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第一阶段总结(精选8篇)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本学期我通过一年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教者在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二、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
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暂差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智能建筑新技术已不再单纯地应用于单体建筑物内,且逐步向建筑群、园区(社区)及城市发展,甚至组成大的网络(比如数据中心)来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近两年,国家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智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而孕育出一大批有实力的从业企业。
众所周知,智能建筑是一个复合型行业,其以工程应用为基础,综合了多个系统和诸多产品,包括综合布线、建筑设备监控、一卡通、信息网络、智能照明、能源管理、视频监控、会议系统、智能家居、系统集成等系统。如何使各系统在应用中进行联动,发挥其应用效果,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各个生产厂家都在努力推出适合市场发展的新产品。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对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增加,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根据智能建筑行业这一特点,《智能建筑》杂志社自2013年7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召开了多场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其目的是推动业内知名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我社和行业内各个系统的产品生产企业都有长时间的互动,使得我们能及时了解到行业中名列前茅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生产企业,并与这些企业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宣讲,同时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对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讲解。
北京工业大学的郭维钧教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曹茂春、浙大中控首席专家杨永耀、江苏省智能建筑联盟黄筱淑就智慧城市建设内容进行了介绍;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智能建筑》杂志社社长黄久松介绍了行业发展现状,并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山东大学教授杜晓通介绍了智能建筑领域中的新技术应用;陕西省建筑弱电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嘉伟对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进行了探讨。这些专家从行业发展角度让各地参会人员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从而使企业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推进智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
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卡通系统;北京柏斯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PORIS公司、广州市罗杰韦尔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深圳智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立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停车场系统;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合立正通有限公司、深圳澳斯凯电气有限公司的智能家居系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的信息网络系统;普天汉文集团、上海耐威电气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团山用九科技有限公司的综合布线系统;合肥伊科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照明系统;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太极楼宇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系统;北京中创立方软件有限公司、深圳新基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系统集成;重庆德易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能集团的能源管理系统;广州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霍尼韦尔的公共广播系统;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视频监控系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企业在会上对各自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了宣讲,促进了业内先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快速应用,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系统的运行效率。会议要求包含各个子系统,因此,我社希望今后业内与业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广。
从山东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开始,杂志社相继举办了浙江省智能建筑新技术研讨会、湖北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首能集团股份NineSky能源管理系统·陕西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江苏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安徽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广东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2014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新技术西南片区研讨会、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新技术云南省研讨会,共九场。九场会议共有近两千人参会。会议采用半天演讲的模式,利于参会代表协调时间,并且较易接受新技术新产品。会后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使得参会人员能够得到大量实用且有价值的行业信息,
从会议上认识到跟进接触,从而使得产品企业和工程企业以及设计单位形成了一个闭环,利于行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参会人员的邀请上,我们注重邀请当地比较知名的工程企业,同时邀请当地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参加会议,这样就使得各个企业都能达到目的,使得新技术应用有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从而能顺利地达到实施应用。
2015年,我社将继续以省会城市作为研讨会的举办地,拟定湖南长沙、福建福州、江西南昌、广西南宁、辽宁沈阳,会议名称定为“2015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新发展××省研讨会”。欢迎各个单位积极参与。
以下是各地与会代表的参会感受:
2014年6月19日,由《智能建筑》杂志社主办的“江苏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在南京中央饭店举行,行业内约130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亲自做了“2014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及展望”的精彩演讲,黄筱淑老师做了“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探讨”的主题演讲,其他行业内知名企业也做了技术交流和互动,场面十分热烈。
我通过参加本次《智能建筑》杂志社搭建的技术与产品交流平台,了解了最新的行业动态,开阔了视野,并有利于将新技术与新产品更好地融入项目中,给客户更多更好的选择。
《智能建筑》杂志多年以来为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我在此预祝其越办越好!
我非常有幸地代表出入口产品的厂家和作为《智能建筑》杂志社特约通讯员参加了《智能建筑》杂志社主办的2013年、2014年在全国不同地区举办的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与来自各省、地区、直辖市的设计、建设、管理及物业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聚在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心得,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每次研讨会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专业厂商和专家老师的精彩讲解以及典型案例的剖析,无不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交流研讨会谈几点心得体会:
研讨会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智能家居、智能照明、能源管理、一卡通、安防新趋势、计量、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等技术。虽然我们都是智能建筑工作者,但是,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智能建筑新技术及设计,尤其是中国智能建筑行业一些新发展趋势。例如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所讲的2014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及展望,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志勇所讲的2014智慧城市与门禁一卡通新技术,不仅让我们在感叹智能建筑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让我们具备了一些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应用技能,以创新的思维应对不断变化的建筑需求,才能更好地驾驭智能建筑科研、实践的工作。
这些就是我从研讨会中得到的体会,总之,精彩的演讲内容、可贵的学习机会和新颖的技术研讨会,使我们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一个新的进步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研讨会学习的心得与同事分享。使我们的队伍共励共勉、共同进步,为智能建筑出入口管理系统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本刊物,尽现赤诚之心、百家之言。悉心翻阅,贵刊纵横博览、虔诚探索、汇聚行业精英,心系行业发展,用一份专业、诚挚的精神推动着国内智能建筑行业的不断前行。今年9月,我司有幸受邀参加了西南片区研讨会,会上,行业专家、行业先行者为大家解读了智能建筑行业的最新政策与制度改革,分析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潜在市场。同行们带着最新产品、最新技术进行积极推广,展开热烈讨论,精彩纷呈。这次会议帮助我们了解了更多行业的前沿资讯和技术、产品信息,也有利我们及时调整、完善经营策略,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从事智能建筑行业的信心!智能建筑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努力与坚持,所以,感恩行业精英们的一路同行、互为标杆,感谢贵刊一直用专业精神、高瞻远瞩的责任意识,带领祖国的广大智能建筑从业者阔步前行!
2014年6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非常感谢《智能建筑》杂志社给予的机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智能建筑技术交流平台,既有人气又有活力。通过该平台,我了解了智能建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对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尤其是新产品的信息发布和案例分析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智能建筑必将向人们提供更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是智能建筑行业主流媒体以互动形式走进市场、贴近用户的非常好的创新:有协会领导对政策的解读和对市场的分析;有专家对新技术的独到见解;有集成商的项目设计案例分享;也有产品厂家的新产品及新技术应用推介。技术创新是建筑智能化的生命源泉。研讨会拉近了协会、杂志、设计院、集成商和产品厂家相互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智能建筑》杂志增添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杂志的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达实信息专注于为用户提供门禁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线涵盖门禁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智能通道闸、智能停车场及车位引导系统、消费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等一卡通应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达实信息的生命线,公司近期推出了国密门禁系统和基于NFC的手机一卡通系统,不仅能满足国家对重要场合门禁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同时也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手机一卡通业务的推广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支持。
2014年10月23日,由《智能建筑》杂志社主办的2014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新技术云南省研讨会成功召开,《智能建筑》杂志社社长黄久松对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数据的统计及新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行了讲解,分析了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未来价值远景;1 1家研发公司及生产公司分享了智能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围绕绿色、科技、环保、节能、创新技术为中心,面向系统集成、智能家居、智能照明、能源管理、一卡通、视频监控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在现实中的发展应用,参会的有工程商、系统集成商、设计院、项目业主等单位。
西双版纳超凡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安防为基础的智能化集成公司,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为公司的发展成长吸收新知识,在今后的智能化集成中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共享、技术帮助,探讨了铜退塑进的发展,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希望西双版纳盛产的天然橡胶能派上用场。
今年,《智能建筑》杂志社举办的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在各省召开,增强了杂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各省智能建筑行业的积极发展。我参加过几次这样的研讨会,每次会议都有行业内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参加,利用这个平台,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新技术,探讨技术在市场运用中的问题,深受启发。
研讨会是新观点、新技术信息汇聚的平台。与会专家都是部委或行业内资深权威,他们往往对政策理解透彻,其高屋建瓴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语言都令与会者获益匪浅。
参会厂家要么是深耕行业数十年的领军者,要么是领军行业十多年的主力军,要么是犹如初生牛犊般敢闯、敢拼的新生力量,他们从各自的角度、优势谈市场展望、前沿技术和客户需求,谈技术从研发到市场化落地的理解……畅所欲言。因入行时间有早晚,观察视角有差别,大家往往都能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思维的激荡,感触颇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恰恰让我们避免了这种偏颇,在交流中拓宽视野,调整自己,通过学习和实干,紧跟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研讨会是企业宣传自己、提高影响力的舞台。因为这个平台专业,所以参会企业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向所在省份乃至全国的业内专家和同行以及参会的其他社会人士展示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形象,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不少参会企业本身就是伴随着《智能建筑》杂志社而成长壮大起来的。
通过这两年各省办会的辛勤工作,《智能建筑》杂志社的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在行业内有了重要影响。今后应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多突出各省特点,多交流经验与做法,稳固提升研讨会在行业内的重要影响力。
有幸能应邀参与到此次研讨会,其中丰富详实的演讲内容让人深受启发,环环紧扣的现场活动让人印象深刻。
经过多场专家和厂商的主题演讲,分别就智能建筑与生活、中国智能建筑发展的新形势、新技术新产品等热点话题与专家们进行讨论和学习。与行业众多知名专家的零距离接触,使我亲身感受到了建筑智能化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魅力。与业界知名专家、技术高层零距离探讨让我受益匪浅。与众多同仁欢聚一堂,围绕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展开精彩发言激情互动,共同揭开“智能建筑新篇章”。
通过此次的研讨会活动与老相识重逢,结交新的朋友,收获颇多,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14年5月21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智能建筑》杂志社在古城西安举办的“2014年陕西省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会有来自我省智能化建筑上下游企业的设计、咨询、管理方面领导和业务骨干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专家。
通过郭维钧、陈嘉伟两位老师和各专业厂商的精彩演讲,我全面了解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解决方案。比如先进的系统集成、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照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更让我获益的是我掌握了国内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为我今后的技术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打开了新思路。
本次内容丰富的精彩演讲、技术先进的学术研讨,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而且让我从实践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高度。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把研讨会的学习心得与同事分享,与我们的团队共同进步,为智能建筑行业有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最后感谢《智能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业内交流学习机会和资讯速递平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聚同业精英,促行业发展,智能建筑引领智慧城市新风尚;
信立而德彰,创新而自强,汇四方之智,与时代同行,智能科技架构绿色城市新梦想。
这是从“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广州站”归来的路上,我有感而发,用笔写下的两句话,用于对主办方的感谢,也为了提醒自己铭记这段难忘的记忆。
今年以来,《智能建筑》杂志社相继主办了一系列的“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从13朝古都西安,到钟灵毓秀的南京;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到天府之国成都,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发展特点,凝结了一大批同业中人的辛勤劳动和经验集成,身为其中的一员,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学习借鉴,交流互通,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而今,借助于这些研讨会,终于圆梦,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友谊与感动。
钢筋水泥构筑、各类建筑纵横的都市森林,转变为高效智能、绿树掩映、鸟啼莺鸣的绿能世界并不容易,智慧城市和节能中国,离不开绿色科技的创新与不断发展。同方泰德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国内建筑实况与国际领先的楼宇自控科技完美结合,逐渐走出了一条自身独有的智慧城市和建筑节能之路。
非常荣幸的是,作为同方泰德的一员,我全程参与了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广州站。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智慧城市科技之美;用自己的双手,触摸到了智慧城市发展之果。
群贤毕集,知行合一
2014年8月21日,智能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广州站盛大开幕,同方泰德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业内资深专家、系统集成商、工程商、项目业主、产品服务商和相关从业人员到场,可谓群贤毕集。
研讨会紧紧围绕“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这个主题,就系统集成、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能源管理、一卡通以及平安城市(天网工程),智能建筑工程的竣工检测、云管控、运行维护等展开了全面深入探讨。
同方泰德、河东电子、迪士普音响、深圳达实、中创立方、太极集团等企业相继做了精彩发言,汇报了自身在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发展中取得的技术、产品创新成果,分享了自身对智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认知。黄久松会长也对2014年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要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提纲性总结,振聋发聩,引人警醒。
智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真正的智能建筑必然含有“绿色”和“智能”的双重要求,如何将产品应用和顶层设计结合在一起,从整体设计、运营维护、行为节能三个维度入手,达成了智能和节能的有效平衡?会议期间,很多企业分享了自身的经典案例,以实际案例栩栩如生地对此进行了详细讲解。鲜活的案例不仅增加了讲解的生动性,也更易于人们接受和认知。
样式新颖,活力四射
广州站的会议地点选在了河东电子的智能建筑体验馆,那里远离闹市,更多了一分安静与恬然。对于习惯了以往酒店式会议的人来说,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点不适应,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其中也有主办方的良苦用心。清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专注力。相对而言,酒店环境过于嘈杂,人心难定,理解力难免下降。
会议期间,为了避免听觉疲劳,主办方采取了演讲间歇抽奖的方式给大家提神醒脑,充电宝、平板电脑、手机等形式多样且实用的礼品,不仅满足了大家的日常需求,更是让每一个人对接下来的演讲和抽奖倍加关注。
不少企业,借助于此开展微信营销、视频营销等活动。同方泰德现场举办了扫描微信二维码抽奖活动。参会的嘉宾积极参加,踊跃异常。会中抽取了5名幸运用户,赠送了同方泰德LED节能蜡烛灯。
不同企业的演讲人特色各异,但都功夫了得,充分借助了传播手段,视频、动画、场景控制、实物展示不一而足,只为了能将自身优势与创新成果阐述得更加明白,讲解得更加生动,使别人的记忆更加深刻。这些新颖的活动迅速拉近了到场人员的距离,让大家熟悉起来,也非常便于彼此了解各自公司的经营理念与业务需求。
热情好客的河东人还为大家准备了中西结合的丰盛午餐,并用自身领先的舞台灯光、音响控制等技术,营造了良好的就餐和会议环境,使人听着舒服,看着顺心,不知不觉间一天的时间就飞逝而过。
晚上回到酒店,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梳理这一天的收获,很多以前困惑自己的难题,不经意间已经化解;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然有了可以咨询的对象;很多以前只是听说过的人物,现场已经有过亲切的交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阶段性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要求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摆脱封闭、僵化单一的状态,不仅要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也要在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通过探索与研究,了解作业设计的途径与方法,不但可以巩固、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而更应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因此,我校申报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现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情况作一总结。
二、具体的实践
(一)制订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从课题审批下来后,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会议,撰写开题报告,课题开题。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研究的对象,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从2011年10月开始,拟定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调查问卷,并在三—六年级各抽取20名学生和25名语文老师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随即对我校的语文家庭作业进行了随机抽查,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我校的语文作业随机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发现我校的语文作业设计不容乐观,与新课程下作业设计要求相差甚远。作业设计形式单一,随意性强,一刀切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于是又召开了第二次课题组会议。会上,各课题组成员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整改方案,在作业设计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有效,达成共识。
(二)制定具体可行的作业设计方案
(1)基础型作业设计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①正音正字法取消了传统的课内字词教学。在前一天预习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基础,借助字典、词典自主扫清“拦路虎”,为课文正音正字。设计了这项作业,改变了原有的读课文、画词语、抄词语的刻板模式,不仅关注到了每个同学字词掌握的不同程度,能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字词掌握的情况进行反思,认识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还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的作业设计,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大大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
②自默自批法取消了传统的课后字词抄写。在学完一篇课文的第一课后,以往我们总会布置学生抄写生字词或文章中的一些重点段落,有时甚至抄上好几遍。对于学生来说,这项任务机械、重复,毫无意义。于是,我们根据学生的意愿设计,有的会挑选课文中的一些好词语背诵;有的会挑选课文中的同音字、形近字进行比较练习;有的会挑选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有的干脆直接把整段重点默写下来;还有的会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进行梳理记忆。自己出题自己完成之后,学生会对照课文进行批改,然后订正。
(2)阅读型作业设计更加具体细致。
①扣关键字词,抓住短文中的生僻字词或关键字词,对这些字词进行注音、辨析或理解;②抓关键语句,深化短文中心。教师要围绕文章中心设计作业,并分发给每个学生作业纸,随后收集,随时掌握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③抓好读后感交流展示,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布置给学生的阅读内容,一定要抓好读后感的书写,交流评价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读懂文章内容,才会把阅读作业真正落到实处。
(3)实践性作业设计更贴近生活实际。
①延伸性作业设计——从课内走向课外。教师设计的作业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真正达到“学语文,是为用语文”的目标;②表演型作业设计——用文本创造活动。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把作业当成是学习,也是活动,更是快乐的享受。
(4)层次性作业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作业。这样,由于难度适宜,同学们都乐于完成作业。并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作业,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关注到知识的层次性,还要关注到孩子们的差异。作业设计应体现选择性、层次性。
三、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阅读语文,分层体验多元化的作业,不同于以往的作业要求,在学生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当听到孩子们的一声声:“这样的作业我们喜欢!”时,作为教师我们感受到了作业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大气自信,体验到了快乐与成功,使语文作业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潜能,放飞个性的沃土。
四、实践后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也发现了不足及问题。1.阅读型作业,对学习积极主动,文学鉴赏水平高的学生不是很困难,但对一些学困生较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如何将这样的作业质量提高,将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2.阅读作业中读后感的交流评价活动的过程资料怎样留存是一大困难。3.实践型作业学生很喜欢,但由于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不能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学生的要求,落实不到位。4.层次型作业设计有部分老师不能长期坚持。
(二)努力的方向
1.教师要克服困难,捕捉学生活动中的细节并善于收集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改进,并对自己作业设计过程中的感想、认识和做法,随时记录下来,写成研究随笔、小论文等文本资料,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2.教师要进一步发挥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希望通过课题组老师在语文作业上的设计研究一些成功的做法,从而带动年级组老师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推动我校作业设计的全面改革。
第一阶段研究工作总结
龙山县兴隆九年制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简介
《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研究》这一课题已于2009年6月经州教育学会批准立项。2009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正式允许开题。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始终把“建设好教师博客”、“在农村学校教师如何利用博客高效地开展集体备课”定为目标。通过研究和应用,使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网络集体备课更具组织性、实效性、理智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备课的实用和高效的目的二、课题的实施
我们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次讨论、论证,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研究课题,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三次理论学习和一次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实验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三次分散学习。经过近三个月的学习,我课题组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不但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而且还召开了课题理论研究阶段总结会议,组织了阶段汇报活动,对09年下学期布置的课题组成员分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3、初步开展了各种研究活动
(1)调查了兴隆学校、石牌小学、石牌中学、桶车小学等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现状和教师对博客的认知情况及电脑使用操作的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农村学校已能保证网络通畅,且教师用机配备基本达50%以上,具备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硬件基础。
②、农村学校80%的教师计算机等级为高级,能较好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基本具备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软件基础。
③、本地区农村学校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备课方式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④、农村学校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备课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成立了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评价办法,制定了翔实的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及准备课题开题报告。
(3)通过召开专题会、校园文化建设、墙报等形式加强了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宣传。对城郊联合学区的各校教师参加博客的申请、建设和后期管理的技术进行了3次培训。
(4)整个城郊联合学区创了东区、南北区小学和中学6个集体备课群组博客,整合、协调、管理各成员个人博客。
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历经半年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迹。下面,我们将课题的研究情况做具体汇报。
课题研究采取的措施:我们组织教师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研究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轴心环节。
①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在创建新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培、研”一体的区本教研制度。在区本教研中,将自培与他培相结合;总结交流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以此提高整体的课题研究水平,教学策略在多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生成。
②
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实验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三课”竞赛之中,教师在课堂竞教的活动中,并且,在竞赛过程中,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③
抓准教学重点,深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着重在“学科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品社教学的策略优化”进行学科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改变 半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使品社教师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科教学范围由单一的课堂向丰富多彩的生活转变;育人方式由封闭向开放、主动活泼发展的方向转变质量观评价观向从单一的成绩向全面和谐的发展方向转变。师生共同构建了平等、和谐、民主、互动式的新型关系。
2.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教学中心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生成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唤起他们个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使品社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大显著提高。
许多学科教师撰写论文、参加省市备课均获学科领导与专家的好评。说课、上课竞赛佳绩频繁。值得思考的问题:
(XX年7月—XX年8月)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于XX年6月申报,XX年7月被xx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批准立项。自申报以来,进展比较顺利,已经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现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开展情况、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能坚持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学习理论,共同研读了xx的《美术教学论》理论书籍,并学习了中外美术史及美术新课标解读。另还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阅读一些书籍、论文和案例,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认知视野、拓深了研究视角、拓宽了研究范围。坚持“借鉴、有效、改进”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了加强学习、认真思考、积极行动、自觉反思、主动改进、初见成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知识;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2、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欣赏课,学生对它的学习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欣赏、感知对象的形象特征、理解其形成的语言及思想内涵;二是以各种形式表达、交流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见解。欣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更加明确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3、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熟悉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取得的成果、确定了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和评审书的填写。
2、通过学习,收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思维,了解了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深入理解了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
3、确定了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三、存在的问题、个人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继续努力转变观念,自觉树立现代教育观。
四、下阶段努力的方向、继续加大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科研管理工作。高职院校能否科学地管理科研经费,能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着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更是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1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及管理制度的现实状况
1.1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总规模稳步扩大
现阶段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大幅提高创造知识产权和前沿技术的创新能力。国家加大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简称R&D)投入稳步增长。先从前几年的数据来看,2003年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15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与当年GDP的比例为1.31%;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3710亿元,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9%。2003年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1539.6亿元,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3710亿元,仅2003年至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均递增22.3%,可见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是高于财政收入增幅的。
1.2 在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层面科研经费比重较大,高职院校较低
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聚集了大批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团队力量,享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中的大部分资金;其中高职院校则由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相对较弱,科研项目获得资助的途径、层面和经费总量有差异,故而享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资金比例较低。所有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既要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随着国家、高校、企业等对科研经费投入逐年上升,科研经费总量不断增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出现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不良现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1.3 高职院校层面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科研经费管理呈现复杂化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高职院校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的途径、经费额度不同,资助单位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求也是各有异同,按资金来源分项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加大了科研经费预算、核算、结账、管理的难度。有的高校会计科目设置不尽合理,项目经费也没有按项目管理,没有了解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拨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过程,只是简单核算课题的收入与支出;忽视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的指导和监督职责[1]。
1.4 对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不到位,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存在误区
有些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存在财务方面的知识盲区,在所难免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凭借个人能力和学术声望所取得的,科研经费如何使用应由项目负责人支配,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无需监管个人如何使用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此类观点是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课题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对课题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及项目科研成果进行全程管理负责的制度产生了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科研项目的资助使用主体是国家是各类组织,并不完全是自由职业者服务于某个人,促使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机构必须思考更加完善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
2 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的研究资料
2.1 关于科学学和科研管理的内容
2.1.1 科研管理是科学学的研究内容之一,科研经费是科研管理的要素之一。
贝尔纳是“科学学”创始人,认为科技研发不仅是单个科学家、发明家的兴趣使然,而且是一种职业化、组织化的社会活动,它是有建制、有经费,有目标、有选择的。十九世纪末期的科研工作出现专业化分工,研究方式产生生明显的变化,开始由个体研究转变为社会化的集体研究。我国科学学研究从1979年7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办公室和自然辩证法杂志社联合举办第一届科学学学术研讨会开始,同时对具体的科研管理也引起关注。
2.1.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从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上看,不管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还是直接服务社会都离不开科研;另一方面,科研又是高职院校实现自我发展,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保障[2]。近期国内有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使科研工作高效运行、资源合理配置、科技成果迅速产出、科技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3]。李进在书中系统介绍了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内容,包括科研经费管理原则、管理制度、来源及分类、支出范围等各项内容[4]。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能增强学校软实力已经成为共识,同时高职院也逐年加大了投入科研经费的力度。
2.2 世界各国的研究活动、科研经费主要还是政府导向
2.2.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投入制度,提高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根据国家教财[2005]11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并对科研经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过程控制、全成本核算制度。2011年1O月17日在推进“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视频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在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必须建立起一套权责明晰、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管理和问责机制[5]。
2.2.2
高职院校根据科研项目来源,把科研项目经费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指国家、省、市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国家、省、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创新团队、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专项科技经费,国内外各种团体和个人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等。第二类是横向科技项目经费,指企事业单位委托学校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工程勘测与设计以及软科学等科技项目经费,包括科技开发、科技转让、科技服务与科技咨询等科技经费。第三类是学校科研基金项目经费:指学校科研基金立项的项目经费。
3 提出现阶段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研究思路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可以围绕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这个主题,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展开研究;主要调查分析本区域的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适当了解调查区域外的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另外再运用个案法和调查法,选择1-2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为主要案例研究单位,注意选择依托单位是否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否重视教育科研与应用技术研究,是否在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样便于分析评估结果,便于下一步推广研究成果,积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3.2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入手,运用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并辅以问卷调查、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全程参与工作,发挥对科研管理业务和财务管理业务比较熟悉的优势,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诸多因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考察调研,案例分析、征求意见、借鉴国内有关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形成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分析报告,力求形成适合区域经济和学校发展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草案,以期推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教职工参加科研项目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项目组科学规范、合理合法地完成研究项目预期成果。
3.3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比较全面地把握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理论体系的一致性及其内在规律,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时期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关注不同行业类别高职院校的实际操作指导的差异性等,力求形成适合指导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理论,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改革的新趋势,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3.4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需要制定出能与现阶段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更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思路,促进高职院校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4 提出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思路的意义
提出研究思路力求引导高职院校结合各自行业、区域经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加强促进内部财务控制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保证高职院校科研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阐述分析了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资料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现实状况,提出调整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以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管理水平,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现全面科学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玉霞.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现状看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J].经济师,2006,(8):125-125,148.
[2]黄伯云.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J].现代大学教育,2003,(1):4.
[3]毛丁初,蒋永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创新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9l-92.
[4]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李进.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
1. 科研梯队不够合理
目前,独立学院真正能从事科研工作的力量很有限,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无高级职称,教学和科研经验少,很难独立开展科研。而且没有专业的科研梯队和青年教师缺乏有效的科研指导,教师在有限的领域内各自为阵,基本上未形成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从事某一项目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团队,多数教师缺乏固定的方法和深入的研究,缺乏科研竞争力,导致总体实力欠缺。
2.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不足和科研活动少
不少教师认为科研是神秘莫测的,是专业人员、少数教师的事,于己无关,重教轻研,长期游离于科研活动之外,缺乏承担课题的经历,导致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掌握滞后,出现了严重的专业技能退化现象,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对科研选题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开展的课题多为低层次、重复性的理论研究,并且多为自发性、分散性的人为行为,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参与人员科研经验缺乏,难于独当一面,课题负责人往往单枪匹马。
3.从事科研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时间不足
由于独立学院招生数量增多,大多数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整日,忙于应付教学。教师仍未能从疲惫不堪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现代教学、科研的实际问题,即使进行研究,也导致课题起点低,缺乏创新性,选题单一,缺乏学科间的交叉,对项目的可行性缺乏预见性。即使立项往往也不能预期完成,而且研究成果对现实无指导意义,造成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4.科研功利性过强
部分教师参加科研工作是为了评职称、评优或经济利益,致使科研过程急功近利,疲于拼命争项目、乐于拼凑编文章、疏于潜心做研究,结果只能是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应用开发价值不大。一旦达到目的,就不再投入精力和时间搞科研。
二、 对科研工作改进的建议
1. 注重科研团队的培养
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搭建学术梯队。学术梯队建设的关键是选拔和早就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应该是只是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及学位、学源结构的合理搭配,以科研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
要逐步完善现行的科研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首先在财力上予以倾斜,保证科研和奖励经费充足。加大精品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多出科研精品,并使激励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对取得重大成果和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除按学校规定给予奖励外,再配套追加一定的经费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应扬长避短,发挥个人所长。
对科研实力强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科研薄弱的学科,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专家论坛、学术沙龙和项目合作的方法,打造学术平台,提升科研实力。
3.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科研管理部门应做好对科研信息的管理,应及时准确的利用网络传播科学理论前沿、新的科研方法等,以便青年教师能更好的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不至于在科研选题时,出现选题陈旧,不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应制定科学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同时,应建立青年教师学习进修机制,使青年教师能有机会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进修,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4. 教师要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抱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事科研的必备条件。青年教师常感到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搞科研底蕴不足。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具备从事研究的资质与能力,从而对科研望而却步。这需要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信心,在科研的实践中更有效地去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成功就有可能出现。
对于部分青年教师来说,没有危机意识,平时并不重视科研,一旦临近职称评定、晋级等关键时刻便只好临阵磨枪,有的仅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无意学术攻略,往往放弃或回避那些难度较大却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些都是与高校科研发展相违背的。只有树立为科学而奋斗的理想,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宽松的外部环境,教师的科研能力才会走上良性发展。
三、 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建议
除了上述几点针对科研方面的建议以外,笔者还认为,科研工作必须和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要积极培养教师将科研,特别是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
1.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更是教学目的
反对教师只重视单一的技能培养,提倡技术研发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四大要素——“项目化实训、调研和研发、习作转换成作品至形成研发项目、开发价值建构”。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和目的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2.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献之间的三维互动,是师生智慧的汇集和情感的交流,更是学生睿智的开发。首先,科研融入课堂教学的形式是三维立体的,有教师对科研融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这是前提;有学生对科研融入课堂教学要求和目标的理解和实践,这是基础;有教师与学生共同研发,这是核心;有学生与学生共同摸索,这是催化剂。其次,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成果不仅是学生能力建构渠道,更是师生智慧的汇集和情感交流,学生能力和素质形成的重要历程。
3.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是实践,要强调学生探讨和摸索,自学自悟,先思后问;二是创新,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对实训内容进行创新性设想和构思;三是研发,要求学生本实训内容研发成可开发项目;四是应用,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生成可开发项目,应用是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效率的表征。
通过实践,确定了科研项目融入课堂教学实验最重要的三大教学板块:一是基础知识模块,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是雾里看花,应扎根细节;二是技能技术研发与项目调研模块。所谓“熟能生巧”,当技能熟练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一种技术。因此,技能训练要以形成技术为目标,有了娴熟的技术项目研发才有可能。项目调研为技术开发提供有机的物质条件;三是科研项目研发模块。项目研发是学以致用,是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升华,是实现课堂教学项目化重要环节。(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科研工作在高等学校普及程度的相关调查与分析》孙燕 《大学教育科学》 2005 第4期
[2]《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泽宇 《教育与职业》 2009 第35期
[3]《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钟衍寰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 2006 第z1期
【科研课题第一阶段总结】推荐阅读:
教科研课题培训总结06-12
201课题阶段总结06-06
数学课题阶段总结10-03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05-26
德育课题阶段性总结07-15
“自主作文”课题阶段性总结11-05
上期科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11-10
英语课题组阶段性实验总结06-08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论文10-17
课题阶段工作总结t Word 文档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