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多元文化活动实践体会

节日,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备受关注,“过节”也是孩子们喜闻乐道的活动,让孩子们熟悉中国文化,接触一些其他多元的文化,这也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奠基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利用丰富的节日教育资源,挖掘中西节日中隐含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接触世界各地节日文化,汲取不同节日文化的信息,对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球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即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也是我们教育重要的内容来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选择以多元、多彩的节日为契机,感受多元文化,是我们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一、以中、外重要节日为核心,以感受、体验为主线,建构主题活动,需要中外教师紧密合作

由于涉及中西方的节日,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外教师对活动的特点把握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中外教师也进行具体分工,中方教师主要承担自己本国的节日活动策划与组织,而外教则偏重西方的节日。

二、多元文化活动内容选择中,要中西兼顾,也要保留中国文化精髓

中外教师分工合作,轮流做主角与配角,积极交流配合,确保活动的多元文化活动组织实施,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让幼儿在熟知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因此,我们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特别重视保留中国文化精髓。

如,元宵节是中国新年第一个节日。俗话说:没过正月十五,不算过新年。元宵节也是每年新年后幼儿与教师共庆的第一个节日。为了热热闹闹地过元宵,我们请来了民间艺术家,当场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走廊里、操场上拉兔子灯,体验节日的快乐;教室里,孩子们和家长们济济一堂做元宵、吃元宵,热火腾腾。真正感受到“元宵节”所带给我们浓浓的中国味,孩子们在“闹元宵”系列活动中,不仅从视觉冲击,还在游玩中体验到“中国的民族风——热闹”。

三、利用多元文化艺术节,立足本土艺术文化,促进幼儿对世

界不同文化的认同。

在艺术活动中,孩子可以有更多大胆表现的机会,同时可以加深幼儿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我们以了解一个国家为主题开展艺术节活动。把多元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一日活动中。

例如,上午孩子们通过各种图片、音像资料和老师的介绍了解着某个国家的文化和建筑,中午品尝该国家的特色菜,感知与中餐的不同,下午大家集中在舞蹈房欣赏该国家的音乐和舞蹈,共同感受着音乐的快乐,孩子和老师在感受每一天快乐的同时,期盼着第二天的到来。星期五,多元文化周的最后一天,老师们把舞蹈房布置成“小小世博会”的情景,让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的Medium Expo。小朋友们拿着护照,去澳大利亚、菲律宾、埃及和墨西哥四国留影拍照、做木乃伊,扮演袋鼠妈妈等游戏,跳着踢踏舞,可开心了!在这个多元文化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四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特色建筑和艺术体育等内容,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我们感到,开展多元文化活动,需要教师明确活动对幼儿的价值,需要中外教师互相配合认真设计,需要激发幼儿参与,让幼儿获得多种丰富的体验。这样,我们促进幼儿对不同文化认同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作者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时代幼儿园)

作者:刘妍

第2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体会探讨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轻松、和谐、民主、愉悦的高效课堂,是化学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的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转化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培养更多思路开阔、反应敏捷的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化学教师重点探究的新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面浅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课堂模式传统,气氛不活跃

近年来高考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逐渐向着“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方向转变,课堂的设置也不断围绕着考试内容更新,一再增加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压力,而不去寻求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又由于化学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复杂的实验和方程式的记忆,很多学生“谈化学色变”,甚至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而化学教师则保持着一贯的严厉作风,在授课形式上往往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注重知识的记忆,忽视能力的提高

尽管应试教育与新课改要求出现了某些方面的冲突,但近年来随着对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探讨,很多改革方案也被推入了当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是很多的改革紧紧是形式上的敷衍,并没有针对化学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发展方向来进行改革,例如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对于记忆的形式和检测的方式则没有很大改变,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且课堂的设置只围绕高考内容,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缺乏实验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成为当今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阻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改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变传统“标准”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化学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2.创新处理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初等化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选修模块各有自己所侧重的方面。新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化学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高分子污水分离膜,海水淡化,太阳能利用,纳米材料的发现和应用等;反映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如锅、盘、碗、碟,炊煮燃料,各种调味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有趣。

3.创设高效率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在设问的过程中要讲究提问的形式,要遵循提问的原则,要选择提问的角度,要锤炼提问的语言;教师在组织研讨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题,要给充裕的时间,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要大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质疑的勇气,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单纯由教师进行讲解,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能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在化学课堂上增强实践活动的体会,就会大大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实践活动,切实的感受化学,能够充分的理解化学知识。能在不断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不断的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化学的学习,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

5.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化学。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指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研究,切实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能让学生不断的对生活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真正的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化学的知识。能切实的关注生活中的和新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根据了解进行化学知识的创造。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创造,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了解,能与生活中的事件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心,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在生活中发掘蕴含的巨大的化学的知识资源,能使学生真正的进行创造,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真正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有着多种多样的构建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根据现实需求和教学现状,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取舍,只有这样才可以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宁.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体会探讨.课程教育研究[J].2014

[2]赵紫云.关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学习(上)[J].2014

作者:余晓斌

第3篇:在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及实践活动的体会

摘 要:笔者从自身舞蹈艺术教育经历和创办学生舞蹈业余团体的实践体会出发,分析了舞蹈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在增强团队意识、同学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舞蹈艺术素质教育作用

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它既善于表达人的强烈感情,也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是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人们的情感,影响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经常的舞蹈训练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在舞蹈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他们变得活泼可爱,开朗自信。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于2001年在石河子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学生舞蹈团,担任团长和编导,凭着对舞蹈教育的热爱和执著追求,与热爱舞蹈的学生一起训练、编排,并在参加各种活动和展演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为学生提供了解舞蹈和尝试舞蹈的机会,让学生强化了自身形象气质的培养,增强了自信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经历和体会,谈谈舞蹈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一、在增强大学生团队意识中的作用

笔者在创办舞蹈团开展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不同年龄和性别,他们是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对老师的欣赏和个人的追求而做出的选择。他们凭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产生了对于同样的舞蹈作品而产生的独特的理解,对提高自身舞蹈艺术素质涵养起到促进作用。

团队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基地,一个团队要维护其统一,其成员之间必须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准则。作为学校的课外舞蹈社团,成员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习惯是他人为自己服务,笔者作为舞团的组建者和编导,不仅限于专业上的指导,还需要在管理上将简单的“聚”在一起转化为“团队精神的凝聚力”。舞蹈团以舞蹈为媒介,排练、演出、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成为引导学生的极佳环境。排练中的合作,动作的到位,队形的整齐等不仅从专业角度上要求学生,而且还能在团队中营造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演出和各种比赛不仅锻炼学生,也是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需要,他人的赞许,获得比赛的奖项,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总而言之,当成员真正形成团队意识并产生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时,凝聚力才能真正形成并最大限度地产生凝聚的效应。

二、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严格的艺术,也是残酷的艺术,要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坚持,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品德、人格和能力有了首先的认同之后,才能对其教学要求和所做的事产生认同。

在舞蹈教育中集体舞居多,在排练中学生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这就需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舞蹈排练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的集体活动,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求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才会成功。

在训练中还要培养学生不仅要用耳朵听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和带着灵魂去跳舞。舞蹈团作品第一次亮相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大中专艺术节舞蹈大赛上,那段经历和考验是难忘的。赛后,舞蹈团男队队长俞世仲在校报上这样写道“初赛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音乐放了一半就关了,我的心惊了一下:完了,所有的努力白费了。但我还是没停下,因为主演——我们的老师依然在舞,就像什么事没发生,其余三十多个同学也在跟着继续舞蹈;这一切得益于老师平时对我们的特殊训练,节奏早已在我们心中,我们和老师的心在一起。台下由最初的起哄到非常安静再到雷鸣般的掌声,我们终于渡过了没有音乐的五分钟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三、在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中的作用

(一)加强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注重教学过程,强化基本功训练,明确训练目的和用途,让学生们明白舞蹈是一门循环渐进的学科,每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无数次的练习和感受才能产生。同时注重评教环节,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是在逐步增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在每完成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任务时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勤勉、谦逊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他们学会缓减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在基本功训练组合上是让人费很多心思的,让每个组合总是有新意,还要有难度和美感,以此让学生感觉到基本功是舞蹈的重要环节,好的基本功组合也是很好的舞蹈作品,从而激励他们刻苦练功的劲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二)强化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

最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学生教和编的能力也是在表演训练时积累起来的。舞蹈表演训练是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各种情绪和情感说话,让他们认识到单纯的不怕吃苦是不行的,还必须培养较高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明白对舞蹈的认识、实践和评价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去感动别人呢,没有自身对美的感受又何谈表现力呢。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笔者还会注重启发式教学,把理论知识和欣赏课加进来,边看边讲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以及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教学中强调表演中运用眼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要会运用会说话的眼睛,让眼神、动作表达出对音乐和舞蹈意境的理解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梦想;启发他们把内心的美好和善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动作相呼应,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人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的作用,感受到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才是有生命的;还经常让他们分组相互观看,就表演和动作上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和表演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表现美、感受美。

(三)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开展大学生的舞蹈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学习优秀舞蹈作品,而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编创能力,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或是对民间舞的改造,或是对古典舞的发展,或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法表现…..只要是能够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能表达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们的舞蹈创造能力的开发,实际上还是一种形象和空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立体思维的培养,21世纪将会有很多交叉学科的产生,需要人才具有多向思维的能力,将来学生能触类旁通,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造型艺术或与其他学科相碰撞而产生新的发明创造也是不无可能的事情。

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如果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从“学会”转向“会学”的话,那么,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会”而在于“会教”,只有会教的老师才能教出会学的学生。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在舞蹈艺术教育和实践过程中运用现代的教育方法,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3] 杨中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 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李鑫: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艺术教育与研究工作。)

作者:李 鑫

第4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时光荏苒,半学期的教学将近尾声。本学期,综合学科作为工作的重心,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在师生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题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管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于每一个学生资助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指导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综合实践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是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息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所以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加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第5篇: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年4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开题报告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与会代表、专家领导出席了会议。我与小教部王冬老师有幸参加了会议。

报告会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观摩、实验区经验交流、项目研究与实验工作布署等四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观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示。然后观摩了城北小学陈丽丽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洗手的学问》。课后,我市富拉尔基区的孙炜老师、吉林省东丰县实验小学的张莉副校长、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周积昀院长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其中孙炜老师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最后,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作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项目推进思路》的报告。

下午,与会人员又参加了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会上,我们聆听了黄大龙副局长作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报告,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的讲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接着,我们观摩了凤凰中学浦卫忠老师的一节《走进河阳文化》成果汇报课。然后,我们参观了凤凰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作品展览和实践活动基地。最后,郭元祥教授作了《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和有效》的报告。在报告中,郭教授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收获与感受

通过学习和观摩,提升了我们的课程意识,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和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是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

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与其他类型的课程一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也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但与其他类型课程的目标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五)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开发及实施应围绕基本内容领域来展开,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内容,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生活动主题,因而具体内容应由学校根据学生需要来确定。

1.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是教师或课程编制者预先具体设计的,而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2.要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学校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社区背景各异,学校发展的理念和学校传统不尽相同,因地制宜,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基本要求。 3.要从学生生活中提出问题并确定具体活动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4.要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学科化倾向。不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不要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要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围绕 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

通过学习和观摩,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开设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并不是新课程的独创,而是面对时代发展和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的共同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

我国也有许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的优秀典型,如成都川大附小、武昌实验小学、河南新乡十三中学等;有许多课程改革实验区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区域整体推进,效果显著。如武汉市武昌区、成都市武侯区、长沙市开福区、福州市鼓楼区、广西柳州市、郑州金水区、海南海口市、江苏张家港市、浙江丽水市、福建南平市、河南洛阳市等;有不少地方十分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基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如河北石家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都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我国已经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地方的规划或方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发展评价制度,开始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国超过100个地市将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纳入中考和普通高中招生指标予以全面考核。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湖北省率先在教师评定中增列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

我市也有许多县区的初中学校课程开设得比较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龙沙区为例,龙沙区7所中学,已有6所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课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六,大部分学校都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表,并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使用课时,全员参与,教师指导到位。十五中的缎带缝绣铁艺、十七中的风筝节十字绣、三十四中的毛线壁挂景泰蓝工艺制作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铁锋区、讷河市、富拉尔基区、甘南县、富裕县、泰来县也各有千秋。其中讷河、甘南、泰来还有期末学生成绩评定,更好地促进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事实说明,综合实践活动得以较好实施,都是领导切实理解并重视其课程价值的结果。第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视,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离不开学校管理者支持。这次去张家港,我市富拉尔基区去了6位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长和副校长,真是很难得,也很令人欣慰。富区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举措呢?那就是他们教育局的领导认识上去了。第二,配备得力的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第三,注重教师培训,有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教师团队。

虽然,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实也不容乐观,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我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教育行政部门:

(一)没有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职称评定的方式与程序。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教研员和教师在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定、学科带头人评定方面上没得到应有的待遇。这难免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没有建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一些学校课程安排进入课表了,实际却形同虚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随意被学科课程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更加没有空间;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研究人员、指导教师的配备安排比较随意,大多区县没有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人员,据我所知我市各县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同时担任几门学科的教研任务和领导任务。教研员、指导教师,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教师年龄偏大,素质相对较低。

(四)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教研部门:主要表现在教研员身兼数职,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视为副业,因而没有真正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与研究,缺乏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的能力。五月份,我们初中部进行了教师基本技能系列展示活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同时兼任几门学科课程的教研任务,组织力度不够,结果教师报名甚少。展示时教研员都去了其他学科现场,本学科没有评委,最后只好和其他学科挂靠。 学校层面:(1)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重建,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2)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中考学科,部分学校不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安排课时,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合理,如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或者怀孕等需要照顾的教师;(4),学校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有位教师告诉我,由于所有学生都喜欢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学校其他教师视为影响其他学科教学的罪人加以排斥;(5)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

教师层面主要有:一,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接受系统培训,甚至没有参加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性不够;二,由于工作任务重,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存在;三,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

三、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实施和有效推进问题的思考 常态实施和有效推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由之路。自xx年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课程领域五年来,从起步阶段的国家实验区试行,到目前在学校广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成为广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常态实施和有效推进呢?通过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就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宣传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推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教育管理者、教研人员、教师的课程意识,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和有效推进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二)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支持,才能保证没开课的县区尽早开课,保证教研人员、指导教师的质量和队伍的稳定。

(三)搞好师资培训。

通过搞好师资培训,建立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教师团队。

(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和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避免学校不按规定安排课时,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发生。

(五)对基层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利益要有政策倾斜。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向基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倾斜的职称政策,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的方式与程序,提高教研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六)综合实践课程应该参与中考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尽快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这是能否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新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课程,成为孩子们发展提高的魅力课程。

第6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漫漫寒假,我响应老师号召,决定自行组织几个同学和儿时伙伴搞个寒假实践活动,以此与社会近距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当我在行路时被一小节电池搁了一下脚时,我立即有了思绪。

说话不如行动,我即刻组织了五个好帮手,组成了一个探究小组。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不少相关文章,经过仔细筛选,总结概括出了这三类8种电池;我们到垃圾箱、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查找废电池的去向,回到学校也调查同学和老师、在校门口和村里走访,把搜集来的数据整理出来又制成统计表。

活动快结束时,我们畅谈自己的收获、体会,我们是满脸的自信,一腔的自豪。我们开始学着用探求的眼光打量熟悉的生活,开始用习惯了演算的小手触摸现实的课题;开始尝试着“做”学问,开始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研究过程。实际上,我们所关注的已超出了现在学习的范围我们已把目光投向社会,已经在学着关注人类自身。虽然,我们收集的数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得到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可能会有失偏颇,但我们分明感觉到了滚烫的心中已经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从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到实地调查、汇报交流,再到活动拓展、总结反思,步骤完整,组织严密,活动方式多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其次,实践活动区别于文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确定性,在本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同学之间和村里进行电池使用情况的调查,遇到了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克服事先无法确定的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也是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绝佳机会,这充分展示了实践活动的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潜藏的巨大能量,知道了该如何让静态的知识活起来,让知识从书本上走下来,把智慧装进生活里!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真切地体会到了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对活动的支持非常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在教室就可以完成的,它要走到社区、走向社会。这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安全、时间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有的家长并不喜欢孩子外出参加活动,虽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我们在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当我刚组织探究小组时,成员个个兴高采烈,可是在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时,有的小同志积极性就不高了,甚至出现了“踢皮球”的现象。再就是在活动中对一些问题处理得不够细致,随意性太强,没有带着活动的目的去评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加强学习,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7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们课题组对今年流行个人装扮进行了课题研究。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很多关于服饰搭配的知识,让我获益匪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也将运用到这些知识,为我的生活添姿加彩。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感受到这种活动的重要性。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也了解到一个人外在形象是很重要的,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为你赢得多一份欣赏。我们在学习之余,没有太多的时间,没有花在个人装扮搭配上,那么,我们小组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来研究这个课题,来为我们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建议。

我也了解了今年的服饰搭配知识,对我们的学生生活很有用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不同性格的人选择服装时应注意性格与色彩的协调一个人的服装颜色必须与周围环境与气氛相吻合、协调,才能显示其魅力.我们要使服饰的色彩搭配协调,原则上,就要尽量使得服饰的色彩属于同一色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搭配方法。要是再结合上面介绍的极色、辉光色的灵活搭配运用,就能使你的服饰搭配得心应手,千变万化!

第8篇: 综合实践活动听课活动心得体会

2013年12月11日,我有幸听取了六节优质综合实践课,通过听取学习让我这个初涉综合实践大课堂的新兵对该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也明确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下面就将我对该学科浅谈几点认识。

1、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 。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善于挖掘生活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要将所谓的“热点”“关注”问题,化解到平时的生活中,顾及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 如“家乡食文化”一课,教师注重挖掘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学生不仅能继承一个传统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发现挖掘更多的特色小吃,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 “设计垃圾桶”一课,紧紧围绕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与命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发现,使学生亲自获得对社会、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学生在课堂里、在书本里不能获得的。正是这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2、教师的综合素质强。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教材的限制,随意性比较大,而且内容往往是“跨学科”的。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广泛的包容性、教学的灵活性、学科的渗透性变成了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 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冲破学科壁垒,广泛地涉猎各学科知识,使自己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知识杂家 。这就要求教师在“专”的基础上追求“博”,达到“一专多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桶水又有别于普通的水,它的营养含量更为丰富、复杂。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破了书本知识范畴,从而扩延到生活实际,突破学科限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位教师的优质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

3、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比起学科课程来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规定的必学内容,它的设计和实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这个课程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而又能研究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观察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与归纳信息,初步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利用资料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陶行知曾说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这次的听课,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践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每一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因素,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大的空间,也收获更多的喜悦!

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保太中心小学张绍芳

今天,我听了李芬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汇报心得,感触颇深。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 ,自主性 ,生成性 。

一、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这几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能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查阅资料,研究探索。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在课堂的最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在这几节课上,教师都能把学习和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

1.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且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2.在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后,教师能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指导,然后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的主题。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好处的。

3.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乐于共事,善于沟通,勇于表达,用心理解,真诚接纳,热情相助„„这些可贵的体验将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旅途蓄满动力。

综合实践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而在这几堂课里,信息搜集成为学生自主研究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培养了学生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可取的。

三、摆正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在教学中,几位教师都能密切关注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对学生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搜集资料,及时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其实每一个学科都有它兴趣的一面,无论教什么,只要有兴趣的挖掘教材,把它应用于实际,就会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学科,让自己更自信„„

10月30日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17单元下一篇:工行个人信用贷款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