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问卷调查(精选8篇)
共享经济,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每次,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仇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置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等,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的利与弊。
1.如果你有闲置物品,你愿意参与“共享经济”,成为提供者,将闲置物品再利用吗? A.愿意 B.不愿意
2.你使用共享物品的频率:
A.基本上每天都用 B.两三天一次 C.偶尔一次 D.没用过 3.“共享经济”一般是指将自己闲置的物品,资源出租,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并获得一定报酬,你认为他侧重于:
A.闲置物品的有效利用 B.与人分享,结交新朋友 C.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 D.赚取额外收入
4.对于使用“共享经济”服务时,你关注的因素有哪些?
A.服务的质量 B.服务的价格
C.获取服务的便利程度 D.人身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E.个人隐私是否会泄露 F.其他元素
5.你认为共享经济模式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A.为生活提供了便利 B.减少了生活开支 C.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D.改变了原有的消费观念
E.扰乱经济市场,不符合常规发展 F.没有影响
6.相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你认为共享经济有哪些优势?
A.造就了灵活的市场机制
B.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效率 C.提高了社会闲置资源利用率
D.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产品定位更精确,服务更高效。E.降低商业成本 F.打破了行业垄断 G.其他
7.你认为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会面临哪些问题?
A.共享商品及服务质量没有保障 B.售后服务问题难以解决 C.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 D.社会信任危机
E.与传统产业,利益集团间存在利益冲突 8.你认为共享经济要继续发展,需要改善哪些方面?
A.相关政策要更加完善 B.要调整好行业间的关系 C.加强信息安全 D.保证物品的质量 E.努力完善配套服务问题 9.你认为共享资源受损是什么造成的
A.公众道德的丧失 B.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C.共享经济发展的不成熟 D.其他
10.你觉得“共享经济”这种新模式的利弊关系是怎么样的?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相当
11.对于“共享经济”在社会日后的发展,你的态度是
1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 图书馆自身的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图书馆自身的管理制度也称内部控制制度, 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图书馆开展运行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包含了图书馆正常运行和图书管理的整个规范化流程, 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 以及相对应的奖惩措施。从其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现状来看, 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产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问题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导致图书馆内部的执行能力受限, 正常运行和管理中错误的发生率也会明显提高, 一些相关问题也会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 使图书馆整体运行受到滞涩, 服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另外, 图书馆对于用户使用环节的不重视, 对用户需求的不了解都会制约图书馆的进一步正常运行和发展。“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图书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图书馆的锋利武器, 图书馆的运行活动如果缺少了完善的内控制度, 就如同没有武器的剑客, 也就称不上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了。
1.2 图书馆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调研和分析, 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在市场经济时代, 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将大大影响到图书馆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就我国目前数据化信息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情况来看, 通过信息的传播, 仅仅实现了数据化信息的转移, 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数据化信息作用。图书馆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仍旧欠缺, 没能充分地利用这种跨区域的信息平台, 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
1.3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理念重视不够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 是由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过渡而来。很多高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较大, 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不强, 并且高校改革者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高校发展的经济效益层面, 这就严重阻碍了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的发展。由于一些高校对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监管的不重视, 导致在招收图书管理人员时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这就使得在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上, 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并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使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难以顺利普及。图书管理工作是一个高校图书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系统, 所以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的专业性, 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这些高校中所招收的能力差、素质差的图书管理人员, 在各个方面都将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造成较坏的影响, 是高校在图书管理工作方面非常大的隐患, 而这样的问题就是由高校对此的重视不足所引起。
2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含了图书馆运行活动的全部内容, 因此, 完善的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图书、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出图书馆各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形成责任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机制, 将图书馆管理职能下放到每个员工身上, 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关系, 分工合作, 保证步调一致。同时, 图书馆还要聘请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 对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监管, 强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力度。图书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和图书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 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 从图书馆的管理者到普通的图书管理人员, 都要明确图书馆的整体图书管理计划, 并按照图书馆内部规定, 严格执行, 图书管理任务也要分摊到个人, 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2.2 调整图书馆经营模式, 重新树立图书馆品牌
图书馆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模式, 不仅要准确并且迅速地对时代变化作出反应, 而且要从正常运行到图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抢时间,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水平, 还可以为图书馆赢得更大的功能强化。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轨, 必须调整图书馆原有的运行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借鉴一些其他数据化信息品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方式,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将眼光放到当下的流行趋势当中, 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用户进行在线交流, 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可以向数据化信息的图书馆学习, 但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自己的运行模式。
2.3 重视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管理理念
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推广, 对于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 无疑是一次挑战。高校要想全面落实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就要转变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充分重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当前的应用背景下, 并不仅仅是图书馆部门的工作, 而是涉及到整个高校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保障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顺利运行, 提高图书馆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也要提高风险意识, 保证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安全。因此, 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管理理念, 对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进行严格的规范,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环境的创设, 来逐步形成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的良好风气。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图书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高校重要的战略管理手段, 图书管理工作加强实现了高校战略目标的固化和细化, 并且有利于使高校全过程的、全方面的对整个校园进行控制, 令高校的经营目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 同时也可以利用预算监控将高校及所处环境中遇到的机遇与威胁充分发掘, 从而使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图书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 直接影响着高校相关改革政策和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 将实际工作情况与图书管理进行对比与分析,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手段, 进而完善高校图书改革系统, 达到整个图书管理目标的正常进行。
摘要: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有很多, 现今, 根据一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相关调查, 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内部建设进程较快, 并且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发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部网络环境, 这也代表着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由实体化到网络化的时代变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数字网络化的图书馆建设已经通过原有的实验型阶段逐渐地开始迈向实用型阶段, 同时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并不是同步进行的, 对于这种状况来说, 还将一直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基于此, 本文针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进行调查研究, 主要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期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创建与施行起到相应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杨帆, 王毅超.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4, 04:238-239.
宁强马是陕西南部的地方品种,属于山地兼用型山地驮马。宁强矮马是体高低于106厘米的宁强马。宁强马产于陕西省西南部,陕、甘、川省交界的宁强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曾家河、巨亭、苍社、太阳岭、巩家河、燕子砭、安乐河、青木川等乡镇的狭长地带。
1.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1环境条件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一个南北交汇,襟陇带蜀的低中山区县。宁强马产区在宁强县五顶关以北,海拔在800~1400米范围的地方,境内地形多样,山高沟深,河网密布,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水草丰茂,环境闭锁,从而为宁强马的孕育和繁衍构成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1.2气候条件
宁强县为北亚热带北缘的山地暧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特点为冬长夏短,春居中,秋偏短。全县年平均气温12.9℃,各地年平均气温8.5~14.1℃。年总降水量1121.1毫米,雨季在5~10月,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到9月;本县降雨量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具有雨多、温润、温和、日照短的气候特点。
1.3水源及土质
宁强县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分属嘉陵江、汉江两大水系。东北部为汉江水系,南和西北为嘉陵江水系,河网密度为1.4公里,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6条。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宁强土质山区为黄棕壤、黄褐土;坡脚和河滩为冲击性土壤。
1.4耕地及草地面积
全县有耕地面积44万亩,天然草场面积176万亩,可开发利用面积167万亩,年产草量102.646万吨,牧草地8.8万余亩,草场土壤以山地黄棕壤、黄褐土为主,上层土厚50~80cm,腐植酸10~15cm。草场类型有山地的禾本科—豆科型,禾本科—沙草型,杂草科—本科型,丘陵禾本科—菊科—杂草型。放牧的主要形式是靠疏松林,疏灌草坡组成的林草兼用草山、草坡,而零星分布的大草场多在海拔1200米以上,距村庄很远,牲畜无法利用,马匹放牧以农林隙场为主。
1.5农作物、饲料作物种类及生产情况
宁强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红薯、大豆、豌豆、巴山豆、小豆、芥麦等,年总产量10万吨。马匹补料以玉米为主,冬季贮备利用豆类夹、秕壳等粗饲料供使役时补充饲草和添加夜草。
1.6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宁强马短小精悍,行动敏捷,运步轻巧,善解人意,性情温顺,善行山路,在崎岖的山路上能驮、能骑,避险能力强。若干年来,一直没有出现过任何传染病,1996年通过国家消灭马鼻疽病验收。常见病有感冒和胃肠病等,经治疗后恢复健康。宁强马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
2.现状
历史存栏马最高达到4724匹,1989年存栏3164匹,1996年存栏2400匹,2001年存栏1010匹,2003存栏646匹,2006年存栏下降到历史最低245匹,2008年略有增加,存栏348匹。虽数量显著下降,但其性别、年龄结构无多大变化。
1981年,公马体长指数为99.7,母马为101.91;2007年公马体长指数为100.86,母马为 100.68。宁强马(公、母)体高2007年与1981年所测资料经差异显著性测定,t>2.5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宁强马种群数量逐年减少,并呈现正在继续减少的趋势。根据畜禽品种濒危程度的确定标准,宁强马品种资源属于“濒临灭绝”的状况。
3.保种
1992年西北农业大学侯文通教授进行了《宁强矮马和中型马血液蛋白质多态位点的遗传检测》的研究工作,采用聚丙烯酰胺和浓度梯度电泳技术,对宁强矮马和宁强中型马6种血液蛋白质位点进行了遗传抽样检测、血液蛋白质多型性、CDH同工酶多型性的遗传检测和宁强马(宁强矮马)在我国矮马及东亚、东南亚小型马系统地位的研究。证实了宁强矮马和宁强普通马种质上虽有差异,但这两种马来源一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4.估价
宁强马系陕西南部秦岭之中的古老原种,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匀称,聪明温顺,饲养费用低,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可作役用,可通过加强选育矮化,培育训练,供游乐观赏、骑乘、丰富旅游业。
宁强马在我国西南马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它遗传内容丰富,与其它西南马相比,相互种质虽各具特点,但又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古老的来源使它可以作为西南马的代表种。
您的学校:
您的教龄: □1–5年□6–10年□10年以上 敬爱的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调查。情境资源可理解为一切可被用来作为情境的素材。数学情境资源是指“在数学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静态的素材性和条件性情境资源以及在其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各种可加以利用的情境资源”。为了了解数学教师对中学数学情境资源开发的一些想法或做法,特邀您参加此次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材料。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我们将对您的回答予以保密,期待收到您填写的完整的问卷。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再次向您致谢!以下每题下面都有多个选项,请您在对应的括号中选择您认为最适合的一个选项。
1、在课外看到“太阳在海平面上升起”这个画面时,您会()A马上想到直线、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数学知识
B只有在上直线、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才会想到 C好漂亮,没想到那么多
2、在教学设计时,您会()
A经常重新安排教材内容顺序B偶尔重新安排教材内容顺序C教材内容顺序很好,不需要重新安排
3、讲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时,您会()
A介绍一元一次方程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B例举多个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C直接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4、在教学设计时,您对数学史()
A经常思考B偶尔思考C从不思考
5、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时,您会()
A有意识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思想B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提一下化归思想 C就这样讲解,不知道有没有渗透化归思想
6、在教学设计时,您对数学思想方法()
A经常挖掘蕴B偶尔挖掘C从不挖掘
7、对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参考书,您()
A经常利用B偶尔利用C从不利用
8、对多媒体和网络,您()
A经常利用B偶尔利用C从不利用
9、您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是()
A充分的B一般的C不充分的
10、课堂上看到大多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您常常会()
A分析题目,引发认知冲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重新尝试解题B边展示解题过程边解释答案 C 展示答案,对答案不予解释
11、对学生黑板上板演的习题中出现的错误,你会()
A 让学生纠错B师生共同纠错C教师自己纠错
12、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解题中的典型错误(板演的同学没有发生此类错误),您会()A会在课堂上具体的分析B会在课堂上一点而过C会课后分析 13、您在课堂巡查中发现学生同题异解,您会()
A会在课堂上展示B会在课堂上一点而过C会课后展示
14、对学生的课堂提问,您常常()
A立即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解决B课后与学生讨论解决 C忽略学生的课堂提问或课后想讲却忘了
15、你对学生课堂回答的反馈,常常是()
A 即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B不分析总结,只简单的肯定 C不予评价
16、对学生课堂回答进行分析总结占了你对学生课堂回答反馈的()A 70%以上B70%到40%之间C 40%以下
17、学生回答错误时,您的态度()
A是鼓励性的B是中立的C 批评的
18、每学期,您听其他教师的课()
A5节以下B5到10节C 10节以上
19、对其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境,您()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不关注 20、对自己和其他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情境,您()
A经常反思和改进B偶尔反思和改C上过、听过就算了,不反思
21、您认为数学()
A是不断创造和更新的B是绝对正确的 C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种种方法与技能的汇集
D能反映理想主义、思维方法、美学思想与文化教育功能意识的特定知识体系
22、您认为数学教学是()
A强调操作性练习的教学B强调问题解决的教学 C强调构建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D强调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23、您认为数学学习是()
A不断尝试错误,练习的过程B知识不断增加的过程
C联系生活及实践活动的过程D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24、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
A知识的传授者B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或建议者 C学生学习的服务者D学生主体活动的支持者
25、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
A帮助学生习得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B帮助学生学会解题
C帮助学生发挥其独特潜能D帮助学生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
26、您喜欢参与数学情境资源的开发()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确定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
27、您对数学情境资源开发有信心()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确定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
28、你经常积极参与情境资源的开发()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确定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
29、您在数学情境资源开发时常常能克服困难()
A非常赞同B赞同C不确定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 30、您周围同事的状态不会影响情境资源开发的情绪()
1.请问你是几口之家?
A.1B.2C.3D.4
F.其它
2.请问你家每个月的人均用水量大概在什么范围?
A.2吨以下B.2-3吨之间
C.3-4吨之间D.4吨以上
3.请问你在用水过程中哪方面用水比例较大?(多选题)
A.饮食用水B.洗衣服
C冲厕D家务
E个人卫生
4、请问你对你们家的饮用水还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5.请问你家庭附近河源污染严重吗?
A.无河源B.河水清澈
C.轻微污染D.中等污染
E.严重污染
6.洗菜洗碗时你喜欢;
A.开着水洗B.把水接到盆子里再洗
7.洗手时你喜欢;
A.把水开小些B.把水开大些
C.把水开合适就行
8.你通常是怎么样处理生活废水的,如洗完衣服的水、洗过菜的水等。
A.直接倒掉B.再利用
9.你觉得自己循环用水(如;洗完菜的水浇花、洗过衣服的水中厕所等)的时候多吗?
A.经常这样做B.有时这样做
C.基本不做
10如果看到有人忘记关水龙头了,你会;
A.马上去把水龙头关掉B.有时会上前把水龙头关掉
C.不去管他
11.你洗澡喜欢;
A.盆浴B.淋浴
12.您的家中是否装有节水水龙头或节水马桶;
A.是B.否
13.你对下面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的,请你选择同意的观点;(多选题)
A.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反正用多少水交多少水费
B.我不知道水费多少元一吨,反正应该很便宜
C.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
14.让您没有节水的原因是;(多选题)
A.太麻烦,懒得多费心思和精力B.未曾想过
C.根本不在意D.不知道如何节水
一. 前言
1.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与资源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的关系。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自然给予的,但我们现在却在迫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环境的改善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出一份力量。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在仅限于温饱问题,而越来越对环境水平有了很大水平的要求。
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2.调查目的:了解同学们关于环保与资源的认识
3.调查对象: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学生
4.调查时间:2012年4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在公共场合是否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A.是人数:4088.9%
B.有时有人数:511.1%
C.从没有过人数:0 0%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垃圾的处理还是比较恰当,大多数都会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这说明同学们自己对环保还是有很高的警觉性。这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只是有时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箱,可见对与垃圾的处理在我们之间并不是特别的完美,同学们对于垃圾的对待和乱扔垃圾的习惯仍然需要改进。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2.对包装的看法
A.有些包装太大,浪费人数:30 66.7%
B.食品包装不要太小人数:9 20%
C.要不同食品,用不同袋子,浪费人数:7 13.3%
有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包装太大太过浪费,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认为方便更为重要。总的来说,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对于保包装的看法是:尽量减少包装袋的使用。这是非常积极的想法,说明同学们对包装的认识还是很正确的。尽量减少包装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环保工作做得怎么样
A.很差人数:25 55.6%.B.一般 人数:20 45.4%
C.很好 人数:0 0%
D.无所谓 人数:0 0%
由以上可以看出,多余一半的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环保工作不满意,说明同学们有很高的环保意识,及我们身边的环境比较差。环保工作仍需继续改进,有关部门仍需加大力度。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同学认为环保工作一般,没有同学对自己身边的环保工作非常满意。说明我们身边的环保工作仍有缺陷,我们因共同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4.对太多的塑料袋的看法
A.习惯人数:2 4.4%
B.很讨厌 人数:23 51.1%
C.觉得不好,无能为力 人数:11 24.4%
D.担忧 人数:11 24.4%
由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同学对塑料袋的看法是积极的。其中有一半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也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同学觉得不好,但又无能为力,有的同学对此表示担忧。但是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对此习惯,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应及时端正对环保的认识。
5.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看法
A.经济重要 人数:2 4.4%
B.环境更重要 人数:22 48.9%
C.两者都要兼顾 人数:20 44.4%
D.视情况而定,利益为重 人数:1 2.2%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九十四的同学都涉及环境比较重要,其中有一半同学认为环境比经济更重要,百分之四十四的同学认为两者都应兼顾,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经济闭环境更重要。说明大多数同学们对于环境和经济的认
识还是很正确的,都顾及环境问题,看出大多数同学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
6.对随地丢瓜子壳的看法
A.厌恶,自己不会 人数:24 53.3%
B.没什么人数:5 11.1%
C.觉得不好,但有时自己也会人数:16 35.6%
由以上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随地丢瓜子壳表示厌恶,并且表示自己不会,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同学觉得不好,但又是自己也会,有百分之十一的同学对此表示无所谓。总体来看,大多数同学还是可以意识到丢瓜子皮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看出同学们对于环保的态度还是积极的。
7.对汽车尾气的看法
A.污染环境,应控制 人数:40 88.9%
B.没关心过 人数:5 11.1%
以上数据可得,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对于汽车尾气比较关心,都能意识汽到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对此没有关心过。
8.如果有人乱扔垃圾。你会
A.制止职责,人数:3 6.7%
B.上前提醒 人数:7 15.6%
C.不理会,蔑视 人数:35 77.8%
D.假装没看见 人数:0 0%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基本上可以意识到乱扔垃圾是一种不号的行为习惯,但是,知道错了,上前指出的同学非常少。说明同学们带动身边人一起环保的意识还是很薄弱。
9.你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A.温室效应 人数:12 26.7%
B.酸雨 人数:4 8.9%
C.臭氧层破坏 人数:3 6.7%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数:26 57.8%
由以上可以看出,同学们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其次是温室效应,也有少部分同学对于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比较担心。
10.你觉得湿地保护对环境有意义吗
A.重大 人数:3680%
B.有一定意义 人数:6 13.3%
C.可有可无 人数:3 6.7%
D.不了解 人数:0 0%
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认为湿地保护意义重大,但仍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湿地保护可有可无。说明,大多数同学对湿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的比较全面。
11.你怎样处理旧电池
A.回收利用 人数:10 22.2%
B.扔进垃圾箱 人数:30 66.7%
C.随手扔掉 人数:5 11.1%
有以上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同学会把废电池扔进垃圾箱,仅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会回收利用,也有十分之一的同学会选择随手扔掉。
12.你是否有双面使用纸的习惯
A.有 人数:24 53.3%
B.没有 人数:6 13.3%
C.视情况而定 人数:15 33.4%
由以上调查看出有一半多的同学有使用双面纸的好习惯,这说明同学们对于纸张的使用还是有很好的习惯的。
13.你对限塑令有什么看法
A.赞同 人数:40 88.9%
B.不同意 人数:1 2.2%
C.无所谓 人数:4 8.9%
关于限塑令,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表示赞同,说明同学们对于国家对环保所作的努力还是很肯定的。
总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关于环境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同学们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公共场合,同学们都能意识到环保的作用,并且大部分同学可以做到环保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学们对于环保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也反映了有关部门应加大环保力度。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环保的认识层次比较深,不单单是对于身边的环境,更关注于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问题。同时,对于国家的一些环保政策,同学们也大都持有支持态度。
三.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保看似是个大的社会问题,其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环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举手投足都离不开环境,捡起一片纸就多了一份贡献;少吐一口痰就少了一
份破坏;多种一棵草生活就会充满绿色,充满清新,那样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生活会更加美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安全于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关注环境,关注绿色。。
对于具体的环境保护,作为学生,祖国下一代,未来的希望我们做的还不够。在宣传方面,应该在全校都开设环境方面的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环境知识;在保护环境的具体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一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脑,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环保,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变生态环境,满足以后的一系列发展。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鱼类资源调查, 于2011年5月在桂江的长滩、巴江、玉河、五将、金牛坪、福登、儒岩、桂江口8个江段进行。对采用不同渔具、渔法 (主要为刺网和钓具、少量渔笼) 捕鱼的渔民进行渔访, 查看渔获物采集标本, 鱼市场购买渔民捕捞上市野生鱼类制作标本, 以及近几年不定时走访、调查沿江的农贸市场, 将标本带回室内进行鉴定。对所有鱼类标本进行鉴定, 并对标本进行体长、体重等常规生物学测定, 对有鳞片的鱼类, 取下鳞片带回实验室观察鉴定其年龄, 对部分鱼类进行解剖观察, 确定其雌雄性别, 记录性腺发育分期情况。
1.2 标本鉴定及分类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有近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 (鱼类) 》各卷、《中国鱼类系统检索》《广西淡水鱼志 (第2版) 》[1], 并向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及渔民调查了解鱼类的资源和渔获量。
2 鱼类组成分析
2.1 鱼类种类组成
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1 600个以上, 结合《广西淡水鱼类志》等有关调查材料[2,3], 经检索、鉴定, 目前桂江从平乐至梧州江段共有162种鱼类生活或洄游通过, 隶属于7目21科92属。
2.2 鱼类区系组成及特点
桂江发现降河洄游鱼类日本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1 (EN) ) 在内河长成成体后行降河产卵洄游。另有引入鱼类3属4种:原产于北美的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 , 原产于非洲的莫桑比克罗非鱼 (Tilapia mossambicus) 、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us) , 原产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新银鱼在桂江也有出现。桂江鱼类种类组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桂江鱼类鱼类162种, 分别隶属于7目21科92属。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 种类最多计有3科16亚科70属119种, 占总种类的73%;其次为鲇形目, 有6科11属19种, 占总种类的12%;鲈形目有7科9属18种, 占总种类的11%;鳉形目2科2属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鲑形目与合鳃鱼目各仅1科1属1种, 4目共6种, 仅占总种类的4%。
桂江鱼类组成的特点:一是桂江鱼类资源丰富, 但优势种群个体小型化。桂江有记载的鱼类种类达162种, 其种类数量居广西江河之首, 占全区有记录的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以上。从鱼类种类数量来看, 桂江鱼类资源仍然较为丰富。二是较大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小, 一些小型鱼类成为优势种群。在渔民的捕获物中, 较大型的鱼类如草鱼、鲢、鳙只能在沿河库区和下游宽敞的水面才能成为优势种群, 且大眼鳜、青鱼等在河流中、上游都已极少见, 斑鳠的捕捞个体已严重小型化。
桂江常见的鱼类有鲤、餐 (下为“鱼”) 、南方拟餐、马口鱼、大眼华鳊、横纹南鳅、麦穗鱼、花鱼骨、银鮈、鲢、鳙、南方白甲鱼、纹唇鱼、东方墨头、鲫、黄颡鱼、斑鳠大刺鳅、中国少鳞鳜、鲇、斑鳜、子陵吻鰕虎鱼。目前, 鲤、鲢、鳙、鲮、赤眼鳟、黄颡鱼、斑鳠、鲇、斑鳜等为当地的主要捕捞对象。
2.3 鱼类区系分析
依《中国淡水鱼类分布区划》[2], 桂江鱼类区系属华南区。除洄游的日本鳗鲡、花鳗鲡和4个引入种外的纯淡水鱼类有156种, 就起源来说, 由5个区系复合体组成。各区系起源、主要科、属及各科、属的物种数量见表2。
3 鱼类生态类群组成
桂江是漓江的下游河段, 河道开阔水流平缓, 鱼类资源丰富, 除引入属以外, 按栖息水体、栖息水层、食性、产卵场分为4属生态类群组成。
3.1 不同栖息水体鱼类组成
从鱼类的栖息水体来看, 主要由2种类型的鱼类组成: (1) 土著淡水鱼类, 终生生活在淡水中, 包括2种类型:一是江河型。生活在水面宽敞、饵料生活较丰富的江段中, 主要有鲌亚科、雅罗鱼亚科、鲴亚科、鱊亚科、鲿科、长臀鮠科、刺鳅科等鱼类。二是山区急流型。生活在水流湍急的上游江段中, 水浅, 河流底质多为石砾、卵石, 如野鲮亚科、平鳍鳅科、鮡科、鰕虎鱼科鱼类, 体小型, 口下位, 野鲮亚科唇部发达, 有的下唇特化为吸盘, 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有的种类较平扁, 腹面较平直, 偶鳍平展于腹面, 纹胸鮡的胸部更有皮肤皱褶而成的特殊吸附器;伍氏华吸鳅身体极为平扁非常扩展, 腹鳍愈合, 形成具有吸附作用的似吸盘结构;鰕虎鱼科腹鳍愈合成吸盘, 可吸附在石块上。 (2) 洄游鱼类。降河产卵洄游, 如日本鳗鲡, 平时栖息在淡水中, 性成熟后开始离开其索饵、生长的水域, 向江河下游移动, 在河口聚成大群, 游向深海繁殖[4]。
3.2 不同栖息水层鱼类组成
从栖息水层来看, 主要有2种类型: (1) 中上层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 有的身体为纺锤形, 游泳迅速, 口端位, 善于在水体的中上层捕捉食物, 如雅罗鱼亚科鱼类;有的种类身体侧扁, 口端位或上位, 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 如鲌亚科餐、南方拟鳘、鲢亚科鲢、鳙等鱼类。 (2) 底层鱼类, 生活在水体的下层, 身体侧扁、平扁形或蛇形, 以水体下层的生物作为食物, 如鳗鲡目、鳅科、鲃亚科、野鲮亚科、鮈亚科、鲤亚科、鳅鮀亚科、鱼丹亚科、鲇形目、鲈形目等鱼类[5]。
3.3 不同食性鱼类组成
从食性来看, 主要有3种类型: (1) 植物食性鱼类。主要饵料是植物, 如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饵料, 其鳃耙长而细密, 口裂大, 口咽腔和鳃腔很宽;鲮、光唇鱼属、白甲鱼属、鲴属鱼类下颌具角质薄锋, 通常刮食淤泥或石块上附着的底栖藻类及有机碎屑。草鱼、倒刺鲃等鱼类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物。 (2) 动物食性鱼类。主要饵料为动物, 包括2类:一是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的温和肉食性鱼类, 如鳙鱼鳃耙甚细密, 形成海绵状的过滤器, 可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青鱼的咽喉齿呈臼状, 可压碎螺蛳, 多以水体中的软体动物为食, 兼食小虾和水生昆虫;鳗鲡目鱼类等也以昆虫、小鱼、小虾为食。二是凶猛肉食性鱼类, 以鱼类为食, 如鳡, 身体呈流线形, 口裂大, 游泳迅速, 善于捕捉鱼类作为食物。鲇形目、鲈形目鱼类, 口裂大, 且有尖锐的颌齿, 虽然游得不快, 但多采用伏击式捕捉鱼类为食。 (3) 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较广泛, 有动物性的也有植物性的, 亦食部分水底腐殖质, 不少的鲤科鱼类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 如鲤、鲫等。
3.4 不同产卵场鱼类组成
从产卵场来看, 有4种类型: (1) 敞水性产卵鱼类, 在水层中产卵, 受精卵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发育, 又分为浮性卵和漂浮性卵。浮性卵一般产于静水中, 如叉尾斗鱼、斑鳢等;漂浮性卵产在江河的中上游, 如青鱼、草鱼、鲢、鳙、鳡等, 繁殖时期在4—5月, 在山洪暴发、水位上涨时把卵产于中上游, 产出的卵体积大, 比重略大于水。卵顺流而下进行孵化, 到江河下游育肥。 (2) 草上产卵鱼类。产黏性卵, 如鲤亚科、鲌亚科、鲇形目鱼类, 卵一经产出即分散在水草茎、叶上发育。 (3) 石砾产卵鱼类。棒花鱼、鳅科鱼类, 将卵产在水底的岩石、石砾或沙砾上发育。 (4) 喜贝性产卵鱼类。如鱊亚科鱼类, 在生殖季节, 雌鱼具产卵管, 通过产卵管, 将卵产在河蚌的外套腔内发育。
4 外来入侵物种
4.1 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
在桂江, 外来入侵物种有原产于北美的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 , 据记载, 1935年被引入我国沪杭一带, 何时进入广西不详;原产于非洲的莫桑比克罗非鲫 (Tilapia mossambicus) , 莫桑比克罗非鱼系1958年从越南引入, 故称“越南鱼”;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us) , 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我国大陆后, 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 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进入漓江都是人工养殖所致;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taihuensis) 原产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淮河中游瓯江中下游, 1993年引进广西各水库。
4.2 外来入侵物种影响分析
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适应环境能力强, 能生活于淡水或低盐度的水体中。杂食性, 生长较快, 繁殖力强, 在南方地区, 每年可繁殖4~5次。抗病力强, 能耐低氧。属热带鱼类, 不耐低温, 其生活水温必需在10℃以上, 水温低至10℃即开始死亡, 在广西桂南地区的江河、水库已经泛滥成灾。桂江地处桂北地区, 冬季水温低于10℃的时间较长, 水温低于5℃的天气也经常出现, 因此在桂北的江河、水库这2种鱼均不能自然越冬, 桂江中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都是当年外来鱼苗进入河中, 可以断定这2种鱼对漓江的生物影响不是连续性的。食蚊鱼是适应于小水体的静水或缓流水体的表层,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并且繁殖速度较快, 为卵胎生鱼类。仔鱼出母体即可活泼游泳, 一般长约5 mm, 成鱼最大约50 mm, 雄鱼尤小。无食用价值, 但为蚊虫的天敌, 吞食孑孓。在广西各地随处可见。一个物种的存在所占据生存的空间, 对入侵地生物物种都带来一定的影响[6]。
5 主要经济鱼类概况
桂江江面宽阔, 水流平缓, 水较浅因而适宜多属鱼类栖息生长, 也是广西一个重要渔业功能区, 盛产多属大中型经济鱼类及珍稀名贵鱼类, 更是多属大中型经济鱼类主要捕捞区。主要经济鱼类有鲤、大眼华鳊、鲇、草鱼、鲢、鳙、鳊、黄颡鱼、斑鳠、大鳍鳠、光倒刺鲃、倒刺鲃、赤眼鳟、大刺鳅、斑鳜、粗唇鮠等16种。
5.1 经济鱼类资源现状
根据沿江的长滩、巴江坝下、五将、金牛坪、福登、儒岩、桂江口7个江段采样点的渔访和鱼类出现的频率, 以及对专业渔民和鱼收购商进行访问, 了解到近期捕获鱼类的品种、数量和收购价格。经综合分析结果为:鲤、大眼华鳊、黄颡鱼、鲢、鳙、斑鳠是目前桂江种群数量最多、渔产量最大的种群, 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和旅游业发展对水域生态造成的影响, 桂江的鱼类产量逐年下降, 优势种群小型化。据采访调查及沿江各县畜牧水产局的统计资料, 目前桂江域内每天鱼类总捕获量约11 229 kg (按综合信息, 桂江现有渔船1 449艘, 平均每艘每天捕鱼7.75 kg计) 。据此估算, 调查桂江内年渔业资源量约4 098 t, 鱼类资源密度约468 kg/hm2 (按捕捞量计, 总面积8 760 hm2) 。另外, 在平乐 (县城) 至桂江口段网箱养殖 (76 457 m2) 年产量约4 450 t。
5.2 经济鱼类资源变化趋势
桂江是广西内河重要的产鱼基地, 桂江域内拦河坝也较多, 水流平缓, 水面开阔,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藏丰富的鱼类资源, 鱼类的优势种群都是该河流原有的土著鱼类, 拦河坝形成的库区使适宜滤食性的鲢、鳙渔产量大大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拦河坝不断增多, 严重影响了土著鱼类鱼类的栖息、索饵及繁殖, 对河流的土著鱼类尤其是名贵经济鱼类的影响极为严重。
由于生境改变, 使河流原有的鱼类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变化特点是:适宜大水面、深水体环境。个体较大的大型经济鱼类产量迅速增加, 如鲢、鳙、鲇、鲤、草鱼等。由于水环境的改变, 适应流水环境的种类产量急剧减少, 如唇鲮、南方白甲鱼、稀有白甲鱼、叶结鱼、鲮等。
5.3 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针对桂江天然淡水鱼类资源衰退严重的现状, 如何在保障人类合理的生活和生产需求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的保护方法和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渔政、环保、环监等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 建立资源保护的的新机制。二是水利设施的兴建应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建设相应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站。三是建立养殖品种的引进准入制度, 广西气候温和, 适于很多暖水性淡水鱼类的生存, 对外来物种的引入要极为慎重, 以免造成生态灾难。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鱼类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五是动员社会力量, 积极开展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渔政部门、环监和环保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 广泛深入宣传《渔业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规, 向渔民宣传各种渔业资源保护的知识和法律。六是开展鱼类增殖放流, 恢复江河鱼类种群数量。
摘要:经调查, 桂江鱼类资源丰富, 有鱼类162种, 隶属于7目21科92属, 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鱼类区系复合体由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中印山区、上第三纪、北方平原5个区系复合体构成。外来入侵物种4种;主要经济鱼类16种。拦河坝的大量建设, 严重影响了土著鱼类的栖息、索饵及繁殖, 取而代之的是适宜滤食性的鲢、鳙成为桂江鱼类的绝对优势种群。
关键词:鱼类资源,调查,区系,类群,桂江
参考文献
[1]广西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广西淡水鱼类志[M].2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思忠.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3]郑慈英.珠江鱼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4]蓝家湖, 蓝浩东, 陈跃进, 等.广西河池地区鱼类区系及动物地理学分析[M]//鱼类学论文集 (第六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120-129.
[5]梁亮, 覃建才, 刘传玺, 等.柳江鱼类区系[J].广西农学院学报, 1986 (1) :83-98.
关键词 红花茶树 ;种质资源 ;普洱茶 ;古茶山 ;倚邦
分类号 S571.1
Abstract Yibang village Xiangming township in Mengla county, Yunnan province,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superior, the kind of te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was one of the major ancient six tea mountains which now has ancient tea garden more than 400 hectare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ea tree species there, C. assamica and C. sinensis. Seven red flower tea tree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second group of Mangong inYibang by a on-the-spot investigation,Measured and recorded its location, dimensional features, flower organ features and other relevant data,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research work, and proposed the plan next step.
Keywords red flower tea tree ; germplasm resources ; Pu'er tea ; ancient tea mountain ; Yibang village
云南自然环境独特而优异,非常适宜茶树的自然生长,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植茶历史悠久。经长期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云南茶区形成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红花茶树便是其中之一。继2008年发现之后,笔者进行了初步考察并作了简要的报道[1],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及茶叶爱好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开展红花茶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管理站、勐腊县象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同组成了调查组,于2014年10月20日到达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委会曼拱二队,对当地古茶园中的红花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测量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1 自然地理概况
勐腊县象明乡地处北纬21°59′~22°19′,东经101°08′~101°26′,东与易武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景洪市交界,总面积1 066 km2。乡政府驻地南距勐腊县城160 km,西距州府景洪城170 km,其中有一段60多km的弹石路。交通状况较为偏僻、落后。
全乡地势多山,沟谷纵横交错,箐深坡陡,海拔580~1 950 m,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 700 mm,适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是著名的古茶山之乡,倚邦、曼庄、革登、曼枝等古茶山均位于象明乡境内[2]。其中,倚邦村委会位于象明乡北部,距离乡政府24 km,有一条狭窄的弹石路,面积350 km2,海拔1 345 m,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 690 mm。村委会下辖的倚邦、曼拱、茨菇塘等村寨的古茶山通称为倚邦古茶山,现存古茶园总面积400多hm2。
2 倚邦村种茶历史
倚邦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早在唐宋时期,倚邦已出产茶叶;明清时期,先后有四川、楚雄、石屏等地的农民结队“奔茶山”到达倚邦经营茶叶,促进了倚邦茶山的发展繁荣;清代中期,倚邦茶山茶园面积达700多hm2,茶叶产量约300 t,主要运销四川、西藏及东南亚国家[3]。
倚邦茶叶品质优良,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等史籍中均有“倚邦、蛮耑者(茶)味较胜(或最胜)”的记载,倚邦享有“贡茶之乡”的美誉,清朝将倚邦茶叶列为贡茶,每年贡茶数7 t以上;倚邦茶山在清代中后期出现衰败,民国初期一度复兴,1935年曾产茶70多t,但1935年后因法国人禁止普洱茶运往越南莱州销售,倚邦茶山最终荒芜、衰败[4]。1953年开始,倚邦茶山缓慢恢复,目前倚邦茶山尚存古茶园400多hm2(其中茶种古茶园87 hm2,是云南唯一、全国现存最大的一片中小叶种古茶树[5]。),年产干毛茶150多t。
3 红花茶树的分布情况
倚邦古茶树有普洱茶种(C.assamica)和茶种(C.sinensis)2类,树龄200~300 a。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其中最具特色是茶种古茶树中产生的变异品种――红花茶树。
红花茶树主要分布在倚邦村委会曼拱二队彭东海家的茶园里。此茶园约有1 hm2,位于村子下方的深箐内,坡度在45°左右,坡向东南,有椿树、红毛树、竹子等高大植被,土壤为棕红壤;茶树品种大部分属于茶种,也混有少量的普洱茶种,均属于有性繁殖的地方群体品种;茶树无规则种植、连片分布,密度为3 450株/hm2。此茶园中有7株红花茶树,位于东经101°20.517 1′~101°20.527 3′、北纬22°13.827 4′~22°13.842 8′,海拔1 407~1 416 m,均属于茶种古茶树,小乔木型,树龄为200多a。
【资源共享问卷调查】推荐阅读:
优质资源共享活动总结05-26
客户资源共享合作协议07-01
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分析11-07
信息资源共享测试题10-17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与思考06-20
如何在局域网中共享远程教育资源09-26
共享单车调查研究报告06-13
对共享单车的调查报告07-17
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10-30
矿产资源调查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