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阐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特点和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探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引言

大数据作为一种海量的数据集,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当中,不仅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丰富、更广泛的教育资源与信息数据资源,还可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推进其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

(一)信息数据海量化

信息数据海量化是大数据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具有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但大数据在初步发展时期,并未过多引起社会群众的关注与重视,而是在近年来信息行业与互联网的盛行发展背景下,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大数据作为网络信息数据中以云计算、互联网等为应用载体,广泛涉足于IT行业的一种颠覆性、高科技信息技术,不仅包含有企业内部经营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与人交互信息、物质信息,还包括有极为广泛且具有理论依据的教育领域信息。尤其是在国内数据信息量从PB发展到ZB后,大数据对数据信息有效的分析、处理和应用,更是进一步增强了网络信息数据的可应用性与实效性。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更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丰富其思政教育资源,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1]。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具有较显著的信息数据海量化特征的。

(二)信息数据多样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海量信息数据的同时,也为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种类繁多、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其中不但有数字结构化的信息数据,还包含有大量网页、网站、视频、图片以及文字信息等信息数据。大数据中的信息数据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应用,也可以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针对性、多样化的信息数据。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去挑选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且高度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数据信息,更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另外,大数据中具备的信息数据资源,大多是一些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信息数据,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可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思政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价值意义。

二、大学生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学校办学定位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边缘化

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办学定位普遍是以专业课、实践课等两方面为核心,围绕专业课与实践课的开展拟定人才培养计划与整体教学大纲,极少会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以便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呈现边缘化现象。同时,学校对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不重视,还导致学校内部缺乏有效的思政教育课程与规章制度,即便是有个别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也仅仅是让专业课教师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口头讲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思政教育。所以在这种缺乏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多数专业教师自身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热情普遍不高,也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没有深入钻研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也仍是以传统说教式、灌输式为主。故而便造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效率不高,知识讲授不够透彻。另外,在这种边缘化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大学生思政教育通常也会存在与时代结合不紧密,缺少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观点等问题,致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随时都会面临时代性课题[2]。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仅以说教式方式为主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与专业导师的理论知识讲授相比,大学生最需要的是人生导师,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生命、理想、爱情等给予指导和鼓励。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因缺乏对思政教育足够的重视,自身也并不具备与时俱进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他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以传统理论灌输式、知识说教式、泛泛说教式等方式为主,忽视对大学生情感的关照和行为体验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给予认同,对大学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方面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故而便导致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致使其在课堂中,常常会因觉得思政教育过于枯燥、单一,价值性不高等,而厌烦思政教育的学习,甚至将思政教育称为“补觉课”。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想获得较高的教育价值,提高其教育成效,只有积极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创新性,才可有效发挥出思政教育真正的价值作用。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更加便捷、思政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效率更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等三方面,皆是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机遇。首先,信息收集更加便捷,指的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有效,不再是仅通过日常课堂教学活动、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大致学习状态[3]。而是可依据网络平台与大数据技术,轻松地收集学生全部信息,并将其进行整理分类,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仅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查询学生近来的学习状态与生活轨迹,便可对大学生接下来的思政教育内容、大纲、目标等进行合理制定,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思政教育教学服务质量,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学习态度、思想变化等提供更简便的方式和更充足的时间。此外,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获取更为丰富、先进、广泛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以更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体系,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完善学生思政知识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是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已不再适合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习要求,与新课改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理念、规章制度、新课改要求等也极为不符。这就需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根据思政教育要求、目标、内容,积极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二是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体系,来辅助其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若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具备此方面的能力,那么大数据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便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三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与大数据技术研发部门,支持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中的策略研究,也就是科研工作。只有这样,才可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化发展,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结合。

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在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上给予有效创新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上进行有效的创新,首先可通过确立大思政理念,充分挖掘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所具有的育人要素与功能,重点提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借助这些育人要素与功能,对大学生思想加以引领,提高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与认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学校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健全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4]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应注重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树立良好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其次,还可通过构建“全领域”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建立家校协同育人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家长纳入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当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创新思政,推动立德树人形成合力。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借助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深入挖掘学生家庭成员信息、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然后再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为学生家长推荐更有效、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思政教育方法,保证思政教育在学校、家庭中的开展都能万无一失。

(二)在思政教育管理载体上给予有效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载体,首先可借助学生工作方式,以学生工作管理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比如在大学生入党要求中设定大学生思想品德要求内容;在勤工助学报名条件中设定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要求内容;在学生综合评测标准中融入学生政治立场与文化自信要求内容等。通过在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内容,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还可将网络平台作为思政教育开展的载体,借助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收集和分析目前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主题活动与教育活动。然后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举办积极向上的线上线下思政教育主题活动,打造有特色、有趣味的思政教育环境,以此种教育管理载体形式,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确保大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此类实践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达到对思政教育的真懂、真信和真用等教学目标。

(三)在思政教育管理内容上给予有效创新

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内容,不仅有助于避免网络平台中良莠不齐的信息与各种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政治领悟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冲击和误导,还可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前进。所以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尤为重要。首先,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在课内外、校内外和线上线下等多种教育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并适当引入具有时代特色、个性化的时政教育内容,紧紧围绕树立大学生正确“三观”的目的,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交际能力,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其次,还可将思政课教学、日常思政教育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与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打造出集“专业服务+服务专业”为一体的思政教育项目,构建思政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然后再通过建设大学生党团、党组织等,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切实增强大学生基层党团组织工作吸引力与时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四)在思政教育管理方法上给予有效创新

首先,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当中,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引领,获得良好的人格提升。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提高对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视程度,坚定自身政治立场。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其次,还可通过运用大数据工具,在拥有海量信息数据的互联网平台中,筛选出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思政命题,然后再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增强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在互联网平台自主搜索可解答思政命题的有效方法。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进一步加深其对思政知识点的理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大数据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还为其创新发展与高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形势的转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还应有效把握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为思政教育带来的发展变化。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可保障在大数据时代下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序发展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柏晓娅,王峰,张耀东.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6):3—4.

[2]肖泽.理想信念教育:中专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南针”———原创毕业剧目《青春叩问》教学创作探索与思考[J].戏剧之家,2020(15):156—157.

[3]司同,赵厚福.“零零后”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与干预———基于对S市九所高校2018级新生的数据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2):25—26.

[4]张健.“三全育人”背景下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探索———以《工程伦理》为例[J].公关世界,2020(10):67—68.

上一篇:中学数学运算素养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下一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