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信息理论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不对称信息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如何规避信息不对称以及当前该理论存在争议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市场效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以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经济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的研究更加贴合实际,使经济学不再是构建在空洞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信息不对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影响,又应该如何避免,以及信息不对称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哪些争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1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信息是完全充分的,因此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但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设提出了质疑,指出在市场交易中任何决策都是不确定的,而不完全信息是造成经济行为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范慧芳提出了社会分工与知识专业化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本原因。夏广军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效应时,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市场的分割、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存在问题、信息传导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四类。欧扬夏子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研究生就业困境的研究中,利用设计的问卷调查,找出了促使研究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信息资源的稀缺性、社会分工、信息搜寻成本差异和现今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不同学者对于信息不对称产生原因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异较大;客观方面,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数量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

2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频频出现“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的现象,优秀的人才反而被排挤出市场;一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选择隐藏或夸大信息,给予前来应聘者错误信息的误导,结果说实话的企业招不到优秀人才,不负责的企业反而录用了优秀人才,造成了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求职者跳槽违约现象增加。

信息不对称及其后果在保险市场上表现的尤其典型。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保险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保险市场出现“稀薄”现象,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将限制保险业的发展。

在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产生信用风险。萨秋荣分析了信贷市场参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的决策行为,指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行为会增大银行风险,导致资本外逃并且引发银行业危机。平新乔、杨慕云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更多考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信用贷款的利率比抵押贷款的利率低。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比较典型的3个市场外,还有很多学者对信息不对称在其他行业里的应用进行了相当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远不止这些,有待学者们进行更宽领域、更有价值的探索。

3 信息不对称的规避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市场低效的客观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十分必要。欧扬夏子在探讨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巧妙地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针对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这四者之间,提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对策,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高校优化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路径;然后,研究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后,用人单位要改善人才甄选方法。

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因此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如何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对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构建高效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汪慧玲、郭强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信息系统、加大监督力度和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措施,来确保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目前,信息不对称理论已经被应用到就业、保险、教育、银行与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领域里,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不同的市场本身,要明确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对策。

4 信息不对称与非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伴随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使市场效率大大降低,纵使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但质疑的声音却从未消失。随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经济生活中不断得到应用,不少学者在对某些新兴市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不是必然的,在某些情况下,信息对称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保险市场是经济学家最早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研究的市场之一,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及其结果在该市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却不然。吉翔 等通过仿真研究认为,保险市场还存在着顺向选择,两者虽对立但却是共存的。李连友和罗帅在放松理论假设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保险市场的运行,他们强调保险市场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而在忽略这些假设的情况下进行实证研究,则发现保险市场将出现逆向选择、正向选择或不相关选择等现象。

黄琪主要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不对称不会降低市场效率的情况,认为信息的性质,非均衡市场中的交易优劣势以及复合信息是影响这些情况的因素。

5 结 语

近来,对信息不对称的研究逐步从理论分析转向实证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出现的非逆向选择现象向传统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挑战,诸多学者纷纷将目光转向对非逆向选择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非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理论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诸多具体问题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重心应以以下两个方面为主,一方面应该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当前不同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着手点、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研究成果也没有系统的整合,因此未来应重视对整个分析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应用其研究成果。为完善信息不对称理论,非逆向选择理论的经济价值不容置疑。由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均是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之上,所以经济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应修正这些假设条件使之与现实状况更贴合,进而才能更好地应用其理论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广军.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效应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7.

[2]范慧芳.酒店行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形成原因及解决路径[J].市场论坛,2013(11).

[3]欧扬夏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生就业困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辛琳.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1(3).

[5]何惠珍.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6).

[6]萨秋荣.银行危机中的消费者、银行、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3).

[7]平新乔,杨慕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9(3).

[8]王静,张丹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

[9]汪慧玲,郭强.基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风险的博弈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1).

[10]吉翔,周建涛,博科.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J].保险研究,2009(9).

[11]李连友,罗帅.信息不对称与非逆向选择[J].经济学动态,2014(5).

[12]黄琪.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作者:张莹

第2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文化企业上市问题研究

韩萍: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文化企业上市问题研究

[摘要]中央实施重要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完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文化企业上市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选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不对称信息;文化企业;上市

[

1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进程分析

2012年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在中央政策的支持鼓励下,文化企业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在A股市场上已经有28家文化类上市企业,所属“文化振兴”板块。早在2011年,已公布上市计划的文化企业就已经多达180家,根据证监会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7月12日,全国还有近30家文化企业排队等候上市,范围涉及影视、出版、广告、动漫、广电、数字内容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思美传媒、美盛文化创意及中航文化3家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广州金逸影视传媒已预披露,其他仍处于初审及落实反馈意见阶段。

2文化企业上市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1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缺乏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投资信心

我国的文化企业包括三个大部分,第一是内容类企业;第二是传媒和平台类企业;第三是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类企业。内容类企业主要生产新闻、娱乐、设计等,即精神产品,内容需要媒介进行传播即传媒和平台类企业,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类企业则负责把内容做成衍生产品,如把卡通的形象授权做玩具或文具等。在我国,内容类文化企业多为小企业,传媒和平台类企业多为大企业。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机制正好相反,国外完善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为:第一类企业占整个文化产业的70%左右,且多数为大中型企业,第一类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二、第三类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模式则完全不同,第三类产业与第一、第二类产业的发展完全分离,即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类企业多为独立运营的玩具、文具加工企业,与第一、第二类产业基本没有关系。因此在整个文化产业领域内,除第二类传媒和平台类企业中有少数大企业之外,第一类和第三类企业多数均为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无法获知中小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对其发展前景做合理的预期,即使是一个在创业板上市的前景广阔的文化企业,由于其规模不大,资信度低,以及其所属行业的特殊性,也很难吸引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资金。

22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畏惧上市文化企业的高风险性

文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同于传统行业,它需要将某一创意付诸实践制作成相应的文化产品,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产品成形打入市场之前,投资者和企业自身都无法预知其收益状况。因此,其投资风险性就很高。以我国电影产业为例,目前中国电影从产量上看进入了世界电影生产大国的行列。但从票房收入上看,大制作的“国产大片”占据了全国票房收入近一半的份额,且许多大制作的电影投入院线以后票房收入也无法弥补制作成本。另外占电影总产出70%左右的小制作电影只有部分进入院线放映,且票房收入相当微薄。总体上看,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太低,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信息不对称使得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无法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全面的了解,文化企业经营中的这种高风险性,使得投资者对其未来的前景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不愿或不敢对其进行投资。

23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难以对文化企业收益性进行评估

由于文化企业的资产大多为知识产权和创意等无形资产,其资产价值很难进行评估,未来的收益性也很难进行评估。而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时普遍强调的是持续现金流,市盈率要基本稳定,资产负债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文化企业若不能将产品转化为可见的现金流,投资者就很难对公司进行估值,因此也很难对公司的投资价值产生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

24信息不对称使不同的投资者获取文化企业信息的成本不同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评估主要以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为出发点,但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全面经营状况,一些未公开的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在文化产业方面更是如此。在获取非财务信息方面,不同行业的人对文化行业的了解不同,不同的人获取文化企业非公开信息的能力和成本不同,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对国内文化的了解更不相同,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对同一家上市文化企业的评估结果不同。

3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文化企业上市对策分析

31通过行业整合的方式将小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太小,需要大型文化企业作为行业龙头带动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未上市中小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寻找合适的时机,积极进行行业整合,通过横向及纵向的并购将小企业的规模做大之后再寻求上市融资的机会。对于已上市的文化企业,则可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

32调整产业结构,避免盲目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

首先文化企业在投资前必须对文化市场的需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围绕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方向,并且随市场需求的变动,能够及时地调整产品方向;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应对人力资本运作、技术进步、新产品创意、研发和储备等投入进行控制,尽力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应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品销量的增长,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

33形成产业,建立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企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

分散的中小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起来,可以在质量、规模和品牌方面形成产业化经营,解决文化企业收益不稳定的缺陷。文化产业化模式以内容创意为核心,通过创作出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形象,再衍生到各个行业,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的动漫文化企业往往因产业化运营能力与经验不足使得衍生品开发效果不理想,最终无法实现文化品牌形象的价值最大化。

综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我国文化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链中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仍需重新梳理与打造,并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成熟,因而导致文化产业化的模式在中国市场的运作艰难。但是,由于中国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衍生产品开发资源,以及以往与国外文化公司合作积累了相对较为丰富的衍生品产业化运营经验,使得文化产业化的模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以文化产业化对创意内容的创新为引导与驱动,提升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是中国文化产业宏观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砝码。

34尽量选择境内上市的渠道进行融资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高成本,文化企业在境内融资要比在境外融资具有更强的优势。首先,境内外市场在供求关系上存在很大不同,在境内发行的股票能够得到境内投资者的踊跃认购,因为本土投资者对公司的运作环境和产品更为了解,公司股票的价值容易得到真实的反映。而且,本土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其次,对于首次发行上市的文化企业,在境内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在境外融资的成本。按照我国发行上市的收费标准,证券承销费一般不得超过融资金额的3%,整个上市成本一般不会超过融资金额的5%。尽管证券承销费存在超过收费标准的情况,但是整体上仍然低于海外市场;最后,在境内发行上市,将大大提高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度。境内上市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的文化企业来说,在境内上市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司及其产品,建立信任度,为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Akerlof,GA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

[2]Stiglitz,JEand 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

[3]Rothschild Mand JStiglitz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90(4).

[4]Micheal SpenceJob Market Signal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

[5]Myers SC,Majluf,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

[6]刘平青,陈文科资本结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来龙”“去脉”[J].中国农村观察,2003(3).

[7]汤新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2).

[基金项目]201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交通文化产业长效投入机制研究”(12CJJJ05);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吸收民营资本,发展济南市西部文化新城策略建议”(13DJG06);2013年山东交通学院校基金课题“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及模式分析”(R201315);2012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文化企业上市问题研究”(2012137)。

[作者简介]韩萍(1979—),女,山东莱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作者:韩萍

第3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研究

【摘 要】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存在于信贷市场中,是当下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信贷风险也不断地加剧。有效地筛选信息,对于防范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化解信贷风险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探究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有效信息,从而影响信息掌握不足的一方做出正确决策,进而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通过观察、分析二手车市场成交量不足的现象,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劳动分工的不同,导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巨大的行业信息差别,一般情况下,对信息掌握充足的一方占有更大的优势,同时这种身份在不同的境遇中是会发生转变的。将其分为2种情况来讨论,分别是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分别是指交易事前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信息快速流动、便捷,信息分布失衡等。信息不对称理论一经提出,人们认识到,获取市场信息的不同不仅是对某方个人利益的损害,更是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冲击,如果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泛滥且得不到有效治理,将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2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信息不对称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代理人問题、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3种。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2.1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率风险

在信贷市场中的投资风险方面,部分企业和银行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借贷市场上,企业的投资风险各不相同,如果因为对企业投资风险认识不够深刻,或是由于认知企业风险的成本相对较大所以无法了解,则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衡量基础就是市场的平均状况。一些投资风险低于平均值的企业会止步于高利率,退出借贷市场,留下来甘愿支付高利率的企业大多是高风险企业。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一方面信贷市场会出现萎缩的状况,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变高。在这方面,我国对利率有相对严格的管控,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我国资金的资源配置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由此看来,如果要想解决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是一个可选之路。这不仅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市场经济进步的内在需求。

2.2 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资契约风险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会给人们的下一步行动做出导向。与其他经济决策相同,银行信贷决策也需要在大量的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完成。但不尽如人意的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市场噪音和外部环境的干扰等外部原因,信息的传递存在着各种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包括市场分割、信息同道堵塞等,这会使交易双方对信息内容上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差异。银企关系中,企业是资金的使用者,是代理方,它会在资金的实际使用及风险收益有着全面的认知,而银行是资金的提供者,是被委托方,但是对资金的使用去向及资金的分配方向、风险及收益不完全了解,处于被动状态。在企业与银行的构成关系中,主要威胁有签约后资金不按照契约内容进行投资、盈利却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等。对一些企业来说,投资高风险项目所带来的高收益的诱惑远远高于违反契约产生的风险。

2.3 信息不对称下银行贷款抵押风险

贷款投入、贷款使用和贷款回收这3个环节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过程,在信贷市场上,就是银行信贷资金运动的过程。通过考查我国与国外的商业银行发现,在运作贷款时,中外商业银行都会采取同样的措施,即要求贷款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这一举措是希望通过抵押担保,在赚取固定收益的同时,只承担固定的风险,在做借贷决策时,银行最为关注的恐怕就是企业是否能够及时地偿还本金和利息,但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借贷企业的资金或经营出现问题,银行方面不能及时获取信息,如此就不能主动采取措施,最后只能依靠抵押物来挽回损失。抵押物作为借款者在违约后的赔偿财产,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银行的损失,减弱了逆向选择的后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会因为抵押物处置环境还不完善,而产生大量的客户贷款违约的相关处置费用,并最终可能在处置费用与贷款利息两者之间形成倒挂。

2.4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银行信贷配给风险

银行信贷配给有2种模式,分别是信贷规模配给和信贷数量配给。信贷规模配给指的是申请贷款的所有人都能获得贷款,但金额达不到目标需求。信贷数量配给是对某些借贷者的需求全部给予满足,而拒绝其他借贷者,其中包括一些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借贷者。信贷配给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因为银行方面并不了解每个借贷者的借贷风险水平,只能根据市场现有的平均值来评估,并不能有效地对借贷者进行有效筛选,这样就使借贷风险大幅度提升。一方面,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因为自身条件很容易得到银行的主动送贷;另一方面,信贷市场上又存在大量的惜贷现象。贷款配给成为稀缺资源,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与银行内部存在利益勾结,虚报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贷款用途,把信贷分配给他们,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沉积,影响平衡。

3 解决信息不对等的方法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和买主与买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明确了信息不对等的关系主体及问题的来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剖析,同时集合国家、社会、个体的力量联合整顿,相信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等的问题。

3.1 构建标准的货款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基于进一步缓解信贷环境中形成的逆向选择,银行则需要执行相应的策略来对客户信誉进行评级。有效筛选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对客户进行有效筛选,可以删减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而要有效地完成这个筛选过程,就要求银行务必收集到关于借贷人的详细的信息,包括资金流动情况、尚未结清债务、近期资金使用、银行账户、还贷信用记录等,综合各项信息数据来进行评级。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借贷者的综合评价,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贷款客户信用评分体系”,以对借贷人员的信用与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该体系的指标包括贷款记录、负债数额等,以将客户借贷的风险实现具体的量化,进而减少银行信贷人员对客户申请贷款的主观判断失误的可能性。同时,银行所建立的“贷款客户信用评分体系”还可以在全国各大银行实现公开共享。对客户信息的处理要与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渠道融合,要在遵法、守法的大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严格规范;银行方面要及时在相关官方部门获取信息报告,及时对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进行评价,进而强化企业信息的公开程度,使得社会各界可以对企业开展更加有力的监督和制约。

3.2 签订限制性契约

当贷款发出,部分借贷企业会用借贷资金去从事一些高风险项目。要想降低道德风险,银行需要始终秉持风险管理原则,将合约中所规定的条款明确出来,对高风险项目进行限制,或是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信誉状态,保证抵押品的产值,并保证它是企业名下所拥有的。参与银行借贷的所有人的意识和思想的转变是推动它完善和改变的巨大动力,即使这种文化的改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银行自身,要把借贷人的风险等级进行区分,对相对低风险的企业进行放贷,并不断地收集和更新借贷人的信息,通过这些措施来转变自己的劣势地位。对于银行信贷人员,要通过层级和预算,以及经营来约束。降低银行风险,避免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严格、合理地限制性契约的签订,能够有效地对信贷多方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规范行为内化为职业操守,是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一个环节。

3.3 建立与客户的长期联系

与客户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是银行获取借款人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借贷者在银行留有长期使用的储蓄账户或是支票账户,或是在不同时段进行过借款,都可以成为银行获取的有效信息,以便于信贷员通过这些信息来观察借贷者的实时状况。同时,与客户保持长期联系也是银行监控的需要。如果借贷者以前和银行有过各种各样的合作,银行实际上就已经对借贷者建立了监控程序,而获取一个长期客户的信息成本远比一个新客户的信息成本的获取要低得多。这样在不损害银行利益的情况下,对借贷者的信息也有了实时的、更多的、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对于那些信誉良好、风险又低的企业,银行可以对其以较低的利率进行放贷,企业在这种局面下可以和银行保持更加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双赢的局面。如果一个借款者想与银行保持长期的联系,以此来获取更加优惠的条件,其自然会主动去规避高风险活动,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将遇到的道德风险。

3.4 实施货款抵押与补偿余额相结合

由于绝大多数抵押物在难处理的情况下,银行难以全部抵消客户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银行要按照具体情况来使用补偿余额。在这一行为下,银行客户想要办理贷款就需要在该银行的存款账户中存储最低金额的资金,以保障银行贷款的利益。假如,客户需要在银行申请2 000元的贷款,银行则会要求其在该银行的存储账户上留存一定的补偿余额。假如该客户在贷款后出现了违约情况,银行则可以扣下客户所存储的补偿金额,以抵消银行损失。

考虑借款人补偿余额水平后,再决定贷款利率,补偿余额的不同,贷款利率也不同。利用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补偿余额的设立能够有效防范贷款之后出现的风险,也对企业从事高风险行业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约束,如此,就大大提高了银行贷款业务的安全系数,有效地保障了银行的利益。

3.5 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若要实现一个信息充分且透明、相对公开公平的、平衡的信贷市场,目前金融制度下所需要做的改变首先就是加强相关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优化整体环境,同时加大处罚力度,严格处罚机制,加强执行能力。之前出现的很多欺诈违约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执法不严。要想降低、杜绝越来越猖狂的经济违法现象,加强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是必然途径,对金融整顿的举措要同时开展,缺一不可。一旦出现漏洞,整体的平衡就会出现失控,导致借贷者有恃无恐,银行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完善法律法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基础和核心完善了,银行才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弱化其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才能让整个信贷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提高我国的银行信贷整体水平,保障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是面对国际竞争的有力后盾。

参 考 文 献

[1]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杨俊红,唐耀东.论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风险[J].金融论坛,2004(10).

[3]李扬.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与管理出版社,2003.

[4]王宪全.试论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金融论坛,2003(3).

[责任编辑:邓进利]

作者:李会雨

第4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征收管理

张季

信息不对称理论简介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行为人之间信息占有不同。

在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假设市场是没有缺欠的,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市场干预,政府的角色是当好“守夜人”。西方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由于垄断、通胀、紧缩、市场失灵、律动以及环境、人权、贫富差距等弊病,使人们看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进而信息经济学开始流行。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美国学者,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分别获得这两个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贡献是提出了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当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仅仅通过价格的调整有时无法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和卖方会做出各种经济决策的调整,以增进市场效率,从而使双方受益。

今天,信息经济学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改善市场功能,该理论为政府主动干预市场提供根据,“看得见的手”的介入,可以使市场经济趋于完善。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乃至延伸到行政管理领域和人们生活领域。税收的征收管理吸纳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从新的视角解释、认识,破解税收管理的问题。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

征收人和纳税人因为位置不同,所以对涉税信息占有不同,因而形成信息不对称。我国税制结构决定了90%以上的税收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和所得,所以本文以相关经营性收入和所得的税收征管为探讨对象。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情况,提供就涉税信息管理方面正反两反面经典范例。增值税发票是增值税管理的关键环节,改革后的几年里,设计部分城市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发票登录金税网,大部分发票邮寄传递的核对程序,由于征管程序失效,发票监控措施失灵,一时假票泛滥,真票假开,偷税猖獗,大案不断涌现,全国因增值税发票偷税案判死刑者不下百人,增值税制似乎即将失败。2001年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国实行微机开票上网、交叉集合比对,征管形势豁然开朗,近年税收高于GDP增幅的高速增长,税收管理的高科技网络支撑和发票比对办法功不可没。追其最终原因,败则败在涉税信息的失控,成则成在涉税信息的有效控制,这是我们税收征管工作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当前税收征管难点是纳税人不实申报问题。主要表现为:比例颇大的零申报、负申报、低申报;应建账而不建账,建真假或几套账,有账却称没有账,账簿设置和核算不规范不完整;应开发票不开发票,用收据、信用卡代替发票,应取得发票而不索取,白条子入账以及“四小票”虚开等问题。纳税人如此作为的目的只有一个,隐藏涉税信息,规避税务检查,逃避纳税义务。纳税人以以上简单几招将税务机关拒之千里,低成本、低风险的轻易偷逃税收。偷税者得便宜卖乖,洋洋自得,税务机关无计可施,望偷兴叹。究其原因无非税务机关还没有找到切实有效发现纳税人真实涉税信息的办法,“疏于管理”只道出表面现象,从何处下手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才是问题的关键。

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不等同于税收征管效率提高,也不应为掩饰我们对税收征管质量的忧虑的理由。由于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如增值税小规模和营业税纳税人不实申

报,商业税负,房产业税收,涉及“四小票”企业税收,税收优惠企业管理,企业所得税,个体税收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对社会经济秩序,公平竞争,合理分配和国家调控能力亦将产生不利影响。

税收征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有着多重原因:一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后,外企、合资、股份、私企、个体经济大量涌现,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加剧了征纳矛盾;二是税收征管改革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对税收经济观,纳税服务、税收信息化的片面理解,偏离或淡化了征管质量意识。三是控制税源手段贫乏,征管能力弱化,应对措施不力,在征纳双方的博弈中,税务机关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议论了十年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至今仍没有的到根本的解决。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税收征管的瓶颈。瓶颈亦称瓶颈制约,系指一种形象化的现象。比喻一个瓶子颈部比瓶身部要细,因而限制了瓶内液体顺畅的流出,只能是缓慢的涓涓细流,不管瓶体多粗,容积多大,其流量都受制于瓶颈的大小。探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消除瓶颈制约,税收流失问题才会找到突破口,税收征管质量才会得到质的提升。

税收流失是对税税收征管能力的挑战,一直也是税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人(前)局长认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申报不实问题,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使国家税款的实际征收数不断逼近应证数。可以说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源管理的水平决定了税收征管理的水平。”(注1)山东省国税局胡金木局长指出:“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建立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可以这样说,建立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注2)江西省国税局曾飞同志认为:“我国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征管模式化。片面追求征管改革模式化,只是从形式看似乎是改革了,而实际上‘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多变。在税收征管改革具体目标设计上提法不断变化,使征管改革走了一些弯路,增加改革成本。3.忽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在税收征管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机器管人和制度管人,忽视了调动广大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加了征管改革的阻力。„„5.税收改革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注3)这些对税收征管的深刻的见解和反思,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解决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税收管理的核心是税源管理,税源管理的唯一目标就是真实、完整、及时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税收征管部门逼近客观涉税信息程度。如何能够控制、掌握纳税人的应税信息呢?

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获得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法定的基本的渠道。为了获得真实的涉税信系,首先要搞清楚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是怎样产生的。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是以资金流、货物流在人力、技术、设备条件下不断转换,而形成生产或经营成果的,会计以证明资金、货物变化的票据、凭证为依据,以账簿、报表为工具,核算、反映、监督这一过程即信息处理,由此可见,票据流与资金流、货物流如影相随,票据、凭证是信息的载体,账簿、报表是信息处理器。纳税申报是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的衍生物。所以票据、凭证、账簿的真实性是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前提。我们应当把税收征管的着力点,切入点、突破口放在对票据、凭证、账簿的管理上。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税务管理中,第二节以六个条款规范了账簿、凭证管理。该法规定: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和发、有效凭证记账,进行合算。”;“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覆辙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较小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区的发票。”;“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实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即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损毁。”同时该法第五章有四个条款规定违反以上规定的处罚措施。

征管法对税收征管体系设计了七个环节,即: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和税收保全、征纳税人的法律责任、税收救济。各个环节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任一环节的薄弱,都会形成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账簿、凭证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环节,遗憾的是现实的税收管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除外)对账簿、凭证管理却是管理力度、管理措施、管理效率最差的环节。账簿和凭证管理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过去几次要求纳税人建账工作的失败,就是因为对凭证以及凭证与账簿管理脱节所至。

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税管理基础性的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税收征管改革二十多年的基本教训,就是忽视了抓好账簿凭证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若要扭转税收征管局面,从根本上提升征管质量,税务部门下大决心、大气力,搞好账簿凭证管理是必由之路,尚无它途。具体办法是:要求经营性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1)开具、取得合法有效发票和凭证;(2)自制的会计凭证(如工资单、出入库单等)要登记详实、手续完备;(3)按纳税人规模大小或征管需要,经税务主管部门批准,纳税人分别设置粘贴簿、简易账、复式账,暂不能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账簿的要由税务主管部门批准;(4)设立账簿的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核算;(5)按国家的规定领用、使用、保存、销毁发票、凭证和账簿。

(6)有关行业必须安装、实用税控装置。

税务部门对账簿、凭证的管理是经常的、大量的、长期的、严格的管理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1)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索取发票的激励机制;(2)对要求开具、取得发票和设置各类账簿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要有统一的原则规定,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扩大用票面和建账级次,待时机成熟,取消定期定额征收方式;(3)对有关行业推行税控装置;(4)税务主管人员负有管理凭证、账簿的基本职责,对纳税人凭证、账簿使用情况有监督检查权,对违规问题有处罚权。管理状况纳入干部工作考核内容。

我们期望通过加强对凭证、账簿的管理,可以取得如下成效:(1)突出凭证、账簿管理,充实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内容,对反偷税的大目标有了具体化的举措。有助于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2)对凭证、账簿管理是抓住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有利解决税收流失的顽疾。税收的日常管理中,核实容易,取证容易,处罚容易,降低税收执法成本,加大纳税人偷税成本,促进纳税人守法完税。税收检查中,有利集中更多涉税信息,方便税收检查。(3)发票的开具和取得形成的链条效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风气。

(注1):《税务研究》2007年五期《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 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注2):《中国税务报》2007年5月25日一版《建立征管长效机制比查补多少收入都重要》

(注3):《税务研究》2007年6期《略论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

2007/10/22

第5篇: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 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第6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

研究

杨晓秋/过仕明

2012-12-25 11:19:51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4期

【英文标题】On the Strateg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作者简介】杨晚秋,女,197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80

过仕明,男,1959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内容提要】 文章针对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不对称问题。

Based on analysis of library paper documents loan services,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phenomenon of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s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resolve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problem.

【关 键 词】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信息服务/数据挖掘asymmetric information/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s/data mining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源自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1970年8月,乔治·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通过对美国一个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者利益受损并最终导致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萎靡。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可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也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三位经济学家运用信息理论,经过30多年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研究,共同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因此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处于不对称状态,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交易双方所处地位的不同及条件的差异,使双方掌握的信息量总有一些差距,这就使“信息不对称”成为一种长期的、普遍的经济现象。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扩大到诸如传统农产品市场、现代金融市场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范围非常广泛,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也不例外。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但会降低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质量,浪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情绪,招来读者的怨气和偏见,从而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工作本质与特点具有重大的启发作用。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信息流动整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信息在其间储存、交换、流动。图书馆是信息进出的物质性媒介,信息分布、交流的不对称性特点在它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图书馆处于高位信息与低位信息对峙的界面上,它既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闸口,这个闸口放入、放出相关的信息,还屏蔽了某些信息,同时它又是一个信息的过滤器,其主动性、能动性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整合的工作中则显得非常突出。因此,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图书馆界并加以研究分析,在剖析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探索其防范措施,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综观图书馆活动,作为收集、整理、储存、传播信息的场所,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图书馆总是比读者掌握更多的馆藏信息,读者总是比图书馆掌握更多的需求信息。馆员对馆藏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占有量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同样,用户对馆藏信息和馆员信息的占有量也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理想的状态是在服务过程中这两个集合能够完全重叠,从而达到完美的服务结果。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信息集合有交叉,不会完全重叠,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然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同于经济领域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它的危害不是在金钱利益驱动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是形成一定的信息鸿沟,造成信息过载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读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信心和兴趣,最终阻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馆藏纸本文献的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本文将针对这三大核心服务内容,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新思路。

2.1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属于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即使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仍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图书馆借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由于读者不熟悉OPAC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能根据对文献的需求构造合理的检索表达式,从而导致不能在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纸质文献的机读目录中,准确、全面地检索出所需文献;(2)读者不了解图书馆各类文献的分类知识和排架规则,导致在检索机或OPAC上检索到文献,但却不能在图书馆书库中快速获得;(3)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借阅规则导致借阅行动失效;(4)在借阅服务过程中,由于馆员不了解读者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吸收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读者检索习惯等,导致馆员不能够针对每一位读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按需服务。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拥有馆藏及服务方面的完全信息,处于“卖方”的地位,读者处于“买方”的地位,两者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者借阅需求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取决于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程度。在多数情况下,馆员占有主导和导向作用,馆员的服务行为常常影响读者的借阅行为,这里就存在着道德意识问题。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馆员的主要不良表现为:服务态度冷漠、服务水平低下、解答读者检索提问敷衍了事、当一种检索途径无效时,拒绝提供更多检索途径等。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中的逆向选择行为,严重制约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同时也影响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信息服务功能。发生在借阅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读者的借阅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馆员的服务行为得不到认可,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逐步削弱,从而使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置疑。因此,如何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阻碍作用,应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

2.2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读者由于检索知识的缺乏,不能有效利用文献传递服务网络中的联合目录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到自己所需文献的基本信息,从而影响其利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方式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2)由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与其他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特性,读者由于受到学科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使得读者很难对该项服务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因此,在收取服务费用时,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的想法,错误地认为此项服务是图书馆为了变项收费而故弄玄虚,从而影响读者对该项服务的有效利用;(3)对于参加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图书馆来说,在服务现状、服务发展动态和服务费用等方面与中心馆及其他用户馆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影响其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4)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普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没有对读者群各个层面进行科学、系统、长期的调查与分析,缺乏对读者阅读心理、需求方向、专业特长、检索利用文献信息的水平和阅读习惯等信息了解,从而加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之成为制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2.3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1)多数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还处在传统认识上,总是认为图书馆只是借书还书的地方,对于图书馆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知识导航为主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如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方式不甚了解,因而更谈不上能够有效利用;(2)由于读者不能高度重视各种检索知识与检索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针对图书馆开展的相关培训讲座,多数读者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信息咨询等深层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不能更好地被读者认知和利用,从而造成在信息咨询服务方面,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服务的开展效果;(3)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读者类别和层次多种多样,而形形色色的读者群又分别存在不同的文献需求特点,因此,对于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人员来说,对读者需求差异性的了解也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不对称现象,以提高服务的质量;(4)在信息咨询服务过程中,咨询员不仅要解决读者咨询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且遇到专家学者时,还要具备引导资深专业人员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信息咨询员来说,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在面对各种可能的复杂咨询问题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3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不对称现象

图书馆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它将长期伴随图书馆。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使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文献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使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严重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抑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目前文献研究现状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是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和完善馆员激励与约束机制[2];三是加强读者群信息素质教育,建立与读者沟通、互动的有效机制[3];四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抑制信息不对称[4]。由此可见,目前,规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只是停留在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素质培养等层次的相关研究中,未能引入有效的技术手段,主动研究读者行为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缩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1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众所周知,在图书馆巨大的馆藏中,每位读者感兴趣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动化集成系统,针对读者纸本文献的借阅信息等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读者与借阅图书的关联,分析不同类型的读者喜欢哪类书籍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建立提供图书推荐服务的模型。然后根据读者需求,主动推送其所需的各类纸本文献信息,从而在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为读者节省宝贵的时间,并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好感与依赖,从根本上转变读者对图书馆的看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发挥现代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职责。例如,图书馆通过对读者借阅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读者所借书目的集合。当读者再次入馆借阅文献的时候,系统就可以自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从而指导读者借阅服务,有效地抵制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3.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只依靠读者被动地提出对外馆文献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应根据读者对馆外文献的各种需求,进行随时跟踪和统计分析,以掌握读者文献需求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免费推送外馆文献需求目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索取馆外文献,规避读者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影响读者对文献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获取。

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读者以前文献传递请求资料,以及经常访问的网页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确定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主动为读者搜寻符合其需求的文献传递目录,并将相关资料目录主动推送到读者手中。例如:图书馆文献传递员能够应用关联挖掘技术,定期统计与分析文献传递用户数据库中的读者数据,全面挖掘本馆读者对外馆文献的需求规律与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本馆从事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课题的读者,定期检索文献传递服务网络或外馆网站,以获取读者所需相关目录信息,为读者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外馆文献提供引导。由此可见,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将使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有效地克服图书馆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因读者与图书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3.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促使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手段及服务对象上的改变,具体表现在:(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可有效处理用户提出的各种复杂咨询问题,可实现在多媒体、电子文件等多种形式的、大量无序信息资源中检索、分析、优化出用户满意的决策支持结果;(2)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其分析查询的高效率和交互式图形接口能够高质量、迅速地满足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

由此可见,数据挖掘为分析和挖掘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环境,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一方面可使信息咨询员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信息,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深层次信息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咨询记录,分析出用户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实现主动的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有效地抑制信息咨询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1]孙国霞.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现代情报,2007(3):159-163.

[2]孙克诚,曲秀芳.高校图书馆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7(3):10-14.

[3]欧阳瑜玉.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抑制[J].图书馆界,2005(6):28-31.

[4]余芳.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表现[J].情报探索,2007(6):97-99.

[5]邓佩珍.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9(4):101-103.

[6]陈静.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源信息公开探析[J].现代情报,2009(4):7-9.

[7]李仲良.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4):71-73.

第7篇: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虚位以待,企业招工困难。这不仅会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有支付能力的锐减,有效需求的下降,进而会导致城镇企业开工不足,失业问题更为严重,现代化建设受阻。

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如农民工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现行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就业,信息匮乏使农民工就业举步维艰等。我认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需求与供给的信息不对称才是造成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有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心内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的行为。而败德行为则是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可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应用领域进行扩展,可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使其中一方能获得较大利益,另一方利益则会受到损害。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的宏观管理作用

在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完全放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城市垄断就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有效配置。政府的宏观管理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阻碍农民工进城顺利就业的因素之一。虽然各地政府为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中开展了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的“春风活动”,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免费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但由于政府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法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阻碍了城乡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导致在用工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环节上都不能体现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搜集渠道单一,信息量少,并且之后的拓展服务、延伸服务、跟踪服务不到位等,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就业。

2、用人单位存在不公平现象

用人单位以其在劳动内容、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与劳动条件的信息上的优势,对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上存在歧视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农民工只能粗略地了解其年龄、性别、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对农民工来说,农村的教育环境条件差,受教育成本高,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农民工以短暂输出为主,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和“务工”、“务农”两不误的兼业

性。用人单位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同等的条件下,用人单位首选城镇居民,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上受到歧视。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外来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从事某些职业或工种,剥夺农民工的就业权利。

由于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因此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这些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低,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支配下,在同等条件下会选择农民工,因为使用农民工的成本比使用城镇居民要廉价得多。但农民工却被迫要接受低工资和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接受低工资。

3、市场中介未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服务作用

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的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所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且容易失真,信息价值含量低,这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中介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

4、农民工自身各方面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体制和“社会屏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以不平等的身份进行城市,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从文化程度看,2004年,在农民工流动的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小学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65%,高中文化程度占1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①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的各种就业制度和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限制了农民工多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还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的发现与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与传输、信息运用等诸多方面,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农民工的低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他们对各种就业信息正确分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因此对信息持有怀疑、躲避而不是积极应用的态度,而只是依靠单一的熟人介绍的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各种就业机遇。

三、加强信息服务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为了使农民工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更为有利的整合与利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社会更加和谐,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搭建起务工——用工的就业信息平台,互相交换用工求职信息,改善政府、用人单位、市场中介及农民工自身的在信息管理、搜集、处理方面的能力,消除农民工就业信息的瓶颈。

1、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管理功能

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

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带来的障碍,政府应转变职能,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首先,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培养信息人才队伍,及时更新各种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以使企业能及时了解农民工供给情况,农民工也能及时获取相关企业的需求信息;第三,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等方式,广开信息发布渠道。输入地和输出地要搞好农民工统计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指导农民工顺利就业。

2、用人单位应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从企业自身出发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不发展,就不会有就业岗位的增加,也不能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要使企业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除了采用强制的政策和法律来进行约束以外,更多的还是应采取激励的措施,促使用人单位积极配合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关注农民工的生理、心理健康,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向社会传达一种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为企业招揽到更多更好的劳动力资源。

3、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而市场中介机构作为一个介于劳资双方的中间平台的不断完善发展,能减少双方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就业效率。为此,市场中介机构应当承担信息沟通、协调的功能。

由于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农民工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和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其择业成本很高,农民没有相当的经济条件来搜寻就业信息。因此出现用人单位不知道劳动力在哪里,农民工又不知道用人单位在哪里的现象。而如果当事双方直接去收集信息的成本高于所得到的收益时,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转而寻求更低成本的途径,即市场中介。由于农民工获取信息的低能力及用人单位在信息获取方面总是采用被动的方式,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因此,市场中介就要承担起信息沟通的功能。另外,就业机构还要在充分考虑劳资双方要求的情况下,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中,从中进行沟通,实现劳资双方关系的协调。同时,由于大量不规范的中介机构的存在,一方面使农民工利益容易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农民对中介机构的不信任感,就业更难。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提高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顺利就业。

第8篇: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科技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作者:段春波

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以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据,分析科技期刊在编辑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近20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Akedof提出了信息不对称论,认为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一方处于信息劣势,由此造成的在不对称信息下进行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在专业编辑出版行为中的信息主体主要包括编辑、审稿专家、作者、读者等,由于科技期刊出版编辑行为中社会分工不同,造成每个信息主体都拥有一定的信息量和自己独特的信息结构。同样,在科技期刊中,专业期刊、综合性期刊、不同语种期刊和不同出版载体以及不同出版周期导致期刊的信息刊载也不一致,所以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中,存在着诸多方面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是情理中的事。

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专业信息不对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同时,学科模式的转变,使新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科技期刊的编辑,从事的职业和工作都相对固定,使专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编辑的决策受到限制。因此,导致在出版业内不同的期刊所获得的信息也不一致,同类期刊的状况也不一致,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在各个编辑部也非常明显。此外,大量新的信息也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学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专业知识不对称。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在二者专业知识不对称。科技期刊的作者对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研究均有相当深的认识和临床实践,相对而言,编辑则处于信息劣势。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如果对作者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认识多停留于文字和自身的理解,那么将无法辨别作者所提供信息中的真伪,无法完全把握稿件信息,在评判或加工稿件时容易出现偏差。从文稿来说,作者对研究的认知表现在某些具体点上,而编辑表现在宏观面上,注重条理性、层次性和严密性。但对于一种科技期刊来说,有其独特的办刊风格,选题、择录稿件的重点,修改稿件的标准,对稿件的要求等,有些却是不为作者所知的。

编辑与作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造成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甚至误解,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对科研和出版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表示对文章所作贡献的多少,对文章内容负责。科技论文的发表,涉及第一作者署名争议的并不罕见,常见的有研究的主要执行者和主要负责者、指导者,非主要执行者与主要执行者之间的争议等。某些作者为了提高发表的可能性,甚至将并未参加研究的专家属上名字。李文慧等进行的医学论文作者署名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儿科杂志》上刊登论著的作者,按照ICMJB和AMA最新标准,只有1/3左右的作者符合作者署名标准。为了保证科学的真实性,应要求作者公开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加强作者署名知识的教育。

3.一稿两投。某些作者为了提高稿件录用几率,加快发表速度,无视著作权法,没有遵守双方的约定,一稿两投、多投造成一稿两登或几登,引起版权纠纷,使刊物造成经济损失,这是信息不对称所涉及的道德问题的表现。科技期刊一稿两投现象也很普遍,王菊香等调查结果显示,58.7%的投稿者有一稿多投行为。编辑无法预料这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但占用刊物宝贵的版面,而且使刊物的声誉受到损害。

4.伦理学问题。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与相关学科研究中伦理问题密切相关。这方面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于编辑和作者间:(1)科研人员对科研伦理委员会了解较少,有些单位无此机构,科研人员不了解审批程序;(2)通过审批后,实验方案进行了重要修改却不再次报批;(3)缺乏标准和规范的知情同意书。如每一个医学研究都必须遵从、符合伦理原则,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多种多样,在论文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不同专业有不同特点,有些专业的编辑对此也并不熟悉。

5.非一次文献。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

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期刊编辑要求作者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因为经过加工的

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而受查找资料权限的影响,某些文章可能无法直接获取,作者往往采取引用二次、三次文献的方式进行,信息不全面,可能导致观点错误误导作者,而编辑同样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方,监察非常困难。

6.统计学处理信息。科技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该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其科学性与统计学在研究设计和成果表达上的正确应用密切相关。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发现统计学问题往往普遍存在,包括研究设计缺陷,方法选择不当、图表错误、表述不清楚、严谨

性差。作者常不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而编辑又往往无法确认作者的数据的真实性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与否。

(三)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膨胀,使科技期刊的种类和传播媒介的手段迅速增多,读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的同时,分散了搜集期刊信息的努力,读者的需求相对于编辑所能了解到的需求存在着明显不对称。而读者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要的作用,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是期刊编辑努力的方向。

信息化社会带来服务新浪潮,新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编辑不仅要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要紧跟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往进图书馆查阅书籍期刊已逐渐被检索数据库所替代,期刊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读者需求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更,以便时时明确其读者定位、风格定位和市场定位。

(四)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编辑与审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编辑了解审稿人的信息有助于为稿件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提高稿件的编审效率,严格把握稿件质量。审稿人信息包括其审稿专业方向、专业背景、性格特征、审稿习惯,还有隐藏的动态信息,包括其学术活动情况、身体状况、工作繁忙程度和工作变迁等状况。

2.审稿专家与期刊编辑部间的信息不对称。审稿专家对期刊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对稿件的处理意见。期刊的类别、性质、学术水平、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信息决定了其对稿件的要求,如果审稿专家对这些信息不够了解,那么可能会对编辑部稿件取舍造成困惑。

3.审稿专家与作者问的信息不对称。作者本身的信息对于审稿专家在评审稿件时有辅助作用,通过对作者科研背景的了解可以帮助判断文章信息真伪,但同时也可能因为一些“名人效应”而干扰了专家对稿件的正确判断。学术观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一些审稿意见有失偏颇。审稿专家与作者信息不对称扭曲了信息的本质,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二、信息不对称的调控

1.完善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

信息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新的地理学空间,它的特征是技术和变化,科技期刊的办刊目的是在科学实践中发现新事实、提供新方法和构建新理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研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重视各学科的前沿问题、重大现象理论问题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中的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各种外部现象洞悉各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真正价值和实质。只有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保持编辑对学科信息的敏感性、反应力和吸收能力,在编校稿件时严

格把关作者信息、署名、科研伦理和统计问题等,减少编辑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业内编辑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期刊的学术价值,办出刊物的特色。

2.加强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的沟通

办刊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外界传递。在期刊上刊登各种信息积极宣传刊物,对读者来说,包括办刊特色信息如文章导读、下期要目简介以及文献检索信息、会议信息等,对作者来说,包括征稿启事、稿约、对某些方法学描述的规范化说明、某种格式的规范化说明等。另外还应开辟专门栏目,及时刊登作者与读者的反馈意见以及编者的答复和反应等。国外很多著名期刊都有读者来信、对话等栏目,国内许多期刊也开辟了类似:“读者·作者·编者”栏目。信息反馈可获得广泛的学科发展与科研动态,了解读者、作者对信息的把握情况,促进编辑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同时又可协调和加强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在作者投稿时,提示作者出具规范的单位介绍信,对科研的真实性、保密性和作者排名次序负责,不能出具者,第一作者负全部责任。为基金资助项目的,须提供批准件的复印件。研究生稿件需经导师推荐。涉及伦理问题的,须得到相应级别伦理委员会审核监督证明。同时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可联手举办伦理、统计等知识的学习班,提高科研人员知识的整体水平。在编辑部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可以对参会人员进行短期的专业论文写作讲座,免费赠送刊物,加大期刊宣传力度,同时也增加了作者、读者对刊物的了解。

与审稿专家信息不对称对于稿件的规范、公正评审有一定的危害。编辑在编委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要注重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在聘请时通过网络、电话对审稿专家宣传自己的刊物,尽可能消除专家对期刊信息不了解的现象。送审稿件时可对某些稿件作附带说明以及近期稿源情况说明。通过网络平台对杂志进行宣传,便于审稿专家检索。目前,也有众多的科技期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以及时发布信息、更新信息,还可以及时回复读者、作者的提问,形成良性互动。在通讯极为发达的今天,许多编辑部已经实现了远程投稿、远程查稿、远程提交返修稿、远程提交校样稿等,另外作者还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消息处理机制向编辑部发送消息。编辑部也在杂志上公开联系电话,欢迎电话咨询查询,均极大地提高了稿件周转速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9篇: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会计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会计的影响

作者:李建国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日趋严重,信息的不对称对会计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影响,文章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虚账;假账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上一篇:新入职公务员工作体会下一篇:社区流动人口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