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体裁

2022-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闻报道的体裁

论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体裁概念

摘要:以文学文本为参照,以全媒体语境为论域,从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审视中,透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以区分于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新闻文体是具象呈现的新闻文本话语质态。全媒体视域中,新闻体裁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层级性专业框架,新闻文体是新闻从业者在这一框架下的个性化文本话语实践。厘清新闻体裁概念,有助于新闻事实信息再现过程中的感知、认识与审美。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抽象分类;文本呈现

目前学界关于新闻体裁的分类十分庞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体裁概念理解的模糊。与新闻体裁概念最为切近的是新闻文体,从学理上厘清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概念,有助于新闻信息的再现操作。特别是在当下全媒体[1]语境中,正确把握新闻体裁意涵,有助于更好地审度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客体”、“符号”与“意义”,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簡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不同于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质态,是新闻体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文本话语的框架性表征及其功能呈现。质言之,新闻文体是以新闻文本的话语质态为观照对象的,是“作为话语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它既可以特指某一个具体的新闻文本,也可指向具有相似性文本特质的集合。而新闻体裁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是新闻文本,其立足点在于以某一特征为标准的具有相同文本特征的类的抽象。从总体上看,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都以新闻文本为自己的观察点,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观照的视域不同,方法不同,着力点不同,因此概念内涵不同。新闻体裁注重的是对新闻文本的“特征性”、“类别性”切分,新闻文体指向的是新闻报道中由不同的新闻体裁所建构的文本话语形态。即是说,任何新闻事实信息最终都必须通过不同的新闻体裁来呈现,新闻体裁作为一种理念性、框架性、意向性的层级规则,从特定角度规定着新闻事实信息在再现过程中的信息构建走向。就像语言与言语,语言注重共性规则,言语侧重个性表现,语言来自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话语实践。要言之,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在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中的文本话语质态。而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体的类型特征的抽象。一个是特征性抽象,一个是质态性呈现。

在文学文体的参照视域中,新闻文体与文学文体有明显不同。首先是在“风格”上的不同。钱钟书先生说,“‘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尟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11]这里的“格调”其实是作者的“本相”性素养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文本渗透。德国理论家威克纳格在《风格概说》中对风格形成过程涉及的因素阐述得更清晰,他说:“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倘用更简明的话来说,就是风格具有主观的方面和客观的方面。”[5]27从逻辑上分析,风格的表层结构是语言,中层表征是意图与内容,深层建构是作者的内在素养,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建的文本质态。其次是美学范式的不同。新闻文体属于实用文范畴,文学文体是审美文的典范。实用文与审美文之间有着质的不同,人们一般认为文学可以虚构,新闻报道须是可以检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这确可接受。问题的根本在于,新闻报道是运用新闻价值关系来审视现实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信息,文学文体是运用审美价值关系来洞悉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思维是有着自身规定性的,相对而言,文学思维是非常开放的;新闻逻辑重在对当下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发现,文学逻辑意在对生命的审美体验与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新闻报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发现与客观性再现,文学创作重主体的独特体验与独创性表现,其写作过程中摄取的各种“原型”与运用的修辞只是审美表达的手段,终极价值是要表达审美体验或审美之“思”,即精神独创。在“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上,新闻再现的是大多数受众关心的新闻事实信息,力求新闻事实信息在叙述与再现中的逻辑统一,表达要简洁通俗;文学写作的题材极其广阔,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追求极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极富个性的表现技巧。因此,文学文体所呈现的语体和风格更加独特鲜明,它更充分地融入了写作主体的精神气质,这种独特智慧的诗性表现恰是文学审美的重要因素。所以布封说,“风格就是人本身。”比较言之,新闻文体的语体和风格显得十分含蓄,其呈现质态是一种介质性、本相性、渗透性的文本美质蕴涵,当然,其语体与风格仍是富于个性化的。一方面,“个性与特色是报刊的生命力所在”[12]另一方面,“就新闻价值创造的个性化而言,事实本身是不能个性化的,但在观察、分析事实的角度、层次、方式方法上是完全可以个性化的,在再现事实形象和内容的方式方法和风格特色上是完全可以各显神通的”[13]214。

综上所论,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正确理解新闻体裁概念,对当下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全媒体流程再造”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前,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 正在实现互联互通,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正在寻求深度融合,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所有媒体都期冀自身传播特色化、新闻具有独家性。全媒体语境下的“即时、互动、聚合、体验”形成了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新特点。以新闻体裁为视点,有助于塑造新闻权威[14];有助于传播者审度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信息、观点信息、审美信息,从容自觉地传递新闻事实信息,正确表达观点信息,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美质;有助于传播者自觉有效地打造新闻传播的独家特色。既遵循新闻传播的专业规范又展示媒体的独家智慧,正确审视事实与报道、信息与文本、客体与意义、框架与呈现,准确把握媒介定位,凸显不同文本信息传播力点,正视传受互动体验,恰如其分地传递新闻信息,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形成媒介自身独具特色的个性品格。

参考文献:

[1]石长顺,景义新.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J].编辑之友,2013,(5).

[2]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2.

[3]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

[5]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王中.序《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

[8]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1.

[9]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0.

[10]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2-163.

[12]曹鹏.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J].当代传播,2000,(2).

[13]楊保军.新闻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4]白红义.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1).

(责任编辑 清 风)

作者:陈寿富

第2篇: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

摘 要:了解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编排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建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新闻部分进行分析,探究新闻体裁编写特点,提出使用建议,以期对初中新闻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新闻体裁;编写特点;使用建议

自2016年9月起统编版语文教材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一年有余,对于统编教材中新闻作品的变化鲜有人注意到。作为初中语文文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选文在教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作为选文的载体,指涉教学的主要内容,关乎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新教材的新闻编排特点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理解编者原初意图,突出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统编版新闻体裁作品编写特点

1.爱国情感的有机融入。温儒敏教授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中说道:“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不那么说教。”[1]为纠正人教版教材的语文说教现象,统编版教材在编排新闻单元时也注意到了爱国情感的有机融入。王本华教授也指出:“教材以选文为主要载体,集中编排相关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又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分散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新闻作为一种活动性极强的文体,便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尽管统编版教材在新闻选文上注重培育学生爱国精神,却并非一味地选取政治话题,而是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题材的《“飞天”凌空》、科技题材的《一着惊海天》等,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地实施人文教育。以《一着惊海天》为例。航母是大国实力的象征,而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我国掌握此项技术,表明了我国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教师稍加引导,即可在学习语言文字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

2.单元系统的深度学习。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自读,以点带面,以起到举一反三作用。[3]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深度认知此类文体,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单元教学是深度学习的一种表现方式。诚然,深度学习是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4]这种学习过程是与单元系统分不开的,通过单元系统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確掌握重点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人教版教材按照单元教学的模式编排课文,对于新闻文体却有所忽视,全套教材中仅仅只有《新闻两则》一篇课文,且对新闻的形式也没有明晰的划分,只是笼统地冠之以“新闻”这一宏大的概念。统编版教材则是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加大了新闻文体在选文中的比重,涉及到了“新闻”的消息、特写、通讯等多个体裁,将新闻学习的知识目标细化到具体的新闻形式,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抓手”。更重要的是,统编版教材首次采取单元教学的编排形式,引导师生对新闻进行系统的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强调的是从整体出发,从局部入手,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统编版教材将新闻选文集中到一个单元进行系统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新闻文体的掌握,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要求内涵和外延相统一,既要注重学习的深度,也要注意学习的广度。统编版教材既注重了新闻学习的广度,加强了对不同新闻类型的学习,也注意到了新闻学习的深度,集中在一个单元中进行教学,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3.重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活动探究的形式来编排新闻单元是统编版教材的特色之一。设置活动探究单元,符合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5]采用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新闻教学,正是出于新闻实用性、综合性、活动性特征的考虑,也是对人教版教材轻视新闻教学的纠偏。王本华教授强调:“活动探究单元的目的是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6]也就是说,活动探究单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作为首个以活动探究形式进行单元教学的新闻单元,它又是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呢?与人教版教材不同的是,统编版教材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进行新闻教学,将整个新闻教学分为三大任务,即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首先,在新闻阅读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新闻内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读”的能力培养。其次,在新闻采访中,学生需要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其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采访时根据不同的回答说出下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与“说”的能力。会听会说,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逻辑思维及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才能制作合理而又全面的访谈提纲以促进活动的开展。最后,在新闻写作的环节中,需要学生较强的语言应用的能力。教材设置必选任务、自选任务、拓展任务等,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新闻写作训练。

总的来说,统编版教材注重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二、教材使用建议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较,统编版教材增加了新闻在教学内容上的比重,而旧有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应用于新教材,提出新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这本教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特点,领会教材精髓。王霞在《再议教材的创造性》中说道:“准确理解教材,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意图、编写体系,二是要从微观上把握各册的教学要求。”[7]任何一版教材都有自己的编写理念,把握好教材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上有的放矢。新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文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教材层面来说,新闻题材作为常见的实用类文体,增加其在课文中的比重,体现了编者对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当明确新闻教学的重难点,即通过学习新闻选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学习新闻,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培养学生语文逻辑思维,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统编版教材还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不着痕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从中观上把握单元特点,明确单元目标。教材是由若干个单元组成。单元的设定,单元之间的顺序排列以及单元内部的整合都是教材研究的重点。统编版教材首次将新闻整合为单元教学进行编排,明确了此单元的重点就是学习新闻写作。而与其他统编版教材中的单元不同的是,新闻单元是以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编排,原则上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对学生自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闻单元在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地位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统编版《语文》七年级教材中设有自读课文,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开篇的第一个单元,新闻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闻单元的设定,旨在检测并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一方面,学生在七年级学习时,其自学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其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八年级教材较七年级教材而言,选文蕴藉更加丰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定单元目标时,需知晓新闻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单元内部之间的编排组合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在新闻单元中设有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三个部分。其编排意图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新闻写作。与人教版的一笔带过不同,统编版教材更关注的是语文知识能力的落实,通过学会新闻阅读达到学会新闻写作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应当注重落实培养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目标。

3.從微观上把握课文特点,确立教学重点。王本华教授指出:“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8]因此,在以活动探究形式编排的新闻单元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获取必要的新闻信息,了解不同的新闻形式,从而掌握新闻文体特征。具体到教材中,可从新闻形式、新闻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形式上来看,《消息两则》属于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通讯,《“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属于特写。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形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掌握不同类型的新闻文体特征。从内容上来看,《消息两则》属于军事题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文化题材,《“飞天”凌空》属于体育题材,《一着惊海天》属于科技题材。选文内容主要选取了我国在科技、文化、体育、军事等方面所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训练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7).

[2] 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3] 郑国民,孙宁宁.语文单元教学的反思[J].学科教育,2002(5).

[4] 张蒙,王维超.高中散文深度学习:致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J].语文建设,2018(3).

[5]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6] 王本华.强化核心素养创新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5).

[7] 王霞.再议教材的创造性[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6).

[8] 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7(5).

作者:吕浩 沈嘉达

第3篇:从体裁到题材:上海《时报》新闻业务变革及效应探析

摘要:上海《时报》以业务革新著称。该报在清末民初存续35年,先后由狄楚青和黄伯惠经营,两个关键时期的新闻业务革新所聚焦内容不同,前期在报纸版式、时评、新闻专电、新闻通讯方面颇具成效,后期新闻业务改革发生转向,在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及图片新闻方面大胆探索和创新。前期以“体裁”为主和后期以“题材”为核心的业务改革,暗合了从形式到内容对中、西方新闻业务沿袭和模仿的历史脉络。两个阶段的业务探索契合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从新闻业务革新的不同方面推动了近代报刊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上海《时报》;新闻业务;新闻体裁;新闻题材

上海《时报》是清末新政改革期间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与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并驾齐驱,故时人把“申”“新”“时”三报并称。这份大型日报自1904年6月12日创刊至1939年9月1日终刊,以1921年报馆易主为界,分别由狄楚青和黄伯惠主政而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时报》作为清末民初报坛中的风云报纸,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新闻舆论等领域都曾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它在业务革新方面的影响远超过引导舆论的作用。纵观《时报》在业务改革的两个关键时期的作为,前期主要集中于“新闻体裁”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后期则主要着力于“新闻题材”方面的突破与探索(当然前后阶段业务改革也有交叉),两个阶段的业务革新重点不同,内容相异,以致前、后时期《时报》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目前,学界对晚清大报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其中的《时报》却备受旁落,还无人对之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只有一些零星成果问世。单就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主题检索发现,到目前为止,研究《大公报》的论文达4 820篇,《申报》研究约1 992篇,《新闻报》研究有444篇,而关于《时报》的学术论文仅20篇,这份与申、新齐名且历史悠久而名重一时的报纸,研究成果与它们相比却相形见绌。基于此,本文抓住該报历史中最核心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就,在务实和可见的背景下观照《时报》业务革新,探究其新闻业务变迁的过程和影响,具有一定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一新闻业务革新:狄楚青时期《时报》对“新闻体裁”的有效探索《时报》创办人狄楚青主持前期《时报》长达17年,一直致力于业务改革。他创刊该报时阐明了其报业革新观点:“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耳。”[1](P134)尊此旨意,狄楚青在业务上大胆探索,在版面革新、内容创新、技术趋新、观念更新等方面锐意进行新闻业务改革。《〈时报〉发刊例》阐释了业务革新的具体措施,共列出了25项内容,几乎全部针对报刊业务而设,涵盖了报纸业务的许多层面,重心是围绕报纸版式和新闻体裁,包括时评、专电和新闻通讯等方面着力革新。

狄楚青为了探索新闻体裁革新路径,首先对报纸版面形式进行大胆变革。狄楚青不随流俗、不沿旧习、独创一格,发刊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西洋白报纸双面印刷的对开大张报纸,一改我国几十年来老套的书册样式,首创对版式,版面摆脱横长式,采用分栏式版面,对编排、栏目、标题、字体等都有许多改进,改变了以前单调拥挤的版面编排形式,分版编辑,掺用大小字排印专电、时评,版面设计清晰脱俗,层次分明,胡适曾感叹:“它内容与办法也确然能够打破上海报界的许多老习惯,能够开辟许多新法门,能够引起许多新兴趣。”[2]1932年,《时报》创刊一万号时,民初名记者徐凌霄也撰文谈到:“《时报》首先取法英伦敦泰晤士,创办之时,即具世界眼光。编辑撰述,均取清爽生动,一扫固滞干燥之病。”[3]林语堂对《时报》也赞叹不已,“《时报》的编辑方针别开生面,它在业务上的改革,令当时的新闻界耳目一新”[4](P112),《时报》成为中国报纸朝现代版式变革的转折点。

(一) 创设时事评论

我国近代报刊对政论一向重视,开“文人论政”之风。19世纪末期长篇政论垄断了近代早期报刊的评论版面,进入20世纪,活泼、精短的时评活跃于版面,尖锐犀利的评论形式一改过去评论冗长之风,使评论文体长短相济配置于版面,“批评简而明,论说长而详,批评指其事之是否,论说指其事之原委,批评不常有,论说常有,此犹戚继光之用兵,长短以相卫也”[5]。狄楚青所创《时报》首先将“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大型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表短论。陈景韩是这一“独创体裁”的推动者,他“首立时评一栏,分版论断,扼其机枢”[1](P133),逐日发论,抨击国事,持之以恒,轰动一时。自此,《时报》时评开中国报纸言论由“论”入“评”之先河,为我国早期公共领域建构增添了新的羽翼。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余玉:从体裁到题材:上海《时报》新闻业务变革及效应探析

时评的品牌效应明显,推动了我国评论体裁的发展。《时报》创刊前的《申报》《新闻报》等老牌民营报纸也常议论时政,并开设相关栏目,但它们所载评论在形式上与政论报刊无大区别,犹如“报章八股”,长篇大论,评论内容往往不咸不淡、不痛不痒,评论态度暧昧,这是民营报刊的生存策略,但对于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却无足轻重。《时报》时评一问世就大放异彩,不但活跃了报纸版面,使读者耳目一新,而且传播效果极佳,很快就对报界产生辐射效应,致使当时报界仿效者甚众,影响极为深远。“《时报》创始后,曾于社论外别立时评一栏,分版论断,扼其机枢,与今之模棱两可,不着边际者截然不同,故能风靡一时。”[6](P3)在《时报》的影响下,当时的《新闻报》就借鉴了《时报》的分版设置时评的方式,不但把一版电讯、二版通讯、三版本埠新闻分成“新闻一”“新闻二”“新闻三”,而且各版分别配短评,成为“新评一”“新评二”“新评三”,简短时评,言简意赅,很受读者欢迎。

(二) 拓展新闻专电

新闻专电发端于《申报》,此后,在《大公报》《新闻报》《中外日报》等大型报刊上陆续出现。《时报》一创刊就非常重视新闻专电,不是时断时续登载,而是每天连续刊登,成为报纸不可或缺部分,“以前报纸自己每日没有专电,从《时报》起,方每日有专电了”[7](P132)。可见,《时报》刊载专电是该报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但专电成为《时报》的常设栏目,坚持逐日刊登数条专电,后发展为整版刊载,而且刊载专电的数量、地域和类型三个方面都得以拓展。《时报》创刊之初措置“专电”栏目,每天有数条专电刊出,但国内外专电混合编排,题文字号不分,编排略显呆板。数月后对专电编排越来越讲究,重要专电加大字号,加粗字体,显得醒目,而且专电数量增多、地域扩大,栏目设置从一栏变为两栏,自1905年2月7日始,电报分为电报一(国内)、电报二(国外),国内与国际归类编排,并成为专电栏目设置的常规做法。1908年3月2日,撤除电报一、二的分类法,直接冠名“专电”栏目,专电类型增多,逐渐增加“译电”“特约路透电”“要电”“战电”“公电”等多种专电栏目。

民国成立后,《时报》上专电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专电数量、版面位置、版面大小都比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时整版刊载专电。《时报》专电除了数量大增,专电来源和类型也得以拓展。首先,从专电地域看,专电来源从相对狭窄到逐步走向全面,从国内重要地区和城市扩展到中等口岸和城市,并兼及国外新闻专电。其次,从专电类型看,从不分类别的混合专电到分为专电一、专电二,专电、译电、要电、战电、杂电等多样专电类型出现,国内、国外分开,战时加设专电,版面上的专电分类编排,条目清晰,字号字体变化,分条缕析,方便读者阅读,专电成为《时报》版面的一道风景,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栏目。同时促使其它报纸设法效尤,民初报界对新闻专电竞相采用以应对报业竞争,此举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发展。

(三) 首创特约通讯

“与专电相辅而行的‘特約通信’,也从《时报》创始,而为上海各报陆续采用了”[8](P339)。民国成立后,《时报》开创通讯文体,以便读者了解政治中心的动态,获得确切且重要的时政新闻,揭示官场内幕,提供独家报道。《时报》把谙熟政情、思维敏锐、文笔极佳作为选派驻京访员的标准,率先延请一些有政治视野、善于分析、把握时局且文笔优美的文人为驻京特约通讯记者,当时的黄远生是最为理想的人选,“北京特约通信,系《时报》与黄远庸创始的”[7](P518)。黄远生活跃于北京官场,熟悉政情,文笔酣畅,观察时局,分析世事,很有洞见。他于1912年5月受聘为《时报》驻京特派访员,为《时报》采写的“北京通信”,“作品议题既涉及重大政局、重要政治人物等宏大命题,亦有个人所见、所闻、所感等微观叙事”[9],深受读者青睐,《外交部之厨子》《囍日日记》《铸党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通讯名篇,为报纸带来良好声誉,引起其它报纸踵行。

自从黄远生成为《时报》首位驻京特派访员后,上海各报纷起仿效,争派驻京访员采写京城独家内幕新闻,《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不惜重金派驻京记者,加强政治中心的报道,从此,驻京特派访员制度真正建立起来。1915年黄远生喋血美国旧金山后,《申报》于1916年改聘邵飘萍为驻京访员,他同时为《时报》写稿。当时活跃于北京地区且名重一时的访员还有《新闻报》的张季鸾和《申报》《时报》的徐彬彬等。特派驻京访员采写的“北京特约通信”对时人影响极大,老报人徐铸成回忆道:“而对我最有吸引力,看到必细细阅读的,是几家报纸的‘北京特约通信’。每篇都署了名,如《申报》的飘萍通信,《新闻报》的一苇通信,和《时报》的彬彬通信。文笔各有风格,而都能夹叙夹评,酣畅地或曲曲折折地描述出北京政局勾心斗角的内幕和一些军阀、政客们的面目”[10](P25)。通讯文体在民初记者的大量实践中逐步确立并定型下来,通讯体裁风靡一时,至今仍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

二新闻业务转型:黄伯惠时期《时报》对“新闻题材”的不断变革狄楚青因遭受打击无心报业,1921年将《时报》转手黄伯惠,黄氏继续主政《时报》长达18年,重新开启《时报》一段新的旅程。黄伯惠盘下《时报》后,力图摆脱接办之初的颓废之势,对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办报设施、报纸风格和内容编排方面都进行了大胆革新,报刊业务发生转型,走上民营报纸发展之路,报纸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黄伯惠不讲‘政治’,一心追求的是‘艺术’”[11](P228),这主导了报纸风格的转向,凸显娱乐消闲性的大众化风格。他仿行美国赫斯特的“黄色新闻”路子,实行大型日报“小报化”,采取精编策略,“减少篇幅——两大张——精编内容,采用新闻版面,套印红色标题,重要新闻及照片用彩色套印,注重体育、社会及经济新闻”[12](P107)。显然,都市文化、行业竞争与报人旨趣是报纸风格转向的主导因素。《时报》通过黄伯惠的经营,“不料在报坛上开出了一朵奇葩”[13]。

(一)都市消费视野下的社会新闻

黄伯惠接办《时报》时正处于上海都市消费文化的繁盛时期,“消费文化的商业化、多元化、大众化及社区差异,是民国时期上海都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动的一个侧面”[14](P143)。后期《时报》的业务革新正契合上海市民的浮华都市生活所构建的文化氛围,社会新闻能极大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为他们提供了可以解闷、除烦的精神食粮,符合他们的文化消费心理。《时报》的社会新闻数量和质量连年提升,发展轨迹较为清晰,由零星散点式刊载向集纳式编排发展,再进入典型长篇报道阶段而达到巅峰,尔后逐渐呈衰落趋势。尤其在1928年陆续刊出重磅社会新闻,或直戳社会本质,或触及人伦传统,或拷问人性本真,常常配以图片,通过煽情表达和人为炒作,社会新闻在新闻界闪耀一时,产生轰动效应,后从发展高峰逐渐回潮而走向平静,最后被边缘化。

《时报》社会新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包括趣闻、灾变、伦理、婚恋、世相、偷盗、诉讼等有关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等,也有一些色情、淫秽或有损风化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写作上通过煽情、夸张、耸人听闻的词句等表现手段,或编排上通过大字、套红、惊叹号、彩色图片等方式进行报道。尤其对重大典型性社会新闻进行连续追踪报道,所占版面大,波及时间长,民众关注度高,对社会影响极大,如“刘海粟人体写生案”“马振华情死事件”“黄慧如、陆根荣主仆恋爱”等,以离奇案情、曲折情节、煽情表达,报道绘影绘声,深掘人性,触及社会本质,颇具轰动效应。

《时报》报道社会新闻能较好地处理消闲与责任的辩证关系,提升了新闻品质,连续追踪式的重大社会新闻报道表现尤为明显。社会新闻不但为读者提供了都市消费的精神体验,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大大满足了浮华都市读者的阅读心理,而且新闻还往往涉及人伦,拷问人性,触及人文,直指伦理道德和社会深层本质,体现出媒体的人文情怀。当时轰动一时的“马振华情死案”,《时报》在七天内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前四天通过煽情表达、巧设悬念、图文并茂等多种方式翔实报道事件来龙去脉,通过广泛传播集聚了一批都市消费群体,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饥渴”,但读者没有停留于冷漠、被动的“观看”层面,因为《时报》后三天报道转向观点呈递,读者、报社和当事人及家属进行多方观点交锋,理性和非理性声音杂陈,把新闻报道推向更高层面,“将‘公众同情’询唤了出来,让市民不仅是简单地聚集起来‘观看’或者说理性地认知事件,而是共同从纯感官层面上‘感受’着它”[15](P14),以致读者同事件主人公共同悲愤,“感受”事件的真谛,部分读者走向更高层次的自觉,理性表达诉求和观点。该事件通过《时报》两个不同层级的报道,事件意义被充分发掘出来,在读者中产生“涟漪效应”,传播效果明显,社会影响深远,通过搭建公共平台体现出《时报》的责任担当。《时报》的许多典型社会新闻都是沿着这种报道思路展开,通过新闻报道给受众提供了讨论话题和公共平台。

(二) 独树一帜的体育新闻

黄伯惠接办《时报》适逢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他把体育新闻作为《时报》的一项主攻内容,不但契合了社会和读者的需要,而且成就了后期《时报》走大众化之路。当时的《申报》《新闻报》都没有足够重视体育新闻报道,《时报》的体育报道却独树一帜,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

《时报》体育报道内容广泛,涉及田径运动、赛马博彩、球类比赛、溜冰滑雪及各类大型运动赛事等,报道范围不但关涉上海的体育赛事,而且波及周边,全国体育比赛乃至国外体育赛事都派驻外勤记者。举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如世界运动会、远东运动会、全国运动会、省级运动会与埠际体育比赛等,《时报》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翔实、及时报道,报道周期长,记者抓住比赛前后、赛场内外进行全方位报道,既有赛前预热与开幕和闭幕报道,又有赛场风姿速写,还有场外花絮素描、體育明星特写以及观众百态呈现等,文字报道绘声绘色,图片新闻现场感强,并在比赛期间以“特刊”形式开辟大型体育专版,还适时推出《图画时报》,选登大量优美、生动且现场感强的体育图片,不仅悦目,而且值得珍藏。《时报》以鲜活、翔实的多彩新闻赢得读者青睐,使我国体育事业繁荣初期的广大民众处于体育狂欢之中。体育新闻不但带来读者对《时报》追捧,而且连运动选手也爱不释手,“河北省统领队赵文藻说,时报消息确属灵通,我们的选手没有不喜欢看的”[16],第六届全运会铁饼和铅球冠军的陈荣棠也曾为《时报》题词:“我很高兴看时报,因为消息很正确,而且每天有画报。”[17]

狂欢与理性统一是《时报》体育报道的鲜明特点。首先,《时报》体育新闻契合了我国发展初期繁荣的体育事业,给我国民众带来欢乐和刺激,呈现体育狂欢景象。尤其每逢重大体育赛事,《时报》提供的体育新闻盛宴给民众带来快慰,对缓释民众的身心疲惫大有裨益,因为“狂欢化是民众情绪的一种定期宣泄和释放,不但不会对既定秩序构成任何威胁,反而使民众内心的压力和积怨得到缓解,使积压的社会焦虑找到宣泄口”[18]。与此同时,在许多大型赛事期间,《时报》不时刊出充满理性的文章,如吕叔安的《什么叫做体育》(1927-09-05)、黄警顽与王庚的《大会给与我们的教训》(1927-09-05)、郝更生的《我国首次参加亚林匹克大会之我见》(1932-08-02)、李惠堂的《论体育真谛》(1932-08-08)等,这些反思文章蕴涵阐释体育真谛、传播体育思想、弘扬体育精神、理性评论赛事等内容,对于全面理解体育内涵、批评片面体育思想、检视我国体育弱点、理性看待比赛结果,以及参加或举办体育赛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等方面具有思辨意义,给体育狂欢中的民众及时投以清醒剂,促国人反省,使民众在体育新闻狂欢下不致丧失自我,体育新闻品质在狂欢与理性的统一中得以提升。

(三) 视觉传播中的图片新闻

前期《时报》具有新闻价值的图片很少,而讽刺画、风俗画及风景画等图画倒是占有一席之地。黄伯惠接办《时报》后,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新闻作为版面重要内容之一,与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一道实践他的“黄报”之路。所以,后期《时报》新闻图片运用很有特色,图片新闻数量、质量和地位相较于前期《时报》大相径庭,出色与出彩的图片新闻使《时报》版面鲜光夺目、煜煜生辉,当时著名的申、新两报难以企及。据当年的《时报》摄影记者郎静山回忆:“新闻照片在《时报》上刊出后,读者十分欢迎,几乎每期有照片的《时报》,其销路就会多一千余份。这种用图片传递新闻的形式,当时对其它报社来说是望尘莫及的。”[19]

1925年是后期《时报》新闻图片运用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三四年间,《时报》的新闻图片只是零星点缀于版面,图片处于补充文字新闻的配角地位。1925年之后,新闻图片逐渐增多,到了1928年,版面上新闻图片呈井喷式发展,图文并茂的编排特点凸显出来,图片新闻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得以彰显。大体上看,《时报》新闻图片主要运用于政治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和军事新闻中,这四类图片新闻刊发形式和时机不尽相同,其中政治新闻图片刊发集中于较重大政治事件期间,而且大多附属于文字报道,也有少量独立新闻图片;社会新闻图片常常在重大典型性社会新闻报道期间刊登,一般也是配合文字报道,但平时也刊载具有新闻价值的独立意义的社会新闻图片;体育新闻图片基本集中于重大体育赛事和本埠或埠际体育比赛期间,图片数量多,刊载周期长,呈现规模性效应;军事新闻图片只在战争期间出现,基本上是辅助文字报道。

《时报》的新闻图片在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报道中表现非常出色,《时报》“经常着重当地社会新闻和体育消息,附以新闻图照,使报道生动”[20]。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重大社会新闻,新闻图片常辅助社会新闻报道,在详尽的文字报道中配以真实、恰当、多彩的图片,使社会新闻非常出众,特别在“马振华情死事件”“黄慧如、陆根荣主仆恋爱案”等重大案件发生期间,《时报》连续选登极具说服力的新闻图片跟踪新闻进展,有力地辅助文字报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20年代后期开始,《时报》对重大体育比赛加大摄影报道力度,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参与新闻竞争,每逢全国运动会、远东运动会和世界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期间,《时报》常以单图、组图或图片专版的形式推出可视化的体育报道,并配上点睛的标题和精辟的解说文字,精心编排,体育版面呈现出生动的精彩瞬间、浓缩的新闻主题、多彩的体育花絮、合理的图片配置、整体的规模效应等编排特色,令读者过目难忘。

三《时报》新闻业务革新与转型的社会影响《时报》的业务革新成就卓著,对近代以来的报刊业务改革影响深远,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时报》新闻业务革新的积极影响

1.前期《时报》引领近代报刊业务革新风潮

前期《时报》从现代版式和新闻体裁方面锐意进行新闻业务改革,在业务上的许多创举为当时报界起到示范作用,大大刺激了报业的革新欲望。该报在业务改革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成为我国报业改革的先驱,从形式方面引领了报业变革。当时,“晚清抱持着‘仇视敌对’的态度和‘中体西用’的理念,始终无法做到及时调整方针政策、适应历史大势和符合人民意愿,抱残守缺、昏聩无能,……”[21],这种思想反映在新闻业务方面则是墨守成规,正如《时报》编辑包天笑所说:“狄氏的创设《时报》,在上海新闻界不为无功,那正是申新两报暮气已深的当儿,无论如何,不肯有一些改革。”[7](P442)《时报》一创刊就以全新的样式与读者见面,打破了清末报界死水般的沉寂,激起新闻界很大的波澜,“以致它创刊不到一年,上海报界老资格的同行如《申报》《新闻报》等,不得不相继改版,以适应《时报》的挑战”[22](P19)。《时报》创刊后的半年内,多家报纸进行了改版,上海报界老气横秋的面貌大为改观。1905年2月7日实行改版的《申报》,刊发《本馆整顿报务广告》,列举了十二项具体改革措施,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新闻报》也步其后尘实行报业革新。在《时报》的刺激下,掀起了我国近代报刊业务变革的新一轮高潮,把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整体向前推进。所以,报界这次业务革新不但成效显著,而且影响深远。

2.后期《时报》新闻业务转型迎合都市市民消费心理

后期《时报》新闻业务转型的动力是黄伯惠选择“黄色”报纸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路径,他走的“大型报纸小报化”之路迎合了都市化的市民消费心理。首先,后期《时报》把社会新闻作为摆脱前期《时报》颓势的突破口,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报道对象,展示出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不仅使读者得到消遣休闲,而且满足了读者关注自身生存境遇的信息渴求,有利于革除旧习,树立新风,同时还担负了舆论监督之责,净化社会空气,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因此受到都市化市民的欢迎。其次,夺人耳目的体育新闻是《时报》提供给都市化市民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时报》以丰富的内容、生动而怪异的写作手法和套红印刷的版面处理方式获得读者的好评。再次,新聞图片独占鳌头,成为后期《时报》的独特优势。大量的社会新闻通过文字报道与图片新闻同步呈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尤其是体育比赛中抓拍到许多新闻图片,真实、客观地呈现了赛场风姿和场外喜悦,使读者感觉亲历现场,吸引了都市读者的眼球,增强了阅读快感。可见,后期《时报》有效地探索出一条报刊与社会互动的途径,报刊内容满足了读者的需要,迎合了浮华都市的市民生活,以鲜明而另类的办报思路与同时期报纸形成区隔,打开销路,为报纸的涅槃带来了契机,从而使后期《时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3.《时报》培养造就了一批著名的职业报人和记者群体

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时报馆内都是人才济济,为清末民初一些报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里锻造出一批精明实干的报务管理者与新闻素养高的职业报人和记者,正是《时报》的新闻业务革新举措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潜能的良好契机,并成全了他们的美名。时报馆不仅造就了革新报界的报业老板狄楚青和黄伯惠,而且培养出许多出名的职业报人和编务人员,如陈景韩、罗孝高、包天笑、雷奋、戈公振、毕倚虹、蔡行素、吴灵园、金剑花、马群超、鲍振青、何西亚、王季鲁等,特别是培养了一批著名记者,如黄远生、邵飘萍、徐彬彬、顾执中、金雄白、郎静山、滕树谷等,其中在中国新闻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有著名时评家陈景韩,“小说家报人”包天笑,“民初三大记者”黄远生、徐彬彬,“新闻全才”邵飘萍,著名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中国报坛上第一批专任外勤记者顾执中、金雄白,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专业摄影记者郎静山、著名体育记者滕树谷等,直至今日这些名字仍耳熟能详。可见,历时35年的《时报》如同人才培养的大熔炉,让他们在新闻业务变革实践中锻造了自己。

4.《时报》对新技术的敏感加快了新闻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时报》在新闻业务革新与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新技术,包括电报、电话、摄影和印刷技术等。首先,《时报》一创刊就注重利用电报技术传递新闻,新闻专电成为《时报》的必备内容,从创刊初期的几条、十几条到民国成立后的几十条,甚至整版刊登专电,新闻专电的拓展加快了新闻的全面、客观、时效观念的更新。其次,新闻图片是后期《时报》的主打内容,也是凸现新闻真实的绝佳手段,新闻摄影技术强化了新闻的真实、客观观念。最后,印刷技术推动时效观念的发展。后期《时报》从改良印刷以节约印刷时间来争抢发行时效,黄伯惠对印刷术极为敏感和娴熟,他耗巨资从德国购置的彩色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二大页报纸8.1万份(即单页16.2万张),印刷速度在国内领先,在快速的技术更新中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时效理念。在《时报》的激励下,清末民初报界充分利用并快速更新报业技术成为热潮,报业对新技术敏感,加快了业务革新步伐,从而推动了我国新闻报道全面、时效、真实、客观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并在新闻界形成共识,技术与观念的互动形成合力推动了新闻事业向前发展。

(二)《时报》新闻业务革新的消极影响

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视角分析,《时报》业务革新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不敏感、经济上不盈利、文化上不高雅。

1.办报刻意远离政治有损办报使命

前期《时报》矢志于报纸业务改革,报刊舆论没有成为《时报》的主要旨意,尽管在清末民初重大事件发生后也发表过一些言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但与申、新两报相比,前期《时报》在言论方面没有太多称道的地方。黄伯惠执掌《时报》后,政治色彩进一步淡化,在报刊界引导舆论更是无足轻重。顾执中直言不讳,“《时报》在狄楚青时代,虽然在发行上远不及《申报》和《新闻报》,但在文化教育界颇有地位。……《时报》从黄伯惠接办到抗战后关闭,完全成了一家无灵魂的报纸”[23](P36)。黄伯惠主导“为报而报”的办报理念,“我国之纯粹为报而报,不杂丝毫政治或商业之观念者,当以黄氏为第一人”[24](P34)。所以,他的业务革新转向以大众喜好为中心,重点落在新闻题材方面,以大众化策略经营《时报》,新闻业务发生转型,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和图片新闻,走小报化的“黄报”之路,对原有的评论性栏目一减再减。据顾执中回忆,“《时报》自黄接办后,就没有正式的社论,仅有短评,等到后来,索性连短评也不要了。省得在政治上找麻烦,省得得罪人”[25](P179)。后期《时报》刻意远离政治,模糊政治倾向,因而,社会影响难以与同时期的《申报》和《新闻报》分庭抗礼。《时报》在最后岁月因不情愿接受新闻检查,有意以琐碎的社会新闻充斥版面而回避政治,短暂维持出版后面临政治抉择,最终为政治牵绊而吞噬,“辉煌一时的《时报》,……前后经历了三十五年,在风云变换的近代舞台上,终于成了新闻史上的一个过客”[12](P115)。

2.办报没能盈利不利民营报业发展

《时报》前后期的业务变革始终没有充分发挥民营报纸的盈利功能。在狄楚青经营时期,创办之初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多方资助,从创办到1907年的四五年间约获资助二十万元,报刊盈利几乎没有提上议事日程。1908年后,该报逐渐趋近了江浙立宪派,但报纸在经营方面也没有得到改善,进入民国以后,该报依靠有正书局的挹注来维持,“入民国后,《时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时报》一度经济困难,入不敷出,狄楚青自己经营的有正书局却岁有盈余,他便采取剜肉补疮的办法,以有正书局盈余补《时报》不足”[26](P134)。这样维持了多年,终因步履维艰,狄楚青撒手解脱盘给黄伯惠。可见,办报盈利是前期《时报》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

后期《时报》走的是商业报纸的路子,但报纸盈利目的仍没有达到,这与黄伯惠的经营管理观念密切相关。首先,不计成本和回报的大手笔投入。他大撒资金购置设备,时报馆建设了居上海之冠的摄影室,购置优良的印报纸张,不惜成本添设当时雄冠亚洲的高速、套彩印刷机和配套设备。匪夷所思的是,黄伯惠为了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体育新闻,全然不顾成本参与新闻竞争,在第一次全运会期间,不惜租用专列车厢,“将记事和摄影交沪杭路火车,随班车送往上海,并在列车上设置暗房,于途中冲洗新闻照片,待车到上海即赶付制版,以争取时间”[20]。甚至在这次全运会上还租用专机运送《时报》,“当时全国运动后在杭垣举行之某年,在十天的会期中,时报包专机一架,每晨由沪飞杭,专送时报,此在中国尚属创举”[13]。其次,广告经营乏力。邵翼之曾指出《时报》经营广告的缺陷,“因篇幅關系,对广告方面未予特别注意,五彩印刷机亦未曾在广告上发挥效能,因此影响收入”[13]。《时报》疏于广告经营,萎靡不振,所以,“《时报》广告费收入既敌不过出售报纸损失的浩大,所以每年要亏本”[27]。

3.煽情性“黄色新闻”遭世人诟病

后期《时报》的“黄色新闻”迎合了受众,给《时报》带来转机,但也确有过渡开发新闻资源之嫌。报纸通过大肆渲染、夸张煽情、配以图片达到耸人听闻的传播效果,降低了报格,麻痹了读者。所以,“当其时,上海各大报以黄伯惠如此做法,嗤为庸俗,叱为下流”[28](P32)。许多“黄色新闻”出自该报的主力干将金雄白之手,张功臣指出金氏笔下的社会新闻,“竟敢冒天下不韪,源源刊登低俗不雅的新闻,未免遭到同业讥讽,被指责为胆大妄为,堕落无行”[12](P143)。尤其一些长篇累牍报道男女关系的猎艳新闻,长时期连续追踪推出,极尽煽情炒作之能事,一味求得轰动效应,更遭人非议。曾供职该报的顾执中痛心地提到,“原来文化气息很浓厚、在文化教育界畅销的《时报》,自此便日趋于庸俗。过了二三年,当戈公振先生和我离开该报以后,《时报》不但庸俗,而且一变而为满纸充斥着十足下流的以大量篇幅描写男女关系的黄色新闻的报纸,因此,其报格日趋低落,不为社会所重视”[22](P179)。更为甚者,有些“黄色新闻”有伤风化,消弭意志,甚至传播了不恰当的价值观。所以,对“黄色新闻”过分渲染会麻醉人们的身心,使读者无法理性审视自身生存际遇,肤浅化、表面化的报道更无法达到对人性的深度追问,所以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四结论上海《时报》发展力程中最核心的成就在其业务革新,前期《时报》在现代版式创新和新闻体裁革新与定型方面意义重大,从报刊形式方面引领了近代报业变革风潮,后期《时报》在新闻题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迎合受众为旨趣,从传播内容方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两个时期的业务探索都触及《时报》新闻业务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分别从新闻业务的不同方面推动了我国报刊业务的发展,契合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如果撇开时空,当今报业吸纳《时报》许多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承继其大胆革新的勇气和业务改革的优良传统及规律性内容,对推进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改革不无裨益。因此,从《时报》的整体发展历程上看,虽然《时报》在舆论上表现相对平庸,但业务上有颇多建树,而且影响深远,它的业务革新成就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胡适.十七年的回顾[N].时报,1921-10-10.

[3]老汉.时乎时乎[N].时报,1932-06-27.

[4]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刘小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读本报问答[N].时报,1904-10-13.

[6]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G]//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9.

[7]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8]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宋三平.论黄远生《申报》时期的新闻实践及其特点——兼与《时报》时期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0]徐铸成.旧闻杂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1]高拜石.新编古春风楼琐记(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12]张功臣.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13]邵翼之.我所知道的上海时报[J].报学,1955(1-8).

[14]熊月之.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6]东鳞西爪[N].时报,1935-10-10.

[17]陈荣棠为《时报》题词[N].时报,1935-10-16.

[18]卢慧娟.从巴赫金的“文化狂欢”理论分析贺岁电影《桃花运》[J].电影文学,2009(5).

[19]陈祖民.郎静山重访上海滩[J].新闻记者,1994(1).

[20]童轩荪.奇人黄伯惠·南北画报潮[J].传记文学,1970(17-1).

[21]施欣.论中国古代报刊近代化嬗演的历程、特征与启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22]义勤.被人淡忘的老《时报》[G]//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23]顾执中.一所并不理想的新闻学校[G]//新闻研究资料(2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4]郑逸梅.郑逸梅选集:第6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5]顾执中.报人生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6]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7]谢菊曾.再忆《时报》[J].随笔,1981(16).

[28]包天笑.报坛怪杰黄伯惠[J].大成,1984(131).

作者:余玉

第4篇:英语新闻的体裁

作者: ... | 发布日期: 2002-12-20 19:28:39

尽管新闻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标准各异,但是, 它们都必须通过记者按不同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 (news style)予以采写。由于新闻活动的范围是一个 广阔多姿、变化无穷的世界,其间的客观事物也呈多 样性,因而报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体裁也在 不断更新。就我国读者阅读英语报刊的基本情况而 言,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消息报道(news reportings)、特写(features)、社论(editorials)和广告(advertisements)。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 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虽然消 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导语(lead,常为 全文的第一段)和正文(body),但正如常人所说, 文无定法。消息的写作结构灵活多样,往往因人而 异。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报道的范围与目的不 同。消息主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把某件 新闻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写出新闻的各个 要素,也就是说,消息所报道的范围一般具有全面性 和完整性。特写则不需照顾全面,而是侧重于某个方 面,注重再现生活的画面,将新闻事实诸要素中最有 意义、最有情趣和影响的一两个要素或片段,像电影 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们再现出 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耳闻其声,如目睹其人其 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由此可见, 消息报道勾勒出新闻内容的一幅全景画面,而特写 报道则展现给读者新闻内容的片断或一组特写镜头 的画面。因此,特写比消息读来更感集中、细腻、绘声 绘色,所得到的信息更多,也更为详尽。

特写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特写,其 写作形式或结构与消息报道不一样。它们一般没有 特定的规律或格式可循。读者在阅读英文报纸时,可 看到各种不同结构的文章,别开生面。有的略提一下 整个会议程序和会场情景,专写一个问题的讨论,一 个提案的提出,一次独特的会面等等。还有的抓住时 间过程中的某一个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浓厚的细节层 层开掘,溯前追后,写出立体化的新闻。

总的说来,由于将写文章的篇幅比消息长得多, 少则几百字,多则成千上万字。为了要引起读者兴 趣,吸引他们一直往下看,作者常以细腻的笔触,挥 洒自如的笔调突出表现事件的精髓内容。就语言修 辞而言,特写的文笔要比消息报道高深、讲究些,才 能最恰如其分地把新闻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可见,阅读特写文章不失为读者提高英文水平、丰富 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

特写的结构虽无定格,但是英文报刊上众多的 特写文章通常以一个概括性的导语或引言开头,点 出部分事实要点;或从生动的情节、场面和引语入 笔,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东西,放在 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应,文义完美,使人读完 终篇后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兴趣愈浓,印象愈 深。

就新闻价值而言,英语报刊上的特写可分为新 闻性特写和趣味性特写。当然,将英语特写简单分为 两大类,难免带有较大的武断性,因为有不少特写往 往介乎于两者之间,算哪一类都可以。因此,较普遍 能接受的方法是,将英语特写按采写题材或范围划 分成十余种具体的类别,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人物 特写、事件特写和风光特写等。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它代表着报社的言论,最集 中地体现某种立场、观点,常常及时地评述当前社会 上的重大事件或问题,以言辞明快犀利,论理深刻、 透辟的特点来吸引和影响读者,起到感染读者的号 召性作用。现代英语报刊常聘请资历深、声望高的老 记者和名记者担任专栏作家(columnist),在言论版 上辟一个专栏,每天或定期刊登他们的署名评论性 文章。这些专栏作家不仅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 渊博的知识和相当的专业修养,而且还具备敏锐的 分析能力和深湛的驾驭文字的功底。因此,他们笔下 的言论,往往富有巨大的吸引力。如美国著名专栏作 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1889-1974), 就曾经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The New York Herald-Tribune)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Today and Tomorrow)的专栏,每周两次,持续30多年之 久,曾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为新闻 体裁中的一个大类,社论不同于以叙述新闻事实为 主的消息与特写。英语社论的篇幅一般较长,文字比 较正式,语气较为严肃,语法结构繁琐的长句、难句 也较常见,故初读英语报刊的读者常常会对大块大 块黑压压的文字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其实,以发表议论、阐明事理的社论文章,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去说服读者。在篇章结构上,社论不同于消息或特写,却与一般的议论文颇为相似,即通常 由“引论”——“论证”——“结论”三部分组成。读者在实际阅读中,不妨先看一下社论开头的引论部分,了解一下全文的论点,然后浏览一下对引论逐段进 行论证的部分,最后,在结尾部分再细看一下全文的结论。结论部分一般都会回答引论所提出的问题或重申一下全文的观点。若照此方法阅读,读者就容易 抓住要点,消除“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便会觉得社论并不是过于高深难懂的。当然,读报习惯与方法因而异,不宜机械效仿。

第5篇:新闻英语中常见的新闻体裁

摘要】新闻英语中常见的新闻体裁主要可分为三类:消息、特写和新闻评论。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通常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标题(title)、导语(lead)和正文(body)。

其中,导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头部分。它和一般文体的开头部分有所不同,并不用来介绍事由、缘起,也并不只是起一种引导作用。消息的导语,从形式上看,它一般是消息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从内容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事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从功能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浓缩、提炼,展示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对受众形成看一眼就被吸引住的力量。美国的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一条奏效的导语应实实在在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将其导向记者认为是新闻的基本点或报道角度的地方。”简而言之,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所在,是新闻的眼睛,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宣传效果。西方记者十分注重导语的作用,视其为消息的精髓,也是显示记者文采的橱窗。新闻英语导语的特点一条好的导语应具备哪些特点呢?概括起来说,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简洁(succinct)。

导语应力争以最经济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或轮廓。它应做到简明扼要,使人读来一目了然。有的新闻机构为此规定了一条导语的具体字数,如美联社和合众社都要求记者撰写导语时将数字尽可能控制在25个词之内,最多不超过35个词,并且以一句一段的形式一气呵成。信息丰富(informative)。导语应揭示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必须做到言之有物,以最少的字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力戒华而不实、内容空洞的导语。引起读者兴趣(intriguing)。导语的关键在于引导、引入,故新闻英语的学者除了称之为“lead”之外,有时也常把它叫做“grab-ber”,意指能有效地吸引读者阅读全文。有时,一篇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事件)涉及诸多方面。而读者感兴趣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导语应当将读者最感兴趣的那一个方面或部分,放在醒目的位置特别加以突出。也就是说,写导语的时候,要牢牢把握读者的兴趣点。新闻英语导语的种类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英文消息导语正在日益呈现千姿百态、标新立异,语言更加凝练,形式更加活泼,可读性更强,充分展示了记者构思的广阔空间,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显示记者才华的“橱窗”。

目前,英文消息报道常见的导语主要有十二种:概括性导语(summary lead)。概括性导语又称“综述性导语”(roundup lead),是导语写作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在消息的第一段把新闻事实的轮廓等过程,概要地叙述出来,以引导读者提纲挈领地阅读新闻并抓住要领。Abranch ofa Chinese dairygiant and a u-nit of the biggest oil refiner are among 32 com-panies that were ordered to stop production yes-terday for violating pollution limits.Shanghai Daily,July.4,2007(乳制品行业巨头的分公司和最大炼油厂的一个单位也被列入32个由于违反了污染方面的相关法规被迫停止生产的企业。上海日报,2007年7月4日)要点式导语(main fact lead)。这种导语语言精练,集中叙述新闻中主要事实的某一部分、某一场景或情节。它强调开门见山,直接道出新闻精髓,反对将“新闻六要素”一次交代完毕,而争取以最少的W报告最新的消息。China will restrict organ transplants forforeigners comingtoChina as tourists,promisingpriority to sick Chinese and demanding that pa-tients fromother countries seek official approval,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on Tuesday.Trans-plants for foreigners restricted.China Daily July3,2007本论文(中国将限制外国人以游客身份到中国进行器官移植,承诺在器官移植上优先考虑中国人。要求其他国家的病人应征求官方的许可。

中国政府周二公布了“限制外国人器官移植的相关规定”。《中国日报》2007年7月3日)描写性导语(descriptive lead)。这种导语指消息一开始只描写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某个细节,等渲染了气氛后再逐步展开,引出最基本的新闻事实,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想象,从而增强报道的现场感,以吸引和影响读者。Arriving for work at British Airways’headquarters early this morning,staff about todiscover what the airline’s survival strategywould mean for them.At seven am sharp,thestaff newspaper broke the news,nearly 6,000jobs to go.On top of last years’cuts,that’s now13,000 jobs in total,almost one in four of BA’sworkforce.(British AirwayJob Losses)BBCWorld 13,Febbruary,2002.(今天一大早,来到英国航空公司的员工将会发现公司的生存战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7点整,员工通讯发布消息,近6,000个工作岗位被裁掉。加上去年裁掉的,到目前为止总共裁掉工作岗位已经达到1,3000个,几乎是英航职工总数的1/4。BBC世界报道2002年2月13日)直呼式导语(direct address lead)。

这种导语亦称“人称式导语”(personal lead),指记者用一种与读者直接交谈的方式入手,以第一或第二人称的笔调撰写出消息的导语,从而给人一种亲切感。Like many on the mainland,I was on themove over the Chinese NewYear.My flight lift-ed off early on the last morning of the Horse,touching down at the airport eight minutes later.Yet it never left the ground.My flight—that’s what it was called—wasaboard Shanghai’s spanking-newMaglev(mag-netic levitation)train,the world’s fastest,mostfuturistic passenger line.The Asian Wall StreetJournal,Feb.21-23,2003(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我正赶着回家过年,我的航班在“马年”的最后一个早上启动,8分钟后到达机场。然而,它从未离开地面———我的航班就是上海的磁悬浮铁路,世界上最快的、通向未来的乘客快道。《亚洲华尔街时报》2003)引语式导语(quotation lead)。这种导语引用消息中主要人物关键性或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或有新意的谈话,以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与权威性。它通常又分为“完整引语式导语”和“部分引语式导语”。“Ifyou haven’t been tothe Great Wall,youaren’t a real man”,MaoZedong once said.Thisparticular assertion is known to almost everycitize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millions ofwhomjourney to the Great Wall each year.(Sav-ing the Great Wall by Sheila Melvin).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2(“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毛泽东主席的诗句之一,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到长城游览。“拯救长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2)悬念式导语(suspense lead)。

这种形式指记者先在导语中给读者以某些惊人的或戏剧性的细节,作为“引子”,调动读者思维,驱使他们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整篇报道。请细细体会下列两则实例中的“悬念”之处。Los Angeles—It sounds like the plot of aHollywoodthrillerbutit’strue:justnine daysbe-forethisyear’sAcademyAwards,Oscar hasdis-appeared.The FBI is hunting for him and a re-wardof$50,000hasbeenofferedforhisreturn.The Guardian,March 18,2000(洛杉矶———人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像看到了好莱坞影片中让人兴奋的情节。事实确实如此:今年就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九天前,奥斯卡失踪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悬赏50,000美元来寻找他。《卫报》2000年3月8日)延缓性导语(delayed lead)。延缓性导语也称“多段落导语”(multi-paragraph lead),其风格与一般导语迥然不同,启闭比较迂回,新闻的主要事实不是一开始就被报道出来,而是常常放在第一段、第二段甚至第四段。读者初看第一段、第二段,可能不知所云,但再往下看便会明白,记者把真正的导语放在下文中。这样写的目的,旨在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下面这段话是关于克隆羊多利诞生的报道,作者在第三段才写出主要的新闻事实。On July 5,1996,at 5:00 p.m.,the most fa-mous lamb in history entered the world.She wasborn in a shed,just down the road from theRoslin Institute,Scotland,Where she was cre-ated.„No one broke open champagne.No onetook pictures.Only a fewstaff members from theinstitute and a local veterinarian who attendedthe birth were present.Yet Dolly,who lookedfor all the world like hundreds ofother lambs thedot the rolling hills of Scotland,was soon tochange the world.When the times to write the history of ourage,this quiet birth,the creation of this littlelamb,will stand out.The world is a differentplace nowthat she is born.A Clone is Born by Gina Kolata,The NewMillenniumReader 2000(最后一句:当后人编写我们这一时代的历史的时候,这一平静的降生,这头小羊的问世,将会引人注目。世界因它的降生而从此改变。)对比式导语(contrast lead)。这类导语同时列举两个极端的新闻事实,如今与昔、大与小、生与死以及此时此地的情景与另一处的情景等,把它们对比起来,以突出全文的内容或意义。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思考与关注,吸引读者读完全篇。

While nine survivors ofthe Nanjingplanecrash last Friday have recovered sufficiently tobe out ofdanger,sixothers who survived initial-lyhave died toraise the death to106.China Daily,Aug.3,1992(上周五,当九个南京空难的幸存者完全脱离危险时,起初幸存的六个人突然死亡,这样死亡人数已达106人。《中国日报》1992年8月3日)提问式导语(question lead)。这是修辞中设问方法的移用,即先简短直率地提出人们广为关心的问题,以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事实去回答。这种写法能适应和调动读者急欲了解答案的急迫心情,使之有兴趣读下去。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East Asian Cri-sis?After Thailand devalued the baht on July 21997,capital rushed out of the region’s e-conomies,and in rapid succession most of themcollapsed„.The Lost(Half)Decade The Economist 2002(东亚金融危机究竟出现了什么情况?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后,资金从该地区迅速流失,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接连崩溃。„„《经济学家》2002)轶事式导语(anecdotal lead)。这种导语指记者在全文的第一段或开头几段引述一些与新闻人物或事件有关的趣事轶闻,以增强报道的趣闻性,通常用于时效性较弱的“软”新闻报道中。At 14,Kent Conrad figured he’d be readyfor the Senate in 1986 or 1988.Twenty-fouryears later,Conrad laughs at the memory.At 38,about tobecome North Dakota’s newsenator,hesays“I guess I was a serious kid.”USAToday,Dec.2,1986(十四岁时,Kent Conrad说1986年或1988年他会成为参议员,二十四年后,他想起当年的话就发笑。38岁,当他将要成为North Dakota州的参议员时,他说:我是一个认真的孩子。

《今日美国》1986年12月2日)复合式导语(combined lead)。复合式导语又称多元素导语(multi element lead),指一个导语同时概述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新闻事实,一般用于报道比较重大或复杂的新闻事件,常以“when”,“as”,“amid”,“following”,“while”“in the wake of”等作为连接词,把并列的几个新闻事实复合成一句。标签式导语(label lead)。这种导语往往对新闻事实只稍稍提及而不概括出最精要的内容,即无实质性的内容,古亦称为“空洞式导语”(emptylead)。它只起到一篇报道“开场白”的铺垫作用,因而记者通常忌讳采用这类导语,除非报道诸如公报、声明、条约、演说、官方会谈等内容时。英语消息文体中导语的写作要求怎样才能把导语写好呢?除了新闻事件本身,文字功底等因素外,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看作者有没有好的构思技巧。这种构思技巧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律: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信息。在通常情况下,导语都要对全篇消息的内容进行精当的概括。读者只要读完导语,就能大致了解全篇报道的内容。因此,导语部分就应当把整篇消息的精髓呈现在读者面前。善于提取新闻事实的精华,并进行准确生动的概括,这是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一般是由近及远,在导语中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距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概念。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变从“头”写起为从“新”写起,把新闻写新,把新闻的节奏加快。展示亮点,吸引读者眼球。消息的导语,应当有自己的亮点。

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①致力于发现新闻事实本身的亮点。亮点往往与新闻价值紧密相连。新闻价值是某些事实(事件)所固有的一种素质。面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并不是任何记者都有同样的发现。有所发现,这有赖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记者没有办法使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具备新闻价值,但他却完全可以在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应当融化在导语写作之中。②致力于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撰写导语,从而形成某种“亮点”,即导语的写作要给读者带来新颖之感、新鲜之感。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有消息的导语,并不采用读此一段、全篇了然的方法写成,而是在读者最感兴趣的地方设置悬念,激起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所走的路子是与在开头处将精华和盘托出相反的路子,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注重使用“动”词使导语活起来。有人把动词称为“动字”,把形容词称为“静字”。一位老记者说得好:“形容词再多,还不如展现一个生动的事实。”所以,在新闻英语导语写作时要多用“动作动词”,少用“静态动词”。变换套路,借鉴散文之长。在新闻写作领域,有人进行过散文化的倡导和实践。

这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散文化的写作体现在消息导语上,那就是自由发挥,不受约束,记者采取自己认为有利于牢牢吸引住读者和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事件)的写法。当然,客观事物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导语也应灵活多样,只有不拘一格,勇于创新,才能将导语写得绚丽多姿,像“凤头”那样引人注目。无论采用哪种导语,导语要想发挥它的效用,其作者就必须深切地、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将导语写得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第6篇:新闻报道摄影的题材、体裁和分类

章节名称 第二章 报道摄影的题材、体裁和分类 授课方式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实践课(√)32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报道摄影的题材选择,掌握突发新闻、预发新闻的报道,掌握特写照片的报道,掌握人物报道和人物肖像报道、了解体育新闻报道的要点,了解摄影插图的报道方法,掌握专题图片报道,了解纪实摄影的重要性及其题材选择、拍摄方法。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突发新闻事件的快速报道、专题图片报道。

难点:纪实摄影与专题图片报道的关系与区分。 教学内容 与设计 内容:

2.1报道摄影题材的选择:

一,新华社——汤姆森培训中心的资深编辑皮特.伍德列出的20项可以报道的内容(可作参考):1,具有传奇色彩的人;2,和每个人有关的;3,地方性的、独一无二的;4,与钱又关的;5,犯罪;6,性;7,矛盾与冲突;8,宗教;9,灾难与悲剧;10,幽默;11,秘密;12,健康;13,科学;14,娱乐;15,著名人物;16,气候;17,饮食文化;18,失败的人;19,具有刺激性的事;20,少数人关心的事。 二,新华社——汤姆森培训中心的资深记者鲍伯.希特契科克的报道题材选择。

三,选择题材时应注意的事项:1,没有形像性、不适合作报道摄影的。2,没有社会意义的。3,对宗教和性的报道在中国不适合国情。4,专题图片报道适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4,关注人与环境的命运,站在历史的高度,在事件中写人与背景,从具体的人和事出发。

四,中国报道摄影题材有待扩展:1,变化中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的生存状态。2,经济飞速发展中新兴行业的创建、发展、壮大。3,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喜与忧。 2.2突发新闻的报道:

一,什么是突发新闻?报道突发新闻的目的:不是满足好奇心,而是社会责任。突发新闻的切入角。突发新闻报道的链条:获取信息——进入现场——采访拍摄——图文传输。

二,如何获取信息:我国媒体记者一般有几种渠道:1,热线报料,新京报的报料最高奖可拿一万元;2,个人广泛的社会关系,尤其与

110、120、119等报警机构的关系;3,从较快媒体获取信息,如电台、网络。美国的媒体可以监听警察局的无线电通话频道,随时可以获取最快的信息,如上世纪30、40年代纽约的维吉。中国的法律不允许。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祖根介绍该部对突发新闻“严防死守”五道防线。

1,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专职摄影记者,总社也有预备队。

2,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文字记者,配发小型数码相机,进行技术培训。其数量远大于摄影记者。 3,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从2003年到现在已有3000余名,大多为地方媒体的摄影记者。 4,与国外通讯社建立图片交换关系,利用他们的记者网和图片库。 5,截取电视画面,万不得已之策。

三,进入现场:不是所有突发新闻都对记者开放,因此能否快速进入现场成为一名摄影记者能力、人格魅力的表现。一般有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1,对现场级别最高的官员晓以利害关系。

2,得到相关人士帮助,这些人的利益与事件或有关、或无关,但出于正义感,他们希望记者能报道事件的真相。

3,随机应变,混入现场。 4,间接报道。

四,采访拍摄:现场要冷静,规避危险,避免出错。

1,对新闻价值的正确判断:地方性新闻、全国性新闻还是国际性新闻?

2,现场混乱不允许过多考虑,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先拍下来再说,不漏掉信息,然后再选取精彩瞬间,人物情绪高潮等等。

3,不能光拍不采访,不要依靠文字记者,也许现场没有文字记者,都靠你自己。采访时要注意搞清最重要的三点:a,人员伤亡情况;b,事件发生的原因;c,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五,保护好存储卡,最快速度传回编辑部: 1,为什么要保护好存储卡?地方官员的缺德招。

2,快是新闻的生命,迅速传回图片不是你想象的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在外地。 2.3预发新闻的报道

一,事先知道时间、地点、内容和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包括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做出的对社会有影响的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预发新闻可以提前做好采访拍摄计划。不同级别的媒体对预发新闻价值的认定是不同的,因此投入的报道力量和报道力度大小也有差别。 二,重大活动:

1,政治与经济方面:包括重点工程的开工、竣工、实施,大到如青藏铁路、神7问天,中到粤海铁路开通、文昌航天城的建设,小到海甸溪北岸改造、博爱路旧城修旧如旧等。

2,文化、体育活动:包括重大的文化、体育活动,大的如奥运会、全运会等,百花奖、飞天奖、金鸡奖颁奖仪式,中的如海南岛欢乐节、三亚世界小姐评选、环岛自行车比赛等。

3,采访拍摄的实施:A,根据媒体的报道计划派出人数不等的摄影记者。B,根据现场的地形将摄影记者分派在内场、外场或周边并安排拍摄内容。C,要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画面,从大场面到人的特写。D,要考虑版面上组照的需求,拍摄不同视角、视觉、画幅的照片。

二,重要会议: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等的会议以及跨国家、地区的会议。

1,拍摄会议注意领导照片,比如党代会常委的合影,跨国会议中国领导人与国外领导人位置的掌握。 2,在会议上抓新闻点,如几年前全国人代会上有代表举手投反对票,这是民主表现,也是重要的新闻点。 3,在会议上采访拍摄重要人物,许多重要人物平时难采访,会议上有了机会可以做配图片的专访。 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做出的对社会有影响的工作:报道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似乎成为各地党报的一项任务,随着新闻改革,人们已知道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尤其是都市报的崛起,使新闻更加纯粹。但是如果政府和社会的其它单位做出了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的工作,也是值得报道的。如国家对农民的免税政策,地方政府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提高所做的一些实质性工作,企业为公共和公益事业建设做出的具体的贡献等。

这类题材的拍摄没有特别要求,根据不同情况掌握。

四,日常生活:街头巷尾、邻里之间、奇闻轶事、怪异现象等。

1,这类题材采访拍摄要靠摄影记者平时的关系网,信息分布范围广,如没有关系网便得不到线索。与突发新闻不同的是它的新闻价值靠记者去挖掘,从平常有些意思的小事中挖掘出有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新民晚报》几十年的经验。

2,要勤于“扫街”,这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从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3,对奇闻轶事、怪异现象要从科学角度解疑(当然要请专家),不要夸大事实,误导群众。 2.4特写报道

特写照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表现,反映一种社会变化、社会发展趋势的照片;特写照片更多的是靠摄影记者的发现,靠的是摄影记者对环境、人物及社会背景的把握。

一,特写照片的特征:1,没有明确的时间指向,不要求实效性;2,可欣赏性、趣味性,有人情味、有内涵;3,不单单是简单记录,重视表现。

二,特写照片的拍摄题材:没有固定范围,哪里都有可能拍摄到,关键看摄影记者的“眼力”。《美国新闻摄影教程》中的17种范围,可供参考。

1,去一些唐人街或意大利区这样富有特色的街区,或是去城里的老街区,在那些地方,人们喜欢走上街头四处转悠。

2,选择一些你喜欢的图片书作为启发灵感的参考,以发现非常适合作为拍摄对象的地方或人物。

3,查一下日历,看是否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即将来临。

4,从一些像市政厅屋顶、游泳池水下、或蹦蹦床下这样独特的视角拍摄。 5,搜集一些个人或机构发动的事件或活动的新闻。 6,通过你的线人了解到有意思的拍摄题材。 7,看看人们的消费热点,从中找到拍摄题材。

8,查阅事件日历,上面会记录有从科技博览会到同性恋大游行等各种事情。 9,从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中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

10,了解国内发生的事情或流行趋势,如果摇摆舞在纽约和旧金山很盛行,那么在你的城市也盛行吗? 11,到一条你以前从未去过的新街走一走。

12,选择一个词汇,例如“爱”来作为拍摄主题,然后去寻找,其它的词汇也不妨试一试。

13,“第一”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妨去拍一下开学的第一天,游泳课上的第一次跳水,或生物课上的第一青蛙解剖。

14,选择一些动人的风景,风景是非常迷人的。

15,挖掘一些危险职业,如高空走钢丝、试飞员、训狮员。你还应关注那些即便不危险却不平凡的职业,例如品茶师或旗杆刷漆匠等。

16,研究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例如殡葬学校、理发学校、喜剧学校。 17,通过一些像轮廓、图案或阴影这样形式感很强的照片来简化世界。 三,特写照片的拍摄方法:

1,坚持抓拍、偷拍、抢拍(注意法律问题)。

2,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或焦段,从鱼眼、超广角到500、600的长焦,不同焦距可以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2.5人物报道和人物肖像

这里所指人物报道不是成组照片对人物故事性的报道,一般是单幅照片配合文字对人物的报道。这种报道分三种类型,一是现场新闻人物,二是环境人物,二是人物肖像。

一,现场新闻人物重要人物处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比如游行、集会、竞选、重大活动上新闻人物的出现。应注意的是要侧重对新闻人物的突出报道,而不是对人物处在的环境如游行、集会、竞选等活动的报道。现场新闻人物报道时要注意闪光灯的使用,要掌握好反射技术(散光片散射或利用白色顶棚、墙壁散射)否则会形成人物前部阴影。

二,环境人物环境人物往往不是事件性新闻,大多为预约好人物,安排好适合于表现人物职业、性格的环境,然后拍摄。整个过程由摄影记者操作、摆布,并充分使用摄影的各种技术来突显人物的特征。

三,头部像和标准照头部像多用于文章配图,如对某个人物的介绍、评价等。也用于人物言论、论说时的配图。而标准照多用在严肃、正规的事件、活动报道,如政党竞选时使用的照片,通缉令使用的照片、英雄模范介绍时使用照片,都属于标准照。 2.6摄影插图

当今报刊中的时尚、饮食、娱乐、家居、汽车等版面刊登的照片,以及经济、金融、证卷等版面配文章的照片,都属于摄影插图。

一,插图摄影的拍摄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广告摄影的方法拍摄,后期往往要经过剪裁、拼贴等制作。 二,使用插图照片应注意:

1,插图照片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图像,而不是一个新闻现场。 2,不能使用政府官员的照片做插图。 3,最好标注说明是插图。 2.7体育报道

一,体育报道分竞技体育报道和群众体育报道两大类,媒体大多注重前者而对后者轻视。在体育报道中要强调以下三点:

1,体育报道的新闻性摄影记者拍摄体育竞赛与摄影爱好者不同,后者仅仅是抓住竞赛中的精彩瞬间,成为一件摄影作品。而前者所拍摄的竞赛照片中必须具有新闻价值的完整信息。因此,比赛场地中的摄影记者既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竞赛场面或人物,去拍出精彩的照片,还要记录下所拍摄画面的详细信息。 2,体育报道的思想性体育竞赛不仅仅分出谁输谁赢,不是胜者王、败者寇。体育弘扬的是一种精神,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的精神,人类挑战自我身体极限、团结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

3,体育报道的技术性体育新闻摄影要求记者:A,对所拍摄的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B,预测和把握精彩瞬间的能力。C,对摄影器材熟练的使用。

二,体育报道使用的器材体育报道与其它摄影报道不同,有多方面的特殊性,既有大场面的全景式画面,又有个体形象的特写画面,因此对器材的要求比较高。

1,从鱼眼、超广角变焦、广角到中焦的变焦、中焦到长焦的变焦、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甚至800毫米、1200毫米的镜头。当然不可能带这么多镜头,基本的配置为:超广角变焦、广角到中焦的变焦、中焦到200毫米的变焦,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这四支镜头中任选一支但要加1.4X或2X增距镜。

2,三角架、独角架和地面角架。其中独角架的作用最大。 3,其它摄影附件闪光灯、快门线、各种电池等。

三,群众体育的报道群众体育的报道内容不仅包括竞技体育中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田径等等,也包括像拔河、踢毽、武术等等。群众体育摄影报道要注意:

1,突出群众体育的环境特点,能看出运动场地的特点,如在小渔船上孩子们踢足球、胡同里的篮球投篮等。 2,是否具有新闻性群众体育扩展的很多,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如为迎奥运举办的群众体育活动、纪念某个节日的群众体育活动等等。 2.8成组照片的报道

真正意义上的成组照片的报道,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的德国杂志上。《慕尼黑画报》编辑洛伦特提出:画报上的新闻照片应组织得有故事性,用一系列照片描述一个中心主题,而不使人看起来是拼凑在一起的一张张快照。1936年著名的《生活》周刊创刊,之后的近30年中,西方乃至全世界的人从《生活》的图片报道中看到了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事和事件。国外专题摄影报道经历了数十年的演进和变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定式,当然这些理论和定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求新,如欧洲的专题摄影报道创新性较强,而美国仍保持着传统。

我国专题摄影报道从解放初受苏联画报影响,《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以及之后的其它画报都使用专题摄影报道形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而报纸一直到90年代才开始重视专题摄影报道这种形式,此前报纸的画刊大多刊载绘画和书法作品。开专题摄影报道的是《中国青年报》,该1995年1月25日的刊登摄影记者刘占坤的组照《胡晓芒:让紫禁城动起来》。之后国内敏感的报刊随之而动,都开辟了专题摄影版面,并越做越好、越做越大、越做越精,以至于《南方都市报》2001年6月3日使用了9个版面报道一个专题《儿童异度空间》。

一,当前报刊成组照片的报道主要分三种:图片群、专题摄影报道、图片故事。

1,图片群一般用在报刊的时事新闻版,将没有逻辑关系的一张张时事新闻照片安排在一个版面或跨页中。如一些包刊“一周国际纵览”、“国内纵览”等。

2,专题摄影报道:A,事件性专题——抓住一个事件,从不同侧面切入,反映不同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画面。这类专题的特点是有一定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但故事情节的连接跨度大小不一。如有关汶川大地震后,一些报刊的抗震救灾专题摄影报道。B,状态性专题——在选择了一个主题后,用多幅不同的画面围绕着主题报道,多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暴露一些社会问题,宏扬一种风尚,如**《黄河两岸的污染》。状态性专题摄影报道每张图片的关系是并行关系,没有哪张照片应放在开头、哪张放在中间、哪张放在结尾。

3,图片故事抓住一个富有情节的新闻故事或富有新闻情趣的新闻人物,用数幅画面细腻地刻画诸多相互连接的情节,从而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结构的组照。题材可大可小但人和事都非常具体,事物本身具有

故事性和戏剧性,故事本身均处于运动状态。要求这组照片中的每张之间都有着逻辑关系,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顺序。图片故事主要报道人在社会、人在事件中、人在环境中的状态。 二,图片故事、专题报道的操作过程:选择、策划题材,拍摄符合要求的一组照片。

1,选题包括选择或策划适合报道的题材和合适的切入角(主题)。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论什么题材,都应该是在大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背景支撑下发生的故事人、事件或社会现象,都能很好地突显主题。

2,专题摄影报道的拍摄虽然一组照片中的每一张都是并行关系,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但仍然要选择不同视点、不同视感、不同视角、不同影调、不同画幅的照片表现主题。

3,图片故事的拍摄美国《生活》周刊要求至少要拍摄到8个方面的内容:A,全景或对主题带有介绍性的照片:通常是广角或是从高角度拍摄的全景画面。B,中景:对一群人或一些活动进行描写。C,近景:把镜头集中在专题中的某个元素上,例如人物的手或建筑物的局部细节。D,肖像:人物表情处于情感高潮时的特写,或是人物处于生活环境中的照片。E,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交流的照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F,典型的瞬间:对整个图片故事有概括意义的照片,包含主题的一些要素,通常也称作决定性瞬间。G,过程照片:使故事具有发展及运动的感觉。H,结论性或结尾照片,把故事引向结束。我们以此作参考,可以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子。

三,专题摄影报道和图片故事的发展创新

各媒体在图片故事和专题摄影报道的实践中,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在题材、体裁、版面安排、与文字有机结合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使这个在中国报纸上出现仅十几年的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报道摄影,显得非常成熟与精到。当然,这与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1,报道摄影的策划策划的背景:a,新闻资源不再可能被少数媒体垄断,几乎没有独家新闻可言;b,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从“量”转变到“质”。如何对一个重要新闻资源进行又深又广的报道,这就需要策划。根据不同的新闻,策划可以有报社、杂志社、通讯社的策划,下属部门的策划,以及记者在报道中的策划。

策划主要针对重要新闻题材(重点、难点、热点)、重大突发事件的后续报道等,其基本原则:a,选择具备可扩展、延伸、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b,尊重新闻摄影规律,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c,尊重新闻事实,充分发挥摄影记者和编辑的主观能动性;d,最终结果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南方日报》的做法:通过策划,不仅为受众提供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及其相关背景,还要提供内容丰富的“立体化”报道,具体做法为三看:

A,由此新闻事实向下看,将主题扩展为多个相关子题,形成系列报道,分步骤展示每一个新闻点,以全景式报道满足受众需求。如海口行政区域扩大、粤海铁路通车、03年博鳌海南日报100个版等。

B,由此新闻事实向后看,看其新闻事实有无延续报道的价值。有的看似不起眼小新闻,可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成为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这就需要策划者有眼力,并能找到新闻点将其激活。如,见教材。 C,由此新闻事实向左右看,策划与此新闻事实相关内容的报道,延长新闻的生命力。如,见教材。 《华商报》对策划的看法:

A,要有策划,但不能过分,做新闻本身就是被动的,,只能在尊重新闻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可为炒作而颠倒主次。

B,无节制地策划,将自己操作的新闻事件凌驾于众多新闻之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转移公众的关注度,长此以往,必然使媒体的公信度下降。 C,策划为小术,不为大道。 2,图片和文字报道的有机结合

由于各国各地对报道形式对新闻产生什么的效果的理解不同,因此会根据不同的新闻事实采取以下三种形式:a,图配文b,文配图c,图文并茂。 3,多版专题报道

多见于国外报纸,国内少见,占版面资源太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问题。2001年6月3日《南方都市报》九个版专题报道《儿童异度空间》(4开报纸),刊发41幅照片,每版一个子专题,如:生存、暴力、战争、孤独、黑暗、死亡、饥饿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世界儿童的生存状态。《南方日报》的《生命写真》,4个版(对开报纸),分4个子专题。《海南日报》2001年重阳节前后,分5天时间,用5个版,刊登“海南百岁老人”。

4,表现形式的创新国内先锐报纸的实践出现创新趋势,其主要有:a,为形成视觉中心,排版版式大胆革新。b,主题集纳式,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拍摄,即是将一些看似没有关系(其实有内在联系)的照片用一根时空或逻辑上的主线串联起来,将零散的照片编辑成有叙述主题的整体报道。如柴继军《目击中国.com》(南方都市报2000年第一期)、《武汉完全社会新闻》(南方都市报2000年7月9日)等c,母主题复线多页式,一个大主题下多个小主题,视觉容量、信息辐射极大,机构复杂而严谨。《中国制造》48个版;《广州它世界》56个版(《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5日.d,《关心她的美丽关心她的健康》(《南方都市报》2001年3月4日)引入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 2.9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在整个摄影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这与摄影的本质有关。摄影就是客观、真实记录人和事物。纪实摄影源远流长,由于纪实摄影师大多关注社会底层、关注弱势群体,因此也称为社会纪实摄影。19世纪后期英国的约翰.汤姆森、托马斯.安南便将镜头对准了城市底层的劳动者,约翰.汤姆森不仅出版了反映工人阶层生活的画册《伦敦街头生活》,他还曾到过中国,拍摄了中国百姓生活的纪实照片,出版多册反

映中国社会生活的画册。纪实摄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记录历史做出突出贡献,而作为纪实摄影一部份的新闻摄影已成为现代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报道手段。纪实摄影是摄影师长期、深入采访拍摄某些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意义题材的图片,因此纪实摄影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性、文献性、文化性和系统性、详尽性。 一,纪实摄影的发展源流

1,早期的纪实摄影威廉.汤姆森托马斯.安南雅格布.里斯刘易斯.海因欧仁.阿杰

2,纪实摄影的发展变化美国农业安全局20世纪20到50年代众多优秀纪实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新纪实摄影后现代纪实摄影 二,中国的纪实摄影发展 1,解放前孙明经庄学本

2,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纪实摄影有意识地开始,到现在出现了近百位纪实摄影师、两百部有影响的纪实摄影作品。

3,纪实摄影的特征:真实性;主观性;故事性;专题性;典型性;审美性。

三,纪实摄影与专题摄影报道的同异这是两个不同的分类概念,本来没有可比较的因素和意义,因为纪实摄影是题材分类,而专题摄影是体裁上的分类,但由于在实践中概念容易乱,这里还需着重论述。纪实摄影与专题报道摄影的差别体现在8个方面:

1,时效性和新闻性,纪实摄影队社会的影响是长时间的。

2,专题摄影报道和图片故事注重的是一个“点”,追求典型内容和画面的典型瞬间,以表现一个事件或人物的活动。纪实摄影关注的是一个“面”,通过多个点表现的一个面。

3,专题摄影报道和图片故事适合报纸、杂志等媒体,纪实摄影由于信息量大,图片量大,适合于出版书籍或办展览。

4,专题摄影报道表现完整的一个事件,或一个明确的主题;图片故事有很强的故事性。纪实摄影不仅仅表现一个事件或一个主题,不仅仅是用图片讲一个故事,在反映社会一种状态的同时,还透露出一种诉求并揭示出状态的背景、环境。

5,专题摄影报道与图片故事每张图片之间有着逻辑联系,尤其图片故事,有前后顺序。纪实摄影的每张图片没有前后顺序,联系不紧凑或没有联系。

6,纪实摄影每幅图片都可以单幅独立存在,我们读单幅都有意义。 7,专题摄影报道和图片故事在报刊使用时,注重版面的形式。

8,图片故事在表现中需要有多个因素:开头、全景、中景、一群人、近景、一个人或局部特写、肖像、最典型的照片、人与人的关系、过程、结尾。纪实摄影的成组照片不需要循这种模式。

四,纪实摄影题材的选择:题材没有限制,只要具备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的人、事、事件。 1,见证重大事件 2,关注特殊人群 3,定格时下的社会生活 4,记录文化现状 5,发现重要社会现象

本章思考题:(见教材113页) 实践要求:

1,现场人物与环境人物各一幅。 2,专题摄影报道和图片故事各一组。 3,纪实摄影一组。 4,体育报道摄影5幅。

第7篇: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谈新闻报道体裁分类

不同新闻写作的教材书,对新闻报道体裁大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这给初学新闻写作的学生或爱好者带来不少困惑,其实也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感到难解的问题。

在新闻体裁的传统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依据这些划分方法,对不同体裁的界定、区分仍很困难。如综合消息(或长消息)与通讯、深度报道,新闻特写与通讯,描写性消息与特写等等。

第二、对一些功能、性质相近的新闻作品,以不同的体裁进行界定、归类也是没有意义的。仍以综合消息与深度报道为例,两者都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包括大量的新闻背景,对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进行报道。这两者都可以说既有综合的特征又有深度的特征。一般来说,综合了才有深度,或者说要有深度就必须综合。这样的区分反而让一些写作者犯糊涂,难以适从。

第三、有些教材的划分方法,在理解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如《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把新闻体裁归为上下编,即消息和通讯。在消息的编类中包括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分析性消息。在通讯编类中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专访、新闻特写。这个方法很简明,但也有些欠妥,如把分析解释性的新闻作品归为消息类,就会与该书中所说的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就是简要、概括地反映事实这一说法自相矛盾。

四、对新闻进行体裁分类,其目的是服务、方便于写作。这一点与其他文体并无区别,但在新闻写作中重视却不够。

在《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周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一书中,作者指出,区分不同报道体裁的依据是表现手法、口吻与人称、结构布局。不同的新闻体裁中,这些因素的构成是不同的,这种判断主要缘于对不同体裁进行的分类比较,是一种结果。要能有效地成为我们进行新闻写作的手段,我们首先要认清新闻报道的目的,因为目的决定方法和手段。况且,以这些依据去区分一些文体,如上文提到的综合消息与深度报道仍比较困难。

在初步学习新闻写作时,一个让多数人为难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告别以前的写作习惯、定势,许多人在写作中不知不觉走上以前写作的路子,写出来的像记叙文、小说或散文。究其根子,仍在于作者没有十分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大概说来,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分三类。一是告知读者是什么,二是告知读者为什么,三是向读者宣传一个道理,对他们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按照这三个目的,可以把新闻报道的体裁分为客观性报道、述评性报道和宣传性报道三大类。下面对这三类体裁略作一些说明。

1、客观性报道。客观性报道是指客观叙述事实,作者不进行任何主观评论,报道目的主要是让读者知道“是什么”。报道只提供事实(包括作为别人的言论的事实),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旁观者,不发表个人意见观点,强调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其主要功能是让读者了解这个事实,由他自己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客观性报道包括消息、专访、调查等体裁。消息分为简讯、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等。

2、述评性报道。述评性报道是在客观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可以加入适当的议论,以揭示反映事实的本质、作者的态度看法。这种报道是让读者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知悉为什么、及将来会怎么样。述评性报道强调报道的客观、公正、全面。

我们所说的新闻述评、特稿、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特别关注等等都可以纳入这种体裁类型,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就是可以有作者的主观性评论。再细化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分析说明解释(原因)、总结判断(经验、性质、影响)、预测(趋势、走向)。

3、宣传性报道。宣传性报道是指围绕特定的报道主题,通过对事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显现宣扬一种观点、思想,以期影响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宣传性报道有明显的价值倾向,目的也非常明显,即去影响改变人的情感态度甚至行为,这一点在以前的报道中较为突出,主要是以创造典型,树立样板为手段制造感召力,进行广泛的号召和社会动员。因此,宣传性报道强调情感情节,写作手法可运用描写、叙述、议论、抒情。

宣传性报道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处理好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新闻价值是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是中立的、客观的,宣传价值则是传播者事先设计并希望事后实现的一种主观意图意愿。可见,在这类报道中,对事实材料选择加工的标准主要参照宣传价值的大小,虽然新闻价值的提高可以提升宣传价值。由于通讯在历史中主要承担了宣传的功能,因此这一类题材实际上就是指通讯。

以前对新闻体裁的划分和界定,主要适用于纸质媒体,这种三分法可适用于任何媒体,这实际上为所有的新闻写作者提供了一个现实、简单、有效的思路。

这种写作思路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通讯这个在传统新闻体裁中除消息之外最为重要的体裁。

通讯是在通信技术手段受到局限,新闻(消息)的报道传递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等历史条件下,作为一种补充、补救手段产生的。而现有的通信技术条件下,如果要详尽地报道一则新闻,消息这一体裁已完全可以胜任。面对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和越来越先进的通信技术,对重大的复杂的事件进程的即时报道、连续报道、或者通过链接的方式展示事件的全貌已成为必然选择。

对于纸质媒介而言,通讯体裁所具有的形象生动性由于互联网的崛起,和电视对新闻报道全新革命和重力打造而魅力不再(通讯以前常借用文学的写作手法、技巧,来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刻画一个新闻人物),失去了原有价值和优势。现在,对于受众来说,通常情况是在电视或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上看到新闻,在报纸上得到证实和解释。纸质媒介转而追求思想性和文化内涵,以此重新建造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任务已由深度报道这类体裁承担。

从传者、受者的角度来说,提供高纯度的信息,是新闻工作者日益提高的专业主义或职业精神的自然结论,更是受众日益提高的信息鉴别、分析、判断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写作手法上,抒情是通讯特有的,但现已基本不用,通讯所着重的情感铺垫和渲染只有在特殊的情形下(如人物通讯,或题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宣传价值)才使用。

从社会环境来看,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某企业某产品或企业家的正面新闻报道(以人物通讯或工作通讯的形式)会产生广告宣传的效果,从而影响公平竞争。同时,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很容易使新闻从业人员产生新闻腐败。如果说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讯中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可以合二为一,不会对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个人产生不良影响,两者之间不产生矛盾,那么现在有必要进行细分明确。

如果从本文论述的写作思路出发,就可以把宣传性报道与其他报道明确地区分开来,也能够更好地根据具体的新闻题材,写出主题明确的新闻作品,而不会因为通讯与其他体裁的模糊界定而无所适从。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作者:刘承武

第8篇:新闻摄影体裁与文字说明

第一节 新闻摄影的体裁

内容提要:

新闻摄影报道体裁主要有两大类三种:

单幅新闻摄影图片

图片新闻

特写新闻摄影

专题新闻摄影图片

一、图片新闻 定

•广义:泛指所有借助或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之一,以简洁、率直为其典型特征。类似于文字新闻报道中的“消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能够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人物:选择最能表现其言行举止、最能揭示其个性和内心世界的图片。

•事件:选取最能揭示事件特点的报道角度、拍摄角度,从而得到独特的新闻图片。

•篇幅:多数情况为一幅,特殊情况可以是两三幅 •

图片新闻拍摄要求:

1、观察识别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

2、突出、直观地表现新闻形象

3、抓到典型瞬间:看到、想到并拍到的统一

【图片】母爱——一位失去丈夫、自己脾脏被切除仍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妇女在医院里哺乳自己受到惊吓创伤,长哭不止孩子。去年2月底,云南山区某高速公路上发生特大车祸,造成15死20余人伤。

【图片】 2000年12月18日,在重庆市綦江县的虹桥旧址旁,一座名为“新虹桥”的人行桥正式竣工投入使用。1999年1月4日发生的綦江虹桥垮塌事件,造成40人死、14人伤的惨剧。

二、特写新闻摄影

义:

•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形式。

特写性新闻摄影

•它是对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与图片新闻的关系:时效性要求较弱,但必须有比之更强烈的深刻性、揭示性和典型性。前者主要交待when、where、who 和 what,后者主要交待why 和 how。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报道。

特写性新闻拍摄要求: 1,局部放大,拉紧拉近 2,富有个性的拍摄角度

3,文字写作也要注重深刻性揭示性

【图片】 《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 》 英国 迈克·维尔斯摄,第24届WPP(1981)最佳图片 【图片】海选村官

【图片】临终的王飞越眼睛清澈,目光坚毅 。2004年2月21日,46岁的王飞越走了。

【图片】 2004年9月22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乌克兰选手在雅典举行的第12届残奥会女子200米T37级比赛的终点前突然摔倒,眼看着其他选手超越自己,痛失金牌。

三、专题新闻摄影

定义:围绕一个主题,多幅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全面、深刻地表现、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事物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 Photo Essay: 摄影复杂而有趣的终极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采用多幅图片结合,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种情绪,反映一个整体的信息。参与的任何一张图片都不再是单一的,它已与其它图片文字成为一个整体。(《生活》画报,开创专题先河)

•专题报道的操作过程有一定的规则:一个专题摄影,通常要有8个方面,即故事的开头,全景;中景,一群人;近景,一个人或某个局部的特写;肖像;故事中最典型意义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事发生的过程;好的结尾。

1、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特点 :

1)是图片新闻和特写新闻的有机结合,有明确的主题,多幅图片有序结合 2)是图片和文字的完美结合

3)是多个时空状态下的多个瞬间形象的集合

4)图片之间具有情节性或者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由此相互联系达到完整性

5)在媒体上占有较大的空间

6)是一种深度报道

2、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结构方式 1 、同一空间多个时间

eg.《 乡村医生》,《 水俣》 ,尤金· 史密斯

2 、同一时间多个空间

eg.“XX一日” “国庆一日” 3 、多个空间,多个时间

eg. 黄山市建市20 周年历程 4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eg. 黄山市建市20 周年纪念大会

《暴风雨前的出诊》

发表在1948年9月20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上,由28幅照片组成。专题的主人公名叫欧耐斯特·西端尼,是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名叫克丽姆林的小镇中唯一的医生。他为了救治病人,经常废寝忘食,表现出崇高的奉献精神。

【图片】《手术之后》

【图片】《筋疲力尽》

【图片】史密斯的《乡村医生》,是专题摄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在摄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图片】《智子入浴》1972年 尤金·史密斯摄。1971年(53岁) 5月开始到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村采访工业污染,前后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 【图片】水俣病的污染源:窒素株式会社排放的含汞污水。 【图片】先天性水俣病患者TakakoIsayama和她的妈妈。

3、专题新闻摄影图片的选编原则

•一,从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表现的主题需要(全面性、深刻性、典型性 )出发,力求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与集中统一的结合;

• 二,从版式设计需要出发,考虑画面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使整个版式均衡、和谐、合乎比例、井然有序。

版式设计(内容+形式)的基本做法

•大小结合

•形状上的结合

•景别上的结合

•内容上的结合

•色彩的结合

•合适的数量

•图片布置形式富于变化

第二节 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的写作

一、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组成

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文字说明和图片的结合,能形成完美的报道

•文字说明由标题、解释性说明共同组成

二、标题的文字说明的写作

1、画龙点睛:使二维静态图片活跃起来,使其具有动感和情节性,使报道生动有趣。 2。提纲挈领:点明主题,将画面中的中的重要信息强调出来 。 3。开门见山:直接性是新闻摄影的突出特点之一 。

•【图片】女排获胜。2004年8月29日,在雅典奥运会女排总决赛的赛场上,中国女排在0比2的悬崖边上绝地反击,上演惊天大逆转,20年后再度夺取奥运冠军。 4。简洁明了 :要求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精炼性

•【图片】谢罪。2004年12月13日,日本侵华战争老兵、84岁的岛亚坛专门将自己创作的再现侵华日军罪行的30幅《三光》版画,捐赠给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当面向正在馆内的200多名中国孩子忏悔。

三、不同体裁文字说明的写作 1 . 图片新闻文字说明的写作

•图片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率直,其文字说明的写作应简短、明了、具体

• 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主要用于画面不能提供的基本事实,提供画面不能提供的背景

•一般第一句用进行时态开头,与强调一个“新”字

•第二句用过去时态讲与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关的背景材料或作情况介绍 •除了为资料照片写说明时少量使用“图为”“这张档案照片显示的是”这样的结构外,新闻图片要避免使用“这是”“图为”等字样 【图片】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

【图片】中比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在布鲁塞尔开幕

•10月16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名观众从中国艺术家颜磊的作品《色轮》旁经过。当日,“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在布鲁塞尔美术宫开幕。展览共展出50多位中国和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的120多件作品。该展览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当代中国”主题下的一个主要展项。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水中吉它手

【图片】大学生入党

9月27日晚,第五分党校第28期党校学员开学典礼暨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举行,数学、体育系的39名新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校上半年共发展学生党员567人,2007届毕业生党员已经离校,目前在校学生党员共841人,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7%。

2 . 特写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写作 •• 特写性新闻报道的特点在于其深刻性、揭示性,因此其文字说明的写作应显示出这种性质。

•从个别现象出发,引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或结论,提出耐人寻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是特写性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

【图片】以色列内阁召开会议

•2006年1月5日,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坐在总理沙龙空缺的座位旁。

•【图片】 2009年8月17日,在肯尼亚的纳纽基,一名穿着残破球鞋的儿童手提从河里打来的污水回家。

3 .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文字说明的写作

1). 既有总说明又有单张图片说明。总说明可以是相对完整的一篇新闻文字稿或新闻评论。每张图片都有一张简明率直的分说明。

2). 总说明可以写得长些,充分发挥写作优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或深刻全面。可以夹叙夹议,还可推理、判断、抒情。但还是应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

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意外,死伤者数以十万计,对环境更造成难以补救的破坏。

1984年12月3日晚,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的博帕尔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估计导致3,500至7,500人实时死亡。当晚约40吨致命气体(主要是用来生产杀虫剂的中间产物)从工厂泄漏,6个防漏保险装置不是发生故障就是被关闭,加上警报器没有开启,附近居民根本无从得悉意外的发生。结果导致很多人在睡梦中死去,其它则勉强蹒跚到街上等待救援。吸入有毒气体的最初反应包括呕吐,眼鼻喉被毒气灼伤引致剧烈刺痛,大多数受害者的死因是呼吸困难窒息致死。到今已导致16,000人死亡,另外有50万名居民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联合碳化公司在意外发生之后不单没有作出妥善的事后处理,反而尝试逃避责任。经过五年的法庭诉讼,联合碳化公司最终在1989年与印度政府达成协议,只付出了4.7亿美元,这笔款项只使每个受害人平均只能拿到约370至533美元的赔偿。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意外也只不过令联合碳化公司需要付出每股48美元的代价。

17年后的今天,博帕尔的化学污染继续影响当地的20000名居民。

【图片】灾难翌晨(1984) 工厂一夜间泄漏四十吨毒气,翌晨一些生还者坐在工厂门外,他们的眼睛和肺部被严重损害

【图片】孤独生还者(1984) 老妇大难不死,家人全已永别。她以伤患残躯,独自面对茫茫前路。

【图片】苦难家庭(1984)

这样的家庭数以千计,父母子女背负着相同的病痛,他们的眼睛不断流泪,呼吸困难,肺部严重受损,无法根治。 【图片】幼儿乱葬岗(1984) 【图片】出事头三天死者已超过8000人,死亡的气息无可抵挡地冲击着整个地区;因坟地不足,尸首被胡乱葬在一起。

【图片】死难者的头骨(2001) 医院研究过死者的颅骨,发现工厂泄漏的甲基异氰酸酯毒气会损害脑部。

【图片】终生见证(2002) ¡°出事当晚我在值班,人人都奋力逃生,我侥幸生还,但得了周身病痛。退休后,我会将整个事件原原本本讲出来。¡±照片中的普里警官正在照看自己受损的眼睛。灾难发生时他是博帕尔地区的警察长官。

总说明与分说明的关系

1).总说明说明主题和总体情况,分说明主要交代具体典型事实的新闻要素。一般来说,分说明只要点明人物、场景和正在发生什么即可,深入的分析、解释是总说明的任务。

2). 分说明必须服务和服从总说明。分说明不仅要与总说明一致,不能有矛盾,而且不能重复。

屋 顶 小 学

3月23日,星期三。武汉,小雨转阴。

•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武汉市江汉区凌智小学还有2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朱中繁习惯性地瞅瞅楼梯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十几人。”49岁的朱中繁是这所小学的校长,1999年到武汉开办了这所学校,现在有学生406人,主要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城里很难找到价格低廉教学场地,校舍不得不选择在江汉区高家台菜市场楼上。教室里孩子们朗朗书声和市场上商贩叫卖声掺杂在一起。

• 相对朱中繁的烦恼,孩子们要开心得多。他们全都来自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这比我以前读的学校要好很多了,而且在楼上还有球台,可以打乒乓球呢!”5年级的•学生江娟说。尽管条件艰苦,但农民的孩子对于能够到父母身边一起生活,能在大城市读书,还是满心欢喜。一年级黄小玉的父亲已来武汉做泥瓦工15年,因为无法解决她的上学问题,她一直留在老家的爷爷身边。2004年,“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被列为武汉市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使得黄小玉和许多外来人口孩子来到武汉上学。

• 学校把楼顶改造成一个空中操场。虽然条件简陋,但孩子们的欢笑依然洒满了操场的每一个角落,下了课在这里踢毽子、跳绳、打弹珠,学校每年还在这屋顶上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虽然学校操场小,可比起那些没有运动场地的学校,学校条件在武汉民办学校里面来讲还算是中等的了。学校15名教师,大多是师范专科毕业。

提到城里公办小学的好条件,黄小玉羡慕不已,“那样的学校多好呀!可是我们进不去,进去了也读不起。” 农民进城了,这样的农民在武汉有几十万,他们的孩子也进城了,这样的孩子在武汉也有十几万。他们走进了城市的课堂,可是这个课堂似乎离城市还是很远。

•【图片】整个学校六个年级10个班都在二楼上课,三楼是操场,一楼则是菜市场,学校将楼顶改建成空中运动场,虽然条件简陋,但孩子们每天在上面做操、游戏,欢笑洒满了操场的每一个角落

•【图片】学校就只有一个简易的厕所还在楼顶,可是孩子们都晓得文明候厕

•【图片】上课提问举手这个城市的孩子们做了千百次的动作,刚刚来的农村孩子们都不太敢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他们终于也加入了举手的行列

【图片】对于这些做惯了家务的孩子们来说,学校里的劳动当然不在话下

【图片】为了节省电,学校在中午休息时一般都不开灯的。学校夹在高楼之中,五年纪的江刘海坐在窗边,借着一丝从两楼缝隙中漏下来的一点光线写作业 许多孩子买不起手套,手上还留着冬天的冻伤

•【图片】孩子的父母多从事蔬菜贩卖、摆小摊等职业,中午没有时间做饭,所以许多孩子的中饭在学校食堂解决。

【图片】学校一楼的菜市场是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对孩子们来说,商贩的吆喝声已和读书声一样平常。

【图片】“叔叔,帮我们一起拍一张照片吧,要不以后又有几个朋友不在了(回老家或转学)”。看着他们面对镜头时的脸,我的心不仅一触。

•【图片】下午放学回到家里,刘爽(左)赶忙做作业。妈妈不舒服,还和小弟弟在床上睡着,来自四川的刘爽一家共5口人,在武汉做早点。

【图片】黄小玉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玩着,妈妈(右)在一旁照看着弟弟。

•【图片】进城务工的农民大都住在一起,孩子们上学、放学,和进城打工的少男少女上下班的时间基本一致,他们不想将来和没有读过书的哥哥姐姐那样,做廉价劳动力。

4、图片说明的作用

•1,传达照片中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

•2,引导读者对图片的理解,准确传达传播者意图 •3,消除照片有模糊性与多义性 •4,揭示图片的意义 •5,标明作者及所属机构

5、图片说明写作的要求

•三个必须

•必须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

•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写好五个W,切忌模糊 •特殊摄影技法,或者插图摄影,要特别注明

•二个不要

•不要写可见的,要写图片中不可见的 •不要对照片主观臆断,妄加猜测

第9篇:文章体裁的分类

1 什么是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内容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

在上述例题中,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记叙文可写自己亲历的或看到或想到的有关“植树”或“毁树”的人、事,也可以记叙以“树”所喻之人、所喻之物、所喻之抽象的文化现象,又可以是畅想未来社会的人与树之间的生存关系;说明文可说明树(也可以是一种树)的种类、特点、作用、栽植等知识,也可以说明植树(或毁树)的作用(或危害);如果写议论文,可由树的自然特点谈起,由物及人,引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议论,如树木与“树”人,如由“树木、树林与气候”引发的生活、社会现象思考。此外,还可写成戏剧。

把握话题内容的实质,追求与话题内容“神似”,行文中可能没有提到与“树”的字眼,但也算切题。

上面的分析表明,话题作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例如所举例题,不管是写有形的树,还是写无形的树,但都应该与树有关,这样的作文才算切题。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话题作文和以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相比,给了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一般情况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试可以自拟题目。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将来可能会去掉此限。实际上2000年某些地区中考已经允许考生写诗歌),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

(4) 想象自由。丰富的想象力是佳作的特征之一。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上乘的话题作文更看中考生在拟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的创新——想一般考生所未想,写一般考生所不能写。想象的自由中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思维的深度。作文的深度就是思维的深刻性。看透所写事物的本质,把握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辨证的分析事物,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觉得有厚重感,有震撼力。

总之,话题作文的自由性的含义是作文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考生自己选;选适合考生自己的。就这一点而言,话题作文缩少了对考生作文限制的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作文的体裁

一、记叙文

二、说明文

三、议论文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根据内容需要,穿插使用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手

我们可以用顺叙、倒叙、插叙或补叙法写作。

记叙文的一般要求:

(一)感情真实。

(二)内容具体而有重点。

(三)结构清晰而完整。

二、说明文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阐释道理的文章。它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作出科学的解释,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

说明文的一般要求:

(一)内容须带科学性和知识性。

(二)有层次、有条理地解说论点或看法。

(三)文字简洁

三、议论文 议论文是用来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的一般要求:

(一)开头时,根据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定下一个立场或论点。

(二)以所持论点为基础,提出有力的论据或道理来令读者信服。

(三)层次须分明、语言要简练。

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中国的文学里很早就有了散文的踪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等。但最成功的,莫过于那部《徐霞客游记》。此文虽同属于游记的范畴,但在内容和思想性方面,已经脱离了那种单纯的借景抒情式的文章,开创 了散文新的体裁。

到了近代,中国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散文家。如朱自清、扬朔、艾青等,他们的作品,有的清新娟秀,有的深厚凝重。但同样之处都是记录、赞叹了新中国的建立,成长,发展。这对于后来的散文,在风格上影响甚深。

综上所述,散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既体裁和风格。

先说体裁。现在的散文体裁已经分有好几种。有随笔小札、心情文字、旅行游记、叙事抒情等等。随着笔者的感触不同,每篇散文的定义上就有所区别。

寥寥几语,尽述心事,这样的散文很精悍,与现代诗歌相得益彰;洋洋洒洒,阐述心情,这样的散文很凝铸,作者一定必有深意,要结合题目去理解,才能领悟。

再说风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悦的、悲伤的、积极的、落寞的,数不胜数。但有一个宗旨,既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最后结尾处,一定要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反应出这篇文章的思想。

其实,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处,只要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都是好文章。散文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规定和范畴,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文字,谁不为之感动呢?古诗中的拗句也是如此。

什么是散文?散文就是剖露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

上一篇:甘甜雨露下一篇:机器人比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