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 篇1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展现青春活力、体验成长喜悦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困惑和烦恼。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技巧,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爱国情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善于交往的人、学会学习的人、热爱生活的人、遵纪守法的人、热爱祖国的人。

(二)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课堂的“平静”和“平衡”,发挥学生的个性,呼唤学生“参与”与“合作”的意识,启发学生勇于提问、质疑、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运用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并注意把问题情景化,形式活动化,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互助合作、体验探究、交流共享的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给学生发挥优势的余地;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 篇2

一、教师作为决策者——教师教学决策研究的兴起

沃尔夫森(B.J.Wolfson)和纳什(Shirlyn Nash)于1965年开始讨论教室里的决策问题,他们主要研究了一年级小学生对学生决策角色和决策行为的认识,目的是为教师理解和指导学生决策提供建议。[1]菲利普·杰克逊(Philip Jackson)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试图描述和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心理结构和过程,揭示了教师任务的复杂性,提出重视对教师思想和计划的描述,以更全面地理解课堂生活。[2]而“教师作为决策者”这一角色,是比杰斯泰德(A.Bjerstedt)于1969年最早明确提出的。他认为,教师每天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经常性的社会互动中承担决策者的角色,决策的低能或失败会影响教学的协调和有效,不仅对现在,对将来的教学都会产生负面的效果。[3]此后的谢弗尔森(R.J.Shavelson)也指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是决策,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不在于提问和讲述的能力,而在于知道何时去问一个问题的决策能力。[4]

杰克逊、比杰斯泰德和谢弗尔森将教师教学与教师思维相联系,揭示了教师行为中被人们忽视的决策方面,这些研究是有其背景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们如何思维,随着它在70年代的兴起,教学研究领域从对教师外在行为的分析转而关注可观察行为后面的思维过程。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带动了决策心理学的发展。现代决策理论的创建者,美国卡内基大学的教授赫伯特·西蒙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了人类决策的“有限理性”理论,以质疑决策研究追求绝对理性的倾向,探讨了人类决策过程的认知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决策心理学家如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开始在西蒙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描述个体的具体决策过程。[5]受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影响,教学领域对教师决策过程的思维研究就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大量关于教师思维与决策的研究成果面世。1984年“教师思维研究国际协会”(ISATT)成立。1986年克拉克(C.M.Clark)和皮特森(D.L.Peterson)对过去十年的教师思维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评述,在国际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教师教学决策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6]

二、教师临床教学决策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师临床教学决策的研究,即描述教师在从事具体教学活动时的思维活动和状态。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一)教师计划决策研究

“教师计划决策”研究针对的是教师在课堂行动之前的思维活动。主要研究了教学计划模式、教师计划基本结构和教师计划的作用等。

1. 教师计划模式研究

教师教学计划理论主要源于泰勒的“经典模式”,这一模式后来被塔巴(Taba)进一步精致化。经典计划模式是由特定的目标、选择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活动和特定的评价程序组成的“分离的目标-手段模式”。约翰·扎霍里克(Jone Zahorik)在1970年做了第一个针对教师计划的试验研究,对经典理性计划模式提出质疑。他的研究发现,提前计划小组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临场想法缺乏关注和利用,对学生的思考不敏感。相反,未提前计划小组则更多地鼓励和激发学生思考。他得出结论,源于泰勒原理的经典计划模式,会限制教师对学生的敏感程度,导致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忽视。[7]

在对传统模式质疑之后,扎霍里克提出了一个新模式,即“综合目标-手段模式”。这一模式由麦克唐纳和爱斯纳率先提出,是过程取向的非线性模式。教师首先考虑如何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是在对内容的学习活动中动态生成的,学习目标和手段相统一,专门的、先于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没有意义。扎霍里克于1975年调查了行为目标在“分离的目标-手段模式”和“综合目标-手段模式”教学计划中被使用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多维教育目标的综合考虑和教学活动流畅性的要求,使他们往往不遵循经典计划模式,大部分教师的决策种类与学生的活动相关,教师决策中首先考虑的是教学内容,其次才是行为目标等,[8]甚至很多自然主义的研究发现,教师口头陈述计划时几乎没有提及目标。

在教学计划的目标问题上,图米(Toomey)发现,与过程取向、学生中心的教师相比,内容和控制取向的教师更倾向于表达并使用具体的学习目标。迈克里奥德(Mcleod)通过刺激回忆,对17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大部分有目的的学习成果是在互动阶段得以明确的,其次是在课前计划阶段,部分在课后计划阶段。这说明,教师既关注一般的课前教学目标,也重视课中的具体教学目标,所以把教师计划过程与互动教学和课后反思分割开来进行研究是危险的。[9]

英格(R.J.Yinger)对一位小学女教师写教学计划书的思考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个循环模式,从而超越了线性计划模式。这一计划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前结构模式;二是活动开展过程的问题解决模式。前者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每一层次的计划又包括计划目标、计划信息来源、计划的形式、判断计划有效性的标准等方面。活动过程的问题解决模式是一个理论模型,由3个阶段的计划构成,即问题的发现计划(发现循环)、问题的形成及解决计划(设计循环)、问题实施中的评价和惯例化(实施循环)。发现循环是指教师根据其目标理解、知识和经验、对计划中两难问题的认识和教学能够利用的课程资源等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设计循环包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使教学计划精致化;实施循环包括计划的实施、评价和计划最终的惯例化,对计划实施的评价和计划最终的惯例化有助于下一步计划的精致化。[10]

从教师计划模式的研究看,教师发展教学计划是综合考虑教学情境、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评价、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偏向等因素的,没有固定的顺序和一致的表现。教师计划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偏差说明了教学具体情境和教师经验的积累对于教师计划的影响。

2. 教师计划的基本结构研究

教师计划按时间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Yinger,1980)。活动是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单元,某些活动的反复和固定就形成教学惯例,所以教师计划方案包含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教学惯例的应用两部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地点的选择、活动结构与顺序、持续的时间、可接受的学生行为、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与材料等;教学惯例包括活动惯例、管理惯例和执行计划惯例。教学惯例在计划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减少课堂活动的复杂性,增加教师教学的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预测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还可以作为一种记忆结构(或图式)简化和促进教师下一步的计划。[11]

“计划中教师如何考虑学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莫赖恩-德夏默指出,随着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熟悉,教师计划中对学生的注意是递减的;彼得森、马克思和克拉克的研究却发现教师口头报告计划时几乎没有提到学生。莫赖恩-德夏默对此的解释是,教师们虽然口头没有提及,但在他们教案的腹稿或意象中是包含这个方面的。[12]这说明计划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而是与前一阶段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事件相关联,计划-教学-反思之间的界限是模糊和相对的。同时,这也说明现有的研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仅仅把这种矛盾假定为“腹稿中包含”,做为一种解释尚需进一步的实证说明。

3. 教师计划的作用

课前计划与教学过程扎霍里克发现,做计划的教师不如不做计划的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敏感,但取消计划可能“会使课堂过于随意、效率低下。为了使课程有效,不管以目标和流程形式做出的教学计划有多么的模糊、笼统,那也是必要的”;[13]卡纳汉研究了教师课前计划和随后实施的活动。教师计划的质量被设定为:高质量的计划聚焦于学生个体或小组,低质量的计划着眼于学生整体。课堂教学观察的评估标准是教师的说明与解释、动机策略的使用和学生参与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计划的质量与教学质量没有统计上的重要关系;在书面计划中,教师对小组或个体的关注所占的比例与观察到的小组教学的使用之间存在很大的正相关;书面计划与后续互动教学的关系主要在于计划对教学的组织和结构而不是特定的口头行为的影响。[14]以上研究说明,教师计划的确影响学生的学习机会、教学内容的覆盖、小组教学和教学过程的重点。有效的教学细节是无法预测和预设的,计划只能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的概括和设计。

教师计划与学生成绩彼得森、马克思、克拉克在1978年的研究发现,教学计划随教师教学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当教师对教学内容越来越熟悉时,他们开始减少计划活动,根据经验选择一个令人舒适的教学策略。教师计划和教师行为在总体上具有正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计划都和教师教学行为具有一致性,但教学时间的推移与教学效果不具有正相关;在计划和学生成绩的关系上,在实施之初,对教学内容的计划与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之后呈现负相关。彼得森等人还发现,计划详尽的教师的学生比计划简略的教师的学生,其学业分数要低。[15]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应该怎样计划教学,才能发挥计划的积极作用;计划内容与计划的实施、计划与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

(二)教师课堂互动决策研究

1. 互动教学决策的基本构成

决策内容:较早对教师互动教学决策进行研究的是克拉克和乔伊斯(Clark&Joyce,1975)、马克思和彼得森(Marx&Peterson,1975)。大部分研究者都将互动决策定义为教师有意识、审慎的选择行为。在互动决策内容的划分上,马克思和彼得森划分为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教学步骤和学习者等方面。与此不同的是,马兰德(Marland)、考尔克(Colker)等人将互动决策内容分为对学生的感觉、对感觉的理解和解释、对可能发生的课堂行为的预测、对发生事件的反思。这种划分更好地反映了教师互动决策的认知过程。已有研究的共同发现是:在教师对他们互动思考的报告中,较少关注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关注较多的是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关注最多的是学生。[16]

决策频率:虽然研究方法不同,但在教师互动决策频率的研究结果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教师每分钟做出的活动决策是5~7个,这一结果与教师每2分钟就做出一次决策的研究结论一致,这说明教师课堂互动决策的密度还是很大的。但与这些主流观点相反的是,迈凯和马兰德(Mac Kay,Marland,1978)和罗伊克(Lowyck,1980)认为,教师的互动决策没有预料的那样多。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互动决策的内隐性,即教师在行动之前,已经对课堂变化和处理方案进行了判断和选择。马兰德发现,教师每节课的平均互动决策是28.3个,但只有6.8个是教师明确外显的。对此,彼得森、克拉克提出了一个教师互动决策的模式。

2. 互动决策的模式

对于彼得森、克拉克提出的教师课堂互动的决策模式,研究者在教师互动时有多少可选择的替代方案问题上存在分歧。莫赖恩和瓦兰斯(Morine&Vallance,1975)发现,教师的每个行动平均有三个替代方案;但莫赖恩(Morine,1977)研究发现,教师们的报告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两个替代方案;伍德林格(Wodlinger,1980)发现,教师在互动时仅仅考虑一个替代方案。教师替代方案的缺乏说明了彼得森和克拉克的互动决策模式并没有准确地反映教师互动决策的过程。因此,一个谢弗尔森和斯特恩(Shavelson&Stern)互动决策模式作为替代模式产生了。

谢弗尔森和斯特恩(Shavelson&Stern)的模式与彼得森(Peterson&Clark)的模式相比,其优点在于结合教师教学惯例讨论互动决策问题。这也与教师并不考虑太多替代方案的发现相一致。[17]但是,不论彼得森和克拉克(Peterson&Clark)的模式还是谢弗尔森和斯特恩(Shavelson&Stern)的模式都是除了关注学生这一“先在因素”,而对其他因素缺乏考虑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师的思想状态、适合而特定的教学策略。当教师互动决策的绝大部分只是反映他们对学生的判断,一个模式仅仅把学生因素作为教师决策的“先在因素”时,这样的决策模式就不能全面地描述教师互动决策的真正过程。在这两个模式中,不仅将学生行为作为惟一的“先在因素”,而且还假定了学生行为影响教师决策的“阀限”,只有当学生的行为被认为超出阀限时,教师才会做出互动决策。虽然这种阀限机制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这种机制是否真正起作用,并没有确切的、进一步的研究。这需要过程追踪方法去描述决策的过程,找寻影响教师互动决策的多个因素。

3. 教师计划与互动决策

克拉克和彼得森(Clark&Peterson,1976)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教师的计划起着腹稿的作用,指导着他们在互动中开展教学。这些计划在使用中具有稳定性和常规性,教师的互动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教学计划的影响。但克拉克等的后续研究发现,互动决策的复杂程度与学生成绩和态度呈负相关。以过程为重点的教师比以内容为重点的教师会更经常改变教学策略和程序,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对这一结果尚缺乏清晰和强有力的解释。互动决策通常是在教学常规被打破时做出的。当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不顺利时才会考虑更改预订方案,而教师判断教学过程顺利与否的标准是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或者继续讲授原定教学计划中的内容,或者改变教学计划。但研究发现,即使教学进行不畅,教师也很少改变课前计划的策略。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教师选择不改变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做处理。[18]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教师临床教学决策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教师思维过程的特点,使得教学研究更加丰富和完整。但现有研究需要拓展的空间也同样明显:

从研究内容看,对教师的调查往往局限于教师具体决策行为背后的思维因素,以对教师决策认知和心理的关注为主。但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行为?教师教学活动范围广而且复杂,怎样确定调查内容的有效性?这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通过描述教师行为的改变来反观教师的教学思维过程,因此其研究还带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痕迹。现有的对教师教学计划的研究虽然分析了教师计划的种类和重点,但对教师做出这些计划的原因和影响变量、教师计划与教师信念和思想的关系等都需要继续研究;决策行为学已经从有限理性发展到生态理性和社会理性,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的教师教学决策理论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研究很大程度上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常采用出声思维和刺激回忆的方法,对教师自我报告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具有太多的主观性。由于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非常复杂,教师的决策又受个体经验和知识的影响,因而用严格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存在局限,使研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认知与决策研究的深化要求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可以借鉴包括社会学、生态学、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影响教师认知的知识、成长经验和教学环境等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学决策方面,学科教学决策和教育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研究开始占据主流,同时对教师作为决策者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决策的合理性开始有所涉及,教师决策研究开始从教学决策向课程决策和教师教育转化。

参考文献

[1]B.J.Wolfson,Shirlyn Nash.Who Decides What in the Class-room?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Vol.65,No.8(May,1965),436-438.

[2]P.Jackson,Life in Classrooms.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1968.3-11.

[3]A.Bjerstedt,Critical Decisions On Video-tape:An Approach To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ers’Interaction Tendencies’.Didakometry and Sociometry,1969.54-76.

[4]R.J.Shavelson.What Is The Basic Teaching Skill?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73.14.144-151.

[5]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9.

[6]易凌峰.西方教师认知与决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0).

[7][8]C.M.Clark,R.J.Yinger.Research on Teacher Thinking.Curriculum Inquiry,Vol.7,No.4(Winter,1977),279-304.

[9][14][16][17]C.M.Clark and P.L.Peterson.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In M.Wittrock(Ed.),Third Handbook ResearchonTeaching.NewYork:Macmillan,1986.255-296.

[10][11]Robert Yinger.Routines in Teacher Planning.Theory into Practice.Vol.18,No.3,The Complex Classroom:A Re-search Focus(.Jun.,1979),163-169.

[12][18](瑞典)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卷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09,96.

[13](澳)科林·马什著.初任教师手册[M].吴刚平,何立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5.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篇3

一、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近几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尽管教师群体思想状况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大家对师德问题较为看重,即使是平时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也不愿别人在师德方面对自己有任何微词。于是,学校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形成了“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示范,以考核为手段”的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方针,建立了分管书记主抓、党委宣传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各部门每年都有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以教师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教师参与,使之在活动中受教育、获提高。为保证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和各部门的工作日程并不断规范,学校下发了8份有关师德建设工作的文件。学校每年还评选出10位师德标兵,他们的事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目前,由机关职能部门负责的13项活动内容,如青年教工基本功比赛、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新教工培训、教书育人座谈会、教工科研道德规范等已形成品牌活动,深受教师的喜爱,参与人数逐年增多。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感增强了,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心中的魅力教师增多了。从2006年开始,学校又推行师德建设活动立项,以项目管理的方式促进基层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各基层学院的积极性,激发了各基层单位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德建设工作焕然一新。

二、抓好队伍建设与阵地建设,为师德建设搭建平台

在近几年的师德建设中,学校注重抓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建设工作的有力队伍。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各院也成立了学院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和落实此项工作。除此之外,各级党组织的宣传委员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联络员负责传递信息、交流情况,形成了一支上下呼应,职责明确,战斗力强的建设队伍。为抓好队伍建设,我们定期调研和培训,定期谋划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交流,为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学校还注重抓好阵地建设,创新教育平台。一是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创建网上教育平台。针对学校教师经常应用网络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网络信息与互动平台的作用,开发网络教育功能。学校各学院、各单位都有自己的网站(页),利用网站交流沟通,是深受教师喜爱的互动形式,一些思想误区和问题,通过网上交流或正确信息的获取迎刃而解,既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又便捷实用。二是利用传统宣传阵地,不断充实学校新闻网、电视台、校报、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宣传设施的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德师风、校风校训等,使之起到思想引领、宣传教育的作用。三是把老一辈创业的实习、试验基地建成学校师德教育基地。如学校曲周实验站建站40多年培养出了两位院士,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改变国家黄淮海地区盐碱地的面貌,老一辈志存高远、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十几年如一日战斗在田间地头,攻克科学难关,为当地百姓造福的事迹使每一位到过那里的教师都深受教育和感动。现在曲周实验站已成为我校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传统教育、爱农为农教育以及科研创新精神教育的基地。

三、坚持“三项原则”保证师德建设可持续有成效

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三项原则,从而使师德建设得以有成效可持续地开展。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就是一切以教师为重,关心和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以及思想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在教学科研中多作贡献。学校一方面认真解决工资调整、住房改善、医疗改革、社区建设、治安管理、帮助困难职工等校园民生问题,做到以政策稳定人心、以情感凝聚人心;另一方面关心教师的成长和业务发展,以事业留住人心,让广大教师感到学校的重视、组织的关怀,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坚持“三结合”原则。一是与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去年的师德建设活动立项中,基层报上来的24项活动都是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相连的。由于在教学科研中渗透师德,在师德建设中促进业务工作,从而调动了广大教师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师德建设更紧密直接地服务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二是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相结合。将师德建设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活动质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活动促使党员努力成为业务骨干,自觉团结带领党外群众共同前进,推动学校发展。近几年,学校创新组织生活方式,每学期党员都进行集中组织生活,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总结等方式进行思想启迪和思想碰撞,对提高党员教师思想觉悟、解决思想问题很有实效。三是与工会活动相结合。工会是职工之家,是教师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具有广泛性、民主性和群众性的特点,能够近距离地体察和摸清教师的思想脉搏。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和爱好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由于针对性比较强,既能体现思想性,又能满足广大教职工的不同需求,参与面比较广,参与率也比较高。通过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师德建设活动,提高了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使师德建设有了更多载体。

3.坚持实效性原则。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坚持“三不做”:虚功摆架子不做、教师不欢迎不做、操作性差的不做。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以实效性为原则开展师德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如针对一些青年教师心浮气傲、眼高手低、缺乏脚踏实地钻研业务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等问题,我们通过工会牵头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各院组织了“红色1+1”社会实践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一位年轻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参加师德建设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现在我的牢骚少了、事业心强了。”

四、以“四个创新”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领导机制创新。要建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学校各级党政领导要切实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放在心上,抓实抓好,彻底改变思想工作两张皮的局面。

2.工作内容创新。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使思想工作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关心广大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帮助他们解决教学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具体工作之中,体现在人文关怀之中,根据发展需要和教师思想实际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3.工作形式创新。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谈心、开会、作报告、发红头文件的传统认识,多渠道、多载体、多手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人文关怀之中、文化艺术活动之中、教学科研之中、教师学习生活之中。特别要重视网络宣传教育手段的利用,要加大网络互动交流功能的开发,建设教师思想交流的平台,既要方便教职工表露思想、提出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收集信息、倾听意见、促进我们及时改进工作的信息渠道。

4.管理制度创新。要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定期考核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定性评价的软指标逐步成为可以定量考核的硬指标,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考核纳入对教师年度考核、职级评聘的考核体系之中,探索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 篇4

【篇一】初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一、职业道德方面

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各党保持一致。热爱教育工作,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和工作作风,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生活和学习各方面热情帮助他们,我以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日常教学中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感染和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工作中都能主动的和各位同事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同心同策完成教学工作。

二、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

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解读,并学习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文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x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不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种种检查、评价,既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又了解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技能、技巧、思维发展水平等。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在检查评价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缺陷,使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三、认真开展解读、细化课程标准的学习与交流

“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青年教师

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更快适应,更快提高,增强教研组的整体实力。

五、工作业绩

在自己的努力与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今年的工作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好评。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全面掌握教科研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方法,积极参加教科研方面的培训,对现有教材进行更大胆的整合和处理,提高细化课标的水平。

【篇二】初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回首本学年的点点滴滴、桩桩件件,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追忆以求自励。

本学年本人担任初三(2)班的政治教学任务,这是我第四次担任初三毕业班的政治教学任务,因为具有了一定经验,但不敢有任何懈怠,、、工作中仍以工作为重。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年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

一、德育方面:深知,教育育人,以德为先,热祖国,人民,坚决拥护中国x的英明领导。认真学习党的有关决议,政策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自己是一个党员,所以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各方面做教师的表率。

十七大召开后,我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结合实际撰写论文,经过区教育委员会的选拔,成为我区教育系统十七大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宣讲稿被区教育委员会副书记朱炎伟称赞为,我记得再清楚不过的是:第一天(x年年12月4日)出去,正是查出我母亲身患肺癌晚期,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了,12月21日我母亲就离我们而去,这是我做儿子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我调整好情绪,积极参加到宣讲中,到中山学校、贾市、杜市、慈云学校等作题为《做创新型教师,育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演讲,所到之处,都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我深感欣慰。

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组织全校师生、快速、有序地从教学楼撤退到外操场,一个都没有受伤。事后,我积极捐款和交纳特殊党费,还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上思想品德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责任教育、团结协作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面: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又是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深知责任重大,保持了其他教师所没有的特别的职业敏感,不敢有丝毫松懈。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研究。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紧跟中考试题节奏,把握中考脉搏。每周共三个教案,都认真撰写,力求创新,不落俗套,不求应付了事。

明知任重而道远,努力学习,多方查找资料(特别是相关的时事资料,如:循环经济、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以充实教学内容;课上锤炼语言,旁征博引,注意相关知识的结合,在重点知识上多想办法设置新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以学生为邻,以学生为伴,以学生为友。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出勤方面: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时间观念,深信:“业精于勤而荒于戏”的道理,以工作为第一大事,学习为当前之重任,严把时间关,不早退,不迟到。不管是公假还是个人的事假都事前履行好请假手续,坚决不请霸王假。全年共请了四天必须性事假。

四、教研方面:工作放在平时,积极主动完成当天的教学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和电脑知识,并积极学习钻研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参加听课(全年达到28节之多,为全校第一)、说课、评课活动,积极发言,结合本组教研课题,组织教学。

还带头撰写论文,本学年就有一篇获x区教育学会一等奖、有一篇获x区教委二等奖、一篇获x市教委二等奖一篇获x市教委三等奖、一篇在《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由x市教育委员会和x民族出版社出版,x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彭智勇主编,我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关建华任编委,全国公开发表,编号为isbn7-5367-2938-3/g。596)公开发表。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素质教育与现在的考试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各方面的素质都提高了,难道还怕考试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回首本学年,心中多了一些经历,多了一些理性。时间在慢慢流逝,我们在慢慢变老,但我并不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人满四十就老了,其实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40岁正是工作的黄金时间段,经验较为丰富,精力也比较充沛,为要人未老,心先老了?人是要发展的,成绩也好,失误也罢,只代表了过去;现实就在眼前,正视现实吧;为了明天更好,我还得不断努力。

【篇三】初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一转眼的时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无愧于“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我现将这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三、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总之这学年,我担任的三个班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争光!

【篇四】初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年,本人担任初二级六个班的政治科任。一学年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年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年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年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篇五】初中政治教师工作总结

我所任的初三政治,年年参加中考,满分为30。

x年我校两个教学班约70个学生,去了辍学的学生,最后参加中考的实有学生42人。42个学生中38人取得了满分(30分),另四名学生一名29.5分,其他三名均29分(陈昭、张利等学生)。

县教育部门每年年底都要按中考升学率、学科成绩,把各乡镇中学、各学科的任教老师排出名次(县城外乡镇30所中学在一起排名)。我们学校在全县排第五名,各学科名次分别为:物理第三名,化学第四名,数学、语文、政治、体育排名第五,外语全县排第六名(学科总分除以学生在籍数),学校几十元不等奖励了我们。学校又用“学科总分除以学生的参考数”的方法排了一下名次,我的政治学科在全县排名第二。学校又给了我几十元的奖励(奖励前五名,我是受奖者)。学校小,财政紧张,其实给不给“奖金”并不重要,关键是作为一名老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没有不前不后“随大流”,打发日子,混到退休最为重要。我多年来的中考政治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老教师无心于年轻教师争持(先、优、模几乎与我们无缘),只是证明自己“廉颇老矣,尚能用饭”罢了。

除了“教书”,我没有忘记“育人”。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一直是我最为关注和探讨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是我教育教学中时刻恪守的崇高理念。我把它看成是隐性教学目标每每加以落实和渗透。例如,早在几年前,我就曾对学生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但如果我们尽力了,确实有哪科真的没能学好,也不要自卑。我们可以务农,当一个现代农民,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从事种、养职业;我们可以掌握一门技术进入工厂做工;我们也可以在商场上大显身手,创造财富……“不求每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人人能成才”的正确思想和信念。我认为创业虽艰难,但充满机遇和挑战,令人振奋。有个学生说,老师,寒暑假,我想练练摊,行吗?我说,也未偿不可。我就把这方面的体验和经历简单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我和当老师的妻子在寒假里的每年春节前卖对联,如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今年——o8年,我和妻子在小镇上卖了十天半“对联”,净挣2770元)当然作买卖,哪怕是这小买卖,学问也不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创业教育让学生往往跃跃欲试,心怀憧憬,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择业或者说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吧。创业教育需要“案例”,我起早贪黑地抄,记,复印(别人杂志上的好文章)、剪报纸……这方面下的功夫不比仅仅传授知识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少。

我的这些努力不能立竿见影,但为学生的几年、几十年、甚至终身发展奠基,不能不说是我的一个追求。

教师思想工作总结 篇5

一 、招生工作方面:

1、注重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及家长面前(包括衣着、谈吐、言行等),尤其是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家长和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容易拉近与他们的心理和感情距离。

2、掌握学校开设专业的特点、师资配备、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有关情况。 学生家长不仅要听介绍,还要到校园去看,不仅要看环境,还要考察教学设备、实习条件等硬件设施,了解师资水平、就业状况等软件情况,尤其要对学校专业非常熟悉。在招生接待过程中,要耐心热情地讲解每一个专业情况,进而慢慢打消他们的顾虑,提高报读我校的成功率。

3、做好每天的招生登记及分析。

理想的记录便于随时查询每个生源的具体情况;作好回访和反馈记录,随时掌握生源的动态;不时进行电话跟踪,做到随时了解任何一个生源的动向。

4、熟悉自己所宣传的学生及家长。

把这些学生进行分类,哪些是核心和非核心、哪些是重点和非重点、可以分成几类、按照什么方式分类、对不同的学生类别应该分别采用什么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这些都应该认真思考、落实。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所分配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一样的。

5、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引导。

家长有的时候重视你的服务精神更甚于重视你的学校。学生家长不仅仅是想叫孩子到你那里上学,更想孩子能不能在学校学到东西,所以你的服务精神和服务态度很重要。

6、平时要多注意向电大的招生人员请教。

要成功毕竟不能单靠理论,在招生过程中,经验和能力比理论更重要。 招生过程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招生其实就是学会为人处世。招生过程就是推销学校,同时也是推销自己,因为你代表的是学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言行一致,给学生及家长信心的保证 。

二 、班主任工作方面:

1、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职校做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今天这种状况下,学生素质越来越低。已有的工作方法已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我首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职校的班主任没有捷径可走,靠得是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在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当中,我的思想非常集中,就是要把班级带好,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因为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我努力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要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展示自己。

2、具体工作

(1)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我们的学生在思想上的变化是很大的,他们很容易跟风,而且不爱学习。我根据学生的这种状态,努力解决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在职校还是能有一番作为的。我先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思想教育的根本。因为学生会做人了,他们的学习才能提高。

(2)在学习上不断的督促她们。因为,只有学生爱好学习,他们的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我平时积极配合各任课老师做好教育工作。只要碰到一些关键的考试,我要去过问,去帮助任课老师抓好复习工作。因为有了我的参与,学生对待复习也就更认真了。

(3)重视班团活动。在这一年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教育的需要。我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效的班团活动。比如,我们班开展了开展了烧烤活动、圣诞节活动、艺术传媒学院颁奖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不只有自己一个人,我们身边还有其他人。

(4) 突发事件处理。由于我们的孩子群体的特殊性,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在第一事件处理尤为重要以上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得到了学校学工处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5)家长会的开展。俗话说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对问题家长,根据这一现象,召开了学生家长会,跟与会家长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素质拓展的意义、近期的工作安排等为后续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三 、任课老师工作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2、教育教学方面: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四、行政工作方面:

1、配合学校招办做好招生报名工作,开学初资料收缴,完善工作。

2、配合学校教务处,做好学生的学籍录入工作。

3、配合学校学工处,做好新生接待、体检、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4、做好外请老师的课时统计及课时费到账后的通知工作。

5、做好退学学生的退费相关工作。

五、收费工作方面:

本学期参与多项收费工作,能做到100%完成收费任务。

六、努力目标:

虽然在这一年工作中,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

1、自己要心态方面要做一些调整。由于学生的基础实在太差,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而且效果来得很慢,这样就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我想,随着自己工作能力的提高,我的工作心态也会越来越好。要帮助一些非常困难的学生找到出路,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控制学生的流失率。由于学生的素质实在太差,后经教育无效后,劝退多名学生,日后将努力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将流失率控制在最低。

教师政治思想工作总结 篇6

我是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参加工作已历十四个春秋。自走上教育岗位以来,我十分重视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我在工作中不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学习的方式为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坚信党的领导,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

二.严守师德规范,为人师表,以身垂范。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班主任工作及化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牢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服务宗旨,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无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时时谨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注意做到为人师表,以身垂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所有这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的充分肯定。

三.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辛勤战斗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不迟到、不早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努力工作,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特别是在每年下学期,中考前的关键时间,更是超常规、超负荷的工作,一门心思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希望多出成绩,出

好成绩。

四.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多年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领悟到:身居科技竞争、知识爆炸的时代,要能把握时代导向,紧跟时代脉搏,做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知识层次的不断更新,就得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我认真学习《化学新课程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等业务书刊,把握现代教育理念,捕捉教改信息,探究符合实际的教学路子。同时走出校门到市里和周边学校参加听课研讨等教研活动,积极汲取先进教师优秀教师的好的教学经验。

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我还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第一轮、第二轮继续教,并且所有科目全部合格。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情的教学路子,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所撰写的教学设计《燃烧与灭火》,论文《谈信息时代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化学教学评价与改革》和化学说课比赛等分获省、市、区级奖项,区、镇级公开课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

通过学习、培训,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五.业务工作积极努力。

1.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在教学中认真示范、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和科学品质。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让其探索新知成为发现者、创造者,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对化学课的兴趣,寓教于乐。又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园地、社会调查,从而拓展领域,开阔视野,发展特长,培养了综合能力。

由于本人的不断积极努力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2月作为化学科优秀教师,被杜集区教育局推荐为安徽省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进入安徽省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信息库。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篇7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 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状况, 特别是思想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就大环境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 使得青年教师思想意识多元、价值观念混乱。一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对基本国情和民族历史的系统把握, 缺乏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态度和奋斗的韧性精神, 缺乏对增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认识, 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西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不少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 表现为理想淡化、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多元、奉献精神缺失, 更注重自我发展, 部分存在“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有的青年教师把自己的追求仅概括为三步曲——攻读学位、著书立说、成为本行业专家, 精力往往只集中在住房、待遇、职称上, 而政治热情不高, 服务意识不强。就青年教师自身而言, 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 在学业、技能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青年教师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 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 职业道德修养不足, 教师历史使命感和光荣感不强, 理想信念、意志作风还不够坚定。为了青年教师成为立志博学、报效国家之才, 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把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来抓。高校应从实际出发, 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 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党组织, 要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青年教师思想, 真正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把握其思想脉搏,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青年教师肩负科教兴国的重任, 伟大的事业要求他们不但要业务精湛, 还要有坚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基层党组织要以此为目标, 注重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紧和抓好, 促进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竞争中提高自己, 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二) 改进和完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年龄相近, 思想相通, 心理相容。他们不但传授学生知识, 而且在思想和人格上对青年学生也具有感召力。学生经常把自己崇拜的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可见,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 青年教师具有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关键, 重点作好以下方面工作:

1.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立身做人之本, 也是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灵魂。理想信念是否明确与坚定, 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认识社会, 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影响受教育者, 承担起为国家的伟大振兴培育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 对青年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 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武装广大青年教师。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教育与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重点解决他们的理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和信心问题, 从而使广大青年教师不断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形成开阔的视野、远大的抱负, 从根本上解决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思想认识和方向原则问题。

2.加强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其素质教育相结合。首先要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 使之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光荣感和责任感, 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增强自己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其次要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尊重劳动、忠于职守、艰苦创业、文明竞争。再次要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的科技意识和经济头脑, 当今是科技的时代, 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 只有帮助他们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意识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才能更好的发挥育人职能。第四要致力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新情况、新趋势, 提高其处理、调适和驾御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会使他们具有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 具有进取心和毅力, 从而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 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教师的成才与使用结合起来。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 把青年教师的成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着眼于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各级领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这是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 就是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识人观念。第一, 识人既要看才能, 更要看品德, 力求德才兼备, 不可重才轻德。对待德与才的关系, 应该是德比才先, 德较才重。“德”固然包含政治合格的因素, 但它更多的应是一个道德标准。青年教师最根本的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第二, 识人要看能力、看业绩, 确立“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在充分考虑“德”的前提下, 应按照能力高低、业绩大小来评价青年教师的价值和作用。第三, 识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看全面, 不能求全责备。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区别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长远和眼前。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包容青年教师的个性, 尊重他们的特点, 善待差异, 容人之短而用人之长。否则, 就无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学思想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启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岁月磨砺和历史洗礼,经久不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说明他的思想富有时代性、实践性、生命力。当今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儒学的潮流,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其思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为当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所处时代教育进行了颠覆。一方面,突破了“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平民化与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素质无论优劣,都可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化。孔子认为不能以贵族阶层禀赋素质优于贫民阶层的错误观念为由拒绝对平民实施教育。即使学习者自身素质再不济,只要乐学好学,都应该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颇为严重,优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自行到偏远、贫困地区帮扶教育,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其次,本着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公平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资质、性格、脾气、成绩好坏而施以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通过对话及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作为因材施教的首创者,十分注重观察、了解学生,能一语道破学生的优缺点,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再如,根据学生年龄、志趣、爱好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特長,从而达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效果。

反观当今教育,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体系一味重智育,轻德育。至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并对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活动;(3)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能吃下。

三、民主教学,师生互爱

在师道尊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构想并积极实践,竭力营造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他的民主教学思想源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张教师职能不在于操纵课堂,而在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代表高高在上,专断独行、固执己见,更别说平等交流、良性互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关爱、不信任、不宽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亲师”情感;(2)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过错不求全责备,而应怒而不弃;(3)转变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教学,实行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第四,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做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

四、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体现了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孔子还主张:(1)温故知新。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融通,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主张多听、多见、多问。(3)倡导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第四,倡导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老师对学生分别进行“启”“发”,深刻揭示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两种思维困境,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引导。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法的渗透,使得教育仅成为一种单纯继承知识的行为,而没能培养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讲:(1)教师应该督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2)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3)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品质,强调教学中学思并重;(4)善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修己安人,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去安抚别人、领导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自我修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孔子认为教师应秉承“君子不器”的理念,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而应该自觉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如果说“修己安人”是自觉,那么“诲人不倦”就是觉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引导,强调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这种教育理念无疑与当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因此,就教师自身而言,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学而不厌”反映在教师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则是不言其“博”,不厌其“精”。既不满足于自己已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了解到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4.

[2]王海玲.孔子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

[3]高敏.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4]郭彩霞.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启示[J].科教导刊,2009(22).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收费站管理创新下一篇:校务公开制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