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方法(共8篇)
关 键 词:网络新闻 策划 创意 方法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策划这个概念从未获得一致认同,学术争论占据主导,但在业界操作中,这并不是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理论严谨与业务实用两者目的性的不同。从理论层面来看,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因而不能策划;从实践层面来看,要把新近发生的事实更好地报道,生产更适合受众需求的产品,以实现媒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要事先进行组织策划,朝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民。实际上,两者皆有道理,但其争论却没有立足于同一平台,犹如两个聋子争吵般,自说自话,却不知道对方到底在说什么,或者是根本不想关注对方说话的内容。
二、网络新闻策划定义
武汉大学夏琼教授认为“新闻策划广义上可以包括公关策划、广告策划、经营策划、竞争策划”; 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认为“新闻策划只能限定在新闻报道的策划,不要将媒介的经营管理活动拉进来,更不能搞策划事实”;中国人民大学周建明教授认为“新闻策划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对媒体本身的策划和对媒体内容的策划,前者包括市场定位、受众对象、经销策略等;后者包括专版时段的策划、栏目的策划、具体报道的策划”。[1]
蔡雯教授认为,所谓“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指的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具体说来,这项工作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的确定;第二、媒介新闻单元(指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管理;第三、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有人依照这一定义,将“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定义为:网络新闻策划就是网络新闻编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和设计性工作,以及对网络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它也应该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网站的定位与网络编辑方针的确定;
二、网络媒介新闻单元的设计与采编机构的设置和管理;
三、网络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2]
本文认为,网络新闻策划重点应落在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上,至于网站的定位设计与策划将另行辟文阐述。所谓网络新闻报道策划是指策划主体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整合相关资源,趋利性的一种思维到执行的过程。其三个运作要素为策划主体、策划客体、策划环境。由此出发,网络新闻报道策划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策划主体是网站管理者、网络编辑与网络记者;其次,策划客体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大小小的事实,这里强调的是,策划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应当有个标准,不能什么都去策划,要选择那些具有很大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策划;最后,策划环境是指与所报道事实的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
从网络新闻策划这个概念出发,我们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网络新闻策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其策划行为即是为了达到此目标。可以是长远目标,也可以是近期目标,开展一系列的策划报道可能是为了保持网站的竞争地位,实施某个专题策划可能是突出自己现阶段在受从群中的影响力。其次,网络新闻策划首先表现的是思想行为,接着才是实践行为,也即思维到执行的过程。所谓思维就是说策划主体要有超前意识,在某个新闻事实未发生之前就要想到它并思考它,在新闻事实发生之中要去设计它、引导它,并撰写出策划方案。所谓执行即是指网络新闻策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在实践中去实施这些策划方案,执行并完成它。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过程,即是围绕新闻事实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一个思维到执行的过程。因此,要求策划主体要有全局观、整体观和系统观,要用整合网络新闻报道策划意识去加以对待。最后,网络新闻策划是趋利性的行为。针对媒体来说,其趋利包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这是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要求。网络新闻的所有策划,说到底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于网络新闻策划主体来说,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或者是职业要求。
第一,非常强烈的新闻敏感。数字媒体的及时性、自主性与创新性,要求网络新闻编辑与记者具有善于发现有价值新闻并快速组织策划报道的能力。例如2005新华网的《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获得了一等奖,就得益于策划主体很强的新闻敏感能力,“两会”召开前夕,针对网民对时政热切关注的现状,新华网推出了网络系列调查:“今年‘两会’您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为两会报道作铺垫。在3月14日的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关于网民给他提问的讲话引起网民更加热烈的响应,新华网迅速抓住这个关键点,组织报道,推动事件发展进入高潮,使国家领导人和网民在互动中更加了解对方,形成很大影响力。
第二,策划主体要有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要求。这就要求报道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对整个社会负责,以实现网络媒体的社会效益与人文关怀。近年来一系列的问题报道如“注水西瓜”、“香蕉致癌”、“茶水发炎”、“纸屑包子”和“后妈虐糼童”事件等,都是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不强的结果。网络媒体的传播力与速度很大,一旦出现问题报道,对社会的危害面很大,因此需要加倍小心,大力提高策划主体的责任意识与道德要求。
第三,策划主体要有创新精神与前瞻意识。网络新闻策划是一项创意活动,需要不同于自身以前与其他媒体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媒体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其生产规律就是产品层出不穷,不断翻新,不论是内容、规则与形式,只要是某处有所不同,就是一种创新,从而就能发展壮大。否则,如果循规蹈矩,则必然进入死胡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其意义更重要,由于网络媒体信息海洋的现况,如果没有特色的策划报道,很有可能就成为信息海洋中的沉默螺旋,不受人关注,从而失去竞争力。
对于网络新闻策划客体来说,其范围很大,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是其重点。策划环境也即策划的条件。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策划客体本身的条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内部环境包括网站的管理模式与方法、网站的人力与物力、网站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网站新闻策划运作的经验等。自然环境是指网站所处方位,其是否处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关系到其报道策划的设计与执行。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策划客体与策划主体的关系,策划客体与社会组织体的关系及策划主体与社会组织体的关系等。
三、网络新闻策划类型
对于新闻策划类型的划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视角自然有不同的类型划分。李本乾先生在《“新闻策划”的界定及性质》[3]一文中认为,可将“新闻策划”作如下大致划分。
(一)按未来时间划分,依次为1.战略策划:它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求得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策划。它涉及时间较长,如确定编辑方针、媒体定位等。2.战术策划:实现战略目标的短期具体策划,重点在于组织力量,以实现对某个具体问题的采访、报道。如热点问题报道、系列报道的策划。
(二)按策划问题出现的形式区分,依次为1.程序性策划:策划的问题经常出现,策划者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程序和方法,形成了固定的规则和程序。可按常规方法进行的采访、报道等均属此类。2.非程序性策划:策划的问题不经常出现,无常规程序和方法可循,以策划者的判断、分析来解决问题。如改变办报、办台风格等。
(三)按策划者的身份区分1.智囊团策划: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策划。2.总编辑策划: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认为,总编辑的主要业务,其一是把关,其二是策划,即根据中央总的宣传方针,结合本报实际来安排组织报道。3.部门策划:新闻单位各部门对其所面临问题进行的策划。如编辑部策划、记者部策划。4.个人策划:编辑、记者对各自将进行的活动策划。
(四)按策划者风格类型区分1.均衡型策划者。2.冲动型策划者。3.怠惰型策划者。4.谨慎型策划者。5.风险型策划者。
本文认为,网络新闻策划类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第一,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所谓专题,即是专门性的主题,如我们可以说专门做儿童、少年、老年、女性、男性、少数民族、会议、经济、文化、社会活等方面的策划。做网络新闻专题策划的前提或者说条件主要如下:
一、专题事件意义重大,具有新闻价值或者宣传价值,只有这样,才要做策划的可能与必要。如“两会”报道、奥运会、华南虎事件、孙志刚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汶川地震等都是网络新闻专题策划的案例。
二、题事件有一定的宽度与厚度。所谓宽度,是指该专题事件覆盖面较大,既指其受众覆盖面,又指其事件本身的跨度较大,与其他事件有较深的联系,利于策划主体进行设计、构思和执行。所谓厚度是指该事件有一定的历史纵深度,有自成一体的系统与构架,能不断加以挖掘。
三、专题事件相对于策划主体来说有一定的亲缘性。所谓亲缘性是指策划主体对该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去设计并成功执行,直至达到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目标,实现策划主体的趋利性意图。
第二,网络新闻评论策划。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新闻评论发展迅速,成果颇丰。从媒介类型来看,分为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与网络等新媒体评论;从功能来看,有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舆论集散及舆论融合等呈多功能分布现况;从评论主体来看,有媒体评论、编辑记者评论、公众评论及专家评论等多主体参与状态。[4]网络新闻评论策划关键要做到正确舆论引导,激发受众广泛参与,实现社会正义与推动社会进步。如孙志刚事件、钓鱼岛事件、藏独事件等,网络新闻评论策划都体现正确舆论引导与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网络新闻图片策划。顾名思义,网络图片策划主要是利用读图时代受众的阅读心理及图片的直观说服力而盛行于网络的新闻策划。其要件首先是组织好最有说服力的图片,其次要注意各个照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最后要注意撰写好图片的文字说明,要注意言简意骇,精炼简约,点到为止。
第四,网络新闻多媒体策划。网络新闻多媒体策划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多媒体联动报道,即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媒体在一段时间一个地域或不同地域里,为了共同确定的主题而进行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新闻报道。[5]如汶川地震、奥运报道、“两会”报道等都是各类型共同配合报道策划的结果。二是指基于网络媒体与数字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新闻策划,网络新闻策划主要是指这个层面。它要求网络新闻策划主体在进行策划报道时,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片、漫画、表格、图示等多媒体元素进行策划报道,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易读性、可读性及影响力。赵振宇先生认为,多媒体联动传播策划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抓时效性,选题要有提前量;其次,注重系列性,报道有始有终;再次,吸引受众参与,把握舆论导向;最后,争取领导重视,协调各方关系。其实,对于网络新闻报道策划所有类型来说,这些问题都是要加以注意的。
四、网络新闻策划中的创意
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网络新闻策划更是强调创新与创造。那些具有很强创意性的网络新闻策划往往能彰显网站的个性风格与特色,并营造其核心竞争力,这是网络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纵观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东华网等,无一不在新闻策划创意上下工夫。孙志刚事件、保护圣火、胡锦涛做客人民网都是很具创意的策划,赢得受众的广泛赞同与参与。
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创意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早就认为,伟大的进步总是来源于思想。但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头脑。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界定了“创意”概念,认为创意就是催生某种新事物的能力,它表示一人或多人创意和发明的产生,这种创意和发明必须是个人的、原创的、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意无时不在,只要一个人所说所造是新颖的,无论是“从无到有”还是赋予某物新的特征,创意就存在。或者说,不管该过程结果如何,创意都因此而产生,它既在思想中呈现出来,又在行动中表现出来。[6]
1.创意的作用
有人说,创意的作用就是引人注意、包装讯意、留下印象,成功创意必备的原则是原创性、相关性、单一性与冲击性,并界定创意三要素是概念形成、素材选择与表现手法。对于网络新闻策划来说,创意的作用在于从产品到品牌,从网站到传媒业,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如能很好的催生并利用好创意,网络媒体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营造创新氛围,打造系列产品
网络媒体的特性是自主性、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与草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它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但是,新媒体在操作经验、政策限制及内容生产上明显不如传统媒体。因此,其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不可避免会处于一定劣势,加上新媒体的进入门槛较低,整个行业的进入成本与退出成本并不很高,资本势必蜂拥而至,结果是新媒体业的竞争空前惨烈。在此背景下,新媒体致胜的武器很多,但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是创新氛围的形成。新媒体企业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应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积极实践,在思想和行动两个层面激发创意,形成创新,打造系列化的网络新闻产品。
打造系列化产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创意打造常规性新闻报道;其次,利用创意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策划性新闻报道产品,如节庆活动、运动会及突发社会与自然灾害事件;第三,利用创新策划网络评论,BBS、博客、发帖等都是创意策划大有作为的平台,如强国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四,利用创意提升网站的编辑水平,打造针对不同受众消费习惯的网页与空间;第五,以新媒体为基础,利用创意实现跨媒体战略,打造多媒体系列产业,多媒体一是指网站平台上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二是指以新媒体技术融入传统媒体,实现多媒体产品;最后,以多媒体运营实体为基础,实行跨产业战略,进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甚至第一产业,切入房地产业、餐饮业、物流及教育行业,打造立体化的多层面系列产品。
(2)提高网站知名度,实现社会效益
在我国,媒介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而存在,负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社会职责。改革开放前,媒介产品是完全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而游离于普通商品之外,换言之,媒介存在的全部就是追求社会效益,这种状况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自从我国实行媒介体制改革后,“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定位使得我国的媒介走向市场,这在客观上迫使媒介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顾及经济效益。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创意主要作用于两大方面。一是网站的市场定位与设计,要利用创意的力量,找准自己的目标对象,精心设计自己的产品样式与生产流及运营模式;一是对新闻产品的创意策划,要不断策划出对社会、组织及公众有益的新闻报道、评论及编辑模式,赢得广大受众的注意,不断推出系列策划报道,提升网站的知名度,让公众知晓自己的公益立场,与广大受众心连心,长此以往,必将提高网站的社会知名度,实现很好的社会效益。纵观搜狐、新浪、网易及强国论坛所属的人民网,无一不是从关注社会效益起家的,传统媒体如新京报、南方周末更是通过创意策划不断推出新闻产品,获得社会效益的。
(3)增强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
媒介长期从事公益活动不仅换来了社会的关注,更换来了社会的信任。这一点是相当关键的。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无疑便取得了销售量的保证。虽然这么说有点绝对,但是如果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哪怕你传播的内容、质量再好,没有人去认可也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说当媒介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实际上也“收买”了读者的心,并很可能将此转化为经济效益。
当然,吸引尽量多的注意力固然是好事,但如若媒介没有影响力,其经济效益也是很难实现的。尤其对于网络媒体来说,由于其受众数量的巨大性,点击率高并不意味其必然能吸引大量的广告。由于受众的流动性与蜻蜓点水特性,网站很难有忠诚的受众。这样,必须通过创意,生产出让受众可读与必读的产品,不断推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产品,形成网站的影响力,培养忠诚受众,并且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受众。这样,才能吸引高质量的广告,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4)塑造品牌形象,形成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塑造品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旦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就能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产生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一一般来说,运用创意策划形成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从文化层面来看,营造网络媒体内部全民创意与创意识,从思想与行动入手鼓励员工大胆创意,形成创新氛围;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不断创新领先同行的技术优势,在数字支撑技术与产品形式表达技术方面不断创意,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从产品与服务层面来看,网站都要运用创意策划做好工作,产品、品牌毫无疑问需要创意,但服务方面的创意与创新更能扩大与维持网站的品牌形象。
(5)促进行业竞争,培养创造型人才
网络媒体在创意策划方面的竞争,会促进全行业的整体进步,其最明显的结果是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网络竞争中不断涌现的创意策划新闻产品上,更体在网站创意人才的性格特征上。
创意人才的特征是[7]:1.富于想象,头脑灵活、异想天开;2.敢于创新,其创意来源于对常规的突破,因此创意人才从不循规蹈矩、墨守陈规;3.年轻,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人才资源总体上比较年轻,这时该行业属于新兴产业的结果;4.流动性强,创意产业是个门类庞杂的行业,各门类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其间的人员流动是很自然的事,网络媒体是创意产业的核心部分,必然具有这个点。创意人才的素质是:1.创新能力;2.人文素质;3.技术素质;4.综合素质。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在创意主导的竞争中,会导致创意人才的被挖掘、吸引乃至培养。首先,激烈的竞争必然催生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平庸者必定淘汰;其次,新媒体依然是文字表达为主的媒体,关注的是社会众生,因而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再次,新媒体的优势与特长是技术,技术创新是最具活力的命题,创意策划的竞争离不开技术素质的培养;最后,新媒体的多媒体特性,在创意策划的大氛围中,必然需要很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有竞争中制胜。
2.创意的基垫
创意,从心理学角度讲,是一个能够产生富于超越的、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观点和方法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它的建立是:
一、以一定的生理为基础,即个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
二、以一定的心理信息为基础的,这是创意认知的前提、保障。没有这两个根基,创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并非有了这两个基础,就能够产生好的创意,创意的产生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人格的影响和情绪、情感的影响等。[8]所谓创意,指的是所有独特、新颖、适当、有用的观念、想法或作品,它可以是一个生活上的点子、一项科学上的发明,或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创意的产生主要依赖个人的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要产生有价值的创意,绝对不能只是凭借着灵机一动,第一,必须以厚植知识为基础。第二,创意要能直接打动消费者的心,才能带来商业价值。第三,全心投入工作才能深刻体会顾客的关注点,这是创意来源的基本条件。创意来自灵机一动,而灵感往往来自工作的投入与自在的心境。第四,要具有一份从容的心境。第五,要有良好的组织氛围。创意的点子虽然大多出于个人,但是,组织里的氛围往往是激发创意更重要的关键因素。[9]
对于网络新闻策划创意来来说,其基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站要有准确的定位与清晰的发展方向。只有当网站找准了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在哪做这个问题后,才能谈怎么做的问题,后者就是网络新闻创意策划问题。这是创意的根本基础。其次,策划主体具备主体与客体互为一体的意识。由于网络媒体的自主性与草根性,传者与受者互为一体,这既是挑战又是机会。要求策划主体不但清楚自己的状况,而且更要关注受众的现况我,注意受众的消费心理变化轨迹,随时加以调整新闻策划,产生最有创意的网络新闻产品。再次,策划主体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与实践经验。作为传播者的策划主体,网络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与即时的实践情怀,才能在新闻策划中激发最具活力的创意。最后,网络媒体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是新闻策划创意的摇篮,也是其永不停息的活力源泉。
3.创意的获得
创意在一定意义上与创新是同义词,很多时候我们谈创新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指创意。早在1912年,德国著名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使用。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与引进新组合。[10]
熊彼得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指出,“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有人说,创意的获得来源于洞察。洞察不是事实、调查结果和观察的别称。洞察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深刻理解,它是业务成长的助推器。它研究消费者碰到的问题,然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目标消费群体中。它揭示新的需求,它一目了然,它帮助加深理解。而观察则只是我们拾获的一些有趣的消费者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具有普遍性,而且通常并不能解释消费者的动机。观察可以作为洞察的原料,但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小心处理和分析,一不留神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由此观之,网络新闻策划的创意的确来自洞察。这种洞察是对事物有一种最透彻的了解,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对它的将来一种科学的前瞻性。其他诸如孙志刚事件、姜岩事件、女市长“车祸门”、厦门PX项目等,都是网络策划主体对新闻事件深切洞察的结果。
具体来看,网络新闻策划创意的获得来源于策划主体对熊彼得“创新五种情况”不断追求的结果。首先,网络新闻产品如报道与评论等的本质就是不断更新,旧的新闻与重复的新闻是没有市场的,所以必然会产生创意与创新,包括形式与内容的创新。第二,网络等新媒体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就是技术,而技术则是新的生产方法与方式的原动力,当从业人员在不断探索技术改进生产方法的时候,创意也随之出现。第三,网络新媒体的市场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文化背景壁垒,它真正实现了传播学意义上的地球村,随着技术与内容的不断扩展,新的市场也不断产生,创意也就不可避免。第四,数字技术是一个魔幻的转化机,可以把不同性质的原材料转化为通用的数字内容,这就给了网络媒体一种控制与拓展新资源的可怕力量。正因为此,网络媒体原材料的供应来源没有止尽,其创意也永不停息。最后,组织形式的改变与进化也促使创意源源不断的产生。网络媒体彻底变革传统媒体的组织形式,既可以在内部组织上加以改变,又可以在产业市场上形成规模超前的垄断地位,并产生丰富多姿的变体,从而催生创新精神。
五、网络新闻策划方法与程序
1.网络新闻策划方法
中国策划研究院认为,策划基础方法有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系统分析策划法是把策划目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把其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对其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个较适宜的方案。步聚为:确定策划目标、系统综合拟定方案、系统分析评价方案、系统选择策划优先、跟踪实施调整方案等。综合分析法是策划主体全面完整地认识策划目标客体的各种关系与各个方面,从而真实地把握策划客体的策划方法,它建立在系统分析策划法基础之上,考虑的是各种资源利用与搭配的问题。逻辑分析策划法是把客体的发展进程在思维中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制定策划方案,它的特征是典型性与抽象概括性。
本文认为,所谓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技巧、手段或遵循的途径。方法是有结构的,主要由目的、知识、程序、格式和规则五种要素构成。目的是方法的灵魂和主旨,它决定着程序、格式和规则;知识是方法的基础和前提,为目的、程序、格式、规则提供经验和理论,并可直接转化为方法;程序是实施方法的过程的规定,标志着方法所经过的途径;格式是目的由一程序过渡到另一程序的中介;规则是方法中诸要素的法约,规定着方法的适用范围,从总体上全面规范着主体行为。
本文认为,有关网络新闻策划这一具体学科策划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识,即概念、主题、时空策划法;金三角策划方法; OK策划决策模式。
概念、主题、时空策划法是一种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一个经过概念挖掘、主题开发和时空运筹的过程。策划者最重要的了解策划对象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然后明晰其概念,再开发出主题,围绕概念和主题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谋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这就形成了一个概念、主题、时空策划模式。如网络奥运策划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北京奥运期间,搜狐华奥将推出创新的奥运报道模式,整合互联网、平面媒体、电视及广播媒体、手机媒体等各种传播形态,集纳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数据等形式,以及独树一帜的实时互动和参与体验,给用户提供全新的奥运感受。此次搜狐公布的奥运报道计划包括16个系列,48项网络报道产品。赛前,搜狐准备了直播奥运、奥运速递、金牌辉煌、每日烽火、五洲圣火、运动队系列、明星系列等7大奥运主题系列报道,独家深入采访奥运会28个大项运动队备战情况,全面报道北京奥运的准备情况。奥运会赛时,搜狐的福娃奥运速递、奥运奖牌榜、直播奥运、胜利中国、视觉奥运等6大奥运主题策划将全方位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报道第一手赛事资讯。
金三角策划模式是一种巧妙运筹“势”、“时”、“术”的策划方法,这三大元素构成一个谋略的金三角。势是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有势就有能,即势能——由物体所处位置或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孙子曰:“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志刚事件、PX项目都是趁势而为的经典网络新闻策划案例;时是指策划的时机,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刻,在时机点上推行策划活动,以使其获得成功。一般选取各种节假日、足球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作为活动时机,如汶川地震、2008年雪灾等;“术”是招术和方法。
OK策划决策模式是一个利用策划者自身的经验、知识信息和思维方法及策划对象所处的环境及其优劣条件进行系统策划谋略的模式。该模式更讲究全面信息的搜集和调查,通过缜密的思考和推敲以达到策划方案最优化的一种策划方法。O是指决策环,我们把从因果链条逻辑体系中能分割出来的、有明确目的的、相对独立的逻辑体系称为决策环。我们的决策思维往往要进行从目的到手段,再从手段到目的的双循环,目的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和终点。在一个决策环上,一个决策目标有多个决策点支持,而每个决策点也需要必要的支持。从微观来看,每个决策点也是决策目标,它与支持它的决策点构成一个小决策环。大决策环称为母环,小决策环称为子环,从而构成环系。决策基因即决策者的思维能力状况。由经验、知识、信息和思维方法四部分组成。决策基础即决策的信息来源,是决策者策划与判断的依据总和。包括决策对象外部的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又分为科技、经济、文化和政治信息。决策者决策基因的四个构成部分相互作用外化出两个功能:判断和创新。判断是决策正确性的保证,是使决策对象不劣势的保证;创新是决策进步性的保证,是使决策对象有优势的保证。判断是基础,创新是方向,共同发挥作用,促成了策划决策。我们仔细审读搜狐报道奥运计划,可以看出很多网络新闻策划或深或浅地运用了这个方法。
2.网络新闻策划程序
网络新闻策划的一般程序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筛选材料、提炼主题、明确目标与换位写作等。材料制约着策划思维的表达。策划思维的产生,离不开客观材料的土壤。策划所表达的策划思维,是依托客观材料产生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策划思维在策划书中表达的正确性。材料使策划思维的表达有了活生生的“血肉”,为策划说服力的产生夯实了基础。要全面搜集材料,不要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整体、以主观说教代替客观事实。要历史地搜集材料,弄清事物发展轨迹和脉络,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链条中去完善策划思维。
搜集材料的途径一般有:1.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材料。2.在调查研究中搜集材料。调查研究的常见方法:专家调查法,小组座谈法,深度访谈法,随机抽样法,实验法,观察法,邮寄调查法,产品留置调查法等。分析材料,主要是围绕策划的主题,解决对搜集到的材料的认识问题。策划的主题是撰写者通过策划书的全部内容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策划书的灵魂和统帅。换位写作,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想对方之所想,要把握阅读对象的观点和想法,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从对方的实际出发进行策划。
网络新闻策划的结果往往也体现为策划书的撰写,策划书的构成要素一般是:1.策划的目的与内容,2.与策划相关的人员,3.策划实施场所,4.策划执行时间,5.策划缘由和前景,6.策划方法和操作,7.策划的预算,8.策划效果预测。从策划构思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策划程序一般为:1.策划缘起,包括信息引发、机遇利用、外力借助;2.倾注概念,包括概念提炼、概念开发;3.落实行动,包括周密计划、切实执行等。
六、结 语
网络新闻策划是新兴的概念,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还未有成熟的操作模式。本文试图从网络新闻报道如何组织与策划入手,不仅在实践上为业界确立一个工作方向,而且在理论上探讨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与规律,重点研究创意在网络新闻策划中的作用及特点,并对策划方法与程序作了讨论,希望从新的视野为网络新闻策划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
注 释:
[1]转引自《论 网 络 新 闻 编 辑 规 律》,http://,2009.5.7。[10]孙福良:《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P8,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书目: 1.许正林:《新闻编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郑兴东等:《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大林:《策划方法与教程》,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5.陈放等:《文化策划》(修订本),蓝天出版社2005年版。6.李程骅等:《创意与传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8.郭辉勤:《创意经济学》,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一、可预见性常规重大事件
(一)重大事件中新闻策划的含义
新闻策划中的重大事件,从广义上讲,包括一切受到广大受众密切关注的事件;从狭义上说,重大事件只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如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会等。笔者在此仅从狭义上作探讨。
(二)重大事件中新闻策划的方法论研究
1.注重策划团队建设。策划团队是重大事件报道的智利保障。面对重大事件,优秀的策划人凭借新闻专业知识、新闻实践经历,能够迅速地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策划方案,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策划人员必须高瞻远瞩,立足全局,保证策划的全面性;必须熟知本单位的人员状况、部门分配,保证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必须在新闻战线上身经百战,保证应对突发状况得心应手。另外,他们还应培养一批具有独特新闻视角与新闻敏感度的记者,以此保证策划的执行者洞悉整体执行有力。
2.注重提前预判。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以往经验提前预判近期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媒体针对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量身制作报道策划,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报道效率,保证第一时间抢发新闻,进而提升受众的认可度。策划人员依据多年的新闻实践经验,预测重大事件的类型,判断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然后在方案中突出重点、标注注意事项,让方案执行者一目了然,便于落实。
3.注重策划的可行性。重大事件因其可预知性,所以留给策划人员的时间比较充裕,正因如此,策划人员往往片面追求高标准、高难度,容易与实践环节脱钩。新闻策划要立足实际,根据新闻报道规律,结合重大事件本身的特点,既要追求方案的新颖,又要注重安防的落地,实事求是,避免天马行空。好的方案不仅是在纸上看起来漂亮,在想象中完美,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有着力点,有抓手,可行性好。
4.创意与人文关怀。新闻策划要着重强调创意,创意不是去炒作新闻,而是根据重大事件本身的特点,寻找最优的报道方案。重大事件受众关注度高,任何一家媒体都不会错过出彩机会,千人同题要想出彩必须在创意上下功夫,推出的新闻产品要能令观众耳目一新。
本文讨论的人文关怀是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指设计新闻策划时要有产品意识与服务受众的意识。新闻报道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图片,而应有温度,像商品一样满足受众的使用需求。服务受众的意识需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态度,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百姓的声音,做最广大群众的代言人。同时,在报道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新闻信息。
二、不可预见性突发事件
突发性事件中,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策划,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的活动。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方法论探讨:
(一)快速及时是关键
时效性被喻为新闻报道的生命线,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在时效竞争上。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结束迅速毫无预兆,对新闻策划团队的要求也就更具有挑战性,胜负往往就在毫秒之差。因此,一方面要反应快速,要求记者在事件刚发生时就能果断采取行动,调齐人员设备迅速到达现场抢占有利的采访位置,尽可能找到当事人,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之后的新闻报道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及时报道。媒体单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做到争分夺秒,以求先声夺人。新闻市场只认可第一不在乎第二,谁第一个见报谁就赢得市场。及时报道的好处还在于有效压缩谣言空间,给突发事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场。
(二)真实客观是根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突发事件新闻策划也要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突发事件事发突然,留给策划人员的反应时间少,同时事态紧急、任务重,但不能因此伤害真实性原则,要紧绷真实之弦做到实事求是。报道突发事件所引用的材料必须是经过核实的,涉及具体数字、事件原委必须取材于权威部门,不能道听途说,搞“客里空”报道。假如错过现场未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转载报道也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核验后再转发。而不能为了报道,紧急状态下赶凑稿子搞合理想象。
(三)统筹安排是前提
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新闻传播规律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服从整个国家事业的大局,做到统筹安排步调一致。突发事件对社会危害性较大,如果媒体仅为追求发行量、收视率,通过求新求奇的手法吸引受众,必然会造成事态的混乱,影响问题的结局。例如司法报道,对嫌疑人进行媒体审判和道德谴责会影响法官的量刑,干扰司法工作的独立性。因此制定策划方案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统筹安排,确定报道方式和报道范围,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以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为思考点。
(四)有节有度是保障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把握节奏,掌握适度原则。突发事件具有错综复杂、类型多样的特点,要根据事件爆发、发展、高潮、结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报道策划,有节奏地将信息传播出去;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报道要有度,哪些该重点发,哪些该简发,哪些该缓缓再发要做好权衡。有节有度还表现在对突发事件报道形式的讲究,消息、通讯、简讯、要闻视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胡顺元.策划与炒作辨析[J].记者摇篮,2005(3):53.
[2]宋珑.新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J].新闻及传播研究(上),2016(5):30.
对一档新闻节目来说,策划可以说是推进节目不断创新、不断出彩、提高收视率、得以维持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进行一档节目的策划呢?
以包头新闻综合频道主打节目《包头新闻》为例,近几年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金融危机”、包头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重要年份和重大事件,《包頭新闻》适时策划了《我和草原迎大庆》、《改革开放30年见闻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鹿城迎奥运》、《保增长、促发展》等一系列子专栏,避开会议报道的模式,派出多路记者,通过记者体验式采访、专访等形式,从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个企业等社会方方面面的成员作为切入点,从离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入手,对他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都做了深入报道,政策上紧跟时政脉搏,表现手法平时生动形象,不仅达到了宣传效果,而且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要注重时效性和贴近性,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上提炼“独家视点”,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2010年冬季供暖时,针对很多老旧小区供暖不畅通的问题,包头电视台《直播包头》专栏推出了《宇航跑供暖》这一小版块,主持人宇航的手机成了供暖热线,老百姓一遇到家里暖气不热的问题,就打电话找宇航。据了解,整个冬天,《宇航跑供暖》解决了上百家用户的供暖问题,解决率达到98%,有效提升了专栏知名度和收视率。
以一条新闻来说,一条新闻要想出彩,也必须经过前期策划。新闻采编记者一旦发现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只要决定报道,就要考虑如何选择角度,如何挖掘素材,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组织报道等。那么如何作好一条新闻的策划呢?
首先,要搜集足够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需要报道的新闻题材和媒体的特点,制定最能接近事物本质、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有希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报道方案。但在制定报道方案以前,最重要的是调查研究。要事先摸底,搜集与报道有关的各方面资料,对需要报道的事件做全方位的了解,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报道计划。这种调查研究,既需要平时的信息积累,也需要临时的突击调查。笔者创作的《科技助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新闻报道于2011年1月份在《包头新闻》中播发。这篇报道是笔者在进行了充分的前期策划后完成的。最近几年,低碳这一词越来越热,而包头是众所周知的重工业城市,工业污染是城市污染的主要因素。笔者仔细阅读了包头近几年在治理重工业企业污染方面的相关文章,并到科技局了解他们在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给予的扶持政策,再加上几年来工作经验的积累,最终构思出了新闻的大致轮廓:以包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打造新型产业两个方面来进行支撑,分别找一个典型例子进行切入。再配上同期声和记者现场,有点有面的将科技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做了说明,鼓励更多的企业依靠科技改进技术,节能减排,为打造低碳经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其次,要抓住要害环节,找准新闻点。基本材料到手以后,就必须过滤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一些问题,仔细分析研究,理清头绪,直奔要害部位,确定新闻点。笔者认为,这个“新闻点”不仅要准确,还要有看头!最基本的就是要“讲故事”,将一个枯燥的新闻点策划成一个符合老百姓欣赏习惯的“故事”,让老百姓自然想看,爱看。例如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板申气村的三件新事儿》,就是以包头市土右旗板申气村广大村民致富增收的三个渠道作为故事实例,让主持人带领观众一起体验板申气村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致富增收的喜悦心情和坚定信心。经过这样策划,这条新闻就变的有意思多了,不仅有力突出了主题,观众也更容易接受,更能看懂。
再次,精品还靠精作。好的策划方案只是新闻策划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能否真正成功,还得需要众多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完成。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拍摄安排,从后期配音再到剪辑画面,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因此,就必须对编辑记者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策划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因此除了要求编辑记者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知识面、写作能力、事业与奉献精神等外,还要求他们深入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动向,并且要具有组织调度和联系协调的能力。
一. 专题报道可行性分析
1.题材分析
一座城市最能表现文化的是建筑,最能展现市井风俗的是老街。老街是城市文明延续的载体,人文市井的再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前门大街,上海新天地,天津津门,成都宽窄巷子是当今中国城市老街修旧如旧的代表,在“老”字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赚足人气,获足美誉,着实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属于本地文化的细胞,在保护和传承上都有独特的想法。从上述四城打造的老街中,可以清晰地瞥见地域文化对城市文明发挥的决定作用。2.受众分析
比较怀旧并关注老街历史文物保护的那部分人。
二. 报道主题
走进城市老街
三. 报道主旨
那些曾经在历史上熠熠闪光,带有浓厚民间风味的老街古屋,历经数十载风霜雨雪侵蚀,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文明的告诉发展,那些在高楼靓丽外表下若隐若现的老街古屋显得愈加暗淡无光,并逐渐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本组成员立意做一个关于探寻老街历史沧桑味道的策划方案。走进老街,敲开一扇扇斑驳的木门,找寻老街蕴含的悠悠古韵,以及厚重的历史人文风貌。
四. 报道目的
着眼于下关市具有代表性的老街古屋的兴衰更迭,以一些沉淀城市文化命脉并日渐淡出公众视野的街道与建筑为立足点。介绍城市老街风貌,将老街目前面临的种种现实性问题重现于大众眼前,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老街的保护与延续问题,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保护这些即将消逝在城市中的文化。
五. 报道角度
1.就下关市龙尾街的历史起源、兴盛时期以及后来破落的原因。
2.龙尾街街道周围老屋的历史,历经多少次更迭,房子现在的用处,现居住的人口结构,生活居住条件,城市发展进程的推进对其的影响。3.龙尾街现住户对老街的感情,发生过的一些故事,以及没有居住在龙尾街的老一辈下关人对其的记忆。
4.龙尾街周边城市商业区对老街的看法,有无拆除老街适应城市发展的必要。
5.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保护性政策,实施力度,以及对龙尾街将来的相应规划。
六.报道定位:系列专题报道
1.报道进程安排:做一个周的连续性报道,首先是走进龙尾街,采访老街的居民,做几篇人物通讯,带出老街的历史和人情风味。接着选取一些较好的角度撰写特写,向社会公众征集稿件,诗歌亦或散文,文体不限,抒发其对老街的感情。然后采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了解关于龙尾街的发展过程,采写专访。最后,以评论收尾。
2.体裁类型:主要采用人物通讯、特写、专访、评论这几种体裁。
七.报道要求:记者深入采访,写稿时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可靠,注重实效,态度中立客观。
八.媒体及人员分工 A组:负责搜集有关龙尾街的历史文献资料。B组:全组成员共同参与多方采访:
a.龙尾街现住户对龙尾街的感情以及发生过的有意思的故事。
b.周边商业区对龙尾街的看法。
c.非龙尾街居民的老下关人对龙尾街的记忆。d.相关部门对龙尾街的政策和规划。C组:负责各类资料的汇总以及整编筛选。D组: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新闻照片的拍摄。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承办单位:
赞助单位:
活动时间:__.4.22-5.16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内容 策划 :
一、宣传:4.22-28日在校园内、各网络媒体宣传活动
二、投稿
投稿时间:__.4.28-__.5.11
投稿内容:文类新闻作品、图片类新闻作品、微新闻作品
投稿方式及要求:
1、每位参赛者须填写一份参赛表,文和图片作品提交时一并打包压缩提交至邮箱:,邮件主题和作品文件名均为“好新闻大赛+组织名称/姓名”,参赛者可登陆校团委网站、学通社新浪微博等查看西南大学第八届“好新闻”大赛详情。
2、微新闻大赛:在新浪微博上以话题#微视角看西大#以图片+新闻内容的方式发布身边新闻,并@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微博(微信、QQ空间同时进行。)
稿件评选要求:
文类:①新闻稿件内容健康积极,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新闻稿件全篇语句通顺,语言严谨,无明显的语法错误。
②新闻应为本人原创,若发现有抄袭现象,则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
3、新闻事件发生时间为__年5月至__年5月
图片类:①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事实准确。
②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剽窃。
③新闻事件发生时间为__年5月至__年5月
⑤后期处理:只允许裁剪和调色,不可进行大方面改动。
⑥限个人形式参赛,且每人最多选送6张,可以组图和单幅的形式参加。
三、赛制及流程
(一)文组比赛(4.27-5.11为稿件收集时间,5.16公布结果),海选筛选出100篇稿子,最后评出一二三等优秀和人气奖。
(二)图片组比赛(4.27-5.11为稿件收集时间,5.16公布结果),海选剩下100幅,最后评选时网络投票占百分之二十,专业评审成绩占百分之八十,最后评出一二三等优秀和人气奖。
(三)微新闻大赛(5月15日为截止日期,5月16日公布结果。需要在截止日期前将微博截图私信给@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微博。)新闻都需要附上图片,最终以转发和点赞量进行评比。注:微信和空间同时进行。
奖项设置:
一等奖
二等奖
2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型
a满足受众需求的策划
b战胜竞争对手的策划
c展现自家所长的策划
3当前新闻报道策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a吸引眼球,制造假新闻事件
b违反道德标准,丧失社会良知
c违反法律准则,参与共同犯罪
d哗众取宠,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e审查程序缺失,致使策划失败
f将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混为一谈
4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前提
A有的放矢——新闻报道策划的价值前提
(一)目标价值
1.目标的作用:目标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性
目标可以给人们行动的协调
目标可以给人们行动的鼓舞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又是检验策划成功与否的标尺
2.目标的分类:总目标,分目标
总目标:a符合新闻规律,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b具有良好的导向性,给人们和社会以正确的舆论导向
c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给受众以新的震撼。
3.目标的把握
a必须明确具体、有约束性
必须规定目标的约束条件或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弄清楚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b目标要确立“必须完成”和“希望完成”两部分
(二)导向价值
正确的舆论导向:a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
力的舆论
b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
c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
d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
e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包含两个内容:新闻价值、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指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新闻事实中可能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
(三)服务价值
表现在四个方面
a方针政策服务c科学知识服务
b思想观念服务d生活消费服务
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a广泛性与特殊性
b权威性与多样性
c通俗性与高雅性
d现实性与超前性
e批评性与建设性
(四)艺术价值
a把握时机
b美化形式
B实事求是——新闻报道策划的事实前提
(一)新鲜新奇是首要的事实前提
“新”分类:a新近产生的事物
b新近消亡的事物
c新近发现的事物
d新近变动的事物
(二)真实可信是基本的事实前提
a显性要素正确是基本前提
b隐性要素正确与否决定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新奇角度是有效的事实前提
1.观察角度 a正向角度方法
b逆向角度
c侧向角度
d纵向角度
e横向角度
2.写作角度a选择最能切中要害的角度
b选择读者知识水平最容易接受的角度
c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
d选择时空距离最接近读者的角度
e选择最富有人情味的角度
(四)准备充分是必备的事实前提
a信息准备b人员准备c设备准备
5.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原则
a快速反应,及时报道
b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c把握大局,统筹安排
d把握节奏,保持理智
e讲究艺术,注重技巧
6.新闻专题报道
定义: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 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某一特殊人物、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内容主题的揭示或研 究报道
专题报道策划思路
a在释疑解惑中体现主题 b注意把握热点和冷点两个方面 c运用正向和逆向的思维方法
专题报道策划的主题确定
a客观全面,选题求实 b说理透彻,选题求深 c超前思维,选题求新 d发散思维,选题求变 专题报道的题材形式
a重大成就专题报道 b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 c舆论监督的专题报道 d时事形式专题报道 e服务性专题报道
7.参与式报道的策划
参与式报道包括体验、暗访、催生或促成等报道方式,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报道形式,很受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的欢迎,满足了媒体市场竞争的需要、受众渴望探求真实内幕的需 要和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需要。
体验式报道是指记者以被采访对象的身份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经历之中,在与 他们的平等交流和接触之中,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经历,反映他们的心声,以求得 社会的认同、理解、关心和帮助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
催生、促成式报道: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在事件发生后予以报道,在可能的情况下,新闻工作 者还应同时参与正在发生或还没有发生的事件之中,以自己的主观努力与被报道对象一起催 其产生和促其圆满和完善,尔后再予以报道。
8.会议报道
是对会议议程、会议内容和会议精神进行广泛介绍、宣传的一种传播形式。
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a重视会议内容,加强双向互动
b跳出会议新闻,抓住鲜活内容
。挖掘反映先进执政理念的新做法
。挖掘折射时代文明进步的好风尚
。挖掘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情节
。挖掘具有警示、警醒意义的反常现象。
c确立报道定位,力争双方满意
d讲求形式创新,凸显会议内容
e重视摄影报道,图文双翼并茂
f版式设计简洁明了,读者更易找到“信息点”
g多媒体联合互动,寻求个性化突破
h突出主持人个性,突出个性化品牌
9.多种媒体联手互动的报道策划
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媒体在一段时间、一个地域或不同 地域里,为了共同确定的主题而进行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新闻报道。它应时代变革而兴 起,应受众需要而发展,越来越受到新闻传媒的重视。
应注意的问题:a抓时效性,选题要有提前量
b抓接近性,满足受众需要
c注重系列性,报道有始有终
d追求多样性,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e吸引受众参与,把握舆论导向
f邀请专家咨询,增强权威性
g领导重视,协调统一
10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策划中的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的关系
首先要核实事实的真实性
其次,根据隐性要素的需要,选择能够表现和说明隐性要素的真实事实
再次,对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独立的、深入的、符合真实事实的科学判断,揭示其内在的真正意义。
11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两者的关系如何
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新闻报道从新闻价值上来说是完全可以发表的,但从社会宣传效果来说又是不宜发表的,那么这样的报道就不能发表;有的报道从宣传效果上来说是很好的,但从新闻价值上来说,它的“含金量”太小,这样的报道发表了效果也不好。选择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报道予以发表就能最好的体现导向价值;如果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发生矛盾,必须以宣传价值为主来决定报道的发表与否和如何发表,这是不能动摇的。
12如何做才能让新闻出新求异呢
它必须学习或借鉴过去和他人的成功经验。新闻工作者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用多学科来武装自己。学习与综合是创造的前提,要创造,必须综合他人的研究成果,从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创新是以不断的否定过去、否定他人和否定自己为前提的。创新是在不断继承和批判前人、他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要有勇气,二是要掌握大量的材料。只有材料翔实,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策划者要勇于打破传统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不受经验的羁绊,能在固有的常识基础上寻求一点突破就是创新,有了这种敢于创新的观念,创新也就不期而遇了。它要求我们时刻为着寻找新事物、探求新经验、解剖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反映新情况、获取新信息、创造新形式而探索新的道路,开辟新的领域。
13特定日报道策划的难点有哪些
难度在于等时距地进行,即每隔一年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进行报道。年年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内容,报道无法进行,读者看了也乏味,如何不断出新是媒体策划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14特定日报道策划如何才能贴近群众
15媒体的专栏主要可分为哪几类?一个专栏要取得成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
分类:新闻专栏、评论专栏、服务专栏、个人专栏、访谈类专栏、舆论监督和群众呼声专栏、媒体新闻与观点摘要专栏、科学专栏
完善:
16新闻类专版的策划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
专版的时机选择
专版的主题确定
专版的内容构架
17怎样看待专刊的新闻性
18开展公益性的社会活动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目的必须十分明确,以是否有助于增进公众对本组织、本企业的了解和好感为目的.为达此目的,可以在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中,配以本企业、本组织的标记.2.选择的范围,要一最有利于达到预定目的为宗旨.3.被资助的某一项活动或某一个固体,要考虑到该项目和该组织是否纯正,在公众心目中是否有好感.4.开展和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其规模和出资款项要以本企业、本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为依据来考虑.(1)要抓住有利时机。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活动,很容易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如新年、春节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全国植树节期间的绿化厂区、村庄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为少年儿童做好事活动;“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慰问老干部、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活动等,意义都很重大,也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2)要继承光荣传统。共青团组织在以往工作中创造并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的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城市的综合包户活动,为您服务活动,便民利民活动,修建青年公园、青年候车亭;农村的助耕包户、扶贫致富小组、送温暖小组活动,修建青年路、青年林活动等都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3)要发挥组织优势。共青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击队。团组织要善于运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在抢险救灾,美化市容,建设文明村、镇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做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的先锋和模范。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
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 新闻报道策划在媒介竞争扮演的角色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闻报道策划在不同的媒介中被广泛使用。但是, 目前国内对新闻报道策划还存在诸多误区, 使得新闻报道策划的整体水平较低, 为此, 新闻工作者应该正视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策划的质量。
1. 忽视事实在新闻中的作用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新闻以真实性为原则,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之前要弄清楚两个概念, 即新闻报道策划和策划新闻。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新闻报道策划不同于策划新闻, 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报道进行的策划, 它的出发点是新闻事实, 是对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增加新闻的影响力和深度;而所谓的策划新闻, 是对新闻事实本身的策划, 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宣传效果, 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中, 很多新闻工作者将两个概念完全混淆, 忽视事实在新闻报道中的基础性作用, 使得新闻报道策划变成了虚假新闻的报道。
2.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新闻媒介为了吸引受众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 但是, 目前国内媒体在进行新闻策划时, 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 忽视新闻事件自身的发展规律。很多媒体从业人员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 自己编造虚假事实。新闻报道策划在网络时代似乎变得遍地都是, 但是, 质量参差不齐, 大多数的新闻报道策划没有深度, 没有独特性, 与新闻炒作无异, 这种新闻策划不仅不会为媒体带来更过的受众, 相反会受到读者的厌恶, 影响媒体自身的声誉。
二、提高新闻报道策划质量的对策
1. 加强对事实新闻价值的评价
新闻策划不能滥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工作者应该对新闻进行筛选之后, 选择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实和代表某种发展趋势的事实进行策划, 对于新闻报道的策划数量, 不应该刻意去策划, 要根据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来定, 做到理性选题。
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 一定要以事实本身的价值作为是否应该进行新闻策划的前提条件。新闻价值通常表现为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五方面, 其中真实性和时新性是衡量其能否成为新闻的重要条件, 其余三者的级数越高, 那么事实所含有的新闻价值就越大, 就越有可能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所以,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策划时, 一定要严格遵循新闻规律, 按照新闻规律做事, 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 提高新闻策划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提高新闻从业者职业素质
新闻报道策划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新闻报道策划人必须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 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评估一则新闻的价值, 并且能够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 及时进行跟踪报道, 同时也要有创造性思维。新闻报道策划的基础始终是客观事实,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事实求是。另外, 新闻工作者还要加强自身的新闻职业道德, 通过职业道德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养成以事实为基础, 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抵制各种金钱荣誉的诱惑, 坚决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的写作报道。
新闻报道策划人员要通过各种媒介, 了解各方面的最新信息, 这些信息应该包括社会信息、媒介内部信息、行业信息等等, 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些信息, 进行科学分类整合, 鉴别其中的虚假信息, 并将有较大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取;在确定针对某项事实进行新闻策划之后, 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听取各方面意见, 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
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首先应该寻找正确的选题, 其次要把握好报道时机和分寸, 新闻策划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报道时机, 以保证新闻策划的社会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同时要把握新闻报道的分寸, 特别是对案件报道、社会问题性报道, 一定要对信息进行筛选, 不能过分夸大负面信息。
结语: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 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通过成功的报道策划, 提升媒体自身的形象, 提高媒体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媛.新闻策划制胜及其误区规避[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6) .
[2]刘洋.浅析新闻报道策划[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0 (03) .
[3]张喆.新闻的网络实践——以新浪网2008年新闻专题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 2009 (29) .
关键词:会议新闻;策划;创新;会外现场;报网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39-03
一、引 言
会议新闻,历来是主流媒体的城市党报报道的重点。因为党报承担着对党和政府事务的宣传报道任务,而党和政府研究中心工作、发布权威政策信息多以会议形式呈现。尤其是一些会议,由于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出席人员特殊或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和政治性[1]。如,一年举办一次的人代会和政协会。宣传好、报道好会议新闻,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群众,是党报的职责所在。
同时,党报对会议新闻先天的重视,来源于党报的定位和读者群的需求。党报的定位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其受众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高端人群,是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事政治,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中坚阶层。为他们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就必须在重大会议这类新闻报道上下功夫。只有这样,党报才能真正发挥其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党报会议新闻报道一直以来不太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是会议报道的内容公务化、形式程式化、文风八股化。报道多为机关视角、工作视角,仍单纯停留在纪录、宣传层面;报道中领导讲话多,议程叙述多,就会议写会议,见人不见事,读者关心的需要的信息少;报道形式单调,平铺直叙,缺乏立体感、纵深感,角度不新;报道语言比较生硬、呆板,有的甚至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由于长期以来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导致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强化成一种心理定势。说起党报就想起空洞说教和生硬的面孔形象,使得党报本来拥有的会议新闻宣传优势,反而成了党报舆论引导上的软肋。
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成为了新闻业务改革的突破口。特别是对重大会议的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显示综合实力和新闻创新成果的重要场合,直接影响和推动着新闻媒体报道业务水平的提高。
那么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如何策划创新?结合《西安日报》近年来的会议新闻报道,尤其是在“两会”这样的重大会议报道上的策划与创新尝试,谈几点认识。
二、创新报道理念,回归新闻本位
党报的办报人,记者、编辑要破除以往“党报特殊论”的陈旧观念,将报道中存在的一贯的工作性宣传性思维调整到新闻规律的本位上来。
(一)要增强受众意识
新闻传播是否有效,取决于受众对传播的新闻信息的接受程度[2]。因此党报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受众意识,要讲究报道效果。我们报道会议新闻不是传达文件,不是会议记录,更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要分析受众心理,从受众的视角去审视新闻素材,尽可能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增强与受众的亲近感。由过去的“我说你听”转变成“我说你想听”。在当前传媒发展多元化、分众化、受众选择多样化的情况下,党报更应发挥会议新闻资源优势,挖掘政策性、方向性、权威性的第一手新闻信息,去争取更广泛的高层的受众群。
(二)要增强服务意识
党报要唱响主旋律,要讲主题、主调,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主旋律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从读者的需求出发,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整合会议新闻资源,用更精准、更深入的报道,为读者解读方针政策,提供工作指导。
(三)要强化新闻意识
目前党报缺乏吸引力,主要是由于“宣传”味过浓,“新闻性”不够。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党和政府的主张和声音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实现的。要有鲜活的新闻事实为载体,而不是简单的传声、传达。因此要处理好发挥宣传功能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报道中讲求时效性、新闻性和可读性。
三、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策划贯穿始终
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离不开整体的精心策划。不同内容、规模、层次的会议,报道策划的主体和侧重点不同,效果就不同。通常,根据会议的内容、受众的关注程度以及新闻价值的大小等,大致可将会议分为重大会议、重点会议和一般会议三类,按照会议的不同类型,报道策划的重点不同。
(一)一般会议报道策划:一次性报道,突出新闻内容
一般会议大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召开的例行工作会和报告会、总结表彰会等等集会。这类会议报道通常采取单向信息的传播形式,报道策划的重点是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简洁求实。要根据新闻报会议,而不是根据会议报新闻。尤其是一些研究、部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的会议,会议只应该是新闻的由头、背景和舞台,唱主角的应该是会议中蕴藏的新闻。
(二)重点会议报道策划:组合式报道,会议报道+新闻拓展
重点会议主要包括市级四大班子研究重大问题和主要工作而召开的全会、常委会、专题会、研讨会及重点部门或行业新闻发布会等等。这类会议内容重要、出席领导层次高。作为城市党报,报道要讲究虚实结合。在报道会议时,可采取主稿加配稿的办法,将会议主稿中无法详细呈现的新闻内容,在延展的稿件中进一步软化细化,包括新闻背景、现场花絮、内容解读等等,这样避免了会议报道因冗长而平淡、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三)重大会议报道策划:立体式报道,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大胆探索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重大会议主要是指党代会、两会等关系全局性的会议,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出席人员特殊或层次高,社会广泛关注。重大会议报道要出新出彩,要有高度、深度、厚度和温度,策划至关重要。需要细分为包括會前、会中、会后分阶段策划和会上会下、会内会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分层次策划等。在新媒体崛起的当下,利用网络新平台的快捷、即时、直观的优势,采取报网互动方式,对会议新闻进行立体式报道,会使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广泛和到位。
1.重心前移,精心做好会前策划。在重大会议前,采访部门要组织记者提前介入,掌握相关资料信息,包括会议背景、主要议题、参加人员情况等等,结合不同时期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等,并联系当下读者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注点,制定整体报道方案。遇到例行会议,搜集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力争报道出新。
2011年和2012年的西安“两会”报道,《西安日报》在会前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搜集了参会代表和委员的详细资料,查阅了相关提案和建议,并与往年进行对比分析,把握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出了详细具体的报道策划方案。包括规定动作,即议程性报道方案和自选动作,即延展性、深度报道方案两部分。议程性报道方案包括开幕、闭幕、主席团会、审议及领导活动等规定内容的报道;延展性方案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人物专访,热点聚集,现场速写等等,策划明确細致,并将任务分解到人,为整个报道有序有力打下了基础。会议开幕后,由于准备充分,从采到写,十分顺利到位,热点重点突出,会内会外结合,不少报道打破常规,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2.从读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寻找契合点,会内会外结合,让会议新闻报道变软,有了温度,更加贴近群众,生动可读。
每年的“两会”一直倍受百姓的关注,是因为“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参政议政,审议和制定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措施的会议,是反映基层群众心声,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的会议,是代表委员履行职责,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谋划策的会议,因而代表委员在会议上的表现,他们的履职情况,他们的关注点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也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点。这两年的“两会”报道,《西安日报》专门围绕代表委员议案、提案、意见和建议所涉及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从会内热点聚焦解读,到会外现场调研,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会内会外结合主题活动。如,2011年,会内围绕做大做强西安旅游产业这一热点话题,征集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交流研讨,给出对策。刊登了《西安旅游如何发力》的深度报道,形成了会内报道的热点效应;同时,针对从2010年9月开始,曾一度畅通的西安道路交通再次出现轻微“反弹”,主要路段经常出现拥堵,引起市民关注,“缓堵”当时两会上被提及频率最高的热词这一情况,专门策划了代表委员在早高峰时期现场调研我市交通状况的会外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实地体验了交通拥堵情况,并与市交管部门领导和市民对话,为解决交通拥堵提出意见和建议。记者采写了题为《最近交通不那么堵了》的现场特写,并配以生动的现场图片。整个报道图文并茂,鲜活感人,提升的两会的关注度,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这篇报道还获得了当年西安人大好新闻一等奖和西安好新闻一等奖。
2012年,策划的会内热点报道《把西安建成文化达沃斯》,聚焦了关系西安未来发展的重大命题: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问题。紧扣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围绕要大力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魅力的城市文化这一主题,从博物馆城、历史文化村镇、文化品牌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代表建议、专家观点等形式,深入剖析了西安文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今后发展的出路;会外现场策划了代表委员调研全市首家保洁员子女五点半学习室和就业服务中心活动,都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契合点,通过代表委员与保洁员及其子女、就业创业明星、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的交流座谈,体现了代表委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得报道有了温度。不仅丰富了会议的新闻内涵,而且深化了两会的主题,同时提升了报道的关注度。
3.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制造舆论关注点,采取报网互动,拓展会议新闻的广度和影响力。
“两会”报道年年都做,如何做出新意?增强互动性,是一个突破口。
随着网络信息平台越来越多样,QQ、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出现,人们交流互动更直接更方便了,网络舆论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党报的读者群,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等,他们既是会议新闻的主体,又是网络新媒体的最广泛的运用者。因而,在重大会议新闻报道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党报新闻资源优势,开展报网互动,成为强化新闻报道传播效应,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2011年,《西安日报》在“两会”报道中首次策划了“QQ聊民生”活动。利用西安新闻网搭建QQ平台,邀请出席人代会的市人社局局长和市教育局局长在QQ上与网友聊民生话题。短短2个小时的活动,吸引了130多位网友争相提问,现场解答问题30多个,网友直呼“开心”。两位局长也认为和网友用QQ群对话很给力,能把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第一时间最直接地传递给最关注的人。群聊时,网友的问题辛辣,局长的回答恳切,气氛非常热烈。在网络即时传播的同时,日报第二天以《群聊很给力》为题,以现场特写配以精彩问答的形式,对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生动感人,为这一年的“两会”报道添了彩。
2012年的“两会”报道,《西安日报》加大了创新力度,将目光投向了微博这一最新最火爆的信息平台。经过与西安新闻网、腾讯网多次研究探讨,最终策划组织了两会期间的代表委员“微访谈”活动。借助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设置微博话题页,并邀请两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接受网友访谈。该话题页不仅在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首页得以展示,方便网友参与,还首次嵌入网站两会专题中,让网友在查看专题的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微博访谈情况,并能即刻在专题微博互动区域发表微博进行参与。日报在对微访谈全面报道的同时,开设“两会微报”专栏,采集部分涉及两会的精彩微博及时予以刊登。为确保活动策划万无一失,报纸和网络在会前做了大量准备。日报联系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部门,协调筛选有影响力、有代表性、已开设注册微博的代表和委员,提前联系沟通,并嵌入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互动区域;邀请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三位局长通过微博访谈的形式与网友互动,解答网友关心的民生话题。西安新闻网则及时在新闻中心两会专区、专题首页以及微博中进行预告宣传,并通过腾讯迷你首页、腾讯网、大秦网进行推广和宣传,征集话题,以此扩大微访谈影响面。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在两会会议间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中,短短两小时网友提出的问题达百余条,访谈内容涉及2012年的教育新政“大学区”制改革和养老、救助等等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话题。虽然访者与被访者没有面对面,但指尖上的交流更别有一番感觉,三位局长接受访谈的实景现场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各路媒体记者,气氛非常热烈。日报记者采写的稿件《键对键胜似面对面》,生动、细致地反映了活动内容,为网友、读者答疑解惑,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西安新闻网也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活动内容,让网友第一时间了解访谈现场情况,同时,通过腾讯弹出tips窗口新闻即时进行推广传播。此次“微访谈”,不仅是作为城市党报的《西安日报》2011年“QQ聊民生”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报网互动式的新闻报道探索,而且也是腾讯网首次与西安媒体尝试举办的“微访谈”,无疑对“两会”的影响力和《西安日报》的影响力都是一次最大程度的提升。
会议新闻报道是城市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的体现,是党报独有的优势资源,是党报新闻报道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也最能体现新闻报道的集中效应。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应该是每一位党报工作者重视并积极探索的命题。
参考文献:
[1]张宿堂,李斌,孙承斌.探索新形势下时政报道的规律性[J].中国记者,2011(12).
[2]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新闻报道策划方法】推荐阅读:
新闻编辑学 练习3 新闻报道策划06-03
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06-30
重大新闻报道10-01
新闻报道稿10-02
新闻报道情况10-06
主题班会新闻报道07-18
毕业季专题新闻报道07-26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10-07
校本课程开设新闻报道10-09
心理问题讲座新闻报道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