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报道分析

2022-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际新闻报道分析

国际新闻评论栏目的定位分析

【摘 要】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是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世界解读中国的平台,必须对其进行精准的定位。栏目定位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作保障,要有一系列的内容来充实,这样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它的灵魂和风向标功能。

【关键词】国际新闻评论 栏目 定位 环球视线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强,受关注程度空前提升,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互动中,中国人越来越关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外国人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对国际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83年鉴》认为:“要有适度的言论,告诉他们(观众)在重大新闻中还有什么,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这正是当前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所要承担的任务。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恰恰就担负着这样的责任,它是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世界解读中国的平台。在这里,仅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评论栏目《环球视线》为例,着重探讨处在“荧屏大战”中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是如何定位的。

一、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定位的前提条件

栏目是独立的,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而且需要一定的资源来维持,因而栏目定位必然受到所处时空以及可利用资源的制约。时空以及可利用资源是栏目定位的前提条件。

1、栏目定位的时空条件

中国电视媒体上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在定位的时空上,主要考虑的是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就国内而言,政治环境主导着栏目的定位,是党的喉舌作用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无论是对什么题材的国际新闻进行评论,都必须与党中央最新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要坚持政治倾向性、新闻真实性与评论客观性的统一;从国际上来说,世界局势依然是整体和平、局部紧张,而中国电视媒体上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稳定大局中的那些活跃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国家政权的更迭、武装冲突、恐怖袭击、民族争端、军国主义等等,这样的话题,不仅是公众非常关心并急于想全面了解的,更需要媒体特别是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媒体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点评,让世界听懂中国。

2、栏目定位的资源条件

这里所讲的资源主要是指狭义的国际新闻和国际新闻评论员。

狭义的国际新闻指的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国内新闻而言的,主要是把本国以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其他事实变动,以及本国与本国以外其他地方发生的具有密切联系的事实变动准确地传达给本国受众的新闻。狭义的国际新闻虽然不具备为本国或本民族在国际上建立“形象”的属性,但却能够反映报道者的国家或民族的视角、意图和新闻价值取向。就《环球视线》而言,他的国际新闻主要由国内媒体和以美联社、路透社为代表的国外媒体提供。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业成为今天的强势媒体。要想保住此等地位,电视媒体必须认识到评论对引导舆论、增强新闻类栏目吸引力的重要作用,而评论又是以评论员为主要依托的,媒体借他们的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意见和想法。像CNN、Fox News、BBC那样,将新闻评论员视为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中国大陆的国际新闻评论员主要是专家学者,像《环球视线》栏目的俄问题专家季志业和美问题专家陶文钊,他们为提升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定位的具体内容

1、目标定位

国际新闻评论栏目自身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周边电视台,或者说是同级媒体的定位情况。若两者定位基本相同,那么要想成为榜样、成为领头羊,自身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到凸显自身特色,争夺市场空间。《环球视线》不乏竞争者,但是凭借自身国家媒体的权威、评论员队伍的强大、主持人团队的名望和栏目形式的直播化使其成为中国同类栏目的佼佼者。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西方媒体主导国际新闻话语,中国的新闻被烙上了负面印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电视媒体必须重视国际新闻评论的价值,将国际新闻评论栏目的目标定位在:发出中国声音,争夺并掌握国家话语权,自己的形象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让世界称颂,使中国在国际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国家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受众定位

近年来,随着媒介手段多样化的发展,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已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有选择的媒介使用者。现在的受众已经不再仅限于想知道国内的新闻是什么,他们也想了解国际新闻,包括国际新闻的背景、影响以及自己国家的观点等等。就电视而言,尽管新闻是电视媒体的重头戏,但是要想让更多的观众观看这每天都上映的大戏,就决不可忽略国际新闻,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更是决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探讨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是如何让受众对这场大戏百看不厌、越看越有期待的,首要前提是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地域文化、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锁定自己的目标观众,准确定位,依照他们的需求制订出栏目策划方案,合理安排,只有这样的传播才不是盲目的,才能变“我”等着受众看为受众等着看“我”。

3、功能定位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过:新闻好比报纸的身体,而社论是报纸的灵魂。要是没有灵魂,身体就等于木乃伊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电视媒体,国际新闻评论栏目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国际新闻评论,更简洁点儿说就是评论,透过对国际新闻的评论,不仅可以看出电视媒体对国际新闻所持的立场和观点,更可以检验出它的理论水平、国际视野、价值取向和受众群体。

国际新闻评论对舆论的组织和引导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几句评论仅仅出于一人或几人之口,但是,一旦播出,往往就会形成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中国古书里提到《春秋》大义的威严往往用16个字形容:“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电视媒体的国际新闻评论往往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带动舆论形成,指导受众的思想、行为。

4、内容定位

按照内容划分,中国电视上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主要涉及到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等方面,有些栏目仅涉及一到两个方面,有些栏目会涉及到各个方面。这些栏目都是紧紧围绕着重大国际事件和涉我利益事件,并及时、深入地进行评论,《环球视线》在2013年多期节目中连续关注并解读了斯诺登“棱镜门”事件。

按照内容的存在形式划分,主要包括视频、照片、地图、漫画、文字等,这些也正是《环球视线》主持人劳春燕曾经在《电视新闻评论:“微内容”制胜——央视〈环球视线〉的成功尝试》一文中,以自身经验和感触向我们介绍的“微内容”,它们在新闻评论栏目中具有独特价值,同时对于微内容的使用必须注意精心筛选、准确解读。

5、传播地域定位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融入世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逐步增加,中国国际新闻的报道面正日益拓宽,几乎已经扩展到全球新闻。近几年来,国际形势依然是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和国际问题层出不穷,仅就2013年上半年来说,就有阿尔及利亚劫持人质事件、棱镜门事件、叙利亚化武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早已经成为了麦克卢汉预言中的“地球村”。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电视媒体特别是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央视必须创办迎合本国和世界发展形式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报道世界,向世界报道。《环球视线》栏目在创办时间上虽不是最早,但却是目前大陆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之一,它向中国展示世界,向世界表明中国。

6、风格定位

首先是栏目的主持人,一般是选取一位或多位主持人轮番主持,主持人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环球视线》栏目的两位主持人水均益和劳春燕,前一位,成熟、沉着、稳重,战地经验丰富;后一位,端庄、秀丽、知性,典型的东方美,主持经验丰富。

其次是栏目的形式,中国电视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基本上都是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夹叙夹议,边叙述、边议论,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一种可以融理、事、情于一体,把评论和新闻有机结合起来的论述方式。

最后是栏目的包装,包括片头、片尾、口播背景、宣传片、字幕处理、色调搭配等。《环球视线》栏目的整体色调以蓝色为主,字幕以黄色、白色为主,代表了严谨、正式。

三、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定位的意义

对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准确定位,是确定新闻选题的必要条件。栏目制作者通过各个渠道得到的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可以作为报道评论的对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栏目的定位,以定位定选题。

对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准确定位,是栏目生产的前提,对栏目生产流程诸环节起着指导、制约和规范的作用。它把整个栏目生产过程置于了有序、可控的境地,便于对生产流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对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准确定位,就是找到了栏目的言论中枢,找准了媒体所持立场、政治倾向的风向标。这样,栏目就会沿着党性原则、创新原则、个性原则、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来播报国际新闻、阐明自己的观点。

对国际新闻评论栏目准确定位,就是确定了栏目的灵魂和旗帜,就是决定了一档栏目区别于其他栏目的基本标志。只有对国际新闻评论栏目进行精确定位,才能让栏目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①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栏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②刘桂林、陈万利、刘斌:《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③江爱民、寒天:《国际新闻的采访与写作》[M].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④孙宝国:《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形态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⑤劳春燕,《电视新闻评论:“微内容”制胜——央视〈环球视线〉的成功尝试》[J].《新闻记者》,2010(10)

(作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新闻学硕士)

责编:周蕾

作者:邱志伟

第2篇:国际新闻传播学界话语分析研究的知识图谱

摘 要:本文以SSCI数据库中近10年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分析,勘探话语分析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发现需要进一步与国际学术体接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话语实践的话语理论,加强中国学界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未来应以否思的思维方向探究学科的发展,在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背后隐含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话语分析;研究现状;知识图谱;CiteSpace

一、引 言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提出已有近70年的历史,以符号学为其总体学术背景,以语言学和类语言学文化探索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以跨学科的综合性为其基本方法论特征,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1]。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关怀。我国的话语分析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仍然停留在语言学单学科领域里,学科融合以后才加快了研究的步伐。话语分析被各学科广泛应用的现状及其在当今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当下国际学界进行总结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反思很有必要。这对于系统把握该研究领域、提高科研效率非常关键,有助于中国学界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二、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数据选取全球最为权威的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SSCI),保留高质量文献数据(Article)作为数据源。将检索式设置为:TS=(discourse study OR discourse analysis 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时间跨度是1999~2019年,以“传播学”(Communication)为主要类目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提纯,获得目标文献数据4 287条,利用CiteSpace除重得到有价值数据总共4 284条。

本文借助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版本5.5.R1),绘制图谱来呈现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实现文献研读方式从主观化、碎片化向客观化、全景化的转变[2]。目前,国内对CiteSpace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管理学、经济学和图书情报学等学科,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较少[3],利用软件分析的结果可为新闻传播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论文数量与国家分析

统计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时间分布曲线可以有效评估目前的研究状态,进一步预测未来发展动态和趋势。话语分析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9~2003年属于起步阶段,年文献量低于100篇,数量较为平稳;2004~2012年属于成长阶段,数量逐年增长,2010年是转折点,数量突破200篇;2013~2018年属于发展阶段,平均每年文献增长超过35篇,2018年发文量突破500篇,研究进入炽热状态。黑色点画线是年度发文数量的两次拟合函数曲线,带箭头的黑色虚线是年度发文数量的指数拟合曲线,另一条是多项式拟合函数曲线。两条拟合曲线的拟合优度(R2)都达到80%(如图1所示)。可以近似認为,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在话语分析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按照文献计量学著名学者普赖斯的观点,如果某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则表明该领域发展态势尚未饱和,仍然处在快速发展期,将不断涌现新理论、新方法[4]。由此推测,未来新闻传播学界话语分析的发展前景依然很大。

为深入了解每个国家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贡献力,挖掘发文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话语分析的学术版图以美国、英国为研究重镇,美国以1 650的发文量排名第一,拥有绝对的影响力,英国以558的发文量排第二。中国发文量为231,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位居第四,但中国在话语分析领域的初现年份是2001年,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晚。进一步统计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分别位列中介中心性前三。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发文26篇和南非发文52篇,虽然发文量较少,但其中心性分别达到了0.21和 0.10,排名第四和第七。中国的中介中心性0.07,排名第11位,文献数量与影响力并不对等,未来在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论文作者与机构分析

研究性文献的作者是学科发展的主体,对作者的分析可以有效探测公共外交的主要研究力量,初步了解学界当前研究[5]。通过对作者发文分析发现,作者之间的合作并不明显,彼此之间联系极少,尚未形成共同的学术共同体。近20年间至少有60位学者发表5篇以上的论文,代表性学者有David Machin和Martha Augoustinos,以发文量14位居第一。除此之外,还涌现出Martha Augoustinos、Karmen Erjavec、Ruth Wodak等一定数量的核心研究学者,多学科背景与话语分析交叉融合,拓宽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

在研究机构的分布中,高校的占比极高,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尽管话语分析研究机构的网络较为松散,但英美发达国家机构间的合作逐渐形成。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美国的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是研究最多的学术重镇,美国和英国无论是在总体还是代表性研究机构的数量上都遥遥领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八,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内地研究机构在话语分析领域发文较少。中国学者需重视与国际学界的研究接轨,并且与国际学术共同分享探讨。

(三)学者与文献共被引分析

学者共被引中诺曼·费尔克拉夫、范·迪克、欧文·戈夫曼、露丝·沃迪克等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共被引频次反映了作者的影响力。英国语言学家、当代西方著名批判的话语分析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被引频次位居第一,他的主要著作《话语与社会变迁》力求发展一种通向语言分析的方法,致力于填补某种空白,它对于语言研究中的变化十分有用,而且也能够适用于研究社会的和文化的变化。他提出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的三维框架,成为探究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有力工具。

文献共被引可以用来确定话语分析领域的关键文献和研究前沿,对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设置文献共被引图谱,计算得到Modularity Q=0.8159>0.3,Silhouette S=0.5359>0.5(如图2所示)。Mean Silhouette值是用来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指标越接近1, 表示网络的同质性越高, 当该值为0.7时, 聚类结构具有高信度,说明话语分析领域的研究较为集中。#0organizational discourses(组织语言)、#8social construction(社会建设)、#14analytical perspective(分析视角)等紫色板块为研究基础。#1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政治话语分析)、#17Racist nationalism(种族主义)等黄色区域为研究前沿,红色年轮节点为每个聚类板块研究热点文献。最大的集群(#0)有53个成员,最活跃的研究文献是1999年Iedema发表在DISCOURSE & SOCIETY的《组织话语和实践》。采用CiteSpace双图叠加的功能探究2017~2018年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研究话语分析的前沿领域,发现研究重点是在聚类板块#1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政治话语分析)、#17racist nationalism(种族民族主义)上。近两年研究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聚类特征明显,研究的专注度与深度也达到一定程度。

(四)关键词及时间线聚类图谱分析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题的高度凝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0年来国际新闻传播学界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1news frame(新闻框架)、#5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政治话语分析)等方面。在研究热点关键词中Social media(社交媒体)、Media coverage(数字媒体)这类词语的突现最高,组成了前沿最大版块。其次Multimodality(多模态)、Framing(框架)、Rhetoric(修辞)等对于研究方法的探讨。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分析仅能把握知识关联的演进脉络,脉络背后的规律性信息解读才是关键。为了更形象地展现国际新闻传播学界在话语分析领域的发展阶段与趋势,基于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的分析,对国际新闻传播学界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归纳整理,从宏观视角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研究热点,以期归纳话语分析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演进态势。

1.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是早期的切入点。话语分析的学术思想一直在发展,源自批判性话语理论和话语建构的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学者把理论视角拓宽,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处。随着话语分析的发展,性别、种族、意识形态等拓展了“话语”的意义,#1 theorizing global media、# 6national identities 是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批判语言学和批判话语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18年第2期刊出“马克思与话语研究”,涉及马克思关于语言与批判、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符号等问题的论述,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帮助话语分析研究的学者更加深入认识社会实践。

2.话语分析研究方法的创新吸引长久的关注。从事话语分析的学者在各自的案例研究中,采用不同分析步骤及借助AntConc等多种分析工具,发展出许多研究方法。#4heterosexist talk(案例访谈)中活跃的文献《纠缠不休的网络:对女性广告的意识形态和话语研究》,结合话语文本分析和长期采访方法。此外还有Deductive frame-analysis(演绎框架分析)、Rhetorical use(修辞使用)等方法。除了学者开创新的研究方法,还会更新以往的方法路径。如诺曼·费尔克拉夫的分析方法最为明显,1992年提出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的三维分析框架,1995年提出五步分析框架,2018年提出“过程路径”的四步分析框架。

3.社交媒体和某区域的发展获得聚焦。近年来社交媒体以及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使得人们对社交媒体话语分析案例有更迫切和深层次的研究。对于媒介话语研究和大众媒介研究是一个显著特征, 如学者对Campaign blog post(活动博客文章)的分析。此外,某地理区域的问题也吸引学者目光,#8german public discourse(德国公众话语)探讨德国在公共话语中的竞争性构架策略探索、#12south korea(南韩)针对基于韩国Twitter研究政治话语等。此外,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学者主要关注的领域集中在政治话语传播分析上,可能是由于话语与权力以及话语与民主社会的关联引起了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浓厚兴趣的缘故。

4.重点领域的长足研究以及与交叉学科不断融合。研究发现,近20年来,政治话语分析一直是国际传播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学者通过分析新闻等文本语篇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权力阶层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和现存社会结构。此外,话语分析与其他交叉学科不断融合,包括Psychotherapeutic discourse(心理治疗话语)、Ecolinguistic approach(生态语言方法)、Structural-cultural dialectic(结构文化辩证法)等,提出了更多有价值的见解。

四、研究結论

话语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这个新兴的领域不仅在理论上日渐完善,而且在应用上具有可操作性。本文通过对国际新闻传播学界话语分析的现状及热点分析,发现话语分析交叉学科融合明显,总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英美等发达国家占据大部分的学术版图,中国学者的贡献力逐年增加,多数受益于海外留学的教师已经具备独立国际学术生产的能力。但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尚未获得等比的影响力,未来需要进一步与国际学术体接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话语实践的话语理论。通过关键词新动态领域发展,发现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的创新,社交媒体和某地理区域的发展及重点领域与交叉学科是长足研究。

本次研究中数据收集是关键一环,目前本文的检索方式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话语分析涉及学科广泛,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文献数量有限,很难了解中国其他学科学者的发文情况。此外,有学者认为CiteSpace核心技术不足以支撑开发者许诺的愿景大厦,应该以否思的思维方式方向探究学科的反常[6]。未来可以融合其他方法弥补CiteSpace只能从宏观视角着手,难以深入细节的局限。对于每篇文献的全文内容有足够的关注,深入在数据的基础上挖掘背后隐含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 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37-42+95.

[2]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3] 刘光阳.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2006-2015年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7(2):60-74.

[4] 王炳立.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国际大数据研究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5,34(2):131-136.

[5] 陈瑜.公共外交国际研究的传播学转向——基于SSCI、A&HC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今传媒,2018,26(8):57-60.

[6] 廖金英.愿景与悖论:传播学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引入现状批判[J].国际新闻界,2018,40(7):145-155.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岳慧

第3篇:从主流新闻媒介传播路径特征分析国际传播新趋势

摘 要:随着跨国媒体的介入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传播的扩张力、穿透力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加大。本文分析了国际主流新闻媒介,尤其是有着跨国定位的新闻媒介的国际传播,提出:国际化、本地化功能更加细分与合理,多语种建设理念的分歧呈现全球与区域视角的两极分化,国际传播主体“一元”说更多地向“多元”说过渡,新媒体影响日益显现等新趋势。

关键词:新闻媒介 国际传播 路径特征 新趋势

新闻媒介国际传播从诞生之初就与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实力紧密捆绑在一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广播便是一个散布威胁言论的重要工具。1923年,德法之间为鲁尔事件展开有史以来第一次广播战争。二次大战中,广播战登峰造极,德国使用恐怖战略,对捷克、波兰、荷兰、挪威等国从事宣传战。1941年,德国计用88个短波台对欧洲广播,但不准其人民收听广播,否则处死刑。

1942年,美国战时新闻局(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授权发展心理作战及国际广播。当年,“美国之音”成立。1948年,美国国会授权“美国之音”从事国际宣传,由国务院管辖。可以说,没有国家的介入就不可能有国际广播的发展。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同样主导着新闻媒介国际传播的地域格局,具有世界或者区域性影响的新闻媒体基本上都集中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例,美国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FOX(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DISCOVERY(美国探索频道,全球最大的纪录片生产商)、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法国的TV5等,其受众覆盖占到了全球的近70%,新闻信息的传播量超过全世界的60%,几乎左右着全世界的“角度”和“看法”。

一直与CNN和BBC竞逐的法兰西24小时(国际新闻台),从法国政府规划组建到频道开播直至今天的发展,得到了数任总统的直接干预和大力推动。可以说,它的创建和发展过程最能体现政府在国际新闻媒体建设方面的主导意志和巨大作用。2007年,法兰西24小时的预算高达8600万欧元,法国国内其他传媒机构也给予了法兰西24小时极大的支持,形成了全法国媒体支援法兰西24小时的局面。

俄罗斯开办的第一家以英语为主的国际新闻电视台“今日俄罗斯”(RT - Russia Today),也是由俄罗斯政府新闻信息署筹集资金3000万美元建立的,由国有的俄罗斯新闻社所拥有。

与俄罗斯和法国相同,日本放送协会(NHK)开通国际频道NHK World,也是出于政府“要准确、迅速地传达日本在重要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的政治需要。为了强化NHK World的对外传播能力,日本政府在财政上对NHK World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仅2010年一年日本政府就为NHK World拨款68亿日元,并提供专款在海外建立信号接收装置,帮助其提高海外收视率。

通过对新闻媒介国际传播路径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新闻媒介尤其是具有国际传播性质的媒介,都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特征。即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和有益的精神产品,而且成为国家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极端重要性。这一结论也让我们对新闻媒体国际传播的定位与特征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一、新闻媒体国际传播的定位与特征

(一)新闻媒体国际传播的定位

新闻具有真实、客观的属性,但新闻媒体并不是新闻“复印机”,同样的新闻事件,经过不同的选择、编排和解读,呈现出来的结果千差万别,这既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也是新闻媒体差异化竞争的表现形式。新闻事件客观存在,但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则取决于媒体的定位和价值观。纵观全球媒体,哪怕是公认是最偏执、最具倾向性的媒体,也会极力标榜自身的客观公正性。然而,通过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发展路径及趋势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按照新闻媒体的报道内容、目标受众和传播范围来划分,新闻国际传播大致可分为全球性综合新闻传播、全球性专业新闻传播和区域性综合新闻传播、区域性专业新闻传播等四类。

从目前世界新闻传播的定位状况来看,国际传播的新闻媒体定位主要表现为全球性专业新闻传播和区域性专业新闻传播这两种模式。

(二)新闻媒体国际传播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介国际传播的全球化特征也日益凸显,占有世界政治、经济话语权的国家和地区,较之新闻信息采集、制作、传播技术和水平较弱的国家与地区而言,对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趋势及特征的主导作用以及由此建立的指标体系定位权日益明显和加强,主要体现为:

1.新闻信息采集、传播能力成为国际传播的竞争核心。具有国际传播特性的新闻媒介往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设立驻外机构、派出驻外记者,或者雇佣新闻报道员,彰显自身优势,增强媒体实力。

2.过滤式传播特征日益显现并不断强化。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传播,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必然会选择国家利益的正面信息,过滤或剔除有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必然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色彩。

3.更加注重传播技巧的应用,以增强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对新闻内容巧妙包装,将新闻倾向尽可能完美地融入所谓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当中;打造“世界级”品牌新闻栏目和知名主持人,发挥品牌效应带来的巨大传播力。

4.国际传播的服务意识不断加强。把为受众提供方便、快捷、丰富、可定制化的内容服务作为新闻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越来越多具有国际传播特性新闻媒介的共识。服务意识的注入使传播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在满足政治需求的同时,也为传播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5.坚持核心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对抗性更趋明显。政治话语权强势的国家或地区,同样决定了新闻国际传播过程中的舆论主导权。他们往往运用自己控制的舆论工具,对违背自身国家利益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态度”进行针锋相对的反宣传,从而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间新闻媒介在国际传播中的对抗意识。

6.具有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具备较为完整的经营体系和营利模式。通过国际传播形成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和造血功能,并且通过经营收入为内容生产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二、国际主流新闻媒介国际传播的新趋势

(一)国际化、本地化功能更加细分与合理

随着媒体国际传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闻媒介国际传播频道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球性传播网络建设进入加速期。很多覆盖全球的新闻媒体已经逐渐突破了法律准入、财力要求、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国际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巨大进展。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国际传播网络建设的本地化程度也大幅提高,与合作和传播对象国的融合更加全面和彻底。为改善新闻传播效果,针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大多数国际传播性质的新闻媒体都采取了播出内容部分本地化的策略。西方媒体的海外机构雇员本地化程度也普遍大幅提高,由于淡化了外来身份,这些媒体有效规避了许多本地法律障碍,以更加隐蔽的方式融入了对象国。

(二)多语种建设理念的分歧,呈现全球与区域视角的两极分化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国际传播应以多语言建设为依托,但近年来这一理念出现了明显分歧。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先后停播了包括汉语在内的多个语种广播。美联社也裁减了荷兰语、德语等语言专线,并试图裁减法语专线,明确提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英语这一“全球性”语言。与之相反,法新社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小语种战略”,在保持原有发稿语种的基础上,与当地媒体合作推出了印尼语、乌尔都语等小语种新闻线路,还计划在今年推出泰国语、缅甸语新闻线路。

(三)国际传播主体“一元”说更多地向“多元”说过渡

多年来,学术界有关国际传播主体的界定或描述大致分三类。一类是主张“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传播”的国家主体,即“一元”主体说。一类是认为:“国际传播是指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指个人、团体、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信息及数据”,即“多元”主体说。第三类无主体表述的界定则侧重于对国际传播现象的描述,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随着全球化环境的建立以及由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传播理念的转变,新闻媒介国际传播主体“一元”说逐渐更多地向“多元”说过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庆安教授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民族、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掌控能力越来越低,更主张通过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等多种行为主体来实现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利益。”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的主体应从“官办”走向“民办”,思想库、国际文化名人、跨国公司、NGO(非政府组织)和数量庞大的华侨、留学生都可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其拥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四)新媒体影响日益显现

1.新媒体发展使国际传播与外交战略紧密结合

以个人计算机(PC)和手机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以推特(Twitter)、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给全球传媒业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全新变化。而其对国际传播的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就是国家(政府)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与个人也摆脱了依附地位,成为传播者。

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使其不再是媒体本身的事务,西方国家将之与外交战略紧密结合,形成了一股“线上(互联网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的合力。希拉里·克林顿担任美国国务卿后力推的“21世纪国策”(21st Century Statecraft)将美国的外交系统进行基于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改造,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在向外推行外交战略时,美国把互联网作为重要阵地,并针对不同语种、不同外交热点地区推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网信息发布、互动和引导体系。

2.新媒体技术降低了国际传播的准入门槛

对于需要庞大财力支撑才能进行的国际传播和经营来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其具有特殊意义。以新闻电视频道国际传播为例,设备投资和传播平台建设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大笔运行和维护费用的投入。而且,为了在国际竞争中争得哪怕是一秒钟时效上的领先,就需要跟踪和研发比竞争对手更为迅捷的采集和传播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贯穿和衔接采、编、播全过程,耗资巨大。基于传统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下的高额建设与维护费用,无形中使得国际传播形成了高成本、高投入的准入门槛。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一门槛,给新闻媒体国际传播带来了重新洗牌的可能和平等竞争的新契机。

(作者单位:中央电台央广新媒体)

(本文编辑:吕晓虹)

参考文献

1.程曼丽 《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2.张亮 《美国电视产业的现状及其特点》,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2期。

3.冷淞 《观察英国电视产业现状》,载《传媒观察》2004年第10期。

4.汪飞舟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策略》,传媒学术网2011年10月9日。http://www.qstheory.cn/special/2011dd/gjcbnl01/xxqqh/201110/t20111009_115003.htm。

5.胡正荣 《媒介管理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李希光 周庆安 《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潘登 《互联网时代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载《当代世界》2012年第10期。

8.杨铮 《解读当今国际传播的特点与趋势》,载《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

9.文建 《美国<读者文摘>重振计划》,载《中国记者》,2009年第11期。

10.叶皓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载《现代传播》2012年第6期。

11.段鹏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熊德 《中国新闻电视媒体跨国传播能力研究——以CNC为例》,2012年5月。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97-1012442320.htm。

作者:张亚然

第4篇: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2011年10月

9月30日,日本政府制定了在东日本大地震灾区成立复兴特别区域(灾后重建特区)的制度蓝图。该制度以根据《特别财政援助法》被指定为特定灾区的东北及关东等地10个县的221个市町村为对象。中央政府将在确保住房和就业、吸引医疗相关产业集中落户等方面给予10多项优惠政策,帮助灾区进行重建。据共同社报道,在税制方面,中央政府将向雇用灾民的企业提供企业所得税优惠,刺激地区经济发展。中央政府还将向上述灾区的地方政府下拨总额约1.9万亿日元的复兴补贴金,以减轻其财政负担。

10月1日,印度总理辛格表示,印度要确保海事活动的安全性,不断增强国家海军实力。他认为,海事部门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尽一切努力强化海上力量。辛格在当天举行的印度国有航运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表示,随着印度对外贸易及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眼下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增强印度海军实力。他说:“任何行业都应在安全的环境中求发展。”

10月3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系统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另据报道,斯坦曼已于3天前逝世。诺贝尔奖通常不授予已故人士,今年授予斯坦曼的奖项是否被取消目前仍不清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的公布揭开了今年“诺贝尔周”的序幕。

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澳大利亚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和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宇宙正在加速扩张”这一成就。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称,早在1998年,珀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小组,以及施密特和里斯领导的超新星研究小组就分别发表论文,宣布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惊人结论。通常认为,宇宙是在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膨胀。但他们通过对爆炸的超新星的研究,发现这些超新星的发光度要小于按照原先给定的宇宙膨胀速率计算出的数值,这说明超新星离地球的距离要比想象得远,也说明宇宙在“暗能量”的影响下在加速扩张。他们的发现第一次提出了“暗能量”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至今还不能看得到的实体,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的95%都是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它们的作用和重力正好相反,会加快宇宙的膨胀。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将彻底改变人们固有的宇宙观,更多的宇宙奥秘将随之解开。

10月4日,韩国统一部表示,由于朝鲜对韩国向朝鲜水灾地区提供援助的提议未予以回应,韩国取消了该援助工作。韩国联合通讯社4日报道,据统一部相关人士表示,韩国政府原计划于10月中旬向朝鲜提供价值50亿韩元的水灾援助物资,并向朝鲜转达了韩方的提议,但朝方至今没有予以回应,因此韩国政府已经取消了对朝鲜进行援助的相关工作。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发现了准晶”这一突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准晶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化学家对物体的构想。 10月5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和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西班牙和美国已经达成协议,美国将从2013年起在西班牙部署4艘宙斯盾驱逐舰。拉斯穆森表示近期内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宣布加入反导系统。俄罗斯外交部6日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在没有集体磋商,不考虑所有相关利益国家意见的情况下,通过涉及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的决定,美国在欧洲反导问题上的这种做法是俄罗斯不能接受的。

10月6日,欧洲央行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管理委员会会议。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欧洲央行将于11月重启规模约400亿欧元的银行债券购买计划,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上购买这些担保债券,预计2012年10月结束。同时,欧洲央行还将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两次无限额的长期再融资操作。

10月7日是阿富汗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数百名美国民众6日聚集在首都华盛顿的自由广场,举行“占领华盛顿”抗议活动,要求政府结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停止轰炸别的国家和“浪费美国的资源”,关注国内民生问题。示威者打出反战标语,架起飞机模型,要求停止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实施无人机轰炸,并以无主之鞋来悼念在美国全球“反恐战争”中无辜丧生的各国平民。

10月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下调了英国12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英国劳埃德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桑坦德英国银行等名列被降级名单之中。穆迪表示,在对英国金融机构的支援环境进行评估后,穆迪认为这些金融机构遭遇困境时得到英国政府援助的可能性较低。不过,穆迪在声明中表示,下调这些机构的信用评级并不反映银行系统财务状况恶化。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对此表示,英国金融机构被降低信用评级的原因之一是英国政府正在努力调整向英国大银行提供保障的政策,以解决“大银行大到不能倒”的问题。此间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必对穆迪公司此举做出过度反应。

10月9日,据阿拉伯电视台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当天承诺,将在全国推进改革,同时结束“武力现象”。同一天,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宣布,将采取严厉措施,对付任何承认所谓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国家。中东媒体评论说,巴沙尔的最新表态显然是受到越来越大国际压力的结果;而穆阿利姆的讲话,则是担心出现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那样的情形,从而使叙政府陷入被动。

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对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萨金特的成就在于,使用计量经济学来分析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变化。西姆斯则开发了以矢量回归模型为基础的新方法,用以研究各类临时性经济政策如何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两位获奖者的实证方法可以被用来探究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经济预期加以解释。虽然两位教授的研究活动是独自进行的,但他们的成果却互为补充。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他们的研究成果被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所采用,这些研究方法也成为经济学家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必备工具。

10月11日,日本防卫相一川保夫在的记者会上表示,考虑到航空自卫队F—15战机7日发生的副油箱掉落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安全性尚未得到确认,F—15不宜参加16日的航空阅兵式。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有约200架F—15,作为主力战机的F—15缺席阅兵式极为罕见。事故发生后该机型被停飞,只可在领空受侵犯的情况下才会起飞。据航空自卫队透露,航空阅兵式将在茨城县空自百里基地举行,原定由包括F—15在内的57架战机和运输机参加。

10月12日下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欧洲议会发表题为《通往稳定和增长的路线图》的讲话,提出了一套解决欧债危机的全面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希腊继续采取救援行动;完善欧元区的干预权力;以协调一致的办法来加强欧洲银行;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政策;强化经济治理。巴罗佐称此方案是恢复欧元区和整个欧盟信心的“路线图”。巴罗佐认为,采取上述行动可以恢复市场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有办法解决经济面临的挑战”。

10月12日,统一俄罗斯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安德烈•沃洛比约夫宣布,统一俄罗斯党将计划于11月27日提前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将正式推举普京为参加2012年大选的该党候选人。俄罗斯今年12月将举行杜马(议会下院)选举,2012年3月将举行总统大选。在2011年9月24日召开的统一俄罗斯党的代表大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答应领导该党参加杜马选举并推举普京参加总统选举。普京则表示,在自己获胜的情况下,将任命梅德韦杰夫担任新一届政府总理。

10月13日,由韩国《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知识论坛在首尔闭幕。为期3天的论坛主题为“重建全球领导力和亚洲的挑战”。英国前首相布朗、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等各国前政要,以及亚洲多国学者应邀出席,就国际金融市场现状、中国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对区域和世界经济的贡献等发表看法。

10月15日,泰国总理英拉在泰国应急救灾指挥中心会见了由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率领的防洪专家组,对中国政府向泰方提供救灾援助表示感谢。英拉简要介绍了泰国洪灾及救灾工作情况。 10月17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表广播讲话表示,韩美同盟关系已经发展成了多元的、全方位的同盟关系;韩美同盟已经超越朝鲜半岛,正在向着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全球同盟关系发展。不过,韩国国内专家认为,韩美同盟关系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对于两国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不应赋予太多政治意义。

10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在所占巴勒斯坦领土上建设定居点有可能对国际社会重启巴以和谈的努力带来消极影响。声明呼吁以色列政府停止继续在所占巴勒斯坦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放弃任何要提前决定耶路撒冷地位与未来巴勒斯坦国家边境的企图,认为一切都需要在巴以双方的谈判中进行确认。声明强调,以色列当局想要在所占巴勒斯坦领土上建设定居点以及将其合法化的打算是完全与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中以色列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相违背的。

10月18日,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等地成了欢乐的海洋,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在一起,欢迎被以色列囚禁的同胞返回家园。当天,共有包括27名女囚犯在内的477名巴勒斯坦在押犯获得自由;同时,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押5年之久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也被释放。自此,巴以双方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交换在押人员计划。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0月18日宣布,将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两级,从Aa2降至A1,同时,西班牙的评级展望被定为负面。至此,在11天内,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普和穆迪均下调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穆迪认为,西班牙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实现减赤目标存在困难。穆迪预测,2012年西班牙经济将仅增长1%,而此前的预测为1.8%。该信用评级机构还认为,西班牙经济在未来几年内将维持低速增长。此外,穆迪再次质疑西班牙地方政府获取融资和削减赤字率的能力。

10月20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为提高军队的陆海空联合作战能力,韩国军方将从10月27日至11月4日在韩国全境进行由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参加的三军联合“护国演习”。此次军演旨在增强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能力,重点是应对朝鲜发起局部挑衅和全面战争的能力。

10月20日,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与阿总统卡尔扎伊举行记者会时向巴基斯坦提出严厉警告,称现在已到了巴基斯坦决定是帮助还是阻碍美国打击恐怖组织的时候了。在访阿的行程结束之后,克林顿将赴巴,与巴政府和军方领导人会面,并向巴传递美国对阿巴边界地区“打、谈、建”结合的战略。

10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宣布持续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即将结束,所有美军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撤出伊拉克。当前美国在伊拉克驻军约4.4万人,按照美伊两国2008年签署的驻军地位协定,美军应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撤出伊拉克。美方本来希望在伊拉克继续驻留3000至5000名美军士兵,但由于伊方拒绝给予驻留美军司法豁免权,迫使美方决定撤回所有美军。

法国巴黎时间10月21日12时30分,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携带的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首批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欧洲人向拥有自己的智能卫星定位系统又迈进了一步。

10月21日,北大西洋理事会在北约布鲁塞尔总部召开特别会议,初步决定北约将于10月31日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北大西洋理事会将在未来几天内做出停止军事行动的正式决定。同时,北约将与联合国和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就此进行密切协商。

10月21日,第六十六届联合国大经过9轮不记名投票,选举摩洛哥、多哥、巴基斯坦和危地马拉4国为2012至2013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第五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当天没有结果,投票于24日继续进行。

当地时间10月23日13时41分,土耳其东部凡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公里。土耳其坎地利天文台负责人称,地震造成1000多幢房屋损坏,死亡人数估计在500至1000人之间。地震发生地点靠近土耳其和伊朗边境。当地官员在土耳其国家电视台说,地震使当地多幢建筑物倒塌,许多居民遇难,他们现在非常需要救援队伍和帐篷。地震还使当地通信和电力供应中断。地震发生后,凡省北部地区又发生了多次余震。土耳其是地震多发国。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西北部的两场大地震造成约1.8万人丧生。

10月23日下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东京与法国总理菲永举行会谈。鉴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双方汇总并发表了有关加强核能安全领域合作的共同宣言,主要内容为研究设立“国际紧急应对小组”,以便在核电站事故发生时提供支援。宣言指出,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在核能领域实现最高水准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并明确指出双方将合作推进核电站周围去污工作。宣言还称,为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两国相关人士将组建委员会。双方还确认,将携手应对欧洲债务危机。二十国集团峰会将于11月初在法国戛纳召开,鉴于此,两国首脑就稳定全球经济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0月24日,美国和朝鲜谈判代表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为期两天的对话。这是双方继今年7月底在纽约举行首轮试探性会谈后,再次进行双边直接对话。双方代表团分别由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和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率领。美方官员认为此次会谈仍是“试探性”的,目的在于确保朝鲜继续参与谈判,避免发生任何“误判”。

10月25日,据阿拉伯电视台报道,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一名官员说,卡扎菲的遗体已于当天凌晨5时埋葬在利比亚沙漠深处的一个秘密地方,同时被埋葬的还有卡扎菲的小儿子穆塔西姆以及国防部长阿卜杜拉•尤尼斯。这名官员透露,葬礼仪式的主持者为上述3名死者朗读了《古兰经》经文,出席葬礼的4位目击者均已发誓“永不泄密”。巴林《中间报》对此评论说,之所以悄悄把卡扎菲埋葬在沙漠腹地的一处秘密之所,是怕那里会成为其支持者的“圣地”,对利比亚执政当局构成严重威胁。

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第二次欧盟与欧元区峰会开幕。欧洲领导人将就大规模减记希腊债务资产、为欧洲银行业注资及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扩容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自从23日峰会结束以来,各方就上述问题的磋商并无实质性进展。相反新的分歧却接踵而至,如欧洲央行在处理欧债危机中的作用定位、在新的救助希腊计划中银行业是否应以自愿方式参与、希腊债务资产的减记规模等等。26日在欧盟峰会开幕之前,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联邦议会再次投票通过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议案,从而为稳定欧元和救助欧元区债务国提供了必要条件。

10月27日,日本中央银行发布有关经济前景分析的《经济与物价形势展望报告》,其中将2011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期从7月预测的0.4%下调至0.3%,理由是欧洲债务危机造成海外经济减速,企业生产和出口增长放缓。报告中还将2012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期从2.9%下调至2.2%,并首次预测2013年度为1.5%。27日,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发布统计数据显示,韩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4%,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韩国央行表示,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幅度恐难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韩国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经济从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同比增长8.5%之后,增速一直呈现放缓趋势,而2011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率仅有0.7%,创下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韩国央行当天表示,韩国2011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7%,而此前央行对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为4.3%,现在看来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第5篇:搞笑国际新闻

观众朋友们,下晚好

下晚好,今天是XXXX年XX月XX号星期X,农历XX月XX

欢迎收看今天的XX新闻,以下是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

1. 昨日,以色列群众与巴勒斯坦警方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巴勒斯坦人定居点发生激烈冲突,

以色列群众向巴勒斯坦士兵投掷石块和鸡蛋,后者则开枪还击,冲突中至少造成5名以上以色列人死亡,此间人士评论,近年来美国锅里衰退,以色列失去靠山,在巴以冲突中已处于劣势,以色列激进组织频频制造自杀爆炸事件。同日,巴勒斯坦总统小阿拉法特宣布以色列政府为支持恐怖主义政府并要限制其总理沙皮的行动自由。双方冲突不断升级,以色列要求联合国干预

2. 伊拉克战机在英国北部禁飞区上空遭到英国防空武器袭击,伊拉克进行还击,英国《太

无事报》称伊拉克在英国设立禁飞区以来已有数千名英国人在空袭中丧生,英国政府称一垃圾额的空袭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伊拉克方面称,只要英国人还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空袭就不会停止。近年来伊拉克已援助北爱尔兰分裂组织数亿美元,以对抗英国现政府。

3. 同日,来自《华盛顿邮报》消息,伊拉克在对伦敦的空袭中有5枚导弹集中美驻英大使

馆,造成10名美国人死亡。伊拉克方面表示,这是由于使用了过期的地图所致,对此感到very sorry! 美国百万群众上街游行,抗议伊拉克暴行,并焚烧伊拉克总统萨达父的画像,美国政府则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同日,在洛杉矶举行盛大仪式,欢迎阿拉伯(包括伊拉克)来没投资。

4. 近日,福建海关在厦门附近接货一艘偷渡船,内有50名台湾人,10名美国人和5名日

本人,据称,他们都想到中国大陆来淘金,以养家糊口。针对偷渡到中国的外国人不断增多的形势,中国外交部表示,对于申请政治避难的外国人,可以考虑给与中国国籍,美国表示强烈反对。

5. 日本首相新右卫门访华,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中国政府将向日本提供10亿元人民币

(一元人民币折合一百万日元)无息贷款。并表示,继续鼓励中国企业到日本投资设厂,但要求日本政府切实解决好日本妇女对中国员工的性骚扰问题。日本首相表示,中日人民世代友好,并第167次代表日本政府对曾经的对华侵略行为谢罪。

6. 中国第283届人民代表大会第75次会议通过决定,向夏威夷岛政府出售大批先进武器,

并部署TNND导弹防御系统,以支持该岛民众的独立行动。美国政府表示最强烈的抗议,并称,保留进一步行动的权利。中国政府表示此举为了维护两岸和平,中国政府将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保卫夏威夷,并警告美国政府不要采取过激行动。美国再次表示最强烈的抗议,中国政府也再次表示最强烈的无视。同日,中国接见美国分裂派人士,美国表示强烈愤慨,中国又一次表示强烈无视。

7. 有2名日本女留学生在南京遭到数名中国籍男子轮奸,警方调查时该两名女子称,对此

次事件,完全自愿。警方因此怀疑其有受虐狂的倾向,不再介入此事。据报,近年日本到中国留学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她们都以嫁给中国男人为荣,为此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8. 中国今日与古巴政府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表示不针对任何第三国,并约定没奶

奶在加勒比海举行军事演习,美国方面表示强烈抗议,要求中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过再一次被中国无视。

9. 昨日,美国法X功分子在美国白宫前集体静坐,宣扬教义并表演了自焚、白日飞升等,

据报道,法X功近年来在美国广为传播,兴旺发达,已有2/3的美国人是其信众,各地报纸纷纷报道法X功好,不用看病吃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更有若干教徒潜心钻研,推翻了流传数百年的相对论及牛顿的3大定律,据统计,已有数百万美国教徒通过各种

方式实现了圆满,到达了极乐世界,并发了E-mail回来。

10. 前日,中国侦察机在美国沿海飞行时,遭到美国50架战斗机拦截迫降,中国政府发言

人声称,该侦察机不再美国领海内,并威胁美国政府立即交还飞机及人员,否则后果自负。美国政府称,该事件严重伤害了美国人民的感情,表示遗憾,请求中国政府道歉,遭到中国政府严词拒绝。

观众朋友们,以上是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播送完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第6篇:新华新闻新华国际

中国启动糖尿病防控新战略 2009-11-13

今年11月14日是第三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是“认识糖尿病,我们在行动”。近日,卫生部、世界糖尿病基金会联合在京举办’2009中国在行动——糖尿病国际论坛。糖尿病虽为慢性病,但其危害及蔓延速度已远在许多传染病之上。紧迫的现实是,每10秒钟世界上就有1名糖尿病病人死亡;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猛增至3.8亿。200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2.46亿。其中,中国人有4000万,居世界第二。

让高危者自己走入预防干预队列

在此次论坛大会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向中外各界人士通报,今年,中国糖尿病防控策略作出了重大调整。政策上最大的突破是,糖尿病防治进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列。

2009年是中国医改起始年。医改确定的重点政策之一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今年开始,政府为所有城乡居民平均每人出资15元,2011年达到人均20元,用以提供九大类服务。向糖尿病及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人群提供专项防治指导服务就包括在其中。

孔灵芝说,在医改的背景下,国家糖尿病防控的基本思路是,在广泛开展面向大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同时,瞄准最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人群,重点实施预防控制战略。

具体行动实施分三步走。其一,组织专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画像”——用体重、血脂、血压、腰围、吸烟、年龄、家族病史等多个标尺,圈出高危人群的具体范围。谁符合这个标准,谁就需要进入预防干预管理队列。其二,通过各种方式对“画像”进行宣传,使人人知晓、人人对照,使处在患病风险中的高危人群自己走出来,寻求血糖检测。其三,在社区提供便捷的血糖检测服务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据介绍,目前在我国城乡各地,血糖检测已成为医保报销项目。遍布全国城乡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已经使血糖检测成为一项十分方便可及的服务。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指导教育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我国疾病经济负担达3208.0亿元;2005年增加至23606.4亿元,其中慢性病经济负担占14761.7亿元。与1993年相比,2005年,我国GDP增长了418.5%,疾病负担则增加了639.5%。2004年,我国用于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即达574.69亿元。糖尿病为疾病负担的“大户”之一。

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3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有6400万人处在糖耐量受损状态,发展为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非常高;有超过1/3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已经出现了眼部、肾脏和心脏受损等并发症。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有97%患的是2型糖尿病。大量证据表明,80%的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并发症却可以致残、致死。

分析长久以来我国的糖尿病医疗服务花费模式,孔灵芝指出,我国糖尿病直接医疗费用80%以上用在了并发症的治疗上。这是错误的治疗策略。而这一错误,源于我们不能把高危人群找出来,及早实施预防干预;不能及时发现早期病人,实施早期治疗。

审视糖尿病完整病程及所对应的医疗服务与支出,早期检测、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花费相对较小,被称作便宜的治疗;延缓并发症、治疗并发症花费巨大,被称作昂贵的治疗。孔灵芝说,在医改政策支持下,锁定糖尿病高危人群,重点为其提供服务,必将大大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并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昂贵的治疗费支出。而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指导教育,被指导者更容易接受,教育的效果更好。

立足预防的“3.3.3策略”

在此次论坛间隙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孔灵芝告诉记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在任时曾主持通过联合国决议,把199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世界糖尿病日变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从此,糖尿病防控被赋予了政府责任。在我国,将糖尿病等慢性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实施国家防控行动,也已有十几年。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不断调整着防控策略。

孔灵芝介绍,1998年,卫生部即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提出“六个转变”的策略调整,即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医疗、科研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由以城市为主向城乡并举转变,由高层向基层转变,由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由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2001年,卫生部又提出了“十个转移”的策略调整,即以疾病为主导转为以健康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转为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重点转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以医院为基础转为以社区为基础,以重疾病防治转为身心健康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从卫生部门转为多部门和社会参与,从专科医生到专科与全科互动,从医生管理到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从治疗为主转移到管理为主,从强调治愈到强调医疗照顾。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卫生部进一步归纳出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基本策略——“3.3.3策略”,即面向3个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关注3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性治疗),运用3种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并先后编写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等一系列慢性病防治技术规范文本。

据悉,以“3.3.3策略”为指导,近年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与临床的结合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投身健康教育,从关注疾病到重视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从单学科到多学科联防联控,使许多病例得到了早期识别。与此同时,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启的为期5年的“中国糖尿病管理项目”共覆盖40余万人口,管理糖尿病患者5000多人。同时,开创了以社区—医院一体化系统服务为核心,卫生部、疾控部门、学会、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部门合作的运行机制,为我国启动实施糖尿病防控新战略奠定了基础。

论坛观点

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防控糖尿病政府要行动

对于我国的糖尿病发病情况,政府高度担忧。20年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10倍。糖尿病还会导致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还可以致盲、致残。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今后将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现在最紧迫的是要建立起糖尿病防治体系。现在,大医院的防治水平并不低,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防治力量薄弱,社区医生不懂怎么去控制糖尿病,乡村医生不知道什么叫糖尿病。这种现状急需改变。近期,辽宁省准备在鞍山搞一个城市试点,建一家糖尿病专业医院,在这家医院建立一个防治糖尿病的培训中心,培训基层的医生、护士;建立一个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心,向每名当日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周的防治指导教育。

吉林省长春市市长崔杰:发展经济牢记健康第一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就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可是,没有健康,还有生活质量吗?现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些不平衡,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也有些不平衡。治疗这条腿长,预防这条腿短。我们不仅要研究治病,而且要研究怎么防病。通过抓预防,少得病,不得病,得病后早一点治。预防不仅仅是预防疾病,还包括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保障体系的建设、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郭岩:健康应成为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许多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也在导致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构建健康公平的总体社会政策框架,以健康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社会政策。从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条件入手,关注国民的终生健康问题。要从宏观经济、社会和卫生政策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社会的分层结构,在全社会倡导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强调以健康为中心,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控烟、限酒。总之,我们制定任何一个政策,都要首先想一想它对健康的好处。这应该成为所有政策制定的基本价值取向。

卫生部糖尿病管理项目常务副组长许樟荣:给医保支付体系“打补丁”

慢性病的诊断明确,医疗费用相对固定,医保基金对其进行统筹支付的风险相比大病支付的风险也小很多。所以,在医改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改变观念,加大投入,保证社区对慢病防控的基本卫生服务供给。各地社保部门应与卫生部门联手,在现有的基础上为医保支付体系“打补丁”,增加对慢性病防治的医保报销比例,以遏制慢性病被拖成大病后,医疗费用大幅增长给医保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

目前,我国在从事糖尿病诊治的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准入制度上还缺乏相应的规范。一方面,基层医院对患者缺乏从发病到治疗的一系列过程的记录,造成病情数据不连贯,给医生的诊治带来了麻烦;另一方面,许多大医院往往不认可下级医院的检查结果,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国家应加大对专业人才培训的投资,着力解决基层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专家建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春明教授:应开发糖尿病防治社区适宜技术

众所周知,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相结合,是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控制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如何控制体重,怎样吃出健康。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给出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和行为干预的方法,为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对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糖尿病防治行为,提高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要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提供个体化的公共卫生服务,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定期为其进行血糖监测并随时调整和改进个体干预方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生活干预6年推迟糖尿病发病14年

始于1986年的大庆糖尿病20年随访研究,是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大庆市第一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一项糖尿病长期预防研究。6年的研究证明,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能让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降低30%~50%。同时,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能预防或推迟糖尿病发病长达14年。

糖尿病到底有多危险?跟踪发现,在1986年之后的20年间,当初的对照组有93%已发生糖尿病,17%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这些人在参加临床试验时平均年龄仅为46.6岁。这样的结果更凸显了干预的重要性——糖尿病前期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不进行干预,几乎不可避免都会变成糖尿病病人。

这项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干预措施要得当,以中等强度为宜;强化时间要足够长,以确保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健康教育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除了医务人员,政府、媒体都要参与其中。生活方式干预应更早开始,无论高危人群还是一般人群,都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贾伟平:防治糖尿病需医院社区无缝衔接

当前我国的糖尿病防治任务越来越繁重。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最基层网络。糖尿病防治工作越来越需要落实在社区。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及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对于糖尿病防治,医院和社区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功能定位,制定出量化可行的规范管理措施及流程。在执行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流程通畅,无缝衔接,才能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大医院应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社区人群普遍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转变对糖尿病防治的态度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际糖尿病联盟已经宣布,2009年~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都将定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糖尿病知识的普及程度都远远不够。鉴于糖尿病的低龄化趋势,家庭和学校应当担负起健康教育的责任,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意识。

在慢病防治的过程中,大医院、专家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综合性医院应加强筛查、发现慢病患者的职能,承担糖尿病的确诊工作,并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急症或疑难重症糖尿病患者提供诊断和救治;另一方面,综合性医院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呼吁政府部门对慢病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调开展工作。

论坛寄语

陈竺(中国卫生部部长):

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增加经济发展后劲、延续“中国经济奇迹”、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需要。“健康中国2020”在战略研究阶段包含5个方面的专题,在其中之一的公共政策研究中,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研究占据核心地位。

科菲·安南(联合国前秘书长):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在全球的快速增长,因患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已与艾滋病的致死人数不相上下。但纵观全球,防治糖尿病却面临忽视与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将糖尿病放在优先关注的地位。否则,未来我们很多简单的目标恐怕都无法实现。

杨文英(中国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至少5%。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肥胖人群中有大约50%的人会患上糖尿病。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诊断时有超重问题。

安尼·卡布(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

我们需要尽快掌握应对慢性疾病流行的方法,建立能够有效应对慢性疾病的医疗卫生系统。我们需要一个模式,在基于社区的慢性疾病门诊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基于医院的急诊、三级护理之间建立一个健康的平衡关系。

国际糖尿病联盟总裁吉恩·克劳德·穆班亚: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发布的糖尿病地图显示,我们没能很好地控制住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威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孤军奋战来战胜它。要打赢这场与糖尿病的战斗,整个国际社会必须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诺和诺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索文森:

应对糖尿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早期发现、保证治疗的可获得性及提高治疗水平。实现这一举措离不开政策的长期支持。

印度果阿邦卫生部部长拉恩:

今天,印度有超过4100万人患有糖尿病。据估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至8000万人。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认真应对糖尿病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民众心理带来的影响。印度政府和企业必须携手并肩,提升公众意识,共同采取行动应对糖尿病。这是战胜糖尿病的唯一出路。

《与时间赛跑》作者斯蒂芬·里德:

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政府部门应该更加努力,控制这些对全球健康、国家繁荣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

媒体声音

健康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硕:宣传慢病防治政策是专业媒体的责任

作为一张全国性的卫生行业报,积极宣传国家的慢性病防治政策、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准确传播有关慢性病防治的信息和知识、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急性传染病相比,目前公众对于慢性病的了解程度还不高。作为专业媒体,《健康报》要在报道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整合各方力量的基础上,确保慢性病相关报道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把最新的防治理念和最实用的诊疗技术带给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人民大众。同时,我们还要为报道寻找恰当的角度,实现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记协新闻发展中心主任王大龙:共同搭建健康传播平台

由政府出面组织媒体、专家、患者、企业等社会公众共同搭建一个健康传播平台,有利于实现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

在这个传播平台中,媒体是健康知识传播的主力军和重要载体,是连接医务人员和公众及患者的桥梁,可以使健康传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专家的参与可以确保知识传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患者以个人亲身的经历讲述,可提高健康知识传播的感染力;企业的参与,既解决了传播资金的来源问题,也使企业在承担公民责任的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7篇:2010国内 国际重大新闻

国内部分

1、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 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视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至18日在京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党中央提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全国各地扎实推进

【视频】

在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创先争优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开展的两项活动之一。

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5月7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进行研究部署。目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各地各部门扎实有效开展。

3、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展示城市文明最新成果

【视频】 5月1日—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创造了多项纪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逾7308万人次的境内外游客参观,单日最大客流达103.28万人。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传播“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被誉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

4、中央连续调控房价物价 房价涨幅回落物价涨势得到遏制

【视频】 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点措施,要求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随后各地出台相应调控细则。9月29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五条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这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开发商囤地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利用贷款投资和投机住宅的需求得到了初步控制,房价涨幅回落。

7月份以来,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百姓生活受到影响。CPI涨幅持续走高,11月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以来新高。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价格总水平,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目前部分食品价格相继回落。

5、国家发布首个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

【视频】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

6、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视频】 2010年是中央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30周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

7、海峡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视频】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

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视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自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5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向全国人民致感谢信,表示人口普查已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普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这次普查首次将在境内的港澳台、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与,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大一场社会动员活动。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视频】 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10年教育事业8大发展任务之一,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11月,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2011年3月底前,以县为单位,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

10、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视频】 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月轨道”。此后,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嫦娥二号成功拍回月球影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等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

探月工程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嫦娥二号承担着为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和为预选着陆区成像的重要任务,是继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11、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创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视频】 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京沪高铁2008年4月开工,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到486.1公里,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705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高铁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5年时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2、广州亚运会成功举行 中国199枚金牌第八次蝉联榜首

【视频】 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这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盛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在中国举行的又一次国际性盛会。中国代表团最终以199枚金牌、119枚银牌和98枚铜牌共416枚奖牌的突破性成绩,连续第八次蝉联亚运会金牌和奖牌榜榜首。

13、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视频】 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夺走2000多名同胞的生命,玉树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随即展开。

14、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千余人遇难

【视频】 8月7日夜22时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千余人遇难,昔日家园被夷为平地。国务院决定,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15、山西王家岭矿难 115人获救38人遇难

【视频】 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井下。经过抢险救援人员多日奋战抢险,最终有115人成功获救,38人遇难。

国外部分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

【视频】 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该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11个发展中国家组成,拥有近19亿人口,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以及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是仅次于欧洲经济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6个东盟成员国的贸易产品90%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9.8%降至0.1%,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4个东盟新成员将在2015年对90%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

2、海地发生7.3级地震 23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

【视频】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左右,海地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这是海地在200多年的时间里,遭受的最为强烈的地震,共造成至少23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其中,49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丧生,8名中国维和警察不幸遇难。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3月31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海地重建国际捐助大会,为海地震后重建筹集资金。

3、天安号事件、朝韩炮击 朝鲜半岛局势升温 【视频】 3月26日,韩国海军“天安号”警戒舰在韩国西部海域值勤时突然爆炸沉没。韩方称“天安号”系遭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但朝方予以否认。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相互炮击事件。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使本来就阴云密布的朝鲜半岛更加紧张,局势骤然升温。

4、“红衫军”集会不断升级 泰政府被迫武力驱散

【视频】 3月14日,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反独裁民主联盟(“红衫军”)在首都曼谷举行阿披实上台一年多来最大规模反政府集会,要求政府解散国会下议院。此举遭到拒绝,“红衫军”反政府集会活动不断升级。4月7日“红衫军”包围并冲入国会大院,泰国政府宣布在曼谷及其周边地区实施紧急状态法。4月10日,泰国军警在驱散“红衫军”示威者时,双方发生暴力冲突。5月19日,泰国军队进入“红衫军”集会区,展开“清场”行动。当天,7名“红衫军”领导人集体自首,并宣布结束集会示威。持续两个多月的示威和冲突造成至少75人死亡、1800人受伤。

5、波兰总统客机坠毁 包括总统在内96人遇难

【视频】 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等乘飞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飞机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因气候原因强行降落时坠毁,共有96人在事故中遇难,其中包括总统夫妇以及多名波兰高官。波兰举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哀悼活动,俄罗斯也宣布4月12日为全国哀悼日。

6、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

【视频】 4月20日,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墨西哥湾水域爆炸沉没,共有相当于490万桶的原油泄漏入海,造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7月12日,原油泄漏87天后,漏油井从顶部被封死。9月16日,隐患被彻底排除。肇事的英国石油公司19日称该公司为应对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已支出约95亿美元。事故严重污染墨西哥湾水域,沿岸美国5个州的生态系统、渔业、旅游业遭受重大影响。

7、欧洲债务危机四伏 欧盟与IMF最大救助计划启动

【视频】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5月3日,希腊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申请,欧盟内部就是否援助希腊发生争执,并最终以希腊削减财政赤字为条件,向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援助。

为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力保欧元稳定,5月10日, 欧盟决定与IMF共同设立一项总金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这一史上最大救助计划。

8、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 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一步

【视频】 5月20日,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400多人的专家团队用了大约15年时间获得的。他们用一个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替换”了自然支原体原先的基因组,“指令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使之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的一步。它颠覆了有关生命属性的经典认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震动。

9、南非举办足球世界杯 世界杯首次来到非洲

【视频】 2010年足球世界杯于6月11日至7月12日在南非举行,这是今年规模最大的体育专项赛事,也是世界杯首次来到非洲。在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举行的南非世界杯决赛中,西班牙队最终经过加时,1比0击败荷兰队,成为第8支世界杯冠军球队,也是首支在欧洲以外夺得世界杯冠军的欧洲球队。

10、巴基斯坦遭遇特大洪灾 国际社会积极援助

【视频】 7月下旬,巴基斯坦遭遇该国80年来最严重洪灾。一个月多的洪水侵袭,使得该国至少1/5的面积遭灾,16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淹。巴基斯坦当局确定的洪灾死亡人数为1600人,据估计死亡人数远高出这个数字。联合国表示,这次特大洪灾造成巴基斯坦1700万至2000万人不同程度遭灾。据统计,受灾民众总数已经超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和2010年海地大地震受灾人数的总和。

11、智利矿难 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被救

【视频】 8月5日下午,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23日,事故后17天,智利总统皮涅拉向媒体展示从地下688米处传上来的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全部33人仍然活着。”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经过22小时34分钟的紧张救援,被困井下69天的33名矿工全部成功升井。

12、美军战斗部队撤离伊拉克

【视频】 8月19日,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部队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边境随后关闭。至此,美国按照时间表完成了在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的计划。剩余约5万官兵将主要负责向伊拉克部队提供支持与训练、配合伊方实施反恐任务以及为美方人员及目标提供安保等,并将于2011年底前撤出。

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奥巴马2009年1月入主白宫时,伊拉克境内约有14.4万名美军。此后,约9万名驻伊美军撤出。美军撤出同时,伊拉克安全局势急转直下,连环自杀式爆炸袭击不断发生。伊拉克陷入政治僵局,新政府难以组建,外界对美军撤出后伊拉克的安全前景感到担忧。

13、美国量化货币宽松政策遭各方不满和批评

【视频】 在财政政策、利率政策空间丧失且效用微弱的背景下,11月3日,美联储表示,将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每月购买量约为750亿美元,规模稍大于此前市场预期的5000亿美元,同时将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这项被各方喻为美联储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决定一经发布,便引来了各方的不满和批评之声。

14、G20峰会在首尔举行 应对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

【视频】 11月11日,为期两天的以 “跨越危机,携手成长”为主题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是在第三届匹茨堡峰会确立G20为长久机制峰会后举行的第二次会议。首尔G20峰会以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和发展为四大主要议题。1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二十国集团成员其他领导人一起出席峰会,讨论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等措施。

15、坎昆气候大会通过重要决议 重建未来谈判信心

【视频】 坎昆气候大会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经过近两周的紧张磋商,《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重要决议取得积极成果,被认为是在重建气候未来谈判的信心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但《坎昆协议》未指明《京都议定书》谈判的未来,没有给出完成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备受关注的“快速启动资金”、“气候基金”,《坎昆协议》有了原则性共识,但依然存在多种“选项”,这些分歧被留给明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

第8篇:2017年十大国际新闻

二、国际部分:

1、韩国法院3月31日凌晨签发对前总统朴槿惠的逮捕令,朴槿惠随即被移送至首尔看守所,成为继卢泰愚、全斗焕之后,韩国第三位被批捕的前总统。

2、3月30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在约旦河西岸修建一个新的犹太人定居点,用于接收从非法定居点阿莫纳撤离的定居者。这是以色列政府20多年来首次批准在约旦河西岸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

3、首届“慰安妇”博物馆会议4月1日在东京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美国等多国的“慰安妇”博物馆、资料馆和市民团体代表共20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共同声明,表示将团结行动,继续保存和传承“慰安妇”历史记忆。

4、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4月3日宣布,将南非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也是南非自2000年以来首次失去标普的投资级评级。

5、欧洲议会4月5日以516票赞成、133票反对、50票弃权通过了一项决议,为英国“脱欧”谈判划定“红线”。决议指出,英国在退出欧盟前与第三国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将违反欧盟法律;英国也不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在双边层面上商谈退出程序或未来关系问题。

6、美国国防部4月6日晚发表声明说,美国东部时间6日20时40分左右(北京时间7日8时40分左右),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两艘美军军舰向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的沙伊拉特军用机场发射了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7、泰国国王拉玛十世玛哈·哇集拉隆功4月6日在曼谷王宫签署新宪法,标志着泰国自君主立宪制以来的第二十部宪法正式颁布实施。

8、当地时间9日17时30分许,韩国“世越”号沉船船体在8列自行式模块载重车的抬行下,被缓缓从半潜船上滚卸至木浦新港码头。这标志着由上海打捞局主要执行的韩国“世越”号打捞工程顺利完成。

9、近日,经联合国驻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总司令批准,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编写的维和医疗保障标准在联马团任务区正式颁布实施。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4月10日联合发布报告,呼吁各经济体采取措施降低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

11、4月13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美军当天向阿富汗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目标投放了有“炸弹之母”之称的大型空爆炸弹。五角大楼发言人亚当·斯坦普表示,这是美军在战斗中首次使用该炸弹。

12、4月1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重磅消息称,土卫二上具备生命所需的几乎所有已知元素。

13、4月16日,土耳其举行修宪公投境内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主导的支持修宪派阵营赢得51.4%的选票,宪法修正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最终计票结果将由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公布。分析认为,土耳其由议会制转变为总统制,不仅事关该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对地区局势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14、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4月18日代表金砖国家在联大“可持续发展目标筹资问题高级别讨论会”上做共同发言。这是2006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金砖国家首次就重大国际问题在联合国场合共同发声。

15、智利是拉美地区最为发达、开放和政治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等级均居拉美地区之首,被世界银行称为“拉美经济奇迹的发展样板”。智利2011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5年间,智利贫困人口(即日均生活费低于4美元)比例也从26%直降至7.9%。

16、英国议会下院4月19日举行投票,结果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提前举行大选的动议。英国将在6月8日举行大选。

17、联合国与非洲联盟4月19日举行了首次年度会议,并签署了加强和帄与安全方面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

1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19、4月22日电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0日至2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及全球金融治理、促进对非洲投资倡议、金融部门发展和监管等议题。 20、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21日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献上名为“真榊”的祭品,日本首相助理、总务大臣以及90多名国会议员集体前往参拜。安倍内阁曲线拜鬼遭国际社会批判。

21、法国内政部4月24日公布了总统选举首轮投票全部统计结果,“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获得23.75%的有效选票,在11名候选人中居首位,居第二位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21.53%的有效选票。马克龙和勒庞得票领先,将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这是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59年来,首次由两位不是传统左右翼政党的候选人占据总统选举“决赛”的舞台,他们将在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展开最后角逐。

22、在离开地球近20年后,美国“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将于4月26日正式进入任务“大结局”,首次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穿越,近距离观测土星。

23、美国当地时间4月26日下午,特朗普政府公布税改方案,准备将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35%减为15%,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9.6%减为35%,并将征税级差从7档减为3档,分别是35%、25%和10%。个税起征点则几乎翻了一番,夫妻合并申报的所得税起征点将从12700美元升至24000美元。新税改方案还将废除遗产税、奥巴马医保税、替代性最低税等税种,并取消多项税收减免政策。

24、4月27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北京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大会以“天·工·开·悟”为主题,寓意着眼现在,关注未来。大会为期5天,来自全球的100位顶尖科学家、500位行业领袖,以及10万名观众,就当下最热门和最前沿的行业和领域,以科学复兴、创新、连接、价值等为话题,实现多形式、多角度、高规格的跨界交流和碰撞融合。

25、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4月27日协商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创新日”的第284号决议,确认创新对于每个国家发挥经济潜力至关重要,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认为这将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凝聚新动力,为包括妇女和青年在内的所有人创造新机遇。

第9篇:国际新闻播读稿件

国际新闻2

一、

11日,纽约、华盛顿等地举行活动,纪念“9·11”13周年。奥巴马在白宫外南草坪对“9·11”遇难者家属发表演说,称“任何恐怖行为都无法熄灭爱”,“我们继续活下去是因为作为美国人,我们不向恐惧低头,绝不”。

“奥巴马在讲话中尽量拖慢语速,让每个音节饱满,突出所有的重音。”美国《时代》周刊说,可实际上他只在电视上出现了几分钟,人们就听懂了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美国将在中东开启一场新的战争,而且是一场没有结束期限,没有清晰量化标准的战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对一个试图终止战争,还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总统来说,这或许是他最不想发表的演讲,一年前,他在全世界面前撤回了因使用化武对叙利亚政权发出的军事威胁,如今他却告诉美国人,美军要空袭叙利亚境内ISIS成员,卷入叙利亚内战,这是“非常巨大的转变”。

“美国不能忘却过去十年的教训”,《洛杉矶时报》10日社论称,经过深陷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的十年,任何要求美国军事力量重返该地区的决定都是令人担忧和异常复杂的,总统必须小心不造成使命偏离的恶果,必须勤勉地向别国寻求帮助,必须得到国会授权。《纽约时报》社论则要求奥巴马向国民谈清楚战争的成本。文章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我们都曾以为干预是有限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不断掏钱。奥巴马政府今年夏天向伊拉克部署军事顾问以来,美国在伊军事行动每天要花费750万美元,“在总统把国家带回战争之路时,一场清晰的辩论至关重要,辩论焦点是走这条路将会有多么昂贵,多么痛苦”。

据参考消息9月12日报道 外媒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亲自领导此前隶属于政府的军工委员会,以更好地解决国防订单的落实问题。俄还将通过一系列新型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对抗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动作,应对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上加大对俄制裁的做法。

二、

据俄塔社9月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亲自领导军工委员会,此前该委员会隶属于政府。他认为提高其地位可更好地解决国防订单的落实问题。

在制定《2016年-2025年国家军备纲要》会议上普京说:“已经签署有关建立俄联邦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命令,该机构的地位将得到提高。”他说,军工委员会将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普京任命副总理罗戈津为该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为该委员会责任秘书。

普京说:“我希望,委员会的新地位以及更宽的权限可以准确地协调国防部、各主管部门和军工企业的合作,迅速解决完成国防订单的所有组织问题。”他认为,这项改革“可以提高军事工业和军事技术以及安全领域国家政策的执行效率”。

普京说,《2016年-2025年国家军备纲要》是提高强力部门作战潜力的专项计划机制。

他指出,在确定国家军备纲要拨款规模时,必须根据宏观经济预测。《2001年-2010年的国家军备纲要》拨款2.5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7.4卢布),而现行的《2011年-2020年国家军备纲要》拨款已超过20万亿卢布,况且有大约3万亿卢布专门用于发展军工企业。如此集中财力是可以理解的,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装备陆海军,改造国防工业,弥补早些年的疏漏。

三、

新华网莫斯科6月3日电(记者胡晓光)俄罗斯政府军事工业委员会人士3日说,俄海军计划在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完成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布拉瓦”的5次发射,其中3次首次从鄂霍次克海水域进行。

俄塔社援引这位未透露姓名的人士的话报道说,在2014年的8、9月份,“布拉瓦”的发射由“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完成,11月份由同级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完成。这两次发射从俄北部的白海水域进行,预定目标是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试验场。

这位人士说,2015年夏秋计划对“布拉瓦”再进行三次发射,由战略导弹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完成,从鄂霍次克海水域发射,预定目标是位于俄北部的齐扎试验场。

“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研制的最新型战略核潜艇,将成为未来数十年间俄海上核威慑的中坚力量。该级别核潜艇主要用来维持与美国的海上战略平衡,被认为是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劲敌。

“北风之神”由圣彼得堡“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设计,长170米,宽13.5米,水下最高航速29节,最大潜深450米,定员107人。“北风之神”采用先进降噪技术,使其在实施核打击时不易被发现。

“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是俄专门为“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研制的,其射程为8000公里,可携带6至10个高超音速分导核弹头。每艘核潜艇可携带16枚固体燃料的“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从2004年起开始测试这种导弹。2013年9月6日,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发射了“布拉瓦”导弹,但以失败告终。

四、

中新社柏林9月11日电 (记者黄霜红)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宣布建立国际“反恐联盟”一说,在德国政界引起反响。该国外长施泰因迈尔11日对媒体表示,德国不会参与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

施泰因迈尔表示,在美国对“伊斯兰国”的空中打击行动中,“既没有人问过我们是否参与,我们也不会这么做”。德国更不会参与对叙利亚进行空袭。

施泰因迈尔认为,国际联盟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计划应建立在“政治战略”的基础上。他并称,德国已准备为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这已经不少了,这才是我们承担的责任”。并且,该国政府将尽快实现向伊拉克北部地区难民提供7000万欧元的援助计划。

据德国媒体报道,叙利亚反对派已对美国对叙利亚的空袭计划表示欢迎。反对派发言人说,他们“对此等待已久,并且就极端穆斯林问题一直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叙利亚政府也声称,没有该国首肯,任何在叙利亚土地上的军事行动都是挑衅,并尖锐批评美国准备向叙反对派提供武器的计划:“美国虽然对恐怖组织的一部分宣战,却希望武装它的另一部分”。

上一篇:大学主题团日活动方案下一篇:大学四年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