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2022-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生态提升规划设计

摘要:灵山岛尖位于广州市南沙区,被蕉门水道及上横沥水道环绕,其外江岸线的生态健康程度密切影响着水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灵山岛尖外江岸线受人类活动干扰,植被覆盖度较低,外江生态系统被破坏,退潮时出现干砌石外露现象,亟需进行生态修复。为营造和谐健康的外江生态环境,提出“人—城—水互动”与“重塑自然”的设计思路,系统阐述打造具有广州南沙本土风貌特色的外江岸线生态化景观的具体措施,成功将枝桠沉床和土工格室生态工法技术应用在近海地区,并采用近自然植物群落设计优化外江岸线,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空间。

关键词:生态提升;生态工法;滨水岸线;灵山岛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21-01-18

修回日期:2021-04-01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mo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Waterfront shoreline; Lingshan Island

为高质量推动城市建设,系统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势在必行。自然岸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养殖供给、氧气生产、休闲游憩、气体调节(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污染物吸收价值等方面[1],因此岸线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外江岸线即入海河道两岸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其作为城市的“绿色珠链”,缝合了城市陆域与水域空间,其生态健康程度极大影响着水域生态环境的优劣,其生态重塑不仅是将“水与城”融为一体,还能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多处外江岸线受人类活动干扰,植被覆盖度较低,退潮时出现干砌石外露现象,外江的自然属性与生态系统被破坏。这严重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因此亟需对受干扰的外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

当前针对岸线生态修复的研究集中在河滨带治理[2~3]、岸线生态结构[4~5]、景观塑造[6~7]等方面,关于外江岸线的生态景观风貌、生态工法技术、植物群落构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较少。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生态提升规划设计为例,研究以生态工法修复生态基底,重点分析外江生态空间的提升与优化、景观节点打造,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建设,乃至中国滨海河口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项目概况

灵山岛尖位于广州市南沙區明珠湾起步区中西部广澳高速东侧,岛尖北侧水域为蕉门水道,南侧水域为上横沥水道,外江岸线为岛尖堤岸外侧水域与陆域交汇区域。岸线总长度为5.5 km,堤防形式为垂直混凝土加干砌石护脚,两岸干砌石宽度为5~10 m。

灵山岛沿岸外江护岸现状已建成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的滨海景观超级堤岸,且防洪、排涝安全已得到保障,滨江水利护岸的安全性较高,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1)堤岸生态系统不完善:岸线类型和生物生境单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低。

2)植物多样性及覆盖度较低:植物群落的物种相对较少、丰度不足,花色缺乏季节变化特点。

3)景观风貌欠佳:沿岸视线开合变化较为单调,缺乏活力与吸引力,滨江空间缺乏景观特色、种植特色和视线吸引点。在低潮位时,外江堤岸被泥沙覆盖,抛石呈裸露状态。

因此,亟需对灵山岛尖外江岸线进行生态化、景观化处理,结合生态修复手段,重塑生态景观风貌,以符合灵山岛的整体定位。

2总体规划

2.1设计理念

本设计在生态景观的塑造过程中更多强调生态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遵循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型景观设计思路。

2.1.1人—城—水互动

设计充分结合南沙本地人群及外地游客的生活休闲游憩需求,营造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观景体验,并创建有视线开合变化及视觉感官享受的视廊空间,打造友好开放的亲水驳岸。以水为源,以城为底,重塑绿滩,趣动水岸,实现“人—城—水”的亲密互动:

1)“水”:南沙水网纵横交错,通过修复人为活动对水系生境的破坏,形成具有岭南多元文化的生境,为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南沙奠定良好的生态本底。

2)“城”:明珠湾起步区的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多样的就业机会,通过丰富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的城市功能,助力该区打造珠三角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和粤港澳高端服务枢纽平台的建设。

3)“绿”:外江岸线生态提升注重重塑生态外江驳岸,恢复自然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绿色的柔性驳岸等,打造具有南沙本土特色的环抱岛尖的“绿色珠链”。

4)“趣”:结合灵山岛尖生态驳岸的悉心营建与维护,在岛尖内打造多个富有吸引力的亲水景观地标节点,激发灵山岛尖城市滨水活力,展现湾区魅力。

2.1.2重塑自然

湿地和江岸边生长的红树林为鸟类、哺乳类、甲壳类和鱼类动物提供了独特、不可替代的栖息地,有益于重塑自然环境。种植红树林群落先锋植物,逐步恢复稳定的植被群落,并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及景观风貌,选择合适的本土植物进行生态提升和景观营建,能够重塑河滨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功能。因此,滨水区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在于通过生态工法技术对外江堤岸生态基底进行修复,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质空间,从而优化堤岸的基底条件,营造多样化栖息生境,提升生物多样性,同时保障堤岸空间的生态性、美观性。

2.2设计思路

灵山岛尖作为明珠湾起步区建设的第一座样板,需符合“钻石水乡”的城市愿景[8],致力于打造环境质量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发达的生态滨海新城。在灵山岛尖生态型景观的总体规划中,外江沿岸将岛尖多处生态景观节点串联成一条以滨岸带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廊道。本设计主要从“分段风貌控制+节点重点提升”角度出发,形成3类滨江岸线风貌、5个生态节点,节点景致与分段风貌相互呼应、融合,形成具有南沙特色的外江生态岸线(图 1)。

3类滨江岸线风貌分别为:1)平直岸线覆绿段(标准段),以流畅的曲线形式种植低矮的红树和半红树灌木,穿插种植本土湿生草本植物,在保证视野开阔的前提下,增加近岸不同体验;2)滨江生态风貌段(岛屿段),保留現状植被良好的低矮岛屿,清除外来物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其他杂乱的植物,保护和恢复岛屿生物栖息地,并在堤岸处增加少量低矮植物,与原生岛屿共同形成生态化的滨江风貌;3)自然修复段,结合现状规整堤岸及零星分布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subsp. monophyllus、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等原生植物[9],采用生态化的工程措施,使植物群落自然恢复和进行可持续的自我管理。岸线的分段设计可充分考虑周边用地性质,结合不同用地属性与功能因地制宜地设计,使岸线生态景观与周边地块的风貌需求一致。

5个生态节点分布在灵山岛尖滨岸带各处:与“码头广场”结合的节点、与现状岛屿结合的节点、与“观潮听海”结合的节点、与灯塔结合的节点以及与“滨江艺术栈道”结合的节点。采用近自然手法对灵山岛尖滨江景观带中人流聚集的现状景观节点进行重点提升,利用观赏性强的植物进行丰富多变的组合设计。

3设计策略

3.1生态工法的选择和应用

生态工法也称自然工法,是基于物种保育、生物多样性及永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思维和新的施工技术[10]。本设计主要采用生态工法作为外江岸线的修复方法。生态工法具有较多的属性功能—生态性、环保性、抗冲刷性及与周边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特质,十分适用于硬质石块漫滩的修复。生态工法已在内陆水环境治理中成功应用,但在沿海地区还少有涉及,因此将生态工法应用在滨水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是本项目的亮点。

首先采用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灵山岛尖周边水域进行科学合理的水动力场模拟分析,以辨析场地基底情况。灵山岛尖北侧蕉门水道流速可达2 m/s,南侧上横沥水道流速约1 m/s,西侧水域普遍比东侧水域流速快0.3 m/s左右。因此,在流速相对较大的岛尖北岸主要采用土工格室生态工法,增强植物种植的安全稳定性;在流速相对较小的南岸主要采用枝桠沉床生态工法(表1),使水流携带的泥沙自然沉降,有助于固土护岸和植物更好生长,提升堤岸生态性。

除考虑水动力场外,还需充分考虑植物的适宜生长条件,包括植物根系生长方向、纵土深度、适宜水流冲刷强度等,据此合理选择及布局生态工法结构体系。遵循安全性、保育性、生态性、经济性、科学性原则,综合考虑灵山岛尖北侧蕉门水道及南侧上横沥水道的流场条件及景观需求,合理布置土工格室和枝桠沉床两种生态工法(图2),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质空间,防止土壤流失,同时保障堤岸空间的生态性、美观性、经济性。在景观需求较高区段(5大景观节点)采用土工格室与枝桠沉床复合生态工法增强游憩体验,在景观需求较低区段(3大分段岸线)采用土工格室或枝桠沉床单层生态工法。

3.2植物群落设计

灵山岛尖外江生态空间的植物群落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情景交融”的设计思路进行种类选配与构建,突出植物在区域尺度内的气候调节、生态栖息、休闲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

3.2.1植物具备抗逆性

结合灵山岛岸线周边环境特征及岸上滨江景观带风貌,选取具备抗逆性、生态功能丰富的红树、半红树和水生草本植物进行生态提升和景观营建。1)注重优先选择广州乡土性原生植物,避免选择外来入侵物种,以免造成人为的生物入侵。2)堤岸经常遭遇台风,属于海水与淡水的交汇地带,水中盐度为4‰~11‰,故选择耐盐碱及耐冲刷的植物。3)灵山岛尖外江潮差在1.2~1.6 m,因此在堤前的植物应具有一定的刚性树干和柔性树冠,并有一定的高度以抵抗冲刷及水淹。4)堤身护坡植物除应具备耐冲刷和增强边坡稳定的特性外,根系不宜太过发达,以免损坏硬质堤岸。

参考多项文献及实验[13~17],筛选出15种适宜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的滨水植物,作为其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物种,包括水生植物华夏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subsp. leucopetala、菖蒲Acorus calamus、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矮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短叶茳芏、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美人蕉Canna indica,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树、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以及半红树植物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苦郎树Volkameria inermis、阔苞菊Pluchea indica。再从耐淹性、耐盐性、观赏性、低维护性、生物多样性功能[18~19](表2),对每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以检验其与项目的适配性(图3)。经检验,上述15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与场地环境的匹配度较高。

3.2.2构建具生态和景观功能的植物群落

遵循生态学规律,根据灵山岛尖外江水体变化、水面环境、水质环境、太阳辐射等环境条件,选择适生、低矮的植物种类,构建自然、生态、多样性高的植物群落,在不遮挡视线的同时实现多重生态功能。

根据场地需求有的放矢进行群落配置,确定水生植物、半红树植物、红树植物的配置比例为4:3:3。同时,将植物景观风格与灵山岛尖周边地块的景观风貌结合紧密,相互融合统一,使周边原本荒秃的空间与多样化、多层次的种植进行组合,形成有开有合、有曲有直、有高有低的丰富有趣的视线变化,营造体验丰富的游憩空间。

标准段的植物群落以低矮的红树和半红树灌木为主(图4),岛屿段的植物群落以原生植物短叶茳芏为主(图5),重要景观节点的植物群落以水生植物和红树植物搭配种植为主(图6~7),主要选择兼具花色、叶形等观赏特性的植物种类进行层次搭配。改造后岸线植物群落多样性高,植物覆盖程度高,形成具有生态化、乡土化、动态化、情景化、景观化、功能化的植物风貌。自然修复段以场地内原生植物物种为主,尊重场地现状,形成自然原始生态風貌。

中山大学调查表明,南沙地区的鸟类有95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广东省省级保护鸟类16种[20]。本设计中选择的红树、半红树、湿生植物可吸引鸟类前来觅食栖息,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丰富度,为候鸟、留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觅食的环境,提高了外江岸线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动态平衡,形成稳定多元立体的生态系统[21]。从生态角度而言,重构的生态系统不仅是对堤岸抛石带的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动物)的配置,而且还丰富了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滨岸带生态系统兼具生态价值与景观价值,所包含的植被群落不仅在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上有巨大作用[22],而且在水质净化、消浪护岸、文化、生境提供等诸多服务功能方面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从景观角度而言,错落有序的种植布局、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可使外江岸线在不同季节展现其不同景观风貌,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视觉享受。

4小结

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生态提升项目作为岭南地区滨海沿岸生态化提升的样板工程,在5.5 km垂直混凝土加干砌石护脚堤防上进行生态改造,成功采用生态工法技术和植物群落构建设计,提升了外江岸线生态性与景观性。截至2020年12月,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生态提升已初步完成。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沿海地区水域环境中高盐度、强冲刷、半日潮造成的水淹时间长、难维护管理等苛刻条件,在沿海地区应用土工格室及枝桠沉床生态工法技术修复干砌石裸露的外江岸线基底,并确保兼具耐盐性、耐淹性、抗冲刷等多种属性的植物群落在岸线基底上成功栽植生长。

基于枝桠沉床和土工格栅生态工法等近自然技术的应用,成功打造了灵山岛尖外江景观生态带,同时构建了典型性的滨岸带生态系统。经现场调查,改造后的灵山岛尖外江岸线的环境温度下降了3℃左右,植物种类增加至20种,成功招引了小白鹭Egretta 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等多种鸟类栖息停留,为鱼、蟹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躲避、觅食空间,并提升了外江生态景观风貌,吸引居民在江边驻足、休闲游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行,滨江岸线的生态化改造无疑是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岸线的建设和深度探索,对生态文明旅游、保护环境教育乃至科研活动的开展均具有极大的益处。下一步的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应着重深化包括土工格室及枝桠沉床在内的生态工法在滨海地区的适用条件,为岭南地区绿色实践提供先行先试模板。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参考文献:

[1]胡平,郑兆勇,吴玲玲,等.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岸线生态产品价值怎样实现?[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03-23(005).

[2] 邓雪湲,干靓. 韧性理念下的高密度城区河流护岸带生态改造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线为例[J]. 城市建筑,2018(33):48-51.

[3] 李文友. 牛栏江(昭通段)河滨生态带修复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2020,39(3):19-21.

[4] 段学军,王晓龙,邹辉,等. 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研究[J]. 地理科学,2020,40(1):22-31.

[5] 李波,杜春兰,袁兴中,等. 反季节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护岸功能型生态结构设计研究[J]. 风景园林,2014(6):69-73.

[6] 管婕娅. 长江江心岛“广阳岛”生态修复环境景观设计思考[J]. 重庆建筑,2020,19(6):13-16.

[7] 方神光,冯子洋,刘晋高,等. 西江中游典型河段岸线带景观格局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12):134-138.

[8]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网站.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EB/OL].(2017-09-28)[2020-12-13]. http://www.gzns.gov.cn/attachment/0/23/23207/3868384.pdf.

[9] 朱纯,江定钦,林鸿辉,等. 南沙开发区野生树种及园林现状调研报告[J]. 广东园林,2003,25(3):19-22.

[10] 陈沫. 基于生态工法理念的休闲农业园应用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11] 任柯,申新山,王海霞,等. 蜂巢格室在河道硬质驳岸生态复绿中的应用——以天水成纪新城滨河景观工程边坡生态修复试验段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2017(10):37-40.

[12] 马国青,张玉钧,唐小平. 枝桠施工技术在河流湿地治理中的应用[J]. 林业资源管理,2012(3):123-125.

[13] 廖浩斌,谭宗健,孙红梅,等. 珠三角地区57种树种水淹适应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8(4):126-128.

[14] 何志芳,陈红锋,周劲松. 广州南沙区耐盐碱绿化植物筛选及应用[J]. 中国城市林业,2018,9(5):5-8.

[15] 陈雪清. 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全面认识及维护[J]. 林业资源管理,2001(6):65-69.

[16] 刘小川. 耐盐挺水植物的筛选及水质净化效果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3.

[17] 胡茜靥,金晶,兰燕月,等. 6种挺水植物对水位梯度的响应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9,40(3):49-57.

[18] 廖宝文. 三种红树植物对潮水淹浸与水体盐度适应能力的研究[D]. 北京:中國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19] 梁曦亮,梁欣. 保护、修复与利用海珠湿地二期的实践思考[J]. 广东园林,2020,42(1):50-55.

[20] 常弘,彭友贵. 广州南沙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多样性和保护策略[J]. 生态环境,2005,14(2):242-246.

[21] 马生花. 生态修复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伊金霍洛旗东西红海子连接段景观设计为例[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2] 匡欧利,周赵玉. “两栖生态护坡”在城市滨水景观带工程中的应用[J]. 珠江水运,2020(3):39-40.

作者简介:

李阳/1991年生/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工程师/专业方向为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李小艳/1985年生/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人/博士研究生/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专业方向为河流生态修复

李冰心/1992年生/女/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助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作者:李阳 李小艳 李冰心

第2篇:基于GIS/RS的近15年广州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摘 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计划于1995年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联合提出,让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出现在人们视野,变成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南沙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研究意义。研究发现,南沙区城镇化进程较快,变化最为剧烈,耕地面积较少较为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耕地的保护政策,确保南沙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RS;GIS;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南沙区

0 引言

土地作为客观存在并且目前稀缺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承载和养育各种生物及非生物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和驱动机制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核心和热点。利用RS/GIS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能够较好地分析出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土地利用问题,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主要是利用RS和GIS技术,如闫江虹运用了遥感技术研究了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四个乡1990年、2000年、2010年本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概况,分析了研究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分析开封市西北部四个乡,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因素。徐国伟运用在Arcgis和其他软件的支持下,得到兴文县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分别描述興文县石海镇199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概括其两期土地利用特点,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等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1995-2010年这15年间石海镇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蒲蕾运用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了榆林市1985、1996、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和土地结构的变化。刘纪远等运用了RS和GIS技术分析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地块,并进一步分析了2000-2005年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与分布格局,最主要的特征是耕地面积减少,城镇用地增加。葛晶晶以RS和GIS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无锡市2001年和2006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获得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模型,对该地区 2001 年~2006 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

1 数据的获取

本文通过最大似然法对2期TM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监督分类处理,利用人机交互解译,再结合南沙区土地利用现状图,获取城乡、交通及工矿等用地、耕地、林地及草地、河渠、水库坑塘等需要的空间信息。在选取训练区时,样本都是在各类地物面积较大的中心部分选择的,这样使得选取的数据拥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而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分类,获得2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图。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遥感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矢量化数据,通过空间叠置分析技术对2000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叠加处理,最后对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进行区域面积计算,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数据。

2 近15年南沙区土地利用面积整体变化分析

2.1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差异较大

根据得到的两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1)城镇面积增加十分明显,2000年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面积为4620.09 hm2,2014年为10163.57 hm2,增加了5543.48 hm2,增加的百分比为119.99%;(2)林地、草地及坑塘水库变化幅度较大,2000年林地及草地面积为4871.14 hm2,2014年为5587.61 hm2,增加了71647 hm2,增加的百分比为14.71%;2000年水库坑塘面积为8495.80 hm2,2014年为10141.33 hm2,增加了1645.53 hm2,增加的百分比为19.37%;2014年为5587.61 hm2,增加了716.47 hm2,增加的百分比为1471%;(3)河渠面积有所减少,2000年河渠面积为13535.62 hm2,2014年为11703.64 hm2,减少了183198 hm2,减少的百分比为13.53%;(4)耕地面积减少明显,2000年耕地面积为14982.98 hm2,2014年为8849.91 hm2,减少了6133.07 hm2,减少的百分比为40.93%。

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得出:(1)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变化最为剧烈,其中有3337.16 hm2耕地转化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有973.74 hm2河渠转化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有1124.80 hm2林地及草地转化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有1783.52 hm2水库坑塘转化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2)耕地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6120.84 hm2,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不断下降,农业产值不断下降,耕地不断转化其他用地,尤其向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转化最多,同时耕地作为后备的战略资源,不断被作为城镇备用地使用,这一定程度上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 土地利用类型流失分析

3.1 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面积变化分析

在增加的南沙区城镇面积来源中,耕地占了4623%,河渠占了13.49%,林地及草地占了1558%,水库坑塘占了24.71%,可以看出,耕地的转化是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也说明了南沙区城市地域的扩大是以牺牲耕地为主的。

3.2 林地及草地面积变化分析

在增加的南沙区林地及草地面积来源中,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占了22.70%,耕地占了57.71%,河渠占了2.81%,水库坑塘占了16.77%,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地遵循了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进行退耕还林,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3 水库坑塘面积变化分析

在增加的南沙区水库坑塘面积来源中,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占了5.48%,耕地占了65.74%,河渠占了22.80%,林地及草地占了5.98%,南沙区近15年鱼塘面积发展较快,主要是部分耕地转化为鱼塘用地,南沙区位于入海口处,大部分土地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由于水域面积较大,对发展渔业资源最为有利,因此很多河渠及耕地向水库坑塘转化。

3.4 河渠面积变化分析

在减少的南沙区河渠面积去向中,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占了41.42%,耕地占了3.98%,水库坑塘占了51.00%,林地及草地占了3.60%,河渠主要转化为城镇用地及水库坑塘,主要是因为填海造陆的进行,南沙港码头的建立使部分水域转化为港口用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水库坑塘用地增加,渔业不断发展。

3.5 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在减少的南沙区耕地面积去向中,城乡、工矿、交通等用地占了38.51%,河渠占了1.52%,水库坑塘占了39.90%,林地及草地占了20.07%,主要是因为南沙作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规划,及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南沙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扩展。

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气候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决定条件之一。气候资源决定了农业、林业的生产布局和结构,影响了土地的使用。任何气候变化都将对土地利用、农业生產产生一定意义的影响。南沙区位于珠江楼,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明显,因此研究区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于因地制宜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沙地区河道水域纵横交错,水塘湖泊数不胜数,北部地区以为农田为主,围垦填地集中在南部的入海口地区,整体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持的非常良好。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也让南沙变成了一个广州人心中旅游宝地,使得南沙区拥有一大批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

4.2 人口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动力学研究的主题其中之一是人口增长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人口增长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上学术界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土地利用在区域中变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人口增长,是导致土地利用发展直接的变化。二是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与人口的增长在某种意义上不存在密切的关系,耕地面积的变化亦是如此。

今天,农业科技远远比过去要好,单位面积产量高,交通便利,而且各地区内产品运输便捷。因此,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带来的农产品需求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因此,地区内人口的增加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人口增加对居住、工作、生活场所产生的压力增大将导致建筑用地的扩张,这说明人口增加是建设用地增长的一个因素。由于南沙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大量劳动力的进入导致了城镇用地的增加,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化也引起了城镇人口的重大变化。

4.3 城市化因素

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区域综合效益以及地区平衡发展等都是政府行为考虑的角度,通过政策引导及管理措施对这些进行约束和干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都受到政府各种管理措施和政策的影响。

1993年5月12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2002年,为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设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全面统筹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政府政策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南沙区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也是南沙区城镇用地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4.4 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城市化的影响,这导致城市用地面积的大量增加,原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农耕地向非农业化用途转变。在我们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政策的推动下,小县城的建设步伐加快,非农人口迅速增长,城镇面积逐年增大,交通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大量资源被开发利用,这些因素都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5年整个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9.1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2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5.3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2.57亿元,增长23.5%。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5:69.82:25.68。2015年,整个南沙区工业总产值2933.85亿元,增长8.5%;工业增加值744.36亿元,增长9%。从中可以看出,南沙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用地类型的不断开发,南沙土地利用类型必将发生更加显著的变化。

5 对策与建议

南沙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城镇用地的大幅度增加,耕地急剧减少,因此应注重在此方面的所突出的问题。耕地空间不仅仅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也具有承载人类活动、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等基本功能,因此,保护耕地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内部稳定、加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逐步变化,人口的高速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使得耕地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的数量急剧变化,且大部分主要转化为城镇用地,因此需要处理城镇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的问题,这样才能为南沙区经济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保存好战略储备资源。

参考文献

[1]蒲蕾.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效应与动力机制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闫江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徐国伟.旅游开发背景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2.

[4]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等.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9,(12):1411-1420.

[5]葛晶晶.无锡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作者:宫广宇

第3篇:广州南沙自贸区建设成效与经验研究

摘 要:本文在分析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自贸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成效上,从政府职能转变系统集成、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改革集成创新、金融开放创新加速特色金融集聚和发展、粤港澳深度合作以及法制化体系建设上总结南沙自贸区的建设经验。基于此,南沙下一步应该高标准对标,查漏补缺,形成系统集成制度新体系;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依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建设自由贸易港;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关键词:广州南沙;自贸区;制度创新;发展展望

2015年3月24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颁布,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南沙片区、蛇口片区和横琴片区)已在2015年正式挂牌运作。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以下简称“南沙自贸区”)是广州城市发展实施“南拓”方针的重要区域,是国家关于粤港澳经济合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布局点。同时,南沙港也是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重要依托。南沙自贸区的发展因享有诸多政策利好而被普遍看好,其集国家战略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东省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等功能于一身。在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下,南沙自贸区作为广州市的重要部分也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广州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目标

南沙自贸区(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目前南沙自贸区是广东三大自贸片区中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自贸区,它包括庆盛板块、中心板块、海港板块、明珠湾起步区区块、南沙枢纽区块、蕉门河中心区区块和万顷沙保税港等7个区块。根据2015年颁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2018年颁布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南沙自贸区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对标国际投資和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

二、广州南沙自贸区建设成效

截止2018年,南沙自贸区累计了415项改革创新成果,居广东自贸区之首,171项在全市推广实施,90项全省复制推广,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此外,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周年30项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中包括19项南沙自贸区创新案例。过去4年建设中,南沙自贸区主要围绕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更为开放的金融业国际合作格局和更为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展开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与改革攻坚举措,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效。

第一,以“放管服”为抓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围绕“高效、便捷、精准”的改革原则,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南沙自贸区成立综合执法局和行政审批局,将审批事项纳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建设一颗公章管审批、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三个一”管理服务体系,并设立明珠湾管理局、产业园管理局等法定机构。投资便利化改革深化明显:创新升级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实施“一口受理6+X”模式,实现五十证联办,企业开办“照、章、银、税、金、保”一天办结,企业选办准营许可事项三天办结,准入和准营双提速;推进“证照分离”试点,率先将“商事登记、刻章备案、银行开户”三个环节整合成一个等;实施最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启用全国首个“身份证网证”微信政务应用,创新聚焦线上“身份校验”,实现警务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进“数字政府”建设,65%事项(1202项)实现“零跑动”。

第二,创新国际贸易质量监管模式与贸易新兴业态持续成长。南沙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在全国形成示范。(1)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在上线运行,在全国率先推出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诚信船舶通关零待时、“互联网+易通关”等改革,通关效率平均提高50%,形成南沙“智慧口岸”品牌。(2)高端航运要素的加快聚集,广州航运交易所完成船舶交易288艘、交易额9.52亿元;落户首艘“广东南沙”船籍港船舶。国际分拨中心投入运营,进驻安利、雀巢、马士基等企业。中转集拼、钻石保税存储、艺术品保税展示等业务不断取得新突破。广州航运交易所已成为华南规模最大的船舶交易平台。落户全国首家省级航运专业人才市场。引导推动“旅游购物”业务向“市场采购”方式转型;华南地区首个全链条文化保税产业项目的“艺术南沙”正式启动,将建成华南地区唯一的专业艺术品保税仓库。

第三,构建了“特色产业+金融服务”的新格局。围绕创新平台、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等特色产业与要素形成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南沙自贸片区的亮点。(1)金融机构及资源快速集聚。2018年已有金融机构6429家,比自贸区挂牌前增加50倍,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1家)占广州市1/5,形成了以航运金融、科技金融、融资租赁等为特色的创新型金融服务体系。落户国新央企投资运营基金、广东珠三角优化发展基金、省铁道基金、国华军民融合基金等重点项目。(2)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加快形成。全国首创以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完成广东自贸区首单跨境保税转租赁飞机项目,现已成为华南最大的飞机船舶融资租赁集聚区(累计交付融资租赁飞机111架和船舶40艘)。落户包括广东省三大政策性基金在内的1500家股权投资企业,注册资本超3600亿元。;通过SPV方式累计引入并交付使用35架飞机(合同金额23.5亿美元);开展了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3)一批金融重大平台先后落地。包括国际金融论坛(IFF)、国际金融岛项目、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PE中心、与海尔集团合作共建集智能制造平台、智慧生活平台、双创平台为一体的“产城创生态圈”等。

作者:卢升恒 钟世川 黄浩凯

第4篇:广州市南沙区大事记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广州市南沙区大事记

二〇〇六年一月

广州市南沙区档案局

2006年2月10日

4日

黄阁镇召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罗兆慈在会上为农村党员作形势报告,鼓励农村党员认清南沙开发建设的新形势,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5日

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罗思源带领区政法委机关干部到横沥镇七一村、庙南村和庙贝农场调研农村治安综合治理问题。

9日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卓榕生带领检查组到广州市南沙区滨海湿地公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指导禽流感监测工作。

南沙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物资储备仓库正式投入使用。

9 -10日

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到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武装部调研,要求公、检、法、武装部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保障意识,为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罗思源、胡志坚、柯珠军、何英富、毕婉玲、袁桂扬等区领导参加了调研活动。

-2- 11日

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到南沙区调研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等情况,视察了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慧视通讯有限公司、南沙中心小学。马文田、罗兆慈、唐航浩、杨保林、柯珠军、钟华英、刘建伟等区领导参加了调研活动。

12日

南沙区2006年“再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黄阁镇劳动服务中心举行。区内54家企业提供岗位2050个,1300多名应聘者参加招聘会。副区长毕婉玲出席了招聘会。

13日

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到万顷沙镇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调研。市委先进办指导组张庆,市委第六巡回检查指导组组长杨昌海、副组长田诒承,以及唐航浩、曾昭甜、柯珠军、钟华英、毕婉玲、罗杰

-3- 明等区领导参加了调研活动。

南沙区召开首次政法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区政法委书记罗思源在会上指出,南沙区2006年政法工作要重点提高基层政法基础建设,正确处理好区内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会上,各镇、街(区)、各综治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向区委递交了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和黄小光、黄丽嫦、杨保林、胡志坚、柯珠军、钟华英等区领导以及各镇、街(区)500多人出席了会议。

-4- △

南沙区直机关干部职工“送温暖、献爱心”募捐活动在区政府门前广场举行。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等领导参加了募捐活动。

广州市民政局开展“冬衣暖人心”慰问活动,对南沙珠江管理区205户困难华侨、低保户赠送了慰问金和棉被等慰问品。据区民政局统计,南沙区目前有低保户1369户、3169人。

区农林局组织黄阁镇和珠江管理区动物防疫部门对10头感染结核病奶牛实行扑杀处理。

16日

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国家武警总队副司令员刘洪军到番禺海关视察武警南沙驻地,了解南沙驻地的

-5- 日

-6-有关情况。

由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与广州南沙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8亿多元组建的广州华润热电公司在南沙黄阁镇奠基动工,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0公顷。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等领导出席了奠基仪式。

广州市委副书记方旋到南沙区横沥镇指导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区委副书记唐航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昭甜,区人大副主任田诒承等参加了指导活动。

总投资1.68亿美元的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南沙40万吨热镀锌板项目竣工试产。省、市领导林树森、张广宁、薛晓峰、陈明德,JFE钢铁株式会社副社长田中久等出席了竣工试产仪式。该项目的投产结束了华南地区无高档热镀锌板生产的历史。 17

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广州南沙开发区视察,参观了南沙港区、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和丰田汽车基地。张德江书记指出,开发南沙对增强广州发展后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副省长宋海,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省委副秘书长甘霖,市委常委、秘书长薛晓峰,副市长陈明德和南沙区领导马文田、罗兆慈、柯珠军等参加了视察活动。

区军政座谈会在南沙祈福酒店召开,会议对立功退伍军人进行了表彰。马文田、罗兆慈、罗思源、曾昭甜、柯珠军、钟华英、何英富、毕婉玲等区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7- △

副区长毕婉玲带领区食品药监、经贸、工商、质监、卫生、农林、公安、城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辖区部分肉菜(农贸)市场、超市、商场、仓库、餐饮店档、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等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现场大检查。

南沙区城管大队万顷沙镇中队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南沙区召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市委先进办组织中央、省、市10家主要媒体对汇报会进行了专题采访。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先进办主任曾昭甜介绍了南沙区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南沙区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60个、党员2886名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8- 19日

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视察南沙区进20日 港大道和金洲农贸市场。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罗思源,区委常委柯珠军、副区长袁桂扬参加了视察活动。

区人大首次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调研活动,重点视察了建设中的大角山滨海公园、南沙第一小学、第二中学和蕉门河整治工程。

广州市政法委副书记容小梨检查南沙区人民法院建设情况。南沙区副区长、政法委副书记袁桂扬参加了检查工作。

经区委常委会议同意,曾普光任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带队到万顷沙镇和南沙资

-9- 产经营有限公司调研,视察了互太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新垦文化广场、小虎岛石化码头、泰山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石化公用管廊。 △

区委统战部召开民主党派迎新春座谈会。区政协主席黄丽嫦,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冯达辉,区人大副主任、民建南沙支部主任吴小慧,副区长、民盟南沙支部主委刘建伟出席了座谈会。

区委常委柯珠军到万顷沙镇沙尾一村开展调研慰问活动,慰问了困难党员及其家属,并送上了节日慰问金和慰问品。

23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树森视察南沙港区、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基地。市委常委、秘书长薛晓峰,副市长林伟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邬毅敏参加了视察活动。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小光到横沥镇太阳升村、大元村开展“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向特困户、特困党员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

区政协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冯达辉到珠江管理区探望和慰问困难少数民族同胞陈任妹、张亚土。

南沙区在南沙大酒店召开外商(资)企业迎春酒会。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文田对驻南沙的外商(资)企业代-10- 表进行了春节慰问。

是日凌晨,南沙区金洲永兴服装店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

24日

广州市副市长、南沙区委书记陈明德率领市消防、安监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到南沙区开展消防安全督查。先后检查了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名幸电子(广州南沙)有限公司消防工作。

广州广钢气体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在南沙区万顷沙镇举行竣工仪式,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资总额2亿元人民币。马文田、罗兆慈、刘海涛、陈万雄、史勇等区领导出席了竣工仪式。 △

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罗兆慈到黄阁镇东里村开

-11- 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调研并到困难党员家中慰问。 △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华英到横沥镇新兴村开展调研慰问活动,分别慰问了困难老党员梁金全和省劳动模范郭十五。

南沙区财政局正式成立,与区审计局合署办公,加挂区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牌子。

25 -26日

中共广州市南沙区委召开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了区委2005 年工作,部署了2006年工作。会议透露,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增长28.9%;工业产值达到248.8亿元,增长3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92.1%;实际利用外资4.05亿美元,增长30.8%;外贸出口总值12.73亿美元,增长37.0%;进口总值15.06亿美元,增长23.1%;农业总产值14.38亿元,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65元,增长4.3%。

报:区领导,市档案局

发:各镇、街、管理区,区直各单位,驻区有关单位 电话:84985703

传真:84985704

邮箱:nsdaj@126.com

责任编辑:何世藻、蔡胜辉

(共印80份)

-12-

第5篇: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优惠政策

(1)“五免五减半”。对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其投资经营期在15年以上,从获利起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政策(即头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两免三减半”。外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含带项目在成片土地上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一免二减半”。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的资金由总行拨入的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经金融机构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从开始获利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两类企业减税。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上海为二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新办高新(先进)技术企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投产起,二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二免三减半”后,经税务机关核定,可在第六至八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7)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的外商而有来源于区内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技术先进的,经政府批准,可给予更多的减征或免征优惠。

(8)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免征地方所得税。

(9)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额的所得税。

(10)外商投资者从其投资者将从企业中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和开发区其它企业,期限在5年以上的,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的40%。如再投资举办、扩建的企业属产品出口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

(11)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新建或购买的房屋,自落成或购买之日起,免征房产税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免征房产税五年。

(12)外商投资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筑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1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产品内外销比例除涉及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管理的以外,可自行确定产品内外销比例。

(1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设备技术、工艺水平先进或投资额较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15)设立南沙风险投资公司,对重大外商生产性项目试行股权投资。经区建设指挥部批准,可由风险投资公司作部分出资,按外商要求兴建专用厂房,持有该项目一定股权,待该项目运营成熟后以一定价格退出。

http:///zjgl/newsdetail.asp?id=5354

第6篇: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优惠政策

(1)“五免五减半”。对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其投资经营期在15年以上,从获利年度起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政策(即头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两免三减半”。外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含带项目在成片土地上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一免二减半”。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的资金由总行拨入的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经金融机构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两类企业减税。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上海为二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新办高新(先进)技术企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投产年度起,二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二免三减半”后,经税务机关核定,可在第六至八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7)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的外商而有来源于区内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技术先进的,经政府批准,可给予更多的减征或免征优惠。

(8)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免征地方所得税。

(9)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额的所得税。

(10)外商投资者从其投资者将从企业中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和开发区其它企业,期限在5年以上的,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的40%。如再投资举办、扩建的企业属产品出口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

(11)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新建或购买的房屋,自落成或购买之日起,免征房产税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免征房产税五年。

(12)外商投资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筑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1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产品内外销比例除涉及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管理的以外,可自行确定产品内外销比例。

(1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设备技术、工艺水平先进或投资额较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15)设立南沙风险投资公司,对重大外商生产性项目试行股权投资。经区建设指挥部批准,可由风险投资公司作部分出资,按外商要求兴建专用厂房,持有该项目一定股权,待该项目运营成熟后以一定价格退出。

http:///zjgl/newsdetail.asp?id=5354

第7篇: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利用天气实况图、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分析2011年4月17日影响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环流系统和中尺度影响系统配合较好,多普勒雷达观测到弓形回波和超级单体风暴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风廓线雷达测得的温度及风向风速资料可以监测边界层能量堆积情况及水平风的垂直切变等现象,值得预报员关注,以提前做好预报预警工作。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天气预报;广东广州;南沙区

P41 A 1007-5739(2013)06-0239-02

2011年4月17日华南一次前汛期暴雨过程中,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强对流天气,给肇庆、佛山、广州等地造成一定损失。受雷雨大风及冰雹影响,广州市南沙区多处出现工棚倒塌、树木折断、农作物倒伏、电力中断、道路阻塞等现象。该文对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类似的极端灾害天气进行预报提供线索和思路[1-4]。

1 强对流天气过程概况

2011年4月17日9:30开始,一个MCS系统自广西移向广东并不断发展,受其影响,广州市南沙区于13:00后出现历史罕见的14级以上雷雨大风、局部有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南沙区26个自动气象站中有13个录得8级以上雷雨大风,录得12级以上雷雨大风的自动站有6个,其中过程最大风力达42.5 m/s(14级)。南沙区珠江街录得直径达1.5 cm的冰雹,降雹起止时间为13:33—13:40。13:00—20:00全区共有9个自动站录得暴雨。

2 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2.1 环流形势分析

500 hPa形势场上,4月17日8:00中高纬地区维持准三槽两脊的形势,孟湾小槽不断东移为华南地区带来水汽,华南地区主要受槽前偏西气流影响;850 hPa形势场上,南岭山脉附近有一切变线,同时中南半岛到广东省一带的西南风也普遍有所加大,水气充沛,有利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对流性天气的产生;地面形势场的冷锋(等压线1 012.5 hPa)位置与850 hPa切变线的位置配合较好,冷风前沿为偏南风,且地面变温场在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为正变温,这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触发机制。

2.2 雷达图分析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分析和制作雷暴大风临近预报的重要工具,回波区的形态以及雷达径向速度的特征均可为预报员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分析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发现4月17日广州市南沙区的强对流天气是由一个位于弓形回波中的超级单体造成的。超级单体是对流性风暴中危害极大的风暴单体,常产生龙卷、灾害性大风、大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现象,因而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一般的对流性风暴所产生的灾害[3-8]。

4月17日9:30风暴云团从广西进入肇庆,以约50 km/h的速度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约3 h后移出肇庆,在肇庆造成了39.3 m/s的最大阵风,伴随强降水和冰雹的灾害性天气。雷达回波图显示风暴云团具有后侧入流缺口、悬垂结构、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等特征。12:30左右风暴云团进入佛山,强度图中心最大值65 dbz,速度图出现明显“牛眼”(强中气旋),最大径向速度>27 m/s。而后继续向东南偏东方向移动,12:54—13:18虽然速度图上中气旋有所减弱,但反射率因子图上最大强度仍可达62 dbz以上,最大径向速度仍>27 m/s。13:00开始弓形回波形成,且强度逐渐加强,13:18反射率因子强度进一步加强至71 dbz,中气旋依然存在,风暴云团逼近广州市南沙区。

4月17日13:00以后,雷达反射率进一步增强,由图

1、2可知,该时间的雷达回波最大强度达74 dbz,这是由于弓形回波可以单独出现或作为线型波状回波(例如飑线回波带)的一部分,其形成后,相应的中尺度风场和对流结构特征将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大风时间的强度。在弓形回波的头部(认为弓形回波的南端强度最大处)南侧出现倒“V”型缺口。这是由于对流云中大冰雹、大水滴等大粒子对雷达回波的强衰减作用,雷达探测时电磁波不能穿透主要的大粒子(冰雹区),在大粒子(冰雹)区的后半部形成所谓的“V”型缺口。13:24的径向速度图中,出现典型的下击暴流特征:沿径向排列的、有正负度中心的速度偶,指向雷达的负速度位于靠近雷达中心一侧,而离开雷达的正速度位于远离雷达的一侧。13:25—13:46南沙区大部分自动站录得10级以上大风,13:33南沙气象探测基地观测到有冰雹。13:42径向速度图中的下击暴流形势减弱近乎消失。对流云团进一步东南移动,至13:48对流云团强度中心移出南沙区,进入东莞境内[9-10]。

2.3 风廓线资料分析

在一定的大气热力条件下,水平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活动有重要影响,利用风廓线雷达可以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水平风资料,监测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及其发展。从图3可以看出,南沙区12:00—12:30在地面至3 700 m高度层次上存在明显偏南风与西北风的水平风垂直切变。13:01对流云团已经移近南沙区,3 000 m高度以上风速出现突增,由15 min以前的15 m/s直接加大到35 m/s左右,3 200~3 700 m高度风速维持在30 m/s以上。13:10在地面至2 400 m层次内风向风速不连续性非常明显。13:13在2 000 m以上风速随高度明显增大,最大风速(54 m/s)出现在3 000 m高度。13:25南沙区开始出现10级以上大风,从13:01已探测到高层的30 m/s以上大风来看,风廓线雷达对高空风动量下传至低层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提前时间约30 min。13:30大风进一步带动低空风速,300 m处风速比18 min前增大10 m/s。此外,12:00—13:10在地面至700 m层次上风向随高度顺时针转,表明:从地面到边界层低层有强烈的暖平流,结合其他的环境要素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

风廓线仪测得的温度随时间和高度的分布廓线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能提供一定依据,因为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往往会在边界层中出现不稳定层结和逆温等现象。

图4为2011年4月17日9:55—13:25温度垂直廓线分布图,其中横坐标代表温度,左侧纵坐标代表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同时间。从13:25的温度廓线可以明显看出边界层500 m范围以下出现了逆温。低空逆温层阻止了近地面空气中的暖湿气流向高层扩散,使能量大量聚集在边界层中。

从垂直温度分布情况来看,12:55—13:25,200 m以上虚温迅速增加2~3 ℃,这与暖平流的能量堆积有关。图5为4月17日的温度随时间—高度直方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温度对应的颜色,温度的高低以方块的颜色表示。该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沙区强对流过程发生前能量堆积的情况,9:30近地面层约300 m高度以下的温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高温区厚度逐渐增加,温度也逐渐上升;在13:30高度700 m以下都是29 ℃左右的高温区,堆积的能量达到最大。强对流过程结束后,能量释放,温度下降,且边界层温度达到最大值和下降与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是一致的。

3 结语

(1)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明显,850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相配合,并出现了超级单体风暴,500 hPa引导气流使对流云团从西北向东南移动,造成这次强对流天气。

(2)此次强对流天气中,强风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十分明显,表现为: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后侧入流缺口、三体散射和径向速度图上的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超级单体是造成这次雷雨大风及冰雹的主要成因。

(3)从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以看出,强对流发生前能通过水平风随高度的变化判断温度平流的大小,当低层存在明显的暖平流时能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积累不稳定能量,强降水发生前边界层中存在逆温现象及高温区域,这对强降水的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4)风廓线雷达对水平风速有很强的中尺度探测能力,当高空有动量下传的趋势时,预报员应该提前结合环境要素,判断雷雨大风的发生并提前做好预报预警。

4 参考文献

[1] 章国材,矫梅燕,李延香,等.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78.

[2] 杨引明,陶祖钰.上海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初探[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18(2):155-160.

[3] 陈元昭,彭勇刚,王明洁,等.深圳市高影响天气的风廓线雷达特征[J].广东气象,2010,32(3):12-16.

[4] 黄静,李海鹰,吴嘉豪.用风廓线资料分析热带气旋“帕布”的风场结构[J].广东气象,2009,31(1):5-8.

[5] 李厚伟,周静,胡端英,等.2007年一次强雷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及雷电防御[J].广东气象,2008,30(2):37-39.

[6] 周乐明,肖明坤,涂建文.一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分析[J]广东气象,2004(3):11-12.

[7] 陈荣,顾松山,黄延刚.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J].广东气象,2008,30(1):20-23.

[8] 张涛,方翀,朱文剑,等.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12,38(7):814-818.

[9] 郭媚媚,赖天文,罗炽坤,等.2011年4月17日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2,28(3):423-425.

[10] 李银芳.长沙市一次强雷暴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J].广东气象,2008,30(1):47-49.

阅读相关文档:2012—2013年冬季汉中异常低温分析 不同部位烟叶烘烤技术研究 台风“榴莲”的海温敏感性试验 2002—2011年11月抚顺市极端最低气温定量分析 阜阳市颍州区中低产田改良技术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苹果树体营养快速诊断定向追肥技术 镇沅县农作物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普洱市化肥施用现状及对策 2012年兴国县缓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普洱市有机肥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博乐市低肥力玉米肥料校正试验研究 纽翠绿腐植酸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胶质芽孢杆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8篇:《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修订意见(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

修订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根据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穗财社〔2013〕4 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对《关于印发<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的通知》(穗南就〔2013〕2 号,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如下:

一、修改的补贴项目 (一)原《办法》补贴项目第一条第二点“用人单位招用工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修改为:

1、补贴对象:本区辖内用人单位(指注册地在南沙区,以下相同)。

2、补贴标准:用人单位招用本区户籍大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女性 35 周岁、男性 40 周岁或以上)、特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随军家属、退伍军人办理就业登记、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稳定就业半年或以上的,根据其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期限,对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给予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 3 年。用人单位一年内重复招用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财政划拨单位招用上述人员不纳入补贴范围。

(符合《广州市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奖励项目和标准》(穗就〔2006〕2号)中社区就业补贴、用人单位招用补贴等项目的对象,按照市有关文件执行,不重复申领以上补贴)

修改说明:原“参加社会保险并稳定就业一年以上”修改为“参加社会保险并稳定就业半年或以上”;取消“从参保之日起”的补贴时间规定,按照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期限,每半年办理一次申领补贴,逾期不再补贴;取消已失效的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等优惠对象;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财政划拨单位招用上述人员不纳入补贴范围”的规定。

(二)原《办法》补贴项目第二条“岗位补贴”,修改为:

1、补贴对象:南沙区户籍劳动者。

2、补贴标准:本区辖内用人单位新招用上述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半年或以上、办理就业登记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根据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给予劳动者每人每月100元的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用人单位一年内重复招用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财政划拨单位招用的上述人员不纳入补贴范围。符合《办法》中申领社区(村)岗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4050”(女性40周岁、男性50周岁或以上)人员,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给予累计不超过3年的岗位补贴。

修改说明:原补贴对象“4050”城乡登记失业人员、特

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扩大为全体劳动者,且把补贴标准从 80 元/人/月提高为 100 元/人/月,把稳定就业 1 年或以上的申领周期缩短为稳定就业半年或以上。对从事社区(村)岗位就业“4050”人员仍按照每人每月 80元的标准维持不变。

二、增加项目 (一)培训补贴 1、补贴对象:南沙区户籍劳动者。

2、补贴标准:上述人员参加市、区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含实用性技能培训),完成全部培训课程并考核及格领取培训证书的,按照每人 80 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每人每年补助最多 2 次。

(二)企业促进就业奖励 1、补贴对象:南沙区内注册企业。

2、补贴标准:上述企业招用南沙区户籍劳动力达到一定人数或比例,签订劳动合同 1 年以上、办理就业登记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给予每个企业 1 万元至 10 万元的就业奖励:一是招用本地劳动力人数达到 200 人或以上,根据当年新招用本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 20 人)从高到低排序在参评企业中排名前十名的;二是招用本地劳动力人数达到 80人且占企业用工总数 50%或以上,根据当年新招用本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 10 人)从高到低排序在参评企业中排名前十名的。每年共评选 20 家企业给予奖励。具体评选方案由

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

三、补贴申领程序

由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

四、其他要求 (一)补贴对象条件与《关于印发<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的通知》(穗南就〔2013〕2 号)重合的,只补贴最高一项,不重复给予补贴。

(二)本办法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有效期 3 年,有效期届满时根据实施情况评估修订。

附件:关于印发《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办

法》的通知

第9篇:广州南沙区房地产抵押登记

广州南沙区房地产抵押登记 (抵押变更登记、涂销登记)申请表

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抵押变更登记、涂销登记)业务需提供的

申请材料和说明

一、 办理本项业务需提供的通用材料

1、 抵押当事人(包括:抵押人、抵押权人)的身分证明(如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等)或法人资格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复印件;

2、 授权委托书(含委托内容、权限、期限,如是法人需有法定代表人签章,加盖公章)原件;

3、 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等)复印件;

4、 《房地产抵押登记(抵押变更登记、涂销登记)申请审核表》原件。

二、 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除需提供通用的材料外,还需提供:

1、 主合同和《抵押合同》原件;

2、 房地产评估机构出具房地产评估报告或双方协议价格复印件;

3、 国土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或《国有土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原件;

4、 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授权投资机构出具的意见原件;

5、 属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或涉及集体土地的,由国土管理部门认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

6、 属镇集体企业的,提供所在镇政府出具的意见原件;

7、 属村经济合作社的,提供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意见原件;

8、 属供销社的,提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授权投资机构原件;

9、 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提供职工代表大会决议或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原件;

10、属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的,提供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原件,和公司章程复印件;

11、属共同共有的,提供其他共有人出具的意见原件;

12、属在建工程的,提供商业银行出具其投入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日期的证明原件;

13、属未付清房款预购商品房和在建房屋的,抵押权人须是金融机构;

14、属合伙企业的提供全体合伙人同意证明原件;

15、属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缴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发票原件,证明已付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 办理房地产抵押变更、涂销登记的,除需提供通用的材料外,还需提供:

1、 国土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房地产他项权利证》或《国有土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原件;

2、 双方当事人变更或终止抵押期限的合同原件。

四、 收费标准

房地产变更登记费:80元/宗

五、 办理时限

自受理资料齐全之日起抵押登记15个工作日内完成,抵押变更登记、涂销登记10个工作日内完成。

申请人提供资料不齐全的,由服务窗口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补齐资料后重新受理,如不能依照我局通知的时间补齐资料,则中止办理。

六、 办理部门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南沙分局产权房管处

联系电话:39910693或84986643(传真)

七、 接待时间

广州南沙开发区港前大道1号S4区服务窗口统一受理

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填写说明:

1、 请用黑色黑水笔填写,字迹应工整清晰,方便阅读;

2、 申请人属单位的,名称请按工商营业执照或其它批准文件上登记的全称填写;

3、 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的填写请准确无误,以免耽误及时联络;

4、 本表注明材料提供复印件的,须用A4纸并提供原件核对;

5、 如有疑问,请向服务窗口咨询。

上一篇:营业员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无毒社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