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汉字与书法 沪教版(共9篇)
教材分析:
《汉字和书法》是第一单元《文明的长河》第二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汉字与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理解,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并引导他们为更好地掌握祖国的文字而努力。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都在接触到汉字,上课、作业、生活中,无时无刻都会出现汉字。但是关于汉字,学生除了使用之外,却并不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比如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创造。关键从文字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祖先所充满的智慧,为自己祖国的文化感到骄傲。因为当前社会中,学生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比如英语的学习,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比母语——汉语的学习更为重要。所以通过学习,让学生更热爱汉字,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适应性教学目标:
1、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2、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发展,体会它对人类文明的积极作用。
3、探究汉字中蕴含的民族智慧,激起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并为祖国文化感到骄傲。适应性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发展。适应性教学难点:
探究汉字中蕴含的民族智慧。
教学准备:准备一个成语,介绍它的意思。适应性教学过程:
活动一:场景引入,引出汉字 环节一:从成语中体会汉字的神奇
1、出示:图片(狐假虎威)
教师: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幅图片吗? 学生:狐假虎威。
2、教师: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吧?——知道。“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世界上有些人会仗势欺人。四个汉字就能概括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还能让人们从中得到启示。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谁还能说说。(交流)
教师: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丰富的内涵,有些道理可能要用很多话才能说清,可成语只需要四个字就能将一个道理说清楚。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中国的汉字怎么样?
预设:感受到汉字的神奇 环节二:从诗句中体会汉字的神奇
1、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句诗。在这句诗中,有一个字的使用千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就是这个绿字。
2、介绍:据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正是这个“绿”字最能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景。(出示:江南冬天和春天)一个“绿”字,就能充分表现出江南春景,从而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神奇。
环节三:揭示课题,引出汉字
1、教师:那大家想与老师一起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神奇吗? 教师: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汉字,好吗? 活动二:体会汉字的作用 环节一:汉字能传递信息
1、教师:那关于汉字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呢?(交流)教师:看来大家对汉字很有兴趣,那我们先来看汉字的作用。
2、教师: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6个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语言。同样一句话,说起来却不一样。我们柳营路小学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那你们能用你们的家乡话来说说这句话吗?
(让学生说不同地方的方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其他学生用普通话说出这句话。)
出示:明天,我们去外滩玩。
教师: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复杂,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那大家交流起来会非常困难,而汉字可以让说不同方言的人们明白彼此的意思,所以汉字可以准确地表达意思,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方便。
3、出示:曹操像和曹操墓
教师:以最近发现的曹操墓来说。图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曹操,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发现他的墓穴,对于考古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化。
教师:那考古人员是如何确定这就是曹操墓呢? 出示:刻铭“魏武王”的石牌和文字“谥曰武王。”
教师:考古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石牌上的“魏武王”三个字和《三国志》中的文字记录,初步认定这就是曹操墓。可见文字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两千年前的信息。
教师:那如果没有文字,那我们可以如何传递信息?(口口相传)游戏:COPY不走样。
内容: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有着许多文学著作,如被称为绝唱的史记、精彩丰富的唐诗宋词、家喻户晓的明清小说,真是百花齐放!
教师:可口口相传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会忘记、会歪曲。环节二:汉字能传承文化
2、教师: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如果没有文字,那我们的悠久历史将如何让后人知道。我们又将失去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多少精彩丰富的小说,还有那些推动人类发展的科学技术。这些都是我们不敢想象的。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是依靠这个民族文化的积累,而汉字,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代代相传,出示:史记、唐诗、明清小说等。
3、教师:通过前面的研究,你们能说说汉字有哪些作用吗?(交流)板书:传递信息、传承文化 环节三:总结汉字的作用
1、教师:通过我们前面对汉字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汉字可以传递信息,传承文化。正因为我们离不开汉字,所以我们要学好汉字。那这么了不起的汉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活动三:探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环节一:探究汉字的起源
1、教师:文字虽然重要,可在远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却是这样来记事的。
出示:半坡陶器上的符号、广西左江岩画、贺兰山岩画
教师:在木头上或陶器上刻上简单的符号,或者用画来进行记事,你们能说说这两种记事方法的缺点吗?
交流:符号不能很好的对事情进行记录,(不准确,容易出歧义)而图画的表达方式太花费时间(不简便)。
2、教师:为了能使用起来方便,也能很好的表达意思,汉族祖先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创造了汉字,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发现距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吗?——甲骨文
3、出示:甲骨文
教师:这就是我国早期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也就是说我们祖先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创造了文字,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介绍:了解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环节二:知道象形的造字方法
1、教师:现在就有几个甲骨文,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考古学家,你们认识这些甲骨文吗?
出示:“日”、“山”、“人”、“木”、“水”、“月”、“象”的甲骨文 教师:这些字都是甲骨文,那你们能认出这些字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那你们是怎么来认出这些字的。学生:这些字与这些东西非常相像。
教师: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这些事物的形状来创造这些字的,那这种根据事物形状来造字方法,我们称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有关象形造字方法的录像。
教师:看了录像,我们知道了这种根据事物形状来造字的方法,叫做——象形。所以我们能认出三千年前的甲骨文。
(板书:象形)
环节三:知道其他的造字方法
1、教师:我国最早的象形字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常用的象形字还有300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原来的象形字无法很好的表现一些意思,所以聪明的祖先又发明了会意字。
板书:会意
出示:有关会意造字方法的录像,理解会意字。
2、教师:除此之外,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哪些造字方法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第7页的内容。
环节四:知道汉字的数量
1、教师:我们的祖先把各种不同的象形字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新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又创造了指示、形声、假借、转注的造字方法,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出示:书P5页的表格。
教师:汉字的数量虽然很庞大,但是常用汉字只有3500个。
2、教师: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汉字中,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的汉字里。(板书: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环节五:探究汉字的演变
1、教师: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现代汉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那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看“为”字
出示:“为”字演变过程示意 讨论:汉字“为”在演变过程中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交流)写写:写一写,“为”的甲骨文和小篆,有什么感觉?(好像在画画)写一写,“为”的楷书,有什么感觉?(字有了笔画)
写一写,“为”的小篆和楷书,有什么感觉?(隶书的书写速度快)
写一写,“为”的楷书和简体,有什么感觉?(简体速度更快)
总结:汉字的演变正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板书:由图到字、由线条到笔画、由繁到简)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使汉字的字体、笔画不断变化,使用也越来越方便,所以这汉字无愧与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
活动五:感情升华,总结学习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汉字能传递信息、传承文化,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汉字感到骄傲。
适应性教学反思:
板书:
2、汉字与书法 ..
传递信息传承文化
第一单元 爱心温暖你我他
4.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远亲不如近邻》。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邻居打交道的机会是比较多的,邻里之间同龄的小孩还会经常在一起写作业、玩耍。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互动迅速减少,邻里的许多功能(如守望相助、娱乐消遣等)也逐渐减弱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知道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但由于城市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在客观上造成了邻里间的交往少了,学生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还缺乏切身的体会。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教学难点是: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交流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事例。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重点放在如何与邻居主动来往、相互谦让或沟通。
3.教师要从身边的事入手,帮助学生剖析、理解教材中的故事,并从中获得一些真正的感悟。设计思路
本主题活动的设计,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与家庭”部分的“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这一具体内容,从教材提供的范例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历,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力求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不但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方便,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邻里相处要讲谦让。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师在课前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搜集自己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具体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的理解主题。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能力: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知识: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
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教学难点
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故事录音、歌曲、图片、诗歌等)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家里和邻居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和睦相处以及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或闹矛盾时的事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2-P23页内容,话题为“谁帮我家收了被子”。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4-P26页内容,话题为“我和邻居小伙伴”。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27-P28页内容,话题为“多为别人想一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
一、谁帮我家收了被子
1.昨天,李华家发生了一件怪事,她想请大家帮帮忙想想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听李华说说。(播放故事录音(片段))
2.(出示标题:谁帮我家收了被子)你们猜猜李华家的被子会在哪呢?学生自由发言。3.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我们继续来听李华说。(继续播放故事录音)4.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
5.小结:多感人的故事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出示课题:远亲不如近邻),居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左右隔壁、楼上楼下的,都是我们的邻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邻居的帮助。设计意图:将教材中的图画编成故事分两次讲给学生听,前半部分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后半部分让学生体会邻里之间的互助之情,在“存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最初的情感体验。活动
二、远亲不如近邻
1.今天就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朋友,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邻居,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故事:我的邻居)
2.听了这段录音,你觉得兰兰喜欢她的邻居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体会兰兰当时的心情
3.是啊,多好的邻居啊,难怪兰兰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你能像兰兰这样,也把你们家的邻居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说说让你感动的事。5.同位互相说。6.反馈。板书:关爱
7.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
设计意图:此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更深层次的是通过介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 2
活中曾感受到来自邻居的关心或帮助,增强在上一个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活动
三、我们像一家人
1.刚才大家都谈了很多邻居对你们家的关心,你们家又是怎样和邻居相处的呢?在小组里和小伙伴说说,还可以演一演。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师现场采访:当时你或家人有什么感受?板书:和睦 一家人 4.小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 得到的帮助就越多。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好邻居》的歌吧!5.歌曲:好邻居
设计意图:由人及己,进一步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歌声中结束,用歌声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一切尽在不言中。板书设计 远亲不如近邻 谁帮我家收了被子
关爱←——一家人——→和睦
第二课时
活动
一、我的邻居小伙伴
1.同学们,假期中你们和谁玩得最多?(背景歌曲:《你是我的好朋友》)2.放假在家,远离了昔日的同学,在家玩得最多的应该是我们的邻居小伙伴。
你们能介绍几个小伙伴给大家认识吗?介绍的时候别忘了介绍你们一起玩过的最开心的事情。因为你的一份快乐说出来就变成了我们全班几十位同学的快乐。
提示:介绍时形式要多样,可以把你与小伙伴玩耍时拍的照片拿出来介绍,也可以有声有色地讲述你们的故事,如果班中有同学也是你的邻居小伙伴,也可以把你们玩的有趣的游戏表演给我们看看,让大家也乐一乐。3.学生小组内自由介绍小伙伴,然后选出代表介绍。4.全班交流 板书:快乐
5.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大家都有自己要好的邻居小伙伴,你们经常在一起学习、游戏,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的德育只有和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兴趣。课伊始就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地叙说假期中生活趣事,激起学生乐于与邻居家小伙伴交往的情感。活动
二、你有烦恼我来帮
1.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的时候,可有一位叫张明的同学在和邻居小伙伴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烦恼的事情。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故事:我的烦恼)
2.你有这样的烦恼吗?说说你遇到过哪些烦恼。
学生自由发言
3.看来,大家也遇到过不少类似的烦恼,该怎么解决呢,在小组里商量商量。4.四人小组交流。5.反馈。板书:沟通
6.小结:不能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确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这种感受告诉家长,然他们体会到你的苦恼,相信我们的爸爸妈妈会改变自己的某些做法的。
设计意图:用故事触动学生心弦,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沉睡的自我意识,学会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活动
三、我们是兄弟姐妹
1.解决了烦恼,老师相信你和邻居小伙伴在一起会玩得更快乐。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配音演员我来当”。书上有一些同学和他们的邻居小伙伴相处时的温馨画面,老师想请大家来当配音演员给这几幅图配音,好吗?找你的小伙伴赶快准备一下吧!2.(出示P25页三幅图)自由组合,配音。3.全班反馈。
4.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吗? 板书:兄弟姐妹
5.小结:大家和邻居小伙伴就像兄弟姐妹,彼此间互相关心、照顾,好的东西共同分享。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为教材上的插图配音,让使学生明白只有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帮助、真诚相待、团结合作,才能和好伙伴像兄弟姐妹一样快乐幸福地玩乐、成长。活动
四、学会化解矛盾
1.天气有阴有晴,月亮有圆有缺,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再亲密的朋友也有闹别扭的时候,小伙伴之间,经常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碰碰有矛盾,看,这对小伙伴就吵了起来。(出示P26页中间一幅图)谁来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2.他们一开始就吵,还要像大人告状,你觉得他们这样好吗?该怎样做? 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P26页另外两幅图)说说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4.同学们真有办法,那老师想问问你们,你和邻居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吗?当时是什么情况,怎么解决的?请大家把好办法记在小卡片上,让这张小卡片成为化解你和邻居小伙伴矛盾的魔力卡。
5.制作魔力卡,小组交流。6.全班反馈。
7.小结:当我们与邻居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学会共同商量、相互谦让,这样矛盾就容易解决了。设计意图: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事物更强烈。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的玩耍,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他们明白了邻里小伙伴的友情是值得珍惜的,活动中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多忍让,多宽容,为他们以后更好的生活起到了指导、服务的作用。板书设计 我和邻居小伙伴
互相关心——互相谦让—— 共同商量 ﹨ ∣ ∕
快乐
第三课时
活动
一、静下心来想一想
1.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社区里有很多邻居,在前面几节课中,同学们也说了很多和邻居间和睦相处的故事。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的是,你有讨厌他们的时候吗?为什么? 2.学生交流发生的事例。
3.那么,大家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这样对待你的邻居,他们会怎么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换位思考,给学生一个面对矛盾静心反思的机会,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活动
二、不给邻居添麻烦
1.(多媒体出示书上P27页上面两幅图)请同学们看书上两幅图。第一个小同学们怎么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对呀,有些游戏是不能在家里玩的,有些事情做错了就要赔礼道歉,这样才能拥有和睦的邻里关系。那么,你知道我们在家里还有哪些活动也会影响到邻居吗? 3.(出示P27页下面两幅图)这几个同学做得对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4.除了书上提到的,你认为在你和邻里相处时,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学生同位交流 5.全班交流。
6.小结:邻里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只要大家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就能减少纠纷,愉快相处了。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人与人真诚沟通、友好相处的快乐,从教材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延伸到生活中的种种应该注意的小细节,给予学生最实际的邻里交往的方法指导。活动
三、多为别人想一想
1.(出示P28页三幅图)这几个同学做得对吗?做得对的同学我们送给他对的手势,做错的同学,5
我们送给他错的手势。
2.大家的判断都很正确。他们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给他们提个醒吧!3.四人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
5.在邻里相处中,要多为别人想一想,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行为对吗,还是用手势告诉老师。(多媒体出示)
(1)小明家没人,我帮他们收衣服。(2)到远离房屋的地方去放鞭炮。(3)下雪了,我到马路上扫积雪。
6.这些都是为别人着想的行为,其实像这样关心别人的人和事很多。看,上夜班的邻居阿姨在屋里正睡得甜,我们的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多媒体出示小诗)脚步,轻一点,再轻一点,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甜。开门,轻一点,再轻一点。 楼上的大姐姐,正把习题细细算。说话,轻一点,再轻一点。爸爸和客人,正在亲切地交谈。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挂在心间。
7.小结: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换一下角色,多为别人想想,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设计意图:从教材选取的事例切入,思考促使行为引发的后果;再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辨析,懂得怎样做到多为别人想一想;最后用一首亲切的小诗升华情感。活动
四、我送大家一句话
1.师:学到这里,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吗?
2.把你说的这句话写在书签上,送给你的邻居、同学,或者用来勉励自己。设计意图: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写出邻里交往的感受,回顾前两个话题的 体验,作为本课“远亲不如近邻”的延伸活动,回归到整体,提升感悟。板书设计 多为别人想一想 谦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2.能力目标:明确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会验算自己的计算过程。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应用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在这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春天,到户外活动可以尽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今天老师打算带你们去春游,我们先来做准备工作吧!你知道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工作吗?(租车、买门票、买吃的)好,我们就先买水吧!
(一)三年一班买来120瓶纯净水,把它分到8个小组,每组5个人。提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⑴三年一班有多少人?5×8=40(人)
⑵还可以怎样提?平均每个小组分到几瓶?120÷8=15(瓶)
⑶平均每人分到几瓶?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指名说是怎样想的.。
①一共有多少人?5×8=40(人)
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20÷40=3(瓶)
答:平均每人分3瓶。还可以是:
①平均每组分几瓶?120÷8=15(瓶)
②平均每人分几瓶?15÷5=3(瓶)这两种方法的综合算式你会列式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把你写的算式的同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板书:120÷8÷5120÷(5×8)这两种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
今后在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二)下边我们一起去租车好吗?中队长到出租公司后说明了情况,经理听说是学生坐车,说可以优惠的,问中队长说“你们多少人?”中队长说“为了春游时安全,老师把我们分为4人一组,共10组”,经理说“本来应该收你们800元的,现在就只收你们600元吧!”同学们算一算我们每个人应该交多少车票钱呢?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同组同学可以交流,然后指名说是怎么做的。
①平均每组多少钱?600÷10=60(元)
②平均每人多少钱?60÷4=15(元)
还可以这样做:
①一共有多少人?4×10=40(人)
②平均每人多少钱?600÷40=15(元)
(三)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为了到景点时不用排队买票,老师提前打电话预订了门票,卖票的阿姨说:“30人以上可以按团体票算,你们有多少人?”老师说:“4人一组,共10组”卖票的阿姨说“按普通票算你们应该交1400元,按团体票算你们应交1000元就够了。”同学们算一算每人应交多少门票钱?自己试做然后与同桌交流想法。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
①1000÷4÷10
②1000÷(4×10)=250÷10=1000÷40=25(元)=25(元)答:每人应交25元门票钱。
(四)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出发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等,这时来到游乐场,同学们想坐高空揽车,2个人一辆车,一共需要20辆车,每张票10元,老师拿出买门票时节省下来的400元让同学们坐揽车,够用吗?学生做完后说说是怎样做的。可以是:10×2×20或者10×(20×2)=20×20=10×40=400(元)=400(元)还可以是:400÷20÷2或者400÷(20×2)
=20÷2=400÷40=10(元)=10(元)
(五)从揽车上下来,同学们想休息一下,来到草坪旁的长椅上坐下来,这时一个同学看到路边立着一块牌子,就大声地读起来:“我国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北方的春天经常出现沙尘天气,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您捐款种树吧!”中队长和大家商量后,大家一致同意把买车票节省的钱用来买树苗,节省了200元钱,每棵树苗5元钱,每捆10棵,你知道我们的钱可以买多少捆树苗吗?
①200÷5÷10
=40÷10=
=4(捆)
②200÷(10×5)
200÷50=4(捆)
=4(捆)
答:可以买4捆。
二、总结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联系生活实际,能借助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地组合和搭配。
2.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3.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动手、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并学会合作、交流、倾听。
重点: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搭配,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
难点:在观察中体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衣服和裤子图片等。
课堂评价
观测点
评价标准
自评
他评
☆☆☆☆☆
☆☆☆☆
☆☆☆
☆☆
探究兴趣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说出其中的道理。
通过观察能发现和运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能借助连线的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有序地组合和搭配。
在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能参与到搭配的探究学习中。
☆☆☆☆☆
☆☆☆☆☆
交流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都能主动踊跃发言,清晰表达过程、算法、理由以及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有把握的问题我能举手发言,在全班面前表达。
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我能表达。
老师叫我,我才回答。
☆☆☆☆☆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同学们这学期学过了一篇课文《田忌赛马》,他讲的是田忌和齐威王比赛的故事。
生:知道。
师:那谁来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田忌赛马中,除了这种方法之外,你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比法吗?
生:说其他方法。
师:那你们能找到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这其中蕴含了数学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找到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本领——搭配。
2、师:到底有几种搭配方案呢?请小朋友们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发给你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验证你们的想法。
生:动手操作。
3、生板演。
4、展示几种不同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可以从齐威王的马考虑,也可以从田忌的马考虑,得到的结果一样。这几种方法中,只有三种可以赢齐威王的。
5、我们可通过这种方法更为简洁看到结果
。(师板演连线)
二、巩固新知。
1.情景引入
1)
师:本月的23日我们学校的乒乓选手就要比赛了,小队员们都积极的准备着。学校准备三种颜色的运动上衣和两种颜色的短裤。你们认为怎样穿才最有精神?
2)
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师问: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示。我们来看一看。
4)
生:连线。
5)
小结:其实你们刚才所说的用上衣配短裤或者用短裤配上衣,只要做
到有序的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方法都找出来。
2.师:午饭的时间到了,队员们纷纷来到食堂。啊,今天食堂为他们准备了十分丰富的饭菜。
出示:两荤四素。
师:如果每人只能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那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
学生练习,汇报交流
(得到:2×4=8
4×2=8)
媒体演示验证。
师:恩,我们只有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更多的营养。
3.现在又加了一个素菜,那一共那一共有几个不同的搭配方式呢?老师没图片又没实物,你们能一下算出来吗?
师小结:我们可以采用乘法更简洁。
二.课堂巩固
1.运动员还得配上鞋子,现在有两种款式的鞋子,请你们想想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师:遇到三种物品进行搭配时,我们可以两个物体进行搭配,在与第三个物体进行搭配。
2.师:吃完午饭,稍作休息,队员们准备从学校出发前往体育场进行比赛,让我们看看学校到体育场的路线图吧。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选择
①
②
③
④
a
b
学校
少年宫
体育场
生:从学校到体育场一定要经过少年宫。
问:从学校到体育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那你会选那条路走呢?为什么?
3.六一国际儿童节小明去肯德基选餐,想一想小明要选主食、饮料和点心各一份,小明可以有几种选法?()
A
B
C
D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都也存在着搭配的学问。
3.现在老师希望更多的同学参加足球比赛,要准备24种不同的搭配方式,你认为要准备几种不同的上衣和裤子。
讨论:要想24有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三.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生活环境、公用设施以及发展变化,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能力: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正确利用它们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积极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知识:正确使用社区的公用设施,学会探寻社区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家在社区
1. 家是爱的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想看看老师的家吗?(出示自己居住的社区的图片,对社区做简短的介绍,要介绍清楚社区的名称以及社区的整体印象。)
2.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呢?赶紧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吧!(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用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社区)
4.所有社区都一样吗?农村社区又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了解?(考虑有的孩子在农村)
5.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认识农村社区,了解异同。
小结: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不论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出发,以介绍自己的家为话题,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具体形象的理解“社区”这一概念,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活动二社区的设施
1. 你们生活在社区里,那么你们熟悉社区里的一切吗?社区里有那些公用设施呢?
2.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社区的设施和机构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是呀,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社区里有很多的设施和机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并介绍消防栓、配电房、社区居委会等,具体介绍专业作用)
4.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片上写上你知道的公用设施,然后一起分分类,比比看谁分的又快又准。
5.全班交流(大概分为健身器材、安全设施、服务机构等)
小结:社区里有许多的公用设施和服务机构,只要你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们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一定会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入社区的所得、所感,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通过分类小游戏使学生熟悉社区设施的用途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提高其思维能力。】
活动三我自己的社区
1. 我们每个人的社区都不一样,你的社区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2.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社区的特色,如示范小区、保安队24小时巡查、楼房是新型智能式等)
3.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结:我们生活的社区各有不同,社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关注自己的社区,走进自己的社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自己社区的特点,使学生为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社区里而感到骄傲,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1.我生活的社区——我家在这里
社区
城市 农村
公用设施 服务机构
第一单元
我会保护自己
1、爱护自己的身体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注意用眼、用脑的卫生,防止过度疲劳。
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学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到伤害。活动准备: 人体器官的挂图或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健康的小常识,并做成小卡片。
调查身边同学产生近视的原因。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说说自己生病时的经历 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病痛。生病时有哪些症状,自己有什么感受? 3 自己的症状最后是怎样消除的? 活动二
健康知识接力赛
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科学的健康小常识,做成小卡片。比赛前先由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优胜小组可以有权再出题,点明由哪个小组的同学回答,回答对的有权再出题,回答不对则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接着抢答,以此类推 活动三
认认我是谁 教师出示人体的某一器官图,让学生认认它是什么。
说出这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它的相关 活动四
他们为什么都是“小眼镜”?(探究活动)
此活动针对三年级学生中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找出同学们眼睛近视的原因。学生可以寻找自己近视的原因,也可以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来探讨近视的原因,最后由教师将学生找到的各种原因加以汇总,进而得出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近视的方法。
活动五
健康习惯小测试
此活动可以作为课后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并请家长监督,从而将保护意识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交通安全(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
2、感受不懂交通常识,不遵守交通规律造成的严重后果。
3、自觉遵守交通规律,注意交通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进。
2、搜集有关的交通事故的案例。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交通安全小常识,并制作成考题 活动一
交通工具的演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搜集交通工具演进的相关资料,说说交通工具的演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2、探讨为什么当地人们经常使用某种交通工具。
3、畅想未来交通的发展前景。
活动二
怎样到达目的地(模拟活动)
假设某人要去某地旅游,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假设条件,让学生选择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最快捷方便。如当路程很远又赶时间时,可以选择飞机;当时间充裕时,可以坐火车或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可以根据地面交通状况,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如出租车、工交车、地铁,或者租借车辆等。
活动三
制作“警钟长鸣”板报
将同学们搜集到的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板报,以此警示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否则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活动五
交通知识小擂台
让学生分成小组,围成马蹄形,以必答、枪答等多种形式进行组际间的知识竟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一考其他组的同学,答对一题加10分,看看那组得分最多。考题卡是学生课前准备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第10~11页中出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设计到考题中,落实相关的教学要求。活动六
小调查: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上街头,观察本地的交通秩序情况,找一找在人民日常的生活中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
2. 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加以总结,并共同探讨合理的解决办法。
3.小心受骗(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显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欺骗手法,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活动准备
1.角色扮演的道具
2.搜集身边发生的人们被骗的事例 活动一: 演一演:小东受骗
1.由学生角色扮演,再现小东受骗的经过
2.让学生换位体验,说一说如果自己是小东,受骗后自己的心情 3.分析小东受骗的原因
活动二
说说身边发生的受骗故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身边发生的受骗的人或事,知道显示生活中存在着各种骗局和陷阱,自己丛冢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活动三
讨论:她该怎么办? 由教师讲述文文面临的突发事件,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总结,给文文出主义,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来, 活动四
现实生活中的陷阱
阅读教材,总结一下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原因,想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可能的陷阱,作为小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怎么办.活动五: 讨论:小学生该不该玩游戏机 活动六
和父母交流如何防骗.课后记:
学生积极思考,了解了各种骗局,增长了眼界.4.学会自护自救(2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一些常见的事故的预防和解除方法
2.当危险发生时,能够机智冷静地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搜集一些常见的事故的预防和解除办法的相关资料 2.寻找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区中的安全隐患 活动一
小调查
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
1.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寻找学校 ,家庭,社区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2.各小组将全班汇报搜集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 活动二
自救自护方法
学生以两人为单位,互相演练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怎样进行自护自救.活动三
讨论:小学生要不要见义勇为? 1.分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陈述理由, 3.教师总结:当前在小学生不提倡见义勇为,小学生首要的是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活动四
自护自救小锦囊
让同学们按照教材的要求填写自护自救小锦囊并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多最好.第二单元
我尝试自主学习1. 我有一把“金钥匙”
(2课时)
教学目标: 2. 知道时间的宝贵,在学习中珍惜时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中外名人有关学习习惯的故事。
教师准备:1。一台小闹钟,一台录音机,一盒轻音乐录音带 2. 具:茶杯,茶叶等 活动一
一分钟能做什么
1. 先不给学生提任何要求,随便让学生抄抄语文书上的字。一分钟后,让学生数一数,抄下了多少字。
2. 拿出小闹钟,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时间。
3. 要求学生开展写字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抄得又快又好。一分钟后让学生再数一数自己抄了多少字。
4. 对比两次数量,让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5. 让学生说说一分钟的重要性
活动二
“烧水泡茶”的实验
具体情况:没有开水,开水壶没洗,茶壶,茶杯也没洗,火已经生了,茶叶也有了。分组讨论,决定并记下步骤; 全班汇报。
讨论: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重点小结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活动三
交流学习经验
1. 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2. 班内共同交流,由小组长将每组的经验在全班进行汇报,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活动四
我的一周课余时间安排
设计自己一周的课余时间安排表并与同学相互交流。说明自己这样安排的理由,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调整。活动五
学习习惯自查自纠
结合课文提供的“自主学习表现”自查表,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够,说说自己还应如何改进。
活动六
故事会
将自己搜集到的中外名人学习习惯的小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参加故事会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父母讨论一下。课后记
1. 乐于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并愿意学习别人好的经验。2. 能够在学习中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好自己的时间。3.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3. 说声“我能行”
(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2.能够在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学习困难的好办法,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活动准备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一
游戏:好心情列车
1.小组交流,当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心情是怎样的? 2.将座位排成列车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不愉快时,有什么办法使自己愉快起来,说得好的同学可以登上”好心情列车”
3.老师让每一位坐上列车的同学在说说自己的好办法,并做总结.活动二
我能行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自己是怎样战胜它并取得成功的.课后记
1.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泄气,有自信心.2.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3.我的兴趣爱好(1课时)
[教育目的] 让学生初步懂得对自身内在心理素质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主题分析]
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分为对自身的生理特征、心理特点和社会关系三方面的认识。认识自我不能只停留在外部特征的认识,如:身高、体重等,还要进一步地认识自己的兴趣、需要、动机、性格、能力等具有心理特征的东西和社会关系。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认识自己的一些心理特征,本活动通过对“我的兴趣”的分析,引导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心理方面,同时也激发学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有益兴趣,在活动中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学方法]
调查法;讨论法。[教学建议]
1.教师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排序写也可以不排序写。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们展开讨论。
3.教师从同学们所写的兴趣爱好中,挑出一些有益兴趣和不良兴趣,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为什么?教师给予帮助。活动一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活动二
小小辩论会:偏科是否有利于我们成长? 1.请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各组成一组,分开两边
2.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掌握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各组请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活动三
过关游戏
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自己尝试一下,看能否顺利过关,请过关的同学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教学后记: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并能很好地加以发展.在学习中能够正确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偏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第三单元
我和我的朋友
总课时:6 她为什么不高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在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意识到别人的不高兴,并表示关心.2.知道日常交往中让人讨厌,生气的言行举止.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小品<她为什么不高兴> 2.一个小纸箱.活动一
小品表演:她为什么不高兴 1.表演
2.讨论:如果你是张青,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丹丹和何萤胤谁对谁错? 3.根据提示,想一想:丹丹和张青会说些什么呢? 活动二: 谈心屋:说说自己不高兴的事
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会议一下因为被人的不当行为引起自己不高兴的故事,说说当时自己的感受,希望别人怎样对你.活动三
垃圾回收站
让学生将自己不当 的言行写在小纸条上,一个个地上台讲述以下自己不当言行的 表现和过程,然后将写有自己不当言行的小纸条扔进垃圾箱,并表示今后改正的决心.教学后记: 1.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作到对人宽容,体会别人不高兴时的心情, 2.学会检讨自己的言行,不做让人讨厌,生气的事情
3.知道打听别人**,在背后说别人的坏化或鲜花,私拆他人的信件,偷看他人的日记和给别人乱起外号等都是不文明甚至是违法行为.9.我做错了吗?(两课时)教学目标: 1.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懂得反思自己的言行 2.体验被别人误解或冤枉时的感受 3.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活动一
讨论:好朋友要不要实话实说?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的情节,说一说丹丹要不要对莹莹实话实说.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自己又是怎样处理的.活动二
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1.说说自己和朋友闹矛盾的经过.2.自己用什么办法化解了矛盾? 3.如果现在还有矛盾,你打算怎么做? 活动三
说说自己被人冤枉的事
1.回忆自己有没有被人误解的事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被误解.3.今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在与好朋友发生矛盾时,无论是不是自己的过错,即使受到误解,也应该主动寻找机会和解,并用实际的行动帮助自己的朋友,使朋友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教学后记: 1.当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 2.对朋友以诚相对,实话实说.3.当与人声矛盾的时候,能够主动与人沟通,消除误解.真正的朋友
(2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愉悦心情
2.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以诚相待,互信互助 3.辨别是非,正确处理朋友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朋友友好交往的愉快心情,让学生懂得在交往过程中,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而不能互相包庇,隐瞒错误或嫉妒对方.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友谊的格言并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活动一
我的交友小档案
1.请同学们如实填写教材提供的”交友小档案”
2.收集全班同学的表格,然后随机抽取,请被抽到的同学在全班讲一讲自己的交友经历,说说自己常常和小伙伴在一起做写什么,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活动二
没有朋友的日子
说说自己在与朋友闹矛盾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活动三
友谊格言大赠送
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格言写在小卡片上,并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品,把它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教学后记: 1.感受到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能够说出自己与朋友交往的过程和交友的原因
3.当朋友向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能够以诚相待,想办法帮助他,共同进步.4.会向自己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友情.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在一起
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要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生活中人哪些规则。
2、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课件或投影/ 教学过程:
—、体验游戏中的规则。
1、先找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让大家做一做。
2、讨论:游戏中有什么规则?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我们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不守规则的人?如果不按规则做会怎么样?
二、找找生活中的规则。
1、课前,请同学们分成几组,分别找一找家庭生活中规则、公共场所的规则以及学校中的规则。
2、课上,大家结合自己调查的情况,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播放课件,或老师边讲故事边放影,让学生边看边找一找其中的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则。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三、说说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57页的画面,找一找有哪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
2、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还街道哪些其他的儿童活动场所的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板书设计:
没有规矩不在方圆 人人都要守规则
教学后记:本节内容主要让孩子明白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规则维系,只有这样才能有这美丽和谐的世界。
12、我和我们 教学目标:
I、知道自己是集体的确良一员,感受集体的温暖,愿意为集体做贡献。
2、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3、懂得用诚实、正直的行为维护荣誉。教学准备:
1、排演课本剧:《集体的事大家做》。
2、搜集班集体的活动照片。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集体的事大家做》
1、由同学们表演先排演好的课本剧。
2、表演结束后,请同学们讨论谁对谁不对,为什么。二、五人绑腿游戏。
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用绳子横排绑好自己与其他四位同学各一条腿,当比赛开始以后,五人一起向前进,以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为胜者。
2、游戏后请优胜的小组给大家讲讲获胜的经验。
3、讨论:如果有一个同学不好好走,行不行?如果大家比赛前各有各的想法,不能统一意见,行不行?
三、说说自己在集体中受到过怎样的关心和帮助。
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在集体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怎样关心自己的, 将把它写出在纸上,并与同学们交流。
四、说说我们班。
1、我们班开展过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荣誉?
2、回忆当时的情况。看看每位同学在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荣誉是怎样取得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我和我们
成长离不开集体 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后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来自于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快 乐和痛苦。结合学校毽球比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13、我来投一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集体中的民主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2、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
3、感受民主选举需要公平、公正、民嘛、平等,初步树立现代民主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你认为班干部选举与你有关吗?为什么?
1、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纸,请大家就上面的问题作无记名问答。写完后教师收上来。
2、请两位同学当场汇总大家的调査情况,将有关与无关的同学数量统计出来。
3、教师抽出同学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拿出来供大家讨论。
二、班干部竞选活动。
1、班主任宜布选举规则与办法。
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报名参加竞选。
3、公布候选人名单。
4、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讲。
5、全班同学投票。
6、公布投票结果。
7、当选人宣誓就职。
三、小调查:爸爸妈妈参加过哪些民主活动。此生活可以作为课前活动,也可以作为课后活动,让学生向父母了解“下他们参加的民主 活动,足怎样做的。
四、小活动:我是学校小主人。
1、组织同学们在校园分组进行观察、访问、记录。
2、将了解到的情况加以汇总。
3、共同讨论,提出大家的改进建议,形成书面文字,向校长或老师反映.板书设计: 我来投票
选举要民主、公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提前一周,给同学们布置“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的调查活动,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切实认识和感受到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继而在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说一说”活动和老师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知道垃圾的危害;最后,主要通过教材资料和多媒体视频,让学生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了解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
2.知道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
(二)能力目标
了解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愿意做到正确的处理废弃物,唤起他们初步的废物利用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教学方法
调查、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下载、查图书等方式搜集一些垃圾危害及回收处理的资料。2.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卖一次废品,了解哪些废弃物可以再回收再利用。
3.让学生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 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生活垃圾”。)
老师:大家看到这个图片的场景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一周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大家都做了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看我们是不是能从中得到收获。(过渡)【讲授新课】
一、调查交流(板书)
(让同学们针对调查情况,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老师:同学们,大家通过讨论交流,都有什么想法啊?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略)
老师:通过一周的调查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有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食物垃圾;有旧的书、本、报纸等旧物品;还有包装袋、杂物等垃圾,一个家庭都产生这么多,一个城市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垃圾”、“垃圾山”;欣赏视频“固体垃圾增多”。)
老师:一个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大量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过渡)
二、说一说:垃圾的危害(板书)
老师:下面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说到了很多方面,那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给同学们介绍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和防治”和“垃圾的危害”。还可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垃圾污染
(一)”“垃圾污染
(二)”“垃圾焚烧”。)老师:可见垃圾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啊!那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废弃物才能减少对我们的危害呢?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儿歌,大家就会明白一些。
(带领同学们一起读课本第四十四页的儿歌。)
老师:这回大家知道知道,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废弃物了吧!那就是分类处理,我们来具体学一下。(过渡)
三、废物巧处理(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五页,来看一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处理废弃物的。然后说一说。学生:(略)
老师: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分类投放,这样就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了。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垃圾处理
(一)”、“垃圾处理
(二)”、“回收资源”、“垃圾分类回收”;欣赏图片“变废为宝”系列、“垃圾回收”系列、“回收旧电池”、“回收加工”、“变废为宝扎花灯”。)
老师:大家看课本第四十六页,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废物也可以变宝,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该分类处理垃圾啊!
学生:(略)【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幸福生活的地方
教材分析
“幸福生活的地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温馨的社区生活》中的第一个主题。
教材中“幸福生活的地方”,是指学生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教材首先通过两幅社区俯视图(一幅完整的城市社区环境图和乡村社区图)来非常直观、感性地帮助学生认识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生活环境,学生建立起“社区”的概念,使学生对社区的理解更加具体化、生活化,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和心智发展水平。通过系列图片和文字说明引导学生认识社区环境、社区里的机构、公共设施及其功能,了解社区与每个人的密切关系。通过“社区的变迁”感知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提高。通过认识和了解社区,使学生懂得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区生活,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和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社区的合格公民。教材充分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的有效指导,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分批开展实地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汇报交流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情分析
每个人都有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学生也不例外,但大多数学生对周围生活的环境熟视无睹,平常他们也不太在意身边的变化,加上他们年龄偏小,社会阅历不丰富,不知道过去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生活的地方没有去深入认识的意识,所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的地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其实,生活地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三年级学生已对周围环境和生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区的特征和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社区环境的变化,有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的美好情操,而人的活动也将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环境。社区环境是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学习的港湾,学习和认识社区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社区生活的能力,感知社会环境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关注社区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调查参观等到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本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只对农村生活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对城市社区环境只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要让学生很快的感受出城市和农村社区的不同,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现在幸福的生活。
教学资源
社区机构、新农村公用设施和商店以及社区里的老人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另外再加上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建议
1.课前,学生可以自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调查小组开展自己生活地方的调查活动。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2.调查了解周围的社区环境与前些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强大。
3.教师也可利用一课时的时间带领学生在学校周围的文化、商业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进行集体考察,使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
4.指导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画出社区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进行创新设计。画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的地方”。
教学设计理念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都比较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曾经在大人的带领下到过城市上游玩过,对城市社区样子也有一点模糊的认识,还写过诸如“我的家乡、我的学校”等描写景物的作文,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经历体验。本课教学注意以儿童的身边生活的环境为基础,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结合实际调查活动中的本来景象和真实感受,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感知水平。
教学目标
1.了解周围生活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懂得生活环境和生活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认识能力。认识不同社区的环境,学会运用观察等方法搜集信息,会总结比较信息反映出来的相关内容。
3.知道什么是社区,了解社区的重要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社区的变迁,感知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去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4.通过分组合作调查,并及时总结交流出答案,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感。
教学重点
能说出城市和农村的社区的不同之处,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有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和意识。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小组内有人负责组织工作,有人负责记录。准备好调查提纲和调查表,其它调查相关的用具,如录音机、摄像机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是:
(1)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学校周围的社区,(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建立学生对社区概念的感性认识)取得第一手真实的材料,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调查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自
主合作意识。
(2)总结交流调查结果,比较出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相同和不同,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知道,虽然生活环境不同,但每个社区都在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3)通过实地调查和图片欣赏,使学生了解社区的主要特点和公共设施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鲜活的生活中认识社区的功能,使社区具有人文性和生活性。
(4)通过新旧社区的课件的观看,引导学生比较,看社区变迁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向长辈们调查了解社区的旧貌,旨在和现在社区环境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学会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社区
出示各种各样的社区图(建立对社区概念的感性认识):
√ 农村社区;
√ 传统居民小区;
√ 现代居民小区;
√ 商业社区;
√ 学校周围的文化社区等。
说一说:
1.社区里都有哪些建筑?有哪些公共场所?有哪些部门和公共设施?
2.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布置调查任务
1.考察范围:学校周围社区。
2.活动目的:观察学校周围的社区有哪些公共场所及公共设施,重点比较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异同,感受什么是社区?建立对社区的感性认识,了解社区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观察内容:观察社区有哪些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银行、商店、邮局、电信、书报亭、车站等)和公共设施(如路灯、邮筒、健身器材等)?重点观察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容村村貌。4 思考:社区环境的前后变化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5.要求:
(1)明确活动目的。
(2)将全班分成若干活动小组,选出各组负责人,分工要明确。
(3)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在预定时间、规定地点集合,归校。必要时请家长参与。
(4)为了搜集信息,可以拍照,可以画,可以笔录,也可以录音,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记录信息。
(5)认真填写好调查卡片(附“调查卡片”),互相合作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三、组织实践活动
(1)每个小组围绕校园一周进行观察,最远不能超过2公里,采访并记录;
(2)重点调查乡政府所在地的集贸市场和各单位。
(3)在规定时间,统一地点集合。
另附:教师在上第二课时之前应鼓励有条件的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到城市社区去调查(必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第三课时
四、交流,讨论
1.先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分别整理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调查材料,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社区实地考察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汇报,可以根据不同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汇报方式。
2)学校周围有哪些公共场所及公共设施?
3)集贸市场有哪些设施,周边环境怎样?
2.学生根据记忆补充说对城市社区的认识。
3.社区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样的方便?离开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社区里有哪些公共设施?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第四课时
五、社区的变迁(通过新旧社区的比较,看社区的变迁)
1.课前社会调查:
向长辈调查了解社区原来的面貌,与现在的社区比较,看看社区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导学生向长辈们调查了解社区的旧貌,和现在社区环境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学会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组织交流:
过渡:我们生活的社区以前是什么样子?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展示图片:
街道的变化;
商店的规模与商品种类的变化;
居民住宅的变化;
社会服务行业的变化;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的变化。
9.让我说声谢谢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让我说声谢谢你》。本主题包括两个话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和“珍惜与珍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从事服务行业的普通劳动者,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这是本主题的目的所在。通过刘少奇主席接见时传祥的照片,使学生明白: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通过四种情景,使学生明白尊重的方式是很多的,一声谢谢,一杯水,一声问候,保持清洁都是尊重。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他们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他们并没有留心观察这些人是怎样为他们付出劳动的,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正是这些劳动给他们带来了方便。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人们之间互相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懂得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学难点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明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设计思路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从送报纸这个身边的小事,引发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劳动者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我的理想中职业调查表”让学生在课前填写,以学生的真实想法来折射当今社会对普通劳动工作者的态度;通过课前填写的理想中职业调查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虽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他们也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尊重。
3.通过小组讨论,活用教材,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让他们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尊重他人,体现出品社课堂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一理念。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尊重并感谢普通劳动者,能发现劳动者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行为与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知识与技能:懂得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重点
懂得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教学难点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明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教师准备
准备本单元涉及到的真实事例的照片、视频,设计调查表格,准备课件,与生共同邀请服务行业明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工作的苦与乐。
学生准备:通过上网、查报刊书籍等形式了解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故事;调查社会上对劳动者的看法;共同邀请服务行业明星,了解他们工作的苦与乐。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课前,老师将“我的理想”调查表发给大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真实填写,自愿署名。本课时前,老师再将调查表收集起来,阅读后可大致分类。附:我的理想调查表
我的理想职业调查表 姓名 我是 男 女 生(打√)
我的理想职业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活动
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
1.师(手持一份当天的报纸):上课前,门房李阿姨将一份老师订阅的《长江日报》送到了老师的手中,瞧,老师打开报纸就可以了解到当天的新闻,多方便啦!同学们,老师能读到这份报纸,还要感谢哪些人呢?
生:记者、编辑、印刷工人、邮递员等;(师相机板书职业名称)
师:是啊。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有许多人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他们的劳动,是他们的劳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呢? 生:清洁工为我们清洁街道; 生:送气工为我们搬运煤气; 生:早点摊为我们提供营养早餐;
生:的士司机为我们开车„„(师相机将这些职业名称板书黑板)
2.师指着黑板上的职业说,原来有这么多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啊,这些劳动者太辛苦啦。这样吧,我们看看能不能有哪项职业暂时是我们不太需要的,让他们放暑假吧。(师示范拿掉一项职业的板书),清洁工可以放暑假吗?
生:不行,清洁工放假了,垃圾堆成山,就没人清理啦。生:我们只能捏着鼻子走路了。呵呵。
师:那你们说,哪个职业的劳动者可以放暑假呢?
生1:的士司机可以放假,我可以做公交上小学。
生反对:小学生可以做公交,那赶时间的人怎么办?赶火车、赶时间的人还是要坐的士;如果下雨的人就更多了。其他意见略。生2:早点摊放假。
生反对:在家做早餐来不及;早点没有选择;等。生3:送气工放假。
生反对:住高楼没有煤气,就不能做饭、不能洗澡、不能取暖等;
3.师:同学们,清洁工不能放假、司机不能放假、送气工也不能放假,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他们呀?生:不能。师相机板书:密不可分。
4.师小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
设计意图:从送报纸这个身边的小事,引发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劳动者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活动二 我的理想有没有“他”
1.师:既然这些工作岗位是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同学们有没有将他们作为自己的理想呢?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课前填写的“我的理想”调查表吧!2.师随机抽取一张调查表。例:我的理想职业调查表
姓名 秦雨璇 我是 男 女 生(打√)我的理想职业是:舞蹈家 师板书职业名称:舞蹈家。
师也可以继续抽取调查表,板书职业,也可以请同学抽取,当众朗读,或者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理想职业。
预设学生的理想职业有:科学家、工程师、教师、老板等等。预设理想的理由是:受到尊敬;高薪;职业崇高、受人尊敬等。
3.师请男生读密不可分的职业,女生读大家理想的职业,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和生活密不可分的职业大多不是我们的理想职业。
4.小组讨论:为什么我们没有将他们作为理想职业?生活中,我们都是怎样看待他们的? 生:妈妈说清洁工又脏又累,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像他们一样扫马路; 生:妈妈说当工人没出息,当医生才能过得好;
生:有些清洁工人工作时间长,报酬低,遇到不讲道理的人,还会被打伤; 生:司机工作辛苦,安全压力大,遇到有些乘客不讲道理还会打人„„
5.师小结: 虽然这些劳动者和我们的生命密不可分,但是,他们却常常没有得到大家的尊重。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填写的理想中职业调查表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虽然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他们也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尊重。
活动
三、珍惜与尊重
1.师:出示照片“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的故事”,理解职业不跟贵贱。
2.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我们要尊重从事服务行业的普通劳动者,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尊重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人呢? 生:见到清洁工人,我们可以说声“谢谢”; 生:给家里的阿姨搬板凳,让她坐着择菜; 生:送气的叔叔上门后,我给他倒杯水。
2.师:同学们真懂事啊!大家学会了珍惜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不仅仅是说声谢谢,我们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出示事例一:妈妈和乐乐。妈妈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来就会像她一样扫马路。事例二:小男孩在文具店交款时说了谢谢,可是在选择文具的时候却将货架翻得乱七八糟。事例三:值日生在拖地,一名同学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然后说了声对不起。
事例四:路边,明明边走边丢垃圾,清洁工跟在后面扫地。同学提醒他,他还说:扫地就是他们的工作。
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妈妈,清洁工人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职业,我们的城市的清洁都要靠他。生:提醒小男孩,帮助他将货架清理干净再离开; 生:提醒同学珍惜他人的劳动,不能言语伤人。
3.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接受他们的服务后都应该说“谢谢”。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用行动来尊重他们的劳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活用教材,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让他们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尊重他人,体现出品社课堂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一理念。板书设计 让我说声谢谢你
【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汉字与书法 沪教版】推荐阅读: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09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1-14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0-18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11-08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1-1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09-20
八年级地理下册《农业》教案2湘教版07-27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11
沪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