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

把握四个根本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电化教学效率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大自然为背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但我们平时上课,不可能天天带学生到户外去实践,到社会上去体验,为此,用媒体课件的方式,再现生活和自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接触了解自然和社会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才能用好多媒体课件呢,我认为必须注意四点。

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展示要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出发点,内容力求贴近学生认识能力的实际、生活经验的实际,道德发展水平的实际。

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教育影响内化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思品教学课件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随意堆砌课件内容有可能使知、情、意、行严重脱节,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为此,品德课的电化教学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用丰富可感的图片、录像、简报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中探究,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例如,《为我们的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如果我们活动只是将汉字的发明和发展一一说出来,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因为文字历史本身是枯燥的。为此,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文字长河的课件,将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屏幕,一一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特别感兴趣,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什么是小篆都一目了然,就不需要老师来解释了,尤其当我呈现象形文字的时候,学生特别兴奋,还没有等我讲是个什么字,学生就议论纷纷地猜测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地位即刻就彰显出来了。然后,我又以“假如没有汉字”这样一个富有情趣和想象空间的话题用AuthorwarePS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展示出来:没有汉字的书,没有汉字的作业本,没有标签的商品和空白的说明书等等,学生看了以后大笑不已,纷纷说到:没有了文字,上街找个店也不容易。有的说,没有文字,身份证、户口本都没有了,谁是谁都搞不清楚了,国家还不乱了套?……课堂就这样被激活起来。

以生活为本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品德教学活动的资源、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生活需要。

有效的品德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媒体课件。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兼顾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媒体课件如果能做到以生活为本,就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塑料和我们的生活》一课中,我就事先用录像的方式拍摄了家庭的摆设,然后在课上播放。学生看到了家,就很容易地联想到自己的家,于是,我就叫学生在观察录像的时候找一找,那些东西是塑料做的,或者含有塑料的成分。因为课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所以他们很容易地就找到了答案:脸盆是塑料的,开关时塑料的,热水瓶的外壳是塑料的,连我们平时用的牙刷和各种卡片也是塑料做的。通过这样的媒体展示,学生就学得轻松多了,感觉也深刻多了: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塑料的影子,塑料和我们的关系十分紧密。接着,我又以录像展示的方式,播放了一条大街和百润发里的情况,然后再让他们找找塑料在哪里,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兴奋了,他们如饥似渴地寻找着,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处处离不开塑料。教学目标就这样达成了,这就是课件制作以生活为本的有益体现。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不仅难以实现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相一致,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丧失其基本功能。

以体验为本

品德与生活教学课件在形式上要学生喜闻乐见,具有一定的情趣性,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言之有物,行之有效。以体验为本的课件制作能够做到情理交融,知行统一,把思想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而指导行为。

有效的品德教育之所以需要体验,就是因为只有体验才能引导孩子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进行不断的理解,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生活智慧。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力才能不断的提升,精神才能不断地升华,认识才能不断地发展。

例如讲《我们的民风民俗——春节》一课,我在课件的一开始,就播放了《过新年》的乐曲,一下子就把学生引进过年的氛围中了。然后我播放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各种方式:互相祝贺新年好,互相赠送小礼品、吃年夜饭、贴春联、挂灯笼等等,这样一些真实可感的媒体展示,拉近了学生与新年之间的距离,于是“我是这样过新年的”就自然引发出来了。于是,所有的同学都动起来了,都沉浸在快乐中,于是春节在同学们的心中变得熟悉和亲切,对春节的风俗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开放为本

品德与生活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实现时空的开放,即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室内,根据教育需要可延伸到课外校外,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的德育课堂在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要走出去,与家庭、社区、德育基地等建立广泛的联动教育,使德育教育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也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实践教育中。比如《心中的110》我们完全可以到居委会,派出所拍摄一些视频,然后录制一些警察叔叔教孩子的一些防范侵害的知识或方法,措施、经验等等。这样,同学们就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视频就可以身临其境的接受教育了。又如教学《怎样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录制一下同学们交朋友的小品,然后在课上播放,在交流中,好的经验大家学习,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的时空开放的课件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能力,一举两得。我们的品德教育就会更活、更生动、更有效

总之,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必须紧紧依靠多媒体手段才能达到实践生活,接触生活,阅览生活的目的,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只要注意几个根本,我们的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够被学生接受和喜爱,也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8月刊,王亚光

[3]《电化教育在课题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9期,杨阳

作者:樊荣根

第2篇: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究

【摘要】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逐渐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的学习惰性越来越突出。对此,任课教师应注重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行与道德修养,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建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化发展需求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为适应该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将教学植根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巧妙寻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架通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沟通桥梁,提高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的感受力、体验力、内化力。下面就从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探究提出具体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很强,且其基础是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生活性特点非常显著。和小学中年级相比,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管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都有鲜明的特色,概括而言就是综合程度高,內容广博,很多内容从空间或时间的角度上看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远的距离,这对教师实施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生活始终涵盖教育的意义,所以生活即教育。由此可见,教育本来就存在于生活中,和生活经历相同的过程,教育不能与生活脱离,生活也不能与教育脱离。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环节获取和生活有关的真实体验与感悟,以靠近生活为主要形式学习知识。小学生形成优良品德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熏陶与锤炼,社会性发展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列举生活中的案例,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教学效果更好,有利于促使小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与社会生活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

如果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很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的积极性并成功实施德育呢?这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所以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强调教师注重寻找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这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工业发展”的内容时,就可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厂矿参观,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融入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体现工业的发展。就拿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来说,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第一台电视机的样子,之后又换过几次,分别换成什么样子的,如果现在要换电视机又会选择哪个品牌。通过将这些生活化的内容引进课堂,教师成功联系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又如在讲解关于“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内容时,由于该知识点和学生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就可为学生介绍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时遭受的深重灾难,让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过去,还影响着现在的生活:就像大家去香港或澳门旅游需要办很多手续一样,由于它们回归祖国的时间不长,不能像去其他省份那样便利;且众多国宝文物被西方列强夺走,至今未归还,从而激发出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引领小学生走进生活并热爱生活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文化知识来源越来越广泛,课堂学习也只在学校生活中占据较小的比重,学生的知识有可能源自现实生活,也有可能源自杂志、报刊或网络等,接收信息的途径有很多。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侧重指导高年级小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并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以达到认知目标,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掌握更多信息与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时,就可先让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污染现象。果然,学生们纷纷发现学校四周的环境污染现象很严重,很多人在垃圾桶外堆放垃圾,沿河到处都能看到泡沫、塑料袋,还散发着浓浓的臭味等。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只依赖小学生是无法实现的,如何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这需要发动学校力量与学校周边的居民,开展“碧水行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掌握第一手信息,分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思考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整洁度的方法。在整个课堂讨论活动中,教师引领小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和实实在在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积极走进生活,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观察、分析、体验、感受,学会反思自己日常的生活行为,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在生活中教育学生,不仅实现了德育目标,还让学生形成了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整合教学和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

人们常说,家长如教师,教师如家长,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相容性,学生一般在两者言行举止的影响和感染下慢慢形成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而家庭是每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长时间接触的成长环境,且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多元教学特点鲜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结合在一起,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和教学,构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体系。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整合家庭生活教育,确保德育渗透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内容时,不仅可为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成长历程,说明家庭对自己在道德、学习与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还可为学生介绍几个历史名人所接受的家庭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小学生正确树立关爱父母、关心家庭的责任意识。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家庭任务,让他们回家之后观察父母关爱自己的举动、行为,切身体验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从而融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深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主旨,提高生活化教学效果。

(四)在实践与体验中统一教学与生活

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回归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这不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又一切入口,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为狭隘的课堂空间所局限,更要避免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大胆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机关、工厂等场所,积极融入社会现实生活,在做中积累生活经验,实现对思想品德认知的再体验,从而形成社会生活技能,正确树立社会生活观,做到教学与生活统一、知识与行为统一。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诚信”的知识后就可从做入手,強化《品德与社会》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搜集和诚信有关的名人名言、名人逸事等,并组织学生开展法庭模拟实践活动,辩论热点新闻——奶粉含肉毒杆菌,通过辩论深刻认识诚信是多么可贵;最后还可组织学生自行编写和诚信有关的信息,将其发送给自己的朋友、亲戚等。如此一来,在做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打通《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与生活中的道路,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谐统一知与行。

另外,在时下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下,教师应促使高年级小学生树立牢固的节俭意识,激励他们参与实实在在的节俭行动。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话题“节俭从我做起”,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各种资源匮乏的情况,直观认识节俭的重要性,并讨论平时在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让小学生明白怎样节俭和节俭的必要性、迫切性。为将课堂知识向课外实践延伸,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实践活动,有的小组负责为节俭日设计海报,在教室或校园内张贴,提醒学生们时刻保持良好的节俭习惯;有的小组负责和自己的家人制订具体可行的节俭计划,填写节约粮食或零花钱的调查表,探讨家庭节俭的具体方法;有的小组可继续搜集关于节俭的经典故事,并深入探讨节俭话题,总结节俭小技巧等。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教师可组织小学生搜集,养成敢于制止他人不良行为习惯的意识,广泛传播传统美德。通过将小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之中,教师让小学生逐渐领会节俭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树立并践行节俭意识,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致力于将学生带进生活之中理解思想品德,把课程教学生活化。在教学实践中,围绕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将生活中的素材、资源等引进课程教学,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并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加深情感体验,让高年级小学生真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光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J].科普童话,2016(23):16.

[2]刘洪冉.浅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106.

[3]吴娟.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71-72.

[4]罗利红,余明用.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6):70-71.

作者:张昌仁

第3篇:浅析如何开展小学中年级学生品德与社会安全生活教育

摘 要:“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品德与社会学科则是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安全生活教育渗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开展安全生活教育,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安全生活教育

小学是学生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实施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开设的、旨在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綜合课程。当前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来自于人为,有的则是小学生对社会规则、生活常识的缺乏造成的。只有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帮助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在小学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生活教育十分重要、必要。那么,应该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安全生活教育,才能提高安全生活教育的实效性呢?

一、利用身边真实案例导入教学,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安全意识

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强的特点,在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利用那些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安全故事、真实案例导入课堂学习,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的兴趣。例如在未来版三年级下册“交通安全要注意”一节内容个教学时,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开始阶段先出示“篮球女孩钱红艳”的视频。教师可以简介钱红艳高位截瘫的原因:4岁时钱红艳由于在街道上玩耍而被突如其来的汽车卷入车轮下,从此不幸失去了双腿,高位截瘫,她的爷爷将小红艳放在一个破篮球里面,让小红艳坐着篮球,靠双手一点点的挪动。小学生看到这个女孩的视频,唏嘘不已,他们认识到,原来不遵守交通规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行为,并让小学生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各种交通标志,帮助小学生辨识这些交通标志,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二、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生活教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原本就有很多涉及安全教育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对帮助小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师不仅要将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起来,还要精心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利用各种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实施安全生活教育。例如在未来版三年级下册“公共安全多提防”一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将现代人都很熟悉的“上网”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将最近网络上发生的一些关于意外伤害事故的新闻视频、文字、图片资料展示给小学生看,让他们谈谈自己看过之后的感受。然后,教师在小学生对如何提防公共安全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小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图片,让小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存在于生活当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在观看意外伤害事故资料过程中、在通过仔细观察寻找生活中各种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更有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公共安全意识,他们对这些知识牢记在心,还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针对近年来暑假期间不断出现的溺水事件,我还出示图片,让他们找出潜在的危险,提出规避这些潜在危险的有效对策,并且,我将早在2013年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溺水的“六不”原则展示给小学生看,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利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生活教育

品德与社会学科原本就是以儿童现实生活为源泉,因此,利用这门学科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安全生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要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引导小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生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未来版三年级下册“公共安全多提防”一课教学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分组去公共场所进行安全小调查,发现那些存在于公共场所当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商议对策,将调查结果、对策整理成为调查表,在课堂上和其他组同学进行交流。学完“交通安全要注意”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走上街头,做小小志愿者,在十字路口帮助交警指挥交通、疏导行人,对那些不看信号灯指示横穿马路、在人行道上停留、玩耍等危险行为及时制止,陈述利害。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师要善于以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以小学生喜闻乐见、可以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安全生活教育,不仅让安全教育进课堂,更要让安全意识指导小学生的行为,从而避免各种意外伤害,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江砚生.试论安全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

[2]李磊.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安全教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3).

作者:王艳梅

第4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卷

一、 填空:(10分)

2、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是日本的一半。()

3、杜冷丁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所以它不是毒品。()

1、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我国颁布了。

4、生活中的废电池是有害垃圾。()

2、比喻为城市的肺。,具有解毒作用。

5、环境保护是全世界人民的事,我也有责任。()

3、绿色的新含义是:、

4、尼古丁是

5、。

二、选择(10分,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消费者热线电话是。(A、10315B、11315C、12315

2、健康生活每一天应该早餐吃得(A、饱B、好C、少

3、古代名人说:言必信,行必果。(A、曾子B、孟子C、孔子

4、我国石油战线著名的劳动模范“铁人”是 (A、王进喜B、钱令希C、赵洪恩

5、回收1000千克废纸可以造出(A、900B、500C、800

三、判断题(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绿色食品一定是绿颜色的。(

))))

四、连线题(把正确的社会常识用线连上) 6月5日地球目 12月3日世界水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国际残疾人日 4月22日世界环境日

五、问答题(10分)

1、保护环境,你都能做些什么?

(1)2)(3)4)

2、酗酒有哪些危害?

(1)(2)(3)(4)

3、迷恋电子游戏有哪些害处?

(1)(2)

))

第5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30分)

1、看地图时,要先看地图上的()、()、()

2、车牌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意思()内蒙古的简称或别称是()。

3、填写不同地区的民居。北京的()贵州的()陕西的()福建的()。

4、古时候的人们称()的白帝城为()也称为()

5、我们就是在浓浓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区农产品的种类会有所不同。( )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地区发展比较平衡。( )

3、工厂就是生产各式各样的工业品的地方,汽车就是一种工业品。( )

4、由于行业的不断变迁,以及各种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人们从事的工作也会不断改变。( )

5、所有的报纸和杂志都适合我们看。()

三、简答(10分)

1、什么是农产品?

2、什么是工业品?

试题答案一,填空题

1、 方向、比例尺、图例。

2、 各省市的简称、 蒙

3、四合院、吊脚楼、窑洞、客家土楼

4、重庆、鱼腹城、诗城

5、乡情 乡音 乡土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三、略

四、略

第6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光明学校2012---2013学年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国家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2.三无商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___________,在与人交往中,既要做到___________,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尊严。

4.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都要_______________。

5.艾尔弗雷德·诺贝尔是____国人,是________的发明家。

6.当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果知难而上,就会___________,如果知难而退,就会___________。

7.规则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格公民。

8.当我们要改掉一个坏习惯时,如果决心改掉,就会___________。如果原谅自己,就会___________。

9.迎接外国元首时,要奏两国的_______,还要___________。

10.在国营商店里,商品___________销售,在个体经营场所,商品是___________销售的。

二、判断对错。(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偷看别人的日记。()

2.为了把广告做到家喻户晓,广告可以贴在比较显眼的任何地方。()

3.把这篇作文时的好句、好段抄在自己的作文里。()

4.我们班竞选班长,我请同学们吃雪糕,让他们投我一票。()

5.因为小红比较胖,同学都叫她胖子。()

6.小红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她认为自己是笨的缘故。()

7.失败是成功之母。()

8.我学习不好,老师越批评我,我越不想学。()

9.同一种商品可以在许多购物场所买到,且价格一样。()

10.每年的3月15日为消费者权益日。()

11.商品的价格不会因季节、产地、质量、品牌、购物场所和供求关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2.百货商店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买到。()

13.考试能考100分的同学,肯定是好同学。

14.可以利用各种手段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荣誉。()

15.只要我们勤奋学习,肯探索,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成功一定属于我们的。()

三、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 16B. 18

2.失败使我们普通得更加()

A. 坚强B.消沉

3.规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规则就()

A.必须修改B. 不能修改

4.有一次,诺贝尔在进行炸药实验时,他的实验室爆发了,5名助手包括他的弟弟当场炸死,他本人也被炸成重伤,其时间是()

A.1664年9月3日B.1864年9月3日

5.超市的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跟百货大楼()

A.一样B.不一样

6.捡到失物()

A.要归还B.可以不归还

7.超市的营业时间一般是()

A.每天8小时B.比8小时长

8.一个国家的商船到达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时()

A.要悬挂本国国旗

B.不仅要悬挂本国国旗,还要在前桅杆上升起到达国的国旗。

四、回答题(共34分)

1.前几天,上街购物时,在市场上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走过一看,原来有一个初中学生模样的男孩跑在那里,旁边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我叫王照,因为家人有病,经济困难,自己无法上学,肯请过路行人给予赐舍……

问题:

(1) 你对这件事情有何看法,请你谈谈。(10分)

(2)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在困难面前你是怎样做的?(10分)

2.张梅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这次考试,为了得到高分,他偷偷抄袭别人的试卷。(14分)

请问:

(1) 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张梅怎样做,才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第7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

闫庄联校2015-2016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四年级 综合试卷自评报告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整份试题特点如下:

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分布合理: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 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如“选择题”、“ 判断题” 等。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3)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

二、学生成绩分析

四年级合格率达到98.5%;优秀率为41%。

总体来看,优生不太多。但是试题内容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失分较多的共性问题:

问答题失分严重。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如联实际、细分析题中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语言组织太简单、不会联系生活,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2、个性问题: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四、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4、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细心,思考严密,做题认真,答案规范的良好学风。

5、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同时继续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与考查, 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第8篇: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题(鲁教版)

2011-2012学第一学期期末考查小学四年级

品德与社会试题

1、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写出不少于四个。

2、人们为什么喜欢到超市购物,写出你认为的四条理由。

3、吃了变质不合格食品我们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危害,在选购食品时,我们注意包装上什么?

4、花钱的学问可大了,花钱要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的是一种浪费,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不叫节约”,针对上面的这些花钱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四、社会实践:

观察我们生活周围,都有哪些交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选1条)

五、电视机为什么会不断变化?从电视机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与人们的需要和科学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9篇: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题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

期末测试卷

一、 我是小法官

1. 我们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可以任意消费,别人不管。 ( ) 2. 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覆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 3. 元旦、春节、中秋节、元宵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4. 傣家人对竹楼的建设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5.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花灯节。( )

6. 城区有了公共自行车,我们可以骑着公共自行车上学啦( ) 7. 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

8. 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肇事造成的。( ) 9.灾害发生时,我们要首先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在危险中不忘救助别人。( )

10.商店为了多挣钱,可以多想一些便民利民措施,使人们切实感到实惠,以增加收入。( )

二、下列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那达慕大会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盛会。( ) A 维吾尔族 B 蒙古族 C 彝族

2.没有人行横道的路口应该先看( )边,再看( )边。

A 左、右 B 右、左 C 左、前 3.关于买东西的观点,你不赞同( )

A 不买三无产品 B 货比三家 C 广告说的好就是好的产品 4. 如果你打开家门时,发现家中煤气轻微泄露,你的正确做法是(

) A 关闭煤气开关,开窗通风

B 开灯检查

C 点燃煤气灶 5.遇到发生火灾时,应该拨打电话(

)

A 119

B 110

C 120

6. 吃粽子、赛龙舟是(

)的习俗。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7. 我国有(

)个民族

A

54

B

55

C 56

8.火把节是( )传统节日

A

傣族

B 彝族

C 黎族

9. 在庆祝婚礼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开适当的玩笑

B 向新人祝福

C 向新人大量讨要喜钱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广告上说好的东西,我们就可以买

B 降价的东西就可以买

C 我们要买适合自己的东西

三、简答

1.你在马路上见过哪些交通标志,请画出来三个不同类型的的交通标志,并说出他的意思,不用涂颜色。

2.平时你们家里有多余的钱,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支配的?

3.春节快要到了,你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习俗吗?请写出至少4条。

4. 怎样才能避免火灾?

出题单位:漳河小学

答案

一、 判断

×

√ × √ √

× √ √ √ √

二、选择

B A C A A

B C B C C

三、简答 1.略 合理即可

2. ⑴爸爸为我办理了教育储蓄。⑵妈妈资助了一名失学儿童。⑶妈妈为奶奶交了人寿保险金。⑷我买了一些学习用品。⑸我们还向灾区捐了款。……

3.放鞭炮、贴春联 拜年 吃水饺 长辈给压岁钱 …… 4. 怎样才能避免火灾?

⑴不玩打火机、火柴等危险物品;⑵不在柴草垛旁燃放烟花爆竹;⑶不在油库、气站等地方玩耍;⑷提醒家人做完饭后及时关闭燃气;⑸不在火炉旁放置油、气等易燃物品;⑹发现电线老化要及时更换。(合理即可)

上一篇:销售满意度回访流程下一篇:邻氯甲苯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