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的法治保障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及正常的生产活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与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密切相关。如何利用法治保障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这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理有着关键作用,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社会公众的生命危害和财产损失。因此,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旨在近一步完善和建设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维护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由各类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问题频繁发生,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且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妨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甚至还会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公共卫生危机,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危机防控、治理能力。

一、公共卫生危机概念

公共卫生危机一般认为是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指发生比较突然,会给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带来损害的事件,包含了急性传染病暴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等事件引起的危机。2020年2月23日,在国家部署会议讲话中提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充分肯定了公共卫生事件在发生时转为公共卫生危机。归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不难得出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难以预测性、多因性、危害性等特点。在危机发生时,会因受害者人数众多而引起社会恐慌,从而严重干扰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危机不仅会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还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一旦处置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1]甚至会对国家发展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二、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现状及不足

我国在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从频繁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公共卫生危机来临时法治保障的短板。

(一)综合决策管理匮乏

在面临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我国并未采取“临时性应急指挥中心为主,其他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形式,这样难以形成综合协调平台,工作机制难以顺畅进行[2]。因为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情况,导致各部门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缺乏共同处置的意识,最终在单位内部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交流沟通不够及时的现象,在没有统一协调的情况下,各部门不会进行合力处理,这也就难以让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中能够起到协调的核心作用,但其职能仅仅限制于医疗卫生服务。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很多部门都拥有应急管理职责,这就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出现权责不清、管理分散等问题。另外,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社会整体警觉性不高,且公众们普遍缺乏自救与救助他人的意识、能力。

(二)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根据上文中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特点可知,其发生时便会有较大的偶然性,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感受到其带来的威胁,在思想上容易产生松懈,从而导致相关防范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我国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整体上还存在“重处置、轻预防”的现象,公共卫生危机的风险监测、风险预测、风险预警机制还不是很健全[3]。目前,一些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政府部门在面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由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在处理公共卫生危机时不够妥善,从而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应急管理能力。同时,该地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危机教育比较缺乏,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演练频次与力度不够,更有甚者直接流于形式,造成公民们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面对危机时警觉性较差。

(三)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的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关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小。就目前我国政府财政体制而言,上述经费都是由政府财政负担,但财政支付能力仅能够应对少数公共卫生事件,而如果想要符合常规性防范、全方位防范及现代化防范的要求和标准,那么就会出现现在具备的财政供给力度难以满足公共卫生要求的。由此可见,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面临的最大阻碍之一便是资金的制约。另外,因为某些地区政府财政保障力度较小,加上某些市区、县城并未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进行核算,导致卫生部门经费缺乏,难以开展健康教育、培训演练及物资储备等工作。

(四)公共卫生危机应急人才匮乏

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虽说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且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实际上其中有大部分人都未接受过正规、系统、全面的训练,这种情况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十分突出。由于城市与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绝大部分公共卫生人才都集中于大、中等城市。在乡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当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或重大突发中毒事件时,缺乏调查现场流行病学的专业人员和专业队伍。

三、完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4],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体系

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重视是实现政府主导的根本保障,在处理公共卫生危机时,政府可以起到带头作用,组织各个部门,乃至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财政支出,并利用各种力量维护社会的稳定。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紧迫、不可回避等特点,这就要求政府明确自身的相关职能,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整合与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并让个管理职能部门协同运作,以此发挥出整体功效,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害。在国际社会中,设立专门的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机构已成为主要趋势,我国也应当效仿,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核心,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规模、级别不同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委员会,在规范化、统一化及专业化运行的同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形成网络联系,承担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事务工作,以及负责突发危机来临时的综合协调、应急处理、指挥决策等事项,尽可能避免管理脱节、权责不清的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二)强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风险意识

为更好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政府机关应当积极开展危机应急管理风险教育培训,不断强化自身及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从而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工作中。公共卫生危机的防控与处置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以必须强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知识的科普与宣传,不断扩大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宣教范围,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政府、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情景训练、宣传讲座、健康培训等,利用丰富的宣传方式让每家每户,乃至学校都了解到危机教育、应急管理及科学防病减灾等知识,进而让社会大众的公共卫生危机法律意识及防病防灾知识得到强化,提升广大群众抗风险法律意识。

(三)健全公共卫生危机应急保障体系

充足的资金、物资保障是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工作能否成功的前提,也是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5]。在公共卫生危机应急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资金的保障力度,在同级财政预算中纳入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并根据地区的不同设立多个级别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专项基金制度,并在每年初增拨相应的事业经费到该专项账户中,从而形成长期性、滚动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与此同时,各级别政府还要根据公共卫生应急法治的相关要求,在对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应急设备设施进行储备的同时,对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物资储备、调运及配送机制进行完善,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的是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既能够精通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理论知识、技能,又要具备医疗现场工作经验与管理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建设公共卫生危机应急队伍,除了需要吸纳优秀人才外,还需要建立和培养卫生监督执法、权利救济、流行病学、现场急救,以及危机沟通等专业队伍。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人才欠缺的问题,首要任务便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人才培训的频次,经常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公共卫生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整体反应能力。其次,要对人事管理及激励制度进行完善,不断优化公共卫生危机的人才战略储备制度,按照各地区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面临风险的程度等科学安排医疗资源储备及医务人员的培养。最后,要利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进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以此充实应急队伍。

四、结语

只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执法水平,还能够提高我国应对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法治保障在现阶段还存有一些不足,因此,急需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分析和总结,结合各地法治保障情况,对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家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及其治理——研究的诸领域及其现状评估[J].深圳社会科学,2021,04(03):15-28.

[2]余晓齐.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N].河南日报,2021-04-21(010).

[3]张锋.基于大数据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治理研究[J].理论视野,2020(09):67-73.

[4]何岩柯,彭宗超,李刚,等.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J].人民论坛,2020(33):32-33.

[5]李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一审[J].北京人大,2020(08):17-18.

上一篇:食品专业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下一篇:论金融机构在数据挖掘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