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岗位职责

2022-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科技岗位职责

国有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实践

[摘 要]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科研人员的激励一直是国有科技型企业薪酬激励中的难题,H公司借助于“岗位分红”项目,试图探索建立一种适用于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其核心是将科研人员激励与创新成果或效益显性挂钩,推动激励模式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型,激发广大科技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科研人员价值产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该激励机制已取得显著效果,对国有科技型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岗位分红;中长期激励;国有科技企业;科研人员激励

一、背景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逐步成為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科技创新是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以H公司为例,探讨在当前国家提出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下,如何通过岗位分红机制,激发广大科技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

H公司于2007年10月成立,致力于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SDICT综合智能信息化服务,在政务、交通、旅游、教育、电信等行业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可为用户提供包含咨询、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在内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过去十年的摸索与成长中,H公司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7—2013年。在成立初期,公司处于产品与营销双薄弱,以收入规模增长为主要目标,处于“野蛮生长”的市场拓展状态。第二个阶段是2014—2019年。在此阶段,公司在市场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尝试通过事业部制管理模式,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进入产品事业部中心化,处于“单极发展”产品为王的状态。目前,H公司进入到第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公司在行业信息化领域具备一定的能力,为进一步落实央企担当,助力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改革转型产业数字化新航道、建立新模式、建设新能力,因此,以“产品+营销”的模式组合出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H公司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外部环境方面,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行业从消费者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为H公司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对产品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部环境方面,在“云改数转”战略引领下,H公司正积极地进行变革转型。一方面,积极探索自身数字化转型和夯实研发能力。持续完善统一开发平台,提升研发效率,规范研发管理;建设AI能力平台,加强能力复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国有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在“岗位分红”中长期激励试点的契机下,H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激励方案设计

在H公司原有的薪酬体系中,科研人员的考核激励主要采用市场主流的“任务制”模式,科研人员研究新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牵引力欠佳。对于H公司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基于国有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的政策支撑,H公司主要从激发科研人员活力、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推动专家型技术人才的激励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型,将岗位创新、成果转化、业绩贡献作为激励的主要牵引要素,打造了符合H公司发展实情的“岗位分红”激励制度。

H公司分红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激励对象

在激励对象上,H公司以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技术专家作为激励对象主体,同时也涵盖生产经营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

(二)激励额度

在激励额度上,H公司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坚持增量激励、效益导向的原则,统筹考虑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效益状况及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因素,按不超过实施年度税后利润增加额一定比例提取激励额度,且年度分红激励总额不高于当年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公司按照岗位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中的重要性以及激励对象个人的贡献情况,确定不同岗位激励对象的分红标准,激励对象个人年度分红所得不高于其年度薪酬总额(不含分红所得)的2/3。

(三)激励考核指标

在考核指标上,H公司结合公司经营特点、发展阶段以及科技创新等情况,从财务类、科技创新类、管理类三个维度综合确定年度业绩考核指标。财务类指标主要为年度净增利润增长率;科技创新类指标主要考虑能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如专利申报/受理数等;管理类指标主要从核心人才的保有率等角度设置。

(四)激励分配及延期兑现

在激励分配上,H公司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激励人员设立了差异化的激励基数和岗位系数,以体现其岗位价值贡献。个人分配金额与个人综合业绩、挑战性指标完成情况、技术创新和员工收入带动四个方面挂钩。同时,将科研骨干作为重点激励对象,激励对象中一线技术人员占比64%,一线技术人员激励额度占激励总额的60%,有效提升该类人员的薪资收入,体现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化的激励导向。此外,为强化对核心人员的保有,岗位分红方案设计了递延兑现的方式,激励对象的岗位分红金额于次年起按比例分五期递延发放,以鼓励核心科研骨干长期贡献、创造价值。

三、方案实施

H公司“岗位分红”项目的变革与落地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方案调研

该阶段主要对《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财资[2016]4号)等相关政策进行学习与理解,并结合H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内部进行了意见征集和调研。

(二)方案制定

该阶段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和调研信息,对企业现状、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制定岗位分红方案、确定首批分红激励对象名单,并履行一系列民主和决策程序。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主要遇到两大困难:一是H公司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参考;二是“岗位分红”激励机制与现有薪酬机制的关系及衔接。面对难题,H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探索与尝试。

1.摸着石头过河,敢于担当、守正创新。H公司积极承接岗位分红试点工作。内部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就将视角转向体系外,广泛学习同行业优秀做法。

2.对于如何与原有激励体制进行衔接的问题,经过内部几轮的讨论与研究,将“岗位分红”激励机制定位为原薪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必要补充。“岗位分红”机制的引入,在原有当期业绩激励的基础上补充了中长期激励机制,使H公司的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在进行岗位分红方案细节的设计时,参考现有当期激励机制,进行系统化设计与整体考虑,保证激励导向一致、牵引因素相互补充且不重复,充分发挥长、短期激励的优势。

(三)方案执行

为确保岗位分红各类考核指标的达成,在薪酬激励机制创新的同时,H公司通过下列配套举措来保障。

1.通过深度洞察行业,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统筹业务布局,强化渠道建设;聚焦重点行业,树立标杆项目;精耕细作,提升客户服务与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改善收入质量。

2.通过重塑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平台组件,提高研发效率;二是统一研发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三是统一研发管理机制,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3.通过核心岗位体系建设,打造核心人才队伍。根据公司战略目标,明确核心岗位,建立核心人才标准,开展人才盘点,完善核心人员的引入、培养、激励、任用机制。

四、激励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H公司分红的实施激发了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深入人心,有效拉动了业绩增长,显著推动了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主要成效如下。

(一)有效拉动业绩增长,实现税后利润两年翻番。通过实施岗位分红,树立标杆岗位,吸引内部人才向公司战略性核心岗位流动;岗位分紅机制激发了核心骨干的工作热情,显著提升了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核心产品竞争力,带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快速提升。H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2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20%,近两年实现了税后利润翻一番。

(二)高效整合激励资源,显著提升人才保有。通过实施岗位分红,整合激励资源,一方面差异化短期激励,强化业绩贡献的激励导向;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将核心骨干与公司之间建立起长期共赢的伙伴关系,两种激励机制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构成了完整的激励体系。岗位分红实施后,激励对象的薪酬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的激励效果。在同行业人才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核心人才保有率稳中有升。

(三)营造科研创新氛围,打造核心产品竞争力。通过实施岗位分红,在企业内营造了浓郁的前沿技术研究氛围。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H公司封装自主研发能力接口,形成了自有AI能力平台,落地了诸多行业项目和产品。在云计算研究方面,H公司自主研发的云计算平台,落地支撑了历史数据库等业务场景。

五、经验总结

(一)整合长、短期激励机制优势与特点,系统设计、取长补短。在岗位分红激励方案设计之初,就结合长、短期激励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系统化设计与通盘考虑,保证激励导向一致、牵引因素相互补充,充分发挥长、短期结合的优势。在短期激励方面,打造利润共享机制,将部门超额完成净利润指标的部分作为追加的薪酬激励,由部门管理团队进行二次分配,员工分配金额与岗薪脱钩,与业绩贡献挂钩;当部门没有达成净利润指标时,同方式扣减薪资包,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利润分享,打破原有根据岗级确定薪酬的分配模式,解决传统绩效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不灵活、薪酬无法有效体现业绩贡献等问题。在中、长期激励方面,实施岗位分红,推动专家型技术人才的激励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型,将岗位创新、成果转化、业绩贡献作为激励的主要牵引要素,旨在激发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综合实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推动专家型技术人才的激励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型。科研人员的激励一直是科技型企业薪酬激励中的难题,因为科研成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且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H公司借助于“岗位分红”项目,试图探索建立一种适用于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机制,其核心设计就是将科研人员激励与创新成果或效益显性挂钩,推动专家型技术人才的激励由“任务制”向“成果制”转型,“任务制”激励主要依据研发人员的当前的工作量付薪,而“成果制”激励是将岗位创新、成果转化、业绩贡献作为激励的主要牵引要素,使核心科研人员不仅能够从当期工作量中获取报酬,更能从科技成果转化中持续获得中长期收益。岗位创新主要体现为与公司主流业务/产品相关的新技术预研、内部研发平台的构建开发、效率提升工具/方法等;成果转化主要指将已有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项目/产品以提升效率或质量,为公司带来实际效益;业绩贡献指因岗位创新或成果转化为公司直接或间接创造商业价值。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核心绩优科研人员的薪酬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显性化收入与科研成果及转化的关联,为科研人员指明了努力方向,为科研团队创造了士气与活力,在企业内部营造了良性的科研创新氛围。

(三)完善配套机制,发挥激励机制的最大效用。

一是基于H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明确打造两个中心、重塑四个体系,为业务的开展明确了方向。打造两个中心是指打造能力输出中心和生态合作中心,这是基于外部市场环境及H公司定位特点确定的;重塑四个体系是指重塑营销体系、研发体系、客服体系和核心能力体系。通过四个体系的重塑和优化,深度洞察行业、明确发展机会、规范研发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构建良好的自主创新科研条件:一方面,H公司加大科研投入,近两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0%,培育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300余项,授权专利20余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两项、行业标准两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ISO9001认证证书、CMMI5认证等各类资质共21项;并多次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江苏优秀产品奖(金慧奖)、江苏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另一方面,H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生态合作,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交通运输局、江苏大学等多家单位建立涉及大数据、交通、旅游等行业的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积累了OCR、人脸识别、视频分析、文本解析、语义理解等技术能力,研究成果多次获得获省、市高价值专利奖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江苏人工智能等协会的创新荣誉。

国有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H公司的岗位分红实践,探索建立了一套有利于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对国有科技型企业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杜训祥 沈琪 郭敏

第2篇: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在审稿中的职责探析

【摘要】责任编辑对科技期刊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文章论述了科技期刊的责任编辑的工作;责任编辑的审稿责任:责任编辑初审主要初步审查稿件能否达到学术规范性,协助专家外审,完善审稿意见,补充责任编辑意见,合理设定退修期限,辅助主编终审;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实务操作需要避免的问题:避免责任编辑对稿件的过度修改,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应如何对待专家审稿意见。责任编辑在科技期刊合法生存、科技期刊发展提升、永续经营的品牌建设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 责任编辑 职责 研究

引言

在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责任编辑处于主导地位。“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科技期刊要在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上下功夫,责任编辑应负起这种责任,在参照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基础知识,对稿件的质量把关,确定稿件的去留。同时又应同编辑部的其他同仁,对稿件的形式(文字、规范化)做加工处理,有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编辑好的文章文通字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在稿件编辑加工、文字处理和润饰、英文摘要等起到的编辑把关作用。责任编辑在稿件初审、外审、复审等职责重要性以及如何协调和选择其他外审专家担负着重要责任。

责任编辑则传承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精神:知识把关能力。这就要求责任编辑对稿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正确与否具有判断能力,需要责任编辑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学术背景。有责任编辑的初审是决定稿件是否进入下一部审查的第一道把关口,故初审质量好坏是编辑部的“门面”,所以执行初审的责任编辑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做好稿件的初审工作,为此责任编辑要求有具有较强的学术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确实到目前,对初审被退论文作者申述的案例不多,说明初审机制运行较好,值得肯定。

一、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工作

责任编辑是期刊社或编辑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的设置及层次结构分明与否将直接影响编辑部的发展,也将影响期刊的办刊宗旨的忠实履行。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编辑应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广博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较高的语言文字加工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扎实的编辑理论与业务水平。

责任编辑的基本职责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责任编辑应做到在编辑部和谐的外部条件与责任编辑高素质的内在环境下有机结合,明确自身工作岗位,充分融入编辑部的大局环境中,不宜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责任编辑的内在环境中,个人的基本功是其能否胜任编辑这个职业核心所在。

根据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在编辑工作中承担的具体事务,并结合自身在编辑实践工作中担当的责任,将责任编辑的职责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来稿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对形式进行认真审查;②根据稿件的内容,为稿件指派能提出独立见解的小同行审稿专家;③收集、审阅拟录用稿件,检查作者是否按要求修改及图表是否符合制作要求,对自己负責编辑的稿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编辑加工;④对自己担任责任编辑稿件的付印样通读,严格按照国家编排规范和刊物内部规定对稿件的编排进行规范统一;⑤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有关编辑学方面的论著。

二、责任编辑的审稿责任

责任编辑的责任问题,很多人认为责任编辑就是对其负责加工的科技期刊全面负责,初审要求写出初审报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哪方面出了问题,责任理所当然地都有责任编辑的责任。责任编辑除了负责稿件初审工作,消除一般技术性以及文字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还要并负责监督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各个环节。要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论述更严谨,内容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层次更严密,责任编辑应对所负责处理的稿件承担直接责任。责任编辑工作完成后,协助执行编辑整理本期业务档案。

目前,学术期刊一般采用“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模式。

在整个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参与的工作,除了初审,还包括协助专家审稿和辅助主编终审。

1.责任编辑初审主要初步审查稿件能否达到学术规范性

对于科技期刊的稿件而言,责任编辑初审尤其要注重对学术引文规范和学术成果规范的审查。对研究成果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主要判断稿件是否存在严重的剽窃、抄袭、篡改等行为以及作者是否存在一稿多投和学术造假现象。由于在大量的学术信息中难以甄别判断,仅仅依靠责任编辑自身的专业水准以及素养是不够的,若不依靠学术不端行为软件进行审稿的难度极大。责任编辑应依靠网络平台,判断是否有些作者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

责任编辑应给出初审意见和初审结论。初审结论有三种,一是退稿,二是退修,三是送专家外审。

2.协助专家外审

责编复审不能取代外审专家的审稿,不能“越阻代庖”,是为稿件能否录用而进行的最原始的工作,更不能行使总(主)编对稿件的终审权。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水平和知识领域总是存在着局限性,相对而言,外审专家一般都是本行业领域的专家,学术知识更加精通,对稿件更具修改建议权,因而科技期刊一般都会通过外审来保证科技期刊的高学术水准。为保证专家外审工作的重点和质量,应选择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对口的专家。

编辑部自己的网站系统中应设科技期刊设定的外审专家库,责任编辑可从中选择合适的专家送审稿件。首先,为保证审稿意见不会出现较大的学术偏差,要尽量选择同一学术领域、近期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外审专家。这就要求编辑要定期追踪本领域审稿专家近期的学术成果。

3.完善审稿意见,补充责任编辑意见

退修稿件时,责任编辑应将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编辑系统中就需要添加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以及责任编辑意见。责任编辑要谨慎对待专家审稿意见,切不可仅将查看的审稿结论直接传达给作者。应将自己放在文章作者的位置上加以深刻理解领会。

4.合理设定退修期限。

认真审查修改稿责任编辑应综合考虑退修意见多少、修改的难易程度和审稿周期,合理设定退修期限。退修期限过长,则会加长审稿周期,审稿人和编辑也可能会因淡忘了稿件信息而需要重新熟悉稿件,导致审稿效率降低;退修期限过短,可能令作者难以如期返回修改稿。

三、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实务操作需要避免的问题

1.避免责任编辑对稿件的过度修改

本着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作者对文章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有权对文章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文章作者用什么方式阐述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以及论点的提出、采纳何种论证方法和得出结论等三个方面,均属作者的学术自由。

一般来说,责任编辑应在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的前提下,修改文章,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作者的学术观点,修改文章的风格。若因特殊要求需要做较大改动的文章,则应征得作者的同意,不能越俎代庖。在文章的编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可改可不改的尽量不改;二是将有问题的内容交给作者修改;三是责编修改的内容及时通报作者;四是责编不能以“文责自负”为托词放弃对文章的修改。

2.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应如何对待专家审稿意见

科技期刊责编审稿与专家审稿互相补充,专家审稿是责编审稿的补充和延伸,责任编辑应根据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外审专家的基础上对其意见进行再思考,重点关注外审专家意见的分歧所在、外审专家意见的存疑之处、外审专家的自相矛盾之处和外审专家审稿的结论性意见,以求将外审专家意见形成为审稿共识。责任编辑的审稿特点是具有职业性,宽容性,决定性,局限性。

责任编辑审稿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永恒的话题和工作的中心。科技期刊初审第一人是责任编辑,是审稿多维关系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和质量的保证,责任编辑审稿是科技期刊“三审制”中重要的环节。责任编辑与审稿专家的合作日益进入探讨的范围,对于如何提升责任编辑审稿质量的研究已广为关注。但关于责任编辑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专家的审稿意见,实际上是责任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面临的课题。在目前学科飞速发展状况下,责任编辑自身智力、能力不足,难以独立完成稿件的学术鉴定。专家审稿是责编审稿在学术方面的延伸和弥补,是编辑部的智力依托和后盾,它确实是审稿效应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是影响稿件质量和科技期刊特色的重要环节。专家审稿特点具有临时性,学术性,流派性,局限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初審稿件时,往往会有个别疑难之处,它可能是论证严密程度或实验方法上的难以把握的问题,或仅是对某一数据的正确性难以确定等,也或可能由于稿件本身的不完善,学术观点探讨中的疑惑,这些问的题需要责任编辑加以重视。由于责任编辑的学识水平有限,对稿件的内容难以负责,责任编辑应借智专家的审稿意见。责任编辑面对不同意见,应在尊重审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应微辨深察,不能完全依赖专家,保证审稿的公正性。如对审稿意见有异议,责任编辑可以向专家请教以理清其正误。如果是由学术观点不同而造成的审稿偏差,责编尽可能以中立的姿态倡导学术争鸣。如果是因作者的稿件中创新中的不完善性,常会使新事物的被接受过程漫长而曲折,超前性和创新性让审稿专家难以接纳,责编应敏锐地意识到宜体察作者创新的艰难,责编要有善于沟通,敢于承担的精神和勇气。

四、结束语

责任编辑在科技期刊合法生存、科技期刊发展提升、永续经营的品牌建设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责任编辑在科技期刊稿件初审、外审、复审、终审要遵循适度把握原则,在复审过程中,建议几名专家同时审阅,这样可以充分把握稿件是否能被录用。在复审这一环节由责任编辑和外审专家联合组成,对于拟不录用的稿件,将审稿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并允许作者自由申述,且不厌其烦,保持作者、审者、编辑部之间的紧密联系,此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邵凯云.学术期刊责任编辑应如何对待专家审稿意见[J].科技与出版,2011(03):06-08.

[2]汤敏华.论中医编辑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今传媒,2013(05):03-05.

[3]徐刚珍.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的内容及加大拒稿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09):23-15.

[4]王冰.重视医学期刊编辑初审能力的培养[J].医学情报工作,2005(07):17-20.

[5]邓艳.学术期刊审稿过程中的责任编辑行为——基于网络采编系统审稿流程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3-15.

[6]林松清.我做责任编辑的体验及呼吁[J].编辑学报,2011(08):25-27.

[7]吴惠娟.期刊责任编辑“职责”与“能力”之我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13-15.

[8]郝捷.出版质量与编辑素养[J].中国出版,2015(08):05-08.

作者:李娟 宋淑云 王薇 郎延红 王蕊

第3篇: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管理的布局与职责研究

摘 要:科技成果获奖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着高校的科技实力、学科水平,有力推动着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层面科技成果奖励以提升质量、严控获奖数量为改革方向,科技获奖含金量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获得奖励认可的难度日益加大。高校围绕“双一流”建设,通过组建优势学科这一途径对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工作进行布局,并且从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职责定位及操作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成功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科技成果;科技奖励;高校

高校的科技成果奖励获得已被列为学校科技工作的首要工作之一。然而,科研人员对于申报的兴致不高,申报成功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高校对科技成果奖励管理布局和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职责角度出发,探索提高科技成果奖励申报成功率的相关策略。

科技成果奖励助力高校科技发展

一方面,科技奖励是学科评估、高校排行榜、“双一流”建设评选等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的重点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科技奖励本身有力地推动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

1.科技奖励激励科技人员潜心科学研究,形成掌握核心技术的热情

科技奖励的获得对于科研人员是一种极大的精神肯定,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回报。因其相对严格的评审流程及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科技奖励是青年人才职称评审、学术影响力提升的有力支撑;是高层次人才参与各类学术人才称号评审的核心依据。科技奖励引导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2.科技奖励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播

我国现有科技奖励评选一般将科技成果分为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简称三大奖)。在后两类的评选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评审的重要指标。在奖励评价指标中,一般要求科技进步类奖产生重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技术发明类奖产生较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自然科学类奖虽然没有明确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评审指标,但如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应验证了其理论研究意义和科学价值,显著提高成果的综合成绩。科技奖励激励着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高校加强产学研融合,加快了成果转化,促进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

3.科技奖励有助于凝聚大团队,对社会作出大贡献

一项获国家科研奖励的成果往往凝聚了团队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潜心多年的心血,需要团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目标明确,科研内容课题有吸引力,团队带头人有号召力,团队精神高扬,团队成员通力合作。获奖成果往往有多家单位参与,不仅有高校科研院所,而且生产企业也是重要科研力量,参与涉及部门广,参与人员众多,在科学研究与申报过程中,共同的奋斗目标使得团队凝聚力增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了基础研究人才和产业化应用人才的结合,形成跨学科、跨单位、跨行业的联合团队。

4.科技奖励有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及科技发展

高校学科建设工作集中在调整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水平两方面[1]。科研奖励与这两项任务相得益彰。获奖成果反映了政府或行业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2]。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必定与国家、属地、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是根据自身优势对学科发展战略进行的布局,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学校在优势学科领域重点建设。学校中获奖成果较多的学科,即是其具有优势和特色、与地方或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项适应的学科,可成为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同时,高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集中了经费、平台、人员等资源,也促进科研奖励的获得。

目前的困难

1.获奖难度不断加大

近十年来,伴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迅猛增长。研发经费绝大部分年份以10%以上的两位数速度增长,科研项目数量激增。随着我国与世界科学界的交流加深,科研人员层次逐年提高,科学研究方向更多地瞄准世界高精尖和国家急需、企业紧缺,行业内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项目层出不穷,科研成果丰富。同时,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不断调整,三大奖总数由不超过400项减少到不超过300项,高等级奖项更是严控数量;并且省级以下不得设立由财政出资的科学技术奖,减少了政府奖励渠道。

2.科研人员参与申报积极性不足

高校内部广大科研人员忽视报奖,没有意识到科技奖励的重要性,这有其自身的困境。首先,科研人员认为申报耗时耗力,难度大,成功率低。与科研项目竞标相比,科技奖励收益明显偏低。国家科技奖一等奖奖金为20万元,而一般的企业委托项目20万元的经费实为小课题,难度也不会特别大。其次,科技奖励不是考核、晋职的必要条件,个别学者认为奖励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对个人整体发展影响不大。另外,有些科研人员不愿去申报奖励,对我国科技奖励政策认识有偏颇,认为奖励是某些人和单位沽名钓誉,还常常否定授奖部门和授奖程序。最后,科研人员不知道如何申报奖励,高校科研人员没有不申报项目的,但做了三十年的科研从没有申报过任何科技成果奖励的教授却不在少数,对科学研究产生的成果缺乏管理与维护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科技成果管理的布局与职责

科技奖励的获得除受成果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效益等因素影响外,还与申报策略的选取、申报材料的整理、答辩的效果等密切相关,需要组织与策划[3]。要做好科技奖励工作,高校须对科技成果尽早布局,科技成果管理人员提高履职能力,重点要在以下几点下功夫:

1.加强科研战略规划,夯实科研成果奖励支撑

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要注重尊重科学规律,精心组织,及早规划。科研成果获奖离不开科研平台、大项目、大团队的支撑。高校在科研经费、国家级大项目获批、基金申请等方面取得进展,才能为科技成果奖励的获取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需要围绕“双一流”建设,通过组建优势学科这一途径,加强科研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策划,充分发挥政策、機制、信息、方向和实力等科研工作要素,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支持符合国家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的基地平台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引导形成跨学科、跨校、跨领域的学术共同体;超前部署前期研究并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学校力量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鼓励学术交流,支持举办高水平论坛和国际国内会议,创办高端品牌论坛;通过支持基础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视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加强与政府部门、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沟通对接;改革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规律的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从而在若干重要的学科方向取得突破或产生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提高学校争取各类科技成果奖励的实力。

2.为学校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第一,积极建立与奖励主管部门的良好沟通渠道。高校成果奖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树立为科研服务的思想,主动构建上级奖励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校教师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与奖励主管部门沟通,理解和尊重是关键,做到主动沟通,严以律己,站在对方的角度,以诚待人。奖励工作不仅纪律性强、责任重大、工作量集中而繁重,而且奖励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工作面广,视野开阔,见闻广博,高校应积极与奖励主管部门进行良好沟通。高校可主动成为奖励主管部门的工作助手:对于奖励主管部门要求完成的辅助性工作要积极高效完成;对申报与评审中出现的随机性工作可以提出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申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奖励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实施细则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高度重视社会力量设奖,拓宽申报途径。社会力量设奖是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为主体的社会力量设立:专业特色鲜明,主要面向特定行业或特定学科;目标定位准确,不受地域属地和行政归属的限制;行业内影响力大,可接收全行业相近学科科研成果同时参评;评审专家权威,能够组织行业内某学科最高级别的专家评审;获奖成果在行业内知名度能迅速提升。社会力量设奖其认可度在科学界日益提高,在社会上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力量设奖为高校科技奖的申报提供了相对广阔的途径,是申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力量设奖比属地和行政归属两条路径要广泛得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在高校内,优势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相对集中。不论是省级科技奖,还是教育部科技奖均有许多成果并驱争先,涉及学科领域都相当广泛,为便于评审的组织与开展,奖励主管部门设立的评审学科组包含面相对较宽,高校中同行业研究成果往往划分在同一评审组,会形成校内成果互相竞争的局面。由行业组织或学会设立的社会力量对学科的划分更加精细,分散了校内同行业成果竞争压力。社会力量设奖是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渠道。那些管理运行规范、评审权威公正、社会知名度高的社会力量设奖组织会对其推荐的成果十分重视,有实力、能力指导科研人员和成果完成单位进行统筹规划,加强成果凝练。高校应广泛开辟与本校相关学科领域社会力量奖励渠道,重视和认可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获奖成果。

3.充分调动各环节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第一,高校科技奖励工作能否充分调动各个环节人员的能动性是做好奖励工作的首要条件。关键是争取学校领导重视,在当前高校的科技管理模式下,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决定了申报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只有学校领导把科技奖励当作增强学校科技综合实力的重点工作来抓,二级学院领导才会在实施细则中把科技奖励的获得在相应的考评和任用中切实体现。

第二,全面激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参与申报的积极性是高校做好奖励工作的充分条件。高校应在政策制定时充分尊重和认可科技奖励的获得。在高校内部的奖励政策上应给予获得科技奖励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奖金;在职称晋升、硕博导评定时,科技奖励的获得应是重要参考指标;在学院工作考核时,获得各级奖励应作为体现学院的科技实力的核心指标。高校应充分考量不同部门、不同等级科技奖励获得的难易程度,指标所占分值、比例以及奖励、奖金的份额充分体现高校的引导方向。

4.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管理部门的“内功”修炼

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对申报工作应有做科学研究一样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各方面能力可切实反映到高校的获奖成绩上。

第一,对外须对奖励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充分认识。从各种公开信息主动分析和认真理解奖励主管部门的战略意图与政策导向、目标;了解各项奖励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申报及评审流程、评审指标;熟练掌握各种申报书的格式要求及写作技巧;熟悉各种申报系统要求及注意事项。与时俱进掌握各项申报、评审全流程的细节变动,在学校内部适时作出方针调整。

第二,对内须全面了解学校科技成果状况,重点组织有竞争力的成果。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科科技成果状况;通过日常科技成果统计与高校内部科研管理系统了解教授们的科研方向、研究进展。对有望出获奖成果的团队要加强跟踪与服务,主动与科研人员对接,宣传奖励政策,提醒科研团队加强成果积累和有意识的培育。

5.探索科技奖励内在规律,做到科学谋划

第一,“申报途径”的选择。针对各种不同省部级(社会力量)奖项的特点,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根据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特点推荐合适的申报渠道参考。例如:同为省部级奖,教育部科技奖不要求专家答辩,全程都是背对背,依靠提交的申报书完成评审;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需要上会演讲答辩,申报书作为评审参考依据,评审会专家当场根据答辩效果给予评审结论。

第二,“奖励类别”的把握。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对选择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专利类、科技进步奖等具体奖励类别能有充分的认识。

第三,“申报时机”的把握。申报时机的选择对奖励获取与否及获奖等级都至关重要,对相近研究项目学科发展动态应有了解,要尽可能避免狭路相逢,又适时地抢占先机。对于不同行业,申报时机技巧迥然不同。例如:能源行业等传统学科,申报时机应选择在成果转化效益有充分竞争力时提出;而像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这类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的学科,经过3年~5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可能进入一个新时代,因此研发过程要与成果应用、申报紧密结合,尽早同时进行,以满足国家科技奖需要应用3年以上的要求。

6.全过程保驾护航,注重发挥团队的能动性

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坚持深入项目团队,参与科技奖励整个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服务效益。从奖励策划、申报材料撰写、成果鉴定会、答辩演练等环节为成果完成人提供一条龙服务,全程保驾护航,力争获得高等级的成果奖励。

第一,申报材料是奖励评审的重要依据。成果管理人员对各种奖项的申请书写作技术应展开研究,从获奖成果的申请书中认真体会和总结,获取心得,积极展开培训;对重点培养项目积极聘请专家,组织召开写作方案研讨会、材料布置工作会议等;对申报书各项细节,如项目简介,研究背景和总体思路,主要技术创新点及其意义,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情况需逐项落实,既要符合填写要求,更要突出特色。

第二,科技成果鉴定会议为申报奠定基石。这是凝练与总结重大成果的良好方式,是对同行知名专家展示成果的极佳机会,成果管理人员要狠抓鉴定会议质量,细之又细做好各项准备,确保鉴定会举办成效。从前期鉴定申请书撰写,会议专家的遴选,会议PPT的制作,会议材料的准备到后期对会议专家意见的提炼与提升,做到各项程序有条不紊、每个步骤扎实推进、每个环节都有收获。

第三,答辩演练环节环环相扣“真交锋”。奖励评审时进入答辩环节既是机会难得,又如同进入决赛。答辩人的重视和紧张是不言而喻,既要對答辩的PPT制作精益求精,又要认真准备问题的题干和标准答案。科技成果管理人员适时组织相关领域有答辩和评审经验的专家召开预答辩会议,对答辩人进行模拟答辩的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孙冶.浅谈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5-19.

[2]何先美.从细节入手,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管理水平—以上海交通大学申报国家最高奖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9):32-35.

[3]孟宪飞,梅元红,吴荫芳.高校如何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2):131-134.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李湘萍 段永鸿 胡娟

第4篇:信息科技科岗位职责

临汾市分行信息技术科岗位职责及考评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行和本行有关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方针、政策、方案,并组织实施。(10分)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行和本行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15分)

三、负责全市系统内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推广、应用、升级和维护工作。(10分)

四、组织实施全市系统内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升级工程,确保全市计算机网络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20分)

五、负责全市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及时排除故障,加强管理,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15分)

六、建立和巩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防范和化解信息技术风险,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变能力。(10分)

七、负责全行办公自动化工作的推广、应用。(10分)

八、办理并做好行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10分)

临汾市分行信息技术员岗位职责及考评

一、认真做好全市系统内计算机网络建设、升级工程的技术服务、网络检测调试和网络维护工作,确保计算机网络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保证网络畅通。(20分)

二、认真做好全市系统内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推广、应用、升级和上线维护工作。确保各类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20分)

三、认真做好全市系统内计算机设备的软、硬件运行维护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20分)

四、加强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负责机房各类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安全运行,努力改善机房运行环境。(20分)

五、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落实计算机系统的防病毒工作,及时更新病毒特征文件。按规定做好密码和保密管理。按规定做好数据备份介质管理,对关键应用系统的数据备份介质实行归档管理。(20分)

临汾市分行兼职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及考评

一、 全面贯彻执行上级行有关信息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 和规定,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15分)

二、负责本辖区计算机网络运行维护和局域网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网络稳定运行。(15分)

三、负责本辖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运行和维护工作。(15分)

四、负责本辖区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15分)

五、加强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按规定做好密码和保密管理,做好关键数据的备份归档管理。加强防范计算机病毒工作。(15分)

六、做好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努力创造和改善计算机运行环境。(15分)

七、办理上级行交办的其他事项。(10分)

2008年12月

第5篇:科技信息部岗位职责

1、经理岗:制定科技信息方面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应急预案和科技风险的防范与管控;制作各种业务的操作规程;电子银行业务的市场营销、需求调研、信息反馈、风险监察;电子设备采购及电子机具的管理。

2、网络信息岗:负责网络建设、科技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拓展、宣传、培训、指导工作。信用社所面临需要用电子化替代工作的软件开发。调研信用社的市场需求。

3、维护岗:负责网络维护,保障全旗信用社各条线路的正常运行;保障科技信息各种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及电子机具的安装、维修、维护。信息系统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电子设备的档案管理及日常指导工作。

第6篇:科技信息部职责

信息管理部职责

1、基本职能

负责收集、整理产权交易政策法规和产权交易资讯,发布产权交易信息及因业务需要的其它信息;负责网络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及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2、具体工作

(1)负责政策法规、业务信息、典型案例以及财经动态的收集、整理。

(2)负责信息资料的整理、交易公告发布和业务信息的反馈。

(3)负责管理、更新、维护中心网站(互联网、局域网)及LED大屏,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4)负责中心电子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项目、投资商、专家等数据库建设及管理工作。 (6)负责业务软件的研发工作。

(7)负责与全国主要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工作。

(8)负责编辑、印发《产权转让信息》。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第7篇:信用社科技信息部各种岗位职责

信用社(银行)科技信息部各种岗位职责 经理岗位职责 (副职协助工作,按分工做好岗位职责工作)

一、主持本部门全面工作负责本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本部门人员完成计划工作任务。

二、拟订本部门工作计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工作措施,报批后组织实施。

三、拟订、调整、完善本部门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报批后组织实施。

四、负责提出、修订本部门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业务流程,做好各岗位的分工合作,协调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五、组织拟订银行卡业务发展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及考核指标,并负责组织实施、指导、检查,定期将考核情况向领导汇报。

六、对全辖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等安全状况及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组织计算机安全检查,做好记录,出具检查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预防计算机犯罪和重大故障发生。

七、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以及电子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协同业务部门搞好银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八、完成各类信息系统工作项目的实施上线为联社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实用、可靠的信息。

九、负责制定年度计算机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计划的实施,提高全辖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十、负责科技队伍的团队建设,加强对科技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养。 十

一、负责银行卡部人员岗位调配及日常管理工作。 十

二、撰写、审核银行卡部各类文字上报材料,把好材料文字质量关。 十

三、负责本部门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 十

四、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调研,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报批后执行。 十

五、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表等相关工作资料,定期向领导报告工作。做好单位上下、内外的协调沟通。 十

六、遵守法律规章和单位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讲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按照单位各项工作事务和业务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工作。 十

七、完成单位分配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综合岗位职责

一、做好部门办公室事务管理、会务、文件草拟和收发、传达等日常工作和各项后勤事务工作。保管、使用业务印章、重要资料。值守本部门电话,做好电话记录,及时准确向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传递紧要电话资讯。

二、对本部门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等的收集、整理和分类装订保管,并建立业务档案。

三、做好本部门工作例会、学习的准备、召开工作。

四、编制、汇总填报有关工作报表,起草、审核本部门工作文件、报告和工作计划、总结。做好报表统计、报告和各种书面报告收集、拟写报送工作。

五、收集有关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领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做好本部门调研、检查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归集、处理、移送和督促工作。

六、受理本部门的来信来访、检举工作。

七、负责联社及辖内网点电脑设备、配件、耗材的入库、出库、领用、借用、收回等管理工作。

八、负责保管联社及辖内电脑网点设备、磁介质、技术资料及各种书籍资料的归档管理,按相关制度做好各种档案的借阅、归还工作。

九、对本部门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等的收集、整理和分类装订保管。

十、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调研,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报批后执行。 十

一、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表等相关工作资料,定期向领导报告工作。做好单位上下、内外的协调沟通。 十

二、遵守法律规章和单位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讲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按照单位各项工作事务和业务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工作。 十

三、完成单位分配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系统管理岗位职责

一、掌握 WINDOW 等操作系统的安装、管理和维护。

二、负责 IP 地址规划、配置,确保 IP 地址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负责网络管理和维护,确保整个网络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四、掌握现有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的安装、管理、维护的技能,确保网络设备正常运行。

五、负责向操作员传授设备的基本性能、使用常识和方法。

六、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定期对网点计算机设备运行检查,确保计算机设备安全使用,减少故障率。

七、指导门柜人员 SC6000 的业务操作,并填写《中心 。机房值班日志》

八、负责处理营业机构提交的各种调整申请书,确保手续规范有序、合法合规。

九、对联社本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联社本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的指导。

十、服从统一调配,处理突发事件。接到营业网点的网络设备或通讯线路故障报告及时作出响应,按照故障类型及时处理,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故障处理结果;属于电信部门的故障要及时与电信部门联系,积极配合电信部门处理好故障,尽量减少故障时间,确保营业网点业务的正常开展。 十

一、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调研,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报批后执行。 十

二、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表等相关工作资料,定期向领导报告工作。做好单位上下、内外的协调沟通。 十

三、遵守法律规章和单位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讲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按照单位各项工作事务和业务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工作。 十

四、完成单位分配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系统维护岗位职责

一、指导门柜人员 SC6000 的业务操作,并填写《中心 。机房值班日志》

二、对应用软件的问题,如功能不完善、没有达到业务要求、产生的报表不正确、因业务发生变化而软件不符合要求等,坚持每日作好收集,定期整理汇总,并及时向汇聚中心汇报。

三、指导门柜人员正确使用应用软件和计算机设备。

四、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保管;有关数据和表格等严禁随意放置和丢弃,作废的打印资料等经部门经理同意后应及时销毁。

五、对应用软件进行编号,并分类保管,不得擅自外借。

六、负责柜员身份管理,确保柜员身份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七、负责处理营业机构提交的各种调整申请书,并确保手续的规范有序、合法合规。

八、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调研,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报批后执行。

九、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表等相关工作资料,定期向领导报告工作。做好单位上下、内外的协调沟通。

十、遵守法律规章和单位各项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讲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按照单位各项工作事务和业务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工作。 十

一、完成单位分配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8篇:乡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职责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新闻宣传、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决议、决定,指导辖区内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体制日常工作。

2、管理文学艺术事业和承担艺术创作和生产,推进文化艺术领导的体制改革,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活动。

3、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实施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承担管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指导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全县各类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4、指导、管理文物保护、文物考古、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监督工作。

5、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起草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

6、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管理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加强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7、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

8、拟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建设。

9、制定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视频点播业务和通过信息网络的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

10、申报广播电影电视播出机构和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建立和撤销工作。

11、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广播电影电视专用网的具体政策、规章和技术标准,对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专用网进行具体规划和管理,指导其建设、维护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编制我县广播电影电视专用频段的规划;审查报批广播电影电视频率(频道)和功率等技术参数;参与制定我县信息网络的总体规划。

12、承担组织全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按照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多层次地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13、负责本县范围内的音像制品的制作、复制、销售的管理和出版物(含音像制品)市场的“扫黄打非”工作计划、指导、协调、实施。依法查处反动、黄色、封建迷信、渲染凶杀、暴力及其他非法出版物,查处违反出版、印刷、发行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保护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14、负责本县范围内的印刷业(含出版物印刷业、包装装潢印刷业和其他印刷业)、报刊出版单位、音像制品复制单位的管理。

15、管理本县范围内图书、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发行(零售、展览、出租)活动。

16、负责对本县范围内申请设立书报刊零售、出租单位、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的零售、出租单位、打字复印企业以及对一次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直接审批。负责对本市范围内申请设立的印刷企业(除打字复印企业外)以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审核、报批工作。

17、负责本县范围内著作权管理工作,承担作品自愿登记的审查、转报工作,提供著作权法律咨询服务,调解著作权纠纷,依法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

18、对本县新闻出版和版权管理进行指导,并查处重大非法出版活动。

19、负责对互联网出版活动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审核和监管。

20、直接领导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广播电视台、文化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广电网络公司、电影放映演出中心等单位,对其重大工作和重大活动进行协调与检查。

21、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9篇: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职责

学院团委学生会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执行机构,秉承“建设、发展、服务、创新”的工作理念,为打造和谐学院而努力奋斗。具体职责如下:

一、 团委

1、按照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团员青年和非团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团的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工作。

3、负责落实团的“三会一课”制度:支委会,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团课。

4、开展团内日常管理工作,收缴团费,接转团组织关系,对违纪团员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5、开展先进团支部创建工作;评选优秀团员和团干部,认真“推优”,发挥党的助手作用。

6、严格团内工作信息反馈制度,经常向上级团组织和学院党委请示、汇报工作。

7、指导学生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活动。

8、深入实际,开展青年维权和调研活动,切实关心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维护和反映学生的正当利益和要求,协同有关部门解决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9、围绕“两个全体青年”,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文化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文明修身活动,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10、强力推进“青年素质工程”,认真组织和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丰富学习内容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二、学生会

院学生会负责全院学生会工作计划的制订,并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负责统筹协调各系学生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各系与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反映学生的正当意见和要求,协助院党委、院团委做好学生工作,并负责组织全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活动。

三、团委学生会主席团

1、主席团包括团委副书记、主席、办公室主任、副主席、团委办公室主任;

2、及时向院团委老师汇报学生会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团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3、负责有关团委学生会各种条例及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

4、全面负责院团委学生会各项工作、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一)学生会办公室:

1、学生会办公室是学生会下属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主要协助学生会主席工作。

2、负责协调团委学生会各个部门之间、本学院与校学生会以及其他院系团委学生会之

间的工作和活动。

3、负责催办、查办各部的工作,对主席团决策的重要事项进行督促。

4、负责会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团委学生会主席团会议、例会、副部长以上会议、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大会,并做好会议记录。

5、负责掌握院学生会印章管理和使用。

6、负责各项活动开销账目的审核、汇总、上报等

7、负责办公室的管理、使用、值班、卫生以及办公室用品的供应等相关工作。

8、完成老师、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团委办公室

1、团委办公室分属于院团委,主要协助团委副书记工作。

2、负责文字综合工作,起草院团委学生会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总结、决定以及通告,统计重要活动的资料、数据等。

3、负责学院新闻稿件的审核、上传、发送等

4、协助学生会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组织填写、审核等

5、负责我院团委学生会对内对外的新闻报道和通讯工作;

6、负责院《团学快讯》的整理、排版、印刷、发放等工作;

7、对于我院的工作和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送稿件,包括《学生工作简报》、《共青快讯》、《科大青年》手机报、学生工作网、共青网、广播站、信息工程学院网站以及校报等;

四、各职能部门

(一)组织部:

1、负责团内的工作和活动,包括常规的收缴团费、发展新团员、团员思想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

2、协助老师和团委副书记做好每年“五四表彰”的创建、监督、评选工作;

3、每月至少两次参加各年级的团支部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了解各支部情况,形成书面文字向老师、团委副书记和团委办公室反映情况;

4、根据时政的发展在团委学生会内部、各年级班级团组织召开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座谈会和政治学习;

5、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组织填写、审核等;

6、干部考核(团委学生会、年级、班级)。

(二)宣传部:

1、在各种活动中做出相应的板报和板画,及时用海报、板报等宣传形式宣传我院的工作、活动以及各种先进人物事迹;

2、负责各校区我院橱窗的日常宣传;

3、定期进行内部成员技术培训;

4、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宣传活动。

(三)学术实践部:

1、积极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我院同学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提高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大学生各类学术性活动,如讲座、报告会等;

3、负责检查学院各班级早晚自习情况,准确及时地汇报至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四)生活部:

1、负责收集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情况,反映同学们在生活方面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2、负责全院特困生、勤工助学的调查摸底和建档工作;

3、负责全院宿舍的安全、卫生检查、评比等工作。

4、积极配合做好我院重大活动的后勤服务工作;

(五)体育部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并负责各项赛事的赛前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包括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运动会等;

2、协助管理院健美操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

(六)文艺部

1、组织学院各类文艺活动,并负责晚会、健美操比赛等的训练和彩排工作;

2、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文艺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我院在学校及社会上的影响力;

3、负责管理文艺团和礼仪队,并选拔、培养文艺骨干。

(七)科技创新部

1、负责学院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等竞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2、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及活动,如SRTP、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3、负责各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课题申报、组织、管理、实施及作品申报等工作。

(八)外联部

1、服务学校服务师,服务社团,整合外联资源,策划外联活动;

2、塑造我院良好的形象,发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与校外各单位、公司联系、收集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另:

1、学院团委学生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2、各部部长要及时向所负责主席团成员汇报本部门所负责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结果。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了保证学生会工作的正常顺利的展开、加强学生会的内部管理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学生会组织建设,特制定本条例。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要热心为同学服务,关心他人,主动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在各个方面做青年学生的表率。

第二章 例会制度

例会是学生会工作组织和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会议可以及时的安排和总结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传达学校学院的工作安排和有关通知精神。

学生会干部参见例会时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前五分钟到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二)请假必须得到批准,不得由他人代请。

(三)按会议通知的内容的要求,积极准备,会上踊跃发言,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

(四)出席会议时全体到会,成员必须自带笔记本和笔,并做好会议记录。

(五)各部门在召开本部门会议时必须有副主席在场。

第三章 工作制度

(一)各部门在本学期末时,拟一份下学期的总体工作计划交办公室。

(二)各部在学期末时,拟一式两份本学期工作总结交办公室存档。

(三)各部组织活动前两周交工作计划,活动结束后两天之内交工作总结。

(四)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制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各项工作。

(五)各部门必须积极协助活动主负责部门展开活动,对主席团分配的工作必须认真负责的完成,不得拖延。

(六)办公室负责电子档案,将一切书面文件进行电子存档,以便保存和查阅。

(七)办公室设置专职文书,司职起草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件。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合理、切实可行。

第四章 财务制度

(一)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经费和收入都要用于同学服务

这一目的,学生会对财务实行统一管理。

(二)学生会开支由主管老师和主席团审核、批准、报销。

(三)学生会大型活动经费应当在活动前制作经费预算表交负责老师备案。活动期间有办公室统筹经费,活动结束后两天内应当将经费结算表并附发票交由学生会办公室,经指导老师审核后报销。

(四)学生会各部门的报销凭制式发票报销,报销发票背面上须写明活动名称,经由经手人、审核人(负责部长、主席)两名以上人员签字,不得乱报或虚报金额。

(五)活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运用经费,活动实际经费不得超过预算经费。如活动开展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活动经费,必须报告负责老师批准。

(六)联系赞助的同时必须留取赞助放的有效连接方式,法定代表人姓名、地址、电话等,以便日后查阅与核实

(七)学生会承办的任何活动的账目记录详细、明确、清晰,经主席团授权办公室审查,并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第五章 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学生会干部管理,提高学生会干部素质,真正做到奖罚分明,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考核办法

1. 本考核制度实行积分量化,每人每学期的基础分有10分,按本制度规定,根据个人工作情况进行扣分或加分。

2. 考核对象:学生会所有成员。

3. 本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学生会干部的任免、奖罚的重要依据。一学期考核成绩在八分(含)以上者为优秀,6分(含)以上8分以下者为合格,6分以下者将受到降级或免去其职务。

(二)个人积分量化标准适用于学生会全体成员 1.有以下情况给予扣分:

第一,每学期初学生会干部根据学院工作重点和学生处、团委工作需求,制定出各部工作计划,重要内容突出,期末学出工作总结。

(1)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每缺一份扣2分。 (2)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不认真扣1分。 (3)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迟交扣0.5分。

第二,认真参加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或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主动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做好会议记录,认真贯彻好会议精神。

(1)例会缺席一次扣2分。

(2)会议精神未传到位或未落实的每次部长扣3分。 (3)迟到、早退一次各扣1分。

第三,学生会干部,委员有损于学生会干部、干事形象的视情节轻重扣2~4分。 第四,学生会各部开展大型活动或重大决定时未与主席团人员汇报的扣2~4分。 第五开展工作搞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或不服从上一级工作安排的扣3~5分。 第六,大型活动布置会场规定: (1)无故不参加者扣4分。 (2)迟到且表现不好者扣2~4分。 (3)迟到但表现良好者扣1分。 2.有以下情况者给予加分:

第一,向上级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并且被采纳的每次加2~5分; 第二,做出突出贡献或为学院赢得荣誉者每次加2~5分;

第三,外联部成员每联系到一笔赞助者加1分,学生会其余各部成员在不影响学生会正常活动情况下每联系到一笔赞助者加1.5分。

各个部门的部长领导本部门的工作,对本部门的工作负第一领导责任,本部门的工作情况是考核部长的重要条件。

1.本部门工作出色加5~10分;本部门工作不加扣5~10分。

2.本部门副部长和委员认为本部门工作不佳,经过主席团调查属实的扣2~5分。

(四)各个部门的副部长协助部长领导本部门的工作,对本部门的工作负部分领导责任,本部门的工作情况是考核副部长的重要条件。

1.本部门工作出色加2~4分,本部门工作不佳者扣3~5分。 2.未经部长批准擅自开展工作视影响大小扣2~4分。

(五)由主席团负责将每月的“平时评分”结果在当月的例会或以橱窗、黑板报的形式予以公布。

(六)每月考核一次,如有变动以主席团通知为准。

(七)主席团的考核由负责老师组织进行。

第六章 奖惩制度

为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调动广大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各成员严格要求自己,特定本制度。

(一)奖惩标准如下:

1.奖励:学生会每月及每学期评出优秀委员,以“平时评分”和“总评”为依据评为“优秀委员”者加2分计入下月考评。

2..惩罚

(1)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 第一,一次未完成布置任务者; 第二,开会不认真者。

(2)凡出现以下情况者开除:

第一,内部搞分裂,搞帮派,不团结他人,影响工作开展着; 第二,言行严重败坏学院、学生会形象者。

(3)期末考试有一科不及格者,考察期两周,表现良好可以留任原职,两科或两科以上者自动退离学生会。

(4)考试违反纪律或作弊者,一经查实,立即推出学生会。 (5)故意扰乱会场秩序者,给警告一次,并扣5分

(6)外联部或其余部成员联系到赞助而瞒报或不报者由办公室负责审查,视情节扣6~10分。

(二)学生会评优制度

1.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评优活动,各部由部长及副部长确定两名优秀委员人选,部长评优由主席团负责。

2.优秀委员人选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各部召开的会议无缺勤现象;

第二,积极配合各部部长、副部长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并能提出对所开展工作有建设性的建议,有一定的领导组织能力;

第三,不得有违纪行为,尊重各部部长、副部长及主席团成员; 第四,期末考试成绩全部及格。

第七章 附则

(一)本制度由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和修改。

(二)学生会各级组织可制定有关工作制度,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

(三)本制度从2011年3月1日实施。

上一篇:新时期优秀党员下一篇:市政府督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