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精神(推荐8篇)
本期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
主题:好大学要有好老师、好学生和好校友 大学精神: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凤凰网教育: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是好的大学校长,您对历史上中国的那个校长是最为尊敬的呢?
韩震:对过去的校长了解都是靠文献,这种尊敬往往是一种距离上的感觉。实际上为什么咱们说,老觉着咱们这个同一代没有什么大师呢?实际上我觉着这是任何时代都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在同一个时代,大家都是觉得,你长这么高我也长这么高,你工资是几级,我也是几级,互相之间都觉着是非常亲切的,非常密切反而就没有一种距离感。实际上任何一代,都有这种感觉。
比如说我的提到一些哲学家,像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这个都是德国人,都属于大哲学家了。雅斯贝尔斯也曾经说过,他说在我们这一代,感觉没有什么多大的哲学家。实际上再过上多少年,大家认为他们俩都是大哲学家,是不是?他有一种距离感。比如说跟我们共事的这些校长,这些省委秘书,实际上他们也作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只有亲切感、熟悉感,因为大家都是差不太多。有的时候做的事情,有的人想的更早一些,有的人想的更晚一些,有的想的更深一些,有的想的更浅一些,有的想的更全面一些,有的想的更窄一些,但是大家都能相互理解。跟我们不是同一时代的,大家反而有一种尊重感,因为它的距离产生一种尊重。我想从这种距离看,我们的这些大学校长,实际上都是很值得尊重的。你比如说像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兼容并包,这样一种理念,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提出这个理念,我觉着是很了不起的。
凤凰网教育:很难得。
韩震:是很难得。包括像北师大的老校长陈垣,他们这些人实际上都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建国以来的这些校长,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因为在不同的时代,每个时代造就每个时代的英雄。我想他们只要给教育做了贡献,给人类,给国家做了贡献,都应该值得尊重。我觉着这个我们也没必要非得选,我不太同意非得选出来最什么的,我觉得还
要群体化。中国的校长群体,或者是教授群体,以后总体来说还是进步的。我想以后尽管大家说这个,大家对教育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它总是在发展,要不我们也就没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绩。
比如说这个我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那么快是因为我们工资低,但工资比我们的低的地方多了,为什么他们没发展那么好呢?这就有赖于中国的一个非常成功的一个义务教育普及率。也就是说,我们这些打工的,最初他至少是个初中生,后来是很多都是高中生。这个上过高中的和没上过高中,上过初中和没上过初中,他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整个对问题的认识,都不一样。所以说,而且随着中国的转型,这也可以看出,中国转型成不成功,我想就跟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关系。
说实话,现在教学质量不如过去了,因为过去是精英教育,是很少一部分人选出来上学。比如说我们那个时候20几万上大学,全国十年没高考了,才考20几万,现在是每年600多万,但实际我们的精英教育那部分,仍然是在发展,而大部分人的素质,毕竟是比原来没上大学的时候提高了,必须要认识这点。教育必须得有个过程,这个叫百年树人。所以说,实际上整个教育都在发展,我觉着这是群体,我就说为什么我从这,不要非得举那一个尖子,那一个什么,实际上要看到群体的这种,国民,整个国民素质的上升。当然,高等教育也好,基础教育不是没有问题,有我们问题,实际上任何时候,都是在问题当中,通过问题解决问题才进步的。没有一个时代说,实现理想状态以后没问题了以后这个事,那是没有的,现实之所以现实它就不是理想的。所以说我们要看到进步,当然我们要正视我们的问题,不断改进,这样才使我们的教育不断往前发展。
实际上现在国外研究我们,正像我们研究国外一样,中国的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现象,许多我们多国外去开会。我连续三年参加了卡塔尔基金会举办的这个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在这个峰会上,中国教育被当作一个现象来看,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不得了,当然他们也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看,我们就跟他们说我们在国内是挨骂的。你看你培养了这么多工程师,当然这个工程师的质量我们也承认,肯定还有距离。中国的教育本身也没有完全从原来那种摆脱出来,比如说我们的灌输式的教育地缺乏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这种培养。
我们即使有了这个意识,我们这个方法也一时还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另外,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实际上文史这部分,这些容忍统治这本来是中国的,原来是中国的传统。现在是由于学科的分的越细了以后,不同学科之间互不来往,这种现象倒成了我们的弊病了。这个都需要,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种不同知识的差异。比如说学生,过去工业社会按照标准化去培养学生,但是到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更尊重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他的特点。因为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每个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那么如果是基于他学习兴趣,他更容易成功,是吧,而且这个时代也需要一种差异的知识结构,可能我们就是要每个人,也就说如果工业化时代是按照那种标准化去培养人的话,我们可能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可能更应该构造一种什么呢?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的这种维护,构件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我们以一种不同的知识结构适应这样一个差异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一个个体化的时代,而且这也是个创新的时代。
当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搅合在一块的时候,可能反而是创新可能性更大一些,我就是,差异本来就是一个创新性的沃土,我希望北外这有54个语种,不同语种这种差异了以后,会在教育的创新方面也走在前面。
凤凰网教育:那在您看来怎样是一所很好的大学,然后您谈一下您对大学和大学精神的理解。
韩震:大学,一所好的大学,我觉得首先它本身有一种精神气质,这个精神气质就像熔炉一样,进来以后呢,能把人提升,这种提升,倒不是说来到这里长高多了,而是出去以后,他的境界,他的视野发生变化。那么这就需要有载体,这个载体是什么呢?实际上大学的载体,我觉得最重要的还不是校园大楼,因为大楼我们可以盖,而且楼也可以用来干别的,做军营也可以,做工厂也可以。主要就是教师,教育了一批最好的教师,这个好教师既有责任心,同时确实有知识、有能力、有能力、有境界、有思想。我提倡每个教师不仅仅是教语言,我个人想,他同时也是教思想、教文化、教做人。也就是说一个好教师,也应该是个好的学问家,好的思想家,因为这样的课他才是境界不一样,他不仅是一个工具层面,也是一个理念层面。
就是每堂课,他(教师)教给了很多发音,教了很多语法,但同时呢,也有一种思想在里头,有一种文化的境界在里头,那么这个课他会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这个知识掌握过程当中,实际上提升了仁义这种能力和境界。这是大学中我觉得要有好的教师,另外,一所大学也得有好的学生。实际上它是个互相的,教学相长,这不是说说而已。为什么大学的老师要不断的得到更新呢?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在学生逼迫下,当然这个说的是,某种意义上,因为成天见这些学生,学生的阅读速度,他的注意力,对新问题那种敏锐,他会反过来去问老师,这时候就逼着老师去思考一些新问题。而且老师,跟年轻人在一块,本身也变得年轻了,这种年轻呢,倒不是说他生理上变年轻,就是他思想上保持一种活跃。所以说我觉得好的大学,首先有好的老师,同时也得有好的学生,这是一个互动过程,而且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好的学生促进好的老师,你太差了你在这儿待不住,有些老师为什么过了几年自己都不敢上讲台了,他确实待不下去。好的学生实际上就是在选择好的老师,好的老师在进一步提升好的学生,这样一所大学,它的声誉就建立起来了,这是好大学。
大学精神我认为很简单,一所大学我觉得就是追求真理,这最基本的,要有一种求真的精神。就是无论怎么变换以后,就是说,是研究,通过自己的研究,通过自己所教授也好,讲的应该是真的东西,当然这个真呢不是现象的,而是一种经过思考,经过研究,它的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说,黑格尔不是说存在就是合理,那是因为它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有未来前途的,代表着前进方向的一些东西,也就是说他应该具有前瞻性。因此大学的第二个追求卓越。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当然,不同的学校在这两方面他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我们作为一个语言类大学,如何把语言和人文的,人文精神的教授结合起来,把语言和思想怎么结合起来,把语言和知识怎么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改革开放初期,你只要懂外语你就是一流人才,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不会懂外语,多数人都不懂外语,懂外语很了不起的,这现在就不是了,很多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第二呢,国家的发展,对外语类人才也提高了要求,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属于非常落后的,我们学了外语就是为了学习人家,我们听着就行了,我们好听懂人家。
我们现在在国际上不能再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了,至少是个同学了,而且这个班级同学里呢,尽管不是最好的,那也是优等生了,优等生你就得讲,你不光能听你还能讲呢,得会提问题,还会讲问题了。这个时候,国家需要的人才,就不能是仅仅会外语了,还得有一定专业知识。你得懂得国际规则,你得懂得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社会问题,你得了解国际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北外如何再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下工夫,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把这种精神和一种具体的战略策略结合起来,这是校长和每位老师,每位院长,每位系主任都要研究的。
一所好的大学,实际上它的载体是什么?当然有好的校园,有好的校园,这本身也值得骄傲。没有校园,没有大楼,它没办法去办。但是它最根本的载体我觉得是这个学校的声誉,就是它的校誉,一个好大学要有好老师,好学生,再就好校友。也就是说,实际上大家看这个学校的这种声誉的时候啊,是通过这些一个个的校友表现出来的,校友的社会责任心,他的能力,他的业绩,实际上就是北外的业绩,北外的声誉。我们北外号称是“外交官的摇篮”,这种美誉也是个事实。就是说出了国以后,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都有北外人,现任的大使里还有100多位是毕业于北外。美誉怎么来的呢,就是靠这些校友们在不同岗位上他们做出来的贡献。
今年在返校日以后,我跟有些校友说,你们走哪儿就把北外的声誉带到哪儿,你们怎么做也就是北外的声誉。所以说好的大学,我觉得它主要表现好老师,就是说无论是大师也好。实际上大师是过多少年以后好多人就认为他是大师了,现在一般你看,你见了谁以后,咱们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胡杨精神
文化是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的, 精神则直接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可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培养人才的卓越品质。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获得较多共识的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 而在更多的场合它所特指的是精神文化财富。
“胡杨精神”是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两所学校一直以“胡杨精神”促教风、以“胡杨精神”育学风、以“胡杨精神”兴校风, 把“胡杨精神”文化精髓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彰显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胡杨精神”成为南疆高校共有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体现一所大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建构起来的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精神观念,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 对“胡杨精神”的解读各具特色。
1.“胡杨精神”的解读
在新疆有一种树木叫胡杨, 它扎根于贫瘠的沙漠边缘, 以金黄的叶片和挺拔的身姿向大自然和人类展示着一种生命的坚强,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在南疆各地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胡杨, 是一个普通的植物;胡杨, 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胡杨, 是新疆南疆高校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作为离首都北京最远, 而离沙漠最近的一所大学, 自建校至今, 始终以顽强的品质和坚韧的行动在诠释并体现着胡杨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是兵团精神在塔河拉玛干沙漠学府的集中表现。
创业之初的老一代兵团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们扎根边疆、扎根塔里木, 对兵团事业充满信心, 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坚守家业、勇于开拓的第二代兵团人, 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奉献中, 承受艰苦和寂寞, 努力支撑着兵团的高等教育事业, 子承父业、扎根南疆, 一生都是兵团人。塔大的青年教师80%之多的来源地是内地各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他们大多来自内地农村, 考入大学后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自愿来到塔大, 献身教育事业。
“胡杨精神”还体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不仅影响着新疆的学生, 也影响着校园里内地来这学习的学生和即将毕业的本地学生。“到兵团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主旋律, 引导着毕业生到兵团、到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
“胡杨精神”既是塔大人积淀的引以为自豪的精神财富, 又是激励一批又一批塔大教师情怀的源头活水, 更是他们师德修养的熔炉和敬业精神的灵魂, 坚持这一薪火相传的“胡杨精神”, 塔大教师树立了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献身兵团屯垦伟业、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师德典范, 谱写了平凡而伟大的奉献之歌, 建校以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 其中84.5%留在新疆, 在南疆工作的占全疆的72.6%, 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喀什师范学校
喀什师范学校是离首都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 喀什师范学院的学校精神叫“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红烛, 本意是火红的蜡烛, 喜庆的象征。1923年9月, 闻一多发表诗作《红烛》, 取意红红的, 如同赤子的心。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就算化为灰烬也要发出自己的光亮, 指极有奉献精神的人, 甘愿牺牲自己而为他人着想, 和春蚕的意义相似, 都是用来对优秀老师的比喻。“胡杨精神”在喀什师范人心中, 融入了职业精神的最高赞誉, 将“红烛精神“与“胡杨精神”融为一体, 凝练成“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2007年学校征集多方建议进而总结凝练出来, 它是身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中的师生员工在办学5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自觉地散发出来的一种东西, 是喀什师范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体现、贯穿于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终达到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培养目标。
留得住, 即安心留在南疆、留在本地、留在南疆的教育系统。
下得去就是大部分学生都要下到广大的基层乡村、到需要的地方、到艰苦的的地方去发挥作用。现在南疆的基础教育培训, 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是由该校的毕业生承担, 如果他们留不住, 那就会对南疆基础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胡杨般坚韧, 更多的是指我们艰苦奋斗的这样一个精神, 是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这样一种精神的诠释。
用得上就是在学校和今后的工作中, 苦练师范技能, 在工作中为人师表。
靠得住就是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都靠得住, 当然首先是政治上要靠得住。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内涵有二层意思:其一, 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韧、顽强地生存, 它主要是体现该校师生扎根边疆扎根艰苦地方的特点。其二, 作为老师要像红色的蜡烛一样甘于奉献, 这既是该校教师的精神, 也是该校学生未来立志成为教师的精神。
2. 胡杨精神的历史演进
(1) 初建期的艰苦创业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50年代末的建校之初, 兵团军垦战士进军塔里木河两岸, 进行开发建设, 王震将军下令专门为垦区培养大批农牧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半耕半读大学, 并提出向“抗大和南泥湾”学习, 其间的半耕半读、艰苦奋斗精神成为“胡杨精神”的基石。
喀什师范学校成立于60年代初,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决定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重镇喀什市组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 创建唯一的高等师范学校, 将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 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及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 为南疆培养各民族师范类人才, 学生来自天山南北、塔河两岸, 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
(2) 发展期的自强不息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艰苦创业、奋力前进的道路上伴随着曲折和艰难, 终于在1965年, 塔农大取得了教育部的承认, 学校正式跨入全国高等院校的行列。
喀什师范学校创立之初, 没有校舍, 借读发展, 到1965年才有了第一座教学楼;没有师资, 自己培养, 1975年在中文、数学、物理三系中开始招收三个专业的汉族学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教学秩序, 少数民族教师能用本民族语言开设全部课程。多年来,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 南疆高校能够与新疆、兵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设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 增设新学科专业, 以社会的有效需求为向导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拓宽专业面,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 真正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胡杨精神”。
南疆高校植根于南疆, 以南疆、兵团经济发展为前提,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坚持立足南疆、面向社会全面发展, 关注教育与城市发展, 关注农业和农村、农牧团场的现代化, 培养应用型、创业型的人才,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是用人单位对喀什师范学校和塔里木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的共同评价。
3.“胡杨精神”的现代传播
“胡杨精神”是在南疆高校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气和一种独有的内在品质, 反映了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的价值追求, 这种价值观和实践观科学地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统一到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维护祖国安全、反渗透的重大现实任务和革命斗争实践中。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可塑性强, 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因此, 南疆高校所凝练出的“胡杨精神”要大力传扬,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承担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 通过“胡杨精神”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 激发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能够从多方面凝练校园文化的实质, 从多角度展现校园文化风采。
(1) 高层传播:领导带头宣传校园精神。校领导外出开会、学术交流, 多次开设讲座宣传“胡杨精神”,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2) 中层传播:团委干部宣讲校园文化精神、开展讲座, 邀请一些军垦老战士来宣讲“胡杨精神”、宣传兵团精神。
(3) 师生演讲:学校定期举行演讲比赛, 主题就是宣讲“胡杨精神”“一腔热血洒边陲, 胡杨精神伴我行”。
(4) 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处设立基金研究项目——胡杨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
(5) 主题晚会:学校设有专门的晚会, 主题即《胡杨韵》。
(6) 视觉传播:学校传统的节庆歌舞用胡杨做造型, 显示“胡杨精神”, 在自治区获得二等奖, 在全国也获二等奖。
(7) 校史展示:胡杨故事——“一个名叫钱宗仁的湖南人曾9次报名参加高考, 1961年高考全省第九名, 被清华录取, 1963年哈工大录取, 政审不合格。1983年最后辗转来到塔里木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北京工学院数学进修, 1985年到《人民日报》工作, 不久查出肝癌。第二年, 在北京逝世时年41岁”用小人物的故事解读“胡杨精神”, 为兴疆固边服务。
(8) 出版图书:《胡杨泪》作为一个重要的档案陈列在校史馆, 形成一个文集, 而作为一个历史的凝结,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物出现。
(9) 校园展板:“胡杨精神”。
(10) 网页传播:用“胡杨精神”培育师生。
(11) 史馆文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这四句话是根据数十年、众多的人和事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的不平凡的业绩归纳出来的。
(12) 毕业生业绩:“胡杨精神”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南疆高校的毕业生在南疆四个地州、四个师局就业率比较高。
七岁的姚中秋站在村口,张望着什么。
关中平原的蒲城,冬天很有些冷。他在等“他们” 。
“他们”一来,他就得飞奔回家中,告诉家人停止手中的工作,把编到一半的芦苇席子藏好。
“他们”不许农民从事副业,因为那是资本主义尾巴,抓到就要割掉。
“当时的自己,就像现在的小摊贩一样。”他笑着告诉记者。
30多年以后回头看,“站岗”的童年经验,竟然在无形中影响到他若干年后的学术研究,“对计划经济、市场管制深恶痛绝”。
没见面之前,读署名“秋风”的文章,会以为作者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学者,忧国且忧民。继而在网上搜到他的照片,仍是表情严肃,双目瞥向斜前方,带着一丝不屑。
结果……发现他相当爱笑。
“周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好像也没什么人……”就笑开了。
“作品?好象我没有特别满意的…… ”便又笑了。
“秋风有变”?
姚中秋同学从小就不服管,这样的学生自然不讨老师喜欢,不过,自称“就没信过教材”的他,1984 年倒是顺利地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在人大一待就是7 年,同一楼道的新闻系男生整天逍遥作乐,他却迷上了哈耶克,并在后来惊喜地发现,哈耶克的自由理论,和农民很朴素很本能想要干一些事的精神,有契合之处。
“他们想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孩子,这不是自由散漫,这是追求自由的精神。他很直接地理解 —— 我本来就该这么做,离自然法、人的一些自然权利反而更近。所以基层民主乃至中国的改革,会从农村开始。”
这自然是日后的思索。在此之前,他先进了北京的“正阳门管理处”,看管文物,“住在前门楼子上,其实就是看城门的”。
接着去了某机关,难以忍受,又下海经商,山穷水尽,终于在1995 年成为《首都经济新闻》(现《北京商报》)的一名夜班编辑,编编稿,写写评论,“秋风”这一笔名就是那时候开始见诸报端的。
到了1999 年,知识界掀起了“学人办网站”的热潮,秋风便也参与其中。
6 年间,“秋风”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也让他结识了不少志趣相同的朋友。他现在名片上印的是“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这其实只是挂名。
在知识分子圈子中,他是“独立学者”;在陕西老家,乡亲不太理解一个“没有单位”的人,他便说自己供职于北京某周刊(该刊的社评由他撰写)。
给四份报刊开专栏,时常接到其他编辑的求救电话,平均每周写五六篇评论,秋风在媒体保持着高曝光率。
“很多知识分子,当他想影响公共事务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上书,而现代政治已经是公共性的事务,媒体有很大影响。政府政策要获得正当性,必须对民众通过公共舆论反映出来的诉求作出回应,这不一定是民主,但至少是个公共的事情。”他说。
“我还是希望讨论怎么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正确地’这个限定词很重要,比如说,出了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骂政府不干好事,接下来就是希望政府把这件事管起来,这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要考虑如何限制这个政府的权力……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只是一线之隔。”
秋风的研究方向是奥地利经济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不同,这个学派关心的不是人的行为,而是交易的制度环境、规则,是否能保证每个人自由地交换。
所以,2001 年前后,秋风的研究范式“很自然地”从经济理论转向了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
“你有了一个稳定的分析框架,碰到问题,马上就能看到症结在哪儿——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症结”,这或许是他时评高产的原因,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几家出版社希望将其作品结集出版,最后都不了了之。
“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完全是指向宪政和法治的。”
他的转向一度被人冠以“秋风有变”之名。他自己则说,要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已超出了经济学的能力。
他批评那些信奉自由市场,以弗里德曼信徒自居的经济学人,他们拿着西方理论比照中国现实,可以得出“中国的市场比美国还要自由”的结论;
他们把增长体制理所当然地视作自由体制,似乎推进政治民主、增进劳工权利就是在妨碍这种增长体制……
他们“食洋不化”了吗?
“知识分子通常总是最固执的人,他的观念有时会变成一种本能的东西,变成一个信仰,比生命更重要。”
“市场化就有这个好处,饿不着”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媒体上关于他的纪念文章连篇累牍。秋风的评语相当别致:王小波、李银河他们那是“愤青的自由主义”。
在他看来,王小波的价值是启蒙,但他的自由主义,还是继承了欧陆(而非英美)的传统,过于反传统反权威,强调一种怀疑和反叛的常识。
“当年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全盘破坏,导致文化空虚,结果各种极端意识形态趁虚而入。”
他更欣赏已过世的李慎之先生。“你可以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老一輩人待人接物的那种气质,这跟士大夫的文化精神是相关联的。”
“这在我们现在 60多岁的知识分子身上看不到,当然他们学问可能也很好,但他们没有这种精神气质,毕竟是在粗鄙的文化环境生长起来的……包括新儒家,也不行。” 他又笑了起来。
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儒,与英国式的自由主义在气质上是一致的,“黄宗羲或者顾炎武,若在当代,肯定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秋风的儿子8 岁了,他希望他接受一些传统的教育,但计划总是不能实施,“他不感兴趣”。
他有时还试图把一些不同于教材的想法告诉儿子,但这会导致家庭冲突—— 妻子担心影响孩子在学校的机会。
于是他只好偶尔简单地对儿子说,“某某某是个坏人。”“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反正这是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儿。”
至于他自己,生活得挺满意,“想说的话基本也都能说”。
万一哪天说不了了,“我去开个小饭馆总可以吧,陕西面食我都会做,可以卖个包子什么的。市场化就有这个好处,你饿不着。”他第N次笑了。
秋风答记者
人物周刊:你对现状满意吗?
秋风:基本上算满意吧。
过去就一直想过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读读书,有一点业余爱好,写一点文章。
人物周刊:对你今天的成绩,你有何心得体会要和他人分享?
秋风:(笑)没有什么心得。
如果非要说的话,就是有一个大体上的目标,不要放弃,想尽办法接近它。
人物周刊:对你父母那代人和他们的时代,你了解吗?有没有代沟?
秋风:我对父母还是满了解的,我认为我能理解农民的生活,而且我十分尊敬他们追求自由的本能。
我和父母基本没有什么代沟,我尽可能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
人物周刊:在你的专长领域之外,你对这个时代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秋风:(笑)真的很难回答。
我觉得最大的改变还是,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规则、习俗、惯例被遗忘得太快了,这样对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不是一个好事情。20 世纪灌输的东西,从政治思想到文化教育,有太多批判性。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幸福吗?有没有不安?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秋风:还算可以吧。对个人来说没什么担心,但对未来总是有一点点担心,具体来说,就担心哪天天下大乱。
一个正常的社会总是稳定的,而现在有一些不稳定因素。
人物周刊:你怎么理解责任?你怎么看责任、权利和个人自由?
秋风:其实履行责任就在获得自由。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神追求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神追求作文 篇1推开心灵的窗户,遥望彩霞满天,来到盛唐两宋的时代,文人骚客,先贤圣哲们,纷纷传来人生的追求,犹如暗夜的明灯,应领着我前行。
刘禹锡在仕途失意后,被贬到安徽,但他毫不在意,寄情于山水,知县知道后,为了教训他,将其住房面积减半,但他看到新居那里依山傍水,岸柳婆娑,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这副对联,知县看到后又将其迁到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中,但他依旧不改初心,身居陋室,却感“何陋之有”,写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千古名句,他不做追名逐利的鸢,不做目光短浅的鼠,有着高尚的情操。仁为先,德为首,这是他的追求。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的周敦颐身处世俗时,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清涟而不妖”,他不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身处世俗选择了做隐士,而是直面世俗,选择了仕途之路,在仕途之路上“中通外植,不蔓不枝”,以其洁身自好,报效国家。清廉正直,这是他的追求。
本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清照,却因国破家亡而“凄凄惨惨戚戚”;本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清照,却因奔波思念,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尽管她是“九万里风鹏正举”经天纬地之才,但终究还是“学诗谩有惊人句”;尽管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终究还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但是,她用一颗滚烫的追求的心直面困难,不畏颠沛流离,不惧千辛万苦,不怕苦难重重。心向光明,这是她的追求。
巴里摩尔曾言“要是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刘禹锡的仁为首,德为先,周敦颐的清廉正直,李清照的心向光明,都经引领着我前行。我们不能少了心灵的耕耘,不能少了精神的追求,我们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携手追求,走向生活,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精神追求作文 篇2有—位退休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每天戴着老花镜,伏在书桌上,勤奋写作,笔耕不止,就像一个勤勉的农人,无论春夏秋冬,日晒雨淋,精心耕耘着脚下的土地;又像一个传播知识火种的乡村教师,无论山高水远,孤寂清贫,手中火炬永不熄灭。
我常在报纸上读到他写的一些杂谈、随笔,无一不蕴含着他那一颗沸腾的爱国爱民之心,透露出他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贯穿着他对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真谛的深沉感悟。纵然有个别篇什在论及世事时言辞有些过激情绪,有些偏执,但也毕竟是“爱之愈深,言之愈烈”的结果罢。
人各有志,各有各的爰好、兴趣、追求,谁也强求不了谁。据我了解,在当今浮躁喧嚣、有些人视金钱为万能的情况下,能像这位老新闻工作者那样甘于清贫淡泊、乐于寂寞耕耘者实在不多了。而贪图功名利禄者、巧取豪夺者以及吃喝玩乐者却屡见不鲜。
我曾问他:“如今退休了,该享清福了,何必再提笔写作,自找苦吃,自寻烦恼?”他说,物质生活富裕了,无忧无虑,精神生活反而显得空虚了。再说,年轻时曾追求过、喜爱过写作,但长年累月忙于工作,疲于奔命,无暇兼顾。而今闲了下来,有的是时间。咀嚼过去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收获;追忆消逝的岁月,对人生有了更深沉的感悟。于是,手痒痒的,又想动笔写点东西了。这恐怕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吧?
是啊,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高尚远大的志向,勤奋实干的作风,不畏艰难的胆略,就是人生中最可贵的精神。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才谈得上生活。单纯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只能说是生存,而谈不上真正的生活。一个人精神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充分,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当然,这种精神追求必须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开花、结果。脱离现实、超越自然的所谓精神追求,只能是虚无缥缈、难以实现的空想。
这位老年朋友从事文学写作的实践表明,人对自身精神追求的执著,如同种子要发芽那样,怎么也挡不住,历经岁月磨难之后,总要破土而出。
有志不在年高,立志不论先后,我想,只要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意志,不畏艰险,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勇攀高峰,就一定能从现实的此岸到达理想的彼岸。
精神追求作文 篇3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总会遇到这样的男人或女人,对物品摆放的条理性和衣食住行的卫生程度要求非常高。他们整天念念不忘的就是这里乱,那里脏,并自称自己是有“洁癖”的人,好像其他人都不配和他们在一个时空生存。最初每遇到这样的人,我都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对他们非常膜拜。
因为我是个在生活上不拘小节的女人,对物品洁净度的要求较高,但摆放的条理性很差。在家务活上总是得过且过,懒得费时。总想解脱出点时间去看书、写东西、听音乐、跳操、看电影等等。好在后来婚嫁时遇到一位和我一样生活上也不拘小节的男人一起生活,才相安无事地度日。
时间久了,我倒觉得自己的这种缺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不被外物生活所累带来的心灵自由,精神生活的丰富,给我的快感超越了一切。我越来越感觉到只有物质生活追求越简单,精神生活追求才有可能越丰盈、纯净,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看着周围那些只为生存而忙忙碌碌的红男绿女们,只为名利而汲汲以求的达官贵人们,整天为家务的洁净条理而操劳唠叨的女人们,我想说的是,其实灵魂精神上的“洁癖”才是值得我们用心费时追求的。因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是有灵魂的。如果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时,我们丢失了自己的灵魂,那又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我所说的灵魂的“洁癖”,是指人要有对真善美的人性向往趋近的强烈渴望,要有对知识、艺术、自然、健康、快乐等等真正美好的东西努力追求拥有的高品位的生活方式,要有对人性中的假丑恶、低俗的生活方式本能厌恶排斥的心理。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之为人的高贵和优雅,体会到人之为人的真正趣味,才不会在这个恒久的世界上白活几十年就匆匆而去。爱因斯坦有着一个世界闻名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仅仅追求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就是“猪栏生活”,说得难听点就是和猪没什么两样。
被称为“英格兰百合”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平最厌恶的两件事就是追求时装和暴食暴饮。当然作为世界级的大师们,他们的精神境界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更难以企及的,但他们对纯净美好的精神境界追求的无止境,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巨大贡献,又怎能不成为我们努力向上的精神坐标和灵魂向导呢?
前几天偶然看到安徽卫视鲁豫主持的《超级演说家》节目,有个北大法学院的女孩刘媛媛的一段《年轻人能为世界做点什么》的演讲给我以很强烈的震撼和感慨。以前,我整天对这些90后的孩子忧心忡忡,认为他们太自我,太享受,缺少责任感,将来怎么担当社会的重任,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
但是,这个女孩的一番撼天震地的宣言让我的忧虑大大减弱了,90后的孩子们,真是好样的!在演讲中,她的一段极有冲击力的呼告直指每位听众的内心:“……我希望大家都记住,即使给了你十万个理由去作恶,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底线,仅仅就是因为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你不是一个禽兽,你是一个人。
我更希望我们所有的90后们,你们都能成为那种难能可贵的年轻人,一辈子都嫉恶如仇,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趋炎附势,绝不摧眉折腰,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你绝不绝不失望于人性……”这就是一位对精神“洁癖”有着本能追求的优秀女孩,相信她将来的人生定是精彩、精致,且充满着正能量的。
同样一个时代的青年人,有的就严重缺失社会责任感,甚至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当今的一位青年写作谋生者郭敬明就可以算一位了。之所以称呼他为“写作谋生者”,就是因为他仅仅是把写作当做赚钱谋生的手段而已,哪配“作家”这个应承担者社会正能量传输责任的光荣称号。
他的乱七八糟的作品我一篇也没看过,本能的反感排斥,也不让我的学生和孩子看,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的作品负面的消极作用太大了!最可恶的是他现在竟然把那些充斥着浮华堕落、享受颓废的腐朽作品搬上了荧幕。前段时间就因为《小时代3》这部电影,我和青春期的女儿发生了一场战争。
早就听说《小时代》里宣扬的是穷奢极欲、浮华虚荣的物质生活享受至上的价值观,而趋之若鹜的恰恰是那些毫无抵抗能力的青少年。所以我非常愤怒,对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很失望,这样思想主题不健康的电影怎能在公共场合堂而皇之地上映呢?
对这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将会起到怎样可怕的消极影响呢?谁还认可勤俭节约,诚信朴实、勤劳致富这些传统美德?谁还认为自己老实厚道、平凡普通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谁还认为精神相惜、灵魂相契的爱情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正上高中的女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我和她爸爸的影响一直是很积极向上的,对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书籍、电影一直还是有抵抗力的。前两部《小时代》电影都没要看。这一次,她实在是禁不住同学的劝诱,非要去看看,我当然不同意了。
其实平时我们是经常去看一些好的大片的。可这次女儿偏说,既然《小时代》有很多人看,就一定有它的理由,又说就看这一部电影,人又能变化多少?我坚决不让步,给她讲了个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故事,把她给恶心死了,看电影的情致也没有了,正合我意!不过这黄毛丫头好几天都对我不冷不热的,我才不和这个小白眼狼计较呢!只要不再闹着看电影就行。我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两个两美国小男孩也是想看一部凶杀电影,他的爸爸不同意,说不健康的东西就是不能让孩子碰一点。两个孩子苦苦哀求,也和女儿一样争辩说,仅仅看一部电影又能怎么了?并且都哭了起来。爸爸沉思了一会儿,竟然同意了。
为了致歉,要求让两个孩子明天早上吃他亲手做的蛋糕。两个男孩不敢相信地欢呼起来。第二天两个小家伙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后,他那位极有爱心的爸爸已经费了好长时间做了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大蛋糕,不论是视觉,还是嗅觉,都给人以美味的享受。两个小家伙争先恐后地刚想吃,他们那位智慧的爸爸说了一句话:“这个蛋糕多好呀!只是里面放了一点狗屎,就一点点而已,不会影响它的味道的,你们尽管吃吧!”
那两位小家伙顿时恶心地跑到卫生间吐了起来,说什么也不碰蛋糕了。他爸爸又意味深长地跟过去说:“那有什么?不就放一点点狗屎吗,有什么影响呢?”两个小家伙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耷拉下脑袋,再也不提去看凶杀电影的事了。怎么样,这个故事用来教育孩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很有说服力吧?
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不仅自己要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性,选择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不要忘了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用心引导自己的下一代从小就有近朱斥黑的本能反应。并且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境界,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空,都不要忘记自己对下一代的影响,因为他们才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呢!
精神追求作文 篇4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明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踏入那一方回忆,我轻轻地来到文人墨客的身旁,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探索,去思考,他们的精神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细品刘禹锡的《陋室铭》,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高雅与淡泊,使我深醉其中。像许多文人一样,他在仕途上坎坷多舛。被贬至安徽和州县从事小小通判的他,又被知县故意刁难,处境艰难,身居陋室。但那破败的“陋室”真的“陋”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那乐观豁达的主人眼中,那陋室何尝不是雅的,又何尝不及那百亩豪宅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豁达乐观,高洁洒脱,正如他,刘禹锡,身居陋室仍笑看生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走近这位北宋哲学家——在追名逐利的闹市中,守着自己心爱的莲,守护自己心中的君子。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坚守自己的纯洁自然,不追名逐利,美名远扬。正如黄庭坚所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脱,如光风霁月。”
如莲之君子,正如他,周敦颐,如雨后明月,似人间清流。
千古文人凭借一陌纸钱,洋洋洒洒书写自己的精神追求,书写花一样的诗篇。
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再到“眼中无一个不好人”的赤子苏轼……
文人们墨客的精神追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值得称颂。他们不追名逐利,不背信弃义,都如同一股浩然之风,坚守自己高洁的精神追求,令春暖花开,芳草显翠。
穿越千古历史,我不禁为文人的精神追求所感动。不知我可否,再为你们赋一曲清歌?
精神追求作文 篇5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宪法就是产生规则的规则,追求公正的宪法精神。我们讲的宪法可能更具有某种抽象含义,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宪法精神。宪法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最高原则。这个最高原则应该是给这个社会带来最大利益的原则。简而言之,如罗尔斯所说,第一,就是最大的平等的自由;第二,适应照顾弱势群体。我觉得这是基本的`原则,而不在于这个宪法的具体条文是什么,我们要追求的是这种宪法精神。
同时我觉得从经济学角度上讲,什么叫最高的宪法精神,就是它对所有人都具有公正性。而这种公正性是假定所有参与立法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没有特定立场、没有特定利害,这个时候立法必定是公正的。比如说,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围棋规则的话,那么制定人不知道今后自己是白子是黑子,法学论文《追求公正的宪法精神》。如果他有明显的倾向性的话,规则就不会公正。我同时也在想,这种宪法精神也符合政府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我觉得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宪法层面的问题,什么是一般操作层面的问题。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某个城市缺水,为了节水公布了一个政策,要求所有的桑拿浴室关门。它的技术性目标很清楚,就是节水,但是它采取的手段违反了更根本的原则,即侵犯了企业依据政府的法律合法经营的权利。政府往往是为了一个技术性的目标可以采取一个违宪性的行为,大家可以原谅,因为他的目标好像是合理的。收容遣送这个制度的建立,和某些特定的时候特定情况相关,但是由于某些特定情况和特定时候,有一些特定的目标,我们赋予了政府超越权限的权力。我相信我们的社会治安是要保证的,而且这个社会需要警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治安的时候,我们需要赋予警察多少权力,是要考虑的。
精神追求作文 篇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喜欢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义是它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我们大家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啊!
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曾经,我很讨厌学习,因为它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该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没有这么“美味”的免费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见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镭时,经历了“千千万万”次的失败,都毫不丧气,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说:“虽然失败,起码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失败途径!”
我想,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人就应该要有学而不厌.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后,我对学习便是产生浓浓的兴趣了。
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记得在一次测验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为此,我兴奋极啦!可是,快乐并不长久。我发现,老师改多我8分了。那么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难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吗?
刹那,一只恶魔浮现在我脑子里,它用狠狠的语气对我说:“笨蛋,蠢猪,你不去告诉老师不就行了吗?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稳坐如山了吗……”我想了想,觉得似乎有道理。顿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哦!是我脑子里的天使,它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嘿!主人主人,不能这样做,荣誉算什么?人重要的是内涵,一定要诚实……”恶魔和天使吵了起来啦!在矛盾中,我竟然听了恶魔的话。
此后的几天,我心里一直毛毛痒痒的,好像干了什么通天坏事一样,连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数”做的怪。最后,我鼓起万分勇气向老师说明一切,呵呵!老师不仅原谅了我,还夸了我呢!
没错,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会有人为一时的利益撒下谎言。朋友,要知道,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回来,它比利益更珍贵,它,便是诚信精神!我愿排除万难,只求“清白”。
瞧!我说的有道理吧!
精神追求作文 篇7一只猪的理想生活,除了吃喝不愁、每天睡到日晒三杆的基本需求以外,除了“四周篱笆全撤掉,天上往下掉饲料。世界屠夫死翘翘,全国人民信回教”之四大愿望以外,还有一个追求精神享乐、发誓将精神奢侈的极致生活进行到底的终极理想。这也是我的追求与理想。
做一只追求精神享乐与奢侈的优雅猪吧。精神奢侈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乐趣。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高贵与奢华,这种品位、这种奢侈与物质无关,与风尚格调无关。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感悟,一种灵魂的高雅,一种文化的厚重,一种人生的诠释,一场奢侈的爱的盛宴……
看似平淡,奢侈却由此而来。即使没有了生活的来源,我们仍然会为爱坚守、为灵魂而战。做一只追求精神享乐与奢侈的痴情猪吧。传说猪的祖先有八钉耙,算命先生说我们命中犯桃花。哪知先生只说对了一半,半真半嗔,半分痴情半分缘。呼扇那么大一对耳朵也听不到先生是在骂你傻:别以为耳根发烧发烫,就是谁在思念谁?痴情不是罪过,但过了头就成了多情。那就这样恰到好处地在春天的潮湿记忆中怀想那似水的忧伤,在别人的爱情故事里倾听至尊宝的经典誓言罢:“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人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前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但是,当紫霞仙子临死前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时,痴情的至尊宝又到哪儿去了呢?相信以猪的智慧是永远也想不通的。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心肠慈悲、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追求自由,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烘托场景描写介绍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西游记》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而我也从中看到了作者追求自由的梦想。
书中讲到石猴出世,放浪不羁,不受大地管教。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并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用一句“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表示了自己的对石猴的赞叹;石猴继而在水晶洞夺宝,大闹天宫,即使是被压在五指山下也是无所畏惧。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因为一点小小的名誉,就自我满足。这是我们小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人都拥有的惰性心理,我们要及时的更正,在大千世界里,自由地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
我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不拘泥于经典理论或方法的束缚,要自由的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努力学习,要时刻不满足自己,在知识这个无边无际的蓝天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追求精神的富足,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享受人生,不羡慕他人的财富。高考满分作文当下的社会,物欲横流(这样的话读得太多了,似乎青年学生对当今社会的认可度不高,多看到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常常艳羡成功人士的优越生活,却忘记唯有紧握自己的所能,方能拥怀天地。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双腿和女儿的廖智,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的脚步。组建残疾人舞蹈团,奔赴雅安地震再去(灾区),她被评为“最美志愿者”。被采访时她坦言:“我只是盯着自己所拥有的,梦想与爱。”
说得多好。我们何尝需要尝遍山珍,坐拥豪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努力为他人创造价值,不就是享有一颗美丽心灵的绝佳途径?
追求精神的富足,追求更高的境界,攀登心境的险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塑造一个大写的人。
曼德拉在狱中的几十年中受尽折磨,过着请(暗)无天日的生活,然后,当他走出狱门时,却坚持要宽怒(恕),从(删)未对白人们进行报复,尽管内心曾反复挣扎,碾转反侧,但他为了祖国与人民,放下了仇恨,用一生的道德锤炼,塑造了一个大写的人。他用自己的一声(生学会了宽恕,追求精神的富足,终为南非建立起新的道德坐标。而王石选择到哈佛再深造,马云,史玉柱研究领悟到太极中仁和的思想,并将其实践,又何尝不是在充实内心,努力做一个“完人”?
张天麟曾言:“中国不患物穷而患心穷。”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水平日胜一日。但我们是否可以裹足不前,沉浸于物质享受中无法自拔了呢?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声称将室友置于死地未超出自己的道德底线;都市白领有“宁可坐在宝马中哭”的豪言;以恶搞为趣,一批批“啃老族”屡见不鲜。试问,不追求精神的富足,只贪图物质享受,助长唯利是图之风,那么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又何以撑起中国未来的蓝天?
那么,一个“教书匠”的匠人精神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心一意,追求信仰。虽历经失败而不悔,也绝不会因为花花世界而朝三暮四,具有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有了信仰,一个木匠可以使每件家具充满灵性;有了信仰,一个泥瓦匠可以让每一块砖头说话;有了信仰,一个雕刻家可以使每一座雕塑都充满生机。有了教育信仰,这种内在的幸福认同感就会促进教师个体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追求教学完美,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一个教书匠,应该守得住清静,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追求属于自己的教学理想。因为有了信仰,邹有云、盘振玉才会在偏僻的教学点,在大瑶山深处把自己的生命与孩子的生命融为一体。要深信,一卷书在手,一杯茶在案,有一群可塑造的孩子,是最好的享受。每天迎着朝阳,乐呵呵地接待每一个学生,以饱满昂扬的姿态进入学生心灵。感受过春天的复苏、夏季的黎明、冬季的黄昏,才会有秋季的收获。一个老师,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生命的激情,才会使自己的心灵天天飞翔。“甘愿受,欢喜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一日,乃至一辈子去坚持,最终“止于至善”。只有这样,一个教师的生命才是完整的,才会赢得社会的尊崇。
精益求精,追求品质。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完美,完美,再完美。教师面对自己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的工作,要有挑战极限的心理,要有一个疯狂的念头———疯狂地执着,疯狂地坚守。教师的征途上就是充满了这样未知的挑战。虽然我们的教材年复一年,知识点的把握不断重复,教学方法也没有一天一个样,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学生总是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类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呼吸着不同的空气,而且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学方法,他们的感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教师面对多样丰富的生命个体,也应该有一千种,甚至更多种教学方法。哪怕今天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也要反思自己:我是不是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如果让孩子动手更多一点是不是更好?这样的教学逻辑放在其他学生身上是不是适合?有没有一种教学流程适合更多的学生?今天的课堂,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发言了?虽然孩子接受了我的教育,但是他是源于内心的吗?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一想,今天的教育生活是我要的教育生活吗?更不要说教师之间要多多磨课,在与同行者的切磋中让课堂妙趣横生,千锤百炼方显英雄本色。不求闻达,但得心安。杏坛之上,弦歌不辍,耳提面命,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有“匠心”的执着———追求品质。
独立个性,追求风格。“成为你自己”是镌刻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名言。千百年来,激励无数人追求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教育是灵魂的事业,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亲爱的老师,你准备如何去推动那一朵朵生命的云呢?窦桂梅老师引领孩子走在阅读的康庄大道上,王崧舟老师在诗意的课堂上辛勤耕耘,祝禧老师行走在文化语文的百花园里,王笑梅老师提出了生命语文的教学主张……或幽默,或沉稳,或细腻,或大气,或活泼,或扎实,他们的课堂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是对自己的"再造",他们工作着并且快乐着。一个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我,千锤百炼,精雕细琢。要从自己特长的出发,扬我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各显神通。处于这样课堂上的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滋有味的,是充满期待的。他们有的欣赏老师漂亮得体的书法艺术,有的沉醉于老师浑厚优美的唱腔,有的从老师那儿学到作文的高招,有的则跟着老师开启一次又一次神奇之旅。他们每天翘首以待,因为那是最享受的时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走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永无止境。
[摘要]出版精神;价值;理想;实践
[作者单位]赵保全,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学院;潘丽梅,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道德维度和大学精神培育研究”(CXZZ12-0921)。
出版是有精神的。出版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通过出版物的品质凝聚出版人的品格,传递出版人的价值导向、精神追求。从精神生产、知识传播、文明传承的角度而言,出版活动不仅能启迪思想、传递文化、形塑道德,还有助于出版人与社会进行精神性交流。
关于出版精神的研究,散见于业界人士的论述。综合主要观点,有聂震宁的“七体说”,即出版精神内涵包括文化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商业精神、学习精神、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1]。肖启明首次把“大学出版精神”概括为:文化建设承担精神、求真与超越精神、打造特色品牌与企业经营服务精神。此外,时世平认为出版精神是“树立决不敷衍的认真态度;做到在耐得住寂寞中持守,在甘于奉献中担当;要有积极面对无限展开的编辑工作的学习精神。”[2]郑卫东认为出版精神是出版文化的精髓、核心和出版之魂,是出版人的“出版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及行为活动” [3]。上述研究,既有依据出版活动的特性提出的品质要求,亦有依据出版历史提出的价值性概括。
笔者认为,出版因知识而求“道”,因生活而求“德”,“道”“德”相生,为构建伦理的生活提供知识与智慧的支持。出版精神应该阐述为“出版伦理精神”,是出版人独有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经过抽象和提升成为出版行业的“类人化品格”。其中,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出版精神的具化,而基于服务生发的文化理想、文化精神、社会责任,则内化为出版精神的核心。因此,出版应追求伦理性和超越性的生活,“伦理”是出版的精神核心所在,也是出版行业赢得世人敬重的根源。
一、出版精神源于出版的文化属性
出版是文化性活动。出版具有文化属性,或者说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作为共识毋庸置疑。出版伦理精神,基于发展传承人类文明以及人类文化生活的精神性而产生。出版精神应是教育精神、文化精神和商业精神的统一体。有学者认为,出版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积累、知识传播和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出版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出版文化横亘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桥梁[4]。
出版的文化性与知识密切相关。出版存在的合法性,在于人们把探索和满足知识、文化、精神需要的部分权利让渡给了出版人,出版人应以优秀作品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类。出版因为知识与理性内在的关系,具有价值导向、精神传递、文化塑造的能力。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版甚至与大学、宗教一起被视为延续最久的伟大事业之一,出版的作用可以媲美学校和专业教育。比如,沙俄出版家绥青被认为“对俄国社会有重大贡献”,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被视为法国文学的同义词。出版以特殊方式延伸了知识分子履行的文化使命。
进一步而言,出版是精神活动,带有显著的精神属性。出版和阅读传承了出版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体现着出版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出版活动的精神性源于出版的文化关怀。编辑、作者、读者以出版物为媒介进行交往,通过负载出版内容的语言进行交流,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锋互动,并以书籍为依托构建一个反思性的“内向世界”。文字作为复杂的表意系统,克服了口头语言的“在场性”“共时性”弊端,实现了人类的知识、经验、智慧的空间性拓展,对人类精神思维的历练具有重大作用。李约瑟指出,“没有能比纸与印刷的发展这个对所有人类文化史上更重要的题目。”[5]文字的意向性相对于广播电视等媒介符号,更容易“保魅”,实现人们心灵深处的满足。语言的意向性和蕴含的深刻性,赋予出版“可以言说的内容”和“不可言说的精神”。知识和语言的深刻蕴涵,是出版存在的根基所在。出版精神亦是出版人的意识,以及非同寻常的职业品质。
从上述可知,出版精神蕴含在出版交往互动中,通过出版人的追求和出版物的品质予以体现。基于知识与理性、道德品质的内在关联,出版活动具有鲜明的精神属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精神世界的丰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而出版事业努力参与和构建精神世界,推动人们由被支配性的生活向自主性生活进发。学者把世界分为三个维度,即物质世界、理性世界和精神世界。知识、思想是帮助人超越物质世界、进入理性世界、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知识还是思想,都是人在实践中自我意识作用的效果。由于知识和意识、文化和精神的相近性,出版工作具有天然的精神追求动力。出版活动建构了一个“精神世界”,搭建了共享知识、增长智慧、精神历练的场域,通过分享阅读扩大了知识和理性作用的领域,通过共享的意义系统进行文化塑造,也是进行观念、情感和思想交流与传播的过程。因出版阅读产生的互动、交流、共鸣等活动,带有精神消费性、隐藏性、超越性以及作用的非即时性。
二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教育和出版是保持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方式。由于知识生产的特性,教育与出版密不可分。从知识的传承和精神的培育方面来看,出版不仅被视作教育的一个重要链条,而且通过传播延长教育的链条,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的重要载体。仅从隐性教育的方式和成效而言,出版已经继承和附载了教育的部分功能,成为广义的“自我教育”“他者教育”的重要媒介。
三是对伦理道德的坚守。出版活动可分为编辑的个体活动和整体性活动,构成了编辑个体、编辑群体(含出版社)、国家出版活动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因为精神追求的差异,在出版活动中被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涵。比如:编辑的职业道德,出版社(集团)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国家出版活动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推动作用。法国出版家罗贝尔·拉封说过,“出版业是赌博业,出版工作的最大好处是什么也得不到”,其意思是出版不能获利,却对于知识和文化,对于人的教养具有伟大意义,能够得到“对自身乃至读者公众最有价值的德性和修养”[6]。
nlc202309031252
四是伦理精神的实化。出版精神作为伦理精神,是从守卫人的道德、守护出版的文化特性、守持精神的效用而言。出版伦理精神来自出版人的精神追求和出版理念,以作品来负载人类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出版伦理精神是出版人自我建构的理想境界,以精神乌托邦激励出版人努力前行,鼓舞出版人从具体编辑工作中获得超越感,为出版社(集团)乃至整个国家文化事业树立了发展愿景。出版精神的实体化,转化为出版伦理规范及出版人的品质坚守,并以个性化追求赋予作品以生命,成为出版品牌的天然标签。
二、出版伦理与出版人的品质追求
书的品质是由出版品质决定的,而出版品质则由出版人的品格与追求最终决定。审视出版精神,实质是强化出版的文化本质,考查编辑的精神追求对出版、社会和人生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出版人不仅仅是时代的感应者、被动者,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创造者、激荡者。出版人的道德追求决定出版伦理的维度。出版人的自我认知应具有高阶性,不能把出版仅作为职业看待,应将其当作崇高的事业,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出版伦理精神是出版以“哲学式生活”来实践人生智慧的体现,“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凝聚着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通过出版活动,编辑的精神和出版的精神提升为文化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出版人应对文化和出版充满热爱和憧憬之情,以文化和理想为至上追求。他们还应有承担启迪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有将文化的圣火通过自身的活动散播到更广大的民众中去的雄心与抱负;应敏锐地捕捉到创意洞见,催生有价值的思想和真理,并广为传播[6]。传统哲学认为,“道”“德”“得”相承,精神的丰富和愉悦可以超越世俗物质追求。出版的意义在于以文化方式求得人生大“道”。出版工作以阅读和体悟为介,为编辑、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做了精神性铺垫。因此,编辑首要任务在于培育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进行自身道德素养、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一言以概之,即当好编辑、出好作品,服务更多读者。
出版作为超越性的活动,决定了出版物具有超越性的精神需求,以及出版人精神追求的崇高性和个人品质塑造的可能性。出版人的品性来自作为“书迷”与“书痴”的热情,爱书胜过一切,形成出版好作品的文化自觉。阅读的层次和兴趣影响着出版的品位,以及出版工作者的知识性、精神定位。“文品即人品”,出版人的品行对作品质量至关重要。好作品体现了编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能够让读者享受到精神的愉悦与丰富。编辑追求的精神高度,决定了出版物的品质。邹韬奋认为,编辑要具有“敏锐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真挚的同情”,“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的大爱之心与诚意。出版人通过出版伦理追求,体现了知识分子守持社会责任、维持文化精血的独立价值、人生境界追求,以阅读和出版推进了个人之德、行业之气、民族精神的结合,并使之不再虚浮。
出版人的品性因实践历练而提升。从书籍产品的效果来看,编辑的出版追求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可称之为“传世之作”的精品,或高价值的精神性产品,是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编辑通过出版活动努力向出版家、名编辑发展。第二层次,可称之为合格的产品,出版的书籍能够符合公民和社会当前的需求,能够满足人们的部分需要,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品质,体现为实用性、生活性的结合。第三个层次,可称之为不屑之作或逐风之作,注重迎合世俗性和大众化的需求,在资本与利益的双重驱动之下,迎合低端、低级需求,精神价值不大。因此,优秀的出版人,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从业学历和能力,关键要树立“把出版当作事业来做”的精神,“以爱书、出书的痴迷来传播知识”,通过编辑实践提升自我追求、形塑自我精神、培养道德素质,以出版家为职业模范,具备“完人之要”。编辑的精神培育和发展要经过两个过程,即精神的“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内化于心,就是要把对待出版工作的热爱和崇敬,转化于岗位要求和职业精神,把出版当作“立人之事”“立世之作”,而非单纯的“谋生之事”“出书之举”,要以“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精神,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努力。
出版物的品质决定了出版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对出版具有导向性作用。好作品反映时代的精华,亦是出版人对时代要求的恰当反馈。文化需求有多层次、多角度。出版的文化本质及其在国家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出版人要关注主流需求、高阶需求,不可能覆盖和满足所有的需求。出版伦理精神从“天上之城”落到“地上之城”的必然路径,服务“时代需要”和“国家需要”,解答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焦点、难点、重点问题,是要以知识为根,对知识存在的形态进行加工或提升,把知识予以系统化表达,或把知识蕴涵的动力发挥出来,作用于物质生产、社会秩序维护、伦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目前,“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两种趋势的合流,形成了当今的知识经济[7]。“知识的分化”与“知识的联合生产”,已经超越了作为个体的出版人的力量,迫切需要出版人树立“大编辑、大视野、大时代”观念,以共同体方式打造出版品牌效应,实现好作品、好编辑、好生活的统一。
三、出版精神的培育与实践路径
出版人的实践理念和理想,决定了处理出版问题的原则,也是培育出版精神的重要方式。
首先,出版界要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处理好资本与出版的关系。“言商仍向儒”是出版家的品质。出版人要坚持“器”与“术”论,善于利用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所控。文化追求是出版的终极目标,商业价值只是实现文化目的的手段。相较“保持思想和书籍的尊严”而言,“赚钱和利润不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要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文化追求放在中心地位,要更加关注作品蕴含的文化力量。当下,产业资本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作用范围无所不及,“资本控制”的“经济利益”已经触及出版的底线,出版作品粗制滥造等现象令人心惊。拒绝平庸、偷惰与低俗,拒绝向贸易投降,做码洋的俘虏,是摆在今天出版人眼前一道严峻的考题。文化工业化、产业化,造成了庸俗产品的泛滥,大众文化的过度张扬,出版的精神追求被消弭、淡化。“现代知识分子危机不是来自物质而是来自精神,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自陷庸人的巢穴而不知。”这是一个资本和技术至上的年代,更是一个思想至上的年代,相对于资本的作用,思想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出版水平,还公众予以科学认识、批判现实、追求超越性生活的能力是历史必然。
nlc202309031252
出版通过文化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精神的提升,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上层建筑的推动力。经济活动要服务和服从于出版工作,作为保障出版目的实现的一种方式,不能异化成为出版的工具,出版工作不能被资本、技术深度绑架。出版人面对资本的深度控制、科技异化的操作、世俗快乐的冲击,要以“时代精华的标准”和“民族的文化灵魂”来对待所从事的出版工作,以文化理性、理想信念来应对经济理性、资本的批判,进行出版人精神理性的彰显。市场并不是文化生产的“灵丹妙药”,还需要“世俗的良心”和“崇高的道德”来引导市场的走向,出版要善于“驾驭市场”,而不是“被资本和市场绑架”。这就是出版精神的精要。
出版精神的发展,就是在实施出版活动的过程中,出版人要理性地对待经济和文化关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来处理经济手段和精神产品之间的矛盾。出版面对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说是复杂,是因出版工作与外界的关系千丝万缕,有与国家、民族、社会和公民的直接联系,有与资本、市场、文化政策的内在联系,与出版单位、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说是简单,是因出版的标准之一是以文化为核心,不以赚钱为目的。经济利益要服从社会效益,服从人们的精神追求。张扬出版精神的精神属性或理想追求,不是否认出版活动的经济属性或者是出版活动的经济效益追求。好的作品能够适应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何愁销路?我们要认识到,现在不是缺书,而是缺好书;不是没有市场,而且是缺乏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市场动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好作品自然有价值,自然会有好的市场,精品之作终究不会被市场埋没。人们往往看到资本的逐利性,却忽视了资本对好作品的推动作用,好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才能赢得资本的长期关注,实现合作共赢。
其次,出版界要面临的必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出版精神对出版发展的动力作用。出版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苏尔坎普精神”闻名出版界,在于它对国家和民族的卓越贡献。英国出版家艾伦·莱恩创立的企鹅书屋,以“明心见性”为宗旨,把出版当作启迪民智、开化愚昧、推进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有效途径。高品质的读物有助于拓宽读者的眼界和知识,提升大众的精神品位。发现读者、培养读者是出版人的重要职责,也是作品蕴含的思想传递的过程。读者的需求固然是书籍质量提高的动力,但是书籍的品质和格调也会塑造读者,影响读者阅读品位的高低。用出版精神指导出版人的精神建构,形成了两个维度:一是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培育,通过编辑出版活动,在与市场、社会、读者、作者交往的过程中,出版人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理想、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即编辑出版作品的过程与自我精神提升具有同一性。编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通过出版物巧妙地呈现给读者,通过影响读者实现思想传递的交流与传递。二是出版人的精神外射过程,也是出版人以作品反观世界的过程。精神的含量决定着出版的品牌。“内化”和“外化”是一体两面的,作品的品质决定了精神作用的效果。编辑人员的水平和道德视野与作者一起共同作用于读者,决定着作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而言,出版精神的“内化”和“外化”,也可以理解为出版人“精神涵化自我”与“精神的外射”的双向作用。
[1]聂震宁.培育出版的精神[J].中国编辑,2006(1):294-302.
[2]时世平.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积极的出版精神[J].出版发行研究,2013(9):99-101.
[3]郑卫东.出版精神刍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67-70.
[4]李新宇.传承创新出版文化的使命与担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1-19.
[5]张秀明.张秀明印刷史论文集[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267.
[6]贺圣遂等.出版的品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7]范军等.出版文化与产业专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追求卓越精神】推荐阅读:
追求卓越课程01-06
读追求卓越有感07-21
追求卓越努力学习10-27
悦纳自我追求卓越07-04
追求卓越读后感2000字12-02
教师演讲稿:平凡的岗位卓越的追求12-04
卓越企业精神解读07-04
平凡与卓越06-27
卓越课堂07-07
卓越绩效知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