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实践作业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三生教育实践作业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三生教育”实践

[摘要]高校开展“三生教育”要从生命教育开始,明确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在生命教育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研究、创设活动栽体、进行学科渗透、尊重个性化的教育等途径有效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和珍视他人和自已的生命,拥有丰富的人生。

[关键词]生命教育;方法;三生教育

[作者简介]陈世荣。文山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部副教授,法学硕士;邓显波,文山学院政史系副教授,法学硕士,云南文山663000

[

[

一、缘起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偏差行为、暴力犯罪或者自杀自伤事件不断发生。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5月初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一千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而且理科学生自杀率最高。近年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2008年3月,山东省某机构一项对山东6000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约有12%的大学生曾动过自杀的念头。这些事件的不断发生,体现出青年学生对生命的冷漠。因此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学生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并珍爱生命的能力的生命价值教育不容忽视,随着高校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事件的增多以及人们生命意识的凸显,学者们开始反思,强调教育应该“回归生命本体”,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并将生命教育定位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2008年云南省提出在全省开展“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生命教育无疑是三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弊端的反思,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论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人的生命的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生命具有唯一性,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皈依。”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其存在意义从社会角度来讲是为社会提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的教育仍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过于强调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在精神上无所寄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精神迷惘,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当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就会产生。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系统教育,不能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缺憾。从一定意义上讲,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作为新开拓的研究领域,将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

二、何谓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含义至今学界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相包括关爱生命、追求人类生命价值、追求生态价值。总体而言,所谓生命教育是指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以受教育者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身体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与人相处的法则,知道爱惜他人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方法,进而产生对他人和自己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和钟爱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珍爱生命,体悟人生的价值,珍爱自己,保护生命,体验成长的艰辛;发展生涯,使受教育者在生命教育中建构自己生命的远景,设计自已的目标,从自我、人际关系、志向等方面设计自己努力的方向;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现实,确立人生的理想,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促使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生命教育中,关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行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尊重和关怀差异性,努力成全所有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发展目标,追求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所在,追求生态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升华。

生命教育是人们在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和对生命教育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教育的未来发展的一种观念形态的认识,表示了教育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由于生命教育内涵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偏见和力求完美的东西,它是超越现实功利和指向未来的,所以,生命教育在当今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缺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从鲜活的生命个体的“人”的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手段,促进“人的教育”的真正回归。

(一)研究教学,提升质量

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生命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尚属新生事物,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除了要坚持选择品德好、作风正、教育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外,在实践中注意一是要整合、挑选现有校内教师资源,要从教学出发分析生命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安排好这些教师发挥其优势;二是要聘请校外教师;三是要注意任课教师在专业及学科的交叉性。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岗前培训、课程轮训、实践培训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讲师团讲演、高校之间的交流互访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优秀的教师、好的教学效果去真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其次,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寻求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工作规律,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坚持科研先导,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鼓励申报有关生命教育课题。通过科研,教师可以将先进的生命教育科学理念内化为自我意识,将生命教育的巨大能动性、物质性充分体现出来。另外,高校成立的“三生教育教研室”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编写生命教育的教材,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加强各校之间互通情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最后,刨新教学方法。一是教育活动要融入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把教学

纳入人的动态生成之中,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挖掘、利用现实生活世界中积极的部分,改造学生消极的部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批判性地吸收其中合理、健康的一面,剔除其不合理、不健康的一面。三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会倾听学生。要学会了解学生已有的状态,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到班级、宿舍、到学生中间,体会学生的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生命教育。总之,要采取实际措施,真正将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努力使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向课堂外持续延伸。

(二)加强课程建设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必须充实教育内容。“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生命教育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命本体观。二是生命价值观。三是生死观。死亡教育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进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死亡的了解而能够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以及反省自己的生命,能够更积极向上地学习、生活;同时认识到人的生死决非个人的事情,而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必须完善教材建设。在教材的使甩上做到既体现统一性又体现不统一性,即教材要充分体现生命教育精神的一致性、连续性;不统一性即教材使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从云南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教材的编写上,也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把统一教材和乡土教材相结合。在教材内容上,要选择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和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符合学生生活特点的内容;还要寻求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学术性与生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为学生基本素质的获得和生命意义的全面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必须强调实践活动的作用

生命教育重在实践,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开展生命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借助综合活动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来构筑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的生命在与课程中的“对话”中消解文本与生活的对立,产生教育意义;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表达自己、表现生命张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同时也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要建立实践基地,拟定实践教学计划,规定实践活动的学时,确保实践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考核,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另外,也要把生命教育的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

(四)注重教育方法转变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个性。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具有独特的“思想”的人,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是对创造性的宽容和培养。生命教育要使学生在能动的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发展自身的素质品格。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主体参与、个体品质。尊重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通过自觉,形成对生命的清醒认识,同时要坚持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行为,提倡交往,特别要尊重学生间的对话交流。

激励学生。生命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激励原则,作为教育者要维护和尊重学生的自信心。采取独特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情感或学术需求,形成有效激励。对每个学生都抱有期待之心,同时给学生发挥能力的空间,信任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这样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生命教育中经始终强调教育双方在学习活动中的平等地位,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可以使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输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质、政治观点等,也可以解决其思想困扰,帮助学生在现实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不同思想的碰撞也能使教育者从学生那里获得很多信息,这对于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极为有利,也可以培养教育者一种开放式、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会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生命教育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性的探求,高校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学科、课程及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创设教育载体,使学生认识、反思、体验、实践,最后生成科学的生命观,实现教育的价值。

[责任编辑:白云]

作者:陈世荣 邓显波

第2篇:“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

摘 要: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是提升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三生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它的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合目的性四个方面。

关键词:“三生教育”;实践形式;特色

文献标志码:A

“一个民族潜在的最大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教育危机。教育危机是国家最大的危机”[1]。教育危机必然带来教育价值的流失,教育价值的流失必然会动摇民族价值体系的根基,因为教育价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精髓的体现。目前,我国现代的教育价值正在流失,这种状况必须扭转。为了应对现代教育价值的流失,2008年2月,云南省在全国首先实施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目标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两年多来,“三生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2],因为“三生教育”注重亲历性、感受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够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一、“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

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生存、生活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无论生命、生存,还是生活,都需要人的亲身体验和亲身实践。因此,“三生教育”应以实践性原则为主导,而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和精神抽象,生命、生存、生活的展示与发展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生命价值、生存与生活的能力的提升是通过人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来实现的。正如冯建军教授所说:“生活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对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体验。”[3]“三生教育”应立足于实践,将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以“三生教育”课程为平台,开展“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

云南省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三生教育”课程,编写了全省通用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即《生命•生存•生活》,该系列教材共有幼儿园、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7个分册。在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全面开设了“三生教育”课程;小学则分别在三年级和五年级集中开设;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在一年级集中开设;大学在一年级或二年级集中开设。明确的课程设置,为“三生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整齐划一式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大力推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沾益县西平小学李娟老师在讲授《编织童年的梦》一课时,将教材原有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换成了同学们耳熟能祥的明星的故事,让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并引导学生开展关于理想的讨论。宜良县职业高级中学要求“三生教育”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将“三生教育”与技能教育和科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昆明医学院的教师在讲授“三生教育”课时,将班级学生分成生命、生存、生活三个组,每组选拔1到2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课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由教师当场点评,并给予等级评价。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以主题班会为平台,开展“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三生教育”中,很多老师都积极利用班会时间,专门开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这既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又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如红河民族师范学校举办了主题为“让生命之花绚烂开放”的班会活动,通过“大风吹”和“无家可归”两个游戏引出“生命中的五样”、“人生价值大拍卖”、“同心协力”等活动,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与人合作,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丽江市玉龙一中每月开展两次“三生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安全逃生能力。云南师范大学还组织学生工作部的老师、各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参加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培训会,不断挖掘、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三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教学

“三生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课程,任何专业课教师都很难将“三生教育”的全部课程承担下来。因此,必须利用多学科的教学渠道开展“三生教育”。香港在生命教育中“鼓励各科教师致力于把生命教育的教材内容融入有关科目、领域”[4]。在“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很多学校都组织并建立了多学科的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从生物、政治、地理、语文等八个教研组,抽调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来负责教授“三生教育”课。宜良县第二中学的段开银老师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以小游戏、小魔术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他所说:“前四年学生觉得我的数学课很枯燥,我也很苦恼。我的第五个春秋呢?变了,一切都变了,为什么呢?因为‘三生教育’走进了我的数学课堂,接触‘三生教育’以后,我感悟到,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要求学生改变,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学生。”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家荣老师认为,医科院校的“三生教育”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即将“三生教育”融入临床专业教育、融入临床实习、融入医生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育、融入卫生法学教育、融入法医学教育、融入健康教育、融入“防艾禁毒”教育、融入死亡教育、融入医疗保障教育等[5]。将“三生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各科任课教师重视“三生教育”,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三生教育”的内涵,从而增强他们践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自觉。

二、“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6]。任何教育都要立足于实践,任何教育理念都来自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的发展。“三生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创造有意义的生命价值的教育理念,更应该注重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实践诉求和实践本质。

1.应加强“三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三生教育”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很多学校都已经与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抓住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文化设施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并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了一批“三生教育”的实践基地。具体包括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天文台、昆明世博园、昆明植物园、昆明动物园、云南野生动物园、世界恐龙谷、金宝山生命艺术公园、昆明电视台等,由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学习、参观活动。有的农村学校还结合实际,创造出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如石林彝族自治县西街口镇中学,地处县城东北33公里的贫困山区,该校结合农村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农科教”实验示范基地,并将这个基地作为“三生教育”的实践基地。学生在“农科教”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蔬菜栽培、果树培育、核桃与桉树等经济苗木的栽培以及猪、鱼养殖等实作。通过实作,既能够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又能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力量,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生存技巧和生存能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热爱生活、艰苦奋斗等优良的品质。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三生教育”的特色,其成效也最为明显。很多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对“三生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创新。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包括演讲、朗诵、知识竟赛、文艺活动、游戏、征文、国旗下的讲话、军事训练、生存训练、自救培训、消防演练、电影欣赏、家长会、公益活动等。昆明市西山区书林第二小学通过五大实践模块来推进“三生教育”。第一模块是开展“喜迎奥运、放飞梦想”迎奥活动,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渗透到“三生教育”中;第二模块是开展安全自护活动,组织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演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和珍爱生命的意识;第三模块是开展学生劳动实践月活动,如家庭自我服务日、校园墙面保洁、功能室保洁、分发“蜜蜂报”、分发“学生奶”、清扫卫生间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第四模块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肯德基汉堡的制作,在校园、社区、街头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检查,组织图书玩具交易会等,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第五模块是常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和社团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昆明理工大学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举办了“怒放的生命”主题图片展。图片以生命教育为目的,围绕西南抗旱、冰雪救灾、“5•12”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等内容展开;有的学校还以生存教育为目的,开展了“火灾自救与逃生”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中既有“报火警”、“救火呀”和“宿舍逃生”等趣味诙谐的情景短剧,又有“认识标志牌”和“情景应变”等互动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激情;还有的学校以生活教育为目标,开展了“拓展训练,共赢生活”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以“大树和松鼠”、“桃花朵朵开”、“解结”、“传乒乓球”、“齐心合力•同舟共济”等游戏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精神品质。

很多学校还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三生教育”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学习负担的课程来开展。在实施“三生教育”之初,确实有很多老师担心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现在看来,这个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三生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主要是采取开放性的、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很多学生主动参与“三生教育”的实践活动,把“三生教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自身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一门课程来对待。在调研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三生教育”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负担。

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都能够有目的、有组织、有内容、有时间、有指导、有经费、有考核地开展活动,把“三生教育”实践活动与课程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实习实训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集体实践和个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平时实践和假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格局,创建了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的新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模式。

三、“三生教育”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特色

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是“三生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如果墨守成规,脱离学生的实际,不善于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那么,实践教育的效果也是很难达到的。“三生教育”应坚持系统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合目的性,将实践教育活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

1.“三生教育”实践的系统性

“三生教育”应坚持“大教育”观,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实践教育如果只是通过学校单方面来实施,其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因为,学校实施实践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社会的支持,不仅深度不够,而且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家庭和社会后,很快就会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实践教育的效果很容易就会被消减。“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应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为了调动家长参与“三生教育”的积极性,与北京的某教育集团合作,对家长进行以“家庭教育重要性”为主题的的培训;校长、书记分年级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三生教育”培训;各年级、各班还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实行“家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及开展“家校研讨会”等,接受家长的监督,共同培养孩子的生命能力、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为了能够整合社会力量参与“三生教育”实践活动,昆明市高新第一小学发挥学校地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域优势,建立了以“山霸”、“可口可乐”、“云南白药”、“天兰环保”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三生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以“雏鹰小队”的形式,自主开展“三生教育”假日活动。

2.“三生教育”实践的多样性

“三生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因此,“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开展“三生教育”实践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有的学校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开展“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和活动;有的学校从生存教育的角度或生活教育的角度开展“三生教育”的实践教学和活动。城市的学校主要在防火演练、交通安全、公益活动、文艺活动等方面开展活动;而农村的学校主要在游泳安全、泥石流、山体滑坡、生产劳动等方面来开展“三生教育”活动。有的农村学校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还专门建立了农业生产基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基地从事生产劳动,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又能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有的学校还定期组织师生参加郊游、爬山等野外活动,一则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存技巧和生存能力。有的民族地区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如景洪市的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泼水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友爱之情。在一些艾滋病高度流行的地区,一些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参观,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3.“三生教育”实践的科学性

“三生教育”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三个部分的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生存领域的实践转向生活领域的”[7],再通过生活、生存领域的实践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生命本旨的实现。“三生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必然要求其实践的科学性。“三生教育”应体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这完全符合生命、生存、生活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从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过程来看,“三生教育”应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三生教育”是体验、认知、实践的统一,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于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三生教育”实践应立足于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的统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三生教育”实践应立足于教育本真,立足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三生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

“三生教育”应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规约性、开放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并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上,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应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路径。

参考文献:

[1]尹鸿伟,罗崇敏.推进现代教育公平[J].南风窗,2009(26).

[2]周家荣.论“三生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7.

[4]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高等学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4.

[5]周家荣.关于医科院校生命教育特色体系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7]周家荣.论生存教育是生命价值回归的重要途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责任编辑:张 华〕

作者:周家荣

第3篇:凭借实践教学进行“三生教育”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因而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向他们传递一种生活理想,让他们关怀生命,关注生活,强化生存意识。“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实践。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即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2]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服务社会和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一要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育,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三生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而言,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浸润性和指引性,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等都要求突出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所以“三生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教学组织,将其有机地整合于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乃至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因“三生教育”注重亲历性、感受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以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够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因而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生存和生活的真实本领,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直面人生挫折的能力和意识,即是教学的目标,也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融“三生教育”于课程实践教学之中

“人是由生命、生存、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生存、生活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无论生命、生存,还是生活,都需要人的亲身体验和亲身实践。”[3]长期以来在高校中盛行的学科体系下单纯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呆在远离真实生活,远离生产活动,不能自行作出决定和担负职责的候车室里消磨时间。”[4]不仅不能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岗位知识和动手能力,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里。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职业人的主要途径,人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反思中逐步提升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完成工作程序和岗位工作,才能发现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在工作岗位上少出现问题或不出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真正达到在学校“学”的目标。因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领域、就业竞争、岗位要求,设置专业实践课程,加大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帮助极大。如:教师教育类专业要着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打破过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训练的做法,开齐实践课程,开足实践课时,确保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既开好课程教学法、三笔字与简笔画、普通话等课程,又开好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课件制作、教师口语训练、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设计、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论文写作训练等课程。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和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抓好教材分析、备课和学生实习前的试讲等环节,利用假期集中时间分组安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教学内容、备课和在微格教室反复试讲、讲评。坚持全程见习、实习。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成为未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习需求,入学时安排感受性见习,让学生感受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真实的教学环境氛围,为基础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学习进程中结合课程和学习项目安排学习性见习和校内实习,毕业前集中安排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时间到中小学幼儿园实习。通过全程见习和实习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与未来的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推行“双导师”制,由学校和实践基地各派一位教师做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校内教师重点负责理论指导,校外实践基地教师重点负责指导教材分析、备课、教学技能训练等环节,力求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都有导师全程指导。高等职业教育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调查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对应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制订课程方案,编写实验实训大纲,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积极倡导“双证制”、“多证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从而了解行业标准、提高动手能力。积极推行助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关系,为学生助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搭建平台,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助岗和顶岗实习过程中,了解行业企业用人要求,感受行业企业文化和劳动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了解社会进步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了解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提高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课程实践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也正是“三生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二充分利用集中实践,加强学生的“三生教育”

人是社会中的人,让学生接触社会也是为以后的生活做演练。集中实践环节不仅是各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的必需的教学环节,更是学生最终完成专业学习,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性环节。集中实践环节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普遍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有:军训、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利用好这些集中实践环节,对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都将起到事伴功倍的作用。如:利用军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挑战生命极限的坚强意志和勇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能力。社会调查可结合80后、90后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特点、心理特点、社会阅历和时代风尚进行设计。通过这项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突出变化,认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认识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学习的艰辛、失学的状况和山区孩子对学习知识的渴求;认识社会大环境中所存在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利因素等等。通过这项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自我的生存价值,形成珍惜、热爱学习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和勇于为社会承担责任意识,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利用校内外劳动,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掌握某种正确的生存技能,完成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情操和卫生习惯。通过专业见习和实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专业的实际用途、专业的意义、专业的工作要求,专业实际面对和可能面对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通过接触社会,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增强群众观念、组织观念和劳动观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入社会参与生存竞争和提高生存本领奠定基础。

集中实践环节中蕴含着许多“三生教育”可挖掘、可利用的素材和因素,关键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设计好具体的教育目标,以“三生教育”统领实践活动,把活动本身与“三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将“三生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之中

所谓职业生涯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个体制定并落实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5]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观念等。“三生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科领域也很多,并且“三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活,提高生存技能和本领。以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切入点,通过职生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自已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推行“双证制”。要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职业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之中。通过职业鉴定机构(所)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将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引入教学计划,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通过各种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单项技能竞赛等,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分清自已的优劣,挖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为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专业见习、实习和职业岗位认知见习等,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通过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如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杂志、宣传栏等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创业街、创业基地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已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进行模拟创业或实际创业,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业才能,以此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能。

四将“三生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

高校承担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任务,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能够为学生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育部长袁贵仁曾撰文指出:“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的根基血脉”[6]。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陶冶的重要途径,凭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不仅意义重大且收效甚丰。

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很多。如生活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有:志愿者学雷锋、捡拾垃圾、清洁环境、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文化“三下乡”和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基地调研、科技扶贫、勤工俭学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认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生活。生命教育系列活动有: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进行送温暖和献爱心、参观戒毒所、与戒毒人员面对面、参与“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系列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自然灾害募捐和给生活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通过生命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生存教育系列活动有: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才艺大赛、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服装比赛、课件制作大赛、软件设计比赛、口语交际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策动力之一”[4]。青年学生充满朝气,富有活力,勇于探索和竞争,学校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技艺和才能,为就业竞争和生存挑战奠定基础。

总之,新鲜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的各类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学生乐于参与。通过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各种技能,达到立足于实践,从身边取材,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目标。

五全方位确保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落在实处

为确保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在“三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注重过程,力求每一项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立足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学生成长及发展的要求。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编写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按照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验证和实践锻炼,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真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去锻造生存和生活的真实本领。

第二,必须将集中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前,需安排专题讲座,提出具体要求,审核调查提纲;学生假期返校后,要收集调查报告,并做出评比,对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学校应把见习、实习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实现全程见习实习。充分发挥校内实践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进行课程考核改革,全方位评定学生成绩。在考核内容上,强调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终结性考试,过程形成性考核;过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机试等。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过程形成性考核的比例;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提交最终结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提交项目报告、实验报告、网页或网站设计成果等,结合过程考核评定出期末考核成绩。

第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不仅要建立校外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还要根据教学进度,随时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定期与实践基地领导、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实践、实习情况,了解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衔接和适应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案。

第五,实践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计划、年年有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以“三生教育”为抓手,要以体现“三生教育”的内涵,丰富“三生教育”内容,活跃“三生教育”形式为指导思想,做到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又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真真实实的得到锻炼、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周家荣.“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0(7):97-9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王凤琴,李秀梅.职业生涯教育: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5(3):15-18.

[6]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2(10):4-5.

作者:李发荣

第4篇:“三生教育”实践总结

大地基中心小学:李德才

一、主要得失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三生教育”这个新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三生教育”在各级学校开展的重要性,当“三生教育”这个课程进入课堂,不禁好多人质疑,什么是“三生教育”?那到底什么是“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所谓“三生教育”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二、改进方向

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关注人格注重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求知的需求,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开启内心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理解社会,同时直面挫折、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有指导性的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实施“三生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基本总结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小学生。”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如今,许多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份无法抵挡的痛苦,人们不是

常说:“自己出生的那一刻,正是母亲最痛苦的一刻”。为那来之不易的生命,为了母亲那份疼痛,我们就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重视自己的生命,珍爱生命,在需要我们关注的生命里,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它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来,它绝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二、生存教育

生存是人的本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侵害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惜生命,要学会跟孩子沟通,怎么沟通,就是要关心他,了解他,打动他的心。我们要多角度的去看待学生,每个低成就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一片蓝天,不要用分数来论英雄。有个孩子文化课上实在是不理想,但在烤面包大赛上得了第一名,在调制鸡尾酒大赛上得了第一名。

三、生活教育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不仅要适应生活,更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四、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五年级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三年级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以实践性为主的方式开展“三生“教育。

2、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并与养成教育相结合。针对盲学生采取不同方法,遵循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采用互动教学、多媒体情境教学等多变的教学手段。

5、加强自身学习和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三生教育”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和生命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范畴。

6、通过多媒体吟诵古诗文、童谣、角色扮演、听影视作品、演讲比赛等多种生动的形式,培养小学生不畏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情

操和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总之,“三生教育 ” ,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生命可贵,生命无价,教书生涯,短暂而快乐,希望教师寓教于乐,“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积极为“三生教育”创造成果,作出贡献,延续生命的价值!

第5篇: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三生教育实践报告 2011级5班杨颖

三生教育

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三生教育之-------生命

我们的生命因爱而生,并在爱的关怀下成长,它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产生,发展,衰老,死亡的过程。正确认识生命个体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正真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好的思考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自尊,自信的成长。生命教育帮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我们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最终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奇迹

一天,妇产科门诊来了一位孕妇,医生在查体中意外地发现孕妇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已停止搏动,靠异位起搏来维持生命,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当医生告诉孕妇这个结果时,孕妇却说她知道,知道为什么还要怀孕?你明白这有多危险吗?医生感到非常的不解,而且建议孕妇把孩子拿掉,孕妇坚决不同意,她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能行,就算有什么,也决不后悔,孩子一天比天大起来,孕妇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当她感到难受的时候,就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孩子,妈妈很爱你,你也要爱妈妈,坚强些,再坚强些。这时孕妇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三十多次了,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孕妇还是一天一天地挨到了预产期,当她经过手术顺利地娩出一健康的婴儿时,许多的专家都惊叹极了,像这种心脏,负担一个人的生命都很困难,居然负担过两个人的生命,真是奇迹!奇迹!曾经有人问在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的年轻人,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巨浪惊天,鲨鱼成群的大海中得以生还时,他说是一张照片,妻子和儿子的照片一直陪伴着他,当他支撑不住放弃求生欲望的时候,便想起家中的弱妻娇子,还在等待着他,她们需要他,他便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是爱和希望创造了这么多生命的奇迹!

三生教育之-----生存

生存是之生命的维持和延续。自然界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的生理和心里是生命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此外,树立自我保护,自救知识,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正确面对挫折,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存。

生存,是人的第一法则。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必将被无情淘汰。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就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生存。

学会了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虚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

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佛家俗语“超度”也是要人类学会生存,发掘人类的超能力。上天永远不会偏爱那些双手合

十、虔诚祈祷的人。而把机遇留给勇于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奴隶。

生存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会合作”———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选择、决策与社会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压力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我们学习到了生存的知识,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强化了生存的意志,把握到了生存规律,提高了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我们认识了生存及提高了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我们建立了适合自己的生存追求,学会了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了如何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生教育之----生活

生活,是“人”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方式,是与“他我”发生关系的媒介。人,只有充分的认识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够得以维持其存在,并进而实现其生命的意义。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遵守社会规则,能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要更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生活究竟是什么?

• 创造者——生活就是不断地创新

• 体力劳动者——生活就是做平凡的事

• 老年人说——生活就是安享晚年

• …… 无论生活是什么,只要我们乐观的看它,使其有意义,就是完美

通过生活教育,使我们认识到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我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我们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第6篇:三生教育实践总结1

以人为本,坚定信念,教书育人

自修《教师三生教育手册》实践总结

楚雄市大地基乡中小学 段洪文

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在自己认真研读教师三生教育手册,并认真的撰写读书笔记,在此过程中,我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认识了很多经验丰富、专家和同行,让我接触了许多先进的关于三生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三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也认识到在平时我们三生教育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对三生教育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工作经验,都在此次自修研读过程中有得有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获和启发

1、思想得到了高度的升华。

2、观念得到了彻底的更新。

3、学会了与他人多多交流,提升的前景更加广阔。

4、在实践中学会了理论指导实践,让三生教育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5、更进一步理解了三生教育的意义。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思想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开放,眼光应该放的更长远。

二是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要进一步深究。

四是要达到一定的理论前沿水平,指导创新性的开展三生教育工作。

二、基本思路和理念基具体措施

1、坚定做一名优秀“三生教育”工作者的信念。

以前,我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上支下派,领导叫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个教师当的是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学生管理毫无建树,教师的角色定位、具体职责被完全忽略了,哪会想到当教育者有这么多的学问。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怎样才能当好教师。首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其次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三要有责任心及使命感,有为学校,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名称职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并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要身体力行,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成功,我要做一名教育者!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我要用自己所学,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和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2、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做学生真诚的朋友。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教师要以强烈的爱之心吸引学生,这种教师对孩子们的赤诚的爱之心,最终将会变成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成为吸引学生的魅力。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多和学生交交心,尊重

他们,珍视他们的价值潜能,认识到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班级管理中要多表扬、少训斥,在鼓励与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宽容,不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不怕学生犯错,放手让学生去做,努力做学生真诚的朋友。我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个学生,与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要学以致用,在反思中推进学生管理。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学生的主要经营者。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育结果的成败。自修中我深知,做事情光凭热情和好心是不够的。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教师遇到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而不那样处理的原因,找到了教师工作的理论支撑。在这次培训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讲到的教师工作要有艺术性,要学会巧妙的使用表扬和批评,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要学会艺术的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成长进步。我要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理念、方法、要求等结合我校实际,在反思中切切实实地推进了学生的教育管理。

总之,经过培训学习,我明确了新时期教师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求,学到了教师工作方法和艺术。这次培训为我们指明了教师成长的正确方向。我会运用培训中学习的知识、理念到实践中去,争取把教师工作做得更好,使我的教师水平越来越高。我也会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第7篇:三生教育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学生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才会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为此,学校根据隆阳区教育局为把 “三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开展百项实践体验行动的要求。结合学校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们的爱心和感恩之心的实际,学校决定在年20xx年10月29日开展“高年级学生生存大挑战活动(学挣钱),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会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通过了半天的亲身实践体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练

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要上好“三生教育”实践课,要多开动脑筋,寻找适合学生的活动开展教学,尽可能地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三生教育”真正的扎根学生心中,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第8篇:三生教育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我校地处楚雄市边远山区的彝族集聚地——大过口乡,这是一个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富于彝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乡镇。人们热情好客,平和淳朴,热爱自然。但因文化底蕴,人文意识的不足,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方面知识的欠缺,开展三生教育是及时雨,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名言,曾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然而,纵观现在的一些青少年,他们的生命意识相当淡薄、生命价值观极其模糊,遭受一点小小的挫折和坎坷便一蹶不振、灰心丧气,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希望。所以,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开展“三生教育”势在必行。

不论是什么时代的教育,尤其是现代教育,无处不渗透“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国“三生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措施越来越有力,落实越来越到位,效果也就越来越明显;同时,“三生教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凸显。

近两年来,我校根据省州市文件精神及要求,就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青少年成长必须掌握的问题,结合我校和本地区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自己

的生命,促进学生生动、积极、健康地发展,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校以5.12地震为主要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死亡就是失去,失去的亲人是永远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其次,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我校少数民族居多,特别是刚从小学来的学生,在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我们与家长配合,分工协助,督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中合作解决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课余活动中组织学生踢足球,玩游戏,出黑板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分享合作的快乐;给学生讲“山谷回音”等故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针对有的学生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缺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抓住班级中的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学会宽容。

最后,进行抗挫折教育,磨练学生的意志。

一个珍爱生命的人,肯定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在挫折和困难面

前不低头的人。但如今的孩子,家庭富裕,生活条件优越,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往往导致他们心理脆弱,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轻生的举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困难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通过进行“三生教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初步掌握了生存技能;了解了生活常识,树立了生活信心。我认为,“三生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在我们学校开展这门学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三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楚雄市大过口乡民族中学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9篇: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

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 与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实践性作业是指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学生通过动手、调查等实践性行为获得的贴近社会和生活的知识。实践性作业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作业部分要求、提倡老师们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规范》实施一年多来,许多学校确实在作业布置中加大了实践性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也非常认可和欢迎实践性作业。但在作业收效方面,目前有学生和家长认为,很多老师布置的实践性作业离学生的生活和阅历较远,难以完成或收效甚微。有专家指出,给学生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难度太大的实践性作业会使学生丧失探索和钻研的兴趣,哗众取宠的实践性作业只会弄巧成拙,反而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由此看来,实践性作业应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们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完成。

实践性作业要突出“小”、“细”、“实”

以实践、探究、发现、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在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要突出“小”、“细”、“实”的原则,脚踏实地,贴近生活,避免让实践性作业成为“假、粗、空”的空中楼阁。

所谓“小”,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完成实践性作业。例如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实践性作业时,可以布置“积累关于月亮的诗句”、“给亲人制作一个中秋贺卡”、“办一份中秋节主题手抄报”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小处入手,研究小问题,感悟大道理。

所谓“细”,就是在实践性作业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精细化”指导和管理。面对范围广泛、主观性强的实践性作业,教师要从选题、实践、记录、结果处理、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避免粗放式管理,消除学生无所适从的心理感觉。

所谓“实”,就是实事求是,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入手,进行实践创造,避免闭门造车。同时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揠苗助长情况的出现。

实践性作业要突出兴趣、个性和力所能及的特点

实践性作业与传统作业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学生“学”的充分重视,它把学习视为一个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从中得到推论,并根据这些推论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掌握这样的原则:

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作业,用趣味作业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动力,才能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富有情趣性和吸引力,能促进学生全身心感受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教学内容,还能把握教学内容的感情基调,体验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

其次要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确实能开展的实践性作业。如就近参观、游览,不太花钱的活动,安全范围内的实验,容易查找的资料,容易开展的社会调查等等,以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求知欲。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极具趣味性、挑战性,它在课内外搭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

第三要选择新奇的、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实践性作业。如自学认字,自编儿歌、童话,编辑小报,编写学习日记,读书摘录,创新画画等等。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感到新鲜,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这样的作业没有败笔,富有想象力,是别人所没有的,它顺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 全面了解学生是布置实践性作业的前提

实践性作业最大的特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布置。笔者认为,实践性作业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布置作业以前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

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所在。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并把兴趣相同或一致的同学分成兴趣学习小组,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实现他们的信息资料共享,也能使老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们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自定实践课题。选择了感兴趣的作业,同学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就能提高,作业的质量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了解学生的家庭。很多实践性作业是学生在放学后完成的。很多时候,家庭的不同情况决定了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家长的工作性质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避免学生及家长产生畏难情绪。

了解学生个人素质。教师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掌握情况是布置实践性作业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教师应本着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的思路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学生不善言谈,可以布置朋友交往方面的作业,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其组建在兴趣小组内,为其创造交往的范围,培养其交际能力。 实践性作业要体现“生本”思想

布置实践性作业必须体现“生本”思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以生命为本就是要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和动力,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以生动为本就是要注重生动活泼;以生长为本就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不要过多限制、干扰学生的发展。

在具体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操作程序到评价,都要有学生的参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学生自主确定或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展示自身特色的实践性作业。如去年暑假开始前,我就放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假期实践性作业。有的学生确定的作业是观看奥运比赛盛况,用相机和笔记录精彩瞬间和感悟,与同学共享;有的学生将考察本地植物物种作为实践性作业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利用假期走访村内老人,查阅资料,撰写简明村史;有的学生则制作环保标语,在周围村庄张贴宣传。因为是学生自己确定的作业题目,学生都能兴味盎然地完成。当然,在学生确立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生制订计划,科学实施,形成成果。实践性作业要做到“少而精”,不能搞多多益善。

以“时效”促“实效”

实践性作业实施以来以其“探究、实践、灵活、创新”等特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笔者认为,老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遵循以“时效”促“实效”的原则。

与传统节日结合。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结合这些节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布置一系列的实践性作业。如有关春节的作业:调查春节的来历、习俗,了解一下爷爷、爸爸小时候是怎样过年的;搜集春联10条,并赏析其中一条;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春节知识知多少”家庭联欢会。

与学科知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各科都强调实践性,老师就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布置实践性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与时事结合。汶川地震、奥运会,甲型HINI流感、全运会,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假如教师能及时地布置与其相关的调查、整理、展示、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性作业,一定会事半功倍,使学生做到身居教室,放眼世界。

语文实践性作业应与习作训练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学生学习母语,却害怕作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愿说,不惧怕作文。那么如何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呢?

我们布置过许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如参观孙子兵法城、今天我当家、看新闻知天下、小手抄报、课本剧表演等等,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乐于说乐于写。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逐步引导学生真诚、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写出生活化的作文。

由于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都有感而发,习作兴趣明显增强,习作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学生投稿人数增多,并有多篇习作在国家、省市级报纸杂志上发表。

实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布置语文实践性作业,从中找寻习作训练点,也要善于根据习作训练点布置语文实践性作业。

上一篇:银行客户经理优秀事迹下一篇:12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