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甘蔗产业机械化生产发展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甘蔗产业机械化是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甘蔗产业机械化的意义出发,对其发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甘蔗产业规模化发展、甘蔗机械研究、蔗农自身的水平限制、政府的推广力度等制约甘蔗产业机械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制约;改进;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利用机械化手段和工具帮助农民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等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农民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产量和工作效率。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业的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在甘蔗产业方面,由于甘蔗是我国产量较高、种植广泛的糖类作物,可利用甘蔗生产蔗糖来满足人们对于糖料的需求,因而甘蔗产业的机械化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 甘蔗产业机械化的意义

甘蔗种植在众多地区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广西。广西甘蔗的植被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2/3,是中国甘蔗种植最为发达的产业区,蔗糖也成为了这一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其蔗糖的产值约为广西生产总值的1/10,由蔗糖获得的经济收益在广西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蔗农们脱贫的重要途径[1]。其中,广西的上思县光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使得所产出的甘蔗含糖率较其他地方略高,非常适于甘蔗的种植。该县甘蔗种植农户数已经达到42 600户,总收入达到12.7亿元,人均依靠甘蔗产业获得的收入高达3 000元,基本可满足蔗农的生存需求。在百色市的右江区,甘蔗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甘蔗糖料收入一年可达56 260万元,人均收入3 214.29元,也创造了很好的效益。

甘蔗产业的生产方面机械利用率较低、应用范围较窄,目前,在生产中主要采用畜力种植、人工培土和砍收,导致单位面积的人力投入较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高。甘蔗的卖出收入绝大部分用于劳动力的支付,因而存在从事甘蔗种植的劳动力短缺、成本高的问题,在严重降低甘蔗种植效益的同时,广大蔗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时效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对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为缓解广大蔗农的劳动力压力,加大甘蔗产业机械化的应用是一种重要手段,使得甘蔗从种植到收割、乃至制成蔗糖的生产全程由机械化工具完成,可以大幅度提高甘蔗的种植生产效率,解放人工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进而达到减少劳动力投入和提高蔗农收入的目的。加快甘蔗机械化进程,有利于解放劳动力、提高蔗农生活水平、助推甘蔗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2 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甘蔗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目前,在耕整地、种植、植被保护、中耕培土、施肥、灌溉、收割、装载和运输等环节应用了机械化技术。我国甘蔗机械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已有50多年,先后开发出了用于包括整地、种植、中耕、灌溉、后期甘蔗叶的加工、收割等甘蔗产业机械。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多样化的机械为降低蔗农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以广西为例,广西作为中国甘蔗业最为重要的产业区,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居我国甘蔗产业第1名,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对其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尤其在生产的机械化方面,无论是从产品的研发还是具体的应用实践,以及后期跟踪调研,国家相关部门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于1988年将广西列为全国糖业的重点生产建设项目。

在甘蔗产业机械化方面,其中收获的工作环节最为复杂、劳动强度最大,收获环节具体包含切梢、切割、清理、装运等操作,占据着甘蔗产业总劳动量的一半以上。这个环节机械化进程的推进,对于甘蔗产业生产作业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采用大规模机械生产的方式具有一定现实困难。再者,甘蔗和蔗糖本身的价格较低,使得甘蔗产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不高,加上生产成本的因素,蔗农的收入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甘蔗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蔗糖价格的方面出发,全面提高甘蔗产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对于甘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3.1 甘蔗产业规模化发展受到限制

在生产经营模式方面,甘蔗产业的生产模式一般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形式,以农户单独种植的方式为主。这会导致出现农户自行决定所种植的甘蔗品种的情况,甘蔗品种鱼龙混杂,致使在后续的售卖过程中存在规格不一、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的问题[3]。由于农户自行耕种,其种植面积小、地块较为分散,种植的方式、时间和甘蔗的收获形式、产品规格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农户单独进行耕种,其劳动力较为分散,在技术和能力方面无法形成合力,这客观上表现在机耕路网络的构建、土地的合并整理等方面,不利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导致甘蔗产业的机械化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达不到理想的规模。

在农艺与农机的融合方面,甘蔗产业机械对于农作物的客观条件有一定要求,大多数蔗农所种植的甘蔗达不到应用机械设备的客观条件。例如,甘蔗的耕种间距一般在60 cm~90 cm之间,但是机械收割机的收割距离要求甘蔗间距在100 cm~140 cm之间。造成甘蔗地和收割机之间条件的不匹配,无法有效进行相关操作,导致作业效率低或者损坏甘蔗等问题,甚至机械收割效率低于人工劳动效率。另外,甘蔗的品种参差不齐,使得有的甘蔗农艺特性无法匹配机械设备的要求。比如,有的甘蔗抗倒伏性差,易倒伏,导致机械的中耕、收获等工序较难进行,收获质量不高。再者,有的甘蔗地种植的甘蔗生长高度不同、形状各异,这会增加甘蔗的切削损失率,影响甘蔗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广西为例,甘蔗机收水平仅为20%左右,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

3.2 机械研究不到位

首先,小型的甘蔗机械比较适用于在丘陵、坡地的甘蔗区工作,但是其功率小,很多生产环节(如深耕、整地、中耕等)的运行质量无法达到甘蔗产业的生产运营要求。其次,收获设备仿形能力差,切削器无法随着地形的变化而自行适应等问题,造成收割质量差、夹杂物多、损失率高等不良后果。再次,分段式收割机的完成工序较少,但是对于打捆、堆放等工序无法做到机械化,而且其零件的使用周期短。在节水设备方面,干旱地带的节水设备普遍较少,无法满足甘蔗的生长要求,直接影响了产量。

3.3 蔗农的文化水平低

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很多陈旧观念无法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甘蔗产业的技术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很多地区对于甘蔗产业机械化观念的普及效率低下,导致许多蔗农并不了解机械种植的优势和基本技术[4]。蔗农对甘蔗的机械设备了解非常浅薄,对传统生产方式守旧观念较强,不愿意尝试新的生产模式。比如,蔗农在种植间距方面多数认为密集种植的产出会更高,但是研究发现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并不会利于甘蔗产量的提高,同时由前所述,也与机械设备的间距要求不匹配。

3.4 政府的机械化推广力度不足

机械化的推广成本较大,无论是机械设备的投入还是对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普及,均需要花费政府和蔗农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政府有力的财政支持和相关人员的配备。目前,绝大多数政府普遍存在对甘蔗生产机械的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科研的费用也投入不够。蔗糖企业在盈利之后对于农业的促进力度不够,对于农业发展的反哺效果不明显。在教育方面,政府对甘蔗产业机械的试验、示范、普及等方面均投入不够。因此,甘蔗产业机械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 加快甘蔗产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

4.1 促进甘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从上述问题可知,蔗农的单户经营模式以及农艺与农机不匹配是导致甘蔗产业机械水平低、机械化进程难以推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应当在符合政策和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将耕地进行合理流转,让种植集中化、专业化,使得甘蔗产业向“蔗糖—农场”或者“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线改良。并且可以采用承包制、租赁制等方式,使得甘蔗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再者,由于土地的集中开发,可以对大面积土地进行集中规划,构建机械道路、水利设备等,并且选择统一的品种,采取统一的种植时间、统一的规格(间距等)和管理模式,加快甘蔗产业的机械化进程。

2)各级政府应当对甘蔗地的规模化经营进行定向拨款,对实施规模化种植的农户予以适当奖励,激励农民自主进行耕地的规模化种植和经营。其中,政府可以对购买相关机械的农户,给予资金支持,比如以贷款等方式,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放款,并且予以优惠和补贴。将用于甘蔗产业的农业机械列入补贴的范畴,并增加单位机械的补贴额度。

3)在农机与农艺的匹配度方面,应当使甘蔗产业各个环节的工作具备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标准,保证农业机械设备和农艺的互相匹配和适应,两方面相协调,共同促进甘蔗产业的稳步发展。在农艺方面,需要研究满足现有机械条件的生产技术,以维持一定成本支出为基本参考标准,研究出与现有机械匹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保证甘蔗产业的效益。从政府角度,需要各个部门互相协作,共同促进甘蔗种植规范的实施,使得甘蔗种植的间距符合现有农业机械的要求,引导甘蔗农户进行规范化的种植,统一其种植的品种和的间距等,以保证机械化作业的正常实施。

4.2 加强机械的研发

在甘蔗的机械方面,甘蔗的收获机械的作业效率最低,其研究的难度最大。基于此,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在研发机械中可以采取加大经费支持、引进相关人才等方式来促进甘蔗产业机械的发展。同时,应当通过与高校、生产企业等的密切协作,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充分借助高校和各界人才的技术优势和科研能力,突破甘蔗机械的瓶颈。其次,应当加强与国际科研单位的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情予以改进,以提高科研水平,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甘蔗产业整体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另外,应当加强对特殊地理状况中农业机械的研发工作,例如,适应丘陵地带的甘蔗机械,尤其是适应丘陵地带的甘蔗收获机械的研究。由于甘蔗的收获环节工作量大、问题多,政府应当重视对丘陵地带甘蔗收获机械的研究工作,加大资金的投入,以解决甘蔗产业的生产问题,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4.3 建立农机技术服务体系

在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的方面,笔者主要有两点建议。第一,加强农机服务功能。完善各级政府的相关推广机构,并且引导农民自行建立机械作业团队,进一步推进甘蔗产业机械化的进程。第二,加强培训机制,完善培训的途径和内容,使得农户全面细致地了解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和技术,并掌握和应用机械化技术,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可以体现在,各个部门定期选派专业的技术工作者进入甘蔗农业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甘蔗种植的规则和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指导,向广大农户进行技术和知识的培训。对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者讲授专业的操作规范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操作技巧等。对农户进行甘蔗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知识普及,以提高农户的种植理念,为推广科学种植的具体措施打下基础。

4.4 加强推广力度

1)在技术推广方面,可以建立示范项目,将用传统工序进行甘蔗生产的效果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效果进行对比,使得蔗农能够看到切实的效益,有助于蔗农机械化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同时,政府可以对甘蔗的机械化种植进行实地展示,让农民亲身了解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推广效果。另外,可以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引导乡村建立自己的机械服务队。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少部分农民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为甘蔗产业的全面机械化建立条件。

2)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待遇的方式吸引相关高素质人才进驻甘蔗种植产业,促进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机械设备的投入方面,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户购买和使用相关机械设备提供指导和价格方面的优惠,以促进甘蔗产业的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甘蔗产业机械化的背景、意义和现状,通过对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制约甘蔗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因素、甘蔗产业机械研究的影响、蔗农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政府的推广力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甘蔗产业的机械化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潘志许.加快右江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3(6):9-21.

[2]廖秋常.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6(4):18-20.

[3]贺贵柏.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战略思考[J].甘蔗糖业,2016(5):45-48.

[4]黄克恩,谭影航.加快推进上思县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的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2(2):10-11.

上一篇: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就业权的维护与保障下一篇:2020年辽宁省草原植被长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