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总结

2022-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总结

网络技术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 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

58、59年10

3、104机)、小型机阶段[代表机型:VAX]、微型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4004和4040为标志。]、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设计],CAM[制造],CAE[工程],CAI[教学],CAT[测试])、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 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的PC工作站。

5、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103GB≈106MB≈109KB≈1012B。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4)带宽(数据传输率) :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 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却采用8位总线)→奔腾(32位)→安腾(64位)

7、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CISC:复杂指令计算,用于8038

6、80486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增为64位。(7)采用PCI(外围部件接口)标准的局部总线。 (8)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9)内建能源效率技术。(10)支持多重处理,即多CPU系统;目前的CPU,由提高主频到多核处理。

8、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安腾是64位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安腾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技术;奔腾系列为32位,精简指令技术RISC;28

6、386复杂指令系统CISC。奔三增加了: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流式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扩展指令。

9、 主机板与插卡的组成:

(1)主机板简称主板或母板,由5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与主板的分类(cpu、按插槽分:Socket、Slot、、按芯片分:带x的、按总线带宽分:HZ单位)。

主板分类:按CPU芯片分类,如486主板、奔腾主板等。按CPU插座分类,如Socket7主板、Slot1主板等。按主板的规格分类,带T的。按存储器容量分类,如16 M主板、32 M主板、64 M主板等。按芯片集分类,如TX主板、LX主板、BX主板等。按是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按系统总线的带宽分类,如66MHz主板、100MHz主板等。按数据端口分类,如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等。按扩展槽分类,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按生产厂家分类,如联想主板、华硕主板、海洋主板等。

(2)网络卡又称为适配器卡,代号NIC,其功能为:a: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b: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形成数据帧,差错校验,发送接收等。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如数据缓存,串行并行转换等。

10、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具有原子特性(芯片、板卡、设备、网络) ,成本低速度快与软件系统具有比特特性,成本高速度慢;二者在功能上具有等价性且具有同步性。

11、 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这些指令序列就是程序。软件由程序与相关文档组成。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的总和。软件的分类:按用途: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最核心部分)、应用软件;按授权:商业、共享、自由软件;

1.桌面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如微软公司的Word、CCED、金山的WPS;电子表格软件:如微软公司的Excel、Lotus公司的Lotus 1-2-3;数据库软件。如微软公司的Access、Corel公司的Paradox 2.演示出版软件:图形软件:如微软公司的Visio Maps、Corel公司的CorelDraw;投影演示软件:如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桌面出版软件:如微软公司的Publisher、Adobe公司的PageMaker;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Web出版软件:如微软公司的FrontPage,Macromedia公司的DreamWeaver 3.浏览工具软件:浏览软件:如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公司的Communicator,Hot Java Browser等。新闻阅读器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 Express News新闻收集软件:.Internet工具软件:

4.管理效率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财务软件:如微公司的Money;OCR软件:如Caere公司OmniPagePro;文档管理软件:如Xerox公司的ScanSoftPagisPro和项目管理软件:如微软公司的Project 5.通信协作软件:电子邮件软件:如微软公司的Outlook Express;传真软件:如Symantec公司的Win Fax Pro;Internet通信软件:如微软公司的NetMeeting;群件软件:如微软公司的Exchange;远程控制软件:如Symantec公司的pcAnywhere 6.系统维护软件:病毒防护软件:如Dr. Solomon’s Anti-Virus Toolkit和TouchStonePC-Cillin;系统工具软件:如Symantec Norton Utilities;文件工具软件:如NicoMake WinZip

12、 软件开发: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若干子阶段:

⑴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是决定软件项目是否开发的关键)

⑵开发阶段: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期主要形成各种报告。

⑶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软件维护。为了排除软件系统中仍然可能隐含的错误,扩充软件功能。

13、 在编程中,人们最先使用机器语言。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把机器语言程序“破译”为汇编语言程序的工具,称反汇编程序。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速度慢。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多次扫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速度快。

14、 音频流和视频流之间的同步叫做“唇同步”,要求音视频之间的偏移在±80ms内;打电话等音频业务,允许的最大时延0.25s,时延抖动小于10ms,否则通话不畅。

15、 MPC(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具有CD-ROM、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具有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16、 压缩方法分类:熵编码(无损压缩,如信息熵编码)、源编码(有损压缩,如预测、变换、矢量量化)、混合编码。

17、 国际压缩标准: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MPEG(音视频同步,包括视频、音频、系统三部分)、H.26x(即P×64,可视电话与电视会议);多媒体数据传输一般都需压缩,其语音数据要求最低带宽为8kbps,64kbps完全满足要求。

18、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

(1)超文本是非线性非顺序的,而传统文本是线性的顺序的。 (2)超文本概念:超文本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3)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1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

2 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

3 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4)当信息载体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超媒体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由称之为结点(node)和表示结点之间联系的链(link)组成的有向图(网络),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浏览、查询和修改等操作。

19、 流媒体技术:流式媒体可边下载边观看,具有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20、 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21、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2 芯片和插卡技术。 3 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第2篇: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教案

《计算机网络》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是因为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对计算机网络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这些技术至今都还在使用,比如分组交换技术,比如osi参考模型等等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简单的说计算机网络是什么?就是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共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准备阶段,60年代形成阶段,,70年代标准化阶段和90年代应用和下一代网络研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我们首先来看看50年代第一阶段出现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什么样的?然后为什么是这样的? 1.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我们知道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它的特点是什么?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只有美国军方,科研机构,大学,大型企业才有一两台计算机,不象今天人手一台计算机.那么大家都想使用计算机,那怎么办呢?就出现了多个终端共享一台计算机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它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比如一抬终端在18,一台在11号楼,中心计算机在图书馆,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输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达到计算机上,计算机进行运算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终端,计算机是分时处理不同用户的任务所以叫多用户分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就是整个网络都是以主机为中心

不足:一个人忙,太累了,就好像餐馆如果只有一个服务员,是不是很累,同样,只有一台主机要完成所有用户的任务,负载太重,如果主机出现故障,那怎么样?餐馆就要停业,系统就要瘫痪.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到了60年代,出现了pc机即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例如ibm,苹果,hp等等,虽然不向现在这么普及,但是不少用户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一: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既然个人拥有计算机,那么大家希望能将彼此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目的是什么?共享资源

那么如何实现个人计算机的互连呢?所以产生了新型的技术叫分组交换技术 特点就是

分组 存储 转发

例如H1要给H5发送一组数据,那么首先将数据分成若干组,比如要发送“我今天又事不在家”这样一个数据,那么进行分组,我今天一组,有事不一组,在家一组,分成三组进行发送。

演示一下第一个分组如何发送的,首先H1将第一个分组发送到A节点交换机,进行暂时存储,然后又A 将它转发给C ,C 暂时存储,再转发给E,最后E 暂时存储,转发给计算机H5 那么由这些节点交换机和连接的通信线路组成的这样一个连接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就叫做分组交换网。

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提出将多个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互连产生ARPANET,它是一个典型的分组交换网。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开始形成,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足之处 首先是标准不统一,比如我们两个人要能进行交流,那么必须有共同的语言, 同样计算机要互相进行通信也是一样,但是实际情况是计算机都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使用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网络结构,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才能通信,这个语言是什么:网络协议。

1.1.3第三个阶段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如何将不同公司的计算机互连,就必须有共同的网络协议

因此80年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制定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

其中最为著名,也是现在INTERNET使用最多的TCP/IP网络协议,我们可以来看看本机使用的是什么网络协议,网卡属性中可以查看

有了共同的网络协议为各种不同类型计算机互连打下了基础,也为今天INTERNET形成打下了基础

1.1.4第四阶段INTERNET形成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关于INTERNET的形成必须要提到两个计划NII和GII

NII是93年9月美国宣布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我们知道早期的ARPANET只是在美国将少数的研究机构,大学,大型企业的计算机进行互连达到资源共享,网络的范围比较小,这项计划建设起全美信息高速公路,让美国的个人计算机从各个城市,到州到全国都进行联网

GII是1995年2月,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成立,目的是推动与协调各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应用

既然美国有了这样全国性的网络,那其他的国家有没有想法了,当然所以其他国家纷纷将本国的计算机联网,然试图将网络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网络连接,最后形成全球性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今天的INERNET ,INTERNET 是什么?网络的集合

INTERNET的应用有哪些方面?不仅是最初的资源共享,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等。

那么大家平时上网抱怨最多的会是什么?网速太慢 所以未来网络的研究方向主要怎么提高速度

目前高速局网技术发展迅速,研究方向是在目前速度10MBPS的基础上提高1000倍,提高到10GBPS

如何提高速度?现在应该经常听到一句口号,光纤到户,将传统的传输媒介改为使用光纤。

1.1.5 宽带网络与全光网技术发展

所谓宽带网络就是相对于传统网络,具有较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吞吐量的新一代网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宽带网络的描述图

我们前面讲了INTERNET是将全世界各国的网络互联在一起,各国国内计算机又是如何互连的呢?

打个比方宽带网络和道路非常相似 比如在小区里,小区的道路连接小区的楼与楼,然后出了小区,城市的道路又连接城市中的各个小区,然后高速公路又连接这各个城

如图,在一个城市里有小区网络,企业网络,学校网络,这都是一些小的局域网,将这些小的网络联入整个城市总的这台交换机,形成一个城市的网络,将每个城市总的那台交换机进行互连,将各城市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网络,然后将本国的网络和其他国家网络的集合也就是INTERNET连接到一起,就将本国的网络联入了INERNET

关键技术:骨干网和接入网技术

宽带骨干网指的就是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这段网络,现在基本都才用的是光纤连接,实现最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接入网技术指的是宽带入户的这段实现技术,家里的电脑怎么联入小区网络的,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技术分为铜缆接入和光纤接入,常用的技术有:数字用户环路X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不对称指上行和下行速度不一致,宽带速度一般指下行速度,优点可以保留既有投资,只需要电话线,再加一个ADSL Modem增加频分负用功能即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使用改进后的有线电视网),光纤接入FTTX(X是光纤到户到楼层),无线接入和局域网接入技术等。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全光网的演变过程:

第一代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采用铜缆进行连接传输数据,并且交换机也是电交换机 第二代将交换机之间的铜缆全部还为光纤,大大的提高交换机之间数据传输速度,但交换机还是电的

第三代在整个交换机之间全部采用光纤,且交换机也换成光交换机,全光传送数据。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1 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

1.2.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的区别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都是相同的,都是多台计算机的互连,他们的不同主要是在高层软件:操作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比如用户要执行一个程序,首先在自己的那台计算机上输入程序,操作系统会自动的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找到一台最合适的计算机来执行,然后操作系统决定将运算结果发往某一台计算机,这些工作对于用户来说都是看不到,用户看似在使用一台计算机,其实背后是很多台计算机的集合。

这就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他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

1.2.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 1。早期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功能,那么网络那些部分是完成数据处理的,那些是完成数据通信的呢? 我们来看下图:

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终端,早期都是多台终端共享一台主机,还有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比如打印机等,各种软件比如主机上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与主机上信息资源,这些部分都是在完成数据处理的,所以我们将这部分划分成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而我们前面在分组交换网中提过的用作数据存储转发的节点交换机,这里我们叫做通信控制处理机(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 CPP),以及连接的通信线路,和其他的通信设备,这些部分都是在完成数据通信的,所以我们将这部分划分成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负责完成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任务的

2.现代计算机网络结构

看图,早期和现代最大的区别:早期的计算机互连之间是没有标准的网络协议的,而现代网络都是由基于TCP/IP协议的路由器连接进行通信的。

INTERNET层次结构如图,在Internet中,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ISP联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联入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结构的互联网络。

1.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3.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拓扑把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比如主机,路由器抽象成一个点,把他们之间的通信线路抽象成一根线,通过他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3.2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

网络拓扑方法: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类,有广播信道与点-点线路;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特点:

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必须接受信息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

总线型

树型

环型

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特点:

一条物理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如果两个结点路之间没有线路直接连接,则他们只能通过中间结点转接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基本拓扑结构有:

星型:结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任何两个节点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管理,中心节点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

环型:结点通过点对点的通信线路连接闭合环路,环中数据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递,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环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导致全网瘫痪

树型:星型拓扑的扩展,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在上下层节点之间进行,相邻及同层结点之间不进行或信息量小。

网状型:无规则型,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拓扑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但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1 根据传输技术分类 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

广播通信信道

点-点通信信道

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分为两类: 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

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

当其中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分组时,每个分组中包含有控制信息(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其他的计算机也会收到分组,首先检查一下该分组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本机的地址一样,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广播网络中,目的地址三类:单结点,多结点,广播地址

点-点式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

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假如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直接的线路连接,则他们之间的分组传输要通过中间结点转发,需要路由选择算法来决定分组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的路径

分组存储转发和路径选择机制是点-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1.4.2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类:

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公司、机关、校园、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连网的需求; 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两类。

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求;

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城域网在技术上与局域网相似

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

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广域网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14图

第3篇: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范文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 重点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教学时数:1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应用的重要手段。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涉及到的四个要点

1、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美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四个要点:(1)计算机网络包含两台以上的地理位置不同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 (2)网络中各结点的连接需要一条通道,即由传输介质实现物理互联。

(3)网络中各结点之间互相通信或交换信息,需要有某些约定和规则,这些约定和规则的集合就是协议,其功能是实现各结点的逻辑互联。

(4)计算机网络是以实现数据通信和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为目的。

3、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人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资源包括数据、应用程序和外围设备。 电子邮件是在线通信的经典形式。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早在1925年当计算机还处于第一代的电子管时期,美国就建立了一套SAGE(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系统,即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其他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旋风型计算机,第一次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远距离地集中控制和人——机对话。SAGE系统的诞生被誉为计算机通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计算机终端网络。

计算机终端网络又称为分时多用户联机系统

特点:主机负荷较重;花费的费用高。终端——计算机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多用户终端系统就属于计算机终端网络。 2.计算机通信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

在终端设备和主计算机(HOST)之间增加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处理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及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某些预处理操作,因此称之为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

集中器用于终端设备较密集的地方。

缺点:主机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通过各自的前端处理机实现的。全网缺乏统一的软件控制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成功地开发了ARPA网络(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心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4大部分组成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小结: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分三个阶段。使用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掌握局域网的特点。 教学内容:

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面向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处理机(CCP)、网络控制中心(NCC)、分组组装/拆卸设备(PAD)、网关(Gateway)等。

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面向应用T的数据处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它由各种拥有资源的用户主机和软件所组成,主要包括:主机(Host)、终端设备(Terminal)、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网络数据库(Network Database)。

按通信距离划分: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城域网

按信息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树型网、环型网、总线网。 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卫星网 按传输带宽:基带网、宽带网

1、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又称远程网。

特点:分布范围广,从数千米到数千千米。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如电话网来实现。数据传输率低64Kpbs,错误率高。

2、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幢办公楼、一个仓库或一所学校;低误码率、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

3、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一座办公楼、一个仓库或一所学校;低误码率;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

小结:分类、目的、形成

教学题目:1.4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服务 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服务

计算机网络于1969年APRA网络第一个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网络。不仅使计算机的作用范围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方便了用户,而且也增强了计算机本身的功能,拓宽了服务,使得它在经济、军事、生产管理及教育、科学等部门发挥了重大作用,日益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基本功能:

1、资源共享功能:

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之一。

大的计算中心,大容量硬盘、数据库、应用软件及某些特殊外设等。网络中的用户就可以共享分散在不同地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及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均衡负荷及分布处理功能:当某个主机系统的负荷过重时,可以将某些作业通过网络送至其他主机系统处理,以便均衡负荷,减轻局部负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信息的快速传输和集中处理功能

终端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能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送信息,并根据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散、分级或集中处理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功能。

4、综合信息服务的功能

综合服务数据网(ISDN)将电话、传真机、电视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纳入计算机网络,可提供数字、语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

5、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维护方便,扩展灵活。

大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强,运算速度快,但价格昂贵。小型机虽然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但普及率远远低于个人计算机。

二、网络基本服务

1、文件服务:包括对数据文件和有效存储、提取以及传输这些内容。

(1)文件传输:可以在几秒钟内把文件传到网络的另一端,而不用考虑文件的大小、传输距离,甚至也不用考虑本地的操作系统。

(2)文件存储器及数据移动

控制不同存储系统上的数据存储活动,是网络文件服务的重要方面。 (3)文件同步更新:通过比较保存的文件的周期和时间来判定最新的文件。

(4)文件归档:把重要数据复制到磁带机或一些脱机存储设备介质上,以防止数据的损坏,称为文件归档或文件备份。

2、打印服务

打印服务用来控制和管理对打印机和传真设备的访问。

打印服务接受打印作业请求、解释打印作业格式和打印机设置、管理打印队列,为网络用户充当中间人,与网络上的打印机和传真设备打交道。

网络打印服务可以减少网络打印服务可以减少一个部门所需要的打印机数量,将打印机放在最便于使用的地方,通过打印队列作业管理减少计算机传送打印作业的时间,有效地共享特定的打印机,利用计算机收发传真等。

3、消息服务

消息服务内容包括对正文、二进制数据、图像数据,以及数字化声像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发送。消息服务能够主动地处理计算机用户之间、应用程序之间或者文件之间的交互式通信。消息服务不是简单地将数据文件存储起来,而是将数据一个点一个点地往前传送,并且通知等待这些数据的用户或程序。

消息服务的典型应用是网络电子邮件(E-mail)。最初的只传递正文消息,现在的E-mail已包括各种数字化的正文、图形及声像数据。如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称为布告牌的各种公用和私人E-mail服务,已成为与世界上其他计算机用户进行通信的普遍方式。 4.应用服务

应用服务是一种替网络客户运行软件的网络服务。它不同于文件服务是因为它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

网络应用服务可以协调硬件及软件在最为合适的平台上运行实用程序(或软件应用);在网络上不用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升级便可增强关键硬件的处理能力。

5.数据库服务

网络数据库服务提供了基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提取的操作,它允许网络上的客户控制数据的处理及数据的表示。这样,便产生了专用术语来描述数据库应用程序,它允许客户向这些指定服务器发出数据操作请求,这就是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系统。

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系统把请求以及提供数据操作的任务进行优化和分割。为了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减少网络传输,每个客户分配一部分说明请求及处理响应结果和任务。同时,数据库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

利用网络数据库服务,可以优化计算机进行数据库记录的存储、查询及提取;有效控制数据的存储位置;在部门间对数据进行逻辑组织;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减少数据库客户的访问时间。

6.目录服务

目录服务是存储网络资源并且使其能被用户和应用程序访问的网络服务。它提供一致的方式来命名、描述、定位、管理和保障关于网络资源的信息。

以上只是对网络服务做了简要说明,并未涉及其技术实现方面的问题。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有网络需求的部门来说,除了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网络服务外,还必须决定这些网络服务应当采用集中式还是颁布式、或者是两者的混合。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服务可以集中放在一台计算机或一组计算机上,也可以颁布在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中,这主要由资源的控制、服务器专用性和网络操作系统等因素来决定,在此就不详述了。

小结: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服务无论是广域网和局域网都采用。 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消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目录服务 1.3网络的结构

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模块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基本模块,它提供各种网络资源;数据通信系统是连接网络基本模块的桥梁,它提供各种连接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而网络操作系统则是网络的组织管理者,它提供了各种网络服务。从计算机网络设计者的角度来看,网络模块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网络的整体结构和性能。

1.3.1网络的基本模块

网络基本模块是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相对独立的资源点,如图1-4所示是网络基本模块的示意图。它主要是由主机系统、通信控制处理机、终端系统、集中器、本地线路和高速线路组成的多机系统。

1.主机(HOST) 主机(指主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处理和网络控制。它和其他模块中的主机连成网后构成网络的主要资源。作为网络的主机,它具有下述功能:

①通信处理能力。 ②分时处理能力。 ③多重处理能力。 ④程序兼容能力。 ⑤虚拟存储能力。 ⑥数据库管理能力。

主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之间利用通道或I/O接口相连,它们之间如同各自的外设。这样,两台计算机同时工作,就像同一台计算机一样,可以获得最高效率的信息传输。

2.终端(TERMINAL)

终端是用户进行网络操作时使用的设备。它种类繁多,常用的有交互式终端、批处理终端、汉字终端、智能终端及虚拟终端等。

终端设备一般与通信控制处理机或集中器相连,与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的一般为近程终端,通过集中器再与通信控制处理机相连的一般为远程终端。为了提高处理能力,主机本身应尽量少接终端。

3.通信控制控制处理机(CCP)

通信控制处理机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本模块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以及对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线路进行控制管理。此外,它还是网络中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机,负责模块间的信息传输控制。

通信控制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 ①线路传输控制。 ②作业装配和拆卸。 ③差错检测和恢复。 ④路径选择和流量控制。 ⑤代码转换。

通信控制处理机一般宜采用小型机或高档微型机,并和主计算机之间通过高速的并行方式交换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局域网中通常不专设通信控制处理机,而是把这部分任务交给主机来承担。

1. 集中器(CONCENTRATOR)

集中器的作用是把若干终端经本地线路(一般为低速线路)集中起来,连接到1~2条高速线路上,以提高通信效率和降低通信费用。它的主要功能有差错控制、代码转换、信息缓存、电路转接及轮询等。集中器实质上是在终端一端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常采用小型机或微机来担任。

2. 本地线路

本地线路是靠近终端设备的通信线路,由它把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处理机或者主机连接起来,构成模块内的面向终端的网络。由于它不超越模块的连接范围,所以称为本地线路。

本地线路大多数是低速通信线路,可以用专线连接,也可以用交换线路连接。 3. 高速线路

高速线路用于集中器到通信控制处理机,或网络中模块的通信控制处理机之间的连接。从网络的传输效率出发,这种通信线路一般采用高速线路,如同轴电缆或光缆等。

如上所述,网络模块大致由6部分组成。模块内部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关系,而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就更加复杂了。为了便于研究和设计网络的通信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图论和拓扑学的方法,将网络模块抽象成节点,通信线路抽象成链路,对网络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通信和传输。

教学小结:计算机网络由主机、终端、通信控制处理机、集中器、本地线路、高速线路组成。

第4篇: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第一章

第一章 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B.信息是载荷数据且不可改变的物理符号 C.任何数据都可以表示为决策所用的信息D.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和形式而改变 2.管理信息的特点之一是()

A.信息加工和应用的时空一致性 B.信息处理方法多种多样 C.信息资源的消耗性大 D.原始数据仅来源于企业内部 4.对信息的正确理解是() A.信息和数据是同一个概念 B.信息是载荷数据的物理符号 C.信息通常作为输入的资料 D.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5.由相互作用和制约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是() A.决策 B.反馈C.系统 D.递归 6.关于管理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B.管理信息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C.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D.管理信息作为资源具有消耗性7.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 A.价值的最大化 B.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C.管理的最优化 D.管理活动的高效化

8.按决策层次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属于战略信息的是( ) 。 A.市场需求信息B.库存统计信息C.销售业绩信息D.产量统计信息9.信息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下列属于固定信息的是()A.工资信息B.财务信息C.定额信息D.市场信息10.二次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正确地()

A.解释所得到的信息B.校验所得到的信息C.处理所得到的信息D.存储所得到的信息

11.MRPII中,完成安排产品生产任务、计算物资需要和设备负荷等功能的子系统是() A.工厂监控子系统B.开发工作令子系统C.主生产计划子系统D.订货服务子系统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ERP主要特点的是()

A.主要适用于加工企业B.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 C.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D.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13.管理信息处理中涉及的“二次信息收集”是指()

A.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B.信息的逆向处理 C.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采集D.原始信息的再加工 14.关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仅仅面向加工制造业B.采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 C.面向供应链信息集成D.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15.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进行 () A.改良调整B.循序渐进的修改C.局部构造D.重新构造

16.MRP II中,完成进货、存储和发料的实物处理和账目处理功能的子系统是 ()A.成本计划及管理子系统B.库房管理子系统 C.采购及进货子系统 D.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 17.下列不是描述电子商务特点的是 () A.高效、快捷B.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 C.延缓服务响应时间 D.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18.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不仅要求及时,而且要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除此之外信息准确性的另一个含义是 () A.信息的统一性B.信息的共享性 C.信息的概括性D.信息的自动化

19.以下不属于ERP主要特点的是() A.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企业 B.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 C.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D.仅适用于各类制造业企业 20.按照决策层次分类,管理信息可以分为()

A.固定信息、流动信息、反馈信息 B.固定信息、业务信息、转换信息 C.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业务信息 D.输入信息、转换信息、输出信息

21.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多个不同功能的企业联结成一种临时合作组织称为() A.企业内部虚拟化 B.企业之间虚拟化 C.企业组织信息化 D.企业组织集团化

21.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这里“根本的”是指()

A.对企业业务内容进行彻底的改造 B.追求经营绩效的显著提高 C.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本质的改造 D.追求经营绩效的根本提高 22.成功开发MIS的先决条件是() A.业务人员的参与 B.开发方法的成熟 C.软件配置的先进 D.领导的重视支持

23.MRPII中,完成建立、组织和维护企业的基本数据(如:产品结构、制造工艺、设备等) 功能的子系统是()

A.工厂维护子系统B.技术和生产数据管理子系统 C.采购及进货子系统 D.订货服务子系统

24.在信息时代,企业将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或效率相对低下的业务内容外包并虚拟化的改 革创新行为称为() A.业务流程重组 B.供应链管理 C.虚拟企业 D.电子商务

25.信息商品如计算机软件、电子读物等可直接通过网络传送。这一电子商务的功能称为 ()

A.网上广告宣传 B.网上产品订购C.意见征询 D.服务传递 26.ERP的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供应链管理 C.企业资源计划 D.业务流程重组 27.以下关于反馈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有反馈才有管理 B.信息流不可反馈 C.反馈是干扰信息 D.物流是可反馈的

28.以下关于物流与信息流描述正确的是()

A.物流是有反馈的、双向的 B.物流是无反馈的、双向的 C.信息流是无反馈的、单向的 D.信息流是有反馈的、双向的 29.EDP的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电子数据处理 C.管理信息系统 D.专家知识系统

30.以下关于ERP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仅仅面向各类制造业 B.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 C.不包括成本计划子系统 D.独立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31.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使用的信息主要是()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C.业务信息 D.操作信息 32.下列描述中,最符合解释信息间递归定义的是() A.信息和数据是截然不同的

B.第一次加工处理的输入数据不是原始数据 C.低层决策信息可作为高层处理的输入数据 D.管理信息分为内部和外部信息

33.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流动信息的组织 B.统计信息的更新 C.固定信息的组织 D.计划信息的建立

34.在MIS研究中关于“数据”的描述不包含() A.数值 B.图像C.操作 D.非数值

35.DSS的基本组成包括模型库、数据库及() A.人机交互系统 B.系统支持程序 C.数据通信系统 D.电子数据处理

36.关于不同管理层次信息,正确描述是() A.日常业务管理层次信息主要取自单位内部 B.战略规划管理层次要求的信息具体而详细 C.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更新间隔时间比较长 D.战略规划业务的信息加工需要定型化

37..按稳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下述属于流动信息的是(A.定额标准信息 B.计划合同信息 C.人事档案信息 D.经营活动信息

38.数据处理的结果是信息,它也是下一次数据处理的() A.输出数据 B.数据参数C.原始数据 D.指标参数 39.管理过程的实质是() A.信息处理过程 B.信息反馈过程 C.信息通讯过程 D.信息加载过程

40.按照信息使用的频率和精度进行排序,由高到低的是() A.战略规划,日常业务管理,管理控制 B.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 C.日常业务管理,管理控制,战略规划 D.日常业务管理,战略规划,管理控制

41.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 A.实用和经济 B.适用和经济 C.实用和高效 D.适用和概括

42.关于信息和数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信息和数据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 B.数据是认识了的信息和它的含义 C.数据能更本质地反映事物

D.数据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43.将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决策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系统,称为() A.CIMS B.CAMSC.CAPPS D.GDSS 44.虚拟企业的含义是() A.具有企业功能但没有实体组织

B.企业内部虚拟化,但企业之间是实体联系的 C.企业内部是实体联系的,但企业间是虚拟化的 D.具有完整的功能组织,只是组织之间虚拟化

45.二次信息收集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关键问题之一是() A.及时完整地收集信息 B.有目的地抽取所需信息 C.收集的同时进行严格校验 D.信息是直接传递的 46.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它们是() A.知识库和推理机 B.模型库和推理机 C.数据库和推理机 D.方法库和推理机

47.按信息的稳定性分类,属于流动信息的是() A.产品结构和工艺信息 B.计划指标和合同文件 C.生产作业统计信息 D.设备档案及人事卡片 48.下列属于管理信息特点之一的是() A.原始数据来源的集中性B.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C.信息资源的消耗性D.信息的发生与应用在时空上的一致性49.下列关于供应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流或服务流从供应源流向需求源B.资金流由需求源流向供应源 C.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单一企业结构D.信息流由供应源流向需求源

50.经理信息系统(EIS)除具有信息提取方便,及提供关键成功因素的企业内外部信息等特点外还能()

A.自动识别例外情况B.自动进行管理决策 C.辅助日常管理业务D.进行数据综合处理 51.企业管理的目的是() A.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B.对企业进行计划和领导 C.实现企业的目标D.实施企业的管理活动 52.以下不属于管理信息的特点的是()

)

A.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 B.信息处理的多样性 C.信息量大 D.信息资源的消耗性

53.ERP较MRPⅡ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因为ERP()

A.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应用范围不限于制造业、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B.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实现面向电子商务的应用、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C.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D.实现面向电子商务的应用、应用范围不限于制造业、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54.在如下企业的决策活动中,主要依靠外部信息的是() A.管理规划 B.战术规划C.战略规划 D.日常业务管理

6.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29

7.简述企业领导在开发MIS工作中的主要作用。p2355.COPICS系统的组织结构是()

A.管理阶段结构 B.职能结构C.层次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过程中息和数据的相互关系。P2

2.简述流动信息特点。P9

3.简述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P12

4.试述战术信息的特点及主要内容。P10

5.简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主要特点。 P29D.全面综合结构

8.一个全面综合的商业企业管理系统按职能可分为哪六个子系统?p30

9.试解释3C的含义及与企业扁平化的关系。P34

10.简述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P35

11.以下是供应链模型示意图,请填写出字母对应的内容名称。P35A:

B: C: D: E:

12.解释DSS的主要特点,并且说明什么是GDSS。P18

13.简要回答经理信息(支持)系统的特点。P20

14.简述制造业企业的主要固定信息并举例。P9

15.简述二次信息的含意及其收集时的注意事项。P11

16.管理信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5

17.简述企业的科学管理基础。P22

18.简述BPR及其含义。P34

19.简述“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P36

20.简述电子商务(EC)的主要功能。P37

21.简述电子商务的特点。P38

第5篇: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 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电子管阶段

(1946-195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 晶体管阶段

(1955-1964)

3.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

4.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

三、计算机的分类

1. 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 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

3. 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

四、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

2. 数据处理(信息处理)

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

3. 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 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 辅助工程

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 等

5. 嵌入式应用

6. 人工智能(AI)

第二节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一、硬件和软件

硬件

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

软件

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1、CPU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

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 I/O设备

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

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

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线

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线

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基础

一、操作系统

定义:

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

1. 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

(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如:DOS

(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WINDOWS

(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如: UNIX、LINUX

(4)网络操作系统

如:Netware, Windows NT ,LINUX 3. 三大功能:

(1)硬件管理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

(2)软件资源管理

程序和数据管理

(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

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

二、程序设计和语言

定义

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

序的软件

1. 翻译方式

编译、解释。

2.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

特点:不容易理解和编写,执行速度快,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例如:驱动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等。

3. 高级语言

比较接近于人类语言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特点 容易理解和编写但是执行速度比较慢,常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常用高级语言有:Basic、C语言、Fortran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VB)、VisualC(VC)等

4.

程序设计

用各种编程语言设计制作程序的过程。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工具软件

1.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 Foxpro、 Access和 Oracle等)

2. 工具软件:为了方便软件开发,系统维护而提供的各种软件。

(如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和反病毒软件)

四、应用软件

常用应用软件:文字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游戏软件等。

第四节 数制与编码

一、数制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逢X进一就是X进制。

二、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注: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分别以B、O和H结尾

三、数制之间的转换

1.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位权相加法

2. 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除二取余,自下而上

四、逻辑运算

非NOT、与AND(逻辑乘)、或OR(逻辑加)

五、编码

用来表示特定信息的0、1符号的组合称为编码

1.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七位二进制编码,可表示27即128个字符,分为控制代码和可打印代码,ASCII码字符用一个字节来表示,最高位置零。

2.BCD玛

3.汉字编码

(1)汉字基本字符型6763,一级汉字3755,二级汉字3008;

(2)区位码

为汉字和国际上其他文字间交换信息而编制的国际标准 代码,由区号和位号两个字节组成;

(3)汉字内码

带有汉字标识符的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1),称为机器内部汉字代码,简称汉字内码;

第6篇:计算机基础第一章理论课教案

T1

教 案

第一讲 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及硬件

授课教师 :

时:2学时 学生必须达到的标准

      了解计算机概念和发展史

知道计算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知道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以及各自的功能 能够简单叙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认识个人计算机(即PC机)的各个部件

本讲主要目的

      介绍计算机概念和发展史

讲解计算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以及各自的功能 简单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计算机的分类

认识个人计算机(即PC机)的各个部件

本讲重点

 计算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以及各自的功能 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本讲难点

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内存的计量单位和换算规则

课程知识讲解

1. 课程地位: (时间:5 分钟)

信息技术基础 (ITB—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是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的预备课程。主要是针对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员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常用知识和操作,能够达到学习第一学期专业课程的要求,同时满足将来就业和以后工作中的需要。主要从计算机硬件基础及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三方面,对学员进行强化训练。

2. 就业技能描述:

提问:那么,我们学习这门课程什么时候用呢?

首先,在我们就业前大家都要做的一件事是:发简历。那么你是不是要编写自己的简历呀?你会不会呢?会,通过这门可课程的学习大家都会。

再就是,假如我们被某个公司聘用了,在参加某个项目时,经理让你来收集整理一下客户的需求资料,然后需要做一个项目演说。这时你就需要编写项目文档和制作项目演示文稿。这些你会吗?会呀,通过这里的学习和训练,相信大家都能轻松应对。

3. 课程大纲介绍: 详见PPT大纲。

提问:我们学完了这些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呀?

(展示贯穿案例:个人简历 、项目文档、项目演示PPT、项目进度控制表等)

4. 对学员的要求:

亮明游戏规则,详见PPT。

5. 进入本章主题:什么是计算机? (时间:5 分钟)

计算机是个抽象的概念,大家的印象来源于具体的实物,通过几张具体的图片引出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人们事先编写的程序连续、自动地工作,能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传送,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

6. 计算机的功能:

提问:计算机都能干什么呀?平时大家都用他来干什么?

通过回答来引导分析计算机的功能。

7.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时间:10 分钟)

1642年世界第一台机械式加法计算机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3年发明的乘法计算机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

1822年研制的差分机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 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 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年研制的分析机

1834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他的助手,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

1936年制造的手摇式机械计算机

1936年:阿兰.图灵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首次阐明了现代电脑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现代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图灵把人在计算时所做的工作分解成简单的动作,与人的计算类似,机器需要:(1)存储器,用于贮存计算结果;(2)一种语言,表示运算和数字;(3)扫描;(4)计算意向,即在计算过程中下一步打算做什么;(5)执行下一步计算。具体到一步计算,则分成:(1)改变数字和符号;(2)扫描区改变,如往左进位和往右添位等;(3)改变计算意向等。整个计算过程采用了二进位制,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图灵机”。

电动机械式计算机(1930年)

1941年研制的Z-3型计算机

1941年:楚泽完成了Z3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种能作3到4次加法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3年12月,“巨人”计算机运行

1943年:贝尔实验室把U型继电器装入计算机设备中,制成了M—2型机,这是最早的编程计算机之一。此后的两年中,贝尔实验室相继研制成功了M-3和M-4型计算机,但都与M-2型类似,只是存储器容量更大了一些。

代号“ENIAC” - 世界第一台真正的电子计算机问世

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教授莫契利(J. Mauchiy)和埃克特(J.Eckert)共同研制成功了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总共安装了17468只电子管,7200个二极管,70000多电阻器,10000多 只电容器和6000只继电器,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机器被安装在一排2.75米高的金属柜里,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左右,总重量达 到30吨,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可以在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数乘法。

1952年:1月,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 Neumann)设计的IAS电子计算机EDVAC问世。这台IAS计算机总共采用了2300个电子管,运算速度却比拥有18000个电子管的“埃尼阿克”提高了10倍,冯•诺伊曼的设想在这台计算机上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8.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时间:5 分钟) 按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分四个阶段:

第一代(1946~1956)

电子管时代

5千~4万(次/秒) 第二代(1957~1964)

晶体管时代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三代(1965~1970)

集成电路时代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1971~90年代)集成电路时代

几百万~几亿(次/秒)

9. 计算机的特点:(时间:5 分钟)

从上面的计算机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速度的变化,可以看住计算机所具备的特点:

计算机运算速度越来越快、精度也越来越高;(案例:祖冲之的圆周率) 存储能力强: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

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0.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具有的特点,使其功能越来越强大,随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数值计算

计算机广泛地鹫在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计逄,如:人造卫星轨迹计算,导弹发射的各项参数计算。 数据处理

用计算机对数据及时地加以记录、整理和算,加工成人们的要求的形式,称为数据处理。如:对工厂的生产管理、计划调度、统计报表、质量分析和控等,我们还可以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录入、排版、制版和打印。 自动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以大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生产率。

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是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实现自动化或是半自动化,不仅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而且对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学。CAI的专用软件称为课件,是CAD的一大分支,它可按不同教学方式以及不同领域内容进行分类。 人工智能

计算机有记忆能,又擅长进行逻辑推理运算,因此计算机可以模仿人的思维,让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学习和推理功能,能够自己积累知识,并且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人工智能。

娱乐活动

我们可以爽媒体电脑上看电视、VCD,听音乐、玩游戏、在网上聊天等等。

11. 计算机的组成: (时间:15 分钟)

计算机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一台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的,硬件是物质基础,而软件可以说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是一台“裸机”,是什么也不能干的,有了软件,才能灵动起来,成为一台真正的“电脑”。所有的软件,都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包括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出设备。

1.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计算机系统接收信息的设备

提问:大家来说说我们平时使用的那些是输入设备?

2.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处理器总线等组成。是执行所有工作、思考所有问题或进行所有处理的计算机部件 。

运算(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计算机执行的所有数学与逻辑功能 。 控制器(控制单元):控制计算机的所有其它部件 3. 存储器:有内存和外存

提问:大家来说说我们平时使用的那些是存储设备?

4.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计算机系统输出信息的设备

提问:大家来说说我们平时使用的那些是输出设备?

12. 存储器的计量单位:(时间:10 分钟)

我们知道生活中计量长度用“米”和“千米”,重量用“克”和“千克”。那么计算机存储数据用什么来计量呢?也用“米”吗?一“米”数据?

前面我们我们也有了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就提出了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因此计算机存储器以位和字节计量: 8 bit  1 byte 210=1024 byte  1 KB 210=1024 KB  1 MB 210=1024 MB  1 GB 210=1024 GB  1 TB 有关二进制的知识,我们在第六章再详细的了解,不懂的同学也不要担心。

13. 小结(1) (时间:5 分钟)

好了这里对前面讲的内容来做个简单的小结: 提问: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2). 计算机由那两部分组成?

3). 计算机硬件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1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时间:20 分钟)

计算机完成某件事的过程和人很相似,只是CPU运算的速度比人脑快,所以处理一件事件所需时间很短,甚至可以忽略。

首先通过输入设备接受程序所需要的原始数据,然后在控制器(相当人的神经系统)的指挥下,把数据零时存储在内存当中,当CPU的运算器需要计算的时候,再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把所需数据取过来,计算完成再把结果返回内存中零时存储,然后把结果输出在显示设备上,最后把需要永久存储的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器如:硬盘等。这里的每一步都需要控制系统的参与,就像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神经系统来指挥一样。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内存是专门供CPU工作来零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当计算机断电或程序执行完毕后这些数据立马消失,我们若要想保留一些数据计算结果时,就一定要存储在外存当中。

对照人们完成一件事的过程,来仔细分析和体会计算机的执行过程。

15. 计算机的分类: (时间:10 分钟)

按计算机数据表示的方式: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的资料处理方式均以数字来表示。一般所用的电子计算机都用数字来进行运算。 模拟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以非数字方式处理资料。模拟数据就是连续变化的量。 如:声音、电流、波形等。 混合计算机

综合以上两种的计算机来处理资料。

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大多针对某种特殊的要求和应用场合而设计的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则是为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而推出的计算机,可灵活应用于多种领域

按规模,性能分类:

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即个人计算机,简称微机(PC)。

微型机应用于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并且开始成为城镇家庭的一种常规电器。

小型计算机,

小型机的机器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便于及时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软件开发成本低,易于操作维护。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大型分析仪器、测量设备、企业管理、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也可以作为大型与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辅助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这类计算机具有极强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极大的性能覆盖面。在一台大型机中可以使用几十台微机或微机芯片,用以完成特定的操作。可同时支持上万个用户,可支持几十个大型数据库。主要应用在政府部门、银行、大公司、大企业等。

巨型计算机

巨型机有极高的速度、极大的容量。用于国防尖端技术、空间技术、大范围长期性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方面。目前这类机器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亿次。

16.认识微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时间:10 分钟)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宏观上可分为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几部分。

主机内部可分为:CPU、主板、内存、CPU风扇、显卡、软驱、光驱、硬盘、显卡、网卡、电视卡、声卡等;

通过图片来认识具体的硬件设备。(略)

17. 小结(2) (时间:5分钟)

这里就刚才讲的内容来做个简单的小结: 提问:

1).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 简述计算机的分类。

本讲总结:(时间:8 分钟)

本章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今天所以的内容: 提问:

1). 什么是计算机?

2). 计算机是两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3). 计算机硬件有那几部分组成?各自 的功能是什么? 4). 计算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5). 内存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标准是什么?

扩展部分:

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硬件知识,请看本章课堂案例视频:新电脑课堂----组装维护篇

课下理论作业:(时间:2 分钟) 1. 什么是计算机?

2. 计算机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3. 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分别举出三个实例。

4. 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是什么?

5.简述计算机工作原理(可以画图说明)。

上一篇:科教楼解说词下一篇:农信是不是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