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例子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闻评论写作例子

网络新闻评论的文本与写作

网络新闻评论的时代性、特殊性和影响力:它是网络媒体上社会舆论最集中的反映;观点在交锋中焕发出力量和影响;以很快速度形成舆论声势、创造促使问题解决的先声。这样的传播效果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超越,从而使网络新闻评论对公众更具吸引力。

网络新闻评论日益显示出不同于传统媒体评论的传播特性与影响力。网络的交互性使人们掌握了传递信息和发表言论的主动权,受众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影响,而是同时发生、传播影响,在接受相关信息时也及时发表观点,且意见传播的形态呈现多样化,时评、微博、论坛已经成为网民发表言论的广阔天地,围观、跟帖、转发、灌水、拍砖都成为一种表态,并凭借网络媒体互动、快速、高效、大容量等优势,使得评论的内容空前广泛,形式五彩缤纷,交流十分及时,成为目前最为开放、意见表达最为自由的媒介评论。作为一种新文本,网络新闻评论需要我们深入解读,用好它,发展它。

一、网络新闻评论文本的特征与强项:连续动态性

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连续动态的评论,具有传统媒体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版面、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一定的间隔。而网络新闻评论在时效上是即时性的,全天候的滚动新闻评论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评论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分秒,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实现了无时不评。同时,网民发表、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呈现连续、动态的特征,显现出鲜明强项。

这一特点还表现在网络新闻评论正向专栏方向发展。随着某一新闻事件的扩散和纵深发展,网络则不断向专题评论充实最新最快评论,几乎同步跟进事件并众说纷纭,同时还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横向报道和背景资料等容纳在专题新闻评论中,形成了网络评论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深度意见集群。

网络评论专栏对某一新闻事件形成的强势传播,使其不再是单一的一条新闻,而成为一组融新闻、评论于一体,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化的事件与评论组合。这样的评论比起单一的新闻事件来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能达到更好、更多样的传播效果。同时,在网络评论专栏中增加图片、音频、视频等,使评论内容也变得有图有形。如人民网观点频道专版下设有子栏目“人民网评”、“网友说话”、“观点1+1”、“网上民意”、“人民时评、”“网友拍案”、“观点周刊”、“评论员文集”、“集萃”。其中既有对于单个新闻事件的评论汇集,又有单个人的评论汇集,还有其所依托的传统媒体的“评论撷英”汇集。

由此,也许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网络热点形成的某种内在动力,这是网络评论通过专栏和集群显示的连续动态性效果。由于网络提供的无限空间,网民即时发表看法和意见,网上即时讨论和辩论,各种意见几乎一网打尽,当然也可能矫“网”过正。因此,一些注意力的话题不仅会引起网民系列讨论,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焦点,还可能充分地、全方位地评价一个新闻事件的原本意义以及引申出来的观点,形成特定的“舆情”。

由此可见,网络新闻评论在“连续性”、“互动性”的强力推动下,其规模、广度和深度效果不但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无法比拟的,还可能因此形成相应的新闻热点。这一强性特项恐怕更是传统媒体力所不逮,受众与作者要特别研判的:小心鼠标,点在点上,击中目标。

二、“混搭”让网络新闻评论“微中显威”

网络新闻评论的独特影响之二是借助网络技术产生的威力,它源自“混搭”。

互联网上巨大的、迅捷的、多元的信息传播为新闻评论带来了丰富的话题来源。在微时代,以微博为时尚的微评是观点的聚集地。微评面向社会公众,它为所有人提供对某一事件进行理性乃至感性直觉倾诉的平台。它的便捷使得人们的抒发欲在第一时间得以释放,成为最直接,最原态的公众心理反映。

在微评中,一个词、一句话,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形成一条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斟酌和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微博的转发功能可以对微博原文进行评论,转发和评论的内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话语,使微评里面有解读、争议和扩展,同时拓展了评论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微博原文+转发者评论”、围观、灌水、跟帖种种“混搭”,使评论功能被成倍放大,产生裂变效应,微评“再创作”的补充空间充分,从而使“微评”显示“威力”。

这种种“混搭”,其实就是社会思想与观念的网络集约,是交锋和碰撞中合力的凝聚。网络新闻评论因此也不再只属于专业评论员、文化精英阶层,普通草根也可以成为评论员,任何人都可以对某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某种释放,这极大地调动了网民参与新闻评论的积极性。这些来自民间的话语,因其广泛的关注度和凝聚力,影响了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话语选择,甚至还影响了政府的相关决策。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发现微评的力量。如“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随着人们关注的升温,微博上各种专业的、业余的事故分析纷纷呈现,更多网友对事故的原因、调查、处理、救援提出自己的质疑、意见、建议和评论,以至在网络形成专门词条①。这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评论持续关注某一具体事件时间最长的一次,在事故发生后第158天调查结果公布时,围绕的网络评论还久久不愿散去,并形成了一次又一次波峰②。

在微博传播中,信息发布是一种态度,转发是一种观点表达与影响传递,而评论则是意见附加与影响强化的过程:哪怕只言片语,只要鼠标轻点,因其汇集,因其聚合,便能波翻浪涌,便可众口烁金。2011年6月20日因其微博炫富的“郭美美事件”可称得上是一个典型例证。作为13亿之巨中的一分子,郭美美被置于天罗地网,是因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与炫富搅动了无数网民心底的微澜,从此由点到面,由面到线,引发了人们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唤起了公众对中国慈善公信力的审视与诘问:“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中国红十字会,及其背后的中国慈善制度,岂止是有一两道裂缝,简直千疮百孔,令炒作者甘之如饴。”③至此,郭美美不过是一个符号了,网民们锋芒所向的是要戳穿这个符号下的伪善与丑陋。凤凰网《衙门之鸠是公益事业的致命伤》一文的评论则又更进了一层:“红十字会之忧因此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忧,又岂止是公益事业一业之忧,而是整个社会建设之忧,整个社会之忧。”④这些微评精悍,并被网民们反复转发,从而形成一次次力量汇聚。网民们心中起伏的虽是微澜,却已见波涛汹涌的奔腾之势。这就是汇聚的力量,滴水成河的大势所趋。

网民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思考、观点与立场,折射出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这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同时解读,不管正解和误读与否,都是特定的社会舆情,都体现了网络新闻评论鲜明的时代特征:“乌合”可以成为新众,“意见的自由市场”由此形成,在舆论导向上“微中见威”。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写作:在观点交锋中激活思维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道与平台,网民们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时,各种观点发生激烈碰撞,这为网络言论增添了强烈的思辨与论战色彩,且因作者的情绪、学识、目的相异,网评的交锋与碰撞显得比传统媒体的评论更尖锐与激烈,并在更多的层面与维度激活了人们的思维,更容易形成不同的阵势,这是网络新闻评论又一个意义上的“互动”,读来有时会让人“动”得字字心惊。

网络新闻评论尖锐犀利、锋芒毕露,在极为简单、纯粹的层面反而实现了新闻评论特征的回归与提升。

2011年10月21日,广东2岁女童小悦悦接连被两辆车碾过,经抢救无效离世。各大网站纷纷第一时间发表评论,直泄中国社会积怨已久的对于人心冷漠、道德沦丧的激愤和谴责,关于人性冷暖的大讨论引发了全民道德自省。网评中,在谴责见危不济、见死不救的同时也在更深层的追问这个社会到底病在哪里,而这种追问大多是从自问开始。网评不仅剖析把脉社会道德缺失的病灶,也追随呼唤社会正义的回归。⑤

荆楚网发表的《我们救不了小悦悦但我们还可以救人心》如此论道:“人心不古之风流行于社会,才造成了一个个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悲剧的‘牺牲品’,更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心。小悦悦虽然死了,但是人心不能死,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不能死。”⑥

小悦悦事件在成为全民对良知与道德大讨论、多交锋,这在过去传统媒体评论独大的时候是很难实现的,其锋芒与力度确实震撼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锋芒本是新闻评论应有的价值与力量,它像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但这种杀伤,有时也会伤及无辜,让人伤不起。如北京地铁扶梯故障、药家鑫杀人案、高晓松酒驾入刑、李双江儿子开宝马打人事件等,都以网络新闻评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的还相当独到精辟,但也不乏“矫网”过正的伤害。

这就是网络新闻评论的时代性、特殊性和影响力:它是网络媒体上社会舆论最集中的反映;观点在交锋中焕发出力量和影响;以很快速度形成舆论声势、创造促使问题解决的先声。这样的传播效果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超越,从而使网络新闻评论对公众更具吸引力。

未来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还具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价值。特别是在写作上,既要网住事实,也要络活思维,还要hold人心;既要在回归评论的特征上有所创新,更要在把握其体质上不断升华。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6171322.htm“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百度词条)

②http://dzh.mop.com/whbm/20111229/0/F8FzgSI2884248Fz.shtml

③金羊网《郭美美与内外交困的中国慈善》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06/25/content_1144962.htm

④凤凰网《衙门之鸠是公益事业的致命伤》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xiaoshu/detail_2011_06/29/7320263_0.shtml

⑤小悦悦事件代表性的相关集群评论有:

2011年10月21日09:39:47华声在线 《就算给小悦悦举行国葬又有何用》http://opinion.voc.com.cn/article/201110/201110210939473480.html.2011年10月21日11:13:49每日经济新闻网 《小悦悦今晨离世,冷漠“路人”该怀歉意》http://old.nbd.com.cn/newshtml/20111021/20111021111349490.html

⑥2011年10月21日14:47荆楚网 李浩 《我们救不了小悦悦,但我们还可以救人心》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110/t1861982.shtml

(作者分别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生)

作者:喻季欣 邢莉莉

第2篇: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研究

电视新闻评论所具有的价值

导向价值

电视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叙述或针对性的评论,其本身就是依附于新闻事件而产生的,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稳定的基本原则。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内容创作,要在充分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向受众群体传递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意见,要能够真正体现自身所应当具有的舆论导向功能。以此为基础,引导社会公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辨别,实现价值导向功能。

信息价值

信息价值可谓是对新闻事件的信息延伸,能够从另一角度,为社会公众展现信息内容不同的一面。因此就新闻评论创作而言,应当在拓展信息源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电视新闻评论的实现形式还应当与受众群体、新闻当事人等相关方面多向沟通,将真正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展现出来。通过多种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评论,让更多的事实展现在受众群体面前,在新闻事件中体现出事实的力量,更好地展现节目在思想层面的张力。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电视新闻评论所具有的根本性价值,也是其创作的客观标准之一。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模式不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新闻当事人也会以不同的形象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由此造成诸多新闻事件的反转。通过电视新闻评论的视角,能够采用动态化的方式将新闻的后续发展展现出来。尤其是在新媒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逐渐朝细节化方向发展,通过更加具有代表性的视角,实现真实性新闻内容的传播,以此也能够给受众群体以更强的现场感、真实感,体现出应有的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的基本要求

能够凸显社会热点新闻话题

电视评论本身是在新闻节目基础上延伸而来的,节目创作必然离不开信息支撑,尤其是依赖于社会热点新闻话题的支撑。在新媒体时代,热点新闻话题既容易实现广泛传播,又容易迅速消散,被其他热点新闻所替代。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的本质,不是要简单地附和这种新闻话题,而是要通过对相关现象和热点话题的评论,更好地挖掘社会新闻素材的深度,实现对新闻事件的多角度、深层次解读,更好地实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综合价值。

具有鲜明的论点

相对于电视节目自身而言,电视新闻评论的明显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论点,也就是代表着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观点。这既是电视新闻评论自身实现评论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现实需求。但是鲜明的论点必须是以正确导向和形象化的写作为基本要求的,也就是能够应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将社会公众关注的核心点展现出来;能够以合理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形象提升节目创作水平,以此才能形成电视新闻评论的特色。

事实与评论相结合

电视新闻评论是以电视新闻为基础延伸而来的,其本身不涉及新闻事件本身的采编工作,而是以更加丰富的叙述分层来解析新闻事件,以此引导受众对新闻内容产生辨识度。这就要求在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过程中,要能够实现情理交融,坚持以事实与评论相结合的创作模式,为更好地提升新闻事件的舆论引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

与写作面临的问题

重叙述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属于评论体裁的一种,创作形式必然是事实与评论的深度结合,以此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自身价值。但是就目前多数电视新闻评论的创作而言,多是集中在事实现象的描述层面,成为新闻事件的另一种展现形式,在内容中缺乏深度评论,甚至是没有评论。从形式上而言,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声音和图像相结合的展现特征。画面展示虽然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但是在抽象内容的展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评论内容缺失的情形下,就会造成节目发展不成熟,失去评论体裁的根基。这种情形下,如何利用写作内容的完善,较好地弥补这方面不足,成为电视新闻评论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缺乏新闻节目的理性

电视新闻评论内容是基于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评论,由于受众群体心理层面的影响,负面信息通常具有更为明显的吸引力。部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片面追求这种效应,在节目内容组织中,主观性太强,导致评论导向的片面性。会有部分嘉宾存在自以为是的说法,导致评论内容的随意性。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创编人员对电视新闻对评论功能产生一定误解,将对客体的批判放在主要位置,但是对自省过程却是有意回避。同时,部分评论写作人员还会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混淆,将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带入节目内容中,使得评论效果缺乏应有的理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提升路径

合理应用写作技巧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背景下,写作技巧体系更加复杂。首先,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在立意方面要实现“准”“新”“深”三个方面要求,基本观点要正确、不能出现违背常理的情形。整体要新颖,要能够引起受众群体在思想层面的启迪。评论所涉及到的基本道理和中心点要透彻,要能够给现实生活和工作产生对应的指导;其次是寫作人员要具备宏观知识体系和微观专业常识,要具有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不会在细节层面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再次是写作角度要具有客观性;最后是要具有一定的专注度,也就是能够将应对工作状态转变为热爱工作,对写作内容精雕细琢,不断从细节方面进行优化。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诸多自媒体平台会通过截取部分内容的方式,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进行转载。这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弥补电视新闻评论直接传播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则会使原有内容出现舆论导向层面的偏差。因此在节目创作与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整体上的统一性,确保节目内容在转载过程中不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而在选题方面,节目内容应当更多的选择积极向上,具有正向吸引力的新闻话题,而不是单纯地集中在负面新闻内容上。

提升节目创作的特色

要全面提升节目创作的特色,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评论的本土化,相对而言,受众群体对本地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更高,参与积极性也较高,但是本土化的落实难度较大,同一类型节目长期创作过程中,由于观众的迭代而逐渐丧失吸引力。目前这方面的平衡点还难以把握,只有创新思维,扎根于群众,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本土化;二是评论内容组织必须要把握新闻事件的本质,在保持客观性的基础上,将新闻事件的实质内容展现给受众群体;三是要注重受众群体的参与度,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后台分析体系,更好地找到新闻评论的切入口,以此不断吸引受众群体在节目中的参与水平,更好地实现评论水平的提升。

新时期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与写作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整体创作水平要求也不断提升。对于节目创作和写作工作而言,应当适应新闻评论者自身角色变化、适应评论功能的发展演变、适应评论方式的发展演变。在不断革新自身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培养,以此才能够创作出更为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作者:秦立群

第3篇:追求新闻评论写作的新\巧\雅

摘要: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的文章。本文结合《半岛晨报》2009和2010年度新闻评论部分奖获作品,分析新闻评论写作应追求的新、巧、雅。

关键词:新闻评论 写作规范 特性

2010年和2011年的2月,由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高连仲、《时代商报》总编辑薛百成、《辽沈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徐晓民、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于冰和笔者等组成的评委会对《半岛晨报》2009和2010年度新闻奖的候选作品进行评选。年度评论奖的最终获奖名单是:一等奖《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2009年度)和《好人郭明义:靠近你,温暖我》(2010年度)。本文结合两次年度新闻评论奖的获奖情况,谈谈如何实现优秀新闻评论的写作。

明确对新闻评论特性与写作规范的理解。新闻评论具有自己的特性,其中,突出的是“三性”——新闻性、政治性和群众性。新闻性要求新闻评论突出现实的针对性,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做出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反应速度快,发表的时机恰当;政治性要求作者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群众性则要求面向广大受众,选题上关心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替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吸引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新闻评论相对于事实报道的优势在于: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更为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有宏观性。

新闻评论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自己的一套写作规范。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刘国昌曾作过系统总结。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规范与要求,即“新、快、实、短、深、雅、情、曲、巧、题”。“新”即读者看评论主要看所论的观点是不是有新意,“意在笔先”,着力捕捉新意是每个写手必下的工夫。如果是别人已谈过,或者即便同一题目换了个角度再说,仍了无新意,读者还是不愿意看,言别人之未言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要义。“快”即新闻评论要讲时效性,为新闻事实而配发的评论如果不快,就会失去它的应有效用。“实”即评论离不开事实,无论是“就事论理”,还是“以理论事”,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托展开论述。所采用的事实一定要经得起检验推敲,要实实在在,不能搞“假空”。“短”即新闻评论作为报刊文体,一般都是“千字文”,短,是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同于理论文章。只要把事讲清、把理说透,足矣!“深”即评论的力量在于以理服人,一定要将道理讲透、讲深,要仔细地分析“为什么”、“怎么办”,给人一点启迪。“雅”即新闻评论也要强调文采。读者读文,固然要看其中的观点、道理,但议论风生、文采斐然的评论,更为人们所喜欢。“情”即“笔尖常带感情”,情感充沛、爱憎分明是写好评论的一个基本点。讲道理当然要理直气壮,但也需娓娓道来,动之以情。评论靠逻辑的力量感染人,但写得有情有味更能增加它的感染力。“曲”即“文似看山不喜平”,好评论从不平铺直叙。千字文的评论,五六个自然段,做到“曲”不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设点问句,起点波澜……以求“曲径通幽”之效。“巧”即评论角度巧、切入巧、行文巧、布局巧等。“巧”,才能收“既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之妙。“巧”如同“曲”一样,是一个较高的要求,但要写出叫得响的评论,必须朝着这个标准努力。“题”即题目,看报看题,已是时下的一个趋势。标题不吸引人,文章就没人看,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写评论要花很大心思琢磨一下标题。评论标题不像消息、通讯的标题那样繁杂,基本是一行题;简洁、鲜明、准确、有文采,吸引人,是其基本要求。以上十个方面,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规范,掌握了这些,才能将评论文章写合格、写好。

获奖作品的得奖理由:新、巧与雅。结合上述理解与规范,本文重点谈论其中的三个方面:新、巧、雅。《半岛晨报》2009年度新闻评论奖一等奖的作品——《不同凡响的“15个10分钟”》。这篇评论依据的事实是:2009年7月15日,在大连市委召开的某个会上,主持会议的市委书记夏德仁对汇报工作的15位“一把手”提出了“每人限时10分钟”的要求,要求发言者提纲挈领,言必有中。基于这一事实,经报社领导授意,作者以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提倡“开短会”为由头,写出了倡导讲实效、捞干货的扎实会风的新闻评论。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新”。通常的会议新闻评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更有新意,不落俗套,是个难题;如何使文章“滴水见太阳”,分寸得当,言辞得体,更不简单。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这两个难题,着力创新评论的角度与言辞,通过手中的笔搭起了政府与人民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保增长的关键时刻,及时的新闻评论起到了宣传、组织和鼓动的巨大作用。较之以往的会议评论,此篇评论更及时、更靠近一线、更生动感人、更平民化。在题目的拟定上,作者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将短会实质与宣传要义一语中的,文章力求短而精、深而透。文章7月26日见报后,于7月31日被《大连日报》1版转载,几经修改,于12月14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随后,12月16日被《辽宁日报》2版“振兴论坛”转载。细细数来,这篇不过1500字的短评,获得了最优、最大的社会效应。

《最牛的维修工 牛的是信用》获得《半岛晨报》2009年度评论奖二等奖。这则新闻评论依据的事实是《半岛晨报》的一则社会新闻,描述了一个破产企业的维修工坚持了十几年的维修任务。中国的牛人很多,自从重庆的“最牛钉子户”引起广泛关注后,民间的牛人评比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些牛人反映的大多是一些蓄积已久的矛盾冲突。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巧”。作者写作的角度巧。选择小角度,从一件小事入手,主题集中,通常会起到由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效果。这篇评论正是从这样一件小事入手,试图揭示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信用”问题。同时也昭示了一些小人物的价值观,他们的信念同样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力量。在评论的行文、布局上,作者也体现出巧的特征。作者开篇采用了传统的评书模式“引”,将读者带入到悬念、跌宕的情节中,引人入胜;然后,作者开始议论,“议”是从这件事提出作者的看法;接着,作者开始联想,刘国珍完全有资格竞争“史上最牛维修工”;最后是“结”,作者水到渠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牛”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最“牛”维修工,其实就“牛”在了信用上。当下,不少企业还不知信用为何物,也许什么时候明白了信用的真谛,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牛牌子!这篇评论采用的是“引、议、联、结”的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说理明确。

《我是传奇》和《让子弹飞》分获2009、2010年度评论奖三等奖。作者在第一时间为纪念迈克尔·杰克逊特刊和娱乐周刊创作了这两篇新闻评论。这两篇胜出的理由在于“雅”。评论追求感情色彩与文学色彩的高度统一,追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动人的效果。《我是传奇》中,作者以感伤而优美的文字怀念这位世界乐坛的传奇人物,言论中不仅提到其生平,更提到其宿命,为这位天才之死作出了客观公正同时不乏感喟的悼念;《让子弹飞》中,作者感性与理性兼顾,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结语

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和态度,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新闻评论必须树立创新理念,只有写出鲜明、生动、有力、可读、可信、可用的评论,才能立足时代,把握大局,贴近受众,析事明理,阐明观点,引导舆论,以凸显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国昌:《弄文余墨——评论写作“十字诀”》,人民网——强国博客,2009-07-19。

2.秦殿杰:《新闻评论写作的技巧》,《新闻三昧》,2009(9)。

3.黄芝晓:《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新闻与写作》,2009(2)。

4.陈昊:《新闻评论的价值取向》,《记者摇篮》,2009(5)。

5.陶克强:《当前新闻评论写作的几个问题——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今传媒》,2008(1)。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作者:张恒军

第4篇:新闻评论写作例子

公交票价制定能否更“公开”些

伍心

据报载,两个多月来,我省取消了169个二级公路收费站,长途客车成本减少,我市部分长途线车票价下调,降幅在0.5元到3.5元之间。另外,市区内公共汽车9月起实行刷卡(IC卡)制,对某些路线缩减分区点,降低市民出行费用。

两则消息,应该是好消息。就拿票价下调来说,虽然降幅不大,但毕竟对省里取消部分公路收费站有了“反应”。而实行刷卡(IC卡)制,则公开了降低市民出行费用还有余地的情况。

但笔者认为,好消息“好”得并不彻底。笔者注意到,媒体报道中有关公交票价的上涨和下调,更多地考虑了市场因素,并根据省市物价部门和交通部门的决定最终实施。

现在的问题是,公共汽车单位及省市物价部门、交通部门决定票价的过程并没有公开,乘客又如何知道票价的涨落一定是合理的呢?

以市区内公共汽车票价为例。上次公共汽车票价上涨,许多市民反映上涨幅度过大,但公共汽车单位我行我素,以居民住宅区有矿区分布特点、企业运营成本高等理由坚持上涨票价。在公共汽车线路设置上,部分公共汽车还明显有绕弯现象,且分区点故意设在商业繁华点之前或之后,如此嫌钱之道让乘客猜疑,公共汽车单位并没有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诚意。现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成本必须向社会公开。在此即将实行刷卡(IC卡)制之际,市区内公共汽车单位能否向社会公开有说服力的企业运营成本情况呢?实行刷卡(IC卡)制,完全可以把成本账算得更细些,如把全程3元的票价改为2.2元。北京市公共汽车刷卡(IC卡)付费乘客就享有优惠政策,大庆市公共汽车实行刷卡(IC卡)制,没有理由不像北京市一样。公交是带有垄断特征的服务行业,公共汽车单位有考虑乘客利益的义务,也应该相信广大乘客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敢于向社会公开企业运营成本情况,愿意听从广大乘客意见,笔者想,公共汽车单位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5篇:新闻评论写作

上篇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具体内容 (重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即使是专业性的新闻媒介,在宣传上也要尽可能面向更大的范围的受众,以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包括参加评论的写作。(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作者,使评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经常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也更能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重点)

一、引导的作用

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可以就群众中某些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为他们释疑解惑;还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

二、监督的作用

我们的新闻宣传要以下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表态的作用

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这是符合广大受众的需要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面临某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人们总是希望知道新闻媒体的看法,听到它们的声音,了解事件的真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问题的实质,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有时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

四、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我们说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三、立论的基本要求 (考核重点) (1)立论的正对性

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

①论题的新颖 ②见解的独到 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择新的立论角度 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 (4)立论的前瞻性

①重提示②洞察力③预见性

四、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 重点 ★ 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1、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

2、博采众议,多谋善断。经常到实际生活中去了解情况,向干部和群众请教,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办法,以便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才有可能写出好评论来。

3、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这样做有助于了解形势,掌握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有助于立论的准确和新颖,克服主观和片面性。

5、专题调查研究。大凡出色的评论和有出息的评论家,都重视结合自己的评论任务和研究专题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包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深入实际直接调查,从而充分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使立论建立在事实求是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第一,评论标题功能的具体表现 重点

1、概括论题范围。 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

2、昭示中心论点。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

3、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吸引受众注意

借住对评论中所涉及的事实的提炼、语言的锤炼以及表述角度与方式的变换等。 第

二、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考核重点

1、制作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论,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的组织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的情况下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第

四、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基本形式

1、单一式标题,又称单一型标题,是指只有主题、没有辅题的结构形式。(小型评论多用单一型结构如;小言论、编后和短评)

2、复合式标题,复合型标题,是指既有主题,又有辅题的标题结构形式,其中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两种。(引题出现的较少,副题较多,其主要任务是补充主题的内容或说明主题的观点,使题意更为全面和完整。连续式或系列式评论常用复合型标题) 第

五、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主要区别 考核重点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重点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辩证关系

③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2)虚和实的结合

① 务虚性言论的虚实结合 ② 务实性言论的虚实结合 (3)破合立的结合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二、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重点且细看

(1)据事议理的方法(依托式配合法、输入式融合法、夹叙夹议式糅合法)、 (2)比较分析的方法(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 (3)论辩交锋的方法(思想交锋、辩证的方法、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 (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

二、评论的结构原则与评论的结构要求 重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结构要求(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评论的结构方式 (1)归纳式结构

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 (2)演绎式结构

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法。

(3)并列式结构

是一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4)递进式结构

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新闻评论文采的含义 理解

主要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就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第一、评论工作者修养的几个方面 重点

一、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1、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1、重视知识积累(①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②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③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2、提高业务水平(①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四、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1、深入调查研究(①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②带着问题进行调查。③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2、作风艰苦朴素(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用。②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③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第二、新闻评论工作者修养的重要性 重点

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评论工作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准确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1、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下篇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第一、社论的含义与社论的重要地位

重点领会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社论的地位: 同其他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第

三、评论员文章的规格

重点

(1)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

(2)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说来,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它的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又具体些。

(3)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发表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正因此,它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4)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第

四、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重点识记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第六、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要求

重点

一、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二、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三、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第九章 短评

第一、短评的含义

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是编辑部评论中比较短小、灵便的一种体裁。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为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一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二、短评各主要特点及其内涵

(1)短小精悍

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上,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短评的短小精悍还体现在评析内容的具体、立论角度的集中、结构的简约和文字的精练上。

(2)新鲜独特

短评的“新”,首先表现在选题更新鲜、及时,抓住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或新鲜事实做出分析和评价;其次表现在立论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独到上,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做出与众不同的分析并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和结论;此外还表现在引入新的论据,采用新的表述方式,使评论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等等。

(3)生动灵活

首先,短评的分析说理应该生动引人,议论风生,运用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富有生气;其次,短评的结构方式应灵活多样,依据不同的评析对象变换文章开头、结尾与谋篇布局;再有,短评的语言文字也应生动活泼,使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短而有趣。

第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第十章 编者按语

一、编者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④补充强调。 第

二、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 (1)说明性按语的含义 考核点

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2)政论性按语的含义 考核点

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3)注释性按语

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用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 第

二、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的基本特点 重点

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的基本特点 重点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是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是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

(3)编后

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表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

第三、按语写作要求 考核重点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3)文学精粹,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

第一、专栏评论的特点

重点 (1)专栏评论具有群言型的特点 (2)专栏评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专栏评论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第

二、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划分:①专栏小言论②论坛评论③经济漫谈④思想杂感 (2)按作者组成来分:①群言专栏②集体专栏③个人专栏 第

三、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重点 ①群言性②微型化③新闻性④形象感 第

四、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重点

(1)在人称上,跟评论员文章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称谓方式不同,论坛文章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理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展开讨论和商榷 第

五、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

考核重点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第六、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和要求

考核点

任务: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要求: 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赞誉的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③ 多侧面的选择赞誉对象。

第十二章 述评

一、述评的含义与述评的基本特点 考核点

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的边缘体裁

特点: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二、述评的类型

考核重点

(1)工作述评

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的。

(2)形势述评

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3)事件述评

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被评述的事件有时是关系全局,有时是某个地区或某一方面工作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4)思想述评

是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的,侧重于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状况的分析。

三、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重点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杂文(杂感、随笔)

第一、杂文的主要特点 考核重点 (1)文艺性的政论

(2)强烈的战斗性(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泼辣(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4)简洁精辟(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②简短而有骨力) 第

二、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重点 (1)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①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要深刻

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2)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①借助形象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

②巧喻善比。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3)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①着眼重点,想到全局。既不能面面俱到,又要避免片面性

②实事求是,辩证分析。既切中时弊,又讲究分寸 (4)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①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②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二、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考核点 (1)广播的传播特点 (2)听众的状态 (3)政论性的两重性

(4)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表现为: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状况出发,丰富和完美广播评论个性特点,使它能够在广播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在稍纵即逝、不易保存、不能微观选择的不利条件下,让平均接受能力较低的听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如果背离这个方向,那么广播评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任何努力,不仅都可能落空,甚至还可能陷于南其辕而北其辙的境地。

第三、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浅显明快;③平易近人;④上口动听。 第

四、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 重点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第二、电视评论常用的形式 重点考核

(一)口播评论 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语表达的评论,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口播评论的种类

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 兼具串联功能的口播评论

(二)录像评论 指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又称“图像评论”。 录像评论的表现优势: 画面的传真功能

多种符号的相互配合,融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于一体 录像评论的体裁选择

(三)电视新闻述评 新闻述评的特点

①缘事立论、因事说理 ②即述又评、述评结合 电视述评中夹叙夹议的三种方式: 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第6篇:新闻评论写作

一、新闻评论

概念: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新闻报道主要传播信息、提供事实,而新闻评论通过说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相互配合,可以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所以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全面。

特点:

①、新闻性(包括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以及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②、政治性(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③、群众性(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并参与评论工作)

功能: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作用:

①、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②、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对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地监督)

③、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的态度,对国内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④、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二、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理论

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性: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首先,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其次,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标准就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立论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性(针对不良风气和矛盾)

②、新颖性(论题的新颖,见解的独到,新的由头或论据,新的理论角度) ③、准确性(论点、论据、引语准确,力戒浮夸和武断)

④、前瞻性(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要出现的矛盾)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要坚持实事求是,收集材料和分析研究

三、新闻评论的标题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①、制作目的不同(报道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主,评论的标题以提示论题或坐着的见解为目的)

②、表现手法不同(报道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立

场)

③、结构方式不同(报道标题常为复合型结构,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

④、写作要求不同(报道标题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①、概括论题范围②、昭示主要论点③、表明作者态度④、吸引受众注意

评论标题的要求:

①、题文一致

②、意象鲜明(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③、言简意赅(句式简洁,文字精炼,题义深刻耐读)

④、生动引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标题生动形象)

四、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①、论据和论点的结合②、虚和实的结合③、破和立的结合④、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

①、据事议理(依托式配合法、输入式融合法、夹叙夹议式糅合法)

②、比较分析(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

③、论辩交锋(思想交锋、辩证的方法、批驳的方法)

④、算账说理(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五、新闻评论的结构

评论的结构原则: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受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坐着特点出发

评论的结构要求:

①、布局合理②、层次清晰③、逻辑顺畅

结构方式:

①、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的结构方式)

②、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③、并列式结构(将总论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④、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借事入题的形式

评论的结尾:要求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的形式

六、新闻评论的文采

①、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

②、形象说理(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巧用诗文典故)

③、以情动人(有感而发;寓感情于形象;修辞手段的活用)

④、要言不烦(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论题集中,篇幅适度;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七、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政策观念,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③、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

④、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作风艰苦朴素)

八、社论、评论员文章

社论的重要地位:社论是表明新闻媒体政治面目的旗帜,党报社论具有权威性,源于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①、阐述型

②、启迪型(形式有以虚为主和以实为主,虚实结合是写作启迪型社论的原则和要求) ③、评介型

④、论辩型

⑤、礼仪、纪念型

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精心写作、精心修改②、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③、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九、短评

特点:

①、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②、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③、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④、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②、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③、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十、编者按语

按语的性质:

①、说明性按语②、政论性按语③、注释性按语

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②、评价表态③、提醒建议④、补充强调

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①、文前按语(提纲挚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②、文中按语(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③、编后(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②、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③、文字精粹,点到即止

④、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十一、专栏评论

特点:

①、稳定性(栏目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大体稳定)

②、时代感(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③、小型化(篇幅短小;选材侧重于即小见大的事例;立论角度精巧、新颖)

类型:

按规格和内容来分:

①、专栏小言论(特性:群言型、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小言论的选材立论要求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野要宽些,深些,新些,主流之中见支流,洞察矛盾的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②、论坛评论(特点介乎评论员文章与专栏小言论之间的一种文体。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开探讨和商榷)

③、经济漫谈(贴近经济生活,有一点前瞻性见解,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按作者组成分:

①、群言型专栏评论

②、集体式专栏评论

③、个人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的表述方式及其写作:

①、赞誉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②、针砭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③、论辩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④、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

十二、述评

特点:

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类型:

①、工作述评②、形势述评③、事件述评 ④、思想述评

写作基本要求:

①、论题新颖,选材精当②、即事明理,注重分析③、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十三、杂文(杂感、随笔)

特点:

①、文艺性的政论(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

②、强烈的战斗性(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生动泼辣(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④、简洁精辟(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简短而有骨力)

写作基本要求:

①、选材广泛,思想深刻(在广阔的领域严格选材,深刻挖掘主题,思想深刻;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着眼于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倾向)

②、形象说理,巧喻善比(借助形象说理,选择典型、鲜明的形象;由实见虚,由此及彼) ③、突出重点,全面分析(着眼重点,想到全局,既不面面俱到,又避免片面性;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切中时弊,讲究分寸)

④、主题严肃,笔法灵活(严肃深刻的主题,灵活幽默的论述;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十四、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①、广播的传播方式

②、听众的基本状况

③、新闻评论政论性特点的两重性

④、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特点:

①、短小精悍②、浅显明快 ③、平易近人④、上口动听

独特形式:

①、广播谈话②、口头评论③、录音评论

十五、电视评论

电视评论与电视传播方式:

①、双符号②、双通道③、线性传播

特点:

①、声画兼备②、视听结合③、双线互补

常用形式:

①、口播评论 ②、录像评论③、电视述评

第7篇: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2.(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A.上海新报

B.申报

C.新闻报

D.字林沪报

3.《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A.治言

B.晨报

C.时事新报

D.每周评论

4.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A.张季鸾

B.范长江

C.王芸生

D.邹韬奋 5.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上的群众性。

A.内容

B.读者面

C.写作形式

D.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6.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问题。

A.理论性

B.针对性

C.新鲜性

D.准确性

7.(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8.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凹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儿

A.类比

B.喻证

C.反证

D.例证 9.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D.深化主题 10.“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A.浅显易懂

B.生动引人

C.深入浅出

D.深刻准确 11.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A.行文简洁

B.文章短小

C.文字朴实

D.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12.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A.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B.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C.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D.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13.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编辑部文章 14.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A.社论

B.评论员文章

C.专栏评论

D.余论

15.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20世纪(

)年代末的事情。

A.20

B.30

C.40

D.70 16.恽逸群同志认为广播评论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其中“软”是从(

)方面来说的。

A.内容

B.思想

C.长短

D.表现形式 17.《新青年》“随感录”,《向导》的“寸铁”都是(

)专栏。

A.副刊

B.通讯

C.新闻

D.杂文

18.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是在(

)之后伴随着民主革命的需要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D.抗日战争

19.幽默、讽刺等等表现手法常常为(

)所用。

A.杂文

B.社论

C.短评

D.余论 20.新闻评论文章(

)是第一位的。

A.笔法

B.说理

C.见解

D.修辞 21.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

A.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B.具体、鲜明、短小、生动

C.深入、鲜明、精炼、引人

D.深入、鲜明、短小、生动 22.新闻评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

)。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序

D.言之有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3.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的作用表现在(

)三个方面。

A.反映

B.维护

C.监督

D.制造 24.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是(

)。

A.新闻性

B.政治性

C.群众性

D.文艺性 25.新闻评论的作用是(

)。

A.解释新闻

B.揭示新闻本质

C.对新闻事实作出判断

D.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 26.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有(

)。

A.有的放矢

B.寓有新意

C.准确无误

D.高瞻远瞩

27.在新闻评论中,虚与实是矛盾的统一,从论述的角度看,两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有(

)。

A.就实务虚

B.以虚带实

C.寓虚于实

D.借题发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选题

29.论证

30.具体分析

31.社论

32.编者按语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33.简述新闻评论的作用。

34.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35.新闻评论写作如何使论点论据统一?

36.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五、文章评析(仔细阅读下文,依照文后要求,对该文进行评析,第

37、第38小题各5分,第39小题6分,共16分)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

郝斌生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畅通无阻,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刘县长,你们快改道吧,有几个村民要截车。”易县县长刘建军从呼机上读完这条“十万火急”的信息后,命令司机加速,把车开到村民要设卡的凌云册乡路口等候群众。过了一会,远远地走来一个村民,问清刘县长是在等他们之后,急忙招呼后面的人,“呼啦”一下,涌来一大帮。大家听说刘县长已在此等候他们多时,深受感动,一再催促县长快赶路程,他们的事回乡里找乡长说去。

这是我省农村工作中的两组“特写镜头”,情节不复杂,但发人深思。

为什么看似马上会激化的干群矛盾会瞬间平息?道理并不深奥,领导干部只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矛盾就能降温,对立就会变为对话,即使尖锐化了的矛盾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人民公仆不能怕群众、躲群众,不能“支应”群众。为什么有些地方原本不大的矛盾竟闹得不可收拾?恐怕与那里的领导者不懂得“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有很大关系。看来,处理干群矛盾的方法,已不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关乎大局、关乎党的原则的大问题。群众直接找领导者反映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是群众相信我们、依靠我们的表现;如果有了问题却不找我们,那才是不正常的、危险的。所以,群众来了并不可怕,哪怕是“民告官”,也不可怕。这往往正是给领导者提供了调查研究的好机会,提供了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机会。工作做好了,干群关系中的摩擦、冲撞,还能成为建立干群鱼水关系的契机。所以,哪里有老百姓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老百姓问题多、意见大、困难重,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哪里去。现在,有些干部把躲避老百姓视为一种“聪明”或“领导艺术”。群众要求直接见张书记,张书记却把李书记推到前沿;群众要求李县长来答复,李县长却让秘书去和群众捉迷藏。如此拉锯、推诿、踢皮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冲突。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公仆,每一个党的干部,都应该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群众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努力帮助解决,为之排忧解难,切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敷衍塞责,漠然处之。更不能居高临下,动辄训人,把反映问题的群众视为“刁民”。对待群众的态度,应当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块试金石。

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决不是说可以不讲原则,决不是提倡违法上访、集体上访。相反,我们干部以积极的姿态到群众中去,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我们成为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表。近闻涉县县委在旧城改造中,面对群众上访事件,县委书记杨志科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主动来到告状者中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组织告状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告状的群众大都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太行山的人,他们到市里、省会和京城走了一遭后,观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们说,我们涉县这儿哪像个县城,不动大手术,连马车都过不去,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在这里变成了一堂最切实、最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课。

河北日报(“燕赵论坛”专栏1998.11) 37.分析本文所针对的社会现实。 38.概述本文的立论思想。 39.从写作的角度,指出本文的一个亮点,并加以评析。

六、作文题(为下面一则消息配写一篇短评,字数在600~1000间。30分)

“突然袭击”查“水分”

本报记者

李杰

2001年12月20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县委书记范涛向市委书记秦玉海汇报了该县的养牛工作,并呈上一张当月16日制作的全县养牛存栏数统计表。范涛走后,秦玉海看着报表上武陟县现有的23430头牛的存栏总数思忖:这个数字由各村上报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上报到县里,又由县里汇总上报到市里,这一级一级累计完成的数字究竟是一种数字游戏,还是不搀水分的真实材料?

想到这里,秦玉海又想到了上年焦作市建设3万亩三毛杨基地的事。武陟县的任务是1万亩,年底上报完成1万亩。那次他组织市林业局和其他干部48人,到武陟县检查了7天,逐棵落实,实际上只种了3600亩。林业局和该县的领导因此受了处分。2001年,全市都在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秦玉海想知道这个数字实不实?作风转变了没有?于是,他在报表上批示:请市农业局牵头,由市委组织部,市纪委配合,对武陟县养牛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务求一天之内全面完成核查任务。

市委书记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武陟县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市直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效果的一次检验。

第二天清晨7时20分,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市农业局机关105名核查人员已在市委大院集合,分成35个小组,当即开赴武陟县。核查人员出发前强调,一定要求真务实,逐村逐户逐牛核查,确保不漏村、不漏户、不瞒报、不虚报。为了确保不出现虚假数字,要求不管多晚也要当日完成核查任务。

上午8时30分左右,35个核查组已在武陟全县境内展开拉网式检查。嘉应观、詹店等乡镇的很多养牛户扎营在黄河滩区,核查工作非常艰苦。分在嘉应观乡的核查三组人员仝太旭、许全军、张鲁洲3位同志一天时间查了193个养牛户,直到晚上9时多才完成核查任务。阳城乡核查一组的李玉琦、杨天军、宋胜利查到晚上6时多,还剩最后一个村。乡里干部说,那个村只有一个养牛户,家里也只养着一头牛,不用去查了。但核查组的3位同志说,我们要眼见为实。他们跑了20多分钟赶到那个村一打听,仅有的一头牛当天刚卖掉。但核查组的人说,这是个真实情况,我们的心里踏实了。

书记较真,干部较劲。这一天,核查组遍查武陟县的300多个村,走访了几千个养牛户。经查,武陟县现有存栏23113头牛,是16日该县报表23430头的98.65%。核查人员经客观分析认为,从16日到21日的5天时间,考虑到个别养牛户的买进与卖出因素,武陟县的报表应该是真实的。

浙江省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A

2.B

3.D

4.A

5.A

6.B

7.D

8.B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D

17.D

18.A

19.A

20.C

21.A

22.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ABC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28.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论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

29.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它与论据和论点一起共同构成评论性文章的三大要素。 30.具体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辩证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在评论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包括一分为二法、阶级分析法和事实对比法等。具体分析指的是在说理论述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31.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它集中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32.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朴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最简朴、最轻便的评论形式,通常只有

二、三百字,甚至只有一句话。它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编者对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3.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直接发言的重要形式,新闻评论的作用主要是:①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指出下一步骤会怎样,预示将来种种趋向和结果。②解释新闻事实的因果和意义等,说明某事何以发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③对新闻事实作出政治判断,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发表作者的观点意见,表明作者的态度。④深化报道的主题。

3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价的事物和论述的问题,也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论述的对象和范围。选好题,新闻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选题是立论的前提。 选题的依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①来自上头的精神;②来自下头的情况;③来自新闻报道;④来自客观形式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35.①新闻评论写作要求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②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

第一,真实

第二,准确

第三,充分

第四,典型

36.①批驳,是新闻评论中的论战的一个方面,新闻评论中的论战,是时代的需要,是实际 生活的需要,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误,澄清是非,扶正祛邪,是在人民群众面前“辨是非,定从违”的重要方法。

②论战之艺术包括两个方面,批驳乃二者之一。 ③批驳,归结起来,有三种方法

第一,直接驳对方论点

第二,驳对方论据

第三,驳对方论证的方法不合逻辑。

五、文章评析(共16分) 37.针对当时群众,特别是农民集体上访事件较多,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现实问题,就如何理解疏导干群关系,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群众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38.针对当时干群关系紧张的热点问题,摆事实,讲道理,阐述了领导干部要“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正确引导群众的道理。(仅为参考) 39.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体现一定的文章感即可。抓其一点,如①小题大做,运斤成风,②情真意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③敢抓热点,正面主论引导,等等。

六、作文题(共30分) 请分为4档评分,最后一档为不及格。

第8篇:新闻评论写作笔记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 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 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 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 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扬真善美。因此,新闻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也正是为了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团结,维护稳定。既要对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嫉恶如仇,又要掌握政策,以理服人;既要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又要分析问题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又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鼓舞,看到希望。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重点章)

一、什么是选题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二、什么是立论

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诊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三、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问题。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四、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⑤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①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②论据和引语的准确;③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立论的前瞻性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的新闻报道与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新闻评论,由于自身特点和体裁样式的差异,二者的标题在内容、形式、结构及制作要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制作的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或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性往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二、评论标题的主要(重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三、评论标题的要求(评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

⑴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

⑵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

⑶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四、运用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分析修改一两篇评论标题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重点章)

一、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这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表明,新闻评论的说理和论述唯有体现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才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2、虚和实的结合。在评论写作中,虚和实是矛盾的统一。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人们常说的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3、破和立的结合。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破立统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需立中寓破;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结合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作为严肃的文体,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论述时特别要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二、论点和论据

1、所谓论点,就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2、在评论写作中,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3、评论的论据主要包括两大类:

① 事实性论据,包括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事,以及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② 理论性论据,包括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业经实践证实为人们所公认的有关结论、论断、理论、原理;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现行的法令、条例;科学的定理和法则;公认的道德规范;古今中外带有哲理性的格言、谚语等。

③ 除此之外,还有以故事、典故为论据的。

4、在运用论据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论据务必正确、真实、恰当,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二是选择论据要考虑写作的背景和读者的特点。

三、论据和论点是怎样统一的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就是全面掌握材料,“求是”就是从占有的大量材料中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掌握其规律。坚持了这条原则才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也才能使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正确处理好论和论点的辩证关系。在评论写作的构思阶段,对待材料和论点的正确态度是材料在先,论点在后,从充分的材料中引申出论点。由构思进入表述阶段后,论点处在统率地位,论点要统率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因此,论据不在多而贵在精。力求置论据于论点的统率之下,寓论点于论据的分析之中,使论据和论点恰当地融合起来。

再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有助于论据和论点的统一,增强说服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和反证法。

四、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例证法)是一种有效的论述方法

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提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事例要真实、典型、有代表性,引用古代事例尤需切合现实情况;二是要注意提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辅以切实的分析和说理,防止观点加例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倾向。

五、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新闻评论从宏观上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务虚的,另一类是务实的。但是,实际上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要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也就是说,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论述具体的工作问题和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要透过具体的业务问题,从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做出分析。在论述理论政策性的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和读者的思想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六、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分析一篇言论,指出严肃生动结合得怎样)

1、 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 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七、说理论述的操作方法(评析)

1、据事议理的方法。(运用依托配合法或输入式融合法写一篇短评或小言论)道理、结论总是从客观事实当中,从实践经验当中引申和概括出来的。因此,要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事实材料。

据事议理操作方法:①依托式配合法: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实;②输入式融合法:直输作者见闻为由头和论据;③夹叙夹议式糅合法:多层次地即在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

2、比较分析的方法。(用比较分析法从身边感人事例分析改革必要性)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

比较分析的具体化方法:①纵横比较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认识现实,发现事物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②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③类比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3、论辩交锋的方法。(分析一篇言论在论辩交锋时采用什么方法)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论辩交锋的具体方法:①思想交锋;②辨正的方法;③批驳的方法。

4、算账说理的方法。(用推演算账法论证节约时间的重要性或浪费时间的危害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算账说理的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算账说理的操作方法:①统计算账;②推演算账;③折合算账。

八、为什么要论辩交锋

1、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2、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自然要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

3、就评论写作本身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的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地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九、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二是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

三是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

四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十、为何说破和立的结合在说理论述中有重要意义

1、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评论要说理,就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就得澄清模糊的观点,纠正片面的认识,反对错误观点和倾向;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论述就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重点章)

一、评论的结构原则

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

2、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篇章结构。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写作规律的前提下,在开头、结尾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作者的个性特征。

二、评论的结构要求(评析)

事实证明,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其结构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观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

2、层次清晰。合理安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3、逻辑顺畅。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讲求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三、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

1、 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

2、 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 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

4、 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四、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

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五、评论的结尾的要求与形式

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六、运用评论开头、结尾的基本写作要求写作一篇评论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文采

一、新闻评论如何写得有文采(评析)

为了把评论写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在说理论述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在语言和文风上需要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习和实践。

1、深入浅出

①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明白晓畅的论述相结合;要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

②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群众的认识规律和理解能力;联系群众的切身经验讲道理。

③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表现实际生活,通俗而生动;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避免空话、套话和各种八股腔。

2、形象说理

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论据和由头的形象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由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

②形象化的语言。深入观察生活,选取恰当的形象;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描绘客观事物,突出其特点。

③巧用诗文典故。运用成语典故和古代诗文中富有哲理的形象;弄清原意,运用恰当。

3、以情动人

①有感而发。有所为而作和有所感而发;或爱或憎的态度,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由深切感受而流露的真情实感。

②寓感情于形象。形象的感情色彩;通过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象打动观众。

③修辞手段的活用。修辞手段的运用和评论的感情色彩;语气的变换,句式的活用,含蓄、幽默的笔法。

4、要言不烦

①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说真话,讲真理,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摒弃空话、套话;反对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②论题集中,篇幅适度。思想明确,论题集中,行文语气集中;简洁精粹,长短适度。

③字斟句酌,语言规范。炼意,炼句,炼字;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二、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语言文风特色

第七章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一、新闻评论工作者具备哪些修养(素质或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评论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①掌握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加强政策观念。新闻评论工作的政策性;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严格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加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既懂政治,又学识渊博;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目光四射,广为涉猎,勤于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文字修养。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和群众观点。

②作风艰苦朴素。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怕困难的刻苦精神;严谨细致,力戒猎奇、追风倾向

二、评论工作为什么要重视知识积累

1、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2、现代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不少新的学科,新的知识也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涉猎的范围。对新鲜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什么是社论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二、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党报社论的权威性源于: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四、为何精心写作是一项重要任务

1、社论,尤其是党报社论,是党的喉舌,具有权威性。

2、只有精心写作才能发挥社论重要的和正确的导向功能。

3、集体研究。

4、从草稿到定稿,执笔者要精心构思、认真写作和修改。

5、党委书记要参与或主持整个写作工程,直到最后审阅定稿。

6、实践表明,若干写得较为成功具有一定权威性或文献价值的重要社论,正是通过这样的严格途径而面世的。

五、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正确地运用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语言来写作。

2、适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谚语、格言、成语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言语、词汇。

3、适当地穿插运用散文的笔法,力求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矛盾讲述得浅显明了、文情并茂、事理融合、平易近人。

六、分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写作特点

第九章 短评(要求会写作短评,依托新闻报道配写)

一、什么是短评

1、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2、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随着专栏评论的发展,近年来逐渐纳入各种评论专栏之中,单独发表的已不常见。

3、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

二、短评的特点

短评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短小精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炼。

2、新鲜独到。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三、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好的短评,应力求做到“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这就要求短评在写作时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第十章 编者按语(运用写作要求,为新闻报道配写编后,文前按语;说明性、政论性按写)

一、什么是编者按语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二、按语的功能

编者按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示说明

2、评介表态

3、提醒建议

4、补充强调

三、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如果以编者按语在编排过程中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所处的位置为分类标准的话,编者按语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由于编排的位置不同,使这三种按语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特点:

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2、 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特点: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与前两种按语有着不同的特点:

①发表形式上不同,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写作要求上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或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功能上侧重点不同,文前多起强调、提示作用;文中多起注释、点拨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运用上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四、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按语是新闻评论各类体裁中篇幅最短、依附性最强的一种,其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依据,有所提炼、评介、补充或升华。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迅速对报道或文稿做出评价与分析;注意不同按语形式的灵活运用与配合使用。

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按语的文字简洁明了,词约意深;议论焦点集中,点到即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鲜明地表达编者对新闻或文稿的态度和倾向;褒贬适度,分寸得当。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要求会写作专栏小言论)

一、什么是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二、专栏评论的特点

专栏评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群言性。以个人身份发表见解,自由活泼,畅所欲言;语气上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稳定性。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位置、篇幅大小趋于稳定。

3、时代感。一是重视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思想问题发表意见;二是善于敏锐发现并抓住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变化、新矛盾、新精神及时发表评论。

三、专栏评论的类型

1、按形式品种来分,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2、就作者组成来分,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四、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新闻性是本质的基本的特性。

五、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论坛评论以个人名义自由撰稿,发表己见,在写作上形成了它的若干优势和要求。

1、在人称上,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议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异型探讨和商榷。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六、什么是经济漫谈

经济漫谈作为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七、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

1、贴近经济生活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八、今日谈式的小言论;论坛评论(千字);简析《人民日报。今日谈》赞誉式小言论。

第十二章

述评

一、什么是述评

述评又称记者术语或新闻术语。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二、述评与新闻综述的区别

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评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

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三、述评的优势

1、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

2、述评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

3、评述结合,更符合人们阅读和视听的需要。

四、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五、述评的类型

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六、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分析述评写作特点)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第十三章

杂文

一、鲁迅与杂文

1、鲁迅是杂文写作的大师。

2、鲁迅的杂文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典范。

3、鲁迅的杂文论战性的比较多,对敌斗争的比较多,这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

4、鲁迅杂文的特点主要在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和斗争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灵活的笔法,坚定地进行斗争。

二、杂文的主要特点(分析一篇杂文的写作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睛。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睛,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三、为何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服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

杂文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匡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四、主题严肃,笔法灵活

1、严肃而深刻的主题,灵活而幽默的论述

杂文要革故鼎新、激浊扬清,主题要严肃而有深刻隽永的意味。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和论述方法却是灵活多样的,笔法不拘一格。

2、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

杂文的形象性、知识性、趣味性应当是结合在一起的。

杂文中的形象,不仅使文章生动而有风趣,有时还能给人以知识;杂文的知识性,对读者起了“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的作用,它的内容同样可以正面阐述某种道理,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杂文应当写得有风趣,幽默是作者的智慧和乐观主义战斗精神的表现,所以,杂文的战斗性和趣味性是统一的。

第十四章

广播评论

一、广播传播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1、优势:①更为方便、快捷;②几乎不受接受者的文化程度的限制;③声音的直接表现力是文字望尘莫及。

2、弱点或劣势: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只能即时听知;②不易保存,多次转述容易“走样”,甚至截然相反;③听的人不拥有选择权,不易把握重点,因而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二、广播评论的特点(分析一篇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

1、短小精悍。为了适应听众专注收听的耐久力,不仅要求短而有物,而且要求短而易知,力求省意,不能一味省文。

2、浅显明快。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能力,除了语言通俗、口语化,还要:

①运用听众熟悉的事实和其他材料证明和说明论点;

②调动各种表现手法为简单明白说理服务;

③表达简洁明了,包括叙事有条不紊,说理脉络清晰,诊断超载了当。

3、平易近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说理;从听众最关心的角度说理;带着感情说理。

4、上口动听。这是由声音传播决定的特点。需要提高语言素养、语言技巧,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端正评论的文风,其中包括:

①坚持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的原则。规范化是根本;

②力求语言的内在美、声音美、韵律美。内在美是基础,指文明用语;

③坚持语、文一致的表达原则。

三、录音评论

1、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

2、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同其他广播评论形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3、录音评论的音响取向。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而录音报道中的音响,则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同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全貌。

4、制作录音评论的关键环节。采制录音评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根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需要,精心选择、剪裁音响,使之成为整个论述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严格划清论点与论据的界限,防止把采访对象表达自己看法的录音讲话,与表达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看法的论点混同起来;

③恰当处理音响与论述语言的关系,既保持论据的完整性,又使它与论点榫卯相应。

四、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

1、广播评论的论述语言指的是广播评论中的同音响相对应的语言,是评论主体用来表达内容的所有话语。

2、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在广播评论中,论述语言有五种表现功能:①表达论点;②叙述论据;③表现论述的逻辑关系;④解释和说明;⑤补充、完善音响材料。

五、音响的基本类型

音响有多种分类标准。在广播评论中常用的音响,大致可以按两个标准来划分:

1、按音响的来源,可分为伴随事物发生和因采访发生的两种。

2、按音响在评论中的作用,可分为:①直接表现或说明事物的主体音响;②表现事物存在条件的环境音响;③表现事物过去情况的背景音响。

六、音响的表现优势和局限

1、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表现优势主要在于:

①增强论述的客观性,赋予它以事实胜于雄辩的表现效果;

②增强论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赋予它无可怀疑的说服力;

③增强论述的现场感和交流感,赋予它比语言叙述更强的感染力。

2、音响也有它的局限: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现场音响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倾向性不鲜明,有的甚至以噪音形态出现;

②因采访发生的音响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限制;

③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④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不能独立表情达意,需要论述语言补充和完善;

⑤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

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评论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评论,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任意运用,那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七、恰当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1、坚持两个原则:音响少而精的原则;论述语言以说理为主的原则。

2、协调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取决于是否善于利用论述语言,能动地驾驭音响。

3、做好论述语言的声音转化工作,务必紧紧围绕增强声音表达效果这一目标。

①文字表达坚持“我手写我口”。

②口头表达力求准确表情达意。

第十五章

电视评论

一、电视评论的概念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

2、电视评论是面向广大观众的新闻评论。

3、电视评论是电视媒介的新闻评论。

4、电视评论涵盖多种多样的评论形式。

二、电视评论的特点

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从这一本质属性出发,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三、电视述评及其特点

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体现缘事立论、因事说理和既述又评、述评结合基本特点的录像评论形式。

四、电视述评的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新闻述评的基本表现方法。电视述评中的夹叙夹议大致有三种方式:

1、解说词中的夹叙夹议;

2、同期声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3、画面与解说词结合的夹叙夹议。

五、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

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它对于符号有特殊要求和处理方式。

1、画面的类型和表现功能。电视评论中的画面,按表现功能分为三类:

①口播评论的画面:表现功能同播送人对于评论内容的理解和调动非语言的能力成正比。

②再现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画面: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吸引视听的强有力的表现功能。

③再现访谈过程的画面: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强化了语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期声的种类和表现功能。

①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具有强烈的客观性。

②访谈的同期声:以受访人的同期声作论据,可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屏幕文字。属于视觉符号,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表现功能。

4、解说词。按解说场合分为现场解说和非现场解说;按同观众见面的方式分为出镜解说和画外音。解说词与同期声的区别:

①解说是评论主体的声音;

②解说主要功能是随着话题的展开适时评点、提示事物实质,阐述评论主体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说明、解释画面和同期声。

六、录像评论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需要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1、突出论述语言的揭示功能。

2、确切理解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

3、正确理解论述语言的完整性。

*评论写作要点

一、短评: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①开头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②开头紧扣报道、传递感情 ③行文长话短说

④句式简洁、文字精炼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报道的引申、补充)

二、小言论: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

主流中见支流,洞察矛盾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写评析文章从何下手 从六方面评论

一、评论选题

1、时机性(快、新),时宜性

2、是否抓住社会焦点或冰点(关注度)

3、时效性(现实、普遍意义)

4、是否是宣传的需要(代表性、典型性)

5、与百姓是否贴近,所关心的

6、选题能否小中见大

二、评论立论

1、是否抓住问题的实质

2、是否新颖(新视角、独辟蹊境、思考独到)

3、是否抓住最新动态(社会动态、宣传动态)

4、判断是否准确,具有说服力

5、是否抓住规律和趋势

6、能否比较容易让读者把握规律 7立论与使用材料相符合

三、评论标题

1、标题是否与文意(正文)相结合

2、标题的是否明确,会不会被误解

3、能否吸引阅读和思考

4、在修辞上有什么特色

5、是否有新意

四、评论说理论述

1、运用什么样的论述方式

2、论证方式是否和材料有机结合

3、采用这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优点与其它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

4、说理是否透彻,是否符合说理逻辑和常识

5、有新意、深意

6、说理方法能否被受众所了解、接受

7、说理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节制、不走极端),说理判断是否明确

五、评论文采、语言

1、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是否深入浅出,寓情于理

3、文字是否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六、评论结构

1、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式,体现什么特点 如:

归纳式:材料充实,说理,把握观点 递进式:层层深入,说理,把握观点 并列式:思路开阔,考虑周到

2、布局合理,轻重详略得当

3、是否做到层次清晰,思路明确

4、是否做到逻辑顺畅

5、结构是否紧凑、完整

6、开头:是否开门见山或引而不发„„

7、结尾:是否有深意,观点,首尾响应

1.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表现在哪里?

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的引导社会舆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用表现为:①引导的作用 ②监督的作用 ③表态的作用 ④深化的作用

3.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与区别?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直抒已见。

(3)新闻报道是有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无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的发挥作用。

4.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作为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强烈的时效性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2)吸引群众参与群众工作

5.什么是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立论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6.新闻评论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7.立论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体现立论的针对性?

立论理应具备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致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为: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实际矛盾 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8.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报道标题区别何在?

(1)制作目的不同

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

(2)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也较为含蓄;

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

新闻标题常为复杂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

新闻标题简练的同时较为具体,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9.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①概括论题范围 ②昭示中心论点 ③表明作者态度 ④吸引受众注意

10.怎样使标题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如把陈述句改换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2)活用成语、俗语

把成语、俗语、谚语、直接引入或加以改造后用作评论的标题或采用易字、变结构、谐音的方法。

(3)巧用修辞手法

11.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因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揭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12.为什么说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说中具有重要意义?

(1)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从说理角度看,写评论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错误;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深化说理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这样论述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13.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想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14.评论结构原则是什么?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从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15.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16.新闻评论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了解受从的特点和要求

(3)运用群众的语言

17.评论工作者应具血哪些基本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①掌握基本理论 ②加强政策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 ②作风艰苦朴素

18.评论工作为什么重视知识积累?

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19.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的方面的独特优势

20.社论评论员文章有哪些类型?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21.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22.什么是短评?短信的特点是什么?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1)短小精悍

表现为: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练。

(2)新鲜独到

表现为: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

表现为: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

表现为: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23.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24.什么是编者按语、编者按语功能?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功能表现为:①提示说明 ②评论表态 ③提醒建议 ④补充强调

25.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

特点:提纲挈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

特点: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

特点: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26.什么是专栏评论?专栏评论的特点、类型?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特点:①具有群言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类型:按形式品种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按作者组成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27.什么是论坛评论?它的优势是什么?

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优势: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见探讨和商榷。

28.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29.杂文有哪些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晴

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晴,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

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30.为什么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明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杂文、杂感、杂谈、随笔等,者是新闻评论领域中的一种类型。由于这类文章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纠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31.述评与新闻综述有什么区别?

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较为接近,但二者的实质是不同的。

首先,从体裁上说,新闻述评发球新闻评论的范畴;新闻综述履于新闻报道的一种。

其次,从传播目的上看,新闻述评既要报道新闻事实,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但述的目的是为了评,为评服务。也就是说,新闻述评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事实,表明立场、主张;而新闻综述则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主要目的。

最后,从文体特征上看,新闻述评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32.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3.试述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 (2)浅显明快 (3)平易近人 (4)上口动听

34.什么是电视评论?电视评论的表现特点?

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35.简述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及各自的表现功能?

电视评论和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1)画面。画面在电视评论中可以起各种作用,但主要是提供富于实证力的论据。

(2)同期声。电视评论中的同期有两种:一种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一是访谈的同期声。

(3)屏幕文字。屏幕文字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功能。

(4)解说词。录像评论中的解说词,是与同期声相对应的声音符号形态。

第9篇: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新闻评论的写作。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范文《新闻评论的写作》。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上一篇:春雨润物细腻无声下一篇:居住环境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