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在当前阶段的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的教学过于注重教材内容,没有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这样死板的教学并不能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还会消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本土案例教学成为地理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1:

关于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善化和全面化,而高中地理是义务教育中的核心课程,逐渐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教师要知道,地理是一门需要学生合理开展逻辑思维能力,结合日常的文理知识,全面分析地理知识,充分动用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把握课堂听课质量才能学好的科目。本文主要依据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做一些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 教学方法 学生

随着新课标教学方法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课堂越来越注重实际化和科教化,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把高中地理的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满足学生对于地理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扩充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一、理解案例教学理念,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是一种充满逻辑性和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和当代地理教学特点,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并落到实处。高中地理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地理人文、逻辑思想、自然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有效的将学生带动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思维,扩充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爱上自然。地理知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抽象推理、人文地理、地域解析、地理数据、空间概念、风土人情、科教礼仪等,教师应当多找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资料,配合案例教学课堂模式,把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找到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在学习“中国地图”的地理知识时,使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中国地图,让学生互相谈论各个地区的划分和管理,展示学生的个性,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模式,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解中国的地理人文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地理知识潜移默化的植入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各名族的风俗习惯,真正爱上地理。

二、扩充案例教学方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思想,所以教师要不断扩充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优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学模式。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加入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经历一个“愿意学、敢于说、勇于做、能做好”的地理学习过程,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生活能力。教师要制定好相关的课堂教学流程,模拟好案例教学进度,时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的地理课堂,循序渐进地掌握地理知识。

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模式,提出自己对于地理的观点和思路,并互相交流探讨,构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地理交流平台,让学生结合多种创新性的合作學习元素,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对于各种案例学会具体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模式,不断结合日常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和准确度,鼓励学生发展学习耐心,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和表达思维能力。

三、引入案例教学元素,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特点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心,将高中地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充分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课堂教学效果上有很大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入课程案例教学元素,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特点。教师要引入案例中的地理教学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自然、地理、图表、统计”等的理论知识时能有对地理知识较高的感悟和理解,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结合,通过相关的高中地理教材,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加强合作学习和探讨模式,自主从学习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地理教学的本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探讨能力,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文化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找寻有效的解决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把学习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主动地思考地理课本上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能引导学生找到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集中思想,引发构思和想象力,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教学视频,比如《跟着贝尔去旅行》、《舌尖上的中国》、《探索发现》、《人与自然》,这些都是很好的地理教育纪录片,融合了很多地理素材,能有效的引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学习地理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给学生播放,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总而言之,“课程案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独特结晶,教师要理解课程案例教学理念,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引入课程案例教学元素,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特点,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自主扩充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掌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如东中学)

作者:陶承娜

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2: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本土案例教学思考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在当前阶段的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的教学过于注重教材内容,没有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这样死板的教学并不能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还会消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本土案例教学成为地理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从教学实践中可知,本土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家乡与国家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本土案例教学

开发和利用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对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程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新课标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要求,地理教师需要积极开发校内外的地理课程资源,并合理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现实中,地理教师可以从本土的课程资源开始,开发并应用本土化案例,改善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繁杂、过于理论化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本土化的案例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开发利用本土案例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教材案例

虽然新课程提倡地理教师开发课外资源,本土案例也成了地理教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案例被轻视或者忽视。教师应当认识到本土案例的优势与局限性,合理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使本土案例与教材案例形成互补,让地理教学内容包含实际与理论两方面内容。例如,教案案例是以全国为取材范围,具备极强的代表性与典型性,而本土案例局限性较大,难以全面解释教材理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应用本土案例,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教学章节的部分理論,然后,教师以教材案例进行教学,补全理论内容。

2.教师需要合理开发本土案例

在本土案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寻找真实可靠、与学生较近、发生时间靠近教学时间、教学价值较大的素材。真实可靠是指教师寻找的素材应当有正规记录,如新闻报道、教师实地勘察过等;与学生较近是指素材发生地点应当尽可能在本市县,因为学生了解的可能性较大;时间靠近是指应当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教学价值则需要综合考量,如包含地理知识的多少,是否具备极强的典型性等。地理教师可以关注本地的新闻事件,记录其中与地理教学内容相近的素材,并分类记录下来。在生活中,地理教师也需要重视观察,发现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生活现象,并将其开发为本土案例。

二、本土案例的教学应用策略

1.使用例证型策略,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所谓例证型策略,是指教师先依据教材内容教学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然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基于教学内容以及生活经历,对理论知识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再展示本土案例,让学生以本土案例验证之前的学习、交流所得,并乘机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中第二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对城市的分级、不同城市的服务功能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展示学校所处市县的城市等级,并结合上节内容,展示本省、市及县的重点功能划分。随后,教师结合教材上的讨论活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以本土案例为基础,验证教师所教学的地理知识。

2.使用例导型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所谓例导型策略,便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本土案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交流探究,并尝试归纳相应的地理原理。使用这种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事先对章节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的讨论有明确的目标。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本市县机场、火车站、公交路线、城市功能分区的位置及相关内容。在展示这些内容后,教师再为学生设置引导问题,如:机场、火车站具备哪些有利的区位因素,或者具备哪些不利的区位因素。这样的问题并不太难,学生思考交流之后能够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再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将本土内容与理论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开发本土案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本土案例的开发中,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并为本土案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如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搜集本市县城市的空间结构,选择其中某一区域,并依据教材理论制作成图表或文字。教师也是如此,但教师应当尽量选择本市县在经济、文化方面影响较大的区域,并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依据教材案例,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然后以教师制作的本土案例为基础,结合学生制作的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以此为基础编写的教材案例,虽然具备典型性,但在具体地区的教学中,案例与学生的距离不可避免地会显得有点远。在实践中,地理教师应当合理开发应用本土案例,并结合教材案例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碧涛.高中地理教学本土化案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7):141.

[2]王兴梅,许海荣.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本土案例教学思考[J].新课程(下),2019(2):11.

[3]王兴梅.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应用研究[J].高考,2018(29):92.

编辑 温雪莲

作者:李霓

高中地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探究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多种新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更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随机编排的故事,而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定理、概念等理论知识找到可以解释教学内容理论现象的事例,是用来加强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作用;策略

高中地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学科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和自然规律,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采取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基于案例来理解特定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方法虽然在其他学科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地理学科中依然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一、案例教学法应遵守的原则

应在教学模式中找准地理知识的切入点,提高知识内容融入的合理性,及其与教学模式的契合性,确保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应用在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其次,对地理知识实施消散分化,将其融入教学案例的各个环节中,突出重点,避免知识内容过于集中导致案例存在突兀现象;最后,重视地理知识在案例教学中的逻辑性,有序地安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出现知识颠倒,影响具体的教学效果。把握好教学案例的引入时机,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由于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案例引入的时机也不同,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环节当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入时机,提高案例的应用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1. 构建恰当的教学案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时,应重视案例的创设,这关系到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良好的案例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若案例应用不合理,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地理教学案例创设中,不仅要求案例与教学的内容相符合,而且还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比如在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案例构建时,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水循环事件为例,这种情况下,可从日常生活中的洗漱、洗菜等生活事件出发。以洗漱事件为例,洗漱用水一般来自自来水厂,而自来水厂中运输出去的水则来自地下水、降水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等,在洗漱事件结束后,剩水就会倒入下水道,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回归到江、河、湖、海中,这就实现了水循环。通过这一简单的案例,可以将相应的水循环知识融入案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发挥好学生的主体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无论进行什么教学都是以学生来开展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点的很好接受这节课才是真正的没有浪费,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倡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不能停止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停止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身份进一步的凸显,一堂课除了案例的提供、课堂结束时的总结由老师完成外,对于案例的分析,讨论,结论都要由学生来自主完成。当然也不是说教师的任务就是很轻松了,在学生们充分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让学生能够充分去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时刻关注课堂上的氛围,对于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发言教师要适时地鼓励,让他保持自信继续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观点不明确不是很符合主题的同学的发言也不要轻易否定,可以在旁边给予一点的提醒并且仍然送上鼓励。

3. 积极进行素材案例创新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良好的教学案例可以促使当前的课堂教学氛围发生改变,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教师通过增添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通过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来提升教学效率。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由于教学节奏较快,教师并没有充足及的时间进行案例的查询与制作。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素材案例累积,构建完善的平台,并建立资料库,充分发挥出资料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当前的“海洋问题环境保护”知识时,通过案例使用平台进行资料选择,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并对常见的环境问题进行阐述,提升教学效果。

4. 设计小组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相应知识

学生在自主分析和探究中,能够更好地获得个人对该案例的一些见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的形式,对该案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等进行分析,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形式,就是以挖掘全体学生潜能为目的,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进一步提升。而且在讨论中,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结合案例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小组全员的相互讨论、互相批评和合理补充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对案例有新的看法,从而对本课知识更好理解,进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案例的作用,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开展主体鲜明、目标明确的地理课堂,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确定好上课所需要的案例和素材,把高中地理课堂真正营造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宁庆强.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J].未来英才,2017(8):4.

[2]劉随新.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7):81.

作者:李云岗

上一篇:上半年扶贫帮困工作报告下一篇:全区治超一季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