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报道灾难性新闻(通用8篇)
摘 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 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 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一、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实际上,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然性灾难;也不论是什么国家,不论其科技多么先进、发达,管理多么科学和完善,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性灾难。就拿2003年5月,非典阴云持续弥漫在我国的上空,和2008年1月,我国南部一些地区遭受的五十年不遇的冰灾来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的灾难性事件也是较为正常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尤人。关键是面对灾难性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究竟该如何去报道它,以达到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化解矛盾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尽快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目的。
二、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反映社情民意的任务,发挥着舆论向导、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既要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信息,也要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
以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孰不知,这样做会失去报道的最佳时机,不仅使新闻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2007年11月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促销食用油而造成的踩踏事故,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就属于一起典型的社会性灾难事件,新闻媒体反应迟钝,报道滞后,显得被动。二是由于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从表面上看这种报道与我们提倡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所抵牾,因此,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一些地方行政官员对于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生怕有损于自己的政绩,影响到头上的那顶乌纱帽,于是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甚至编造和发布虚假信息,欺上瞒下,对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一事当前,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不等于就一定是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不利。再说,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要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甚至域外媒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时下的新闻媒体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正确的做法是,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采取的措施,使群众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宣传科学的态度方法,使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即使解决突发事件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难度,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青岛石油在这次突发的冰灾事件中,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加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击冰雪灾害天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新闻媒体及时、详尽地对受灾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舆论学认为,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解除对环境的困惑。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所指出的:“人的一个基本心理功能是对外部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见,失去了这种理解和预见能力,人就会感到不安。”这在舆论上便表现为惶惑。因此,要引导舆论,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自我寻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意义重大。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一般还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的,甚至形成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因此,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对舆论的引导。
受众知情权原先是个法学概念,后来又被新闻学所接纳,又称知晓权、了解 权、获知权等。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对于灾难性事件来说,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事件的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很容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在灾难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受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因此,灾难新闻应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全方位的报道,它包括灾难形成原因的分析、抗灾救灾、责任追究、经验教训等。一般来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拥有三个可资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受众均具有知晓的权利,新闻媒体应满足大众这种知情权的需要。
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意见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这次抗击冰灾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拿出黄金时段或黄金版面重点报道这一重大灾情的真相,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应该说,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等,分别对冰灾作了专题报道,并进行整点及字幕滚动式播出,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四、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这里实际上就是指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由于“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忽视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这些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正确的做法是,新闻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且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二)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存状态。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新闻媒体大多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综观这类报道,我们总感觉到仿佛缺少点什么。问题恐怕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地起到呼唤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
(三)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重要的是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则要求记者,勇敢地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主义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积极地、及时而充分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又必须稳妥地、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这是灾难新闻报道的又一个原则。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既要考察宏观 6 形势,注意传播环境,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又要防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大量刊播刺激受众感官和心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1994年1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3] 季寅妮:《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缺失》,新闻窗,2005年。
荷兰首相吕特在发表演说时, 措辞极谨慎, 说目前最大的可能性是客机被击落了, 但起因和肇事者不清楚。政府除了尽全力追踪事实真相外, 最首要的问题是死难者的安置。他呼吁大家一定要用爱团结起来, 度过悲痛。
2013年7月7日, 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韩航空难, 同样也引起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而韩国媒体的报道就严重缺乏情感基调和人情关怀。《东亚日报》下属的“A频道”的报道更让国人愤怒, 让世界媒体瞠目。此前, 该频道主持人尹庆民在播报韩亚航空坠机事件时, 曾说:“最新消息, 是2名中国人而不是韩国人在事故中死亡, 从我们的立场看, 真是万幸啊”。尹庆民言论一出, 即遭强烈质疑。甚至有网民直接将主播的言行称作“无人性”。
还是报道这一空难,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花谢旧金山》一文, 又一次引起舆论哗然, 批评和责骂声一片。《花谢旧金山》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她们在世, 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关注她俩, 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 而叶梦圆也许不敢相信地跳了起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陆晔在新浪微博上写道:“这不仅是基本的新闻伦理问题, 更是基本的做人底线问题。”《中国青年报》周二下午删除了电子报 (中文) 中有争议的这一段话。该报在新浪微博上发声明称:“行文确实不妥, 中青报已删除电子报里的这一段, 并诚恳接受所有的批评。”
时下, 随着媒体报道手段的日益现代化, 灾难报道充斥各媒体。应当说, 灾难当前, 公共传媒应是社会中的第一瞭望者。
2013年4月20日, 四川芦山, 7.0级地震骤然发生。在媒体记者积极参与报道的同时, 有些不和谐画面时而引起人们的不满:失去孩子的母亲在面对记者的追问时, 一遍又一遍地述说着自己的不幸;将刚刚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重伤员, 频繁地暴露于媒体镜头之下;甚至, 有些在第一线处理紧急任务的救援者也常被采访打断……
种种此举, 在于媒体渴望获得最新和最全面的新闻素材, 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也是打造完美新闻报道的重要条件。但很显然, 这种“完美”有时不免会打扰到灾民本就伤痛的身心和正常的救援, 成为受灾者的又一次灾难。
于是, 新闻界面临着一个考验, 那就是灾难报道与新闻伦理的课题。往往在灾难发生后, 大信息量、强震撼力、高度冲突性、深刻社会影响力的灾难报道中,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专业诉求肯定会给记者带来巨大的情感冲突和伦理抉择的困惑。
也许新闻价值的高度总是与伦理抉择的难度成正比。正因为如此, 我们更应该对灾难报道进行伦理思考。我们的记者编辑在报道灾难时, 如何处理新闻性与道德伦理?如何在满足知情权和保护隐私权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那就要求记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努力将新闻做成“心闻”。
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 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 还应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 不用太刻意追求“职业完美”, 而是要将新闻做成“心闻”。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 以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
处于突发灾难的第一现场, 记者不妨多用心观察一下灾民的实际生活, 多用心感受一下他们的内心的悲痛, 少一点贸然“心直口快”地提问;在取得采访允许的时候, 也不妨将心比心, 在采访之前给他们以诚挚的安慰, 在采访结束之后问问他们真正的需求。灾难时刻, 将新闻做成“心闻”, 意味着新闻价值在新闻伦理的框架内获得了最大的彰显——在这个媒体日渐浮躁的时代, 这应该是新闻工作者应该保有的一种追求。
英国BBC的《文体指南》对记者和编辑有这样的建议:“对于电视而言, 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在痛苦和受难的景象上拖延时间, 我们应尽量把镜头缩短, 而把拍摄角度放大。我们不能把受害者血淋淋的镜头放大, 而应该把镜头从受害者身上挪开以显示尊重。”
关键词:灾难性;原则;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48-02
社会生活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灾害性突发事件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生命的损害和扼杀、对物质的破坏和改变、对环境的摧残和毁灭。更带给人悲痛、恐慌、焦虑和不安。面对灾难,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做什么样的报道,这是每一个采编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灾难性报道
所谓灾难性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責任事故等。
二、如何把握灾难性报道
灾难性报道不同于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新闻报道,它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更具有一般新闻所没有的特殊性。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灾难情况公布的平台,政府和群众交流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发生突然,不可预料,令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社会影响,也同时带来来自各种民间渠道的信息,且传播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引起受害者家属朋友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出事方和受害方的对立和矛盾,进而造成社会局部的不稳定。因此,媒体面对灾害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派记者深入事发现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事件进展及善后情况,并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事件中的各种事实,按宣传部门新闻发布的统一口径,及时准确、有序有节的进行。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新闻事实要真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实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李希光在谈到好新闻时说:“好新闻首先要准确,所有的新闻都要核实。”这就要求媒体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
三是真实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舆论和政治影响看,还是有损于政府形象,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因此,每当辖区发生灾难性事件,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想方设法封锁消息,遮之盖之,敷衍塞责,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隐瞒或减少死伤人数,欺骗媒体和舆论,欺骗上级组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媒体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为受害者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左云煤矿有关负责人恶意瞒报,最初煤矿上报5名矿工被困,最终核实57名矿工被困,17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层层撕开这起被严重捂掩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这个“惊天大案”的真相将“沉水底”。
四是一致性原则。伴随着灾难,有关灾难的传言和信息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及口口相传,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息不断涌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就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采集的新闻要有可靠的新闻源,发布的信息要有对外一致的口径,对来自政府的部门的信息不能随意改变,对来自当事人、受难者及亲属、目击者的说法要有甄别、分析和核实,不能在报道中掺杂记者个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记者成为新闻的主角,要出于对政府、对受害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客观准确的事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受众,而不能提供前后不一、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信息,误导受众。
三、灾难性报道的媒体责任
灾难性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媒体最重要的是要肩负自身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也就是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责任,还在于配合支持当地政府有效处置事件的责任。同时,媒体还要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公众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把如何将事件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应对事件、如何使事件较快地得到解决等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是守土有责,发出主流声音。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灾难发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关注度,容易多渠道传播各种版本的信息,造成判断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灾难的救援处置带来很多障碍。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担负着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实情,满足公众和遇难者、受伤者和家属的知情权,使事件在阳光下真实健康地传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主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屏蔽各种小道消息。比如,西安市灞桥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后,作为在市民中有广泛公信力的《西安晚报》,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新闻,及时在次日报纸封面版头题刊登,突出事件的严重程度,突出救援和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天中,晚报每天都有事故救援情况的报道,死亡人数、失踪人数、伤者治疗情况每天都有变化。由于报道及时、准确,使一些传言没了声音。
一、新闻报道稿的格式
一般关于学校活动新闻稿
导语:概括敘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怎样做和为什么?
主体:把其他资料按重要性陈述,一段一个重点,并以第三人称敘述,句子保持简洁,多用句号。
主体可以包括:泛写和特写.
1、泛写 :就是把整个事件的过程,大略的叙述出来.但不是流水式的叙述.要挑其特点.
2、特写:特写是抽取其中一個片段,从侧面描写带出主题。特写一般较富人情味和趣味性,描写也较一般新闻深入。
结尾:升华、总结一下此次活动.写一下,此次活动的意义。二、一般的新闻稿写作,有下列原则必须注意:
1、“新”闻重点:既然是“新”闻稿,讲的就不能是“旧”闻,就算是“旧”闻,你也要想办法旧瓶装新酒、老树出新枝。新闻界常常流传一个笑话:这个新闻可以吃很多天!事实上除了第一天就真的“新”之外,第二天开始就只是找不同的切点切入新闻,因此只有切口是新的,其他的都不新。
2、强调主题,其他以辅助资料整理:一则新闻稿一定只强调一个主题,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更次要的或是补充说明的,直接提供附件或是辅助资料即可,否则太多的主题反而会模糊了焦点,变成没有主题。例如儿童奶粉卖点是在有益身体的菌种,最好从头到尾都绕着这个主题转,不要一下子又强调奶粉的维他命B群含量有多高。
3、倒三角形,每段均可独立:除了特殊的特稿、新闻分析或是专题报导之外,一般新闻写作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倒三角形的“倒宝塔 式”。也就是愈重要的愈放在前面,因此最重点的内容当然要放在第一段的导语部分,同时导语也不宜过长,视情形而定,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个字。新闻写作发展出这种相当特别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为了适应新闻快速、直接的特性,直接告诉读者到底要说些什么。尤其是一份报纸厚厚的好几十版,每天见报的新闻上百则,读者不可一一看完,因此必须以最简短的方式让读者立即明了最重要的内容,如果读者有兴趣就继续阅读,否则即可就此打住。
同样地,倒宝塔式新闻写作的段落依重要性递减,且各段独立,对于有排版时间压力的编辑而言,只要看前几段就可以掌握重点,如果版面有限,更可以直接后面整段整段地大笔删除,而不会影响全文。因为在讲究又新、又快的新闻作业环境,包括读者和老编是都没有耐心的。因此千万记住不要讲究所谓的启承转合,直接开门见山就可以了。
4、五个“W”与一个“H”: Where,When,Who,What,Why,How:倒三角形的新闻写作,最重点的第一段叫作“导语”(lead),基本上由五个“W”和一个“H”等六个要素所组成。不过要注意的是,一般新闻稿写作新手,往往照本宣科、依法办事,误以为导言一定要将这六个要素全部塞进去,结果使得导言啰啰嗦嗦,毫无重点可言。因此在这六个要素中,判断哪几个比较重点,就写哪几个,一般而言,两三个就很多了,其他的留到后面的段落再交待就好。例如这次产品邀请麦当娜代言,那么最重要的就是Who(麦当娜)和What(代言产品),其他的都不重要,导言中就免了。
5、能引起记者注意的标题:就如同前几章提过的,新闻标题必须将此次新闻主题简单扼要地说明出来,才能吸引记者的注意,不至于成为垃圾桶内的废纸。
6、基本新闻稿体裁及联络人:简单地说,基本新闻稿体裁,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要遵循上述写作重点,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文笔好就自作主张,写成旷世散文或小说巨作,即使它犹如史诗般伟大,最后仍会进了垃圾桶。同时不要忘了在新闻 稿末注明联络人的姓名和电话等信息,如果记者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时,才知道该找谁。
7、照片:一张好照片见报的效果往往胜过数千字的文稿,但照片一定要配合新闻主题,不要新产品上市,却给了一堆人头照,只为了拍老板的马屁。同时要注意照片一定要清晰,具有朦胧美的艺术照还是留给自己欣赏吧。
8、新闻资料袋及附件:新闻资料袋及附件可以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背景和其他的细节,并满足记者多种新闻角度的需求。(附获奖名单)
三、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四、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
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很多的书面材料,其中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就属于这一类,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下面我将详细的介绍一下。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新”,除此之外它还有“实、真、强、短”这四个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闻的核心部分,所以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五点。
新闻报道的“新”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上,也就是说新闻必须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内容也必须是新鲜的。如果不“新”的话,那么新闻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传播的速度也将会减慢,读者更是会嗤之以鼻,完全不理睬,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要想做好新闻报道就必须以身作则,用最快的速度抢占新闻先机,博取关注度。
新闻报道的“实”主要体现在用事实说话,我们都知道新闻不可以弄虚作假,也不可以胡编乱造,它必须是真实存在并且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才行,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假如新闻报道的内容不真实,将会对单位和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新闻的“实“,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及评论。
新闻报道的“真”主要体现在五大要素上面,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描述的要准确无误,客观真实,类似于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当然新闻报道的书写也并不能完全照搬新闻事实,它也需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要的筛选,提炼是新闻报道所必须的。
新闻报道的“强”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及指导性上,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新闻事件要有真正的价值,语言表达要有精准度,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要有的放矢,能够帮助人们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本末倒置。
新闻报道的“短“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短小精悍上,本来新闻就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载体,它的目的就是让众人都能够实现快速阅读,而如果篇幅过长,就很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今天。所以写新闻报道时一定要非常准确的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
说了那么多新闻报道的要点,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写好调研文章。要想写好调研文章,前期就要苦练基本功,不断的自我学习,不断的向他人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增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再者调研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可能会有大量的数据,也可能会有大量的案例,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讲到的是写调研文章的前期准备工作,那么到了动笔的时候又该从哪方面入手呢?第一就是要确定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可以直接表达出调研的结论;第二就是重点阐述调查的详细过程、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三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第四就是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这四部分就是写调研文章的一个总体思路,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要多加注意。
作为向公众传递讯息的新闻传媒,具有表达舆论、反映舆论、引领舆论的特殊功能和强大力量。特别是伴随着网络更深地介入到新闻的传播中,媒体获得新闻信息来源的方式更加便捷,更加延伸。新闻传媒范围越来越广、技巧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渠道越来越多,新闻传媒对社会及公众的影响越来越鲜明和强烈。
但是,由于公众的社会地位、认知水平不同,对新闻的关注点、兴奋点不同,因此,同样的新闻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所以,新闻传媒并不总是发生鲜明的正面影响、积极效应,在一定时空内,新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效应,有时候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公众凭借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可能在行动上做出过激的抉择,不仅影响自身利益,还可能影响社会的常态发展。
无论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也不论虚假新闻、失实新闻,还是真实新闻,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负面新闻或虚假新闻和严重的失实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较易发现,也较易应对。而某些新闻虽是正面、真实的,其主要社会效果也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在这些正面、积极的影响背后也往往隐藏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和效果。
新闻的负面影响,除可能误导公众、影响公众情绪和行为,更可能给工作和事业带来影响,造成被动,延缓进程。因此,如何及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化解新闻传播中负面影响,就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标志 事实上,新闻媒体的负面影响发生后,即使寻遍所有有效的反应方案也难以找出十全十美的措施来,但这并不是说,在新闻媒体的负面影响发生后,我们就无能为力,就只能听任事态演进。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应对,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平息事态,促进工作。
1、沉着冷静,保持理智
领导干部既是媒体受众,也可能是媒体新闻的来源,还可能是媒体传播的受害者。因此,负面影响来临时,切不可慌张,乱了方寸、失去理智。在负面影响下,任何内部的争论、冲动都可能将事实或错误掩盖起来,可能使人在弄清事实之前匆忙做出应对,这样反而会使事态更加复杂化。
所以,面对负面影响,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理智,接受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现实的事实,并勇敢面对,反复追问自己在负面影响中的位置和角色;客观分析负面影响是由真实新闻还是由虚假新闻或严重失实新闻造成的,是恶意报道还是善意报道造成的;科学估计负面影响的可能后果会对公众舆论造成的敏感和对未来的预感。在分清是非,甄别真假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负面影响,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2、行动果断,态度诚恳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负面影响,往往都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和传播性,而那些严重失实和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后果更严重。因此,面对负面影响,在行动上都要快速果断,决不拖泥带水。要在摸透情况基础上,统一口径,做好周详的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以求以最快的速度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和后果。同时,对负面影响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增加透明度,向公众作坦诚的解释,切不可粉饰或掩盖事实,试图推诿责任、掩盖真相。对媒体,对公众的“无可奉告”,会招致更多的麻烦。主动坦诚的姿态,会使媒体和公众感觉受到尊重,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新闻媒体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只靠媒体解决,因为有些真实新闻或一般失实新闻,譬如对工作中的问题、过失、差错的客观报道,也可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造成工作被动,这就需要通过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平息事态。对这类负面影响,要态度诚恳,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抱着“诚意”解决问题的态度,躬身反思,不遮丑,不护短,知错就改,透明公正,坦然面对,认真自省,寻找问题根源,正面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压力为动力,使负面消极影响转变成前进的动力。
3、及时沟通、争取主动
负面影响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主动与事发媒体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有效沟通。一些案例事件说明,保持与媒体的信息畅通渠道,对媒体采取开放式的良好姿态,往往能把“危机”变成“机会”,从而澄清误解,并赢得公众信任。反之,如果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阻,媒体就会尽其所能、挖空心思从各种渠道、各个侧面搜集信息并试图“拼凑真相”,将本来简单的情形复杂化。
要通过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常态对话机制,捕捉媒体心态,发现潜在的负面影响,在媒体报道之前尽快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最短时间内将办法通报给媒体。同时主动邀请一些媒体,召开通气会,做一些专访或旁听相关事件处置会议、现场报道事件处置进程等,丰富媒体信息传播内容,借用媒体自身的强大传播功能,形成良性循环的传播方式,引导舆论,影响公众。这样,在应对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借机宣传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4、收集证据,分析媒源
在应对媒体负面影响过程中,分析和把握产生负面影响的媒体信息的来源非常重要。分析和把握媒体源头,有助于及时梳理信息流,发现产生负面影响的症结所在;有助于分清负面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所以,查清和掌握源头即能控制方向,控制事态进展,从而确保应对负面影响的质量。
因此,负面影响发生后,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手段及时查清媒体信息的源头,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得到全部媒源证据比较难,然而得到一些有效的,关键性的证据还是能够做到的,譬如提供或发现媒源的当事人或参与人、媒源信息的时间地点、媒源信息的首发媒体、媒体记者、受众范围等等。
面对负面影响,不说话不表态不行,说错话表错态更不行。在没掌握更多的媒源信息之前,在对媒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前,千万别说出超出已知事实允许范围的话,千万别做出超出已知事实允许范围的事,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全部或主要事实后才可以做出恰当结论。
5、积极交涉,寻求救济
一是和责任媒体进行交涉。对那些失实新闻、虚假新闻造成负面影响的,要迅速提出针对性意见,直接向发布报道的媒体总编及领导反映,有责任媒体自我及时更正,或者采取其他手段纠正负面影响。
二是迅速给主流媒体提供详细丰富的信息,以利于它们的“后热点”炒作,激发媒体和公众的新兴奋,在满足公众知情欲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意见和做法通过主流媒体迅速传播出去,重建受影响的支持者的信任,吸引新的支持者,化解负面影响。三是迅速向新闻主管部门申诉,通过新闻主管部门真正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对刊登虚假新闻、严重失实新闻的媒体进行处罚,以消除负面影响。四是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对由于媒体的严重失误而给工作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的恶意炒作的虚假新闻或严重失实新闻,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获得救济。敢于诉诸法律与媒体打官司,证明自身没有任何问题,这时候也可以主动邀请媒体来关注,借机宣传自己。
6、完善制度,强化舆情控制和引领 通过建立严格内部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对工作有负面影响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经常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别人抓不住尾巴,从源头上减少负面报道,从源头上减少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建立与媒体正常合作的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沟通,突出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有效提升公信度;注重媒体关系的培养,善于捕捉媒体的敏感性和兴奋点,及时发现负面影响的萌芽,注重策划,积极做好应对措施。
通过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机制,提高对媒体传播的“灵敏度”。对重大信息要建立统一的发布窗口,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信息;对出现的负面影响,要建立统一的应对渠道,其他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表态或发表意见。
新闻传媒的本质属性和最终价值就是追求真善美。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器”, 就要千方百计成为“社会良心”。虽然新闻传播的是客观事实, 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但是新闻也并非无情物, 在新闻报道中不能见事不见人。社会上的事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 有的事就是人直接或间接促成的。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的情感是其行为的一个动力源。因而, 在新闻报道中,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尊重传播规律, 更要体现出人文关怀。也就是说, 新闻报道要做到由事到人, 从无情到有情, 要特别注重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 一定要关心人、尊重人, 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这股文化大潮,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涌进我国新闻传播的视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也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 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新闻传媒适时地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应该说, 在新闻报道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方面“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监督报道的真实披露, 的确让广大受众看到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新闻传播事业的重大进步。
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社会经济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物质文明迅速进步的同时,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又极易导致人文精神的弱化和缺失, 甚至会出现冷漠化现象。而这种冷漠化倾向在新闻传播中表现最为明显, 特别是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有的传媒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和良知, 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 丝毫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良心。
灾难性新闻就是对不管是由于天灾或者人祸而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进行的报道, 它具有突发性, 一般是指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新闻事件。比如, 突然发生的灾难 (空难、火灾、车祸、矿难等) , 不期而至的天灾 (地震、海啸、暴雨、台风等) 。这种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一般都伴随着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心灵的极大伤害。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 有的传媒不但扮演着冷血“看客”的角色, 没有表现出同情和怜悯之心, 而且还充当了在“伤口”上“撒盐”的不光彩角色。
直到今天, 许多受众可能仍然不会忘记这样一幕:2004年在俄罗斯别斯兰市的一所学校, 一伙恐怖分子劫持了数百名师生作为人质。当人们正在焦急地关注人质事件发展的时候, 9月6日晚9点30分, 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的《今日关注》栏目在播放俄罗斯武力解决人质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屏幕下方竟然滚动播出这样一条有奖竞猜题:俄罗斯人质危机中目前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选项:A.××人、B.××人、C.××人……××用户发送答案至××……快快掀动你的拇指, 有大奖等你拿!当时人质事件死亡的人数仍在上升, 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字是334人, 仍有200多名学生下落不明, 家长仍在焦急地等候亲人的消息。别斯兰市弥漫着一片悲伤和愤慨之情, 到处都可以听到向死难亲人告别的哭泣声,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 在如此悲怆的氛围下, 我们的主流媒体, 竟然把邻国的灾难事件当作游戏的题材, 拿死亡人数作为竞猜的题目!在如此灾难性的报道中, 肩负社会责任、代表社会良知的传媒, 竟然把人的生命视为简单的数字, 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 冷漠化的报道倾向可见一斑。
这个事例应当说是当今某些传媒在市场化条件下, 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和良知、缺乏人文关怀和无视自身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虽然这个事件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 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新闻传媒, 但是仍然值得传媒引起高度警惕和进行深刻反思。因为直到今天, 类似把这类人命关天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当作竞猜游戏的题材, 采用毫无人性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事实, 甚至把涉及人的尊严的照片和画面进行“有闻必录”等冷血式的报道手法还时有发生, 还在不断地拷问着传媒的良知和责任。新闻传媒的这种冷漠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往往以“看客”的心态, 运用调侃式的语言文字和冷血式的图片画面, 从而使传媒报道会不时出现漠视生命和尊严, 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
首先, 在语言和文字的运用上。有的传媒在报道灾难性的事件时, 面对如此悲惨的状况, 根本不顾忌受难者、受难者亲人及其广大受众的感受, 运用一些貌似客观的“看客”式的语言和文字, 甚至是调侃式的语言风格, 足见其缺乏对受难者的同情之心, 表现出对生命和尊严的冷漠。比如:
面对两车迎面相撞的惨烈车祸, 某媒体刊发的报道题为《104国道昨日发生惨烈车祸, 两车“热吻”:3死10伤》;面对一个民工高空作业时不幸失足坠落死亡, 某媒体刊发的报道题为《10米高空脚打滑哦嗬》;面对一个小女孩从高楼摔下, 某媒体刊发的报道题为《梦游中爬出窗台, 从9米高的楼上摔下英9岁女孩高楼摔下竟无大碍》;面对肇事司机的野蛮行径, 某媒体刊发的报道题为《蛮司机撞人后拖行六百米一男子被“碎尸万段”》。
面对炎炎烈日, 由于持续高温天气, 已经导致十余个乞讨流浪者中暑死亡, 某媒体在报道中声称, 广州近日炎热异常, 已经“酷毙”数十人;面对已经触电身亡的当事人, 某媒体的报道却称, 触电男子成了被烧焦的烤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标题上, 还是在新闻报道中, 传媒使用“热吻”、“哦嗬”、“竟”、“碎尸万段”、“酷毙”、“烤鸭”等调侃式的语言和文字, 充分表现了这些媒体不但缺乏同情心, 而且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似的。
其次, 在新闻照片和电视画面的处理上。有的传媒在表现灾难性的事件时, 没有考虑被拍摄者的隐私和尊严, 也没有考虑受害者亲人及广大受众的感受,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配发和播放一些无人性、不人道、冷漠化的照片和画面, 造成了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比如:
面对一男孩溺水身亡的悲惨事件, 某报在头版就以大幅照片展示了被淹死男孩的全身裸照, 且男孩的面貌及痛苦的表情仍然依稀可见, 毫无遮蔽性的技术处理;面对飞机失事造成百余人死亡的悲惨事件, 某报竟然刊登出一幅围观群众欢呼雀跃的照片, 原因是现场的打捞人员找到了黑匣子, 然而庆祝人群的旁边就是失事飞机的残骸, 这一明显对比, 使整幅照片深深刺痛了受众的神经;面对美国一个卡车司机被伊拉克恐怖分子残忍地斩首这一悲惨事件, 某报在头版和三版分别刊登了该司机身首分离的照片, 且照片中司机的头颅被置于其背上, 同时还刊发了被害人妻子痛哭流涕的照片。
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 无论是报纸上的照片, 还是电视中的画面, 新闻传媒如果处理不当, 就极容易造成这种报道的冷漠化现象。当然, 由于灾难性报道中常常会伴随着受伤甚至死亡, 因此在媒体上出现恐怖甚至尸体的照片和画面也不足为奇, 但是面对这些悲惨的照片和画面, 媒体没有同情, 更谈不上正义, 而是像置身事外的“看客”一样, 不加任何技术上的处理就把这些恐怖、残忍的照片和画面展示出来就很不应该了。面对逝去的生命, 无论是何人何事, 传媒都不应该不加处理地公开展示。这种不人道的所谓“纯客观”的报道, 实际上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和终极价值:追求真善美。面对这些不加任何处理的照片和画面, 受众感受更多的是惊恐、难受和恶心, 既没有展示出“真”, 也没能表现出“美”, 与“善”更是背道而驰。
面对这些语言文字和照片画面, 传媒的这种冷血报道形式不仅会强烈地刺痛受害者亲人的感官, 而且也会深深刺激受众的感官, 然而这也只是感官刺激而非理性的思考, 并不能给受众带来心灵的震撼, 相反还会使广大受众对媒体产生质疑:对人的生命和尊严表现出如此的冷漠, 怎么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怎么能够配做社会的良心?
新闻大师普利策说过, 正义、勇气、公理和悲悯是我们尊奉的最高价值。而人文关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理性和善的有机结合,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 在灾难性报道中, 新闻传播尤其需要人文关怀, 因为人们在灾难面前总会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正是由于情感对人的重要影响, 因而要求在新闻传播中, 要尽可能动之以情, 充分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人人生而平等, 这是公认的法则。对普通大众而言, 公正和谐是一种价值判断, 更是一种心理感觉。人们判断社会是否公正和谐, 也是判断他们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是否得到了保障, 更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一种感受, 对自己愿望实现状态的一种心理感觉。在现代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社会里, 人们不可能通过直接经验来判断社会, 人们形成价值判断与心理感觉所需要的许多材料, 一部分来自间接经验和人际传播, 更多的则来自新闻媒介的报道。 (2) 而新闻传媒是否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尊严, 特别是关注由于天灾人祸使生命财产遭受损害的灾难性报道, 往往会更直接地影响他们对社会和谐的公正评价。这就要求新闻传媒在报道这类灾难性事件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悲剧本身, 局限于对悲剧事实的所谓“真实再现”, 而应该在报道这类灾难性的事实时, 能够深入挖掘灾难事件中体现出的真善美, 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人们的主动互助、热情关爱上。也就是说, 在进行这类灾难性报道时, 一定要做到由事想到人, 从无情的灾难想到有情的帮助。
总之, 新闻传媒在报道这类灾难性新闻事件时, 不仅不能让人们感到悲观失望, 相反要能够让人们看到人间的互助互爱, 看到正义战胜邪恶的希望, 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人间的正义和社会的关怀。
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尊重和维护, 是人类和谐的根本。新闻报道只有在尊重人的存在和肯定人的本性的基础上, 强调对每一个普通人生存状态或者说命运的关注, 强调对每一个普通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特别是在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中, 更要倾注浓郁的人文关怀, 才能让人们在痛心流泪的同时, 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净化。只有这样, 新闻传媒才能成为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才能真正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较好地肩负起新闻传媒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真正成为社会良心。
在当今时代, 高度发达的新闻传媒已经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作为最重要的宣传途径和最佳的文化载体, 更需要具有高度的人文智慧:既要构建人文关怀的浓郁氛围, 又要警惕新闻报道的冷漠倾向。
参考文献
[1]叶朗:《人文精神的坚守和呼唤》, 《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1年1月2日。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在灾难报道中,我们的媒体应该如何应对呢?
1.积极准备 快速反应
新闻往往是突发的事件,这本身就要求媒体单位和記者个人随时做好准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应对灾难报道更是如此,这需要我们的媒体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反应机制,保证随时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如何安排人员,如何调度设备,如何进行采访,如何保证前方后方协调一致,都是预案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灾难发生后的迅速反应上,我台也有诸多成功的实例。2009年7月11日下午,重庆市云阳县泥溪乡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35位“驴友”在徒步穿越潭嶂峡时,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倾刻间,就被凶猛的齐头洪水冲走。在接到灾害发生的消息后,我台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派出正在同一方向采访的记者陈波乘摩托车赶赴泥溪。半个小时后,陈波到达现场,并向台里汇报了险情:35位“驴友”中已救出5位,发现5具尸体,另外25名或被困山中或下落不明。我意识到情况非常严重,在指示他继续跟随公安、消防、武警组织的救援队深入潭嶂峡腹地采访救援情况的同时,决定率两名摄像记者一名主持人,携带大小拍摄设备,夜间照明装置及防雨装置立即赶往现场,同时安排另一副台长坐镇办公室,调度其他记者采访县医院救护受伤“驴友”和市县领导看望慰问伤员的情况。
周全的预案、充分的准备、迅速的反应使我们获得了最早、最全的第一手资料。当晚我们及时发布了信息,也为上级台的报道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图像素材。
2.及时 准确 全面的报道
在迅速的反应之下,应对突发性灾难,需要考虑的还有报道形式以及报道内容。新闻是对事件真实的报道,但是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却是经过了媒体的加工和选择的,那么,作为对社会负责的媒体,我们应该报道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受众最关心的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新闻,是最应该报道的新闻。记者作为现场信息的见证者和筛选者,应该时时考虑观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灾害的严重程度,伤亡情况以及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迅速救灾等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报道的内容。其次,对事件的报道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涉及完整的事件本身。在对云阳“7.11”山洪泥石泥灾害的报道中,我们有灾害发生情况的报道,有现场救援进展情况的报道,有对受伤“驴友”救护的报道,有市县领导指挥救灾、看望伤员、安抚死者家属的报道,达到了及时、准确、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目的。
3.担当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是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必须注重的,那就是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将新闻比作一盘菜,最终将这些菜吃下肚的是广大受众,那么作为厨师的媒体,怎样才能保证端上桌的是一道安全而健康的菜呢?
灾难无疑是丑陋的,灾难报道又最容易引发负面影响。媒体需要充满人文关怀地把受灾的情况及时告知给公众,新闻的自由不是盲目无序的自由,尤其是在救灾的初期,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即是抢救生命、降低损失、稳定人心、维持秩序。作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媒体,需要配合政府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集合社会的力量来应对天灾人祸。所以媒体发出的信息应该是定性准确,数据准确,观点鲜明且健康积极的,引用的采访同期声必须权威、客观、真实、可靠,对那些因恐慌无意或别有用心而出现的谣言,媒体还担负着驳斥谣言,打击造谣传谣,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