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通用8篇)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篇1

泮境中心小学何晓红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秉承上学期的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深化课题,做好每一个英语教学的课题,有目的性的针对一些难题,共同攻克,共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们努力做课堂组织教学调研,课堂活动效果调研,课堂口语实践调研和英语教师常规工作调研,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的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英语责任感有明显的突出表现,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重在培养学生的习惯,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初步能力,课堂的学习非常关键。那么如何来开展“语篇”的教学,也是一个新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说“学习无止境,法无边界”,那么语篇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语篇的设计,语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你整堂课的活动,所以把握好语篇的教学,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激趣”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做个有心的人,多出“Golden touch”.一、首先要把握好整本书的框架,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现在用的是闽版小学英语课本,很多内容都是比以前的外教版有所提高,特别是单词量的提升。再一个是这本书的设计是有点偏向城市化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农村的学生来说有点过意强求,所以把握好一节课的语篇很关键。

二、重点、难点要突出。

外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对于外语的语篇来说,就是要学生学会一种实际的交流能力,那么单词的教学就是一个首要的重点,也是一个语言的奠基石,那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搞一刀切?干脆都教单词,再来教句型,我认为“还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所长,也有所短。接着句型教学也是一个重点,它是语篇的主要单位,有些句型还是个关键的中心思想。把握好这两个重点,那么接下来就是出破难点,就是我们的语篇。语篇它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所以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切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时我们的教师都很难表 1

达语篇思想,更何况小学生。所以突破难点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帮帮孩子们多练,多说,多听,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融入一些人文,历史,环境,游戏等有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好课堂的教案,要简单,有效。

对于小学的英语学习来说,目的都是写一句,学一句;学一句,说一句的教学模式比较多,重点在于语言的模仿和听,越简单,越好。那么我们的教案也不要过于太复杂,复杂不利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最有效的教案就是简单,学生的活动量大,突出重点和难点。可以是本课的一段对话,或者是一段歌曲,或者是一段chant,以这个点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一节一个语篇交流,一次一个情景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专注一个点,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的轻松有趣。

四、让学生多说,多表达,但有时“听”总比“说”好,听也不可忽略

语言的教学重在实践,语篇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锻炼的机会,一节课要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说,不管说对,还是说错,说出来就是最棒的,只有说出来才会进步。那么学生说错了怎么办?好办!就是让学生听,听录音文本,看多媒体的实况对话,因为只有听才能让学生知道他们错在哪里,让后及时改正。

五、要有一定量的课外练习。

语篇的教学还包含语言的书面表达,英语书写也是学生的一个学习重点,一定量的练习是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印记式的背单词。

六、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很多老师都知道,兴趣是小学学习英语的催化剂,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把握好语篇的兴趣要点非常关键,这就要我们老师多出个心眼,找找语篇的兴趣点,只要把语篇的兴趣点找出来,一堂课就会很热闹,很有学习的氛围。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篇2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建立,2010年通过建设验收。自批准建立以来,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实验室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引,在重点研究领域设立一批开放课题,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同行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以期取得一批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在夯实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研究的同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推动我国及国际上建筑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实验室设立和遴选开放课题的基本原则是:(1)符合实验室的核心研究方向和本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2)提倡创新,鼓励前瞻性探索;(3)以我为主、强强联合、优先支持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课题申请。为了更好地管理开放课题,实验室制定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

1 设立开放课题的概况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8年设立开放课题以来,共立项93项,资助研究经费285万元。其中2008年立项34项,资助经费120万元;2009年立项29项,资助经费85万元;2010年立项30项,资助经费80万元。在所有立项的课题中,校外单位66项,华南理工大学27项。其中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建筑学科“老八校”的研究人员均较为踊跃参与我实验室的课题申请。

随着开放课题逐年持续设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参与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中,实验室成为了建筑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基础研究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设立开放课题为实验室开展对外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 开放课题的成效

开放课题作为实验室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实验室日常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近几年,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的设立取得了一些成效。

(1)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2008年度,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34项。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这批开放课题陆续结题,截至2011年8月底,已有26项课题结题,还有8项课题因为课题负责人出国、拟发表文章还在等待排期等各种原因没有按期结题。根据对提交的结题报告中成果数据统计,共发表各类论文129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27篇,ISTP收录3篇,统计源或核心期刊35篇;申请或授权专利2项;专著9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加强交流与合作。重点实验室每年申请的开放课题中既有校内外研究人员联合申报,也有国内外大学研究人员单独申报,开放课题作为一个交流平台,确实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实验室研究人员提供更多对外合作的机会。开放课题平台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为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学术研究、讨论和交流、团结协作、共同进取创造条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负责人作为客座研究人员也是实验室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使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研究深度得到拓展和延伸,而且汇聚了学科精英、壮大了研究队伍、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活跃了学术氛围,不断为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注入着新的活力。

(3)提高了重点实验室在建筑学科领域的知名度,为开展社会化合作研究奠定基础。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目前国内建筑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开始还不被社会和企业广为知晓,随着一批批开放课题的设立,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将关注目光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申请开放课题的校外或国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国家重点实验室走向国际的步伐也随着开放课题的设立逐步迈开。

(4)推动本领域学科专业的发展。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不仅是为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也是为了通过这种开放合作的形式,促进国内外本领域学科专业的发展,共同进步。开放课题作为对外开放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互益共赢”的举措。

(5)积极促进“985工程”三期建设。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华南理工大学“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平台,以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为学科支撑,同时整合材料、环境、化工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985工程”为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两个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实验室科学研究提供设备保障,为两个学科的长足发展和迈入国际化奠定强势基础,让重点实验室建设迈上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依托实验室展开各项科学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建筑学科在“985工程”三期搭建了一个更高起点的科技创新平台。随着“985工程”三期的启动建设,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作为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3 开放课题工作中的问题

重点实验室通过设立开放课题的方式,汇聚了一批优秀科研人才作为客座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平台上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当然随着设立开放课题工作的逐年深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开放课题从课题的申报、立项、研究进展的检查监督以及结题的整个过程都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进行管理。由于重点实验室每年都要设立开放课题,每个课题的研究期限一般为1~2年,因此经过几年累计下来,实验室需要管理的开放课题近百项,而且很多课题负责人都属于外单位,他们仅仅是通过提交年度总结报告作为依据来决定是否继续支持该课题,这通常会导致开放课题研究人员不重视课题的阶段性检查工作,即使提交的阶段性检查报告没有达到预期成效,也较难实施激励或惩罚措施。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对开放课题进行良好地过程管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方式来提高管理水平。

(2)与课题负责人的沟通协调不充分

开放课题平台可以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来重点实验室承担开放课题,同时他们也成为了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他们给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引入了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的合作必然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因为他们只是重点实验室的客座研究人员,因此在课题的过程管理中存在一些较难操作的状况。比如他们不能及时结题或者他们结题的成果达不到实验室签订的合同要求等,尚没有有效制约措施。另一方面他们具体参加科研活动,享有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的研究权利和义务,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客座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同时又要注意技术保密,避免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外泄,产生成果归属方面的纠纷。因此,对客座研究人员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3)结题验收方式有待改进

根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结题时,需提交开放课题结题报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复印件以及所在单位财务处盖章的经费开支结算证明。实验室将根据双方签订的开放课题合同,对该课题的成果进行验收。

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设立的开放课题已届研究期限。在结题进行成果验收时却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结题的成果虽有,但是并没有课题负责人署名的文章,要么是其学生署名的文章,要么是课题组其他成员署名的文章。重点实验室虽然与课题负责人签订了合同,但是只是要求有多少成果,并没有明确成果一定要由课题负责人完成,由于签订合同时内容表述的不严谨给成果验收带来了一些难度。

(4)合作和交流模式有待深入

虽然开放课题作为对外开放的平台确实加强了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实验室的影响,也促进了本领域学科发展,但是这种合作和影响还不够深入,需要一种多元化的方式来进一步深化这种交流与合作。

4 改进工作的思路与策略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平台通过四年多的建设与摸索,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在参考学习其他实验室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将在下阶段探索开展如下工作:

(1)建立开放课题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传统的开放课题管理模式,其课题的申报、立项、阶段性检查和结题,工作量大且效率低。而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开放课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海量快捷的网络数据传输、共享技术来实现开放课题从申报到结题的全过程管理。开放课题系统将架设在一台IBM小型机上,服务器系统采用的是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的UNIX系统,选择ORACLE数据库管理全部信息,采用了跨平台的JAVA系统。每一个课题申请者都能得到一个用户名和密码来登陆开放课题管理系统上报材料,立项评审专家用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服务器进行在线评审,并在线录入评审意见,系统管理会将评审入选的开放课题会同评审意见一并发给学术委员会审批。课题的过程监控以及课题结题审查都可以在线完成,结题的整体资料还会被完整地存入ORACLE数据库存档。通过这个开放课题管理系统,必能大大提升开放课题的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2)加强开放课题合同管理,对合同内容进行完善

实验室与开放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合同是加强开放课题管理的一种有效法律手段。实验室自开放课题立项以来,就已经和课题负责人签订了科研合同,规定了双方在课题研究中的职责、要求、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合同中明确课题成果的归属。只是在课题结题的过程中,实验室发现在成果要求方面表述得不是很严谨明确,要进行修订完善。

(3)开放课题和自主课题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

开放课题的负责人一般为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自主课题的负责人一般为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由于自主课题设立一般为实验室核心研究内容与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挂钩,因此实验室积极鼓励固定研究人员与外单位人员加强合作,争取出高水平的成果。同时,针对开放课题做得较好的研究人员,也积极鼓励他们与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进行合作,以自主课题立项的形式进一步深化课题的合作研究。

总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了重点实验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开放课题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地利用这个平台能够使实验室在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巨大的成效,使实验室得到长足发展。当前,华南理工大学“985工程”三期正在启动中,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结合自身建设任务不断开拓创新,认真总结历年设立开放课题工作中的做法,积极吸取借鉴其它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开放课题平台的优势,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建筑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筑科技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学术交流基地,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林.浅谈开放课题的设立与管理[J].科技.人才.市场,1999,3:82-83.

[2]吴启运.引入招标法管理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7-28.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篇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市小学生郦思哲写的题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仅107个字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商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这篇在一般老师眼里很难获高分的作文,一举夺得大奖,令人深思。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说,“这样的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孩子的童心是最起码也是最宝贵的。”

我们生活在农村,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广阔的空间,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只要我们按照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生活,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写自己的感受。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最终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所以我们提出了农村生活百字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百字小作文即不用很长篇幅,用短小的文字写出真事真人真景与真切的感受让作文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

一、现阶段课题组开展的工作

1作文课重点进行百字作文教学和写作指导。实验组老师们分类梳理教材中的作文教学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丰富生活体验一内化学生感悟——学生自由写作”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指导学生真实写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每月一次的收集、交流农村语言活动;每周开展的体验农村生活活动;中高年级每月开展的优秀观察日记评比活动。

3各班成立“农村百字作文”兴趣小组。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辅导写作,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本学期我校已在《小学生作文世界》等报刊发表作文累计二十多篇。

4教师间相互听课,共同发展。定期开展每人一节研究课的教研活动。全组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备课,全体听课,课后开展从自身讲的角度和听的角度进行相关课的反思、研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

1实验的力度不够,由于场所设施等诸方面原因,不能全面展开教学实验,有些教学实验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就是说好的学生写得很好,差的学生不够理想。

2由于我们在农村,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家庭辅导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未能及时与家长进行反馈交流。

3现在农村孩子也缺少农味。

三、今后研究思路

1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作文教育资源,拓宽作文写作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作文、运用作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

2要精心设计作文实践活动,切实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等习作能力的立体积累。

3调整和充实课题组成员,加大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积累资料。

211课题实验工作个人小结 篇4

肥西县丽景小学: 宣守明

本人很荣幸能成为丽景小学211课题实验(即同一起跑线课题实验)组的一名实验教师,因为这个实验影响很大,特别是它的倡导者何克抗教授,在古稀之年为了孩子,那种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精神、无私奉献的博大襟怀我早有耳闻,因而我倍加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现将本人这一学期参加课题实验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集体培训,奠定理论基础。

开学初,教育局就组织我们所有实验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在这次培训会上,北师大教授们的精彩解说,使我初步掌握了什么是211模式课堂:即一节课前2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中间10分钟扩展阅读,后10分钟说话写话。同时还给我们细致讲解了211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从而为接下来教学实验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增长见识。

课题培训会结束后,我先后学习了我校二年级王琼、万彩云、费维华、刘珩等二年级老师的研讨课和公开课以及民生小学、紫蓬中心校的211教研活动,通过本校老师间和兄弟学校老师间的交流,尤其是何教授的精彩点评,使我领略了211课堂的大体框架,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三、集体备课磨课,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211课堂驾驭能力,我又和同备课组的几位老师不厌其烦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评课,在反复的磨课后,我在11月份上了《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211尝试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不足之处:由于我是初步接触这个模式,所以每当进行教学时,在时间上我总是把握不准,特别是公开课,我还显得很紧张,从而没有把211模式落实到位。

五、几点感受。我感觉到211模式确实很好,如果实施的好,它能够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为了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即使再困难,再辛苦,这条路我都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同一起跑线课题实验

个人

小学语文课题小结(共) 篇5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查阅众多资料,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

3.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反思,及时收集好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以科学地解释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XX.4-XX.6

主要是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学习课题方案,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研讨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及措施,使成员较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明确了该研究实施的几大领域,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二)进入实施阶段XX.7-XX.7

1.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首届江滨实小校园文化读书节,引导学生开放读书,通过首届校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校园掀起读书热潮。其间刘爱华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亲爱的汉修先生》新书推介课,吸引全体家长也参与到书香校园的打造和书香家庭的建设中来。严娟老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代表学校在市区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李智勇老师一堂《雾凇》以其精美的画面欣赏,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当的综合性活动,在区校长书记赛课中获一等奖。

2.课题组理论学习及培训。听取江苏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等、市区教科所专家来我校作课题论证指导,进一步指导实验研究的开展。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拓宽渠道,引语文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

(三)整合研究阶段XX.8-XX.1

21.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第三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首届“书香家庭”并隆重颁奖。结合春秋游,开展了解家乡文化“走进焦山”等主题实践活动。

2.进行课题中期汇报,举办阅读课型的研讨活动,成果在全校推广。

3.推出《江花》校报,主要刊发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四)总结评价阶段XX.2-XX.41.课题进入整理完善和总结自评阶段,着手编写《江滨实小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题图片汇编》《实验教师论文集》以及学生成果汇编。

2.全面进行课题试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摸索了一套综合性学习的选择策略

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应该首先思考学生关心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遵循以上原则,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探索,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选择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大策略:

1.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而且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孕育地。因此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立足课堂,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首要重视的阵地。

比如四年级《生命桥》一课的学习,老师们结合开展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阅读作家沈石溪,听作家讲座,动物趣味交流会,编一编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更得到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

2.注重多向整合,在学科融通中提炼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新教材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跨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营养,综合性的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如一年级《春到梅花山》一课学习之前,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了亲子游梅山的活动,孩子们画梅花、写梅花、颂梅花,不仅从感性上走进课文,感知了早春梅花的烂漫气息,理解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空前盛况,还通过画笔来表现梅花的缤纷色彩,淡淡清香,并且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吟诵中,更增添了对报春的梅花的喜爱。

3.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实践中采撷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立足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语文的天然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培养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核对社会的责任心,能够不断的发现发生在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春节前夕,有心的老师结合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市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为(1)讲1-2个有关“年”的故事;(2)手机3-5副你最喜欢的春联,并背一背;(3)有书法爱好的同学参与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4)感受年文化,写写春节见闻等。在这样讲故事、集对联、抒感想的活动中,学生们感悟着社会,锻炼了听说读写以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能力。

还比如今年的春游主题就来源于课题组老师的设想《诗话镇江,走进南郊》很富诗意和家乡情结,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近期热播的五集纪录片《诗话镇江》的收看拉开帷幕,有收看电视剧,了解家乡镇江;收集资料,制作读书卡;有春游南郊,寻访古迹;有春游后中的摄影书画、主题征文的评比,赞美家乡,抒发情怀。如今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也正翘首以盼着。

4.强化主题阅读,突破时空局限鲜明主题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着力研究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在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总结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步骤

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实践探索,老师们总结了一套实施步骤,即“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总结展评”。

1.确定专题。结合新课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单元学习前首先要心中有数,做到及时引导学生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便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2.制定方案。为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应该包括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和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应包括专题名称、预期成果和成果表现形式等。

3.具体实施。有了方案,组织学生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定出的活动计划活步骤,在本次活动主题的统领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开展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好组织交流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成果展评。结合班级园地或专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展一展,通过倾听和欣赏,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尝试对自我或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作出反思或评价。

(三)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类型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探索,与专题的选择策略相对应,我们研究总结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本拓展类。

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性活动中,如办小报、编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主题活动类

相对应于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达到课程的整合。

3.问题讨论类

与“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对应,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完成,如查找资料、访谈等,也可以是同学间合作完成。

4.社会实践类

学校是个小社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善于发现活动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因素,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

5.专题阅读类

之所以与课本拓展类并列,一是因为专题阅读在本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专题阅读贯穿始终,除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师生共用的《拓展阅读》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一套拓展专题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专题性阅读中大大的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与素养。

(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创设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整体提高。

1.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唤醒了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心理,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资源意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由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后意识到的环保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进行的名人名言、诗与画的收集,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4.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生活的领域有多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综合”,实验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教师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策略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既为课题研究的教师铺路搭桥,也给老师们压担子,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热情更高,更具自觉性。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小结 篇6

杨巧红

本课题前期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课题组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有序研究,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体会到“一刀切”作业布置形式,弊多利少,如作业肤浅,优等生吃不饱,如作业设计有难度,学困生咽不下去,很难长进。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我们将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依据学生分层情况匹配每一层的作业,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能获得 不同的需求。《数学新课程标准》 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研究,能体现了“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教学”实验在“培优”和“辅差”方面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作业的态度都得 到了良好的改观,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作业分层设计首先将学生分层研究,在对学生的情况比较全面了解后,根据学会僧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中等以上的学生、中偏下的学生、暂差生或学困生,然后确定不 同的训练目标,运用适当的练习策略,进行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 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其次是课内练习分层设计,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我们从内容上要求设计富有层次性,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随时调整练习的要求。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必做题

1.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7×6=()

口诀:()

口诀:()

5×7=()

7×3=()

口诀:()

口诀:()2.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7=42

7×()=35

()×4=28

7×()=49 B、选做题

太阳餐:想一想,能填几?

7×5+7=7×()

7×7-7=7×()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 学生要求完成 A 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 A 类中的两道题目和 B 类的一道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另则是课堂作业分层设计,我们对各个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设计不 同需求的作业,对低层次学生设计低起点,补台阶,多鼓励的;对中层次以上学生设计有变化,有综合,促发展的作业。包括计算练习的作业层次、空间与图 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 层等等。例如学生家庭作业的分层布置,允许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做既减轻这一部分学生家 庭作业的过重负担,增添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为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增 加了信心和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对纪律差、厌学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创 造了可能。纪律差、厌学学生,他们不是做作业的时间太多,而是不肯做家庭作业,他们要么抄袭其他同学的家庭作业,要么就干脆不做家庭作业。造成这样的 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课堂上根本不听,而且自由散漫现象严重,他们不仅自己不学,还严重地影响他人的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是与传统的作业有差别的:我们根 据学生好奇、求知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设计的家庭作业应该是比较容易完成的。

再则是学生多元智能作业的设计研究,这也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在明白学生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及解决问题途径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作业,如: 文字式、图表式、实物式、语言式等数学作业内容,并设计解决问题途径图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篇7

19世纪以来, 人的自主发展和终生学习能力是中外教育家倡导的教育理念, 也是我国21世纪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法国南希大学教授Henri Holec指出, “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具体来说, 即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 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即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其关键在于面对学习任务时, 学生如何分析、判断、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自我调整。其管理过程中体现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决定其学习活动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 认为, 外语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 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是为“习得”。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 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第二语言“二元学习方式论” (Keith Johnson, 2001) 则认为, 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 “学得”和“习得”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者交替出现, 相辅相成。

初中学生, 仍处稚气懵懂之期。笔者二十余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十二三岁的少年, 英语教学要从起始年级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要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 尤需营造英语“习得”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 导学要浅显、明确、易操作, 换言之, 英语学习每天做什么 (怎么入门、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学多长时间、练什么) 要具体为项目清楚的“学案”。因此, 在课题实验1班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以“学案”为基础支撑, 注重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三年中始终坚持遵循“两读四一”模式习得英语。“两读四一”之“两读”, 指英语学习应每天包含朗读和阅读活动, 笔者在所教实验班提倡学生每天大声朗读英语不少于30分钟 (早读或晚读, 或者早读加晚读, 每天阅读至少两篇英语文章。“四一”指“一看一听一说一写”, 通过日常“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新闻 (或者歌曲) ”“日常交际说英语”“生活感悟英语写”方式增添英语学习趣味性, 提升英语学习成功体验, 以此提高英语学习动力。“学案”, 如前所述, 即英语教材“单元学案”, 包含课内每单元英语学习重点、难点和考点, 学生以“单元学案”为导航和指针, 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看得见”, 英语课内学习“有路可循”, 既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又有助于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更有助于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课题实验第一阶段 (初中第一学年) , 完成问卷调查、学生英语学业基础摸底分析后, 笔者认为, 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能急功近利, “为能力而能力”, 更不能为分数而教学, 首先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习得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围绕教材、教法、学法指导、课堂活动、课外英语相关实践等展开系列教学双边活动, 通过教学活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让学生感受“习得”英语成就感,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 进而逐步探索通过相关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

二、阶段性实施步骤

课题实验第二阶段 (初中第二学年) , 随着课题实验主旨和“两读四一”模式的逐渐明晰, 笔者在教学过程加大了教法、学法和教材整合力度:加强学法指导, 继续推行“学案”导学;放手自学, 强化“两读四一”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整合教材, 通过课堂内外活动和师生平常交往提炼编制教材, 施行“快乐学英语”、“用英语做事”、“生活即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得到更新, 使英语“习得”方式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课题实验第三阶段 (初中第三学年) , 学生英语“习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不断得到强化, 逐步成为英语学习实践的主人。在实验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逐渐明白, “英语自主学习”即“英语自主学习主动自我管理”。所谓“英语自主学习主动自我管理”, 就是面对英语学习任务, 主动依照“分析学习任务, 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实施学习计划, 评估阶段效果, 调整学习计划”这一标准路径做出反应。主动学习, 学生有路可循, 并有诸多成功体验。同时,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对于学生其它学科学习产生了预料不到的辐射作用, 此为后话。

三年来, 实验教师尝试超越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教法, 挣脱教材桎梏, 引入模仿、赏析、讨论、质疑、辩论、看 (英语原版电影) 、听 (英语广播新闻) 、读 (地道英语美文) 、唱 (英语原声歌曲) 、演 (英语话剧、小品、舞蹈等) 、写 (英语观后感、日记等) 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大胆整合现用教材, 大量补充课外原汁原味的音像和文本语言材料, 通过“积极看、主动听、敢于说、广泛读、随心写、快乐学” (英语) 的方式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淡化考试成绩, 强化主动学习成就感, 英语“习得”方法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 “两读四一”模式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经过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 课题实验取得辉煌成果:

1.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2.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困生取得巨大进步

3. 实验1班“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出众

4. 实验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成绩突破海南中学1991年以来纪录。 (图表略)

2010年至2012年, 实验班所在年级共42人次入选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决赛, 一等奖 (含每年的第一名) 获得者全部出自实验班, 共25人次。非实验班先后仅有4人次闯入决赛, 分获二等奖2人次, 三等奖2人次。

5. 实验班学生英语阅读主动性强、阅读量大、阅读面广 (列表略)

实验1班学生2011年寒假英语阅读共计4863篇 (页) , 平均每人阅读91.75篇。

6. 实验1班教师编撰三年“学案”结集成册 (200余页)

7. 实验班教师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双双荣获文科类一等奖

8. 实验班学生“生活体验随心写”优秀英语习作结集成册 (200余页)

四、结语

如前所述,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 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 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自主、独立、主动, 不仅通过终结性评价 (学业成绩) 得到反映,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质疑问难, 主动地解疑, 主动地变异思维”, 能更好地跨越教师的“导”, “不待教而学, 先于教而探知甚至教一而懂百”。

小学英语课题实验小结 篇8

1.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2.培养学生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实验名称】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带塞广口瓶、鸡蛋卵壳膜、纱布、清水、0.3g/mL蔗糖溶液、玻璃管、漏斗、打孔器、注射器、剪刀。

【实验装置图】

【实验材料准备】

1.用打孔器在广口瓶的木塞上打通两个圆孔,将玻璃管和漏斗分别插入其中的一个圆孔中。

2.利用盐酸浸泡鸡蛋清除鸡蛋外壳,在去除了外壳的鸡蛋一端剪开大小适中的口子,倒出蛋液,就得到了鸡蛋卵壳膜,用清水清洗后,将其包裹在漏斗上,扎紧固定(如图所示)。

3.利用注射器将0.3g/mL蔗糖溶液注入漏斗内,直至漏斗的锥形区域充满蔗糖溶液。

4.将广口瓶灌满清水,然后用带有玻璃管和漏斗的木塞塞紧,此时玻璃管内出现一定高度的水面,以这个高度为标准,利用注射器吸取蔗糖溶液,将漏斗里的蔗糖溶液补充至此高度(如图1所示)。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渗透作用发生的两个条件。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设疑:“为什么将红细胞浸润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吸水涨破?”激发学生探索水分如何进出红细胞,以此来引出渗透现象。

【实验教学过程】

T:请同学们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设疑“为什么将红细胞浸润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呢?”水分子是如何进出红细胞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物理现象。

T:展示实验装置,准备3组,分别编号为A、B、C组。

A组:选用鸡蛋卵壳膜包裹漏斗上,广口瓶中装满清水,膜内装入0.3g/mL的蔗糖溶液,具体安装见【实验材料准备】。

B组:选用纱布包裹漏斗上,其余同A组。

C组:广口瓶和鸡蛋卵壳膜内都加入0.3g/mL的蔗糖溶液,其余同A组。

T:装置安装好以后,先给学生展示A组。

S:观察A组现象,思考:

1.蔗糖分子和鸡蛋卵壳膜(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能透过半透膜?

2.A组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3.漏斗管内的液面会无限上升吗?为什么?

(学生在回答第2题时,往往只会想到广口瓶内的水分进入鸡蛋卵壳膜内,而忽略了膜内的水分也可以透过膜进入广口瓶,此时教师需结合第1题给予学生机关提示,最终让学生能全面地解释漏斗液面上升的原因,即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水分从清水透过鸡蛋卵壳膜扩散到蔗糖溶液的量多于水分子从蔗糖溶液透过鸡蛋卵壳膜扩散到清水中的量,整体表现为漏斗管内液面上升,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T:进一步设问:

4.如果用一纱布代替鸡蛋卵壳膜,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上升吗?为什么?

5.如果广口瓶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为什么?

S:大胆猜想可能的结果,并作出解释。

T: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S:进行试验。

T:同时展示B组和C组,请学生观察两组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结果,你能总结出要发生渗透作用,需具备哪些条件吗?

S: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实验创新之处】

1.经过改进后的装置相比课本实验装置,无需铁架台固定,轻便易取。

2.整个装置中加入的玻璃管,利用了物理上连通器的原理,通过漏斗管内液面上升和玻璃管内液面下降的鲜明对比,清楚地揭示了渗透原理。

3.教材的实验装置就只有一套,不能推测说明渗透作用发生所需的两个必备条件,不利于课堂重点的教学。笔者上课时将其改为对照实验组。

(1)对照实验1:变量为半透膜。

A组和B组对照,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产生的一个条件:必须具有半透膜。

(2)对照实验2:变量为膜两侧溶液。

A组和C组对照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必须具有浓度差。

上一篇:乡村道路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下一篇: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