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作(通用10篇)
新闻故事化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新闻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推出了讲故事的栏目和板块,理论的探讨也时常见于学术刊物。学界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论探讨一般都围绕新闻故事的悬念设置、场景描写、细节展现、对话等手段的运用展开。然而笔者认为,故事的关键是内容构成而非仅仅是表现形式。
一、新闻故事化的理论依据
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用故事式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①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②
国内新闻学者在这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认为新闻故事化的要点在于以故事化的手法处理新闻。
最早在国内提出新闻故事化的学者大概是李希光,他在2002年出版的《新闻学核心》一书中说: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种技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它是最有感染力和战斗力的。新闻应该尽量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始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观众)吸引住。在这里,他强调的是小说家的叙述技巧。③
比较早的一篇探讨新闻故事化的是发表在2003年7月9日《中华新闻报》的刘寒娥、张丽萍的文章《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文中总结了新闻故事化的具体手段:用形象的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以人的视角写故事;建立多维的、立体的故事叙事视角。阐释重点仍在叙事手法。以后的一系列文章,都重点围绕讲故事的手法展开。但新闻报道都可以写成故事吗?到底什么是故事呢?决定故事构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二、什么是新闻故事
20世纪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叙事学,对事件和故事都有经典的研究。研究表明,一个事件不同于一个故事。事件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故事是由时间上的延续性与事件前后的因果联系而构成。故事有各种类型。有神话故事,有文学故事,有宗教故事,有历史故事,也有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就是现实中当下发生的有因果联系的事件序列。
2006年7月,唐山地震30周年,《新京报》推出专题报道,其中一篇特稿《废墟婚礼,那一道难愈的折痕》,就是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地震后重组的家庭25年的历程,展现了唐山独特的家庭生态。
强胜冠和张志平就是这样一对夫妻,唐山地震之前,他们有各自的家庭,两个家庭的住处相距不过50米,但并不相识。1976年的地震,使唐山1.5万个核心家庭顷刻解体。在文化馆工作的强胜冠失去了妻子,有两个女儿。在玻璃厂上班的张志平失去了丈夫,有两个儿子。1981年的8月,两人经人介绍认识结婚,重组了一个新的家庭。在他们家的墙上,有一张夫妻合影,30岁的强胜冠穿着厚厚的秋装,25岁的张志平身上还是夏天的衣服。这是用过去的老照片拼合的合影,仔细察看,还能发现拼合的痕迹。
在唐山,这样的重组的家庭与其它城市因为婚姻破裂而重建的家庭是不同的。夫妻双方及各自的子女对失去的亲人都有着深切的情感。张志平的大儿子丁小鹏30年后还觉得自己的父亲没有死。每逢清明或7·28时,夫妻都会给各自已遇难的亲人上坟,而和原先的姻亲也都有着来往。
强胜冠和张志平谨慎地处理着重组家庭必然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婚后,强胜冠把女儿留在了她们的姥姥家,每个月给孩子们送钱过去,他的意思是,少些接触就少些家庭矛盾。对张志平的两个儿子,强胜冠始终有一种作为继父的距离感,一般的事情都让张志平出面解决。孩子们成人后,强胜冠给每个孩子准备了2万元。在给女儿们钱时,他会让张志平出面,以增加彼此的好感。而张志平,逢年过节,会和强冠胜一起到他的岳母家省亲,老太太过世,张志平为她披麻戴孝,泪如雨下。他们做的一些事,别人可能无法做到。在唐山震后重组的8600余户家庭中,其中有2300户又解体了,他们可以算是较为美满的一家。
当唐山地震30周年时,记者采访了这个家庭,原本打算要给他们拍一张全家福的,包括强胜冠的两个女儿、张志平的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诸多孙子孙女,共10多口人。而实际到场的只有丁小鹏一人。强胜冠的一位朋友说:照片上的这道折痕只是淡了,但永远存在。
《新京报》这篇特稿中的叙事,可以说是一篇典型的故事叙述,不仅仅因为报道运用了场景描写、人物对话、悬念设置等小说手法,更关键的是因为故事叙述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演变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包含着某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通常指向我们所说的社会意义,而这是叙事的目的所在。
正因为如此,任何类型的故事都必须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关系,其话语本质是一样的。从根本上说,叙事是表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即没有不寓意的故事。
三、新闻报道故事写作的意义
任何故事都反映真实世界的关系,因而隐含着某种道理,这正是人们喜爱故事的原因之一。它同样可以引导人们认识世界达到一定的深度。在新闻故事中,更多的是让受众了解现实世界的关系。这种寓意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但这种信息在故事中的传递是感性层面的,通过故事表达出来的。
对整个新闻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来说,新闻报道的故事写作有着多重意义:
新闻故事化报道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背景的交代等, 它强调最大限度的还原事件原貌, 它的报道对象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这使新闻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拉近了新闻报道与受众间的距离。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具有立体感和厚度, 能调动受众的接受兴趣, 更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而达到共鸣。
一、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1) 贴近生活、贴近受众, 有较强可读性。新闻事实的可感性和可受性 (也叫可读性) 成正比。可感性越强, 可受性越高。读者打开报纸, 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新闻, 是那些与他们生活领域和生活现场“贴近的事”。“贴近”是可读性的表面原因, 内在原因是这些贴近的新闻, 在其事实要素中, 总有个别或某些令受众感到熟知并且容易把握的新闻要素。所以“可感”才是本质联系。有些新闻与读者不贴近, 但由于舆论造成“热点”, 或由于记者的“再现手法”提高了事实的可感性, 也能够紧紧抓住读者。故事化新闻大多讲述的是最近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事实, 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 让受众感到其场景、其经历是他们熟悉而真实的, 这就让受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近感, 容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 从而拉近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更易于受众去体验、去感受。如前所述新闻的故事化报道要求“原汁原味”的再现事件, 要求用“感觉化”的表现手法, 通过大量细节的采用, 极大还原新闻事实, 让受众如临其境。这样的表现方法很快吸引受众, 让受众在阅读 (收听、看) 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接受新闻中的种种信息, 并在有感于故事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并思考, 从而达到了新闻传播的目的。相对于传统新闻报道中只见事件、数字, 缺少人物的活动, 着眼于人物活动的故事化新闻更具有人情味和可读性。因此, 与某些硬梆梆地宣传报道相比, 故事化新闻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的故事化报道都是从平民的视角去关注事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和传统新闻以事件为关注点不同, 故事化新闻关注的焦点是人, 每一篇报道必定会有一个“主角”, 而这些“主角”往往是老百姓身边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报道通过对人物经历、命运的描述, 使受众深深的被人物命运所吸引, 在观看别人故事的同时, 也关注自我生存的环境, 从而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由此可见, 新闻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方式, 更容易传递信息, 更容易让受众理解新闻事实。
(2) 细节描写增强可读性。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往往通过再现新闻场景、捕捉细节、展现新闻情节、新闻人物的直接引语等方式来展示新闻, 这样做使得新闻事实真实可感, 有血有肉。场景的描写往往使新闻变得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细节的刻画, 则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激发读者的情感。细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新闻报道, 巧用表现方法中的细节描写是很重要的, 它能使作品的人物有血有肉、场景真实可感, 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因而它是赢得可读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而且能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更好地表现主题。正如穆青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所说:“在外国记者的一些成功新闻报道中, 我们看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评价, 另一个是注意抓细节。”实践也充分证明, 一个新闻细节、新闻故事比千言万语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理认同感。[2]
二、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深刻性和感染力
贴近观察和细节描写的新闻事实给予受众的受传感受常常可感性更强, 随之带来的可信程度也显著提高。新闻故事化报道是摄取生活中某一段流程或某一场面, 捕捉新闻事实五要素, 再现新闻最具意义的原始情景, 唤起读者的想象, 并在读者头脑中产生生动鲜活的画面, 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在叙述上, 故事化新闻采用“再现事件场景、重视细节描写、多用直接引语”等技巧;在内容上, 它重视过程, 往往记录的是老百姓普通生活或事件的某一段流程, 剪裁生活原貌中有意义的精彩部分或片断, 展现生活的原汁原味。这些特质, 使得新闻中的人和事都有形可感, 有物可托, 使新闻报道更加有神、有形, 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一般, 这样自然会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1) 场景描写增加真实性。故事化的描写能营造特殊的气氛, 增加人的接受力。人在不同的特殊气氛中对周围事物感受是不同的。故事化的手法,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营造不同的特殊环境, 同样的新闻事实人们的接受力发生了变化。如新闻社记者郭春玲的创新佳品《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鲜花、翠柏丛中, 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 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 传出九窍丹心, 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 染成三千白发, 孺子牛已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阅读到这样的文字, 读者似乎深入其境, 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这对增强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再来看看新闻报道《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记者布莱克尔这样写道:“墨索里尼的尸体躺在一堆尸体上”, “墨索里尼身穿民团制服——灰棕色上衣, 灰裤子, 从裤腰到裤脚镶着红黑两色条纹。他足蹬肮脏不堪的黑色皮靴, 左脚的靴子脱出一半, 看起来, 腿像断了似的。”[3]……作者通过细致入微, 从各个侧面多角度地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手法记录了当时的画面, 让读者似乎看到画面、听到声音、闻到气味, 形象具体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真实、可信性。
(2) 细节描写增强深刻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 实质就是从现象到本质, 从具体个性到抽象共性的不断深化、飞跃的心理活动过程。新闻故事化, 用讲故事式手法, 将新闻中最积极、最生动、最具有闪光点的事实描述出来, 或者将所见所触所嗅所感的事实准确、快速、形象地传递给受众, 让受众在故事化的讲述中得到形象、可感的新闻事实, 进而从新闻故事中得到启迪或者思想的震撼和警示, 从而丰富了报道的思想内涵, 增强其感染力。受众从新闻故事中对事物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新闻由此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比如《总书记下矿井》的报道, 记者就是通过“看到矿工脸上沾了一小撮灰, 江泽民伸出了手轻轻为他擦去”, “脚下是一滩积水, 他大步踩了过去”等细节描写, 形象刻画出总书记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形象, 深化了报道主题, 增强了新闻的深刻性。
(3) 直接引语增强可信性。我们知道一般的新闻报道, 记者是站在公众 (第三者) 的角度上, 通过隐去写作者人称、身份的方式来报道。但是新闻事件发生时, 多数情况下, 记者不在现场, 这给记者讲述故事、报道新闻故事事件的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带来了局限。因此, 高明、成功的报道往往通过故事人物耳闻目睹、内心强烈的印象讲述故事, 即采用故事人物视角, 通过故事人物自己讲述, 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同时可信性也大大加强。这就需要记者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 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会更富人情味, 语言上会更富色彩, 行文上更富变化, 读者读起来会更感亲切生动。直接引语的好处就是让人物自己说话, 可以传递出重要的信息。直接引语还是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手段。“言为心声”,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让故事里的人物说话会大大增强故事的可信性。
(4) 使新闻更加隽永。新闻被称为“易碎品”, 这是由新闻的时效性限制所决定的。而一篇优秀的新闻故事却可以流传很久, 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通常大众传媒对最新时态的报道总是不充分的, 虽然受众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了信息, 但受众还是被阻挡在世界的真相或部分真相之外, 而受众自身又怀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和天然权利 (即完全的而不是部分的、本质的而非表象的“知晓权”) 。故事化新闻报道通常篇幅较长、受时效性限制相对较少。所以记者可以花更多地功夫去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 并通过运用文学技巧, 更加直截了当、富有感染力地叙述, 极大的还原事实, 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此外, 故事化新闻采用适合大众传媒的语言, 借助传媒向最普通的、没有经过专门阅读训练的读者讲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故事。它使得新闻事件更加全面、深刻和充满生命力。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为了61个阶级弟兄》以及《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不朽篇章。
当然新闻故事化报道, 不包括重大、突发性的消息报道。但是, 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 作为传统媒体要在“快”上赢得受众已然不可能。那么新闻故事化报道则是纸质媒体赢得受众的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杰里·施瓦茨 (美)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节目[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2]黄清安.论细节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和运用[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5) .
调查性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成因
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大行其道?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播理念多元化的结果。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产业的逐渐强大,电视众多的频道与新闻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形成了紧张的对立关系。在信息资源的争夺大战中,同一热点事件,面对蜂拥而上的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媒体的激烈竞争,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媒介新闻传播的理念逐渐从过去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开始对既成观念和传播模式进行超越。不断探索和创新。绞尽脑汁地对现有新闻进行加工,力求做出自己的特点和新意。进而吸引受众。于是,说新闻、聊新闻、评点新闻、方言新闻、故事新闻等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应运而生,且花样不断翻新。
二是调查性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满足了受众的收视需求。美国CBS《60分钟》的缔造者和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明确指出,《60分钟》的成功是因为它继承了一种“叙事传统”,他说:“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
今天,媒体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对受众的争夺。信息的极大丰富性让观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新闻是受众的天然权利。一般来说,观众喜欢听故事而非理论说教,喜欢绘声绘色的讲述而非呆板的陈述,喜欢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满足于新闻事实表面化的陈述。因此,只有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收视率才有保证。加之,调查性报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悬念和情节。于是,在信息资源和受众市场的双重挤压下,调查性电视新闻走向故事化便成为必然。
三是声画合一的电视媒介特质是“故事化”的“助推器”。电视是视听艺术的最好媒介,它拥有其它媒体难以企及的丰富的表现手段。电视语言的元素包括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图表、特技等,这些元素的有机组合,使电视语言较之文字语言、声音语言更能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也使得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发挥到了极致——故事讲究的是情节,而电视语言元素恰恰为受众构成了一幅幅情节所需要的画面。这是其他媒介的调查性新闻所不具有的优势。
画面是电视新闻独具的魅力。也是电视新闻最主要、最具个性的表现手段。它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顺向的强化和激励。可以弥补文字语言表现力上的不足,更可以为观众提供“看得见”的证据支撑。因而,电视媒介声画合一的特质为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
调查性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要求
西方新闻界往往把头条新闻成为“top story”而不是“top news”。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主持人也都把如何生动地为观众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毕生的工作和追求。唐·休伊特就说:“《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我国较为成功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也是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的这种故事化手法。在《新闻调查》开播之初,就响亮地提出了“三性”的定位口号。即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
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仅仅是完成了新闻报道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的灵魂、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的好故事。因此,不仅要讲故事,而且还要把故事讲好。当然,以“故事化”的报道方式来做好调查性电视新闻也有着自身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一要选“好故事”。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的。但是有价值的新闻必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素。调查性电视新闻就是为了通过层层调查向观众展示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因此,在策划选题之初,就应该考虑到调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层层挖掘向观众展示一段扣人心弦的调查故事,以此来锁定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固定的节目时间内不会改换频道。如果节目内容只是一些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的新闻描述,那么又有谁愿意收看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出众的选题,没有情节化的新闻题材,纵使有再优秀的采编队伍也难以为观众呈现一波三折的精彩报道,更无法向观众深刻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当代电视观众的收视取向、鉴赏水平和判断能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但要求听故事,更希望听有趣、曲折的故事。这就要求调查性电视新闻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故事性之中。更要突出曲折的情节和层层推进的故事内容。
二要讲好“故事”。在有了好故事的基础上,如何“讲”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高水平的制作和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才能彰显故事的魅力。
一是悬念与冲突的设置。悬念满足的是受众的好奇心理。调查性电视报道与消息类的新闻不同,它是一种以展示记者调查行动为主的方式,是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采访,整个过程是完整的,它收集的不是现成的信息。而是被掩盖的信息。所以说,在调查性报道中,悬念构成了节目的关键点,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悬念的开端就是调查的开始,悬念的终结也就是调查的结束。在报道中巧妙地埋伏几处悬念,受众会因此不断产生收视期待,并积极地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与报道本身的发展进行比较参照,直至疑惑被彻底地解释。比如《新闻调查·“非典”突袭人民医院》,在节目的一开始就设置了几个悬念——为什么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陆续倒下200多人,其中医护人员就多达90多人?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民医院内部究竟发生过什么?人民医院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这一连串的悬念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使整个报道节奏紧凑,耐人寻味。
新闻故事的报道要打动观众,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冲突的设置。冲突的制造可以在报道中形成一种充斥着矛盾的“场”。在这个“场”中发生的故事要比四平八稳、“润物细无声”式的陈述精彩得多。戏剧之所以会有“高潮”这样一个组成部分,正在于它是凝结冲突或者冲突发展至极端的一个环节。它能充分吸引欣赏者的审美注意,调动欣赏者的感官作出反应,吸引欣赏者追随剧情的发展解答心中的疑问。人们在戏剧或者电影的关键处往往“屏气凝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二是精致细微的细节刻画。精致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成为一篇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亮点,增强故事的张力和感染力。使观众久久难忘。在细节中往往可以看到推动事件进展
的关键因素,或者有助于进行深层剖析的关节点。对这些细节的探究和挖掘,可以显示出调查者的功力所在,也可以使调查性新闻节目环环相扣,情节跌宕,充分展示其故事性。调查性新闻节目有时候就像是在侦破一个案件,细小的蛛丝马迹都可以让调查得以进行下去,并且让观众觉得是在关注一个案件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叙事方法。比原先那种简单的画面加解说的新闻表现手法效果要好得多。《焦点访谈》有一期节目调查揭露一个非法的棉花加工厂,当检查人员到达工厂时,里面空无一人,并且也看不到棉花等大批原材料,正当调查取证无法进行的时候。摄像机及时捕捉到了两个生动的细节:冒着热气的茶杯和空气中星星点点漂浮的棉絮。此时此刻,再多的语言也没有这两个细节那么有说服力。能让观众一目了然,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和真实性。
三是用巧妙的拍摄、剪辑手法体现节目故事化。电视是视听一体化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形象化、直观性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运用摄像机拍出精彩的画面并将它们组接起来也是增强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故事性的重要方法。
在拍摄中,适当运用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可以体察入微地审视客观事物的微妙变化,起到强调和突出细节的作用;同时,此类镜头也可以很好地刻画出节目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心理变化,有了人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参与,节目的故事性就彰显出来了。另外,运动镜头也可以体现调查性新闻节目的故事性。调查性新闻节目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真实记录完整的调查事件的过程,推、拉、摇、移、跟等运动的拍摄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给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空间。模拟他们现实生活中故事的发展过程,让观众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加入到事件的调查过程中,从心理上参与到这个故事中来,这样节目的故事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另外,适当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段,再辅以音乐的配合,可以产生让观众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像小说那样有着一波三折的情节。对于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强调: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记者只能是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事件。如果过度追求故事化,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等诸多不良后果,导致新闻社会责任的缺失,从而走向娱乐化和庸俗化,步入“形式远大于内容,娱乐远重于信息”的误区。
徐宇青1
摘要:随着新旧媒体的交替,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接收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元,人们获取的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自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传媒开始出现娱乐化浪潮,至今,我国报纸、电视的新闻娱乐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娱乐化已经成为各类新闻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新闻娱乐化对社会文化和新闻报道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媒介市场;新媒体;受众
一、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分析
1.新闻娱乐化的特征
新闻娱乐化指的是电视新闻在发展中逐渐将信息与娱乐融合的一种倾向, 主要体现为在新闻语言、取材范围、制作手法、形态结构等方面逐渐呈现出的与传统新闻有别的、更活跃的面貌。1所谓新闻娱乐化,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受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去吸引人们的眼球,强调和突出新闻事件的某一轰动性,以适应大众审美。
2.新闻娱乐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传媒开始出现娱乐化浪潮,至今,我国报纸、电视的新闻娱乐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娱乐化已经成为各类新闻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强大的市场压力和各类媒介的激烈竞争,促使新闻媒体逐步向商业化转变,实施商业化运作,在运营、编辑等方面也出现了商业化倾向,为了满足受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似乎已不再局限于软性新闻。事实上,当今的新闻——包括很多硬新闻——大多都以新闻事件为背景,加以情节化、戏剧化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说,在传媒界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就是新闻传媒业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中,新闻原本的特性一步步让渡于商业利益。2
二、新闻娱乐化的形成原因
新闻娱乐化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产物,新闻媒体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做出 1 张莉.当新闻遇上了娱乐, 路在何方?———新闻娱乐化研究综述[J];《声屏世界》 ;2007年11期.周子恒.两岸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比较研究[J];《东南传播》;2014年06期.顺应社会潮流的调整,以迎合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当下中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1.新闻传播市场化
新闻传媒业需要顺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日益注重经济效益的今天,新闻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国家和政府的发言人,而是需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新闻产品着重于销量和阅读量,同时注重适销对路。在报纸中刊登广告,也成为报刊盈利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这一切意味着要吸引更多的读者。由此,报纸的商业化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报纸为了获得更多的读者,大部分会在新闻中加入更多人情化的、娱乐化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眼球,抢占市场。2.媒介政策环境的松动
在过去,我国的新闻行业都受到了严格的政策监管,新闻报道内容受到政府的监督和限制,娱乐化的内容是不允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的传媒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新闻媒介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催生了大量新兴媒体的产生,这些媒介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周末报、都市报和晚报,其中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占据了主要内容。3.适应受众需求
随着新旧媒体的交替,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接收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多元,人们获取的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读者阅读消费的失衡会不断需求产品的“娱乐”性,这是由受众个体的心理决定的。新闻的严肃、刻板已经比不上娱乐新闻的轻松和消遣性,后者对读者受众的吸引力更大。所以,报纸的新闻娱乐化是根据受众的喜好来选择的,不断把新闻报导力度软化,根据读者受众的心理来销售娱乐产品。3新闻娱乐化意味着我国传播媒介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进一步转移,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介变革,媒介经营性质及观念的改革必然导致新闻娱乐化。
三、新闻娱乐化的优点
新闻娱乐化的根本要求是以受众为本,这改变了我国长期以传者为本的传播模式,打破了新闻报道严肃、僵化的固化内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新闻媒体的稀缺性,我国的新闻报道都是以传播者的意愿为主要内容,大量充斥着会议新闻,领导讲话 3 赵怡华.新闻娱乐化现象探究(快速出版)[J];《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15期.和工作总结等,媒体俨然成为了政治宣传工具,失去了信息传播的功能。而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使媒体从高高在上的传播者的角度走了下来,更加贴近群众和民生。通俗易懂的新闻能够更加贴近大众,符合广大人群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另一方面,当代人处于长期的社会高压环境下,适量的娱乐化新闻可以成为人们的消遣对象,使人们放松身心,起到了服务受众的功能。
有学者对新闻走上娱乐化之路给予了肯定,认为“软新闻的增加即硬新闻的软处理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增强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和参与的热情,这无疑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而且,好的新闻从来就是靠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人,受众在阅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社会价值和公共事务,新闻告知及一定程度上的启蒙使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且,新闻的娱乐化是对以往媒体娱乐功能开发不足的一种阶段性补偿,传媒的商业化运作还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观念,可以说是一种受众木位的回归。也有学者从艺术与受众心理角度做了思考,认为“把艺术形式与新闻内容相结合,让真、善、美共生,在真中获得美,逐美中了解真,两者优势互补,势必可以相得益彰”。4
四、新闻娱乐化的弊端
新闻娱乐化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通过此类新闻,满足他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求,而媒体也通过受众增加了阅读量和影响力,得到了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满足大众娱乐的目的,媒介可能会削弱了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教育意义,使新闻过度偏向于娱乐甚至是低俗化。此类新闻大大降低了大众的品味和修养,造成人们在阅读大量没有价值的新闻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深远角度来看,长期阅读这类新闻易造成人群的价值观偏差,甚至会限制人们的思考能力。
一些媒体不断推出娱乐性的文章或节口,致力于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不但不能发挥休闲的作用,还会弱化媒体的社会功能、喉舌功能,影响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以娱乐化为指导,使得一些记者、编辑常在新闻报道和标题制作上挖空心思地寻找“娱乐性”,热衷于搜集道听途说的材料,放大事实,强扭角度,把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丢弃一边,违背了一个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5
五、针对新闻娱乐化传播的建议 4 张莉.当新闻遇上了娱乐, 路在何方?———新闻娱乐化研究综述[J];《声屏世界》 ;2007年11期.杨晓峰.论新闻娱乐化的必然和适度[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4期.1.坚持新闻的本质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具有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等特征,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新闻娱乐化与受众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然而这不是新闻的本质,是不利于发挥新闻传播的真实性的特点的,甚至会与新闻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因此,新闻绝对不能低俗化,不能为了满足受众的口味,放弃新闻的底线去迎合市场需求。新闻报道仍然应该坚持本质,反映群众的心声,做好重大事件的报道,做好社会监督。2.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普利策曾提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燎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新闻报道者一味追求对娱乐化新闻的报道的话,难免会造成人们对严肃的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降低,从而失去了新闻媒体该有的社会责任的意义。因此,在新闻媒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更应该对新闻把好关,坚持自身的职业底线,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新闻报道尽量客观,具有真实性,拒绝低俗内容。平衡好新闻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新闻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才能避免新闻过度娱乐化。3.端正媒体的社会定位
作为新闻的收集者和传播者,媒体是新闻来源的中心,会对社会文化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决定媒体肩负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当下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媒体更应该保持理性,回归真实,在端正社会责任的同时,注重新闻和娱乐的权衡。
为此,媒体的新闻报道应立足于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心,保持浓厚的时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敏锐触角,明察秋毫,高瞻远瞩,以具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启迪性与前瞻性的新闻和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人物或事件的典型,给公众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从而进发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发向上的最大潜能。而新闻娱乐化的媒体让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我醉、你醉,人人皆醉,忘记一切忧愁与悲苦,使个人和群体只关注眼前的得失际遇,不仅是对现实的误导,更逞论对社会环境的监测了。6 6 陈慕瑜.新闻娱乐化现象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参考文献: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新闻传播受众对新闻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一方面希望报纸“更好看”、更具有文学色彩、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所获取的是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在此背景下,是否应该在新闻写作中加入文学化元素一直是新闻业关注的一个课题。
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是否要绝缘
写作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对于新闻写作而言,新闻写作依托于语言文字,同样的,文学也依托于语言文字才能在时间的长河里亘古常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写作与文学是有交集的,这种交集从报纸诞生之日就产生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丰裕,当代文化日益多元,信息渠道不断拓展,尤其是“资讯爆炸”带来的信息扩容,使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中日趋规范,新闻写作也从教科书与政策法规中与文学写作逐步拉开距离,这是新闻事业的特点,也是社会规范、制度文明的一种进步标志。
那么,新闻写作是否从此就要与文学写作保持一定距离或者干脆绝缘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而不可取的,新闻写作应当从文学写作中汲取养分,大胆探索,发展和充实新闻写作,不断提升新闻的深度、广度,提高新闻写作的品位和感染力。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二者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同时,新闻写作与文学虽分属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但是二者所依附的都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新闻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使新闻作品更具文化品位,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升新闻作品的价值。[1]
2 新闻写作文学化的写作方法
新闻写作的文学化是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闻与文学“合流”和“报道文学”现象。梁衡先生曾说:“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为此,他举出了新闻与文学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差别,例如在本质上文学是艺术,新闻是信息;在写作过程中,文学重写作,新闻重采访;在功能上,文学重审美,新闻重传播;在选材上,文学以人为主,新闻以事为主等等。他说:“尽管新闻与文学有诸多的差别,但是,我们如果能在新闻中尽量用一点文学手法,这样的话,消息、通讯虽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能够同时得到了艺术熏陶,这个新闻就有个性了。”梁衡提倡新闻向文学“有限借鉴”,是指原理上不能乱,而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只是借其艺术性,借其形式美,而非“新闻文学一统论”。这里他强调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可以借鉴一些文学手法来进行新闻写作。[2]
首先,新闻写作选择的题材要有典型意义,在主题上不仅要鲜明而且应该有社会价值。很多时候,新闻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其内容枯燥、单调、呆板的弱点,但这些新闻却极具意义和社会价值,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传播。所以要想使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如果没有文学的参与,新闻作品就容易成为一种机械的语言表述而陷入直白的境地。[3]
作为新闻工作者,为了写好新闻,特别要注意大量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怀和见识的提升。新闻工作者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还是社会公器,担负着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就对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思想品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读诗、读史让人明智、明理。可见学习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人的修养情操,而且可以培养出扎实的文字功底,从而杜绝错别字的发生。有些读者把阅读报纸看到错别字叫做“吃苍蝇”,可见新闻写作中出现错别字是多么让读者讨厌的事。因此,学习文学作品也是对新闻写作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锤炼与保证。
其次,写出一篇准确、生动的新闻作品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硬功夫,要充分借鉴文学写作的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的主张[4],在新闻写作中实践其“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的观点,并取得了成功。生动、形象的词语,特别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动词往往能将新闻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德勾勒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灵活运用,可以使新闻达到挖掘深度、拓展宽度、增加厚度的目的;可以在对事实进行客观详尽叙述的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可以对新闻内在意义进行深度解析,增强新闻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达到优化新闻作品、营造媒体特色、争取受众的目的。
新闻语言讲求言简意赅,文学语言崇尚挥洒自如。新闻作品在传达信息时,如果能将这二者融合,在写作语言上巧妙地运用一些除虚构以外的文学手法来表述新闻信息,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学化的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将人物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有助于将新闻人物写活,使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应用文学性语言,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当然,文学化的新闻毕竟具备了文学的特质,因此它的语言又必须是含蓄的、充满情感和意境的,是一种既能产生文学意境的个性化语言,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化语言。纵观当下的新闻写作,我们发现,凡合理地运用文学手法,皆可增强新闻作品的美感,这种美感在标题、语言和形式等方面均可起到“夺人眼目”的效果。以新闻的标题为例,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若能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文学手法,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中国青年报》反映教育部门乱收费的消息,标题为《开学时节费纷纷,学生家长欲断魂》,这样的标题令人读之琅琅上口,同时兼具了获取新闻信息的作用。
好的新闻,大多借用了文学中拟人、对比、对仗、借代等写作手法,读来使人觉得通俗而新颖,韵味无穷,为新闻作品增色不少,使得新闻作品既具有个性色彩,又富有时代特征。
第三,合理有度,尊崇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5]。新闻写作文学化并非无极,尤其要遵从于新闻自身的客观规律,比如真实性、客观性和引导性[6]。新闻在写作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在处理材料和提炼主题上要遵守新闻的原则。新闻写作借鉴文学的创作规律,主要是指将文学中那些有益、有味的表现手法移植到新闻写作中来,如文学修辞是用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适应读者的口味和日益发展的阅读审美要求。而那些如想象、夸张、比喻等可以无限伸缩的表现手法,在新闻写作中则需要慎重使用,一旦使用不当,这样的新闻会损害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新闻写作以真实为本真,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非文学,因此,新闻写作文学化也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等情况。
此外,新闻文学化的语言不宜过分辞章化,也不宜过分规范化,应当简洁、朴实、鲜活、生动,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写作中实现文学手法是一种有限的借鉴,而非无限的发挥,人们要懂得和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新闻写作应当在真实的基础上抓好细节表现,运用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在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借鉴文学化元素,这样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彦.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J].活力,2011(5):52.
[2]喻健.新闻文学的特征及其写作要求[J].新闻窗,2007(2):63.
[3]王伟龙.新闻与文学发展源流之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8.
[4]刘文辉.论新闻的文学语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9.
[5]徐锋.“新闻策划”拓展性研究[J].新闻前哨,2003(12):91.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的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类的电视节目,这些年在发展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也大量运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法治在线》、《讲述》、《社会记录》、《探索发现》、《财富故事会》等,这些新闻或专题类栏目着力寻找新闻背后的“故事”,设置悬念、制造买点,在芸芸节目中成为市场的宠儿。
与此同时,各省级卫视同样大打故事牌,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河北电视台的《故事坊》、江苏卫视的《人间》,而四川卫视更是将频道定位为故事频道,打出“四川卫视天下故事”的广告语。
不难看出,故事类的栏目已经在短短两三年内引领电视节目改革的潮流,坐上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醒目席位。电视节目故事化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与传统的电视传播方式形成对抗之势。面对这一锐不可挡的电视传播话语,作为电视人,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领电视节目健康成长是当仁不让的责任。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电视节目故事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的回归
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传媒市场也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卖方市场转化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在此背景下,传媒也彻底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老爷架子,丢弃媒介本位的落后观念,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出发,积极倡导受众本位,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想方设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于是一种全新的故事化电视节目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故事”,意味着有事件有人物、有情节有性格、有冲突有解决。节目内容凭借一幅“故事”的外壳。就会显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从而使观者欲罢不能。湖南卫视的电视栏目《背后的故事》的广告词可谓一语中的:您可以拒绝一种观点,但不能拒绝一个故事。电视媒体要传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完成宣传意图,达到宣传效果,最佳手段就是借助故事的形式,使宣传通俗化。可以说这是适应大众文化的叙事法则的策略,也是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回归的体现。
2、激烈的媒体竞争的结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报刊和网络的出现,以及电视传媒产业的逐渐强大和电视频道的迅速扩张,电视节目也失去了昔日稀缺资源的显贵
身份。在信息源的争夺中,同一热点新闻事件。面对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媒体的竞争,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困境,电视媒体纷纷转移了竞争的焦点。变被动发布信息为主动加工信息。正如《60分钟》的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所说“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故事的结构性元素。被电视界视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3、故事类栏目的内容和结构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从受众审美的角度说,欣赏故事的悬念被揭开的过程,经历故事一次一次的高潮,会给审美主体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快感,获得极大的满足。如央视的《讲述》、《艺术人生》、《社会记录》、湖南台的《背后的故事》、《真情》等这类故事类栏目不像有些议论式谈话节目那样,先把事情“真相”“摆”出来,然后请嘉宾、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评论意见,畅谈看法,而是把事件的讲述设置成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情节和细节。造成一个个悬念,吸引你慢慢看下去、听下去,直到讲述的结束。对电视节目收视情况调查表明:当节目把观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后。观众才容易产生认同感,才会产生对即将发生的未知情境的期待,媒体传播才能实现其预期效果。江苏卫视的《人间》特别用心,如节目一开始时就设置一个悬念:当事人会不会来、来了以后会怎样?双方的矛盾能否化解?随着谜底一步步揭开,现场气氛也达到了高潮。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景”。正是因为故事类节目的魅力和价值,所以它在电视节目的改革创新中才能异军突起。
另外当下电视剧竞争激烈、购买成本居高不下。而和电视剧相比,真实生活中的故事由于其非虚拟性、现场的真实性以及故事生活的原生态展示,比电视剧演出的虚拟的故事,对电视观众更具有吸引力,且制作成本较低。于是不少电视台大打故事牌,把自制新闻故事类栏目,作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同时也在电视剧一统天下的背景中,寻找新的出路和替代品。
二、电视节目故事化现象的弊端
首先,新闻故事在以戏剧性的情节吸引人的同时也可能流于浅薄。许多故事类电视节目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镂,沉迷于对往事的悠悠讲述和细细品嚼中。从而忽视了对整体深度、力度的把握。
其次,与客观报道手法相反,新闻故事这种追求曲折情节的特点也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较多等不良后果。
再次,它使节目的叙事手段过于侧重听觉因素,“故事”是“讲”出来的,“讲”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这就直接影响了对电视其他表达元素的有效利用和不断探索。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为电视新闻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但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正面作用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作为全媒体语境下一种新的尝试,为原本千篇一律的电视新闻打开了新的大门。
首先,一改电视新闻长期僵化死板的传统模式。
一直以来,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都是主持人着正装正襟危坐来进行新闻播报,这种形式虽然正式,但不免枯燥乏味。而娱乐化的电视新闻却一改这种僵化的传统模式,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得电视新闻这种严肃的新闻形式更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电视观众所接受。
其次,拉近了传统媒体与观众间的距离。
以往电视新闻主持人坐在直播间内,与观众无互动无交流,播报的内容严肃、形式死板僵化,而电视新闻娱乐化后,由于播报的生动性,使得电视观众更易于接受,从而产生共鸣,缩短电视新闻与观众间的距离感。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负面作用
首先,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新闻走向失实与庸俗化。
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新闻内容上,为了博眼球和赢得收视率,将新闻内容和事实夸大或演绎,使新闻失去了其真实性;而对于许多名人新闻的深入挖掘和对其隐私的细节化处理,使新闻走向了低俗和庸俗化。
其次,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不利于社会舆论建设。
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对社会舆论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一味追求大众的娱乐需求,会导致对负面新闻报道过多,不利于积极的社会舆论建设,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
再次,过度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导致新闻公信力下降。
电视媒体是公共财产的使用单位,因此,电视新闻不仅要对党和政府负责,也要对人民和社会负责,并承担相应的任务,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对自身严格要求,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电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会使电视媒体的形象受损,导致新闻的公信力下降,长此以往,电视新闻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三、如何防止电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更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应因为畏惧其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而应将其加以规范和合理利用。
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管理政策。
在当今社会形势的影响下,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为了赢得收视率而走上了过度娱乐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无异于杀鸡取卵,短时间内的电视新闻收视率确实有所提升,但长远看来,过度娱乐化使新闻的本质功能丧失,并不利于电视新闻的发展。因此,要将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各电视新闻节目自觉之外,就要靠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监管了。在对电视节目的评价过程中,不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而应全方位立体化的对节目进行评估分析,以确定优良。
其次,电视新闻工作者应遵守法律并具有职业道德。
前文已经提到,电视媒体是公共财产的使用单位,电视新闻更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并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为大众提供健康、真实的新闻信息。
最后,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追求正确的舆论导向。
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因素,电视新闻因其图文并茂、影音同步的特点,更容易向观众直观展示新闻真实性。然而,在电视新闻过度娱乐化的情况下,影音同步、图文并茂的电视新闻如果通过演绎、渲染等手段夸大或更改新闻内容,那么,观众对于不真实的新闻便会先入为主的接受,这对社会舆论的建设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们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正确娱乐化这把“双刃剑”,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追求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结语
电视新闻娱乐化是把双刃剑,既能将原本枯燥、严肃的新闻生动化,更贴近大众审美,使观众易于接受,也容易因为过度娱乐化,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使电视新闻失去存在的意义,并对正面社会舆论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但我们不应畏惧负面影响而放弃电视新闻娱乐化,毕竟在当今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应寻找新的出路,不可否认,电视新闻娱乐化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全新的形式和切入点,使得观众更乐于收看和接受。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更不断提升, 对于新闻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 这种情况下媒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关注度, 故事化新闻报道逐渐成为其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采用对话、情景再现、文学描述等方式, 惟妙惟肖地表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使得新闻自身具有了一定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与传播性。但是, 如果运用也会带来许多的问题, 因而对于故事化新闻报道策略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故事化新闻报道的概述
故事化新闻就是运用文学中的一些叙述方法, 以故事的形式把新闻事件呈现给人们的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故事化新闻报道中, 有较多对于语言、行为细节的描述和对人物、环境的刻画, 在大背景的渲染下, 把新闻事件像讲故事一样表达给受众, 使其新闻事件更加生动和形象。在传统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报道中, 更加注重的是新闻事件的传达, 对于新闻事件传达的生动性与文学性等方面关注不多, 但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需求的日益提升, 把新闻事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呈现给人们的这种故事化新闻报道形式逐渐地被媒体所使用, 而且还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同时还较好地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性。
三、故事化新闻报道的优势
(一) 故事化新闻更加贴近事实本身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 新闻报道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受众获取新闻后能够直接了解最为真实客观的事实真相。新闻报道的立身之本就是新闻事实, 即客观发生于人们生活当中的真实故事, 说到底新闻就是由许多客观而又生动的故事所组成的。基于故事本身, 就能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地贴近生活, 贴近真实, 使得新闻报道在事实的基础上有效传播, 达到最终的目的。
(二) 故事化新闻使得新闻媒体更具特点
故事化新闻的这一优势的典型就是凤凰卫视。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中, 凤凰卫视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它与众不同、难以复制的特点所决定的。现在, 人们在媒体众多、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往往也能够一眼就可以区分出凤凰卫视, 而在获取一些真实的新闻报道时首先想到的也常常是凤凰卫视。归根结底是由于凤凰卫视在新闻报道中对于故事化的合理运用, 生动地将新闻事件形象客观地传递给人们。
(三) 故事化新闻易于被人们认可
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多种多样, 自然对于新闻内容与形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但仍有一些共同的心理需求, 如求新、求真、求近、求知、求乐、求奇等, 这就要求新闻应当有受众可以共同接受的特质, 而这种可受性通常表现为有益、有趣和可信, 这就同故事性自然而然的不谋而合。因此, 故事化新闻使得新闻能够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使得新闻的可感性与可读性都明显提升。有些新闻让受到人们的怀疑,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夸大事实, 失去了事实根基;另一方面就很可能是因为其缺乏故事性, 没有足够的可感性与可读性, 使得受众不易接受。
四、故事化新闻存在的一些弊端
故事化新闻也是具有两面性, 在上述优势之外它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故事化新闻为了使新闻具有可读性, 可能会过度描述, 夸大事实, 会使失实新闻数量增多。二是故事化新闻为了博得受众的眼球, 获取关注, 可能会导致新闻报道的浅薄性。三是故事化新偏向于取材故事元素多的事件, 可能会导致对社会事件屏蔽。四是故事化新闻由于其故事性本身的问题, 可能会产生新闻情绪化。
五、故事化新闻的策略
由上可以看出, 故事化新闻具有两面性, 在提升新闻的可读性与传播性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浅薄、夸大、娱乐化的弊端。因此, 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当采取科学的策略, 使得故事化新闻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 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故事化新闻报道一般采用较为细致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表现手法, 烘托事情的趣味性和情景再现。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 有可能为了追求报道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丢失了真实性, 使新闻报道有失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在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模式时,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任务。
(二) 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合适
由于故事化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观众, 于是可能存在为了延长节目时间、提高收视率而把任何新闻都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模式。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合故事化的模式。在选题时, 要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适合做故事化报道的新闻。
(三) 利用较多的语言、行为以及细节描述
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带有感情色彩的陈述, 以及人物自述和对当时场景的特写镜头, 可以迅速将观众由一个陌生的局外人带进新闻报道的故事中去, 使其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使观众愿意从一个陌生的局外人成为这个故事的参与人之一。
(四) 合理地运用新闻的悬念和冲突
合理的悬念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适当的冲突设置也是满足广大观众心理的一种技巧。通过设置冲突, 最后解决冲突, 可以回答观众心中的疑问, 增强故事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也更近人情。当然, 设置悬念和冲突要合适、恰当, 不能滥用。
六、总结
目前, 故事化新闻报道由于其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与传播性, 已经越来越多地为新闻报道所用, 但是其弊端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过度地使用、滥用故事化新闻报道会给我国新闻报道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因而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故事化新闻报道策略。本文在分析了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含义、优势与弊端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故事化新闻报道的策略:一是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二是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合适。三是利用较多的语言、行为以及细节描述。四是合理地运用新闻的悬念和冲突。为我国故事化新闻报道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任文, 刘冬春.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03) .
近几年来,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通过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方法,改变了主题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主题报道的故事化倾向,正在日益凸显。
电视主题报道“故事化”作用
现如今,故事化电视新闻写作与“找故事”式的电视新闻采集思路这两种典型的“新闻故事化”产品,为主题报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观赏乐趣。
1.故事化新闻写作大大提高了新闻可看性
电视主题新闻一向枯燥呆板,但是故事化新闻采用影视文学表现手法,立刻让新闻报道丰满立体,增强了其自身的魅力。
2.“找故事”可以使新闻采编更注重新闻性
电视主题新闻的故事化倾向也体现在新闻的前期采集和后期编排。往往记者搜寻线索的时候会更注重事情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否贴近民生、是否有观赏 趣味性等等,偏向于通过挖掘普通人的生活琐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从而探索故事背后的人性化、源头化的东西。例如,在2010年末和2011年初由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视台所推出的《辉煌十一五》《十二五开局》等电视主题新闻报道,大多是以故事情节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报道新闻, 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时必须见人见事,在此基础上,后期编排也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勾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又将故事不失原貌地体现在节目中。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二套、四套、七套、九套和新闻频道等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报道,播出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不仅包括常规的动态消息,还有各种传奇故事,新闻背景等内容。新闻的现场感增强、视野拓宽,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电视主题报道“故事化”的误区
主题新闻故事化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关于电视新闻故事化,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新闻等同于故事
新闻与故事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故事讲的是“故”事,而新闻讲的,是“新”事;故事可以杜撰,但新闻必须真实,任何时候,不能将两者等同。任何时候,新闻记者不能讲“无意义的故事”,不能杜撰“故事”。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2.混淆价值取向,将“故事化”等同于“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将事件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作为卖点,将花边新闻作为重点,降低了新闻的严肃性,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它竭力从严肃的经济、政治、民生问题中挖掘娱乐的价值,隐藏在其背后的是巨大的商业利益。
新闻的故事化注重的是社会影响力,采用故事化的手法制作新闻,不仅让观众更乐于、更容易接受记者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外,而且可以让观众从故事化的讲述中领略到某种启迪、某种情感的震动,从而使新闻更具有人文色彩。
在当前的传媒生态环境下,主题报道不同于常态的报道,它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主要作业。它所处的重要地位, 发挥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她必须摈弃“娱乐化”。
3.过于注重包装,形式大于内容
一些所谓的故事化新闻,初衷是利用故事的情节和悬念来吸引观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故事化而走进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节目,虽然他并没有花哨的美丽包装,但每天晚上7点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已经成为很多人雷打不动的习惯,前半部分主题报道,也拥有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主要是因为其提供了认知外部世界环境的信息,内容饱满而厚重。
完善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几点建议
当今社会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 远离“梦幻”,尊重“现实”的普遍文化心态,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对电视新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电视主题新闻故事要引人入胜,要吸引观众,并不是一蹴而就,电视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1.处理好自身与新闻的关系,学会做记者
(1)记者身份的定位:实现身份还原,把“上帝”变为“普通人”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可以无所顾忌,其实不然。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记者都应该只是一个信息的采集者,事件的记录着,事实的叙述者。褪下记者的外衣,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既不能替别人总结道理,也不能左右新闻的动向。一个真实的记者, 往往更接近新闻的真实。
(2)空间位置的改换:调整视角, 把“俯视”变为“平视”
在对自身有了正确的定位以后,新闻视角的空间位置也会有很大的转换。新闻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是对一名记者的基本要求。平视的意思就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新闻当事人。记者应该确立自己普通人的身份,把俯视变为平视, 尊重每一个当事人,聆听他们的故事, 体验他们的情感。
(3)把握好“故事化”的“度”
“故事化”的新闻因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内容而吸引人,但也容易导致虚情假意的泛滥而变得浅薄。观众由于感受过多的刺激,也可能产生厌倦、麻木情绪;而且部分缺乏故事性但影响重大的新闻主题和社会事件会在过多的“故事化”的“狂轰烂炸”下而没有受到重视,这就是过度追求故事化。人为安排、主观介入等诸多不良倾向会导致新闻社会责任缺失,从而出现泛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因此,作为记者要把握好故事化的“度”,尽量在故事化过程中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
2.处理好自身与当事人的关系,学会讲故事
和突发性事件比起来,主题报道在故事的精彩、情节等方面不占优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百姓视角,运用故事手法,强调报道中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风格,注重情节、悬念等手段的使用,提高主题报道的可视性,使之更加吸引观众。在主题报道中,选取那些具有个性化和典型化的事实及细节予以表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叙事结构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故事框架
选择故事框架,也就是给故事“搭架子”。素材改变不了,但是,可以灵活运用结构。因此,记者应该先熟悉材料,把握住整体的基调,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为故事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叙事技巧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
结构搭好后,就到了填充材料的阶段,这就好比用砖头造房子。作为记者,就是要用最好的方法把故事讲述出来。这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
(3)围绕新闻人物开展故事
在报道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些字眼:“当记者到达现场”“记者看到”“随后我们又赶到”,事件的进展完全靠记者的描述来推进。但事实上, 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新闻当事人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叙事方法,故事完全可以围绕新闻当事人来展开。电视新闻完全可以通过新闻人物的描述来逐步推进,这样新闻可能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4)提炼矛盾冲突,营造叙事气氛
一个好的记者是懂得“冲突出效果”这个道理的,提炼矛盾冲突,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而善于设置悬念,也是基本功。新闻不是和事佬,有时候, 新闻应该像悬疑小说和惊悚片那样,环环相扣,步步设局,一个谜接着一个谜,这样的新闻才会吸引观众。
(5)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新闻感染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晚间新闻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86-02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今,很多电视新闻节目正是以这种娱乐的形式来播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就是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以轻松幽默为特色,用平民化视角来播报新闻。以下对《晚间新闻》的娱乐化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定义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目前理论界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简言之,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将名人趣事以及带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在报道形式上,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演变为一味地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的道路。在报道结构上,不拘一格,努力创造新样式,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鲜感。
二、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现状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改版较早,以与众不同的娱乐风格在全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独树一帜。该栏目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五性”又都通过“可看性”得以释放。《晚间新闻》主要以小成本制作的软新闻来迎合受众需求。在新闻报道上打破“八股腔”,追求轻松幽默的播报方式。从导语到正文到标题都力求新颖有趣,一度取得较好的收视率。《晚间新闻》所呈现出的娱乐化主要表现为:1.在新闻内容上,硬新聞较少,软新闻大量涌现。近年来,大量民生类新闻节目把关注的焦点转向百姓日常生活。软新闻的比重大幅上升,硬新闻被软化。以趣味性、人情味等软新闻为主打,这对于硬新闻先天不足的卫视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晚间新闻》节目中,很少见到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风趣诙谐的平民琐事。它将镜头对准普通市民,选题的标准就是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传奇故事、奇闻趣事、绝技绝活、发家致富的“怪招”层出不穷。2.在报道形式上,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晚间新闻》采用颇具亲和力的“说新闻”播报方式,主持人娓娓道来,领着观众由开端到发展,由发展到高潮,再到最后结局,连接自然顺畅。例如,某期节目中关于《种西瓜》这条新闻中的解说词:“在株洲和醴陵的一些大超市里,有一种黄皮西瓜不是外地运来的,而是东富镇龙源冲村的一些农民自己种的“秋西瓜”,村支书整天是笑眯了,来听她讲种‘秋西瓜’啰!”这样风趣的语言自然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不仅说新闻,就连主持人的开场白也幽默风趣。《晚间新闻》主持人张丹丹的开场白“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主持人李锐也曾这样说过开场白:“大家晚上好,李锐在这里给您请安了”。主播个性话的主持使得整个节目的娱乐化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还有风趣的标题,像“偷鸡摸狗,统统带走”、“故事里的事,我们都想试”等这样新颖的标题。
三、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生原因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产生,要归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电视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电视行业以收视率决定节目去留。许多卫视为了在竞争中找到立足之位,都想方设法投观众所好,吸引观众眼球以增加栏目的收视率,于是一种以娱乐的手段来制作新闻的形式便应运而生。其次,受众在新闻娱乐化过程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新闻的娱乐化进程。根据“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行为理论来分析,受众心理的需要,想通过电视节目提供的消遣和娱乐,帮助“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新闻节目娱乐化恰恰能够满足受众的趣味猎奇的心理需求。
四、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现存问题
有些媒体在追求新闻节目娱乐化的过程中背离了新闻节目的定位,把娱乐化元素大而化之。为迎合受众和市场需求,不加节制地利用低俗内容来取悦大众。新闻节目娱乐化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节目内容方面,过于追求特殊轰动效果,忽略了新闻的价值。目前,许多新闻节目在拍摄技巧上过于注重画面的制作效果。如,展现大量偷拍场面和灾害场面的“真实再现”,让观众看起来更像是“如临其境”,而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往往会让观众忽略新闻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为了赢得收视率,有些新闻节目不惜制作假新闻来博得眼球。例如,关于2010年玉树地震,某媒体曾报道了《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一文:“20号下午,一只军用的搜救犬在玉树震墟中发现了一位大爷,便立刻钻了进去。可是,没想到废墟坍塌了。战友们把它挖出来的时候,这只搜救犬的内脏已经被压烂了。负责那只搜救犬的战士一直抱着它,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他没有哭出声音,但是泪水早就已经流了出来。当地的志愿者说,这只搜救犬几天来搜救出了32名被压的群众。”后经查证,玉树地震的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新闻报道中牺牲的搜救犬,其实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映秀灾区的旧闻。2.在社会方面,新闻娱乐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可否认,新闻节目的娱乐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但同时又带来了许多问题。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会使受众变得浮躁,失去原本的理智思想。如:在新闻娱乐华风气下,人们过于追求时尚消费、高档消费,而我国本身贫富差距过大,这会造成部分人的不平衡心理而增加犯罪的几率。另外,这种思想观念会影响到社会青少年,使他们过于追求物质而忘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新闻媒体对于信息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新闻娱乐化的发展事关重大。按照普利策的说法,新闻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前瞻性。因此,把握好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尺度,就显得很重要。
五、把握新闻节目娱乐化尺度
娱乐并不等于媚俗,成功的娱乐是充满灵性的优秀文化。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众文化容易出现庸俗低级的倾向,过度的娱乐化也会让人消磨意志、精神萎靡。所以我们对新闻传播娱乐化的倾向要把握好“度”,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1.把握好传播主体的“度”。首先,新闻工作者要摆正信息和娱乐的位置。娱乐只是节目的调料,新闻内容才是灵魂。报道应坚持以严肃新闻、重大新闻等为主,以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为本。娱乐元素处于从属地位,可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新闻媒体要在新闻内容选择上符合受众需要,但不是一味迎合,要讲究新闻的软硬平衡。其次,新闻媒体要注重创新。一方面,用声画艺术加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呈现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增强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迎合观众期待与满足的心理。再次,新闻工作者在娱乐中要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要自觉地把握自身社会文化角色,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作用和教化引导功能。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文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闻事业是一种既属于大众,又有待于提高大众精神素质的文化事业。2.受众要把握好接受娱乐的“度”。受众要正确认识并看待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因为受众的需求是新闻娱乐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受众应该理性分析,辩证把握,看清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同时,应该多关注有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学会有选择有分析地接受新闻信息,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而不盲从。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新闻工作者应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选择硬性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坚持适度原则,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要把握好度,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新闻传播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应天常.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底线[J].声屏世界,2005(8).
[3]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4](美)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玉坤,李大敏.浅议新闻娱乐化对媒体发展的影响[J].新闻知识,2009(9).
【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作】推荐阅读: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06-30
重大新闻报道10-01
新闻报道稿10-02
新闻报道情况10-06
新闻报道策划方法07-08
主题班会新闻报道07-18
党课培训新闻报道11-18
迎接复审新闻报道11-25
新闻报道写法了解11-27
新闻编辑学 练习3 新闻报道策划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