作为补充为现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 2002.7-8.

[2]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靳玉乐,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 篇8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从性质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从具体实施来说,它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课程,要求由學生自主进行,但需要教师的切实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课程特征。

通常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板块既不相互割裂也不相互对立,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虽说综合性很强,但仍以注重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为显著特征。

二、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表面上已经与传统的春、秋游有所区别,不再是简单的放松,而是代之以有主题的活动,但具体操作模式依旧:先是每班或年级撰写活动计划及方案,指导老师事前布置观察或活动任务,然后是学生带好笔记本去活动,在活动中做好笔记、记录,回来后每人写一篇游记或者观察作文。可以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只是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东西,而没有给课程留出更广的拓展与发散的空间。而各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通常也都是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担任,这些老师由于平时的工作任务已经很是繁重,本身就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加上不能得到及时的专业引领,因而活动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细究起来,各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制订有关的激励政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如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与考核等;二是学校没有健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的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该课程都不够重视;三是各地教研部门中极少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研员,因此全国上下普遍欠缺对该项课程扎实、深入的研究,也因此不能对学校、教师形成有效的专业引领,致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十分缓慢;四是多数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学科化严重,导致学生活动的主题及活动类型等单一而教条,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在配备与安排上都不合理,基本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因而缺乏对该课程的整体研究,难以形成协同教学的氛围;六是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也缺乏研究及思考意识,基本是凭个人经验与直觉“指导”活动,导致活动实施过程盲目而随意,课程目标出现偏差;七是很多指导教师对目前我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现状等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地包办代替学生活动的情况,不能突出学生活动主体、体验主体的作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设计的课程,要求从小学至高中均予设置与设计,而且是“必修”课程,所以课程的开展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凡课程,而且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要开设的课程,其必须自成体系,必须在每个年段都要设定好适合本年段特点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课程管理条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活动效度的评估也要跟上。总之,必须逐步完善这些相关内容,才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发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校本课程,交由学校予以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来预设活动目标、方式方法、基本流程,并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等;同时要求学校在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任务交给学校,学校负责设计及落实实效,从何着手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实践和探索:

nlc202309051634

1.建立并完善课程制度,这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文件形式出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制度及方案;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发展评价制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中考升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③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制度,规范、监督教师的指导行为;④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使之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评优评先等相关联;⑤建立学校、社会(社区、场馆)两位一体互通、协调制度。

2.营造师生共同践行课程的氛围,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与学习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里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要以自我或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仅仅是听取指导或者听凭教师全面安排;我们所说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并以此引导学生及家长提高认识,维护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指导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方案及操作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一样,非常强调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体验和感悟。对任何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需要遵循某些内在的逻辑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它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实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目标是学生个性健全地发展。

该课程的操作设计及实施方案很重要,让学生在未实施活动之前就已经在心中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及过程,便于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操作设计包括各年段的活动目标的确定及主题内容的选择。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开发,具体设定1—6年级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设定,指的是大方向、大范围。在同年段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实践内容中,学生都可以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选定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方式。学生所选的主题,只要符合學生自己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能力水平,能充分地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参与兴趣高,有利于其个性特长的发挥,就可以认定为好的主题。

学校在指导学生选择主题的过程中,要体现“小而实”,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是“五忌”:一忌“主题太大”,二忌“脱离实际”,三忌“没有兴趣”,四忌“学科延伸”,五忌“综合度低”。第二是指导分组及小组活动的有效方式,包括选派小组长、做好角色分工、适当提供材料、适当指导学生寻找活动资源的渠道等。第三是指导学生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收集、整理、辩论、劳动实践等。第四是帮助学生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包括地点选择、交通方式、费用、意外应急预案等。第五是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交流及选择呈现方式等;指导学生选择成果呈现方式要鼓励多样化及方式得当,如小制作、小论文、物品使用说明书、创新观点交流会、手抄报、研讨沙龙、辩论会、实验操作、绘画作品、表演等,同时强化学生情感的体悟及表述,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发展报告册或体验记录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之善于思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完善多元、激励性的科学评价,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续进行的保障

首先是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多元评价要求做到以下几点:把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质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课程,引导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是完善学生活动的评价体系,重点放在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上。过程和体验比结果重要,方式应尽量多样,且做到师生、生生、家校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健康成长。

5.强化师资培训,形式要多样

学校领导要创造机会和平台给任课教师更多的知识与业务“大餐”,让他们通过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反思实践、观摩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专业化成长;要特别重视“整合各科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骨干教师,并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四、学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如何因地制宜,合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立足本班、本校、本地实际,合理选择目标和内容,不能事事统一;要利用多种方式开发当地资源优势,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指定的四个领域内容如何有效融合?

虽然《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示了这四个活动领域,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而且它们在逻辑上也不是并列或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渗透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中,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探究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人际交往活动、心理健康领域等。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三线索之一“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各校还很少涉猎,如何具体实施?

4.在引导评价的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

5.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外出安全保障机制?

……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层面依然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在课程层面依然有许多内容有待明确和完善,但毕竟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它的发展空间无限广大。

(责编 白聪敏)

上一篇:出租车股份合同下一篇:自己绑自己让自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