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体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

摘要: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公园;社区规划;社区问题;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上一篇:电力企业电力市场营销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师核心能力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