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本科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电子信息本科毕业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近几年来,社会上中文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不容乐观,而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常常被认为是解决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策略。

第一篇:电子信息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以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为例,从学生自身、指导教师角度以及社会环境层面分析了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加强监管力度、促进创新性选题以及做到产学结合等措施和改革方法,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开展有实际的参考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大学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能督促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改革

随着当前社会就业观念的变化、就业方式的灵活转变以及就业环境的激烈竞争,培养具有交流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是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各种实践和实习过程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高校的教学实践工作,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1]。其中毕业设计就是对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是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塑和验证环节[2]。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同时也是对四年大学学习的总结,在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育部办公厅教高厅在2004年就颁发了14号文件,针对专门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科毕业设计在大学四年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作者所在院校实际的工作环境,以电子类专业为例,针对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对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探讨了电子类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方法。

一、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及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不重视。通过三年多的大学学习,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四年大学学习的总结和验收。但大部分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个最关键也是最后一次的学习机会。原因之一是经过往界学长的“言传身教”,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已经到了毕业关头,毕业设计就是个形式,走个过场,不管做的好坏最后都会顺利通过,极少会有同学在这个科目上重修。以上原因与极个别指导教师不负责任的态度是极为相关的。个别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不跟学生碰面,放任学生而不加以指导,造成学生平时拖拖拉拉不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到最后关头又把希望寄托在指导教师身上。而个别指导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学生弄虚作假、抄袭、代做,甚至还出现指导教师直接给学生已经完成的电路板、软件程序等情况。其次,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理工科学生都已经到相关工作单位实习,很少时间在校,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未来的就业问题上,甚至已经开始朝九晚五的工作,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的时间少,没有达到要求的学时数来做相关的设计工作。

2.教师出题类型陈旧。在传统教学中,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大多是在校内完成,基本上与当前的技术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是与社会、工程及企业脱钩的[4]。高校教师都有着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实际工程经验,特别是不了解现场工艺。个别教师在毕业设计出题时,没有考虑到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循环采用陈旧的老课题,很多课题还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内容上。以通信小系统为例,随着科技发展,现有通信电子电路中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集成数字电路,采用数字通信方式,通信系统中用到频率也已经趋向射频数量级。但还是有毕业设计课题会采用一些当前企业和工程上不再应用的落后技术,用分立元件来构成模拟电路,或者工作频率最多达到中频数量级[5]。毕业设计课题没有与当前热门的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没有与学生专业方向相结合,没有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内容相结合,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设计对今后工作没有任何帮助或没有任何关联等错误的观念,因此对毕业设计越来越不重视。

3.周边环境及社会上的各种影响。由于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不重视,社会上也应势出现了一大批代做毕业设计、代写毕业论文的族群。在高校内,个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同学间做起了代做毕业设计的“生意”,甚至还有大四的学生找有能力的大一、大二学生代做,“生意”好的还需要排队。在电子市场,甚至有不少商铺专门代做本科毕业设计。在淘宝网上,仅仅以“单片机毕业设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搜到2000多个产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涉及到代做电子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包罗万象,不少商家每到毕业设计期间生意兴旺,每个月都有几十单的成交额,见图1。

以上这些问题均已经凸显出当前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现有制度下的各种弊端已经充分显现,本科毕业设计已经亟需改革。

二、改革措施和方案

1.加强监管力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组织管理是保障[6]。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从严治教,指导教师自身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指导中;其次,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在弄虚作假、抄袭、代做等不良行为上把好关,要提倡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要求学生能积极自主独立地完成整个毕业设计。

2.促进创新性选题。著名教育学家刘道玉之前在一次发言中指出:“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教育的解放必须从解放孩子的好奇心开始[7]。”如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毕业设计看成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这就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出题时内容要及时更新,方法和手段要不断改进,应该考虑到怎样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容易理解的工作过程,怎样把枯燥的基础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怎样把课本上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针对不同专业让学生从应付毕业设计到爱上实践操作,并且能通过大学中最后一次动手实践把这份“感兴趣的心”一直保留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3.做到产学结合。毕业设计还必须要与当前技术紧密结合,在计划课题类型时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和目的,除了对四年大学所学内容做一个总结和综合应用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当前热门的技术,把握当前科技发展趋势,交流最新的科技资讯,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电子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以及测试,使学生能获得更多有关当前最新电子科技在基本构成、工作原理、仿真软件、制作流程、测试方法、测试仪器等方面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从而一出校门就能跟上最新的技术步伐,可以立刻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文章分析了高校电子类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面综合和验收,更是一次质的飞跃。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各大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弥,刘国华.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74-276.

[2]康万新,谢维成,杨加图.毕业设计指导及案例剖析?摇应用电子技术方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熊艳,刘国福.初探军校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1,(3):57-58.

[4]朱静,唐建峰,刘杨,王武昌.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214-214,223.

[5]林弥,刘国华.高校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的创新性教学改革浅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3):13-14.

[6]陈明.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大众科技,2008,(12):186-188,194.

[7]刘义忠.中国青少年想象力创造力被谁葬送?[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12762268.html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ZX1201053071)

作者:林弥,刘国华

第二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摘 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质量是衡量本科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工科建设又对本科毕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参照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3年来本科毕业设计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并从新工科建设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进行,综合国力的较量愈加激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型经济蓬勃发展,这种新形势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教育部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發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新工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主动布局、设置和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工程学科与专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的各类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本科学习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2]。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本科生四年学习和实践的综合性考核,是反映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本科生专业水平和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规范认真地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是对本科生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本科生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学好课堂理论知识,更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反映学生本科期间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该如何改革?如何有效地提升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利用近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新工科建设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人数过多,疏于管理

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年招收2个班,共计60人左右。这60个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由系里8位老师负责,平均每位老师指导7-8位学生。有些教师因为出国、休产假等原因不能指导学生,那么某些老师可能要指导十几位学生,还要兼顾教学与科研。教师精力非常有限,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论文质量,是非常困难的。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而有些老师则是由于科研工作量重,忽视了学生的毕业设计,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疏于指导。

(二)毕业设计题目设置不合理

每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包括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算法设计等3种类型。近3年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算法设计类的题目偏多,而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题目偏少。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老师缺乏科研项目,而本科毕业设计又没有经费支持,无法提供硬件(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制作费用和试验条件。大部分老师就会选择成本较低的算法设计类,这类题目只需要提供查阅文献的数据库和仿真软件即可,而这不仅为后续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高埋下了隐患,而且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限。除此之外,部分毕业设计的题目还存在理论脱离实际、重复率过高、比较陈旧、范围过大过宽、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不符等问题。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院和学校监管不到位

从学生层面分析,就业、考研压力大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8学期,而这一学期正是本科生忙于找工作、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多数学生忙于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或者准备考研,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投入的时间无法保证,那么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另外,学院和学校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管不到位,考查流于形式,也是造成毕业設计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毕业设计的改革建议

针对目前某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特提出以下3点改革建议:

(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协同培养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要达到两个基础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工程知识,二是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工程知识进行精巧地应用。本科毕业设计应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促进协同培养。学校和学院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保持和产业界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高校与产业界对本科生的协同培养。定期召开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参加的研讨会,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现状,进一步明晰产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业务需求,分析近几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效果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优化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方式,使之更加适应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建立分组管理制度

指导老师基于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分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算法设计等类型拟定一定数量的毕业设计题目,并设置各个题目的难度系数,并给出毕设题目的描述和基本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但是指导老师要从难度和可行性方面予以把关。所建立的本科毕业设计题库不仅仅包含本年度的毕设题目,还包括历年的毕设题目。这样一方面避免历年的毕设题目重复率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分各种类型建立题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题目的难度进行选择。学生选择完题目之后,根据题目类型进行分组,然后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以及评优等环节均分组进行,以保证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分组比较,从而保证评优评奖的公平性。

(三)建立健全毕业设计监管体系,保证完成质量

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监督。编写规范的毕业设计撰写指导书,制定毕业设计的各环节检查、答辩、评优等工作细则,建立选题、初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检查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过程监管,落实指导老师的责任,建立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老师共同负责的毕业论文打分细则。作者设计的由答辩老师填写的打分表如表1所示。

三、结束语

本文依据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3年本科毕业设计的各项统计数据分析了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给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2]陈海艳,曹玉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4:128-129.

作者:靳标 张贞凯

第三篇: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初探

摘 要: 近几年来,社会上中文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不容乐观,而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常常被认为是解决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 中文类本科毕业生 就业市场 就业信息化建设

一、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

1.毕业生总量上升,市场需求量减少。

中文类毕业生的数量年年递增,包括师范、文秘、编辑、戏剧影视等多个专业在内的中文学科,其招生人数虽然没有商学等热门专业增加迅速,但是处于每年稳步增加的阶段,特别是一些二级民办学院,将应用文秘、编辑出版等专业作为增加招生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不断宣称专业的良好前景,比如南京民办行知学院,其2011级文秘专业有五个班120人,到了2012年,新入学的文秘专业就有七个班,210多人。而与之相反,原来一直是接收中文类本科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持续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近年来对中文类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

2.就业岗位吸纳量小,市场需求层次提升。

一个单位招聘文秘人员一般是1—2个,就这1—2个文秘岗位,有的单位还不一定要中文类学生,反而可能会聘用一些有其他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毕业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层次的提高,市场不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而更加青睐掌握本专业同时习得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学历与技能、经历之间,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技能和经历。

3.相近专业涉足,就业市场岗位竞争有加。

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记者编辑和广告公司文案等。近几年来,新闻专业的出现与发展则为新闻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培育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僧多粥少”,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加剧。

二、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近几年来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一直在扩大,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曾经非常热门的中文类专业,现在一直在就业难的榜单上徘徊不前,因此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中文专业的信息化就业进程,是目前各个高校深入开展中文类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可以促进高校中文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网是主要的一个信息化建设的体现,高校就业信息网是学校就业信息发布的窗口,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主要信息渠道之一。而以高效、便捷、快速为特征的互联网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样,对于中文类本科毕业生而言,将自己的完整个人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出来,可以有效提高就业信息的成功率,同样对于中文类专业的就业工作而言,可以有效监控求职学生的就业信息情况,发现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可对中文类大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

2.可以促进供需双方交流。

建设中文类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可以促进学校中文类毕业生和中文专业用人单位双方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在中文类就业信息平台上,毕业生可及时反馈就业指导的现实情况,老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主动参与对话交流,而且网络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不受时空限制。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来说,通过中文类就业指导网站开辟的区域,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有利于发挥中文类文字功底强、包装策划能力强的特点。用人单位也可以浏览学生的简历,系统了解中文类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总之,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平台可以改善毕业生的求职环境和条件,减轻供需双方的成本和负担,在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绿色桥梁。

三、高校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中文专业正不同程度地在加强就业信息化工作建设,积极实践就业指导服务网络化管理模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建设功能不够完善,维护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网上提供的就业指导多是各种政策法规的问答,关于指导中文类毕业生系统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测评、个性化辅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内容涉及不多。由于缺乏对无形就业市场的分析,具体表现在对中文类就业市场供求倾向、薪资水平、相关人事制度变化等方面,其咨询服务十分有限。另外,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中文类就业信息网缺乏维护和管理,不能保证所发布信息的即时性、有效性,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加判断,网站信息的规范性、严密性、安全性还有待加强。

2.中文类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就业信息不畅通。

目前,各高校中文类专业都是依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联动机制,使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不能同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就业信息的便利性不能够完全体现。另外,中文类就业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缺乏大量的宣传引导,一方面这些先进的资源系统闲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广大就业指导人员对信息化设备及现有条件缺乏了解,不能应用到工作中去,无法有效使用信息化平台。这种现象导致中文类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信息交流不对称。

3.中文类就业信息审核机制有待完善,虚假信息影响信息平台运行。

在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纽带,理应对各种信息进行严格把关,但是许多高校为了增加就业信息网的信息量,没有对很多招聘单位进行信息的有效核实,导致一些单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蓄意隐瞒企业规模或者夸大劳动报酬等。同样,大部分学生的简历和求职信息都是由学生个人制作的,如若学校不加以审核,必然会有学生为了达到就业目的,进而夸大事实,填写不真实的信息,如虚构在校所获荣誉、奖励等情况,这样会引起用人单位误判,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甚至最后会影响整个学校的信誉度,这直接导致中文就业信息平台的诚信度和有效度。

四、加强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一个高校、某一个中文专业自己的事情,需要整个社会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尽快实现高校中文类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资源共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在定位、服务项目等方面要加大力度,结合传统就业形式,进一步提高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水平,进而提高中文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效率。

1.正确引领中文类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

各高校、各中文专业要将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学院发展规划,从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到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要给予全面支持。如:对于高校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要安排领导专门分管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享学校网络资源,还要保证及时更新相关网络设备等。另外,要提高中文类就业信息化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就业工作队伍的整体知识水平等。

2.软件开发与硬件相配套,助力中文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硬件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办公场地和各项设备等也都基本齐全,急需的是和硬件相配套的软件管理系统。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实际上,软件建设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讲,比硬件设备完善起来要复杂得多。大的方面来讲,国家应出台一个统一标准,制定符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式需要的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小的方面来说,中文类就业信息化软件开发要和本专业自身的就业环境及现状相吻合。因此,这就要求专业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和中文专业有关就业部门人员及时交流、沟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开发,从而开发出持续性发展的专门的中文类就业信息管理软件和系统,服务到中文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3.加强中文类就业信息建设平台的宣传引导,建设多个高校中文类就业信息一体化大平台。

对于就业信息网来说,浏览量是检验就业信息平台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中文类就业信息平台除了日常扎扎实实地为毕业生做好服务之外,还得会包装自己,宣传自己。只有加强自身的建设,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才能使大家更多地关注信息平台。首先,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讲解,对每一位中文类毕业生进行宣传,让学生对中文类就业信息平台产生兴趣,并能够经常上网了解就业信息。其次,要密切关注点击量高的文章,进而了解中文类学生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功能模块。最后,还要通过对外宣传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本专业的就业信息网,如就业网站应通过报刊等传统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就业网站的影响,提高知名度。

中文专业各个部门在服务学生方面应相互配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如:教务部门将中文类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用人单位能通过网上系统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所获荣誉及奖励及时录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人单位可以方便地了解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能力素质;专业心理咨询中心可以在网页上开设就业心理咨询窗口,为一些出现就业心理困境的学生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等。在全力为中文类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前提下,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本校中文类专业建设信息一体化平台的构想。此外,为了增加中文类专业的就业信息,相同类型,同一批次的中文类专业还应探索联合发布、共享就业信息的中文类大平台。一方面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有效、方便、快捷的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不同高校中文类本科毕业生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综上所述,高校中文类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要根据本校、本专业实际,采用合理的组织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分步骤执行,为全体中文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在科技的进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高校中文类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能日趋完善,进而促进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强.促进高校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科技信息,2010.4(7).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3,第2版.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4]独之秀.中文类各专业就业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5]祝枝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北方经济,2010(4).

[6]李亚楠.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和利用.赤峰学院学报,2011(2).

作者:曹凯

第四篇:中医药院校构建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探讨

摘 要 毕业实习是中医药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转入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本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医药技术人才。①②本文以当前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症结为突破口,通过强化毕业实习的组织管理,探讨并建立一种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以期能有利于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出符合新时代中医药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毕业实习 质量监控 信息反馈 人才培养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上社会的预演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学校、 教师和学生都应非常重视这个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毕业实习存在的管理症结,就如何建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从管理模式、信息反馈方式、毕业实习质量评价、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进行了探讨。

1 毕业实习存在的管理症结

我省是教育大省,有120余所高校,在校生约109万人,由于在校生的校园环境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容易把握,学生管理工作也因此相对容易开展。但到了学生实习期间,大部分学生离开校园进入其他实习单位,成为“半社会人”,管理上的“真空”现象让部分学生思想上出现松懈,在生活和工作上相对散乱,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发现,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社会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使得学生感到就业的压力以及前途的迷茫,激发了考研的决心,而就业、考研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的重叠度高,引发了学生们在三者时间分配上的矛盾。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毕业实习这一动态教学环节出现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环节的学生毕业实习质量大幅下降,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竞争力的增强。③④

2构建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

如何应对当前形势下的毕业实习管理,確保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如何协调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考研的矛盾,是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对学生毕業实习进行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的管理工作模式思路过程,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需求的过程,而体系的构建也有有助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监控管理,可进一步的加快、满足社会和教育的需求。因此,建立合理的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毕业实习中的管理症结,是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同时,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提供大量反馈信息,为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的调节、控制和决策依据。因此,加强中医药院校毕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且科学的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 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构建策略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以促进毕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最终目的,以学校、教师、学生和实习基地为主要对象。在体系构建思路中,我们首先必须理清他们各自对体系的需求、理清社会和教育对体系的需求。初步考虑可以从管理模式、信息反馈方式、毕业实习质量评价和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构建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以满足各方面需求。⑤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3.1 管理模式

按照三层次、三阶段进行实施管理。

三层次:学校管理部门、各实习辅导部门和老师、各实习学生小组。

(1)学校管理部门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与实际情况,统一部署实习任务,制定切实有效的实习方案。

(2)各实习辅导部门和老师通过充分学习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制定的实习方案,进一步对实习内容进行组织与安排。

(3)各实习学生小组通过认真学习实习内容,并且根据实习内容的指示,认真完成具体的实习任务。

三阶段:实习前、实习期、实习结束。

(1)实习前:学院开展实习动员活动,并进行实习前学生心态的调查,适时地调整实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加强实习管理质量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毕业学生实习的效果。

(2)实习期:打破传统的实习模式,将实习期分散分配。将实习期前段时间安排给学生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培训或其他与毕业实习相关的培训工作,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考研与到外单位实习的时间冲突矛盾。此外,在校内进行毕业实习有关知识培训的同时,学院相关管理部门能够进一步对毕业实习任务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为实习期的后一部分做好准备工作。学生也能够在前段时间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以此来更好地进入之后的实习阶段。

(3)实习结束: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实习结果进行总结,规范实习后的学生论文答辩等流程。同时,及时总结,找出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下年实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过以上过程实施,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规范的管理流程。

3.2 信息反馈方式

各种渠道或信息源反映的与实习方面有关的问题、建议、改革思路和现状能够及时地反应出学院整体教学工作的质量状态。

学院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地收集有关信息,并且根据毕业实习生的跟踪调查结果呈现的信息,及时调整实习方针与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相关教师、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实习基地的各个部门、学生家长等对象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明确分工、拓展渠道的效果。

同时,设立院主管教学领导信箱、教学办公室主任信箱、党支部书记信箱等相关领导信箱。公开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使信息的收集更加简便、快捷、直接,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反馈的效率。

3.3 毕业实习质量评价

建立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学校、实习基地、教师、学生四个方面的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

采用量化质量监控指标,按照对实习生的要求将实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必须掌握的实习技能赋予一定的分值,并且要求在各科实习完成后必须达到一定的分值,对实习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对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使其具体化和量化,具有可测量性,最终反映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能力、投入幅度、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等,在此基础之上,对毕业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进行量化的评分,以此评分作为毕业实习生实习考核的最终成绩。同时,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情况在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思考,具体考虑带教老师工作过程是否到位、是否按时填写工作情况汇报、是否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等,从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建设模式。

3.4 制度保障

始终坚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及信息反馈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纳入文件,形成文件系统,制定相应的制度,并汇编成册。如《毕业实习应注意的事项》、《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流程》、《学校毕业实习管理及考核规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等,为及时发现毕业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习质量和效果、体系的运行畅通提供保障。

4 展望

我校药学院每年毕业生高达800余人,其中药学专业的有200余人。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成功构建将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加快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能。同时,能极大的提高我校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并能进一步促進我校院系及学科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批新时代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此外,在省内乃至国内推广优质教学管理模式,構筑的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可供其他院校借鉴,以进一步提升我校在国内知名度。

*通迅作者:屈勇

注释

① 谢丽莎,梁天坚,黄茂春,黄红泓,苏丽丽.独立学院药学类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33-34.

② 王艳艳,谢海龙,李永吉,马薇薇,胡艳波,匡海学.药学类本科毕业专题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医药,2013.33(1):43-44.

③ 邢茂,王琴,胡雪莲,雷健.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32):3071-3072.

④ 王鹏,赵峡,方玉春,李明,王远红,李筠,于广利.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5.31(3):66-69.

⑤ 李肇进,苗明三,许东升,谢新年.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92-94.

作者:张怡 屈勇 穆顺达

第五篇: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过程控制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毕业论文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尽管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在质量上逐年提高,但在论文的过程考核中尚存不足。本文对新疆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控制体系进行了梳理,从论文的选题到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再到最后的答辩,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是对高校本科教育和考核方法的一次探索,同时也从制度上为本校GIS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教育 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达标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一、现状与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核和集中展示,也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大多基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论文的科学水平和实际利用价值逐年提高,个别优秀本科生基于毕业论文,整理后在正式科研期刊上发表。但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考核过程中,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使得考核结果失真,无法综合体现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心智努力及工作态度。尽管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在质量上逐年提高,但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题目和思路由指导老师提出,甚至数据由导师提供,学生只需被动地选择,缺乏主动性。

(2)学生确定论文选题虽在大三上学期末就已完成,但实际从大四上学期末才开始启动,部分学生面临考研、找工作、实习等事情干扰,缺乏合理的时间规划和有效的执行力度。

(3)对学生的约束力度不够,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意识不够,部分学生抱有“早晚都得让我通过”的侥幸思想,还有个别学生答辩前突击完成论文,导致论文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出现抄袭、剽窃现象。

(4)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指导和基本技能。

综上所述,如何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考核,把好毕业论文的质量关,成为高校本科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疆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GIS)本科专业开设于2007年,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30余门。多年来,该专业本科生的选题在大三下学期初完成,随即学生开始毕业论文工作。基于上述问题,该专业教研室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GIS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保障体系,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二、毕业论文过程考核体系

1.选题

选题是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做法是老师出题,学生从中选择,进而确定题目和指导关系。该做法的弊端是学生仅凭论文题目进行被动选择,对题目之下的内涵缺乏了解,所选题目可能不是学生的兴趣点。因此,我们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行提出论文题目,并与指导老师商议,讨论论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选题。对于此类学生主动选题,在论文审核评估时予以额外加分,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为了践行学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我院GIS专业多年来持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近年来已有百余名学生参加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20多位同学获教育部GIS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颁发的“MapGIS应用工程师”证书,并多次在制图组、遥感组、三维景观建模组等获得了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佳绩[1]。因此,有不少学生的选题是大学生创新项目、挑战杯等本科阶段科研实践的延伸和深化,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工作已经积累了一些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学生体验相对完整的科研过程,进而提升论文的质量。

此外,允许多名同学同时选择同一个题目,要求各自写出论文提纲和设想,出题教师经过逐一讨论,从中选优。在此过程中,教师具有选择权和拒绝权,这给了学生对题目进行主动思考的动力,以往的被动接受有所改观。

2.签订任务书

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与学生签订论文指导任务书,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时间节点等。任务书包括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应阅读或翻译的文献、资料,毕业论文要点,进程安排,根据大纲要求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文献综述、论文实验记录、论文调查项目及内容、外文翻译篇数或字数、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图纸张数及其他相关技术指标,毕业论文字数等)和毕业论文工作期限等。任务书签订后,指导过程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和时间节点执行,学生如未按照要求开展论文工作,指导教师可以提示、警告,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解除指导关系。同时,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一定的数据支持。

3.中期评估

正式答辩前的一个月,学院将以系为单位对毕业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学生需按照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统一要求完成文献综述、论文实验记录、毕业论文、实习周记等材料后,按时间节点提交相关材料,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不断修改完善,至少三次。如无故不参加中期检查或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具体要求包括:

(1)任务书、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成绩评定表、实習报告、毕业实习评定表,以上内容须完成。

(2)毕业论文需完成80%;如未达到80%,但达到50%以上者,予以警告;如未达到50%者,视情况予以延期答辩处理。

(3)各系指派专人教师负责学生的检查及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含有无任务书,文献综述及成绩、实习报告、毕业实习评定表内容是否完整,完成论文80%的人次、未达到80%,但达到50%以上人次、未达到50%的人次。

中期检查分为指导教师自查和教研室互查两个阶段,在学生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其论文的内容、方法提供修改和完善建议,避免学生后期走弯路。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将给予警告,督促其尽快达到要求,并于10天内再次提交材料,如逾期还未达标,取消当年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

4.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杜绝学位论文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答辩前需对拟申请学士学位答辩的毕业生进行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学生向学院提交学位论文的电子版(除去封面、目录、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公开发表论文等个人和导师信息),图书馆对提交的论文进行检测,检测工作由系统自动完成,并出具书面的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统一向送检学院及学校进行反馈。

学士学位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原则上需小于或等于40%,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必须小于或等于30%。总文字复制比超过40%的论文,将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根据学士学位论文的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合格。

检测报告作为学位申请人员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重要佐证材料,无检测报告者不准参加答辩。

5.预答辩

预答辩在正式答辩的前一周进行,以全真模拟答辩的形式开展,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毕业论文的主要成果制作PPT进行汇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内容以及答辩时的语速、仪态等进行点评和质疑,并提出修改意见。

6.现场答辩与二次答辩

根据评分结果,原则上规定班级排名后15%的学生为答辩不合格(如有特殊情况,将不限于该比例),这些学生将进入二次答辩环节,即在给定的5-7天时间内,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后再次进行答辩。二次答辩为最终答辩,如果通过则给予合格的成绩;如还未通过,则该学生无法按时获得学位。

三、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同时也是一项包含学生、指导老师和管理部门等要素的系统性工程[2]。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整体有所上升,但对于论文的过程监控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对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新疆農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控制体系进行了梳理,从论文的选题到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再到最后的答辩,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是对高校本科教育和考核方法的一次探索,同时也从制度上为本校GIS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今后还应不断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动态监测评价体系,继续推进本科论文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丽, 朱磊.技能大赛在GIS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 时代教育, 2015, 2:62.

[2]彭金栓,徐磊,邵毅明. 本科毕业论文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11): 3-4.

作者: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朱磊 武红旗 姜小三

上一篇: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电子制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