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管理岗位职责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绿色施工管理岗位职责

基于岗位职责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探索满足专业岗位职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通过对专业学科特点、专业岗位职责、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岗位管理能力培养、岗位实操能力培养、岗位素质能力培养的“四能力”培养模式,以及体现职业岗位性的教师、教学、教材建设的要求。努力培养符合岗位职责需求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相融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岗位职责;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总量高、损失大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对安全生产有效地专业科技支持不足,亦即表现为安全专业人员的数量、尤其是素质不能满足当前安全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安全发展的需求。所以对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满足岗位职责,培养高质量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服务社会,满足生产和经济的安全持续发展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1.1行业背景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不仅高危行业范围扩大,而且对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企业人数底线从以前的300人变为100人以上规模就要设置。所以现有安全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1.2专业学科特点分析

安全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大量实践经验指出:一个现场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人员,往往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构成,正是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所必须培养的。

1.3专业岗位职责分析

目前高职安全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中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的安全员;二是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各类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三是基层安全执法监督人员。

1.4存在问题

1.4.1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职责要求有差距

现有专业课程设置急需按照安全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当前很多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应用脱钩严重,学生在大学所学技术和知识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作岗位,很多岗位需要的知识大学期间却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体系所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4.2职业院校职业能力培养需提高

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很多学生不能胜任或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1.4.3学生安全意识与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安全问题的核心、本质是人的安全,人的安全仅靠技术方法是解决不了的,更多的还是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在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待安全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的职业道德素养。

以上问题是各院校安全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四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本质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满足岗位职责需求有一定的现场操作与管理能力,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通过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岗位管理能力、岗位实操能力和岗位素养能力为抓手来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養模式。

2.1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培养

依据生产单位对安全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其中公共基础知识模块是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基础,包括公共基础理论课(高等数学、英语、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制图等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具备机械和建筑制图、识图能力;掌握受力分析;了解力学对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电路基本定律及电工测量和安全用电方法;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辨识隐患,从事安全评价和标准化工作;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系统工程、机械电气安全、防火防爆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特种设备安全、职业卫生、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安全技术、安全评价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电气事故防范措施;熟悉安全检测和安全控制方法;熟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通过系统的模块化学习,为后续的理论指导实践打下基础,并让学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

2.2岗位管理能力培养

安全岗位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懂管理。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人员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让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岗位管理能力培养上可分为基础管理知识模块、安全人机管理模块、事故预防与应急模块、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模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模块、安全生产文书管理模块。通过开设管理学、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事故管理与应急处置、安全管理文书写作、职业卫生等课程来培养岗位管理能力。

其中基础管理知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原理,解决消除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安全人机管理模块要熟悉人、机、环境特性,对人机系统隐患进行珍断、评价、防范;事故预防与应急模块要掌握生产事故致因理论和防范措施;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模块要掌握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方法,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块要熟悉职业危害原理、开展员工培训、正确佩戴与使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模块要求掌握现场安全检查方法,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安全生产文书管理模块要掌握安全日志写作,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和事故报告、应急预案的起草。

2.3岗位实操能力培养

对于安全员、中介机构安全人员、安全监察员最重要的实操能力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能力、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安全检查能力、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安全评价能力、安全培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通过建设专业校内实训室、模拟仿真教学、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协会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内课程设计、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得以实现。

2.4岗位素质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职业人。在安全生产岗位不仅要求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吃苦耐劳、高度的責任感、更要具备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高度的安全意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和生产的行动中。主要从思想道德素质、安全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三个模块着手,通过公共思政课程、人文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安全心理教育等方面来培养高素质的安全职业人。

3体现职业岗位性的教师、教学、教材建设

3.1教师队伍建设

激励教师“走出去”,一方面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到专业教育水平较高的院校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及短期培训,学习先进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同时要“请进来”,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引进专业需要和适合的专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3.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内容要突出岗位职业特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依据学生层次和特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索创新具有教学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教学内容采用小组项目式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责任心,更好的适应现代的生产形式。

3.3教材建设

教材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内容上要贴合生产、技术、工艺,将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内容衔接起来。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并可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教材编写。

4结论

(1)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勘查类、建筑类专业为支撑,通过对安全岗位职责的深入分析,从岗位知识能力、实操能力、管理能力、素养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将安全岗位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管理协调能力、以人为本的职业安全素养作为人才培养内容,努力培养符合岗位职责需求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相融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遵循安全科学学科是交叉学科的特点,从以岗位职责需求为出发点的“四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等方面着手,对安全技术和管理专业建设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作者:谭启 王进

第2篇:浅谈护理岗位优化管理

【摘要】随着优质护理的持续推进,如何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激发骨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学习和借签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对我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并将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相结合,进行合理化管理。岗位管理起到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岗位设置优化管理

1实施护理岗位管理

1.1护理岗位

骨科护理岗位设置应根据科室病人需求而订,岗位的设置要求护理人员完成一项或多项护理任务,并为此赋予个体权力的总和。并在下月月初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运用QCC以及PDCA的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1.2护理岗位设置

因骨科急诊病人多,收治病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岗位设置要求灵活,机动。科室设置责任组长、质控组长、教学组长等,由具有一定工作經验高年资护士兼任。预备组与总务护士合并一人担任,采取APN排班模式,按卫生计生委对护理岗位设置的要求,平均每个护士所管病人不超过8个,A班护士一般4-5人,P班1.5人,N班1.5人,主班一人,加上轮休,我科床位使用率为36张床,护士岗位设置为16人。

1.3学习和借签上级医院岗位管理理念

我科就学习护理管理的先进经验,学习、考察护理岗位管理,通过学习使大家开拓思路,转变观念。特别是上级医院岗位管理的设置,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有很强的实用性。依据培训和学习护理岗位的设置及管理流程,建立适合我科特点的护理岗位梳理、岗位测定和岗位评价等流程,进行护理岗位设置和管理。

1.4以解放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实施护理岗位管理

护理人员是科室的主力军,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十分重要。我科对护理人力资源施行能效管理,激励机制、岗位管理相结合,综合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与效能。依据岗位设置项目,各岗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根据各岗位设置特点和特性,以专业水平、专业特性、技能及风险为维度,建立以岗位分职责,根据危重病人病情、危重程度测量出岗位间的特点与需求,护士长根据护士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病人的需求随时调整,并建立专科人力资源调整应急预案。合理加强各班的人力资源配置,加强晚夜班的人力配置,保障病人的权益,同时降低了低年资护士的值班风险,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 岗位管理与绩效分配

2.1绩效管理的体系设计

管理的体系设计直接关系到护理考评工作的实效性。护理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是组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医院依据护理工作量提取一定数额护理费,不计算在科室核算收入内,也不计算在劳务费内,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费由护士长根据绩效(质控组长最终考评结果)、工作量(含所管危重病人数、一级护理病人数、手术病人数、特殊护理工作量)、护理分工(质控组长、教学组长)等情况考评发放。通过绩效管理的流程再设计,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五个方面实施,从而建立护理绩效管理体系。将护理绩效管理变为对护理人员的岗位管理,提升为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改善工作方法的有效手段。

2.2护理绩效方案实施与管理

责任组长、教学组长、质控组长采取竞聘上岗的形式,最大程度的调动护士积极性,参考每月发放的在院病人问卷调查表、出院病人问卷调查表综合考评绩效的管理。

通过护理工作数量、护理工作内涵建立护理绩效考核指标库,因目前医院信息系统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普通护理(包括输液数、更换液体数、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无法)无法考评。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强有力工具,我科下一步将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软件化,在护理管理的软件工具增设普通护理工作量统计软件。

3岗位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3.1建立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以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岗位设置,护理人员的动态管理,建立护理质量标准体系,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岗位设置及质量管理,转变管理理念,实现由对人的个体管理到对岗位的制度管理。激发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提高临床护理观察与处理病情的质量和水平。

3.2促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在岗位实践及质量提高的基础上,满足临床护理安全的需求,能够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科室的发展现状,及时调整和合理配置各专科护士的数量和比例,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效增加护患沟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4 结论

护理岗位的优化管理,做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通过我们的初步探讨与实践,深刻体会到护理岗位管理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对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病人满意度,实行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搭建护理人员职业生涯成长空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辉

第3篇:企业岗位管理体系构建浅析

摘要: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岗位管理的内涵、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岗位管理的构建方法,旨在为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岗位管理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岗位管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标识码:A

岗位管理是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高效的岗位管理水平决定企业能否最大化激励员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因此,如何通过岗位管理更好地优化业务流程、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励员工成长、提升效率效益,成为每个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

1 岗位管理的内涵

岗位管理是一个上至企业发展战略、下至员工日常工作的庞大系统工程。岗位管理从企业战略定位出发,结合企业内外部运营环境,分析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人员结构、数量、素质和岗位配置需求,制定科学的用工策略和措施,保证企业在特定时段内,适配相应的岗位和人员,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和人才价值开发,实现适应组织环境的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并为人力资源规划计划、人员配置、人工成本管控、员工培训和人才开发、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分工逐步走向深化和细化,各个经济单元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形成较高的生产效率。在企业内部,为赢得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开始重视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和人才价值的持续开发,因此岗位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岗位管理的意义

新常态下,随着国家“四个全面”的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了国有企业持续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多数国有企业均认识到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局限于历史沿革,大中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往往面临形势复杂、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的局面,有的企业追新求先,忽视企业实际,盲目实施优秀企业、标杆企业的最新理念和管理实践,导致符合现代企业内涵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难以立足、生根。

制定科学合理岗位管理体系,统一规范岗位分类,依据业务流程变化和组织架构变革制订标准岗位名录是强化岗位管理、建设现代企业的重要举措。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明确了各层级单位的岗位管理职责,有助于建立自上而下分工明确的岗位管理组织体系,规范岗位管理工作流程;二是按照适应组织机构构建要求,科学设置岗位,为规范用工形式、优化用工策略、加强定员管理、提高人员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打通职责、制度、标准、考核、风险管控等多个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明确了岗位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联,避免了岗位职责的重叠、遗漏,也避免了管理的随意性;四是为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配置和人力资源信息统计统一规范了口径;五是为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增强培训开发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快员工职业通道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3 岗位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运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根据企业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体系,本着职责全覆盖、无交叉、相衔接的原则,制定各层级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形成标准岗位名录,明确岗位名称、职责划分、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和上岗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梳理完善横、纵向管理界面,实现岗位管理的精益化、标准化管理,为科学合理编制人力资源规划计划、优化劳动用工策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建设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和开展绩效评价等奠定基础。

3.2 明确岗位分类标准

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具体岗位设置需求,明确岗位分类标准,形成统一、规范、完整、科学的岗位分类标准,为人力资源规范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支撑。其意义:一是为规范用工形式、优化用工策略、加强定员管理、提高人员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为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配置和人力资源信息统计统一规范了口径;三是为科学评价员工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人才开发奠定了基础;四是有助于开展员工绩效管理,为薪酬体系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3.3 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以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及经营任务为前提,以持续优化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为目标,建立健全各层级机构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能和工作流程,完善岗位设置、变更、撤销以及人员配置、诊断分析、监督与考核等相关规定,为建立统一规范的岗位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4 岗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遵循“战略决定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决定岗位”的基本导向,为促进企业整体效率效益提升,提出以下企业岗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4.1 目标导向原则

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和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为前提,以分解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和实现企业高效运作为基本出发点,将岗位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中,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组织运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科学、高效运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匹配的岗位配置和人员供给。

4.2 统一规范原则

加强岗位管理基础性工作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流程操作等标准化制度措施,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完善和标准化建设,消除冗余的沟通协调,防范重复性、无效性、低效性的管理活动,促进各业务部门致力于本职范围内的业务工作,促进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岗位设置和统一规范化运作。

4.3 权责统一原则

全面梳理各业务部门、各层级机构岗位的使命和关键职责,并在岗位说明书等制度文件中明确岗位的权利和责任。通过梳理工作流程,明确上下游关系,开展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调和职责分工和部门协作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业务流程清晰,权责统一规范,部门协同高效。

4.4 有效激励原则

合理的岗位管理能使企业各个岗位承担的工作得到合理安排分配,各个业务流程运转通畅高效,上岗人员具备胜任其所在岗位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全心贯注地投入其所在岗位的工作。因此,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岗位管理能够激发员工学习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准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员工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尽快成长提升个人素质,企业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5 风险控制原则

岗位管理体系构建中,要充分考虑到内部风险控制,对相关职责进行分离配置,实现相互监督制约,如在财务管理系统的出纳岗位就不能够从事会计职责范围的相关工作,特殊关键岗位应建立定期人员轮换机制等。

5 岗位管理的构建方法

5.1 战略分析法

战略分析是开展岗位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准确把握岗位管理导向。

5.2 问题导向法

通过将企业现状与战略要求、标杆单位方案的对比分析,聚焦岗位管理优化调整的变化与差异,有效把握影响岗位设置调整的重点与难点,使项目成果符合企业发展要求,保证岗位管理成果的有效性。

5.3 标杆参照法

人力资源工作具有一定的可继承性,不同单位的同类工作具有较强的可参照性。立足企业管理实际,并通过与原有岗位管理实践成果的对照与比较,引入岗位管理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发现目前岗位管理的不足,为制定合理岗位管理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5.4 专家研讨法

通过组织企业内部专家反复研究与讨论,充分发挥其专业经验,集思广益,规避岗位管理与企业实际不匹配或不相适应的风险,保证岗位管理方案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作者简介:肖志高(1972-),湖南长沙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傅文(1974-),湖南长沙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秦逊玉)

作者:肖志高 傅文

第4篇:校园“绿色网吧”管理工作职责

一、接受学校现代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在教科室指导下开展校园“绿色网络”教育工作。

二、学习校园网络教育先进经验,掌握现代网络教育科学方法,锻炼基本技能,让校园“绿色网吧”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

三、负责网吧设备、设施与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网络快速畅通,运行顺利。

四、加强校园“绿色网吧”管理,拟定管理工作计划,落实教育工作措施,提高“绿色网吧”教育实效。

五、做好网吧教育工作记载,记录设备运行日志,总结网吧育人经验,提高网吧教育成效。

六、加强师生网络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师生上网能力,科学利用网络支撑师生学习、工作与生活。

七、负责网吧设备、设施管理,落实管理责任,防止遗失、被盗、挪用等现象发生。

七、保证网络安全,防止学生浏览非法网站,杜绝非法不良资源侵入网吧,造成负面影响。

八、负责网吧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营造舒适、优雅、宽松、愉悦的现代学习生活氛围。

渠县有庆镇第一中心小学

第5篇: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工作岗位职责

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的工作贯穿于绿色建筑的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在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初步设计阶段

(1)绿色建筑项目的整体设计理念策划、分析,项目目标的确认,分析项目适合采用的技术措施、与实现策略,并向甲方进行设计理念的汇报;

(2)项目资料分析整理,明确项目施工图及相关方案可变更范围; (3)根据设计目标及理念,完成项目初步方案、投资估算、星级评估; (4)向甲方提供《项目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5)对甲方确认的绿色生态技术提供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现有方案如何调整、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厂商及案例信息、经济性分析、工期预估等。

(6)向甲方提供《项目绿色建筑可行性研究报告》 2.深化设计阶段

(1)根据甲方确认的星级目标,根据绿色建筑星级自评估结论,确定项目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2)根据项目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完成与建筑设计、机电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其它相关专业深化设计的咨询工作。完成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并落实采用技术的技术要点、经济分析、相关产品等;

(3)乙方将参与整个施工图完善修改阶段的技术指导,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乙方提供相关技术文件,指导施工图设计融入绿色建筑技术和细部理念。提供施工图方案修改完善建议书,并指导施工图设计;

(4)完成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所需要完成的各项模拟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分析报告; (5)向甲方提供《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技术报告》 3.标识申报阶段

(1)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完成各项方案分析报告;

(2)协助甲方完成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认证的申报工作,编制和完善相关申报材料,进行现场专家听证和答辩;

(3)主持及参与评审评估、以及与评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评审意见的反馈及解释; 4.项目施工阶段

(1)对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进行绿色施工的培训,介绍绿色施工的政策,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

(2)绿色施工规划咨询对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绿色施工进行总体规划和绿色施工项目的规划,指导制定绿色施工的目标,确定相关的绿色施工措施,制定绿色施工的组织方案。

(3)绿色施工项目实施指导和评定针对绿色施工的规划方案,协助项目进行绿色施工。 (4)根据规划协助企业实现绿色施工项目评定(易碳家)。 5.运营配合阶段

(1)组织物业公司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绿色建筑技术介绍和绿色物业管理知识培训; (2)运营管理取证,编制相应的记录表格指导物业记录系统和设备等的运行情况,定期审查运行记录,全程监控建筑的运行情况,使之符合申报和现场核查的要求; (3)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指导物业公司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6.营运评价标识申报阶段 (1)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成各项方案分析报告以及绿色建筑整体深化方案报告; (2)协助甲方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申报工作,编制和完善相关申报材料,进行现场专家答辩;

(3)与评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评审意见的反馈及解释。

第6篇: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

【摘要】:表述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区别。阐述了传统施工和绿色施工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如何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绿色施工

节能

环保

节水

工程技术的创新

应用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wo party. Analysis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difficulties, how to promote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given.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word: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savi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消耗,其中又以建筑业消耗为首。近年来,以环保绿色为原则,在尽量少耗能的情况下使资源利用达到高效化,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1 绿色施工:

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旨在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2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不是说建筑物是绿色的,它指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新材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空间,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共存。 1.3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二者的区别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不同的概念,其中绿色建筑不一定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实现,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也未必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而绿色施工的着重点在施工阶段。在建筑评定上也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定,而缺乏对绿色施工的评定。绿色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应该达到绿色施工,而并不只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是浪费资源、使用能源、产生建筑垃圾等最多的一个环节,这些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后期很难进行弥补,也偏离了最初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而另一个方面,如果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那么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建筑的维护费用,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二、

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和区别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联系是绿色施工是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传统施工进行材料和技术以及其他方面上的创新与提升。同时二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传统施工来说,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成本是最重要的控制目标,而绿色施工在继承传统施工目标的基础上,还把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以及回收利用作为了控制目标,强调高效利用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达到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最小、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保护的一种施工模式。显然,相比较于传统施工,绿色施工更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发展实施现状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绿色施工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遇到很多制约因素,存在着深度、广度严重不足,施工过程中不够规范化、理论多、实践少等等一系列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工程建筑中绿色施工推广过慢,有待进一步地规范与完善。

2.3 绿色施工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1 绿色施工的成本问题:

施工方的首要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期完成项目,推进绿色施工一般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绿色施工与施工承包方在短期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明显不一致,这将导致绿色施工难以推进。

2.3.2 相关的行政监督机关在管理制度上缺失,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对绿色施工给以促进、评价和管理,即目前政府、建设方、施工方没有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便捷的促使绿色施工落实到位的政策、法规体系,有些建筑企业虽有绿色施工的想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只能望而却步。

2.3.3 当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还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不够深入,采用的还是针对安全、质量和工期这三大目标的传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缺乏综合“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工艺标准及量化指标,针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装和装饰工程等环节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3.4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较低

工业化是实现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建筑是目前国际住宅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住宅工业化建设效率是传统住宅建设的3~4倍,同时更可以大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污染,降低噪声,保证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持续有效地推行。中国绿色工业化建筑还远远不够,而未来5年内中国还将面临大面积的新增住宅,故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实际应用的程度很低,这也阻碍了我国绿色施工推进的步伐。

三、 推进绿色施工的相关措施

3.1 增强全社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

首先,加强绿色施工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广度,使公众对绿色施工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加强各建设部门对绿色施工的重视度,增强在施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建立示范性绿色施工单位或者企业的评价机制。最后,还要加强公众的监督与参与。 3.2 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使得现在的开发商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认识相对薄弱,其宗旨是利益的最大化,所建造出来的房屋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利益就已经满足,不重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所带来的内涵价值,反而可能以为会增加工程成本。其实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不仅能够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日后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用。因此,建设绿色建筑和推行绿色施工应该确定在立项之前,尤其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应明确建设绿色建筑和采用绿色施工,具体实施方案交付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出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做出周密、全面的准备和安排。 3.3

进一步促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3.1 降低绿色施工技术成本 3.3.2 签订绿色施工管理协议

3.3.3 做好扬尘的控制工作,减小污染 3.3.4 防止土壤流失,控制施工用地 3.3.5 较少污水的排放,防止水污染 3.4 加大绿色施工的奖励制度

目前颁发给施工单位的奖项有“鲁班奖”、“詹天佑奖”等,但是尚未设置绿色施工奖等鼓励措施来推广绿色施工,而且“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评选也不包括绿色施工。这些奖项已经给很多企业做了“活广告”,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排行,而很少有企业因为绿色施工方面做得突出而显著提升了竞争力和知名度。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和建设单位予以重视和鼓励,例如设置奖项等鼓励措施来推动绿色施工,采取这些实质性的鼓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倡导实施绿色施工

在设计阶段就应提倡采用绿色施工,使绿色施工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因为施工阶段是规划和设计的实施阶段,在进行设计时就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采用节材和节能的方案,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绿色施工难以推广的问题。

四、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节能与能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大型施工机械的节能、中小型施工机械与现场照明的节能以及生活与办公区域的节能3部分。 4.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其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对其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3节材与材料利用:其主要包括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对施工余料及废弃材料的利用。 4.4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其主要包括对施工场地及周边的土地保护以及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4.5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光污染控制、噪声控制、扬尘控制、污水排放、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以及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五、 结语 绿色施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施工涉及多个行业和多种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需要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及社会各界具备绿色施工意识并积极参与,还要采用税收调节、提高绿色施工含金量等激励机制,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及配套理论的创新研究,加强施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步伐。尽管我国已经倡导发展绿色施工,但是在施工现场往往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加大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工程项目尽快向绿色建筑靠拢,使工程项目在初步设计时就具有相关的条件和基础,并向最终目标——绿色建筑迈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绿色施工导则》【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2007 2. 韩海平 陈方宇 胡其志等 《浅谈如何推进绿色施工》 【j】 江西建材 (施工技术)154—79 3. 郭守成 《略谈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4. 杨展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运用》 【j】 江西建材 工程管理 154-290

第7篇: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试行)

1. 目的:明确公司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使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以提高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2. 适用范围:公司绿色施工工作管理。 3. 相关文件

3.1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体系文件。 3.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 3.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DBJ/T 15-97-2013 4. 定义

4.1 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4.2 损耗率:施工现场材料的实际用量与设计图纸用量的差值占设计图纸材料用量的比值。

4.3 绿色施工评价: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

4.4 回收利用率:施工现场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施工现场产生的同类建筑垃圾总量的比值。

4.5 建筑工业化:以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在工厂完成建筑构、配件制造,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建造模式。

5. 职责

5.1 总工室:负责绿色施工工作的总体策划和绿色施工的指导工作。 5.2 技术中心:负责审核、审批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组织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组织项目绿色施工季度的检查。

5.3 工程管理部:负责绿色施工的日常协调,监督项目绿色施工的实施情况;负责绿色施工资料的收集、总结、归档的检查及指导工作。

5.4 党群部:负责宣传消暑、保暖及消防等相关工作,并检查其落实的情况。

5.5 办公室:负责项目食堂、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

定期消毒等工作,并检查其落实的情况。

5.6 分公司:负责执行及全面监督项目绿色施工工作的落实和日常监督检查。

5.7 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贯彻落实执行项目绿色施工的各项工作,并按本制度的要求完成绿色施工的工作及绿色施工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6. 管理要求

6.1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

6.1.1 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内容涵盖绿色施工管理和“四节一环保”要求。

6.1.2 项目部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技术中心负责绿色施工培训的策划和指导培训工作。

6.1.3 项目部采集和保存绿色施工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采集能够反映绿色施工水平的典型图片或影像资料;工程管理部指导绿色施工相关资料收集工作。

6.2 绿色施工管理评价指标 6.2.1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6.2.1.1 6.2.1.2 6.2.1.3 6.2.1.4 6.2.1.5 现场施工标牌应反映环境保护的内容。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环境保护标识。 项目部要对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道。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和沿海地区不得开采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

6.2.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6.2.2.1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并有相关实施记录。

6.2.2.2 6.2.2.3 应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有实施记录。

项目部应计算工程主材的计划用量和实际用量并有相关记录。

6.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6.2.3.1 签订分包合同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

6.2.3.2 应有用水计量考核记录。

6.2.4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6.2.4.1 分别计量。

6.2.4.2 6.2.4.3 产品。

6.2.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6.2.5.1 6.2.5.2 施工临时用地应在审批用地范围。

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对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耗能计量考核。

禁止使用国家、行业和广东省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施工现场的用电必须装设电表,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用电应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保护措施,并报请相关方核准。

6.2.5.3 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实施动态管理。

6.3 评价组织和程序 6.3.1 评价组织 6.3.1.1 6.3.1.2 进行评估。

6.3.1.3 项目部会同建设和监理单位应根据绿色施工情况,制定改进措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字。 公司将进行绿色施工的随机检查,并对绿色施工目标的完成情况施,由项目部实施改进。

6.3.1.4 检查。

6.3.2 评价程序 6.3.2.1 6.3.2.2 进行评价。

6.3.2.3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将检查相关技术和管理资料,并编制《绿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项目部书面申请,在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部应接受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的绿色施工色施工总体情况报告》,综合确定绿色施工评价等级。

6.3.2.4 15-97-2013。 评价资料请参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DBJ/T

7. 资料和记录管理

7.1 制度实施过程的资料和记录,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7.2 《广州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绿色施工评分表》

7.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诚信评价评分核定表》

第8篇: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总 则

一、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

二、 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三、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四、 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节能的组织与管理

一、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编制绿色施工材料计划和生产进度计划,经审批后执行。

二、 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钢、木、装配式结构等构件应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的生产方式,构件的加工和进场顺序宜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

三、 施工现场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如需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宜使用散装水泥。

四、 按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规定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

1 / 18

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做好检查记录与评价工作,并根据施工情况实施改进措施。

五、 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

一、 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二、 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和安全负责人,各分包单位负责实施,专业工程师负责监控和检查。。

三、

四、

五、

六、 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项目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七、 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八、 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施工准备与现场管理

一、 根据设计文件、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和绿色施工总体要求,明确绿色施工目标、材料、方法和实施内容,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

2 / 18

审,根据绿色施工要求,必要时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

二、 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 2) 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

3) 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

4) 应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

5) 应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内容。

三、 施工单位宜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数据库。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节能、减排和降耗指标分析和比较,采用高性能、低噪声和低能耗的机械设备。

四、 施工现场应实行信息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纸张的使用,除必须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资料外。

五、 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绿色、低碳建筑施工新技术。

施工场地及平面布置管理制度

一、 在施工总平面设计时,根据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应根据施工场地、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

二、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宜利用现有场地及周边拟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

三、 施工平面图设计应科学、合理,临时建筑、物料堆放与机械设备定位应准确,施工现场场容场貌应符合绿色环保。

3 / 18

四、 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场地使用计划,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可按最低面积指标设计,有效使用临时设施用地;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区域应符合总体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施工中应减少场地干扰,保护环境。

五、 办公用房宜设置在工地入口处,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区域设置,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

六、 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场等布置宜靠近交通线路和主要用料部位。

七、 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基座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基座或利用在建工程的结构。

八、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宜远离噪声敏感区。

九、 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随施工阶段进行调整,分别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施工全过程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十、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减少施工用地;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布置其中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统筹规划施工道路;合理划分施工分区和流水段,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2 在施工现场周边按规范要求设置临时维护设施;现场内沿路设置畅通的排水系统;现场道路及结构以上施工用的主要场地做软化处理。

3 本条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4 / 18

4 各个区分界明确,便于施工管理,符合统一管理协调原则。用火作业区、仓库区和现场、生活区之间一定要有可靠的防火间距。 5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装卸,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6 采用装配式基座以及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前应进行相应力学计算,并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

7 噪声敏感区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区域。

8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分阶段绘制平面布置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可按基础、主体和装饰装修阶段绘制。

场区围护及道路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大门、围挡和围墙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部件,并应工具化、标准化。

二、 施工现场入口应设置绿色施工制度及公告图牌。

三、 施工现场主要的硬化处理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和构件。

四、 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围宜设绿色隔离带或其他绿化设施。

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一、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和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临时建筑的体形宜规整,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应满足节能要求。

2) 临时设施应采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防火阻燃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

5 / 18

门窗应采用密封保温隔热材料。

3) 临时设施建设不宜使用一次性墙体材料,宜采用标准化设计,重复使用。 4)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建筑物作为临时设施。活动板房和围挡应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轻质材料且满足消防要求。

5)动力线路、用水线路宜采用BIM技术优化设计,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并预先计算施工用水及用电量。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6)临时用电设施应采用节能型,办公区和生活区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不应少于80%,配置声控、光控等节能控制装置。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7)合理配置采暖设备、空调、风扇的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及合理的室内温度,实行分段分时使用。

8)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应包括节能措施,并落实到位。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量。消防用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规定。

节材及材料利用管理制度

一、应根据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时点、库存情况等制定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计划。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优先选用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二、施工现场应通过有计划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和包装物的消耗耗,并通过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措施,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6 / 18

三、施工现场应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工程材料运输制度和废旧材料回收管理制度。

四、施工现场应建立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台账,提高废料利用率。

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 现场应结合用水点位置进行输水管线线路选择和阀门预留位置的设计,做到管径合理、管路简捷,并采取防止管网和用水器具渗漏的措施。

二、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

三、 施工现场宜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废水应经过有效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四、 施工现场应按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定额指标进行控制。

五、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宜采用中水或江、河水源。

六、 施工现场宜采用直饮水系统。

节能及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二、 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2. 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3. 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7 / 18

4. 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三、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 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4.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四、应提前策划、集中布置临时用电线路和施工现场用电设备,错峰用电,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六、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

七、应根据工程需要提前制定高能耗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减少电能消耗。

节约土地管理制度

一、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施工临时设施不宜占用绿地、耕地以及规划红线以外场地。

三、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二、 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8 / 18

三、 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四、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五、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美化。

六、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七、 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八、 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

九、 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十、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二、 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 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 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五、 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

9 / 18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二、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三、 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四、 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五、 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二、 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三、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光污染管理制度

一、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 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10 / 18

一、 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二、 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一、 工程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 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三、 建设项目施工中涉及古树名木确需迁移,应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办理移植许可证和组织施工。

四、 对场地内无法移栽、必须原地保留的古树名木应划定保护区域,严格履行园林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五、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

六、 建设项目场址内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地上文物,应积极履行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原址保护方案,确保其不受施工活动损害。

七、 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11 / 18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二、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 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四、 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五、 深井、地下隧道、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六、 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七、 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 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二、 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

三、 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四、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12 / 18

五、 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六、 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七、 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1施工方案应结合基础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绿色施工措施,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管理措施、资源节约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等。 2地基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

2)土石方施工现场大门位置应设置限高栏杆、冲洗车装置;渣土运输车应有防止遗洒和扬尘的措施。

3)土石方工程开挖过程应详细勘察,逐层开挖,弃土应合理分类堆放、运输,遇到有腐蚀性的渣土应进行深埋处理,回填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3土石方工程在开挖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石方最短运距和各个项目施工的工序衔接,减少重复挖填,并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4土方作业对施工区域的所有障碍物,包括地下文物、树木、地上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和地下管线、电缆、坟墓、沟渠以及原有旧房屋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13 / 18

5桩身钢筋笼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同时焊渣应随清理随装袋,待焊接完成后,及时将收集的焊渣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1钢筋宜优化放样下料,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在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下,合理利用短筋。

2钢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现场加工时,应采取集中加工方式。 1)使用专用软件进行优化钢筋配料,能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充分利用短钢筋,使剩余的钢筋头最少。

2)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并按需要直接配送及应用钢筋网片、钢筋骨架,是建筑业实现工业化的一项措施,能节省材料、节省能源、少占用土地、提高生产效率,应积极推广;钢筋采用现场加工时,也应尽量做到集中加工,有利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少占用场地。

3应选用周转率高的模板和支架体系,其材料宜选用回收利用高的材料。 4制定模板及支架方案时,应贯彻“以钢代木”和应用新型材料的原则,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以保护森林资源。

5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利用。

6混凝土振捣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也可采取围挡等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7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三、砌体结构工程

14 / 18

1块体湿润和砌体养护宜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1)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统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

2砌块砌筑时应按照排块图进行;非标准砌块应在工厂加工按比例进场,现场切割时应集中加工,并采取防尘降噪措施。

3施工前,应按房屋设计图编绘小砌块平,立面排列图;砌块切割应搭设专用的切砖棚,切砖棚应具有隔音降噪功能 并设有降尘设施,切割人员应配戴防噪、防尘、护目等防护用品。

四、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应结合加工、安装方案和焊接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分段、分节数量和位置,优化节点构造,减少钢材用量;钢结构连接宜优先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2合理选择钢结构安装方案,大跨度钢结构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整体提升、顶升和滑移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的方法。

3钢结构加工应制定废料减量化计划,优化下料、综合利用下脚料,废料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定期回收处理。

4钢材、零(部)件、成品、半成品件和标准件等产品应堆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

5复杂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前,应采用仿真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以避免或减少错误或误差。

6钢结构现场涂装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涂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15 / 18

1施工前,块材、板材和卷材应进行排版优化设计。

1)块材、板材、卷材类材料包括地砖、石材、石膏板、壁纸、地毯以及木质、金属、塑料类材料。施工前应进行合理排板,减少切割和因此产生的噪声及废料等。

2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宜采用工厂化加工。五金件、连接件、构造性构件宜采用工厂化标准件。

1)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加工应充分利用工厂化加工的优势,减少现场加工而产生的占地、耗能,以及可能产生的噪声和废水。

2)饰面材料的吊挂构件,如吊顶骨架、轻质隔墙骨架、架空地板骨架、挂板骨架、幕墙骨架等,以及各种固定、连接材料,如门窗五金、螺栓、连接杆、钉子、铆钉等,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种类繁多,现场加工效率较低,目前市场化、标准化程度高,应积极采用标准件。

3装饰装修工程应制定材料节约措施。材料损耗不应超出预算定额,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

4施工宜使用低噪声、低粉尘的设备、机具,应采取降低噪声、粉尘的措施。 5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埋设。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

6抹灰墙面宜采用喷雾方法进行养护。

7涂料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周围设施污染,并应采取遮挡、防止挥发和劳动保护等措施。

8涂料调配应有计划性,减少每天的油漆剩余;废弃涂料必须全部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16 / 18

六、机电工程安装施工

1机电工程安装施工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定:

1)安装前应对各专业的设备及管线的布置结合装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宜采用BIM技术绘制综合管线图。

2)预制加工应采用工厂化制作方式。固定件、连接件等应为工厂化产品。管道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3)为减少现场焊接等高能耗作业,要求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的管道连接尽可能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2除锈、防腐宜在工厂内完成,接口处应采取可靠的防锈和防腐措施。必要的现场除锈作业应有遮挡扬尘的措施。现场涂装应采用无污染、耐候性好的材料。 3选用能效高的设备和器具,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4设备安装产生的油污必须及时清理。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重复利用,并应有组织排放。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给排水管道试验时,宜采用从高层向底层分组进行的作业方案。高层试验用水逐步用于下层的试验。

2)冷冻水、冷却水管道试验宜分系统进行,试验用水在系统间循环使用。 3)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应优先利用施工现场收集的雨水、中水等。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线导管暗敷时,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短管的回收应达到100%。

17 / 18

2)线路连接宜采用免焊接头。当必须锡焊时,电烙铁与人体的距离不得少于200mm。线路敷设完毕后,线头回收率应达到100%。

3)节能型电线、电缆、灯具的选用应达到100%,并经现场抽检达到产品节能标准。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复合风管的黏结胶水应采用环保型胶水。 2)风管采用工厂化加工预制率应达到100%。

3)风管下料时应先下大管料,再下小管料;先下长料,后下短料。 8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在不开空调主机设备的情况下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模拟调试。 2)调试时应采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控制模式,动态调整设备运行。 3)建筑智能化系统和空调系统联调时,应关闭空调新风系统,达到测试指标后应及时关闭空调系统。

18 / 18

第9篇: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岗位职责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由建设单位宏观控制,甲方代表陈博为主要领导,总包单位项目经理师真过程控制,监理工程师检查和监控实施过程,形成一个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形成的管理网络体系。

一、组长: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陈博)

本工程创建绿色文明工地的第一领导人。创建绿色工地的总负责,组织单位工程评价。

二、副组长:总监理工程师(王辉)

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制定绿色施工监理大纲,并进行监督实施。组织单位工程阶段评价。

三、副组长:项目经理(师真)

1、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承包项目的节约计划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

3、确定节约目标和节约管理组织,明确职能分配和职权规定,主持工程项目节约目标的考核。

4、组织单位工程施工批次评价。

5、领导、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可能节约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并落实负责部门。

6、定期召开项目经理部会议,布置落实节约控制措施。 负责对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保证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符合节约型工地的标准要求。

7、实施组织对项目经理部的节约计划进行评估,并组织人员落实评估和内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和措施。

四、副组长:生产经理(张诚伟)

1、根据项目节约计划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节约技术措施,并经常监督检查。

2、负责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对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围墙合理规划,做到文明施工不铺张。

3、合理利用各种降耗装置,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意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效率,做到工完料尽和质量一次成优。

4、提高施工操作和管理水平,减少粉刷、地坪等非承重部位的正误差。

5、负责对分包方合同履约的控制,负责向进场的分包进行总交底,安排专人对分包施工进行监控。

6、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采用工具化防护,确保安全不浪费。

五、项目总工(候智文)

1、负责对已识别浪费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浪费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组织编制节约计划。

2、制定资源管理、节能降本措施,负责对能耗较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

3、和业主、设计方沟通,在建设项目中推荐使用新型节能高效的节约型产品。

4、积极推广十项新技术,优先采用节约材料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5、鼓励技术人员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6、制定施工各阶段对新技术交底文本,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六、监理工程师(胡其兵)

根据制定的绿色施工方案和监理大纲,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且督促整改。

七、质量员(王国强)

1、具体组织本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并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总部汇报环保体系运行工作。

2、组织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监督对不符合项的分析、处理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工作的实施情况。

4、组织与相关方就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及沟通工作。

5、参加对本项目绿色施工事故或相关方投诉的分析及处理工作,组织落实处理方案。

6、代表本项目接受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工作。

7、具体组织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救 、疏散、报告工作。

八、材料主管(杨正春)

1、按照项目节约计划要求,组织各种物资的供应工作。

2、负责供应商有关评价资料的收集,实施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负责对进场材料按场容标准化要求堆放,杜绝浪费。

4、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现场。

5、执行材料领用审批制度,限额领料。

九、节水管理(熊伟)

1、控制现场用水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循环用水;

2、生活区设有专用水池,有节约用水标志牌,制定相关措施,将生活用水集中收集处理,做卫生间用水;

3、冲洗车辆用水设有专用冲洗设备,可将用水循环利用;

4、收集雨水,经过相应处理,可用于卫生间用水或冲洗车辆用水。

十、电气管理(熊伟)

1、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机械环境管理、施工用电管理工作及生活区、办公区生活用电工作;.

2、对现场所有机械在进场前必须与机械的出租方签订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协议书,根据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

3、分清对在使用、保养、维修过程中出现因机械原因造成漏油,且未采取接油措施而污染环境的责任;

4、监督并定期检查现场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检查工作。

5、对出现污染环境的机械有权提出处罚、退场等的处理意见。

6、现场照明及用电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要相协调、统一;

7、办公区、生活区用电有专人负责节点管理,所有人员做到人走灯灭,并关闭所有电源。 十

一、核算员(李亮)

1、严格执行进行两算对比制度,合理提供施工材料总计划。

2、对节约措施进行核算,编写经济性可行性报告。

3、参加对节约计划的评估,对节约措施进行价值分析。 十

二、资料员(李原)

1、具体负责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资料管理工作;

2、及时收集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为项目领导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3、参与项目定期环境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长沙龙芙置业有限公司

龙湖·浏阳河项目

2018年6月26日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岗位职责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由建设单位宏观控制,甲方代表陈博为主要领导,总包单位项目经理赵文过程控制,监理工程师检查和监控实施过程,形成一个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形成的管理网络体系。

一、组长: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陈博)

本工程创建绿色文明工地的第一领导人。创建绿色工地的总负责,组织单位工程评价。

二、副组长:总监理工程师(王辉)

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制定绿色施工监理大纲,并进行监督实施。组织单位工程阶段评价。

三、副组长:项目经理(赵文)

1、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承包项目的节约计划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

3、确定节约目标和节约管理组织,明确职能分配和职权规定,主持工程项目节约目标的考核。

4、组织单位工程施工批次评价。

5、领导、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可能节约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并落实负责部门。

6、定期召开项目经理部会议,布置落实节约控制措施。 负责对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保证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符合节约型工地的标准要求。

7、实施组织对项目经理部的节约计划进行评估,并组织人员落实评估和内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和措施。

四、副组长:生产经理(胡杨)

1、根据项目节约计划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节约技术措施,并经常监督检查。

2、负责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对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围墙合理规划,做到文明施工不铺张。

3、合理利用各种降耗装置,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意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效率,做到工完料尽和质量一次成优。

4、提高施工操作和管理水平,减少粉刷、地坪等非承重部位的正误差。

5、负责对分包方合同履约的控制,负责向进场的分包进行总交底,安排专人对分包施工进行监控。

6、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采用工具化防护,确保安全不浪费。

六、项目总工(李立强)

1、负责对已识别浪费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浪费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组织编制节约计划。

2、制定资源管理、节能降本措施,负责对能耗较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

3、和业主、设计方沟通,在建设项目中推荐使用新型节能高效的节约型产品。

4、积极推广十项新技术,优先采用节约材料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5、鼓励技术人员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6、制定施工各阶段对新技术交底文本,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六、监理工程师(刘淑云)

根据制定的绿色施工方案和监理大纲,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且督促整改。

七、质量员(尹华)

1、具体组织本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并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总部汇报环保体系运行工作。

2、组织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监督对不符合项的分析、处理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工作的实施情况。

4、组织与相关方就绿色施工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及沟通工作。

5、参加对本项目绿色施工事故或相关方投诉的分析及处理工作,组织落实处理方案。

6、代表本项目接受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工作。

7、具体组织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抢救 、疏散、报告工作。

八、材料主管(杨正春)

1、按照项目节约计划要求,组织各种物资的供应工作。

2、负责供应商有关评价资料的收集,实施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负责对进场材料按场容标准化要求堆放,杜绝浪费。

4、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现场。

5、执行材料领用审批制度,限额领料。

九、节水管理(熊伟)

1、控制现场用水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到循环用水;

2、生活区设有专用水池,有节约用水标志牌,制定相关措施,将生活用水集中收集处理,做卫生间用水;

3、冲洗车辆用水设有专用冲洗设备,可将用水循环利用;

4、收集雨水,经过相应处理,可用于卫生间用水或冲洗车辆用水。

十、电气管理(熊伟)

1、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机械环境管理、施工用电管理工作及生活区、办公区生活用电工作;.

2、对现场所有机械在进场前必须与机械的出租方签订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协议书,根据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

3、分清对在使用、保养、维修过程中出现因机械原因造成漏油,且未采取接油措施而污染环境的责任;

4、监督并定期检查现场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检查工作。

5、对出现污染环境的机械有权提出处罚、退场等的处理意见。

6、现场照明及用电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要相协调、统一;

7、办公区、生活区用电有专人负责节点管理,所有人员做到人走灯灭,并关闭所有电源。 十

一、核算员(李亮)

1、严格执行进行两算对比制度,合理提供施工材料总计划。

2、对节约措施进行核算,编写经济性可行性报告。

3、参加对节约计划的评估,对节约措施进行价值分析。 十

二、资料员(李原)

1、具体负责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资料管理工作;

2、及时收集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为项目领导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3、参与项目定期环境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长沙龙芙置业有限公司

龙湖·浏阳河项目

2018年6月26日

上一篇:幼儿园运营提案投标书下一篇:迎国庆庆中秋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