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摘要:教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复杂特性决定了特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专业性和教学效果的独特性、高效性。本研究以江苏语文特级教师联盟为访谈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了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条目;通过探索性分析,建构并验证了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体系纵横交织,包括三个维度、七个群特征和十六个胜任分特征。

关键词:江苏语文特级教师 胜任力 模型体系 胜任测量分析

为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国对特级教师的要求相应提高,他们要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方面起到先进、模范[1]的带头作用。当前国内从“胜任力”的角度对学科特级教师的研究还处于零状态,也就说明目前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作用的特级教师群体的研究方式方法还较为单一,完全不能从量的角度具体体现特级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所具备的方法、途径与特征。因此探究特级教师专业化问题势在必行。为了能更深入探究特级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我们引入“胜任力”的方法探索学科特级教师的胜任力,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此也能够指导一线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江苏地区的语文特级教师为例,按照江苏的教育政策,结合国家教育文件和实证数据,探究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模型体系,从而为语文特级教师的培养、选拔以及考核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一线普通语文教师职业规划的制定和专业发展指明方向。

一、研究方法与程序

1.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探索

(1)研究对象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中,随机发放120份开放式问卷,向语文特级教师发放50份、普通语文教师30份、教育硕士20份、学生家长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率90%。在行为事件访谈时,随机选择15位江苏语文特级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之前做好相关准备。

(2)研究材料与工具

①《关于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开放式问卷》。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收集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等群体的观念中语文特级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特征。

②《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词典》。参照徐建平建构的教师胜任力测评研究,分维度和条目,对不符合、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胜任行为特征做出解释。

③《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包括研究注意事项、基本信息、访谈问题、操作方法等部分。

(3)研究过程

①开放式问卷形成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条目。随机向语文特级教师、普通语文教师、教育硕士、学生家长等发放120份问卷,收集语文特级教师胜任特征条目。

②依据评选政策制定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词典。《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暂行办法(2012修订)》(以下称《暂行办法》)指出:“特级教师是国家表彰优秀中小学教师特设的体现先进性与模范性、专业性与学术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因此特级教师应具备6个基本条件:“师德高尚”“倾心育人”“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具有指导高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1]。据此,我们对已形成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条目”进行修改,进一步降低胜任特征维度,制定出《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词典》,包括三个维度:维度一,教育胜任力——高尚师德、倾心育人、爱心、教改等;维度二,课堂教学胜任力——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的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智慧、教学能力等;维度三,教研胜任力——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等。

③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建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特征。在正式访谈前,我们先进行预访谈,以确保正式访谈的顺利和有效。首先对三位语文教师按照访谈提纲和步骤进行预访谈,录音并整理录音数据。熟练掌握访谈技巧后,我们开始正式访谈。随机选择15位江苏语文特级教师,将被访者的个人信息作好记录,如教龄、性别等。按照提纲,要求教师回忆工作中两三件较为满意的事和两三件遗憾或后悔的事,并引导被访者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场所、人物、事情、第一想法、第一做法、结果、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您的影响等结构顺序进行回忆。如需深入了解可进行提问,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随后对访谈录音进行整理编码,分析数据,得出结果。

2.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1)研究对象

编制《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测评问卷》,随机选取江苏省一线语文特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参与调查的教师信息如表1所示,教龄集中于20~30年,学历以本科为主。城市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人数远多于农村中的人数,且农村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多来自苏南等资源较好的地方。

(2)研究材料与工具

《江苏语文特教师教学胜任力测评问卷》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五分量表式问题,后一部分为问答式问题,由江苏语文特级教师作答。

(3)研究过程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数据以及相关文献,我们编制《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测评问卷》。根据16个特征词(提取频次高于60%的),每个特征词编制2道及以上试题,共73道题。其中前64道题均采用5点计分,顺序打乱;后9道采用开放式问题提问。

二、结果与分析

1.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探索

(1)胜任特征条目频次分析

整理开放式问卷数据发现,师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机智被认为是语文特级教师最应具备的特征能力。选取频次超过25的特征词21个,编制成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条目。(见表2)

(2)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我们采用归类整理的思路对15位江苏语文特级教师的访谈录音进行分析,将每一个教学胜任特征词看作二分变量计算它们的频次值,访谈中被提及就赋值“1”,未提及就赋值“0”。随后统计每个胜任特征词被提及的频次,然后将其转化为百分制计算,得到每个胜任特征词在整体中的频次值,小于60%均被淘汰。用SPSS17.0软件描述统计平均值方法对访谈和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使用SPSS描述平均值方法对访谈中和问卷调查中得到的频次值大于60%的16个特征词进行分析,如表4。

结果显示,16个特征词的平均值均高于4.0,说明这16个指标特征均被调查对象认可,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成为江苏语文特级教师要具备《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几个基本条件,即应具备“师德高尚”“倾心育人”“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等条件。如此,对上述16个特征指标划分为三个维度,包括“教育的胜任”“课堂教学的胜任”和“教学研究的胜任”。由此初步构成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模型——三个维度和十六个特征。

2.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1)探索性因素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判定数据。用于比较变量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大小的KMO值越接近1,做因素分析效果越好。本研究KMO统计量为0.856,大于0.8。Bartlett’s球形检验用于检验各变量间是否各自独立,Sig值小于0.05,说明各变量并非各自独立,适合做因素分析。研究中Bartlett’s值为0.000,小于0.05,球形假设被拒绝。因此,变量间并非相互独立,可以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素,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所示,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素,共4个。公因素1:与课堂教学相关,如教学风格、教学智慧等,命名为“课堂教学特征”;公因素2: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关,如关爱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等,命名为“倾心教育特征”;公因素3:与教师自身有关,如师德高尚、奉献等,命名为“师德高尚特征”;公因素4:与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有关,如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等,命名为“教学研究特征”。其中公因素2和公因素3可合并为“育”,对学生、对自己的“育”,即“教育的特征”。合并形成的公因素及其包含的具体内容,与我们所划分的三个维度相吻合,就此证明已建构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维度有效。

(2)信效度检验

测试问卷从三个维度划分为三组问题,分别测量。因此,我们以问题组作为单元,分别做可靠性分析,以检验问卷的信度。采用克朗巴哈方法和分半信度法同时检测《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测评问卷》的信度。如表6所示:

信度检测结果显示,三组问题系数值均在0.730~0.940之间,证明研究测评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靠性,问卷信度较好。

三、讨论分析与结论

1.模型体系的讨论分析

(1)模型体系之胜任维度的确立与分析

江苏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胜任特征较多,在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做的开放式问卷、行为事件访谈等得出的数据结果,确定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最突出的16个特征词,如师德、教学能力、教学研究等。由此我们编制《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测评问卷》,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

基于上述数据所得的结果和具体的分析,我们要建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就须从公因素1、合并的公因素2和3、公因素4这三个维度进行探析和建模。为了更清晰简明,我们将这三个维度分别概括为“课堂教学”的胜任维度、“教育”的胜任维度和“教学研究”的胜任维度。而这三个维度的划分《与暂行办法》《教育法》的精神与要求一致。因此确立的三个维度有效。

(2)模型体系的确立分析与总结

为了能更清晰更深入地探究,我们将这16个胜任特征进一步浓缩概括为7个群特征,分别对应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三个维度、七个群特征和十六个胜任分特征。。

划分三个维度的依据主要有三个。首先,基于研究的主题“教师教学的胜任力”,我们以“大教学小课程”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大教学”模式下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行为及其能力,从宏观到微观,深入探究,包含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思想与行为、自我与他人等整个与教师教育教学有关的领域和行为。其次,根据《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教育法》,我们将教师教学的胜任力划分为三个维度,从“教育”的角度检测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育人能力,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从“研究”角度检测教师的教研行为与能力。第三,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降维结果,与已形成的三个维度吻合。质性检测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划分形成的三个维度,可以有效地反应江苏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

七个群特征是对十六个特征的质性概括,分别为高尚的师德、倾心育人、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和文章课题的研究。高尚的师德包括:师德、宽容心和正确的成就动机,要求教师既对自己严格要求,也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更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自我发展的成就动机。同时评选特级教师量化“师德”,要求参评的教师获得师德奖项。倾心育人包括:关爱学生、坚持教改、无私奉献等,要求教师能倾其身心去教育学生。教学风格包括:人格魅力、独特教风和教学艺术,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教师教学风格是人格和艺术理念的展现,风格会随着人格和艺术理念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教学风格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具备的,有的教师教学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每一位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不懈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教学方法指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能灵活使用。教学智慧是教师智慧在教学中的表现,要求教师能够机智、理智、智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寻求问题转化的契合点。课堂教学实践包括:课前的团队合作、课后的反思,要求教师有想法、有思考,力求创新。文章课题研究指狭义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够研究课题、发表文章,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可见,成为特级教师既要“教”的好,还要具备“德”,从对学生的“育”上下真功夫,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职业专业发展。

2.结论

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体系网纵横交织,由三个胜任维度——教育的胜任、课堂教学的胜任、教学研究的胜任开启并横向串引各个胜任特征,作为该模型最直接、最主要的骨架间联开来。在每一胜任维度下还有各胜任群特征——高尚师德、倾心育人、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文章课题研究,纵横于模型之中。由七个群特征牵引出十六个胜任分特征——师德、宽容、成就动机、关爱学生、教改、风格、人格、教学艺术、灵活、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智慧、创新、团队合作、反思和教研等,丰满模型。整个模型为金字塔的立体状,由教学胜任力引出,三个胜任维度横向排开,七个胜任群特征纵横其下,最终指向最直接、最现实的十六个胜任分特征,展现了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行为能力。

(1)教育的胜任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法规,确立了第一个维度“教育的胜任”,包括高尚的师德和倾心育人两个群特征。具体表现为:爱岗守法,具备高尚师德;宽容待人,严格自律;关爱并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平等民主;具备教改精神和能力,不畏艰难,能承担时代使命;注重对学生“德”的教育,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考问题和处事,教师能身体力行。

(2)课堂教学的胜任

课堂教学的胜任是指教师能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智慧体现独特的教学风格。其行为具体表现为:语文特级教师要有所坚持的教育思想和处事准则与人格;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反思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具备美学基础和艺术视角,能将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艺术化;具备灵活的个人特质,灵活使用方法,因时因地因材施教;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善于聆听等;能机智、灵活地解决课堂中的矛盾,善于应对突发事件、化解课堂冲突。同时,要明白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也非常大,要重视学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是相互的,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教学研究的胜任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而展开研究,用研究的结果重新指导教学活动。在研究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课前的备课、课中的教学和课后的反思要找出主要矛盾,寻找解决办法;同时可将研究过程及启示写成教研论文。所以,教学研究的胜任就包括解决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文章课题的研究两个群特征。要求教师能坚持每天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总结反思;教学团队成员间,互相帮助,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能将所想所思著成研究论文,引领其他教师共同成长。

在开放问卷、文献搜集等方法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软件做数据分析,初步建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胜任维度、七个群特征和十六个胜任分特征,这些维度和特征纵横交织,共同构成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胜任力金字塔模型。模型结构如图1。

再将该模型运用到实际,指导并帮助当下语文教师的工作。胜任力研究改变以往入职选拔测验模式,根据构建的模型能够挑选到较合适的入职人选。本研究模型的确立能够为学校培养、选拔语文特级教师以及语文特级教师绩效考核提供模型,也可以为语文特级级教师集中研修时的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可将此模型引入到语文教师的招聘选拔、职业规划中去。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暂行办法(2012年修订).江苏教育官网.http://www.ec.js.edu.cn/art/2014/1/27/art_4266_142965.html.

[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Teachers’Standards in England[s].2012(5).http://www.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eOrdering-Download/teach

ers%20standards.pdf.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名师颂(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 李英武,李凤英,等.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6] 罗小兰.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

[7] David C McC1e11and.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8]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作者:李党辉 尹逊才

第2篇:两位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风格

编者按:语文特级教师站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时代特色必然在他们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经验对一线语文教师是一笔宝贵财富。广西语文教学法研究专家韦美日教授对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体现在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刊继续分期节选刊出,以飨读者。

语文特级教师研究(二)

之一 钱梦龙

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他的语文教育实践是紧密联系的,他既从自己的语文教师身上吸取营养,也从身边的同事那里学习怎样教学,更重要的是能从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吸取经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并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为了解决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他总结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式,即语文讲读课的“基本动作”。基本课式源于语文教学实践,是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可操作性。钱梦龙还把基本课式上升到哲学高度去概括和认识,以教学认识论作为基本课式的理论基础,使基本课式脱离了个体经验的感性模式,获得理论意义,具有推广的价值和可能性。更重要的,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和理性思维的完善,钱梦龙不满足于旨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基本式,而是深入思考隐藏在基本式之后的语文教学的更本质的问题,即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们之间发生怎样的联系?怎样整合这些因素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催生了著名的“三主”思想及“导读”体系。

钱梦龙的语文教学风格在基本课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最精彩的是钱梦龙式的“曲问”,能使教读课焕发生机,而教读课的出彩又总是与自读课的指导得法密不可分。钱梦龙把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浓缩为“三主”,并以此为指导,突破传统的“讲读”体系,创造了“导读”体系,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建构过程。钱梦龙的“导读”体系的核心是“三主”,指导语文教师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要素,基本课式是行动指南,为语文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一、钱梦龙的“基本课式”

(一)基本课式的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钱梦龙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一个认识过程,但又与一般认识过程不同,它有极大的“浓缩性”,但是总离不开“实践”,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篇篇文章,学生的认识对象不仅是教材反映的客观事物,而且也是选作教材的文章本身,这样的认识对象,决定了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基本实践形式就是阅读这些文章。

(二)基本课式要义。就是讲读每一篇课文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即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三种课式配合应用,构成了语文讲读课的一串“基本动作”。

(三)基本课式的主要着眼点。主要着眼点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能力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会形成。三个基本课式正是体现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训练过程:自读即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教读即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阅读训练。练习即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这三种课式的整个过程,无不渗透着训练的因素。

(四)三种基本课式简介

1.自读课

(1)自读课的计划

阶段计划:分初中、高中阶段;也可分学年、学期的计划。各个阶段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各项阅读能力的排队:

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停顿、表情等方面的要求。

精读能力:包括工具书使用、复述、提要、圈点、评论、质疑等要求。

泛读能力:包括浏览、跳跃式阅读、快速阅读等。

分段计划时要注意由易而难,注意各种能力训练的必要交叉和反复。制订阶段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大体有序,必要反复,逐步提高。

课时计划:一堂自读课要培养什么能力,必须根据阶段计划和课文的特点,订出具体要求,并且据此确定采用什么自读形式。

(2)自读形式:

疏通: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疏通词句,读懂文章。这种自读形式在低年级用得较多;高年级读文言文或新词难句较多的现代文,也常用此法。

答题:教师先按要求,设计若干问题或其他方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或完成其他练习题。一般难度不大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自读形式。

质疑:要求学生在自读中质疑问难,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凡疑点较多或值得商榷的文章采用此式。

评论: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圈点关键的词句并写出简单的评语。一般用于高年级。经过评点,对课文的了解有了一定深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就课文某一方面系统发表评论。采用的方式包括口述和写作。

(3)自读课设计教例:

以教学《变色龙》为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主的自读训练设计:

第一步,边读边思考,边把问题记在纸上;

第二步,收集整理,决定处理办法;

第三步,提得好,鼓励,提得不好,指出。

以教学《藤野先生》为例,培养学生评论能力为主的自读训练设计:

第一步,边读书边思考,先找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圈点眉批;

第二步,围绕“中日友谊”这个中心,提炼出若干观点来;

第三步,给作文题《中日友谊史上感人肺腑的一章——读藤野先生》,要求写成评论文章。

(4)自读六步法

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读训练才能培养起来。钱梦龙根据学生读文的需要,把阅读能力分解为以下几种:认读能力(辨识生字、学习新词的能力);理解能力(包括审题、辨体以及探究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能力);质疑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自读六步法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认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并扼要指出生字、新词,自查字典、词典解决。

第二步,辨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第三步,审题: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命题的意图或点出题眼。

第四步,问答:写什么?(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记叙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什么人物?什么意义?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事物、事理、过程);有什么特点(形状、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

议论文:论点是什么?(总论点、分论点)论据是什么?(理论、名言、事实、数据)结论是什么?

怎样写?(关于写作方法的理解)

记叙文:怎样叙事?(人称、顺序、线索、详略)怎样写人?(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细节、侧面描写)怎样写环境?其他(开头、结尾、照应、过渡、语言表达)

说明文:说明顺序怎样(时间、空间、总分、主次);说明方法怎样(解释概念、描绘、特征、比较异同、征引资料、罗列数据、利用图表等)

议论文:怎样证明论点?(举例、类比、比喻、驳论)怎样安排结构?(并列、正反、总分、层次)

为什么写?(关于写作意图的理解)

紧承上面“怎样写”而发问,意在探索写作意图,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或从反面逆问:如果文章不这样写行不行?好不好?

第五步、质疑:在消化文章的基础上,思前顾后,统观全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有疑而问,或明知故问,或对课文提出商榷性的疑问。

第六步、评析:就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或某方面突出的特点作出评价或分析。评析形式:口头评析,在书上圈点勾画,写出简评、写成评论。

自读六步法的特点: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连贯性,使各类学生均有所得。自读六步法体现了教师从总体上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并在每一个具体的思维点上都充分地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这就打破了班级教学“齐步走”的格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个学生,优秀生可以自主向纵深发展,中等生基本上可以独立达到要求,少数学习较差的在教师个别辅导下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例如:自读《一件小事》完成的两则自读笔记,关于“审题”:题目《一件小事》,重点在于与文中的“国家大事”相对照,这样更突出这件小事对“我”影响之大,车夫精神之高尚。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一些所谓“国家大事”,对于“我”这样一个六年前从乡下跑到京城里的人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教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唯有这件小事把我从看不起人的坏脾气里拖开,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说明这件事是我对人生、对世界看法的一个转折点,对我有深远的意义。

自读六步法的操作:六步是学生自读一篇文章的全部流程,六步难度是遂步递增,大体标志着构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层次,它既是一个阅读规格,同时又蕴含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初中(高中)三年一轮是一个训练全程的话,就有一个引导学生从步步入格到逐步出格的过程。告诉学生自读六步法并不等于他们就掌握了自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会读,只能是训练的结果,而教会学生做自读笔记,则可以使学生在严而有格的训练中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能力。

自读六步法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能独立地获取知识,而且能找到通向“自能读书”的一条途径,从而练就终身享受无穷的读书能力。怎么样的教法,怎么样的学法,决定培养出来的人具有怎么样的能力。一般的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决定着学生的学法。

自读六步法启示我们,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要“程式化”。我们可以把模式理解为一系列必须遵循的基本动作的格式。程式是一种僵化的、墨守成规的旧套式。千篇一律地教固然不对,但不适当地强调教无定法或一味地提供传统经验,已使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把教学方法当作不可捉摸或随心所欲的东西,造成语文教学几乎没有科学性可言,学生的学习也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自发状态。

西方的学习理论中在教学程序和方法方面能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良好的教学就是提供最好的强化程序。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说的四条学习原则中,就有一条是序列原则。加涅的阶层论也主张对知识技能设计出相应的学习程序。可以说,没有程序,就谈不上科学。钱梦龙按自读六步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既严而有格,又格而不死,这是把程序教学思想诉诸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尝试,也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一项有益实验。

2.教读课

教读是教给读书之法。这个“教”体现了讲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暗示着“为了不教”这层意思。上好教读课,有三个关键:

(1)确定“教”的重点:目的单纯,中心明确。学生自读中的困难处就是重点。如《藤野先生》,从学生的评论中,可看到对细节注意不够:如下列词句:“他(藤野先生)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到‘惜别’”把这些词句作为教读的重点,给学生一一指出,略加点拨,但不提供具体结论,只是要求学生往深处想想。

(2)讲究“问”的艺术。

可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惑”,精心设计问题。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按教课顺序层层设问。

利用矛盾提问。如《石壕吏》“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注意提问角度。如《看云识天气》要学生了解卷云的特征,一般问:卷云有哪些特征?可以这样问:有些云叫卷云,有谁知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吗?再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思考与练习”问:作者选用哪些典型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也可这样问:作者在本文中举了三个例子,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了;有些人却认为多举例子更好。你认为哪一种意见对?为什么?

(3)提高讲的质量。在质量上求精,讲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为止。如《公输》由前后两处辩论组成。前一处是墨子说服公输盘,用的是“迂回战术”,先用一个显然荒谬的事实(请公输盘杀人),诱使对方说出与攻宋的目的自相矛盾的话来(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就以这句话去驳对方攻宋的行为(不杀少而杀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理屈词穷,无法解释。后一处辩论是墨子说服楚惠王,用的也是这样的迂回战术。前一处宜由老师讲解,因为问题较难,老师不讲,学生是不懂的,这是举一。后一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或写),这是反三,如果老师讲了前一处,学生还不能讲后一处,就是举一欠详,还要进一步讲透,如果老师把后一处也捎带讲了,学生不必反三,就是越俎代庖,讲得太多。

3.练习课:专指狭义的练习,即教读以后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练习是再实践的活动,必须引导学生活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综合和分解练习中,以综合为主。以一个比较大型的练习巧妙带动多种能力的训练,并使基础知识也能得到相应的落实,灵活而有一定难度。

(1)带读:以文比文,带此读彼。如《变色龙》带读《考试》(载《世界之窗》1980、3),写苏联某考试委员会主任在处理一个迟到的考生米柳季娜时,他的声音、态度因这个考生的父亲是不是教育部部长而变来变去。从题材和语言去比较。

(2)仿作:以课文为范本进行摹写。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以民间故事《臭秦桧(hui)》(《西湖民间故事》)为形象材料,针对十年动乱中岳坟被毁,秦桧等四个铁像失踪的事实发表议论,阐明“历史不容篡改”这个观点,要求从文章的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模仿鲁迅的原作。

(3)评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小说、记叙文等所提供的形象或事实材料,进行评论。

例如一则文言文词语练习的设计

《岳阳楼记》的练习: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根据这段文字简要说明《岳阳楼记》立意谋篇的特点:本文题曰《岳阳楼记》,而记重修岳阳楼之经过,述岳阳楼之大观,皆略而不详。何哉?本文之要旨不在此也。三、四段皆极力铺陈,一以愁苦之景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悲;一以欢乐之景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情景交融,素为后人称道。然则,本文之要旨在于此乎?曰:尚不在此也。盖此二段之写景抒情,只为下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段议论张本(作为引线而先说的话),必读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文章之要旨乃见,此所谓卒章而显志也。

(五)基本式的运用

自读——教读——练习,构成一个合乎学生认识规律的流程。怎样运用,依教材、学生而异。浅易的文章,自读以后直接练习,难懂的文章,宜以教读为主。有时可以边教边练,有时可以先练后教,有时可以以练代教,也可连教几篇以后集中练习。[1]

二、钱梦龙的导读体系

(一)钱梦龙导读体系的提出

1.“讲读”是一个内涵不明确的概念

钱梦龙认为,“讲读”的讲,谁讲?讲什么?为什么讲?怎么讲?“讲读”的读,又是谁读?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这些问题都不太明确,讲和读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规定性。这种概念的不确定性,反映了人们认识的模糊性,也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讲读反映了传统的教学观,它以教师的讲讲读读,讲深讲透为核心,把阅读过程处理为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教师为了讲,必然重在钻研教材,忽视研究学生,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是教师信息输出的多少,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受益数为依据。

2.“导读”是个新概念

钱梦龙认为,“导读”第一次明确了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各自的地位,相互作用和师生在课堂上的基本活动方式。导,有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之意。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因此教师首先考虑怎样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自己阅读教材,消化教材。读,则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但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其地位又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导与读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和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之间的有机统一;由于着眼于学生的阅读实践(由学生自运其智阅读、思考、理解、鉴赏、应用),因此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必然也能使智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能较好地实现知识教学与智能发展的统一;又由于导读的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读、听、说、写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掌握语文工具,运用语文工具的过程,因此语文工具性的一切特点(包括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必然会在导读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导读体系对语文课堂教学格局的影响

“导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的能力,导读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读书。会读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科学的阅读方法;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当的阅读能力。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导读的基本课题,从而通过反复的阅读训练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提高能力,后三者是掌握科学方法的必然结果。

导与读的辩证关系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导”是为“读”服务的,因此首先是学生的读的实践制约着教师“导”的方式,反过来教师导的水平又决定着学生读的质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要求教师不断变换其“导”的方式以适应之。导与读之间这种既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的关系,体现着教学过程发展的辩证规律。

导读法必然引起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格局的变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引导学生求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怎样读书的整个教学过程必然充满着训练的色彩;在课型上,自然地形成了4种最基本的课式: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导读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攻目标的,抓住了自读这个环节,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2]

三、“三主”的教学思想

(一) “三主”的提出:

钱梦龙喜欢寻找理论根据,这是他多年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的概括。在钱梦龙的自述中谈到,这个想法是1981年12月,钱梦龙应邀到浙江金华借班上课,上的是《故乡》,的时候迸发出来的。钱梦龙认为,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支配,离开了教学思想的改革而只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只能是一种“赶时髦”的“花样翻新”,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首先要改革那种过多强调教师讲深讲透,学生多读多写,很少研究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的陈旧观点,探索一条又快又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二) “三主”的具体内容

1.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史上有“三中心”说:教材中心论;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教材中心论认为,课本乃教学之本,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师生都要围绕教材转。凯洛夫的《教育学》也讲教科书是法律,证明它没有摆脱教材中心论的影响。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讲的话是金科玉律,学生必须绝对服从,理解要实行,不理解也要实行。赫尔巴特曾强调教师是绝对权威,凯洛夫也说教师的话是命令,同样反映了教师中心论影响之深。儿童中心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尾巴,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前两种主体说早在封建社会教育中就有明显的反映,从凯洛夫的《教育学》仍未能摆脱教材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来看,传统教学思想的习惯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后一种主体说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到不应有的极端,引出许多消极后果。

钱梦龙主张要把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改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钱梦龙的以“学生为主体”与“儿童中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界限在于前者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而后者主张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2.以教师为主导

钱梦龙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放松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是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钱梦龙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使学生的求知活动始终围绕主要目标进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第二、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第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给学生鼓励,督促和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第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求知不得的时候,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

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向不需要教的转化过程。在这不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量上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学生学习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以,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过程,而不在于每节课讲不讲,讲多少。

3.以训练为主线

训练主要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各项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听读说写训练。这种训练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说,它是主线。

训练为主线与教学实践中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不同:第一、题海战术中学生是被动的;训练为主线中学生是主动的。第二、题海战术重读写;训练为主线听读说写并重。

第三、题海战术可获得知识,形成某种技能,但不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发展;训练为主线则可以有效地发展智力。第四、题海战术为了应考,不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贯穿始终;而训练为主线则把这个作为基本形式。

提出以训练为主线的观点是基于两点认识:第一,语文科的工具性。掌握工具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行。第二,主体和主导也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辩证的统一。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练会的,不是教会的。

之二 魏书生

一、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

(一)语文知识树的构成部分和内容

1.语文知识树由四个部分构成: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

这是第一层次,是树干。

2.语文知识树有二十二个方面的知识:

A.基础知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标点八个方面。

B.文言文: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

C.文学常识: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四个方面。

D.阅读与写作:中心,选材,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

这是第二层次。

3.语文知识树包括大约130个知识点,如语法包括词类,词组,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

(二)语文知识树产生的现实基础

魏书生和学生总结了语文学科学习的两个特点:

1.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也能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

2.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这就说明语文学科有自己的基本结构,语文知识是有规律、有固定的结构方式。学生需要一张地图,以明方向,定目标,选最佳线路,节省时间。

(三)画语文知识树的理论依据

首先,树式模式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理论的结构模式,它同样适用于知识的分类,树式模式的优点在于用简单的线型形式把科学理论的原子模型和科学的场模式统一起来,它兼容并包许多模式的合理性,而又能避免别的模式所固有的缺点和错误,因而具有科学性。作为结构模式,它是一个有层次,有等级的系统结构图,其特点显著:树的各个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和梢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挖掉根,烂掉根,整棵树便会到下。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

树式结构的缺陷在于:分类依据和逻辑序列不完善。强调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而且还可以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这种见解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代课程论中,强调知识结构和以理论知识为主线是带有世界范围性质的命题,并呈现出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美国的布鲁纳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把自然科学方法引入课程论研究,提出了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理论,强调使学生从结构上去认识事物,通过结构来认识整体,并强调结构的迁移作用。苏联的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也制定了“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德国的根舍因的范例教学也主张既“重视学习主体的‘问题意识’,也重视把握知识的结构。” 3

二、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

(一)六步课堂教学法的内容

1.定向: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并事先告诉学生。

2.自学:学生根据重点难点学习教材,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学习较差的同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完成部分自学内容,即使是理解课文,也不要求他们的认识一次完成。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向深度和广度开拓,要保证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3.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讨论中解决,形成是先小组后全班的顺序。

4.答疑:经过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或答案有分歧意见的,可由教师解答。

5.自测:根据“定向”提出的要求,学生自己测试自己,有时也可相互出题,当场答题,当场评分,让学生知道学习成效。

6.自结: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得失,教师选各类学生中的一两个讲一讲,使全班学生得到及时反馈。

(二)六步课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信息论

六步课堂教学法基本的课堂教学步骤是不变的,即建立信息(第一步)——处理信息(第二三四步)——反馈信息(第五六步)。但总体的六步并不意味着这六步在每堂课上都是不可缺的,它有变式。形成变式的条件是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难易程度,浅近的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其他几步就不用或少用。

2.认知心理学

根据信息论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同现代认知心理学派把人的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同巴班斯基指出的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首要的是“信息交流”的观点是一致的。

三、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

1.操作方法

每学期放假前,把下学期的新教材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定一个假期自学时间表,把每天的自学任务和具体时间联系起来。每天自学30分钟,需16.5天即可完成任务。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语文课,询问自学情况,有时第二天,有时第一天,有时一周以后就进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自学这册教材的效果。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整体观念,提高学习效率。

2.操作内容:教学生写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分七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列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现代文生字和文言文生字分开。有兴趣和时间,还可把没注音不认识的字也列入表中。

第二部分:列新词表,把课文中加注解的词中需掌握的词语列成表。重点是动词,形容词,必要的名词。在教材上依次编号,以引起注意,明确学习进度。

第三部分:单元分析,统计本册教材共多少课文,讲读几篇,自读几篇。分几单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等各占几单元。明确本学期学习文体的重点。

第四部分:习题归类,统计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总数共是多少道。再将这些习题分成四种类型:字,词,句训练题多少道?语法,修辞,逻辑训练题多少道?听说训练多少道?读写训练多少道?再从中选出重点题。

第五部分:知识短文归类,本册教材,知识短文一共多少篇?其中读写听说知识短文几篇?汉语知识短文几篇?

第六部分:书后附录,写清本册教材的书后附录是什么?对学好语文有什么作用。

第七部分:列文学常识简表,按照时代顺序列出这册教材涉及的作家,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体裁,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外国作家要单列,写清他们的国籍,身份,生活年代和作品名称。

这样一份教材分析,每篇大约1500字以内,初次写大约需3小时左右。

3.理论根据

依据系统论的原理,把语文知识点当成语文学习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归类集中学习,发挥系统功能。不仅训练学生的演绎思维,而且训练其归纳思维。对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很有帮助的。

依据同化顺应的理论,皮亚杰认为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的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须有反应刺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认知结构体现的。结构具有同化和调节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总是力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客体,如不成功,主体便作出顺应,调整,创建新图式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二)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的方法

1.“四遍八步”读书法

四遍即一篇文章读四遍。八步即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A、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B、识记主要人,物,事或观点。每分钟读完1500字的速度。

第二遍,速读:完成三,四步任务:A、复述内容;B、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读完1000字的速度。

第三遍,细读:完成五、六、七步任务:A.理解字,词,句;B.圈点摘要重要部分。C.归纳中心思想。每分钟读完200字的速度。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服从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

“四遍八步”读书法,是指一般的读书方法,在语文学习中可以灵活运用。不是每篇文章都读八遍,有的浅显文章读两遍就能完成任务,如《人民的勤务员》;有的文章读了五六遍,也不能完全理解,还要再读,如《岳阳楼记》;不是每篇文章都完成八项任务,有的只记住梗概,复述大意即可,如《连升三级》;或课外阅读报刊上的大部分文章;有的除了完成八步任务外,还要完成其他任务,如《论语六则》,还要了解《论语》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此法适用用于有一定自学习惯的学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适用于大部分的文章,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文章。

为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速读,跳读的能力,较强的筛选信息的能力,增强速记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

魏书生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几种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文章:

划分记叙文的五种方法: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不同表达方式;按材料性质;按认识过程。

划分议论文层次的四种方法:三段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划分说明文层次的方法,曾经总结过十种方法,觉得过多照顾了特殊的文章,方法太多,失去了一般意义,不利于掌握,就不用了。大致可用以上两种文体的划分方法。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讲出划分层次的道理和依据,而不是抄段落大意。魏书生上公开课《怎样划分文章层次》,用一节课给十几篇文章划分了层次。

3.引导学生掌握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魏书生和他的学生开始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划分,大约有三类14种,后来觉得还是不分文体更好掌握,等运用熟练了再分得细一些。常用的六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看文章题目,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和《石油的用途》

第二种方法,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如《马说》《黄生借书说》

第三种方法,看文章的抒情和议论部分,如《听潮》

第四种方法,分析人物性格,如《第二次考试》和《老杨同志》

第五种方法,综合文章各段段意,如《死海不死》和《最后一次讲演》

第六种方法,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如《论雷峰塔的倒掉》

一般是归纳出大概意思后,再将文字整理得通顺一些,表述出来。记叙文的表述形式是:前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的记叙(描写),后一部分是中心所在:赞扬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表达了,说明了) 精神(思想,品质,制度,感情,道理)。有一节公开课《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魏书生及学生归纳了16篇没学过的课文的中心思想。

4.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写作特点的方法

魏书生从1979年开始就跟学生讨论分析一般写作特点的方法,以为可从五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分析中心。中心思想是否鲜明、集中、深刻。鲜明、集中是所有课文都有的特点,深刻则是少数文章才有的,如《变色龙》不仅揭露趋炎附势,看风使舵的奴才的丑恶灵魂,更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与反动。

第二方面,分析选材。看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新颖,详略是否得当。如《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选取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最感人、典型的事例,《谁是最可爱的人》选了三个最典型的事例,《挑花园记》开头和结尾部分略写,中间渔人的所见所闻详写,突出中心。

第三方面,分析结构。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层次和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结尾点题,《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两部分之间用两段议论过渡,自然流畅,又突出了中心。《故宫博物院》写得层次分明。

第四方面,分析表达方式。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如《变色龙》通过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筑路》通过典型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革命意志。《第二次考试》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式刻画人物。《老杨同志》通过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听潮》在记叙、描写中又有议论、抒情。

第五方面,分析语言。注意四点:从语言基本要求看,是否朴素、准确和精练。《向沙漠进军》语言准确。从修辞角度看,运用什么方法。《听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语言感情色彩是幽默讽刺,还是庄严、沉郁?是冷漠、悲凉,还是欢乐、喜悦?人物语言是否个性化。

分析写作特点,一般每篇文章找出两三个最突出之处,举具体例子,然后分析。

5.教给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根据

符合皮亚杰认知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0—2岁,是感知运算阶段;2—7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逻辑运算,开始出现依靠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知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12—15岁,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可以进行形式命题的运算,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能够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和基本规律。很清楚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状态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魏书生的以上做法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

皮亚杰还发现活动在儿童智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单纯地把客体呈现于儿童面前,让他们观察,是不可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认识不是纯粹来自主体,也不是纯粹来自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魏书生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教给方法,决不包办代替。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坚持写日记

魏书生爱写日记,到1999年,他已写了36本合计280万字的日记。他也要求学生写日记。初中三年,平均每人写完50万字,写的最多的李琦同学,32开的日记本,写满了八本,有70万字。

操作方法是,开始要求低,能写的,多写,不能的,把当天的年月日写上,只写一句话就行。今天我到盘锦实验中学读书了。第二天,可写两句话,介绍同桌。第三天三句话,介绍自己的老师。第四天四句话,介绍教室的四面墙壁。这样下去两个月,大部分同学的日记都达到500字了。

有公开的和不公开的,公开的如同作文集,定期检查,互相指导,还可互批互改。有时教师出题,有时学生出题,教师作1、2分钟的指导。

学生喜欢三类题目:自我教育、学习方法、处理人际关系。把日记当成心理需要,学生就能坚持下去。

这是好习惯的培养问题,有三个条件必须具备:第一,教师的一贯要求;第二,维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适时加以指导;第三,定期检查制度。

2.欲擒故纵: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先让学生放胆写,随随便便写,少讲要求,少批评。如开学第一篇作文《童年趣事》,只有一条要求:格式正确。

3.改写模仿:在放胆写的基础上,来一点改写、仿写。可仿专家学者的文章,如《谈智力》;将《木兰诗》改写成记叙文,将《第二次考试》陈伊铃安置灾民那段扩写成一篇文章;给《牛郎织女》再写一篇续文。一次在差班上作文课,走10多里地去扫墓,题目叫《扫烈士墓》,学生不会写,魏书生就把自己的文章慢慢念给学生听,请他们记录下来。

4.激发兴趣: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作文题目,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喜闻乐见的事,或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人,常见的物,如《除夕夜》《千山游》《我的左邻右舍》《班长二三事》《我的座右铭》等;带着写作任务去观察生活。如春天领学生到双台河去,回校后写《春到双台河》;写学生喜欢思考的问题,写学生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如《人的潜能知多少》,《人与自然》等。

5.写作形式多样:用作文本写,写日记,办班级日报,写说明书,辩论会,口头作文,都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6.专项突破:魏书生认为中学作文规范不能讲的太多,多了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与改写要求三个方面统一为一体,共提出五方面、21点要求:第一中心,有3点要求:明确,集中,正确。第二选材,有5点要求:围绕中心,真实,典型,新颖,生动。第三结构,有3点要求: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过渡自然。第四表达,有5点要求: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符合文体要求,运用适度。第五语言,有5点要求:通顺,准确,简练,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操作方法:每次作文指导一两项,一篇文章达到要求后就不再作为重点,除五种表达方式外,其余16点都可一次性突破。

7.学会批改: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体验批改的乐趣。

8.注重育人:魏书生认为,文章的神的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取决于写文章的人的人格力量。作文与育人结合,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增强认识自己内心世界和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如《我心中的天平》《我的心灵世界》《站在月球看得失》等。

(四)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1. 操作方法: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第二次批改,再提第二条要求,如此则10篇文章下来,每位学生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批语了。每方面五分,10方面50分。

批改作文在语文课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10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写《仙人掌》,平均字数才600字,可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最多竟达560字。

2. 批改作文的10条要求

第一,格式是否正确;

第二,卷面是否整洁;

第三,错别字几个;

第四,有几处病句;

第五,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以上5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3、4篇文章批改的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2、3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第六,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第七,看文章的选材;

第八,看文章的结构;

第九,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要求。

第十,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要求,由批改者酌情处理。

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关键,是研究学生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的心理。善于同学生商量,发挥其积极性。组织好、引导好,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作者:韦美日

第3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 研究价值及学习路径

“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观念,随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证明而日渐深入人心。学校教师对于教学艺术无不充满美好的憧憬,但他们又常因找不到实在的门径而困惑不已。为了帮助教师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特组织编撰了“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丛书”(共包括小学、初中、高中3卷,即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期望通过特级教师们卓越而精彩的教学艺术案例,以及专家们深刻精到的点评分析,为我们探寻教学艺术的奥妙,提供宝贵的启示。

特级教师们所创造的课堂教学艺术案例,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教学艺术思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技巧,特别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第一,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案例是真实的。这些案例都是特级教师实际做出来的,不是空口说出来的,是非常真实的存在,堪称精彩的教学艺术作品,具体体现着特级教师教学艺术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面对这些教学艺术案例,学校教师对于教学艺术的信念会更加坚定,从而确立自己的目标,将教学艺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第二,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案例是创造的。这些案例无不显现着特级教师对于教学的独特理解、精心构想、完美实施和精彩生成。课堂教学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根本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公式”。一切皆在变化中,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第三,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案例是审美的。它以蕴藏丰富的审美因素,散发着吸引人的魅力。阅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案例,给人以美感的享受,令人产生对于教师职业的幸福体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昭示了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倦怠,学生所有的厌学情绪,或许正是源于教学审美性的缺失吧。

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案例,反复验证着这样的教学艺术原理,所谓教学艺术就是在学生、学科和教师三者之间达成和谐的教学状态。这是因为,第一,教学艺术受到学生的制约,所以要注意教学艺术的学段差异。纵观小学的课堂教学艺术、初中的课堂教学艺术和高中的课堂教学艺术,总是有着明显的学段差异,这都与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及水平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特级教师们就是在课堂上陪伴学生一天天成长,共享阶段发展的快乐的。第二,教学艺术受到课程的制约,所以要注意教学艺术的学科差异。不同的学科因具体内容的性质不同,其味道也是各异的。所以,语文课的教学艺术要体现“语文味”,数学课的教学艺术要体现“数学味”,历史课的教学艺术要体现“历史味”,物理课的教学艺术要体现“物理味”……特级教师们的学科教学艺术味道,尤其值得仔细辨析品赏。第三,教学艺术受到教师的制约,所以要注意教学艺术的风格差异。教师的个性、爱好、特长等各有不同,其教学也自然会表现出独特鲜明的个人特色。所以,每位特级教师都教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成就了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实现了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

教师们深入阅读本丛书,可有效促进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追求并实践教学艺术。从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及专家们的分析点评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艺术是可学、可练、可研的,所以,教师应该致力于做教学艺术的学习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其具体实现途径有三:一是学。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修炼的源泉,博览群书、勤察敏思是教师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二是练。教学实践锻炼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修炼的根本途径,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风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是研。进行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艺术修炼的助力,教师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叙事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主要方式。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和研讨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藝术案例,明确了教学艺术追求的方向、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下足“学”“练”“研”的功夫,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精益求精,最终都可成就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Ysc04d姚20192019教师发展2019教师发展7期KT1.TIF>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作者:李如密

第4篇: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7 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3.通过三种句式的训练,规范学生语言,训练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通过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比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强,体会什么是尊严。 5.围绕杰克逊评价哈默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的人格魅力。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懂得尊严是什么,有时对尊严存在误解,容易把自尊与虚荣、面子混为一谈,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因此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以及将来人生都有着重大意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什么是尊严

2.通过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比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强,体会什么是尊严。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再读课文,问题导入设疑

一、 再读课文,问题导入设疑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尊严》这篇文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

一、两名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板书:哈默) 师: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打开找一找。 2. 指名生读

◆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谁再来读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生提出疑问) 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师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生练习说话

师小结过渡:对啊,这是哈默别说是汽车了,连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都没有,可是为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呢,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让我们带这个疑问,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活动2【讲授】体会哈默的与众不同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用波浪线划一划描写他的语句。 2.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3..生反馈,师点拨。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预测: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

师:描写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第一自然段) 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第五自然段) 师:什么是“狼吞虎咽”?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缺衣少穿,在路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小结:看来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与那些人相比,他的情况好吗?

你从哪里感受?

抓“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体会哈默此时的状况。 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的词中,我没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极度的饱受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预测:别人都是一句话也不说„„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你认为此刻的哈默他最需要什么?

出示:此时他需要——,需要——,需要——?(生练习说话) 活动3【活动】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自由的2-5自然段,并画出描写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几次对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看法与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读文,交流。

◆出示重点句: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通过品读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他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 ① 指名读,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字体会哈默的坚定。 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运用,哪个字?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指名生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语言)我没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的神态和动作了吗?

② a引导学生通过哈默的神态——“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他内心的失望。

③ b引导学生通过哈默的动作——“喉结上下动了动”感受他内心对食物的渴望。(指名表演这个动作,再请每个学生自我表演,深入体会哈默在饥饿难当之时,依然坚持要以劳动换取食物的可贵品质。)

师小结: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师板书:神态、动作)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可以说你们成了哈默的知音呐!一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哈默的感受吧! 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么样? 生说

师:尽管他可能饱受饥饿的折磨,可他依然坚持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力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板书:自尊) ③ 学生再次朗读句子。 ◆ 出示重点句五:“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师:在沃尔逊大叔与哈默的对话中,你还挺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哈默的语言,感受哈默可贵的品质。】

师:哈默没有金钱,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信,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他真是个自强不息的人!(板:自强)

师:哈默得到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回答

师:这正是哈默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已及别人对他的----------。(谁能说?) 回头看这句话: 出示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还有疑问吗?) 你觉得在这里的“富翁”只什么样的人?(预测:像哈默这样有尊严的人,有高尚品质的人) 环节四:感受杰克逊大叔的人格魅力

师:杰克逊大叔能这样评价一无所有的哈默,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师:杰克逊大叔为什么在众多的逃难者中单单留下了哈默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她,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人?杰克逊大叔的为人在文中各处都有体现,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人? 师总结: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 什么是尊严的人。

活动4【讲授】介绍哈默,升华情感

全名亚蒙?哈默,在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已经是百万富翁。81岁高龄时,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

。他与美国历届总统,比如:罗斯福、尼克松都有深交,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他不仅是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而且涉足制酒、制药等诸多产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的他,还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了一本书就是《勇敢的人——哈默传》。 提问:

1.听了老师的介绍,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一件事。 成功之处:

a、巧妙激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你们想不想成为富翁;""成为富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入手。

b、采用讲故事、辩论的方式

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讲故事,爱张扬自己的个性,辩论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师利用这点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与学习伙伴交流碰撞。在学习中享受,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在学习中增智。 活动5【作业】作业

运用本班图书、电脑网络,小组共同完成小练笔:谈"富翁"

第5篇:特级教师徐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流程:

[片段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我们先来听一段广播的信息,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苏州市经济广播电台:桃花牌收音机每台48元;英雄牌钢笔每枝2.6元;防雨书包每只20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5元;三角牌电饭锅每只124元;中华牌铅笔每枝0.2元。 师:听了这段信息,你知道什么? 生依次回答。

师问:这是一些商品信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商品价格的数据,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

48、1

24、20。

师:这些数你们知道叫什么数吗? 生:叫整数。

师:那还有一些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点。

师:这些数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

师:这些数中间带有一个点。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 生(许多人):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中间有一个点的数——小数。(板书课题)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对小数已经了解多少呢?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吧。 生1:我在亲戚开的小店里见过。 生2:我买尺的时候用到0.5元。 生3:我在超市里见过……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齐读小数。……

【评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节课的新课导入,教师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商品信息,让学生观察商品标价,说说哪些数是已经学习过的,哪些数是还没有学到过,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这样的导入给人干净利落之感。】 [片段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身边的小数。(教师拿出一把米尺)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把,用这把米尺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测量东西。

师:我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1米长的米尺图。如果用这把米尺,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先估计一下,桌面的长有1 米吗? 生:不够。

师:没有1米,可用什么来作单位? 生:用厘米,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生: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长与宽大约有多少分米,然后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和宽度。 (学生练习后反馈。)

师:课桌的宽大约是4分米,写在哪里?(指名到黑板米尺图上指一指)

长是几分米,写在哪里?(教师随学生回答在图上依次标出:1 分米、4分米、6分米。)

师:刚才用直尺帮助我们找小数,其实没有找到,只找到了整数。前段时间我们还学过了分数。如果用米作单位,你们会用分数来分别表示刚才的测量结果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对应着板书:1/10米、4/10米、6/10米。)

师:刚才我们用整数和分数来分别表示出课桌面的长与宽,其实,小数离我们已经不远啦!

【评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在新课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一方面重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为下面学习一位小数埋下了伏笔。】

师:(指着米尺图)象这儿,1分米是这么长,用分数表示是1/10米,它还是表示这么长。其实这么一个长度用小数也是可以表示的,用小数表示是0.1米。在这个小圆点前面是0,你猜猜可能会表示什么意思? 生1:可能表示10,因为1米=10分米。1分米是1/10米。 师:虽然在小数里看不到10,你就猜是10。有一定的道理。 生2:我觉得不是表示10,而是表示没有满1米,所以就用0表示。

师:对!这个小数表示的长度其实与整数、分数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照这样,4分米就可以表示成有几个0.1?

生:4个0.1就是0.4米。

师:那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0.4米 0.6米)

师: 这三个小数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分数表示的结果是一样的。现在,用小数表示你刚才测量的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呢?

生:课桌长0.6米,宽0.4米。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课桌的高度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准备怎么办? 生:先测量,再用小数表示。

师:可以先估计有没有1米高,再同桌合作测量,并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略)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书上找一找小数。(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完后校对,做对的点头表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找到了一些小数。其实,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也可以找到小数。 (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学生做完后思考: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小数跟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 生:上面都是几分之几的分数。 师:分母都是几呢? 生:分母都是10。

师:老师再说几个十分之几的分数,你能说出相应的小数吗?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进行练习。)

【评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米尺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一步步引导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找到相应的小数,并着重讲解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两个例题的教学各有侧重,从半扶半放地引导,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显示了教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风格,把静态的教材活化为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呼吸的课堂里快乐遨游。】

第6篇: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定稿]

《孔乙己》教学实录和点评

执教饶美红点评吴丹青

一、导入:由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请大家说说,通读课文后,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他是一个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同感吗?

生:他自己钱不多,买了点儿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还留给你们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书面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与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经典画面(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像跟我们同学说的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7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可笑的读书人。

生:迂腐的读书人。

生:善良的读书人。

师: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

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已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生:他喜欢与众不同。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在一起。

生: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允许他脱下。

师: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

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第四小节:“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

生: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众人都哄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对话“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

生: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都笑了。

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事?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链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可怜!

生: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一落第—迂腐一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站在酒客的角度,会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如果我们从孔乙己的角度去想想,会发现这一切对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么每一次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的冷漠。

师:孔乙己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

生: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第十小节的“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个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四次。

生:“十九个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十九个钱”似乎代表了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口答。

生: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用这种口气?

生:动物。

生: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在别人心目中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的地步!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一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_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据。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两年过去了,还欠十九个钱。

生: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

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是的,或许他被好心人收留了。

生: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到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近孔乙己,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回”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无法谋生。

生: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下,鲁迅是怎样让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

(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生:批判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请看这段文字(大屏幕呈现,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呐喊>自序》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吴丹青特级点评: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亦能感教师之品格。饶美红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体现了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材观、阅读观。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择其一二而说之。

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

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教师的个性与功力。饶老师将切口定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看客”的冷漠与残酷。这看似剑走偏锋,却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且更贴近作者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这样独特而精准的解读的价值,还在于撇去了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走出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地把孔乙己讲解成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狭隘。于是,学生们在剖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时,不仅“怒其不争”,而且“哀其不幸”,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具备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也更好地实现了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二、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但决定课堂成败的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学作品教学,切忌程式化的教条灌输,需要直指心灵的体验学习方式。课堂伊始,饶老师以“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问题,调动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为后边的深入分析作铺垫。而“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中的场景——咸亨酒店,学生似乎就站在孔乙己的身旁,看着孔乙己站着喝酒,思考着能不能帮他脱下那件长衫。当分析“谁晓得?许是死了”时,饶老师问:“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下说话人的心情。”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价值。角色体验、朗读品味、问题探究,于是学生获得了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边缘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孔乙己这—人物形象越来越明晰。

三、大气而开放的教学进程

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还带领他们进入理性的思辨境界,而且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整堂课由初识孔乙己,据其细节识人物;到从其站着饮酒之形象,解其边缘人特征;再到看客看待孔乙己,明其悲剧实质:最后到孔乙己退场时的戏剧化造型,悟其乃遭社会凉薄的苦人。简洁明晰的教学形式营造了开放大气的思维空间,文本解读内涵丰富而又逻辑清晰,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又利于生成,板块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各个环节步步为营又层层深入。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开始,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视界、作者视界、教师视界以及其他专家读者的视界交接、碰撞、交融,从而建构知识,获得智慧,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第7篇:特级教师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 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她读成“青枣”。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ì)的”,还是“似(sì)的”? 生6:是“似(shì)的”。

师:对,彩虹似(shì)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ì)。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 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 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2、

3、

4、

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语文组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进行。上

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这段诗应该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读?(抬头)

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

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8篇:特级教师徐斌课堂教学《平均数》实录

徐斌课堂教学《平均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课前准备:拿出一只你最喜欢的笔,需要用橡皮、直尺的带好,草稿本有的带好,

提问:最喜欢什么游戏?

学生交流:搭积木、斗鸡、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搭电路图……

一、玩游戏

谈话:现在分男生女生队进行套圈游戏,老师想用这样的方法统计图 左边统计男生,右边统计女生,这里有两个箭头,朝上的箭头表示套中的个数 ,一个小正方形表示套中5个。

问:朝右的箭头可能表示什么? 生:人数

请学生做裁判,比赛开始

出示统计图1,请学生观察:男生4人,为公平起见,女生队也派4人。 出示男生队套圈成绩,发现:每个男生都套中7个。 问:男生队的成绩如何(还不错)

引导:男生队成绩都是7个,他们的水平都一样,4个人的整体水平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7 出示女生套圈成绩,发现女生整体水平是6 第一轮游戏结束,男生赢

第二轮:男生:

6、

9、

7、6 女生:

10、

4、

7、5 请各位裁判判断,现在那个队赢了? 交流:男生28 女生26 板书:6+9+7+6=28 10+4+7+5=26 第二轮结束,男生赢

第三轮:男生:

7、

7、

7、7 女生

6、

6、

6、6 女生:

6、

6、

6、

6、6 问:哪一个队赢? 学生产生质疑:不好确定。

通过直观图观察发现:男生的整体水平是7,女生的整体水平是6

第三轮结束,男生赢。

决赛:男生:

7、

9、

7、6 女生:

10、

4、

7、

5、4 问:同学们看,哪一队赢? 交流:生1:男生,凭感觉来比。

生2:不好判断,女生有最高的也有最低的。

今天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板书:平均 问: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分成2分,每份都相同。板书:平均数

追问:还有谁知道平均数?什么样的数是平均数?平均数应该是处于什么位置的数?

生:处在中间位置的数

二、建构新知

1、探索平均数

问:谁能把它变平均了?

生1:把9各分两个1出来拿给2个6,这样变成了4个7。这样就平均了。 发现:7就是

6、

9、

7、6这4个数的平均数 追问:同学们是怎么得到平均数的? 指出: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生2:总个数除以总人数 指出:可以先求和再平分。 学生独立计算女生的平均成绩。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生:移,把10拿出4平均分给刘同学和沈同学。、 生:总分数除以总人数

哪种方法哪种好? 交流发现:求和平分

2、理解平均数

(1)初步交流:你觉得平均数是一种怎么样的数? 生1:中间数

生2:平均分出的数

(2)在求平均数的时候,用了两种方法:移多补少、求和平分,你觉得平均数在哪个范围之间?

交流发现:平均数在最大和最小之间。 问:什么时候用移多补少方便?求和平分方便?

三、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

练习1:看看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提问:用了什么方法? 移多补少

呈现两种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移多补少? 指出:取长补短。在数学上就是移多补少。 练习2:

小丽有这样的三条丝带,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平均数是18。 追问:用什么方法?

生:先把24其中4厘米分给粉红色,再把2厘米分给黄色。

生:把黄色中1厘米分给粉红色,在把紫色的9厘米平均分成3份,1份黄色1份粉红色,1份自己。

2、拓展练习

练习3:下面是华江果品店上星期5天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生:苹果和橘子星期一卖的少,星期五卖的多。 如果你是经理,你准备什么手段? 星期一卖的便宜点,星期五卖的贵一点。 星期一和星期五都卖的便宜点。

利用周末进货,进货要注意点什么?橘子和苹果进的货一样多吗? 交流:生:苹果多一些,感觉苹果星期一和星期五的-苹果数量多一些

用数据说话,同桌两人合作算出苹果和橘子的数据 苹果40 橘子35 也可以从平均数来看出多买哪种? 练习4:篮球比赛

平均身高是160cm,篮球队中有身高是155cm的吗? 生:有,160只是平均数

提问:现在的平均数比160要高,那进来的那个人的身高会是多少? 是高一点点吗?

四、回顾反思

1、回顾思考:什么样的数是平均数?

生:平均数比最高的数小一点,最小的数高一点。

2、终级PK赛:

周晓红如果套中多少个女生就能和男生打成平手?

5个人,每个人就是6个,如果再来6个,平均数就是6个,要和他们平手,每个人都要增加1个,6+6=12。

3、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哪里会用到平均数?

第9篇: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二、理解文意

师:(读屏幕投影的文字)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师:可以交流了吗?(得到回应)你的标题是什么?说明理由。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本文通过一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师:是呀,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标题是:小路亲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尊重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体现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一家人的和睦、互相体谅、互相关爱。 师:你抓住了小路,抓住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可见作者也是有感而发,很有意味。 生4:我的题目是:亲情。整篇文章就在写亲情,写互相关爱、体贴的亲情之美,我这个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写亲情、家庭生活、中年人的责任,亲情拟得很好,你读出了那种意味。

生5:我拟的标题是:情满小路。本文有质朴的语言、有浓浓的情意,有一家人的协作,小路上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多有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

生6:我拟的标题是:春天的步伐。文章充满了温馨,写出了家庭如春天般的温暖,而且作者也希望母亲如春天的步伐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师:你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味,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延续生命。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在小路上可以走很远很远,有延续的感觉。 师:生命是传承的,于作者而言,有很重的责任,呵护老人,善待小孩,这是生命的感受,就如作者看到新绿的铺展时想到了生命,很好。 下面来看看老师拟的标题。(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 (稍加解释了一下)

师总结:但是话说回来(读屏幕上文字)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三、朗读课文。 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 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师:(投影)

(2) 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师:(投影)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生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读得好,读出了淡淡的意味,老师提一下修改的意见,稍微的把有些地方的重音加深一些。

生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你读出了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举重若轻,意味深长。 生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啊,你进入了一种情境,是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注意:如“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 全体学生齐读。 师总结:(投影)

(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四、品味语言。 师:(读屏幕上文字)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品3:“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品4: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学生动笔。

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 同桌交流。

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生1:第5小节最后一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表现了我的儿子很活泼、天真;家庭很幸福、温馨。 师:评价的句式很整齐。

生2:第4小节最后一句: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句是作者的感慨,想到生命,是希望母亲像春天的万物一样生机盎然。

师:生命,在文章中很重要,通过景色描写的亮丽,表达作者的愉悦,对母亲身体健康的祝愿。

生3:两个“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句式整齐,优美;而且我和妻子各有所为,各为这个小家庭尽心尽力,一路上都是亲情。

师:真是蹲得坚如磐石,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今天,一蹲一背,定格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 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未听从,但“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 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生5:“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说明作者是家庭的核心,负有责任,要让全家人平静的度过每一天。

师:是啊,对中年人而言,有沉重的责任,自须背负。亲情、责任感在文中表现得很好,两个成熟的生命就要呵护下一代,善待上一代。 师总结:(投影)

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五:结束语。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人事景情,意味深长,表现人物“我”的情愫,读起来很舒服,很甜美。(投影)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 谢谢同学们的努力,下课。

上一篇:银行员工工作会议心得下一篇:药剂科质量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