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共8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1

学校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一、历史沿革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是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0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1997年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新世纪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北京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首都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于2003年8月21日启动组建工作;教育部于2004年5月18日批准筹建,于2008年3月26日批准正式设立。

二、学校现状

1.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8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87亿元。纸质图书90.75万册,电子图书10882GB;建成“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学校获批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

2.队伍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395人、其中专任教师769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06人,具有博士学位181人。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2人、教学名师6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师德先进个人4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22个、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高层次人才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25人。

3.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4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8人、本科生10655人;成教学生3708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9个学院和体育部,以及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在北京第一批招生专业10个。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覆盖二级学科7个)、其他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共计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覆盖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现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了标志性成果。近三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17本、市级精品教材16本、市级精品课程9门。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达935人次。2010年6月,学校以本科生为主组成的代表队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型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中战胜以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混合编组的上届冠军荷兰爱因霍夫理工大学队取得冠军,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4.科学研究

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立足优势,紧贴需求,把握趋势,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科技工作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以连续3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的重大突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三年达2.09亿元,获得部市级、行业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学校的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学校教师坚持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理念写进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认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园成功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优势领域,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践行科技赈灾理念的张京生老师当选2008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5.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2007年、2008年、2009年学校连续三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6.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与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近2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科研、互访讲学、干部考察培训、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学习进修、互派本科生,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等交流活动。

专业设置

理科:英语、传播学、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统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

文科:经济学、英语、传播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学科名称重点类别 1 机械电子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 2 机械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3 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4 应用数学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5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6 信号与信息处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7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8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9 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10 企业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招生章程

第一条 为保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以下简称本科生)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英文全称: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英文缩写BISTU。学校代码:11232,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邮政编码:100192,健翔桥校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35号,清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四拨子。

第三条 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学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的基础上设立的多科性本科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面向西部部分省(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学生预科合格结业后,转为本科生;面向内地新疆班招收本科生。

第四条 学校设立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执行国家规定的对考生相关照顾政策。

第六条 学校所有招生专业对学生身体要求均按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

第八条 学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总数、分专业招生人数以当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相关招生信息为准,并可登录学校网站查询。

第九条 学校招生类别为理工类和文史类。在理工类中除明确的招生专业外,还将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中招收部分数理实验班学生作为教学改革试点。数理实验班学生在经过数理强化训练合格后,根据本人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可任选学校设置的理工类专业学习。

第十条 学校调档比例根据各地生源情况不超过110%。对于实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当地招生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一条 学校录取规则(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除外)为:按考生报考我校志愿先后顺序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并按高考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在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外语、数学、语文分数高的考生。数理实验班考生除按上述规则录取外,北京考生投档成绩原则上不低于提档线上10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和内地新疆班学生的录取规则,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学校在江苏省的录取规则为:按先分数(即投档分)后等级的录取办法录取。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B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及以上。若投档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2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仍相同,则按选测科目等级高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还相同,则按4门必测科目等级高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学校只限英语语种的学生报考,报考其他专业的学生,学校不限报考语种。学校外语公共课教学目前只开设英语课程,其他语种的考生入校后外语公共课只能选择英语,部分专业课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授课。

第十四条 学校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十五条 学校执行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物价局批准的学费标准。学费标准为:英语专业5000元/人年;其它专业为4200~4600元/人年。

第十六条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通过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十七条 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符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籍管理规定》,达到毕业条件的,学校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位管理规定》,达到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八条 学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426126;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2号办公楼316室

邮政编码:100192

招办E-mail:zhaosheng@bistu.edu.cn

学校网址:

学校招生网址:http://zjb.bistu.edu.cn/zhaosheng

第十九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并即时废止以往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在招生咨询中,本校咨询人员的意见、建议仅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不属学校录取承诺。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82426126

学校网址:

学校招生网址:http://zjb.bistu.edu.cn/zhaosheng

招办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招生办 邮政编码:10019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2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教研室、专业基础部等四个教研机构;实验教学中心下包括: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EDA/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集群机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 科研机构有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计算机开放系统实验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研究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 还设有Java实验室。

学院设立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招收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北京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级骨干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 其中教师、教辅人员63人。教师、教辅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职务) 11人、副高级职称18人, 高级职称占教师、教辅人员比例为62%。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 (另有在读博士4人) , 硕士学位的26人, 博士、硕士占教师、教辅人员人数比例为58%。本院有多名教师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教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爱国立功标兵等。

学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 目前实验室的设备和环境均达到国内高校的较好水平。近年来, 该学院的科研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近五年中科研项目总经费287万, 其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 (含子项) 8项, 863课题 (含子项) 1项,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 软件著作权7项, 国家发明专利4项, 发表论文248篇, 其中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9篇, 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9篇, 三大检索论文34篇, 出版专著2部, 出版教材15本。

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在:注重加强基础理论, 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以及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注重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重视开展学生第二课堂, 组织学生科技社团, 开展学生科技活动;重视教学过程管理, 重视教学质量管理, 重视教学规范管理, 保证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情况介绍 篇3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1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级研究中心。学校由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延庆分校组成。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个本科专业。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12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293人,各类研究生8278人(其中博士生1901人、硕士生441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964人),外国留学生318人;成人教育学院学生8489人,远程教育学生8881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814人,其中专任教师152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首席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43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04人。人才梯队正在壮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08年4月底,共申请专利1531项,授权专利792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2006年:国家奖3项,省部奖32项;2007年国家奖6项,省部奖24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据教育部统计,1995~2005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并列全国第1。据教育部的“2000~2004年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名列第11位。学校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九五”期间应用成果平均转化率达到72.8%,为社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7年发布数据,2006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4位和27位。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国内80多个省市区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学生在历年国家及北京市的各种竞赛中多次获得殊荣,特别是学校每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生代表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中稳居前三甲,两次获得冠军,于2005年参加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学校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等光荣称号。

北京科技信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篇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在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209月,学校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截至5月,学校有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坐落于海淀区和朝阳区,占地500亩;设有研究生院以及18个学院(部、中心),开设4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种类、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专任教师1038人,全日制本科生10743人,研究生1963人,留学生144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5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社团管理,维护学生社团活动秩序,深化学生社团学习与育人的功能,引导和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相关规章制度,参照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社团(以下简称“学生社团”)是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和责任感的基础上,依照本条例和其社团章程,自发组成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

第二条 学生社团是根据社团创办程序在学校登记注册的具有固定章程的学生团体。学生社团实行登记成立、学期注册、活动审批的基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 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应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以及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条 学生社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安定团结,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与安定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五条 社团应遵循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加强纪律;既要活跃气氛,又要保证秩序的活动原则,完善自我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第二章 社团成员及管理机构

第六条社团的所有成员必须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外籍学生加入社团后须到国际合作交流处备案。

第七条社团负责人和主要骨干纳入学校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其社团工作成绩在相关的综合测评和推优评奖中给予相应考虑。

第八条社团可根据发展需要和团员人数成立团支部,受校团委的领导。社团成员应参加所在院系和所在社团团支部的活动。

第九条校团委下设社团联合会,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和指导监督工作;社团必须接受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十条社团联合会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依据社团章程自主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努力为社团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社团正常进入和合理退出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团管理与建设。

第十一条本条例适用范围为在社团联合会正式登记注册的学生社团及其举办的所有活动。所有学生社团必须经社团联合会登记注册,否则即为非法社团。学校禁止非法社团开展活动。

第三章 社团的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 第十二条学生社团必须具备固定的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指导单位应是我校所属部门或组织,指导教师应是我校在职教工。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的社团进行必要的指导;各部门、各院系也应大力支持社团工作和社团活动,并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审批和指导。

第十三条社团指导老师由校团委视实际需要进行甄选和聘任,任期一年,任期满一年需重新聘任。

第十四条每个学生社团原则上只能聘任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多个学生社团,但应做到尽心尽责。

第十五条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的职责如下:

(一)确立社团正确宗旨,辅导学生正确社团知识

与观念,树立优良和谐的校风;

(二)指导学生社团发展、社务运作、活动规划、专业研习、财产管理、改选交接等事项,并督导社团财务,协助学生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及解决有关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

(三)每周至少安排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出席指

导学生社团活动(期中、期末考试及前一周除外),并协助学校处理有关社团活动的特殊问题与重大事件;

(四)督促、指导学生社团参加校内外各项竞赛活

动,校外重大活动或具有安全顾虑之活动,指导老师应随队指导;

(五)社团指导老师对社员的优良事迹或严重过失,应协商校团委,报请奖惩。

第十六条社团指导老师辅导学生应热忱负责,认真尽职,而有具体良好绩效者,予以嘉奖表扬。

第十七条社团指导老师因故不能继续指导、或不能按本条例执行职责时,得由社团指导老师自行提出,呈请校团委核定后另行聘任。

第三章 社团成立

第十八条 学生社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校级社团直接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管理;院级社团的日常活动审批由所属学院管理,学期注册和评优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

第十九条社团申请成立时,须按照学术型、理论型、文艺型、体育型、公益型、实践型等类别划分,且只能进行一个类别的申请。

第二十条申请成立学生社团需提供书面申请材料。校、院两级社团向社团联合会提出申请,并由社团联合会审核、批准成立,最后统一在校团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成立学生社团,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新社团应至少由20名以上同学发起成立,社团

发起人应具备开展该社团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

质,且未受过校纪校规处分;

(二)新社团应有规范的名称和完整的组织机构,至少

有5名负责同学组成;

(三)新社团的名称应与自身宗旨相符,准确反映自身

特征,不得违背校园文明风尚和社会公共道德;

(四)新社团的宗旨要符合学生社团根本任务要求,校

内已有或性质相近的学生社团原则上不再批准成立。

第二十二条 申请成立学生社团,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社团成立申请书,需填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

生社团成立申请表》;

(二)社团的章程草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介绍以及学生证

复印件;

(四)指导单位及指导教师身份证复印件、推荐信;

(五)社团财务制度及活动经费来源说明。

第二十三条学生社团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社团的名称,其名称应当反映社团的特色,并

不与已有社团相冲突;

(二)社团的宗旨、活动场所、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

(三)社团成员的资格及其权利、义务;

(四)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机构、负责人的条件、权

限及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财务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社团的注销程序;

(八)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四条 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在批准之日起 5 日内以公告或其他方式宣布成立。

第二十五条 学生社团可在我校不同校区成立分部,但需统一管理。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社团不予成立:

(一)社团宗旨、活动内容、范围不符合本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

(二)在申请筹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社团章程模糊不清,内容不详,引人误解的;

(四)其他不予成立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校团委授权社团联合会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负责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变更、注销、登记

和备案;

(二)对学生社团进行日常活动管理及检查和评优;

(三)对学生社团聘请指导教师进行审查、批准;

(四)对学生社团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处理和

公告。

第四章 学生社团活动

第二十八条学生社团举办活动须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审批程序进行。所有社团活动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社团不得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不得开展与其宗旨不符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关于社团活动方式的规定:

(一)社团举办活动应向社团联合会递交社团活动申请

表,并提交一份包括活动经费预算和安全预案在内的活动策划。活动申请表须提前两周上交,经校团委批准后方可举办,并在校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后果由双方共同负责;

(二)社团活动应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体现为同学服

务的宗旨,活动应在业余时间进行,不得影响或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和学校集体活动时间;

(三)社团举办或参与校外活动,必须经校团委批准。

鼓励各社团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对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的社团,将给予表彰;

(四)学生社团应设置日常活动记录本,并派专人对日

常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活动反映和对活动的思考);

(五)社团在举办重大活动结束后,社团负责人必须向

社团联合会及时上交详细活动总结、财务报告以及活动安全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三 十条两个以上(含两个)社团联合举办活动,必须经各自指导教师、指导单位同意并签字,由主办活动的社团向社团联合会提交活动方案,经由校团委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一条学生社团出具证明、发布公告以及进行宣传时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内容真实可靠,并签署本社团全称,不得盗用社团指导单位、相关业务部门或其他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

第三十二条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社团活动即为涉外活动,须遵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社团校外活动管理细则》。主要包括:

(一)使用校外场地举办活动;

(二)邀请除本校教职工及正式注册学生以外人员参

与活动;

(三)以社团名义外出参加活动。

第五章 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

第三十三条学生社团负责人是指社团的正、副社长、财务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同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通过社团会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并经社

团联合会审核;

(二)本科二年级以上(含大二);

(三)本科生必须经辅导员及所在学院领导的同意并登

记备案;研究生必须经导师及所在院领导的同意并登记备案;

(四)参加每年的学生社团骨干培训班学习;

(五)填写学生社团负责人档案,在社团联合会登记备

案;

(六)社团的正副社长不得兼任财务负责人,财务应由

专人负责。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学生社团负责人:

(一)曾受学校党、团、行政处分者;

(二)曾因违反有关规定,被校团委撤职或责令解散的社团负责人;

(三)有一门以上必修课不及格,且补考未通过者;

(四)正在担任其他学生社团的负责人;

(五)其他不适宜担任学生社团负责人的。

第三十五条学生社团负责人的职责:

(一)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声誉;

(二)遵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及

相关管理办法;

(三)遵守本校学生社团章程,维护本学生社团及社团

会员的合法权益;

(四)对社团活动的组织、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五)对本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状况负责。

第三十六条在校学生有权加入或退出学生社团。社团会员按照社团章程,享有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社团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了解所在社团的章程、组织机构和财务制度;

(二)参与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社团的管理和活动

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社团章程在社团内担任

职务;

(四)监督权,对违反有关规定,损害会员利益的负责

人,向社团联合会进行反映、投诉。

第三十八条社团会员须履行以下义务:

(一)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配合社团干部的组织

管理工作;

(二)遵守学校社团相关制度及社团章程,不得损害学

校、社团及其他个人的合法权益。第六章 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

第三十九条学生社团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范围内的活动,社团负责人或其他成员须严格遵循学校相关财务制度及社团内部经费管理规范,应自觉接受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的监督,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自律意识和节约观念。第四 十条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采取学校支持和社团自行筹集的方式。校团委对社团举办的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的活动,以立项审批的方式予以支持,具体细则遵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社团活动资金管理办法》。

第四十一条学生社团举办活动可接受校内外单位或个人的经费支持,但须提前征得校团委的同意,并向社团成员公开说明。

第四十二条学生社团自成立之始即应建立财务收支账目,账目由专人负责,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开,并接受社团成员及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第四十三条学生社团财产由社团集体占有使用。学生社团解散时,其财产由校团委结合社团章程进行处理。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社团的财产,亦不得在社团成员中分配。

第七章 学生社团的管理

第四十四条学生社团须在每学期开学后的规定时间内到社团联合会履行学期注册手续。若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注册的,应在规定时间内说明。

第四十五条学生社团招收新会员应在两周内将会员人数及名册上报社团联合会,并在校团委备案。

第四十六条为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社团联合会应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工作会议。

第四十七条社团每年的换届必须向校社团联合会申请,审批通过后由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干部监督执行,并在校团委备案。第四十八条 社团活动的责任由学生社团自行承担。社团负责人及其主要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重大过错的,其个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十九条学生社团可以创办内部期刊,但必须符合校规校纪。内部刊物的编印和发行必须由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审查通过,并接受校团委的管理。校团委有权对违反本章程的社团刊物进行整改和停刊。

第八章 学生社团的考核与奖惩

第五 十条社团联合会每年对所有注册登记社团进行一次评奖评优,评选出“十佳社团”、“十佳社团干部”、“十佳精品活动”,并进行相应奖励。具体评选方法参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社团十佳评比细则》。

第五十一条校团委对违反规定的社团,有权予以批评教育等处理。社团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属于违纪行为:

(一)无正式负责人或组织机构;

(二)活动范围和内容与社团宗旨、章程不符;

(三)不接受学校及各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和指导;

(四)自行组织大型校内、校外活动未报校团委审批;

(五)财务账目收支不清,出现差错和混乱;

(六)骨干成员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七)成员盗用社团名义举办活动;

(八)出现其他应予停止活动、进行整顿的情况。第五十二条对学生社团违纪行为的处理:

(一)对违纪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上报学

校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违纪行为情节严重者,责令其暂停活动或注销;

暂停活动的社团经整顿,通过重新审批合格后方可举办活动;

(三)学生社团违纪时,视情节轻重将追究其指导单位、指导教师的连带责任。第九章 学生社团的变更和注销

第五十三条学生社团如需更换负责人或变更其他社团登记事项,须及时到校团委履行相关审批与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四条学生社团修改章程,应当征得社团指导单位、指导教师同意后,于7个工作日内报社团联合会核准后方可生效。

第五十五条有以下情况的社团,经校团委批准,予以注销,并向全校公告:

(一)实际会员人数长期不足20人者;

(二)学年年初未按照规定进行注册者;

(三)连续半年未进行正常活动,机构瘫痪、管理混乱;

(四)学生社团核心成员提出书面解散申请并经三分之

二以上会员同意,该解散申请须由指导教师签字,指导单位盖章;

(五)受到大多数会员或其他人员投诉并查证属实;

(六)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七)被暂停开展活动,限期整改未有成效者。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十七条本条例最终解释权归共青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委员会所有。

共青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委员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6

竞赛的通知

一、竞赛宗旨

促进光电知识的普及,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锻炼与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二、竞赛主题

光与信息

三、组织单位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四、竞赛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

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确定竞赛题目、竞赛规则的制定、竞赛的组织和实施以及竞赛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事项。组成如下: 主

任:李东

副主任:刘桂礼

杨曙辉

董明利

吕勇

马牧燕 顾

问:吕乃光

邓文怡

祝连庆

员:陈青山

郭阳宽

孔全存

郎晓萍

李晓英

李月强

刘刚

刘国忠

刘力双

娄小平

孟浩

牛春晖

王君

王晓玲

王艳林

燕必希

张晓青

郑青玉

周哲海

耿蕊

贾豫东

五、竞赛题目

竞赛题目:光电导航智能车

竞赛要求:设计一辆具有光电导航功能的智能车,要求在指定赛道上从起点出发,经过十字路口(位置随机确定),遵守红绿交通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通过十字路口后到达指定停车区域并停车,行车状态伴有声光指示。竞赛条件:

1)智能车平台:可自选,驱动能源为自行选择的电池; 2)比赛场地:室外篮球场;地面:水泥地;

3)竞赛车道宽度:0.5m,赛道两边地面上贴红色的道路边界,宽度为3cm;

4)停车区域与道路同宽,进深不超过2倍车身长度;

5)十字路口红绿灯(红绿灯状态可由裁判控制)和停车位标志,各参赛队自备。竞赛规则:

1)智能车的导航方式和到位停车方式均要采用光电技术; 2)禁止在竞赛场地自行设置循迹路径;

3)智能车从起点出发,以到达终点用时少者胜出;

4)违规罚分:跑出赛道(车轮压线、出界)或超出停车区域,要重新放回起点,赛时累计;

5)违规达到3次,该次比赛结束,没有本次成绩。

停车区域红绿灯(位置随机)起点

图1 竞赛场地示意图

竞赛题目:激光语音监听

竞赛要求:利用光电检测法设计并构建一套语音监听系统,可在建筑物外用激光束投射到玻璃窗上,对反射回的激光信号进行检测以确定室内声源的播放内容。根据监听准确率确定各参赛队成绩。

竞赛条件:

(1)在教室内设置有音量约50分贝的扬声器,以任意顺序播放英文字母与数字;

(2)声源与玻璃窗所在墙面的垂直距离为2米; 竞赛规则

(1)监听系统自动显示或播放检测到的数字和字母;(2)每组测量两次,取其中最好成绩为最终成绩。

六、参赛规则

1.参赛学生应为2012年暑假前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组合参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包括2名本科生,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支参赛队。

2.竞赛分为理论方案设计和实物(模型)制作两个阶段。评委对理论方案设计进行评审、答辩。

3.理论方案评审将选取十个优秀理论设计方案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进行模型制作的资助。

4.竞赛各阶段详细安排和要求请参照后继通知。

七、竞赛日程阶段安排及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

2011年12月22日到12月30日 2.理论方案设计阶段

(1)理论方案设计的时间:2012年1月1日年2012年3月15日。

(2)理论方案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色与创新点、时间进度安排、经费预算、参赛队伍等(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尽量简洁明了)。

(3)理论设计方案的评审时间:2012年3月16日-4月25日

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专业竞技赛的参赛方案进行评审,并公布参加答辩的入围方案名单。入围参赛队参加竞赛组委会组织的答辩评审,通过评审的参赛队将获得实物制作的经费资助。3.实物制作及竞赛阶段

(1)实物模型制作时间:2012年4月26日-8月31日;(2)实物评审及竞赛时间:2012年9月(具体时间地点另定)。4.注意事项

凡参赛的理论方案必须为原创。杜绝抄袭他人。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承担一切责任。

八、其他

1.根据参赛队伍总数,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比赛成绩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等各类奖项。

2.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代表学校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3.本通知及其它未尽事宜由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郎晓萍:

电话:82426917,*** E-mail: langxiaoping@bistu.edu.cn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7

1 数据与样本说明

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准备的情况, 就“就业形势”、“就业流程和手续了解情况”, “就业认识”、“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5份, 回收有效问卷550份, 有效率为95.65%。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375人, 占68.18%;文科类专业学生175人, 占31.82%。博士研究生19人, 占3.45%;硕士研究生76人, 占13.82%;本科学生455人, 占82.73%;女学生215人, 占39.09%。大城市生源学生111人, 占20.18%;中小城镇生源学生223人, 占40.55%;农村生源学生216人, 占39.27%。独生子女学生187人, 占34%;非独生子女学生363人, 占66%。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50人, 占9.09%;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388人, 占70.55%;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112人, 占20.36%。

2 求职准备方面

调研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 做过一定程度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就业前景乐观, 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这些情况说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 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大部分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表1) , 有10.24%学生表示“非常了解”, 有73.39%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相对而言,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的比例要多5%。家庭经济状况的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的因素, 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 随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 呈正相关线性分布, 分别以8%的等差数列上升。根据数据统计规律,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 应更多的重视对非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2.2 大部分学生做过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表2) , 有13.98%的学生做过“很认真的规划”, 有67.44%的学生做过“一些简单的规划”, 仅有2.71%的学生表示“没做过, 无所谓”。相对而言, 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知怎么规划”的情况要多6%, 生源地差异比较明显。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要多6%, 选择“不知怎样规划”的要少4%, 非独生子女在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达到1/3以上, 是家庭经济一般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的3倍。

2.3 半数以上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表3) , 有12.45%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 有47.87%的学生表示“基本清楚”, 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要高, 大城市生源学生了解就业相关工作的主动性较弱。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 比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低17%, 比家庭经济差的学生低27%, 呈明显的差异, 经济状况导致的主观差异性值得重视。

2.4 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表4) , 有24.36%的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有51.38%表示“一般”, 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充满期望。对就业前景的期望值上, 学科、性别等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对而言, 文史学科类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要高于理工学科类学生6%。各年级的学生中, 应届毕业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均要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从侧面可以看出学生在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才会对就业前景有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同时, 博士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高, 硕士研究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低, 既反映出博士生就业姿态高的对就业前景乐观程度的反差,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高的特点。由于社会就业市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 导致女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低于男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高于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7%, 同样反映了大城市生源学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不高的心理。在选择“不乐观”的学生中, 独生子女的比例要低于非独生子女, 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比例要远远高于家庭条件一般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 这需要就业部门加以重视。

3 就业认识方面

问卷以“就业影响因素”、“自身具备的能力”、“就业制约因素”和“就业中突出自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开展了就业认识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学生对综合条件、自身条件和人际交往等就业影响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自身条件欠缺、知识结构欠缺、容易引起困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等就业制约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这些反映了广大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就业认识观念和舆论氛围。

3.1 学生对影响就业的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 (表5) , 多数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是“自身条件”, 其次才是“专业行情”和“学校知名度”。相对而言, 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 理工科学生对“专业行情”比文史类学生更为看重。由于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对自身准备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的期望不同, 存在着对“学校知名度”看重程度的差异性, 表现在学历层次越高的学生, 越看重“学校知名度”, 博士生最看重“学校知名度”。同时, 硕士生对“专业行情”更为看重, 这与硕士生就业面相对较宽、就业层次相对较高的学历特点有关。

统计数据显示 (表6) , “影响就业最大的自身条件”因素很多, 排在前3位的是“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社会关系”, 比例分别是28.13%、21.71%和20.50%。

相对而言, 由于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特性和能力要求的不同, 理工科学生对“综合能力”的认可度高, 文史类学生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高。博士生普遍社会阅历较深, 实践经验丰富, 选择“实践经验”的比例远远低于总体水平, 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远远高于总体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对于“综合能力”的认可度, 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低9%以上, 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存在比较独特的就业心理, 值得深入研究。

统计数据显示 (表7) , “影响就业最大的人际交往因素”最集中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 认可比例是37.23%, 突出反映了社会上传统的家庭观念对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 体现了就业工作的中国特色。其次是“学校老师”和“学长或校友”, 比例分别是18.84%和16.36%, 对于“同学”、“不认识的成功人士”等人群的影响持认可意见的比例很小。

相对而言, 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科研, 与学校老师互相了解更多, 老师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更大, 博士生对“学校老师”的认可度比平均水平高得多。女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缘故, 独生子女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 都表现了对家庭更大的依赖性, 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高。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就业中家庭依赖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越好, 对家庭依赖性越大, 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越高, 反而是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就业帮助认可度远低于平均水平。

3.2 学生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 (表8) , 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近1/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1/4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实践能力”。这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需要锻炼的能力所持的态度、树立的目标和达成的结果, 也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参加就业竞争时对自己能力优势的评价和自信。

相对而言, 博士生各项能力比较均衡, “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远低于平均水平, 这与博士生年龄较大、性格可塑性较小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见识多、视野开阔, 来自农村的学生依赖性少、独立性强, 这两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均高于来自中小城镇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发挥, 家庭经济状况越差, 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越强, 这与社会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观点一致。

统计数据显示 (表9) , 近半数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能力”, 近1/3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1/4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与历史形成的立足现有岗位稳妥就业的观念有关, 也和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追求内敛、不张扬、不突破的观念有关。

3.3 学生对制约就业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 (表10) , 1/3以上学生认为在就业中最欠缺“实践经验”, 这与用人单位强调“人才的直接可用性”的短视行为有关;1/4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社会关系”, 这与我国社会的传统习惯有关。同时, 少数同学认为“综合能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学习成绩”、“所学专业”、“人文素质”、“外表及形象”等也是较为欠缺的条件。

相对而言, 博士生认为自己欠缺“社会关系”的比例更高, 这与博士生与社会接触更多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社会关系较多, 来自农村的学生社会关系少, 但期望的较多的社会关系帮助, 这两类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相反原因, 在“社会关系”的认可度上达到了观点上的基本一致。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认可“社会关系”的欠缺性起了重要作用, 家庭经济状况越差, 学生越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关系”的帮助。

统计数据显示 (表11) , 近1/4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工具性知识”, 特别体现在博士生认为缺乏“工具性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的比例较高, 而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3.4 学生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 (表12) , 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表现优秀”来突出自己, 4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突出特长, 表示胜任招聘岗位要求”、“事先了解单位, 表示有兴趣和准备”和“通过沟通让招聘者记住”的方式来突出自己。这种强调内在因素的就业观念, 有利于消除社会上“唯包装论”的片面观点,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非常有好处。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认为“制作精美、详尽的自荐材料”和“请有信誉威望的人推荐”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 反之, 选择“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表现优秀”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学生。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和总体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观点: (1) 大学生对参加就业的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了解, 做过一定程度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 多数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 (2) 大学生对参加就业的条件认识比较客观全面。大多数学生对综合条件、自身条件和人际交往等就业影响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自身条件欠缺、知识结构欠缺、容易引起困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等就业制约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方法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3) 在不同类别的学生在求职准备和就业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大城市生源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群体在求职准备方面处于较低水平, 文史学科类学生、女学生在就业前景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困难, 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 找出规律, 在工作中特别关注, 加强针对性, 提高有效性。

摘要:基于北京科技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数据, 对大学生的求职准备和就业观念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地认识, 做过一定程度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就业前景乐观, 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自身条件、知识结构和人际交往等对就业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性别、学历、家庭状况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就业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求职准备,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闵维方, 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 .

[2]陈成文, 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设 篇8

1月22日,经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充分讨论,局长张慧光做出决定:今年春节的30万张景区门票全部采用手机发送。“电子票发送”由北京旅游信息网发起组织,颐和园、北京海洋馆、北京欢乐谷等58家景区参加了活动,发送对象为移动、联通和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活动分两个阶段:2月3日零时~2月13日24时为注删一个手机用户注册一次)、门票抽取及发送阶段:2月14日~3月15日为门票使用阶段。在第一阶段,游客登录北京旅游信息网、新浪网、艺龙旅行网进入活动专区,根据网页提示要求,注册选择景区。后台系统从注册手机用户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中奖者进行公示,并在公示后的48小时之内,以短信或彩信方式将电子门票发送至中奖用户手机。在第二阶段,游客持电子门票经过安装在景区的二维码识读设备查验后进入景区游览。

活动期间,申请注册电子门票的手机用户超过127万,中奖率达到23%;在使用期间仅为一个月的情况下,电子门票累计使用44825张,使用率达16.6%。这不仅是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电子门票发送和使用活动,也是北京旅游信息网建网至今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互动推广活动。

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效能

首先,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建立全流程电子化门票发送使用系统。

一是市旅游局为参加活动的58家景区安装二维码识读设备112台。二是搭建“电子门票注册与发送平台”、“手机用户使用电子门票通用业务平台”。“电子门票注册与发送平台”具有数据库、抽奖、发票等主要功能;“手机用户使用电子门票通用业务平台”与二维码识读设备互联,实时收集门票使用全部信息,生成包括使用量、使用率等数据。通过这两个平台和二维码识读设备组合建立了一套全流程电子化门票发送使用系统。

其次,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充分发挥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站的作用,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根据“电子票发送”对信息问询、投诉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以12301旅游服务热线作为活动电话问询、受理投诉的窗口,66家旅游咨询站为信息咨询和接待的主要场所,实时解答游客的问询。同时,充分发挥12301呼叫热线的优势,专门为其搭建了包括电子票发送使用情况查询、补发中奖信等功能的工作平台,实现了12301窗口受理与北京旅游信息网之间转办,以及对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等提供全面支撑。

再次,加强资源统筹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电子票发送使用模式。

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等信息化手段,线上以北京旅游信息网作为活动组织发起龙头,将新浪、艺龙旅行网商业网站作为补充注册渠道;线下整合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站等资源,与景区、中国移动等合作,统筹构建发票模式,呈现出集聚组合式的高效率、低成本、有效管理的明显优势。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拓宽了北京旅游精准营销的渠道,丰富了北京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营销方式。

“电子门票发送”实现了同游客快捷、实用的互动沟通,形成一个规模化的营销北京旅游、推广北京旅游的高效运作模式,是一次成功的精准营销。利用网民访问流量统计技术,结合对每一张电子门票从注册、发放、使用各环节全流程的监控,通过数据实现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精准、真实、全面、即时的统计分析,可以针对不同的游客开展精准的网络营销。

活动页面的总浏览量达490万页次。北京获得了极高的网络关注度,高出其他旅游热点城市50%以上。“北京”、“北京旅游门票”、“春节北京旅游”等成为旅游搜索中上升最快的关键词。境外游客对此次活动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分列国外注册量的前5位,其中美国的注册量为2695人。新访问者比例能够反映出此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北京旅游信息网总的新访问者比例达到59.89%:中国内地的新访问者比例达到58.11%;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新访问者的比例分别为76.85%和67.32%;香港、美国和日本的新访问者比例也分别达到了64.23%、63.09%、60.13%。

进行旅游目的地景区形象整合营销属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北京58家景区同时推出免费电子门票,这在全国也是首次,其中3A以上景区占到92%。

活动极大提升了北京旅游信息网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人气。仅2月3日~12日,北京旅游信息网的综合浏览量就达到了95万页次,为平时流量的50余倍。接受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网民的访问。共有669个网站对北京旅游信息网进行了主动链接。其中有7个搜索引擎为北京旅游信息网带来近5万次访问。

其次,满足了游客对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旅游服务及产品的需求,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根据针对2009年北京旅游局网站200万张免费门票发放活动的调查显示,66%的受访者建议,“采用科技手段,如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减少收到邮件的时间”。6000多名游客在留言和论坛充分表达了对“电子票发送”的满意、赞赏之情。数字旅游体验已成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体现和衡量指标。

再次,达到了发票活动公共服务的目标,加快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电子票发送”的实质是改善提升对游客的服务,一方面是提升旅游服务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增加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种类,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改进完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公共服务的精确度和人性化。活动推动了北京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向个性化、智能化、互动性迈进,使游客享受到无所不在的智能的网络服务,感受到信息社会公共服务的优质和便捷。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集旅游各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服务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次活动表明,只有对旅游产业链的信息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共享,才能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综合化服务。另一方面,移动信息化技术提升了旅游信息服务水平,移动信息化将成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之一。北京旅游要实现向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的工作理念来推动北京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让每一位来京的旅游者都能感受到旅游信息化带来的无限便利和美好体验。

30万张电子门票发送小试牛刀,赢得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和热捧,今后,北京旅游还将推出数字化的旅游服务,做好下一步70万张电子门票的免费发送工作,确保全年100万张电子门票发送工作圆满完成;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全市旅游服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积极谋划通过信息技术改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新应用、新途径,推进全市旅游行业信息化水平,力争在年内实现世界一流旅游网站建设、景区电子门票工程等一系列信息化重点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贴身、高效的公共服务,用“数字”来诠释北京旅游的魅力。

上一篇: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下一篇:三年级作文丢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