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

天水地区乡村居住建筑热环境调查与优化

摘 要:為了解乡村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改善乡村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和节能性,现选取甘肃天水市街亭镇典型乡村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现有民居冬季各功能房间室内温湿度、室外温度以及日太阳辐射量进行逐时测量。根据对建筑环境参数,目标建筑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地典型民居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构造措施简陋、用能方式单一等缺陷,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仍达不到规范要求。结合当地冬季寒冷,阳光充足气候特点,考虑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从建筑空间设计、围护结构和太阳能资源利用等3方面提出建筑节能优化方案,以满足典型寒冷地区乡村民居热舒适性、经济性、节能性的指标。基于改进的建筑节能改造与优化方案,通过建筑模拟软件Ecotect建立建筑热工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手段对新方案建筑的热工性能进行模拟分析,评价各项节能设计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乡村民居热环境参数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乡村新建与改造建筑设计方案中,立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合理设置建筑空间分隔、提高围护结构防寒与保温性能以及增设附加式阳光间门厅以提高建筑被动式得热能力等措施,可有效改善寒冷地区典型乡村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关键词: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热环境测试;热环境模拟;节能优化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ing of thermal environ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ianshui region

ZHANG Qun,SHI Jia-y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three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space,enclosure structur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s,proposed energy saving optimization scheme of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indexes of typical cold area rural residential thermal comfort,energy saving and economy.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optimization program,we use Ecotect to build the building thermal model and simulat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chem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residen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parameters,our building plans are based on the climate condition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local,a reasonable set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envelope and added additional sunshine room hall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passive heat capacity to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comfort of typical rural houses in cold regions.Key words:

rural residential;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mal environment testing;therm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energy-saving opimization

0 引 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乡村经济发展迅猛,乡村民居的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现阶段中国新建与改建的乡村住宅量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但由于没有可依据的乡村建筑设计规范,没有专业的建筑设计以及节能优化方案,导致新建乡村住宅的热工性能都达不到节能的要求,许多寒冷地区的乡村民居冬季取暖耗能巨大,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指标仍旧差强人意。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各地气候相差悬殊。提升居住环境热环境舒适度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乡村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分布最广泛的形式之一,如何因地制宜的利用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冬季保证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好坏愈发关注。但乡村原有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整体水平较差,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热舒适要求。且乡村居住建筑基数庞大,经济落后,物质资源匮乏,整体推倒重建不符合现实。故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乡村室内热环境状况已展开一定研究。刘加平等对西藏高原城镇居住建筑维护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居住建筑维护结构的传湿特性[1]。李百战等人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合理的降低居住建筑的能耗[2]。何梅等针对关中农村住宅形态进行研究,发现乡村住宅合理热工分区、附加阳关间采暖,改进屋顶构造对于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品质与节能性能有重要影响[3]。周辉等从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出发,讨论了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若干技术问题,发现增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提高供热系统效率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水平的重要意义[4]。陈滨等讨论了中国寒冷地区被动居住建筑的模式,對其进行室内热环境的及能耗分析[5]。谢振宇等针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特点,综合考虑气候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不稳定性,从规划、体型、过渡空间和维护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6]。以上学者立足于典型城市住宅建筑,而寒冷地区众多乡村民居热环境指标与节能性能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文中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街亭镇乡村民居的调查,分析了天水地区乡村民居的典型住宅形态与环境参数。该地区建筑热工分区属于寒冷分区,处于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第三类地区,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全年日照小时大于2 200 h,太阳辐射年总量在5.0×106 kJ/m2以上[7-8]。通过进一步调研得知,该地区虽然冬季寒冷,但是日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十分可观。太阳光的直接辐射可作为建筑表面得热的重要来源,若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中,并提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防寒性能,优化建筑室内布局,对于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减少常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都有着重要意义。

1 乡村居民冬季热环境测试

1.1 测试对象本次测试选取甘肃省天水市街亭村一户现存土坯民居,体型系数约为0.92.平面呈L形,室内无内墙间隔。日常起居用房朝向多为南偏西30°.南墙窗墙面积比为20%,北墙与山墙均不开窗。外墙材料为土坯,厚400 mm,无保温措施,传热系数K=1.746 W/(m2·K);屋顶为双坡屋面,外斜面贴瓦,木椽直接搭于承重墙上,传热系K=2.319 W/(m2·K);地板为实心粘土砖地面,传热系数为K=1.271 W/(m2·K)[9];外门为双侧外开木门;窗户多为木窗,糊纸或塑料布,漏风透风现象严重,热量散失较严重,导致室内热环境舒适度较差[10]。

1.2 测试方案 本次乡村民居冬季热环境测试时间从2016年1月21日19∶18时至2016年1月22日19∶18时,采用24 h连续记录,每0.5时记录一次,测试过程均为晴天。测试内容包括:当地日太阳辐射量变化情况,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卧室、起居室壁面温度等。其中,室内外温湿度测点设置高度距地面1至1.5 m,室外温湿度测量器置于背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带来的温度骤变[11]。热环境温度采集点位图1所示。

1.3 测试结果

1.3.1 太阳辐射在测试过程中太阳总辐射平均强度达到293 W/m2,太阳辐射峰值为640 W/m2,峰值出现在20日13∶00时,逐时数据如图2所示。

1.3.2 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图3给出了整个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温度变化,室外温度变化最大,平均温度为-2 ℃.最低温度出现在22日08∶18时,温度约为-6 ℃;最高温度出现在21日19∶48时,温度约为0 ℃.日较温差约为6 ℃.观察主卧温度变化情况可知,主卧温度基本维持在5~8 ℃,最高温度出现在21日20∶48时,温度为8 ℃,空气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较明显。低于国家正式实施《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2]中明确规定的冬季采暖时室内温度标准值(16~24 ℃)。观察西堂屋温度变化可知,其温度维持在0~4 ℃,整体温度低于主卧与次卧。室内空气温度随室外温度有较大变化,22日在室外空气温度到达峰值时,西堂屋室内空气温度没有明显回升。经分析可知,由于西堂屋朝向东偏南30°,没有良好的太阳照射,无法取得充足的辐射热,所以整体温度较低。

图4给出了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整个测试期间室外空气湿度波动很大,最低值与最高值相差约为50%,平均相对湿度为57%.而室内相对湿度波动较小,均在20%以内,且相对湿度范围为40%~65%.这说明围护结构土坯墙具有良好的调湿功能[13]。相比西堂屋而言,次卧与主卧空气相对湿度波动较大。分析原因,南向主卧及次卧受太阳辐射影响较明显,湿度有所下降。而西堂屋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小,故相对空气湿度波动不明显。

1.3.3 内外墙表面温度变化本次测试选取主卧南墙作为测试对象,研究建筑外墙与内墙表面温度变化。根据建筑热工原理,房间内部的换热中,辐射换热是主要换热方式,占房间总换热量的60%以上,墙体壁面温度对于空气温度具有重要影响[14]。如图5所示,外墙表面温度变化较大,最高值为8.5 ℃,最低值为-1 ℃.内墙表面最高温度为6.5 ℃,最低温度为4 ℃,变化较为平稳,表明土坯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壁面温度还是过低,会对身处建筑中的人产生冷辐射[15]。

1.4 问题分析分析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测试用房围护结构材料为生土混桔梗,其热质量较大,热阻和热惰性指标也较大,通过外墙的传热得热量和热损失较小,即保温性能较好。而室内也有炉子、火炕等采暖措施,但室内空气温度还是过低。这是由于当地白天大门一直开敞的生活习惯导致室内与室外冷空气交换,损失了部分热量,可考虑在大门处设置一个缓冲空间[16]。这样既能提高房屋的气密性,又能保证居民进出方便。而构造措施简陋也是导致室内空气温度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1.2.1中所述,该建筑外墙、地面、屋顶传热系数均远超于《JGJ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7]与《JGJ 134-201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8]规定的最大限度。另外,该建筑空间设计不合理,主要使用空间室内无分隔,导致功能交叉混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此外,单一的用能方式无法满足整个建筑的采暖需要,故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对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2 乡村民居热环境节能优化在充分考虑天水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与光照充足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前经济水平,立足改善实际生活需求,对当地新建乡村民居提出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建筑节能优化方案[19-21]。

2.1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新方案丰富和完善使用功能,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分配,调整了客厅与卧室的面积比,并且增设了餐厅、卫生间、阳光间。并且充分考虑基地周边情况,平面力求完整紧凑,尽量避免因布局凹凸变化,外墙过多而产生耗热指标增大面完整,建筑空间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

2.2 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

针对室外条件合理进行居住建筑外墙节能构造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房间热环境的重要措施[22]。《GB50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规定,当地建筑处于寒冷地区,二级气候主要指标显示,冬季平均温度为-0.2 ℃,夏季温度<25 ℃,故新方案构造措施主要考虑冬季温度。做法如下:墙体:内墙15 mm抹灰,400 mm厚土坯加1.5 mm石油沥青油毡潮层,草板外保温层100,5 mm厚抗裂胶浆耐碱玻纤网格布,12 mm水泥砂浆抹灰。墙体总转热系数K=0.462 W/(m2·K).屋顶:100 mm厚钢筋混凝土屋面,上铺110 mm挤塑聚苯板,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坡度3%),最薄处30,20 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青防水卷材,25 mm地砖水泥砂浆。传热系数:K=0.347 W/(m2·K).門窗:双中空玻璃断热型材平开窗,传热系数K=1.8 W/(m2·K).门为单层实体木质门K=2.7 W/(m2·K).

2.3 结合使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建筑位于被动式太阳能供暖分区中的“可用分区”[23-24]。主要使用房间均坐北朝南,合理组织空间流线。起居室、卧室布置在南向。北向布置辅助用房,如厨房,卫生间。使背面房间形成室内“温度缓冲区”,整体建筑东西轴较长,南北轴较短[19]。利用南墙作为集热蓄热墙。在入口处增设环抱式附加眼光间,白天通过阳光直接照射收益升温,夜晚作为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可减少室内热损失。

3 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模拟与分析

3.1 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现建立Ecotect模型,通过软件动态模拟,验证新方案的热工性。模拟时间与测试时间一致,均为2016年1月22日。室内区域根据功能分为,可客厅、主卧室、次卧室及阳光间。室内人员衣着设置为1.0 clo(一般套装),室内辐射得热为60 w/m2,室内换气次数为0.5次/h[25-26]。新方案模拟简化模型如图7所示。

3.2 室内逐时温度变化特征

根据图8可知,在测试日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动较大,最高温度为1 ℃,最低温度为-9 ℃.而室内整体温度变化较稳定。其中,主卧温度维持在21 ℃至22 ℃,次卧温度为19 ℃至11 ℃.客厅温度维持在23 ℃.附加阳光间受阳光辐射影响,温度波动较大,最低温度为13 ℃,最高温度为18 ℃.整体符合《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5]标准中规定的16~24 ℃.

3.3 主要房间失热组成图9给出了新方案主要房间被动式失热组成。其中,空气渗透失热占到了主卧失热的39.4%,围护结构失热为19.9%,区域间失热为40.8%.而客厅的冷风渗透失热为48.3%,围护结构失热为51.7%.阳光间空气渗透失热为21.2%,维护结构失热为78.8%.从图9中可知,常用房间维护结构失热比例较小,并且一部分热量用于房间内部相互传热,形成良好的热交换。说明新方案保温性能较好。但冷风渗透失热还是较多,说明新方案下需进一步提高房屋密封性能。

4 结 论

1)通过合理布置南北向房间功能,划分室内不同功能的空间分隔以及控制建筑体形系数,不仅可提升空间有效利用率,提高空间使用品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损失;

2)通过模拟结果可知,提高维护结构热阻,可使室内温度得到有效提升。改造前室内平均温度约为2.3 ℃,改造后室内平均温度约为19.8 ℃,提高约18°.但同时,冷风渗透失热占到总失热的48.3%,需加强建筑密封性。特别是门窗构造,有巨大节能潜力。可通过提高气密性有效减少冷风渗透,从而实现节能;

3)分析模拟结果可知,在天水地区增设附加阳光间可使太阳能得到有效利用,白天通过阳光直接照射收益升温,夜晚作为室内外过度空间减少热损失。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提高建筑室内热舒适度既需要做好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又需要采用合适的采暖用能方式。参考文献

[1] 桑国臣,刘加平.西藏高原城镇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湿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1,32(2):175-179.

SANG Guo-chen,LIU Jia-ping.Study on moisture transfer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velope in Tibet Plateau[J].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11,32(2):175-179.[2] 王建辉,李百战,刘 猛,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9,39(11):3-6.

WANG Jian-hui,LI Bai-zhan,LIU Meng,et al.Applicability analysis on energy efficiency techniqu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s[J].Journal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rdition,2009,39(11):3-6.[3] 董洪庆.关中农村住宅形态与节能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DONG Hong-qing.Research of form and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rural house in Guanzhong area[D].Xi’a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2009.[4] 周 辉,林海燕.北方供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支撑[J].暖通空调,2007,37(9):8-13.

ZHOU Hui,LIN Hai-yan.Technology support for energy effciency retrofit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eating areas in North China[J].Journal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rdition,2007,37(9):8-13.[5] 朱佳音.寒冷地区“被动式房屋”模式研究与能耗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ZHU Jia-yin.Model stud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of “Passive House”in cold area[D].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6] 鲁慧敏.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LU Hui-min.Study on energy saving desig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cold zone[D].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2007.

[7] 楊 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YANG Liu.Bioclimatic architecture[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0.

[8] 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GB50178-93,standard of climatic regionalization for architecture[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1994.

[9] 刘加平.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LIU Jia-ping.Architectural physics[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8.

[10]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GB 50176-2016,thermal design code for civil building[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6.

[11]刘大龙,刘加平,杨 柳.以晴空指数为主要依据的太阳辐射分区[J].建筑科学,2007,23(6):9-11.

LIU Da-long,LIU Jia-ping,YANG Liu.Clearness index based solar radiation distribution[J].Building Science,2007,23(6):9-11.

[12]GB-T18883-201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GB-T18883-2016,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6.

[13]Li Q D,You R Y,Chen C,et al.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heritage Chinese rural buildings with thick rammed earth[J].Energy and Buildings,2013(62):286-293.

[14]Atsushi D.Thermal comfort of Tibetan people in indoor space[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010:83-86.

[15]刘大龙,刘加平,杨 柳,等.西北地区生态民居及室内热环境[J].工业建筑,2012,42(2):19-36.

LIU Da-long,LIU Jia-ping,YANG Liu,et al.Ecological folk house an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J].Industrial Constrution Magazine Agency,2012,42(2):19-36.

[16]刘大龙,刘加平,陈 敬,等.玉树灾后重建民居热环境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10(3);61-63.

LIU Da-long,LIU Jia-ping,CHEN Jing,et al.Research on thermal environment of dwellings in Yushu’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J].2011,10(3):61-63.[17]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JGJ26-2010,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zones[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0.

[18]JGJ 134-20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JGJ 134-2011,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10.

[19]胡冗冗,王 鹏,杨 柳,等.关中乡村民居冬季热工性能对比分析研究[C]//中国建筑协会.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422-435.HU Rong-rong,WANG Peng,YANG Liu,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rural houses in Guanzhong area in winter[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2010.

[20]高翔翔,胡冗冗,刘加平,等.北方炕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J].建筑科学,2010,26(2):37-40.GAO Xiang-xiang,HU Rong-rong,LIU Jia-ping,et al.Research on winte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countyard house with Chinese Kang in north China[J].Building Science,2010,26(2):37-40.

[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一种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的节能性能评价方法[P].中国:CN201010568064.3,2011-12-01.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passive solar heating building[P].China:CN201010568064.3,2011-12-01.

[22]朱轶韵,张 群,刘加平,等.西北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外墙构造热稳定性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1,27(1):46-50.ZHU Yi-yun,ZHANG Qun,LIU Jia-ping,et al.Research on therma:stability of configur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saving exterior wall in northwestern areas[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27(1):46-50.

[23]王倩倩,何 泉,杨 柳.康定地区附加阳光间式住宅冬季热环境测试[J].建筑节能,2015,43(9):89-92.

WANG Qian-qian,HE Quan,YANG Liu.Thermal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for the sunspaces-attaching passive house in Kangding area in winter[J].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2015,43(9):89-92.

[24]张 群,朱轶韵,刘加平,等.西北乡村民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实践与实测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26(4):477-481.

ZHANG Qun,ZHU Yi-yun,LIU Jia-ping,et al.Practice and real testing analysis of rural house passive solar design in northwest China[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26(4):477-481.

[25]云 朋.ECOTECT建筑环境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YUN Peng.An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design course on ECOTECT[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7.

[26]Autodesk,Inc.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绿色建筑分析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Autodesk,Inc.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bout 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M].Beijing: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2011.

作者:张群 石嘉怡

第2篇:湘潭市居住建筑热环境及能耗现状调查及分析

摘 要:为了了解湘潭市的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实现我国2006年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本文针对湘潭市居住建筑能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是我国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地区,随着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区域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正在急剧增长,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全面地认识该地区热环境及能耗的情况,为改善这一地区的热环境和能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湘潭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现状;实地调查

文献标识码:B

1 调研的背景及意义

夏热冬冷地区是我国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这一区域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正在急剧增长,而且随着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能耗还将会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环境潮湿,该地区建筑对通风的要求很高,一般窗户面积较大,所以通风能耗大;第二这个地区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建筑需要机械制冷和采暖的时间很长,总共约半年左右,制冷采暖的能耗较大。由于存在这些增大能耗的因素,在达到相应的热舒适情况下,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比其他地区更高。

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特征十分典型的寒暑过渡带,即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潮湿寒冷。过去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该地区的一般居住建筑没有采暖空调设施,多年来片面追求降低造价,致使围护结构普遍偏薄,门窗缝隙过大,保温隔热性能普遍较差,造成室内热环境极差。湖南省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现状为:住宅建筑绝大部分为砖混结构建筑体系,240mm实心粘土砖外墙、架空隔热通风屋面、单层玻璃钢窗的传热系数分別为2.0,1.7,6.4W/(m2.K),屋顶不设保温层。所以房屋的隔热保温性能很差,冬季室内阴冷,气温只有4-5℃,远低于卫生标准的下限(16℃):夏季室内外几乎同温,远高于夏季室内舒适温度标准的上限(28℃)。近年来,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而这两种墙体保温隔热性能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降低,其传热系数分别为2.6和3.2W/(m2.K)以上,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居民普遍自行安装釆暖空调设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该地区需要空调制冷和采暖的时间又较长,致使该地区建筑冬、夏季空调能耗急剧上升,在达到应该达到的热舒适的情况下,其单位面积能耗比寒冷地区还高,能源浪费严重:加上该地区空调制冷和采暖所用的主要是电能,致使湖南地区在用电高峰期出现严重的电力紧缺,不得不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因此,湖南省建设厅2004年开始全面推行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并于2004年11月1日起强制实施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力争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节约能耗不小于50%。针对湖南地区的特点,居住建筑可以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优化建筑招体规划设计等措施来实现本地区的节能目标。本次调研也是基于如何实现国家建筑节能50%的要求而进行的。

湖南省由于地理、经济及人文等原因,湖南住宅建筑又有其独特性,目前对湖南地区住宅建筑的能耗的调研工作开展的较少,作者于2007年对湖南省湘潭市民用住宅建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了10个小区的建筑,共88栋房屋和989户居民,调查对象都是已建成的住宅建筑,建成时间为2000年以前,同时对样本进行选择时注意了建筑物所在地区分布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对了解湖南地区的建筑能耗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调研的方式和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能耗调查的三种调查方式。其中实地走访主要了解建筑物的建设地点、时间;总建筑面积、每户建筑面积;结构形式、朝向、层数、层高、窗墙比;围护结构(墙体、门窗、局面材料及构造,遮阳措施等);外装修材料及颜色。而能耗调查主要了解建筑的空调安装率;夏季制冷方式、空调能耗量:冬季采暖方式、采暖能耗量;用能设备及能耗等。其中能耗量主要是调查各家各户夏季和冬季的耗电量。问卷调查主要是提出一些有关能耗的问题让住户回答。

由于现在大部分小区均采用了IC智能卡,很难了解当前居民的年耗电量,因此,有些数据来自几年以前的手抄电表、水表数据,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空调及各种电暖炉的广泛使用,耗电量一定比目前的数据还会增加很多。

本次调研的10个小区分别是:下摄司解放村、东园村、神仙塘、友谊广场的荷花村、芙蓉路的三湘名苑、三湘鑫苑、城建学院的新湖校区及城建学院的高新校区、三大桥附近的新景家园、老城区的百姓家园。这些小区分布于湘潭市的各个不同城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小区的建筑朝向主要为南北或南北偏东、偏西,外墙的材料以粉刷和贴面类为主,外墙的颜色也主要以浅色为主。窗户主要采用的是铝合金或塑钢做骨架的单层玻璃窗,且窗洞面积较大。通过现场调研发现,目前采用太阳能热水的居民主要是顶层居民为主。屋顶采用遮阳或绿化遮阳的建筑不到10%,这些建筑主要还是倚赖于原有建筑屋顶构造的保温隔热措施,如:架空隔热和铺设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措施为主。

由于高层建筑在湘潭市近几年才兴建起来,水电费的收缴主要采用的IC智能卡,所以无法计算水、电能耗,因此本次的调研的水电表数据主要来自于2002~2003年的多层建筑中,其中还包括个别的2007年的多层住宅和小部分别墅及复式楼的耗电数据。

3 调查结果分析与比较

本次调查,共实地调查了10个居民小区88栋房屋和989户居民。但由于有一些小区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了智能卡收取电费的形式,所以年耗电量、耗水量的计算无法进行。因此我们主要收集了2002年和2003年的有关小区电费记账本,他们分别是解放村、神仙塘、东园村、三湘名苑、三湘鑫苑、新湖校区住宅、高新校区住宅共计538户,48栋房屋,外加8栋别墅及3栋12户复式楼。以下是对本次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3.1 2002年与2003年住户平均年耗电量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分别收集了6栋共计216户居民用电和用水的数据,对其在2002年和2003年的用电量进行了比较。调查中发现在2002年中该居民的全年平均耗电量为14.255度/m2,其中夏季耗电量为4.78度/m2,冬季耗电量为3.42度/m2;而在

2003年同样的居民全年平均耗电量为15.865度/m2,其中夏季耗电量为5.72度/m2,冬季耗电量为4.325度/m2。与上一年相比全年平均耗电量增长了11.29%。其中夏季比上一年增长了19.67%,冬季比上一年增长了26.46%。同时我们还调查了上述住户2002年的耗水量为8.68t/户,在2003年的全年耗水量为9.38t/户,比上一年略有增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中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的年耗电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夏季和冬季,且冬季的增长速度比夏季增长的速度还要快。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夏季采用空调制冷的耗电量增长趋势相对比较稳定,而冬季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采用空调和电暖炉取暖,取代以往采用烧煤或烧炭的居民增加的比例更多,这样就造成了冬季用电量的剧增。

3.2 一楼、顶层住户、中间楼层、东西两侧住户用电量的比较

在调查中我们收集了48栋房屋,共计538户居民的用电量数据。特别分析了2003年中,底层住户、顶层住户、中间楼层住户的用电量及房屋东西两侧住户用电量的情况。其中顶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27.91度/m2,中间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17.04度/m2,而底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12.66度/m2。同时东、西两侧及中间单元的住户耗电量分别为:东头为10.99度/m2;西头为15.65度/m2:中间单元喂为14.2度/m2。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顶层住户耗电量与底层住户相比多了120.46%:西头住户耗电量与东头住户相比又多了42.4%。如图3、图4所示。

由图中可知,底层与楼层居民的用电量相对比较均衡,只有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略有升高,而顶层居民在夏季和冬季用电量的幅度升高的较快。因此我们得出,湘潭建筑的节能措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对于顶层住户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还是相当恶劣的,其热量损失对于整个住宅的能耗有着极大的影响。

2007年中(21栋房屋及98户居民)全年平均耗电量为17.30度/m2,其中:别墅(8户)全年平均耗电量为15.79度/m2,且夏季为5.9度/m2,冬季为4.84度/m2;复式楼(12户)全年平均耗电量为13.21度/m2,且夏季为5.61度/m2(夏),冬季为4.68度2m2。由于调查的面不够广泛,因此,还不能下结论。如图5所示。

3.3 问卷的分析

本次调查的问卷调查共计1225份。调查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则的注意:

3.3.1 关于室内的舒适感和满意程度的问题中有80%的人对夏天室内温度的总体感觉认为热和比较热:而有54.8%的人对冬天室内温度的总体感觉认为冷和比较冷。这是夏热冬冷地区性气候的特征。

3.3.2 关于室内热环境因素中有78.1%的家庭有塑料和金属遮阳设施;有93.6%的家庭采用了普通布窗帘或厚绒布窗帘进行遮阳:同时有90.4%的人感觉冬天关闭门窗后从门窗的缝隙透进来的凉风。这充分说明,该地区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做的远远不够。

3.3.3 有67.7%家庭用电取暖器取暖,还有19.4%家庭开空调和采用电取暖器取暖;另外有16.1%的家庭生煤炉子或者烧木炭;而在夏天通常有74%的家庭开空调,同时有100%的家庭开电风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这些问卷调查充分说明了我们湖南居民的居住环境还是非常恶劣的。绝大部分的家庭在夏季和冬季的耗电量巨大。建筑节能措施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节能标准的要求。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改革当前的建筑节能措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者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首当其中的大事。

4 结论

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球的大趋势。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地球变暖趋势。建筑节能是功在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大事。

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的能源消耗中,住宅的消耗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屋顶作为住宅外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热量得失对于整个住宅的能耗有着极大的影响。据此次调研结果表明:顶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27.91度/m2,中间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17.04度/m2,而底层住户全年耗电量为12.66度/m2。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顶层住户耗电量与底层住户相比多了120.46%:屋顶是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宅最上层覆盖的外围护结构,其基本功能是抵御自然界的不利因素,使下部空间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住宅屋顶直接和外界的自然环境发生对话,最容易受到诸如风霜雨雪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这一特点使其已成为可能对住宅能耗产生影响的关键部位。因此,研究居住建筑屋顶节能构造,探讨屋顶节能方法、策略,对于住宅能源的节约无疑是有帮助的,也必然将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源的消耗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作者选择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屋顶节能构造方法研究的原因。

总之,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湖南地区建筑节能工作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为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季 敏 刘宏成

第3篇:乡村居住环境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X月X日至X月X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带领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X、X、X、X等县区,采取实地察看、现场交流、调查问卷、座谈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来打,坚持以创建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五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合力推进。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形成全市一盘棋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多次召开市县乡三级动员会和现场观摩推进会。二是在市农业农村局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在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设立基础设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规划五个专项推进办公室,建立了月督查、季排名、年度考核,以及部门包县指导、行业垂直指导、信息调度、明察暗访等多项工作制度。三是克服财政困难,强化资金保障。X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X亿元(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X亿元,“厕所革命”资金X亿元),中央、省级和市级投入分别达到X亿元、X亿元、X亿元。各县(市、区)也通过项目整合和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乡镇、村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广泛动员企业参与、农民出资和投工投劳,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出资投劳占比达X%以上。

(二)规划统领分类施策,集中整治打造样板。一是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体系,编制《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导则》《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总体纲要》《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示范村规划》,为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遵循。二是完成X个行政村村庄分类,确定集聚提升类村X个、城郊融合类村X个、特色保护类村X个、搬迁撤并类村X个。三是以“八清一改”为重点,接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X%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以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为重点,统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巷道硬化工程,刚性治标,系统治本,建设重点达标村X个,示范样板村X个。全市涌现出X区赵家岸村、X县黄连河村、X县苜渠村、吴起县南沟村、X区西营村等一大批文化旅游型、产业带动型、自然山水型示范村,累计建设绿色家园村庄X个村,其中X个村庄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X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一是全市X个建制村硬化路通畅率达到X%,X区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累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X处,受益人口X万人,集中式供水工程消毒设备安装率达到X%以上,分散工程消毒措施X%,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X%自然村通动力电,用户供电可靠率达X%。村庄林木绿化率X%。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二是以资源化利用促回收,以回收促收集,以收集促分类,累计建成县级垃圾处理设施X个,镇级垃圾处理站X个、中转站X个,配备村庄保洁员X人,设立村级垃圾兑换点X处,X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占行政村总数的X%。X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站建成投产,X区被列入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三是对全市农村X万常住户厕所现状、改厕意愿、改厕计划分类造册登记,逐户建立档案。累计改建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区、X县、X和子长市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厕所革命”示范县和重点县。四是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X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X个,污水治理村和有效管控村庄分别达到X个和X个,占比分别达到X%和X%。X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五是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量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X%。X县琦泉生物质发电厂和金亿来废弃地膜、反光膜加工厂建成投产,年加工处理果树废弃枝条、废弃地膜、反光膜万吨以上。

(四)建管举措行之有效,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探索务实整治方法,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充分发挥示范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上示范向面上展开,涌现出X县X等一批示范带。X区北过境沿线整治为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难题提供了经验。X、X探索形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五统一户厕新建模式和沼气池改建模式。X镇示范推广单户、联户污水处理模式。X区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在茶坊等村示范推广生活垃圾堆沤有机肥技术。X、X等县将村容村貌提升与古村落保护开发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产品、贫困村变旅游村,实现环境改善与产业增收双赢。X县引入X公司,在X个乡镇探索农村厕所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甘泉县将“门前四包两禁止”制度向农村延伸推广,落实属地乡镇、村组队干、农户三级管护责任。在全市范围内借鉴推广吴起县周湾镇小口则村按月收取卫生保洁费用、X县交口河镇“十户一长”“巷道长”网格化卫生管护、X区沿河湾镇“三长合一”(村长、路长、河长)等有效做法,管护及运行长效机制正在建立。

二、存在问题

(一)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滞后。还有X个行政村未制定村庄规划,一些村规划前瞻性不够,未能将环境整治与传统村落保护、农耕文化传承、主导产业配置有机结合,少数地方存在大拆大建现象。尤其是村庄绿化美化方面,没有完全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有的地方简单照搬城市模式,乡村特色不明显。

(二)整治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一些县(市、区)对整治工作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把精力用在打造少量“样板”上,城乡结合部、三产集聚村、偏远拐沟村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整治统筹联动不紧密,部分村庄街道、巷道公共环境较好,但农户院落、公路边沟、果园及设施大棚周边生产环境整治措施还不到位。

(三)村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许多农村外出进城人员较多,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导致垃圾、污水、厕所等基础设施民用民管的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利用率低、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一些县区简单推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机制,对一些相对偏远、人口少的村组来讲,存在不切合实际、劳民伤财、不可持续的问题。

(四)整治资金投入短缺。财政投资仍然是主要资金来源,但受财力制约,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难以保证,奖补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公路养护、环境卫生保洁等长期性刚性投入缺乏制度性保障。中省专项资金争取力度不够,且主要分布在各行业部门,整合难度较大,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资金管理使用的精细化、科学化、绩效化水平还需提高。

(五)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突击性、运动性特点比较明显,巩固提升的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环境卫生反弹现象时有发生。样板村、重点村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面上总结推广不够。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靠要思想严重,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X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村庄发展有目标、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多规合一”,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重点对村庄人口总量、设施布局、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生态保护、村集体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通过整治达到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便利、田园风光优美、生活富裕和谐的目标。

(二)坚持加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需要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中省资金、项目争跑力度,研究完善本级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措施。继续坚持涉农资金整合捆绑、统筹使用,用足用活现有强农惠农政策,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优化财政供给结构,进一步加大奖补力度。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建立市县财政+社会资金+群众自筹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拓宽投入方式,多渠道破解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制约瓶颈。

(三)坚持标本兼治。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净化人居环境。坚持整治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大拆大建、不重复建设。村庄绿化美化要以当地树种、乡土特色、自然风貌为主,不求园林化,但求生态化。要深入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变化趋势,充分兼顾脱贫攻坚、产业开发、移民搬迁、生态建设等因素,合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坚决防止造成资金投入偏差和浪费。要把产业开发作为重要依托,持续做大特色产业、做强集体经济,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经济保障和人力支撑,实现人居环境靠农民整治、优美人居环境让农民享受。

(四)坚持示范带动。借鉴X区佛道坪村、赵家岸村,X区南沟村,X县黄连河村等典型模式,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特色,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型、产业带动型、自然山水型的典型样板,做到“县县有品牌、乡乡有样板、村村有特色”。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加快示范辐射带动,坚持由点到线、由线向面、全域推进,努力实现“点上精致、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整治目标。

(五)坚持常态治理。通过完善政策、建立制度,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保障机制。夯实各级领导和乡村干部责任,强化督查考核、表彰问责,建立督查督导机制。推行门前“三包”和网格化管理,配套村规民约,建立村庄保洁机制。推广垃圾兑换银行,探索源头减量,形成切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明晰污水处理设施产权、使用权、维护权,形成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常态化运维机制。

(六)坚持合力推进。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五个专班及其成员单位的协同作用,及时召开各类现场推进会议,总结推广基层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融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先进典型、工作成效等方面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加强农民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切实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共受益的目标。

第4篇:人口环境居住调查

今天,我对我所居住的附近一些地方进行了一次调查。首先是对农村人口的调查。现在的农村老龄人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特点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生活有了明显提高和改善,绝大多数老年人同广大青年一样,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绝大多数老年人老有所养有保障。有子女的老人,其生活水平与子女的生活水平基本相当。有些生活富足的子女争着养老,使老年人过着幸福生活。因各种原因导致特殊困难的老人,也得到了政府的救助。

收入调查。总体上收入呈现上升。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家庭从事非农经营收入:这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主要包括在家庭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

二、第三产业收入。这是在人们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繁荣经济的重要内容。外出务工收入,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医疗调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提高,但是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有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由于这里物质条件落后,因此,我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中心,导致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低,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

交通调查。在调查中,大部分主干道已经是柏油马路,泥泞的土路基本上消失。近些年,随着大型机械的行进,公路也在被破坏这。

总之,这里的居住环境逐年改善。

第5篇:关于居民居住区环境调查报告

陆良县大莫古镇大莫古小学四年级李文艳指导老师:郭琼美

我家门前有一条水泥筑成的乡村大道,以前,它很平滑。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频繁的开采,它却变得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随时覆盖着灰尘。每尖大汽车经过时,路面上的灰尘便被掀起,空中满是飞扬的灰尘,这些灰尘慢慢飘落下来,再加上汽车排放出的废气,使得路两旁田野里的庄稼叶片都沾满了厚厚的灰尘,使庄稼不能健康生长。

分析

近几年里,陆良水泥厂在开采我们村东南边的一座大石山,他们用大卡车将山上碾小的石子拉到水泥场去造水泥。这些运石子的大车正好要经过我家门前的大路。大车司机们为了多挣一些钱,都是把车装得满满的,严重超载。即把一处处道路压陷了,又会掉一些小石子在路上,来来往往的车从小石子上碾过,日来日久!小石子变被碾成了一些石粉。大车司机感觉路凹陷难走时,便拉来一些小石子填在坑坑里,一段时间后,这些小石子也会被车辆碾成灰尘。飘扬在空中。雨天里,它们便成泥浆,四处飞溅。

结论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我家门前这条乡村道路变得这样糟糕,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原本,乡村道路建设部门把路修得好好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却这样破坏了它,真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啊!

建议

乡村道路建设部门应严禁大汽车超载在此路上通行。大车司机们在考虑自己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应该多为生长在路边的庄稼和居住户着想着想,尽量别超载。我希望科学家们尽快发明出没有噪音、不会排放废气,开过的时候不会扬起灰尘的汽车。我还希望开大汽车的司机,不要把车的火力加大,加大了,会排放出更多的废气,使人们呼吸了废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第6篇:蜜蜂适宜居住的环境小结

湿度对于蜜蜂的影响

蜜蜂想要生存。一定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到了冬天,不仅仅是温度影响着蜜蜂的生存,连湿度也是重要因素。

1 蜜蜂在冬季是靠打开巢脾中的蜜房盖,让蜂蜜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饲料蜜适当稀释后来解渴的。越冬期最适宜的空间相对湿度是75%一80%。如果室内空气干燥,蜂体的水分蒸发加快,蜂蜜的浓度高,水分不足,蜜蜂就感到口渴。当空气过分干燥时,甚至会促使巢内的贮蜜失水结晶,以致蜜蜂无法取食,从而招致越冬失败。因此,在冬季十分干燥的地区,必须经常给巢内供水。夜晚在室内给蜂群过箱,或在低温下移虫育王,都必须一边加温,一边烧开水提高空气湿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篇摘自三九蜂疗网 2

据测定,育虫箱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5%一45%,最适于蜂子的发育。但是湿度短时间的升降,对蜂子的影响不大。

第7篇:关于居住环境的投诉信

关于进士学校后面居住区“脏”的投诉信

县城市管理局:

我们是居住于进士学校后面的居住区和县城城北商贸街的居民,都属于县城文水居委会管辖,现已入住居民几百户,口人几千人。我们居住区的环境非常恶劣,恳请贵单位领导深入我们居住区,查实情、察民意,真正了解我们居民的苦衷和无奈,为我们排忧解难,解决困扰居民的环境现状:一是解决居住区卫生环境“脏”的问题。居民区建成以来,居民区内从建房时遗留的建筑残渣一直没有得到清理外,居民入住后的生活垃圾也得不到及时的清扫,小区内垃圾小山到处可见,有的是放在路中间,有的是放在“十”字路口,这不仅有损我县市容市貌,更有害居民身体健康,极易引发各种疾病。二是解决居住区夜行照明“灯”的问题。目前,吉水县城决大多数的大街小巷都安装了路灯或夜行照明灯,唯有我们居住区,至今没有安装一盏公共夜行照明灯,正因如此,在没有光“照”的傍晚和夜里,路边暂时停放的电动车、自行车经常出现被盗的现象,“曾出现过不到40分钟的吃晚饭时间被盗3辆电动车电瓶事件”,可真为“偷盗者猖獗,居民自危呀”。这些事实,与我们县创省级卫生县城,构建和谐、平安吉水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

造成“脏”的原因:一是管事的“不管事”。我们的居住区均属文水居委会管辖,按照区域划分,我们的环境卫生

和一些必备的公共基础设施,居委会有义务有责任为我们提供方便,我们每年都是按标准全额上交卫生清洁费,为什么我们居住的卫生环境得不到基本保障?为什么居委会对垃圾处理、卫生环境整治不管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负责这片小区的清洁工极不负责任,经常造成清洁工与清洁工之间、清洁工与居民之间的争吵,极易造成由一般的争吵矛盾转化为冲突事件,造成社会动荡。三是整个这片小区内不仅找不到一个垃圾投放点和垃圾桶,导致区内居民有垃圾却无处投放。造成偷盗者猖獗的原因:除治安工作没有做好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夜行照明灯的原因,正因为没灯,到处一片漆黑,为偷盗者藏身、行盗提供有利条件。

希望贵单位领导真正深入到我们这片小区,瞧瞧、看看我们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春节即将来临,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是我县市容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每个吉水人喜迎春节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居民的身心需要。真诚希望贵单位在春节前,为我们居住区解决垃圾投放点、垃圾清扫、照明灯安装问题,为感!为此,我们也结合居住区实际情况,通过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几个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仅供贵单位参考借鉴:一是适度设立垃圾投放点或垃圾桶。在每条路的两边或按距离段设放垃圾投放点或垃圾桶,规范垃圾定点投放,这也方便和减轻了清洁工工作。二是做好清洁工的思想教育,提高清洁工之间的团结意识,形

成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居住区环境。明确清洁工负责清扫的区域,特别是负责清扫区域之间的交叉界线处,应明确做出分工,责任到人。杜绝出现在互相之间的区域,你倒到我处,我推到你处,导致垃圾最终没有得到清扫,还在居住区的路上。“曾出现过居民自己出钱雇车清除运走路中间堆积近2吨的垃圾,清洁工却把另一处的垃圾倒到这个路中间”现象。三是建议制定有关制定,让制定管人管事。如实行卫生环境举报电话,对清洁工未清扫自己负责区域内垃圾的,对出现清洁工之间、清洁工与居民之间发现争吵的,居民有权拔打举报电话,每举报一次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等等措施。四是适度设立照明灯。在路边设立照明灯,这既有方便居民夜行,也有慑贼防盗效力,提高居民安全指数。

居民区的居民签字:

2011年元月12日

第8篇:景观生态设计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人类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无度的索取,无休止的排放,使地球不断沙化、荒化„„尤其是现代化工业所带来的噪音、排碳、废弃物、光辐射等引发的大气、水质的污染、气温升高给人类的居住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们呼唤绿色,呼唤有山有水的居住环境,渴望重建失去的绿色家园。为此,一些景观设计师以生态原则为指导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向人们展示周围环境中种种生态现象、生态作用以及生态关系,唤起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主义景观应运而生,生态主义景观设计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已成为改变现代居住小区环境的重要性。

3.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素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居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生态小区追求不只是环境美丽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视线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减排、节地、节水、无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治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4.景观生态设计概念

景观生态设计其真正内涵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的景观。不同于单纯的以视觉享受或满足功能需求为目的的景观设计,而是将景观提升到一个保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整个人类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的高度,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和谐自然空间。

4.1景观生态设计应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需要。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环境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诸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

4.2景观生态设计应尊重自然原生态变化规律。

- 1就是说,景观设计中要将小区的两点发挥极致,最大限度地强化设计主题,使整个环境设计个性鲜明,深入人心,细节设计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精心考虑环境协调性与参与性,有机、合理地将各个功能融入进来,以此提高小区的参与性与娱乐性,倡导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优质生活环境。设计方案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场地当今现有的各种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进而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1)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历史文脉、场所精神、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社区。(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6.景观生态设计的设计手法

6.1规划设计合理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居住环境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要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注意结合以下几方面:(1)注重人文环境。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区规划也应该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因地制宜,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等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中原有的绿地、树木、山坡、河流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3)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居住小区的空间划分按其功能要求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将这四级空间的布置综合考虑、合理安排。(4)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需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尽可能为小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6.2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建筑节能是节能中的关键,应该列为我国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针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现状,建议选用双层玻璃、隔热性能好并增加保温层的墙体材料以及利用地源热泵等技术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 3料、新技术,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住宅小区。

6.3.1.6坚持“绿色环保生态社区”的理念

以绿地、自然、阳光的人居环境为主题,对小区的中心绿地各组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达到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提升小区环境品质的目的。绿色植物具有光和作用,因此在做生态社区设计的时候多种些植物,使社区的植物在白天的光和作用下释放的氧气量大于社区居民所需要的氧气量。同时还要设计一些能呼吸有害气体的植物,这样在满足社区居民丰富氧气的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其净化空气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小区的空气质量。

6.3.2道路绿化

整个小区的道路构架明晰,入户道与建筑走向一致,道路绿化一是满足小区内步行、遮蔽、防风防尘的需要。二是进一步突出整体道路骨架,强调建筑流线。道路既分割了空间也组织了空间。道路是小区使用频率之最,因而道路绿化要考虑景观的持续性,采用四季常绿乔灌木。

6.3.3公共绿化

整个小区公共绿化分布在各组团中心景点上,绿化植物设计结合地形,以几何形修剪、不同色彩植物有规律的间种、强化植物的层次高低错落。

6.3.4分区绿化

整体以简洁统一的手法为主,同时赋予各个分区绿化空间一定的主题,使绿化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7.小结

随着绿色环保生态景观设计的兴起,人们已愈来愈关心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关注房屋的景观设计。他们希望小区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有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而空气,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作为景观设计者们,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从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转为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核心,以人类与生物圈和非生物圈的相互依赖、相互滋润为出发点,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肩负起重任,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带着自己的热情、激情、深情,凭借得到的灵感和激发灵感的视角,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机勃勃的环境,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祥和、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景观设计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的更加绚丽多彩。

- 5 -

上一篇:新闻评论写作例子下一篇:人力资源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