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2022-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形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和物种之间、物种和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地震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都提高了

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 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

- 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 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 原因2: 生境的破碎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

- 与自然系统相比,一般地,退化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变化、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

- Daily(1995)对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人类活动进行了排序: 过度开发(含直接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占35%,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6%,生物工业占1%。其中前三项人类活动占93%,而这些破坏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了物种生境的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或过程受干扰的程度,例如人类对植物获取资源过程的干扰(如过度灌溉影响植物的水分循环,超量施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比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直接干扰(如砍伐或猎取)产生的负效应要大

- 一般地,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尚未完全破坏前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会停止并开始恢复(例如少量砍伐后森林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增加;但在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被破坏后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很难停止,而且有可能会加剧(例如火烧山地后的林地恢复)。

原因3: 环境污染

-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由于生物对突然发生的污染在适应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生物多样性会丧失; 二是污染会改变生物原有的进化和适应模式,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向着污染主导的条件下发展,从而偏离其自然或常规轨道。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降低

- 在遗传层次上的影响。虽然污染会导致生物的抵抗相适应,但最终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这是因为在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具有特质性的遗传变异因此而消失,进而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的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的增加,可能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小,以至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学阀值,即使种群最后恢复到原来的种群大小时,遗传变异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 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物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的,最近研究表明,当种群以复合种群的形式存在时,由于某处的污染会导致该亚种群消失,而且由于生境的污染,该地方明显不再适合另一亚种群入侵和定居。此外,由于各物种种群对污染的抵抗力不同,有些种群会消失,而有些种群会存活,但最终的结果是当地物种丰富度会减少

- 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即将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值得指出的是,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原因4: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种的入侵从字面上理解是增加了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历史上那些无害的生物也是通过人的努力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的,一些驯化的作物或动物已经成了人类的朋友,如我们食物中的马铃薯、西红柿、芝麻、南瓜、白薯、芹菜等;树木中的洋槐、英国梧桐、火炬树;动物饲料中的苜蓿;动物中的红鳟鱼、海湾扇贝等,这些物种进入到异国他乡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危害的

- 然而,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的入侵毕竟是个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制而造成危害

- 人们最初引进物种时,仅是进入了原产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食物网中的一些天敌或者它所控制的物种是没有办法引进的,这样,控制不好成灾就不可避免,而成灾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于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危害,甚至是灭顶之灾

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很多生物冰凌灭绝:

物 的

调查结果: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组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基本层次。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

广州市育才中学

初二

(九)班

叶铭超

第2篇:格式~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格式: 1前言 ○

2调查时间与地点 ○

3调查目的 ○

4调查方法 ○

5实践过程 ○

6数据分析(可有可无) ○

7讨论与总结 ○

8备注:图片 ○

第3篇: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市中学德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市委办公厅综合处

最近,我们对××市中学的德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在4个城区和××区分别召开了中学校长、教师和中学生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并对1000余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19××年以来中学的德育工作得到加强,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好转,但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

——不关心政治的倾向。问卷调查中,有45.4%的学生表示对政治“不感兴趣”;17.2%的学生认为当前应“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实际问题”。中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什么制度都不怕。”

——缺乏革命理想。问卷调查表明:在学习目的上,选择“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初中生占46.6%,高中生仅占29%,有26%的初中生和47%的高中生选择了“实现个人价值”。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表示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在1015名学生中仅有30名。

——追求享乐比吃穿。问卷调查中,有53.6%的初中生和61.7%的高中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是奉献。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美德,在许多中学生中已经越来越淡薄了。教师反映中学生比吃、比穿、比享乐成了一种风气。有48.1%的初中生和55.3%的高中生,平时一个月的零花钱为10-50元左右;23.3%的初中生和16.7%的高中生一个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上。有些学生过一次生日要花掉二三百元。××区一个初三的学生请了18名同学,花了100元为猫过生日。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近几年,在中专、高中学生中过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逐年增加,据市有关部门调查,目前已达到70%以上。中学生们说:“还是人家的节日好,文化品味高。”据×××、××××、×××、×××、××等新华书店反映,购买西方、港台的言情、武侠类小说的读者中,中学生占80%。

——拜金主义影响比较严重。一方面,学生中厌学情况比较突出,据对一些非重点中学调查,厌学率高达70%。另一方面,课余时间去“练摊”捞钱的中学生逐渐增多,他们认为,“学了半天也考不上大学,不如捞点实惠算了”,“个体户没文凭,照样发财过好日子。”有些学生甚至不走正道违法乱纪,据市公安局统计,19××年因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在校中学生共有424人,犯罪率比去年有所上升,其中60%以上为盗窃、抢劫和诈骗等犯罪。

上述问题并非个别现象。调查中我们感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很多,情况复杂,就教育和教学方面说,有“四个不适应。”

一、整体工作不相适应

目前,“德育为首”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在学校的工作中还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校长抓硬件,各科抓分数,学校抓升学率”,这反映了众多学校的现状。一些老师说:“目前各校普遍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升学率成了校长的生命线。”有的中学校长,三年没有参加过政治教研组的工作研究。还有一种普遍现象是,搞文理科(如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教学的教师,大都缺乏德育意识,讲课中单纯传授知识,不对学生思想教育,有些教师连起码的政治术语都不懂,也不学习,似乎德育只是政治教师的任务,与己无关。

而专职搞政教和思想工作的教师,处于“人自为战”的状态。由于学校政教处、政治教研室、班主任和团委“四支队伍”,分别归主管德育的校长、主管教学的校长和党总支(支部)书记管,使德育工作难以统一安排,形不成合力。况且,班主任和团的活动能够占用的时间极少,加起来一周只有两节课,还常常被挤占;而政治课实际上成了“应考课”、“升学拉分课”。一些老教师说:“升学第

一、分数第

一、智育第一的问题相当突出,是建国后教育与教学失衡的最严重时期。”“三个第一”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据对19个重点和非重点中学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文化素质逆向发展,升学率高的学校,学生的政治水平反而比较低。如在政治观点上,选择“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祖国才能繁荣富强”的,重点中学占65.1%,而普通中学则70%;城区中学占62%,郊区中学则占85%。再举一所重点中学的例子:×××中学去年曾对5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85%的学生把“学成出国”作为志向,认为“科学无国界,哪里条件好就在哪里工作”。1990年以来,该校有23名尖子学生不考国内的大学,直接出国求学去了。一名学生还给美国一个老板写信表示:“如能去美,将终身为贵公司效力。”教这些学生的一位老教师眼含热泪地说:“我们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是这个样子?”

“德育为首”的方针如何在学校真实落实,学校这一方面,要克服“一手软”的问题,把德育贯穿到各项工作和各科教学中去,在“全面发展”上做文章;而政府教育部门,怎样评估学校的工作,怎样考核校长的政绩,怎样加强德育的舆论导向,怎样建立德育考核机制等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第4篇: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建设注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

摘 要: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其中城市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过程中由于考虑的不全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受到全球的重视。城市园林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丰富当地植物类群、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和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近几年,城市生态园林的兴起,将城市园林从传统的游憩、观赏功能发展到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了机会。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多种生命资源的总和,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1992年6月,180个国家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从1993年开始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1993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批准,于1994年出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上城市建设日程。如何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加强和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我们园林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问题。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

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和促进经济的繁荣,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

2、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十几年的工作,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地位得到广泛接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一些地方城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进城;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盲目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花卉和树种;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利用不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沟河湖沼等自然湿地受到严重扰动和破坏。这些使得城市原生和人工的物种面临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1盲目引种和生物入侵目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对城市及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危机中最突出的因素是园林苗木的盲目引入。生物多样性在世界各地面临许多威胁。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现已公认本地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就是外来入侵种所造成的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危险的,而且通常是不可挽回的。从全球范围来讲,它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生境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2.2无视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往往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环境负效果,属脆弱地区。许多城市对环境敏感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以玄武湖和紫金山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型生态敏感区是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结合部,是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激烈和最易出现生态问题的地区,而已建的金陵御花园将城市的山水及人文文脉完全切断。这种对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的不当开发行为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资源的耗竭,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些人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以重庆为例,许多小区都忽略市花市树和乡土树种的应用,大量引进热带植物,如棕榈科的加拿利海枣、中东海枣、鱼尾葵等,结果搞得园林绿化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既增加了绿化成本,又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事实上,市树市花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将市花市树与乡土树种的多样性相结合来既能体现城市绿化的地方特色,又能丰富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3. 城市园林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的盲目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正急剧减少,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中是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建设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3.1合理的城市园林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有目的地进行景观布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考虑地域性植物的风土性和固有性。首先,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是当前的特色树种,这些植物能较好地反映该城市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在城市绿化的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选择中也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地方物种,不应一味从外地引进。

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体现当地植被群落特征。园林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在园林中选取典型的群落进行艺术再现,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地方风貌。这样,每个城市或每个地域的城市在园林植物的总体选择上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且通过城市绿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和城市小气候对当地物种进行广泛制裁,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3.2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

首先,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编目,并结合地理、植被、管理等建立城市多样性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图形库、专家系统库等) ,同时建立监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从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其次,探讨城市化进程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模式,包括城市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活动方式、强度、频度反应的时空动态比较;退化土地上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按照城市各功能区优化生物多样性地置,建设多种群落类型(如生产型、观赏型、保健疗养型、知识型、文化型等) ,以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3.3确立城市化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绿化美化是现代城市共同追求的目标,因而园林城市的标准主要强调绿化指标,主要有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街道绿化普及率、市区干道绿化占道路总面积、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绿化达标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生产绿地建成区面积、苗木自给率、植物成活率和保存率等指标。这些指标能综合反映城市的绿化状况,但从生态学和自然保护的观点看,还必需强调是否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占据多大面积,分布是否均匀,人工绿地究竟由哪些物种组成,它们对环境保护有什么作用,是否真正适应本地的生境,能否给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能否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即所谓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和产业化的要求。现代城市绿化应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

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选择最适宜的物种,提高本地种源或苗木自给率,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种植、抚育管理措施,使土著植物能够持久存在下去。

3.4提高全民素质,强化保护

只有当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人人关心、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有赖于加强各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手段,使城市居民了解保护与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建设的措施与步骤,使广大城市居民积极投身于保护与建设工作中。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博物展览、科学普及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大众心灵深处滋生珍爱万物生灵的生态责任感。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保护意识。

3.5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和宣传工作 重视城市园林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对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园林、环保、农业等部门间协调与沟通,保护城区体系网络化、系统化,改变传统分而治之的局限性;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以训练有素的职工和完善的监督体系来保证严格执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必须切实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有通过充实、调整、重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城市。

3.6加强城市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要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监测、生物资源(特别是乡土物种和濒危物种) 调查和检测。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地区要强化措施,切实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和研究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要规定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严格保护其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

小结:

城市园林建设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当地植物类群。除了营造体现当地景观特色或异域风情的多种生境外,还要做好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绿化植物物种的规划。体现不同生境,不同季相,增加城市自然色彩,运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营造城市立体景观,也就是要加强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1.宋延龄 杨亲二 黄永青《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1998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玉娟《环境教育》[DB/CD]2006年3月

3.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2000年8月,科学出版社

4.阎传海 张海荣《宏观生态学》[M]2003年8月,科学出版社

5. 廖胜彪《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J/OL]2005年7月

第5篇: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是利用有利于病菌稳定化选择原理和病虫害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农田生态中病虫种群结构,设置病虫害传播障碍,调整作物受光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实现减轻作物病虫害压力,提高产量的一项先进技术,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对减轻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增产增收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是立足于云南优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与规范化栽培技术相结合,借鉴多样性种植控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的经验和初步成果,结合田间物种抗性、病虫害动态信息和农业生产实际,采取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步进行的方法,在中海拔地区示范应用麦类//蚕豆及油菜//蚕豆套种病虫害调控技术,以提升配套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小春作物产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不同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的侵

染,表现出抗病或感病反应。植物在和病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协同进化过

程中,逐渐获得了一系列复杂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可以产生用于阻止病原菌

生长的细胞壁成分;合成小分子抑菌物质,如酚类化合物、植保素等;诱导产生各种病

程相关(pathogenesis related,PR)蛋白质,如几丁质酶、葡聚糖酶,蛋白酶抑制剂

等;各种活性氧的释放以及产生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等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优质、高抗、高

产品种往往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

问题,如品种抗性丧失、病害流行周期缩短、作物抗病基因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都已经

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用遗传多样性持续控制作物病害,就是将具有

抗病基因多样性的不同品种进行混合间栽,从而减轻作物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延长抗

病品种的使用寿命,达到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因此,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的抗病

性,是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前提和基础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植物病

理学研究技术,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 平等不同层面,研究品种与

品种之间、品种与病原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

控制稻瘟病的基本规律,构建品种搭配、群体结构和种植模式的技术参数,制定推广应

用的技术规程,创建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的示

范推广,有效地减轻了稻瘟病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

量。但是,单一品种的长期大面积种植、高产品种遗传背景的日益狭窄化,

以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等,使农田遗传多样性的丰度和生态稳定性严重降低,不

仅造成大量作物遗传资源的丧失,而且加大了对病原菌的定向选择压力,加速了寄生适

合度强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品种抗性“丧失”,作物抗逆性降低,主要病

害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次要病害纷纷上升为主要病害。品种单一化种植导致作物病害暴

发成灾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潜在危机。

绿色革命”一词,最初只是指一种农业技术推广。20世纪6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促使其粮食增产的一项技术改革活动。但它导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土壤退化。90年代初,又发现其高产谷物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很低,用作粮食常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不良而削弱了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最终使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另外,

绿色革命是2009年伊朗的一次大型的反政府群众运动。

第6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设计----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星球的骄傲,是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的生存的依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本复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组成、价值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着手,重点针对学生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教育、保护意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着手。使学生们认识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尤为重要、无上光荣。

同时针对学业要求,有目的、有层次的选择三个类型的练习,确保通过练习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

二、学生分析:

有关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的内容,学生们已经通过以往的学习和从许多不同的媒介和途径中,有所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已经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但是在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完成期末考试和中考的结业考试,尚有不少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因此,通过本复习课的实施,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组织教学和引导,力争使80%以上的学生在考试中达到优秀。

三、教学设想:

1、以知识性为基本点,结合社会环保热点

2、以科学性为切入点,联系最新科学知识

3、以趣味性为衔接点,介绍生物的命名原则,拉丁文的演变等

4、以中考和期末考题型和要点内容为重点,精选习题

5、设计综合探究新题

6、 德育和美育的渗透: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增强爱国、爱自然、爱生物的观念。使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四、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本质

2、了解并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和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

3、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植物和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4、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和最为有效的的方式

5、了解生物物种命名的原则

6、初中生物学所学知识的串讲和串接

7、以期末考知识为基准,以中考知识为重点

8、开展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保护意识教育,基本素质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的多样性组成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2、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五、教学过程展示:

1、生物分类部分:

(1)高等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或种子植物)与低等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是生殖细胞,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2)高等动物(脊椎动物、五个大类: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前三项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后两项恒温动物,极个别有冬眠习性)。

低等动物(所有无脊椎动物)

(3)其它生物的分类:真菌、细菌和病毒(地衣) (4)五界学说简介

2、分类单位与命名原则:

(1)七个基本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2)顺口溜: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单位要搞懂, 最大单位就是界,最小单位就是种。

解释一: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可能包含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可能包含生物种类越少。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每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种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分类单位。

解释二:亚门、亚纲、亚目的插入,亚种、品种和变种的简介。 解释三:一个属中,至少有一个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种;同理,一个科、一个目也可类推。 3、生物命名:

林奈,瑞典著名植物学家,科学命名法的创始人 命名原则: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一般省略命名人名) 常见命名特点:根据生物特征: 马尾松。(马尾巴) 根据地名命名: 银杏。 (京果) 根据发现人名命名: 观光木。(钟观光)

4、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体现(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 基因多样性的地位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和现状 (1) 生物的进化 (2) 濒危生物的生存现状 (3) 人类与生物的灭绝关系

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 P93 图解 为什么鸟类的灭绝速度慢于哺乳类动物 机动性主因:躲避敌害、寻找食物、生活地点的转移 (2)珍惜物种的认识和简介(以我国珍稀物种为主)

(3)30%森林覆盖率的意义:基本风调雨顺、自然灾害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4)自然保护区及其意义: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下一篇:对讲机借用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