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精选11篇)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县局要求对县医院周边的食品经营户开展一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局的安排部署,以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为目标,以大力开展“清理整顿县医院周边食品户”活动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对县医院周边食品经营户的监管力度,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长效监管体系建设。通过整治,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食品市场环境进一步得到净化,流通环节食品的安全状况进一步得到好转,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
二、整治重点
县医院周边食品安全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山寨”食品、不合格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此,在该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对县医院周边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严把注册登记关,认真审查经营主体资格,规范食品“四制”,坚持取缔无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
(2)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山寨食品、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
三、整治措施
为确保整治工作抓出成效,所委会及时召开会议,研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本着对全县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责任落实到人,把任务分解到人,按照划片分段、责任到人的要求,把监管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执法人员。具体分工:一组组长:××× 成员:××××××二组组长 ×××成员:××××××三组组长×××成员:××××××。
四、工作步骤
整治工作为期一周的时间:从2013年3月3日开始,至2013年3月10日结束。各组队按照职能分工,迅速展开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打击和防范相结合,重点治理与规范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情节轻微的,向经营者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对据不改正的,要坚决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所长汇报。对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和经验,各组队要进行认真总结及时上报所长。通过专项整治,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推广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不断巩固提高,逐步建立食品监管长效机制。
城区工商所
一是突出重点全面排查。从1月16日起 (包括双休日)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集中人员力量, 重点排查整治火锅店、大中型餐馆 (宾馆、饭店) 、美食城、美食街和商业综合体餐饮集中区域, 力争在1月31日前完成全面排查任务, 明确整改要求, 解决突出问题。
二是针对问题强化整治。在专项整治中重点检查五方面内容:人员健康管理、食材安全管理、餐饮后厨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废弃油脂管理。
三是严格要求从严执法。要求在排查整改过程中落实好“五个一律”:没有健康证的, 一律停岗;没有消毒设施设备或无法使用的, 一律停业整顿;食材来源不明的, 一律暂停使用;涉嫌违法行为的, 一律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 一律移送公安部门, 切实加大问题的查处整改力度。
“QS”码、条形码与商品标签不一致
2013年4月,上海电视台接到举报,称上海多家超市、标准化菜场销售的腌腊肉制品来自地下加工点,且已经形成了一条生产、销售的网络。经过调查,有些超市、菜场销售的包装腌腊制品实际来自无食品生产资质的地下加工点,一些腌腊制品包装上的“QS”编号存在作假和过期使用的情况。如吉买盛超市控江路店销售的“勤丰腊鸡腿”,包装标识显示生产商为“上海普陀区勤丰腌腊制品厂”。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查询其“QS”码,该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7月2日,但该产品包装上标识的生产日期为2013年8月2日,“QS”码过期一年多。
“QS”标志就是食品生产许可的标识。我国对包括肉制品在内的28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企业才被允许生产和销售,生产的食品必须在其包装或者标识上加印“QS”标志及其编号。这也是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重要基础。
除了“QS”码存在伪造和过期使用的情况,部分商品的条形码标注信息与食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也不一致,涉嫌伪造。商品条形码是商品流通时商品项目的代码信息,遵循唯一性原则。也就是说,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价格的商品须使用不同的商品条形码。调查发现,市场上抽查的产品中有大约20%的腌腊制品条形码信息与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生产厂家不一致,存在伪造的嫌疑极大。如联华、家家乐、吉买盛等超市销售的“金贸火腿片”,包装标签显示的生产商为“金华金贸火腿有限公司”,而查询条形码则显示生产商为“衢州金巨火腿食品有限公司”,且该公司识别代码已于2010年6月23日注销。
超市管理存漏洞 分段监管留缝隙
那么,这些地下加工厂生产的腌腊制品又是如何披上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流入超市进行销售的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地下加工点的工作人员竟然可以私自拉着腌腊制品,在没有向超市门店出示任何单据、证明的情况下,径直走进超市,经称重并贴上超市内部条形码后,直接摆放到货架上销售。
原来,一些超市的腌腊制品采用与供应商联合销售的模式,实际上是将腌腊制品销售权租赁给供应商,有的则将柜台转租给个体经营户。所以,超市里腌腊制品柜台销售的产品并不是由超市统一配送,而是由柜台承租方自行供货,承租方也可以将产品自行称重并贴上条形码后销售。这种柜台转租的现象在一些大型超市的加盟店或联营店较为普遍。由于联销柜台的进货渠道自成体系,游离于超市统一配送物流体系之外,这就给地下加工的腌腊制品混入超市提供了可乘之机。超市内部的条形码信息往往只标注了产品的大类,如“腊鸡腿”、“火腿”等,而不标明每款产品的生产厂家、品牌等关键信息,没有实行“一品一码”的要求。这种不同产品共用同一代码的方式给来自无证加工窝点的产品提供了“合法外衣”,也给超市自身产品管控造成困难。
由于采取分段监管的模式,生产和经营隶属两个部门监管,监管部门的缝隙也为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经营提供了机会。不少腌腊制品的地下加工窝点就隐匿于菜市场,不法分子利用菜场摊位作为掩护,非法加工、包装腌腊制品,然后销往各个超市、批发市场。根据规定,菜市场内的摊位可以从事初级的食品加工,但销售行为仅限于市场摊位,只能自产自销。由于销售领域和生产加工领域过去分属工商和质监部门管理,像这种在销售场所进行食品分割包装的行为便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从严查处 加强监管
针对此次调查现的问题,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专题分析、认真检查,从严查处、从严执法,经过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梳理和排摸了存在的隐患,进一步规范了上海市腌腊制品的市场秩序,并对相关违法行为所涉及的企业全部进行了立案查处。
据悉,联华超市总部在第一时间清理了“出租”柜台,将地下加工的腌腊制品下架清场,并按照“五个最严”的要求对相关加盟店作出摘牌处理,并通报所有加盟店。华联吉买盛已经对条形码内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今后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超市标签上,都要求标明详细信息,实行“一品一码”的管理模式,以此杜绝商品鱼目混珠。
如何健全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现网格化、动态化的长效监管机制,正是本轮上海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的问题。2014年1月1日起,新组建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全面承担起从生产、流通到餐饮消费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也表示:“我们有市、区县两级的政府管理部门,但是过去到了街镇乃至村、居委会这一层面,往往是一个空白。这次体制改革,我们把重心下沉到街镇,在街、镇、乡、工业开发区设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这种体制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让食品安全的隐患发现在基层,消除在基层。”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将通过此次腌腊制品的专项整治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保障上海食品安全,进一步树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如何选购
腌腊肉制品
在购买腌腊肉制品时要“四看一闻”:
看 QS 认证标志
生产企业是否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无“QS”标志。
看生产日期
存放时间长,易出现氧化、现象。
看表面
要选择表面无盐霜、肉身干爽、肉质光洁结实的腌腊肉制品,表面不干爽的容易腐败变质。
看色泽
优质的腌腊肉制品肌肉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颜色过于鲜艳的有可能添加了过量色素,不要购买。
闻气味
关于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的工作措施
为认真落实省纠风办《关于全省纠风机构参与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豫政„2009‟23号)精神,按照市、县纪检监察部门的安排部署,切实解决我县食品药品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市、县纠风办要求,制定全县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措施。
一、在体制调整前,继续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确保群众饮食安全
1、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促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今年我县将开展全县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整顿专项整治活动,中秋、国庆专项整治工作,元旦春节专项整治工作,每次活动将制定详细方案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进行专项治理,切实保障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促使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
2、开展联合执法,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今年7、8、9月份将由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参与,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行动,有效保证全县群众的饮食安全。
3、强化督查,确保工作项目顺利实施。在全县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整顿活动中,我们将制定《督查工作方案》,组成督查组,对各职能部门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实行全程督查、全程指导、全程负责。
4、加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一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宣传工作动态、整治成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二是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设立咨询台,制作展板,悬挂宣传条幅,营造了广大群众关心、关注、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1、深化药品安全监管。加强ADR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确保药品安全事件的早期发现、有效应对和及时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和影响。
2、继续加强药品流通秩序治理。把药品批发企业落实购进药品索要增值税发票或银行账户结算制度、健全供应商档案、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销记录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GSP要求进行检查,杜绝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发生。对药品购进渠道不规范,不能保证药品溯源;药品销售记录不真实,不能保证药品有效追踪的,坚决依法处理。继续大力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监督药品零售企业把好药品购进关,巩固提高去年零售专项整治成果,杜绝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现象;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大力治理批发企业代开发票,零售企业出租柜台及超范围、超方式经营
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批发企业销售人员实行登记管理;加强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质量监管,扎实推进药房规范化建设,规范药品采购和药房(库房)管理。
3、强化医疗器械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经营的监管,重点监控企业供货方资质审核、购货发票、购销记录等环节,坚持购进第三类医疗器械索要增值税发票或银行基本账户结算制度。开展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等专项检查,继续加大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人工晶体、动物源类、婴儿培养箱等医疗器械的监控力度,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健全内部管理体系,规范使用行为。
4、进一步加强药品稽查抽验工作。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药品经营企业,要严厉查处购进渠道不规范,购进记录不完善,超方式、超范围经营,出租出借柜台等违法行为;对医疗机构重点检查是否从合法渠道购进药品,药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二是进一步提高抽验水平。着眼于发现假劣药品,改进抽验计划,改善抽验结构,丰富抽验项目;坚持均衡抽样,避免突击抽样、重复抽验。三是进一步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要认真汲取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教训,探索对义诊用药、专科医疗机构用药,以及纯中药制剂、保健食品、营养类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监管措施和机制,防范涉药安全风险。
5、严厉打击制售风湿哮喘类假药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将联
合打假机制向乡、村延伸,增强防控能力;加强与检察、公安、工商、邮政等部门的协调,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严格“五不放过”原则,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及时曝光重大典型案件,震慑犯罪行为,努力阻断辖区内假药的邮寄、托运等销售途径。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举报电话: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5268788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5265980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布署双节期间食品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了双节期间xxx乡食品药品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二是统一思想,广泛宣传。对人口集中地方、学校周边作为重点,发放了宣传资料100余份,对学校周边地区的食杂店进行了重点整治。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和监督防范能力。
三是全面检查,不留死角。组织人员对药店诊所、小作坊、食杂店加强检查,使其提高生产条件,减少风险基数,保证了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群体性聚餐监管。一是对辖区内的小作坊做了全面检查。对其蔬菜、食品冷藏设备等的卫生状况及从业人员是否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知识进行检查,对销售的油、蔬菜、肉类等食品材料进行了抽查,并未发现重大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加强农家宴监管,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深入排查重点品种食品。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户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户23户次,对蔬菜、乳制品、饮料、零食等重点品种食品进行了检查。
安全监理细则
(根据临汾市建设局57号文件关于印发《临汾市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根据临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文件(临建质字(2009)4号)关于转发《临汾市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我们监理部成立了以项目总监阎胜利为领导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组。
组
长:阎胜利 副组长:石效荣
成员:冯爱琴
葛接智
王
军
按照临汾市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坚持“五出、五查、五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和事故预控控制体系,坚决遏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工程项目二期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三期主体至六层装修装饰、水暖电、室外配套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由于分包单位多、交叉作业多、高空作业多,所以有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比如:新进工人施工前未教育和培训、在建工程住人、临时用电混乱、施工吊栏不规范、机械设备防护不到位、临
边防护和电梯井的防护不符合要求、现场脏、乱、差、安全标识和安全标志几乎没有等等安全问题。
针对以上种种存在的安全隐患我监理部制定如下专项检查方案:
一、人员上:我监理部由组长王安仁组织,副组长郭太文协调对安全问题进行徘查。郭太吉主要负责现场用电安全,魏国平主要协助现场安全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督促整改落实工作。
二、时间上:每天班前、班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停工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绝不允许开工。每天下午5点组织召开碰头会,帮助查找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和现场实施整改措施,预测明天易发生的安全隐患。每周二下午由监理牵头组织建设方、施工方(含各工种的班组长),对工地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然后回办公室对存在的安全问题下发安全隐患检查通知单(并将每周的整治情况送达临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列出整治重点、定出整治方案、抽出整治人员、指出落实人员、限出整改时间,直到整改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方法上:
1、要求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人人都要有安全意识,既要自身安全又要防止因自己工作失误而伤害他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尤其是应急预案制、巡查值班制、隐患排查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
3、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情况,对施工现场全面排查,建立台帐及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情况;
4、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审查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情况;
5、对现场检查主的安全隐患我们将实行口头通知或下发安全隐患检查通知单、或停工通知单,对拒不整改的将上报建设主管行政部门。
总之,我监理部认真落实临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文件,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四个阶段进行,在 监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制”、“审查核验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督促整改制度”、“工地例会制度”、“资料归档制度”,建立“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安全监理责任到位、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项目工程无安全事故发生。
临汾开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第二十七项目
河南省南阳市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学校食堂1379家,查扣不合格食品及原料325公斤,下发监督意见书987份,责令整改531家,取缔无证经营学校食堂8家,行政处罚立案52家。
在整治过程中,南阳在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安全员(师)制度, 督促学校配备专职食品安全员(师),确保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学校食堂采购、加工、供应、储存、留样等关键环节,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督促学校通过视频技术、透明展示、厨房开放活动、阳光展示等方式,开展食品“明厨亮灶”建设,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推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广泛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根据《吉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下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全面贯彻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9月16日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上关于全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专项行动,省农委决定开展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工作。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要组织人员抓紧对本辖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督查内容
紧紧围绕省食安委部署的深化食品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问题大整改集中专项行动和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做好“2011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和“2011年强化‘三品’质量监管工作”两项活动,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落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检查督导各市(州)、县(市、区),重点是县一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工作进展及阶段性成效,主要内容包括:
(一)各地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情况;
(二)各地查处农业投入品违规生产经营,重点是5种高毒农药的查处情况;
(三)各市(州)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各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
(四)各地查处假冒“三品”及超范围使用“三品”标识的情况;
(五)各地对生产环节指导和服务的具体措施;
(六)各地对农产品专项整治属地责任制落实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和信息报送情况;
(七)各地对中秋国庆和秋菜生产上市监管情况。
2.督查方式
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查阅文档、明察暗访等方法进行工作督查。
(一)召开座谈会。听取整治工作全面汇报,主要包括:整治机构成立及方案制定,监管责任落实,自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下步工作安排等。
(二)实地检查。检查蔬菜种植基地、农资经营企业、“三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相关单位。
(三)查阅文件。查阅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有关文档、记录和有关资料。
3.时间安排
督导检查从即日起到10月20日前,以市(州)为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具体督查方案由各市(州)农委参照本通知要求制定,请各市(州)农业部门于10月20前将本地区督查报告报送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處。10月下旬,省农委将抽取有关市(州)、县(市、区)进行督查。
4.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准备。本次督导检查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一项重大活动,是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督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务求实效,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地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种,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实效。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各地农业部门要结合本次督查工作,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并制定整改措施和下步工作意见。
联 系 人:李小松董广夏
联系电话:0431-88906017(传真)
电子邮箱:jlnwjgc@126.com
上半年,八所车站根据运管函„2011‟15号文“关于深入开展2011年粤海公司车务系统劳动、调车、接发列车安全和惯性违章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认真开展好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在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相关文电的同时,结合车间实际情况,组织车间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举一反三查找劳动安全、调车作业、接发列车作业等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大现场职工惯性违章问题的检查力度,现将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车间成立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 1.组长:站长、党总支书记 2.副组长:分管副站长
3.组员:其他副站长、各包站干部及各班组负责人。
二、根据活动开展相关要求,结合车间作业实际,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劳动安全控制。一是抓好防暑降温宣传工作,认真落实防暑降温保健措施,做好防暑降温物资、劳保用品的发放和职工健康体检工作;二是要求各站负责人在班前点名会上必须把劳动安全同行车安全同等布臵,布臵车站劳动安全作业关键点,班工作中的劳动安全重点注意事项;三是要求各站负责人将车间月度安全问题打印并公示,确保安全问题传达到每一名职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安全思想意识的提升,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2.抓好调车作业和车辆防溜工作。(1)站调对作业中重点事项要在调车作业通知单上标注,并跟踪落实调车作业落实情况,关键作业环节发挥互控作用;(2)值班站长加强对调车作业计划的审核把关,发现不足立即纠正,同时加强对现场关键作业的盯控力度,督促作业人员落实标准化作业;(3)调车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推进车辆连挂时,要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号,没有显示十、五、三车的距离信号,不准挂车,没有司机回示,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4)车间组织人员加强对各站停留车辆的防溜措施进行检查,要求作业人员对一批作业中不再移动的车辆要排完副风缸的风后,再拧紧人力制动机,防止编组列车的车辆抱手闸影响列车。
3.强化接发列车标准化作业和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一是严格执行车机联控制度,做到呼唤及时、用语标准、应答清晰。严格落实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安全措施,特别是接发旅客列车时,值班干部必须到岗到位跟班盯控;二是把好列车信号、进路、凭证“三关”。各岗位作业人员要认真执行作业标准化,严禁盲目图快、臆测行车,各岗位之间要做好联防互控,要相互提醒,相互防止。
4.做好职工惯性违章安全问题的分析整改工作,针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进行跟踪销号,并将进行汇总、分类梳理,找出其中问题的典型性和倾向性,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惯性问题反复发生,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进行跟踪销号,确保问题彻底整改。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半年来,车间不断加大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力度,并组织车间管理人员,各包站干部深入现场查找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现将活动开展期间,公司及上级单位、车间检查发现的问题分别汇总如下:
上半年,发现安全问题320个。其中公司及上级检查发现安全问题70个;车间负责人检查发现安全问题79个;专业技术员检查发现安全问题60个;各站(所)负责人检查发现安全问题111个。
安全问题按性质分:A类问题8个、B类问题55个、C类问题257个;
安全问题按系统分类如下:调车作业56个,接发列车作业35个,货运45个,客运15个,劳动纪律92个,其它77个。
1.倾向性安全问题
(1)调车作业中违反作业标准。主要表现一是没有做好调车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如1月5日,水尾辅助所进行67216次调车作业,调车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在调车作业前进行试验电台;二是调车作业中不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简化作业程序,如1月6日9时10分,八所站运转调车组人员以顿钩代替试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调车作业过程中调车人员在摘开机车采取防溜措施时未向车站值班员报告。
(2)文电的管理传达不及时,调度命令管理混乱,未能及时打印并揭示。2月23日14时10分,检查石碌站调度命令接收、转达、保管,集团1月16日11时07分发布的71085#、2月20日14时32分发布的71026#调度命令均没有打印揭示、交接。检查水尾站时,也发现同样问题存在。(3)台账、规章的管理滞后,未能根据最新文电进行更新、修改、备齐并分类管理。2月21日,检查儋州站,车站对文电没有按要求分类整理归档,新旧文电杂放一起;2月14日10:35检查水尾站,发现岗位规章不全,而且《价规》《加规》及其附件均未按文电进行修改。
(4)《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的填写、管理不规范,出现填写错误时不是按照规定涂改并双方盖章签认,而是擅自撕页。4月20日10时40分,检查八一站行车室正在使用的《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随意撕毁正在使用的运统-46(4月1日-13日之间)。
(5)调车作业人员编组时未认真核对车辆,以致关门车编入列车。5月7日5时20分,检查儋州站,发现编67301次列车机次第一位编入P3428531是关门车,调车人员未检查发现,违反了关门车编入列车的有关规定,按A牌考核。
2.典型性安全问题
(1)人身安全意识薄弱。如1月6日9时10分,检查八所站运转组执行第1号调车作业计划第2钩7+23,顶送矿桥线卸车,调车组人员以顿钩代替试位,存在安全隐患。
(2)规章不熟,填记运统—46不按规定。如12月28日16时58分,检查石碌站运统-46填写情况,发现12月14日叉石支线换轨施工,运统—46(工务本)施工承认栏封锁命令号码涂改未按广运发[2010]274号文执行。
(3)人身安全意识薄弱,作业中未能起到联防互控作用。2月11日9:00分,调车机执行1号调车作业计划第三钩5-8时,连接员周志鸿与调车长不在同一侧作业。
(4)发车作业过程中不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1月30日17时39分,检查42315次列车出发作业,列尾作业员在本务机还没有挂妥前,即提前撤除车列防溜措施。
(5)班中无作业时,做些与工作无关的事。3月14日14:32分检查八所站信号楼。车站信号员当班玩手机。3月15日,检查昌感线路所行车室,当班助理值班员在岗位上看彩票图纸,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6)调车人员班中作业时未能严格执行一班作业标准,简化作业程序,安全责任意识不高。4月3日16:20时,检查叉河站42313次调车作业,连结员罗伟歆在3道进入车档作业时未向调车长申请就直接按压紧急停车按钮。
3.原因分析
(1)部分员工业务素质不高,安全责任心不强。首先部分员工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仍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搞不清安全和效率的平衡点,盲目图快、违章蛮干,总是认为行车工作中偶尔的违章违纪是免不了的,不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其次,部分职工业务素质低下,从发生的安全问题来看,很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员工明知故犯,而是不知怎么干,找不着规章依据,凭经验盲干,说明了部分员工平时对规章、受控文电学习不透,掌握不够。同时现场职工学业务、学规章的兴趣不高,对自身要求不高,导致了业务素质较低。
(2)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每月初的车站月度工作例会上,车间负责人都重点强调要加强安全管理,狠抓现场标准化作业,但部分管理人员依然我行我素,在工作中人情重于规章,对一些安全上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导致政令不通,规章制度落不下去,严不起来。
(3)各班组的基础管理还比较薄弱。从各项安全检查的情况来看,各班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该整改的没有整改,该建立健全的基础台帐没有及时建立健全,就是建立了也没有按规定填写,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根本不当一回事,车间虽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限期整改,但由于没有抓好跟踪落实,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整改,导致类似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从此可以反映出个别站长对基础管理没有引起重视,基础管理方面比较薄弱。
(4)职工两违不断发生,屡禁不止。在两违问题上,车站严格按照安全质量考核办法“问题辞典”,每月均由车间管理人员深入各班组检查职工“两纪”和作业标准化,发现“两违”行为认真查处,严格考核,并进行通报,限期整改。但“两违”现象仍不断发生,屡禁不止,并且基本上都是一些惯性“两违”和发生在一些相对固定的职工身上,主要的原因是一部分职工思想、观念上始终还认为偶尔的违章违纪不会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而且认为违章了也不一定会被发现,就是被发现了也只是自己运气不好而已,正是由于错误的思想观念的认识,才导致了“两违”作业的不断发生,且屡禁不止。
(5)施工安全工作有待加强,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在多个专业共用维修天窗时,值班站长未组织设备维修单位召开碰头会;二是运统-46在填写错误时未按规定填写作废,而是违章撕毁,极不严肃;三是车站值班员未在行车室揭示天窗修内容;四是值班站长业务素质不高,安全责任心不强,未认真审核本班填记的运统-46,未能发现填记存在问题。
(6)调度命令管理混乱。个别班组接收到调度命令后,没有及时登记在《调度命令接收签认簿》上,班组长也没有在调度命令上审核阅签,调度命令接收、转达程序显得混乱无序,员工交班也有没有将调度命令书面交班的现象。
(7)部分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劳动纪律松散,自我约束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一是值班站长未认真履行“四到场”制度,接发旅客列车出现没有及时向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索要号码的现象;未认真审核签阅调车作业计划及运统—46;二是管理人员违反车间请销假制度,各班组负责人及包站干部未经请假批准擅自离站;三是好人主义严重,未履行安全职责,没有完成安全量化指标;四是工作作风不实。工作中挑轻怕重,自己工作份内的事能推就推,推不了的就应付了事,实在不行的干脆撒手不管,个别车间干部甚至把包站当成了本职工作,除了包站,其他事一概不管,不在包保点也不回车间上班,作风不实,劳动纪律非常松懈。
(8)现场作业盯控对关键时段的作业检查力度不够。执行三个新的安全管理办法以来,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为完成每月量化指标,对现场作业的检查次数、频率有明显增强,切实发现了一些影响安全的关键性、倾向性问题,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惰性、安全责任心不强,对一些关键时段,如下半夜的检查力度明显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一些深层次的、严重的安全问题。
四、整改措施
(1)强化各班组安全管理,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班组负责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始终把班组作为安全管理重心,不断强化班组长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要求各班组长必须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这个主题上,杜绝日常安全管理虚化和移位,确保安全工作到位,管理有效。
(2)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职工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加安全责任感,尽心尽责搞好本职工作。
(3)落实好逐级负责制,充分调动班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尽心尽责抓好班组的日常管理,要求值班站长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值班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时段、关键作业的检查盯控,以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4)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工作,重点抓好作业员工岗位标准的学标、考标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用标水平,同时抓好班组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现场作业的应变处理能力。
(5)坚持开展每月对规对标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车间每月严格按照车务系统重大危险源的有关检查规定对管内各班组进行一次全面的对规对标活动,并下发下期对规对标检查情况通报,进一步促进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
(6)加强职工劳动安全的警示教育,切实达到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的目的。在开展劳动安全警示教育、传达事故案例的过程中,以转变职工模糊认识和“无所谓”的思想为目标,通过血淋淋的事实,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7)加强安全问题的分析整改工作,对发生的安全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进行跟踪销号,确保问题彻底整改。
五、开展活动取得的效果
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车间切实消除了一批突出的安全隐患,车间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职工现场作业纪律、标准化作业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总结好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活动宣传发动到位。一是车间专门成立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由车间站长、党总书记任组长组织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及班组负责人层层落实活动开展的各项内容;二是要求各班组负责人组织员工学习开展活动相关文电精神,让每一名员工对此次活动心中有数,引起重视。
2.通过此次开展的安全专项整治,发现了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使得这些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并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遵章守纪、学标用标的积极性,为车间日后的安全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加强问题的整改销号。车间将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发现的问题纳入每月安全问题汇总通报到各班组,并要求班组负责人打印揭示。针对存在的倾向性和典型性问题做出深刻分析,车间检查小组、各包站干部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问题得到落实整改。
夏季是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为切实加强夏季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县局决定自6月15日至8月30日,在全县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增强全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自律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区域:县城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
(二)重点单位:糕点、酒类、饮料、肉制品、豆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
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卤菜店等食品销售经营者;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学校食堂(含幼儿看护点),中型以上社会餐饮等餐饮服务提供者。(三)重点品种:熟食、凉拌即食食品、生鲜肉品和水产品、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食用油、米面制品等夏季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食品品种。
三、整治内容
(一)市场主体资格清查。
做到辖区所有在业食品生产经营户持证、亮照、依法经营。(二)食品安全行政约谈及培训。
6月下旬召开大型以上餐饮单位行政约谈会,集体约谈大型以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中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各分局要组织对辖区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三)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检查。
按照“日常监督检查表”的内容全项目做好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工作,重点加强对白酒、肉制品、糕点、饮料等企业的监管。(四)食品流通环节检查。
重点抓好食盐质量安全和对各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抓好进货查验、索票索证、购销台帐等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严厉打击经营过期霉变、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五)餐饮消费环节检查。
重点抓好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学校食堂(含幼儿看护点)及各类餐饮服务单位的检查,主要检查经营户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过期变质食品,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等情况。(六)食品安全检测。
由检测中心按照县局食品抽检工作计划的要求落实到位;各分局在7月14、15日开展熟食食品安全集中快速检测行动,以熏烧肉、牛肉、盐水鹅、麻辣鹅等肉制品为主,全县所有熟食经营户,每户抽样不少于2个批次;县局规定的检测项目为熟食中的亚硝酸盐,各分局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如甲醛、硼砂、二氧化硫等项目。分局在快速检测中,发现有不合格食品的,立即报食品经营科安排法检。7月19日下午下班前,将食品安全集中快速检测情况及相关照片报食品经营科。四、整治时间
6月15日至8月30日。根据事权划分,大型以上餐饮、初中以上学校食堂由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由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检查;其余由所辖地分局负责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落实工作责任。
各分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科、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要根据各自事权和检查要求制定详细检查计划,分工到组、到人,明确完成各类食品经营业态检查的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二)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采取集体约谈、集中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三)加强监管,严查违法行为。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采购及使用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质检工作的技术帮手
2007年9月,杭州市打响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一冲击波执法行动,全市共抽取了80批次的食品样品,杭州质检院的国家食品中心启动应急预案,举全员之力,在短短的5天之内,便提供了全部80批次样品的检测数据,为第一冲击波的执法行动彰显其巨大威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杭州质检院的国家食品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直接领导下,圆满完成了质检总局赋予的各项监督检验任务。2006年完成总局下达的监督检验任务177批次,其中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77批次,蜜饯产品监督检验50批次,酱腌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50批次。截止2007年8月,完成总局下达的监督检验任务181批次,其中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51批次,碳酸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30批次,果汁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30批次,粽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15批次,蜜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40批次,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检验15批次,为国家质检总局加强对全国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向全国消费者发布消费信息指导提供了第一手的技术检测数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五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也得到迅猛发展,不锈钢、铝合金材料、钢结构、建筑用钢管、扣件广泛使用,产品质量和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浙江是铝材料的生产大省,据统计,2005年生产铝材12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人均全国第一,不锈钢产业已经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新兴产业,不锈钢粗钢和不锈钢材的年产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5%和40%,名列全国第一位;钢结构是浙江省又一具有明显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浙江省钢结构生产加工企业有200多家,萧山每年建筑钢结构钢材用量150万吨,占全国钢结构的16%,浙江的50%。2005年萧山钢结构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从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质检院筹建国家建筑五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到2007年8月国家建材中心正式落户质检院,这标志着全国建筑五金材料产品生产企业将拥有一个更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在筹建近一年的时间里,质检院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设备升级。2007年,质检院设备采购预算2000万元,超过1/3的预算用于筹备新国家中心的设备更新升级,一批国际一流的检铡设备如碳硫分析仪、DM15000M金相显微镜、200T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设备的引进将大力提升国家建材中心的检测能力和硬件环境。建成后的国家建材中心的设备总资产达到1200余万元,可以满足对181个产品262个参-数的检测需求,为国家强化对建筑五金材料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高科技带来高效率
科技推进社会发展,科技改进工作,科技改变生活。在强手林立的检测市场,杭州市质检院一跃成为全国9家第一类质检机构建设发展的示范和龙头单位之一,跻身全国质检技术机构前列,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人的因素外,先进的设备也功不可没。
在食品与农产品检测中,“兽残”的检测—直是令人头疼的项目。前处理方法的繁琐,使得前处理人员一天最多只能处理5~10个样品。样品处理完后经过初步的筛选,检测人员再把可疑的样品通过仪器来确定具体的数值,由于LC-MS的特性使得经常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用LC-MS-MS代替以前的仪器来做‘兽残’检测好比是用啃过石头的牙吃豆腐那样轻松,这样既加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国家食品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使用了新安装的仪器LC-MS-MS后的第一感受。
最先感受到高科技带来工作实惠的是-检测一线的检测员。他们说:“LC-MS-MS前处理简单、快速,从以前的一天最多只能处理5~10个样品到现在能够一次性处理上百个样品,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它定性和定量准确,使得我们在出具数据时心中有底。”
检测员说:“在检测技术日益发展和提高的今天,即使你的实验动手水平再高,要是你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那你最后所得出的检测结果也未必准确。甚至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值差很远,这对于检测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006年9月份,浙江省某行政监管部门对杭州城内日本料理店销售的寿司进行质量抽查。按传统方法检测,10余个样品需要8~10天时间,而监管部门却要求4天内完成。这时,杭州质检院从法国购置的微生物快速检测鉴定系统和PⅡ实验室体现了优势,用一周时间完成了100余批次寿司的检验。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日本寿司检出致病菌”的新闻,彻底撕下洋食品的面具,在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假手段花样百出,但是高精尖的技术装备让质检院如虎添翼,让层出不穷的“李鬼”纷纷现出原形。
今年8月,随着国家建筑五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落户杭州质检院,这是质检院3年内建成的第二个国家中心。早在2004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杭州市质检院筹建国家食品质检中心。中心从筹建那一天起,以满足百姓和社会的需要为根本,以满足政府行政监管的技术支撑为职责,举全院之力,建设一个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就成为他们的工作标尺。在很多技术机构还在以眼前的技术创收为重点的时候,杭州质检院抓住筹备国家食品中心的契机,坚持高起点,前瞻性,果断开始升级自己的装备。尽管他们知道,一些研究性尖端装备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但却并不一定就能在实际工作中马上收到经济效益。从2004年开始,杭州质检院就做出决定将每年设备预算的60%投入到食品检验方面。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添置了ICP、气质联用、液质联用、多级质谱、凝胶色谱、PCR分析仪、微生物快速检测鉴定系统等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至2007年底,该院设备固定资产将由708.03万元增至7140万元。
技术创新迎接新挑战
国家中心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检测工作发展。节能减排、关注民生,既是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从2006年4月开始,杭州质检院启动了电能表监督检验抽查,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率先推出了集散控制系统在线计量检定服务,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2006年8月,经技术人员的连续设计攻关,水流量标准装置系统方案通过专家组项目审定,进入项目建设阶段。该系统的建设标志着杭州地区地下水取水及污水排放计量有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当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研究成果数转化为全球性的技术要求时,中国检测事业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几年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重大战略部署,杭州质检院出台了“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和“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同时投入大量资金激励开展科研工作,力求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强手如林的地方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他们组织人员紧盯国外的最新动向。2005年初,技术人员从相关资料中获悉国外正在进行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危害的研究,有部分国家已制定了限量标准,而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杭州质检院立即组织了以博士、高级技术人员为核心的科研小组,查阅了上百份外文资料,检索了所有中文文献和期刊杂志,进行了多次的试验性检测,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方案。也是在2005年,染色茶叶在贵州、江苏等地被曝光,这是一个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技术方面的新问题,杭州质检院派出技术人员南下贵州、北上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监管中的第一手信息,确定了不法分子用来制假的化工染料是“铅铬绿”。回来后,工作人员又马不停蹄地组织茶农仿制染色茶叶,进行检测研究,制订了科研计划。“反式脂肪酸”和“染色茶叶”两项科研课题上报到国家质检总局后,在当年科研任务已基本排定的情况下,通过评审,总局还是将它们列入2005年科研计划,填补了国内空白。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荐阅读:
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05-29
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大会讲话06-24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的工作汇报06-06
关于国庆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21
文峰中学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11-27
2007年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2-08
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10-26
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11-19
在全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会上的讲话09-24