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精神谱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春蚕精神谱

以红色党建和春蚕精神将国粹发扬光大

凡是去过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的人,都会对园区内浓郁的丝绸文化和蚕桑文化气息印象深刻。在这个国家AAAA工业旅游景区内,百年古石磨、千年桑树园、万年乌沉木、亿年木化石,蚕桑文化石刻、桑蚕文化馆、丝绸博览馆、有机农业园、生态体验园和丝绸展示中心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

而走进公司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是墙上悬挂着的醒目的“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标语以及一排排党员名单,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红色引领力量。

用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林平的话来说,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将春蚕精神、丝绸文化与党建相结合,打造出了“浙江省廉政文化先进企业”示范点、“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有作为敢担当,勇做“战疫逆行者”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这样的精神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谈到党建在公司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时,林平这样说到。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林平接到武汉纺织大学校长的电话,说还有一些尚未离校的师生缺少口罩,请求援助。放下电话,他立即组织人员生产口罩。当晚,在公司党员的带领下,已经放假回家准备过年的36名员工连夜赶回公司紧急生产口罩。次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就从达利丝绸紧急运往了武汉。

在党委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放弃春节假期,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分秒必争参与到抗击疫情、生产经营的战斗中。达利丝绸先后紧急驰援(捐赠)武汉纺织大学、新疆阿勒泰地区和新昌县人民政府等共计5万余只丝绸口罩。同时临危受命成为第一批省級重点转产生产口罩的企业,要求日产50万只一次性民用防护口罩。接到政治任务后,面对原材料紧缺、人手紧张等难题,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员工迎难而上,千方百计调动各种资源,加大口罩生产线。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为防控疫情提供了5000余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圆满完成口罩任务,以积极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为支持浙江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0年6月,达利丝绸收到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物资保障组的感谢信,并被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评为“绍兴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丝绸专业委员会评为“抗击新冠疫情先进单位”,被中国丝绸协会评为“全国茧丝绸行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

践行四大理念,带领企业持续发展

多年来,达利丝绸党委一直践行“党建要为企业发展服务、党建渗透到生产实际、党员要成为岗位先锋、党建成效用发展检验”的理念引领着企业发展。

林平介绍,达利丝绸党委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始终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党建带工团建,工团建促党建”,利用党员先锋服务队、青年志愿者等载体,牢固确立服务企业的角色定位。

多年来,达利丝绸党委始终活跃在公司生产的第一线,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安居工程、阳光工程、文化工程、暖心工程、人才工程、联动工程等六大工程,为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林平的带领下,“做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创有价值的优秀产品,塑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已经深入到每一位达利丝绸党员和员工的心中,并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

达利丝绸党委还围绕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每年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竞赛、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党员争当先锋、示范引领。

达利丝绸党委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和谐企业”建设为目标,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丝绸产品绿色生产线和国际化视野的研发设计团队,可提供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成品制造的整合一条龙生产与服务,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丝绸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

达利丝绸始终坚持“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企业精神,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丝绸产品开发基地”和“丝绸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中心”,先后荣获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等众多荣誉。公司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丝绸类产品特许经销商;2014年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面料设计及制造商;2015年九三大阅兵国礼“和平颂”丝巾设计及制造商;2016年杭州G20峰会贵宾专享展区接待方,其中自主设计的“雀舞芳华”受到各国贵宾赞誉,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2020年为联合国定制75周年纪念丝绸礼品。

争创四个先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工作中,达利丝绸党委积极培养科技先锋、文化先锋、生态先锋、岗位先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发展。

林平深耕丝绸行业40余载,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亲自兼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积极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创新创造,带领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智能制造和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管理,为振兴中国丝绸、创新产业模式、跨界融合发展、打造民族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还带领公司党委积极开展党员人才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技术管理骨干,把技术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使党员成为公司科技创新的核心带头人。在公司推行数智一体化改造过程中,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完备的专业技术水平为依托,不断学习新设备的安装使用方法和新技术、新工艺,在党员的带领下,形成了“全员行动,快速打造丝绸行业数智化变革高地”的科技创新氛围。公司先后涌现出丁圆圆等国家、省、市、县科学技术带头人和十佳设计师。

公司党委积极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主导企业文化建设,铸就共同价值取向,以企业文化阵地为依托,以培养企业文化先锋为支撑,以文明企业创建为载体,向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各利益相关方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丝绸文化、达利企业文化等。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纺织企业,公司党委积极培养党员生态先锋,推行清洁生产,生产生态产品,强化“三废”治理,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以“文化、科技、时尚、绿色”为指引,将低碳绿色的理念贯穿于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广大党员在公司的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带头推行污水零直排,推动无废工厂和无废景区建设。

为减少碳排放,公司建有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循环使用自来水压力式全自动过滤系统、安装环保节能地源中央空调系统,并对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引进4万平方米的屋面光伏聚能系统,同时引进节能环保型生产、研发、检测设备,积极创建了浙江省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公司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节水型企业”和“新昌縣无废工厂”等荣誉称号。

公司党委坚持开展“工人先锋号”、“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党员立足岗位,发扬“无私奉献、一丝不苟、开拓创新、永恒实践”的春蚕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涌现出林平、胡泽林、杨小珍、蒋伟阳、陈红峰等国家、省、市、县劳动模范。

发扬春蚕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基地建设

林平认为,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与廉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交叉的结果,是党员干部信奉并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保证权力运行始终处在有效监督之中的制度规范,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治环境和纪律保障。

蚕的一生,勤勉、坚韧、清白、奉献。催青而生、五龄蜕变、自束成茧、蛹归化蝶,每个阶段都是一种精神的绽放,勤勉敬业、坚忍不拔、自律慎独、鞠躬尽瘁,每种精神都是一种人格的完美体现。

公司党委从春蚕的一生品质出发,将廉政文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现已建成廉政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影视室,有廉政文化主题景观、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廉政活动场所。通过廉政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公司在廉洁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廉洁从业风尚进一步弘扬,公司领导班子自觉做到“党风先正己,行风我做起”,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廉洁氛围已经形成;三是有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四是公司的廉洁文化和法纪观念深入人心,廉洁奉公、维护稳定的理念已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识。公司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企业”和“浙江省廉政文化先进企业”示范点。

为了更好地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公司党委先后组织党员进行了“达利丝绸延安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达利丝绸韶山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达利丝绸井冈山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加快公司数智化改革这一中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公司发展的规律性特征,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谈到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和建设学习型党委时,林平这样说。

对于未来,林平介绍,达利丝绸将把党建目标管理工作与公司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学习型党委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推动公司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促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丝绸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郭春花

第2篇:践行杨善洲精神 甘效春蚕吐尽丝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赖喜军

杨善洲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人民的优秀儿子,他对党、对国家无限忠诚;对人民、对群众,充满着深情的厚意;对工作、对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家属、子女他严格要求,也许有人会说,杨善洲同志对家属子女太过苛刻,太过无情,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充满着深情的人,只不过他的这种爱,不是一种平常意义的、狭隘的爱,而是一种充满着无私的大爱。云南省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滋养了杨善洲同志,而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这种大爱,爱着党、爱着祖国和人民,爱着自己的亲人。

他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64年,杨老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按组织部门有文件规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曾经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了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如果是我,我肯定拿去付一套住房的首付,如果是他,他可能会拿给儿子还住房贷款,如果是你,你决不会把这20万全捐出去吧?可是杨老就是这么做了,自己家的房子漏风漏雨不去修,他却把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捐给了大亮山林场。 杨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一位记者在2010年7月上大亮山采访杨老时,他拄着拐杖和记者一起走进林场。那天,精神状态很好的他像踏入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兴奋,一会拍拍路边华山松的树干,一会抚摸一下正在生长的小树苗,一会和记者们讲述发生在他和树之间的有趣故事。见到林场的老职工、老朋友,他像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拉着用他们的手,有聊不完的话题。2010年9月当记者再次来到大亮山时,与上次就不同了,这次杨老没有一起来。当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记者说:“在病床边紧握着他苍白粗糙的手,看着他充满叮嘱意味的眼神,能感受的到,他依然牵挂着大亮山上他用生命余晖渲染出的那抹绿色。”

这位奋斗不止、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老共产党员于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杨老用一生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背负着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重任,我们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要培养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最艰苦的岗位锻炼意志,勇往直前,承担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加强业务能力。

其实想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岗位、职务、成绩都像一颗颗树苗,只要保持着创新的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就有那么一天会将这颗小树苗培育成参天大树!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名利、索取和获得,能做到像杨老一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作为青年人,我们不能总是想我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或者能为此得到什么,要知道,通过我们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就是我们得到的的最大回报。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让我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恪守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用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用我们的青春,谱写出新的华章!

第3篇:弘扬共青精神再谱青春赞歌

57年前,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来到江西省德安县粮铺拖沟岭,在一片蓬蒿遍野、钉螺密布的湖滩、荒丘上进行拓荒。经过一代代共青人的负重奋进、艰苦创业,原来的荆棘之地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活力之城——共青城市。2011年,共青城市实现生产总值43.7亿元;财政总收入5.45亿元,人均7672元。共青城的发展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创业史;创业过程中催生的共青精神,是一面引领当代青年奋进的旗帜。在共青团建团90周年之际,重温这段历史,弘扬共青精神,对于激励我们团员青年在九江赶超发展的进程中,昂扬进取,建功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热血沸腾的青春之歌

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其诞生、成长和发展,与团员青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共青城的创业史,归根结底是一首燃烧青春、绽放美丽的青春之歌。

放飞理想。1955年,上海青年陈家楼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学习苏联青年到西伯利亚垦荒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在中国也建一座“共青城”。经过一段时间考验,10月15日,第一支由上海团市委挑选的98名上海热血青年组成的志愿垦荒队,在队长周文英、副队长陈家楼的带领下,打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队旗,来到鄱阳湖畔的九仙岭下垦荒。11月29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到垦荒队,并题写社名“共青社”。一大批来看自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的青年纷纷来此落户创业。这群满怀豪情的年青人在湖畔开荒种粮、整地造林、捕鱼放鸭,开始了放飞理想的岁月。

演绎辉煌。昔日荒凉之地因这群年青人的到来而变得火热。他们一锄头一锄头把湖滩挖成了良田,一棵树一棵树把荒丘栽成了林果园,一只只一只只放养鹅鸭,一条条一条条捕捞鱼虾。在农垦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又开始兴办工业企业,先后兴办了板鸭加工厂、酒厂、机械厂、畜牧场和乐器厂。尤其是利用当地的鸭毛资源,创办了羽绒制品加工厂,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羽绒生产基地。国家羽绒制品出口标准、国际羽绒制品检测标准都是通过共青羽绒厂来起草制定。“鸭鸭”牌羽绒服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市场份额曾占据过国内羽绒制品的半壁江山。共青辉煌一时,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一面旗帜和青年创业的典范。1978年,胡耀邦同志听取共青汇报后,欣然命笔“共青垦殖场”新名;1984年,胡耀邦同志第二次亲临共青,看到宽广的街道、矗立的楼群,高兴的题赠“共青城”。

再塑活力。共青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体制机制的瓶颈制约,共青城的发展一度陷于低迷。但富于坚韧、开拓精神的共青人,不甘低迷,不愿落后,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入新世纪,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把我们共青城建设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开发区”指示要求,新一代共青城人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建起了一座新城市。2010年9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共青城市;同年12月28日,共青城市正式挂牌,成为江西第100个县(市)。共青城基本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开拓创新、从农垦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农村城镇到新型城区的跨越。充满青春朝气的共青城,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正以更广阔的胸怀,更磅礴的气势,朝着更高的目标攀进。

活力源泉的生动展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支配一个社会运转的主要力量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共青城历经艰难曲折,战胜各种困难,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其活力源泉是在创业过程中催生的共青精神:“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挖掘共青精神,也就解读了共青城发展的密码。

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是共青精神的思想基础。57年前,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大量人口失业,粮食等食品严重短缺,党中央号召祖国各界青年志愿者到边疆去开荒种地,解决粮食问题。以陈家楼为代表的一批上海热血青年,当了解到国家的困难时,毅然向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同志写血书,要求组织上海青年去垦荒,为党分忧,为国排难。陈毅同志赞赏他们:“帮国家挑担子,帮我陈毅挑担子”。正是有了这批团员青年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胸怀,才有了共青城的诞生。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是共青精神的核心内涵。开荒之初,没有住房,没有人烟,他们就搭起了简易的茅棚;没有机械,他们硬是手把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粮食不够,他们饿了拿着萝卜就着稀饭“呼哧呼哧”地吃。这群从没干过农活的年青人个个肩膀上都压起了馒头似的肿块,手上鼓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血泡,但他们却乐呵呵在那儿相互比起了谁的“光荣泡”多。正是他们这种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对事业的忠诚和勇气,为共青城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等不靠、敢闯敢冒的无畏勇气,是共青精神的主要因子。共青鸭鸭集团的成长最能体现这种勇气。在一无设备,二无资金,三无技术力量的情况下,他们硬是用土办法开始生产羽绒服。没有分毛机,他们买了一台拖拉机的废钢板,自

己加工制作分毛机;没有水洗设备,让女职工用洗衣服的棒槌去锤打清洗;没有烘干机,把板鸭车间的土灶改装成简易烘干机;没钱买缝纫机,就以缝纫机换职工身份的办法,把周边群众的12台缝纫机集中起来,就这样把羽绒厂办起来了。从70年代初的白手起家,经过40年的努力,鸭鸭集团由最初职工自带缝纫机组成的小工厂发展成为拥有5000多台(套)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先进生产企业;由最初几十人的规模发展成为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全国最大的专业羽绒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尊重规律、知行合一的科学理念,是共青精神的基本原则。共青城不沿江,不近城,资源缺,人口少,底子薄、总量小。在新世纪要实现跨越式崛起,就必须发挥共青独特的优势,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走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新一代共青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充分利用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注意力经济;他们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增添活力;他们抓住经济发展的规律,变招企业为引产业,先后培育了电子电器、新能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他们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为引领,着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和谐创业示范区,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永不终结的奋进征程

共青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团员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共青精神,坚定信念,顽强拼搏,谱写青春无悔的华美篇章。

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胸怀大局,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无论是共青城的艰苦创业还是开拓创新、发展农垦经济还是工业经济、建设农村城镇还是新型城区,都无可辩驳的告诉我们:任何个体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脱离宏观环境,只有依附、融合于时代洪流,才最有价值。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把个人的抱负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去,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责任的人、有贡献的人。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责任结合起来,找准人生目标,激发动力源泉,升华思想境界,拿出“中流击水”的气魄和胆识,投身于赶超发展,为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建功立业。

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科学至上,在青春阶段炼就过硬本领。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黄金阶段。共青城对科学的那份崇尚,对知识的那份

尊重,正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精神。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学习文化,积累知识。在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做人。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道德修养统一起来,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学习不能读“死书”,要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科学解决前进中的难题,在实践中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炼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做出非凡业绩。一代又一代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能够在共青城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创业,靠的是对理想信念的那份坚定,靠的是对岗位责任的那份坚守。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把工作岗位当作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平台,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做到天天在状态、时时有激情,兢兢业业干工作。要注重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聚沙成塔,在人生的旅途中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事,走好每一步,努力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小”岗位上创出大事业。

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不懈奋斗,在人生征程不断攀登高峰。共青城的创业史上有过艰苦,有过低迷,但他们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作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弘扬共青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把心思放到抓发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利和谐、促赶超的实事。要始终保持知难而进的昂扬锐气,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不惧风险,不畏困难,有效化解制约事业的不利因素,积极应对前进中的各种挑战。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无畏勇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人生的征程中我们要不懈奋斗,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的奋斗、奉献和创造。我们坚信,在共青精神的激励、鼓舞和感召下,全市广大青年一定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汗水和智慧,书写人生最美的新篇章!

第4篇:奏精神文明凯歌谱为国聚财新篇

——喀左县地方税务局申报省级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几年来,喀左县地税局秉承“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坚持不懈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了新时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地方税费收入连年超额完成,收入总额由1994年成立当年的1860万元跃升到2010年的亿元,“十一五”期间,税费收入增长了近5倍。全局连续八年荣获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全局先后荣获“全省地税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地税系统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全局共有六十多人次先后获得“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还有多人次获省、市局立功嘉奖。2003年,局长王建华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的称号,2005年,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喀左县地方税务局“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以建立良性机制为目标,围绕深化创建意识抓创建 该局党组始终坚持用文明单位建设来统领各项税收工作,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到文明建设和税收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为使“三个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该局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创建意识,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运行机制,保证了创建活动“五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制度保证到位、活动载体

到位、经费保障到位,逐步形成了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争创“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要求大家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努力为“创建”做贡献。通过广泛发动,深入动员,“创建”意识已深深植根于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之中,创建文明单位已成为全局上下的共同目标。目前,全局“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遍地开花,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不断涌现,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二、以提高干部素质为目标,围绕队伍建设抓创建 面对新形势对税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该局把提高全体税务干部的素质放在第一位,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该局坚持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并重,相继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等活动,全体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进行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牢固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了评选征管能手、稽查能手、优秀职工等各类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积极上进的进取心;大力倡导自学成才,鼓励职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现在该局先后有20多名同志参加到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队伍中,已有3名同志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1名同志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狠抓了以提高学历层次和增强业务

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采取办班培训、以考代训、周五学习等多种形式,坚持开展“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能力大提高”活动,干部队伍的岗位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明显增强,实现了计算机全员达标,有力地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局大专以上学历达到了100%,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了83%。

三、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围绕制度建设抓创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文明创建工作的保障。该局以明确分工、职责到人,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强化监督、严格追究为工作重点,通过逐步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构建了内部管理平台,利用目标考核体系实施税务人员奖励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弘扬了正气,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更是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举措,强化和完善了财务监督,既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更是从源头上控制了不廉洁行为;通过强化两权监督,进一步健全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意见簿,发放调查问卷,定期召开特邀监察员、纳税人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倾听群众意见和纳税人呼声,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监督。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

施使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以优化纳税服务为目标,围绕地税文化抓创建该局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凝聚人心,弘扬团队精神,建设喀左地税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了想干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2007年,喀左县地税局创建了“阳光地税 真情相伴”喀左地税文化品牌。该局围绕品牌创建、深化工作,大力开展优化“窗口”工作。结合“两基”建设,2005年,该局新建6500平米现代化办公楼一栋,办税服务厅面积达到240平米,彻底改变了过去纳税人集中缴税时拥挤的局面。今年3月份,该局又投资10多万元,实施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设工作,增强办税服务厅的整体服务功能。同时,该局紧紧抓住“文明在地税、满意在大厅”这一主线,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对税务人员从“言、行、容、礼”四仪进行了统一规范,严格着装挂牌上岗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上门服务制”、“预约服务制”的服务方式。2009年,该局全面推行节时、快捷、顺畅、高效的纳税服务全程代办制,促进了纳税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升。多年来,该局在全县的行风评比活动中,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5%以上。

此外,该局还围绕着文化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开展联谊会、演讲比赛、球牌类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培养了朝气蓬勃的地税文化;几年来,该局的爱心工程从未间断过,援助

失学儿童,帮扶困难职工,看望孤寡老人,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等,累计捐款捐物20多万元,协调资金170万元,使108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五、以完成税收任务为目标,围绕创新征管措施抓创建几年来,该局在创建活动中,注重文明建设成果的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喀左县是一个经济贫困县,税源存量与征收任务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几年来,该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面对现实,正视困难,不等不靠,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创新征管措施,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制定并实施了停复业管理办法、“绘图定位”管理办法、税务约谈制度、“以电控税”办法、全程代办制度、税源管理分析讲评等30多项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挖掘了税源潜力。全局的征管工作质量始终排在全市地税系统的最前列,组织收入任务连年超额完成,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税费收入增长了近5倍,为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绩送走昨天,重任迎接未来。喀左县地方税务局已将取得的成绩作为前进道路上新的起点,他们将继续开拓进取,发扬喀左地税人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再创喀左地税新的辉煌。

第5篇:春蚕优美散文

岁月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眉梢,记忆中缕缕温馨仿佛就在眼前。——题记

八十年代初,乡下刚刚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土地到户,分产单干。村民们喜不自胜,卯足了劲没日没夜地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伴随着劳动而成长。在劳动中体味温情,在温情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村里的女人们勤劳而慧巧,不但要干繁重的农活,还得抽空亲手为孩子们做上一件衣裳,在前襟绣上一朵别致的小花;鞋子是母亲们亲手做的鞋帮,鞋帮绣满艳丽的花草和栩栩如生的蝴蝶。就连女孩子们的书包都是母亲们绣的。

绣花得用五彩的丝线,丝线是女人们养了蚕,抽了丝,着了色而制成的。一切工序亲力亲为。

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遍植桑树。房前屋后,山间道旁都有俯仰生姿的桑树。这些树静默在风中,从来没人说哪棵是谁家的。而且几乎家家养蚕。

每当春来日暖,复苏的枝头迫不及待地吐出绿莹莹的芽儿。母亲就又增添了一份操劳,我们姐弟也收获了一份乐趣。

母亲会选个晴好的日子,从墙缝里翻出头一年秋天藏好的卷成团的棉纸,轻轻展开,上面粘着密密麻麻的芝麻粒大小的白色圆点点。母亲把棉纸平铺在暖和的灶台或向阳的窗棱,叮嘱我们姐弟记得随时看看,出蚕了就告诉她。

几天之后,有了新的发现,小白点变黑了。我们赶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母亲就抽空准备簸箕了,还用干净的毛巾仔细地擦拭几遍。

隔两天,棉纸上蠕动着黑乎乎的毛茸茸的小得不起眼的虫子。母亲会很开心地自言自语地说,终于出蚕了。于是派我们从鸡窝里捡鸡毛,她则出门去采桑叶。

母亲用剪刀把采回的鲜嫩的桑叶剪成细丝,铺在簸箕里。再用鸡毛小心翼翼地把小毛虫刷到叶丝上。它们实在太小了,就好像叶丝沾上点点黑色的尘沙。若不是叶丝上有无数个小窟窿,谁也不会想到那里面居然有活物。

蚕儿小,食量不大,每天的桑叶都是母亲劳动归来沿路采的。在她做饭的时候,我的任务是负责剪碎桑叶铺在原来的已变蔫的桑叶上。那些小生命真是机灵,一触碰到新鲜的叶,立即往上爬,摇动小脑袋,瞬间在叶面留下许多小豁口。

几天之后,毛毛虫变得光滑净白,褪下的黑乎乎的皮干瘪瘪的混合在干枯的满是窟窿的叶丝上。蚕儿长大了,小簸箕换成大簸箕。它们的食量随之增大。母亲实在忙不过来,就让我负责采桑叶。这个差事我喜欢。采桑叶最好是清晨或傍晚,叶新鲜。白天太阳一晒,就蔫了。挎上我的小布包,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找寻一颗叶子最旺的桑树,哧溜爬上去,每人攀在一个枝头,专拣嫩叶摘。不大一会功夫,每个人的布袋都鼓鼓囊囊的。再看那棵树,稀稀疏疏的叶点缀在枝头。只有高高的树梢还顶着一攒绿得发亮的叶,好是神气。碰上运气好,还能尝到红得发紫的桑葚。乡下的孩子爬树都是练家子,像敏捷而可爱的猴子,无论桑葚挂在多悬的枝头,都能摘到。毕竟那甜滋滋的味道的诱惑力是特别大的。美美地吃足了桑葚,抱着树干唰地滑下。挎上布袋,取笑着彼此的像抹了炭灰的小乌嘴快活地回家了。

有时很是幸运,桑叶都不用自己摘。树上不管有哪位叔伯,都能捡个便宜。只要跑到树下,他都会从树上放下一截带枝杈的树枝,并吩咐我们把布袋挂在枝杈上,由他勾上去。我们只管蹲在树下悠闲地玩石子或是采来草叶做锅锅饭。布袋摘满了,他会用树枝把布袋一个个放下。我们只管提自己的就行。

如果碰上雨天,母亲就不会让我出去。摘桑叶的活由她自己动手。她常常是披一块透明的油纸,提个布袋匆匆走进雨帘,她清瘦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待她回来,全身湿漉漉的,头发凌乱的粘在脸上。雨水顺着裤管流到地面。在堂屋的地板印上一串串水汪汪的脚印。我和弟弟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母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感觉鼻子酸酸的。

蚕儿是不能吃带雨水的桑叶的。一旦吃下,必死无疑。得把桑叶一片片擦干。这可是个耐心而细致的活儿。用力不当,就撕破了,也擦不干水。母亲在左膝盖上铺块毛巾,放上一片叶,再用另一块毛巾轻轻擦拭,擦干正面,再翻转反面擦拭。一片叶来回翻转两次才能擦干。一布袋桑叶要花去小半天功夫。我和弟弟也会帮忙,但擦一会就没耐心了,而且老把叶片擦破。母亲总会柔声悦色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太过急躁啥事也做不好。不认真擦,蚕儿们的小命就丢了。我们会羞得面红耳热,一想到一条条小生命都会因我们的粗心而死去,就会格外细心,一点也不敢马虎。

蚕儿越长越大,白白胖胖。都能听到大口大口吃桑叶的窸窸窣窣声。母亲更加辛苦,睡前加一次桑叶。半夜还要起床加一次。母亲早早地准备了几捆麦秸杆,放到阳光下暴晒。

母亲的精心料养,蚕儿变得通体透明。母亲把麦秸杆松松散散地装进笸箩里。带领我们把蚕捡出来,放进麦秸中。我用三个手指小心翼翼地捻起软绵绵的蚕,轻拿轻放,生怕伤了它们。把母亲逗乐了。她却捡得飞快,熟练极了。母亲手里忙着,还耐心地给我们讲道理,不是所有的蚕都能织出合格的茧子。有一种蚕,也是通体透明,只是爬的时候懒洋洋,慢吞吞,无精打采,浑身褶皱不光滑。这种蚕叫眠蚕,它们吐不出柔韧的丝,织不了硬实的茧。它们的茧子松松垮垮,薄薄一层,抽不出好丝。这种蚕不要。她还告诫我们,做人要勤奋踏实,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我们似懂非懂,但母亲的告诫却在成长的岁月里无形中植入了我的骨髓。即将影响我的一生。

蚕们一碰上麦秸秆,立即爬上爬下,找个中意的位置,从口中吐出透亮的银丝,开始织茧了。它们好像不知疲倦,摆动小脑袋,一圈又一圈把自己包裹起来,有条不紊。也许是因为作茧自缚是它们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个历程,所以勤勉,毫不懈怠。

隔了两天,麦秸上粘满了雪白的泛着银色光芒的椭圆形的茧。母亲得了空,就带我们把茧子从麦秸上摘下,装在笸箩里。

待我的大妈有空了,就来帮忙抽丝。母亲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大铁锅里的水滚沸。再把茧子倒进锅里煮,用木棍不停地搅动。白茫茫的水汽朦胧了昏黄的灯光,母亲的身影愈加修长。脸颊密密的水珠,不知是热汗还是水汽。大妈则坐在锅边,支起简易的木头钉制的抽丝机娴熟而快速地把丝一圈圈挽起。俩人一边劳动,一边说笑。我们好奇而入迷,母亲决然而果断地催我们上床睡觉。

天明一觉醒来,母亲已在准备早饭。灶边的大铁锅里,堆着摞着全是僵直的黄褐色的蚕蛹。肥肥胖胖的伸展着脚,看了叫人心里直发毛。我居然看到母亲用大碗舀了一碗蚕蛹摆在桌上。正惊讶间,只见母亲从油缸里刮了一勺白色的猪油放进油锅,再倒入黄色的香油混合溶化。冒起淡淡的青烟,再把蚕蛹汪进油里炸,嗞嗞直响。母亲不停地翻搅,直到蛹变得焦黄。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母亲盛进碗里,撒上盐。吩咐我们吃,我们都往后退,没勇气。她见我们害怕,自己夹一个放嘴里,故意嚼得很大声,连连称赞好吃。这招没用,母亲爱怜而心疼地摆出理由:别怕,这东西大补,看你们都瘦成麻杆了,要多吃。

我们向来听话,我用手指哆哆嗦嗦夹一个,使劲闭了眼,努力想象我吃的是土豆。然后大胆放口里嚼,脆脆的,混合着油香,味道不错。再看弟弟也是模仿我的吃相,把母亲逗得哈哈大笑。

碰上雨天,地头的活干不了。母亲把抽下的丝经过沸煮、漂白,着色等一道道工序,浸染成五颜六色的泛着光泽的柔软的丝线。

丝线已做成,母亲又忙开了。晚上借着昏黄的灯光为我的书包绣上艳丽的花草,添上两只飞舞的蝴蝶。母亲的绣工极好。十岁那年,姑妈带我去昆明。我穿着母亲为我绣的花布鞋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开始我为自己土得掉渣而扭捏,难为情。行人的目光聚焦在我的绣花鞋上,听到称赞声,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羞愧一扫而光。

岁月匆匆流逝,母亲已经年迈。视力不及当年,再也不能拿针绣花。村里也早已无人养蚕。房前屋后的桑树不知何时被村民劈成木柴,化为灰烬。但村外的道旁依然还有高矮参差的桑树。春风和煦,初长的新叶盛而密,闪光的叶片哗哗浅唱,那是一首曼妙的岁月的赞歌,是一份永恒的温馨的记忆。

第6篇:读茅盾《春蚕》有感

丰收与灾难

----读茅盾《春蚕》有感

单悦宸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曾有过一段黑暗的日子。各路政府剥削百姓,赋税沉重。人们大多都只能守着家中的几亩田地。就连自古“上游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地区,也陷入饥荒之中。这一篇《春蚕》就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诞生了。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悲伤之感。全文写了农民老通宝带领全家养殖春蚕,却在资本家的盘剥下分文未赚,最终病入膏肓。

勤劳质朴却封建的老农民通宝,乐观进取,敢于反抗的新农民多多,虽然身为父子,却代表了当时截然不同的两种农民。在那样的时代下,不难想象,或许像老通宝那样安分守己的人才能有安稳的生活。可事实呢?一家人努力了一个月不休不眠,换来的却是巨额的债务。或许我对那时农民的劳作生活并不了解,但从茅盾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养蚕的失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致命的。

到了现在,我们已经摆脱了种田劳作的生活,但新的任务也悄悄压上了我们的肩头。春蚕从出生起就一直啃食桑叶,不断成长,为的就是吐丝结茧。当它们破茧而出,产下后代时便是它们生命的终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或许不需要为了目标付出生命,但有了方向,就要向那里努力前进。期末考试时,我的目标是进前十,为了这个目标,我每天都完成很多练习,做很多题目。或许刷题在一些人眼中是不科学的学习方式,但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快的捷径。即使最后没有完成目标,也并不意味着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像老通宝那样,付出却无所得。

这是一篇悲壮的小说,但闭上眼睛,细细品读,就会发现,作者笔下,最贴近人心的那一面。每个人心底,都有一颗努力的心。

第7篇:春蚕的奉献范文

“春蚕”的奉献

──记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克松

一千多年前,华丽的中国丝绸作为艺术的使者,开辟了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通道”,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古老而文明的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绸王国”。据传罗马皇帝穿着中国丝绸服装去戏院看戏,引起整个欧洲剧场的轰动。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又一条涌金溢银的丝绸长廊在苏中平原、黄海之滨的东台市富安镇巍然构筑。在这片浸泡过海水、泪水和汗水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栽桑养蚕业,不仅成为致富当地百姓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产业,而且引领着中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潮流——

自1990年起,富安蚕茧产量已连续十八年蝉联全国乡镇之首,质量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茧都”;8万亩蚕桑基地和5万农户加盟“蚕业合作社”,“一根丝拉动二十万农民致富”的故事在茧丝绸行业传为佳话。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从7000元起家,由一个名不经传的乡镇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3亿元,年销售5亿元,上缴税金2000多万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成为全国茧丝绸行业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富安,成为全国蚕茧收购价格、生丝价格的“睛雨表”和国际市场高档生丝的“代名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公司+蚕业合作社+农户”的“富安模式”,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笔批示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已在全国推广„„

创造出这一系列奇迹的人,就是被誉为茧都“春蚕”的东台市富安镇党委副书记、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克松。

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富安人却说:“茧都春蚕丝不尽”。卢克松的“春蚕精神”远近闻名,他36年如一日,始终钟爱他所执着追求的茧丝绸事业,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心血换来了茧丝绸产业的繁荣和广大老百姓的富裕安康。当“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等诸多至高无尚的荣誉接踵而至时,卢克松总是自谦地说上同一句话:“我只不过是富安大地上的一只春蚕”。

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卢克松自幼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父亲举全家之力送他学医,想彻底改变他今后的命运。可看到父老乡亲们终日忙而无获,过着十分穷苦的日子后,哪里安得下心来行医。于是,他顶着父母和亲友的强烈反对,毅然“弃医从桑”,从此并与蚕桑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少年来,卢克松用超常人的毅力坚持边自学,边实践,边工作,并利用自己掌握的一技之长,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栽桑养蚕业,先后向蚕农推广了30多项新品种、新技术,使得富安蚕桑生产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蚕业生产也由过去的一项副业发展成为富安农民的主导产业。经过卢克松本人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用富安三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80%的农民收入,广大老百姓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目前,富安农村楼房覆盖率高达92%,居苏中、苏北各乡镇之首,新农村的新面貌日益显现。绿油油的桑田给广大蚕农带来了丰厚、稳定的收入,桑树变成“摇钱树”,广大农民笑称卢克松为他们建起了一座“绿色银行”。 为了能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共奔栽桑养蚕致富路,卢克松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向外传授。2002年,东台市里下河地区的农民看到发展蚕桑生产比过去种田攒钱,就萌生发展蚕桑的念头,卢克松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在该地区台南、时堰等镇采取扶持措施,引导农民发展蚕桑生产。可是,发展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年,由于部分蚕农对生产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加之处理应变技术的能力又不强,122户农户的蚕儿在快要上簇营茧前意外中毒死亡,颗粒无收,眼看到手的收入瞬间化为泡影,蚕农们纷纷不理解,有的“围攻”蚕桑技术员,有的找上门,“静坐”到卢克松的办公室问原因。卢克松耐心细致地做老百姓的工作,并通过多方努力,为122户蚕农补上了381张“救命种”,他亲自带领5名蚕桑技术骨干到养蚕户家中一住就是16天,现场为他们技术辅导,排忧解难,使得他们全面掌握了养蚕技术要点。丰收后的蚕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高兴地说:“卢总真可谓是我们蚕农的保护神”。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4年以来,养蚕业先后走出富安镇和东台市,发展和带动了省内外8万多亩蚕桑基地和20万养蚕农民。靠栽桑养蚕发家致富后的老百姓利用各种方式表达致富后的喜悦之情和感恩之心。2006年6月,东台市台南镇的中南、孔堡等村28位农民自发绣了一面写有“农民致富带头人”的锦旗,专门租了一辆中巴车,敲锣打鼓来到富安。当地老百姓还专门编了一段顺口溜:“过去养蚕全家忙,一天三顿顾不上,不如种种老实粮;如今养蚕变了样,一人顶上三人忙,亩桑能抵四亩粮。”最令卢克松感动和终身难忘的是他离开帮扶三年的河南濮阳胡村乡的那一幕:上百名群众自发围上来,致富后的农民们争相把自家的农副产品住他车里塞,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紧紧拉着卢克松的手,非要请他到新砌的四间瓦房里坐坐,看看她家枝繁叶茂的四亩桑园,老人还执意让新娶的两房儿媳为卢克松沏茶,口中还不停地念叨着:“你是江苏来的财神爷,可帮俺家解决了大问题”!面对此情此景,卢克松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富安模式”的创造者

卢克松同志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1985年,他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茧丝绸“一条龙”改革,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自主经营、自成体系的乡镇级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他又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成立蚕农合作社,出台了“三包一补贴”的扶持政策(即包技术、包收购、包效益,新拓1亩桑园补贴农民120元),创造性地提出了“二次分配”的新理念,成功创建了“公司+蚕业合作社+农户”的茧丝绸产业化模式,为西部地区蚕业发展和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由于“富安模式”的成功运作,富安蚕业生产经受住了1996-1997年茧丝绸行情最低潮时的洗礼,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茧丝绸行业“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十年来,卢克松同志所领导的公司已累计向基地内农户返利6400多万元,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广大农民的持续增收。

“富安模式”的核心是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关键是产业化、外向化。这些年来,卢克松在积极发展茧丝绸后道加工的基础上,着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茧丝绸新型工业化进程。他在全国率先引进了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技术、自动缫丝技术、捻线丝生产技术以及具备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丝绸织造染整技术和设备,蚕茧收烘、缫丝、捻线丝生产都代表了当今茧丝绸行业的最好水平。白厂丝生产创全国单个规模最大、质量最优、效益最好三项全国之最,成为全国惟一常年生产6A级高等级生丝的生产出口企业,生丝出口份额占全国的10%,成功开辟了一条富安丝绸产品进军欧美市场的新“丝绸之路”。“富安”牌蚕丝飘洋过海,成为展示茧都风采,传承丝绸文化的使者。

2008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卢克松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作了《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的发言,胡锦涛总书记听后频频点头,对其依托蚕桑产业,带领二十万农民致富的做法赞赏有加。

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作为一名连任两届省代表和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老代表”, 卢克松深感自己肩负的重任,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近年来,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卢克松倍感振奋和鼓舞,每次参会前,他总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近五年来,他先后撰写了《进一步降低农林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取缔无照经营蚕茧行为,维护农民养蚕利益》、《关于将蚕桑纳入省农林厅归口管理》等建议。2004年,他又结合自己创办全国首家蚕业合作社的成功实践,着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远发展,看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联名省内外130多名代表,提出了《尽快制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中农林特产税和蚕桑归口管理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也已制订并开始施行,对促进“三农”工作,加快江苏蚕桑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6年底,卢克松通过调研发现,各地蚕桑业发展随着当年茧价的虚高攀升而升温,特别是从浙江桑苗市场行情和网站上了解到,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中西部地区近两年来蚕桑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为此,他综观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行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深入剖析蚕桑业以往几次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撰写了《关于控制蚕茧总量,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高度重视,中国茧丝绸网、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网等多家行业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此后,他又撰文《重提“稳步发展,巩固提高”的蚕茧生产方针》,给蚕桑业发展过热的现象发出了应适当降温的信号,引起了行业领导的重视。

在履行职责,替民代言的过程中,卢克松留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遗憾。1992年春节刚过,卢克松在赶赴南京参加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之前,专程回乡下老家看望重病卧床的父亲,临别之际,卧床数月的老父亲呻吟着拉着卢克松的手,低声哀求道:“松儿,你能不能在家陪我一天,我的时间恐怕不多了„„”,卢克松想到自己的事业,想到人民的利益,最终还是说服了父亲,没料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廉洁奉公的好楷模

卢克松由一名农村蚕桑技术员成长为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蚕茧收烘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和江苏省蚕桑学会副会长,并荣获建国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的最高奖项——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当地蚕农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蚕父”,可卢克松却总是自谦地一笑:“我是党的儿子,农民的后代,永远做一名蚕夫吧!”

蚕夫,是卢克松在事业上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创业初期的十多年时间,他一直吃、住、办公在仅仅8平方米的小屋里,靠一辆旧自行车,用一张“八哥嘴”,凭着一股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契劲,实现了富安蚕桑产业量变和质变的双重飞跃。后来,卢克松虽然当上了“老总”,可他仍然十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从不浪费和挪用公司的每一分钱。他平时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思想上加强防变,工作作风上认真改进,自身建设上坚持拒腐,始终保持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身为企业的负责人,卢克松对自己、对职工的要求一样高,在公司他响亮地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无论是采购商品,还是销售产品,他都进行阳光操作,一律实行公开招标竞价,公司一年购销几亿元,平均节约开支和创造效益上百万元。前几年,浙江一供货单位因与公司关系密切,几次登门给卢克松送上数额不菲的好处费,都遭到他的严厉批评和拒绝。后来这个单位专门制作了一面“廉洁楷模”的锦旗赠给卢总。

在发展蚕桑基地,带领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卢克松更是大公无私,他心中惟一的愿望,就是少增加地方负担,多为群众办点实事、创造效益。仅在扶持东台市台南镇建基地的六年多时间里,卢克松累计向该镇投放补贴扶持资金近200万元,前后往返指导、服务不下上百次,但他从未受过地方政府的一次馈赠,参加政府部门的一次宴请,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评价:“卢总这人真难得,有这样的领头人,我们跟着有奔头!”工作30多年来,卢克松拒收礼品、礼金多达数百次,无法拒绝暂收后上交公司入账的也有近百万元。

卢克松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公司的每一位干部职工和其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多年来,公司上千名职工无一人做有损企业和社会的事,无一人收礼、送礼和拉关系、结帮派,公司上下形成了一股“干干净净做事,全心全意奉献”的浓厚氛围,企业年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党组织年年荣获省、市先进集体称号。

上一篇: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下一篇: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