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精选11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突显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理论知识掌握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理论教学和实最教学相融合,通过各教学环节综合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 者:高永清 商丹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北京,1016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需求旺盛, 同时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1,2]。伴随着卓越人才培养的推广,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探讨的热点[3], 辽东学院是省属本科院校, 由于在辽宁省经济规划中将仪器仪表产业列为丹东地区支柱产业, 重点扶持, 因而我校申报了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并被遴选为校级重点专业, 定位为应用型, 以求在技术和人才两方面为区域经济提供支持。经过多方调研与研究, 考虑与物联网技术发展需求, 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为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培养掌握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开发相关技术的人才。专业定位确定后, 我们从课程体系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2. 课程体系建立

专业定位确定后, 我们根据专业定位确定培养能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企业调研、社会需求调研等, 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 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定位在相关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相应地, 课程体系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为主要依据进行建设。

具体培养能力为: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 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 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 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最新技术, 具有应用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特色:培养掌握电子仪器、设备、现代传感技术的研发知识, 具有信号采集及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工作能力, 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强, 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结合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确定的课程主线, 以专业应用能力、岗位需求为导向划分课程模块。课程设置上, 在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类别进行课程内容的筛选, 使之适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我们在课程设置时, 讲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之后, 设计了职业养成模块和应用开发模块课程, 开设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虚拟与智能仪器、计算机网络、工程制图基础等职业技能岗位应用课程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SP器件原理及应用技术、ARM原理及其应用等开发技术岗位应用课程。

在实践教学环节, 设置了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综合课程设计和电子信息工程综合设计、电子设计与仿真等综合性实验课程。

提出了创新技能教育要求, 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通过综合型设计性实验、课程综合设计、综合实训、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电子产品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操作性强。

我校办学定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而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我院学科发展需要、周边学校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生在开设了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之后, 开设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和课程设计, 课程每个阶段都要求有学生的自主创作、设计、制作部分, 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学习、设计开发、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保证了专业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实现,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因而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实验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层次、立体的实验和实践体系, 设计了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创新设计性实验两个实验平台, 明确了两个平台中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形成了“分块培养, 总体融合, 应用社会”的实验体系特色和“理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产品”应用能力培养链条, 以电子工程综合实训为特色课程, 为毕业设计和就业搭建了提升的平台, 突出了应用性的特点。

课程体系建立如图1。

3. 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作保证, 因而组织相关骨干教师对学科发展前景认真剖析, 确定弱电工程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自行研发和以嵌入式系统开发为主研方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团队, 自主研发了可编程控制器多功能实验仪, 已投入实验教学中使用, 开展模块化多功能单片机实训开发系统、单片机创新实验实训系统、控制类课程系列课堂演示教具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培养形成专业结合度高的科研成果, 达到了校内练兵的目的, 为服务社会的特色型应用技术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 通过教师任职兼职工程师的方式,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发展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道路。

重点专业设立后, 确定了以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结合, 突出以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明确“以团队建设为依托, 实施校企合作, 密切专业教师与企业关系, 以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的方式, 服务社会, 提高专业教师应用能力, 并反馈于硬件相关教学各环节, 同时为专业学生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重点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

随着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 通过与企业对接的实用性技术研究进一步完成了从“演练提高”到“实战应用”的转型, 随着与电子技术应用契合的、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博士回归, 为电子技术应用理论基础增加了厚度, 学院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组建了电子应用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加以融合, 拓展“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同时, 专业以信息工程研究所为对外窗口, 积极承揽横向研究项目, 通过参与实际应用项目的研发, 提高教师技术应用水平, 从而更好地契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 为突出应用型本科的特点,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安排教师脱产、半脱产到校外一些实际岗位上锻炼, 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验。同时, 鼓励教师学习并考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对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提出专门的双师认证要求, 通过双师认证过程, 使教师理解行业岗位技术要求与内涵, 并将成果带入课堂, 保证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4.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针对以技术应用为前提的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需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 我院成立了信息工程研究所, 并在实训基地下设立电子产品孵化基地, 组织学生成立了按照软硬两个方向的专业兴趣活动小组, 利用电子产品孵化基地和信息工程研究所,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自行研制教学实验设备、校企合作项目的研发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申报工作, 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对接的大学生竞赛,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行业认证和专业认证, 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技术创新思想和工程实施能力的培养。几年来, 组织专业学生参加了多个省级以上体现应用能力的竞赛, 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5. 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 我们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 结合院校自身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与时俱进, 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及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相关环节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果, 只要我们认真地研究, 务实工作, 就能够保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双重目标的实现。

摘要:从与区域经济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根据自身实践, 讨论了课程体系建立, 应用型师资培养, 并探讨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09, 11 (5) :124.

[2]黄忠国, 彭熙, 贺建民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18 (2) :126-13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6-02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中华民族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拥有而且持续不断地拥有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电子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必须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摆在首位。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实验室条件落后、实验内容更新滞后、创新教育培养体制等问题[1],致使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寻求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发展的必然。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能融入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我院一直采取引进与自培相结合的方式。①“按计划、宁缺勿滥”的原则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壮大教师队伍。同时,采取“一对一”新老结合方式,分配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②制定在职教师学习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做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能力和学历水平,改善学历学员结构,优化师资队伍。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科教学会议和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视野及学术水平。④派教师参加新技术进修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重点培养,全面提高的目的。⑤建立“产学研”教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深入油田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制订短、长期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及科研工作,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2.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①分层次建立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综合实践平台、自主创新实践平台“四大平台”。构建体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②重新分配实验资源,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整合实验室。成立2个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综合实验室、1个创新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至少能容纳30个(1个班)学生同时上课。加大实验室投入,配备比较齐全的仪器设备,保证各项实验内容的完成。③扩大“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面积,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创新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进行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3.更新实践教学内容。①在《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等专业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的比例[2]。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合电子竞赛、教师科研项目选题,增加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内容。③实习实训内容在原有组装声控灯、小型稳压电源、收音机、电视机的基础上,增设有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设计内容[3],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改革实践教学方法。①研究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入Multisim、Proteus、Matlab等仿真软件,大部分实验项目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方式。学生课前利用软件仿真,课上将实验操作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逐步完成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研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方法,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前3周发布设计题目并进行选题,學生也可以自主提出设计题目。题目的方案设计与论证、系统设计与调试等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于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③改革实践类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④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中坚持定时在教室、办公室进行传统答疑的同时,增加网上答疑,采用电子邮件答疑、QQ群答疑、飞信答疑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提高学习的效率。

5.实行教师指导跟踪制度。在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教师跟踪指导”制度。①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分组,3人一组分配指导老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式。教师定期与学生联系,在学生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在大二期间,由导师指导,申报参加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②大三学生开始实行科研团队培养制度。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学生根据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爱好提出申请,教师进行综合考察选择学生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本科生参加科研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查阅最新文献资料并进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③在大四毕业班,针对毕业设计,重新分配导师。其中部分课题聘请校外大庆油田等油田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兼职导师,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6.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级各类电子竞赛。开展“科技创新文化节”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一年级的学生,重点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参观“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学习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开发项目,一般学生自由组合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等。

二、结束语

我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建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采取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琦,隋竹翠,周立青.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142-144.

[2]王光义.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76-78.

[3]牟海维,吕秀丽,王永涛,张勇,韩建.电子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9-1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4

——以福建省“三优联评”活动为例

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 陈凤燕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创新与实践 摘 要: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能力面临挑战与机遇,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本文阐述了如何从省级电教馆层面提升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对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1、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能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引起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还给传统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赋予了新的使命:教师的信息素养务必得到提升。然而,在教育领域,传统滞后的教学观念、僵化保守的教育体制、参差不齐的教师信息素养,严重制约着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赋予教师的特殊使命,是教师自身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之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是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2、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新取向

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信息时代教育意识和素养,并掌握信息化相关的教学技能。纵观现实,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技术纳入到他们的课堂。随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师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和角色。教学的对象出生于信息时代,他们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联系,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也正发生着改变,学生的学习不只仅仅依赖于课本知识,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网络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获取大量信息,教育者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已成为当代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命题。

二、致力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福建省“三优联评”活动 如何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本世纪初我们就开始尝试引导一些信息化环境较好的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开始组织教师收集资源,制作课件,随后逐渐把课件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做了几年后,一些教师开始写文章,谈感受,总结得与失。至此,围绕“一个好的课件,一节好的整合课,一篇好的整合论文”,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以下简称“三优联评”)初具雏形。活动主旨是引导各学科教师通过领会新课程理念,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促进信息化教学反思,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该活动与教师需求相吻合,参与面和影响力逐年增加。截止2012年已举办八届,累计有超过两万的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中职学

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参与,活动带动并提高了我省各地市电教机构和一线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和水平。引领了全省教育信息化走向并培养出一批懂技术,能教学,会反思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骨干,促进了全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通过近十年的实践,“三优联评”活动在福建省一线教师心目中已形成品牌效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效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基于“三优联评”活动的广泛教师队伍,每年我们把其中的获奖课件和课例推荐参加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都取得很好成绩,已经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团体最佳组织奖。

三、“三优联评”——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一)、“三优联评”的组织形式

在每年的新春开学之际,省电教馆向各设区市电教馆系统,各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发出通知,发布参赛信息指南,组织各个层面参与该项活动。各参赛单位在网络上报名并提交作品,经专家评审,评出作品等次并推荐其中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比赛。在一些地区,通过活动的组织和作品的遴选,行政领导已经感受到此项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他们提供好的机制体制,并把“三优联评”作为促进本地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抓手。在一些学校,各教研组先组织评比,再进行全校范围内筛选,最后送到市里和省里。这些举措成为该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三优联评”的具体内涵和做法

一个好的课件 一个好的课件是一节好的整合课的必备条件。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中,课件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能力是基本能力。在“三优联评”活动初期,课件多是辅助教师教学用的,作品表达出的信息是教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辅助作用的观念,简单的PPT课件占参赛作品的80%以上,这样的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难以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由于学生可操纵的资源很少,教师主宰课堂的情况依然严峻。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题培训,请优秀课件制作者现身说法,不断推进活动进程,随着培训工作的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愈加深入人心,关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课件越来越多,技术层面上更加先进,如FLASH动画场景,OTHWHER网页设计、视音频技术介入;教学层面上更加人文,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活动主体的场景和画面越来越多。近几年,由于年轻教师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积极介入,我省“三优联评”中课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秒的认识》和《找规律》等作品获全国大赛一等奖,这些课件既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又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深受一线教师好评和欢迎。

一节好的整合课 一节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离不开对信息资源的有效设计。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中,与以往区别最大的就是应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具体来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最需要用什么样的课件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有机融合。在组织活动初期,我们发现教师们对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几乎没有概念,有的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拍摄下来,再刻录成光盘,认为就

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有的把原来书上的图片、黑板上的文字做成PPT进行教学,认为就是信息化课堂教学。这与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关,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素养缺失有关,当然也与教师的信息技能不足有关。教师在信息化课堂中角色意识和功能的转变是整合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早期整合课作品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多,如比较关注教材、关注电脑、关注技术的使用、关注按教案的顺序展开教学等,总之关注物的层面要比关注人的层面更多。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召开全省教师培训会议并下校指导,传播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介绍课件如何与学科教学更加有机融合,并把优秀整合课结集成册,供教师观摩学习;一些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每年都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比武,从中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里的“三优联评”活动。本世纪初,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在这个大背景下,2008年,福建省全面启动该项目,“三优联评”活动的宗旨与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不谋而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一篇好的整合论文 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中,教师的分析综合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任何时代的教师都不可缺少的。信息时代,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会经历很多困难,有很多困惑、矛盾和冲突,经过实践、学习、再实践,他们或许会豁然开朗,从中悟出门道,获取经验,得到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个人“从教”经历,如果不去提炼和提升,这样宝贵的经验就无法广泛共享,惠及他人。一些教师总觉得很忙,口头说说还可以,但要动笔去

写还是挺困难的。但教师的写作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三优联评”其中一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比赛,为激发教师的写作热情,活动初期,我们稍微放低门槛,信息化教育教学运用感想、课后反思、教学小片段,只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切身体会的好文章均可入围。我们还把每年的优秀作品汇编成“福建省三优联评优秀论文集”,进行总结和推广,让更多的教师共享教育信息化智慧之果。随着活动的逐步推进,教师的信息化整合论文写作态势越来越好。2010年,以反映教育信息化成果为主旨的首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创新论文大赛拉开序幕,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们组织了近800篇论文参赛,在国家级层面获奖的达80%,到2011年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教师论文大赛时,我省教师参赛论文数量达3000篇,获国家级奖项超过80%。事实表明,“三优联评”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论文写作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上所述,我们在组织三优联评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同时我们感到: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来自于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如果说“三优联评”活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大舞台,那么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则是为这个舞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台前亮相的那一刻,凝聚了多少幕后的冥思和苦练。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之源。在活动的组织和作品的评审中,我们发现,凡是有开展信息化课题研究的学校,他们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好,这些老师表现出来的信

息化教学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也比较强。最近几年在国家级层面获奖层次较高的作品,大部分是来自课题学校老师的作品。每年“三优联评”所设立的优秀组织奖也大都为这些学校获取。

四、“三优联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近十年的“三优联评”实践,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参赛队伍结构看:2006年仅有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参与,2007年农村远程项目县教师参与了;2008年,中职教师参与了;2009年,幼儿园教师参与了;2010年,特教教师参与了。从参赛教师数量看:2006年仅300人次;2007年800人次;2008年1300人次;2009年1600人次;到2010年近2000人次;从活动设置项目看,2005年,仅有课件项目,随后陆续增加了各学科教学课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近两年与全国大赛对应增加了一对一教学设计、主题学习社区等项目。从全国获奖情况看,2006年,获全国一等奖作品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2009年,获全国一等奖作品有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2010年,获全国一等奖作品有2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1件。

在“三优联评”活动伊始,我们有过困惑:教师们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如何?作品的质量怎么保证?评审专家队伍如何组建?基层教育行政领导对教师参与的认可度如何?随着活动的深入,这些困难逐一解决,并且我们越来越坚定地认识到:凡事先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一个以提高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主旨的活动是能够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也是有生命力的。但是,要让这项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5

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申报单位或 申报人:何桂春

所在单位: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主管部门:江西理工大学 二○○五年五月二八日 档案号:

教学研究项目的基本内容及先进性

一、教学研究项目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研,全面了解目前社会对高校专业教学中学生培养模式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同时全面掌握全国高校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其研究成果。

2、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并且与全国高校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其研究成果等有机结合,提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为: ①在专业教学中应该如何融合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

②如何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 ③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

④探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实践环节、考试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4、研究和探讨高校教师的素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①高校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及其现代教育理念研究;

②高校教师的素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

二、教学研究项目的先进性

1、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心已由单纯知识的掌握转向能力的培养。强调能力并非不要知识,恰恰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贯通知识,应用知识,形成知识创新的能力。为此,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和富有“开拓创新特色”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2、本研究项目是站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3、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大大优化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和提高就业率。

申请立项的理由和预期的效益

一、申请立项的理由

1、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三个面向”,以及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系列教育观点对我国高教改革颇有启迪:大学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而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大学要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要开拓新知识,创造新思想;大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给学生贯通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终身学习意识的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优良个性的充分发展,把学生看作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预期的效益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加快我校和我国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发展,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项目将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与认真的工作实践,探讨创造能力的构成及生成机制,并重点探讨在专业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力图为我国高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

3、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大大优化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和提高就业率。

项目实施进度︵

包括分阶段工作安排︶及经费来源

一、项目实施进展 1、2005.03~04 调研,全面了解全国高校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其研究成果等。

2、2005.04~05对我校各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规格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2005.06~08 在专业教学中应该如何融合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如何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 4、2005.09~12 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探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实践环节、考试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5、2006.01~06.02 高校教师的素质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6、2006.03~04 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对我校师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7、2006.05~06 提交研究报告,结题。

二、项目研究经费来源

项目需要研究经费6000元。主要是调研费、资料费和打印费等。课题组负责人已筹备了其横向课题科研经费5000元资助该课题进行研究。经费来源:

1、课题组负责人自筹5000元;

2、申请研究金费1000元。

主要申请立项人

姓名

参加工作时间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

最后学历

现从事工 作及岗位

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

担(兼)任党政职务

社会 兼职

何时何地受 何奖励

在读博士

专业教学、教师

矿物加工支部书记

项目参加人员(限4人,不含主持人)

姓名

年龄

职称(职务)

工作岗位

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环建学院教学院长

副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人事处副处长

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给排水教研室

讲师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专业教师

该课题如获立项,我将带领课题组自筹足够的研究经费,认真按时完成该教改项目的研究,把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专业教学环境中去,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项目负责人签字:

2005年 5 月28日

所在系(部、室)意见

该课题的研究将大大优化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和提高就业率。同意该课题申报、立项研究。领导签字(公章)年月日

所在学校意见

领导签字(公章)年月日

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

备 注

专家推荐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心已由单纯知识的掌握转向能力的培养。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和富有“开拓创新特色”的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大大优化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和提高就业率。

综上所述,本人同意推荐该课题的申报,并建议立项进行详细研究。

职称

教授

推荐人

邱廷省

2005年6月20日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终身学习意识的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优良个性的充分发展,把学生看作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该课题是站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人同意推荐该课题的申报,并建议立项进行详细研究。

职称

教授

推荐人

刘维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6

法律事务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吴国亮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7期

【摘要】高职法律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包括司法机关的技能型法律人才、基层组织与社区的实用型法律人才、律师事务所中的辅助性人才。我校法律事务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法院训练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闯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建设道路。

【关键词】法院训练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体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的选用订单教育模式在某方面转变了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导的旧观念,还可以为学校市场意识增添更多的途径,使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一、“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麦可思调查公司统计,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因就业率低、对口就业率低等因素,2009年、2010年连续2年被评为“黄牌”专业。高职法律教育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高职法律教育要冲出就业困境,破解专业建设难题,办出自身特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它是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标准,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因此,参加订单班的学生就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探索探究并实践应用法律职业辅助人才“订单式”培养,刻不容缓。

二、“法院训练营”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操作形式

“法院训练营”是指由高职院校与法院合作举办的、由在校学生轮流参加训练营,专门为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的模式。法院负责安排我校学员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训练以及鉴定和推荐学员就业,学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参加训练营,针对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和书记员岗位的专题技能培训。

我校人文学院每年组织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大

二、大三的学员参加“法院训练营”,每批30人,一年6批,学员在法院跟着书记员、法官以书记员助理身份顶岗工作,学习法律相关实务,完成档案整理与装订、汉字录入速度、法律文书处理、当事人接待、办公设备使用、旁听审案、卷宗分析、外出办案等8项技能训练任务,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于一体”。坚持“教学做于一体、顶岗训练就业于一体、校内校外于一体的”无缝对接,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顶岗

实习,岗位针对性强、工作环境相关性大和管理运营监控到位,从而创新了高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三、“法院训练营”模式的优势创新

法院训练营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拥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人力资源、案件资源及实践条件资源等,可提供大量的岗位让学生进行档案装订、速记等事务性工作的训练,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成果。

(二)在法院训练营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性质的诉讼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最多,案件材料也最为丰富、齐备。而且无论是律师事务所、检察院,还是法律服务所、企业,要进行诉讼活动。因此,熟悉法院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能够使学生快速的适应法院的岗位所担任的职责,全面认知法院系统运营的工作模式及所处理的对象类型,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胜任基层工作,有利于其就业。

(三)法院训练营不仅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法院办案人员紧缺现状,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四、“法院训练营”模式的运行效果

截止2011年1月,我校已成功运作了15期法院训练营,共有400多名学生参加(含218名毕业生),2009、2010两届高达55.8%的毕业生参加过训练营。2011年4月,我们对参加过训练营的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发放了218份调查问卷,共收回207份,问卷回收率为94.9%。调查结论是:第一,92.5%的毕业生认为“进入律师事务所、法院等单位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并不难”,88.4%的毕业生选择了自己目前的单位是“在法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工作(含曾经工作过)”91.1%的学员认为,“进入到法院、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类助理工作’得益于“大学期间参加过法院训练营”。第二,90.3%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表示“非常满意”,98%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选择了“满意”。当问及“今后是否还愿意接受此类毕业生”时,98%的用人单位选择“愿意”。由此可见,以“法院训练营”模式培育的高职法律人才,社会认同度高。

因此,法院训练营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与成功实践,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法院的教育水平,扩大了学生培训规模,而且从根本上增强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深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牢固性,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重重问题能够随机应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较好地实现学校与订单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促进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7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 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能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 能融入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我院一直采取引进与自培相结合的方式。 (1) “按计划、宁缺勿滥”的原则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 壮大教师队伍。同时, 采取“一对一”新老结合方式, 分配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2) 制定在职教师学习计划, 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做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 提高能力和学历水平, 改善学历学员结构, 优化师资队伍。 (3)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科教学会议和国内外学术会议, 扩大对外交流, 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视野及学术水平。 (4) 派教师参加新技术进修培训, 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达到重点培养, 全面提高的目的。 (5) 建立“产学研”教师培养机制, 选派青年教师深入油田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制订短、长期培训计划, 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及科研工作, 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分层次建立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综合实践平台、自主创新实践平台“四大平台”。构建体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 重新分配实验资源, 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整合实验室。成立2个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综合实验室、1个创新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至少能容纳30个 (1个班) 学生同时上课。加大实验室投入, 配备比较齐全的仪器设备, 保证各项实验内容的完成。 (3) 扩大“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面积, 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创新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进行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3.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1) 在《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 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等专业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的比例[2]。 (2)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合电子竞赛、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增加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内容。 (3) 实习实训内容在原有组装声控灯、小型稳压电源、收音机、电视机的基础上, 增设有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设计内容[3], 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1) 研究实验课教学方法, 引入Multisim、Proteus、Matlab等仿真软件, 大部分实验项目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方式。学生课前利用软件仿真, 课上将实验操作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逐步完成实验,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前3周发布设计题目并进行选题, 学生也可以自主提出设计题目。题目的方案设计与论证、系统设计与调试等由学生自己完成, 教师给于必要的指导,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 (3) 改革实践类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 注重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 (4)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中坚持定时在教室、办公室进行传统答疑的同时, 增加网上答疑, 采用电子邮件答疑、QQ群答疑、飞信答疑等多种形式, 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 提高学习的效率。

5. 实行教师指导跟踪制度。

在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教师跟踪指导”制度。 (1) 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分组, 3人一组分配指导老师,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式。教师定期与学生联系, 在学生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在大二期间, 由导师指导, 申报参加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 大三学生开始实行科研团队培养制度。采用双向选择方式, 学生根据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爱好提出申请, 教师进行综合考察选择学生进入课题组, 参加科研活动。本科生参加科研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查阅最新文献资料并进行实践,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接触学科发展前沿, 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在大四毕业班, 针对毕业设计, 重新分配导师。其中部分课题聘请校外大庆油田等油田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兼职导师, 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6.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级各类电子竞赛。

开展“科技创新文化节”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一年级的学生, 重点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参观“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学习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 重点开发项目, 一般学生自由组合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 选拔优秀学生重点培养, 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等。

二、结束语

我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建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采取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摘要: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实行教师指导跟踪制度、开展电子科技活动及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琦, 隋竹翠, 周立青.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8 (7) :142-144.

[2]王光义.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8) :76-7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8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九五以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22个百分点,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我院于2001年设置这一专业,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本专业是原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图像技术等10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的新宽口径专业,其主干学科为:信息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我们制定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发展要求,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业能力和继续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我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能在图像和语音处理、多媒体信息综合、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数字音视频系统等电子设备与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及实施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我们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进行调研,比较他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收集已毕业工作学生和部分电子信息企事业单位的反馈信息,结合我院实际,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1)合理构建三级知识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基础和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历史,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专业基础平台:应该覆盖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些主干学科。可分成5类:①电路类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EDA设计等课程;②信号类,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③通信类,主要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等课程;④计算机类,有微机原理、单片机等课程;⑤磁波类,主要课程为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与天线。

专业方向平台: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宽口径专业,不能再以过去狭窄的专业对口思想设置专业课程,但也不可能在四年大学学习中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因此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较多,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目的;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又是发展和更新极快的技术,日新月异,这些给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带来许多问题,如课程的衔接、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更新等。我们采取课程内容整合、课时的精简以及实践环节的配合来优化课程体系,我们在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安排课程设计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课时有限前提下讲授的新内容多又注重实际应用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合作的精神,锻炼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专业建设的几点设想

(1)淡化专业界限,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到计算机、电子、信息处理和传输、自动化等领域,因而在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科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立足于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重点加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教学,并兼顾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教学,建立系统和控制概念,为将来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调试、应用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越的条件和优良的环境,电子信息技术更新发展极快,要求教学内容、实验手段、实践环境紧跟时代步伐,在完善基础实验设施的基础上,广泛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不仅有利于专业建设,也能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注意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效地进行后期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飞.基于群体文化学的产品语意设计程序与方法[A].2004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大学,2004.76-79.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9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从起,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增加招收人数,目前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核心。如何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培养模式是近几年来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从20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招收4届。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及管理体制一直在进行着探索与尝试,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化学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结合学院实际学科研究方向,确定了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7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校级基础课2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技术课不少于2学分);综合环节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化学工艺学、高等化学反应工程、新型分离技术、化工传递过程原理、化工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现代电化学、化学工程前沿讲座、经典学术专着选读、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合成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近代有机合成技术与方法、化学电源、精细化学品化学、液相色谱手性分离、应用腐蚀电化学、绿色化学与化工、化工网络资源与化工软件、现代实用电镀技术、高性能树脂合成方法的应用等课程。综合实践环节包括综合实验、科研实践、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知识产权基础与实务、工程信息资源获取与专题利用等内容。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基地的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保障,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保证学生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学院把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工作,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建立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如学校层面上建立的大型实践基地,学院层面建立的中型实践基地,以及指导教师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建立的小型实践基地,都可以纳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在学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指导教师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实行“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又一区别。“双导师制”对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具有优越性。目前,企业导师的选聘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制约因素。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愿意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不多。目前,学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企业导师,一是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业推荐;二是在科研项目合作过程中积极争取。进一步明确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责,学校导师由于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负责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把握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规范学位论文的写作。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将学生的研究与企业的工程、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研究更有目的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现在运行的情况看,效果良好。

三、加强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从选题开始,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就需要密切合作,加强对选题的评估与论证,明确选题技术背景和研究目标,使选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论文完成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论文研究进入到中期阶段,学院将联合企业一起对研究工作进行中期检查,一方面督促学生保证论文进度,对进展缓慢的学生提出警告,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并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使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此期间,加强对于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定期交流的管理,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在后期阶段,学院主要结合学位论文对学生加强管理,在双方导师修改同意后,对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学院将在校内外选择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进行评阅,对学位论文给出评价,并做出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的结论,学院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学生参加论文答辩。这使得学位论文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

1.实习基地的建立。企业与学校密切结合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实习基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目前,能够主动与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企业不多,学校更多的时候是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来寻求企业的帮助。企业从技术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是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高校主要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生产难题、提供优秀毕业生等方式,要求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这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企业服务于教学,如在税收、政策上对服务教学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鼓励企业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同。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同既包括学生本身的认同,也包括企事业用人单位以及全社会的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虽然到目前为止已招收四届学生,但学生对于该种学位认同感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比学术型学位低一等,第一志愿报考率很低,更多的学生是通过调剂方式才被迫选择的。另外,个别的企事业也对这类方式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设置障碍,这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培养出创新能力突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向用人单位证明;同时,全社会也应该更多关注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对其实质和内涵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使其获得各方面的认同。

专业英语(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 篇10

lSI大规模集成电路 ultraviolet紫外线radiation辐射LED发光二级管capacitor电容

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 wireless telegraph无线电报 passive devices无源器件 电流current二极管diodes

半导体semiconductor真空管vacuum tube 印刷电路printed circuit 高清电视 high definition tv电阻器resistorAmpere 安培Conductivity传导体 magnetic cor磁芯insulator绝缘体dielectric电解质

thevenin’s theore戴维定理negative termin负极charge电荷

inductance感应系数 polarity极性电感inductor节点hode

等效电阻equivalent resistance

叠加定理superpower theorem

Semiconductor半导体 number system计数制IC集成电路 commutative Law分配率 binary二进制inverter交换器negative否认的sequential时序的双极型bipolar晶体管transistor N沟道N channel

线性化line

布尔代数boolean algera真值表the table解发器flip-flop

组合逻辑电路combinationallogla circuit 积和式sum-of-products Parasitic capacitance寄生电容

channel bandwidt通道带宽half-duplex半双工

spurious frequenc寄生频率 input match输入匹配 tuning range调制范围the baseband amplifier基带放大器

noise figure噪声系数 minimum detectable signal最小可检测信号灵敏度sensitivity 谐波harmonics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 本机振荡the local csillator 过载特性overload characteristics

信道channel

高斯白噪声white cnaussian noise

中频inter medium

基带信号basebandsignal Signal and syste信号与系统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航空航天

continuous-time signals连续时间信号

signal energy and power信号与功能

total energy总能量 complex number复数 infinite time interval无限时间范围

average power平均能量 physical system物理系统 automotive vehicl机动车辆

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 电路设计circuit design离散时间信号discrete-time signal

非零常数nonzerv constant 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

瞬时功率instaneous power 无限能量infinite energy相互作用的子系统interconnection-of-subsystems

图像增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篇11

摘要:以齐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阐述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实施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培养质量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立足济南,服务山东,是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大众化的生力军,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任务。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然而,受办学理念、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针对齐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2015年,我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反复的论证,提出了针对本专业学生的“A级知识教育+A级专业技能教育+A级素质教育”的全新3A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起了“整体培养四结合、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实践重能力、知识视野跟前沿”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以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规格定位为: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子信息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提高为54.5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30.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180,其中通识必修课30学分,通识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52.5学分,专业核心课20.5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专业内选修课6学分,专业间选修课6学分,拓展教育课27.5学分,基础实践7.5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综合实践17学分。与之前的培养方案相比,本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同时,在课程体系中引入了行业最新的动态介绍,不仅可以让教师正确把握教学方向,适时调节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为就业指明方向。

三.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3A人才培养模式,即对学生实施优质的A级知识教育、A级专业技能教育、A级素质教育。将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模式。创新学校、行业、社会三方“偶联”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门人才。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本着“引进、培养、共享和借智”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力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学院每年邀请知名教授或电子企业专家为我专业教师或学生举办专业讲座,讲授最新的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动向。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自201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本专业教师获得较好的成绩,业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五.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课程实验与专业综合实验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传统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注重课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以后,更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起以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实验教学,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实验项目内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六.产学研促进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目前我校该专业与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计划,校企分段完成任务。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活动,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壮大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水平,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吗,立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保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贴近地方、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效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探讨[J].武夷学院学报,2011.2(85-88)

[2]张雪平,周启忠,李庆.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宜宾学院学报,2009,6(112-114)

[3]李学勇,王鑫,谭义红.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9(109-111)

[4]古天龙,景新幸,郭庆等.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7-110)

上一篇:行政助理专业简历下一篇: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