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员管理制度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食品安全员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食品安全员管理制度

抓好食品安全教育 提升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摘 要】本文提出抓好食品安全教育、提升高校食品安全管理效能的三条路径:用食品安全教育武装食堂员工,提高食堂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优化食品安全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者的管理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关键词】高校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教育 管理

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日趋重要,各高校都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加大对食堂流通和生产过程的监管强度,加强对食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为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商和微商等多种经营渠道出现,外卖平台也在大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学生喜欢在网上订购零食和订餐,主要因为不仅能在网上更直观准确地获得菜品信息,而且能实现便捷的就餐方式。这就使得高校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针对这些校园外来食品的管控,不仅需要高校根据情况制定适宜的校外食品准入制,也需要学生对食品质量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影响食品安全关键的因素是人,在将食材转变成可安全食用的过程中,可靠来源的食材、正常运转的生产设备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食堂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这些过程的实现都与人有着紧密联系。食品生产者的安全操作、管理者的严格监管和消费者的正确食用都会对食品安全控制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分别探索这三个不同主体的食品安全教育,以提升高校食堂管理效能。

一、用食品安全教育武装食堂员工,提高食堂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一)丰富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教育方法

不管是以哪種管理模式开展的食堂经营活动,对高校食堂员工的管理,都不能松懈,要牢牢把握好食堂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食堂员工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需要以更简易通俗的方式将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给从事食品的采购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结合实践工作和调查总结发现,以开大会方式给食堂员工传达上级食品安全文件精神及新标准等内容时,员工收听效果不佳,而通过PPT讲授,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开展,员工收听效果相对好一些。但还需要其他灵活的方式,比如:

方法1:食堂监督管理人员通过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错,现场教育,当面把问题指出,并讲解相应的标准要求,马上做标准示范,这样效果最佳(前提是监管者对标准非常熟悉,而且不耽误员工当时的工作)。

方法2:食堂开展不定期抽查工作,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在员工公告栏中,不断提醒食堂员工改进。

方法3: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创建微信群,按工作环节划分不同的群,食堂监管者将各岗位的食品卫生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及出现过的安全事故等内容定期传到群中,给食堂员工提供学习的资源和环境。

方法4:定期考核,以现场考核和笔试考试的方式交叉进行,再点评和公布成绩,设进步奖,给予一定激励奖金(需要食堂经营方的大力支持)。

方法5:借助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督机构的力量,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定期食品安全评估,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让第三方食品安全监督机构专员从食品危害关键点分析,结合每个岗位的情况,分批次对食堂员工进行培训,及时纠正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把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慢慢渗透到食堂员工中,让食堂员工敬畏食品安全法,重视食品安全,就更有利于促进其在食品生产实践中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

(二)加强高校食堂文化建设

在高校食堂努力创造出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达到这样和谐的效果,需要加强食堂的文化建设。首先,把高校治校理念贯穿在食堂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食堂的电视播放学校的新闻、重要活动的宣传和相关政策及制度,也可以通过在员工公告栏粘贴学校相关的信息,让食堂员工感受学校的管理理念及发展状况,增加食堂员工对校园安全建设的参与感。其次,高校要注意了解食堂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食堂员工的工作环境,增强食堂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最后,实行激励政策和淘汰机制相结合,奖惩分明,培养和激励优秀人才,严格处理消极怠工的人员。采用食堂外包方式的高校,也要关心食堂员工发展情况,督促经营商做到奖惩分明,建设健康和谐稳定的食堂文化,以增强食堂员工的责任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优化食品安全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者的管理力

(一)提高食品安全管理队伍的教育水平,提升管理能力

食品安全管理者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他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监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卓越的管理协调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教育传播力,因此食品安全管理队伍整体学历提升有利于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效力的提高。目前很多高校都关注食品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人员调配、引进高学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学历提升等多种方式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队伍的教育水平,更好地把学校的方针政策和文化建设融入食堂管理工作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及食品安全大局意识。

(二)扩大食品安全管理队伍的交际圈,增强管理效能

每个高校的食堂建设情况不一样,在管理上呈现出五花八门的问题,都累积着不同的管理经验,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相互取经,减少相似问题重复走弯路的发生,以达到增强管理效能的目的。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队伍交流的方式有多种,最直接的方式是带着问题到有相应经验的兄弟院校中进行现场交流,最便利的方式是建立相应的工作微信群或者QQ群进行网络交流,还有上级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交流会议等。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队伍交流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经费支持的队伍可以大胆走出去,从市级、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培训和交流会议,都要积极参加,扩大交流面,让管理队伍不断输入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更好地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力量,要结合食品安全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态,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因此抓好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上构建食品安全的“防火墙”,将有利推动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建设工作进入更完善的阶段。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够全面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一)借助新媒体力量,推广食品安全知识

1.扩大食品安全教育信息量。借助新媒体的多种传播途径,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活泼生动的形式将食品安全教育知识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校食品安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新媒体可以确保将食品安全教育知识快速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小,同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班级QQ、班级微信群、社团微信群及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将食品安全知识传播,让学生养成懂安全讲卫生的习性。

2.依托校园信息化平台,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结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交流平台,开设法律法规认知、在线知识问答、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公示和学生论坛等多种模块,将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法律知识、实用性的食品安全防范技巧及食品安全管理发展态势等信息及时传达,有利于学生不断更新食品安全认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在线问答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教育的活动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互动性,提高学习成效。

(二)丰富食品安全教育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度

1.举办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的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举办食品安全微电影大赛,不仅满足了学生动手操练的需求,而且学生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能自主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将自身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理解和认知融入作品中,增强学习效果。同时抓好宣传工作,把获奖作品在校园平台展示,以扩大教育领域。再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比赛,学生在比赛准备和比赛抢答,加深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食品安全教育宣传知识图册,在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2.开展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义务活动。首先,在高校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义务活动计划,通过学生主动报名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筛选等过程,挑选身体健康(后期办理健康证)的优秀学生代表作为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其次,由市场监督局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内容包括许可管理、人员卫生、场所环境、设施设备、有害生物防制、采购与存放、食品添加剂存放与使用、加工过程、专间管理、餐用具清洗消毒、留样管理、配送管理、食品安全档案管理等。最后,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培训合格后,由市场监督局卫生监督部门颁发“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证书,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开展日常的检查工作,根据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排班轮岗,分区域分模块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经高校后勤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审定,由卫生监督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再复查。

3.选拔校园“食品安全卫士”,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比赛选拔或者从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员中推荐等方式推选出每个年级的“食品安全卫士”,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先在校园内开展,业务成熟后再向附近社区推广,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参与度,而且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荣誉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挑战,高校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应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力度,关注食堂管理过程中各类人员的主观影响力,加强食品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让所有与食品的关联者能够更方便有效地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拓宽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面,形成人人积极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局面,使食品安全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许强强,严旭东,陈纪龙.高校推行食品卫生义务检查制度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7(7).

[2]林永庆.高校食堂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3]林雅文.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的功能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5(8).

[4]汤晋.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长春:吉林大学,2015.

[5]张群力,谭徽,李成华,等.一起巴比妥类药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5(2).

【基金项目】“平安校園视阈下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助力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建设的探索和研究”(XY2019YB37)

【作者简介】李 梅(1981— ),女,广西北流人,研究生,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责编 何田田)

作者:李梅

第2篇: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实践

摘 要:本文以食品安全标准概述为切入点,阐述食品安全标准作为强制执行标准,是食品检验检测、行政执法、刑事司法的依据,并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优化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安全管理;实践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严加控制。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管理执法的依据,我国自2013年启动整合清理标准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清理整合了5 000多项食品卫生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以解决标准体系的交叉、矛盾、重复及空白问题,构建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但是,在实际食品安全管理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社会企业的食品经营以及运输流通性带来了困扰,因此需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加强食品风险控制。

1 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产品标准与操作规范配套、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配套、专项标准与基础标准协调为原则所建设的标准体系,管理是指通过检验机构获取、变更、查询获取标准,进行跟踪评价的过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颁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安全标准从事经营活动,构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多样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经营者需对生产的食品负责,承担社会责任,对公众与社会负责。强制执行标准也是行政处罚的执行

依据[1]。

2 食品安全管理中食品安全标准的实践应用

2.1 食品检验检测

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具有相应权利义务,机构必须以检验规范、食品安全标准等作为检测食品安全的核心,根据安全标准合理评价检测结果,出具拥有法律效力的报告。并且在食品检验中,检测机构应严格落实食品检验标准,明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检验标准为依据,参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等次级标准。特别是国家2018年重新整合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后,将原本推荐性标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机构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工具、方法开展检验工作[2]。

2.2 严格行政执法

食品安全标准不仅属于部门规章与法律依据,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部门日常执法中确定企业规范性经营生产,判断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例如,用于食品经营行政处罚依据。按照《食品安全法》第35条规定,商家需持有食品生产经营执行许可证,从事相关食品服务行业,商家应获得许可,未获得许可证,则按照第12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没收商家违法所得的各种设备、原料及工具等物品,对于货值金额不足1万,处罚商家5万~10万元,货值金额超过1万元,处罚商家货值10~20倍的罚款。

2.3 落实刑事司法

在刑事司法中,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判断商家行为是否犯罪,重要证据在于商家经营生产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定商家非罪与罪的行为界限。刑事司法中,食品安全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能够作为判断的依据。市场监管总局颁布,2020年全年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62万件,吊销许可证776件,罚款27.26亿元,74 411人限制从业资格。由此可知,食品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厉的出发、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以食品安全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司法保护,使得人们放心购买食品[3]。

3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3.1 确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为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根本性地位,需建立一套权威、统一的安全标准,避免各地区在实践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过程中,出现“一地一证”的分散化、碎片化模式,各区域的检验报告难以互相认证,无法实现标准全面覆盖。因此,从统一、严谨的角度出发,建立覆盖性广、唯一性强的食品安全标准,保证标准规范性具有权威性,避免出现多重标准、双重标准的情况,促进各地食品安全统一管理,为维护市场秩序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卫生部门应树立食品安全标准唯一性的法律地位,在唯一法规下,多个执法主体能够相互对接、协调沟通,使得行政执法过程中能做够做到有法可依,以免出现各部门自行其是的情况,对食品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共同打击,形成执法合力。

3.2 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应从多方面出发,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制定管理措施,确保标准有效落实。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标准整合,协调食品安全标准、行业标准与部门标准之间关系,且发布新标准后,利用新媒体、电视、集中培训等多种宣传渠道,权威解读标准,调研标准执行情况,把握企业使用的正确性。同时做好标准制定部门与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部门及时将修订与发布的标准情况通报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也应将标准的使用问题定期反馈至制定部门,且提出标准修订意见,通过双方衔接,提高管理成效。另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跟踪工作,对国家标准评价实时跟踪,确保发布的标准质量处于可控范围,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先进性,将标准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职责部门及人员是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实人员,为有效促进管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注重整体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使职责部门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认清自身的工作职责,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4]。

3.3 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下,食品安全管理也应当跟上时代步伐,引入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科技生产力,深入研究质量管理方法,构建完善的信息化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抽样系统、共享食品安全标准系统、检验数据平台等,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食品安全管理要求技术含量较高,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监测报告作为主要依据,着重食品安全检测的现代化与专业化建设。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全国一盘棋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化建设,在此平台上,各地相关部门需要对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执行情况、安全信息以及专业检测数据进行公示,基于体系化,对比分析各地食品安全标准,促进管理流程标准化建设,强化新政策的解读与落实,从整体上保证各地食品安全标准具备较强的一致性,专业化解决新标准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使人们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落实食品安全标准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践可通过确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建立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雨,张潇,曲靖喆,等.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现代食品,2021(4):166-168.

[2]李湖中,孙大发,屈鹏峰,等.国内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法规标准与安全管理对比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5):29-34.

[3]陈科,白越华,王佳,等.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在检验过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8):2637-2644.

[4]卢江.最严谨的标准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J].中國食品卫生杂志,2019,31(3):195-198.

作者:张俊琴 王淑萍

第3篇:贯彻《食品安全法》推进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化建设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民性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干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它需要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才能得以根治。公众参与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加强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协作,确保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的内涵

公众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内涵。“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最初由英文Public一词翻译而来。有泛指公众、民众的含义,也有特指某一方面公众、群众的含义。可见,公众是一个“集合体”,最基本的当然是公民。但公民不同于公众。在英美政治学中,政治参与通常是指公民的参与,非一国公民或者被剥夺公民权的人不能参与政治活动事务。它所指的公众,既包括外国人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包含公民。在法的意义上。公众特指对决策所涉及的特定利益作出反应的或与决策结果有法律利害关系的一定数量的人群或团体。它不仅包括不特定的公民个人,也包括与特定利益相关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

二、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现实意义

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包括多种形式,除了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权力部门、司法部门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外,社会的监督力量不可忽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直接地反映了群众利益,不仅要求政府合法行政,而且要求政府能合理行政。政府的行政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中共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并且具体指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路径。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有权平等地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食品安全利益相关的决策、实施活动,使得其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原则也称作食品安全监管民主原则,是民主思想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延伸。本质上,指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里,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与途径,参与一切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决策活动,使该项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不仅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必然趋势。

(一)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法》的一大亮点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对食品安全进行的第一次专门立法,也是对世人高度关注中国食品安全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回应。《食品安全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对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权限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对各部委的分工进行了界定,并提议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来进行总体协调。除此之外,还对媒体的监督,特别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知情参与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食品安全法》多条涉及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如第10条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第23条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等。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规定,突破了我国传统政府监管过程中的单打独干的模式,吸纳公众依法有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成为该法最大的创新。

(二)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是弥补政府失灵的客观需要

制度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一切政府管理活动无非都是公共选择的结果,有效监管缺失本质上是制度缺失、不均衡和不完善造成的。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

首先是政府“经济人”的自利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私人选择活动中适用的理性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的公共选择活动。也就是说,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在社会活动和市场监管过程中同样也反映出“经济人”理性的特征。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目前大约有100多个,500多个卫生标准。食品卫生监管并非无法可依。而问题何在?从若干年前的毒大米、毒油事件以及注水肉问题,到早些时候的“苏丹红鸭蛋”、“有毒咖啡”,再到去年以来的“三鹿奶粉事件”等。几乎每一例都可以找到有关企业违法的依据,也几乎每一例都可以找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的责任。一些食品产地监管部门失责,并不在于他们不知道源头监管的重要性,而在于地方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错位。

其次是信息不对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领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政治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政府官员与选民所掌握的政治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实际差别。现实社会分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政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作为普通选民,他们与政府官员由于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性,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十分有限甚至完全没有,从而在现实社会中必然表现出政治信息的极大不对称。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例如,早在去年3月就有消费者多次反映三鹿奶粉问题,直到8月份专家鉴定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有毒成分,却没有及时对外公布,半年的沉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这种安全风险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是《食品安全法》急需解决的制度桎梏。由此可见,能左右投票规则的政府及其官员,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中,往往会出于自身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非公正选择。

(三)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有利于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2006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实现法治、服务、责任和效能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使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做到依法行政、服务公众、职责明确和廉洁高效。

首先,食品安全依法监管需要公众参与。所谓依法行政。即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的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对违法失职行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依法行政的“法”既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也包括政府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严格依法行政,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最大诚信和践行。

其次,食品安全服务监管需要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作为手段,通过严格依法监管,为广大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类食品。政府每做出一项服务承诺,不仅意味着对一定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与配置,而且还意味

着对公民和社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但是,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政府做出的监管服务承诺往往没有实际兑现,因此,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服务承诺,都应该通过建立公民有效参与和社会评议承诺考核制度来保障实现。

再次,食品安全责任监管需要公众参与。职责明确要求政府及其各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权责利相一致,有权必有责,权大则责大,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有人具体承担责任,而不互相推诿,使食品安全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受害公众能得到及时救治和赔偿。但要保障公民参与诉讼途径的顺利和畅通,必然要求政府职责明确,否则将无法有针对性地参与诉讼。

最后,食品安全效能监管离不开公众参与。在我国,政府既是食品安全具体监管制度的供给者,同时又是具体监管的执行者,政府往往缺乏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供给的创新动力,从而导致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失衡,监管效率低下。因此,社会公众的有效参与和监督,将是有力推动政府食品安全管理创新和提高监管效率的动力源泉。

三、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和程序保障

在我国,由于制度化途径不健全、参与成本较高且个体收益不确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往往只是关注决策结果而不关注过程。这种非制度化的公众参与不但扰乱了政府的正常工作,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通过审慎思考、理性选择的公众参与途径,精良设计、准备充分的公众参与制度,不仅有助于达成公众参与的实质效果,而且可以预防由非制度化公众参与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前提条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充分说明,没有公众的充分知情和有效参与,食品监管将是大海捞针。为了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涉及食品安全的所有信息必须完全公开,首先,各类食品生产者是食品安全生产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把自己食品安全生产的所有信息如食品原料来源、全部成分、添加剂、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生产日期、安全有效期、注意事项等全部向公众公开。其次,各类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经营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把自己食品安全经营的所有信息如食品来源、储运情况等全部向公众公开。再次,各级各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把食品安全监管的所有信息向社会公开,使食品监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到位。食品生产经营者隐瞒应当公开的安全信息,监管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并进行一定处罚;食品监管者隐瞒安全监管信息,应进行严格的行政问责。

(二)依法授予公众广泛的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和确立有效的受理制度

针对我国采取的是卫生行政部门承担总体协调职责,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农业行政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分段监管体制模式,各监管主体之间又存在职权交叉衔接且有时很难明确分清楚,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又往往是由于监管失职渎职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应依法确定所有食品监管主体都应当成为公众举报的主体范围,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鉴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了有效查处监管过程中的违法失职渎职行为,应统一向上一级纪委和监察部门举报,然后由其进行调查和处理,这将大大降低举报成本和风险,激励公众的举报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三)建立多样化的食品安全监管参与形式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方便、安全、快捷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商业、金融和政府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换的主要手段。与传统纸质信息交换方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有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限制等特点,也给食品安全的公众参与监管提供了可能。不论身处何时何地的公众,只要其愿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管,向政府监管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举报属于公众的自愿法律行为,只要其依法进行举报,不捏造事实,不诬告陷害,是否署名还是以笔名进行举报,都应当是可以的。

(四)建立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的专项制度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食品安全法》第10条明文规定了这一权利,因此,有必要建立接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和建议的专项制度,专门负责处理公众对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建议者严格保密。针对我国行政执法主体都相应设有组织教育部门的现状,应依法明确由其专司该项工作,这样既有利于组织教育部门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很好地吸收利用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又有利于接受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实现公民的批评监督权。

(五)建立法律保护和奖励制度,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参与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监管是公民思想道德觉悟高尚、法律意识增强和关爱公众生命健康的义举,理应得到尊重和推崇,但这一监管行为有悖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者的主观意志和切身利益。必将带来违法者的极端不满和疯狂抵制与报复。从我国食品安全执法实践看,绝大多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是由社会公众特别是消费者的参与和举报才引起监管主体的行政执法和司法处理,因此,为有效发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鼓励举报者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建立对举报者的特别法律保护和奖励制度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我国目前对举报者、证人的法律保护严重不足,国家应及时研究制定出台有效保护举报人的专门法律,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公众举报者,并根据举报查处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要注重加大社会力量的整合,重视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协作。要把仅仅依靠政府干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工作思路,转变为由全社会共同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解决途径。未来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更多的考虑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公众参加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加强公众预案参与、过程参与、末端参与及行为参与等阶段性的内容,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使之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主体。

作者:王永华

第4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销售)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 录)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2.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3.索证索票制度; 4.进货查验制度;

5.食品召回及停止经营制度; 6.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7.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8.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9.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10.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11.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2.废弃物处置制度;

13.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4.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15.食品销售记录制度(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制定);

内部

第 1 页

2018-10-16

1、扒鸡美食城德兴店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食品经营的从业人员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食品销售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负责人(法人)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负责人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八、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2 页

2018-10-16

2、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

本单位依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秉着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以此保证食品安全。

一、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接受社会监督,承担主体责任。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制度档案;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食品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食药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设备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存档备查。

四、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自检自查计划,依照自查标准,负责人严格执行自检自查计划,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负责人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负责人每天开展岗位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经营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七、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3 页

2018-10-16

3、扒鸡美食城德兴店索证索票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索证索票制度,加强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质量安全,规范食品供货行为,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索证索票中的“证”,是指:(一)直接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或)生产许可证。

(二)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质量检验报告、进口食品商检证明。

(三)国家规定应当检验检疫的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等初级农副食品供货商(人)住所(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的证明。

二、本制度所称的索证索票中的“票”,是指与食品供货商之间每次交易时,直接供货商向购货商出具的销货票据。票据应当注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单价、金额、销货日期、供货商的住所和联系方式。

三、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食品采购人员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四、本单位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五、采购方必须确认直接供货商的资质,索要并查验其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和票据。证明材料必须是加盖供货商印章的复印件。

六、采购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内部

第 4 页

2018-10-16 发市场采购,并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七、对索取的证票建立进货查验台账,并按供应商、供货品种、进货时间等多种分类方式建档保存,不得涂改、伪造,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上述证照和材料如有变更或改动,食品销售者应当随时索取,复印保存;没有变更或改动,应当每年核对一次。

九、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5 页

2018-10-16

4、扒鸡美食城德兴店进货查验制度

为规范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购进食品时,必要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二、本单位负责人指导并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督促进货查验工作的落实,对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随时接受食药监管部门的检查。

三、本单位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坚决拒绝进货。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长期定点进货的,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四、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五、从食品销售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六、从食品销售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内部

第 6 页

2018-10-16 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七、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八、采购乳制品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每批次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九、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十、每次进货比对进货票据查验货物的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许可证号等内容,货、票不符或者货物本身标示不合法的拒收。对每批货物开箱抽查,发现有明显质量问题的拒收。

十一、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十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从固定供应基地或供应商采购的,应当留存每笔供应清单。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十三、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7 页

2018-10-16

5、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召回及停止经营制度

为保证食品安全,为规范食品召回及停止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负责人通过自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检、消费者投诉等方式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该立即召回相关食品,并及时报告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停止销售相关问题食品。

二、对不合格食品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及时采取措施:清点不合格食品,登记造册,如实报告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不合格食品做下架处理;在经营场所或通过媒体发布召回公示;对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的食品由有关部门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三、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下列不合格食品将停止销售、退出市场。

1、包装食品未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存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品质)等级的;

2、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3、特殊膳食用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4、进口食品无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5、超过保质期或者保存期的;

内部

第 8 页

2018-10-16

6、经感官鉴别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7、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8、不符合国家、行业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标准的,不符合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食品标准,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9、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

10、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标志的;

11、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四、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

紧急召回:食用后可能导致死亡或者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需要予以紧急召回的。对于紧急召回的,负责人应当在知悉风险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召回计划,同时立即实施召回。

一般召回;食用后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健康损害,需要及时予以召回的。对于一般召回,负责人应当在知悉风险后72小时内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召回计划,同时立即实施召回。

五、负责人应该对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对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食品及时进行清理。

六、本单位一旦发现其经营的食品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经营的范围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

七、负责人应当如实记录停止经营食品的原因、采取的措施的等内容,并内部

第 9 页

2018-10-16 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单据,建档备查。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第 10 页

2018-10-16

6、扒鸡美食城德兴店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为规范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行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该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要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产品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活泼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二、对原辅材料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2、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

3、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生产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

4、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5、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6、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标破损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7、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三、对需要购进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内部

第 11 页

2018-10-16 疫的,本单位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四、建立商品进货台帐及时登记进销货食品的名称数量、购货渠道、发票。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可追溯来源的依据。如实登记所经销食品的名称、厂名、厂址、规格、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批号等内容。对标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必须登记国家法定机关批准文号或产品质量认证标识。

五、本单位购进的销售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经过验证后方可入库。根据查验票证,及时、准确录入食品准入备案信息。内容包括:食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营业执照复印件、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以及质量合格证明信息。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格认证文件和各类证照原件或复印件,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六、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内容。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如实记录进货时原始情况,应统一保管,不得涂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以备接受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七、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2 页

2018-10-16

7、扒鸡美食城德兴店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从业人员培训,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本单位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销售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从业人员食品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六、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3 页

2018-10-16

8、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为保证食品安全,本公司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其职责如下:

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 经营。

四、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积极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培训活动。

八、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九、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十、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4 页

2018-10-16

9、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合法亮证经营:必须持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方能销售食品,严格遵守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规要求,经营场所应亮证照经营。禁止无证及超许可范围,不得擅自变更经营布局、用途,或变更许可内容,须先经过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再进行。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经营(生产)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以备接受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二、食品储存

1、详细记录食品进货信息。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2、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内部

第 15 页

2018-10-16 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3、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4、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以备接受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5、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6、每周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储存场所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7、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销售

1、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内部

第 16 页

2018-10-16 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以备接受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四、不合格食品退市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2、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及时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

3、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4、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及食药监管部门。

5、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食药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其要求进行处置。

6、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食药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7.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

五、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7 页

2018-10-16

10、扒鸡美食城德兴店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

维修保养制度

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配备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以及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宜采用易于维修和清洁。

三、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经营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

四、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等设施。

五、食品经营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六、用于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七、应当定期维护食品贮存、陈列、消毒、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八、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8 页

2018-10-16

11、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贮存管理,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及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储存场所应分开设置。同一场所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储存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八、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19 页

2018-10-16

12、扒鸡美食城德兴店废弃物处置制度

一、安排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二、将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三、严禁乱倒乱堆废弃物,禁止将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四、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五、禁止将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六、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物喂养畜禽。

七、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并对其行为负责。

八、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13、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内部

第 20 页

2018-10-16

方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单位负责人任应急处置小组组长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食药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食物不要急于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内部

第 21 页

2018-10-16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慌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14、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内部

第 22 页

2018-10-16

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以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确定食品的安全状态,制定本单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一、本单位保证所经营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索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的有效性及查验或验收记录情况属实;食品销售全程记录及卫生情况、销售、使用、服务质量的全过程,若顾客另有规定时,按顾客的规定处理。

二、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特殊食品等外购产品采购到本单位后,采购人员根据供货方的送货单进行清点收货,进行初步验货;

三、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在指定区域存放,分区域存放无法达到识别要求是,配合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四、本单位的产品的追溯要求可以追溯到生产(或经营)历史,可根据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进行追溯。

五、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15、扒鸡美食城德兴店食品销售记录制度

内部

第 23 页

2018-10-16

为了使本单位经营有序开展,按商品购销及台帐制度,供财务、采购、销售参照执行:

一、单位与供货商的交易,应当索取供货商相应的证照,即: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货发票、出厂合格证等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及联系电话),并每年核对一次。

二、单位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批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一式二份,一份交购货方备案,一份由公司留存。

三、单位要对每日购进的食品按批次将品名、产地、生产或加工厂家、进货渠道、购进日期和数量、供货商姓名等内容记录台帐。

四、单位要将供货商提供的各种资料和进货发票(包括进货单),按批次装订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五、单位除详细等进货内容外,还应当将销售情况认真详细的登记,一旦发现有不合格食品售出,可按照销售记录迅速找到消费者找到并召回售出食品。

六、厂家按销售单及对应发票,准确发货,送货至客户,并请客户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所收到商品无误。

七、客户退货商品直接交予单位或厂家,本单位财务必须做好退货记录。

八、每日一次上报收发存报表。

九、本制度如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内部 第 24 页 2018-10-16

第5篇: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销售)

北流市*********店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销售)

1、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负全责。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个体工商户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业主承担。食品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具备初中以上学历,有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2、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制度。每年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相应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并对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予以明示。没有健康证明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患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疾病的从业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如: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主要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保证其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档案。

4.食品定期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库存和待售食品,发现食品已经变质

1 或者超过保质期的,应当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及时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不得采取更改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重新加工、更换包装等措施后重新销售,不得退回供货者或者生产者。凡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所在地食品安全主管部门。

5、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原发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

6、食品经营者进货查验制度(即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对采购的食品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质量和标签;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通过记录、存档、复印等多种方式,记载查验情况。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质文件(审核加盖供应商公章的有效资信材料(复印件):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属专利性质商品的专利证书;商品进入该地区销售的许可证;商品检验报告;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绿色食品证书;原产地域专用标志证明;酒类批发许可证;国产酒类专卖许可证;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动物防疫合格证;有机农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等。并通过记录、存档、复印等多种方式,记载查验情况。销售进口食品的,还应当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进口保健食品卫生证书;进口食品标签

2 审核证书;进口动植物须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通关单。 )对生鲜商品,如:禽、肉、水产等商品实行按进货批次索要检疫证明和进货票据,并详细记录进货来源、品名、数量、日销售量,做到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生产源头。

7、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鼓励其他食品经营者按照前款规定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经营者可以将供货者提供的销售票据或清单作为进货查验记录,票据或清单应当装订或者粘贴成册。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总部应当向所属经营者提供进货查验的证明。食品经营企业的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做到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生产源头。

8、食品批发企业销售记录制度。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从事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向购货者开具载有前款规定信息的销售票据或者清单,同时加盖印章或者签字。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9、食品贮运销售、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者对贮存、运输、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3 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食品经营者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常温存放的食品应储存在温度适宜(按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干燥的库区,避免阳光照射。冷藏存放的食品应储存在温度湿度适宜的冷藏库中。新鲜蔬菜、水果的存放温度应控制在5 - 15°C。要求冷冻存放的食品应储存在温度-18°C以下冷冻库中。冷库要定期检查、记录温度、定期进行除霜、清洁保养和维护。库房内安装温度表、湿度表。冷藏库(柜)温度为-2℃~5℃以下。冷冻库(柜)温度低于-18℃。热柜的温度达到60℃以上。

对于需冷藏的食品,冷藏柜温度必须保证24小时在4℃以下,企业(商场)不得在夜间断电。不得将有冷藏、冷冻要求的食品在无冷藏、冷冻的条件下储存。根据商品储藏要求进行相应的湿度控制。冷冻和冷藏食品在装卸和出入库必须保证冷链的持续有效,任何环节中商品脱离冷链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食品运输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外包装和运载工具,并且要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运输车厢的内仓,包括地面、墙面和顶,应使用抗腐蚀、防潮,易清洁消毒的材料。车厢内无不良气味、异味。独立包装的杂货类食品应该具备符合安全卫生和运输要求的独立外包装,装车后应有严格全面的覆盖,避免风吹雨淋和阳光直晒;运输过程中不得和其它对食品安全和卫生有影响的货物混载。有条件单位推荐使用箱式车辆运输。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冷藏车要全程开机制冷,冷藏温度应在-2℃~5℃,冷冻温度应低于-18℃,以防变质。不得将有冷藏、冷冻要求的食品在无冷藏、冷冻

4 的条件下运输。

无食品贮存的,必要时提交食品贸易商与生产者或供应商关于贮存、运输的协议。

10、食品召回退市制度。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凡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所在地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由于食品经营者的原因造成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由食品经营者召回。

食品经营者未依照法律规定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其停止经营。退市食品应当建立登记台帐。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数量、生产批次、问题类别、处理情况、生产厂家、经销商、经办人情况等。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登记,由专人负责。

11、问题食品销毁制度。对于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或标准但又需自行销毁处理的食品,应当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采取无害化处理,可以焚烧、掩埋等方式进行有效销毁,确保销毁残余物不污染环境,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建立问题食品销毁专用场地,与食品经营场所隔离,对问题食品的清点、存放、销毁均应在专用场地内进行。做好销毁记录,包括销毁的品种和数量,销毁时间、原因、方式,销毁经办人、证明人、负责人等内容。销毁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销毁过程应当视频录像,视频录像资料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30天。

5 对于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1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发生食品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13、食品信息公示制度。在经营场所通过广播、公布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公示涉及食品安全的消费、监管等信息,供消费者查阅知悉。

14、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管理制度。将临近保质期食品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出售,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15、散装食品销售、贮存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生鲜食品和熟食制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温度、空间隔离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法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6篇: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索要供货者的销售票据,并通过复印、存档等多种方式,记载查验情况。

二、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电子台帐;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或者销售票据。

三、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和进货票据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四、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经营企业应留有企业总部提供的进货查验证明或配送单据备查。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五、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向购货者开具并保留载有前款规定信息的清单或“票证通”销售票据。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四、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

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人员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分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二、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它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一、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对行政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积极协助食品生产者履行食品召回工作。

二、食品批发经营者对零售商退回或者从零售商和消费者手中召回的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按规定退回上级批发商或者生产厂家,或者作销毁等无害化处理,并记录退回、无害化处理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一、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食品检查、贮存、运输制度

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销售食品,经营场地和经营场所的设施符合要求。

二、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的食品。

三、贮存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散装食品,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要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不得将有毒、有害物品同食品一同运输。

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和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确保食品经营安全,自觉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监督以及工商部门的检查。

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处理消费者投诉,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积极主动争取与消费者达成处理协议,不无理拒绝和故意拖延。

三、不销售不符合法定标准和要求的食品,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自觉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或依法予以赔偿等义务,保证不欺诈消费者。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7篇:1食品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为规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二、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三、当食品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四、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食品加工、销售工作区内。

五、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加强个人健康状况日常监督管理。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规范从业人员培训,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实施。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操作规程等。

四、定期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学习培训,做到有学习培训记录、食品从业人员有学习记录本,并建立好学习培训档案。

五、按时按要求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六、有条件时选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食品检测、检验知识学习培训,培养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人员。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做好对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1、负责食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督促做好进货查验、台帐记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

2、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

3、对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等采购的索证验货、储存保管、标示、记录、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4、组织实施自查自纠活动,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记录存档;

5、积极参加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落实相关工作。

四、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为规范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及时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销售活动,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接受社会监督,承担主体责任。

二、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食品销售全过程实施内部自我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进货查验、工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取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六、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服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指导,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从业人员违反制度要求操作的行为。

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单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八、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指出仍未改进的,按本单位有关规定处理。

九、各种检查结果记录及报告情况归档备查。

五、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食品经营行为,严控风险点,保证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采购环节

1.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 5.对采购食品的外观质量状况、食品温度、保质期等方面进行查验。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并按照要求妥善保管。

二、食品储存环节

1.详细记录各类食品的入库日期、数量等相关信息。入库记录应与进货查验相衔接,定期与供货者核对购进食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

2.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等分类、分架存放,做到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定期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三、食品运输环节

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

7 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运输工具应能满足食品的运输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四、食品销售环节

1.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 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六、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为保证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经营场所应按照食品销售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经营中产生交叉污染。

二、配备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

三、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虫害防治,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四、经营场所可以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五、直接接触食品的设备或设施、工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为安全、无毒、无异味、防吸收、耐腐蚀且可承受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作,易于清洁和保养。

六、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需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密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八、应当定期维护食品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十、用于食品经营操作的设备、设施不得用于与食品经营无关的用途。

七、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为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严把食品进货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实施索证制度。在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方的真实身份,索取并检查供货方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证照手续,以查验供货方和生产者的主体合法性。

二、实施索票制度。购进的食品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的检测、检疫报告等合格证明,并对食品包装上的标识以及内在质量进行检查或抽查,查验食品质量的真实性;对于没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食品拒绝购进。

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台帐,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保存相关凭证,并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的贮存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二、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三、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四、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五、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六、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七、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八、贮存生鲜食品和熟食制品,做到符合食品安全所需要的温度、空间隔离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九、废弃物处置制度

为规范废弃物处置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安排人员负责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等工作。

二、设置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废弃物应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三、禁止乱堆废弃物,禁止将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

四、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五、单位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单位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并对处置行为负责。

十、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为加强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停止经营、召回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食品退市制度。一旦发现所经营的食品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公布或通知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迅速按要求进行严格清查,并对清查出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立即下架、下柜,停止经营,并将清查情况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要求处理。

三、对已经停止经营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配合食品生产者立即召回,并将召回情况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3 十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为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防止或减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二、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范检查登记本,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立即把伤病人员送往医院进行积极救治,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及时向本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中,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关事宜。

十二、食品批发销售记录制度

为了使本公司经营有序开展,按商品购销及台帐制度,供财务、采购、销售参照执行:

一、公司与供货商的交易,应当索取供货商相应的证照,即: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进货发票、出厂合格证等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及联系电话),并每年核对一次。

二、公司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批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一式二份,一份交购货方备案,一份由公司留存。

三、公司要对每日购进的食品按批次将品名、产地、生产或加工厂家、进货渠道、购进日期和数量、供货商姓名等内容记录台帐。

四、公司要将供货商提供的各种资料和进货发票(包括进货单),按批次装订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五、公司除详细等进货内容外,还应当将销售情况认真详细的登记,一旦发现有不合格食品售出,可按照销售记录迅速找到消费者找到并召回售出食品。

六、厂家按销售单及对应发票,准确发货,送货至客户,并请客户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所收到商品无误。

七、客户退货商品直接交予公司或厂家,本公司财务必须做好退货记录。

八、每日一次上报收发存报表。

15 十

三、禁止经营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食品经营者禁止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

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五、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八、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十

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二、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十

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第8篇: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保持经营场所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全卫生。

二、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有效的法定证照。

三、建立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购销台帐制度。采购食品严格检验供货商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食品出具有溯源功能的销售凭证,并如实记录购进(销售)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购进(销售)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及购销台帐保存两年以上。

四、严格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货架及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经营“三无”、过期霉变等《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经营的食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的标签管理规定。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从事食品经营工作。

六、严格执行食品召回制度,发现所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停止销售等措施,报告监管部门,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七、食品经营户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严格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自觉接受职能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公司

年 月 日

第9篇:食品经营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郑州沃友商有限公司保证食品安全的规则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管理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保存并随时更新。

四、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岗位责任人员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管理分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五、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它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六、将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一、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门市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定期协助组织本门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三、定制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检查餐饮服务环节中的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对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进行管理。

六、对本门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七、建立健全门市食品安全管理档案,保存各种检查记录。

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一、设立食品卫生宿命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商场进行商品卫生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

二、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大宗,关键的食品要定点,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格的食品,确保所购食品卫生安全;

三、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疏隔离、洗消严格;

四、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检查有无变质变味;

五、保证不出售变质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叉感染引发食物中毒。

六、规范食品运送渠道。做好的食品,通过专用电梯密闭容器运送。

七、检查结果应有记录,有汇报,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包括供货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流程、食品验收标准等内容。

二、应设立食品采购质量控制部门,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加工条件、卫生状况、质量管理水平、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三、应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相关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案。采购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

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一、经营场所

1、厨房内外环境整洁,上、下水道通畅,地面无积水。废弃物

盛放容器必须密闭,外观清 洁;设置能盛装一个餐次垃圾的密闭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排烟、排气设施无油垢沉积、不滴油。

2、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原料)应有保护措施。

3、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4、发现老鼠、蟑螂及其他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发现鼠洞、蟑螂滋生穴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5、三防设施有效:纱门、纱窗或门帘、金属防鼠板、防鼠隔栅等设施能有效起到防蝇、防鼠、防尘作用。

6、废弃油脂应由专业的公司回收,并应与该公司签订写有“废弃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合同。

二、设施

1、餐具、用具消毒由专人负责,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个人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操作。

2、餐具、用具必须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进行洗涤消毒。

3、餐具、用具清洗消用毒用水池必须专用,分设洗涤池、消毒池和清洁池,并有明显标识

4、化学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时消毒液浓度不得低于250mg/L,餐具全部浸泡时间不低于5分钟。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用蒸汽进行消毒,蒸汽消毒保持100℃,不少于 10分钟。

5、待清洗餐具用具应用不渗漏的容器盛装修,不得随意乱放。

6、消毒后餐具专柜保存,与未消毒餐具分开放置,保洁柜应有

明显标志,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7、餐具消毒应有记录、存档备查。

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食品处理区设置专用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备餐用具清洗消毒及原料贮存的场所, 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应能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各功能间标识明显,操作流程规范。

二、各功能间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符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地面与排水无破损、漏水,墙面与门窗无破损、霉斑,屋顶与天花板无霉变、脱落。

三、配备冷藏、冷冻设施,烹调炉灶、蒸箱设施,餐用具消毒、保洁设施,留样设施,专用空气消毒设施,清洗设施,通风防潮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防蝇、防鼠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四、配备餐具、容器、刀具、刀架、墩板、墩架,定点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

五、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设备、设施维护及时有记录。

食品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进货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购进的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四、经营者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 4

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五、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

①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③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④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⑤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⑥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⑦进口食品是否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七、应加强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进入库,并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审查食品是否与其广告宣传相一致,是否存在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九、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贮存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废弃物处置制度

一、对于过期食品,定期集中销毁处理。

二、对于问题的产品,由厂家召回处理。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

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本门市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四、本门市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五、本门市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郑州沃友商贸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12日

上一篇:看见柴静读后感下一篇:金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