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的出现

2023-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际会计准则的出现

论中国会计国际化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就目前来看,中国会计体系经过不断改革,已经逐渐趋向于国际惯例,特别是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同时,会计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从业人员素质、信用体系构建、法制建设等一系列因素,针对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问题;对策

引言

就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国际融资、国际投资的发展不断加快,会计国际化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本质上来看,会计就是一种技术方法,主要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反映与管理,其在每一个国家中的应用范围均十分广泛,并且有一定的相似性。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管理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而言差距较大,因此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对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造成影响的不良因素,建立一个适应中国基本国情,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会计规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实现,促进中国会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与必然性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已基本上形成,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国家,必然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入国际市场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趋向于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会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中国会计在行为准则、行为理念等多个方面应标准化。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市场的建设逐渐加深,其发展呈现一个日益加强的趋势,例如,现阶段中国沪深交易所已经有了诸多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注册地在其他国家的中资公司,而且均已成功上市;同时,中国多家企业在美国纽约、中国香港等多个国际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规模逐渐扩大,因此中国企业应当根据国际惯例向国际债权人、投资者提供一个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债权人、投资者等相关者的利益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保证国际证券监督机构的监管效果,所以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必然走向国际化。

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格局,主要由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决定。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会计准则由最初几项简单的准则逐步延伸为一个较为健全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诸多心血。中国自1986年就已经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事业发展的基准,大力推动会计改革;中国财政部门从2001年起陆续制定了一批具体会计准则,并于2006年就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新发布,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进行着完善与修订,对于修改较多的准则如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完全是重新制订。在会计要素定义、关联方披露、资产减值、核算基本原则以及收入确认等多个方面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当前,中国财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各个方面逐渐趋同于国际惯例,重要方面基本上与之一致。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出现的问题

(一)国际协调不一致

现阶段,与国际惯例相比较而言,中国会计制度以及实务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会计事业与西方会计事业的环境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育因素。教育状况、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普遍高于中国教育水平,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高。而中国属于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较大,因此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且中国新的会计制度、准则的实施时间较短,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处理方式。同时,中国在研究西方会计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导致中国国际会计教育水平偏低。(2)经济因素。会计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经济,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均会受到中国政府的过度干预。(3)政治因素。会计模式主要由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决定。中国的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主要以公有制为主,因此会计事业的发展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巨大影响,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主要以私有制为主,所以维护资本者的权益、私有财产是会计体系的基本要求。(4)法律因素。会计事业的发展会受到法律环境的直接影响,会计体制主要根据法律进行制定。

(二)盲目照搬国外经验,会计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时,容易出现盲目照搬现象,例如,会计从业人员在一些会计交易事项上,直接将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其他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翻译成中文应用,并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会计准则在借鉴、应用的过程中,一些内容与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只能依靠疑难解答、规定补充等一系列形式进行弥补。同时,中国会计国际化需要充分考虑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是否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教育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以此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会计国际化造成了阻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初,中国通过高级会计技术职称考试的会计专业人员大约有10万人,而注册会计师行业30多万从业人员中大约有9.5万执业注册会计师,而职称在副教授以上的会计教育工作人员大约在1万人左右,由此可见中国专业会计人员较少,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中国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国际协调的参与,构建健全的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与自身发展水平相当、经济背景类似的国家合作,通过与这些国家开展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地位,以此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改组之后对自身提出的高标准技术任职资格条件,中国应当针对性地培养国际会计专家,重视经过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的专家会计人员,组织实务界、学术界的相关人员一同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以加强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具有的发言权,提高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处的地位,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重视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从而找到一个有效解决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方法,且此解决方法在国际上均认可,以此降低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过程中的成本。

中国还未建立一个健全的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对于财务会计基本概念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会计国际协调。中国在会计环境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建立一个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符合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还要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协调,以此简化会计协调的过程,确保会计协调的顺利进行。同时,中国企业应当重视企业管理层及时、真实、充分公开财务信息意识的增强,使企业管理层能够真正意识到企业质量提高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机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政府部门也应当给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干预行为。

(二)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与实际情况,重视国际会计人才的培育

在促进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充分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与实际发展情况,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时严禁盲目照搬。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均不同,造成会计方法与会计原则的适用性也不完全相同。会计准则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中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以中国会计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国际化,更不可忽略中国的基本国情与特色,应当正确处理中国会计国际化与中国基本国情、特色之间的关系,借鉴与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中有价值的成分,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目前急需9万名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因此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应当充分重视会计队伍建设力度的加强,强化会计教育改革,提升会计教育整体水平,在会计教学方法、会计教材、会计教育组织形式等一系列方面应当逐渐趋向于国际化。截至目前,国际会计准则新体系已经产生,中国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将国际会计准则当作会计教学与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教学国际化并不仅仅只是对国际会计准则条文进行重述,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国际会计准则所蕴含的理念与原理的讲述上,这些理念、原理要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就中国国内会计教育而言,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与会计专业人员培育模式,加强注册会计人员社会责任、职业操守以及专业技能等一系列方面的培养,还要重视会计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例如,中国财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所提及的要求,从2010—2020年期间,培养一支乐于奉献、富于创新、规模宏大、高素质以及结构优化的会计人才队伍,巩固中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

结语

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会计事业也逐渐趋向于国际化发展。针对中国会计国际化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如积极参与国际协调,构建健全的会计概念框架,借鉴与吸收国际会计惯例,加大会计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实际状况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会计理念,以此促进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中国会计事业必然会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王珑珑.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J].商,2013,(3).

[2] 张春颖,于春莉.中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崔萍

第2篇: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备受关注。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迫切要求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通过会计国际化,各国间的会计差异将逐步缩小,国际资本市场的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这将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降低资本成本、提升国际和地区的形象。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1.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缺乏适合新准则运行的环境。在宏观环境下,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晚,程度低。自我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我国,这就要求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同国际化标准要求一致。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因此信息的透明度、可比性等都还有待加强。

在微观环境下我国会计服务业实力较弱,面临着来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挑战与威胁。另外,国内会计事务所缺乏内部激励机制,高精尖会计人才数量有限,易受政府干预和客户依赖的影响,因而作假舞弊问题显得突出,在职业能力与行业水准上均落后于国际水平。

2.国际化会计教育问题凸现,缺乏国际会计人才。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和制定都需要依靠具有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尤为缺乏,特别是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良好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还具有外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人才的缺失,必然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引进 ACCA、CGA 等职业化教育,从本科阶段打开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此同时,职业化教育也给学生与老师带来了学习压力与教学挑战,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缺失了探讨实务操作过程、分析中外会计准则异同等重要环节,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对深层问题的探讨与思考能力。

3.会计国际化进程被发达国家所主导。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构成可以发现,基金会管委会等重要部门的人员都基本上以欧美发到国家人士为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发达国家已经主导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会计准则的欧美化趋势难以改变。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因此也就失去了话语权。

三、解决我国会计国际化中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我国资本市场,尽快构建会计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为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首先应健全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会计国际化主要依赖公开的资本市场。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会计准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国家政权力量,确保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和既定会计准则有效落实。第二,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第三,改善我国市场经济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结合我国国情推进会计国际化,不断完善新准则,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会计准则无法满足我国国情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要依据会计国际化准则,制定出符合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会计准则。近年来,虽然我国颁布和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我们必须要继续完善会计准则,尽快地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可以和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

3.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中的地位。从本质上来说,会计国际化发展实质上是对利益的一次再分配。就我国而言,要积极适应会计国际化发展。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趋同观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沟通和交流,总结出发展中国家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共同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正中,从形式参与转向实质参与,为我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创造话语权优势。

4.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培养,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方面,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顺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同时,要熟练掌握数据库等新技术,提高外语水平,增加与国际友人的交流和沟通。另外,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适应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在高校教学方面,要不断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热点课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问题灵活处理的能力。同时,有针对性的选定理论体系,引进原版教材,扩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我国会计服务行业输送优秀人才,提高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崔金勋,许强 . 对《企业会计准则—— — 基本准则》 (2006) 的质疑 [J]. 会计师2007(1).

[2] 李松,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国际商务财会,2011(04).

[3] 马秋玲,张荣刚 . 论中国会计服务业现状与发展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4] 姜永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分析及其对策 [J]. 会计之友,2006(3).

[5] 刘瑾,试论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本科会计教育 [J]. 财会通讯,2010(10).

作者简介:

刘梦冉(1996—),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学士,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方向:会计 。

王薇(1995—)女 ,汉族,河北省邯郸市人,学士,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方向:会计 。

刘玥欢(1996—)女 ,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学士,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方向:会计 。

作者:刘梦冉 王薇 刘玥欢

第3篇:论国际金融出现的风险与措施

摘要:世纪之交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其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环境、发展中国家金融机制不健全和国际投机资本因素影响等。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也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应采取措施切实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关键词: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机制;国际金融协调

一、世纪之交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

经贸全球化,带来的经融风险正在逐步的增加。在整个20世纪,国际金融风险的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3年,国际金融风险的萌芽阶段,其风险爆发的次数是1,1944年至1971年国际金融风险的初级阶段,风险爆发次数的扩大3倍为3次,1972年至2000年的国际金融风险,重大风险爆发的次数在不到30年的扩大9倍,达到阶段性高点。其中的9次中,有6次的风险和危机发生在20世纪90年里。

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趋于活跃,使得金融体和市场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步放手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市场为主导,能大大的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金融市场和经济将能得到飞跃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缺点的存在:在发展过国家,如果放松监管的时间不适宜,将导致国际流通资本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国内的宏观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

2.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发展中国家在区域放松监管的促进下,国内的房地产和信贷会异常的活跃,经济的泡沫会越来越大。我们国家将在国际和国内上差承担着很大的风险系数。

二、国际金融风险转移机制

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风险转移和传输领域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因为很多因素,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被称为通源。传输源的影响,危机迅速蔓延到附近或周围这些国家(地区)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传输带”。在正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发送源的区域经济链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该环节虚弱,无法承受的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投机力量的攻击下倒塌。

2.国际金融风险传递的运行方式。

2.1国家的经济体质趋于薄弱的条件下,从国外收回的短期信贷,或停止外国企业支付困难,影响他国的信贷市场货币紧缩。国家零售企业的经济萎靡会引发已连串的效应,导致经济衰退股票贬值和利率下降等等。这样就会使外国债权人和股权持有人会受到影响,造成的其他国家在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债权人破产的情况。

2.2通过调整国际收支。

例如,在世界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是高于一国的通胀率,在世界市场货币充足的信贷松动,以及国内货币供应量,信贷紧缩,这将导致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盈余。为了避免国际资本的过度流入和潜在的不良后果的扩大货币供应量,扩大信贷,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使之符合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国家之一;

三、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1.每个国家最应该是确保本国的经融稳定。

只有通过提高该国的金融危机的安全性,防止国际金融风险的进入。;处理好国内的经济矛盾,保证其稳定健康的发展,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快速的增强。进而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对国内的金融体系加强监管。根据情况,对经济结构能做出合理的调整,预防金融泡沫的出现。

2.针对现阶段的汇率体系的诸多弊端出台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

3.不合理的汇率制度导致很多地区经济危机市场崩溃。

4.美元或其他强势货币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实施,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增加的影响日益严重的本国货币稳定的持续增加。大的缺陷,固定汇率制度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从泰国开始,东亚各国目前普遍放弃了原来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采取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5.加强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

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国际货币監督机制的建立。

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往往是由于增加信息是分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对称,国际货币运行在一个高风险的运行状态。

6国际间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协调。

信息及时的交换,才能对金融进行有效的监管。国际间的共同携手才能使金融危机慢慢的平息下去,为金融的健康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的金融和经济政策,以确保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的顺利实施,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协调和合作政策,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发展的同时,为自己的国家发展更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建芹主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2月

[2][美]《金融风暴会否登陆中国?》龙门书局出版社,2000年4月

[3]胡坚著:《亚洲:金融风暴后的再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5月

作者:崔松

第4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2001.04.17

发达的市场经济、成熟的证券市场离不开完善的会计准则,从世界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看,会计准则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它实际上是各国的一种“准法律”,在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方面具有强制约束力。随着国际经济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便于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同时也便于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必然要求我国在会计上向国际靠拢。其实,我国在会计准则制订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国于1990年就开始起草有关会计准则方面的草案,迄今为止已正式发布了13项具体会计准则,年内还将再发布5个新准则,可以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与国际会计准则(IAS)接轨方面已驶入了快车道。

与IAS相比,我国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不足。国际会计具体准则已达40来项,我国只有其三分之一左右;二是信息披露广度的不足。例如我国的会计准则缺乏通货膨胀下的相关规定以及职工福利及退休金方面的财务信息。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争取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才干,成为企业决策者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职工福利(包含退休金费用和计划)也成为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这些开支无论是法定的还是非法定的,都要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去,应该给予披露。而IAS第29号对恶性通货膨胀下的财务报告作了规定,IAS第19号和第26号对退休金费用和计划分别作了有关规定;三是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规范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非上市企业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的动荡表现得日趋增大,因此银行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银行及类似机构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会有特殊要求。IAS第30号已对该类会计主体作出规范,而我国现在只是将之放在金融企业的行业会计制度中进行规范。

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从建国以来到90年代初一直执行的会计制度的扬弃,并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准则+制度"式的规范形式并不符合国际惯例,会计准则也是如此。为了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规范财务信息的披露,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会计准则的实质就是规范,通过其约束,使企业编制出的会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在国际间可比,这样,对企业编制会计报告的约束要求也就越强烈。因此,比照世界上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会计准则以取代会计制度势在必行,可以合理预见,我国的行业会计制度将逐步取消,代之以统一的会计准则。现阶段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我国对现有会计行为的规范形式进行改革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加入WTO后必须尽快解决的现实问题,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会计向国际接轨的最主要动力。

第5篇: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杨春英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趋同不等于相同,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在经济、法律制度、文化理念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趋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差异,这里主要讨论四点:

一、资产减值损失是否转回问题

(一)在减值测试时间上

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尽相同。新会计准则要求主体定期(在会计期末)根据有关迹象核查减值,对商誉特别明确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但对于特别规定的资产没有相应的特殊规定。

(二)在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问题上

我国新会计准则已明确规定了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而国际会计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允许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其中商誉除外),并给出了如何判断资产简直损失不再存在或已经减少的标准以及怎样转回的详细规定。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为关注由过去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营成果,这就导致不少企业把会计处理的重点放在利润操纵上。

二、企业合并问题

对于企业合并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众多差异,诸如对企业合并范围的界定、确认与计量时间及调账时间、合并商誉等,其中差异最大的

是在合并的范围方面。这里主要谈谈这一点: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合并既包括一个企业被另一个企业购买,也包括难以辨别谁是购买者的这样一种不常见的股权联合(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合并不包括共同控制下的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所谓股权联合,指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联合控制他们全部或实际上是全部的净资产和经营活动,以便继续对合并后实体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合并。合并后实体的哪一方都不能认定为是购买企业。其中前一种情况采用购买法处理,后一种情况采用股权联合法即现在常说的权益结合法。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包括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其中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 法,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对于母公司或集团内一个子公司自另一个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手中购买其拥有的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的情况按照购买法的原则进行处理)。新会计准则专门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界定,业内人士认为是因为在我国企业合并实务中,出现了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发生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合并或其在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如果将其排除在准则的适用范围之外,将无法真正解决我国会计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企业合并很多都可以按照权益结合法来处理,在我国权益结合法因公允价值取得的困难、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与国际趋同使用购买法是大势所趋,必须要着力完善购买法,特别是对公允价值、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等的完善。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资产评估市场及其他条件的不断成熟,购买法将成为处理我国企业合并业务的唯一方法。

三、关联方披露问题

纵观关联方关系和交易,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同:

(一)对关联方关系的确认

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将合营企业单独列为关联方,而我国将其单独列为关联方;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把主要投资者个人列为关联方,我国把企业与主要投资者个人之间的关系列为关联方关系;国际会计准则将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视为关联方,我国新会计准则没有视为关联方;我国将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视为关联方,国际会计准则没有规定。

(二)对关联方交易披露范围的限定国际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当母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在同一国家经营并在该国提供合并财务报表时,在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对关联方交易做出披露。我国没有此项规定。若存在关联方关系,则交易可能不按公平的基础进行计价和核算,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正确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才会增加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与前期及其他企业进行比较。而我国会计准则在关联方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诸多不同也是基于这一点。

四、政府补助问题《政府补助》准则是新独立出来的一项准则,原准则并没有,仅在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政府补贴收入作了相关规定。这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合算与政府援助的批露》相比,在总体趋同的大背景下仍存在差异。两者的差异在于:

(一)定义及涵盖范围不同我国对政府补助范围的确定要比国际会计准则的范围小。新会计准则中政府补助的定义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政府补助的定义是指政府通过向企业转移资源、以换取企业在过去或未来按照某种条件进行有关经营活动的援助。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政府援助没有做出规定。

(二)分类不同新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两类。《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分为有条件的补助和无条件的补助两类。

(三)会计处理不尽相同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有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入账方法可供选择,我国新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明确规定使用总额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不影响企业净收益的确定,因此都是可取的。但实际上,在采用净额法处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如对相关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将影响政府补助相关收益的确认期间,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选用总额法是正确之举。而对于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此项规定。此外,在存货采购成本入账方法、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或有事项确认等方面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这里不再详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不断健全、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将越来越少,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研究方面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行政服务中心)

第6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5.3.5关于政府补助披露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补助的种类及金额;记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金额;本

期返还的补助金额和原因。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对政府补助采用的会计政 策,包括财务报表中列报方法;报表中确认的补助的性质和范围及对企业直接 从中受益的其他形式政府援助的说明;在政府援助已确认的情况下,尚没履行 的附加条件及其他事项。相比之下,国际会计准则在披露方面比我国会计准则 多了一项:即要求披露对政府补助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这主要是因为国际会计 准则允许对政府补助采用多种报表列报方法。

5.4.2关联交易披露内容比较

所谓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

是否收取价款。从关联方交易的定义上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工AS的定义基本相 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了关联交易的,应当在财务报表的 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的类型及交易要素(至少包括交易的金额, 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 收项目的坏帐准备金额,定价政策)。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 予以披露,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正确理解关联 方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 规定,应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以及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需的交易类型和交易 要素,为理解财务报表所必需的交易要素通常包括:对交易量的说明,以金额 或以相应比例表示;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

关联方交易中非常重要的是关联交易定价方法,工AS第24号对关联方交易 提出了三种的定价方法:

①确定关联方交易价格,一种方法是不受控制的“可比价格法”。可比价格 是参照非关联方之间在经济上可比的市场中买卖类似商品所采用的价格。在关 联方交易中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如果相关条件与正常交易相同,大多采用“可 比价格法”,这种方法还经常用于确定融资成本。

②另一种方法是“转售价格法”,当商品在关联方之间转移后,商品的接受 方又将商品销售给独立的第三方,从转售价格中扣除毛利,弥补转售者的费用 并使其获得适当利润,从而得出给转售者的转移价格。在确定与转售者的毛利 相适应的价款时,存在判断问题。

③第三种方法是“成本加成法”,在关联方交易中,在供应一方的成本上增 加适当的金额,确定转移价格。

同时,工AS第24号第16条补充说明,有时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不是通过上述 三种方法确定的,甚至根本不计价格,免费提供管理服务和债务的免息展期。 我国会计准则的36号对关联交易的定价方法没有作详细的说明,这对我国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有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报表使用者无法取得全 面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其据此作出的分析判断和经济决策。我国的关联方披 露会计准则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对关联交易的定价方法方式作出详细的说明, 定价依据、与非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是否一致以及差异的金额、各种定价政 策定价方法的使用范围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第7篇:企业关联方披露--国际会计准则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

关联方披露

一、 关联交易的研究背景及其两面性 ..................................... 2

(一)研究背景 ........................................................................ 2

(二)关联交易的两面性 ....................................................... 2

(三)关联交易的不良动机及其花招.................................. 3

(四)关联交易发展的新趋势----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 .. 4

二、对关联方、关联交易概念的界定及差异 .......................... 6

(一)我国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 6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8

(三)二者差异 ........................................................................ 8

三、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关联交易披露上的差异............................................................................................................ 9 四. 我国对关联交易会计处理的规定 ................................... 10

五、 对改善关联交易披露的建议 ............................................ 11

一、关联交易的研究背景及其两面性

(一)研究背景

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己成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关联交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相互之间名目繁多的交易活动影响各方的经营活动和会计信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来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这几年的年报中报来看,披露关联交易的公司几近50%。

(二)关联交易的两面性

(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的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要低于独立交易,其交易成本可以得到节约,所以关联交易的存在有利于大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内部市场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集团的资本运营能力和营运效率,也可以帮助集团公司实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进入新行业领域以及实现资产最佳配置等。

(2)关联交易的价格可以由交易双方自由协商确定,同时关联交易为达到逃避纳税、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转移投资风险等的目的提供了市场外衣掩盖下的合法途径。关联人可能会滥用多数表决权或者公司治理结构所赋予的公司控制权,使关联交易违背公正的商业原则,导致公司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最终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不当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粉饰或者操纵报表的行为,将会严重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三)关联交易的不良动机及其花招 (1)不良动机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2)主要花招 增加收入,转嫁费用

主要有关联方承担某项费用的方式减少本年公司期间利润。或向关联方出让、出租资产来增加收益;向关联方借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

资产租赁。转移利润

许多上市公司由于发行额度限制,母公司只有部分而不是整体上市。许多经营性资产甚至经营场所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而租赁的数量、方式、价格就是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调节利润的阀门。 违规拆借,虚增收入

关联企业之间资金往来和拆借现象比比皆是,难以区分。企业通过计受资金占用费的方式虚增收入

④投资回报,任意调节

一是委托投资。比如上市公司面临投资项目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则可以将一部分现金转移给母公司,以母公司名义投资。将投资风险转移至母公司,而投资收益确定为上市公司利润;二是合作投资。为了达到配股要求,或者避免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可以倒推利润缺口。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协议,由母公司出让一部分利润。

⑤托管经营,偏离惯例

一是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二是母公司将高获利的资产以低收益的形式委托上市公司经营。

⑥资产置换,暗藏玄机

一是置换资产违背市场原则,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耍花招。二是不等价资产置换。

⑦借米还糠,以劣抵债

大股东巨额欠债相当普遍,还款方式极不公正。一是以实物资产抵债,以劣抵债 ,二是左手还钱,右手要钱。一面回收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又以短期融资等方式将款项划给对方。三是无形资产转让,抵偿债务。

(四)关联交易发展的新趋势----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

(l)刻意隐瞒或藏匿关联关系。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将资产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关联方则通过其他方式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或者干脆再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购回资产,这两笔交易就构成了非关联交易; (2)两家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同时与对方上市公司发生交易,将两笔关联交易转换成两笔非关联交易,如果是多家上市公司的关联方进行排列组合式交换收购对方上市公司的资产,则可将多笔关联交易转换成多笔非关联交易,情况将变得更为复杂。目前,这种组合式多层参股的关联交易形式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还相当多。 (3)将关联方关系变成非关联方关系,进而将关联交易变成非 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通过出售股权、中止受让相关股权或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转让股权等的方式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从名义上解除了关联方关系,使相应的交易不再属于关联交易。 (4)隐含的关联关系。由于在关联方的认定上,目前准则中在纵向上只认定控制、共同控制和直接重大影响,横向上只认定同受一方控制的两方或多方为关联方,而没有涵盖间接共同控制或间接重大影响、实施共同控制的两方或多方、同受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两方或多方。上述各方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且目前很多上市公司正是利用这一漏洞与有以上关系的企业发生实质上的非公允关联交易; (5)其它形式。例如,与未来的关联方发生现时的非关联交易。

二、对关联方、关联交易概念的界定及差异

(一)我国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关联方有明确的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另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订。下列各方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1)该企业的母公司; (2)该企业的子公司; (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4)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5)对该企业实施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6)该企业的合营企业; (7)该企业的联营企业; (8)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9)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利并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可能影响该个人或受该个人影响的家庭成员; (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而在准则中还规定了几种不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情况: (l)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 (2)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 (3)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还有一类仅在我国存在的情况,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同时准则中还规定了关联方交易通常包括的类型:购实鳅肖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该准则规定,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或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实施重大影响,它们应被视为关联方。关联方关系包括:直接控制报告企业、被报告企业控制、或与报告企业在同一控制下(如公司集团)的企业;联营企业;被共同控制的企业;个人,包括关系亲密的家庭成员、直接或间接地在报告企业中,拥有表决权并藉此具有重大影响者;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活动的关键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高级职员和关系亲密 的家庭成员);重大表决权直接或间接地为个人(包括关键人员和关系亲密的家庭成员)所持有的企业,或这些人能对其实施重大影响的企业。

《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一一关联方披露》中对关联交易的定义是,关联方交易包括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这包括在公平交易基础上进行的交易。并且列举了一些关联交易的例子:商品的购销;房产或其他资产的购销;劳务的提供或接受;代理安排;租赁安排;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筹资,包括贷款和权益性投资;担保和抵押;管理合同。

(三)二者差异

(1)我国将合营企业(按合同规定,由出资相同比例的双方共同决定其财务与经营决策)列入了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没有。 (2)我国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把与企业受同一个母公司控制的企业视为关联方,但没有把与报告企业同受共同控制或同受重大 影响的其他企业视为关联方,而IAS第24号规定:与报告企业同受控制的企业(包括控股公司、子公司和伙伴子公司)视为关联方,“同受控制”的含义的范围比我国宽。

(3)IAS第24号第6条作了补充说明,认为不能仅仅因为两个公司有一位共同的董事就确定其为关联方,但是有必要考虑该董 事在两个公司之间交易中影响双方政策的可能性,并估计这种可能性的大小。我国会计准则对此则没有相关的解释。

(4)关于“与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IAS的规定比较原则,我国的规定则相对具体。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与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企业的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指的是该个人的直系亲属,即与该个人具有血缘亲属关系或婚姻亲属关系的个人,非直系亲属则不在“家庭成员”之列,范围上IAS比我国大。

三、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关联交易披露上的差

(1)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的总额,并且按照短期雇员福利、离职后福利、其他长期福利、权益报酬福利分类分别进行披露,而我国一般只披露报告期和前一期的报酬总额(包括以货币、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工资、福利、奖金、特殊待遇及有价证券等),一般不再按照类别详细披露。

(2)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由于关联方产生的坏账而在本期确认的费用,而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则没有这个规定。相反,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披露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而国际会计准则则没有相关的规定。

(3)在控制关系下,IAS只要披露该关联方关系,没有要求披露其他的内容。而我国要求披露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股本)及其变化,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4)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凡是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都是关联方,都应进行披露。从我国 1300 多家 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的比例超过总股份的半数。如果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界定为关联方的话,那我国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披露将更加复杂。正是鉴于我国这种特殊国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做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同的规定。

四.我国对关联交易会计处理的规定

财政部2001年12月21日印发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暂行规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科目,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但上述规定已于08年1月由财政部令第48号出台文件作废。财会[2008]60号文和会计部函【2009】60号规定对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关联方、上市公司的实质控制人对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捐赠、债务豁免等单方面的利益输送行为,应认定为其经济实质具有资本投入性质,形成的利得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同时《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第五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除外。如果取得确凿证据证明上市公司销售给关联方价格不公允,那么可以视同上市公司从控股股东单方面、无成本取得不公允利得,视为控股股东的资本投入。但是对于其他类型关联交易交易价格公允性及会计处理并未进行约定。这就要求对于关联交易要进行充分披露,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披露的信息判断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这一变化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结果。

五、对改善关联交易披露的建议

1.对于关联交易的认定不应仅仅从关联方出发。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交易动机、交易结果去认定,完善关联交易的认定模式。让非关联化的关联交易无处遁形。

2. 在关联方定义中添加一个时间限定。很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某公司的关联方尽管从名义上看不再是其关联方, 但在以后一段时间仍能对相互间的交易具有影响。如果对存续时间做出规定, 则可以使关联方的定义更加规范, 3.与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界定,不应仅仅以血缘关系作为判定依据,应向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做原则性规定,在具体判定时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8篇:新存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的比较浅议(最终版)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颁布的存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范围、确认、计量、批露四个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二者对财务会计信息影响的差异,试图通过以上分析来探求我国存货会计准则与国际存货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存货在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存货的确认 和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真实性和相关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中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此次颁布的准则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存货的大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它也积极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IASC)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中规范存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这一准则取代了1975 年10 月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历史成本制

一、范围的比较新准则不包括:在建工程;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畜牧业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在建工程、金融工具、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和收获时的农产品;按特定行业已确定的惯例,以可变现净值计量的、生产者作为存货的农林产品和收获后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商品经销商---交易商持有的、以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计量的存货。

二、存货确认的比较我国存货准则明确规定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新准则: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以下两条件,才能确认: (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但这一确认标准原则性较强,特别是第一条需要会计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中并没有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主要是因为准则在定义段已经说明存货属于一项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已经规定了符合要素资产负债定义的标准,所以没有在另行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

三、存货计量的比较

(一)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我国新存货会计准则将存货分为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规定初始计量应以历史成本入账,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入账。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这样区分只是规定以成本与可实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入账。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在期末存货价值下降到历史成本以下时才能以可变现净值记账,同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这样规定可以防止期末虚增利润,是稳健性原则的体现。对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和我国新会计准则都明确指出:一般应采用逐项比较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类似和相关项目合并处理。但是国际会计准则指出按存货的类别来减记存货价值是不恰当的,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可否将存货成本的成本总额与可变现净值总额进行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 号均没有明确的规定。[!--empirenews.page--]

(二)存货的初始成本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分别都说明了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但不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将由于最近购置以外币计价的存货而产生的外币汇兑差额包括在采购成本中,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将其考虑在内。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对采购成本中的买价定义为扣除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补贴后的价格,即采用净价法。而我国会计准则采用总价法,即采购成本为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的价格,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我国企业目前现金折扣并不普遍和操作简便。关于借款费用第2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有限的情况下借款费用应包括在成本中,而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对于加工成本,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包括直接人工和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加工成本的规定与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一致,既包括与单位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还包括将材料转化为产成品过程中的固定和变动间接费用。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也规定了哪些固定和变动间接费用不包括在加工成本中。

(三)存货结转的计价方法我国新存货准则规定对存货发出成本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并规定了采用个别计价法的情况。而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将存货计价方法分为三类基准处理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辨认法(为特定计划生产和单独存放的货物),另外零售价法也可以使用。

四、存货披露的比较这一部分两者区别较大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对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作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一般情况下,应披露计量存货采用的会计政策存货的账面总金额、各类存货的账面金额、以可变现净值反映的账面金额、当期确认为收益的存货减计的转回额、导致存货减计转回的情况和事项、作为债务担保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二是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和与收入相对应的当期的经营成本,另外对本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的内涵做出了规定。我国的存货准则除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 号的规定一致外还要求披露存货的期初账面价值和总额存货的取得方式,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依据。

五、准则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

(一)存货初始和期末计量的不同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我国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存货的初始计量应以历史成本入账,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入账;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以成本与可实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入账。笔者认为,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应前后保持一致,即都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为宜。一方面可以方便企业进行不同会计期间存货成本的比较,另一方面采用此方法能够更谨慎地估计存货入账价值。但是,由于可变现净值需要更多主观判断,判断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也难以验证,这种计量标准容易变成操纵利润的工具,所以存货准则应相应地规范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方法并加强这方面的披露。

(二)汇兑损益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关于采购成本,第2号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购成本中可以包括汇兑损益,而[!--empirenews.page--]我国存货准则不允许将汇兑损益计入存货成本。随着我国加入WTO, 企业购买以外币计价的存货会越来越普遍,汇兑损益的处理也就日益重要,不考虑汇兑损益的经济实质,而是单纯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就与相关性原则相违背,不利于企业对存货成本的正确计量。在因购买存货而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时,按我国会计准则核算的存货成本比按国际会计准则核算的存货成本偏低,由于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当期利润也会降低,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在存货准则应对汇兑损益进行规范。

(三)现金折扣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采购成本中涉及的现金折扣采用净价法,而我国则采用总价法。两种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最终的利润影响是:我国企业采用总价法时,若能够在信用期内付款,则现金折扣作为当期费用的抵减项,冲减当期财务费用,若没得到现金折扣,账面上无法显示失去折扣的代价;采用净价法时,存货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成本入账,现金折扣单独列示为折扣损益科目,若企业能得到现金折扣,则期末损益表中无折扣损益科目,若企业没能在信用期内付款,则折扣损益科目会一致保留在账目上。两种方法的前提不同,总价法假设企业得不到现金折扣,若得到了是企业的一种营业外收入,而净价法假设企业本应能得到现金折扣,如得不到则相当于企业的一种损失。这样看来存货采购成本采用净价法可以更好的衡量企业在资金筹措和还款效率方面的能力,而总价法却无法反映企业利用现金折扣的能力。

第9篇: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陈宇

一、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内部审计始于美国。1941年被认为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开始。1940年之前在美国,内部审计只是外部会计公司的一个助手。1941年,Victor.Z.Brink完成了他在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论文,该论文阐述了包括内部审计性质和范围在内的内部审计突破性的研究成果。Brink指出内部审计应该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服务者,而不是作为外部审计(外部会计公司审计)的助手。Brink凭借这篇论文成为美国“内部审计”这个学科的“开山祖鼻”。同年,北美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主任JohnBThurston写了一本名为《内部审计的原理和技术》的内部审计专著。Brink还于194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本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内部审计”方面的书《内部审计原理和实务》。此书一直不断更新,并于2001年发行第五版。以上事件标志着内部审计的系统理论已开始形成,是内部审计的第一个转折点。

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雏形。所以1978年是美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二个转折点。《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首页就是全面综合地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严谨的定义,在当时的经济和审计领域这个定义已经是相当完美。此准则颁布后十年来被世界各国的审计领域普遍认可,并被翻译成9种语言。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及其属下的研究基金在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向各方征求意见后,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正如财务会计准则框架一样,《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核心,所以1999年6月是美国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个“历史性转折点”。相关文件陆续颁布。

二、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当前各国内部审计遵循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由三个层次组成:

(一)第一个层次是强制性的,其核心内容有《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1.《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1]

2.《道德准则》

制定道德准则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职业内促进道德文化。道德准则对于内部审计职业来说是必要和适当的,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一种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基础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了客观保证。道德准则在内部审计定义上加以扩展。

3.《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由《属性准则》、《绩效准则》、《执行准则》组成。《属性准则》论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特性。《绩效准则》则论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本质,并提供衡量内部审计绩效的质量标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适用于全部内部审计活动。《执行准则》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运用于特定业务(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对控制的自我评估项目)。《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只有一套,而《执行准则》可能有多套,每套对应内部审计活动的一种主要类型。

(二)第二个层次是《实务建议》(即以前的指南),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也经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批准并强烈推荐使用。它能够帮助解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或将准则运用于特定的内部审计环境。虽然有一些实务建议可能适用于所有内部审计师,但其他的主要用于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审计领域,或者特定的地域。

(三)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和实务指南》,包括了各类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开发或者批准的材料,不具有强制性。其中包括研究报告、书籍、讨论会以及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强制性准则的与内部审计实务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是审计实务框架中内容最多、最广泛的部分。《发展和实务指南》用以帮助实施《道德准则》、《实务准则》和《实务建议》,提供了最佳实务提示和技巧。

三、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

以上简单介绍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理念的发展,并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从独立性到客观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旧定义体现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1990修订本)中:“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通过新旧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新的定义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强调了客观性。

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2]在新定义的草拟过程中,指导任务小组最初并未使用“独立”这一概念,也没打算界定它。他们认为含义更广的“客观”是内部审计职业的显著特点。而目前“独立”的要求,则对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约束,它限制了由谁来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而且,把“独立”凌驾于其他概念之上,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相对于外部服务提供者处于竞争的劣势,因为后者往往处于“更独立”的位置上。

内部审计部门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对改进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独立是为了保证客观,是一种手段,而客观才是最终的目标。试想如果审计活动是独立的,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反映事物的客观面貌,那这种活动就没有效率和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十分有害。反过来,只要保证了客观,就不必要死守独立不放。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那是十分荒谬的。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混淆了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虽然目标和手段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将手段作为目标则必然导致目标的异化,导致手段最终失去意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原来倡导的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由于一味以规则(即手段)为重,最终导致不少公司钻规则的空子,发生了安然和世通等等假账丑闻。这种模式至少造成了以下问题:

(1)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大量的细节掩盖了准则的用意;

(2)过多的例外和界限测试,为财务设计者获得所需要的结果提供了方便;

(3)大量的详细指南,其中包含了大量互相矛盾的处理。

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3]认为需要摒弃目前美国以规则为导向的模式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倡的以纯原则为导向的模式,而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模式。此举鲜明地说明了目标是第一性的,而规则,甚至于原则,都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手段。方向错了,则手段再完善也只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于更快速地偏离目标;方向对了,则所有的手段都可以因此而发展起来。比如,从历史上看,独立审计目标的演变,即从查错防弊到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直到现在的两者皆重,其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或者说也随之发展。制度基础审计和审计抽样的运用,都是在验证财务报表公允性阶段才发展起来的。没有这个目标,这些方法、程序的确立是很难想像的。

因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这些研究成果、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都为我们理解内部审计的本质,进而制定我国自己的内部审计准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说独立性的概念毫无用处了,作为一种手段它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独立”是个变量,对它的解释以及其重要程度依赖于一系列因素,如企业的行业类型、地区及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服务的本质等。遵守独立性有助于达到客观性。在美国会计学会当前的研究中,“独立”被表述为“无阻碍地决定工作范围和无阻碍地完成工作的能力”,指导任务小组最后采用了这一理解,保留了“独立”,认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在决定内部审计范围、开展工作以及汇报成果时不受干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独立是对审计活动而言,客观是对内部审计师个人而言。显然审计活动是以内部审计师为基础的。为了保持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内部审计师:

(1)不应该参加任何有可能损害或者假定会损害他们无偏见的评估的活动或关系。包括可能与组织的利益有冲突的活动或关系。

(2)不应该接受任何可能损害或假定会损害他们职业判断的东西。

(3)应该披露所有知道的重要事实,只要如果不披露将会歪曲对所审查的活动的报告。

(二)将视野扩展到组织外部

内部审计,按常人理解,仿佛必须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和机构进行。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新定义中,“内部”一词被抛弃了。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业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不同于“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的主体性概念。虽然有一些人认为“内部”这个概念是内部审计职业最重要的特质,然而在理论上保留这一概念是有缺陷的。这一措辞试图使内部审计职业垄断所有相关的服务,执行所有职能,试图阻止外部人参与内部审计服务的竞争。而且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展,在企业内部拥有所有需要的技术变得不经济,这也造成了许多企业从外部购买服务,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内部”这一概念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内部审计服务仍应由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而不应完全放权给外部。

内部审计业务部分或全部拓展到外部,其明显的优势体现在:

1.获得规模经济。外部审计组织不仅在组织规模上,而且在业务规模上都是经济的。高额的服务成本费用可在大量的客户那里得到补偿或分摊,因此能够实现等效服务下的成本最低,或成本相同下的更高效服务。大部分审计业务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但有些部分要用到计算辅助技术和管理分析技术,这些技术中的软硬件成本不是一般单位愿意承担或能够承担的,但一流的会计公司却能够也愿意承担,因为这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大量的客户中去。

2.降低总成本。组织如果建立一个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支付员工的薪金、培训费和管理费用,内部审计外部化则能节省这些费用,而且企业可只在需要时聘用,以保持支出控制的灵活性。即将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所需的固定成本转换为变动成本,将不可控成本变为管理部门的可控成本。同时,如果由外部审计人员承担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可与外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外审人员能更多地依赖内审工作,企业也可因少支付审计费用而获益。

3.保持适当的组织规模。几乎每个企业都能从内部审计职能中受益,但对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设置一个只有一两个人的内审部门很难招募到顶尖人才,也无法建立足够的专家意见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则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供菜单化的专业服务,以在不同的时间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使管理层关注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审计往往是低效的,还可能会分散管理层的精力。如果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就可腾出管理时间和管理资源,使管理层能够关注于核心竞争力领域,集中精力追求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而不是将大量精力耗费在低回报的日常管理中。

5.组织在外购内部审计服务时,占有主动权。组织在决定采取内部审计服务外购时,可按照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进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主动权。在接受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内审工作进行监督,可评估外部审计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定合约的完成情况。如果对其服务不满意,由于市场上还有其他可提供内审服务的外部人员,企业可以与聘用者签订长期价格协议或考虑重新引入内审机构。

6.外部审计组织具有先进的审计技术,丰富的审计经验,而且部分一流的会计公司还拥有独特的质量控制与保障制度。

因此,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以及外界对内部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是一种潮流。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打破成规,以提升组织的价值、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三)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

传统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职能。这种认识也反映在旧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提出,使得这一职业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在传统概念下,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而设计的,人们不关心它对企业经营的贡献,而且这种贡献往往是无形的。而在如今的高度竞争且成本“过敏”的市场上,各大公司纷纷将其业务流程分为增值过程和非增值过程,然后尽可能地压缩非增值过程,期望公司内每一个人都为其创造价值。归根到底,一个组织只有具有价值才有存在的必要,也才能够存在下去,否则在社会上必无立足之地。因此任何活动,只有为企业创造或者增加价值,才能为组织所重视,才能存在下去。内部审计如果还固守过去的阵地,只能被淘汰出局。新的角色定位要求内部审计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继续存在争得一席之地。内部审计如果不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的,则为组织所不容。内部审计在参与价值创造的同时,要向世人昭示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让公司的管理部门、董事会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能保持和提高职业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应把成本降低的幅度或效率增长的幅度等作为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绩效的标准,这样做会削弱其工作的客观性。因为内部审计工作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往往是间接的。

同时,内部审计关注的活动也因此提升至组织整体的层次,而不再是过去针对个人或某一部门的活动。其目标的核心定位于帮助一个企业达到战略目标,即增加价值,还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成功因素联结在一起。关注层次的提升,使得内部审计从一个局部职能的“功能性思维”转向从整体价值链来考虑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从全局、长期着眼,促成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有效合作。这也在实质上扩展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并要求在内部审计人员的招募、培训、团队构建活动中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四)将风险管理放到重要位置

在审计领域,“风险”一词仿佛较多地与独立审计相联系。传统的内部审计也着重于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机制。[4]然而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风险也普遍增大,例如内部的有财务和经营信息不足、政策计划和标准贯彻失败、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等等,外部的有消费者偏好变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等。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内部审计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及控制、治理过程的效果。顺应这种要求,新的定义中也加进了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的总体管理控制机制一般更倾向于把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的长远目标,以及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风险联系起来。为了帮助企业达到目标,必须重视风险管理。新定义表明控制不再是抽象的、暗含的,而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组织进行风险管理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程序,而且对于每一种情形都有多种“正确的”的方法。风险控制体制使内审人员必须随着全球市场和竞争性质的变化、新的资产形式的产生,以及信息获取工具的变革而不断改进控制手段。“一种控制手段适用于各种控制”的说法和通用的控制模式已不再存在。

风险控制系统也决定了鉴证与咨询服务能为组织创造价值。在此方面不乏成功的实例。如某外贸集团公司下属10多家子公司,集团内部审计师对这些子公司2002年下半年业务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核,发现在1000万元以上大金额进口商品合同中仅豆粕一个商品就占16%,涉及金额5亿元。按照国际惯例,购买豆粕须提前半年签订期货合同。各子公司不约而同地进口豆粕,对整个集团来说占压在某个商品上的资金过多,势必会增大经营风险。内部审计师立即向集团管理层提出建议,豆粕进口须做套期保值以避免价格下降造成的经营风险。果然2002年南美洲豆粕大丰收,豆粕国际市场价格一路狂跌。内部审计师的建议使集团避免了近2亿元的损失。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内部审计在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日益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均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如何抓住机遇,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发展内部审计职业,是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IIA.ProfessionalPracticesFramework[M].Florida:The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ResearchFoundation,2003

[2]JaneMutchler,StanleyChang,andDouglasPrawitt.IndependenceandObjectivity:AFrameworkforInternalAuditors[M].Florida:The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ResearchFoundation,2001

[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上一篇:幼儿园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