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档案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知识管理技术在档案馆的实施方案分析

[摘 要]对档案馆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知识管理技术在其中的运用价值。认识到档案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使用方案,全面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执行效率,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管理;档案馆;信息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2.087

1 前言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为了提高档案馆工作的效率,通过知识管理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档案馆工作中存在的单一性问题,并将数字技术作为重点,通过多样化档案馆工作的创新,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展现知识管理技术在档案馆工作实施中的价值。但是,在当前档案馆工作实施中,经常面临体制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问题,无法发挥知识管理技术的优势。因此,对于档案馆工作人员,应该转变以往的工作模式,通过思想意识的调整、工作理念的创新等,细化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实施方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升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

2 知识管理技术及档案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2.1 知识管理技术

对于知识管理技术,主要是一个对人及信息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的过程,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通过信息基础内容的強调,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知识的传播及共享。在知识管理技术中,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可以逐渐形成规范化的知识管理体系,引导人们在生产、应用及分享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将知识管理技术与档案馆工作融合,可以提高档案馆工作的创新能力,使其工作及服务顺应时代发展。

2.2 档案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结合档案馆工作实施现状,在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其特点如下:第一,在档案馆信息管理中,主要将知识作为核心,这些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显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字档案馆信息管理的效率,需要加强对媒介信息系统的处理,展现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二,在档案馆中,通过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转换效率。对于隐性知识,其作为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内容,存在着表达不清楚以及组织隐形的特点,在档案馆的资源管理中,为了保证各项信息表达的真实性,通过知识管理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满足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需求,提升档案馆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价值。第三,在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其核心目的是建立数字化的知识共享平台,逐步实现知识共享以及知识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当前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需要完善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案,通过各项档案信息系统的协调使用,建立共享化的数据资源平台。

3 知识管理技术在档案馆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3.1 缺少对知识管理技术的认识

结合档案馆工作的管理状况,在知识管理技术实施中,部分档案管理者缺少对知识管理技术的认识,影响档案管理工的落实,无法满足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通常情况下,缺少对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认知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数字档案馆的理论知识研究中,对怎样建立数字档案馆、如何实现档案馆的建立目标并没有形成统一定论;第二,对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缺少对知识管理技术的认识,导致各项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没有落实,无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第三,受到档案馆工作模式的限制,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受到技术单一的影响,无法实现技术的使用及推广。

3.2 档案馆工作体制的限制

通过对档案馆工作模式的分析,其作为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形式,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面临资金缺口问题,无法引进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增加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管理难度。而且,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限制,在严格性的等级制度落实中,无法提高知识管理技术中的信息共享价值,导致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缺少联系性,降低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部分档案馆中,受到人力资源匮乏以及知识结构老化的限制,仍然采用以往的档案管理形式,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档案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无法使档案馆的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

4 知识管理技术在档案馆的实施方案

4.1 确定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

在档案馆的信息资源管理中,为了提高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价值,应该明确以下方案:第一,档案馆在知识管理技术选择中,不能依靠一种策略,而是需要通过编码策略及人格策略的综合运用,确定知识管理目标,使档案管理工作稳步进行;第二,对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知识管理技术,并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加强信息处理以及业务知识收集能力,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

4.2 网络选择

结合档案馆的数字化发展特点,在基层网络设置中,通常会选择Internet以及Intranet两种网络形式,根据平台服务、网络服务以及分布对象的模块特点,进行知识系统的管理及传输,以保证信息数据资源的管理效率。如,在Internet的网络基础选择中,可以根据档案馆的工作特点,提高档案信息的传播速度,并实现知识体系的资源共享。将档案馆信息系统建立在Internet/Intranet之中,可以将信息驱动业务作为核心,并利用分散性存储数据库、Intranet网站等,加强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增强信息数据资源的处理效果。而且,在这种集成性的网络资源中,档案管理者通过网络系统的运用,可以确定档案信息的管理项目,并针对档案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提升档案馆的服务技能,展现档案馆工作的管理价值。

4.3 构建知识仓储系统

通过对档案馆工作模式的分析,在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需要设定知识仓储数据资源库,帮助档案馆形成第二层知识框架,通过完备性知识体系以及规范性管理系统的构建,提高档案数据信息资源挖掘的全面性,以增强档案数据资源使用的效率。而且,在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系统构建中,可以结合文字、影响、图形等,构建多样化的档案表现形式,提高档案信息知识整理及分析的效率,提升档案馆信息决策效果。

4.4 完善知识检索系统

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知识检索作为整个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结构,通过对档案数据资源的挖掘、搜索以及检索等,增强档案信息管理及决策效率,通常情况下,在知识检索系统完善中需要做到:第一,在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发现系统中,根据档案馆的数据挖掘系统,其作为知识管理技术的主要步骤,通过档案资源的深入挖掘、概念的深入性分析,及时发现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面临的问题,提高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二,在知识检索系统中,通过原始数据的处理,可以真实反映出数据的内在关系,并及时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档案数据集中探查的效率,并为之后的档案工作提供有效决策。第三,引擎搜索技术在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通过引擎搜索技术的使用,可以对档案数据实施跟踪、采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网络信息的指引,确定全局性的观测需求,以便及时解决档案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数据的动态化处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沟通提供参考。第四,结合知识检索系统的使用状况,通过数据抽取、语言分析以及档案网络词意的表达,构建协作性的档案管理技术,使档案管理在协同环境下工作,提高档案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如,在知识档案知识地图系统构建中,可以引导档案操作人员按照系统指导,灵活地协调档案信息处理方案,以保证档案馆知识处理的效率。档案操作人员在该平台下可以确定使用者,针对操作者对知识的需求情况设定具体的指导方案;在调查及知识搜索系统中,地图绘制系统会按照档案资源建立调查框架,为档案操作者提供指导,保证档案数据处理以及信息编制的效率,增强各项数据处理的交互性,使档案馆中的各项工作稳步进行,并使行业顺应时代发展。

4.5 科学使用网格技术

结合档案馆工作特点,在知识管理技术中,通过网格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档案数据资源的处理效果,并结合传感器、远程设备等系统的使用状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为档案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档案馆中的网络功能确定中,需要认识以下内容:第一,在档案任务管理平台设定中,需要充分挖掘网格提交任务的形式,通过相应库函数的确定,建立网格技术使用方案;第二,结合档案数据处理平台的功能性,开发特色性的数据资源库,并根据网格系统的使用优势,建立显性数据库函数,以保证档案数据资源的处理效率;第三,在知识标引以及检索平台设定中,需要组建知识服务系统,保证各项档案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完整性,提升档案数据的处理价值,为当前档案馆的工作创新提供保障。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档案馆工作创作中,通过知识管理技术的使用,可以引导档案管理者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积极引入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方案,并结合知识管理技术优势,改变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同时也需要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专业素养,逐步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在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技术使用中,档案管理者应该及时总结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档案馆知识管理技术的确定、网络系统的选择、仓储系统的构建、知识检索系统的设定等,规范网络技术的使用方案,以提升知识管理技术在档案馆中的使用价值,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需求。

参考文献:

[1]赵琴.加强档案知识培训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8,299(18):107.

[2]梁丽明.知识管理理论对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启示[J].城建档案,2019,232(1):54-55.

[3]陈阳.面向知识管理的党校档案管理创新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4):96-97.

[4]張嘉禾,李子林.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J].山西档案,2018(4):16-19.

[5]孙勇军.知识管理视域下企业档案管理研究[J].档案时空,2019,334(4):30-31.

[6]覃艳.大数据时代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启示[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13):23-23.

[7]闫蕊芳.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5-147.

作者:杨凤菊

第2篇: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方案

从管理的内容看,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就是要保证处于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的电子档案内容,在动态和静态过程中均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涉及到电子档案与人、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各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是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从管理的范围看,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包括很多个组成部分,如硬件的安全、软件的安全、文件的安全、数据的安全等等。这些部分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电子档案的安全。从管理的阶段看,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贯穿电子档案的孕育期到维护期,涉及到电子档案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保管、利用的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安全也是相互依存的,前一阶段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下一阶段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我国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而言,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主要还是依据传统载体档案的保护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其主要的关注对象是电子档案载体本身的安全,对其周围环境及管理方面的影响涉猎较少,具体总结如下:

1.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措施

1.1载体安全保护

第一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的制成材料质量过关。硬件、软件、磁盘、光盘、输入输出设备、信道信宿、其他反馈系统等都是电子档案生成、存储、传输和提供利用全过程的基础。电子档案制成材料主要有电子档案的载体用料和记录用料及相关设备用料。第二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物理上的安全。这是使其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完整、准确并以人们可以理解的形式输出的前提。一般来说,电子档案最终的载体都是磁、光介质载体,这些存储载体的寿命直接影响到人类获取信息的期限。这些载体因为自身的脆弱性,对保管环境要求甚高,所以要增加投入,为其提供适合的、严格的保管环境。

1.2硬拷贝保护

硬拷贝管理其实质是电子档案的物理归档,在电子档案产生或接收时,打印输出硬拷贝(纸或胶片),在纸质档案保管系统内管理,而将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档案删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价格便宜,所需技术不多,有成熟的管理和保护方法来管理这些硬拷贝。但这种处理方法其实是纸质档案归档的一种变形,不仅失去了电子档案多途径、快速检索的特点,也损毁或破坏了电子档案的背景信息和完整性。

1.3电子拷贝保护

用脱机媒体拷贝电子档案,例如制作电子档案的磁带备份、光盘备份、磁盘备份,将这些电子备份保存在档案库内,形成电子档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保留数字方式对电子档案检索的特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完整地保存电子档案的内容与背景信息,但电子檔案所使用的磁性载体对库房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管理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1.4“双套制”保护

以硬拷贝与电子拷贝双重备份方式来管理和保护电子档案,形成两种介质、同一内容的两套档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颁布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双套制”既保存了电子档案的内容信息,又保存了电子档案应有的特点与作用。但“双套制”兼容了两者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除此之外,在这种保护方法下,电子档案因为没有经过运行和处理,没有在现行期发生效力,没有相应的元数据,它的档案属性和证据力是不完整的,往往沦为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副本。

1.5双轨制保护

文件在生成、运转直到归档成为档案的过程中,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共存联动,即两种版本的文件同步随业务流程运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实行双轨制的机构在文件进行运转程序时就形成电子与纸质两种版本,有关人员要对同样内容的两种文件进行重复或部分重复的办理。在办理完毕后,双轨制大多导致双套归档。由于双轨制是纸质、电子全程共存,电子文件参与相关的事务处理,有完整的元数据,所以在此基础上电子文件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完成后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档案。因此可以说,双轨制比双套制要完善一些。但是双套制存在的弊端,也被双轨制继承下来。

2.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措施的局限性

通过对电子档案传统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笔者发现安全管理措施,只是传统保管措施针对数字化发展态势的一种延伸和改造,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从实质上避免风险。笔者认为电子档案传统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存在着以下五种局限性:盲目性、非系统性、低效率性、被动性和缺乏制度性。

2.1盲目性

作为电子档案的最终管理者,档案部门对于电子档案所处的风险没有进行更深刻的探究,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发现风险发生的原因。对于所采取的措施只是“人云亦云”,进行简单的跟风,没有针对性,对于造成本组织电子档案风险的因素没有深入探究,甚至谈不上什么了解,对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谈不上什么研究,对其用途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在风险来临之时,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2.2非系统性

电子档案的风险往往并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除了内部因素外,还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者相加,大大加剧了电子档案所遭遇风险的强度,而传统的电子档案保护措施,往往采取的是单一的防护措施,对于电子档案的保护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电子档案风险的发生。电子档案保护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其自身及其所蕴含信息的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非系统的、简单的防护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3低效率性

传统保护措施的低效效率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电子档案的保护成本过高,而对于电子档案风险的防范并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这之间不能形成一种正比关系,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浪费。在目前档案部门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不成比例的现象,不能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进而不能够刺激主管部门加大对于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的投入。

2.4被动性

电子档案传统保护措施往往是被动而为之。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囿于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欠缺,对信息技术发展了解不足,而维护网络设备和相关系统的技术人员又往往对电子档案的知识掌握不足,两者之间这种信息鸿沟,使电子档案在风险发生之前往往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只待风险成为现实之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2.5缺乏制度性

电子档案的传统保护措施缺乏制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制度和标准的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可以执行,档案工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此期间,再次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增加,风险的叠加,会给电子档案带来更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以往发布的相关法规一般都集中在信息安全方面,但是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有其特殊性,国家在此方面的关注度不足。

正因为传统的安全管理不能够满足电子档案的安全要求,我们有必要把目光转向其他领域,寻求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来维护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风险管理以其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引起档案界的注意。

作者:李晔

第3篇: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安全及应急方案研究

摘 要: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高校档案管理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下,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管理支持,还可以加强高校教育、科研和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从而为高校做出正确发展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因此,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了档案管理中。但同时,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也存着一些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从而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就此,本文就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具体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应急方案做了详细探讨,希望可以为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档案网络管理经验。

关键词: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信息保密;应急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高校档案管理也朝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有效应用信息电子技术,为构建起档案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极大支持。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开展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安全及应急方案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电子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方面共同构成:一是高校历届学生成绩及学籍档案,包括学生往年学籍记录、日常考试成绩、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奖励和惩罚记录。严格来说,高校学生的电子档案包含着非常私密、大量的个人信息,除了相关教师可以查看外,任何非学生直属教职人员都没有权利查看学生的个人档案信息,且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更改档案信息;二是高校教职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包括教职人员受教育背景、毕业院校、职业履历、在职期间所获得的奖励的惩罚记录等。此类档案信息对于高校教育组织机构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高校教育组织的一种人力结构体现。同时,高校教师人事档案也是保障自身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教师人事档案的加密和管理也就成为了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的重点;三是高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历届科研成果档案资料。这类档案信息是高校重要教育和经济资产,充分体现着高校长久以来投资教育的回报;四是教学及实践活动档案资料。这类档案资料详细记录了所有教学活动相关事宜,其教育内容和意义可以为后续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2.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一所高校成立之初必有相关档案记录,作为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第一手的历史档案资料记录,随着高校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相伴而生的是档案的不断增加与积累,档案资料也是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基础传承。并且所有的记录在线的档案不仅是学校活动的产物,而且可以为全校师生所利用,进行查阅调档咨询。高校档案也是每一所高校历史的积淀,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文化记忆与传承有深远的意义。档案文化作为一种记忆文化与存史文化,对保护高校的文化特性意义重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其中就包括珍贵档案。这不仅体现了档案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重要载体,还对于各类高等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3.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助推剂。高校档案完整记录了每个高校的发展变迁,涵盖了高校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 高校档案是一个巨大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及数据资料资源库。档案不仅是高校文化记忆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与媒介,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而且,在对高校档案进行充分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档案所承载的史实,对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度开发利用、编研修志,可以形成文字、图片、口述、声像等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这些高校档案的编研成果 不仅使得高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是高校文化精华之所在,而且为高校文化记忆与传承添砖加瓦,推动了其创新、发展与升华。

二、高校档案网络管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1.档案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首先,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制定出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也没有进行构建建设管理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档案管理运行建设的项目自然而然也就缺少技术能力、资金水平、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其次,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建设等问题,具体而言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投入产出比,在筹备过程中购置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这也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最后,高校档案信息流通方面的问题也一直是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之一,例如,各类档案信息不够平衡、档案信息加工不够及时、档案信息数据应用不够合理等多方面。

在高校档案网络管理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由于自身安全管理意识较低、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低等因素,很容易出现无意识侵权或档案资料丢失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档案网络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想要开展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但也因为不良操作导致电子档案信息损坏,从而造成较大的档案信息安全风险。

2.安全技术应用不够成熟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管理技术不够先进也是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在构建档案信息网络体系、明 确相关技术标准以及构建网络软硬件环境时明显缺少对信息技术的判断能力,在选用相关系统的时候,管理工作人员也缺少前瞻性,没有对信息技术发展轨迹展开合理的预见,这也就无法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性无从谈起。

传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方式经常会面临着数据信息量较少、数据信息收集不全面等特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数据信息丰富,来源多样,信息传输实效性也 较强,能够有效满足高校对于各种信息数据的需求。从档案网络管理技术上分析,高校档案网络管理还存在安全技术应用不全面、不成熟等。一方面,信息技术包括电子档案信息的整理、数据库构建、信息录入、修改、排序、统计等内容,若出现以上信息安全问题,则会影响整个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这就使得档案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存储失败问题;另一方面,从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中互联网技术层面分析,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对档案系统远程操作管理和控制。但实际上,进行远程管控也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风险。例如传输协议不安全,使得信息收到劫持;外通道不稳定,导致档案信息使用过程中受到黑客入侵。因此,從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相关安全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完善,这无疑会威胁到档案信息安全。

3.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目前主要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以及《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制度开展的。但是,现有法律制度无论从内容还是制度建设上都相对滞后,完善度和约束力较低,尤其是针对一些档案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细节内容上讨论非常少。现有法律制度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一些电子档案侵权行为的处理依据,但要是从档案网络安全问题、档案信息整体管理保护诉求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如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着更为研究的问题,这逐渐凸显出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性,若法律制度无法与时俱进,加以优化和完善,那么就会阻碍着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建设与发展。

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也是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之一。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促使电子档案 收集、归档、整理、存储与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不够规范。为此,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构建电子 文件归档管理制度、移交制度、维护制度,电子档案利 用、鉴定、保密等制度。除此之外,在高校档案信息化 管理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这一项工作也尚未有效落 实下去,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没有及时纳入到单位规章 制度以及工作流程之中。

三、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1.加强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和水平

一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良好的工作意识,在始终保持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这对降低内部人员因素引发的信息泄露风险有着一定的作用。二是要求档案网络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一专多能”,使其在复杂冗多的档案信息中准确查找到安全问题,从而提高档案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档案网络管理制度,提高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首先,高校档案网络管理部门及负责人员可以依托目前已有的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不断完善档案网络管理标准、规范,使得日常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规范管理;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信息化工作情况,明确档案网络管理流程,建立起科学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其次,高校可以制定起完善的档案信息工作制度,明确每个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责任,结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将档案网络管理水平纳入到职工年终考核中,在起到監督作用的同时,也能激发管理人员的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保障方式

(1)主机及客户机网络安全保障

在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中,操作系统安全作为档案信息安全最基础的保障,因此主机和客户机必须要使用安全性高的操作系统。现如今,在网络信息攻击活动的深层次发展下,往往漏洞较多的操作系统更容易受到攻击。因此,高校在建设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时,必须确保客户和服务器本身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还需要定期扫描和检测网络系统漏洞及档案网络管理系统配置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档案网络安全。其中,防病毒技术作为专用的防病毒软件,通过不定期频繁扫描与检测客户机与主机上的档案文件信息,可以及时发现、诊断和消除计算机网络病毒。此外,除了要加强预防单机病毒外,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对网络上所有机器设备进行监控,在扫描客户机过程中及时排查病毒,从而做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2)用户信息安全保障

在信息安全技术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现代密码学应运产生,且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如今,现代密码学不仅应用于信息保密加密上,也可以有效运用于解决信息的可用性、可控性及完整性。可以说,密码是保证信息安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而密码技术则是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在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中,为了防止核心档案新的泄露,在应用档案信息安全各类技术和手段过程中,可以重视起密码技术的应用。例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密码技术进行应用:一是保证用户密码强度符合高校核心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等级;二是定期更换和加密核心密码。总之,现代化密码技术是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非常直观、可靠且经济的一种保护手段,可以进一步加强应用。

四、高校档案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在这整个管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高校档案网络管理负责者要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建立起档案应急管理方案,并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预演和应急培训,以此提升档案网络管理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在档案安全应急管理过程中,学会优先保护重要的、珍贵的档案资料,并及时做好备份和异地存储。另外,优化高校档案网络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安排配置,根据灾害具体情况指定给针对性抢救措施,并设立专门的档案抢救小组,指挥具体的抢救工作,做好损失控制,提高档案安全性。

2.设置容灾备份保障。高校档案作为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还应满足在任何不可控环境下,要求档案信息不丢失的管理原则。因此,除了要保障高校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安全外,还应加强高校档案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容灾备份中心作为高校档案信息化最后一道防线,应将其与档案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物理隔离。容灾备份中心可以采取独立的网络安全系统,实施双机备份,并要求高校档案网络管理人员定期将档案信息采集到容灾备份中心中,从而防止档案丢失和数据损坏等情况发生。

3.在灾害发生结束后,高校档案网络管理人员要进行复清工作,及时清点档案资料损失,处理好受灾档案,对可以恢复的数据采取针对性措施恢复。同时,对档案库房和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总结发生档案安全问题的原因,以此确保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4.制定好定期巡查制度。系统的制度可以保障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因此,高校为了更好的应对档案网络安全风险,可以建立档案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定期对其进行巡检,确保“万无一失”。在巡检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对以下即内容进行检查和管理:档案网络硬软件设施是否出现破损情况、档案室灭火装置是否处于有效期、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档案室及相关设备周围环境防盗,防潮和卫生情况等等,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应急措施。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各项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威胁,影响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多因素也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起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从管理人员、网络管理、管理技术、制度制定等几方面投入重视和力度,在高校各级领导的支持,档案管理人员配合下最大限度提高档案网络管理安全性,从而为高校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卫华,李 玲.无纸化时代背景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

[2]刘泽珊.档案安全保障管理机制的构建[J].城建档案,2018

[3]蒋 慧.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

[4]黄丽华,宋 华.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提高档案安全防控能力——《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解读[J]. 中国档案,2019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作者:饶继红

第4篇: 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方案和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发改委、档案局及省建委关于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通知规定,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按档案资料的具体内容、填写程序、纸张规格等,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2、公司主管生产有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和督促公司有关部门和项目经理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

3、工程的技术资料均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检部门、建材生产厂家等密切配合,使各类资料能及时准确、完整的按规定完善档案。

4、项目内业技术人员,做好工程施工各类资料的办理、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并按归档资料的规定,字迹清楚,图样清晰。施工中的隐藏、技术核定、材料代换、通知等及时办理签字。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由专职质检员逐项填写,并有质量评定人员和技术人员签字,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与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并按市档案管理的规定整理成册,交有关部门审查。

5、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工程技术复核采用四级复核制度,程序为:班组自检互检→工种负责人复核→质检人员检查→业主核定

6、统计技术运行计划

(1)、应用统计技术绘制建筑物沉降曲线。 (2)、应用排列图寻找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

7、新技术应用计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推广“新技术”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对该工程的各方面调查研究,决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科技公关,以科技作为创新的桥梁。

建立科技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职能科室与工长为组员。

8、QC质量攻关计划

针对工程特点与难点,积极开展群众性QC质量攻关。

9、工程整理管理

项目经理部建立信息情报室,平时所有资料存入电脑,统一编号,由专人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并与公司进行联网,随时接收公司的检查监督,竣工验收后,除交建设单位要求的文字资料外,另外提供所有竣工文字材料的电脑光盘两套,以便建设单位保持和查寻。

10、施工期间管理

资料员按照本公司文件和资料管理规定,在项目工程师领导下工作,施工期间负责所有来往文件的收发与传递及分类整理保管工作。

11、竣工资料移交

工程交工后,资料员负责在一个月内完成文件分类整理、装订和移交(业主与公司档案室)工作,移交主要文件资料有施工管理资料、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工程质量评定资料三大部分,其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与辽宁省整理工程验收资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5篇:技术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的管理包括实验样品的管理,实验报告的管理,研发档案的管理,会议记录的管理,外来文件的管理,外来样品的管理。每个技术人员编一个专属代号,

一、实验档案

实验样品,技术人员每做一个实验样品都要有一个编号标签,标签格式为,技术人员代号+实验内容(或流水号)+日期,并放置在指定的个人摆放区域,并在记录本上对应记录清楚。

实验报告,电子档与纸质档案各一份,纸制实验报告文件名格式为:技术人员代号+实验内容+实验日期。并由专人保管。电子档实验报告,在电脑上为每位技术人员建立一个文件夹,专门存放电子报告,同一实验的图片,录音,视频,技术资料,实验报告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该文件夹的名称格式为:实验日期+实验内容+技术人员代号。

二、新产品研发档案

立项文件、实验报告、原始记录、研发进展表、市场验证报告等全部归档到一起,对于原始记录,规定每一个新产品的研发要有一本独立的记录本,不可以与其它实验混记到一起,到研发结束时需要一起归档。以便查阅。

三、会议记录的管理

每次技术会议要有专门人员对议题的内容、决议及任务安排做好记录并形成电子文档,文档标题格式为会议内容+会议日期。

四、外来文件、样品的管理

该处所指外来文件是交由技术部保管的,包括客户文件,供应商文件及参加外部会议、研讨会、展会的文件,外来样品包括原材料样品和客户提供的样品。

外来文件做好标识后统一归档。

外来客户样品做好客户和日期标识后统一存放。

原材料样品来样后要有专人做好记录并对其编好公司专门的样品代号后方可使用,以免日后重复试样与重复叫样。

五、技术档案的借阅

凡要查看技术档案的,需要获得相关许可后,并在技术档案资料借阅表上登记方可借阅。借阅后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归还,并负有保护资料的完整,不被破坏与不被修改的责任。

第6篇: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建立、健全公司技术档案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的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公司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生产部门服务。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1.2、本公司技术档案是指各技术部门(包括车间)在生产技术、科研成果、质量、设备、基建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1.

3、公司技术职能部门、车间要把技术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中,保证其技术文件材料的积累,达到收集齐全、整理系统,并按制度及时归档。以保证全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1.4、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技术档案的基本原则,公司设计研究所设立技术档案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技术档案室在技术主管的直接领导下,集中统一管理全公司的生产、开发、质量、设备、基建等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工作,达到全公司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2、 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2.1、每一个技术项目完成或告一段落后,都要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并按公司形成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范围和要求,将所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加以系统的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卷、代、册、盒),由技术主管审查后及时向公司技术档案室移交归档。

2.2、各部门或技术人员在移交技术档案或技术文件资料时,交接双方应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归档备查。凡不符合组卷要求或技术文件资料不全的,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接收。

2.3、凡需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应尽量符合国标、部标和企业标准 >标准的规定。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工整,图纸按规格绘制,图样清晰。严禁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打印。

2.4、凡各部门形成的图纸类文件,应描制底图一份,并经技术责任签字后,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2.5、凡外来、外购回公司的图纸资料,随仪器、设备入厂的图纸、使用说明书、电气线路图等在开封前,有关单位必须通知资料管理人员参加清点,如数归档。在未办理借阅使用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据为私有或拿走。

3、 技术档案室的任务

3.1、集中、统

一、科学地管理好技术档案,维护技术档案的完整、系统、准确和安全,并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因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技术档案原件遗失、缺漏、污损破坏至无法使用、借出无法收回等,管理人员应负主要责任,严重者调离岗位。

3.2、协助各部门和有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正确地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3.3、承担技术文件资料的接收、复制、借阅、发放和建档,提供技术资料为全公司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服务。

4、 技术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4.1、认真做好技术档案的内容、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因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复制后,原档案保管期限为半年。因修改内容而更换的档案,原档案报废,保管期限为一年。

4.2、凡要销毁的技术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在指定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必须及时归档。

5、 技术档案的保管和借阅

5.1、对接收来的技术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管理,编制《档案查阅目录》,做到定位存放,妥善保管,方便利用。 5.

2、认真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于12月30日以前整理出检查报告,交技术主管审查。技术主管根据检查报告的结果,对出现的问题勒令档案管理员进行整改,并对检查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复查。

5.3、做好技术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并履行批准和借阅手续。经常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注意防尘、防火、防水、防潮、防晒和防盗。防止档案被虫蛀、鼠咬、霉烂等。如有破损或变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5.4、技术档案的保密制度:

5.4.1、全公司职工必须严守机密,维护技术档案的安全。凡借阅重要的档案(包括外来、外购的资料,随仪器、设备回公司的文件资料,原始底图等),要由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者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5.4.

2、技术档案如有丢失、被盗、泄密等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作妥善处理。

5.4.3、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翻阅技术档案。 5.

5、技术档案的借阅:

5.5.1、凡本公司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因生产需要都可借阅技术档案。由管理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借阅人员签字后,方可使用。用后按期归还,经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

5.5.2、技术档案和各种设备说明书等,均在公司内控制使用,档案原件不得借出档案室,仅供在室内查阅。若需借出室,应办理手续,借出副本。如无副本时,需经技术主管批准方能借出。

5.5.3、经同意借出之档案,每次最长时间为三天。如工作需要,到期后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续借手续。如遇假期,必须将所借技术档案退回。到期未归还或未办理续借手续者,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催收,并要求其限期归还。到期还未归还,由档案管理员根据所借资料的实际价值(各类书籍按标价、资料按制作价格)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事后借阅者如能归还所借档案,根据其时间的长短,可按处罚金额的1/2至全额返回。

5.5.4、借阅者应保持档案的完整、安全、整洁,不得转借、拆散、涂改、抽换和丢失。借、还双方应共同清点份数、页数,并检查完整情况,做到认真负责。如发现问题或有损坏者,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根据其完整或损坏的程度及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处罚,由档案管理员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

6、 技术档案的复制

凡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一般应存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应复制备份一份,供日常借阅或发放使用,备份文件发放后,应及时复制补充完整。

7、 技术档案和受控技术文件的更改

7.1、当文件编制部门需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或补充时,应有更改通知单。对用户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更改时,还应有用户同意更改的书面证明,并存档备查。更改人员根据通知单的内容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修改时统一做好修改标记,坚持技术责任签字,标明日期。同时修改清单中的更改级别,并将修改通知保留备查。

7.2、技术档案更改后,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更改通知单发放各相应的文件受控场所, 以保证文件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8、 附则

8.1、本办法由设计研究所负责解释。 8.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7篇:电梯技术档案管理

一、电梯基本资料

1.电梯制造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和文件

①装箱单②产品出厂合格证③机房井道布置图④使用维护说明书(含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标准功能表)⑤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及符号说明⑥电气接线图⑦部件安装图⑧安装调试使用说明书⑨备品备件目录⑩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改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调试证书副本。 2.安装单位提供的资料:

①电梯安装工艺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③电梯调试记录④安装单位自检报告书。 3.法律性的资料

①电梯订货合同书②安装合同书③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书④安装过程中故障记录与处理报告⑤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⑥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电梯登记簿及档案。 4.其它相关资料:

①电梯制造单位名称及出厂编号、日期②安装单位及竣工日期③投入使用日期④负责操作和维修人员名单⑤其它资料

二、电梯技术资料:

1)电梯台数编号2)电梯型号3)用途4)拖动方式5)操纵方式6)额定速度(m/s)7)额定载重量(kg)8)层站数9)梯井总高(m)10)电梯行程高度(m)11)机房及井道图12)顶站高度13)底坑深度14)控制柜(变频器,可控硅、励磁柜)15) 曳引机16)限速器型号17)安全钳型号18)控制原理图、配线图19)轿厢规格:宽×长×高,颜色20)轿厢门型、中分门、旁开门、手动门、自动门21)厅门型式及规格(中分门、旁开门、门宽尺寸、门锁型号)22)缓冲器(弹簧型、油压型)23)曳引机型号24)电动机型号、电压、容量。

三、电梯使用资料:

1.运行记录:①保养次数②保养部位③保养人员

2.检修记录:①检修单位(部门)及检修负责人②检修日期③检修部位、零件损坏及更换情况④发生故障的现象及后果⑤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⑥修复后的试验记录⑦修复后的处理结论。

四、电梯大修、及修理和资料和要求: 1.电梯大修开工审批表; 2.修理单位的自检报告;

3.电梯大修过程中故障记录与处理报告;

4.电梯大修单位提出并经制造企业或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质检局检验单位审核同意的变更设计证明。

5.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

五、电梯改造的资料和要求:

1.电梯改造审批表,审批资料内容包括改造范围及施工方案,经有省级资格的检验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

2.电梯改造开工审批表。 3.改造单位的自检报告;

4.改造过程中故障记录与处理报告;

5.由电梯改造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或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后,经有省级资格检验单位审核的变更使用证明; 6.主要设备部件合格证书; 7.型式试验报告副本等资料;

8.必要时还应提供图样和计算资料; 9.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 6.3.2.电梯例行保养检查

1.每日应对机房的电气和机械设备做巡视性检查,清洁机房卫生,检查司机交接班工作日记,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处理。

2.每周应对主要安全装置和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例行检查,检查各部件的润滑情况,各种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 楼面状态,乘坐感觉等是否良好及电梯运行时有无异常声响等。 3.每月应对各种安全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细致检查,更换各种易损部件。

4.每季度对重要的机械部件和电气设备进行较详细的检查,调整和修复。检测控制回路稳压电源并对各种螺丝(栓)进行紧固。

5.每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检查,检查所有机械、电气及安全装置的工作情况,修复更换磨损严重的主要零部件。

6.根据电梯的性能和使用频繁程度,可在3---5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中修或大修、清洗更换磨损部件,如更换拽引钢丝绳、喷涂油漆及荷载试验等。

7.当电梯长时间停用或发生火灾、地震及漏水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详细检查并写出详细检查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8.定期保养检查,要事先编好检查内容和标准并在工作中详细填写,工作完成后认真分析存档。对设备进行调整应写明原因及调整前后的参数,存在危险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9.检查机房内应急盘车工具,消防器材是否放置在规定位置,应急照明是否正常。

10.对扶梯每日应检查运行情况,有无异常声响,扶手带运行情况、梯阶运行情况、梳齿板咬合情况等,每半个月应清扫一次上下机坑并加油润滑。 11.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养、润滑或通知维保单位。

6.3.3.电梯机房和井道管理制度

1.机房由维护检修人员负责管理,机房门应有安全告示牌并装锁其他人员严禁入内。 2.机房和井道内不能流入雨水等。

3.机房内应干燥,与水箱和烟道隔离,通风良好,并有充分的照明。(照明电源与控制线路应分别设置)

4.机房内应保持整洁,除检查维修所需的工具,仪器和四氯化碳,灭火装置外,不应存放其它物品。

5.井道内除规定的电梯设备外,不得存放杂物。 6.电梯长期停用时,应断开机房总电源。 6.3.4.电梯钥匙管理规定

1.电梯钥匙使用不当,将有可能造成电梯门开启者坠落井道的严重事故,在使用电梯时应严格遵守下述规程;

如有违反下述规程而造成的事故及损害操作者要承担全部事故及损害责任。 2.电梯与扶梯必须经当地劳动局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层门三角钥匙只交给一个负责人,使用三角钥匙的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操作上岗证,使用时把钥匙插入锁孔并转动而开锁,然后小心用手打开门。请注意此时轿箱有可能不在本层,有跌下井道的危险,故开启厅门后应确认轿箱在本层后方可进入。 4.扶梯准备运转时,必须先按警示按钮,确认此时扶梯上无人然后才使用钥匙开梯。 5.电梯及扶梯钥匙要有专人保管使用。 6.电梯运转时,电梯机房门必须上锁,无关人员未经允许进入机房。 6.3.5.电梯司机岗位责任制

1.在电梯管理人员的领导下,操作运行电梯。

2.负责搞好电梯和工作地点的清洁卫生工作、尤其应保持厅门、轿门地坎槽中不应有杂物。 3.负责电梯启用前的运行检查,确保各项功能和安全装置可靠。 4.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电梯,不违章操作。

5.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认真做好交接班中的设备检查,填写工作记录和口头交接工作。 6.认真钻研电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并协助进行维修工作。

一、电梯司机交班制度

1.将轿厢返回基站,打扫轿厢卫生,共闭轿厢内风扇和照明灯,将运行钥匙开关或主令开关拧到停用位置,离开轿厢后应将轿门和厅门关闭并锁好。

2.交接司机必须将当班的运行情况,检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及下一班应注意的事项等,向接班司机详细交代清楚,并要做好本班运行记录。

3.在规定的接班司机缺勤时,交班司机不得擅自离岗,必须得到领导同意后,方能离开工作岗位,但必须作好离岗记录。

4.交班司机如发现接班司机有醉酒或精神不正常现象,应拒绝交班,并向领导汇报请示。

二、电梯司机接班制度

1.认真听取上一班工作情况的介绍。 2.检查电梯的完好性。 3.接班试车。

6.3.6.电梯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电梯正常行驶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交接班手续了解上一班运行情况;

(2)在开启厅门进入轿厢前,必须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3)工作前,将电梯试运行数次,检查是否有异常,照明通风是否完好。 (4)厅轿门未完全关闭时电梯应不能启动,检查轿厢的平层准确度。 (5)随身携带操作证以备检查,轿厢内禁用水洗,厅、轿门地坎无杂物。 (6)操纵盘各按钮是否正常,层显工作是否正常。 2.电梯正常行驶时的注意事项:

(1)工作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必须离开轿厢,将轿厢停于基站,取下钥匙,将轿门和厅门关闭并关闭电源锁。

(2)禁止电梯超载运行,不允许客用电梯作为载货电梯使用。

(3)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对垃圾筒运送时要包装完整。

(4)轿厢严禁吸烟,劝阻乘客不要在轿厢内打逗、蹦跳或乱动,告知乘客勿倚靠轿门。

(5)等候乘客或装物时,不得站在轿厢和井道厅门之间,应站在轿厢内或在厅门外等候,不得将电梯交给无证者操纵。

(6)严禁在厅、轿门开启情况下,用检修速度作正常行驶。

(7)不允许开启轿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来装运物体,轿顶不得放置杂物。

(8)载荷物品应尽可能稳妥地平均放在轿厢中间及四周,以免在运行中倾侧,造成不必要的急停车。

3.电梯行驶异常时的要求:

(1)电梯在行驶中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运行,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挂出检修告示牌,协助检修人员工作,不能随便离开工作岗位。 (2)当电梯发生以下故障时,司机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动警铃按钮,同时劝阻乘客保持冷静,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①厅、轿门关闭后,给予指令后,电梯未正常启动行驶时; ②没有给予指令,当厅、轿门关闭后,电梯自行驶时; ③运行速度有显著变化时,行驶方向与指令方向相反时; ④内选、平层、换速、召唤和指令信号失灵、失控时;

⑤有异常燥声、较大震动和冲击时,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⑥安全钳误动作时,电梯的任何金属部件有漏电现象时; ⑦轿厢内有部件过热而散发异味时; ⑧发现漏油、进水时。

6.3.7.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岗位责任制

1.在电梯管理人员的领导下,维修保养电梯。 2.负责电梯日检、月检、季检、年检。

3.及时排除电梯运行中的故障,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4.负责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按照保养期限对电梯零部件进行润滑、调整、紧固,并要有详细记录备案。

5.维修保养中,必须严格遵守《维修保养人员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6.负责机房、轿顶、底坑的卫生,应经常保持其清洁。

7.认真钻研电梯技术,不断提高对电梯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能力。 6.3.8.电梯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电梯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有关规定在本单位的贯彻的实施。

2.应了解电梯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知识。

3.负责运行电梯的各项管理,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项管理制度。 4.选派电梯司机和维修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5.要经常检查司机交接班和维修保养人员工作记录,确保司机维修保养人员工作到位。 6.对电梯司机维修保养人员,乘用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保证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和使用。

6.3.9.电梯机房安全生产规定

电梯机房是用来安装曳引机、控制屏、限速器等电梯主要机电设备,是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场所,根据中心具体情况和条件规定以下几点:

1.机房内除维修人员值班管理,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2.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有良好的通排风,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潮、防鼠措施,并有充分的照明亮度;

3.机房内不得用作与电梯无关的储藏室,保持整洁,除维修保养所必须的工具物品,灭火器材和电梯备品备件外,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4.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所有通道不得有障碍物,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有消防措施; 5.机房所有门要加锁,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标志; 6.机房顶要有金属吊钩,注明最大允许负荷标志;

7.非经部门同意,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征得同意后进入机房需遵守规定,并进行登记。 6.3.10.变配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每台设备应有技术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名牌、参数、图纸、试验纪录、检修记录、缺陷纪录等项目。

2.对供配电设备要按规程要求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按维修计划定期检修和清扫。 3.根据运行条件和现场环境情况,每二年应对开关柜进行一次检查和保养;检查开关装置、控制联锁、保护信号和其它装置的功能。

4.检查隔离触头表面镀银层的磨损程度,及有无严重腐蚀,若出现损伤或过热,则应更换触头。

5.检查母线和接地系统的螺栓连接有无松动,隔离触头系统的的功能是否正确。

6.为了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清理积聚的灰尘,检查紧固件、连接件有无松动、导电零件有无生锈、腐蚀的痕迹,绝缘表面有无爬电痕迹。对于暂停运行的设备,期满三个月则应切换一次。

第8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三标一分部(K532+150~K565+000段)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京新高速公路LBAMSG-3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一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

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三标一分部(K532+150~K565+000段)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京新高速公路LBAMSG-3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一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

京新高速公路临白三标一分部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建立、健全项目部技术档案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项目部的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项目部的作用,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2 本项目部技术档案是指工程技术部门在施工技术、科研成果、质量、设备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1.3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要把技术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中,保证其技术文件材料的积累,达到收集齐全、整理系统,并按制度及时归档。

1.4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技术档案的基本原则,工程技术部设立综合档案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综合档案室在技术主管的直接领导下,集中统一管理项目部施工、质量、设备等技术档案。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工作,达到项目部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2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2.1 每一个技术项目完成或告一段落后,都要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并按公司形成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范围和要求,将所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加以系统的整理,组成保管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第9篇:技术经济档案管理办法

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经济档案管理办法

一、技术经济档案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技术总监副总工程师

成员:相关部室及分厂负责人

工作人员:相关部室、分厂技术人员及技术经济档案管理员。

二、技术经济档案建立内容

技术经济档案共分两部分内容,十个方面的档案。

(一)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基础资料和分析总结。

1、基础资料:

要求以日常工作为主,保存好日常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生产条件发生改变的相关记录,收集整理平时下达的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等。建立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材料、人工的统计台帐,各车间在各个时期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台帐。

2、 分析总结:

技术经济档案以日常遇到的生产条件、环境改变和月份分析资料为

基础,每季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⑴分析要做到具体细致,分析出原因;⑵分析要找出同一性和特殊性,要有定量和定性的分析。⑶总结要有结论,总结分厂在各个生产阶段的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应用情况,总结出分厂各阶段的亮点和不足,值得推广的经验,避免发生的问题。

(二)化工行业技术经济档案六个方面的档案分别是:

1、设计档案;

2、日常技术管理档案;

3、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档案;

4、经济成本档案;

5、劳动工资档案;

6、机电设备管理档案。

1、设计档案建立的内容

设计档案由技术部技术组负责建立、整理、分析总结形成完整档案

资料。具体内容有:

①图纸:工艺流程图、设计变更图、生产系统图等并且进行编号管理。 ②资料:设计说明书、工艺工况条件变化的资料等。

③分析总结: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优缺点对比,该设计与相同或相

似工艺对比有何突破和改进。设计对生产的利弊,对设备布置、资源回收、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今后如何加以解决和有何借鉴之处。设计档案的章节划分总体是:第一节:设计的思路;第二节:生产系统的设计与说明;第三节:生产工艺;第四节:设计变更原因;第五节:分析与总结。

2、日常技术管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分厂建立专门档案,把车间的名称、生产的时间、生产的过程及生

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产技术管理事项进行详细记录,并且要进行每月的分析总结,各班组同时建立电子档案,每月传递给相关部室,每月各单位要将技术经济档案进行整理归纳,以备检查。

① 分厂月份产量完成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最高、最低、平均单产

等。

② 分厂月份质量标准化情况。

3、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档案建立的内容

安全管理档案由安环部负责建立,具体内容:

① 资料:

① 各车间操作工的不良操作习惯记录;

② 建立各分厂各阶段安全隐患记录;

③ 建立各分厂各时期质量标准验收情况;

④ 建立各分厂安全处罚记录,亮点工程、标杆车间以及质量标准化

奖励情况;

⑤ 建立各分厂各时期出现的各类级别人身事故记录,发生各种工伤

事故的处罚以及工伤治疗费用情况。

分析总结:

按章节有条理的分析总结。安全部分有:第一节:生产条件的安全

性,分析各分厂各阶段生产中存在的不安隐患;第二节: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预防、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因素;第三节:事故分析与总结,对出现的事故要有分析总结、应吸取教训做好类似事故防范措施,今后同等类似条件分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第四节:分析总结,从各阶段的安全管理情况分析总结出各分厂安全管理的好坏,各分厂进行对比,对最终的结论是什么进行阐述。

生产组织档案由调度室建立,相关分厂配合。

①资料:建立基础档案资料,详细记录生产组织安排,对生产中事故影响时间及发生事故的次数,要分类别、分单位统计。

②分析总结:要将各阶段、各生产时期的生产组织、事故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第一节:概述各系统情况;第二节:各阶段生产组织情况;第三节:对各阶段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将分厂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时间进行分析,与其它分厂对比应该如何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借鉴。从生产工艺、生产组织上进行分析,并形成最终的结论。

4、经济成本档案建立的内容

由企管部负责建立,相关科室和生产单位配合,具体内容有:

①资料:建立基础台帐,各分厂的材料费用消耗都要建立台帐,分

层次、分明细记录各种配件、材料、专用工具消耗、维修费等,并且要有合计,各种材料消耗要有地点、时间。不同车间不能混淆。企管部要有汇总表、分月费用、分单位分地点记录的台帐。

②分析总结:每月要有各分厂车间的费用并进行分析比较,存在差异,每个季度要有总的分析结论,取得的经验和不足。

5、劳动工资档案建立的内容

劳动工资档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各部室及生产单位配合,具体内容有:

①资料:各月份的人工工资、总工资额、工效、总工数、直接工人数和总人数。要求各时间点的统计要准确无误。

②分析总结内容:各阶段、各月份的分析小结由各车间完成,主要分析人工数变化情况,人员增减情况。科室在车间的分析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析出各阶段人员、工资、效率增减原因,从工作量、生产条件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分析所采取的工作制对生产效率、工资、工数变化有何影响,采取的办法和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

6、机电设备管理档案建立内容

机电设备档案的建立以设备部为主,具体内容有:

①图纸:设备安装布置图、供电系统图。

资料:生产车间的设备台帐,材料、费用统计台帐。

②分析总结。

三、技术经济档案建立的职责划分

根据各科室的专业性质、职责范围对建立技术经济档案的职责划分为:

1、生产部:负责日常生产技术管理档案的建立工作。

2、设备部:牵头负责机电设备档案的建立工作。

3、安环部:负责安全管理档案的建立工作。

4、企管部:负责经营成本档案的建立工作。

5、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动工资和工伤治疗费用档案的建立工作。

根据分工情况,各科室建立相关档案,各科室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分管档案,并要经技术副总监审阅,最后汇总到生产部,由生产部统一整理装订成册。

四、技术经济档案的建立程序及要求

1、技术经济档案由生产单位建立分项基础资料并进行阶段分析,相关科室对各单位的总结资料要全盘掌握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后,报送给技术副总监审阅后再次修改。

2、技术经济档案要以日常基础资料建立工作为主。每个月30号各生产单位要将各种费用统计和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的记录,以及分析材料报送相关科室;材料费、维修费报送企管部;生产变化情况的记录分析报生产部;各车间发生的人工数和零星工程报人力资源部。

3、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经济档案分析总结会。由技术副总监主持,副总工程师、各分厂厂长及相关人员参加。总结分析会上,首先由生产部进行汇报,然后各单位再根据自己分管业务内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由技术副总监指出分析总结中的亮点及不足,对各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评述,并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各项要求。会议形成纪要,存在的问题一周内整改完善形成技术档案的最终分析总结。

4、技术经济档案由生产部负责管理和收集装订成册,依据内容进行装订。

五、技术经济档案建立的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采取月份检查、评比、考核、汇总与奖罚。

1、检查内容

公司每月组织1—2次检查,对分厂经济档案的建立情况,对存在

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检查结果在调度会、技术例会上逐一通

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

(1)档案建立的资料是否齐全。

(2)档案建立的内容是否规范。要求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章节建立

档案,版面统一采用A4纸,四号仿宋体字;费用、材料台帐统一采用会计账目,16开帐本,要求书写工整、清晰。

(3)档案建立的记录是否准确。

(4)档案建立的分析总结是否具体。分段、分月总结分析材料是

否具体、认真,分析是否到位、是否完善,哪些经验以后可以借鉴,哪些教训以后要吸取。

2、评比办法

每月要进行一次技术经济档案的评比,分别评出前三名和后三名,车间分别占二名,相关科室分别占一名,科室和车间在一起评比,其中前三名要给予奖励,后三名要给予处罚。评比工作在每月12—13日进行,由副总工程师组织,由技术经济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检查评比小组。

3、考核与奖罚

公司每月对各单位技术经济档案进行评比后,依据评比结果,对建立技术经济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奖罚,评分在前三名的单位给予奖励,评分后三名的单位给予处罚,对前三名单位的工作人员每人给予200—500元的奖励,对后三名单位的工作人员每人给予100—300元的处罚。

上一篇:工匠精神宣传标语下一篇:淘宝天猫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