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推荐8篇)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篇1

一、卫生管理组织

校委会牵头,绿化环卫办、总务处、高中部、中专部等各处室具体实施。

组 长:张克钟

副组长:朱廷刚、苏志爽、袁凤钦、杨家强、魏继钦、张志涛、张国祥

成 员:张 彬、罗建英、王健、高新起、杨达、禹兰云、各班班主任、各班卫生委员

二、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学校卫生遵循“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方针,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卫生工作。

2、学校成立卫生工作机构。形成总务后勤部负责,校医、教师、学生日常检查的卫生管理体制。

3、学校制定《卫生管理条例》,按照本条例规定对卫生工作进行奖惩、考核、检查与评比。

4、学校努力创建文明卫生单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饮水卫生

1.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2.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4.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三)饮食卫生

1、为方便师生生活,学校设立餐厅。学校餐厅的食品卫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食品卫生规定。卫生的具体状况由办公室责成校医作经常性、不定期检查,杜绝食品中毒事件和传染病的发生。

2、学校餐厅应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的规程操作,做好环境卫生、餐具消毒工作,有专职人员作清洁卫生,又专用的卫生工具和消毒设备,此项工作,由后勤检查监督。

3、学校应提供合格的饮水设备,要严防“病从口入”。4.严格执行校长负责制,每天有值班校长和主任陪餐。(四)教学楼卫生

1、教师应为人师表,搞好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务、维护公共卫生。

2、员工办公室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

3、为保证教学楼内的卫生,每天由校医、值日教师、值周学生对教学楼内卫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4、禁止学生将外买食品带入教学楼内,禁止在教学楼内吃任何食品(食品供应除外),包括饮料。

(五)各办公室、部室卫生

1、各处室要搞好本部门的卫生工作,保持办公室的整洁。

2、对接待工作使用的饮水器具实行消毒制度,作清洁消毒。

3、室内物品摆放自序,椅子放在办公桌下面。(六)校园卫生

1、学校努力创建卫生单位,按照“教室三包、天天达标”的卫生要求,安排日常卫生工作,并划分卫生包干区,明确卫生责任。

2、为确保学校优良的卫生水平,并按照学生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实行学生值周制度,让学生参与全校的卫生管理。

3、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义务劳动。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4、要保证洗手间的卫生,按时清扫,墙上无污,室内无异味。全体师生爱护洗手间各种设施,文明使用洗手间,使用后随即冲洗干净,关好水龙头。

(七)宿舍卫生 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并及时清倒。(八)卫生区域

1、各处室、各班的教室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篇2

在西方, 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 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 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 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 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 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 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 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 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 并像屏幕一样, 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 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2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 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 它能协调人际关系, 增强组织凝聚力, 培养团队精神, 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 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 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 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 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 在学校的管理中, 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 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 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 内化学校管理, 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 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 教师及至学生, 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3 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 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既然如此, 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 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 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 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 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 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具体说来, 有以下原则:

(1) 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 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 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 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 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 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

(3) 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 还要实行分层管理, 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4) 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 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 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 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 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 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 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 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 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 离不开各种规则,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 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 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 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 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 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 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 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 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 因此, 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 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 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 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 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 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 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 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 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 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 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 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 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 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 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 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美) 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12) .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6) .

[3]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 .

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

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不断深入,并在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等方面有所突破。然而,由于认识、经验和条件的局限,公共服务在提供方式、服务范围、服务效果上的缺失和不周全,依然是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长期挑战之一。因此,如何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实际出发,探求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办法,解决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亟需探索的课题。

我国现行公共服务模式是伴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逐步形成的,因此它既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色彩,又有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特征。目前公共服务在组织提供和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二是配置不均,三是表达不畅,四是效率不高。尽管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公共服务改善的实际需要。从公共服务的效率原则出发,我们应该通过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的创新,力求用最少的人力、财力、资源取得最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

公共服务的内容具有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和外部经济等特征,因而是市场难以有效提供的,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对公共服务的结果负责。而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者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政府分配行为。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规范、公正、透明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得到广泛认同,以人为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理念已逐渐融入政府财政关系建设之中,但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仍然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其次要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大部分由国有部门和城市居民享有,非国有部门和农村居民不同程度地被排除在多项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外。当前,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新阶段提高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和公平正义程度的现实需求。因此,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缩小和消除以往存在于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待遇,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包括国有和非国有部门、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和居民。

二、推进公共服务组织方式创新,区分公共服务生产和供应

如何使公共服务更有效率?这始终是一个困扰政府管理的实践问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把公共服务的生产提供视为一个整体,在组织管理模式上遵循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直接举办的方式。推进公共服务组织方式创新,关键在于区分公共服务生产和供应。

所谓公共服务的供应,就是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实际是一系列集体选择行为,表明政府的责任和承诺,包含一系列的数量、质量的要求,即提供哪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数量和标准,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服务行为的规范,以及采取什么样的供应组织方式等。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而公共服务的生产,则是指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过程,也就是把一系列的资源投入转化为具体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过程。

创新公共服务组织方式,一要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观念,借助市场机制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二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生产,社会公益组织、社区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慈善团体等各种非营利社会组织,可以大有作为。

三、广开言路,完善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制度

公共服务,是对公众的服务。公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公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公众的愿望是否得到实现,是衡量公共服务是否成功,政府工作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比如许多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为群众办实事的安排,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部门提出,向社会公布和承诺。这种方式固然有效果,但如果采取向群众征集实事的方式,通过有针对性的回应和参与进行选取,将会比纯粹由政府单方面的安排效果更好。因此,畅通公众需求表达渠道,使政府能够准确地知道公众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公民的需求表达,在西方已经完成了制度化过程,可以说,它们已经拥有了健全严整的机制设计来吸取民意、体察民情。而在这种状况下,民意收集问题,仍然是西方政府最为关注的课题,政界和学界也都在持续地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和探讨,以期不断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和民主性。反观我国,在制度化过程仍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将民意的收集和汇总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健全相应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公众的参与和政府对人民的负责;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各种非制度途径,如公众论坛、网络投票、大众传媒、公民调查等等,充分吸取西方的经验,通过各种渠道汇集民意,以保证政府所做,恰是民之所需,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

四、推进公共服务管理手段创新,完善绩效评估和监管制度

显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财政投入问题,也是制度问题。应大力推进有关制度改革,否则,再多的财政和资金的投入也不会有效率,甚至只能是助长浪费和腐败。

首先要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扩展和深化,绩效评估正不断得到加强,呈现出形式多样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成为各地加快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评估指标的制订要兼顾各项绩效,做到客观全面,转变一味追求经济指标的评估习惯。二是加大社会公众的评估分量。要加快转变传统的单向性、不平衡性的评估方式,特别重视培养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主体,尤其是要加大外部公众即公共服务对象的评估分量。三是加强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注重绩效评估结果与激励机制以及问责机制的结合,通过内部竞争压力与外部导向强化绩效意识,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其次要加强公共服务监管。公共服务可以购买,可以外包,但政府的责任不能外包,应加强跟踪监督和检查验收,保障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会因外包而缩水。一是保障公民对公共服务提供单位的监督。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体的参与和制约,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能充分反映各种社会群体的偏好,从而具备最大限度的包容性,防止公共服务的提供蜕变为为特殊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工具。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提供单位对生产单位的监督。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公共服务提供职能的自然延伸,也是公共服务提供者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责任。一般来说,提供者对生产者的监督,可以采取对其工作进行随机抽样检查、追踪公众舆论评价等多种方式。同时,在实行过程中,要把握分寸,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演变为对生产者的微观管理和控制,应注重保持提供者与生產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面临着人们对公共服务全面、快速增长的需求,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也日益增强,对于公平、正义及民主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要求。只有让大家平等享有公民权、共同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才可能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民主、文明和和谐的社会。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篇4

皇宫镇中心学校组织教师清扫新建教学楼内卫生乌苏市皇宫镇中心学校张延全报道:8月21日是皇宫镇中心学校教师到校的时间,为了使小学教学楼在小学生到校时可以顺利搬入教学楼内,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安排部署了打扫教学楼卫生工作,学校对每层楼进行了明确分工,安排组长负责,并组成卫生检查验收领导小组。会议结束后,小学部教师全部投入到劳动中,她们用抹布、拖把认真清扫楼内卫生。由于供水压力不足,二三楼的教师不得不到一楼提水,大家克服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一桶一桶往上提水,新建教学楼有许多较为顽固的混凝土、涂料残留,教师不得不用铲子清理,用抹布擦洗。

本次卫生清理工作预计在8月23前全部完成。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组织及职责 篇5

为加强本单位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卫生水平,保护广大公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单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为本单位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卫生工作。包括制定管理计划、标准;组织自身卫生检查;对违规情况组织整改、对违反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等。

卫生管理员:组织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建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对违规部门和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的建议提交组长,执行处理决定等。

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 篇6

为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业主饮用水卫生,保障业主业主饮水安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抑制和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下,特制定本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制度及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小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完善水源卫生防护,确保水质安全。水井、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3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

2,供水设施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3,供水设备清洗、消毒工作,由卫生管理人员或委托专业清洗队伍进行,每年清洗消毒1~2次,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4,认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水质须经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监测,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5,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单位供水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违反供水卫生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违反供水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接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水质送检与自检制度

1,由于本住宅小区采用井水供水,需每年送水样监测2次,在住宅小区交房前需监测1次。

2,水质必须送当地疾控中心或有监测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水质检测结果,要及时在住宅小区公开栏里公开,并接收大家监督,确保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和“满意水”。

4,水质监测发现严重的水质和健康危害问题,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配合调查处理,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四、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范围:

1、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饮用者正常生活;

3、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有饮用水水质恶化;

4、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爆发流行或引起急慢性中毒事件;

5、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二)后勤部门应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三)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供管水员须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向单位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在水污染事故发生期间。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应及时进行采样水质检测。

(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水污染事故。

五、供管水人员健康管理与学习培训制度

1、凡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在岗时每年应在体检时效到期前15日内主动到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直接供水管水工作。

3、供管水人员凡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病症的,应主动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生活饮用水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未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或者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

5、供管水人员应主动积极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加强生活饮用水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供水管水水平。

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

六、卫生专篇

(一)水源及供水设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供管水人员应经常检查水井口的密封及取水口周边30米的卫生情况,在水井、泵站、水箱外围3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

2、坚持每天清扫泵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3、每天清扫水箱周围卫生,保持水箱周围环境清洁;

4、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5、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6、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养宠物和植物;

7、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泵房及水箱间。

(二)水井、水箱清洗消毒制度

1、水井和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2次。

2、清洗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营业资质,或由本单位有健康证明的后勤人员负责。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进入水井、水箱前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并按密闭空间操作要求,检查水井、水箱是否处于缺氧状态。

5、清洗消毒完成作业人员撤离水箱后,应穿消毒水鞋、整洁工装进入水箱内检查水箱内有无遗留物品和其他杂物。

6、检查一切正常后,盖好水箱入口盖,并加锁锁好。

7、后勤科应认真做好水井、水箱()的清洗消毒记录。

(三)水井、水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清洗消毒工作人员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长靴、橡胶手套,并备有照明用具及清扫专用工具带入箱池。

(2)在小区醒目处张贴告示,使小区内各业主有备水准备。

2、操作规程:

(1)关闭进出水阀门。

(2)打开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使水位下降至30cm,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并堵塞出水口,防止污物进入。

(3)清洗消毒人员进入水井、水箱()前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并按密闭空间操作要求,检查水井、水箱()是否处于缺氧状态。(4)携带专用工具进水箱()进行清扫和冲刷,先水箱()顶,后底,由里向外依次进行,如有损坏处进行及时修补。

(5)洗刷和检查完毕,开启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尽污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

(6)用消毒液对内壁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均匀地喷涂箱()壁表面,涂刷至入口,退出水箱(),盖上孔盖并加锁。

(7)30分钟后打开进水阀,待水箱满后,开启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水,彻底冲洗净残留后,恢复供水。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篇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学校积极性,是多年来学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校本管理”,即以学校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是当前国际上的潮流。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教育面临着面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挑战。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教育打破自我封闭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放式办学,大胆创新,办出特色,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关系是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旨在协调社会组织与其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内外环境。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主要是在企业界广泛应用,现在它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及其管理人员所重视。在教育界由于长期管理体制统得过死,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因此公共关系没有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和运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学校树立强烈的公共关系观念,开展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广泛与社会各界交流,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最新的公共关系理论即公共关系协调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作用作一简要分析,试图帮助广大学校管理者树立现代公共关系观念,形成学校与社会各界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1 公共关系协调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和发展。这些方法特别是系统论方法在公共关系学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并且使公共关系学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一种建立在以公众利益为重的崭新的不对称关系协调模式逐渐成为公共关系学的主导力量。它使公共关系学在理论观点、内容体系及方法上更为科学、系统和完善化,更富有独到的理论魅力。协调理论模式的提出应当是最新的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公共关系学理论模式。它着眼于社会组织与公众利益关系的处理,揭示了公共关系协调的有效机制,从而使以其为核心的公共关系学建构真正步入科学化、理论化和体系化。

公共关系协调理论模式认为,社会系统是组织系统的母系统,组织系统依赖于社会母系统及其它相关组织系统而存在。组织系统的生存和运行,总要不断地从社会环境中获得资源输入和向环境作成果的输出。一方面,社会组织只有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资源,诸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才能通过内部机制转换成特定成果。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获取了环境所输入的资源,并将其转换成某种成果,诸如产品、服务及形象等,还需要不停地通过向环境输出,才能换取自身的利益,实现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否则社会组织就要面临生存危机。显然社会环境是决定组织生存的重要制约力量。组织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慎重对待环境,研究和适应环境并同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但是,环境是由许多因素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其中对组织系统影响或作用最为直接的、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乃是活跃于环境之中的各类相关公众,因此公众就成为组织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组织应将公众置于重要地位去对待,重视公众利益的满足以及精心维系好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与公众和谐相处,是社会组织获取环境中生存机会的最有效途径。

公共关系协调模式的提出,使公共关系学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转变。

1.1 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不是平等互利的对称关系,而是非

对称的关系。这种非对称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双方地位上的不对称。组织占据公共关系的主体地位,公众相对社会组织对公共关系没有主导权、主动权,不能能动地改变公共关系态势;另一方面体现在利益满足上的不对称。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主体是以满足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公众作为公共关系客体,完全以利益要求者角色同社会组织交往,而从不为满足社会组织利益而着想。

1.2 公共关系的目的不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而是实现社会

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协调。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最终是要排解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关系的障碍,使彼此关系呈友好的、和谐的、融洽的、合作的等协调的形态。

1.3 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改善公共关系的实

质所在。社会组织与其各类公众的利益都是各不相同的,公共关系是建立在社会组织和公众双方利益差异、矛盾甚至冲突上的特别利益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就必须协调好这些差异、矛盾或冲突。其它认知性协调、交往互动协调等均是辅助利益协调。

1.4 在组织与公众利益关系调整上,公众利益至上,公众利益优

先,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为公众利益服务。公共关系协调,是社会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以公众利益为核心的协调。公众利益高于社会组织利益是实现公共关系协调唯一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途径。

2 现代公共关系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多种社会科学知识的介入,其中公共关系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艺术而行使着重要的功能。将公共关系知识运用于学校管理,它便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学校管理理念,拓展学校管理视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1 公共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管理的视野并扩大了其管理的外延

公共关系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就在于它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管理的视野,扩大了学校管理的外延。通常学校管理主要针对学校内部人、财、物的调配和组合,管理者只是有限资源的利用者。公共关系运用于学校管理过程之后,这种有限的眼界被拓展成广阔的视野。对学校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一旦与公共关系相结合便会给学校管理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学校内部的人、财、物通过公共关系的优化会产生一种优化的管理。如果管理者不仅仅局限于内部人、财、物的思考,而是从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关系中运筹资源力,其管理绩效就会产生叠加效应,如果管理者能从公共关系角度来运筹管理,他们就会放眼全局,放眼长远,从而使学校管理跃入战略高度。这样以来,学校管理就可以通过公共关系的广阔视野,而避开因急功近利所导致的管理困境。

显然,公共关系的管理视野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管理的外延。只要学校管理站在战略的至高点上去统筹管理,就会将较少的精力投入人、财、物的管理事务,而将较多的精力投入公共关系运筹。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成功的管理者都是公关型管理者的原由。因此,现代学校管理的外延,必须是管理加公共关系。

2.2 公共关系实现了学校管理观念的突破

管理观念由人是工具到以人为本,可谓是管理科学的进步。重视人,或曰重视组织内部员工已经使组织管理进入现代化。然而,学校管理毕竟不是纯粹内部事务,它总是社会的一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因此学校管理的观念必然包含对社会、对公众的态度倾向,仅仅依赖以人为本的哲学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责任要求,学校必须明确并践行它对社会、对公众的观念取向。

公共关系之于管理,其突出贡献就在于它实现了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突破,即管理不仅要重视内部人,更要以内部和外部公众为重、为本。而且,公共关系不象管理学那样只重视内部人性因素,而是将内外部公众的利益要求置于高于组织利益之上去加以满足。这样以来,学校管理在观念上和行为上便超越了有限的内部矛盾思考,而将内、外两大类公众对象连同整个社会一同囊括进来,实现了现代学校管理观念的全面性突破。公共关系的正确思想、观念为学校确立卓越的管理观念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公共关系将公众关系整合为学校管理的合力

现代管理理论对环境的重视与日俱增,但它只是将环境视为管理必须适应的压力因素去对待。公共关系则不然,它一方面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化为公众关系,使其作为学校与之直接交换、互动的利益关系,从而使环境成为可加以能动改善的因素;另一方面,公共关系进一步将学校内、外部公众关系协调机制和规律揭示出来,从而使环境进一步转化成对学校管理极为有利的合力因素,这样以来,学校管理便由对环境的无奈转入对环境的掌握和有效利用,由有限的适应到无限的合力。

将环境具体化为公众关系,学校管理就有了确定的客体。对确定客体的具体利益要求的运筹的行动,微观上看是协调学校公共关系,宏观上看就是改善学校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实现了公共关系协调,就是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环境。协调的内部公众关系,是内部师生员工与学校合作的最高成就,所产生的内聚力、向心力及能动的创造力是仅凭管理措施所无法企及的。另一方面,协调的外部公众关系,不仅仅是有利的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学校长久合作和实现目标的不可或缺的有力伙伴。这内、外两方面的合力,是学校管理过程中至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因而已构成现代学校管理的强有力的支撑点。

2.4 公共关系是改善学校管理过程和提高管理绩效的有力工具

公共关系致力于各类公众关系的协调,恰恰是同学校管理过程相一致的。协调的公众关系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既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又是提高管理绩效的有力工具。

首先,公共关系的重要管理功能,是它的决策智囊功能,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主要通过环境监测以及变动的公众关系态势,帮助决策者较好地、较全面地和较准确地把握时局,以提高决策质量和把握发展机会。其次,改善内部各种关系,提高学校整体活力和效力。诸如改善领导与教师、领导与职工、教师与学生等关系,能极大焕发教职工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关系就是改善管理过程,同时协调一致的关系状态势必给学校管理带来整体的组合效应。再次,公共关系的协调机制优于管理沟通机制,因而它可直接作为学校管理的要素参与到学校管理实践,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使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配合与合作建立在更加自觉能动的基础上。最后,公共关系强调全员公共关系,使成员提升了强烈的公关意识。这对于每一成员在其本职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3 现代学校管理应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

时至今日,开放式办学的思想渐入人心,人们已经认识到:学校管理并不只是处理学校内部事务,它还必须协调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关系。因此,现代学校管理必须树立现代公共关系观念,善于运用现代公共关系这一重要工具,以提升学校管理理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为此,根据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以下观念。

3.1 协调观念

学校应坚持不懈地同内部和外部公众协调关系,通过满足公众利益来实现学校与其公众关系的和谐与协调。摆正学校与其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立足于调整好彼此利益关系,是学校在公共关系方面加以努力的全部内容。协调观念在利益关系的调整上,主张公众利益至上、公众利益优先、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为公众利益服务,公众利益高于学校利益是实现公共关系协调唯一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途径。

3.2 公众观念

公众观念即公众至上的观念。这是协调观念的中心,由于其重要性而从协调观念中独立出来并在社会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一种公共关系观念。公众至上已成为当今公共关系领域的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观念。学校必须首先着眼于公众,公众利益是否被满足决定了学校公共关系的好坏状态。学校应真诚地、全心全意地为公众利益服务,当学校与公众利益不协调时,只有改变学校的行为以适应公众要求才是正确的选择。

3.3 服务观念

学校为公众利益服务,是公众至上观念的具体表达。学校要同公众建立协调的关系,必然应将公众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为公众利益服务正是公众利益至上的具体的、生动的体现。学校作为社会的一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尽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首先体现在如何为公众利益服务。服务观念体现了学校对公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其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只有为公众利益服务才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3.4 开放观念

学校要开放自己,公开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进行全面交流。学校应以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向公众向社会坦露胸怀,这种诚挚的举措是实现公共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应努力增强学校行为的透明度,公开和开放学校,使学校坦诚地、全面地融入社会,面向公众,以达成与公众、与社会的全面的双向交流。学校要全面开放自我,只有将自己完全置于社会、公众的认识和监督之下。认真地、如实地向社会、向公众报告学校的政策和行为,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是学校开放自己的实质性行动。

3.5 创新观念

学校应努力通过不断的创新活动去改善自己同公众之间的关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公众关系也需要不断发展,只有不断用创新活动去适应这变化发展的需要,学校才能取得良好的公众关系状态。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不断变化的公众态势面前,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是学校努力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心。

摘要:公共关系协调理论是最新的、占主导地位的公共关系理论,它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着眼于社会组织与公众利益关系的处理,揭示了公共关系协调的有效机制。将公共关系协调理论运用于现代学校管理,是学校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实行开放式办学的需要。它对提升学校管理理念,拓展学校管理视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必须树立协调观念、公众观念、服务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

关键词:公共关系协调理论,学校管理,公共关系观念

参考文献

[1]单振运主编.新编公共关系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9月.

[2]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3]吴志宏主编.教育管理学(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案例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4]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5]孔祥军主编.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关系.东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学校公共卫生组织管理 篇8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功能

回顾我国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主体在性质和存在状况是有所区别的,它们所采用的社会治理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农业社会,社会管理主体仅限于朝廷及其派出机构,社会具有同质性、封闭性和稳定性的特征,社会管理以权力为主导,朝廷简单粗暴的统治模式十分奏效。在这个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多以商会、行会等形态出现,在政府独大的社会中,它们的发展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谈不上参与社会管理。工业社会,社会不断分化,出现了专业化分工,政府就是在此过程中出现并成为社会日常事务的直接管理主体,政府以法律为依据对社会实施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结构,非政府组织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重要合作伙伴。而到目前我们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发展呈现出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社会管理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理模式必须是以服务为导向的。

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性,参与的主体不仅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或民间组织以及公民。公共管理所有活动的价值取向都是服务于整合和优化一个和平、安全、稳定、有秩序、能实现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的目标;最后,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必须通过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来进行治理,这不仅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救治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发展的要求使然。[3]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非政府组织是由英文“Non-gov

ernmental Organization”直接翻译过来的,它带有更多的政治方面的含义,一般指的是那些拥有正式组织结构并从事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1]最早使用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的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之后世界银行将公民社会定义为家庭、市场和国家之间的一个空间,其中包括各种非营利组织及旨在改善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之生活状况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特殊利益团体。政治学辞典认为,在中国,非政府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遵守一定宗旨,自愿持续结成的,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民间组织。王名教授从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结构—属性”这一视角,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社会组织是独立与政府体系之外的具有一定程度公共性质并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各种组织制度形式的总称。[2]

在我国现有法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中,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个方面。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社会组织。

本文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人们在自愿、自主、自治原则基础上成立的,独立与政府体系之外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社会组织。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莱斯特·萨拉蒙(Lester·M·Salamon)将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公益性、非宗教性和非政治性,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划分方法。综合萨拉蒙教授的观点,结合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独立自主性。非政府组织是公民自发自愿组成的,它们拥有正式的管理章程的和运行机制,享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独立行使决策权而不受来自于政府强制权力的干涉的权利。非政府组织用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组织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组织的财务预算进行自主安排,并对其自身的经济行为负责。第二,中介性。非政府组织处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具有很强的中介性 和中立性,在二者之间发挥沟通协调的功能。在“政府—非政府组织—市场”这样的结构中,政府位居高处,纵观全局,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处于基础地位,充分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经济根基;非政府组织处于中间位置,联结政府和市场,形成一个“铁三角”式稳定的社会整体。第三,公益性。与企业不同,非政府组织不以提供服务获取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终极目标,仅将提供服务作为实现自己组织使命的一个手段,而更多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问题。非政府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更多的是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它们以各种方法和形式吸收来自于社会的公共资源,如资金、人员等,并将这些资源投入生产成公共产品用以满足社会其他成员的需求。第四,自律性。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性有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一方面,组织内部章程可对组织内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并对组织决策,以实现组织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监督的压力,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以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向社会所做出的承诺为对象,唯有依约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存在的合法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否则,协助政府参与公共管理将成为空谈。

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非政府在组织的特征和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沟通、协调、监督、服务等等的功能,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搭建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维护社会稳定秩序。民主的基本要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拥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实行公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情况下,作为单一个体的公民无法监督与之相比庞大的政府,更谈不上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参与权。不同于势单力薄的公民个体,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集结器,集聚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拥有更多的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条件、机会和社会影响力,它们的存在为公民提供了政府和社会对话的渠道。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利用它贴近群众可以及时洞察民情、了解群众需要的优势,借由非政府组织自己的官网等媒体的影响力表达民众利益诉求,更容易引起政府的关注;另一方面,它们可以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利用彼此的资源优势,回应社会需求向社会提供服务。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实现民主管理的必要前提,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协调沟通桥梁。

(二)拾遗补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我国政府不断形成和完善了社会治理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国家机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政府和市场还是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缺陷,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灵,尤其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公共领域。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民主开放带来的需求多元引起的,非政府组织就是主体之一,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除政府之外最受人们欢迎和信任的公共组织,它具有很强的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这些资源包括获得社会捐赠等慈善资源、志愿资源以及其他公共资源。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多以中位选民的的需求偏好为依据,实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无法满足到社会上特殊人群对公共产品的需要。随着非政府组织数量类型不断增加,它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的高精尖人才,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富于创新精神,这是使非政府组织可以向社会提供政府和市场不想、不便也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三)与政府协作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就业的功能。我国工商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80年代末达到一个高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类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首先,非政府组织通过与组织内部成员沟通协调,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相关协议,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减少因政府政策漏洞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市场经济秩序;其次,以组织作为信息中转站,搜集市场经济变动信息,并及时告知组织成员,定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行业发展动态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非政府组织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系统,在某些因政府资金紧张投入不足的领域,它可以通过组织财政预算填补政府资金缺口。此外,非政府组织数量的增多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前来应聘,这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维护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利,推进民主决策。在社会选择模式下产生的非政府组织肩负实现公益使命的同时,还培养了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非政府组织是建立在全体成员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基于自主自愿并进出自由,其组织活动是民主自治和平等协商的,它能够在民主政治参与过程中反映和表达成员的利益诉求,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共同价值目标。[4]要想让社会民主化造福人民,公民必须在有组织、有秩序的条件下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5]政府将部分权力归还给社会,让公民和非政府组织通过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参与到公共管理当中来,既在整个社会中营造了一种公民参与的氛围,调动了社会积极性,并在与政府合作治理中达到了监督政府行为的作用,双方为彼此共同的政策目标商量博弈,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丽莎·乔丹[美],彼得?范?图埃尔[荷兰].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129.

[2] 王名.社会组织论纲.社会文献出版社[M].2013年3月第1版:88.

[3] 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5年5月第一版:2-3.

[4] 陈跃,占伟.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探索.行政论坛[J].2010年第1期总第115期.

上一篇: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下一篇:难忘的一次经历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