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困境的突围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精神困境的突围(精选8篇)

精神困境的突围 篇1

■杨雨丹

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90年来,中国的新闻学以美国模式为主要模板,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参照美国高校的学科制度,在新闻教育中引入传播学的实践,于1997年成立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虽然在学科建制上我们照搬了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但是在践行过程中,对美国模式的精髓却学得形似而神不似,画虎类犬。

二律背反: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

美国模式最基本的特点是重视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上,美国大学一般一、二年级时不分专业,学生要完成占学分总数1/3的公共课的学习,一般到了大三,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另外,学校鼓励学生完成辅修专业或取得双学位。①在师资力量上,美国新闻专业课的教授一般都是资深记者出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大部分教授认为,是新闻从业经验,而不是博士学位,更是一个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先决条件”。②在专业实践上,美国高校与媒体有着频繁的交流合作,并且大部分学校都办有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一般由专业教师或专职媒体人员担任负责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媒体几乎同样的实践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媒体作为锤炼学生专业技能的平台作用。③

中国新闻教育在观念上重视实践,不断学习美国式的培养方式。例如,提倡通识教育,一些学校开始采用大平台的培养方式——如北大、清华、暨大就尝试过学生大一大二不细分专业,主要完成公共课的学习,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选择。此外,学校在第四年一般要求学生进行3-4个月的毕业实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很多高校都和新闻媒体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媒体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实践,高校也积极邀请媒体人员担任兼职或特聘教授。以上做法一定程度地强化了专业技能,但高校对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学生期望以及媒体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④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而轻教学创新等,都使中国的新闻教育与其所追求的目标渐行渐远。

首先,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使新闻教育超负荷发展。从1998年起,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66个,到2005年底,新闻类专业点已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据专家推测,2008年中国的新闻学专业点已经超过了800个。新闻专业点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其次,教师的准入和管理使得师资力量的改善进退两难。新闻专业的火爆使得高校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扩充教师队伍,除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教师改行教新闻之外,很多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两三个专业教师就匆忙挂牌招生了。由于没有媒体从业经验,一些青年老师在实践性课程的讲授上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上课偏重的是理论知识。因为教学评估以及高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高校把是否具有博士文凭作为教师引进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使得教师脱离实践一线的情况越发严重。

为缓解教师匮乏的状况,一些学校纷纷聘请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授新闻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校缺乏规范的引进、管理和考核机制,外聘引发了新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引进上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校根据课程开设的需要临时从媒体拉人来“救场”,但具体请什么人往往凭领导、教师和业界人员的私交,请来的不一定是在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和口头表达上最适合教学的人员。在管理和考核上,一般外聘兼职教师的人事归属、职称评定等都保留在原单位,由于媒体工作的限制,媒体从业者的教学时间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学校对他们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虽然有一部分媒体从业者愿意离开原来的媒体,专职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高校在教师引进上有学历的规定,而且在职称转评上较有难度,这使得业务精英向高校的人才流动难以充分进行。

最后,学校量化考核的方式和对科研的偏重使得实践教学的价值难以得到体现,教学创新的动力不足。量化考核一般是按课程的学分数来计算工作量,如果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该课程的实践学分,实践教学的价值就难以在工作评价上得到体现。另外,现在高校在向科研型方向发展,对科研成果以计算工作量、发奖金、给经费等各种形式予以鼓励,但是对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视和奖励却比较不足。在教师的晋级上,科研成果的有无往往直接决定职称的晋升,但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职称却没有直接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科研,教学反而成了副业或点缀。

困境突围:建设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

中国高校新闻教育虽然在观念上重视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却逐渐脱离新闻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新闻教育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希望依靠学生和业界来推行实践教学。由于教学主导者在实践教学中缺位,新闻实践的各个环节没有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过程得到具体的落实。

推行新闻实践,不能仅仅是强迫学生“走出去”。学生毕业实习的基础,应该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践技能,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前三年的课堂所学与实习阶段需要掌握的技能比较脱节,依靠社会代替学校来完成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实践模式,不仅让学生感觉课堂理论脱离社会实践,也难以满足实习单位的用人要求。推行新闻实践,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聘名誉、兼职教授,将媒介精英“请进来”。把从业者请进校园的做法,如果作为一种短期、临时的行为,能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热情,并暂时缓解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学校长期依赖这样的方式,会使实践教学游离于学校管理之外,成为一种零散、随意、主观的个人行为。因此,高校新闻教育的改进,必须立足于高校和教师本身,必须把新闻实践融会在教师参与指导的课程教学之中。对比美国的大学,其新闻教育往往依托校园媒体进行,校园媒体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学校一般都办有自己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建有较完整发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摄录、编采齐全的实验室,有的学校甚至还拥有几家大通讯社的供稿专

线,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校园媒体的工作得到充分锻炼。⑤由于办学情况不同,我国在短期内不可能普遍地建立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但却可以借鉴美国校园媒体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模式,在校内建设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把实践训练纳入课程管理。

1.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的定位

所谓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是指建立服务于新闻实践课程和校园新闻制作的院级或校级媒体,学生的新闻实践以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为依托,在老师指导和院校的管理下,通过在校园媒体进行实践来完成课程的各项要求,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这种服务于课程实践和校园生活的媒体不同于美国社会化的校园媒体,也不同于目前我国高校和媒体合办的实习基地。美国的校园媒体普遍是社会合作创建的,其社会化程度很高,校园媒体一般不受学校控制,其运营管理是相对独立的。我国高校和媒体合办的实习基地一般主要在毕业实习和寒暑假接收一部分学生进行实践,实践方式以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导为主,学生实践要服从媒体日常工作的安排。而校内一体化的新闻实践平台的管理和运作并非社会化的,它服从和服务于院校,身兼提供教学实践和校园服务两重任务。从本质上说,实践平台并不游离于学校之外,而是在院校管理之下的一个校园服务机构,其工作接受学校和专业教师的指导,由报纸、广播、电视台或影视工作站等多种媒体联合构成,为多门新闻实践课程提供实践环节,成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长期以来,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脱离市场和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脱离表现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能同步展开,课外实践处于一种无指导、无组织状态,平时的课外实践与毕业实习之间相分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学校期间得不到充分锻炼,老师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实践性的评估环节,新闻的采、写、编、播等一系列在实际运用中密不可分的连续技能在教学中却被人为割裂。这种脱离实践的新闻教育急需改革,而建立校内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可以使新闻实践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从而充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新闻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既可以使实践训练常规化、规范化,又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并逐渐实现实践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2.管理和考核方式

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整个学习生涯,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媒体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校园新闻媒体设施建设应该受到校方主管部门重视,将其管理和考核纳入学校的全盘统筹。

在人事管理上,通过对外招聘全职的校园媒体负责人,让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全面负责媒体的运营。一般最好专人专职,例如校园媒体如果有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站,学校则分别聘请4位有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工作经验的现任或离退人员分别担任媒体总负责人,让学校相关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副手,共同参与媒体管理。学校可以将专业教师的校园媒体管理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或者定期给予一定的补助。学校可以按学年或每4年为单位对聘任的负责人和相关负责教师的工作进行考评,根据绩效来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在学生实践安排上,可以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实践性课程的实验课和实践平台的工作相结合。另外,一些原来没有安排实践课程的科目,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可以共同设置一个学分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在实践平台的工作中来完成该门课程实践学分的学习。通过改革相应的教学考核机制,使对应课程的学分和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能以校园媒体的工作为依据,这样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安心参与校园媒体的运行与管理。

在激励机制上,学校应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利用各种条件,为实践平台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例如,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竞赛来提高学生新闻实践水平,可以通过加强和兄弟院校的校园媒体合作和竞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并形成高校新闻网联盟。在此基础上,实践平台可以为社会提供媒体产品,加强学校与业界的合作,提高校园媒体的知名度,这反过来能为校园媒体获得更多的定单,形成良性循环。

3.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从未来发展来看,实践平台应该逐步面向社会,并在媒介内容和媒介经营两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资金来源上,实践平台可以考虑从3个方面筹集资金——其一是院校拨款,其二是寻求社会或媒体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其三是通过提高媒体在学校及社区的影响,赢得企业的广告投放。其次,在媒介内容方面,实践平台应该淡化宣传,走专业化、对象化发展道路,主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组织媒介内容,让校园媒体成为本校学生的“首属媒介”,从而成为各类经销商有效进入校园的首选媒介。在经营方面,实践平台可以与兄弟院校合作,互办发行,扩大发行量,从而为赢得广告打下基础。条件成熟的媒体,可以上网,甚至联合组建全国性的校园媒体网络,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实践平台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及相关配套设备,积极与业界开展长时间、多层面的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在和业界合作方面,可以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阶段性地去媒体实习,组织编写队伍为校外媒体供稿,选送部分优秀的学生广播节目和学生播音员与电台进行交流、合作。同时邀请电台电视台编辑、主持人对老师、学生进行培训,让老师有机会熟悉媒体运作,加强老师的实践经验,使得实践平台成为学校和媒体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讲师)注释:

①综合性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的定位思考,中国教育年会论文集[C]http: //210.45.208.115/mywebs/lunw2.html

②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P616

③罗自文:《关于美国新闻教育中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④陈勇、王远舟、吴晓川:《高校新闻教育与媒体接轨状况调查》,《新闻界》2008年第1期

⑤罗自文:《美国校园媒体建立与运转模式的启示》,《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精神困境的突围 篇2

财关为上市公司的服务内容包括发行前的宣传、推介等, 甚至为上市后的持续性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危机管理提供服务。这就需要财关公司不断关注企业的各种状况, 随时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既要做到在媒体危难中使企业化险为夷, 又要具有全方位关系维护及沟通实效的功能。通过搭建桥梁, 有效地帮助上市公司与市场真正沟通, 对买方进行针对性引导, 发挥好财关价值, 实现财关与服务企业双赢。

挑战在哪里?

国内的财关发展与成熟资本市场大相径庭, 市场中不乏以“投资者关系顾问”或“财关”为名的伪专业机构, 专门为上市公司提供政府人机疏通、肤浅路演、模拟问题、推介工具印刷及上市答谢酒会操办等所谓的“公关服务”。从业机构服务内容低端并欠缺规范, 其管理的缺失更为企业洗钱提供了便利, 成熟资本市场享有极高行业地位的财关却在中国“入乡随俗”, 丧失了发展方向, 如同迷途的羔羊一样, 财关迫切需要回归正途。

财关公司对雇主胁制, 进而对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苏州恒久到胜景山河, 我们看到的是媒体对于这些企业真相的挖掘和各种猜疑造成的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 甚至有传企业前期爆发的各种丑闻源自于其选择的财关公司一手策划有关, 目的是为了向企业不断索取危机公关费用。这说明, 我们国内的财关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行业管理意识淡漠、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致, 再加上依附于机制欠缺完善且动荡起伏的本土证券市场, 造就了财关自在国内诞生之日起, 要走这一段无法避免的弯路。

同时, 部分财关公司危机处理能力弱, 媒体不买账, 缺乏对投资者关系维护专业度和美誉度等情况屡有发生。如果在负面新闻出来前与媒体已经进行紧密沟通, 情况或许就能逆转。又或者能彻底了解所服务的上市企业, 如存在不明朗情况和对投资者隐瞒较明显等问题, 及时建议企业注意规避, 这才是公关公司的职责根本, 而不只是局限在庆功宴和上市常规流程执行上。随着证券市场要求的日渐规范, 势必会淘汰部分不具职业操守、专业度不高的滥竿充数者。

从专业人才的角度讲, 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综合的公关服务的专业人员, 不仅需要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政府财经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走向、资本市场的运作和监管模式等财经层面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还要了解上市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了解上市企业的经营战略、产品技术核心、管理水平和市场推广等企业层面的问题。总之, 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专业公关服务的人员一定是既懂公关、又懂财经, 然而, 这样的人才在当前整个中国财关界是很稀缺的。

机遇在哪里?

财关公司丑闻几乎涉及整个行业的风波, 所映衬出来的问题绝非仅仅是人员素质差、服务层次低所能涵盖的, 问题的源头更多的在于一部分公关从业者对财关的扭曲和行为失判。不客气地说, 这是中国财关价值观的迷失。正是因为它的迷失造成了一个应该被市场充分尊重的行业步入了歧途。那么, 在机会面前, 如何将财关这个昨天的“迷失者”, 变成今天的“复兴者”?

宣亚国际品牌实验室认为, 要想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 财关要以自我为突破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以往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这才是恢复其公信力, 复兴财关的根本。也就是说, 财关的复兴之路, 需从“一扬一抑”中开始。“扬”, 即让财关回归公关大道, 发挥光芒。财关要想复兴, 除了保持财关的独有性外, 必须要从人际“攻关”向运用科学的公关工具和策略来为客户服务转变, 并始终以“公共关系”这四个字不断的自我检索。“抑”, 则是自律。行业进入门槛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行业自律意识差、公司鱼龙混杂, 这些问题阻碍着财关的前进。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是财关持续发展的基础, 失去了这些, 一切将成为空谈。此外, 未来财关为企业服务的趋势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如果不能保证财关回归公关价值的本质, 长期合作恐怕只能是一种梦想。

如今, 国内日渐兴起的财关公司不乏有优秀的专业人才, 相对券商而言, 他们的地位也更加中立, 更能胜任新股发行的定价。然而, 国内财关公司的费用不到国际市场收费的1/5, 但大多数国内的上市公司只有在境外上市或发行b股时才会与财关公司合作, 而在a股发行过程中, 一切则由承销商或是上市公司大包大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次新股推介的公关费用就达十几万美元, 找财关推介股票在国外已是公司上市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少市场人士认为, 财关进入a股发行市场虽然是才崭露头角, 但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运作不断规范, 其前景相当乐观。目前, 国内a股上市公司逾900家, 这批公司以及准上市公司, 将来都是财关庞大的潜在客源。随着国内二板市场开设, 财关相关业务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

财关作为一种新兴的智慧行业,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财关公司需要帮助拟上市企业和已上市企业增强自我宣传意识, 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对内、对外沟通和传播机制, 以增强企业经营的透明度, 增强投资各方的信心。同时, 还要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 新闻发布和媒体对应, 管理层声誉和危机管理系统, 以增强企业的品牌经营能力。

发展方向在哪里?

网络时代,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信息科技的不断创新, 信息传播速度之快, 用户可随时随地从互联网获取所需信息, 网络空间成为财关的重要阵地。同时, 信息化加速了市场更迭, 上市公司发展面临更多的困境, 对财关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而, 在纸媒充斥生活, 网络无处不在, 搜索引擎日益发达, 人人都在论坛微博上充当记者的时代, 财关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客户在互联网上有一条负面消息出现, 10分钟内就会被转载上百次, 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条目可能已铺天盖地。这样的传播速度, 就像一个公开的放大镜, 企业身上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旦被捕捉, 那就是一个快速蔓延的伤口, 甚至会致命。传统的财关服务模式已经力不从心, 而互联网思维下的新财关模式正在改变行业格局和发展态势。与此同时, 自媒体上的文章, 不但能合理分析, 还能做情感判断, 受的约束既小, 发挥的空间就大。在这浑水中, 为财关提供了机会。

互联网催生网络品牌营销, 财关内涵渐变。面对产品、品牌的同质化竞争, 能否在各个领域维护好自身品牌的形象与利益, 网络上的表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社会的发展,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奶粉品牌为例, 现今绝大多数家庭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新生宝宝, 新生儿家庭面对国内外众多奶粉品牌, 到底选什么牌子好呢?与老一辈的育儿经验传授相比, 新生代妈妈更信赖论坛、圈子、媒体、医生和专家的建议, 而他们获得信息的平台, 正是集中于网络。可见网络品牌营销对奶粉等产品品牌关联性强、竞争大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网络公关先驱与倡导者, 也是率先为品牌提供“2s网络公关服务模型”的星蓝晟昱公关传播机构, 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专为国际品牌、跨国公司提供网络公关全案代理服务的本土机构。在搜索引擎传播力方面, 星蓝公关配合品牌营销节点植入营销关键词, 以及针对性开展网络舆情优化, 搜索结果表现良好。另外, 在重点维护的社交网络中, 尤其是地产类的社交网络, 平均每天可以收到来自网友的评论、回复超过500个, 在其营销活动组织上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这些数据都表明, 网络公关对营销实战有着极强的正面引导性与传播影响力。

“校闹”的困境突围 篇3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王东林指出,如今除了“医闹”,还有“校闹”,一旦发生学生自杀等事件,甚至有专门的“公司”,组织“全班人马、全部道具”到学校闹事,连“场面的布置”都有讲究。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说,每当这类案件发生,学校胜诉的可能性极小。

案例一:赴京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透露,该校一名19岁的大一学生在2015年元旦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不幸遇难,师生十分悲痛。事后,遇难学生家长找学校“要说法”。校方解释,事发当日学生已放假离校,学校无需承担责任。但家长质问学校,为什么孩子去上海学校不干预?为什么学校在出事那天不安排课程?如果安排了课程,孩子自然就不会去上海玩了。此事以华中师大向遇难学生家庭支付一笔人道主义抚慰金而告终。马敏当了6年华中师大校长和3年党委书记。当校长那几年,作为法人代表,他时常接到出庭通知,只要是涉及学生的官司,几乎“每打必输”。

案例二:一向遵纪守法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当了5年的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这5年中,他每年都要收到若干法院传票。迄今为止,这位著名的力学专家在法庭的角力中还没有一场胜诉的记录。在最近宣判的一件案子中,胡校长又输了。该校一名学生因多科考试不及格,被校方依据学籍管理规定退学。没过多久,胡校长就因此成了被告。该学生的家属提起诉讼,称退学的学生后来得了抑郁症,校方要对此负责。法院审理判定,虽然北京理工大学的做法是合理的,与学生患病没有什么关系,但鉴于对方是弱势群体,判决学校赔付精神补偿费28万元。

案例三:湖南省某农村学校的校长讲述了一件往事,他所在学校曾有一名走读生,晚自习放学离校后,因交通事故死亡。事故发生后,乡政府及时派人赶到现场,查清事故原因,厘清各方责任,安抚家属……可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遇难学生的家长在事发点搭起了灵堂,说:“我的儿子死在从学校到家里的路上。第一,我要找肇事司机偿命;第二,我要政府给我一个说法;第三,我要找学校偿命。不达到我的要求,我们不撤灵堂。”学校表示,该学生离世,大家都很悲痛,但这次意外死亡事件的发生,是他离校回家后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发生的,完全是他个人行为的结果。学校会协助家长向保险公司申请意外死亡赔偿。但家长表示:学校不按时拿出一些钱来赔偿,下午就要“扛尸”到学校。放学后,该家长又召集了40多名村民,聚集在校门外索要“赔偿金”。此事僵持了大半个月,直到保险赔偿金拨付下来才了结。至此,校长和该生班主任已经焦头烂额。

为什么在西方国家能依法依规得到妥善处理的学生伤亡事故,在我国却演变成备受社会和媒体关注的“校闹”事件?每一起“校闹”事件背后,其实都有其复杂的原因。

政策缺陷:某大学因脑死亡已成植物人的一名学生,住院已近两年,花费了100多万元。依据现有的社保政策,大学生医疗保险及大病困难补助只能报销不到10万元。这成为一些“校闹”事件的诱因。我国的大学生社保政策从制度设计到保障水平都存在不少缺陷,比如意外突发疾病没有纳入18种特殊疾病之中,统筹的范围和报销比例只能按照普通病例对待,财政部门对大学生大病合作医疗未出台补助政策等。此外,针对学生意外死亡的保险理赔过低也加大了“校闹”事件的处理难度。

管理缺位:在处理学生伤亡事故时,由于法律、政策未对各部门的职责作出明确界定,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愿或不敢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有的地方担心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政绩,甚至要求学校“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以维稳为由要学校作无原则的让步。殊不知这样是非不分、牺牲原则“和稀泥”的做法,只会“按住葫芦浮起瓢”,让社会看到了“校闹”的好处,只会给学生意外事故的处理留下隐患。

社会心理:“校闹”问题之所以难解决,原因有三点:一是社会舆论认为学生家长值得同情;二是很多人认为,学校是公家的,花点钱赔偿给家长也算是廉价的“公益”,所以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相关部门,都会倾向于让学校承担一定的责任,适当补偿学生和家庭的损失;三是社会上依然存在“进了学校,学校就得负责到底”的观念,人们都觉得学生是受教育者,学校是他们的全方位监护人。正是以上社会心理,导致某些家长是非不分,坚持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就要承担所有责任。一旦出事,无论大小,必然来闹。

陈旧思维:学校在处理“校闹”问题上,“以情代法”的思维已成流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闹不解决、一闹就解决”等非理性法则盛行。对于学校来说,安全问题是首责,是一票否决的问题,“校方赔偿”的前提是学校的责任认定,而如果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就要接受行政处罚。这样学校就会处于两难境地:认可担责,则面临行政惩罚;不认可担责,常常得不到经济补偿。所以,有的校长宁愿“私了”以息事宁人,也不愿意签字认定是“校方责任”,这就给“校闹”留下无限空间。

法制缺失: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我国当前缺失《学校法》等重要法律,学校与老师之间、学校与政府部门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都存在法律的模糊或空白地带。因此,学校屡屡被人讹诈,承担无限责任。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可以直接遵循的只有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等10部门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一些地方法规。这些行政部门规章,一方面缺乏法律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对各类伤害事故应如何补偿缺乏具体规定。由于无法可依,一些学生家长往往“信访不信法”,信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由此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校闹”事件。

nlc202309032010

秦某是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就读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某中学。该校是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每周星期日下午进校,到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离校回家。2013年3月6日(星期三)晚上,班主任发现秦某擅自离开学校,即用电话联系其父母,但电话未能接通。次日上午,秦某班主任与其父亲取得联系,告知秦某擅自离校的情况。下午,秦某的父亲给班主任打电话,告知仍不见秦某回家。8日(星期五)晚上,秦某在自家的新房(尚未入住)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私自驾驶摩托车外出,结果发生交通事故死亡。

秦某的父母认为,孩子发生事故的起始原因在于学校的管理存在问题,即在封闭的管理情况下,孩子如何能脱离学校的监管?并且在脱离学校的监管之后,学校没有尽到法定的义务。因此,学校对孩子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起诉要求学校赔偿各种经济损失160 665.76元。

当地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教育机构只有在其履行教育、管理责任存在过错时,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且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只有当学校发现或者知道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时,学校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此,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中国法院网)

防治“校闹”,完善相关的法律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紧迫的问题是,当前情况下,该如何有效应对、防治“校闹”?

坚决执行现有的规则:教育部2002年就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办法的内容来看,什么情况下学校应担责、什么情况下不担责,已规定得比较清楚、到位,应当说是一个能平等维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比较全面、公正、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法规。鉴于目前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学校法出台尚需时日,以及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多发的严峻现实,有关方面不妨将这个办法以及各地人大制订的相关法规作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依据,结合实际案情,作出公正处理,以平等维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发挥政府职能:建议由省级政府主导,在省、市、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和各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各市县可以参照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的管理,办公室设在团市县委,成员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分管副市(县)长为召集人,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以此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校园安全的规范、整治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增加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伤害未成年人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宣传依法维权申诉、依法理赔、依法追责等法律法规知识。坚决反对各种违法“校闹”事件发生,依法打击“校闹”行为,使家长知法、守法、懂法。

成立调解委员会:可参照当前“医闹”事件依法处置的办法,成立专门的“校闹”事件调解机构,明确处理部门、处理流程、理赔标准、责任鉴定和追责、善后处理等事项,使家长投诉有门,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减少“校闹”事件发生。

加强预防措施:政府部门要分析和找出各类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根源,制定预防措施,明确各部门工作的职责,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相应减少“校闹”事件。例如:政府要在水库、鱼塘、湖边等存在溺水隐患的区域树立警示牌,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寒暑假期间要求各社区组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培训游泳技能,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寒署假前要求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时手机信息提示等方式做好安全宣传教育。

美国

美国自1990年起相继出台了《校园安全法》《校园禁枪法》《校园、社会禁毒及安全法》《危机计划制定实用资料:学校和社区指南》《联邦应急计划》《全国紧急状态法》和《灾难救济和突发事件救助法》等法律法规,还建立了应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组织体系,采取“联邦—州—县/地方政府—学校”的纵向管理组织体系,确认各个管理系统在事故处理中的责任。鼓励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私人机构、基金会等参与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还设立了学校安全服务署和校外监督委员会两个民间组织,并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培训机构为学校安全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

英国

英国政府和社区没有专门的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机构,一般是事故发生后成立临时性机构进行事故处理,如“紧急内阁委员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学生伤害事故应对处理机构,多数挂靠在安全部门或者是心理咨询部门,但学校所有的辅导员都经过专门的应急管理训练,具有较强的应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能力。学校的安全部门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保安人员负责,在校区进行24小时巡逻,并负责提供预防犯罪的信息以及监测校园内的不法活动。除了学校校内的心理咨询机构,英国还有一些民间组织设有专门负责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预防青少年、大学生自杀的慈善机构。

加拿大

加拿大主要是从侵权行为的角度看待学校事故。所谓侵权行为,包括“违反合同在内的一系列民事过错行为而造成的损失补偿”,“违反监护事故的标准和造成一定的伤害”。学校及教师因工作特点负有特殊的监护职责,法院决定教育者是否有过失时,就要考虑是否违反相应的法律或规则。因此,学校事故认定原则主要包括:细心父母原则、替代性责任原则、共同责任原则以及相应的操作性原则。法院将根据细心父母原则、替代性原则以及共同过失原则,判断校董会、教师对学校事故有无过错以及过错大小,依此确定相应的责任主体及损害赔偿。

日本

日本于1959年颁布《日本学校安全法》,并据此成立了日本学校安全会。1960年日本为义务教育学校设立《学校事故互助保险》制度。1985年日本制定《体育学校保健中心法》,并据此设立“体育·学校保健中心”,2004年改名为具有独立行政法人资格的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日本的学校事故补偿制度,主要体现在:一是推行国家行政赔偿责任制,主要法律依据是《国家赔偿法》《体育学校保健中心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和完善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社会化机制,通常采取“共济给付”的办法进行赔偿。日本大部分学校机构都加入了学校健康会,一旦出现学校或教师在学生伤害事故中负有责任并赔偿损失的情况,即可要求学校健康会支付赔偿。此外,日本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日本体育振兴中心的保险,一旦遭遇伤害事故,就可获得相应的赔偿。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北京青年报》、《福建日报》、《成都商报》、《武汉晨报》、《海口晚报》、新华网、荆楚网、中国法院网、东莞时间网)

(责编 欧金昌)

精神困境的突围 篇4

语文教学走过了私塾化时代、学科化时代(自语文单独设科的整个20世纪),又跨进电脑化时代,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色,在每一次经历时代更迭之际,都必然历经转型时期所必须经历的蜕变和阵痛,都必然要面对新生代的冲击与挑战,都必然要竭尽全力去变革与融合。那么,电脑时代的语文教学又将面临哪些困境呢?

[困境]

一、你还会写字吗?

二、我们离经典有多远?电脑语汇大量出现,诸如“你真286”“东东”“美眉”,一方面不合文法,一方面又大量地被使用,语言较为粗俗化,只有形式的新颖,而没有内质的优美;网络文学的兴起,与经典的差距太大,不少是网络垃圾,极端化、情绪化、反主流、反人格、关注自我内心等是其显著特点,不能给人精神营养。

三、快餐能吃出什么?只接受信息,根本缺乏养分,一次性消费之后就弃于故纸堆;读的时候速度极快,没有细嚼慢咽,没有消化吸收,没有品味思考,没有像张溥一样的“读书每自笔录”,于是也就不可能留下什么精彩的语句。

四、怎一个功利了得?愈来愈趋向实利化

五、谁是最终的赢家?人文同科学技术的对抗,人们对科学亲近有加,但是,真相并非如此,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真正喜欢科学,甚至,人们懒得去追求真正的科学,追求的只是科学带来的.效益或附加值,只要目的,舍弃了过程,甚至连基本的手段都不要了。

六、情感能数字化吗?情感的虚拟,不会感动。

七、8分钟可以写好作文?作文软件的出现是技术给人文提出的又一道难题,更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戏谑,对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挑战。

八、课件是备课的全部吗?

九、大海如何捞针?面对信息的爆炸,怎样去处理海量信息、辨别有益信息。

十、游戏和老师谁更有吸引力?网络的虚拟性更好地实现了人与人的平等地位,其交互性和对话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其形象性也是老师的口传心授断难媲美的,其生动性也是教师的言语难以企及的,其交流的直接性也十分优越。

[突围]

只有开篇的结束

我们在此只是一个开篇,远没有结束,也不可能性结束,更无法结束,只能提出一些基本思路,更有意义的探索还在后面。

精神困境的突围 篇5

文章从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目前在高职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面临的`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有待加强、项目的实施环境有待改善等困境,并从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开创良好的实施环境.

作 者:殷刚 陈玉峰 作者单位:殷刚(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陈玉峰(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精神困境的突围 篇6

logo设计

分享到:本站编辑:admin 日期: 2012-01-08 12:58 点击:158次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主要是从年龄上进行划分,是指80年之后出生的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其中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进城务工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随打工父母在城市中长大的青年劳动人口。笔者针对北京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及国家统计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梳理了新生代农民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于老一代,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要高于老一代。本次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占7%,初中占38%,高中及中专占35%,大专及以上占22%。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低,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

二、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不高,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2009年外出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417元,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为1328元,上一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543元,有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的收入水平不满意。抽样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不多,94%的人月工资水平在2000元左右。

三、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自身发展,更希望融入城市生活。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抽样调查显示,他们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发展机会、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其次是赚钱养家和为赡养父母或子女前途考虑。

四、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约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经常加班,使得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抽样调查显示,多数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50至60个小时,甚至有部分人是70小时以上,而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大多在50元以下,绝大部人都没有参加过集体文体活动。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困境

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上曾说过,与老一代农民工背着编织袋进城务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拖着拉杆箱进城,他们的权益诉求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取向和心理意识逐渐城市化,在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方面有更强烈的要求,更加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相比“老一代”农民工,他们权益诉求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向进城谋职融入城市生活转变,他们的追求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一个美丽的“城市梦”,但受制于诸多因素,很难实现,扩张的欲望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严重矛盾。理想与现实交织碰撞,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而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较小,正处于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强烈。

当前社会并未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还基本停留在为农民工“讨薪”上。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他们感觉在城市看不到前途和未来,可又无从排解,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被排斥感和不满情绪强烈、过客心态和

抵触情绪蔓延、自卑心理和孤独情绪明显。近年来,富士康“十连跳”,以及新生代农民接二连三出现的暴力性犯罪现象,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困境问题日益凸显。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困境之原因

我国典型的二元双重结构下的制度障碍,使农民工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从社会地位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依然属于农民而非城市市民,仍然被隔离于城市制度之外,生活在不平等和受歧视的环境里。在笔者与新生代农民工交谈的过程中,他们最愤慨的就是各种社会歧视,他们在生活中明显感觉到被边缘化并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

受自身素质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梦”路途艰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虽较父辈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仍然局限于普通中等教育,随着城市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缺乏相应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若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很难在城市谋求立足之位。

企业和社会大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忽视。过去30年,中国依靠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了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世界工厂”,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长期被忽略。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无法真正满足员工、特别是新生代外来工多方面的新需求,因此也无法真正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和精神情感困惑。而政府及社会大众并没有正视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精神生活问题的关注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中精神文化生活困境之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紧抓全面加强文化建设的契机,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政府主导、共青团协同、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格局。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将解决新生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覆盖城乡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要通过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使离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对社会的新认同,增强其共同体意识和“家园观念”。

逐步消除二元体制的制度壁垒,着力完善制度和体制、机制,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户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政府加大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工作投入力度,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文化经费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城市公益性文化设施或建设相对固定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及时创作适合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优秀文艺作品,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等文化配送活动。依托社区文化场所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交往,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到社区文化生活中。

积极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组织。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有文艺才能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文艺创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组建文艺团队,并为他们提供展示其才能的演出舞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共青团要发挥组织优势。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组织角色缺位,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来帮助他们消除困惑,指引方向。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当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和权益的维护者,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

建组织,带队伍。全力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社区建立团组织,积极培养发掘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形成强有力的自我管理与服务的队伍。同时,团组织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向政府和企业举荐各种人才,为新生代农民工脱颖而出创造各类机会。

建阵地,送服务。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区域,建立集文化和帮扶于一体的活动阵地。精心设计新生代农民工感兴趣、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开展关怀行动和法律帮扶行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和缓解心理压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时依托阵地积极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自组织。

建平台,促融入。积极搭建新生代农民工和其他群体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改变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交往的封闭性,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以文化方式塑造公共平台,以文化活动消弭社会隔阂,促进社会认同感、归属感,激发社会良善意愿,从而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的藩篱,使新生代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

建渠道,畅心声。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及时的将他们的诉求反映给党委、政府。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舆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引导他们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大力宣传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典型,增强他们的自信,进一步引导企业和社会关注、关心新生代农民工,营造尊重和爱护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企业要积极参与共建。企业要增强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意识。大型制造企业、工业园区、工矿区等农民工生产生活密集区参照本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固定文化设施,建筑工地等农民工临时性聚居区配置临时性文化设施或提供流动服务。企业要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要建立职工文化平台,配备文化管理人员,提高文化设施管理水平,保障文化服务质量,确保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常态化。

四、社会大众要协同参与。各社会团体和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农民工文化建设,要积极参与搭建农民工和其他群体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突围 篇7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困境

1. 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缺乏导致教学难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决定了教学是否有创造性, 并左右着培养的人才是否有创造能力。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双基的掌握, 这本身没有错, 但在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形成与创新人格培养错过了最佳时机, 加之他们升入更高一级学校接受的依然是给予式教育,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致使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创造力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精神, 缺乏创造性教学的能力。没有创新精神、缺乏创造性教学的教师行为只能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由此导致学生的表现当然是死记硬背、缺乏兴趣、不能质疑。在如此困境下,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显然是句空话。所以, 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才有可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把僵化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加工以极具创新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乐于探索, 学会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

2. 素质教育的课程被加工成“应试”的课程

在学校中,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 课程内容与课程开设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这些年来之所以不能培养出大批的杰出创新人才, 与现行的课程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长期被忽视有很大的关系。基础教育的课程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的课程往往被冷落。课程方案中规定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课程, 如社会实践、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被学校给消减了或冷落了, 甚至被边缘化了。实践类课程本来就少, 又不开设, 或开设不受重视, 学生哪里有机会锻炼动手能力?这些课程的被忽视, 等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的不重视。在当前中小学, 学生在学校学的都是与考试相关的课程, 与考试无关的课程很少涉及,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为了考试, 学校、家庭创造的各种条件都是来保障学生的好成绩。学生在这应试的学习空间里, 思维越来越狭隘, 结果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形成。

3.“应试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急功近利

学生的价值追求不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质量, 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如果有着正确的努力目标, 对学习探索有一种渴求, 也就为创新精神的产生提供了前提。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应试”一直在影响着学校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很多还是在应付各种升学考试, 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 其他知识暂时用不上就不去学。有的学校和家长根本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不考虑学生的个人志趣, 只关心学生的成绩, 只关心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和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学生只能整天埋头苦读书。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和正确学习目标的确立, 也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4. 学生的自主时空不能弹性

多年来, 教师们一直努力探寻着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好方法, 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他们所奉行的依然是和盘托出、全部给予, 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是教师通过精彩的表演所呈现的需要识记的结论性知识, 不用也不必思考所要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师也很少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 得出结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注入, 懒于动脑独立思考, 学会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对行为的循规蹈矩, 也就彻底没有了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首先,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被剥夺。实际上, 我国许多中小学在“应试”的指挥棒下, 剥夺了学生大部分的自由时间,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 对中小学生一定要减负, 然而在现实中, 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下来, 反而加重了许多, 学生在学校要加班加点, 回到家还要去上各种补习班。为了能考取高分, 进名校, 进实验班, 高考能上一个好大学, 家长与学校都在给学生加码, 逼迫学生拼命地识记大量的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也许成绩上来了, 可能力必然低下了。其次, 学生质疑挑战的机会被减少。敢于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敢于向一切权威挑战, 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去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 讲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尝试别人没有尝试的事情, 在尝试与探索中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问题,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现行教育中, 往往把教材上的知识看作权威, 不鼓励学生对权威的知识加以质疑, 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甚至有些教师害怕学生提问题、质疑和标新立异, 因为他们怕自己不能应对而陷入尴尬。在不鼓励标新立异的学校课堂中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是必然的。

二、走出困境, 实现突围

1. 强化教师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本身要具备创造性教学的素质。首先, 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要再认为把学生仅培养成博学多才的人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部, 而要把学生培养成见多识广、会学习且能终身学习, 富有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的现代化人才。其次,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做教学活动的创新者,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知识内容, 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社会新问题和学科前沿新理论, 将新理论、新问题、新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在这个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教学。教师在平时应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的学习, 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并且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 在学习与实践中发现问题, 学会在继承他人的成果时, 善于发现、欣赏、理解他人的成就, 然后在他人的基础上把理论研究或社会实践推向新的阶段。

2. 落实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

创新离不开实践, 而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缺乏实践机会, 动手能力不强, 学生就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所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让学生多参加实践, 积极开设并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课程。另外, 对于理、化、生等课程本应加强实验教学, 但实际上, 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 如班级学生人数太多, 或实验设备少, 或实验药品不足, 或怕出现危险情况等, 几乎是纸上谈兵, 黑板或课件上实验。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与结果。这种做法不仅完全剥夺了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更丧失了这类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有创新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落到实处, 让学生从小在科学实践与实验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成为创新人才。

3. 改革目前的考试制度与方法

现实的评价机制导致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应试成绩, 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导向有很大关系。家长发现学生只有考出好成绩并读上名牌大学, 将来才有机会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就为了考试, 整个学习阶段学生都在应对考试。家长、学校齐努力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得高分、进名校, 其他影响学生成绩的活动都被忽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受到重视。所以, 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进行考试制度与方法的改革, 如在试题设计上增加开放性问题, 在考试内容上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考核, 从而引导一线教学由注重对现成知识的识记转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一纸文凭就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制度, 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 使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逐步认识到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才能拥有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从志趣出发, 充分调动其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极大地开发其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4. 还给学生自由探究的世界

现行的中高考评价机制的弊端, 决定了从家长到学校教师都在为了学生的分数而奔波,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业余时间都是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中度过, 较少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 当然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现状, 就必须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 教学中还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探究的世界, 营造一个开放、自主、宽松的创新环境,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创新。

首先, 给学生自由思考问题的时间。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 很多学校或教师为了保证升学率, 往往通过补课或多留作业等形式, 占用了学生除吃饭睡觉之外几乎所有时间, 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也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不独立思考何谈创新?所以, 呼吁相关学校和教师, 为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请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课堂上, 少讲精讲, 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究。自习和课后时间也不要再成为灌输的课堂。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 选择自己的探索领域, 在自由探索中增长智慧, 培养能力。其次, 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知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学习与认识事物的方法, 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学会探索, 学会创新, 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 在教学中, 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些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法教给学生, 如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但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摸索来掌握, 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而是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目光由课本引向探究的世界, 让学生知道, 知识是需要经过努力探索才能获得的, 生活就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如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习中, 不能只让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论学习, 应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探索, 去进行实验研究,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也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而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如数学教学中, 应改变学生只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定理、公式来解决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的现状,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解决创新性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创新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江明.创新就是早走一步, 快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国教育报, 2011-09-26.

[2]张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五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 .

[3]陈雨亭.创造型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 .

[4]上官子木.创造力缺失在基础教育中.教育科学研究, 2004 (8) .

[5]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国教育学刊, 2005 (12) .

[6]张华.课堂教学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学.基础教育课程, 2005 (1)

初中汉字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篇8

一、当前初中学生汉字书写状况的举隅

汉字书写水平整体下降。随着书写量的增加,学生书写的字迹越来越不清楚,主观随意性很强,歪歪扭扭的字形,仿佛是不合节拍的乱舞。更有甚者,行楷字很不规范,难以辨认,影响了阅读。于是就有教师“初中生写字怎么不如小学生”的感喟,家长的“我的孩子在小学字可写得好,怎么到初中就变差了”的原因追问。

汉字规范责任意识淡薄。在小学阶段,学生养成了一定的汉字学习兴趣,对汉字规范必要性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自己不仅要书写规范的汉字,而且要自觉地维护汉字的纯洁性,正确地认识现实中使用不规范汉字的现象,而且力所能及地加以纠正。但现实是,不少初中生不但没有认识到使用不规范汉字的危害性,而且出于“好奇求新、媚俗从众”的心理,在QQ或其它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字母代码、网络最新用字和繁体字等。

错字数量不能减少,别字数量逐渐增加。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心智应更为成熟,对汉字的理解应更为深入,书写时应更能把汉字的“形”与汉字的“义”联系起来,正确率应更高。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汉字的教学方式绝大部分是以“音”与“形”相结合的,“形”的识记是以机械记忆为主。有时虽然利用了“义”的辅助记忆,但是教师随意曲解,并没有根据汉字的“形”体现出来的意义特征来进行科学的教学。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汉字教学主体地位的让位,错字数量不能减少也就理所当然。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汉字使用语境范围的扩大,如果学生不能把握具体语境下汉字引申义与汉字本义之间的联系,别字数量增加就难以避免。

汉字审美教育的缺失。汉字既是实用性文字,又是艺术性文字。教师在引导学生书写汉字的基础上,了解、认识汉字的布局、结构、用笔、用墨及点画运动中所蕴含的情感、意蕴,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这些是汉字教学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教学任务的提升。但是,在应试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初中学生的书法课程很难设置,它只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美好愿望”,学生很难具备汉字审美能力。

二、今后初中汉字教学目标的展望与构建

1. 遵循汉字学习规律,厘清初中汉字教学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毕业时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初中毕业时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从数量上看,识字与写字的数量各只增加了500个。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任务由小学的主要地位到初中的次要地位的转变,而且这个定量要求只是延伸了识字与认字的目标,并没有对初中汉字教学任务提出质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写错字形还是屡见不鲜,而别字的误用情况更是让人担忧。究其原因,文字要达到正确的运用,成为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它应该包含三个阶段:识字、写字和用字。识字是对文字符号的声音正确表述,写字是对字形的正确呈现,它们是掌握一种文字最基本的要求,而正确、熟练用字才是文字教学的根本目的。例如,“娇”与“骄”的识记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没有难度的,但是放在“江山如此多娇”、“一代天骄”的具体语境中,就有一些学生辨别不清了。两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是:“娇,姿也”;“骄,马高六尺为骄”。“娇”有姿态妩媚可爱的意思,可用作形容词;“骄”是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这里可作名词。对“娇”与“骄”这些语境意义的掌握应是初中汉字教学的关键。

因此,初中阶段不仅仅是在小学基础上的新增500个左右的识字与写字的任务,而是有它自己新的教学任务,这个任务是学习汉字能力要求的更高设置,是初中阶段应掌握常用汉字正确运用在量和质上的规定。针对初中学生别字增加的现象,应由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转化到根据不同的语境正确运用汉字要求上。因此,不仅要界定好初中阶段新增常用汉字教学对象,而且要厘清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的常用汉字的字义、词义的基础之上,到了初中阶段新增义项的学习目标。在复习已学过的同时,更要重视新出现的内容,避免产生混淆。

2. 研究汉字教学规律,完善汉字学科建设

在汉字教学中,要把汉字的工具性和文化积淀的人文性结合起来,在感受汉字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汉字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使汉字的现实性与教学目标的前瞻性相统一,从文字的关注引发到精神上的关注,从思维的训练迁移到情感上的熏陶。

汉字是由一定数量的部件,按一定的构形模式逐级组合而成的,是一个严密而有规律的符号体系。每个汉字所包含的以字义为基础的丰富信息,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汉字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得汉字特别富有表现的张力。尤其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这四种基本造字方法,非常富有智慧,即使现代的简化汉字,也能体现出汉字构造的理据,真可谓一字一世界,营造了艺术表达的巨大空间。如“波光粼粼”中的“粼”,它的形旁“巜”就揭示了它的本意“水生厓石间”的明净貌,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写成“鳞”。又如“染”字,如果用丝织品在装有染料(氵)的木桶里(木)上色九次(九)来讲解它的字形,学生就不会写错了。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常用汉字的构形理据,掌握汉字基本部件所表示的意义,进而就能用字理知识进行科学地教学。同时,研究简化汉字的构字理据时,要避免俗形义学对某个汉字的一个部件的说解是讲得通的,迁移到另一个汉字上,就出现矛盾的情况;而要探究与原本汉字字形的联系,在简化后字形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字理分析依据,为汉字有效教学服务。

汉字的构词能力很强。由现成的汉字或汉字的组合构成的词语也很有道理,很有智慧,很有文化的。如“纷至沓来”就是一个并列式的短语,由“纷至”与“沓来”的对称关系,就知道“沓”是“多而重复”的意思,就不会写成“踏”。因此,汉字习得的过程,是与汉语词汇、汉字文化、汉语语法紧密联系的。这种状况也就决定了初中阶段不是在小学阶段的汉字习得途径上简单的延伸,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多样化。因此,了解常用汉字的文化,掌握一些词语构造知识,洞悉基础语法知识,都有助于避免初中生随着用词范围的扩大而产生的用字混淆现象。

nlc202309030359

3. 量化汉字教学达成目标,建立多样评价形式

《课标》里对小学阶段的汉字审美教育基本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由低年级的在注意汉字间架结构中初步感受汉字美,到高年级的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目标体现了递进性,但是缺少实施的手段及具体要求。在初中阶段,此项要求体现在《课标》里是: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目标表述更为空泛,只强调临摹,忽视了临摹背后的实质:通过临摹各个朝代的名家书法,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找到书法作品鉴赏的途径,进而才能培养审美情趣。这种空泛的要求反映在初中语文教材里,表现为书法鉴赏放在课本的附录位置,在教学地位上给了执教者一个不好的暗示;鉴赏内容不成系统性,只是选了几个名家作粗线条的概述,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要求出发,根据书法学科的规律进行编排。正因为如此,实际教学中它也只成了一个遥望的空塔。至于汉字教学的评价方法,教师也只是根据学生的作业或试卷的书写状况作一个大致加分减分的评判,它完全出于教师主观上的一种判断,而且这也只是对学生钢笔字书写状况的单一检测,毛笔书法的水平和鉴赏所达到的程度,却缺少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

初中汉字教学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课标》表述宽泛、模糊,具体到实际教学中,就缺少了执行的标准,评价体系也就难以构建。因此,汉字教学达成目标必须量化。首先,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初中阶段的生字表都应该量化明确,使汉字教学具备有所遵循的硬指标。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小学汉字教学的重复与重大遗漏,又可以避免把冷僻字当做教学重点。其次,对汉字书写要达到的标准给出可参照的具体规定,书写的速度也要做出明确的数量上规定,而不是含混不清。最后,要建构初中书法教学体系。临摹名家书法,既要有硬笔书法,又要有毛笔书法;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有序性、规律性,又要符合学生学习书法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而不是随便罗列几家作为摆设。评价的体系要把平时的考察与段位考测结合起来,平时考察的功能应注重学生写字的态度、习惯方面的养成,段位的考测侧重于学生写字所达到的水平认定。

4. 强化汉字学习动力,续建情感教育目标

学习一种知识,要让学习者在掌握这种技能的基础上,情感上也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有递进性,为这种知识的持续、健康的运用与发展作有力的保障。细寻《课标》,情感养成的目标体现在低年级的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中年级的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而在小学的高年级与初中阶段,此项目标没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在汉字教学情感养成上出现了断裂现象。良好愿望与浓厚兴趣不是汉字教学情感养成的终极目标,它只是实现终极目标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方法和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在主观上树立汉字学习是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观念,进而热爱汉字,自觉地执行、维护汉字的规范性。主观上情感态度培养的缺失,体现在学生身上是对汉字学习热情的淡化,尤其在现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汉字输入方式的智能化,使学生在汉字的书写、运用方面的能力有所消弱,给汉字良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目前初中汉字教学所出现的这种窘况,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汉字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意识到汉字学习的真正意义。识字、用字不是汉字教学的终极目标,汉字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热爱汉字,自觉地执行、维护汉字的规范性。这种情感的教育目标达成不能单纯地强调汉字教学的工具性,而要注意到汉字人文教育的特征。我们的汉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的文化根基,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反映了大量的汉民族文化信息,才能引导学生探究汉字自身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欣赏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文化美,自觉地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上一篇:书——教我学做人下一篇:讲正气树新风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