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2022-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小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2013年5月,庐江县城南小学组织申报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本课题经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课题申请和评审书并制定了详实的研究方案报送县电教馆,再经合肥市及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专家组审核,同意上报中央电化教育馆参评,最后经中央电化教育馆专家评审组评审,于2013年9月1日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正式立项,此课题系“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号为:132921326。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青山、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ljcnxx.vipsinaapp.com/),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学校领导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组织与实施,保障了研究工作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顾问专家组的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课题组负责人、全体课题组成员开拓进取,使课题研究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中,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校本教学资源库,渐进提高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进一步完善基于Wordpress的专属学科主题社区,积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尝试电子备课,使教学常规工作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调动课题组成员、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在有效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资料的收集;通过专题研讨、开设研究课、课件制作比赛、优质课评比,常态整合课教学,开展实证应用,力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水平;不断积累和汇总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定期进行总结,并根据制定的课题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录制部分整合教学课例,规范完成中期评估报告,编辑优秀论文集、典型案例集、典型课件集,经过分析、反思、总结提炼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至2015年年底,提出结题鉴定申请,接受县、市、省乃至中央电教馆等上级科研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验收。

作者:卢凡 陈延超

第2篇: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课堂教学效能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研究》

课题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2015年3月————2015年7月底)

本阶段是该课题实施研究的初始阶段。准确掌握我们农村中学学生学习效能的程度和特征,获取了真实、具体、全面的研究素材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效能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研究”课题已近半年,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确立了各阶段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实践。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相关调查统计的基础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将本学期课题研究小结如下:

1、课题组成员采取分散和集中的方式,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开展研讨交流,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2、制定好课题组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并对调查做具体分工: 叶宝珍负责教师因素的调查分析; 苏盛花负责学生自身因素的调查分析;

叶宝珍和苏盛花一起负责分析影响教学效能的因素。

3、课题组各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调查方向设计好调查问卷。

4、通过课题会议,在各人设计的问题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一份较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调查问卷。

5、以问卷进行调查,并辅以访谈获取全面素材。

6、收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解影响教学效能的原因。

7、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本阶段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思考、经验及时总结,形成阶段小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及学习研究,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中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改进了教法,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师还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市级、省级等奖项。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校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转变了,但也由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根据问卷调查,有3.23%的教师还习惯于“满堂灌”、“满堂抄”、“满堂问”,其中有9.68%的教师只顾“教完应学的内容,不管学生有无反应”,有12.9%的教师是“多讲多抄,学生完整记下应学内容”。在听课考察中,这种教师的比例与问卷调查的比例实际还要大得多。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还有19.35%的教师每节课给学生自主看书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课堂教学中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师占6.45%;由于教师引导不好,有58.02%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内化”要靠学生自己,老师绝对不能代替,就像吃饭、消化、吸收,别人不能代替一样。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材,不是靠教师逼出来、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扎实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的内容,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学懂或者学得好不好,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无具体进步和发展,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把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加聪明——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一,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智力素质中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考试成绩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尤其要进一步加强:一是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课堂自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同时指导学习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回顾用过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看书,怎样抓重点,怎样用好例题,怎样勾画圈点,怎样筛选信息,怎样质疑解难,怎样梳理答案,怎么联系实际,怎么迁移应用等等,实验课还要讲清应注意什么事项。但是平时听课调研,发现有不少教师还没注意指导学法。例如,本次对预习方面的调查,还有9.68%的教师没给学生指导过预习方法。

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从外地的名校看,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教师每节课一般只讲4-8分钟,不超过1/5时间;山东省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时间安排是10+35,即教师讲课累计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训练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5分钟,教师讲课时间还没到1/5;河北省衡水中学的教师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1/3。然而,根据问卷调查,我校教师认为“老师精讲累计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学、思、议、练累计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教师仅占48.39%。而认为“老师精讲累计时间不超过四分之三,学生学、思、议、练累计时间不少于四分之一”的教师还占29.03%,学生整节课自学、思考、讨论、训练的时间不到10分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也许全县中小学一下子难以达到名校的教学水平,但是我们起码可以从现在做起:老师讲解累计时间不超过二分之一,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笔练的累计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

三是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外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可接受知识的65%。如果把听、看、想、做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将达到90%左右。再通过系统复习和记忆,学生就能够全面掌握学过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听、说、读、写、思、算相结合。洋思中学等全国名校,每节课当堂动笔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但我校调查问卷情况不容乐观,每节课给10-15分钟当堂训练的教师只有38.71%,给5-9分钟当堂训练的教师有38.71%,当堂训练时间不足5分钟的教师有9.68%,其中有12.90%的教师从不给课内时间让学生动笔练习。大家想想,目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查学生有无具体收获、进步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作业、练习、测验、期考、中考、高考的等动笔方式进行,这时学生必须是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动笔写出来。如果我们的课堂老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那么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怎么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怎么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怎么能有新的突破?

(三)注重表扬激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课堂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争取在相对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感觉得到有具体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是灵魂:教师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当调查到表扬学生问题时,虽然有54.84%的老师回答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但是,当调查学生“近一年来你在课堂上受过老师的表扬吗?”问题时,在参加调查的81名学生中,回答“经常受表扬”的只有11.11%,回答“偶尔受表扬”的仅有44.44%,回答“受表扬过一两次”的仅有29.63%,回答“从未受过表扬”的竟达到16.05%。难道教师表扬的只是少数优秀学生吗?16.05%的学生“近一年来”从未受过表扬,这应引起我们教师的深思!

(四)坚持精心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一般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例如,学习方面的习惯主要有:计划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纠正错题习惯、总结反思习惯等。从调查情况看,有19.75%的学生既没有奋斗目标也没有学习计划;超过39.51%的学生还习惯于依赖听教师讲;有39.51%的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自主看书学习和思考问题;有58.02%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后复习、纠正错题等方面,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教师要加强引导,按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要学习名校经验,坚持精心引导,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来抓。

(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学习培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多数教师是重视学习研究的。但是,还有部分教师目前还没有看过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中难免缺乏盲目性;即使是县城附近的中学,还有64.52%的教师从没使用过多媒体教学,其中51.61%的教师还不会使用。还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只求完成教学进度,不讲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还是以教代学,以讲代练,习惯于“满堂灌”、“满堂抄”、“满堂问”。还有部分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平时很少表扬激励学生,很少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课堂有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职责,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奋力拼搏。同时要抓好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要提升课堂效率,首先要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提升,而最关键的是教师们教育观念的改变。

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师的职责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被教师们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教师们普遍认为,通过专业发展能受到学生欢迎和获得同事认可,同时也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见教师们对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改变现状寄予了很大希望,同时也说明教师们认为只有专业上获得权威,才能真正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

但从调查来看,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师并不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为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科研,给予教师有力的专业支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能够迈上一个台阶。学校管理者必须注重学校师资的整体提升,为优秀师资的涌现积聚力量;同时,要对 “好苗子”加强培养,加速他们的专业成熟,尽快催生出拔尖人才。

第3篇: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智慧的源泉始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引路人,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时,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在教学实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本次课题研究主要是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给予解决的方案。现将第一阶段完成的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确立课题,明确目标。课题于2009年4月开始,在开始后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情况;(2)召开教师座谈会,通过教师的实践教学,寻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待生物学的态度及所遇到的问题;(3)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自己分析在生物学学习中所持有的态度及学习效果,分析原因,形成意见。

通过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实施的情况如下。

一、 问卷调查情况

共设计了200份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是否愿意学习生物学、愿意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喜欢、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更好的建议、通过学习在能力上是否得到了锻炼、对学校情况有什么建议等等。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仍然很喜欢学习生物学,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门课程的内容很有趣,与生活的联系很大,比如“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学生的生活体验很丰富,学起来难度不大。

2、部分学生小学自然课的基础很扎实,加上初中生物学内容并不难、不深,所以在内容的理解上难度不大。

3、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进,能够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与学

- 1此有关的现象和问题。

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中考中生物学不用考试,很多学生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上面;

2、课本上的知识比较死板,不能引起学习的欲望;

3、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喜欢,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很反感;

4、老师对生物学这门课的教学态度不好,老师自己在讲解新课的时候都没有太多的激情,学生更提不起热情来学习;

5、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很多不会,甚至有超纲的题目,打击学习的积极性,认为学习生物学没有什么成就感;

6、学校设备陈旧,多媒体叫教学达不到,自己对坐在课堂中,看着黑板学习生物学感觉没有意思,有抵触情绪;

7、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太少,没有充分的利用生物学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们希望学校和老师们能够尽快给予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喜欢生物学,走进生物学。

二、 教师座谈会情况

在2009年5月15日举行了生物学教师座谈会,教师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多既现实又深刻的问题。老师们认为新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这一点,老师们非常赞同,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

对于难度大的原因老师们也积极给予了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1、农村初中,条件设施要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还需要一段时间;

2、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城市学生还有一段距离,想统一难度较大;

3、老师再学习,交流的途径,与城市老师相比,条件达不上。 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情况,老师们认为情况不太乐观,很多学生对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学生仍然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重要,在学习时抱着无所谓的

- 3

第4篇: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小结

“小学语文单元目标教学”课题研究第一阶段从2010年9月开始启动,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积极思索、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一切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展开工作,得到了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技术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我们受益匪浅,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具体操作模式更是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课题小组一共有7名实验教师,按所任年级统计如下: 二年级:张采琼

三年级:张雪升、叶昌慧、余斌、陈艳

四年级:韦娇、冯九妹

根据计划,第一阶段课题小组成员主要有三项任务,即:

1、在暑假期间收集有关单元目标教学信息的基础上,统一学习有关单元目标教学理论知识。

2、遵循单元目标教学的全过程必须是自始至终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的原则,讨论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划分单元。实验教师按所任年级分单元负责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并根据单元目标教学的需求,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出单元检测方案,这一准备过程中要融入一个理念:让后进生有进步,让中等生有提高,让优秀生得到发展。然后将制定的目标,收集的资料,检测 1

方案给同级教师人手一份。

二、具体实施过程。

一开学,我们小组就展开了工作。

我先召集小组成员来统一学习有关单元目标教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效果看,各位实验教师在暑假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足,对理论知识掌握很到位。

接着,我们就针对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展开了讨论。在此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孩子们对此课题的反应和适应程度,这是后面开展研究工作的依据。因此,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先在各自的班级里展开课题研究的先期准备工作,看看孩子们的反应和适应程度再来讨论后面工作的开展。

怀揣这样的目的,我到班上展开了工作。

“小学语文单元目标教学法”,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当我向孩子们介绍时,孩子们睁大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我,似乎一眨眼,便会丢失重要的宝贝似的。见此,我心里不由得暗暗高兴。作为老师,我知道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乐于去探索、了解,那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孩子们兴致盎然的样子,我意识到自己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循循善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往后的课题开展打好基础。

于是,在我的引导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很快了解了项目内容,确定了实施方案,给孩子们编出了号,划分了小组,选出了小组长,

明确了组长职责„„

这样快速地做好了各项准备,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看来,我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是估计不足。在今后的教学预设中,我可得充分把握这一点,让我们班的孩子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预定的班级学生准备工作时间到了,我们小组成员又坐到了一起。一交流才发现,原来各班的孩子们反应都差不多。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后面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以及我们实验小组教师之前的充分准备,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还算顺利,虽然也有一些小小的挫折,那也是在所难免的。记得诗人艾青就说过一句话: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要成功,又怎么会只是康庄大道呢?相较于之前的忐忑不安、顾忌重重,目前的状况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至于单元的划分,二年级组只有张彩琼一个实验教师,就只能自己全部完成了,当然,实验小组的所有同事都是她的坚强后盾,有需要一定相助。三年级组共有四名教师,就每人主备两个单元,其余单元以副备形式完成。四年级组的两名教师就每人主备四个单元。

单元划分好了,任务明确了,大家以饱满而空前的热情投入了新一轮的课题研究实践工作。

从平时的到班了解、师生对话、集体交流来看,各位实验教师的工作开展得不错,先期课题实践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当然也意料之中

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大家有信心: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获得成功!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课题实验小组的教师对自己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了理论知识做依托,大家积极展开思考,一切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出谋划策,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智慧、强大的团队,这为后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老师们人格魅力的充分体现,我们都为有这样的团队而感到幸福、自豪!

孩子们对课题研究充满了好奇和热情,这是他们进步的动力,也是老师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只要能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我们的课题研究无疑会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划分单元,分担工作,让实验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旺盛的精力投入课题研究,更快的掌握小学语文单元目标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和创新,更好的拓展了课题研究的内涵。

四、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题的开展和深入,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到位了,但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差距,再说我们实验的对象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启蒙教育、不同心性喜好的孩子们,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这就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程

度的困难。如何“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就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2、孩子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足够了,可他们毕竟年幼,贪玩是他们的本性,不定性就导致他们可能会在做事时虎头蛇尾。如何保持他们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始终如一的积极参与,这也是我们现阶段要思索的问题。

3、既然是课题研究,就代表会和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同,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有学生家长不了解情况而对老师提出质疑的现象。对此,我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要考虑进去,要把和家长做好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拿到日程上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造成对课题研究的阻碍。

我们不怕出现问题,反而问题出现越早越好,我们才好对症下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还是那句话: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获得成功!

五、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第二阶段从2010年11月开始启动,主要任务为:遵循单元目标体系循序渐进,阶梯性的原则。各位实验教师根据单元目标,结合本班实际制定课时目标,进行目标教学实验。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文检测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遵循实践----反思----在实践的原则。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同级组织统一检测。同级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一起研究确定:哪些问题的补救需要上“补偿课”,哪些问题需要上“综合课”,哪些问题需要上“矫

正课”哪些问题需要融进后面的新授课去解救,然后再实践。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启动集体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寻找正确答案。对于所有实验教师来说,目前,怎样来完成第二阶段的研究任务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前途总有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坚信,有了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技术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全体实验教师的智慧和努力,有了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和配合,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团结、互助、智慧、强大的集体。这样的团队,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有什么研究不能成功?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们这个课题小组一定能圆满地完成预定任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第5篇: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小结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小结

通过收集调查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批改符号单一,鼓励性批语较少且单调。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只要做错了很多是“×”,但并没有指出具体出错的地方。这样的批改不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的老师针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鼓励性的批语,但批语单调无新意,不太容易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二、写作批改中存在只打分数或分出等级、而没有批语的现象,甚至只有批号的现象。这样的评价,学生看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业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也就不知如何努力了。写作缺乏必要的指导,有的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要让学生自改,却没有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只是对学生提了自己修改的要求。学生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和为什么要改,结果当然是改了也白改。

三、部分学生不改正错题。从检查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改错题的习惯。而改错题可以对疏漏的知识点重新深刻理解,可以由果索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长期坚持,可在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有良好改观。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英语作业的批改不应该再是简单的等级和对或错了,对学生的作业应当进行科学的评价。为此进行英语作业评价的课题方案。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6篇:课题阶段小结

合经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建设阶段工作小结

课题名称: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课题负责人:邢乐澄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于2011年9月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1年9月以来到迄今的半年多时间中,按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要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成立了课题组

我们通过课题申报阶段的积极筹备,制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成立了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企业双师型经理参加的十一人课题组,每个组员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左霞、王袁霞、纪婷婷、张超林、吴海峰等在项目中承担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建设及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企业双师型经理张莉华、陈义庚、吴春生、沙园梅、任浩等在项目中承担双师型校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邢乐澄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为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和管理、校企共建与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

二、拟订了省厅特色专业下拨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条文

2011年8月28日,课题组长邢乐澄鉴于省厅下拨的5万元建设支持经费已划拨到校,所立项目正式启动。拟文“为规范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专项核算。项目运转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统筹掌握使用,并根据项目需要,制定预算,厉行节约,合理使用,经费使用流向由分管教学院长监督,应做到专款专用,以确保项目建设的正常运作。”报请相关院领导备案。同时强调要加强旅游管理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经费管理,严格按照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及批准的经费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师资培养系统工程运行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费、特色专业教师学术会议资助及论文发表资助、专业考察与实习考察资助、专业实验室建设费、国内相关期刊与图书资料、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费及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外聘专家讲座等支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经费使用效果。

三、制订了阶段任务

我们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制订了四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1月-12月):本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围绕教育对象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开拓并落实新建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及巩固既有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建设;包括外出调研、研修、培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起草实习基地与培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子项目立项;教材编写计划等;举办青年教师示范教学系列活动;第二阶段(2012年1月-12月):在前期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实训及实习大纲;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对第一批教改立项的子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筛选、同时启动第二批子项目立项,建设新理念、新模式下的校企共建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第三阶段(2013年1月-12月):在完善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新任务新目标建设迈进,更好更快更强地完善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实训平台建设。更深层次的开拓并落实新建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及巩固既有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资料室、网络平台建设;对第一批子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对第二批子项目进行中期筛选检查;第四阶段(2014年1月-12月):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精神,对本项目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总结出新形势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学习与交流相结合,课题组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针对性

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基本上每三周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企业双师型经理因工作不便,由课题组长电讯沟通主要相关精神。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研究成员,每次会议交流自己本阶段的观察、调查与思考所得。(如课题组成员张超林老师赴翡翠湖迎宾馆、金满楼国际大酒店两个实习基地的考察情况汇报)我们还专门下发课题记录本,开会时专人记录,使教师把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或感悟,及时记录,以便对事件的交流和反思。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细致的教育小事,使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了针对性。

五、寻找校企共建合作单位,进行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研讨

2011年9月17日课题组全体教师一行8人在课题组长邢乐澄的带领下前往安徽全景旅游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下属的皖西大裂谷景区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研讨。安徽全景旅游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总经理吴春生在游客接待中心亲切会见了课题组教师一行。吴总对校企合作单位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前来共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共建表示热烈欢迎。邢乐澄介绍了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的基本情况和专业规划建设,强调高职高专旅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高度评价了与海联的实习共建关系。并请吴总对旅管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吴总结合我院旅管专业正在海联旅行社顶岗实习的09级学生实习情况,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吴总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要以导游技能为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景区管理和策划能力。同时提出企业需要的员工要有忠诚度、知识面、管理技能。邢乐澄对吴总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认同,表示研讨会后系部会认真研究,使教学计划更加合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旅管专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贯彻实践能力第一的理念,争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六、召开了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

17日当晚,根据省级特色专业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需要及相关实习单位邀请,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课题组在国家4A级风景区东石笋(中国革命老区项目)召开了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旅管专业全体教师,东石笋景区方菲董事长、营销部蒋总经理、安徽全景旅游营销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任浩经理、安徽岱山湖景区营销部李总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课题组长邢乐澄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旅管专业2010年获得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及相关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同时还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并向与会人员发放了旅游管理专业现行教学计划,请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根据自身的行业经验,提出了一些颇有建设性的建议: 东石笋景区方菲董事长首先对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东石笋景区召开首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表示祝贺,然后介绍了东石笋风景区的基本情况。紧接着方总说,校企合作、校企联谊对学生、景区是双赢的选择。实践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与社会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实习学生的到来对景区建设、景区管理、员工服务意识的提高也有帮助。基于多年的实习生管理工作,方总认为职业院校应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书本知识向技能转化,因此热烈欢迎合经院学子来东石笋顶岗实习,并期待与我院旅管专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安徽全景旅游营销公司及安徽海联旅行社任浩经理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理论结合实际,突出专业实践,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二,强调培养人才技能的多样性,除导游技能外更需要景区管理、景区营销、景区策划等管理能力。三,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开设专业班级、合作办学。

东石笋景区营销部蒋总经理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多为90后大学生指出:一,要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热爱,培养能吃苦的性格,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毕业生。二,外语能力和礼节、礼仪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重要。三,大学期间要多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做好细节工作。四,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看轻待遇,看重升迁,看重自身能力的历练和积累。

安徽岱山湖景区营销部李总也强调了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欢迎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去岱山湖进行实训基地共建,期待能与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邢乐澄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课题组成员左霞与张超林两位老师也分别撰文就“校企合作原则”及“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发言,围绕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转、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邢乐澄最后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回去以后一定要把本次研讨会的新理念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思考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等相关建设,切实抓好校企(系部)合作、顶岗实习工作。本次研讨会是质量工程建设的良好开端,旅游管理专业今后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与更多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共建。

七、2011年2月,课题组举行第二届旅管专业实践教学单位见面会。会议由课题组长邢乐澄主持,来自合肥翡翠湖建国迎宾馆、索菲特明珠大酒店、安徽海联旅行社、皖西大裂谷等多家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景区公园的总经理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课题组长邢乐澄总结说:根据各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建设中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将会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和才艺教育,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解决旅管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存有的脱节现象,建设中的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也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改进,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旅游复合人才。

八、为加强内部交流与学习,课题组长邢乐澄撰文“当前旅游职业教育需着力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刊学院教学督导组主办的《教学督导简报》【2011年】九月号。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思考、总结,探讨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理清思路,确定良策,将有助于课题组成员对旅游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认识。

九、2011年10月,按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发展规划,在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和完善了墨荷园校内实训基地的餐饮实训室(中餐、西餐)、前厅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形体)实训室和墨荷园综合实训基地(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业务等课程的综合业务实践实训项目)等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基本形成“前有读书校园学知识,后有园林景点习技能”的“前校后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当年的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首肯。

十、2011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评估专家组来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考察评估,重点剖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听取了旅游管理特色专业项目负责人邢乐澄关于特色专业建设情况的汇报及课题组成员左霞、王袁霞老师的《导游业务》和《旅游概论》两门专业课的说课,课题组的专业剖析和说课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评估专家组校内实训基地墨荷园现场考察的导游引导,系由09级旅管专业在校生担任,她们的导游技能和才艺素质给评估专家组留下深刻印象,誉为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亮点。

十一、2011年12月,组织09级旅酒管学生组团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饭店专业知识竞赛。竞赛组委会为了方便我校学生参赛,专门在我校设立了分考场。课题组成员吴海峰老师全程参与并指导学生参赛。通过此次比赛,使学生更了解了旅游企业,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好的了解,为打造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意义深远。

十二、2012年1月,旅管专业09级学生圆满完成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邢乐澄于实习结束之际,及时与实习酒店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以利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改进。该总结文本刊学院《教学督导简报》【2012年】第2期。鉴于参与实习的同学在实习期间的优越表现,希尔顿逸林酒店于实习结束之际,为同学们提供了月工资1850元起薪的餐饮部就业岗位及月工资2050元起薪的前厅和客房部、商务发展部等(中西餐、宴会、客房及大堂吧服务员、前台接待、礼宾、话务、预定文员、行政楼层接待、管家等)就业岗位数十个供实习生们考虑选择,经过双向选择,最终有12名同学决定继续留职酒店,加盟希尔顿,成为一名光荣的企业员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困难的普遍形势下,我校旅(酒)管专业毕业生能一次性被希尔顿酒店吸纳数十人就业,反映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功力扎实,凭借他们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同时也为企业的建设和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十三、2012年2月,按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中项目建设目标要求,课题组先行购进第一批国内旅游行业相关期刊与图书资料及教学参考书,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提高,同时也为加强专业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积累。

十四、2012年3月,接全国旅游酒店管理师CETTIC职业培训办公室发文《 关于举办第七期全国酒店管理师和旅行社计调师“双师双证”师资培训研讨会暨CETTIC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班的通知》,为践行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同时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派骨干教师二人(左霞、王袁霞)前往参加培训(酒店管理师和旅行社计调师),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创新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并彰显特色。两位教师结束培训返校后,分别在课题组内进行了与会精神的传达和培训情况的汇报,使大家都感受了一次学习。

五、 2012年3月,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课题组长邢乐澄应“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HECTR20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HECTR组委会发文约稿,完成论文《新形势下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任务》一篇提交,届时待大会交流。该交流论文将结集出版发行,并全部被ISTP全文检索。

六、2012年4月,为切实加强旅游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题组推出张超林为指导老师,组织并指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响应和参与了“2012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服务类技能之“中餐主体宴会设计”的比赛。通过参赛,进一步展示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教产结合,推动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更好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

12、

4、3

第7篇:课题阶段小结

重点课题

《挖掘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

第一阶段(2011年3月—8月)个人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挖掘苗侗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研究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并落实幼儿园课题工作的目标,进一步发挥好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二、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通过《挖掘苗、侗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的研究,充分吸取苗、侗文化中有关德育教育的资源,立足本园的特点,挖掘自身的优势,努力探究出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具有我园德育教学特色的生活管理模式、环境创设模式、教学活动模式的园本文化课程。

课题启动阶段是2011年3-8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收集整理苗族传唱的儿歌以及歌曲中包含着独特的德育教育内容,分析归纳出适合本园各年级组的课程进入下学期的实施阶段。

三、具体工作安排

1、3月,组建课题组,按照课题方案做好成员分工。

2、4-5月到州博物馆、文研所、书店、网上等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6月选择一个或几个苗族村寨,实地采访,查看,再次收集民间德育

教育的资料。

4、7月筛选整理资料,找出苗族德育传唱的童谣、歌曲,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锤炼出下学期的德育教学课程。

5、全面总结一学期课题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做好阶段小结。

2011年3月7日

上一篇:项目建设动员会讲话稿下一篇:星际争霸2战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