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试题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生物八年级试题

八年级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未来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已有的知识的传授,或多或少忽视对新知识的探索,束缚学生的個性发展。新课改也要求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开掘,从广阔的生活中汲取,从实践中亲历。这样,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和忽视;在这种教学中,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的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缺失了,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新课程凸显出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促进全人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和技能。自主学习是一种很能锻炼、提高人的创造力的创造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善于自主合作学习。

一、首先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氛围:

1.1 营造自主合作的环境

教室内的桌凳按小组讨论式进行摆放,教室四周布置小黑板以利于學生随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醒目的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创新实践。”通过营造这样的浓厚氛围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2 建立协同共事的团体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证。分组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成员一般由6名学生构成为宜。组内成员要搭配,依据学生学力的水平、兴趣的深广度、思维的敏捷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而定,并进行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而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互赖,防止出现“搭便车”的状况,有利于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同伴互助、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1.3 设计恰当的问题

1.3.1 选择的问题要有价值

分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提出的抛砖引玉的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必要;相反,如果是问题太难,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1.3.2 设计的问题要开放

问题的设计多种多样,开放性的问题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经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思辩,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旧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1.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其中重要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课堂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学习提纲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学习要领、待破难点、须掌握的重点。让学生在明确了解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或把自我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整理、归类,为小组讨论做好思想与材料准备,有计划地带入课堂,提交给合作小组成员共同探讨。

1.5 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1.5.1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任务,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5.2 学会质疑

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1.5.3 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的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就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1.6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良好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也能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课堂合作式教学为培养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鉴赏、评价能力创造了机会。在组间交流后,学生可按既定评价标准对他组同学的结论进行赏识与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对书面作业的互批、互改,口头发言的互议、互论,作品表演的互视、互赏。评价的对象可以是自评、他评、互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鉴赏能力、对问题正误的辨析能力,激励学生间展开对知识学习的公平竞争。

1.6.1 小组合作的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

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每次都要以充满期望的心态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差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1.6.2 小組合作的评价要让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其中以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合作学习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的。

“高效课堂”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动手、学生组织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而我们所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念正是以此为宗旨。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能力的好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能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2.1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与小组合作学习相比较,传统的科学课堂,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3.1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时机不当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3.1.2 分组不科学

在进行分组时我们是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还是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例如有些同学关系好,自由组合到一起,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不专心谈论,影响到本组其他成员,导致其他成员也不认真谈论;再如中学生进行青春期,他们对异性同学处于一种想接触但是碍于情面又不敢跟异性同学自由组合在一个组,而我们老师的宏观调控方面做得不够细致,这样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1.3 规则不明

虽然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们老师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关于合作学习谈论的规则制度,但是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经常还是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1.4 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根据我们的课堂实践过程以及调查问卷的分析,

3.2 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3.2.1 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時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3.2.2 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

3.2.2.1 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6人为宜。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3.2.2.2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能力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郭凤云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2B):44-46.

作者:包洁

第2篇: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免疫》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坏血病B、呆小症、贫血、蛔虫病

C、麻疹、疟疾、狂犬病D、血吸虫病、佝偻病、甲型肝炎

1、一般情况下,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发病以前B.发病初期C.发病中期D.发病后期

3、下列各组疾病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是()

A、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

C、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D、流行性腮腺炎、蛔虫病

4、肺结核的病原体和传染源分别是()

A、结核杆菌、注射过肺结核疫苗的人B、结核杆菌、正患此病的人

C、结核杆菌、患过此病但已痊愈的人D结核杆菌、正常的人

5、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班上不少同学患病,为了防止其他同学被传染,老

师每天用醋熏蒸教室。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C.给医疗仪器消毒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7、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获得免疫

8、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不要随地吐痰”的宣传标语,不随地吐痰

可预防哪种传染病?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

9、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获得免疫

10、正确、奇效地预防艾滋病(AIDS)的措施是

A.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不食用高脂胁、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C.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花生食物

D.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B.呆小症C.冠心病D.白化病

12、据统计,由女性艾滋病患者所生育的孩子中,大约有1∕3的孩子会成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那么,这种母婴传播的途径最有可能是①胎盘传播 ②产道传播 ③母乳传播 ④餐具传播 ⑤空气传播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今年4月,长沙市某中学初二的一名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

(1)该病的病因是()

A.缺少某种营养物质B.某种病原体入侵

C.某激素分泌异常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物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

菌”或“病毒”)。

(3)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感人群

(4)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答案:(1)B(2)病毒 (3)B

(4)不对 一种抗体只能特定的消灭一种抗原,乙肝抗体不能消灭该病的病原体。

14、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引起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 答案:抗体抗原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对于传染病,我们首先要弄清它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

(1)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我们单独使用抗细菌性的抗生素治疗该病患者有良效吗?。

(2)“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B.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

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D.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

答案:(1)传染源 无效 (2)C

第3篇:初中八年级生物总结

初中生物总结

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2、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都有凋落,只有(子房)最终发育为果实。

3、吃玉米是常有缺粒的现象,这是由于(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传粉不足)。

4、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5、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

6、(有性生殖)是一种高级的生殖方式。

7、营养繁殖是指依靠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的现象。

8、用茎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嫁接)。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放在特制的培养基中,培育出完整的植物体的方法。

10、家蚕,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此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1、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12、人工合成的激素杀虫剂主要目的是诱杀(雄性)昆虫,破坏雌雄的正常交尾,从而防治害虫。

13、梨、桃、苹果等果树通常采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新品种。

14、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体外)受精。

15、鸡卵中的卵细胞结构组成有(胚盘)(卵黄)(卵黄膜)。

16、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它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17、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是(280)天。

18、人体完成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19、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和(卵巢),并且此器官能分泌性激素。

20、人体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细胞的卵黄)。

21、受精卵着床的部位是(子宫)。

2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23、人类的生殖过程包括(产生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分娩)等环节。

2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25、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生物的(性状)。

26、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27、DNA的中文名是(脱氧核糖核酸),其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28、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要测定人类(24)条即22+X+Y染色体的全部基因。

29、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那么他们的子女基因可能是(Aa)(AA)(aa)。

30、一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句话说明自然界存在着(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存在着(遗传)。

31、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又可以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和(中性变异)。

3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越大,患遗传病的机会越大)。

33、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小分子物质形成于(原始地球),原始生命形成于(原始海洋)。

34、有关生命的起源问题,赞同较多的是(化学进化说)(米勒)的试验支持了该学说,并在试验中合成了(氨基酸)。

35、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化石),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有水生到陆生。)

36、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鱼类),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古代两栖类)最早登陆的植物是(苔藓)和(蕨类)。

38、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产生了有利变异)。

39、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0、现实生活中,除了存在自然选择外,还存在(人工选择)。

4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42、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43、太空育种主要是利用(基因突变)

44、性染色体X和Y同时存在于(精子)中。

45、(胎盘)是母体和胎儿的主要联系物,(胎盘)通过(脐带)和胎儿相连。

46、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47、生物圈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土壤岩石圈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中的所有生物)。

48、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氟利昂气体的排放)

49、防治全球变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50、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阳光、空气、湿度、和土壤。)

5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2、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指(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做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主要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54、生物防治包括: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和棉铃虫)。

55、(拟态)和(保护色)都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56、每年植树节是3月12日。

57、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5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就会发生生态不平衡。

59、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60、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

61(赤潮)和(有毒物质富集)都是水污染的结果。(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结果。 62海水富营养化使海洋出现(赤潮)。

6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4、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

65、建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66、生态农业的模式有(桑基鱼塘式)和(以虫治虫)。

67、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或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使之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或酒精的过程)。

68、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包括(灭菌)(接种)(密封)(发酵)四个环节。

69、能产生沼气的主要微生物是(甲烷细菌。)食品腐烂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70、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有(加热杀菌)(冷藏)(冷冻)(干燥)(真空包装)

71、采收后的果蔬可以通过(降低储存温度或湿度)(降低氧气的浓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途径来延长果蔬的储藏期。

72、克隆指(无性繁殖)。克隆动物一般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方法。克隆技术不仅证明了(高度分化了的细胞仍具有指导发育过程的“全能性”,还对揭示生命现象的奥秘有重大意义)。

73、克隆的好处:(保存物种)(挽救珍稀濒危动物)(器官移植)(繁殖优良品种)。

74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75生物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以(医药生物技术为)龙头,以(环境生物技术和海洋生物技术)为两翼,以(轻工食品等其他生物技术)为后续。

第4篇:初中生物八年级教学总结

初二生物教学反思总结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生物教师应该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来指导日常教学。

一、实验初期情况

1、课程标准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三个维度”。知识方面:除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基础知识外,要求对“社会· 科学 ·技术”部分有所了解。能力方面:一改以前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只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明确提出了“情感· 态度· 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时时关注环境、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界、关注自身健康。

2、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提倡师生双方通过平等交往、自主学习、共同发展等活动,使教师由重“知识传授”转为重“学生发展”,变重教师的“教”转为重学生的“学”。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方面对教师来说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

3、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依照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从视、听、说、触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爱不释手,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活动的机会增加了,这对学生来说也不太适应。

二、试教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素质。

2、教师培训

我们生物组初三两位教师参加了市县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培训,认真听取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几位教师的新教材示范课。期间,教师们采用录象、实物、模型、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启发学生学会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3、教研方面

我校生物组教师认真钻研《生物新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新课程下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按照学校的要求定期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的讲评。教师们的水平普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通过课程改革发生的变化

1、师生角色定位,关系融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演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是导演。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知识,在实验中发现和认识规律,将知识潜移默化。教师不规定统一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多种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师生关系融洽,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做,挖掘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意多鼓励学生,多对学生说“你很不错”“非常棒”“真聪明”等。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也许我们想不到一句小小的鼓励会给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课本上的探究

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实验一下,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加对学习的好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讲、讨论、辩论的方式,引导他们去收集资料,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成功感、自豪感。

3、生物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生物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象心血管疾病、爱滋病、克隆、免疫-----我们耳濡目染了很多,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体现在导言中,而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引申来导入知识,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用实物或直观教具演示、做示范;也可以借助寓言、典故、传说,以故事的形式开讲;或者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者问题学习。我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用知识服务社会,最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注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师是不是仅仅教“教材”中的那点知识?不是的。教师要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比如:学生问“吃了发芽的马铃薯属于真菌性中毒吗?”我虽然知道答案,但吃了发芽的马铃薯为啥会中毒呢?我上网查阅,才明白,发芽的马铃薯内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生物碱,食用量多了会中毒。教师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信息和资料。其次,可以让学生利用参观动物园、博物馆、与长辈交流等机会收集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脑力程度存在差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对学生的照顾有时不够到位。照顾大多数学生时,优生没事干的情况也存在。在讨论过程中,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多,致使这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另外,新教材文字少,要讲的内容不多,到底要讲多深多透,对教师来说,也有些困惑。

2、学生方面

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些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上课懈怠,不集中精力学习,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终生学习的教育。教师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时,有些学生表现不积极,或者不敢发言,教师应该多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由于学生自身的惰性,不少学生惯于听教师讲解,懒于思考,这也使得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贯彻多少会发生困难。

第5篇: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课主要是探究生物进化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观点。主要是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解释长颈鹿等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包括两种桦尺蛾数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真实事例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

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案例探究,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理解并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原理。

3.通过探究案例和模拟实验理解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和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的情景设置,让学生通过自主推论、总结各自的理论,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2.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自然选择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物的进化树立正确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心态。

方法阐释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创新性教学设计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课主要通过3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一是资料分析,给

学生自主阅读并推论的机会;二是案例探究,通过真实的案例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深刻认识保护色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三是模拟保护色形成的小实验(彩色纽扣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流程

环节一:问题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出示“恐龙灭绝”,“各品种鸡的形成”和“生物进化树”三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以思维的冲击和震动,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就自己已有的知识贮量在脑海里形成雏形的解释,但并不要求即时做出回答,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探究新知,分析推理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案例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桦尺蠖的工业黑化事例,分析科学家的仿真实验结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100年后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之后就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解释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归纳。为下面的内容学习作好铺垫。

师:为什么桦尺蠖有两种体色,停留的背景也有两种?为什么1950年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桦尺蠖体色与环境颜色有关系吗?

[此教学过程的课件做成动态的过程,充分展示前后10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并说明桦尺蠖工业黑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虽然不可能重现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可以通过阅读科学家的实验来感受这个过程。]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图片资料进行细致观察,并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获取的信息,认识到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二、“保护色”的概念学习

在了解了“桦尺蠖工业黑化的原因”后,让学生观察“冬雷鸟”、“夏雷鸟”和“几

种不同环境中的蛙”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保护色的概念及意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小辞典",并介绍保护色的仿生应用的拓展资料:军舰的色彩与斑马身上漂亮而雅致的条纹;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百叶窗样式与蝴蝶身上的鳞片。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相关的仿生例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色不仅有利于动物避敌和觅食,还能启迪我们的智慧,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1. 把黑、白两个磁钉吸附在黑板上面,让学生回答磁钉的

数量,有学生回答2个、3个、4个,“为什么黑色磁钉在黑色的板面上不容易被发现?学生回答:“因为黑色是保护色。”

2. 把黑色和白色磁钉吸附在白板上,黑色磁钉很容易被发现,相反白色不容易被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颜色的小磁钉在哪一颜色的板上容易找到,或不容易被发现,从而理解保护色的含义。

3.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6人一组,选择一张大彩纸作为“生活环境”,在上面均匀地撒上4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0片,象征4种不同体色的动物。其中3个学生为“捕食者”,从大彩纸上捡起小纸片,“捕食者”不能特意去寻找,注意速度要快,每“猎”一次“猎物”交给后面的同学记录。另外3个学生记录猎物的体色、数量和被猎的先后顺序。

各组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量。

假若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就在每一个幸存者的下面各放同样颜色的小纸片3张,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混合、重复上述实验,每轮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数量。

4. 如果条件具备,本探究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户外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一块草地(面积不要过大,以便操作);

(2)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草地上放置事先制好的各种小纸片(注意应该有与草地颜色一致或相近的小纸片),另一组作为“捕食者”在草地上寻找小纸片。

及时统计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5.结果分析

经过几代的选择,幸存下来的“猎物”的体色与背景相近。 6.思考

(1)收集各组的实验数据,比较,想一想什么是保护色。 (2)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作出假设后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注意学生探究实验的实施情况及数字记录,并从中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结果,讨论交流并推测出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推测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对保护色形成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自然选择:

1.资料分析(长颈鹿的长脖子)

要求学生不看文字,先看三组彩图,请同学自主设计情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分组谈论,

组内交流后汇报结果,全班交流。这样设计,省去了枯燥的阅读文字而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推论总结,看着彩图,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达尔文的观点。

2.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设计意图]请同学分段朗读知识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重点。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有关人工选择,在本课也可作为知识拓展,教师可做简单讲述,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联想其它的动物和植物的人工选择例子在全班做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并不矛盾,关键是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环节三: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1.师生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强调促使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时阐明关于生物的进化,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问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还需要人类不断的研究探索,进行完善。

2.讨论、思考:生物进化的历程是否已经完成?如果还在进行,我们为什么不易发现生物的进化?

[设计意图]在学习完本课知识后,给学生一定的思想拓展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实现思维的延伸,可以各抒己见,教师尽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可以不规定正确的答案。

课后探究:请推测:我们人类还会有重大的进化吗?将会进化成什么样子呢?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人类进化的小短文,从而进一步深

化促使生物进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同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去思考未来。

第6篇: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

揭秘微观世界,体验探究乐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细菌》是人教版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菌是一类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微小生物,本章的第一节对细菌的菌落进行了大致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菌分布广泛这一特点。这节课以细菌的主要特征为中心展开,通过探究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营养、生殖以及细菌的发现史,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进一步揭开细菌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面纱。同时,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目标定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细菌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即生活中食物腐败等现象处处可见,细菌引起的疾病也多种多样,但又从未看到过细菌的真面目,对细菌怀有一种神秘感。因此,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方法阐释

细菌的知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准备大量图片、资料和生动的视频,并创设问题情境,以一系列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快乐动动手”、“技能训练”、“话说细菌”等为探究的载体,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细胞模型制作相关材料。 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吗,在刚刚过去的10月15日是一个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图片展示世界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平时是怎么洗手的?(生:两手随便搓搓。其他生笑)有科学数据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去除手上99%的细菌,那么,怎样的洗手方式才是正确的呢?(播放视频:健康洗手一起做。师生齐做)

师: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能够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掉更多细菌,为自己构建一道健康防线。那么,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通过“世界洗手日”、学生不正确洗手方法的展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伴着欢快的节奏进入小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既宣扬了一种健康的卫生习惯,又启发学生思考: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可谓一举两得。 环节二

步步深入

探索新知

(一)细菌的大小

师:(出示一枚钉子,走近一学生)你看到这枚钉子上有什么东西吗? 生:挺亮的,什么也没有。

师:可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播放不同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的钉子“面貌”图片:随着放大倍数由33倍、100倍、200倍、500倍、1000倍、15000倍、30000倍直至扩大到70000倍,起初“干净”的钉子也随之“面目全非”,不堪入目) 师:什么感受?

生:(啧啧惊讶,瞪大双眼)哇塞,一枚钉子上有这么多细菌呀,太脏了„„

师:是呀,一枚钉子上原来有这么多细菌,可是为设么我们却看不见呢?

生:它们太小了。

师:(出示菌落)那么,细菌到底有多小呢?这是一个培养皿,培养基上面的五个白块是一位同学的五个手指摸过培养基后长出来的菌落。那么每个菌落到底有多少细菌呢?生:猜测。

师:据科学计算,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通过绣花针上的小孔,

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生:点头示意。感受细菌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肉眼下“干净”钉子与电镜下“肮脏“钉子的视觉反差,让学生在惊诧中走近细菌;通过观察真实菌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细菌的大小。由此,不仅完成了细菌的大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还创设了一种“神秘”的课堂气氛,为后的学习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

(二)细菌的形态

师:(课件展示: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这就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菌,你能尝试描述细菌的形态吗?

生:走上讲台,指图作答——球状、杆状、螺旋状。

师生:共看结果,并认识几种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霍乱弧菌等。

师:细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3种,那么它们在组成结构上又会如何呢?

【设计意图】此处用意有三: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通过电镜下细菌图片的展示传递一种科学态度;三是为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细菌的结构

师: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你认为细菌结构差别大还是不大? 生:猜测,回答。

师:尽管细菌很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电镜下我们

已经看到了细菌的庐山真面目,而且观察发现尽管细菌的大小、形态有所差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第一步:自主学习,探索交流

师:(课件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对照课本60页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认识细菌的结构。 生:观察、讨论、交流。 师:巡视。

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跟大家进行交流。

生:对照细菌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荚膜、鞭毛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感知细菌结构。 第二步: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师:(课件展示:快乐动动手)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请同学们尝试利用手中的材料(饮料瓶、彩纸、毛线、棉花、双面胶、透明胶等),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细菌结构模型,并作简要介绍和评价。 生:制作、展示、评价。

师:演示自制的细菌结构模型(增加了球菌模型),并配合讲解在黑板上粘贴。

【设计意图】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使得细菌结构在学生的手中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既巧妙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又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步:对比分析,剖析结构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三类细胞的对比学习从而对细菌结构进行了条分缕析地思维上的“解剖”和“组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师:大多数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设计意图】因为上一环节中已涉及到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解答,故教师在这里用一句话对前面相关的思考与回答进行一个“点题”似的总结即可完成细菌营养方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五)细菌的生殖

师:(视展示频:细菌在营养丰富环境下的生活情况)来看这就是细菌依靠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的场景,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细菌很快就铺满了画面,生长得太快了。 师:从中你能推测出细菌的生殖方式吗? 生:猜测。提到了分裂生殖。

师:(视频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这就是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师:(再次播放视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分裂方式的速度之快吧。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菌繁殖速度如此惊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对细菌分裂生殖的感性认识,而且很好的完成了细菌分裂生殖的知识点教学。

(六)技能训练

师:(课件展示)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生:计算。(并随计算结果大为吃惊,25600个) 生:各抒己见,最终落实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具有巨大帮助,使之从课堂落实到日常生活成为必然。

(七)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师:(课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

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师:那么细菌是如何度过如此恶劣的环境而生存下来的呢? 生:变成芽孢,

师:那么你觉得芽孢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生:分析、回答。

师:(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芽孢吧。

生:仔细观看。

师生:共同总结芽孢形成过程。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并不是生殖细胞,因为本身并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

【设计意图】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适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是呀,细菌是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呢?”从而再一次激活课堂,并有效地突破了芽孢并不是生殖细胞这一难点。

(八)问题引领,归纳总结

师:学到此处,大家来思考:细菌为什么无处不在?

生:思考、回答。因为它个体微小,易被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

(九)细菌的发现史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细菌如此微小,它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又是谁最先发现的呢?

生: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在一位

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细菌。

师:(课件展示:列文虎克)这就是当时列文虎克自制的那台显微镜,这些图片是他当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这写是他当时给英国皇家学会寄去的部分文稿。 生:观看、交流。

师:列文虎克的发现,使得生物大家庭又多了一个成员——细菌。但是。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开始困扰着人们,那就是,这些细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师:你们觉得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由细菌产生的。

师:不过在150年前,这还是一个科学难题呢。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腐烂的东西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细菌这种生物产生的。直到一位年轻人的出现才彻底结束了这场纷争,揭开了谜团。他就是—— 师生:巴斯德。

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巴斯的是如何破解这样一难题,说服对手的呢? 生:猜测。

师:(视频展示:鹅颈瓶实验的动画)

生:观看、思考、交流、回答。重点分析实验变量。 师生得出结论:细菌是由细菌产生的。

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其他贡献)正是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领域的

伟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师:通过细菌的发现史,你认为列文虎克和巴斯德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分析、回答。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处不断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环节三

总结升华

知识拓展

师:学习到这里,细菌的神秘面纱已被层层揭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细菌的主要特征?

师生: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裂生殖。 师:是的,细菌无处不在。也正因为这一点,细菌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学生发言,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细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师:(课件展示:链接生活)哪个季节食物最容易腐败?为了防止食物腐败,你的家人是如何做的呢?接下来,你是否能回答这些问题呢?如①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带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②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思考、回答。

师:此时,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打油诗,再次体会今天学到的一种新的生物——细菌。

细菌形态球杆螺,基本结构壁质膜; 个体微小单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 特殊结构要知道,鞭毛芽孢与荚膜; 生殖方式是分裂,营养方式异养多, 谈菌色变不应有,益多弊少莫记错。 师生:大声读诗。 课结束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链接生活,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辩证的思想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以数一首打油诗结束本课,给人带来一种精炼、深刻、“回味悠长”的耳目一新的时尚“元素”和新感觉。 教有所思

这是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执教的一节课。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一、在知识上,注重化难为易。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面向全

体学生,通过自学感知、动手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并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愉快全面地接受新知。

三、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真正做到愉快地学习,形成和谐、平等、民主以及积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四、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教学中如饮料瓶、棉花、彩纸、毛线等都是学生常见的物品。对上述资源的利用,有效地在学生的课本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觉生物学就在身边,不再遥远。

当然,在这次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对各环节时间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内容处理上还不够灵活,语言表述还不够简单明了,等等。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

第7篇: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小游戏“找不同”——引出生物的变异

师:我想看看大家的眼力怎么样,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找不同”。这是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虽然他们长得很像,但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看图找不同

师:同学们真是明察秋毫,那为什么孩子长得很像父母,却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呢?

生:因为产生了变异。

二、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师:非常好,也就是在遗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所以我们像父母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神奇的变异现象。同学们已经看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花生,现在请你们先仔细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品尝,老师希望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和聪慧的心灵,细心观察,积极思维,看看哪组同学能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现在就开始吧。

生:观察、品尝并进行组内同学交流。(注意控制课堂秩序) 师:现在我们看看各组同学都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颜色、大小、形态上的不同。

生:我们在品尝花生的时候发现这两个小篮中的花生是两个品种,一种是大花生,它的果实大,一种是小花生,它的果实小,但吃起来很香。 生:但是我们在大花生中也发现有的花生果实很小,那它是不是小花生呢?而在小花生中也发现有的花生很大,那它是不是大花生呢?究竟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

生:花生为什么会有大小两个品种呢?这两个品种的花生是怎么来的呢?

师: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上,老师看到了你们观察的细致,思维的活跃和对科学探究的热情,而科学的发现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用我们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老师就为你们提供一个探索的空间,充分利用你们身边的各种资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集体的力量想办法解决你们所提出的问题,老师这也有一些提示,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出示大屏幕,书中的提示讨论题)

生: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进行探究活动。

师:教师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各自的探究活动,老师看到每组同学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相信你们都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那现在就把你们探究的结果公布一下吧。

生:我们是利用测量大小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的方法来探究的,虽然大花生中有粒小的,小花生中有粒大的,但是大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始终比小花生果实大小的平均值要大,我们用了足够数量的花生,这是我们绘制的结果图(出示图),因此我们判断这是两个品种的花生。 生:通过我们对探究结果的分析,他们都是花生,但在长度和口味上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做出推测,这两个品种的花生是通过变异而得来的。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变异呢?

生:(猜测)可能是与土壤中的肥料有关吧?是环境引起的变异? 师:对了,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是在一定范围波动。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是由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自己得出的结论,我想现在同学们和我的感觉一定是一样的,非常开心,而且越来越自信,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的学科,你们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好了,现在老师这儿有两道讨论题,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我们对第一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大花生在贫瘠的地方结出来的果实可能小,而小花生在肥沃的地方结出的果实可能大,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由环境因素造成了它们果实大小的变异。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由于花生的基因没有变化,因此,如果把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结出的应是和第一代一样的花生。(第一题: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如果把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又会怎样呢?)

生:我们对第二题进行了讨论,由于染色体变化了,也就是说基因发生了改变,令这种甜菜产生了变异,前面我们学过,亲代是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获得的是改变了的基因,它同样获得由这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第二题: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师:这个同学说的基本道理就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但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而这个同学所解释的是基因突变,题中所给的甜菜含糖量高这种变异是由于甜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至,属于染色体变异,要搞清楚。

生: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小花生的变异,有的是由于内部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而有的是环境引起的变异,内部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因此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是用花生进行探究试验的,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变异现象很多,同学们想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个实验?

生:大小瓜子、大小柿子、苹果等。

师:好,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做课外探究,然后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三、自然界其他的变异现象

师:通过以上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该性状的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然是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师播放影像资料)

生:观看影像资料

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师: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世界上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优良品种中有许多都源自我国,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基因时代”,人们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正在培育更多新的品种,这是下一节课讲要学习的内容。

上一篇:上半年总结会总结讲话下一篇:党建师德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