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一、认证制度
生产销售的绿色食品,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及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二、生产技术
1、生产资料使用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2、生产应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建立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添加剂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原材料购买记录,包括供货人、产地、采购量、采购时间等。
(3)农产品基地的生产记录,包括农药和肥料的购买、使用记录,必要的农事记录等。
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3、企业应具备经培训合格的绿色食品管理人员(内检员),全程监管绿色食品生产过程。
三、销售监测制度
1、产品在销售前,经内检员检测,方可进入绿色食品专营区销售。
2、应建立产品销售记录。
四、包装标识使用制度
经包装后销售的绿色产品,其包装物或者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食品名称;制造者、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证制度
生产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必须在产品认证的有效期内生产销售,产品证书过期后须向农业部门提出复查换证申请,换证后方可继续生产销售无公害农产品。
二、生产技术
1、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必须严格按照认证批准的环境条件控制。不得擅自扩大无公害产品产地范围。
2、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应严格按照认证批准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并建立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原材料购买记录,包括供货人、产地、采购量、采购时间等。
(2)建立质量记录档案,记载使用投入品(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投入品,包括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禁止下列行为:
(1)使用未经国家或省批准的农业投入品;(2)使用国家或者地方明令禁止或者淘汰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
(3)加工、储藏、包装等过程中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卫生安全的行为;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的情形。
4、企业应具备经培训合格的内检员,全程监管无公害产品生产过程。
三、销售监测制度
1、产品在销售前,经内检员检测,安全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方可销售。
2、应建立产品销售记录。
四、包装标识使用制度
产品标识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应当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规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超范围和逾期使用,不得买卖和转让。标识使用者应当建立标识使用的管理制度,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三年,以备后查。地理标志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证制度
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农业部的评审,同时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长期有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证书持有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变更申请:
1、登记证书持有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地域范围或者相应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
二、产地安全管理制度
1、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应当在地标产品产地范围内,不得随意更改产地范围。
2、农产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
3、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水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4、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
三、农产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农产品生产者要严格按照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加强自律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一)生产记录制度 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3、必要的农事记录及收获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二)农业投入品购买、使用制度
(1)要从持照经营的定点农资经销点购买农资。(2)购买农资实行索证索票(登记证、合格证、发票等),并保存相关票证、产品说明书备查。
(3)农资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定点妥善保管。(4)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
四、农产品销售监测制度
农产品在销售前,必须经内检员检测。同时做好销售记录。
五、包装标识制度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经包装后销售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品包装的标识必须真实。
“三品一标”产品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平遥县“三品一标”产品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每两个月深入企业进行一次检查,同时要有检查记录等。主要检查内容包括:
1、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
2、认证企业是否有内检员。
3、是否建立认证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实,有无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员,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
4、认证企业是否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包装、销售等,是否有完整的生产记录。
5、农业投入品和生产原料有无专人保管。购买农资有无索证索票(登记证、合格证、发票等),并保存相关票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备查。
6、产品的生产、销售记录是否健全。
7、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农产品标准规程进行生产。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化肥的过度使用,农药残留、兽药过量、生物促生剂和激素不正确使用、饲养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粮食、蔬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保证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食品中残留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致病微生物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产生的,而另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和工艺要求所产生的。后一种情况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微生物的不完全灭杀,使得致病微生物过量繁殖等。
违法生产经营所造成了食品加工安全问题。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了食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全过程,是最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或乱用以及加工制造过程中种种不卫生、不安全的操作所引起的二次污染。当前非法无照经营的小作坊仍大量存在,一些大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这些都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存在着问题: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当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已经基本形成体系,但是这一法律体系却并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多的法律法规条款较为分散,有些规定范围较窄,有的界定不清晰,还有的会出现同一个问题不同处理方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食品安全在监管时会因为概念不明而使得职权不清,最后造成有法难依的后果;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食品安全涉及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职能也比较分散,存在于卫生、工商、质检、农业、商务等多个部门中,这就容易造成职能交叉、管理混乱的局面。而且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强,大多只是进行较小金额的罚款,对比违法企业的获利,并不能对他们产生威慑力;标准落后,缺乏成效。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条例已比较多,但是绝大部分比较落后,最早的是在1981年制定的,而最晚的也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不能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当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技术指标也比较落后,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使之更科学、合理、有效,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太过分散,因此,应该改变分段管理的局面,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突出工作重点,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相关工作的职能,建立统一、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力量集中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而且,还应该适当增加违法处罚的标准,进一步增强执法和处罚的力度,严格执法,绝不姑息,还应该拓宽监督的渠道,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起监督食品安全问题,为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提供便利。
食品供应链管理與食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
食品物流与安全。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上,食品物流管理是第一环节,在该环节中主要针对食品的生产原料、运输、包装、储藏、配送和销售。食品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决定着食品后期食用的安全,在该环节的管理工作中比较混乱。基于食品供应链的管理,需要保障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对于原材料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报道,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时的质量安全水平抽检合格率仅为70%,三分之一的产品不合格,使得农产品在生产的源头上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食品生产与安全。食品生产是对于食品原材料的深加工,在该环节中最为容易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如在食品生产环节中增加添加剂、加工环境恶劣等情况。食品生产环节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大部分为来自于小作坊、小型的生产企业。在此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将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社会悲剧。
食品储藏、配送与安全。食品的储藏和配送是食品管理的最后环节,该环节能够与消费者直接基础。该环节涉及到很多技术因素,如,对于食品的冷餐、保鲜等。很多蔬菜、水果、肉类等都比较容易出现腐烂等情况,食品储藏环节中,温度环境控制不好将会出现比较多的损失。在食品配送环节中,需要注意食品的保护,如很多水果、蔬菜等不能在碰撞下保存。因此,在食品的储藏和配送环节中需要格外注意安全。
食品供应链模式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强化食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在食品物流理论基础上,在食品质量管理环节中引入新技术、新工具。食品物流理论基础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国际上很多食品专家对于食品物流理论格外重视,对于多方面的技术研究比较深入,而与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如,对于冷链物流下的温度、湿度、初级农产品的运输工具选择。这些技术能够结合我国食品生产、运输的实际情况,强化食品物流链应用。
注重食品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食品供应链管理下的食品质量管理水平提升,需要注重食品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多区域中,其食品输送需要经过远距离的路途,在区域经济不发达,交通网络堵塞的情况下,食品运输成本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难以得以保障。因此,在食品供应链下,需要尽可能的打开食品运输产地的交通网络,以四通八达的交通,为食品配送提供便利;其次,建立食品“生产—直销”的管理模式,减少食品生产之后运输路途、配送环节,食品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基础客户,以直销的模式让客户购买到第一手产品。例如,桃李面包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认筹零售直销点,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等建立直销站点联系,当产品生产完成之后,直接配送到便利店中,省去了产品的储存等环节。实现了面点“一天一送,三天一消”,保障消费者所购买到的面点是当天生产的产品;最后,加快建立食品供应链标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在食品物流标识标准体系方面、食品运输设备标准化方面、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标准化方面、食品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方面等,保障标准体系建立完善。
RFID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将RFID技术应用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能够保障任何供应链下的产品数据交流,使得食品行业能够实现两个重要目标:第一,彻底从源头上实施了食品追踪解决方案,保障了食品源头上的安全;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RFID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中的实际的货品的各自位置、身份、储运历史、目的地等重要信息进行分析,保障食品的不同环节质量,使得各个生产、运输等环节的信息可查询。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下,实现食品质量管理,能够从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生产、包装、配送、储存、销售等环节,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在本文中提出强化食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食品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并且分析了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食品质量管理。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一、遵循为机关职工、会议和来往客人服务的宗旨,努力作到饭菜色鲜味美,干净卫生、服务周到,方便及时。
二、餐厅工作人员须认真履行职责。
三、餐厅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时间开饭,保持杯、碗、筷、盏清洁卫生、放置有序和定时消毒。加强食品的管理,禁止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四、接待省、市、县(区)来访人员,原则上提供工作餐,但须向办公室报告,方可安排。注重饭菜质量,杜绝浪费。
五、餐厅职工不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准擅自将餐具互借他人,来访人员使用公共接待餐具,加强公共餐具的消毒管理。
六、加强成本核算,购物手续清楚,并与实物相符,厨房管理员要对当天购进的食品进行查验,若发现有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除追究采购员责任外,要集中销毁。要注意节约使用水、电、气。
七、会议伙食,按会议标准办理,不上名酒、高档饮料和昂贵菜肴。
八、厨房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讲究烹调技术,注重饭菜质量,要严格管好食堂设备,餐厨用具和粮油、副食、酒水等,不得自开小灶,不准擅自在餐厅请客就餐。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
(一)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 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 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 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 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 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 条例》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
2.食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3.定期组织食品经营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每季度组织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得 少于30分钟,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4.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5.新招收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后方可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内容等记录归档。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1.公司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管理员。
2.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3.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4.按有关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5.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6.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7.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8.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9.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三、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为了加强本经营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 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确保广大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制定本制度。
2.本经营单位内经营者应保持场内整洁卫生,经营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制定质 量卫生标准。
3.本经营单位配备专职食品质量管理员负责食品质量的督促管理工作,并做好进货食品索 证和查验登记工作,经常查验上柜食品的内外质量,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各项标准,保证不销售任何不合格食品。
4.经质量自检不合格的食品,应立即撤柜停止销售,进行销毁或作无害化处理,不得进入 本经营单位销售。
5.本经营单位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对每天的食品质量自检结果(包括品种、产地、检测情况等)进行公示。
四、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3.签订供货合同。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 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 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
1.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 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5.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 理。
6.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7.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
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 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四)食品销售
1.每天对商家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 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4.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
2、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2.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 宜。
3.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4.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即政府监管部门。
5.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 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6.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 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7.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 验。
五、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1、公司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2、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3、经营场所内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4、任何员工不得将易燃,易爆等物品带入经营场所内.5、个人办公区间物品应摆放整齐,办公台上不得摆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6、不得在经营场所内用餐,如需用餐需在公司统一规定的区域内.7、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办公区域.8、灭蚊灯,老鼠夹,杀虫剂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六、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1.索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供货商营业执照复印件。2.索要食品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证明文件复印件。
3.索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复印件。4.索要保健食品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复印件。
5.每收到一批货物,如实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
6.查验预包装食品上的标签: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配料表;
3)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贮存条件;
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8)生产许可证编号。7.如实记录供货者的联系方式、进货日期;
8.如销售进口食品,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 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9.购进食品时,如实记录进货台账:食品名称、购货时间、规格(品种)、数量、供货方 名称及其联系方式、相关检验报告的时间、食品保质期等;
销货台账应如实记录销售食品名称、销售时间、规格(品种)、数量、购货方名称及其 联系方式等情况;
11.进货台账和销货台账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12.将进货票据、发票、检验报告等易于丢失的凭证在每次进货后及时粘贴于台账上。
七、食品存储管理制度
1.每天对贮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2.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贮存地点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八、废弃物处置制度
1.目的: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本公司生产过程及相关过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防止其污染环境,并对其进行合理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运行过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综合处理。2.职责: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分类存放。
3.管理办法 各责任产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和危险弃物分类存放和标识。4.办公活动生产的危险废弃物:废旧灯管和电池。生产活动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废液、包装物。
5.质检活动生产的危险废弃物:危险废液,沾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各办公区的废弃物由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安全管理员不定期负责对各办公区废弃物处理的监控。6.办公、检验活动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实验垃圾、办公垃圾等一般废弃物应集中存放,由专人定期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和垃圾回收站,并作好记录。7.安全管理员每月应对废品、废料进行统计,必要时做出分析评价。
九、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1.食品(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的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严格不合格食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食品售出,确保消费者服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以下统称“食品”)。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不合格食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3.质量不合格食品不得采购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食品,均属不合格食品,包括:①食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②食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③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在将食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食品,应存放于不合格食品 区,挂红色标识,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5.质量管理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食品,应出具食品质量报告书或不合格通知单,及时通知养护、销售及岗位人员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将不合格产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食品区,挂红色标识。
6.不合格食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①不合格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部门统一 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食品;②不合格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管部门提出申请、填报不合格食品报损有关单据;③不合格食品销毁时,应在质量管理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食品的销毁记录。7.对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8.明确为不合格食品仍继续发货、销售的,应按经营责任制,质量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予以 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9.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并妥善保存至少2 年。
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 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2.定义
a)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 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b)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 全事故。3.责任
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3)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食 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4)本单位负责人在发生疑似或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配合执法人员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个小时)及现场控制等具体工作。
5)本单位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 政府相关各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所涉及的不安全食品和原料。4.工作程序
1)报告原则:每名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本单位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
2)报告程序: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5.初次报告
尽可能清楚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6.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级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 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7.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本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调查人员查验,禁止继续使用和擅自销毁可疑食品;对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等可能的中毒现场进行控制;在执法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8.责任追究
1)本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通畅,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 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本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 及时要求实事求是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十一、食品批发销售记录制度
1.本单位与供货商的交易,应当索取供货商相应的证照,即: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进货发票、出厂合格证等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及联系电话),并每年核对一次。
2.本单位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批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一式二份,一份交购货方备案,一份由公司留存。
3.本单位要对每日购进的食品按批次将品名、产地、生产或加工厂家、进货渠道、购进日期和数量、供货商姓名等内容记录台帐。4.本单位要将供货商提供的各种资料和进货发票(包括进货单),按批次装订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5.本单位除详细等进货内容外,还应当将销售情况认真详细的登记,一旦发现有不合格食品售出,可按照销售记录迅速找到消费者找到并召回售出食品。
6.厂家按销售单及对应发票,准确发货,送货至客户,并请客户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所收到商品无误。
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落实食品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以下制度:
一、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一)采购食品时,严格查验供货者(包括批发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二)对购入的食品,仔细查验并索取由供货者签名或者盖章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法定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质量报告、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该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上述相关的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购入该种食品时查验索取。
(三)每次购进食品,都应索取供货者出具的加盖印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四)查验和索取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或流通许可证、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凭证应当按供货者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存期限自该批次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每次购进食品,及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管,保存期限自该批次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三)经常查阅进货台账,检查食品的保存和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货架进行无害化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问题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三、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别存放,不得与洗涤化工用品、日杂用品等商品混放。
(二)食品贮存应选择固定的地方,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等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
或者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另外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四)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对贮存的食品应当先进先出、定期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作无害化销毁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食品销售安全制度
(一)食品销售人员应当取得健康证明并注意个人卫生。
(二)不经营法律法规禁止的下列食品: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11、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食品;
12、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13、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三)食品销售应当设立专柜、并有防尘、防蝇、防污染等设施。
(四)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五)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六)销售生鲜食品和熟食制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温度、空间隔离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感染。
(七)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完整的包装或者用防蝇、防尘、防污
染的容器盛放,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八)销售食品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或者信誉卡,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
五、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二)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以备检查。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四)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涂改、笔迹不清或过期无效。
六、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制度
(一)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时,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及时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发现保质期届满、包装破损致使食品受到污染以及因其他原因导致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退市。
(三)对国家公布和有关部门通知的质量不合格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退市。
(四)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属于《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所列禁止经营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退市。
(五)发现不合格食品停止销售、下架退市的同时,对已售出的部分,应采取补救措施,在能够覆盖销售区域的范围内发布消费警示,通知消费者停止食用和退货,将不合格食品追回。
(六)积极主动协助食品生产经营者(供货商)执行食品召回制度。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相关概念
食品安全风险指人群健康可能因为食品中的某种危害而产生一定危害性和严重副作用等,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就是评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 在已经了解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确定并控制, 从而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的降低, 并且在对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的全过程中为风险相关各方良好风险交流状态的保持提供保证。所以, 风险分析是一个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的科学框架, 一部分为风险评估, 一部分为风险管理, 还有一部分为风险信息交流。其中, 整个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则是对政策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 通过对适当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对食品风险尽可能地有效控制, 为大众健康提供保障, 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对最高限量和食品标签标准加以制定, 对公众教育计划进行实施等都是风险管理范畴内的管理措施。风险信息交流贯穿整个风险分析, 是风险信息和观点相互交流的过程。交流的内容除了食品安全危害和风险外, 还可以是有关风险的因素和对风险的理解等, 风险评估者、管理者亦或者消费者、学术组织等都可以是风险信息交流的对象。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能在评估内容中列入食物链各环节的食源性危害, 对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暴露量, 对风险与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权衡, 对管理措施的效果不断检测并通过对各种交流信息的利用进行调整。在食物风险分析过程中, 决定通常会因评估者与管理者的职能划分更加科学和客观。现代科学技术和很多生物学数据, 是食品安全分析的基础, 对适当的模型加以选择, 系统研究食品的不安全性, 促进食品安全性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 正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过程和期望。在食品质量管理中,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应用是一个国家政府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科学观的体现,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通过对各个学科有价值科学知识的吸收, 及对科学群体决策手段的利用, 提供科学的依据给国家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能够促进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是各类食品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都应该在生产或加工全过程中必须实施的措施。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仅要求良好的生产规范, 同时要求卫生标准的操作程序, 通过对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HACCP) 的有效实施, 促进食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最终实现。HACCP系统是一个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系统。此系统的建立包括7个步骤, 即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确定、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确定、每个关键控制点控制系统监控的确定、纠偏措施的建立、审核程序的建立和有效文件记录保存程序的确定。
有利于促进对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
运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则建立预警机制是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立预警系统方面,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相当有成效的尝试。欧盟委员会对欧盟框架内的视频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进行了建立, 当人类健康风险或潜在风险发生时成员国可快速实现消息互通和预警, 从而促进统一行动采取方便性的提升。在处理危机事件时, 因为采用了风险分析的办法, 可通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危害;通过风险交流工作与各利益相关方取得沟通;通过风险管理工作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能够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同时也不会引起民众的恐慌。
提高监管效率与食品立法效率
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结论加以应用, 促进科学责任体系的建立, 对监管效率具有极大的提高作用。在食品立法和安全政策中,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风险管理环节是比不可少的内容和过程, 应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不仅能够对食品立法和安全政策科学性、高效性提供保障。
三、食品质量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现状
机构改革后风险评估机制和体制发生的新变化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更多的监管职责后, 对风险评估、监测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的技术支持要求更高, 同时, 由于自身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和可利用资源不断加强, 技术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的预期不断增加。
当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主要问题
科学事实与消费认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客观来讲,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应该有了较大进步, 但从消费群感知却并未收获与专业层相似的回馈, 存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者传递的科学事实与消费者风险认知差距, 即信息不对称;最典型的例子是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风险评估者从技术上对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添加物进行了严格界定, 风险管理者依据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并严禁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 但消费者层面却对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作同等处理, 认为只要有添加即是不好, 只要不符标准或有检出即是有毒。
风险交流存在单向性。
目前开展的实际交流因多采用单向教育方式传递, 导致似乎信息发布的相关方感觉已经表达了要表达的全部但未能收到期待反馈的结果;必须注意到风险交流实质上是一个双向过程, 如果风险管理者仅仅把风险交流当作“对外公布信息”或风险评估者把风险交流仅限于向民众开展公众教育, 单纯灌输技术信息 (知识) 的做法将收效甚微。
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有效性的建议
加大对风险评估的技术投入, 开展前沿性风险评估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展交流, 交流中的技术支撑依然最为重要, 交流的有效性只是如何把科学的事实传递给利益相关方, 并获知准确的反馈和效果, 但要必须确保所传递的是基于严谨科学研究所确认的事实, 这是保证交流有效的基础。现阶段的研究重点是需要通过系统构建各级风险评估机构, 并结合企业、行业组织、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更多着眼于预防性研究, 为未来更多去主动开展预防性风险交流作好准备。
加快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基础条件建设
重点在于要尽快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风险交流专家库、培训、经费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和建设步伐, 体现出风险交流在风险分析中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以战略发展眼光来系统规划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开展, 尤其是要通过确立各类权威交流平台和权威专家, 构建各类风险交流渠道将上述信息准确传递给企业和消费者, 以期生产者及时掌握各类安全信息, 而消费者能在食品安全风险出现时能有可信赖的专业渠道获知正确的风险信息。
全面开展全民食品安全科普教育, 提升全民食品安全健康素养。要避免无效交流可能会导致的恐慌心理, 提升普通民众、媒体人员对许多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正确理解力。
五、结语
关键词食品企业;标准制定;质量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品生产加工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出现的问题也常常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针对我国食品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加工过程脏乱差、企业管理混乱、食品质量难以保证的现状,国家质检总局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事先保证和事后监督、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食品安垒市场准入制度。自2002年开始到2006年底,已逐步将28类所有加工食品纳入了市场准入管理,并对每一类食品制定出了相关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细则中要求的相关指标已成为食品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的门槛。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食品生产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需要不断开发新项目,生产新产品,而国家食品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并存在着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食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食品监督执法要求,为此企业有必要制定产品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具有与产品同时诞生的快速反应特性,可作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补充,可为开发产品、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和政府监督部门抽检提供依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备案企业产品标准质量,首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于2005年对已备案的食品企业生产标准进行了清理。将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淘汰出局;超过有效期或个别技术指标、检验方法低于或不同于国家、行业、地方推荐性标准须重新复审备案。并于2006年6月底制定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对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食品,其产品标准必须组织专家会审,要求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不超过三年。企业逾期不复审的,由原审查单位取消其产品标准登记备案。本人工作的部门就在2005年5月协助市局标准科清理了2002~2004年佛山市禅城区备案的食品标准277份,并将清理出的需废止和修订的产品标准一一通知企业整改。笔者结合长期为食品企业制定产品标准的工作实践,就食品企业标准制修订程序及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为食品企业制定出一份内容和方法均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帮助,或为食品技术人员参与企业标准评审提供参考。
一、食品企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和内容
1、标准的起草
产品标准送审稿是标准的起草人员根据食品的种类、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等信息,查阅相关资料,依据类似的国家现行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及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定下产品的相关技术要求(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并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应进行充分的试验验证,凭检验报告得到相关指标的量化范围。标准编制说明中应阐述标准的编制原则,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与现行国标或行标的关系等内容。
2、根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审查管理办法》规定,食品企业申请产品标准备案时,应向有关质监局(以下简称“审查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登记表;
(三)企业产品标准正式文本;
(四)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五)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3、企业标准的合理性审查
食品标准的会审人员一般由企业人员、食品类技术标准专家和当地市质监局标准化管理人员组成,会审的专家多由卫生监督部门、食品检测部门中的专业人员担任。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标准的编写应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应不属于国家规定淘汰的产品,且产品名称应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反映产品属性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应科学、合理、齐全,卫生指标和标签标识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推荐性要示的指标是否合理;应符合相关食品审查细则的要求,包含细则规定的项目。
4、审查单位的受理和备案
首先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种类应包含在营业执照中的生产经营范围内方能得到审查单位的受理。审查单位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审查工作,形成审查结论。审查合格的,应自作出审查结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产品标准文本予以备案,在其封面标注备案号,加盖“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专用章”及骑缝章,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审查不合格的,不予备案,并自作出审查结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修改产品标准再行申请备案或停止执行。
二、食品企业标准的修订
根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审查管理办法》的规定: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企业应及时对相关产品标准组织复审,并确定其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修订的食品企业产品标准依照上述程序重新申请备案。
食品企业修改已备案的产品标准的个别条款时,应书面提出修改申请,并经技术专家审核后送原备案审查单位审查确认。
综上所述,标准在提高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工作中起着技术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待企业标准符合相产要求取得备案后,生产许可受理部门方可接受企业申请。此外,生产许可核查小组在进入企业对其必备生产条件进行现场核查时,还要对企业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再次评价。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以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积极推进企业标准科学化、合理化的进程中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一是调整了标准体系结构。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在食品安全领域采用通用标准取代单一标准和产品附加安全卫生指标的模式,分类制定食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了食品安全标准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二是明确了今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原则。食品安全标准原则上制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具体产品标准不再单独制定安全指标,所涉及的安全要求引用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三是对食品标准逐项进行评价,确定并安排需修订的标准项目,对水平较低的标准安排了修订计划。
三、企业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企业标准的质量和水平是标准制定工作的灵魂和根本。在实践中,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当前企业标准的质量的水平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企业标准的技术指示超出了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产品在实际上不能完全执行标准。如;有些企业标准的名称、内容与实际产品不符。那么,如何保证标准的质量,切实提高企业标准的水平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对食品企业标准的修订和清理,初步解决标准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和矛盾问题,以此提高标准水平。
二是从编写形式上严格要求。标准的体裁格式、章条、编号、文体结构及文字表达等力求严谨规范。
三是在技术指标上严格把关,尽可能纳入营养指标及食品主成分指标;在卫生指标上,则应针对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立限量指标,如:高脂肪食品应设“酸价、过氧化值”,粮食产品应设“黄曲霉毒素”,添加疏松剂的产品应控制“铝”含量,乳制品应设“三聚氰氨”限量。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绿色食品质量认证10-26
呼唤绿色食品07-14
绿色食品调查报告11-13
怎样写绿色食品广告词09-29
发展绿色食品的若干问题建议和对策09-27
灵武市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07-13
食品安全管理方法07-15
食品安全组织管理制度06-09
托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09-27
18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