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共7篇)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篇1

为扎实推进我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腐败风险评估和监控,进一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腐败风险种类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涉及的主要风险种类有:

(一)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因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权力观、利益观、工作观不正确等,可能造成个人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二)岗位职责风险,是指因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三)业务流程风险,是指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四)制度机制风险,是指因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健全、不按制度办事、影响制度机制有效运行,权力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约监督,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制度失灵,导致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五)外部环境风险,是指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

二、腐败风险等级

根据权力大小、腐败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等情况,由高到低将腐败风险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一级腐败风险,是指直接行使执纪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二)二级腐败风险,是指直接行使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三)三级腐败风险,是指基本没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三、腐败风险等级评估程序

(一)查找风险点。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对照主要风险种类,认真查找腐败风险,按下列程序进行评估、备案。

1、查找岗位或科室腐败风险。各岗位人员、各科室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或科室腐败风险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报所在单位党组(党委、支部)评估备案。

2、查找部门或单位腐败风险。各部门(单位)要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分析并查找出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腐败风险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报上级党组(党委、总支)评估备案。

(二)腐败风险等级审核确定。岗位、科室、部门(单位)的腐败风险等级,按下列程序予以审核确定:

1、岗位或科室腐败风险等级的确定。各岗位人员、科室根据工作职责自报,经单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领导审核后,由部门(单位)党组(党委、支部)会议研究决定。

2、部门(单位)腐败风险等级的确定。各部门(单位)根据本部门(单位)的职权和反腐倡廉工作现状,召开党组(党委、支部)会议,研究确定本部门(单位)的腐败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篇2

随着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互通变得无处不在,系统互操作性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互操作性[1],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应用之间交换信息并相互利用所交换信息的能力。

互操作性的概念范围很广,只要系统或应用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并相互利用所交换信息,就认为它们具有互操作能力。而实际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交换,例如:从低级的利用信息的硬拷贝(软盘、硬盘、光盘或纸质文件等)或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交换文本文件,到高级的通过广域网(WAN)在数据库之间直接交换数据。为了便于对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进行评估,同时也是为了便于确定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需求,GJB/Z 144提供了一种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PAID[2]性能来区分各种指挥自动化系统或应用的互操作性特征,此处不在赘述。

然而,根据特定环境、领域等因素影响,各功能系统之间可能采用不同的信息交换标准[3],这就可能造成信息无法互通、无法相互转换的风险,如何在系统互联互通,甚至系统研发(信息交换标准,外部接口已经确定)之前,对系统之间采用的信息交换标准的互操作性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以下简称标准互操作性),即信息交换格式消息能否在满足系统能力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转换。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不进行系统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对两类信息交换标准的互操作性进行评估,本文抽取一系列指标体系和指标元素,并依据这些指标建立了一种标准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分析两套信息交换标准,或者两套系统采用的信息交换标准格式消息集合能否进行相互转换,并且能够定位影响信息交换标准转换的指标因素,对系统信息交换标准的使用及系统互操作能力的评估[4]具有重要意义。

1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

1.1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模型

1.1.1 成熟度模型

指挥自动化系统采用的信息交换标准种类繁多,其应用领域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对于标准互操作性的等级很难界定,为了涵盖信息交换标准的所有属性、要素,同时也为了便于确定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需求,以从大到小的原则,将不同级别的实体对象作为最小单元(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建立一套等级模型——标准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如图1所示。

这四个互操作性等级分别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标准级:以标准为最小单元,对标准的互操作指标属性进行抽取,建立相应的等级模型,如标准的密级、传输协议、编码格式等。

领域级:以标准的应用领域为最小单元,对应用领域的互操作指标属性进行抽取,建立相 应的等级模型,如指定领域包含的消息集合等(目前通用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大致包含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等应用领域)。

消息级:以标准中的某一类消息为最小单元,对消息的互操作指标属性进行抽取,建立相应的等级模型,如数据元素集合、元素排列顺序等。

元素级:以一个数据元素为最小单元,对元素的互操作指标属性进行抽取,建立相应的等级模型,如数据元素的命名、最小长度差、最大长度差、精度比、取值范围等。

1.1.2 能力模型

能力模型依据标准互操作性难易程度及转换风险等因素,将标准互操作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并提供了详细的等级描述,为进行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提供基础,其基本结构如表1所示。

能力模型将标准互操作能力分为5个等级,其中0级(隔离)与4级(对等)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判定,其它三个等级则需要结合实际系统进行评估。

1.2 标准互操作性指标

依据标准成熟度模型中规定的四个评估等级,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标准互操作性指标属性,如表2所示。每一种属性都有各自的特性和用途,描述了与标准互操作性等级相关联的某个侧面的关键性问题,但是,单一的互操作性指标属性不能描述完整意义上的互操作性等级,必须将其结合在一起并应用到成熟度模型所描述的每一个互操作性等级,才能构成评估标准互操作性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

1.3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的度量

依据前文能力模型的等级标准定义,对每个指标属性的互操作性等级进行度量,将成熟度模型的四个等级度量值定义为A、B、C、D,每一个指标属性的等级度量值为成熟度模型等级与能力模型等级相结合,如标准级的指标属性度量值为A0、A1、A2、A3、A4。

然而,针对不同指标属性,其度量范围也有所不同。如元素级中的命名指标,其取值只有D4、D3,原因是即使两类标准的数据元素命名完全不一致,也可通过分析进行转换,且不会影响其表达的含义及内容。

表3对标准互操作性指标属性的度量标准及等级划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

2.1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过程

依据标准互操作性成熟度等级标准,其评估过程也从标准级、领域级、消息级和元素级依次进行,并且这四个步骤是循序渐进,顺序执行的。通过对互操作性指标属性的度量,得出评估结果,形成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表。

总而言之,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是一个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终为用户提供客观的评估结果。

2.2 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准则及评估方法

标准评估准则依据能力模型等级进行评判,其中0级为标准基本无法进行互操作,4级为标准能够进行互操作,其它三个等级需要根据具体系统具体分析。当然该评估准则只是起到参考作用,最终评判结果还需要用户根据客观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出。

遵循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过程,分析人员只需根据具体标准填写标准互操作性评估表,并计算得出所有评估等级中的最小值即为最终互操作性评估等级。

3 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设计及应用

3.1 主要功能

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加载、数据导出、互操作性评估、互操作等级评估表生成及导出以及度量标准设置等功能:

(1)数据录入。用户通过界面动态录入待评估标准数据信息,包含标准级、领域级、消息级和元素级的所有属性信息。

(2)数据加载。加载已有待评估标准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存储在格式化电子表格文件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改保存。

(3)数据导出。将已录入待评估标准数据信息保存到格式化电子表格文件。

(4)互操作性评估。依据标准互操作性等级模型及评估指标,以及已有互操作性指标属性度量标准,对待评估数据信息逐项进行评估。

(5)评估表生成及导出。系统评估完成后生成标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表,并能够将评估结果导出到电子表格文件。

(6)度量标准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软件对互操作性指标属性度量标准动态进行设置。

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框图如图2所示。

3.2 实现策略

在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的实现策略中,首先需要对标准互操作性等级模型及指标体系进行建模实现,然后再确定数据录入、加载、导出以及评估表生成、导出等相关的策略,最后给出互操作性指标属性度量标准的动态设置策略。

(1)标准互操作性等级模型及指标体系建模主要策略。标准互操作性评估等级模型及指标体系是标准互操作性评估的核心部分,按照本文前面的描述,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采用二维矩阵方法,对互操作性等级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建模,每个数据信息属性作为二维表的一个单元点,依据现有度量标准进行等级计算,并最终得出评估结果。

(2)数据录入、加载、导出主要策略。①数据录入,用户在不必了解互操作性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友好的界面录入待评估标准数据信息;②数据加载,用户能够将已有标准数据文件导入到工具软件并进行修改保存;③数据导出,用户能够将已录入数据信息导出到格式化电子表格文件。

(3)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表生成、导出主要策略①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表生成,评估结束后,用户能够以表格的形式查看等级评估表;②评估表导出,用户不仅能够通过工具查看评估结果,同时能够将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表导出到电子表格文件。

(4)度量标准设置主要策略。提供友好的界面对互操作性等级度量标准进行设置,以满足用户能不同项目实际要求。

3.3 应用评估

利用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软件,对某两类信息交换标准的航迹消息进行应用评估,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①根据所要评估的数据标准录入评估模型中各类指标数据信息,录入界面如图3所示。

②数据录入完成后,软件根据按用户的录入标识,建立标准数据元素二维映射关系。

③选择工具栏“评估”按钮,利用评估模型及指标度量标准生成评估结果报表。

④点击“导出”按钮,将评估结果导出到电子表格,评估结果表如图4所示。

3.4 结果分析

针对上述信息交换标准评估表,并结合标准互操作性成熟度等级模型,对评估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①标准级:两类信息交换标准密级、传输协议、编码格式相同,因此标准级评估等级为A4。

②领域级:本次应用仅对标准的航迹消息进行评估,因此不对预警探测领域消息集合指标进行评估,默认取最高值B4。

③消息级:根据自动化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及项目实践,归纳出航迹类消息基本级为:经纬度、高度、航向、速度、目标编识、目标属性等元素,两类消息均包含基本级且交集大于80%,因此数据元素集合取值C3,而数据元素排列顺序不同,取值也为C3,即消息级评估等级为C3。

④元素级:两类消息能够相互转换的数据元素,按度量标准进行取值计算,得出最小值为D3,即元素级评估等级为D3。

根据上面结果分析,即可得出结论,两类航迹消息互操作性评估等级为3级,即进行转换需要一定修改、计算等处理,但转换后对消息表示的内容及含义基本没有影响。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等级及评估方法,设计了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并进行了应用评估。通过在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的论证、设计、开发和验收等阶段,强制进行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互操作能力,从而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型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转换无处不在,不同信息交换标准之间是否能够相互转换,即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能力如何进行评估的问题应运而生。文中建立一套标准互操作性等级模型与指标体系,给出度量标准及评估方法,同时设计了标准互操作性评估工具,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信息交换标准,互操作性,评估,等级

参考文献

[1]GJB/Z 144-2004.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及评估[J].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

[2]罗爱民,黄力,罗雪山.信息系统互操作性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7):17-19.

[3]罗强一,黄镇鸿,张新强,等.数据互操作评估指标构建与工具设计[Z].数据互操作测试评估电子年会征文稿,2009.

贷款风险评估与审查审批标准 篇3

银行贷款审查审批人员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根据经验决定是否叙做一笔贷款。但是,如何进行风险评估?风险与收益相平衡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贷款审批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股东要求

银行风险管理政策一般会强调,董事会代表股东整体利益,是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那么股东对利益及风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资本回报高

股东投入资本,追求回报。股东对资本回报率(ROE)有目标要求。本文假设一家银行的ROE目标是不低于15%。

2.亏本概率小

假如银行片面追求高回报,可能过分冒险而资不抵债,将股东投入的资本“赔光”。为保证资本安全,银行一定要降低发生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对资不抵债的发生概率,股东有容忍度要求,即“股东风险偏好”。实际上,股东希望银行达到的外部评级结果与其风险偏好相一致。

本文假设这家银行的股东风险偏好为BBB-(99.69%),即出现资不抵债的可能性不能高于1-99.69%=0.31%。这个数字越小,表示股东对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越高。用式子表示是:

P{资不抵债}≤0.31%,或P{净资产≤0}≤0.31%

审慎经营贷款

银行怎会资不抵债呢?负债不会无故增减,只能是资产方出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贷款发生损失,把净资产“吃掉”了。

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为使P{资不抵债}≤0.31%,自然要求贷款损失“吃掉”净资产的概率不能高于0.31%。

如何才能保证?答案是,通过审慎经营,确保银行资本覆盖贷款风险。

1.何为贷款风险

风险指可能发生的损失。贷款创造收益,也带来风险。

当出现不利情况时,贷款会发生损失;越是通常很少发生的不利事件即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越容易造成大的损失。即使通过设计和运用担保、账户控制等风控措施,尽量控制损失的发生,但防不胜防,不利情况一旦发生,至少会出现一定量的损失。

如何度量贷款风险?设定任何小概率水平α,假设贷款损失值L满足下式

P{贷款损失≥L}=α

即L表示当出现小概率等于α的不利情况时,贷款至少损失多少。

贷款风险越大,L也越大;反之亦然。因此L可作为衡量贷款风险大小的一种指标。

一般赋予α特定的含义,即

α=1-股东风险偏好=0.31%

这时的L也叫受险价值。

2.资本覆盖风险

全部贷款的风险大小是TL,即

P{全部贷款的损失≥TL}=0.31%

因此,只要TL<银行净资产,即银行资本覆盖贷款风险,就能保证

P{贷款损失≥银行净资产}≤0.31%。示意图见表:

贷款是一笔笔做的。一笔笔贷款加起来,如何保证资本覆盖风险,且总收益达到ROE目标?具体说来,要做到:

在正确评估单笔贷款的风险大小及收益多少的基础上,把所有单笔贷款的风险加在一起,保证不超过银行净资产,即资本覆盖加总风险。简单加总的风险不一定等于总风险,怎么办?还要运用行业、相关性等手段进行组合管理。最后,保证单笔贷款占用资本的ROE达标。

银行通过审慎经营贷款,满足股东风险及利益要求的具体措施见图1。

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估一笔贷款的风险和占用资本的大小。

贷款风险评估

1.贷款分析

对一笔贷款的分析要做到可测、可控。

可测,指了解客户优势所在及为什么有这些优势,并分析贷款所有风险点在哪。承担风险并不可怕,但风险要可测。

可控,指设计可行的授信方案及其风险控制措施,通过贯彻落实,尽量降低风险。

在贷款分析的基础上,方能进行风险评估。

在贷款审查审批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先想到不利情况,然后再看能否设计和运用一定的风控手段,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即“坏的方面着想,好的方向着手”,“危中见机”。如果“从坏处再往坏处想”,那么所有的贷款都不能做;相反,如果“一切都往好处想”,那么所有的贷款不用评估都可以做。

2.风险评估

综合贷款优势、风险点和控制措施,根据自身审批经验和对已有审批案例的了解,归纳该笔贷款的主要风险特征。

将具有相似风险特征的贷款,归为一类。最简单的是分为可做和不能做两类。在同一类贷款内,还可以按照行业、区域、产品等维度,进一步细分成若干小类。

通过对已有同类贷款的分析,结合适当前瞻性判断,评估一笔贷款的风险大小。

假设一笔贷款有650笔同类贷款,其损失数据见表1:

可以算出,平均损失是1.7。

有两笔贷款的损失分别为3和5,概率都是0.00154,因此

P{贷款损失≥3}=0.00154×2=0.00308≈0.31%

该类贷款的风险是3。

这样的贷款该不该做?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审查审批标准

1.通过对风险与收益的两级平衡,决定是否叙做一笔贷款

2.先比较平均损失与平均利润

一种情况是平均损失≥平均利润。平均说来,或在通常情况下,同类贷款的损失大于盈利,得不偿失,因此,不能做。

另一种情况是平均损失<平均利润。该类贷款有净收益。但此笔贷款是否可做,还要比较资本占用与收益。

上例中,同类贷款的平均损失是1.7%。假设平均利润是2%,则平均损失<平均利润。

3.再看“资本”收益是否达标

贷款会“占用”资本,大小等于承担的超过平均损失的额外损失,即风险-平均损失。

计算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此笔贷款的利润-平均损失)/此笔贷款占用的资本

此笔贷款占用的资本是3-1.7=1.3,假设利润是2.7,则RAROC=(2.7-1.7)/1.3=0.77

此笔贷款RAROC远小于ROE目标15%,因此不能做。

对贷款决策的总结见图2。

不太精细的做法

1.管制利率

在管制贷款利率下,所有贷款不论收益大小,都在最低收益水平之上,因此只要风险足够低,都可以做。

审批标准从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简化成主要考虑风险水平。

2.审批标准

在量化模型不支持时,可进一步简化为,评估是否有很大把握认为该笔业务不会发生损失,即使发生损失,损失率也会很小。

只有对两个问题都做出肯定回答时,才能做。

这里对损失率的大小,在程度上如何把握,需要依靠经验。

还可以用参照法。

已知“更有经验”或者“更权威”的审批人同意叙做一笔同类贷款时,就可以评估是否有比已批准的同类贷款更大的把握,即认为该笔业务不会发生损失,即使发生了损失,损失率也会更小。

做出肯定回答时,也能做。

因此,要多看贷款报告及其他人是如何审批的。要成为“老中医”,必须见过足够多的病人,要不断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教训。

3.存在不足

在向银行没有贷款定价能力的客户贷款时,这种简化的贷款审批方式是有意义的,虽然不太精细,可能有一些本可以发放的贷款被置之门外,但至少能保证安全。

银行没有定价能力的客户,一般说来也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当银行拓展客户范围,向高风险高收益的客户群如小企业发放贷款时,这种简单审批方式的误差就太大了。■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篇4

一、环境(Circumstance)(29分)

1.组织架构(18分)1.1 风控架构:(2分)

1.1.1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控制政策目标清晰。(1分)

参考评分要点:(1)反洗钱内控制度中不具有反洗钱风险控制政策或反洗钱风险控制目标的描述扣0.5分,具有相关描述则不扣分。(2)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人员是否知晓反洗钱风险控制政策或反洗钱风险控制目标,知晓的,不扣分,不知晓的,扣0.5分。

1.1.2 金融机构按照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反洗钱风险控制体系。(1分)参考评分要点:(1)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与其他风险控制政策相比不存在明显弱化现象。是否明显弱化可从以下方面判断,例如,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制定的层级是否足够,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与其他风险控制政策问责严厉程度是否足以警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发现一项问题,均扣0.5分,扣完为止。(2)金融机构对各类风险的管理政策均衡,反洗钱风险控制体系与金融机构控制其他方面风险的机制性差异不可能导致洗钱风险控制不力。(3)金融机构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不存在较严重的缺陷,例如金融机构是否按照《公司法》成立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如被评估金融机构为上市公司,原则上此项可不扣分。以上各项累计最高可扣1分。

1.2 高管履职:(4分)

1.2.1 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反洗钱职责定位适当。(2分)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没有以制度形式明确高级管理层的反洗钱职责并予以完整清晰描述的扣0.5分。(2)承担反洗钱合规管理职责的高管人员级别适当,具有履职的充分权限,例如高管人员级别应不低于承担对其他风险事项进行管理的高管人员。承担反洗钱合规管理职责的高管人员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不扣分;为分管负责人的,如果经了解,其分管的反洗钱业务经主要负责人授权可获得充分履职权限的,扣0.1分;级别低于分管负责人,或为分管负责人但没有充分履职权限的扣0.5分。(3)在制度中明确、完整地规定了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对于反洗钱重大事项或敏感事项处理的责任。上述层次人员的责任缺一项扣0.5分。

1.2.2 高级管理层(法人机构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成员反洗钱履职情况。(2分)

参考评分要点:(1)高级管理层(法人机构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讨论反洗钱事项的会议次数年均少于3次的,扣0.5分;少于2次的,扣1分;少于1次的,扣1.5分。(2)董事长或总经理(或类似职务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书面批示年均少于5次的,扣0.5分;少于3次的,扣1分;少于1次的,扣1.5分。(3)根据会议记录、书面批示以及监管掌握的其他情况,判断高级管理层(法人机构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履行相关反洗钱职责的素质或能力,判断标准:一是会议记录、书面批示以及监管掌握的其他情 况出现与反洗钱法规政策不符或滞后于当前反洗钱法规规定的,扣1分;二是会议记录、书面批示仅是简单复制反洗钱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要求的,扣0.5分;三是批示中明显错用反洗钱法律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的,扣1分。以上各项最高可扣2分。

1.3 机构和岗位设置:(8分)

1.3.1 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合规管理工作。(2分)参考评分要点:(1)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合规管理工作,未设立或未指定的扣2分。(2)所指定的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内部未建立专业反洗钱机构或团队的,扣1-2分。以上各项最高可扣2分。1.3.2 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具有履职的基本能力和素质。(2分)参考评分要点:(1)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专兼职情况,专职人员少或低于同等资产规模或同类型其他金融机构平均数的扣1-2分。(评估全辖情况和本级机构情况)(2)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岗位级别低于本机构其他风险管理岗位(如银行信贷风险、稽核检查、业务检查,保险理赔岗等)级别的,扣1分(评估本级机构情况)。(3)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稳定性,反洗钱专员在当前岗位上的平均任职年限低于40个月的扣0.5分,低于30个月的扣1分。(评估本级机构情况)(4)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反洗钱知识测试平均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类,综合本级和下属分支机构情况评估),良好扣0.5分,及格扣1分,不及格扣2分。以上各项最高可扣2分。1.3.3 业务条线反洗钱资源配置情况。(2分)参考评分要点:(1)业务条线设置反洗钱岗位并明确其反洗钱职责,未设置反洗钱岗位的,缺1个扣0.5分;未明确职责的,缺1个扣0.5分,职责内容笼统不具备操作性的,扣0.5至1分。(2)业务条线人员参加反洗钱知识测试平均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分类,综合本级和下属分支机构情况评估),及格扣0.5分,不及格扣1分。

1.3.4 反洗钱资源配置是否与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和风险变动情况相适应。(2分)“得分=公式(1)和公式(2)的低值 一是以客户规模增长为参照系:

计算公式(1):客户规模增长率=[本年客户(账户、保单)量-上年客户(账户、保单)量]/上年客户(账户、保单)量×100% 计分方法:(1)增长率≤0且有专职反洗钱人员增加,或是反洗钱专职人员增加超过20%的,得2分。(2)反洗钱专职人员增加超过10%的,得1分。(3)0<增长率≤1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2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且未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的不得分。(4)1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2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增长率≤3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5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且未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的,得-1分。(5)3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5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增长率且未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的,得-2分。二是以资产规模为参照系:

计算公式(2):资产规模增长率=(本所有者权益-上所有者权益)/上所有者权益×100% 计分方法:(1)增长率≤0且有专职反洗钱人员增加,或是反洗钱专职人员增加超过20%的,得2分。(2)反洗钱专职人员增加超过10%的,得1分。(3)0<增长率≤2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3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且未增加专 职反洗钱人员的不得分。(4)2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3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增长率≤3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5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且未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的,得-1分。(5)30%(规模较大金融机构)或50%(规模较小金融机构)<增长率且未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的,得-2分。” 1.4 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4分)

1.4.1 对于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合规管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4分)参考评分要点:(1)对分支机构应报告的反洗钱重大事项或敏感事项予以明确,对报告和处理流程,处理机构、部门、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进行制度性安排;没有的,扣1分;制度不完善的(如报告事项不全、路径不清晰、责任不明,未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酌情扣0.5至1分。(2)对分支机构反洗钱现场检查(含内部审计)做出计划安排或其他制度性安排,没有的扣0.5-1分。(3)对分支机构开展定期反洗钱现场检查或内部审计,没有开展本项不得分,现场检查覆盖率(按下一级分支机构数计算)低于10%的扣1.5分,10%-20%的扣1分,20%-30%的扣0.5分,30%以上的不扣分。(4)对分支机构的检查和审计项目设置合理,未将最新监管要求纳入检查和审计项目的扣0.2分,对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开展全面检查的机构数低于20%的扣0.5分。(5)根据内部审计和内部检查情况,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采取措施督促整改工作;根据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没有提出整改要求的,或没有采取措施督促落实整改的,每项扣0.5分,没有追责的,每项扣0.5分,高级管理层未对整改情况和追责情况进行督促落实的,扣1分。以上每项最高可扣4分。

2.内控制度(8分)2.1 制度建立:(2分)

2.1.1 反洗钱内控制度全面覆盖监管要求。(2分)

参考评分要点: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可疑交易识别和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反恐怖融资、海外机构和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反洗钱保密、反洗钱内部审计、反洗钱宣传培训、反洗钱工作绩效考核、反洗钱责任追究、协助反洗钱调查等制度,缺少一项酌情扣0.5-1分,扣完为止。

2.2 制度更新:(2分)

2.2.1 根据监管政策变化及时更新制度。(1分)

参考评分要点:评估期内监管政策没有变化,或者根据监管政策变化对内控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了及时更新的得1分,监管政策有变化,但未对内控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更新的不得分。

2.2.2 根据业务发展建立匹配的反洗钱制度或对反洗钱制度进行更新。(1分)参考评分要点:评估期内推出新业务(产品、服务),及时制定或对已有的反洗钱内控制度或相关业务操作规程进行了更新的得1分,有更新但控制措施不足以抵御新业务洗钱风险的扣0.5分,未更新的扣1分。

2.3 制度约束:(4分)

2.3.1 各部门(条线)将反洗钱风险控制要求有机融于业务流程,并相应建立业务操作规程,具有可操作性。(2分)参考评分要点:(1)与反洗钱相关业务条线的操作规程中均包含反洗钱工作要求的得2分。(2)反洗钱内控要求和操作规程完全或大部分独立于业务条线操作规程存在的,酌情扣1-2分。(3)部分业务条线业务操作规程中没有反洗钱风控要求的,酌情扣0.5-1分。

2.3.2 反洗钱合规纳入绩效考核要求。(2分)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将高级管理层和业务条线人员反洗钱履职行为纳入或其他定期的绩效考核范围,缺少对高管层考核的,扣2分,缺少对业务条线人员考核的,每项扣0.5分。(2)对分支机构和海外机构高管的绩效考核中包含有反洗钱绩效考核内容的,没有的扣1分。(3)绩效考核中包含有反洗钱内容,但不充分或不合理的,酌情扣0.5-1分。(4)对于发现重大可疑交易线索的金融从业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表扬,未包含上述内容的酌情扣0.5-1分。

3.合规文化(3分)3.1 宣传培训:(3分)

3.1.1 宣传。(1分)

参考评分要点:(1)组织分支机构开展宣传活动,每年2次及以上得1分,1次得0.5分,未开展宣传不得分。(2)宣传工作具有创新性,综合考虑形式和内容的新颖程度、宣传效果等,判断标准:一是完全采用人民银行提供的宣传材料,仅宣传反洗钱法规内容的,扣0.5分;宣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行设计和印制宣传材料,采取较为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的不扣分。3.1.2 培训。(2分)

参考评分要点:(1)对培训有制度性安排,对培训频率、参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效果检查有明确规定,没有制度安排的,扣2分;缺一项内容扣0.5分;对分支机构培训情况未纳入考核审计内容的,扣1分;(2)组织员工开展持续的反洗钱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年至少开展1次以上反洗钱培训,得1分,5次以上得2分,未开展培训的,不得分。(3)报告期内,未对本机构和分支机构新员工开展培训的,扣1分,仅对本级机构培训而未对下属分支机构(含新设分支机构)培训的,酌情扣0.5-1分。(4)反洗钱培训覆盖董事会或下设专业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反洗钱主管部门成员及反洗钱专员、各业务条线人员的不扣分,覆盖的人员类型缺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5)反洗钱培训内容设置合理,能满足受训对象反洗钱工作所需,培训内容不涉及最新监管要求的,扣0.5分。

二、产品/客户(Commodity/Client)(19分)4.产品(金融产品及金融业务)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10分)4.1 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风险(10分)4.1.1 评价金融机构高风险产品、金融服务面临的风险(10分)参考评分要点: 银行业(共6项): 1.网上银行业务

计算疑似被同一人控制(通过同一IP地址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交易、或通过相同手机号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交易等统计,含3个)的多个疑 似非同名账户的数量或交易量的占比。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疑似非同名账户数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总数/活动账户总数×100% 占比1﹤0.05%的得2分;0.05%≤占比1﹤0.1%的得1.5分;0.1%≤占比1﹤0.5%的得1分;0.5%≤占比1﹤1%的得0分;1%≤占比1﹤1.5%的得-1分;1.5%﹤占比1≤2%的得-1.5分;占比1>2%得-2分。

占比2: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总额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额/活动账户交易额×100% 占比2﹤1%的得2分;1%≤占比2﹤5%的得1.5分;5%≤占比2﹤10%的得1分;10%≤占比2﹤15%的得0分;15%≤占比2﹤20%的得-1分;20%占比﹤2≤25%的得-1.5分;占比2﹥25%得-2分。2.现金交易业务 计算公式(1):

大额取现与关联业务关联度1=(大额存现笔数+网银公转私笔数)/大额取现笔数×100%;大额取现与关联业务关联度2=(大额存现总金额+大额取现总金额)/网银公转私总金额×100%。

评分方法:两项指标均≤1%的得1分;其中一项指标≤1%,但另一项指标1%﹤指标≤2%的得0.5分;两项指标均在1%﹤指标≤2%的得0分;有且只有一项指标2%﹤占比≤5%的得-0.5分;有两项指标2%﹤占比≤5%的得-1分;任意一项﹥5%的得-1.5分。计算公式(2):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

2、占比

3、占比

4、占比

5、占比6得分中的最低值

占比1=本机构存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2=本机构存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本机构存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该100位个人客户的账户贷方交易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4=本机构存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该100位对公客户的账户贷方交易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5=本机构存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该机构个人存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6=本机构存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该机构对公存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6≤80%得1分,80%﹤占比1、2、3、4、5、6≤90%得0.5分,90%﹤占比1、2、3、4、5、6≤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3、4、5、6≤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5、6≤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5、6,得-1分。计算公式(3):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

2、占比

3、占比

4、占比

5、占比6得分中的最低值

占比1=本机构取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取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2=本机构取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取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本机构取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取现总额/该100位个人客户的账户借方交易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4=本机构取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取现总额/该100位对公客户的账户借方交易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5=本机构取现金额前100位个人客户报告期的取现总额/该机构个人取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6=本机构取现金额前50位对公客户报告期的存现总额/该机构对公取现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6≤80%得1分,80%﹤占比1、2、3、4、5、6≤90%得0.5分,90%﹤占比1、2、3、4、5、6≤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3、4、5、6≤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5、6≤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5、6,得-1分。3.一次性交易业务

占比1=报告期一次性交易笔数/交易总笔数/行业均值×100%。占比2=报告期一次性交易金额/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4.跨境交易业务

占比1=报告期跨境交易笔数/交易总笔数/行业均值×100%。占比2=报告期跨境交易金额/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5.提前还贷业务

占比1=报告期内提前还贷客户数/贷款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占比2=报告期提前还贷金额/还贷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6.银行卡业务(1)信用卡

占比1=信用卡一人多卡(同一客户本机构办卡3张以上)客户数/信用卡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2)借记卡(或存折)

占比2=借记卡一人多卡(同一客户本机构办卡(折)3张以上)客户数/借记卡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占比2得分。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证券业(共4项):

1.转托管、指定(撤指)业务 占比=报告期转托管、指定(撤指)业务笔数/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占比≤80%得2分,80%﹤占比≤90%得1.5分,90%﹤占比≤100%的得1分,100%﹤占比≤110%的得-1分,110%﹤占比≤120%的得-1.5分,120%﹤占比,得-2分。

2.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辅账户之间资金划转笔数/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账户交易总笔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辅账户之间资金划转金额合计数/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账户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5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3.网上交易业务

计算疑似被同一人控制(通过同一MAC地址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委托交易,含3个)的多个疑似非同名账户的数量或交易量的占比。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疑似非同名账户数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总数/活动账户总数×100% 占比1﹤0.05%的得3分;0.05%≤占比1﹤0.1%的得2分;0.1%≤占比1﹤0.5%的得1分;0.5%≤占比1﹤1%的得0分;1%≤占比1﹤1.5%的得-1分;1.5%﹤占比1≤2%的得-2分;占比1>2%得-3分。

占比2: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总额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额/活动账户交易额×100% 占比2﹤1%的得3分;1%≤占比2﹤5%的得2分;5%≤占比2﹤10%的得1分;10%≤占比2﹤15%的得0分;15%≤占比2﹤20%的得-1分;20%占比﹤2≤25%的得-2分;占比2﹥25%得-3分。4.电话交易业务

计算疑似被同一人控制(通过相同手机号(固定电话)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委托交易,含3个)的多个疑似非同名账户的数量或交易量的占比。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疑似非同名账户数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总数/活动账户总数×100% 占比1﹤0.05%的得3分;0.05%≤占比1﹤0.1%的得2分;0.1%≤占比1﹤0.5%的得1分;0.5%≤占比1﹤1%的得0分;1%≤占比1﹤1.5%的得-1分;1.5%﹤占比1≤2%的得-2分;占比1>2%得-3分。

占比2: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总额占比=疑似非同名账户交易额/活动账户交易额×100% 占比2﹤1%的得3分;1%≤占比2﹤5%的得2分;5%≤占比2﹤10%的得1分;10%≤占比2﹤15%的得0分;15%≤占比2﹤20%的得-1分;20%占比﹤2≤25%的得-2分;占比2﹥25%得-3分。“ ”寿险业(共8项): 1.代理销售业务

占比1=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2.投资理财型产品(含投资连结型产品、万能险、分红险)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

2、占比3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趸交保费金额/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80%得1分,80%﹤占比1、2、3≤90%得0.5分,90%﹤占比1、2、3≤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3≤110%的得0分,110%﹤占比1、2、3≤120%的得-1分,120%﹤占比1、2、3,得-2分。3.团险产品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4.保险事项变更业务

占比=报告期发生保险事项变更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得1分,80%﹤占比≤90%得0.5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5.退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占比

3、占比4得分的低值+占比

5、占比6得分的低值+占比

7、占比8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新增退保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新增退保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报告期新增犹豫期退保涉及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4=报告期新增犹豫期退保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5=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退保保单数/报告期新增投资理财型产品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6=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退保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投资理财型产品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7=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单数/报告期新增团险产品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团险产品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6、7、8≤80%得0.5分,80%﹤占比1、2、3、4、5、6、7、8≤90%得0.2分,90%﹤占比1、2、3、4、5、6、7、8≤100%的得0分,100%﹤占比1、2、3、4、5、6、7、8≤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5、6、7、8≤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5、6、7、8得-1分。6.第三方付费投保业务

占比1=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7.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业务

占比1=报告期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业务笔数/报告期理赔业务笔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金额/报告期理赔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8.保单贷款业务

占比=报告期办理质押贷款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得1分,80%﹤占比≤90%得0.5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 ”财险业:(共6项)1.代理销售业务

占比1=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2.团险产品

占比1=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

2、占比

3、占比4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3.保险事项变更业务(批改业务)

占比=报告期发生保险事项变更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得2分,80%﹤占比≤90%得1分,90%﹤占比≤100%的得0分,100%﹤占比≤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1分,120%﹤占比,得-2分。

4.第三方付费投保业务

占比1=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

5.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业务

占比1=报告期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业务笔数/报告期理赔业务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金额/报告期理赔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6.退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占比

3、占比4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新增退保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新增退保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单数/报告期新增团险产品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4=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费金额/报告期新增团险产品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80%得0.5分,80%﹤占比1、2、3、4≤90%得0.2分,90%﹤占比1、2、3、4≤100%的得0分,100%﹤占比1、2、3、4≤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得-1分。“ 5.客户类型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9分)5.1 客户类型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程度:(6分)5.1.1 计算金融机构高风险客户数量占比,评估金融机构应控制的客户风险敞口。(6分)

”参考评分要点:

根据报告期有关数据,计算金融机构高风险客户数量占比,评估金融机构应控制的客户风险敞口。计算公式为: 银行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占比3的得分+占比4的得分 占比1=(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客户数+私人银行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占比2=(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新客户数+私人银行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占比3=代理开户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4=新增代理开户的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5=一人多卡客户数(借记卡3张以上、信用卡3张以上)/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80%得1.2分,80%<占比1、2、3、4、5≤90%得1分,90%﹤占比1、2、3、4、5≤100%的得0.5分,100%﹤占比1、2、3、4、5≤110%的得0分,110%﹤占比1、2、3、4、5≤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5得-1分 证券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占比3的得分+占比4的得分+占比5的得分+占比6的得分 占比1=(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客户数+其他高风险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客户数+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3=代理开户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4=新增代理开户的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占比5=非现场开户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6=新增非现场开户的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6≤80%得1分,80%<占比1、2、3、4、5、6≤90%得0.5分,90%﹤占比1、2、3、4、5、6≤100%的得0分,100%﹤占比1、2、3、4、5、6≤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3、4、5、6≤120%的得-1分,120%<占比1、2、3、4、5、6得-1.5分 保险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 占比1=(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3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1分,110%﹤占比1、2≤120%的得-2分,120%<占比1、2得-3分“ 5.2 制约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控制效果的外部因素:(3分)

5.2.1 测量制约金融机构客户风险控制效果的外部因素。(3分)参考评估要点:

金融机构受自身资源能力所限,反洗钱工作实效将受制于许多外部因素,例如在开展客户尽职调查时,客户身份证件的核实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 努力程度。金融机构如果有能力排除相关外部制约因素,则可提升反洗钱风险控制效果。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

占比1=使用不可核查证件个人新客户数/个人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无业+其他职业个人新客户数/个人新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5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5分,100%﹤占比1、2≤110%的得0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三、控制(control)(44分)6.产品风险评估、识别与控制(9分)6.1 对产品风险进行评估的机制:(2分)

6.1.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风险评估机制。评估流程科学、合理、完善。(2分)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对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洗钱风险评估有相关制度安排,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产品风险评估标准。建立产品风险评估标准,但标准存在缺陷,酌情扣0.5至1分;没有制度安排的,未建立产品风险评估标准的,扣2分。(2)评估从初评到审核各个工作环节是否完善。如果只有系统自动评级,缺乏人工审核、参与的,酌情扣0.5-1分。(3)业务条线没有充分参与评估工作的,酌情扣0.5-1分。(4)针对评估结果在相关业务制度中制定了洗钱风险控制措施,没有制定的,每项新业务扣1分;措施不合理或不具备操作性的,每项业务扣0.5至1分。(5)高级管理层对新业务洗钱风险评估机制及标准是否知晓,是否对本机构新业务洗钱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审批,不知晓评估机制和标准的的,扣1至1.5分,没有对本机构新业务洗钱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措施进行审批的,每项业务扣1分。

6.2对高风险产品的识别。(1分)

6.2.1金融机构对高风险产品识别到位。(1分)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高管层及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负责人、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能够知晓本机构高风险产品或业务种类,并知晓各产品(业务)洗钱风险点或环节及其风险控制措施;不知晓的每项扣0.5分。(2)金融机构业务部门负责人、反洗钱岗位人员能够知晓本部门高风险产品或业务种类,并知晓各产品(业务)洗钱风险点或环节及其风险控制措施;不知晓的每项扣0.5分。

6.3 对高风险产品的控制程度:(6分)

6.3.1 金融机构针对高风险产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6分)参考评分要点: 选取人民银行重点关注的高风险业务品种或服务,评估金融机构该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力度。1.银行业:

(1)私人银行业务

计算公式:得分(风险控制资源的充足率)=(客户经理人数/私人银行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2)POS机业务

计算公式:得分(商户管理强度)=(现场核查特约商户数/POS机特约商户数)/行业均值×100% 强度﹥110%且无涉案的得0.5分;100%≤强度﹤110%的且无涉案得0.2分;强度﹥110%但无涉案的得0分;强度﹤100%且无涉案得-0.2分;100%≤强度﹤110%的但有涉案得-1分;强度﹤100%且有涉案的得-1.5分。(3)提前还贷业务

计算公式:占比=报告期提前还贷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提前还贷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4)网上银行业务 计算公式:占比=报告期网上银行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网上银行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1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5分;80%≤占比﹤90%的得-1分;占比﹤80%的得-1.5分。(5)现金业务

占比=报告期现金存取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现金存取业务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1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5分;80%≤占比﹤90%的得-1分;占比﹤80%的得-1.5分。

(6)一次性交易业务

占比=报告期一次性交易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一次性交易业务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7)跨境交易业务

占比=报告期跨境交易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跨境交易业务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1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5分;80%≤占比﹤90%的得-1分;占比﹤80%的得-1.5分。(8)银行卡业务 ①信用卡

占比1=信用卡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信用卡业务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②借记卡 占比2=借记卡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借记卡业务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占比2得分。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证券业(共4项):

1.转托管、指定(撤指)业务

占比=报告期转托管、指定(撤指)业务上报可疑交易笔数/转托管、指定(撤指)业务笔数/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占比≤80%得1分,80%﹤占比≤90%得0.5分,90%﹤占比≤100%的得0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

2.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业务上报可疑交易笔数/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账户资金交易笔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所有单客户多银行存管主账户资金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计分方法:占比≤80%得1分,80%﹤占比≤90%得0.5分,90%﹤占比≤100%的得0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3.网上交易业务

计算对疑似被同一人控制(通过同一MAC地址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委托交易,含3个)的多个疑似非同名账户网上交易风险控制程度。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得分=网上交易业务疑似非同名账户上报可疑交易户数/活动账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得分=网上交易业务疑似非同名账户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活动账户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5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4.电话交易业务

计算疑似被同一人控制(通过相同手机号(固定电话)控制3个以上非同名账户发生委托交易,含3个)的多个疑似非同名账户电话业务交易风险控制程度。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与占比2两者得分的低值

占比1:得分=电话交易业务疑似非同名账户上报可疑交易户数/活动账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得分=电话交易业务疑似非同名账户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活动账户交易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2分,80%﹤占比1、2≤90%得1分,90%﹤占比1、2≤100%的得0.5分,100%﹤占比1、2≤110%的得-0.5分,110%﹤占比1、2≤120%的 得-1分,120%﹤占比1、2,得-2分。“ ”寿险业(共8项): 1.代理销售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代理销售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代理销售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代理销售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费金额/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2.投资理财型产品(投资连接型产品、万能险、分红险)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费金额/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3.团险产品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团险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团险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费金额/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4.保险事项变更业务

占比=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涉及发生保险事项变更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5.退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占比

3、占比4得分的低值+占比

5、占比6得分的低值+占比

7、占比8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新增退保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新增退保上报可疑交易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报告期新增犹豫期退保上报可疑交易涉及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 行业均值×100% 占比4=报告期新增犹豫期退保上报可疑交易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5=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退保保单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新增退保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6=报告期投资理财型产品新增退保保费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新增退保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7=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单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新增退保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费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新增退保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5、6、7、8≤80%得0.5分,80%﹤占比1、2、3、4、5、6、7、8≤90%得0.2分,90%﹤占比1、2、3、4、5、6、7、8≤100%的得0分,100%﹤占比1、2、3、4、5、6、7、8≤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5、6、7、8≤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5、6、7、8得-1分。6.第三方付费投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第三方付费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7.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业务笔数/报告期理赔业务笔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理赔资金转入保险权益所有人以外第三方账户业务金额/报告期理赔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8.保单贷款业务

占比=报告期办理质押贷款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得0.5分,80%﹤占比≤90%得0.2分,90%﹤占比≤100%的得0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 ”财险业(共6项): 1.代理销售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代理销售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代理销售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代理销售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费金额/报告期代理销售新增保费总金额/ 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2.团险产品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团险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团险产品上报可疑交易保费金额/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3.保险事项变更业务(批改业务)

占比=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涉及发生保险事项变更保单数/存量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得1分,80%﹤占比≤90%得0.5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0%的得-0.5分,120%﹤占比,得-1分。

4.第三方付费投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新增保单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第三方付费业务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第三方付费新增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5.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和占比2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业务笔数/报告期理赔业务笔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上报可疑交易理赔资金转入第三方或非缴费账户业务金额/报告期理赔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2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6.退保业务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

1、占比2得分的低值+占比

3、占比4得分的低值

占比1=报告期新增退保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新增保单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报告期新增退保上报可疑交易总金额/报告期新增保费总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3=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单上报可疑交易保单数/报告期新增退保保单 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4=报告期团险产品新增退保保费上报可疑交易金额/报告期新增退保保费总金额/行业均值×100% 占比1、2、3、4≤80%得0.5分,80%﹤占比1、2、3、4≤90%得0.2分,90%﹤占比1、2、3、4≤100%的得0分,100%﹤占比1、2、3、4≤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3、4≤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3、4得-1分。

7.客户风险识别、划分与控制(13分)7.1 客户接纳:(5分)

7.1.1 客户接纳政策是否符合反洗钱监管要求。(1分)

参考评分要点:(1)可考虑在客户身份识别流程没有按要求完成的情况下,一般不应与新客户建立业务关系,除非有合理依据确信相关的流程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评估时,可现场查看已经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留存身份证明文件,登记身份基本信息,联网核查等情况,发现一例扣0.5分,扣完为止。(2)高管对本机构与外国政要建立业务关系进行了授权或批准等因素,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7.1.2 客户信息登记表或相关业务凭证身份识别要素完整,且便于反洗钱工作应用。(1分)参考评分要点:(1)客户信息登记表或相关业务凭证身份识别要素完整,且便于反洗钱工作应用,缺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2)完整登记对公、对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且便于反洗钱工作应用,缺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3)将评估期内新客户“职业”登记为“其他”和“无业”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扣0.5分。(4)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留存已过期的身份证件,发现一例扣0.2分,扣完为止。

7.1.3 对于客户尽职调查有合理的流程安排。(1分)参考评分要点:客户办理高风险业务(可参考产品/客户部分)、客户为高风险客户或政要人物的,在进行客户尽职调查时需建立复核、授权、审批等机制,上述机制缺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7.1.4 实际受益人识别。(2分)参考评分要点: 银行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占比3的得分+占比4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客户数+私人银行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新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新客户数+私人银行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3=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客户数/机构客户总数×100% 占比4=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新客户数/机构新客户总数×100% 占比1、2、3、4≤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 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3分,120%<占比1、2得-0.5分 证券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占比3的得分+占比4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客户数+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新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新客户数+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占比3=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客户数/机构客户总数×100% 占比4=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新客户数/机构新客户总数×100% 占比1、2、3、4≤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3分,120%<占比1、2得-0.5分 保险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占比3的得分+占比4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新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3=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客户数/机构客户总数×100% 占比4=已识别出实际受益人的机构新客户数/机构新客户总数×100% 占比1、2、3、4≤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3分,120%<占比1、2得-0.5分

7.2 持续尽职调查:(2分)

7.2.1 及时更新客户信息。(1分)

参考评分要点:(1)查看是否有相关制度措施保证能够及时更新客户信息,如不存在相关制度规定扣1分;(2)是否存相关技术措施保证能够及时更新客户信息,如不存在相关规定扣1分,如电子台账、系统在客户信息到期前具有提示功能等。对有管辖权的分支机构,重点评估其更新客户信息的执行情况。7.2.2 持续识别客户。(1分)

参考评分要点:有制度性和技术性措施保障在业务存续期间,当客户身份特征或经营特征发生重大变化,或与建立关系时不一致,客户行为、交易出现异常等情况时,应持续履行识别义务,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7.3 客户风险等级管理:(6分)

7.3.1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流程符合监管要求。(2分)

参考评分要点:(1)建立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制度,且等级划分标准科学合理,符合规定,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2)对初次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未在规定时间内 划分风险等级的,有制度或流程方面缺陷的酌情扣分。(3)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从初评到审核各个工作环节是否完善。如果只有系统自动评级,缺乏人工审核、参与的扣1分。(4)业务条线没有充分参与评估工作的,酌情扣0.5分。(5)高级管理层了解风险评估情况,不了解的扣1分,没有充分了解的扣0.5分。(6)按要求对客户风险等级进行调整,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7.3.2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流程执行效果(2分)1.银行业:

合计得分=(1)项得分+(2)项得分+(3)项得分 计算公式(1):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客户数+私人银行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开立离岸账户的新客户数+私人银行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计算公式(2):

计分方法:占比=一人多卡客户(借记卡3张以上、信用卡3张以上)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多头开卡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计算公式(3):

计分方法:占比=代理开户(卡)客户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代理开户(卡)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 ”证券业:

合计得分=(1)项得分+(2)项得分+(3)项得分 计算公式(1):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客户数+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开户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单客户多银行存管客户数+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0.5分,80%<占比1、2≤90%得0.2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 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计算公式(2):

计分方法:占比=代理开户客户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代理开户客户总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计算公式(3):

计分方法:占比=非现场开户客户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非现场开户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0%的得0.5分;110%≤占比﹤120%的得0.2分;100%≤占比﹤110%的得0分;90%≤占比﹤100%的得-0.2分;80%≤占比﹤90%的得-0.5分;占比﹤80%的得-1分。“ ”保险业:

计分方法:得分=占比1的得分+占比2的得分

占比1=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客户数+敏感地区客户数+政要人物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客户+其他高风险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2=分母所包含客户类型中已划分出高风险客户数之和/(持非可核查证件投保的新客户数+敏感地区新客户数+政要人物新客户数+无业及其他职业新客户+其他高风险新客户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1、2≤80%得1分,80%<占比1、2≤90%得0.5分,90%﹤占比1、2≤100%的得0分,100%﹤占比1、2≤110%的得-0.2分,110%﹤占比1、2≤120%的得-0.5分,120%<占比1、2得-1分“ 7.3.3 应用客户风险分类结果有效地进行反洗钱风险控制。(1分)参考评估要点:高风险客户占可疑交易报告量比例。评分方法:得分=占比1得分+占比2得分 一是计算涉及高风险客户可疑交易报告。

占比1=(涉及高风险客户的可疑交易报告量/报告总量)×100%;

占比1﹥50%的得2分;30%≤占比1﹤50%的得1分;20%≤占比1﹤30%的得0.5分;10%≤占比1﹤20%的得-0.5分;5%≤占比1﹤10%的得-1分;占比1﹤5%的得-2分;

二是计算涉及低风险客户可疑交易报告

占比2=(涉及低风险客户的可疑交易报告量/报告总量)×100%。

占比2﹥50%的得-2分,30%≤占比2﹤50%的得-1分;20%≤占比2﹤30%的得-0.5分;10%≤占比2﹤20%的得0分;5%≤占比2﹤10%的得1分;占比2﹤5%的得2分。” 7.3.4根据风险分类结果在高风险领域采取了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在低风险领域采取的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符合法定的合规标准。(1分)

参考评分要点:(1)对网上银行等非面对面业务采取更严格的身份识别措施,采取指纹、视频等手段认证客户身份的,得1分,采取动态验证口令、数字证书(U盾)、文件证书的得1分,仅采取用户名、密码的,不得分。(2)对其他高风险业务都采取匹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得1分,发现缺一个的扣0.2分,扣完为止。(3)根据客户风险分类结果对高风险客户采取了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对 低风险客户的简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符合法定的合规标准,酌情给分。

8.资料和记录保存(3分)8.1 应该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范围、期限符合反洗钱监管要求:(1分)

8.1.1 应该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范围、期限符合反洗钱监管要求。(1分)

参考评分要点:(1)交易记录要素满足反洗钱工作需要,例如包括汇款交易记录、网上交易IP地址、办理手机银行业务的手机号等,如不包括的酌情扣分。(2)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时限和完整符合反洗钱法规要求,不符合的酌情扣分。(3)合理留存了反洗钱工作痕迹,未留痕迹或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8.2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的方式便于反洗钱利用:(2分)

8.2.1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的方式便于反洗钱利用。(2分)参考评分要点:反洗钱监测系统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系统(或者是功能模块)中,能方便调取客户身份资料(一般是开户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不扣分;能方便地从其他系统调取的,扣1分;不能通过系统调取的,但可疑交易、风险等级划分、配合行政调查的内控制度或操作流程中具有调取上述资料的内容和方式的,扣1.5分;不能通过系统调取且没有相关制度安排,缺少其他及时调取交易记录或身份资料手段的,扣2分。

9.交易分析和报告(9分)9.1 报告流程:(7分)

9.1.1 按照反洗钱监管要求建立健全适合本金融机构的异常交易监测指标或模型。(2分)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未建立异常交易监测指标或模型的,扣1分;指标或模型有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2)金融机构未根据洗钱风险状况变动、业务发展创新和新的监管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了异常交易监测指标或模型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3)金融机构未及时报备异常交易监测指标或模型及调整情况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9.1.2 异常交易数据经过必要的筛查和分析。(2分)参考评分要点:(1)只有系统自动筛查,缺乏人工参与分析审核的,酌情扣0.5-1分;

(2)对系统筛查和人工主动发现的异常交易数据,应全面关注并分析①客户职业、年龄、收入等基本信息;②客户风险等级;③交易的可疑特征;④客户的历史交易情况;⑤关联客户基本信息和交易情况;⑥客户行为特征等方面情况。缺少一项或发现一条扣0.2分,扣完为止。

(3)业务条线没有充分参与异常交易筛查和分析工作的,酌情扣0.5-1分。(4)人工筛选可疑交易上报率

人工筛选可疑交易上报率=由人工筛选上报的可疑交易份数/可疑交易报告总份数/行业均值×100%。

占比≤80%扣1分,80%﹤占比≤90%扣0.5分,90%﹤占比≤95%扣0.2分。"

9.1.3 参与异常交易数据筛查分析的人员具有相应的履职能力和资源保障。(1分)

参考评分要点:(1)参与异常交易数据筛查分析的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客户信息、交易背景,不能及时获取的,每缺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2)相关人员具有对异常交易数据做出合理判断所需的必要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3)高级管理层和业务条线相关管理人员对异常交易数据筛查分析工作提供支持,并了解本机构或本条线异常交易情况,支持不够或对情况不了解的,酌情扣分。

9.1.4 金融机构内部可疑交易信息处理流程合理、有效、健全。(1分)参考评分要点:(1)建立合理、有效、健全的内部可疑交易信息处理流程,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扣完为止。(2)在处理涉及重大案件线索、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控名单以及各类敏感交易信息时,建立适当的程序确保信息处理工作的及时和保密,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3)可疑信息处理流程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相衔接,程序安排适当,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4)数字证书管理。报告机构未能妥善使用和保管数字证书,影响报送工作正常开展的,酌情扣分。

9.1.5 可疑交易监测机制有助于预防内部人员作案、金融欺诈等案件发生,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1分)

参考评分要点:在可疑交易监测指标设计、分析流程等方面有考虑预防内部人员作案、金融欺诈等案件发生的给1分,否则不得分。

9.2 报告质量:(2分)

9.2.1 金融机构对于可疑交易填报工作有无明确具体的要求,以指导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填报高质量的可疑交易报告。(2分)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有制度性安排,要求员工在填报可疑交易报告时,全面关注并清晰描述相关问题:①客户职业、年龄、收入等基本信息;②客户风险等级;③交易的可疑特征;④客户的历史交易情况;⑤关联客户基本信息和交易情况;⑥客户行为特征等6方面情况,缺少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2)金融机构员工未按上述要求填报可疑交易报告的,发现一个或缺少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3)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金融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的质量。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应包括:涉及可疑交易客户的详细信息、客户可疑行为特征描述、交易的主要可疑特征、交易资金来源及流向分析、可能涉嫌洗钱犯罪的类型分析、金融机构分析甄别后得出的初步结论和拟采取的措施等内容。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报告要素不全的,酌情扣0.5至1分。

10.系统支持:(7分)10.1 技术保障:(5分)

10.1.1 客户身份识别资料和交易记录采集、管理和保存有必要的技术系统支持。(1分)

参考评分要点:建立客户身份识别资料和交易记录采集、管理和保存系统的得1分,未全部实现系统采集、管理和保存的,缺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

10.1.2 金融机构内部核心系统或业务系统架构和功能设置能够满足反洗钱工作需要。(2分)参考评分要点:(1)反洗钱系统是否能够涵盖全部业务数据,缺一项业务的扣1分,扣完为止。(2)反洗钱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是否有效对接,能够方便的获取客户尽职调查信息,不能有效获取的,每缺一种扣0.5分,扣完为止。(3)有技术手段支持风险等级划分和管理工作,没有的扣1.5分,不完善的酌情扣分。

10.1.3 建立并应用功能完整的信息系统筛选、提取和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含对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监控名单的监控)。(2分)

参考评分要点:(1)使用系统筛选、提取和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未建立系统的,扣2分,系统功能不全的,每项酌情扣0.5分,扣完为止。(2)能够对监控名单进行实时监控,不能实时监控的,扣1分。(3)能够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完成对涉及监控名单交易的回溯性审查,不能进行回溯性审查的扣1分。

10.2 系统更新:(2分)

10.2.1 金融机构能够根据风险控制需要及业务、技术发展,及时完善针对与网上金融、自助金融交易终端等非面对面业务渠道有关的技术控制措施。(1分)参考评分要点:根据网上金融、自助金融交易等非面对面业务发展及时进行更新技术控制措施,未能及时更新或技术控制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酌情扣分。

10.2.2 能够及时按照反洗钱监管要求,完善相关技术措施。(1分)

参考评分要点:结合当前反洗钱监管要求,及时完善相关技术措施,例如系统能否支持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能否支持对高风险客户的非面对面业务限额进行交易额度限制等。如发现系统中有不满足反洗钱监管要求的,酌情扣分。

11.自主管理(3分)11.1 稽核审计:(1分)

11.1.1按规定定期开展本级反洗钱内部审计和检查。(1分)

参考评分要点:(1)评估期内对本级机构开展了反洗钱内部审计或检查,未开展的扣1分。(2)内部审计和检查的目标符合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导向,项目设置科学合理。发现问题的,酌情扣分。(3)及时根据监管要求、内部审计和内部检查情况,开展有效整改工作,并根据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一个问题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扣0.5分,扣完为止。此项评估结果可以负分。

11.2 风险应对:(2分)

11.2.1 金融机构及时总结分析洗钱及其他犯罪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的风控措施。(2分)参考评估要点:(1)有制度性安排,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对本机构发生的典型案例(包括涉嫌洗钱案例、可疑交易线索或有权机关要求协查的案件线索及可疑客户信息)进行追溯、审查、分析及追责,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没有制度性安排的,扣2分。(2)金融机构发生重大洗钱或涉嫌洗钱案件,未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反洗钱工作不到位的(如对涉嫌犯罪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交易分析甄别工作不到位)每发现一个问题扣2分。(3)金融机构未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查找自身风控漏洞,依据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提出风险提示和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的,每项扣1分。(4)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未参与案例分析,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未审查案例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推行的,每项扣1分。(5)在涉及自身的案件发生后,金融机构未及时通知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每项扣1分。(6)金融机构业务条线及其他相关部门未深入参与案例分析及改进工作的,每项扣1分。(7)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根据监管机构风险提示,转发、组织学习并查找自身风控漏洞,研究、审查相应改进措施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推行,没有转发或组织学习的,每份提示扣1分;其他工作没有到位的,每份提示酌情扣0.5至1分。上述项目均可扣负分。

四、沟通(Communication)(8分)12.内部沟通(3分)12.1 传递反馈:(3分)

12.1.1 反洗钱事项报告制度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具有必要的独立性。(1分)参考评分要点:(1)对于分支机构上报的反洗钱重大事项或敏感事项,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没有及时处理的,每项扣1分;没有及时反馈的,每项扣1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未按职责对反洗钱重大或敏感事项进行处理的,每项扣1分。(2)反洗钱合规部门及其负责人能就可疑交易是否应该上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有权决定是否上报可疑交易,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无权限的,扣0.5分。(3)可疑交易报告路径具有合理性和独立性,如符合保密规定、经过适当的审核环节、不受业务系统运行的制定,不具有独立性的,扣0.5分。(4)高管的角色定位能够屏蔽利益冲突,如可考虑高管的其他分管业务是否与反洗钱存在冲突,不能屏蔽利益冲突的,扣0.5分。

12.1.2 反洗钱监管要求能够及时传递到各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1分)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及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知悉反洗钱监管新政策。不能及时知悉反洗钱监管新政策的,扣0.5分。(2)金融机构传递反洗钱监管信息的渠道快捷通畅,并能确保信息在各层级机构及各条线间完整传递。通过电子方式渠道传输的不扣分,仅通过纸质文书传递的,扣0.5分;对新 政策进行系统内转发或传递,缺转发或传递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12.1.3 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与业务条线之间、上级机构与下级机构之间为完善反洗钱内控机制、反洗钱风控措施进行有效沟通。(1分)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建立某项反洗钱内控制度或风控措施前,经过上下级之间、不同条线之间的必要沟通和讨论,未经必要沟通和讨论的,扣0.5分。(2)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与业务条线、下级机构就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内控及风控措施进行回溯性审查、政策研究,未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回溯性审查、政策研究的,扣0.5分。(3)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参与相关内部沟通及政策研究工作,高管层未参与内部沟通及政策研究的,扣1分。

13.外部沟通(5分)13.1 向人民银行报送监管数据、报告或其他资料、信息的情况:(3分)

13.1.1 向人民银行报送监管数据、报告或其他资料、信息的情况。(3分)参考评分要点:(1)未报送的,缺报一次扣1分。(2)报送不及时、不准确的1次扣0.5分。(3)新设分支机构报备资料不符合规定的,每个新设机构每项扣0.5分;新设机构高管和反洗钱工作人员反洗钱业务知识测试不合格的,每人次扣0.5分。(4)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开展工作,不配合的每次扣1分。上述各项可扣至负分。

13.2 金融机构或其高级管理层以适当方式向人民银行报告重要反洗钱事项、敏感反洗钱工作信息:(2分)

13.2.1 金融机构或其高级管理层以适当方式向人民银行报告重要反洗钱事项、敏感反洗钱工作信息。(2分)

参考评分要点: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因未勤勉尽责、未有效与人民银行就反洗钱监管问题进行沟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造成不利影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扣负分,扣2分,情节较轻的,扣1分,扣完为止。

五、调整(Correct)

14.案件破获 14.1 提供线索。

14.1.1 提供有价值的可疑交易线索破获洗钱及上游犯罪案件。

参考评分要点: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线索情况酌情加分,加分应考虑与9.1.1-9.2.1的评分结果保持均衡,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5分。

14.2 协助破获案件。14.2.1 积极协助破获洗钱及上游犯罪案件。

参考评分要点:根据金融机构配合洗钱案件调查情况酌情加分,总分原则上不超过3分。

15.工作成果 15.1 调研成果。

15.1.1 调研成果被各级人行采用或被人民银行表扬。参考评分要点:根据调研成果被人民银行总行采用(表扬)、省级分支机构采用(表扬)、地市级中心支行采用(表扬)、县支行采用(表扬)等不同情形酌情加分,同一调研成果仅按最高等计算一次,加分累计不超过2分。

15.2 工作创新。

15.2.1 工作创新:反洗钱创新工作得到人民银行认可或推广。

参考评分要点:根据反洗钱创新工作被人民银行总行书面认可、省级人行分支机构书面认可,反洗钱创新工作被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推广、省级分支机构决定推广的等不同情形,酌情加分,加分累计不超过3分。

15.3 外部表彰。

15.3.1 反洗钱工作受到各级人民银行或外部单位表彰。

参考评分要点:根据反洗钱工作受到人总行或其他部委表彰的、受到人民银行分行或省级单位表彰、受到人民银行地市中支或市级单位表彰等不同情形,酌情加分,加分累计不超过3分。

16.配合工作

16.1 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情况。

16.1.1 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情况。

参考评分要点:不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现场检查、反洗钱调查和反洗钱现场评估等重要工作的,不得高于E级。

17.负面报道 17.1 负面报道。

17.1.1对于涉及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媒体负面报道,金融机构未做恰当处理。参考评分要点:(1)被国家级或境外媒体报道的,酌情扣3-5分。(2)被国家级以下媒体报道的,酌情扣1-2分。

18.反洗钱内控措施合法性 18.1 反洗钱内控措施合法性。

18.1.1 评价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合法性。参考评分要点:(1)反洗钱内控制度一旦出现与反洗钱监管制度基本原则和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政策有根本冲突之处,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等级不得高于B级。(2)反洗钱内控制度一旦出现与反洗钱法律规定有关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的强制性规定有抵触的,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评估等级应在原始评分基础上酌情扣5-10分。

19.现场评估。19.1 现场评估。

19.1.1 经现场评估发现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流程或风险控制系统有效性不足的。

参考评分要点:(1)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流程或风险控制系统存在系统性严重缺陷的,可考虑:一是被评估单位未采取合理方式对可疑交易进行人工分析并留存人工分析痕迹;二是客户职业信息划分十分粗糙(职业分类不超过5类),不足以支撑客户尽职调查的;三是系统经过升级或改造后大量丢失或无法查询以往客户大额和可疑交易分析记录的,(丢失或无法查询的信息跨度超过三个月的);四是被评估单位未将反洗钱违规行为纳入考核、未将反洗钱制度嵌入业务操作流程、评估期内未开展稽核审计三类问题同时存在的。最终评级不得高于D级。(2)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流程或风险控制系统有效性不足的,最终评级不得高于C级。(3)人民银行对于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流程或风险控制系统有效性存在不确定的,最终评级不得高于B级。(4)人民银行认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流程或风险控制系统存在技术性缺陷的,可将原始评级降低一级。

20.行政处罚。20.1 行政处罚

20.1.1 现场检查发现重大违规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参考评分要点:(1)被人民银行处50万-500万罚款的,可将原始评级降低一级或二级,且最终评级不得高于D级。(2)被人民银行处20万-50万罚款的,可将原始评级降低一级,且最终评级不得高于C级。

21.内部案件 21.1 涉案情况。

21.1.1 内部机构或工作人员参与洗钱案件。

参考评分要点:(1)高管涉案的,直接降二级以上且不得高于D级;(2)内设机构或其他员工涉案的,直接降一级以上且不得高于C级。

21.2 泄密事件

21.2.1 发生反洗钱泄密事件。

幼儿园等级评估申报书 篇5

说 明

一、本方案既是幼儿园等级评估(复评)申报书,也是幼儿园学年自评工作呈报书,共包括五部分:

(一)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二)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

(三)幼儿园自评报告;

(四)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五)督导评估组意见。

二、全省各幼儿园在每学年结束时,应对照本方案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当地教育督导部门备案。凡申报评等级或复评的幼儿园,应按广东省幼儿园等级评估的有关规定,填写本方案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等级幼儿园评定权限逐级向教育督导室申报。

三、评估指标体系共设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包含若干个因素,并配有评分操作方法。标有“★”符号者为必达指标,在三级指标内划线部分为必达因素。各级等级学校必须分别达到相应的必达指标(或因素)要求。凡不达指标因素“基本达到”的,自评或评估得分为其分值的二分之一以下。

四、评估指标体系总分为500分。2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为:办园条件150分(占总分30%);幼儿园管理350分(占总分70%);为激励幼儿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附设了效益得分。凡申报省一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幼儿园管理两大部分的得分,要分别达到其总分的85%以上;且办园条件得分、幼儿园管理得分加效益得分的合计分要达到总分的90%以上。凡申报市(地级市)一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幼儿园管理两部分的得分,要分别达到其总分的75%以上;且办园条件得分、幼儿园管理得分加效益得分的合计分要达到总分的80%以上。凡申报县(市、区)一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幼儿园管理两大部分的得分,要分别达到其总分的60%以上;且办园条件得分、幼儿园管理得分加效益得分的合计分要达到总分的70%以上。

五、效益得分的计算方法是:

(幼儿园管理得分+获奖得分)×3,如商大于1,则每大于0.01加0.5分。办园条件得分×7

六、指标体系中一些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1)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经费,其使用范围是人员工资福利,、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一次性专项基建费除外。(2)证照:指土地证、房产证(含幼儿园与单位或个人签署的租、借等长期合法使用合同等)、办园许可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

(3)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绿化及园内道路用地等。

已绿化面积(4)

绿化覆盖率 = ×100%

可绿化面积

已绿化面积指园内已种了花草、植树的面积,可绿化面积指幼儿园占地面积减去不能绿化的地方(如建筑物、跑道、游泳池、水池、沙地等)的面积。

(5)档案资料,分办园条件和幼儿园管理两部分。幼儿园管理包括幼儿园发展规划及学、学期工作(含党、团工作)计划及总结;班、级组、教师学、学期工作计划及总结;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教师业务档案(含教师的教改、科研计划、总结,进修计划,公开教育活动教案,教育随笔、心得等);对师幼的表彰奖励记录、对教职工的处分记录;学籍管理资料;幼儿发展档案、幼儿健康档案;幼儿园资产档案等。“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中凡要求填报三个学()数据,均应填报近三学年(三年)的数据;统计表如无指定年限,应按评估(复评、自评)时的现状填报。

(6)办园特色,指幼儿园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办园风格特征。包括办园模式、课程设置和开发、教育教研、幼儿园管理特色等。(7)幼儿园领导班子,指幼儿园正副园长、党组织正副书记。

(8)重大责任事故,包括恶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教职工中有人因犯罪被判刑、严重违反省有关收费管理规定。恶性安全责任事故,系指因幼儿园工作疏忽或管理不善,造成师幼中有一人或一人以上死亡或终身残疾等严重事故。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指幼儿园突破上级下达的当年计划生育指标或教职工中有超计划生育的。

(9)保教人员年流动率,指一学年内(上年8月份至下年8月份)正常流动和非正常流动的人数占学年初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非正常流动指未履行完劳动合同。(10)抽逃资金或挪用办学经费,指从幼儿园抽调资金(实物)或挪用办学经费到园外进行投资经营(含炒股票、办学校、办企业等)。

七、幼儿园在地级市或地级市以上获奖得分,作为衡量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依据之一,并用于计算加分,折算后计入总分。

八、Ⅰ类地区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六市,Ⅱ类地区指除珠三角六市之外,其他15个地级市城区和所辖各县(市)县城所在地,其余为Ⅲ类地区。

九、本方案适用于一切合法举办的幼儿园。

风险等级评估标准 篇6

关键词:风险等级,危险化工工艺,模糊数学,指标体系

0 引言

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石化产业迅猛发展,生产所涉及的危险品品种越来越多、生产的工艺条件越趋苛刻、生产规模越发大型化、自动化,这些发展和进步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1,2]。在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的安全是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工艺过程进行安全评价[3]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评价模型还是评价方法上均有所进步[4,5],但是对化工项目进行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价的研究还不多,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通用性评价方法。因此,对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危险工艺风险表征涉及的影响因素,在对化工企业中危险化工工艺进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化工行业情况[6],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7]、系统分析(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专家咨询、二手资料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吸收、归纳、重组、增删现有的评价指标,删除那些影响微弱、作用不大的因素,然后研究分析主要因素间的关系,由此建立了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8]。

2 风险等级划分

对于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等级划分,首先采用模糊语言构造危险化工工艺评价集“严重危险,危险,比较危险,可能危险”来评价每个指标,其次在模糊集理论中用[0,1]间取值的模糊隶属度函数量化模糊语言。本文主要采用“语气算子”来表示危害程度[9],并对其赋值。见表1。

3 指标解释及量化

3.1 指标量化方式

为了避免模糊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对于危险化工工艺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取值尽量采用一些数学方法对其量化,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采用指标分类分解法[10]对指标进行量化。以工艺固有危险性中物料为例,得到其指标分类分解图,如图1。

3.2 工艺固有危险指标解释及量化

3.2.1 物料指标解释及量化

(1)危险物料的性质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按照危险物料的毒性、爆炸性、可燃性、腐蚀性分别进行分级,并且需要从定性到定量进行描述,完全没有该类性质的物质为不危险,记为0,对于具有一种危险性质的物质定义为临界危险,按照模糊数学理论[11](下面的指标同理考虑),记为0.5,到全部具有为高度危险,记为1,范围分别为0-0.5, 0.5-0.71, 0.71-0.84, 0.84-1(危险化工工艺风险分级)(0.5,0.71,0.84,1分别代表具有1、2、3、4种危害性质)。

(2)危险物料的能量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储存量与临界量相除相加,同时采用线性标度变换的方式[12],得到的值即为危险度(大于1的值取1)。至于到底以生产场所还是以储存区来计算则依照最大危险原则进行计算。倘若存在量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则取值0.5。

(3)工业毒物的危害程度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中有毒物质危险性标准及《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根据评价行业类型判断化学品毒性级别并采用插值法评判其相应风险等级,见表2。

(4)潜在职业病危害

根据《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以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和严重性(致死或致残等)进行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5)爆炸传播速度

爆炸传播的速度可以分为轻爆——0.1-10m/s(0-0.5)、爆燃——10-1000m/s(0.5-0.84)和爆轰——1000-7000m/s(0.84-1)。工艺物质发生爆炸的传播速度参考普通炸药的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一般在2000-9000m/s之间。

(6)扩散方式

泄漏后的气体采用蒸汽云爆炸计算爆炸死亡半径,并以死亡半径划分等级,即:≤10m,10-30m,30m-50m,≥50m。4个等级按照危险性分别对应4个隶属度区间:0-0.5,0.5-0.71,0.71-0.84,0.84-1。

3.2.2 工艺参数指标解释及量化

(1)温度

危险物料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最高温度。对于温度的危险程度评定,主要以物质的标准自燃着火温度为界,在此温度上使用的,定义为1,其它的采用线性标度变换的方式,将温度与着火温度(或受热分解温度)的比值进行定义。

(2)压力

参照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中易燃可燃液体的压力危险系数图[13]进行取值。

(3)配料比

由于配料比对工艺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采取专家评分的方式进行赋值。

(4)进料流量/空速

这里讲的都是体积空速。危险物质流量分级见表3。

(5)pH值

针对材料的腐蚀程度,将pH值划分为4个等级,即7-10,10-14,3.5[14]-7,0-3.5,分别对应隶属度区间:0-0.5,0.5-0.71,0.71-0.84,0.84-1。(插值法)

(6)搅拌速率

对于搅拌速率的隶属度采用隶属度函数计算,见公式(1):

undefined

式中,υ为最佳搅拌速率。

(7)杂质含量

杂质对工艺产生的影响分为可能直接导致生产和贮运过程发生事故(0.84-1),造成反应器内凝聚结块、堵塞设备(0.71-0.84),引发副反应降低反应速率及产品质量(0.5-0.71),其它比较小的影响(0-0.5)[15]。

(8)氧含量

在这15种危险化工工艺中,有很多反应过程中存在气相氧含量这个参数,由于它可能与反应器中的物质形成爆炸混合气,因此必须着重考虑。参照化工厂危险度分级方法,将其划分为3个区间,即在爆炸极限内作业(0.84-1),在爆炸极限附近的作业(0.5-0.84),不在爆炸极限内附近作业(0-0.5)。

(9)其它特殊参数

这里的特殊参数主要是各个工艺中特有的参数,如果工艺中只有上面8种参数,或者更少,那么这个指标就不考虑,具体在软件上以灰色部分体现。比如说电解工艺中有槽内电流及电压、氯化工艺中有尾气组成、加氢工艺中有氢气压缩机运行参数等。这些特殊参数的危险值的确定可以采用专家评分、隶属度函数以及模糊分级等方法进行。

3.2.3 安全控制指标解释及量化

在体系之中,安全控制指标主要有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报警联锁,物料进料及比例控制与联锁,搅拌稳定性控制及联锁,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冷却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及一些特殊的控制系统(比如硝化反应中的塔釜杂质监控系统、加氢反应中循环氢压机报警与联锁、安全间距控制等)。对于这一系列指标,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评分的方式,根据控制效果依次分为好、较好、一般以及差4个等级,分别对应危险度区间为0-0.5,0.5-0.71,0.71-0.84,0.84-1。倘若工艺中不需要某个指标则在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时将其忽略,如果需要而工艺中没有则取值为1。

3.2.4 设备指标解释及量化

(1)压力管道

危险系数通过计算[7],对照4个危险等级在0-1之间取值。倘若工艺中的压力为负压,而且设备中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物质,那么说明一旦设备出现泄漏,则极易产生火灾爆炸现象,因此选择其危险系数为1。

(2)储罐

对于储罐,主要还是考虑其容量及其间距问题,两者取最大值。对照4个危险等级与工艺风险划分的等级一一对应起来,在0-1之间取值。

对于储罐的间距问题,主要参考《石油化工防火规范》,符合要求则在0-0.5之间取值,不符合则在0.5-1之间取值。

(3)转动设备

评价单元中对于使用大于600马力的压缩机以及大于75马力的泵,按照个数进行危险评估,一个取0.25,大于等于4个的取1。

(4)明火设备

当易燃液体、蒸汽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燃的可能性。从评价单元可能发生泄漏点到明火设备的空气进口的距离来确定危险系数,具体的过程参照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中明火设备的危险系数图[13]进行取值。

(5)压力容器/反应釜

危险系数计算文献[7],对照4个危险等级在0-1之间取值。倘若工艺中的压力为负压,而且设备中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物质,那么说明一旦设备出现泄漏,则极易产生火灾爆炸现象,因此选择其危险系数为1。

(6)设备所处的环境

设备所处的环境比较的复杂,这里主要考虑介质与材料的腐蚀性、高温蠕变以及低温影响这3种情况。针对这3种影响设备的环境的危险性,可以判别出他们对于整个工艺的影响系数,具体取值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基于最危险系数的原则,在0-1之间取值。

3.3 安全补偿指标解释及量化

3.3.1 安全管理补偿

安全管理补偿项目包含管理制度、台账以及厂区安全操作规程3个部分23个小的项目。对于这部分的补偿,采用安全检查的方式,检查项目、内容符合相关要求,补偿系数为1,检查项目、内容需进一步完善的,补偿系数为0.5,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或者根本没有,补偿系数为0,最后安全管理总的补偿系数为各项之和与总数之比。

3.3.2 物质隔离、防火措施补偿参照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

3.3.3 人员环境补偿

(1)人员补偿

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①工作态度不端正;②缺乏安全生产知识;③生理或健康状况不良;④安全防护措施不当。通过上述4种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专家评分方式,结合4种可能引发误操作情况的概率P,进行危险化工工艺安全补偿,补偿系数取1-P。

(2)环境

环境因素按其影响程度高低,依次为照明、噪声、温度及湿度。

4 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

风险等级评估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其中层次分析法采用指数法,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中主要是对指标的量化进行了更为准确的量化。以硝基氯苯生产工艺为例,在定性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权重的计算以及指标的量化,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整体的风险等级评估,得到的结果通过评估软件体现出来,具体见图2-图5。

5 结论

大金龙的新等级标准之选 篇7

2013年5月13日,JT325-2013新标准开始实施,明确标注了大型高一级客车的座位数限制为“49+1+1”,可以清楚地看出交通部在现阶段政策标准中对大客平台以乘客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导向的原则。

客车行业是典型的政策性市场,以较早的《道路客运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为例,撬动了中国客车行业的市场及产品升级;而以《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325标准)为代表的相关法规条例,更从产品如何真正走向市场的标准上给予了明确细分。

洞悉市场、符合标准,是中国客车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积淀和背书,而恰恰是因为这两者的有效契合,促成了中国客车能作为民族汽车品牌的成长典范进入国际舞台的视线。这其中集聚了一代人的智慧,也是政策与市场并行发展的核心所在,大客平台的多轮升级显得尤为突出。

通过对JT325标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交通部对于客车产品尤其是大客产品的历次标准修订,在客车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把握上都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判断和倾向性的。以2013年5月13日开始实施的JT325-2013新标准为例,开始明确标注了大型高一级客车的座位数限制为“49+1+1”,而通过对座位大小、座间距的调整,更体现了现阶段政策标准对大客产品平台以乘客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导向的原则。

不仅于此,去年9月1日正式推出的,更是明确提出了“车长大于11m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及所有卧铺客车的车身应为全承载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要求,这也使得国家在大客标准上对乘客安全性有着更进一步的规范。

其实,早在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中就有对大客平台的外型尺寸进行了规定,按照标准:低于11m车长的客车车宽被限定在了2500mm以内,而超过11m的大客产品可将车宽延展至2550mm,多出来的无疑让大客平台的车内布置更为合理,乘员的舒适性更优化。

大客是整个客车产品技术发展的基础乃至灵魂所在,看国家对大客平台的技术要求和圈定其实能非常明了地看到未来政策与市场的结合,这其中“全承载+2550mm车宽”是对大客平台的“责任型”优化和标准界定,也正是因为这种要求,使得在大客平台在“49+1+1”座位数的产品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可信赖内涵。

新标准下的平台优化

在传统大客平台的配置选择中,客车一直是市场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原有的JT325标准在车长选择中更多是结合车辆动力的比功率和座位空间来标定车辆的等级,所以在车内空间和车辆动力性匹配合理的前提下,座位数并非制约客车等级的关键。而按照新的JT 325-2013标准,“49+1+1”的高等级客车座位数限制开始让越来越多的客车用户关注到“座位成本”的概念,基于此,不少客车企业在年尝试给出应对。

目前,国内的主流客车企业主要有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以低于11m车长的一层半客车产品为代表,这种产品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客车驾驶区的下沉来有效利用驾驶员头部的乘坐区间,进而达到“49+1+1”的座位数,并且用10.5m的底盘动力匹配来满足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另一种是以控制车长在11~12m之间,以“2550mm车宽+全承载”的大客平台来实现自身对座位空间的有效利用,在达到高等级客车座位数要求的前提下,用的底盘动力匹配来实现产品对于市场的适应性。从产品的提供思路来看,这两者的根本性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由大客平台来实现对客车产品性能的延展。11m以下的客车产品在标准上避开了采用全承载的车身结构,且在车身宽度上被限制在了以内。

此外,两种产品的某些性能上也出现了较大差异。比如车高,现有市场推出的一层半客车产品大多高度在3750mm以上,从重心的分布来看,普遍要高于传统客车车高3700mm以下的单层客车产品,重心的偏高使得这两类产品的侧翻性能出现了差异,而且由于车高带来的风阻系数提高,也使得两类客车产品的燃油经济性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表现,事实证明,一层半客车普遍比传统客车百公里油耗高3L。

另外,从轴距的布置来看,11m以上客车可提供长达5500mm以上的轴距设计,这不但让客车的稳定性更好,而且使得行李舱的空间更好布置,容积的使用率更高。

平台本身的优劣势最终决定了产品本身的市场空间,而基于新等级标准下的大客平台优化,无疑是客车用户更理性的选择。

为何选择XMQ6115

在新标准下大客产品平台的选择上,大金龙给出的选择是XMQ6115。

并不是一款新的产品型谱,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一款传承大金龙10余年底蕴的一款经典符号。在金龙崛起的那个时代,挑战的是国际品牌占据中国高端客车市场的格局,而用更精细化的制造品质和配置优化,大金龙实现了国产客车正向研发进军高端市场的口碑;在不少客车用户发展成长的初期,XMQ6115承载了那些客户发展壮大的梦想,在陪伴他们积累先期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国产客车240万无大修的历史性记录;在中国客车品牌方兴未艾的阶段,以XMQ6115为代表的金龙客车,扛起了“国车”的美誉,挺起了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脊梁。

但这也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新客车”。首先是“龙翼”科技管理平台的采用,使得这款传统客车代表的显得更科技、更智能。通过智驱和节油驾驶系统的使用,现阶段的XMQ6115的油耗较之传统客车大幅降低,而包括前向防撞报警系统和车道偏离系统的采用,使得在全承载等被动安全性优化上再提升了主动安全性能,让用户的使用选择越发放心。再者是动力的匹配更为合理。现阶段的XMQ6115标配YC6G300黄金动力,在发动机的选择上,这款源自美国福特技术的发动机,是该动力段最佳匹配,多年的市场表现也论证了该点。

在车辆本身性能优化上,XMQ6115在安全性为第一前提下,还兼顾了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纵性。在驾驶员方面,采用豪华减震可调式座椅,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电动可调式后视镜及较为合理的驾驶员座位高度,使得驾驶员的视角更广阔清晰,而多功能集成方向盘的使用,也使得驾驶员对车辆的驾驭感更为自如;在乘客舒适性方面,2550mm的车宽使得车内乘客位置的布局更为合理,且通过性更好,前门三级踏步的上下车,使得乘客的出行更为方便,合理的内饰及大空间整体式行李架的采用,优化了乘客车内的乘坐环境,而车内大容量硬盘式多媒体影音系统的选择,也让乘客能更好地度过车内的时光,感受出行的乐趣。

对市场给出的选择是应对新国家标准下大客平台的智慧。而这一点,相信是所有对市场有着充分理解的客车用户所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种成熟产品的优化在提升,选择的不仅是对产品使用无需太多担心的释然,还有一种对品牌传承的信任。

上一篇:企业职代会行政工作报告下一篇:离职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