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品牌空间文化——打造你我思想碰撞的“私人会所”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享空间概念并不陌生,是人们利用共同空间开展各自行为活动的场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节能建筑、公共交通和基于绿色能源的智能化设计等方方面面都在体现着“共享性”概念下对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在共享理念下引导的共享空间,是人们面对资源空间逐渐匮乏而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尝试,其宗旨是要回归人类本身对于“绿色”生存的意识并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做出合理的改变。本文主要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关于共享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一、共享空间的运营原则

共享空间(sharing space)灵感借鉴共享办公等概念,是在固定场所下供大学生进行的文化及生活活动交流场所。基本功能是要满足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并促进人们彼此之间更多的交往,以此将更多的大学生聚在一起,通过交流,丰富彼此的圈子与生活,让大家的空间和趣味生活在共享理念下不断丰富。其根本宗旨是在于帮助大学生充分感受共享空间中人与人交流产生的思想碰撞和启迪,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在“共同享有,自行其责,相互交换,彼此尊重”的行为准则下,规范自身道德素质,传播正能量。

(一)共同享有原则

共同享有是指所有的会员在一定的期限内共同享有空间的所有服务,并不仅供个人所有,共同享有的资源包括硬件设施(房间利用)、软件资源(共享信息),大家共同维护和爱惜空间内的所有物件。

(二)自行其责原则

自行其责是指责任到人,在共享空间的所有股东以及负责人都履行一定的责任,第一,成员负责推广宣传,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吸引、征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拉动更多的会员进行空间资源共享。第二,对于成员根据分工负责维护空间内的所有物件,确保会员在使用之前以及使用后没有损坏,满足每一位会员的需求.第三,成员需要做好“售后服务”,在会员享有服务之后,要积极做好回访工作,采纳会员以及群众的意见,努力做到满足会员的需求。第四,成员需要做好空间里的安全监督,确保所有的人身安全以及物件完好无损。成员之间要做到相互监督,互相学习。

(三)相互交换原则

相互交换是指在共享空间中,不同专业系别的学生以及各个学生都可以交换自己的想法以及知识和经验,以便加大趣味生活,丰富彼此的生活圈子,会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沙龙和音乐沙龙,可以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拓宽认知视野。

(四)彼此尊重原则

彼此尊重是指会员在使用共享空间的同时,需要尊重彼此之间的风俗习惯、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以便规范自身道德素质,传播正能量。

共享空间在运营制度上采取会员制,也就意味着遵循一定的处事原则。“共同享有,自行其责,相互交换,彼此尊重”是大学生共享空间运营的宗旨。所谓会员制度是由最初的创办者及参与者按照股东方式进行等级管理制度,新会员需通过老会员引荐方能参与,新会员一般以“技术”入股,也就是在文化沙龙、音乐沙龙或其他活动中提供技术会信息分享。股东根据投入的运营资金设立等级划分,等级越高,享有空间的支配及利用率越高。

二、共享空间设计原则

在空间设计上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遵循空间形式的相对开放性,空间利用的高效性,以及空间的审美性和舒适性。

开放性是共享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开放式的空间设计体现着共享空间的理念,人们的学习交流空间是一种相对开放但是又相对私密的共享共存的空间状态。相对开放是我们会有开放的空间用来学习交流和休息,私密状态指的是只针对会员进行开放的空间。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和空间中,成员彼此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和顺畅,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交流的效率会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可以在开放的空间中学习、洽谈、协商,也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休息、娱乐、聊天举办沙龙。

共享空间设计比较注重空间的美观性,舒适整洁是共享空间必须达到的一个最低标准,在达到最低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努力设计一个别具一格,打破常规的独特的空间体验,没有明显的空间区分,目的就是打造一种让人很放松很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学习交流效率。在地理位置上,我们还是占有了一定的优势,该空间位于感恩广场生活服务区,因为它紧邻三所学校, 运城学院,运城师范学校,运城卫生护理学校,所以我们更希望为当代的年轻人以及学生提供一种丰富、有趣且高效的新形式的共享学习交流空间。

在空间分配上,我们会预设活动参与的最多人数,并且配有专门的硬件设备使用,如烘焙工具、基本办公用品等为同学提供演讲、沙龙以及一些公共展览等空间和用途,让共享空间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三、共享空间的功能性

大学生活社区的共享空间的开发利用其灵感源自当下大学生个性较为独立,除去宿舍、教室等长居环境,学生更希望较为独立、私密的空间可以开展个人的兴趣爱好。甚至更多的学生已开始兼职工作等,因此需要较为安静、完善的办公环境。因此,共享空间的开发、房间功能设置既应满足一定的办公硬件设施,也应满足一定的人为关怀软装饰。现将大学生共享空间的区域功能阐述如下。

(一)文化交流功能

大学生共享空间的场所选择不需要过于大面积,简单的三居室即可(80-100平方米即可)。由于对外开放的人群是在校大学生,首先保证了共享人群的简单与统一性。在校大学生可以由不同系别学生组成,因此在各自专业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为主题式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客厅为主要活动区域,可以用于举办文化沙龙、音乐沙龙等主题探讨和交流。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征集参与人选,既丰富了学生的社交圈,同时又最大化的扩充不同专业的信息交流,很好的起到拓宽视野的积极作用。

(二)信息传递功能

共享空间由在校学生进行运营,因此,可最大限度的洞悉当下学生的社会需求,如对未来创业、就业的关切。因此,运营者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需求邀请一些在校教师,或创业成功的校友,或身边较有经验的企业人士进行就业信息交流的专题活动。一方面对学生就业、创业心态进行疏通,另一方面,为创业和就业提供途径和方法。

(三)心理疏导功能

现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有些学生已经有心理疾病的预兆,但碍于情面,不能主动的进行校园大学生心理治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心理疾病的治愈时间,甚至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但在共享空间中,空间自身人文情怀的软装饰,首先考虑的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治愈,而与此同时开展的品茶、烘焙、绘画等轻娱乐活动,可以提供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大家一起动手做东西,不仅消除了沟通的隔阂,同时进行解压活动,让生活的仪式感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因此,大学生共享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努力将更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通过交流,丰富彼此的圈子与生活,让家的空间和趣味生活在共享理念下不断加大。

四、共享空间的社会意义

共享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壮大着,是人们基于资源愈发匮乏现状下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探索实践方式。

共享空间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开发应用其目的在于针对大学生校园生活半社会化的特征属性,以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切入点,尊重大学生独立、个性、渴望被认可的情绪特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通过共享空间的运营,在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为大学生提供适应社会规则的实践场所。

摘要:随着共享概念在当下的流行和应用,共享品牌空间文化研究也成为了一股热潮。全国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始开发和应用大学生群体内的共享空间同时着力打造共享品牌空间文化。本文拟从大学生品牌文化共享空间的运营原则、设计及功能性、社会意义入手探讨大学校园内共享品牌空间文化的开发及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共享品牌,空间文化,大学生,思想碰撞

参考文献

[1] 蔡毅,赵俊学.谈当代商业空间设计中品牌文化的空间美学体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73-74.

[2] 袁岳.新品牌的空间:重视青年文化[J].纺织服装周刊,2009(1):54.

[3] 吴宇彤,关宇辰.品牌视觉形象对高校创新创业空间文化环境建设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2(23):140.

[4] 李一弓.回归品牌文化——对于定制化商业空间展示的探究[J].明日风尚,2018(20):380.

[5] 智力.当代商业空间设计中品牌文化的空间美学体现[J].品牌研究,2018,15(03):38+40.

上一篇:386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下一篇:浅析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