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二
▲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是
A A.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B.举办“煤博会”等重大经济洽谈活动 C.开展城市污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D.召开冬季集中供热价格听证会 2、2011年9月23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揭晓。“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D)①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唱响中国”、“红歌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A)
①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4、近年来,文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演愈烈。坚决抵制 “三俗”之风有利于(D)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5、近日,在某校举办的“和你在一起”报告会上,邀请来了默默助困15年的交巡警骆科盛,收养弃婴视如己出的盲人兄弟赵光富、赵光辉,缺钱不缺德的“捧棒”郑定祥等“重庆好人”。会上,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真善美的真谛,同学们备受感动。该校举办这样的报告会有利于ABCD A.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B.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C.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全义荣辱观
6、漫画《睁眼瞎》告诉我们()A构建和谐社会,人人应讲社会公德 B乘车人人都有票,没必要为别人让座 C凡事都有个顺序,不让座也是正常的
D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7、一塔耸峙郑东,万福齐臻中原。位于郑州市东南部的河南广播电视塔,又称“中原福塔”,塔高388米,是河南省地标性建筑,是世界最高钢结构观光塔。其核心景现是 2011年4月26日成功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锦绣中原”全景画,该画借助声光电的演示,使游客如入天地之中,在 360度的旋转平台上,感受时空的穿越、古今的交融,随着形象逼真的画面一一展现,中原大地的锦绣风光和厚重历史尽收眼底。“中原福塔”
【 ABC
】 A.是彰显河南形象的崭新平台
B.是建设文化强省的亮点工程
C.是体现厚重河南的鲜活载体
D.是河南科技成果的全面展示 8、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市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司机逃逸。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对此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当今中国,国民素质十分低下
B 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司机及18名路人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D世态炎凉,做好人一定会付出代价,18个路人视而不见可以理解
二、请你辨析(10分)
1、发展是硬道理。因为: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九P108
2、公民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为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并为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
3、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绝不可一手硬,一手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同时也要抓好公民的道德建设。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第10小题10分,第11小题10分,共20分)
10、镜头一:五一假期,河南某市人民公园郁金香开得正艳,游人纷纷挤进花圃竞相合影留念,照相机闪烁不停。此时,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默默地蹲在拍照的众人身后,用稚嫩的小手扶起半倒在地的郁金香,又仔细地刨来新土,重新栽种,后被人们誉为“最美河南女孩”。
镜头二:九岁的小葛在放学路上捡200元钱,在寻找失主的过程中,却迎来了4位“失主”——阿姨A:“这是我在x x路上丢的钱”,结果路名不对,阿姨低头走开;——阿姨B:“这200元是我的买鞋钱”,经核实,阿姨脸红;——叔叔A:“谢谢好孩子,拾金不昧”,一盘问,情况不符,叔叔转身离开;——报叔B:“好孩子,这钱分你一半”,小葛无语,陷入沉思„„
结合以上镜头,思考下列问题:
(1)镜头
一、镜头二: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镜头中未成年人的做法值得称颂;镜头中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值得赞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待增强;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等等。
(2)针对上述现象,你有哪些感悟?(三个方面即可。6分)尊重规则,规范行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勇担重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公德意识;成年人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年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等。11、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市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司机逃逸。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1、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社会成员要提高道德修养,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 尽自己的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国家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尚,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2、小悦悦事件警示我们,当前我国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建设?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3、请你扪心自问,如果你在小悦悦受伤的现场,你会是18个路人中的一个还是第19人?为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请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第12小题10分,第13小题10分,共20分)
12、从2002年起,河南人从未缺席“感动中国”:张荣锁(2002年),高耀洁(2003年),任长霞(2004年),魏青刚、洪战辉(2005年),王百姓(2006年),李剑英、谢延信(2007年),武文斌、李隆(2008年),李灵(2009年)。8年来,是他们,用最朴素的河南品质,将人生演绎得动人心弦,也是他们,用特有的“中原精神”,打赢一场维护群体尊严的“自卫战”,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河南人,好样的
某校正在开展“学习榜样,增彩家乡”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请写出一个感动中国的河南人的事迹并简要评价。(2)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学习?(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有什么意义?
(4)作为河南人的你,应怎样为家乡增光添彩(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5))“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1)李灵事迹:留在山区与留守儿童为伴,为了孩子四处奔走,把爱和温暖带进了农村学校的课堂。评价:挑着孩子沉甸甸的希望,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是“80后最美的乡村女校长”。
(2)①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②爱岗敬业、强烈的责任意识;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使全体人民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和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等。
(4)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②从热爱家乡做起,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③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自觉维护河南形象。④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肩负中原崛起的历史重任。
(5))①中原崛起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崛起(或: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②中原精神的崛起能够促进河南经济的发展(或: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③河南精神文明建设为河南的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④河南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河南人民的整体素质,使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1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意见》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态雷同等倾向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措施。《意见》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包括央视综合频道在内的34家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控制娱乐节目,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材料三:2011年11月20日,以“和谐大舞台•幸福新农村”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闭幕式在四川达州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全国的700多名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同台献艺,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激情昂扬地展示了新时期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和幸福生活,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什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2分)
(2)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有何重要意义?(4分)
(3)举行“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设。(2分)(4)为使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你向相关部门提几点建议。(不少于两条,4分)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分)
(2)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3)精神文明。或:先进文化。(2分)
一、教科书中部分文字表述不严谨、欠科学
1.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关心社会发展,教材第8页引用了古代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注明作者为:顾炎武。但笔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查阅,发现:第一,此联出自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其次,顾宪成与顾炎武并非同一人,顾宪成是明朝人,卒于1612年。顾炎武生于1613年,生活在明末清初阶段,留有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呼吁人们自觉承担起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2.教材第42页最后一自然段简析了勇于创新对我们个人的积极影响后,便得出结论: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是指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必须经历的过程,战胜困难和挫折必须要创新吗?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建议将原来的表述改为“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重要途径”。
3.教材第104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目下引用的一段楷体字材料中提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7%,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紧接着在第106页“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一目下引用的一段楷体字材料中又提到“1979年到2006年的2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6%,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前后表述不一致,显然是不严谨的。
4.教材第113页在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提到“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这一提法是不科学的,应改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二、教科书中部分材料说服力不强
1.为了论证教材第26页中“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的观点,教材在第25页安排了两幅图片:第1幅图片是“群众义愤填膺地严正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暴行”,图片中人物的举止与所显现的表情能充分反映“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但第二幅图片“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珠峰”(如下图1所示),从画面中所表现出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可换成“尽情欢呼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图片(如下图2所示)。
2.教材第64页为说明“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前面引用了一段材料:“创办于1669年的同仁堂,虽然历经风雨,但一直生生不息。目前,已发展为拥有31亿多元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名列全国中药企业之首。同仁堂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诚信为本的药德思想。在同仁堂下属的各药店里都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他们严把药材质量关,认货不认人,紧紧堵死假冒伪劣药材的渠道,取得了‘天下第一中药店’的殊荣。”
仔细阅读分析,不难发现,上述材料的中心思想是:“同仁堂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中药企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该企业能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这与“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要求”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用这段材料说明教材第65页中“诚信对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则更具有针对性,建议作一调整。
三、教科书中部分知识的引入缺乏必要的铺垫
1.教材第127页在介绍完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后,总结时提出,在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目前,我国正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依法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且“财产性收入”与本框介绍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紧密相关。新教材适时增添这一新的提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但是,什么是财产性收入,这蕴藏着什么含义?对这个涉及到“居民收入”统计的专门术语,学生并不熟悉,如果教师在教学上简单处理,就只能让学生生硬地接受结论,但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议应在其后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增加对“财产性收入”的解释说明:“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教材第129页在表述“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必要性”时,提到:“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也就无法理解性地进行学习。但教材第108页中提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议此处作一调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四、教科书存在知识重复现象,部分内容有待整合
1.教材第70页安排了“尊重个人隐私”一目,正文部分阐述了“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尊重他人隐私”,而同样的内容在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十七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已出现;如教材第119页介绍“权利和义务关系”时提到:“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而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中介绍权利和义务关系时又提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虽然是从不同角度讲的,但知识上令人有重复之感,而且使用该版本教材的地区在组织中考复习时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
2.教材第7课《维护合法权利》将第1框的标题定为“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该框题由导言和“了解继承法”及“依法维护民事权利”两个话题构成。在导言中,首先强调了经济权利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简要说明了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等。然后安排了两个“知识链接”,分别介绍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话题一“了解继承法”,介绍了“继承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方式、分配继承遗产的原则、法定继承的顺序、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正确对待遗产继承”等内容;话题二“依法维护民事权利”,通过一则股票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合法财产权利遭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且在正文表述中提到“我国公民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而“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都是财产所有权的内容,上述内容的安排显得非常混乱。建议:(1)将话题二中的内容调至话题一前面,并将原标题改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原第86页“知识链接”中,在介绍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后紧接着点出“财产所有权所包括的四个内容”;(2)话题“了解继承法”改为“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本框介绍了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两项公民依法享有的重要经济权利,且篇幅相当。故本框原来的标题“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可将其改为“公民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
五、教科书中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
1.教材第59页“参与竞争,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相信我能行’,勇敢地参与竞争;也要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要克服竞争中的自私心理与妒忌心理,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功,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调整方法,战胜困难,努力进取”。
2.教材第109页“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 教科书中部分文字表述不严谨、欠科学
1.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关心社会发展,教材第8页引用了古代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注明作者为:顾炎武。但笔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查阅,发现:第一,此联出自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其次,顾宪成与顾炎武并非同一人,顾宪成是明朝人,卒于1612年。顾炎武生于1613年,生活在明末清初阶段,留有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呼吁人们自觉承担起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2.教材第42页最后一自然段简析了勇于创新对我们个人的积极影响后,便得出结论: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是指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必须经历的过程,战胜困难和挫折必须要创新吗?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建议将原来的表述改为“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重要途径”。
3.教材第104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目下引用的一段楷体字材料中提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7%,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紧接着在第106页“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一目下引用的一段楷体字材料中又提到“1979年到2006年的2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6%,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前后表述不一致,显然是不严谨的。
4.教材第113页在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提到“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这一提法是不科学的,应改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二、 教科书中部分材料说服力不强
1.为了论证教材第26页中“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的观点,教材在第25页安排了两幅图片:第1幅图片是“群众义愤填膺地严正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暴行”,图片中人物的举止与所显现的表情能充分反映“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但第二幅图片“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珠峰”(如下图1所示),从画面中所表现出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可换成“尽情欢呼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图片 (如下图2所示)。
2.教材第64页为说明“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要求”,在前面引用了一段材料:“创办于1669年的同仁堂,虽然历经风雨,但一直生生不息。目前,已发展为拥有31亿多元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名列全国中药企业之首。同仁堂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诚信为本的药德思想。在同仁堂下属的各药店里都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他们严把药材质量关,认货不认人,紧紧堵死假冒伪劣药材的渠道,取得了‘天下第一中药店的殊荣。”
仔细阅读分析,不难发现,上述材料的中心思想是:“同仁堂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中药企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该企业能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这与“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要求”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用这段材料说明教材第65页中“诚信对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则更具有针对性,建议作一调整。
三、 教科书中部分知识的引入缺乏必要的铺垫
1.教材第127页在介绍完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后,总结时提出,在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可分为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目前,我国正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依法拥有财产性收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且“财产性收入”与本框介绍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紧密相关。新教材适时增添这一新的提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但是,什么是财产性收入,这蕴藏着什么含义?对这个涉及到“居民收入”统计的专门术语,学生并不熟悉,如果教师在教学上简单处理,就只能让学生生硬地接受结论,但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议应在其后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增加对“财产性收入”的解释说明:“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教材第129页在表述“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必要性”时,提到:“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也就无法理解性地进行学习。但教材第108页中提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议此处作一调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四、 教科书存在知识重复现象,部分内容有待整合
1.教材第70页安排了“尊重个人隐私”一目,正文部分阐述了“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尊重他人隐私”,而同样的内容在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十七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已出现;如教材第119页介绍“权利和义务关系”时提到:“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而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中介绍权利和义务关系时又提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虽然是从不同角度讲的,但知识上令人有重复之感,而且使用该版本教材的地区在组织中考复习时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
2.教材第7课《维护合法权利》将第1框的标题定为“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该框题由导言和“了解继承法”及“依法维护民事权利”两个话题构成。在导言中,首先强调了经济权利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简要说明了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等。然后安排了两个“知识链接”,分别介绍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话题一“了解继承法”,介绍了“继承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方式、分配继承遗产的原则、法定继承的顺序、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正确对待遗产继承”等内容;话题二“依法维护民事权利”,通过一则股票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合法财产权利遭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且在正文表述中提到“我国公民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而“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都是财产所有权的内容,上述内容的安排显得非常混乱。建议:(1)将话题二中的内容调至话题一前面,并将原标题改为“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原第86页“知识链接”中,在介绍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后紧接着点出“财产所有权所包括的四个内容”;(2)话题“了解继承法”改为“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本框介绍了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两项公民依法享有的重要经济权利,且篇幅相当。故本框原来的标题“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可将其改为“公民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
五、 教科书中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
1.教材第59页“参与竞争,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相信我能行,勇敢地参与竞争;也要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要克服竞争中的自私心理与妒忌心理,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功,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调整方法,战胜困难,努力进取”。
2.教材第109页“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上面所列两段,第一段宜将第2个逗号改为句号,第1个分号改为逗号,第1个句号改为分号;第二段宜将“强大动力”后的句号改为分号。这样层次就会显得非常清晰,更利于学生有条理地理解和把握句意。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年级 xxxx级 学科 思想品德
姓名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一学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同志们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课改发展的教育形势要求、同志们的工作相比,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为进一步搞好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使新学期做出更大成绩,现对本学期个人教学工作予以简要总结。
一、所任工作概况:
本学期担任xxxx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
二、主要工作成绩:
1、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在上级党政和中心校的领导下,努力实践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以科研兴教为先导,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重大活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及教育法律法规。本学期重点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上好课的秘诀》等书籍。建立学习笔记,及时撰写新得体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在各级安全工作检查中,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关心国家大事,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将时事政治教育贯穿于平日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堂、黑板报、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加强宣传,配合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关心时事,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步培养所教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育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采用因人而异,根据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寓教育乐。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密切配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本学期先后家访十多次,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学期初,制定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研教改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认真学习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搞好教学创新。认真学习《人民教育》、《山东教育》、《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学时事政治》等教育报刊上刊载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立了学习笔记。教研组任课教师之间,加强业务研究,借鉴其他教师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新思路、经验,抽时间认真撰写教学、教研教改论文参与上报评选,本学期所撰写的《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一文,在青州市优秀论文交流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3、爱岗敬业,出满勤、干满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工作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教师职责,出满勤,干满点。以学校工作为重,以教学工作为大局,正确处理教学与家务,教学与业务进修之间的关系。家务事尽量用节假日、星期天去完成,做到小事不请假,大事少请假,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现象。遇有任务需要加班完成,毫不含糊,愉快接受,按时保质保量、创造性完成。本学期累计加班100余节。
在上好课的同时,认真完成校长、校委会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工作不等不靠,主动创造性完成。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班级、学生管理更趋于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依德治校的管理理念。
4、抓紧抓好教学各大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严格按照原潍坊市教委制定的教学常规和学校关于从严治学工作的十条规定,认真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查五大环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依据大纲、新课标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驾御教材,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提前写出教案,做到先周备课。无备课不进课堂,杜绝先讲后备现象。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课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精选习题,因人而异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不搞题海战术,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的出现。对于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对重点学生给于面批和重点辅导,做好批改记录,以利反馈矫正。对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搞好补救。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所任班级学生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段考、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上游成绩。
三、正视存在的问题,争创教育教学更优异成绩
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 的问题。工作成效不显著,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步子迈得不够大,缺乏高层次的教研教改成果等。
新的学期,新的形势,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大教研教改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争创教育教学工作更大成绩,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中学政治教师。篇二: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初三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老城中学 廖德华
一、基本情况:
在这学期中,我担任初三年级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一直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绩。为提高每节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主要成绩: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因为,九年级面临的是学生参加中考,所以,除了钻研教材以外,还注重做好中考研究。在学期之初认真对三年来的中考试题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热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对中考的研究和中考信息的把握
多年的教学经验,无一不能说明加强中考研究的重要性。也有利地说明了把握中考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和中考复习中,要不断总结三年来的中考题,认真研究当年的中考说明。从而把握中考的热点和复习的重点。极大地改善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加强对学生的中考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解题的灵活性。
3、学习“有效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学法指导和课堂练习。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为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4、狠抓优生的培养
九年级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能为上级学校培养多少合格的新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所以在各科的教学中都以目标调控狠抓优生的培养。加强对优生的挖掘、培养和辅导,力争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都能优秀。
三、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向45分钟要效益,实施有效教学。由于我校初三开了3节政治课,相对来说课时较充足,但不可忽视的是,兄弟学校开了2.5节政治课,如果我们也开2.5节,那么就必须进一步讲究课堂效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2、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训练。反观本学期教学,过于依赖中考信息卷,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对中等生的培养。教学要求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尽量让中等生都能适应教学节奏。
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要用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篇三:2014-2015学第二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龙里县洗马中学2014—2015学第二学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洗马中学:陈令贵
一个学年过去了,本人在担任九年级三个班(3、4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永年五中武淑英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最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河北省《中考学科说明》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校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的学习,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本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有厌学、只顾贪玩、享乐的不良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得不活,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他们顺利的毕业,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三、教学内容
1、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
2、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与指导;
3、本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
4、强化模拟训练。
四、时间按排
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月至4月初。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七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两课时完成一个单元;按考试指导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
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第二阶段:4—5月初。专题复习,以河北省思想品德指导与说明为主要资料。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政热点进行讲解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时事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类的训练,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阶段:5—6月。进行综合性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编选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综合性题目进行训练: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能够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第三,时政热点训练.集时政、所学理论、青少年成长三方面相联系的综合题的分门别类的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选类型训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考前一周左右,学生自由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少背多思,让学生自主复习的目的是避免其有过多的依赖性,让他们整理、选择上考场时的必备资料、课本,在考前要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措施从去年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以及考查的知识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我认为思想品德中考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单元复习,夯实基础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复习限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二、专题复习,整合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三、适度训练,提高能力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磨练思维、开阔思路、触发灵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最终得到落实和提高。所
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精心编制训练试题,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的习惯和心理,同时也要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课
题】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教学目标】
1.生命健康权 2.人格尊严权 3.肖像权和姓名权 4.隐私权
5.训练解题技能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时政链接]
央视315晚会报道称,易传媒、亿玛在线等网络广告公司记录网民隐私。浏览器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设置了阻止cookie,避免上网行为被跟踪。cookie,被比喻为用户的网络身份证。是用户登录某一网站时,网站会将用户的浏览记录、IP地址、网卡号、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存放到用户电脑一个叫cookie的数据包中,当用户下次再登该网站时,网站便可以利用cookie文件自动识别用户,是一种方便用户上网的技术。但央视3.15曝光易传媒早已突破这些手段,通过嵌入flashcookie还可以冲破保护屏障,只要在上网的时候看到相关的广告,就会被易传媒抓到flashcookie里面去。不同的是,这种flashcookie用户根本无法拒绝。用户清不掉,也删不掉,除非是有技术的人可以删掉。通过在网站加代码,品友互动、易传媒、悠易互通,艾维邑动这些公司布下了天罗地网,数亿网页的cookie、IP地址、兴趣爱好、月收入、上过什么网、在网上做了什么等等,被这些公司尽在掌握。[知识回顾]
一、知识要点: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生命健康权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2、法律为什么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法律为什么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4、法律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5、我国法律保护生命健康权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从事矿山井下、有害有毒、劳动强度大的劳动。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
6、公民行使生命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7、如何评价轻生行为?
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8、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30-31 ①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②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③关爱生命,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9、什么是人格尊严权?P35 是指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10、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在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2、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p38、39)
(1)表现: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2)危害: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13、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6、肖像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
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此外,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18、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19、法律规定:P43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盗用、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p44)
21、隐私的含义(P46)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2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1)自由的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2)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23、隐私权的含义(P48)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保护隐私权的意义。P48(1)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24、隐私权的内容(p48-50)(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2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6、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P53 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不属于侵权行为。
2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①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②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③赔礼道歉;④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上网时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据《今日说法》报道,河北省宁晋县苏家庄乡车马庄村的刘拴霞,因无法忍受十多年来丈夫张军水无休无止的毒打,用毒鼠强毒死了自己的丈夫,被当地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件警示我们()
A.我国法律对妇女人身权利予以特殊保护B.在家庭暴力中,妇女儿童总是受害者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D.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构成犯罪
2.李某到某饭店吃饭,吃完水饺后,上吐下泻。经查实该水饺馅为过期食品。饭店侵犯了消费者的()
A.生命健康权 B.经济权利C.名誉权 D.人格尊严 3.某天,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两个持刀歹徒劫持。此时与小刚同行的小军等4人应该()
①赶紧溜回家,以免受到伤害 ②抓住机会实施正当防卫,想办法制服歹徒
③同歹徒拼命,力争夺回小刚
④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4.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万人,其中青少年占74%。这告诉我们()①毒品泛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②要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不良诱惑 ④拒绝毒品,也是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张某趁邻居外出期间,在邻居墙上写满恶毒咒语。张某此举侵犯了他人的() A.政治自由 B.名誉权 C.隐私权 D.生命健康权
6.某记者用相机拍下有人偷售青蛙的照片,送到报社发表,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该商贩指责记者侵犯了他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商贩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强,但环保意识差B.记者未侵犯商贩的肖像权 C.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D.偷售青蛙和未经他人同意拍照都是违法行为
7.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同学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学生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
A.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 C.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8.张某先后向有关部门写了十余封信揭发程某贪污公款,经查实,系张某诬陷程某。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张某的行为()
①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②侵犯了程某的姓名权 ③侵犯了程某的名誉权 ④行使了批评建议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9.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肖肖的做法是不道德的 ②肖肖侵犯了荣荣的隐私权 ③荣荣太小心眼了,对朋友要宽容 ④荣荣自己也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小安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安一直不想告诉别人。但是在一节心理课上,老师在一个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小安十分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认为她应该()
A.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状况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
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D.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隐私,课下和老师解释清楚 11.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省广播电视电子电器市场,发现在一些经营“监控设备”的柜台上都放着一排大小规格不一的监控探头,其中最小的只有一个打火机大小。当记者向其中一家店主询问是否还有更小的摄像探头时,店主从柜台下拿出了一个仅有指甲盖大小的小探头,这就是所谓的“针孔摄像头”。这种摄像头虽然小,功能却很全,插上12伏的电源,再和电视机的输入端连接,电视机里马上就出现了清晰的图像。记者在一旁观察,所有购买针孔摄像头的人根本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当记者问及如果这些偷拍设备被不法分子用来干坏事该怎么办时,店主回答:“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对此事认识错误的是()
A.购买使用“针孔摄像头”是个人的自由,谁也无法干涉 B.购买使用“针孔摄像头”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 C.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个人隐私更容易受到侵犯 D.保护个人隐私,不仅要法律,还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二、非选题
1.一天下午,李彬、何明、高强、赵海四位同学放学回家。走到学校附近的汽车站时,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有人抢钱了”,只见一个手持尖刀的歹徒正抓着一个包向前跑,后边一位妇女大声呼救。下面是他们各自的反应:
李彬见状迅速追上去,试图抓住歹徒。
何明认为自己年龄小没有救助的义务,还是自身安全重要,于是扬长而去。 高强赶快来到电话亭,迅速拨打了110报警。 赵海发现旁边过来一队解放军,赶快跑上去请求帮助。在解放军和迅速赶到的人民警察的帮助下,歹徒被抓获了。
(1)请从法律与道德等方面评价上述四种表现。(2)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怎么办?
2.某天法律热线接到刘女士的电话,她说她和张某一家是多年的邻居,但关系一般。去年底,张某买了一条狗,取的名字和自己5岁女儿的名字一样,都是叫“丹丹”。张某经常牵着她的狗在大院里散步,“丹丹、丹丹”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女儿和其他小朋友在外边玩,听见张某喊“丹丹”时,以为是在叫她,跑过去后才知道是在唤狗,弄得十分尴尬,还常常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笑。刘女士也和张某交涉过几次,请她给狗改个名字。开始几次,张某不置可否,既不说给狗改名,也不说不改。多说了几次,她干脆说:“我的狗又不叫刘丹丹,怎么能说和你女儿同名呢?什么姓名权,没有听说过。我这只狗从小就叫丹丹,给它改个名字容易,但它听不懂,叫我今后怎么喊它?如果觉得影响了你女儿,非要改名的话,你就改你女儿的名字好了。”一番话说得刘女士无言以对。她想请个律师和张某打官司,让张某给她的狗改名,但又不知道打赢官司的可能性有多大。
请你查阅有关法律条文,并与他人讨论“狗名与人名一样,是否属于侵权”。请说说你的观点。
3.许多学校的后门都出现了监视口,甚至有的学校还出现了监视录像机,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我们来看一下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看法。
许先生(公务员)认为:学校这种做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学校可能是为学生好,但做法过于极端。
张同学(高三学生)认为:学校做法太过分了!我觉得学校这样做一点都不尊重学生的隐私!王先生(退休工人)认为:学校也有自己的难处,社会应该宽容一些。不管怎么样,学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好。
江先生(银行职员)认为:学校是个公共场所,又不是私人的家。我认为学校的做法,不算侵犯学生隐私。再说,初中生大都未成年,自控能力较差,家人又不在旁边看管,学校完全有权也有责任管理好学生。
请你就这个话题和周围的同学一起来讨论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4.安徽省某小学举行演讲比赛时,几名小学生由于违反要求从窗外观看,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就逼迫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小刀刮自己的脸,而且要他们刮出血来,致使几名小学生脸上受伤。这些学生的家长将该班主任和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并且赔偿精神损失。
(1)该班主任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侵犯了这些小学生的哪些权利?(2)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课后作业】
九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应试能力集中表现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四大能力, 必须对学生进行思维、归纳、演绎、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更应重视校情生情。
1. 加强思维能力训练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辩证思维能力需要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
2. 归纳能力的培养
训练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矛盾的特殊性到矛盾的普遍性;逻辑方法:下位概念追溯至上位概念;由种概念到属概念。如下是对一道中考开卷试题进行的分析。
材料一:2008年7月8日至9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 八国峰会如果没有中国等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大国”的参与, 就缺乏对世界发挥影响的效力。在八国峰会国际新闻中心的大屏幕上, 循环播放着峰会新闻节目, 其中就有中国与会官员接受采访的内容。
材料二:2008年10月31日新华社电, 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官员、中国问题经济学家方成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中国农业发展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方成指出, 中国农业发展两大重要因素,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 二是增加对农村公共投资。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粮食单产提高很快, 相应提高了包括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
(1) 国际舆论为什么高度关注中国声音?
(2) 看完材料二, 你觉得我国的农业发展需要采取什么国策和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3) 材料二中指出, 中国农业发展两大重要因素之一是依靠科技进步, 作为中学生, 你如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一道国情、国策、发展战略方面的开放性试题, 要求学生对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课有全面的了解, 将课本知识与时政相结合, 对计划生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整合, 针对第三问做负责任的公民, 要求学生放开思维并能快速提取答案要点。
答案: (1) 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今世界, 中国是发展最快, 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 采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多听有关科学技术的讲座和广播;多看有关科学技术的杂志和资料;多读有关科学技术的报纸和文章;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参加有关科学技术的活动。
训练方法:以本质为根据, 寻找或诠释现象。从综合国力提升到负责任大国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相联系。
3. 加强主体思维训练和多层次发散性思维训练
加强主体思维训练能明确“角色”。因为开卷, 要求学生对四大单元板块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等) 知识内容了如指掌, 结合校情、生情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能按题目的要求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觉立场”上回答不同的内容。多层次发散思维指认识事物含义、内容、性质、目的、原因、地位、意义、条件等不同层次的思维方法。复习中加强多层次发散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审题时要缜密、全面, 避免要点遗漏, 还可从纵深把握知识。
二、强化解题技巧, 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1. 选择题
(1) 分析材料的要领:准确、全面、深刻、有效。
(2) 把握题干规定性要领:抓“关系词”、“限制词”和“关键词”。
(3) 审读被选题肢的要领:首先排除绝对错误题肢, 其次删去混淆视听题肢, 再次选出与题干主旨相符的题肢即可提高命中率。
(4) 解答选择题要领:细心审题、静心思维、剔除错误、准确作答。
2.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1) 审材料:研读材料, 提取信息。 (1) 把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2) 把握多个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审设问:把握设问, 明确答题方向。 (1) 明确知识范围; (2) 弄清问题指向; (3) 明确思维类型 (收敛性设问、开放性设问)
(3) 解题:运用知识分析论证发现并建立知识与试题有效信息之间的联系, 运用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 (1) 运用知识解读信息, 发现信息的意义, 并结合信息分析和论证问题; (2) 运用学科原理和方法, 结合相关信息, 探讨和解决问题, 体现创新性思维。近年来文科试题比较强调对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 通常要求描述、分析材料所包含的信息。
基本答法是将材料 (包括图表、数据) 反映的具体情况, 根据试题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归纳, 然后用学科术语有逻辑地表述出来。一般顺序是:先分析 (分述) 后综合 (归纳) , 先现象 (事实) 后本质 (实质或根源) , 先描述后解读 (评论) 。
如何阐释?
此类设问也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但更强调运用学科知识对信息的阐释。阐释包括阐述 (基本原理、方法论、国家政策等) 和解释 (结合材料分析, 运用知识解读材料) 。常见的问法有: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
基本答法是:课本理论 (或方法论) +结合材料分析。要求阐述准确规范, 解释合乎逻辑。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或问题的成因, 以及分析党和国家的某项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或必要性。
常见问法有:“用有关知识分析…… (变化、后果) 的必要性 (原因) ”, 或“用有关知识说明…… (做法) 的道理”。
回答这类问题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前因”即事物的原因, “后果”即影响或意义。答案一般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必然性 (原因) , 二是重要性 (意义上逻辑:由近及远, 由直接到间接, 由国内到国际) 。某些情况下还应包括第三个部分, 即现实可能性 (条件) 。
如何论证?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或问题的成因, 以及分析党和国家的某项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或必要性。
如何探究? (开放性试题)
此类设问通常指向“怎么做”, 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对考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是能力要求层级最高的设问类型之一。此类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回答时, 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信息, 并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所提出的措施应符合基本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即答案应有三个依据:事实依据 (来自材料和社会实际) 、理论依据 (来自书本) 和政策依据 (来自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
(4) 构建答案, 科学表述, 紧扣题意回答问题, 恰当地使用术语, 力求条理清楚 (序号化) 、逻辑严密、表述准确、书写工整。
三、根据校情生情, 进行能力训练
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学校之间、同校学生之间、异校学生之间肯定有差异性, 包括知识、能力、阅历、情感、信息等, 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 不能蛮干, 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因人而异。
此外, 针对性地作学生应试心理教育是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方面。
摘要: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归纳能力, 答题演绎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主体思维训练和多层次发散性思维训练, 强化解题技巧, 最终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
新课改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教好政治,不能一味死教苦背,因为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枯燥乏味,这样很难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习政治可以让人变得聪慧”“学习政治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学习政治可以修身、齐家、治国”等话语鼓励学生,在平时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说说重大时事以及自己对一些事件、现象的看法思考,在课堂中适时地进行一些辩论、模拟表演等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吃透课标 以课标引领教学 夯实基础
教学中注意精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这里的重点即贴近课标要求的内容)。因为历年的中考经验告诉我们:绝大部分考题不超出课标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课标,并将教材与课标相对照,找到切合点。遇此问题教学中要讲透讲明白,适当引用一些辅助教材如新闻媒体、历史知识、哲学典故等加以阐明,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知识网络图等加深印象。
三、注重時事,联系实际,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也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的基本原则。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都注重了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并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如:案例解析、漫画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亲身体会、感受和启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围绕重点知识,收集国际国内科技、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并通过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科技发展成就、关注环保、关注人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很认真,对基础知识点把握也很好,但考试成绩却不怎么理想。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一是学生掌握知识过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太差;二是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欠缺,答题时往往未审好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急于答题,其结果是张冠李戴,答得很多,却得不到高分。针对学生中的这些弱点,我对出现的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是什么”类型题包括概念类、说明类、表现类、反映类等题型的变化。“为什么”类型题包括原因类、意义类、地位类、作用类等;“怎样做”类型题包括方法、做法、渠道、措施等。在平时上课时我尽量把每个知识点归属哪类题型讲清,再将这类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要领细讲,让学生明白只有审好题型,用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才能得分、得高分、得满分。经过一学年的反复强化训练,很多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平时训练,要做到训练有素,在教学中要注意选取一些开放性试题进行细致研读,感悟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要求,摸索解决开放性试题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分析、拆装”整合各种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审题,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这类典型试题,此思路一般是“定性(什么性质的行为)找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有什么影响 亮观点。可见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要切实抓好总复习这一重要环节
中考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是初三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中考成绩。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就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系统的复习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始终遵循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决定思想品德中考成绩优良与否的首要因素是看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脱离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2.重点复习,挖掘考点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挖掘考点。在复习过程中,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中考指导,通过对照比较,找出三者的切合点,这些切合点就是当年要重点复习的考点,并对这些考点设计典型体例,进行强化训练。
3.要正确处理社会热点问题
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鲜明的特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不难发现,它们都注重了教材内容与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总复习时,我通过多方面收集材料、信息,然后让学生找出教材中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并设计典型题例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熟悉了教材,把握了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了对时事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果。
4.以历年套卷进行整体训练
进行考前整体训练至关重要,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又有利于了解试题的发展趋势,在中考前我让学生做了一定数量的模拟试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和体会,但还很不成熟,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九年级思想品德二】推荐阅读: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计划07-15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总结06-06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粤教09-10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20111-24
九年级思想品德基础练习参考答案07-19
二年级思想品德总结12-03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06-19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教案07-01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报告09-23
2024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备考计划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