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地区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风险地区

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子银行风险研究

摘 要:伴随着信贷需求的与日俱增,影子银行逐渐由台下发展到台上,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在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其游离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笔者通过对宁夏地区“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揭示其金融风险。

关键词:影子银行 金融风险 金融环境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影子银行的划分也众说纷纭,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第107号)中,主张按照有无金融牌照和监管划分影子银行的范围。

一、宁夏地区影子银行发展历程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金融环境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影子银行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供需矛盾,客观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机构众多、规模较小、杠杆化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的特点。就宁夏地区来说,影子银行发展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以农村包围城市、非正规逐渐走向正规、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1.影子银行从民间借贷中萌发,发展过程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

宁夏地区民间借贷的发源地主要是从县域经济体中萌发,究其原因是随着大型金融机构大规模压缩县域基层网点,贷款权限上收,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少、金融服务品种少、信贷规模小的现状,部分中小企业及个人的借贷需求无法通过正式金融机构得到满足,民间借贷逐渐从台下浮现到台上,形式上从一些口头约定完全靠个人信用、逐渐发展到简单履约型凭借条约定实现借款,参与放贷者由过去的一些资金相对宽松的城镇居民、富裕農户,扩大到一些私营业主,他们从中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放贷人也从中获取存贷款利差。

2.影子银行发展从非正规逐渐到正规机构

民间借贷活动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监督引导,容易滋生高利贷、非法集资、金融欺诈、洗钱犯罪等活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自2006年以来,由宁夏自治区金融办牵头,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开始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经过政府部门的有序引导,宁夏地区的影子银行中一部分规模较大企业逐渐发展为正规注册企业,有效缓解县域金融“贫血”的现状,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及微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新渠道。 截至2014年末,共注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8家,农村资金物流调剂公司11家,注册资金近100亿,累计放款达到300亿,贷款余额近100亿,占支持三农建设贷款资金的70%。注册成立担保公司62家,累计担保额达到116亿,村镇银行9家,存款余额达到72.16亿,贷款余额62.48亿元。

3.影子银行存在形式多样化

例如大量P2P个人网络投资、贷款服务平台及各类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类公司。其中少数具备金融牌照,但实际上都在直接或变相进行吸储放贷业务。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

1.存在适用法律和业务监管盲点的问题

影子银行适用的金融管理法律不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监管职责规定不明确,普遍存在着监管弱化或是监管缺失的现象。在监管真空的状态下乱象丛生,一旦流动性发生风险,将会造成挤兑、群体性聚访事件的发生。

2.存在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缺失的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银行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日趋完整。但“影子银行”由于出生时的形式多样,虽然注册时绝大部分机构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成立“三会一层”,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缺乏监管,普遍存在股权结构单一,决策协作和权力制衡较弱,内设机构之间权、责、利关系约束机制不完善,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较传统银行来说缺乏制度化和专业化,对风险的管理能力较弱。

3.存在更大的市场经营风险

信贷政策中禁止或限制性行业的信贷风险开始向“影子银行”转移。传统银行在逐渐收缩限制性行业的贷款规模,这部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很容易由影子银行承接过去,这些企业基本上都面临中低端产品过剩、经营成本升高、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按期还贷的风险较高。

三、政策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监督管理重点

建议针对“影子银行”的发展特点和常见存在形式,健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从促进非传统类金融业务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积极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实现影子银行的阳光化和规范化经营。在监管层面采取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成员单位管理职责,加强监督,同时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

2.加大政策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培育

管理部门应着眼于政策引导,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布局和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选择实力较强、知名度大的股东发起设立,确保“影子银行”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完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监测,提高信息披露力度,重点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和利率监测,促进其合规经营。加强其行业自律水平和内部管理,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外部监督检查手段,强化市场纪律约束,从而形成对影子银行的全面综合防范机制。

作者:李立婷

第2篇:如何应对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

【摘要】民族地区个人的教育投资所面对的风险远大于非民族地区个人的教育投资,从而降低了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使得教育平等在实践中无法落实,削弱了教育缩小差别的作用。本文从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独特性出发,从个人视角分析了教育投资风险对个人的影响,并对如何应对风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经济学 教育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教育投资日趋理性,日益认识到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问题。教育投资负担加重,就业形势困难,部分地区“教育致贫”、“教育返贫”等现象,无一不昭示着教育投资并非一本万利,其中蕴含的风险是巨大的。

一、个人教育所面临的投资风险

1、就业风险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人力资本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就业。只有获得就业进行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的人力资本,获得收益。但是就业问题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教育投资并不能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接受教育后,无法找到工作,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个人就无法获得教育投资收益,或者工作岗位并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导致教育投资收益低于预期,从而形成个人教育投资风险。随着高校扩招,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超过了需求。于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起薪低,已成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最直观的表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教育致贫”、“教育返贫”的现象,违背了投资教育以缩小贫富差距的初衷。

2、专业风险

我国学校教育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决定了个人在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就很难进行更改。所以专业的选择对于个人教育投资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个人教育投资的成功与否(不同专业对于具体个体来说,完成的难度是不同的),而且还关系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不同的)。但是,个人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并不可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对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无法正确的估量,对各个专业的具体内容不了解(需要系统学习后才真正了解),对未来趋势无法正确预计,因此就无法对自己需要进行的专业教育做出最佳选择。一旦不幸选择了不合适或者前景不佳的专业,个人教育投资者就不得不面临就业困难,甚至无法获得文凭的风险。

3、个体风险

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所处环境、经历完全一样,不同的人最后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不同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由于教育供给的问题,不可能提供完全符合个体需求的个性化教育,在同一的教育下,必然存在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效果的现象。同样的教育经历,由于天赋的差别、努力程度的差别、性格的差别、身体状况的差别,形成的人力资本会迥然不同,教育投资的收益自然有高有低。同时,由于个体的寿命和健康状况各自不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产生收益的情况也各自不同,其中的风险不言自喻。

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不同于前面所述的风险,事前无法预计会发生什么状况,无法判断其发生的概率大小、造成影响的严重与否。比如突发的自然灾害、重大疫病、恐怖活动、战争等等不可预知的事件。不确定性由于其不可知性,无法采取措施来规避或者减少损失,对于个人造成的影响一般比较重大,形成的风险也较大。不可知性也造成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无法进行研究。

二、各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所面临的风险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差

教育收费等支出不分地区差别,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与其他地区相同,与家庭经济状况相比,相对投入较高。在绝对风险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家庭财务状况较差,相对的风险也较其他地区高。

同时,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导致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較低,同样进行教育投资,民族地区的个人在同样的教育周期中获得人力资本积累比其他地区要小。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得民族地区个人无论是在继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还是在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参加工作时,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教育投资的绝对风险也较其他地区高。

2、民族地区生活习惯等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别

民族地区相对较为封闭,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而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评判标准等方面则不分民族地区与否,全国统一标准。由于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地区个人在接受全国统一标准的教育时,难以理解在自己原来生活条件下未曾接触过的知识,难以在全国统一的起跑线上获得公平的待遇,加大了教育投资风险。

3、民族地区相对封闭,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拥有信息的多寡已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虽然随着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信息资源的地理限制已经被打破,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但是民族地区的信息环境和氛围还远不如其他地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日益降低,但是对于民族地区个人来说,一方面由于经济实力低下,购置设备和相关费用仍是相对较高的支出;另一方面,民族地区信息氛围不足、对于信息的重视程度不足和对于网络的认知不足,使得个人的信息观念薄弱,对相关的设备和信息资源了解不够。信息能力的弱势将会导致在学习、生活、社交、工作等方面的劣势地位,既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又影响了人力资本的使用和发挥,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收益,加大了教育投资风险。

虽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西部地区(多为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单就民族地区个人投资者而言,教育投资的风险却要高于其他地区,并且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不佳,负作用更大、压力更重。此外,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紧密,只有完全接受完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才能获得最佳收益,否则,除了能够积累基本读写计算能力外,对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就业并无太大的用处。大学肄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漫长的教育过程和层层的筛选,使得个人教育投资在民族地区与投资相比更像赌博,而且这个赌博即使最后获胜,也未必有奖品。这样大的风险极大的阻拦了民族地区个人投资教育的意愿,降低个人对教育的投资,进而使整个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下降,影响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从而降低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加大与非民族地区差距,妨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与我国缩小和消除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的目标相悖。

教育作为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对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教育不仅可以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供人力资本支持,还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但是这些教育的作用都是建立在民族地区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育投资风险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范围,个人将会选择只接受基础的义务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以规避教育投资风险,这样会使教育在民族地区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实现民族平等、团结

1、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设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大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由国务院制定的甚少。民族教育政策层级过低,导致刚性不足,影响其效力的发挥;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重点不突出,原则性规定较多,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弱,监督机制未有效行使其职能。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民族地区的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也未受到强有力的重视,将民族地区的教育等同于普通的教育,忽视了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要想降低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必须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状况,制定和执行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方式,以确保少数民族成员真正享受国家給予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得到国家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只有从法律和政策上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民族地区个人的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根据民族地区个人的特殊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针,才能切实减少个人的教育负担,形成适合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本,有效降低教育投资风险。

2、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有问题

除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外,民族地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民族传统文化、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有问题和传统,一味的按照全国的一般经验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必然会事倍功半。必须立足本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结合现代教育的特点,走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才能在发展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同时,发展和发扬民族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民族地区个人学到实在有用的科学知识,提高个人收入,发展民族经济,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又可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发展和完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

民族地区个人经济条件差,教育投资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加重了教育投资的风险。相关的教育资助可以帮助个人减轻教育负担,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但是最需要资助的民族地区受教育者却很难获得资助。

专门为民族地区学生设置的资助较少,民族地区学生需要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在同一规则下共同竞争各种资助。各种奖助学金大多与学生的成绩相关联,而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一般较差,需要比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适应环境。掌握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弥补以前的知识缺陷,学习和新同学更好的沟通,使得学习成绩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难以获得各种奖学金。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供需矛盾大,竞争激烈,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贷款。

为此,有必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设立专门的教育资助体系,帮助民族地区个人更好的接受教育、积累人力资本,减少教育投资风险。这种资助体系不仅仅是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还应该在学习、生活、心理和人生规划方面给予指导和帮扶。

4、帮助民族地区个人正确的认识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

有收益就有风险,需要让民族地区个人及其家庭充分了解从教育体系到就业问题的一系列教育方面的信息,认识到教育的风险性,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既不能盲目进行教育投资,又要摒弃“教育无用论”。

由于受教育者多为未成年人,基本不具备进行投资的经济基础,个人教育投资大多是代际投资,由父母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或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资助。这就导致了家庭为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除了考虑未来收益之外,还伴随着情感、义务、观念等非经济因素。加之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最棒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切实际的高估了子女的能力,对未来收益分析的理性成分较少,对未来憧憬关注较多,过度乐观,而对教育投资风险关注甚少。而民族地区家庭由于对教育投资决策信息了解较少,对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趋势了解不足,更加忽视教育投资风险。而一旦教育投资风险成为现实,造成损失,对脆弱的家庭经济的打击是重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可能成为“教育致贫”或“教育返贫”的新成员。

现实中的“教育致贫”或“教育返贫”现象,为周围的家庭上了一堂教育投资风险的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尤其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决策影响尤为重大。尽管大多家庭为了子女的将来,出于对子女的情感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等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仍然会冒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义无反顾的为子女的教育投资买单,但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不可避免的选择费用较低的,而不是最合适的,更加大了投资风险。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无论是为子女教育投资与否都意味着痛苦,投资意味着用全家去赌明天,需要背经济负担,不投资则意味着负疚感的增加,需要背心理负担。

因此,正确的认识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对于民族地区的个人和家庭而言弥足珍贵。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该向家庭和个人提供详细的教育投资信息以供参考,并正确引导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正确认识投资风险,不能忽视,也不能高估,指导教育投资者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2007(1).

[2] 陈立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价[J].民族研究,2008(5).

[3] 赵宏斌、赖德胜:个体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资产组合选择[J].教育研究,2006(8).

[4] 陈晓宇、闵维方: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1999(3).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贺永革

第3篇: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基于混沌理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与防范策略研究”(2012lslktzijjx-27);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混沌控制和预警体系构建研究(L12BJY022)

作者简介:高英慧(1973-),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风险预警研究。Email: 15241877557@163com

摘要:欠发达地区政府过度负债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严峻问题。为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和调研的方法,以辽宁省X市所辖七县区为调研对象,考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态和当地政府治理投融资债务的做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厘清了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的生成机理,在借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预警管理系统、内控管理系统和外审管理系统的地方政府债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自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以来,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巨大潜在风险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地方投融资债务快速增长,财政风险不断积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密切关注。辽宁省X市作为全国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举债规模日益增大。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近年来X市开展了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债务的综合治理。本文通过对辽宁省X市所辖七县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治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试图剖析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找到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根本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及治理分析

1辽宁省X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

X市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市,2011年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43%。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和可支配财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X市政府借助宏观经济利好,顺应经济形势,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来为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新举措。近几年逐步形成由土地整理中心、城市投资公司、城市建设开发公司、项目管理公司和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等多种形式的融资平台。为支持该市民族工业产业基地、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和皮革产业基地等区域产业集群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与国际和国内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贷款渠道筹集大量资金,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膨胀及其风险系数的增加。X市从行政区划上共分为两县五区,按照2010年GDP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列,在本文中分别用A区、B区、C区、D区、E区、F区和G区代替。经调研整理后,具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参照《××政府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政府债务指标的有关规定,可以利用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三个基本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测算。从负债率指标来看,G区已超过警戒线(10%)水平,达到2299%;从偿债率指标来看,E区和B区已超过警戒线(15%)水平,分别为2826%和2244%;从债务率指标来看,各县区均在警戒线(100%)以内,尚在安全范围内。总之,目前X市所辖七县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处于可控状态,近期债务偿还压力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X市各地方投融资债务目前尚存的局部风险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个别县区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若不采取适当风险防范措施,可能诱发整体风险。

2X市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做法

从市级政府层面看,X市政府面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增加,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成立了X市政府债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财政局、监察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审计局和金融发展局等共同组建,作为X市利用各项融资贷款工作的决策机构。其次,政府债务领导小组共同起草了有关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文件,分别从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先后出台了《××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管理一体化制度的实施意见》、《××市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市国内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设立偿债准备金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并要求各县区、部门严格执行。最后,从政府监管、项目单位自律、审计和监察等部门检查方面着手,切实健全政府债务监管机制。

二、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债务资金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推高地方金融风险指数

调研发现,辽宁省X市七县区政府债务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银行贷款成为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因为: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本身投融资模式落后,大大制约了债务资金的其他来源渠道;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许多地方投融资平台缺乏良好的财务形象,又难以开拓出多元化的债务资金来源。欠发达地区债务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但提高了举债成本,而且使得地方借债规模极易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演变为地方金融危机的概率骤然增加。

经调研统计,辽宁省X市七县区共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5个,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统计结果显示,5个地方政府投融资公司资产负债率均高于60%的国际警戒标准,债务风险性很大。被调研的地方投融资公司资产中,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不能变现的资产占资产总额的平均比例超过50%,比重偏大,如果考虑这些因素,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升高。从还款能力看,被调研的融资平台公司虽然划归第四类,但实际运营过程中,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无经营性收入。融资平台公司所还本金中,一部分为财政预算安排,另一部分为举借新债偿还,这就表明,融资平台本身无偿债能力,所欠债务最终可能将全部由政府埋单。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比例较大,导致风险增大,并推高投融资债务风险指数,引发局部债务危机。

据调研统计显示,辽宁省X市七县区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务比重较大,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融资中,担保债务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而且欠发达地区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主要用在城乡道路建设、农林水项目、文化建设和旅游风景区建设等方面。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属公益性项目,本身无法带来收入,也不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收益,盈利能力较差。况且债务主体又是政府职能部门,无自有资金,目前已经过多次借新还旧处理,所以,上述债务只能用财政资金来偿还,转化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可能性极大。

三、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策略

通过对辽宁省X市的调查分析表明,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整体上处于可控状态,但是短期的流动性风险和局部风险较大,潜在风险不容小觑。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债务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将会给地方经济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社会一定范围的不稳定,甚至会对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对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全面治理,并重点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其一,协调短期目标管理和长效机制构建的工作部署;其二,划清地方政府借债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为此,在借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债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是有效控制欠发达地区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途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包含风险预警管理、内控管理和外审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从时间纬度上,涵盖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闭回路,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1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管理系统

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侧重事前的风险管理,关注债务发生前风险的评估和债务规模的确定。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确定风险应对方案(接受、规避、转移、减低),指导内控管理和外审管理。

现实中债务风险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目前有些学者通过在计量经济学基础上建立非线性模型加以解决。但是这种模型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误差大,预测值发散快。二是参数估计困难,一般情况下求不出精确解。所以这类非线性模型并不适合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相比之下,混沌动力学理论由于能够描述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离散、动态特性,所以在研究地方政府风险管理方面更具有适用性。基于混沌理论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应遵循以下思路:

(1)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指标的设计方面,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单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二是多项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三是指标体系形成涵盖从乡镇到省级地方政府的整合评估系统。其次,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应突出以下几点:从研究内容上,预警指标应包含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两大类;从研究层次上,预警指标可以分为基本指标、补充指标和综合指标三个层次。从研究视角上,应侧重动态预警。最后,在警戒标准的确定方面,既要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债务规模控制必须基于我国的市场、金融及监管体制进行,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警戒标准。

(2)进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混沌识别。先根据经验主观列举地方政府债务的若干指标,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指标进行客观分类,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因素。由这些因素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指标体系。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各个数据间的关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然后不再沿袭债务风险管理的传统研究范式,而是转换视角,基于混沌动力学理论,揭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类似混沌的本质特征。适当选取嵌入维数m,用c-c方法确定延滞时间τ,进行相空间重构,进而计算Lyapunov指数,判断债务风险系统的混沌性。

(3)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系统进行混沌预警和控制。鉴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系统的非线性,用RBF神经网络方法和混沌理论对未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测。在预测地方政府债务未来可能出现风险的前提下,采用自适应方法,对现有的债务风险评价系统进行控制。

2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控管理系统

风险内控管理系统侧重事中的风险管理,根据审计发现,修正和健全内部制度,关注债务发生时风险的应对。内控管理系统是债务风险管理中核心环节。

(1)设立专门的债务管理机构。建立以财政局、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审计署、人大常委会等部门和机构的代表组成的专门监督机构[1]。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债务整体运行状况,合理控制债务存量。借鉴国际经验,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负债项目审核的作用和承担债务监督的责任。

(2)构建债务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央政府要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实践,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强化约束机制。通过统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口径和标准,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以政府预算管理机制来约束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举债和偿债行为。同时硬化预算约束,防止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要设计激励机制。中央政府通过地方政府债务的绩效评估,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是否提升了社会福利。如果既提升了社会福利,又能够及时还债,则可考虑以财政贴息方式予以激励。

(3)营造债务管理信息的透明公开环境。首先,健全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环境。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地方政府发债对于拓展市场化、规范化的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而地方发债的关键是实行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债券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直接判断债券的信用等级,需要参考权威评级机构做出债券评级。评级机构可以考虑国际上著名的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其次,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度的提高,一方面可以相应提高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切实保障债权人利益,提高市场认可度。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将有利于逐步形成约束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市场机制。地方政府应向监督主体,即上级政府、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当地居民以及债权人及时做出信息披露,以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3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外审管理系统

(1)健全地方政府债务投融资体系的法律环境。国家应尽快修改完善《预算法》等相关财政法律规范,明确地方公债发行的有关法律和制度规定,为完善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外部环境[2]。借鉴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债务风险管理经验,通过立法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在法律框架内,使债务风险管理流程透明公开,避免债务危机发生。

(2)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金融监管环境。金融机构应强化贷款管理,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行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要求,控制贷款发放,银行贷款应与实体建设项目相对应。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多种抵押和担保,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严把审批关,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行政监管机制。一是要建立债务资金使用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考核、选拔和使用时,要将其任职期间的举债情况、债务使用和偿还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可以强化干部的举债责任和风险意识,减少不规范的举债行为的发生[3]。二是建立债务资金偿还的官员责任追究制度。省级政府必须对市、县、乡镇政府的债务总量与偿还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权、责、利相结合和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实现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理。由于官员的过错、失误、不力等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应追究相应官员的责任,否则会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4]。

参考文献:

[1]贺邦靖推进财政监督促进科学发展[J]当代财经,2009,(4):5-9

[2]马金华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1,(4): 90-94

[3]杜爽,赵红欠发达地区县级政府债务风险状况评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5):77-81

[4]刘蓉,黄洪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度量、评估与释放[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82-88

[5] Hana Polackova,HContingent Government Liabilities: A Hidden Risk for Fiscal Stabilities[R]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1989,1998.

[6]马金华,王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16-22

(责任编辑:刘艳)

作者:高英慧 高雷阜

第4篇: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讨

摘要: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大、易传染,已引起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迫切需要认真分析,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本文针对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点,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区;系统性风险;风险防范

一、农村地区主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点

(一)农村地区金融监管缺位的风险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金融监管有着明确的范围界限,但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混业经营已渐成趋势,分业监管已有些“不适应”,金融监管的缺位很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地区没有保险业监管分支机构,农村保险市场近几年却得到了迅猛发展,正规的保险分支机构和非正规的保险代理机构并存,若选择不慎,当需要理赔时就得到城市或外地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勘察现场也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加之,由于保险业务产品不断丰富,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只顾个人利益,不能全面细致地向农村居民推荐保险品种,刻意隐瞒部分保险条款,出现了营销时理赔没限制而真正需要理赔时却遭遇严格的条款限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农村保险市场埋下了隐患。二是农村地区证监业分支机构缺位,时有出现企业乱发行债券融资问题,甚至出现了部分地下证券交易市场,有些不明白真相的农村居民卷入其中,风险不可小视。三是农村民间借贷市场近几年比较活跃,民间借贷的利率和操作方式差别较大,“高利贷”问题严重。而对于民间借贷的监管监测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职能部门负责,导致长期监管缺位,农村民间借贷风险暗潮涌动。

(二)农村地区金融监管者身份尴尬的风险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银监会的监管办。这两个监管分支机构由于受法律或行政法规及其自身运行的限制,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时处境比较尴尬,不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一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仅能自主履行一些国库资金、支付结算等监管职能,虽说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有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能和因维护金融稳定可开展一定检查监管的职责,但这些往往由其省会中心支行决定,县级支行没有决定权,当发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时就得层层上报,等上级行安排批准时,可能会贻误时机。同时人民银行法也规定人民银行可要求银监部门进行一定的现场检查,银监部门也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回复人民银行,但这在两个不相隶属的部门问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银监办本应处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第一线,但一方面由于其人员较少,一般县级监管办只有3-5人,不能有效开展监管检查;另一方面银监部门仅能监督检查银行业的业务,对于保险业、证券业以及银行机构代理的保险、理财业务等不能开展监督检查。三是近几年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咨询投资公司等新兴机构在农村纷纷成立,为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但这些公司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仅能作为监管的一个参与者,这样多头监管可能会导致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其不规范经营的风险得不到“理会”。

(三)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

近年来,农村居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此时农村地区并没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虽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村居民金融消费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农村地区系统性风险。一是近几年农村居民逐渐关注起了银行收费问题,由于银行收费长期不透明,再加上银行收费宣传还很不到位,农村居民对银行收费开始有了一些看法。当银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解释不当时,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推行一些新的业务产品时或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如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没有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或虽告诉了但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全面推介,故意隐瞒其中的潜在风险,当结果达不到农村居民预期时或与办理时的承诺有较大差距时,也容易产生纠纷和矛盾。三是由于以前年度金融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并“瘦身”,造成留守的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虽然近几年金融机构也开始“返乡”,但那些长期养成的毛病还不能一时改完,服务态度不好有时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矛盾。

(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操作偏差的风险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由于地处偏远。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反应不敏感,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的一些不良做法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将贷款发放到国家限制行业或产能过剩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微小企业贷款却得不到满足,贷款投向严重偏离了“三农”,不仅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效应,而且为贷款收回埋下了隐患。二是隐瞒不良贷款占比,通过以贷还贷或以贷还息等手段倒贷款或人为调整不良贷款形态,表面看形势大好其实风险重重。三是办理或代理一些不具备开办条件的新生业务如理财、基金等,由于人员素质或产品设计与农村“水土不服”,对表外业务关联风险认识不足或操作不当,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四是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使部分贷款流入国家限制行业,部分贷款流人民间借贷市场,容易受外部风险传染,形成自身贷款的风险,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五是金融机构内部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形成案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农村地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联动机制的风险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尚未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联动机制,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上还不能有效合作,还缺乏比较科学完善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也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机制,而且风险信息沟通机制也不畅,各自为政。同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还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司法部门、财政部门、发改部门、统计部门等的通力合作,这些部门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形成合力整体发力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二、防范农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厘清职责,形成合力,筑牢防范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一是在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形成之前。先由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负责对辖区保险业、证券业及小额贷款公司等的监管,解决农村地区系统性风险监管缺位的问题。二是加快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步伐,将民间借贷监测监管的职责交由其履行,这样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又增添了一道屏障。三是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中的主导地位,由人民银行组织牵头做好系统性风险防范工作。同时在各县(市)支行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地区金融矛盾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再者要加大县(市)支行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工作中的自主权,赋予县(市)支行一定的现场检查权,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二)提高认识,合规经营,构建防范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免疫体”

一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教育培训,促使其自觉投身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中去。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及就业、助学、农民工创业等民生信贷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不发放“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三是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严禁以贷还贷和以贷还息,严禁隐瞒或人为调整贷款形态,确保贷款形态的真实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果断措施保全信贷资产。同时要强化贷后检查力度,及时监测信贷资金流向,避免信贷资金流向民间借贷市场或地下证券交易市场以及国家限制行业。四是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制度操作,按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始终保持案件高压态势,防止案件的发生。五是要在深入调研、试点先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谨慎开办新兴业务,对于新兴业务操作人员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培训,真正让他们了解产品尤其要了解产品的风险,从而向客户比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推介。六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信息披露力度,扩大披露范围,增加披露内容,真正让农村居民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三)健全机制。加强沟通。真正做好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

一是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要涵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还要涵盖信托业、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既要有定量指标,还要有定性指标;同时该体系的指标还要便于收集、易于操作。二是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机制,对监测指标科学设定风险权重,并要进行综合分析,由不同的监管部门作出相应的评估结果,在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的评估结果,并形成详细的评估报告。通报各监管部门和农村金融机构。三是构建合理的风险信息交流沟通机制,要按季召开由监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及一定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参加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专题分析会议,互通风险信息,分析解决风险问题,同时要形成重大风险或案件不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共同防范风险。四是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区分风险的严重程度,采取口头预警、书面预警、会议预警、约见谈话预警等多种方式进行预警提示,以防风险的扩散传染。五是构建科学的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处置预案,划定处置风险时的职责和程序,当发生风险时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处置,真正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责任编辑 李西江)

作者:刘志平

第5篇:地区石化销售公司销售风险及对策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地区石化销售公司面临着新的风险,如原料成本增加、行业间严峻的竞争等,在系统地分析国内石化产品销售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地区石化销售公司的销售对策措施,可以为地区石化销售公司控制销售风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石化销售风险对策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石化行业在生产能力、产量、品种和技术水平上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8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业按照上下游、内外贸和产销一体化的原则,完成了行业资产重组,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各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划转两大集团公司后,进一步强化了集团公司的产销一体化优势,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石化产品批发、零售网络。

一、目前国内石化产品市场销售的主要风险

原料成本增加递延风险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加大、恐怖主义威胁、地区冲突等因素加剧,世界油价迅速提高。随着油价上涨,对以石油、天然气为加工原料的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会导致石化行业运行成本提高,石化产品大幅提高销售价格,增加石化销售公司的销售难度。

国际知名油公司、国内同行业的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石化产品主要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批发销售。随着近几年该领域的市场开放度的增加,除了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的经营者外,凡符合工商管理规定的都可以经营,尤其是国际知名油公司,如BP、埃克森、壳牌、道达尔等。国际知名油公司在销售产品种类、档次、资金、设备、管理技术方面都明显优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终端销售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内民营石化销售公司也采取了较为灵活的营销手段,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度。

地区石化销售公司为了规避或减低市场销售风险的影响,必须采取有针对的措施,优化销售管理,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主要对策、措施

督促生产企业扩大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

以合成树脂为例,在中国合成树脂消费中,五大通用树脂 (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AS)的使用占绝大多数,超过90 %。但是,国内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超过50%。这表明,对于国内新增需求所形成的市场,国内厂家很难挤占,说明了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质量和品种牌号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国内生产的合成树脂除品种牌号外,专用料产量仅为总产量的13%,80%需要进口,至今不能生产汽车、家电等高档专用料。因此,销售公司应及时把相关市场需求反馈给生产企业,共同发展、壮大高附加值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的比例提升销售产品的种类及其档次。

完善销售流程,强化销售队伍管理

通过学习同行企业经验,以及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理顺营销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和销售行为;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网络,明确高效市场、次要市场和补充市场,深层次、多方位地做好销售工作,防范产品可能发生的堵库风险。

强化重点区域市场占有率。以中石油东北销售公司为例,销售半径可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其他地区,但高效市场应是半径最短的东北地区,其次为华北地区。因此,要合理配置资源,销售计划量有针对性地向东北和华北用户倾斜;二是要利用价格杠杆,适时缩小区域价差,价格向高效市场倾斜,减少高效市场外的销售量,争夺和吸引高效市场的核心用户,提高高效市场占有率。

三、针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及反馈

重点关注石化产品市场变化,加强与客户沟通,根据产品市场变化情况,决定装置开停车安排和产品品种产量安排,提前做好总量平衡,通过合理安排产品销售资源流向,确保主要市场、主要客户不丢失;

作到价格贴近市场。及时修正、分解工作任务和营销指标,以坚持“价格紧贴市场,低库存运行”为基本原则,实现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时间进度控制任务指标的完成;

通过推行前沿库销售模式,通过前沿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出对市场的快捷反应,并以前沿库销售作为营销手段和策略的补充,实现市场调剂和资源缓冲的作用,灵活了销售形式,减轻了公司本部的销售压力。

四、强化客户和分销商的管理

要采取向油品、塑料、化纤、化工等领域大客户倾斜的销售策略。当资源量不足时,应优先供应长期、稳定的大客户,这样既能保证大客户生产需求的连续性,又能确保公司用户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要与大客户树立牢固的合作意识,与其建立直线的供求关系,确保工业大客户的直购率达100%。

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要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主动收集下游终端用户信息,积极吸纳新的用户,加强对中、小工业用户的服务意识,拉近与各层次终端用户的距离,从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局面,提高终端用户比例,确保产品直供率的稳步提高。

推行客户、分销商积分授牌制,对公司全部客户、分销商逐月、逐季进行考核打分,并将分数情况与销售策略和政策的实施相结合,及时将打分结果通知客户、分销商,实现两者之间销售关系的通明化,加强了与优质客户、分销商的稳定合作关系。强化进出管理,对分销商的实力不适应企业产品销售条件、分销商的地理位置不好、各分销商之间不能协调甚至相互倾轧等其他违约操作时,应淘汰其分销资格。

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规避分销商恶意拖欠和侵占货款、分销商因经营发生困难而无力支持等货款回收风险。主要表现有。

五、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结合各地区公司的考核办法和要求,对各分公司(部门)进行相应的考核、打分,并每月予以通报。通过量化考核,激励营销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多想办法、多走市场、多与客户交流、把考核作为动力,进一步创新营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树立品牌效应

加强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及客户联系,以电话访谈、走访用户等形式跟踪用户,及时搜集、整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好各种商务纠纷,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实现销售渠道的畅通。

加大对下游新建生产企业的技术服务,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牢牢地控制住市场新增的下游企业。

及时组织客户座谈会和新产品推介会,面对市场的波动,价格的频繁变化,双方达成了共识、增强了信赖,巩固了合作的基础。

在刊物、行业出版物上刊登企业形象、产品的平面广告;以赞助形式,在国内、国际主要网球、排球、篮球等赛事上发布现场广告,通过媒体的电视传播进行宣传;在主要交通枢纽及产品交易市场发布了户外路牌广告和屋顶广告;参加国际及国内影响大、知名度高的展览会,通过搭建展台,展示企业能力和形象。通过平面、户外广告与媒体广告相结合,直接与间接推介相融合的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了企业形象,推介了产品,树立企业品牌的市场效应。

结语

通过对国内石化产品市场销售的主要风险辨识,本文分析了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存在的主要销售风险,并提出了销售风险对策措施。各地区石化销售公司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销售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销售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并為国内石化销售行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丰胜. 国际石油石化公司营销业务发展战略浅析[J]国际石油经济, 2001,(08).

[2] 韩玉琴. 西北中油企业成品油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06.

[3]张圣,孙若茵. 提升石油企业物资供应专业化管理水平[J]. 中国石化, 2007,(07).

[4]汪家玉. 石化销售企业专业化管理的策略研究[J]. 中国石化, 2007,(03) .

作者:胡晓璟

第6篇:产能过剩、企业经营风险与地区金融安全

摘 要 运用“债务—通缩”理论和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分析了债务融资模式主导下的产能过剩行业或地区可能产生影响金融安全的风险传导路径与机制,并利用2006~2015年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对产能过剩影响金融安全的风险传导路径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在山西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路径中,产能过剩直接引起产品价格下跌及企业盈利减少,当其中的高负债企业发生经营亏损以致无法偿还债务时,贷款及债券违约的概率便会随之增加,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出现恶化,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剧,进而威胁到地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且企业经营亏损的中介效应十分显著;在反映企业经营亏损状态的四个指标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以及净利润下降这两个指标的中介效应最大,净资产收益率及毛利率下降的中介效应较低。

[关键词]产能过剩;金融安全;经营亏损;高负债

[

一、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拉动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模式和动力之一。然而,伴随着大量投资助推经济发展,某些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现象不容忽视。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应对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速急剧下滑的困境,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这虽然对于维持当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使得煤炭、钢铁等已经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出现了投资继续扩大,产能持续扩张,过剩加剧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国内外市场的消费需求复苏乏力,商品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使得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从行业分布来看,煤炭业是我国产能过剩最明显、过剩程度及不利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以煤炭总产量占全国25%的山西省为例,煤炭业对该省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但截至2016年3月初,山西省煤炭价格较往期峰值下降60%,煤炭库存较2011年底增加了3倍,全行业亏损面超过90%;同时,企业的负债总额大幅提高,五大省属煤炭集团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这些高额债务中60%是银行贷款,40%是企业债券。而企业债券的持有者也多为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所以企业的债务风险很容易传导至金融业。此外,由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大量金融机构资金集中投向煤炭行业,煤炭业的产能过剩风险有可能直接导致地区金融系统风险。2016年4月以来,山西省煤炭企业连续发生两起贷款违约以及三起债券暂停、取消发行情况① ,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激增,不良率超过4%,区域金融体系遭受严峻考验。

产能过剩虽然是由众多微观企业过度投资造成的,但其产生的经济后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微观经济的范畴,成为导致经济运行失衡和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也是当前中国最不容忽视的经济风险之一。目前,部分文献已就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一定探讨,但针对产能过剩对金融安全的危害的研究仍较鲜见。金融是社会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乎现代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稳定,因此对产能过剩对金融安全影响的探究,特别是对其中的风险传导路径和机制的剖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常,产能过剩体现的是一种供需不平衡和结构错配的状态,其直接后果是市场中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整体利润下滑。在高负债的资本结构状态下,产能过剩会使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降低,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及所發行债券的违约风险,从而影响行业、地区甚至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分析并揭示产能过剩影响金融安全的传导路径及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思路为:根据“债务—通缩”理论及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提出产能过剩对金融安全影响路径与机制的假设,继而引入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06~2015年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对防范产能过剩造成的地区金融风险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有关产能过剩及金融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关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产能过剩是指企业或行业的实际产出小于其最佳生产规模。Chamberlin(1933)率先提出了产能过剩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产能过剩一般指企业或行业的实际生产能力高于市场的有效需求,即供大于求(钟春平、潘黎,2014)。

(1)有关产能过剩度量方法的研究综述。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企业或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产能利用率即为企业或行业的实际产出占潜在产出的比重。目前测算产能利用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成本函数法,即利用成本函数来推算成本最低时的最佳产出,以此数值作为企业的潜在产出。韩国高等(2011)根据成本函数法,对1999~2008年我国重工业及轻工业中28个产业的产能利用程度进行了测算。二是用协整法(DEA)估计企业的产能规模,程俊杰(2015)利用协整法测度了我国2001~2012年制造业产能利用情况。三是随机生产前沿函数(SPF),Fare等(1994)提出用SPF来估计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并有效度量了产业的产能利用水平。杨振兵等(2015)利用SPF对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指数进行了测算。

(2)有关产能过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目前,研究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较少。耿强等(2011)引入RBC模型数值模拟了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并发现加大政策性补贴会导致产能过剩更快形成,进而影响资本存量等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程俊杰、刘志彪(2015)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实证结果得出,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经济波动。

2.有关金融安全的文献综述

鉴于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对其的定义及度量方法至今尚无定论。我国学者刘锡良(2004)从金融功能能否正常发挥的角度对金融安全进行了定义:在微观层面考察金融机构能否正常发挥其提供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在中观层面考察金融行业能否履行交易服务、交易中介和证券转换的功能;在宏观层面考察中央银行能否可以发挥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系统健康运转的职能。赵振宗(2014)利用宏观金融工程的内容,根据企业、金融机构等的资产负债表计算出违约概率等相关指标度量了我国东部区域的金融安全。

综上,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及金融安全两者的定义、测度方法等方面有较多探讨,但很少有文献将产能过剩与金融安全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阐述更为鲜见,这就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产能過剩对地区金融安全的影响机制和研究假设

具有高负债特征的企业或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时,不仅会使自身或整个行业的经营风险上升,同时也会因为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所以我们将对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1.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机制分析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由于过度看重政绩,而产生干预当地金融机构对区域内企业的投资行为的动机,使得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发放信贷资金不是基于正常的风险考量标准。在此背景下,企业获得大量信贷资金使得生产经营规模和债务融资规模同步增长,当市场需求旺盛时,企业经营规模扩张所增加的供给能被市场需求吸纳,企业盈利增加并能够覆盖其债务成本,此时产能扩张与债务增长处于良性互动阶段。而当市场消费需求出现疲软,这时投资的扩张只能导致新增的生产能力无法被吸收,市场无力消化持续增加的产能,这使得生产设备不得不减少开工,产能利用率随之降低,产能过剩问题出现。

对于企业,产能过剩会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产能过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也即供大于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企业大量生产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必然会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价格下跌使企业的盈利空间压缩,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甚至达到亏损状态。另一方面,过度投资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因此,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投资规模通常较大,运营成本特别是其中的付现固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呈现出刚性特征,当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时,收入减少而成本高企将使企业的经营利润加速下滑。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高负债企业来说,其经营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入可供偿债。企业对一笔债务一般负有两类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二是支付债务利息。通过流动资产的变现可以偿付短期债务,而企业的长期负债则用于长期资产投资,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长期资产投资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的一部分,企业一般不可能用固定资产进行偿债,只能利用企业生产经营所得。而企业支付也需通过所融入资金创造的收益偿付给长期债权人的利息支出。所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是与其经营状况或盈利能力紧密联系,一个长期处于亏损状况的企业,不说其依靠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长期偿债能力,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难以维持。

目前,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多数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进行大量债务融资,其负债已经超出能承受的范围,且多为长期负债。

根据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当过度负债的企业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清偿到期债务时,其贷款及债券违约概率增大,金融机构面临巨额债权到期无法收回的局面。此时,金融机构基于风险考量将停止企业信贷资金支持,甚至会提前收回资金,这将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为偿还债务不得不出售资产,从而资产价格急剧下降,通货紧缩由此产生。费雪提出“债务-通缩”多米诺骨牌,即当企业出现债务问题时,大面积的违约和清算引起廉价抛售大量资产、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等连锁反应,给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极大的伤害。

同时,根据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在金融体系本身具有脆弱性的情况下,当区域内出现任何大型公司或企业出现违约、破产等问题时,将会随债权债务网络传导至相关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出现恶化,使其对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下降,变得愈发脆弱,这种金融脆弱性的演变过程会造成产业或行业微观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最终引起地区金融风险甚至会出现金融危机。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而言,由于金融机构的资金过多的投向同一个行业,其行业风险更有可能直接导致地区金融体系风险的爆发。

综合以上分析,风险传导的机制与主要途径为:在由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背景下,过剩行业中的高负债企业因为价格下跌出现经营利润下降甚至是经营亏损的局面,导致了自身的偿债能力不足而引起贷款及债券违约的概率增大,债务风险传导至金融机构使得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下降,进而威胁到地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2.研究假设

以上分析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路径和内在机制,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并在下文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假设:在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路径中,行业中高负债企业的经营亏损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四、研究设计

1.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以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产能利用率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企业经营状况中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其中,dcuit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地区i在第t年的产能过剩程度;operit为中介变量,表示企业经营状况,并选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4项指标对其进行量化;pd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包括贷款违约概率及债券违约概率,并借鉴赵振宗的有关研究利用其反映地区金融体系的安全程度;ω1it、ω2it以及ω3it是随机误差项;Zit表示控制变量。

依据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与 GDP 增长率、利率水平等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所以本文选择以GDP增长率、利率水平为控制变量。

2.变量及数据来源

(1)样本及数据来源。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6~2015年山西省10家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自于相应年份的山西统计年鉴以及各家上市公司的年报。

(2)相关变量处理。核心解释变量:产能利用率(dcu)。产能利用率是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衡量产能过剩程度的指标,本文选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PF)对产能规模进行估计,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3)被解释变量。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pd),表示地区金融安全。本文利用KMV模型计算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KMV 模型设定,当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在波动过程中低于某一违约点时即判定其违约,违约点通常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关。即:

其中,r是无风险利率。而上市公司市值波动率与资产波动率符合关系:σEVE=VA?驻σA。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测算出资产价值及波动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然后根据各上市公司的负债额占样本总体的负债总额的比例,计算其加权平均,从而得到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其他变量、指标的选择及处理如表1所示。

五、实证研究

为了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现根据构建的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相关性分析

首先,通过检验整体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各变量的相关程度,结果见表2。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是在没有其他变量影响下,得出目标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检验结果,各主要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对分析表2进一步分析得知,产能利用率与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之间呈负相关,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初步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产能利用率越低即产能过剩程度越严重,行业的违约概率也就越高,金融安全由此受到威胁,这表明产能过剩与金融安全之间存在相关性。另外,表中显示产能利用率与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同时后四者均与行业违约概率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产能过剩影响金融安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中介效应,从而证实了前文的假设具有合理性。

2.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依次检验法对中介效应的存在性做出证明,该方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Ⅰ. 核心解释变量对中介变量显著相关;

Ⅱ. 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显著相关;

Ⅲ. 在未加中介变量时核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显著相关;

Ⅳ. 加入中介变量后该效应有所减弱。

根据表2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产能过剩与金融安全相关,即满足条件Ⅲ。为了进一步考察产能过剩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机制,下文将分别对模型(1)~(3)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存在。

核心解释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1)的设定,分别以企业经营状况的四个指标即净利润(pro)、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gro)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af)为被解释变量,以产能利用率(dcu)为解释变量,以GDP增速、利率水平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

根据表3所示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产能利用率对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产能利用率对企业经营状况具有正向影响,即产能利用率越高,企业净利润越多、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越高,反之,产能利用率越低即产能过剩现象越严重,企业经营状况便会越差或出现经营亏损。这与前文的分析一致,同时也证实了中介效应存在的条件Ⅰ。

加入中介变量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2)的设定,分别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四个指标即净利润(pro)、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gro)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af)为解释变量,以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pd)为被解释变量,以GDP增速、利率水平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

根据模型(3)的设定,以产能利用率(dcu)分别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四个指标即净利润(pro)、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gro)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af)为解释变量,以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pd)为被解释变量,以GDP增速、利率水平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

模型(2)和模型(3)的具体回归结果见表4。

由表4的后四列回归结果发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中的四个指标均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即中介变量对解释变量显著,这意味着企业经营亏损明显地引发了行业贷款违约及债券违约概率的上升,威胁了金融安全。具体地讲,当企业出现净利润大幅下滑,净资产收益率及毛利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等现象,这些高负债企业便将自身微观层面的经营风险传递至金融领域的债务违约。

根据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核心解释变量产能利用率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四个指标与最终被解释变量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之间的正负向关系并未改变。而分别加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中介变量之后,产能利用率与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的相关系数变小了,由0.31降至0.12、0.22、0.23和0.18,相关性减弱。进一步来看,企业经营亏损的四个指标的中介效应分别为1.59、1.10、0.44和1.6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以及净利润下降这两个指标的中介效应最大,凈资产收益率及毛利率下降的中介效应较低,这大概是因为生产经营活动能否创造充足的现金流最直接地决定企业清偿债务。

综合表2、表3、表4可以得出,企业经营亏损在产能利用率与产能过剩行业的违约概率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上述实证过程验证了中介效应的存在,证明了假设的合理性。在高负债状态下,产能过剩通过企业的经营亏损这一传导路径加剧贷款及债券违约风险进而威胁地区金融安全。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依据“债务-通缩”理论和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机制并提出相关假设,进而利用山西省10家煤炭上市公司2006~2015年的数据对传导机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最终,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在以信贷资金为主并辅之于企业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模式下,产能过剩与金融安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企业经营亏损在产能过剩与金融安全的影响路径上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当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高负债企业出现经营亏损、无法清偿债务时,企业的贷款违约及债券违约概率会随之增加,这时,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便会随之下降,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地区金融体系的安全受到威胁。

在反映企业经营亏损状态的四个指标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及净利润下降在产能过剩影响地区金融安全的传导路径中作用程度最大,而净资产收益率及毛利率下降的作用程度则较低,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减少及净利润的下降更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影响到产能过剩引发的金融风险。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产能过剩引发的不良后果不仅作用于行业自身,更会对金融机构和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必须警惕产能过剩现象,设置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尽快建立涵盖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的统计监控制度。

(2)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体制下,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使产品以大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出去,减少企业的经营不善状况,并着重对产能过剩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弱化产能过剩对金融安全的风险传导。

(3)完善金融机构独立性,降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避免造成对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明晰土地产权制度,避免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资源干预企业投资。

(4)在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地区,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于一个行业,若其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对地区金融安全的冲击力更大,因此应丰富区域产业发展结构,避免单一产业主导格局,降低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

[注 释]

① 详见冯叶等:《晋煤告急:收编大批民营煤企,如今万亿巨债缠身》,南方周末,2016年4月22日经济版。

[参考文献]

[1] Chamberlin,E.H.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M].Harva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鐘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3):35-47.

[3]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11(12):18-31.

[4] 程俊杰.转型时期中国产能过剩测度及成因的地区差异[J]. 经济学家,2015(3): 74-83.

[5] Fare,R.,Grosskopf,S.and Loveall,C.A.K.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 杨振兵,张诚.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5(6): 92-109.

[7]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 中国工业经济,2011(5): 21-36.

[8] 程俊杰,刘志彪 .产能过剩、要素扭曲与经济波动[J]. 经济学家,2015(11): 59-69.

[9] 刘锡良,等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5-6.

[10] 赵振宗 .中国东部区域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宏观金融工程方法[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60-69.

Key words: excess capacity;financial security;operating loss;high debt

(责任编辑:蔡晓芹)

作者:顾晓安 蔡玲

第7篇: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控对策

摘要: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生态―经济”系统风险演化视角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供需失衡是导致中西部地区面临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控制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必须构建承接地生态供需系统新的均衡。在实践中,应遵循“积极扩大生态供给、合理控制生态需求”的风险控制原则,从控制和优化环境风险因素入手,创新产业转移的评价尺度、运行模式、技术支撑以及政策体系,促进产业转移与中西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演化机理;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038-05

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实现经济对接和互动的有效路径。然而,在产业转移进程中,承接地由于对自身环境容量认识不清,或对污染后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有意识地以“环保洼地”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产业转移有可能变成污染转移。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以承接边际产业扩张、生产性项目外包等为代表的传统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由于其技术经济模式的锁定效应,承接的往往是低端要素消耗型、非核心技术型等低端传统产业,并通过“经济―环境”传递机制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产业承接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诱发承接地环境风险,制约承接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如何实现以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以“绿色化”作为判断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重要标准,加强对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防控,促进产业转移“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效率新突破、结构再平衡、环境绿色化”,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已经出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综合优势趋于减弱,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区域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明显,产业由东向西跨区域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日益加快,中西部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核心承接地。不可否认,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技术落后、经济总量较小的局面,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以河南省为例,2003年河南省利用省外资金为300亿,到2007年已经突破1000亿,2014年1―11月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300.6亿元,全省新签约项目803个,合同引进资金4276.89亿元。承接产业转移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经济的发展,2004年河南省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13年河南省人均gdp达到5519美元,10年间增长了5倍多。①

然而,区域产业转移背后的经济规律也决定了,在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由于产业资本的逐利性、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资源要素优势的差异性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进入,对承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学术界,产业转移的污染天堂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理论均表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在获得转移产业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过度消耗、生态承载力降低等巨大的环境成本,在承接地人均gdp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呈累积状态。

从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来看,在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特征层面,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驱使,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可能存在将高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动机,同时,中西部地区由于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层面的短板,短时间内也不具备大规模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的转移产业主要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如化工、钢铁、水泥、建材、冶金等产业和技术附加值较低的各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长期以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河南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利用外资的核心领域。“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实际利用省外资金从1003.98亿元增加到2743.40亿元,2010年河南省第二产业利用省外资金占总体利用省外资金的59.9%,制造业新签项目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5.0%;其中,采掘工业、资源加工、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能源资源型产业占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70%,同时又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在产业集聚层面,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09―2014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达1.2万亿元,占同期全省的60.2%,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2014年产业集聚区对河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3%。由此可见,利用省外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对河南经济增长具有巨大拉动作用。然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河南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从2006年的130158.09万吨、16770.0261亿立方米、7463.62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412581.82万吨、37665.26亿立方米、16270.08万吨,分别增长了3.16倍、2.24倍和2.17倍。②根据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数据和对河南工业增长贡献的数据大体估算,2006―2013年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贡献至少为60%。这表明,在当前的产业转移模式下,东部西移产业伴随较为严重的污染转移,从环境敏感区域来看,中西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而且不可逆转,如已经出现的局部荒漠化、水源地污染、雾霾天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加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弱,人才、技术优势不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如果继续承接污染项目,就必然延缓新型工业化步伐,加重环境负担,形成巨大的环境风险,甚至造成局部生态危机,严重损害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和防控模式等层面对“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环境”系统风险进行研究,以期探明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演化机制,为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绿色化”转移,防范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失调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演化机理

1.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和产业利益差,在产业竞争因素和政府环境管制等因素驱动下,为适应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发达地区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由于“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客观性,区域产业转移不可避免会给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产业转移环境影响的污染天堂假说和复杂效应理论均表明,在中短期时间尺度和区域空间尺度上,产业转移更多表现为对承接地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定义为:在中短期时间尺度和区域空间尺度上,由于承接地生态环境供给量的增速低于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环境需求量的增速,承接地“生态―经济”系统呈现亚稳定状态,导致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诱发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乃至毁灭等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整体结构来看,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风险行为的客观性。产业在不同区域间进行转移是产业经济空间布局优化的客观必然,由于产业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技术―经济”要素组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其在短时间尺度上存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以低端要素消耗为特征的产业转移行为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下,必然会对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和潜在损失,其环境风险行为在资本逐利性的驱动下具有客观必然性。该特性是产业转移的内在特性,直接决定了承接地进行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控制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风险状态的累积性。产业转移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通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加承接地环境成本,形成环境风险,该过程本身具有累积性。在短时间尺度下,区域环境承载总量具有稳定性,其最大值称为环境阈值,随着产业转移对环境负影响的累积,其突破承接地环境阈值的概率必然增加,承接地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损害逐渐由小概率事件演化为大概率事件,直至造成承接地发生环境损害事件。

风险损失的长期性。在短期内,产业转移引发的环境风险行为通过对承接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形式直接作用于承接地生态系统,导致生态供给存量减少;在中长期,由于承接地环境受损、承载力降低、生态供给减少,在生态需求刚性条件下,环境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其恶果导致承接地“生态―经济”系统失衡,由于生态环境系统通过人工或自我修复机制恢复到原有水平,在时间尺度上具有长期性,因此产业转移导致的环境损失在时间尺度上也具有长期性甚至具有不可恢复性。

2.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形成机制

区域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客观性,其出现受承接地经济水平、资源环境能力和环境管制水平的制约,同时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与承接地生态供给以及生态需求的动态均衡机制有关。生态供给是指产业转移承接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下各类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可以用生态承载力来描述,其最大值为承接地生态承载阈值,其生态供给量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供给量和人工生态系统供给量,前者属于承接地生态系统自然演化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后者受区域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等因素影响,具有可控性。生态需求是指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各类生态资源的需求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从需求层次来看,区域生态需求包括维持区域社会基本生存的刚性需求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可控需求,其中区域产业转移导致的生态需求增量属于可控需求。

产业转移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动态均衡机制如图1所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生态供给曲线s无限趋近于承接地的生态承载阈值m,表明承接地生态供给在特定时间尺度上具有最大值,承接产业转移前生态需求曲线d1与生态供给曲线s交汇于n1,其在纵轴的映射q1为供需均衡时的生态供给量,其在横轴上的映射p1为承接产业转移前承接地的环境成本,该成本为承接地生态环境的价值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弥补环境损失需要支付的价值量;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承接地生态需求增加,生态需求曲线d1向右上方移动,并于生态供给曲线s交汇于n2,此时形成新的均衡生态供给量q2和环境成本均衡价格p2。由此可知,如果不对产业转移的质量加以限制,任由产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为满足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承接地生态环境供给量q将无限趋近于生态承载阈值m,此时承接地生态环境成本p将趋近于无穷大,这意味着要弥补承接地生态环境损失需要支付极大的成本,进而表明承接地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在此过程中,将会导致承接地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性失调,系统稳定性受损,其外在表现就是以各种潜在或环境突发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风险。

3.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测度机制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大小可用如下方法测度:设s为承载地生态供给函数,q0为承载地生态供给存量,a为生态供给系数,含义为每单位投资可以创造的生态增加量,d为承载地生态需求函数,d0为承载地生态刚性需求,b为产业转移的生态需求系数,含义为每单位投资引发的生态消耗量,p为生态环境的价值,同时也可表示承接产业转移付出的生态成本,其大小与产业转移的规模有关,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规模越大其生态成本总量也越大。承载地生态供给可表示为:s=q0+ap,生态需求可表示为d=d0+bp,设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之差为r,则r=s-d=(q0-d0)+(a-b)p,在承接产业转移前承接地生态供给存量必然大于或等于其生态刚性需求,即(q0-d0)≥0,此时,若a&b,则表明单位投资创造的生态供给量大于单位投资的生态消耗量,承接地出现生态盈余,此时r为增函数,其值越大表明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越小;反之,若a

4.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传导机制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传导机制是指风险因子在由风险源和风险对象构成的风险场中作用于风险受体形成风险损失的运行模式,其传导机制呈现出链式路径结构。产业转移环境损害的风险因子可分为显性风险因子和隐性风险因子两大类。前者是产业转移直接诱发的环境损害,其具体表现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排放增量对承接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构性压力,一般而言,承接地受转移产业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等因素制约,即使并不大的产业转移经济总量也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导致生态供给能力的降低;后者是指在承接地生态刚性需求的基础上,由于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需求增量,导致承接地资源环境消耗量增加,其具体表现为承接地环境承载存量的减少。 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复杂系统中,产业转移环境风险整体呈现出具有不可逆特征的“链”式传导模式,其由环境风险领域逐渐扩展到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领域。产业转移在技术经济锁定效应作用下,通过显性风险因子和隐性风险因子共同作用于承接地生态系统,首先导致承载地资源消耗增加,废弃物排放增多,造成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失衡,生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逼近承载地生态环境阈值,诱发生态损害,形成环境风险。其次,在承接地环境风险的作用下,造成承接地生态环境修复成本增加,必然推高企业环保投入成本,导致承接地经济系统总体运行成本的上升,形成经济风险。最后,在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双重压力下,承接地环境突发事件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概率激增,最终引发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稳定。综上所述,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其遵循“承接产业转移―生态供需失衡―环境风险形成―环境成本增加―经济风险累积―环境突发事件―社会风险凸显”的链式传导路径。

三、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防控对策

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经济模式的锁定效应造成了承接地生态供需的失衡。因此,有效控制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必须构建承接地生态供需系统新的均衡。影响区域生态供给和生态需求的因素包括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技术水平、清洁生产状况、环境管理水平、承接地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承接地环境准入制度状况、承接地生态产业链整合与重构能力等。因此,在实践中,应遵循“积极扩大生态供给、合理控制生态需求”的风险控制原则,从控制和优化环境风险因素入手,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循环生态产业链重构为载体,以产业项目链延伸为方法,以科技价值链创新为判断,以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手段,创新产业转移的评价尺度、运行模式、技术支撑以及政策体系,实施产业转移升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防范产业转移的生态风险,促进产业转移绿色化发展。

1.以绿色gdp为尺度衡量承接产业转移效益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和绿色gdp作为判断产业进入门槛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价值尺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从产业进入门槛和承接产业效益两个层面,从环境风险的源头和末端两个角度,从总体上控制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三个有利于”是指承接地在遴选产业转型项目时应坚持: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促进承接地自然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是否有利于推动“三产”协同发展,促进承接地“四化”联动发展。同时,在绿色gdp框架内核算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效益,在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将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生态破坏成本和不可再生资源损耗价值从传统gdp中扣除的广义绿色gdp核算体系,并以此作为衡量承接产业转移效益的价值尺度。

2.以绿色经济为目标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绿色经济为目标,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循环生态产业链重构为依托,以产业项目链延伸为方法,以科技价值链创新为支撑,以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为重要手段,以系统工程理念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从产业转移环境风险的形成和传导层面对其加以控制。在判断转移产业与承接地产业关联性与互补性的基础上,对承接产业的各种副产品、次级资源层层分解,同时整合群内生产、辅助项目等,建立具有专业分工的产业配套体系,进而通过产业链的纵、横耦合各相关产业链,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对现有物质、信息、废物流等重新整合,建立循环利用的机制与流程,推动承接产业生态化链式发展。同时,依托产业集聚区,通过“补链”途径承接产业转移,产业承接地通过承接产业链中缺失的重要环节,促使产业链延伸,从而形成稳定、健全的产业网络创新体系,促进服务关联报酬递增,降低服务关联成本,同时帮助企业获得中间产品及技术外溢等外部性收益,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产业网络体系,推进转移产业生态化、网络化发展。

3.以绿色技术为支撑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导向,积极承接具有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潜力的产业转移项目,大力推进承接地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投入为基础、服务为保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业承接地应以政府为引导,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绿色技术研发纳入区域科技计划,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绿色技术储备;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现有的绿色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利用绿色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相关的绿色技术研究,促进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创立开放式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下,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领域,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和民间投入跟进,多元化的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体系,提升绿色技术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能力。

4.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完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

中西部地区防范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应以绿色发展为政策取向,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健全和完善环境治理政策,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完善承接地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三高”产业进入门槛,防范产业转移带来的生态风险;提升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产业转移企业环境管理;努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优质产业转移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生态产业链整合与重构能力,提高产业承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从以“项目招商”为核心转向以“生态产业链”为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实施率;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承接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相关数据根据2004―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获得。②相关数据根据2006―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6―2014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6―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获得。

第8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认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的活动课。本节教材是在第一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章“北方地区”第三章“南方地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赛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重难点

重点:南方和北方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1 教法分析:

角色扮演法:以辩论赛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在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 学法分析: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以及读图、归纳、比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比较法、归纳法:在本节课之前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比较,从图像的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达到激发兴趣启迪心智的境界。

学法具体如下: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加以整合,掌握读图用图技能 讨论归纳法——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实现教学相长

表格比较法——空间比较,开拓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直观感受地域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分组 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喜欢住在北方的同学为一组,喜欢住在南方的学生为一组)

2. 正方:生活在北方好 3. 反方:生活在南方好 4. 主持人:老师 5. 计时员:学生毛遂自荐

6. 评判团成员:四位学生

双方各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人选,一辩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平均每几个同学分别负责收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及社会经济资料)

正反方各准备一个ppt课件在辩论赛之前分别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比赛规则:

1、陈词阶段:就辩题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由双方一辩为他们的队伍阐明观点,时间为3分30秒。

2、攻辩阶段:就辩题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正反方

二、

三辩参加攻辩。注意,正反方

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和辩方。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论攻辩,不得中途更替。不得以长时间提问影响对方答辩,不得以长时间答辩妨碍对方提问,每次答辩限时20秒。主席有权终止一方过长的提问或答辩。每一轮攻辩阶段为2分30秒。

3、小结阶段: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每方限时2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4、自由辩论:就辩题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由双方选手分别一对一进行自由辩论,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每方各有5分钟时间。

5、总结陈词:由正反方四辩陈词,各用时四分钟。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时间为4分钟

开篇: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同意这样一个说法:“骏马西风冀北,杏雨春雨江南”。在祖国富饶的土地上,相同的时间段内,却呈现出不同的物候现象,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啊。可是对于南北方,我们了解多少呢?对于南方还是北方好这一话题,同学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今天辩论双方将会对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现在我宣布南方好还是北方好辩论赛正式开始。 首先介绍双方辩手。

坐在我左手方的是正方,立场是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 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坐在我右手方的是反方,立场是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再给你们介绍今天的评判团成员:xxx xxx xxx xxx

计时员:xxx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到来。

一、我们进入第一环节

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用幻灯片演示南北方地区的大体概况。

先请正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经过精彩的幻灯片展示环节,我们对南北方有初步了解。

二、我们进入第二环节:双方按顺序对辩

规则:

1、要求说明本区的优越性并说明对方的不足。

2、分析各主辩内容的形成原因,提出改进或弥补方案。

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一辩破题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二辩表明立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二辩阐述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三辩进行反驳,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四辩阐明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四辩表态,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三、通过刚才针尖对麦芒的一对一辩论。我们对正反双方的观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马上我们进行紧张而激烈的第三个环节:自由辩论

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切合实际,灵活表达本区优越性。 正反双方交替进行。时间6分钟。计时开始!

四、刚才的自由辩论可谓唇枪舌剑精彩非凡,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要求:我抽到的第一位同学提问问题,再抽到的反方同学回答问题

本环节在组员间进行,辩手不得回答问题。所提问问题应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若不回答问题则需补充本区的优势 时间为5分钟

五、下面我们请双方代表总结陈词 要求说明本区优越性和发展方向 每方3分钟

六、评判总结宣布结果

看来在辩论中辩手们都尽心竭力,对我们的评判团成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现在请评判团成员退席评分。现在我宣布评判结果 正、反方:

论据及内容是否丰富充足及幻灯片效果

(20)得分—

语言表达和说服力

(20)得分—

辩手及组员的反应能力和机智

(20)得分—

组员间合作协调能力

(20)得分—

幽默感

(10)得分—

表情举止风度

(10)得分—

好,经慎重考虑,正方最终

得分—

反方最终

得分—

胜方为—

祝贺你们!

同时我们也要对x方的精彩表现表示鼓励和感激(鼓掌)。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

对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我觉得有三个难点:第一是准备阶段,要求学生不仅有很高的积极性及参与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及合作意识。第二是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不仅要照顾到所有人参与,同时要处理好时间及一些可能的突发状况,第三是如何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适时地将其升华,

我觉得这三点是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度的一个指标。

上一篇:公积金贷款下一篇:动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